胡德群胡德群1948年2月出生,湖北钟祥人。主任医师。中文名:胡德群出生地:湖北钟祥人出生日期:1948年2月职业:荆门市石化医院院长毕业院校:武汉医学院荆州分院主要成就:湖北省医院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企业医院分会常务理事代表作品:《甲状腺机能减退症1例误诊分析》性别:男个人简介毕业于武汉医学院荆州分院。现任荆门市石化医院院长。荆门市医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医院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企业医院分会常务理事。荆门市第一、二届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临床医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学与健商》杂志编委会副主编。主要业绩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987年起任医院副院长,主管医疗业务,1998年任医院院长。自任院领导以来,亲自组织、制定和完善了医院的各项医疗制度和管理制度,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坚持质量为本、科教兴院的办院方针,发展重点专科,带动全院科技进步。注重年轻医务人员的培养,为医院的发展增强了实力和动力。1996年带领全院职工共同努力,完成了创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工作。1998年亲自组织专业人员,完成全院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的设计并投入使用,全院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推行院内成本核算,进一步理顺和完善了分配机制,特别强调医院工作要围绕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服务态度、科学管理四个方面展开。教育全院职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方向,以优质服务全方位地向社会开放。医院多次被评为荆门市双文明单位、荆门市最佳文明单位,2002年被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评为2001-2002年度消费者满意单位。2005年获荆门市消费者满意优胜单位。在市直医疗单位考核中,多次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主持开展“心导管临床应用”项目,获荆门石化总厂科技成果一等奖;合作开展“应用血液净化疗法抢救急性中毒的临床研究”项目,获荆门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医院电子病历的汉字输入方式和智能化开发与利用”项目被荆门市科技局鉴定为科技成果。“高血压、冠心病综合干预措施研究”项目获湖北省卫生厅2003年度科研基金资助。主要著述《甲状腺机能减退症1例误诊分析》(《武汉医学》杂志第10卷第4期)、《220例高血压住院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武汉医学》杂志第19卷第4期)、《脉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医师进修》杂志第26卷第7期)、《胆绞痛诱发心脏性猝死(附2例报道)》(《中国急救医学》第23卷第8期)、《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阈值周期变化》(《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第19卷第9期)、《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压、血糖对其预后的影响》(《华中医学》杂志第27卷第5期),参编《实用急诊手册》(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共同主编全国高职高专规范教材《内科学》(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
试管婴儿怎么做
熊承良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院长。主要从事生殖医学及男科学的临床与科研。现任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所长,生殖医学中心专科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性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性学会理事长、湖北省生育调节学会副理事长、湖北省男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男科学杂志》、《生殖医学杂志》、《中国计划生育杂志》、《医学与社会》、《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等期刊编委。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第四届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1999年获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津贴。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国家发明专利3项。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临床生殖医学》,主编《人类精子学》、《性功能障碍学》、《生殖疾病学》,《人类精子学》获“中国图书奖”。主持国家“十五”攻关、“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多项课题,近期主要研究男性不育、男性避孕以及生育调节药物的开发。朱长虹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常务副院长,现任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副所长,生殖药理研究室主任,美国内分泌学会会员,中华医学会湖北省计划生育学会常委,湖北省性学会常委、秘书长,湖北省生育调节学会常委,湖北省男科学会常委,《中华男科学杂志》编委。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在国内外发表科学研究论文近50篇,国家发明专利1项。主编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生殖药理学》,参编学术专著2部。相关科研成果有卵泡刺激素受体的表达与调节,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纳米铜IUD等。近期研究重点是卵泡雌激素受体的表达与调节研究,以及新型宫内节育器的王家治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中心副院长,武汉泌尿外科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会员,国际泌尿学会会员。从事泌尿外科工作30余年,有较深的专业造诣。所编写的40多篇学术论文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黄勋斌副教授、生殖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生殖医学博士,生殖医学中心专科医院泌尿外科主任。2001年赴法国从事生殖生物学博士后研究工作。从事生殖医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对男性不育症、前列腺疾病以及男性性功能障碍等男科疾病有丰富的诊疗经验。在国内外医学期刊发表相关医学专业文章十余篇、参与编写医学专著两部。肖敦振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生殖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副教授,计划生育研究所生殖流行病研究室主任,硕士生导师,湖北省生育调节学会理事。从事生殖流行病学研究和男科临床医疗。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18篇,在男性不育、前列腺疾病以及性传播疾病的诊治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柴劲松副主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专家,湖北医科大学医学专业,从事泌尿男科临床工作近30年。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男性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前列腺等疾病的诊治。在国家级、省级医学杂志及医学会发表论文多篇,译著一部。章慧平博士、主治医师、硕士生导师、生殖医学中心泌尿外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生殖医学中心讲师,现主要从事与男性生殖疾病相关的泌尿外科临床工作。于2006年获得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1项、参与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各2项。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专著4部。近期重点研究显微泌尿外科技术在男性生殖疾病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李红钢副教授、主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泌尿外科及生殖遗传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讲师。主要从事男科学及生殖遗传方面研究和临床工作。参加或主持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包括“避孕新途径的研究”,“我国Y染色体多发位点筛查”、“杨树菇对雄性生殖的影响”、“CatSper家族用于男性不育病因检查和避孕的研究”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2项。吴熙瑞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原同济医科大学生殖医学中心主任,计划生育研究所所长、世界卫生组织科学家、国家科委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医药卫生专业评委会评审委员、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科技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药品审评委员,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会首届、二届主任委员。1996年被国家计生委授予“全国计划生育科技功臣”称号,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0余年从事人类生殖医学、妇产科内分泌和计划生育医学的科研、教学、临床、培干工作。张文杰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疾病预防门诊科主任,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免疫学教授,主要从事女性生殖系统疾病及肿瘤的预防和临床研究。从事医学临床和基础研究二十余年,在多种国际权威或知名杂志上发表论文40余篇。其科研成果获国家教委“重大科技贡献奖”二等奖一项,国家卫生部“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一项,以及多项湖北省和武汉市科技奖。兼任美国《结肠直肠疾病》杂志肿瘤专栏审稿人、美国临床肿瘤协会会员、中国临床肿瘤协会会员。苏南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副主任医师,生殖生物学研究室副主任,生殖医学中心专科医院妇科主任。从事女性不育、计划生育等临床工作近30年。对女性不育症的诊断与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参加国家及省级多项科研课题的临床研究,发表了“MLCO250宫内节育器对生殖内分泌影响”等十余篇论文。廖爱华教授、副主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生殖医学中心专科医院辅助生殖中心主任。长期从事妇产科学、生殖医学临床及科研工作。积极开展相关领域的课题研究,主持和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十余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在女性不育症、复发性流产诊治及辅助生殖技术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苏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副教授,生殖生物研究室主任,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生育调节研究及生殖医学临床工作,主要致力于女性不育症及内分泌紊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物理治疗方法的对症、对因综合治疗方法,并借助辅助生殖技术大大提高女性不育症的治疗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临床诊治经验。俞小平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中西医结合妇科专家,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近四十年,长期坚持教学与临床结合,为海内外培养了大批中西医及科研人才。多年的医疗实践总结出用中西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男女性泌尿生殖系统相关疑难杂症。尤其擅长妇科盆腔炎、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等疾病及各种月经病和乳腺疾患。发表专业及科普著作20余部。相文佩副教授、主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讲师,硕士生导师。一直致力于妇产科中优生与产前诊断学的研究。目前为止,共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10余篇,两篇英文论文发表在国际SCI收录杂志上。在女性不育症诊治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黄东晖博士、主治医生、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生殖医学中心讲师。一直从事妇产科及生殖医学的临床及科研工作,具有多年的临床医疗经验,对女性不育的诊治和辅助生殖技术的运用娴熟。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编多部生殖医学专著,现主要从事生殖医学、生殖生物学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张玲副教授、主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生殖医学中心讲师。熟练妇产科诊治技术,擅长女性不育症及生殖相关疾病的诊治。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参编多部生殖医学专著,并在国内外发表论文十余篇。主要从事女性不育症和辅助生殖技术的临床及应用基础研究。胡廉博士、生殖医学中心妇科专家,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讲师、主治医师。一直从事妇产科临床及辅助生殖技术。曾参与并承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参与生殖医学专著的编写,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5篇。目前主要从事辅助生殖实验室工作。彭祥炽武汉同济生殖医学专科医院妇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现攻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并任武汉同济生殖医学专科医院妇科主任。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擅长女性不孕不育的规范诊治及各种经腹、经腹腔镜、经阴道的常规手术,熟练掌握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辅助生殖技术,对妇科恶性肿瘤的手术及化疗有一定经验,尤其对宫颈癌的筛查、早期诊治及其新辅助化疗有丰富的经验。曾在国家、省级医学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程时芳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生殖医学中心放射影像学专家,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放射科主任、教研室主任,中华医学会湖北省分会放射学会常务理事。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和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有着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擅长于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疾病的诊断。曾在医疗权威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唐艳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生殖医学中心生殖遗传专家,长期从事医学遗传学教学及科研工作,指导不孕不育、反复流产的遗传学诊断和咨询。主编《医学遗传学》教材,参编《人类精子学》,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庞雪冰副教授、现任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计划生育研究所党总支书记,长期从事生殖药理临床研究和实验教学工作,具有扎实的生殖医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曾参与或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目前承担辅助生殖中心档案管理等工作。周慧医技科主任、从事生殖医学检验工作十余年,在临床基础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临床检验质量控制及临床实验室管理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
每家医院都有自己的优势,建议选择正规医院进行治疗,根据原因来确定治疗方法。
杂志社的一把手是社长,二把手是主编。总监则是各部门的领导,如财务总监。当然是主编发
杂志是国家级还是省级,是杂志行业根据杂志主管单位级别及质量进行的默认分级,即国家单位主管期刊为国家级期刊,省级单位主管期刊为省级期刊。
实际上,国家从来没有对刊物做过级别之分,也就是在影响力和专业程度上没有省级和国家级的差别。所谓国家级期刊和省级期刊之分,主要为方便管理,根据期刊主管单位的级别而做了区别。
《中国临床护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师协会、武汉市医学科学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护理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
判断杂志真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到当地新闻出版局的网站上查这个杂志的刊号,就知道了。
扩展资料
杂志分级方式:
1、按期刊的主管部门分级
这是期刊分级的最传统的方法,也是目前仍在使用的主要方法。按照这种分级方法,期刊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由代表国家科研水平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国家一级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一般被认为是国家级期刊,省部级、地市级依此类推。
这样分是为了按照期刊的主管单位的不同对期刊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
2、按期刊是否公开出版分级
按此标准,期刊分为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期刊,一般认为,在主办者级别相同的情况下,公开发行期刊要高于内部发行期刊。与第一种分级一样,这种分级也只有在某个特定层次或特定区域的期刊中进行才有合理性。
厂长(董事长或总经理)最大
总编(报社主编)是媒体、出版社、资讯公司统领各主营业务部门或内容供应部门主编、编辑的最高领导,负责对公司或该机构的总体经营发展和主营业务大方向的把控。对总编辑工作作一概括就是:把握出版方向,负责图书质量,营造发展环境,参与出版经营管理,带好编辑队伍。一般报纸的副主编可以设一到两个。副主编就是主编的助手,具体协助主编负责报纸的宏观事宜,并指导和监督编辑部的其他成员的采编等工作。所以要根据报纸期刊的工作安排去决定副主编人数。因为报社的类别不同,其主编的级别也随之不同,不能一概而论。中宣部直属报社,如人民日报社,其社长为副部级,主编(或总编)为副部级或正厅级。各省、直辖市党的机关报,其社长为正厅级,主编(或总编)为副厅级。各省府所在地的市党报,其社长为副厅级,主编(或总编)为正处级。各地级市党报,其社长为正处级,主编为副处级。各县级市党报(有的县尚未设立),其主编为正科级。其余的非党的机关报社,一般为合资或私营,企业性质,其主编非事业编制,没有固定级别!主编和总编的区别如下1、定义不同主编是对某种出版物(包括报纸、期刊、学报、年鉴、丛书、辞书、文集、选集等)编辑事务主持者的称谓。总编是总编辑的简称,是新闻或出版单位的业务总管。总编是新闻媒体、学术期刊、出版社等单位统领各主营业务部门或内容供应部门主编、编辑的最高领导。2、职责不同主编的职责是在编委会或总编辑领导下,组织并领导日常编辑事务,如审稿、审样、撰写重要言论等。按编辑方针实施某个方面的具体编辑业务。总编总编具体负责研究、制定和实施编辑和采访工作方针,组织领导编辑部日常业务工作,并协调版面配置、采访人力调动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三十二条图书出版者出版图书应当和著作权人订立出版合同,并支付报酬。
尚姓字辈排行如下: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朱集镇尚寨村字辈:正大光明富丰先思善书。
湖北襄阳市南漳县东巩、肖堰一带尚姓字辈:正世开德盛,万仕广明经,有志仁贤义,才柏之秀云。
湖北十堰郧县五峰乡尚家河尚氏字辈:应化克广,文志从选;继立学政,大启荣显;勋建天朝,恩垂邦典;世德振兴,全修万善;永发承祥,尊祖业传;远影康乐,道宏瑞满;维敬群雄,英明佑贤;谦益俭良,代忠存延。
湖北襄阳歇马河尚家壪尚氏字辈:川(廷春),乾(遇友)应(金锡),建其士瑞,玉麟发祥,宗功永秀,世代荣昌,承奉圣贤,书礼弘扬,文武全才,治国安邦,顺之道正,仁义昭彰,祖德遗辉,明久兴旺。
湖北襄阳谷城县城关镇尚家埠口尚氏排行:正大光明,安邦治世。
山东郓城尚氏字辈:盛德伯作昭诗书可景习理成大宗兴志先文怀继余传恩树良善秀万春效仰方俊耀乃延庆嘉隆昌。
山东德州尚氏字辈:文其明玉祥。
山东淄博尚氏字辈:曰大维宏家声振宗善敬启广丕作保方良承佩贻肇锡庆长。
山东淄博王村尚氏字辈:仁义力志慎修克贞(zheng)可。
山东龙口尚氏字辈:大德玉福振(宗)作书香世守乃祖。
山东泰安尚氏字辈:其思永继元希荣绪廷先大德传宗广延庆佰世芳。
山东莱芜故事村尚氏字辈:宪绪念传永,蕙兰胜馨香,祖佑师叔第,富庶诏华堂。
山东滨州大尚村尚氏字辈:仁义礼智信,俊哲文明贵,忠厚传家远。
山东利津尚氏字辈:育蕃应攸叙宪祖自熙淳世传忠孝德尊训久茂祥。
辽宁大连尚氏字辈:文云思德肇志忠厚传家远诗。
辽宁沈阳尚氏字辈:世德尔祖。
辽宁海城尚氏字辈:继学可之崇玉维政宗昌其久世德尔祖承效克适伟佩绍宪本大乃永纪惠汝述。
辽宁铁岭花耳山尚氏字辈:云起邦国永成明君发洪贵殿志文俊兴。
辽宁铁岭李千户尚氏字辈:宏玉新成庆尊崇国运昌德荣思守法宝善致发祥。
辽宁新宾尚氏字辈:传绪振恒衍庆修阳培源思茂承宗宜凝。
辽宁新宾这一支应来自江苏赣榆或山东日照,字辈:传绪永德,衍庆修明,积善之家,济世运昌,培源思茂,承宗贻荣。
吉林市郊尚氏字辈:崇登士永国廷有中希文起瑞云殿昌荣名芳德峻才大声鸿百祥连汉万载丰恒。
河南孟津尚氏字辈:汝师恒弘景全修德乃成廷怀连去际芳远照永清从玉金作宝如宗广来明道长世法有守存本建兴。
河南淅川尚氏字辈:德光宗士宏兴良善花荣胜店家占坤明。
河南南召尚氏字辈:从春兴广泰久士相恒昌吉照迎增水仁义和友邦。
河南新乡东曲里村尚氏字辈: 文、彦、春、家、祥、福、德、广。
河南叶县常村乡尚氏字辈:应进宗明,克清凤永。学书耀祖,振德家生。文行忠信,延年增荣。正新诚意,太和春景。尧邦舜国,浩志可兴。平安久远,同望盛隆。智丰惠沛,均建奇功。润珍贵宝,泽善顺祯。
湖南桑植县一支:大启正龙世、文华遗泽长。
二支:光大开文运、昌明启后良、英贤先自立、家道永垂芳。
三支:本立道生、源远流长、昭穆顺序、孝友滋彰、名高三楚、声振一堂。
河北磁县尚氏字辈:西古祖而显勤春林有清福禄禛祥庆大中正常生阳照苗盛旺万物广多兴。
河北保定、辽宁辽阳尚氏字辈:增(昌)明(其)永(久)德(世)利(德)富(尔)贵(祖)。
河北省宁津县,现居辽宁黑山:云顺文鸿志,百世永吉昌。
河北廊坊尚氏字辈:国、存、近、在、德、景、文、俊、振、海、宏。
现居北京市昌平区百善镇半壁街村:如、德、志、红。
黑龙江肇源尚氏字辈:之国登永崇守泄廷万书广大教育群英圣为人瑞德乃家声。
山东泰安夏家庄、肥城安家庄、大尚庄、小尚庄是一支。其中字辈有:绪、乾、节、立、太、玉、随、林、富、生。
山东泰安肥城老城镇辛屯村(胡庄组)亦尚存一支。其中字辈有:成、永(金)、仁、义、礼。
安徽太和赵集乡尚寨,马营村一带。其中字辈有:孔,学,凤,守(照),成。
安徽怀远后尚,前尚,西尚,尚庙,尚庄是一支。其中字辈有:成,登,守(佩),林(殿),元,国登。
安徽当涂县黄池镇,其中字辈有:师、玉、文、世、定、启、贤、坤。
安徽霍邱县花园镇迎龙村尚大台子,其中字辈有:习、显、伟、德、发、传、应、由、申、嘉。
山西运城永济平壕村尚家字辈:修善积德广前玉后。
四川成都尚氏字辈:作开宏俊。
尚氏一支字辈:正金大光明富丰先永祥。
扩展资料:
尚氏家谱文献现状
辽宁海城尚氏续修宗谱六卷,(清)尚玉德、尚维慎修,清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
尚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民国)尚渊涛等纂修,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飞熊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辽宁海城尚氏宗谱十一卷,末一卷,(民国)尚其宪纂修,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石印本。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辽宁省海城市档案馆。
尚茂公三房草稿,著者待考,民国年间世德堂稿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辽宁海城尚氏六修宗谱不分卷,(现代)尚久蕴、尚世海编修,1994年计算机排印本。
辽宁、吉林尚氏六修宗谱补遗一卷,(现代),尚久蕴等修,1997年铅印本。
河南许昌尚集尚氏族谱三卷,(现代),尚德河等编,1999年计算机排印本。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尚姓
1932年,考入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1937年,同济大学前期毕业 后赴德国留学;193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任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大学总医院及市立医院、瑞士自由堡医院医师、主治医师、代理内科主任等职;1946年,回国,历任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附属中美医院内科主任 兼放射科主任;1949年后,历任武汉医学院(同济医科大学)教授、武汉医学院附属二院(同济医院)主任、教授、同济医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科委顾问团副团长、名誉顾问、武汉市科协副主席、中华医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亚太及世界肝病协会会员、中华内科学会和中华消化病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湖北省内科学会主委、湖北省消化病学会主委等职,并担任《大众医学》总编辑、《临床内科杂志》总编辑、《中华消化杂志》和《临床肝胆胰杂志》副总编辑及其他10多种医学期刊的正、副主编或顾问,湖北省政协第三至五届常委,湖北省人大六届代表 ;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
河南叶县任店镇柳营村,尚氏排辈为:道,书,廷,克,松,其后待续。据传为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著名外科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余载,发表医学论文200余篇,主持编写医学教材40余本。1914年,裘法祖出生在西子湖畔一个“书香世家”,18岁那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预科班学习德语。1936年在同济大学医学医前期结业后,赴德国求学于慕尼黑大学医学院,1939年以一等最优秀成绩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曾在慕尼黑大学附属医院、慕尼黑市立医院、都尔市立医院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获德国外科专门医师证书。1942年,裘法祖在获得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被慕尼黑市的一家医院聘用。这时,二战已渐入尾声,纳粹德国开始溃败,慕尼黑遭到盟军的轰炸。裘法祖所在的施瓦本地区医院,在慕尼黑市郊50公里外的巴特托尔茨开设了一所战地分院,裘法祖任分院院长。在巴特托尔茨,裘法祖每天都要给3~4名在轰炸中受伤的德国人做手术。他高超的医术备受病人推崇,当地居民把他称为“永远不知疲倦的中国神医”。1945年受聘为都尔市医院外科主任。1945年,他与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学生裘罗懿(Loni Konig)结婚。1946年,他们的大儿子诞生。1958年,经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裘罗懿加入中国籍。1946年10月回国,即在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中美医院(现同济医院)任外科学教授,矫形外科主任历时40年。1947年裘法祖偕德国夫人裘罗懿告别了在德国的舒适生活,回到祖国,成为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外科主任。为了改变当时我国外科医学的落后状况,裘法祖全身心投入工作,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艰苦努力就打开了新局面。 1948年,基于“医学归于大众”的理念,创办国内第一本医学科普刊物《大众医学》,并任主编10年,为该杂志撰文。1978年后,担任武汉医学院副院长兼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1981年任武汉市医学院院长,1984年迄今任同济医科大学名誉校长。裘法祖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尤其擅长腹部及基本外科,对外科其他分支:脑外科、泌尿外科、矫形外科等同样造诣精深,对我院外科系各专业的创建和发展付出了诸多的心力;是推动我国腹部及基本外科的专家。他主持创建了我国 最早的器官移植机构----同济医科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是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同时他又是我国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的开创者。1960年在首创胃底环扎术和胃底横断的基础上,于1972年又创造了独具风格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成为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的一种崭新的断流型手术,在国内广为应用。新术式改进不下20余种。1979年,裘法祖率卫生部中国器官移植代表团再次回到德国,并和已在德国等候的妻子专程去探望86岁的岳母。 他主张对青年医师要“大胆放手、具体指导、严格要求”,强调外科 医生要“会做、会写、会讲”是谓“三会”的学风。他亲手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优秀外科人才,不少已成为国内知名学者。裘法祖一惯重视科学研究,由他提出并亲自主持或指导的大型外科科研专题: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肝门解剖与肝切除术、肝移植等在国内部开展较早。其中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获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奖,肝移植研究获1979年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他撰写论文200余篇,主编了《一般外科手术学》、《医学百科全书》(外科基础分册)、并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四~六版(国边重点出版物)以及全国高等医药院学教材《外科学》。他是《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实验版税杂志》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并积极组织了全国服务部外科学术仁义、第九届全国外科学术会议、全国第一次器官移植学术会议。自1957年起他就国际外科学会会员,历任全国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北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外科杂志》副总编、《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总编,他还是全国知名的科普杂志《大众医学》的创刊者之一。多年来,裘法祖教授为发展中德友好的学术交流尽心尽力。1979年率我国器官移植考察组赴西德六大城市访问,重开了两国医学界联系渠道,并与德国海德堡大学等5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1984年他发起组织了中德医学协会,任中方理事长。1985年获得联邦德国政府授予的大十字勋章的殊荣。同年日本金泽医科大学授予名誉顾问。1978年裘法祖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参加了全国首届科技大会。他是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六、七民全国人大代表。他被认为外科全才,他开创了很多被称作“裘派”新的手术方法,裘法祖改进的手术操作不亚20多种。突出的有:局部麻醉下甲状腺大部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等。近10年来,致力于胆道流体力学与胆结石成因的研究。在他的具体领导下,自体外牛胆汁中研制培育出“体外培育牛黄”,已被批准为国家一类新药并开始生产。2004年,裘法祖院士从医65周年暨90寿辰之际,湖北省政府授予裘老“人民医学家”荣誉称号1932年,浙江大学附属高中毕业,同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预科。1936年,同济大学医学院前期结业,前往德国留学。1939年,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39年-1945年,任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附属许华平(Sch-waibing)医院外科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获德国外科专科医师头衔。1945年-1946年6月,德国土尔兹市立医院外科主任。1947年-1954年,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中美医院外科副主任、主任、教授。1955年-1984年,任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现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主任、教授。1978年-1984年,任武汉医学院副院长、院长。1985年-2000年,同济医科大学名誉校长。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2008年5月26日,裘法祖院士在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42名专家们一起,为汶川地震灾区来汉的42名伤员会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教授裘法祖院士因病抢救无效,于2008年6月14日8时46分不幸逝世,享年94岁。
现任职位:现任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军队心血管病介入诊疗质控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州军区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湖北省介入质控中心专家组副组长、武汉市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学会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学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常委、湖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会常委、湖北省预防学会心血管疾病预防与控制学会常委、湖北省中德医学协会常务理事、广州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委员、全军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委员、湖北省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湖北省分会理事、湖北省青年科协医科委员会理事、《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编委、《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编委、《临床内科杂志》编委、《华南国防医学杂志》编委。
上海人民医院彭志海副院长老家在泗水泉林家是泗水泉林的。大学本科在泰山医学院就读彭志海,男,教授、主任医师,现就职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教育背景 1978.2-1982.2 入学时候是山东医学院泰安分院,毕业时间已经改为泰山医学院,医学学士。(注:泰山医学院的前身是山东医学院楼德分院,自1974年起独立办学,1980年由楼德迁至泰安,1981年经国务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定名为“泰山医学院”。) 1988.9-1993.7 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医学硕士、博士(硕博连读) 1996.10-1997.12 奥地利Granz大学医院,奥地利政府南北对话奖学金资助访问学者 2000.7-2000.10 美国UMASS Memorial Health care, Inc. Worcester, Massachusetts Department of Surgery 工作经历: - 山东省泰山医学院外科教研室,助教 - 山东省泰山医学院外科教研室,讲师 - 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普通外科,讲师 - 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普通外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破格晋升) - 同济医科大学同济医院普通外科,主任医师(破格晋升) -至今 以人才引进方式调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 -至今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普通外科主任 -至今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 学术背景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上海医学会普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普通外科杂志》副主编、《肿瘤》副主编、《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编委、《临床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委、《肝胆外科杂志》编委、《外科理论与实践》编委、《肝脏》编委、《肝胆胰外科杂志》编委。中组部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国家级人选,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863”项目专家库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招生专业:普通外科 研究方向: 肝胆外科及腹部器官移植,胃肠道肿瘤发生分子生物学机制 特色、手段和意义: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目前共完成600余例肝移植手术以及联合脏器移植,全年肝移植数量居上海市第一、全国第三。在移植手术方式上,创造了一项全国第一,即国内首例胰腺内分泌门脉系统引流及外分泌肠内引流式一期胰肾联合移植,代表了国际胰腺移植的最新科学水平和潮流。四个上海市第一,其中包括:首例胰腺外分泌肠内引流式一期胰肾联合移植;首例减体积式原位肝移植;首例肝肾联合移植;首例重症肝炎急诊肝移植。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例数最多、移植费用低、平均控制在15~20万元之间,手术成功率最高,患者的一年生存率和移植物有功能率皆为96%,移植质量和效果处国内领先水平。肝移植中心在保持肝移植项目、例数、长期存活3项综合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临床肝移植、胰腺移植、胰肾或肝肾联合植的水平与规模,并积极开展移植免疫、生物人工肝支持及肝干细胞等一系列临床和基础的前沿性研究。在结直肠肿瘤的基础研究方面,在国内率先完成结直肠癌全基因扫描,并开展结直肠癌基因的精细定位及有关基因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从分子水平上探讨大肠肿瘤发病机制,寻求包括基因诊断和治疗在内的大肠癌现代化诊疗的新概念、新途径、新方法。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市级课题多项,总科研经费300万。 实验/临床工作条件: 目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拥有自己独立研究室,掌握免疫组化、多种PCR、细胞培养等多种分子生物学技术,每年承担10余位博士后、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工作,并承担科室人员实验工作。同时普外科目前拥有床位200余张,有胃专业组、大肠专业组、乳甲专业组、肝移植专业组、腹腔镜专业组、胆胰专业组和SICU。平均收治住院病人总数约3800余人,完成手术近3000台,其中大型手术、特大型手术占1/3以上。科室每年门急诊病人数、住院人数、手术量逐年上升。科室已和交大生命科学研究中心、美国Texas大学Anderson癌症研究中心、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院建立长期的人才共同培养合作计划。 主要研究成果: 1) 获奖情况 (1) 肝脏移植和门静脉肠道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的临床研究。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6年 (2) 细胞周期基因与蛋白和Fas 系统研究肝硬变转癌机制及预后。上海医学科技奖三等奖,2006年 (3) 肝移植和腹部大器官联合移植研究。上海市临床医学成果奖二等奖,2003年 2) 论文 (1) RUNX3 Inhabits the express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nd reduces the angiogenesis, growth, and metastasis of human gastric cancer.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2) Integration of the hepatitis B virus X fragment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its effects on the expression of multiple molecules: a key to the cell cycle and apoptosis. International J Oncology. (3) Loss of heterozygosity on hromosome 1 in sporadic colorectal carcinoma. World J Gastroenterol (4) Transcription factor Sp1 expression is a significant predictor of survival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Clinical Cancer Research. (5) Altered Expression of Transcription Factor Sp1 Critically Impacts the Angiogenic Phenotype of Human Gastric Cancer. Clinical & Experimental Metastasis. (6) 散发性结直肠癌1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缺失。中华消化杂志。 (7) 散发性结直肠癌1p36.33-36.31区域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精细定位。中华医学杂志。 (8) 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肝移植治疗。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9) 大鼠肝移植后的排斥反应与吲哚胺2,3双加氧酶基因的关系。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0) 散发性结直肠癌22q13区域杂合缺失的精细定位分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11) 散发性结直肠癌染色体4p15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的精细定位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2) 预防肝移植后乙型肝炎复发的治疗现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3)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移植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检测。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4) 散发性结直肠癌4号染色体等位基因杂合缺失的研究。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15) 散发性结直肠癌染色体10q23~24区域杂合缺失分析。中华医学杂志。 (16) 肝脏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特点。中华医学杂志。 (17) 肝肾联合移植15例报道。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18) 经门静脉及肠道引流式一期胰肾联合移植六例报告。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19) 经门静脉-小肠引流的胰肾同期联合移植一例。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 门静脉和肠道引流式胰肾联合移植。中华外科杂志。这是我所知道的全部
著名外科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从事外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60余载,发表医学论文200余篇,主持编写医学教材40余本。1914年,裘法祖出生在西子湖畔一个“书香世家”,18岁那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预科班学习德语。1936年在同济大学医学医前期结业后,赴德国求学于慕尼黑大学医学院,1939年以一等最优秀成绩获德国医学博士学位。曾在慕尼黑大学附属医院、慕尼黑市立医院、都尔市立医院任医师,副主任医师,获德国外科专门医师证书。1942年,裘法祖在获得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被慕尼黑市的一家医院聘用。这时,二战已渐入尾声,纳粹德国开始溃败,慕尼黑遭到盟军的轰炸。裘法祖所在的施瓦本地区医院,在慕尼黑市郊50公里外的巴特托尔茨开设了一所战地分院,裘法祖任分院院长。在巴特托尔茨,裘法祖每天都要给3~4名在轰炸中受伤的德国人做手术。他高超的医术备受病人推崇,当地居民把他称为“永远不知疲倦的中国神医”。1945年受聘为都尔市医院外科主任。1945年,他与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学生裘罗懿(Loni Konig)结婚。1946年,他们的大儿子诞生。1958年,经周恩来总理亲自签署,裘罗懿加入中国籍。1946年10月回国,即在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中美医院(现同济医院)任外科学教授,矫形外科主任历时40年。1947年裘法祖偕德国夫人裘罗懿告别了在德国的舒适生活,回到祖国,成为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外科主任。为了改变当时我国外科医学的落后状况,裘法祖全身心投入工作,经过短短几年时间的艰苦努力就打开了新局面。 1948年,基于“医学归于大众”的理念,创办国内第一本医学科普刊物《大众医学》,并任主编10年,为该杂志撰文。1978年后,担任武汉医学院副院长兼器官移植研究所所长,1981年任武汉市医学院院长,1984年迄今任同济医科大学名誉校长。裘法祖学识渊博,医术精湛,尤其擅长腹部及基本外科,对外科其他分支:脑外科、泌尿外科、矫形外科等同样造诣精深,对我院外科系各专业的创建和发展付出了诸多的心力;是推动我国腹部及基本外科的专家。他主持创建了我国 最早的器官移植机构----同济医科大学器官移植研究所,是我国器官移植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同时他又是我国晚期血吸虫病外科治疗的开创者。1960年在首创胃底环扎术和胃底横断的基础上,于1972年又创造了独具风格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成为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肝硬化致门静脉高压症、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的一种崭新的断流型手术,在国内广为应用。新术式改进不下20余种。1979年,裘法祖率卫生部中国器官移植代表团再次回到德国,并和已在德国等候的妻子专程去探望86岁的岳母。 他主张对青年医师要“大胆放手、具体指导、严格要求”,强调外科 医生要“会做、会写、会讲”是谓“三会”的学风。他亲手为祖国培养了大批优秀外科人才,不少已成为国内知名学者。裘法祖一惯重视科学研究,由他提出并亲自主持或指导的大型外科科研专题: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肝门解剖与肝切除术、肝移植等在国内部开展较早。其中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治疗获第一届全国科学大会奖,肝移植研究获1979年卫生部科技成果甲等奖。他撰写论文200余篇,主编了《一般外科手术学》、《医学百科全书》(外科基础分册)、并主编《黄家驷外科学》第四~六版(国边重点出版物)以及全国高等医药院学教材《外科学》。他是《中华器官移植杂志》、《中华实验版税杂志》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并积极组织了全国服务部外科学术仁义、第九届全国外科学术会议、全国第一次器官移植学术会议。自1957年起他就国际外科学会会员,历任全国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湖北外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外科杂志》副总编、《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总编,他还是全国知名的科普杂志《大众医学》的创刊者之一。多年来,裘法祖教授为发展中德友好的学术交流尽心尽力。1979年率我国器官移植考察组赴西德六大城市访问,重开了两国医学界联系渠道,并与德国海德堡大学等5所学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1984年他发起组织了中德医学协会,任中方理事长。1985年获得联邦德国政府授予的大十字勋章的殊荣。同年日本金泽医科大学授予名誉顾问。1978年裘法祖被评为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参加了全国首届科技大会。他是第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四、五、六、七民全国人大代表。他被认为外科全才,他开创了很多被称作“裘派”新的手术方法,裘法祖改进的手术操作不亚20多种。突出的有:局部麻醉下甲状腺大部切除术、胃大部切除术、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等。近10年来,致力于胆道流体力学与胆结石成因的研究。在他的具体领导下,自体外牛胆汁中研制培育出“体外培育牛黄”,已被批准为国家一类新药并开始生产。2004年,裘法祖院士从医65周年暨90寿辰之际,湖北省政府授予裘老“人民医学家”荣誉称号1932年,浙江大学附属高中毕业,同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预科。1936年,同济大学医学院前期结业,前往德国留学。1939年,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39年-1945年,任德国慕尼黑大学医学院附属许华平(Sch-waibing)医院外科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获德国外科专科医师头衔。1945年-1946年6月,德国土尔兹市立医院外科主任。1947年-1954年,任同济大学医学院附属中美医院外科副主任、主任、教授。1955年-1984年,任武汉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现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主任、教授。1978年-1984年,任武汉医学院副院长、院长。1985年-2000年,同济医科大学名誉校长。199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0年-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2008年5月26日,裘法祖院士在同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的42名专家们一起,为汶川地震灾区来汉的42名伤员会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名誉院长,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教授裘法祖院士因病抢救无效,于2008年6月14日8时46分不幸逝世,享年94岁。
1.学术论文60多篇,如①闭合分段折骨术治疗佝偻病后遗膝外翻畸形(武汉医学杂志小儿外科附刊,1965,4﹕205);②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华外科杂志,1963,11(3)﹕254];③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天津医药杂志骨科附刊,1965,4﹕271);④粗隆间内移成角截骨加弯曲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不愈合[中华骨科杂志,1987,7(6)﹕428]等。2.专著3本:①《软组织松解术治疗腰腿痛的初步探讨》(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印,1975年2月);②《软组织外科学》(昆明·铁道部《软组织外科及创伤外科学习班》印,1981年4月);③《宣蛰人软组织外科学》(上海文汇出版社)。3.主编1本:《软组织外科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4年)。
胡德群胡德群1948年2月出生,湖北钟祥人。主任医师。中文名:胡德群出生地:湖北钟祥人出生日期:1948年2月职业:荆门市石化医院院长毕业院校:武汉医学院荆州分院主要成就:湖北省医院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企业医院分会常务理事代表作品:《甲状腺机能减退症1例误诊分析》性别:男个人简介毕业于武汉医学院荆州分院。现任荆门市石化医院院长。荆门市医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医院协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企业医院分会常务理事。荆门市第一、二届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第四届委员会委员。临床医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学与健商》杂志编委会副主编。主要业绩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987年起任医院副院长,主管医疗业务,1998年任医院院长。自任院领导以来,亲自组织、制定和完善了医院的各项医疗制度和管理制度,重视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坚持质量为本、科教兴院的办院方针,发展重点专科,带动全院科技进步。注重年轻医务人员的培养,为医院的发展增强了实力和动力。1996年带领全院职工共同努力,完成了创建国家二级甲等医院工作。1998年亲自组织专业人员,完成全院计算机管理网络系统的设计并投入使用,全院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推行院内成本核算,进一步理顺和完善了分配机制,特别强调医院工作要围绕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服务态度、科学管理四个方面展开。教育全院职工,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方向,以优质服务全方位地向社会开放。医院多次被评为荆门市双文明单位、荆门市最佳文明单位,2002年被湖北省消费者委员会评为2001-2002年度消费者满意单位。2005年获荆门市消费者满意优胜单位。在市直医疗单位考核中,多次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主持开展“心导管临床应用”项目,获荆门石化总厂科技成果一等奖;合作开展“应用血液净化疗法抢救急性中毒的临床研究”项目,获荆门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医院电子病历的汉字输入方式和智能化开发与利用”项目被荆门市科技局鉴定为科技成果。“高血压、冠心病综合干预措施研究”项目获湖北省卫生厅2003年度科研基金资助。主要著述《甲状腺机能减退症1例误诊分析》(《武汉医学》杂志第10卷第4期)、《220例高血压住院患者并发症的临床分析》(《武汉医学》杂志第19卷第4期)、《脉压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医师进修》杂志第26卷第7期)、《胆绞痛诱发心脏性猝死(附2例报道)》(《中国急救医学》第23卷第8期)、《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缺血阈值周期变化》(《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第19卷第9期)、《急性脑卒中患者血压、血糖对其预后的影响》(《华中医学》杂志第27卷第5期),参编《实用急诊手册》(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共同主编全国高职高专规范教材《内科学》(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