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关于肖战和王一博的同人文《下坠》的微博,导致了AO3平台因肖战粉丝举报被墙、部分同人文爱好者愤怒攻击肖战代言的品牌及参演的电视剧的事件,这一事件一时之间在疫情新闻中“脱颖而出”,热度不断。 信息社会下,我们要怎样理智看待这件事情呢?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词语来源 “AO3”得名于其创建者、作家娜奥米·诺维克(Naomi Novik)撰写的博客文章,她呼吁创建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档案”; 因此“AO3”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存档网站而不是网络社区,支持创作自由,并反对同人作品的营利倾向。截至2019年,AO3上的作品数量已经超过450万,其创作者来自世界各国,使用不同的语言,且创作者绝大多数为女性2科普。 同人文(粉丝小说)的发展粉丝小说一直在英美粉丝研究中备受关注,甚至被当作某个粉丝文化成熟的标志。事实上,大陆的粉丝小说创作活动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出现。与主要围绕着电视连续剧展开的英美粉丝小说创作不同的是,大陆的粉丝小说创作最初是围绕日本动漫作品展开的,并且拥有一个来自日本动漫界的名称——同人文。 美国学者巴斯和海力克森在其2006年出版的《互联网时代的粉丝小说和粉丝社群》一书中认为,西方粉丝小说研究史,基本上就是一个试图理解女性创作斜线小说动机的历史。早在80年代中期,就有三篇论文探讨女性创作斜线文学的动机。 粉丝小说之所以受到业界的如此青睐主要有三个原因。一、粉丝小说是粉丝创造力的最明确体现;二、它对当代社会中性别关系和女性欲望做出了生动而丰富的陈述;三、粉丝小说还凸显了受众和通俗文化的商业性生产者在文本所有权和意义控制方面的持续争夺。 ——摘自《粉丝小说和同人文:当西方与东方相遇》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杨玲 AO3允许真人同人创作。服务条款的第四节G段阐述:“真人同人的创作不构成人身骚扰,但是,禁止任何作品内容宣传、怂恿针对真人的实质性伤害,这包括且不仅限于死亡恐吓及要求读者对某个特定人群进行骚扰的行为。”金句 作者的职责是标明警告标签,读者的职责是阅读这些警告并作出判断。如果做不到以上两点,你就不应该使用AO3的服务。 关于肖战、王一博的同人文涉黄、损害了明星的权益了吗?历史: 除了影视同人,以影视、体育明星为对象的真人同人创作也逐渐浮出水面。2004年晋江文学城出现了以日本彩虹乐队的主唱Hyde 和 Teru为配对的真人 BL同人小说。2007年4月,韩饭又在百度建立了一个“dys王道完结文库吧”,专门收集东方神起和Super Junior 的粉丝所创作的各种配对的 BL同人小说。目前,该文库已经收录了近四千部 BL同人小说。2007 年一位韩国的东方神起粉丝出版了一部名为《刺莲》的豆花同人小说。这部小说不仅在韩国大受欢迎,还被一位台湾的韩饭翻译成中文,放在百度豆花吧与大陆韩饭分享。据称,该小说在全亚洲的韩饭中都很有影响力。甚至金在中和郑允浩本人也对其有所耳闻。自2002年世界杯之后,不少英俊的外国足球明星也成了同人创作的对象。意大利前锋英扎吉(Filippo Inzaghi)和队友维埃里(Christian Vieri)因多年的亲密交往而成为足球同人中的一个重要配对(简称“BP”)。不过这类性描写较多的同人小说一般都发在有权限设置的论坛,而不是百度这样的公共贴吧,读者必须经过注册、认证之后才能读到作品。——摘自《粉丝小说和同人文:当西方与东方相遇》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杨玲 上文在科普中也提到,“AO3”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存档网站,而不是网络社区。它是反对同人作品的营利倾向的。同时《下坠》的作者也在AO3中按照要求标注了阅读警告:Underage。在以上情况下,《下坠》并没有涉黄且没有损害明星利益。但是《下坠》作者将文章链接发表在微博上,动力是什么无从知晓,如果是为了流量和商用,那就另当别论。 近期看到了很多关于此的讨论。主要的争论点在于,明星应不应该为粉丝行为买单。我认为粉丝应该理智追星,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明星也有正确引导粉丝的责任,肖战与他的粉丝都有错,但错不及封杀。否则这和举报AO3又有什么区别呢?真正能够安抚同人文粉丝的是,真挚的道歉与包容。我们也看到了肖战工作室及其全国后援团的道歉,我觉得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吸取教训,还“文化”一个自由之身。粉丝小说作为一个小众文化,和饭圈文化一样,都有它存在的权利。 对于粉丝小说和饭圈来说,它们的存在本身就是文化自由的体现,而接受彼此的存在,就是文化包容的体现。我们将如何理性看待两种不同的文化,就尤为重要了。 对于粉丝小说来说,如何规范作者和读者、如何在文化自由的同时,保障不侵犯他人的权利,是文化自由的同时,应该自觉遵循的道德、法律规范。对于饭圈文化来说,如何处理粉丝行为与偶像的关系、如何组织、规范庞大的粉丝团体、什么才是理性的粉丝行为,都是应该考虑的问题。粉丝不应该打着明星的旗号,而做出类似的危害社会秩序的行为。如:私生饭跟踪、破坏机场公共设备、盲目的跟风消费等等。粉丝的不理智行为,也会给偶像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在此次事件下,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正如人民文娱所说,文化本就可以求同存异,追星本也可以积极向上,作品、文化、平台都该是交流的工具,而不该成为战场。我们呼吁理智、珍爱生命,切莫让任何人、任何平台,为冲动埋单。又如人民日报所说,任何利益都不应该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以规则校正流量方向,以秩序领航粉丝经济,流量经济回归理性,才能走得更远! 疫情终将过去,闹剧也终将过去,只盼望着春天来临的时候,温暖理智、包容美好。 以上为我的个人意见,如有不同,尊重理解。上述文章我之前发表在微博上过,图片来源网络。谢谢观看!
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和会议发表重要论文约23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103篇,EI/ISTP收录91篇,发表教学法论文6篇,申请或已公开专利60余项,其中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2009年获得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1),2007年12月获得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6)。近两年的代表性论文有:(1)Juntong Huang, Zhaohui Huang, Yan’gai Liu, Minghao Fang, Kai Chen, Yaoting Huang, Saifang Huang, Haipeng Ji, Jingzhou Yang, Xiaowen Wu, Shaowei Zhang. β-Sialon nanowires, nanobelts and hierarchical nanostructures: morphology control, growth mechanism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Nanoscale, 2014, 6: 424–432. (SCI/EI, IF=)(2)Shuai Yi, Zhaohui Huang, Juntong Huang, Minghao Fang, Yan’gai Liu, Shaowei Zhang. Novel calcium hexaluminate/spinel-alumina composites with graded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Scientific Reports, 2014, 4: 4333. (SCI, IF=)(3)Zhaohui Huang, Haitao Liu, Kai Chen, Minghao Fang, Juntong Huang, Shuyue Liu, Saifang Huang, Yan-gai Liu and Xiaowen Wu. Synthesis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twinned SiC nanowires made by a catalyst-free thermal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method. RSC Advances, 2014, 4, 18360–18364. (SCI/EI, IF=)(4)Saifang Huang,Zhaohui Huang, Xin Ouyang, Li Yin, Juntong Huang,Yan-gai Liu, Minghao Fang. Investigation on lanthanide-dependent z value of JEM-phase Sialon. RSC Advances, 2014, 4, 6556–6559. (SCI/EI, IF=)(5) Jian Chen, Yan-gai Liu, Haikun Liu, Dexin Yang, Hao Ding, Minghao Fang, Zhaohui Huang. The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novel a-Mg2Al4Si5O18:Eu phosphor prepared in air. RSC Advances, 2014, 4, 18234–18239. (SCI/EI, IF=)(6) MeiLing Hu, MingHao Fang, Chao Tang, Tao Yang, ZhaoHui Huang, YanGai Liu, XiaoWen Wu and Xin Min. The effects of atmosphere and calcined temperature on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of TiO2 nanofibers prepared by electrospinning. 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2013, 8: 548. (SCI, IF=)(7)Minghao Fang, Yan'gai Liu, Xianfeng Leng, Guangzhi Gao, Zhaohui Huang. Effect of LiTaO3 grain sizes on micro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Al2O3. RSC Advances, 2014, 4, 2826–2829. (SCI/EI, IF=)(8)Xin Ouyang, Saifang Huang, Weijun Zhang, Peng Cao, Zhaohui Huang, Wei Gao. Investigation of phase evolution of CaCu3Ti4O12 (CCTO) by in situ synchrotron high-temperature powder diffraction.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2014, 211: 58-62. (SCI, IF=)(9)Zhaohui Huang, Saifang Huang, Minghao Fang, Yan-gai Liu, Xin Ouyang, Juntong Huang. Transmission electronmicroscopy study on crack propag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ressureless sintered 15R-β-U Sialon-polytypoid composite.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4, 40: 1045–1049. (SCI/EI, IF=)(10)Haipeng Ji, Zhaohui Huang, Kai Chen, Wenjuan Li, Yuanfei Gao, Minghao Fang, Yan-gai Liu, Xiaowen Wu. Synthesis of Si3N4 powder with tunable α/β-Si3N4 content from waste silica fume using carbothermal reduction nitridation. Powder Technology, 2014, 252: 51-55. (SCI/EI, IF=)(11)De-Xin Yang, Yan-Gai Liu, Ming-Hao Fang, Zhao-Hui Huang, Ding-Yun Ye. Study on the slag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unfired Al2O3-SiC/β-Sialon/Ti(C,N)-C refractories.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4, 40: 1593–1598. (SCI/EI, IF=)(12) Xin Min, Minghao Fang, Zhaohui Huang, Yan’gai Liu, Chao Tang, Tingting Qian, Xiaowen Wu. Synthesis an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nitride lanthanum magnesium hexaluminate LaMgAl11O19 phosphors. Ceramics International 40 (2014) 4535–4539. (SCI/EI, IF=)(13)Juntong Huang,Zhaohui Huang, Yan'gai Liu, Minghao Fang, Haitao Liu, Xiaowei Cao, Xiaochao Li, Mengyan Yin, Ruilong Wen, HaoTang. Preparation and blast furnace slag corrosion behavior of SiC–Sialon–ZrN free-fired refractories.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4, In perss. (SCI/EI, IF=)(14)Xueyin Liu, Minghao Fang, Yan-gai Liu, Zhongjun Qian, Hao Ding, Zhaohui Huang. Fe-Sialon-Ti(C,N) Composites from Carbothermal Reduction-Nitridation of Low-priced Minerals and Their Application in Taphole Clay Refractories.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4, In perss. (SCI/EI, IF=)(15)Juntong Huang, Shaowei Zhang, Zhaohui Huang, Minghao Fang, Yan’gai Liu, Kai Chen. Co-catalyzed nitridation of silicon and in-situ growth of α-Si3N4 nanorods.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4, In perss. (SCI/EI, IF=)(16)Gansheng Yang, Li Yin, Xian-ge Fang, Minghao Fang, Yan-gai Liu,Zhaohui Huang, Baolin Liu. Fabrication and liquid–solid, two-phase erosion wear behaviour of β -Sialon ceramic from pyrophyllite by carbothermal reduction and nitridation.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4, In perss. (SCI/EI, IF=)(17)Haipeng Ji, Zhaohui Huang, Xiaowen Wu, Juntong Huang, Kai Chen, Minghao Fang, and Yan’gai Liu. Preparation, microstructure, and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carbon foams derived from sucrose and kaolinite. Joun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2014, In perss. (SCI/EI, IF=)(18)Juntong Huang, Zhaohui Huang, Shaowei Zhang, Minghao Fang, and Yan’gai Liu. Si3N4-SiCp Composites Reinforced by In Situ Co-Catalyzed Generated Si3N4 Nanofibers. Journal of Nanomaterials, 2014, 2014: 752378. (SCI, IF=)(19)Xin Min, Zhaohui Huang, Minghao Fang, Yan’gai Liu, Meiling Hu, Chao Tang, Tingting Qian, Yuanfei Gao, Fengjiao Liu. The Influence of Platelet-Like LaMgAl11O19 on the Toughness of 3 mol% Yttria Partially Stabilized Zirconia Ceramic.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Ceramic Technology, 2014, In press. (SCI/EI, IF=)(20)Juntong Huang, Minghao Fang, Zhaohui Huang, Yan’gai Liu, Jingzhou Yang, Saifang Huang, Youguo Xu, Kai Chen, Shuai Yi, Shaowei Zhang. Preparati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Spinel- Corundum-Sialon Composite Materials from Waste Fly Ash and Aluminum Dross. 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4, In press. (SCI/EI, IF=)(21)Xiaochao Li, Shusen Chen, Zhaohui Huang, Minghao Fang, Yangai Liu, Xiaowen Wu, Juntong Huang, Baolin Liu. Effect of silicon addition on high temperatures solid particle erosion-wear of Mullite-SiC composite refractories prepared by nitriding reactive. Advances in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4, In press. (SCI/EI, IF=)(22)Juntong Huang, Yan’gai Liu, Zhaohui Huang, Minghao Fang, Shaowei Zhang, et al. Ni(NO3)2-assisted catalytic synthesis and photoluminescence property of ultralong single crystal Sialon nanobelts. Crystal Growth & Design, 2013, 13: 10-14 (SCI/EI, IF=)(23)Saifang Huang, Peng Cao, Ying Li, Zhaohui Huang, Wei Gao. Nucleation and Crystallization Kinetics of a Multicomponent Lithium Disilicate Glass by in Situ and Real-Time Synchrotron X-ray Diffraction. Crystal Growth & Design, 2013, 13, 4031-4038. (SCI/EI, IF=)(24)Juntong Huang, Shaowei Zhang, Zhaohui Huang, Yan’gai Liu and Minghao Fang. Growth of α-Si3N4 nanobelts via Ni-catalyzed thermal chemical vapour deposition and their violet-blue luminescent properties. CrystEngComm, 2013, 15:785-790. (SCI, IF=)(25)Kai Chen, Minghao Fang,Zhaohui Huang, Juntong Huang, Yan-gai Liu. Catalytic synthesis and growth mechanism of SiC@SiO2 nanowires and their photoluminescenceproperties. CrystEngComm, 2013, 15: 9032–9038. (SCI, IF=)(26)Saifang Huang, Zhaohui Huang, Xin Ouyang, Juntong Huang, Yan-gai Liu, Minghao Fang, Peng Cao, Wei Gao. A porous (La, Sm) co-doped Sialon-polytypoid ceramic with colour and structure differences in multilayers. CrystEngComm, 2013, 15: 8552–8558. (SCI, IF=)(27)Juntong Huang, Zhaohui Huang, Shuai Yi, Yan’gai Liu, Minghao Fang, Shaowei Zhang. Fe-catalyzed growth of one-dimensional α-Si3N4 nanostructures and their cathodoluminescence properties. Scientific Reports, 2013, 3: 3504. (SCI, IF=)(28)Saifang Huang, Bo Zhang, Zhaohui Huang, Wei Gao, Peng Cao. Crystalline phase formation,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lithium disilicate glass–ceramic.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2013, 48: 251–257.(SCI/EI, IF=)(29)Xiaojun Wang, Minghao Fang, Lai-Chang Zhang, Hao Ding, Yan-Gai Liu, Zhaohui Huang, Shaoping Huang, Jingzhou Yang. Solid particle erosion of alumina ceramic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3, 139: 765-769. (SCI/EI, IF=)(30)Kai Chen, Zhaohui Huang, Yan-gai Liu, Minghao Fang, Juntong Huang, Youguo Xu. Synthesis of β-Si3N4 powder from quartz via carbothermal reduction nitridation. Powder Technology, 2013, 235: 728-734. (SCI/EI, IF=)(31)Li Yin, Youguo Xu, Zhaohui Huang, Yan-gai Liu, Minghao Fang, Baolin Liu. Synthesis of ZrN-Si3N4 composite powders from zircon and quartz by carbothermal reduction and nitridation. Powder Technology, 2013, 246: 677-681. (SCI/EI, IF=)(32)Youguo Xu, Yangai Liu, Zhaohui Huang, Minghao Fang, Xiaozhi Hu. Synchronistic preparation of fibre-like SiC and cubic-ZrO2/SiC composite from zircon via carbothermal reduction process.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2013, 48: 7-11. (SCI/EI, IF=)(33)Kai Chen,Zhaohui Huang, Juntong Huang, Minghao Fang, Yan-gai Liu, Haipeng Ji, Li Yin. Synthesis of SiC nanowires by thermal evaporation method without catalyst assistant.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3, 39(2): 1957-1962. (SCI/EI, IF=)(34)Haipeng Ji, Minghao Fang, Zhaohui Huang, Kai Chen, Youguo Xu, Yan’gai Liu. Effect of La2O3 additives on the strength and microstructure of mullite ceramics obtained from coa lgangue and γ-Al2O3.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3, 39: 6841–6846. (SCI/EI, IF=)(35)Jing-Zhou Yang, Rumana Sultana, Paul Ichim, Xiao-Zhi Hu,Zhao-Hui Huang, Wei Yi, Bin Jiang, Youguo Xu. Micro-porous calcium phosphate coatings on load-bearing zirconia substrate: Processing, property and application.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3, 39: 6533–6542. (SCI/EI, IF=)(36)Ming Guan, Lefu Mei, Zhaohui Huang, Chengxue Yang, Qingfeng Guo, Zhiguo Xia. Synthesis and near-infrared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LaOCl:Nd/Yb. Infrared Physics & Technology, 2013, 60: 98-102. (SCI, IF=)(37)Zhaohui Huang, Wenjuan Li, Zihe Pan, Yan’gai Liu, Minghao Fang. High-temperature transformation of asbestos tailings by carbothermal reduction. Clays and Clay Minerals, 2013, 61(1): 75-82. (SCI/EI, IF=)(38)Juntong Huang, Shaowei Zhang, Zhaohui Huang, Yan Wen, Minghao Fang, Yangai Liu. Catalyst-assisted synthesis and growth mechanism of ultralong single crystal α-Si3N4 nanobelts with strong violet-blue luminescent properties. CrystEngComm, 2012, 14: 7301-7305. (SCI, IF=)(39)Yan Li, Zhao-hui Huang, Yan’gai Liu, Ming-hao Fang. Characterization of dielectric performance of tourmaline single crystals from Yunnan,China. CrystEngComm, 2012, 14: 7153-7156. (SCI, IF=)(40)Xiaomeng Wu, Shichao Zhang Lili Wang, Zhijia Du, Hua Fang, Yunhan Ling, Zhaohui Huang. Coaxial SnO2@TiO2 nanotube hybrids: from robust assembly strategies to potential application in Li storage.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2012, 22:11151-11158. (SCI, IF=)(41)Wen-Juan Li, Zhao-Hui Huang, Yan-Gai Liu, Ming-Hao Fang, Xin Ouyang. Phase behavior of serpentine mineral by carbothermal reduction nitridation. Applied Clay Science, 2012, 57: 86-90. (SCI/EI, IF=)(42)Jing-Zhou Yang, Ming-Hao Fang, Zhao-Hui Huang, Xiao-Zhi Hu, Yan-Gai Liu, Hao-Ran Sun, Jun-Tong Huang, Xiao-Chao Li. Solid particle impact erosion of alumina-based refractorie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s.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2012, 32: 283–289. (SCI/EI, IF=)(43)Zhao-Hui Huang, Jing-Zhou Yang, Yan-Gai Liu, Ming-Hao Fang, Jun-Tong Huang, Hao-Ran Sun, Sai-Fang Huang. Novel Sialon-Based Ceramics Toughened by Ferro-Molybdenum Alloy.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2012, 95(3): 859–861. (SCI/EI, IF=)(44)Juntong Huang, Heping Zhou, Zhaohui Huang, Guanghua Liu, Minghao Fang, Yan’gai Liu. Preparation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Elongated (Ca,Dy)-a-Sialon Powder via Carbothermal Reduction and Nitrid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2012, 95(6): 1871-1877. (SCI/EI, IF=)(45)Juntong Huang, Heping Zhou, Zhaohui Huang, Guanghua Liu, Minghao Fang, and Yan’gai Liu. Effect of Y-a-Sialon Seeding and Holding Time on the Formation of Elongated (Ca,Dy)-a-Sialon Crystals Prepared via Carbothermal Reduction and Nitridatio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1-5 (2012). (SCI/EI, IF=)(46)Saifang Huang, Zhaohui Huang, Yan-gai Liu, Minghao Fang, Li Yin. Microstructural and Mechanical Characterization of Pressure-Less Sintered AlN-polytypoid Based Composites by Compositional Design.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2012, 95(6): 2044-2050. (SCI/EI, IF=)(47)Yuetong Li, Zhaohui Huang, Youguo Xu, Minghao Fang, Yan-gai Liu, Jingzhou Yang, Xiaozhi Hu. Synthesis of ZrN-sialon composites from zircon and alumina by carbothermal reduction-nitridation.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2012, 47: 3273-3276. (SCI/EI,IF=)(48)Yuanfei Gao, Zhaohui Huang, Minghao Fang, Yan-gai Liu, Saifang Huang, Xin Ouyang. Synthesis of Al8B4C7 ceramic powder from Al/B4C/C mixtures. Powder Technology, 2012, 226: 269-273. (SCI/EI,IF=)(49)Feng-Jiao Liu, Ming-Hao Fang, Zhao-Hui Huang, Yan-Gai Liu, Sai-Fang Huang, Xin Min, Mei-Ling Hu, Hai-Peng Ji. Preparation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NiCr-Al2O3-ZrO2(8Y) ceramic composit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12, 554: 1-5. (SCI/EI,IF=)(50)ouguo Xu, Zhaohui Huang, Yan-gai Liu, Minghao Fang, Li Yin, Ming Guan. Influence of yttria addition on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s of zirconia from zircon ore by carbothermal reduction process. Solid State Sciences, 2012, 14: 730-734. (SCI/EI,IF=)
肖战的粉丝还举报过网上diss肖战的一些用户,以及在微博上评论肖战不好的的一些人,还举报了剑三直播间和LOFTER网站。
肖战粉丝在举报AO3和LOFTER之前,其实还举报过很多,曾经举报王一博没有主持人资格证,却能够在《天天向上》担任主持人,因为某一个教授对肖战无感,就举报他学术论文造假,一位酒店工作人员送了肖战一个小礼品,粉丝举报害别人丢了工作,还造谣某杂志社主编偷税等等一系列行为。所以,正是因为他们举报成瘾,所以才把这次的事情闹大了,而之前正是因为没有人去理会他们,也就任由他们为所欲为。因为《陈情令》而爆火的肖战,凭借魏无羡一角收获了很多的粉丝,一下子上升成为了顶级流量。但随着粉丝群体人员的逐渐扩大,总会有一些不理智的粉丝出现。而很多肖战的粉丝也都是高高在上,甚至瞧不起和肖战拍戏的某些演员,去造谣去举报别人,害得别人受不了肖战粉丝的谩骂和诋毁,不得不出来澄清。因为在粉丝眼里,自己的偶像一定是最好的,所以很多人都接受不了自己的偶像被人看不起,所以经常去举报。而有些人只是因为没有吃肖战的安利就被举报说是学术论文造假等等。而同样出演《陈情令》的主角之一王一博,本身和肖战是好朋友。但是肖战的很多粉丝却将王一博视为“死敌”,举报王一博没有主持人资格证,害的湖南卫视出来澄清,又举报了他拍的杂志的主编偷税漏税,导致主编发微博说:“公道自在人心。”这样的一系列行为,都引起了路人的反感,而正是由于这次事情的严重性,才让很多人知道了,原来他们有那么多的举报史,而且似乎举报成瘾。但是要知道“粉丝行为偶像买单”,肖战粉丝事情的严重性,相信很多路人都有所体会。从一个顶级流量变成了全网抵制的人,他们的举报,受害更多的只是自己的偶像。而之前肖战粉丝的一些骚操作被扒出来,让很多网友都心生反感。苏有朋曾经说过一句话:“很多粉丝都说哥哥不知道,但哥哥还是知道一点的。”正是因为偶像的默许,粉丝才会那么猖狂,所以因为肖战粉丝的举动,扒出了很多肖战的黑料,导致全网抵制肖战。
1、ClinicalKey for Nursing由Elsevier公司出品,由权威的护理医师、教育者及研究者组成的顾问委员会联合开发,内容主要包括循证护理医学内容、31本全文原版参考书、27种全文专业护理学期刊、最新的药物信息、近200份护理相关的诊疗指南、超过8000份患者教育、护理发展动态等,是集教学,科研与临床为一体的综合型数据库。
服务人群:护士教育者、科研人员、护理管理人员、临床护士等。
2、CINAHL Complete是全球全文收录护理与综合保健期刊的最全面资源,为护理以及相关医疗研究人员提供不可或缺的关键内容。CINAHL Complete还额外收录美国护理协会 (American Nurses’ Association)以及美国国家护理联盟(National League for Nursing)所出版的高质量资源。 主题涵盖超过50种护理相关的主题,如一般健康医学,营养学及语言障碍病理学等。特色资源还包含护理继续教育模块,护理研究问卷与量表,护理实务准则等,提供疾病与病症的简易快速课程。
3、文献党下载器():一个强大的文献资源整合平台,几乎整合了所有中外文献数据库资源,覆盖全科,包括众多查找护理文献的数据库,如:ClinicalKey for Nursing、CINAHL Complete、Thieme、Elsevier(sciencedirect)、 PubMed……等等。只要有网有电脑就可以做到文献下载自由。
4、PubMed 是一个免费的搜寻引擎,提供生物医学方面的论文搜寻以及摘要的数据库。它的数据库来源为MEDLINE。其核心主题为医学,但亦包括其他与医学相关的领域,像是护理学或者其他健康学科。PubMed 的资讯并不包括期刊论文的全文,但可提供指向全文提供者(付费或免费)的链接。
5、Elsevier(sciencedirect)是荷兰一家全球著名的学术期刊出版商,每年出版大量的学术图书和期刊,大部分期刊被SCI、SSCI、EI收录,是世界上公认的高品位学术期刊。sciencedirect是爱思唯尔公司的全文数据库平台,是全球最大的科学、技术与医学全文电子资源数据库,提供2500余种学术期刊以及37000余种图书的全文内容。包括全球影响力极高的CELL《细胞杂志》、THE LANCET《柳叶刀杂志》等。
6、Wiley 作为全球最大、最全面的经同行评审的科学、技术、医学和学术研究的在线多学科资源平台之一。Wiley及旗下的子品牌出版了超过500位诺贝尔奖得主的作品。Wiley Online Library为全学科期刊全文数据库,出版物涵盖学科范围广泛——包括化学、物理学、工程学、农学、兽医学、食品科学、医学、护理学、口腔医学、生命科学、心理学、商业、经济学、社会科学、艺术、人类学等多个学科。
7、Thieme化学与药学电子期刊(Medical and Chemistry Journals)包含231种医学、化学期刊,大部分期刊为英文期刊,另有少量德文、葡萄牙文期刊,均提供在线阅读、下载功能。Thieme化学与药学电子期刊在学科领域内负有盛名,其中《Endoscopy》是内窥镜领域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之一。
学科: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特种医学,医学技术,护理学。
8、Web of Science是获取全球学术信息的重要数据库,收录各学科领域中权威、有影响力的期刊,其中以SCIE、SSCI、A&HCI等引文索引数据库,JCR期刊引证报告和ESI基本科学指标享誉全球科技和教育界。 Web of Science收录了论文中所引用的参考文献,通过独特的引文索引,用户可以用一篇文章、一个专利号、一篇会议文献、一本期刊或者一本书作为检索词,检索它们的被引用情况,轻松回溯某一研究文献的起源与历史,或者追踪其最新进展;可以越查越广、越查越新、越查越深。
9、中华医学会期刊数据库:整合了中华医学会的优质期刊资源,内容包括国内最优质权威的的临床指南和病例文献,通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并不断更新。学科领域涉及所有临床专业,以及护理、预防医学、中医药和医学人文等。
10、万方医学网是万方数据竭力打造的专业医学信息门户。拥有220多种中文独家医学期刊全文、1000多种中文医学期刊全文、4100多种国外医学期刊文摘。该网是医生获得中华医学会123种顶级医学学术期刊、中国医师协会等的众多高品质期刊电子版全文的唯一途径,也是国内唯一中外文一体化文献服务网站。
11、知网: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数据库。提供中国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报纸、会议、年鉴、工具书等各类资源,并提供在线阅读和下载服务。涵盖领域包括:基础科学、文史哲、工程科技、社会科学、农业、经济与管理科学、医药卫生、信息科技等。
没有问题,我可以给.
问问期刊的编辑就可以了!!!
文献时最好是从中文开始,然后是外文文献。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根据文章出处,去一些较大图书馆查找原文。2. 如果学校或单位有CNKI,维普,万方的话,就比较好办,中文文献一般都可以搞定,把关键词、期刊名称、卷,期、年等信息输入即可检索到。3. 对于自然科学来讲英文文献检索首推Elsevier,Springer等。这些数据库里面文献很多,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的文献资源。4.如果所在单位或大学没有购买这些数据库,我们可以去Science网上杂志找文章,对中国人完全免费!另外还可以通过Google学术搜索()来查询。里面一般会搜出来你要找的文献,在Google学术搜索里通常情况会出现“每组几个”等字样,然后进入后,分别点击,里面的其中一个就有可能会下到全文。5. 如果上面的方法找不到全文,就把文章作者的名字或者文章的title在Google 里搜索(不是Google 学术搜索),用作者的名字来搜索,是因为很多国外作者都喜欢把文章的全文(PDF)直接挂在网上,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把自己的文章挂在自己的个人主页(home page)上,这样可能也是为了让别的研究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学术领域,这样你就有可能下到你想要的文献的全文了。第一作者查不到个人主页,就接上面的方法查第二作者。如果通过上面几种方式你还没有找到文献全文,那你还可以试一试以下几种方法:1. 根据作者E-mail地址,向作者索要 ,这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一般都愿意向你提供,但一定要简洁!为了更方便大家向作者索取原文,下面是模板:Dear Professor ×××I am in ××× Institute of ×××, Chinese Academy of am writing to request your assistance. I search one of your papers: "________"(你想要的文献题目), but I can not read full-text content, would you mind sending your papers by E-mail? Thank you for your wishes !(or best regards)出于礼貌,如果你要的文献作者E-mail给你了,千万别忘记回信致谢。2. 让所在的研究所图书馆的管理员帮忙从外面的图书馆文献传递,不过有的文献可能是收费的。3. 到网络资源上求助,如果你需要的文献目前还没有电子版,也可以通过馆藏求助获得全文。在找到中文文献之后,就可以通过其中的英文关键词来查找英文文献。总的来说,现在获得文献途径很多,越来越容易,但是对文献的消化吸收严重不够。我们不能变成文献的收集者,要做文献的利用和使用者,研读关键文献,注重基础学习才是关键;要让信息成为财富,关键是消化吸收,而不能成为信息的奴第,图书馆,文献几个G,自己却无一丝长进。
优.助.医.学 帮你解答:首先要提前了解sci的论文格式和要求(标题,摘要,引言,材料与方法,接过,讨论,致谢,参考文献)。确定了研究方向之后,需要进行调查,实验,之后就是组稿的过程了。完稿后选择合适分值的SCI投递,推荐0-3分内的。如果论文有很高的新颖性,科研价值等,可以投递相关的高分值专刊。
根据学术堂的了解,不同的医学论文类别写作要求不一样,因此,医学工作者在写医学论文前,一定要对论文分类有一定了解。通常来说,我们将医学SCI论文分为论著类、病例报告类、综述讲座类、评论类、简报类、会议纪要类和消息动态类七大类。 一、论著类 医学类SCI文章中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是论著original article )或称为原著,医学论著又包括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告、现场调查研究等,均属于一次性文献,是报道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等领域研究成果与实践学术性文章。这些论著类文章构成了各种医学学术性期刊的核心。 二、病例报告类 主要包括病理报告、个案分析、临床病例讨论。病例报告主要是介绍少量而典型的病例诊治经验,具有实用价值,很受读者欢迎。 临床病例报告(case report)是对一例或数例病案诊断处理的描述和分析,是医疗保健的第一手资料。病例报告对于读者和作者来说都是宝贵的学习经验,书写病例报告也是锻炼年轻医生的好方法。 病例报告是医学学术研究文章的一种常见体裁,通过对一两个生动的病例进行记录和描述,试图在疾病的表现、机理以及诊断治疗等方面提供第一手感性资料的医学报告。病例报告是医学期刊中常见的一个栏目。 过去,病例报告类学术研究文章多是报告一些首次发现的新病例,如艾滋病、军团病都是通过病例报告被人发现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病例报告类文章目前已主要集中在已知疾病的特殊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检验学等诊断手段的新发现、疾病的特殊临床转归、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的特殊的经验和教训等。 三、综述讲座类 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文章,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 四、评论类 述评和专论述评类文章是作者或编者针对某一科研项目或研究专题进行较为广泛而深入阐述和精辟评论,也可对某一方面进行深入地专论。要求观点鲜明、针对性强。 五、简报类 简报类主要有专着摘要、简报。介绍主要研究方法、重要结果数据、新的见解与结论。一般以摘要或简报形式在一种刊物发表后的内容,其全文可以再其他期刊发表。 六、会议纪要类 会议纪要是医学期刊一种常见的报道形式,包括世界性编委会纪要、重要学术会议纪要。编委会纪要一般是期刊编辑人员亲自撰写,学术会议纪要可以由编辑或参会人员撰写。 七、消息动态类 消息动态类包括国内外学术动态、科研简讯、医学新闻、时讯、信息、消息、会议预告等。此医学类sci文章特别强调时事性,如及时、快速、简短扼要等特点。
SCI论文无非就是那几个大部。首先title要起得明了,让编辑一看你的标题就知道你是做什么的,目的是什么,编辑每天看那么多文章就喜欢看这种一看标题就很清楚的。其次是introduction,要综述一下前人的成就,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而你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你的观点,大致就是这样。method就是写你的实验方法,一定要如实写,说不准谁用你的进行了重复。result就是根据你的图和图表陈述结论,千万不要写你自己的看法或猜测,这部分要放讨论了。conclusion或者discussion,这部分就是写你对出现的结果的理解和分析,以及这个结果可能会出现什么影响。写完以后如果对语言部分不太自信,可以找论文润色公司对您的文章进行语言润色,然后再投稿。英国的sci期刊很重视语言是不是native的,润色的话我们实验室用的是艾德思论文润色,他们是欧美的编辑,觉得还不错。望采纳
最高级别。
医学SCI论文是国际顶级论文,属于最高级别的论文。
sci文章可以算是国际学术界的顶尖文章级别,sci文章可以代表本专业在全球的最先技术以及发展趋势,所以sci文章在学术界的认可度很高。
sci是当代世界最为重要的大型数据库,被列在国际六大著名检索系统之首。它不仅是重要的检索工具书,也是科学研究成果评价的一项重要依据。sci如今已经成为目前国际上最具权威性的、用于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成果的重要评价体系。
sci是评价一个国家、一个科学研究机构、一所高等学校、一本期刊,乃至一个研究人员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在sci期刊发表论文,是发一篇国际核心论文,往往要比发国内核心论文更高一个级别。
sci一区一般是各领域的top期刊,二区是高水平期刊,三区次之,四区更普通。sci一区,影响力最高,相当于体育界的国际冠军,代表你的科研水平达到了本专业中的最高水平。
严格来说SCI论文的级别是国外核心论文,但实际情况是SCI论文的级别可以说是最高的了。核心期刊大方向的分为就是国际核心期刊、国内核心期刊,其中国内核心期刊分为南大核心期刊、北大核心期刊以及统计源期刊,国内能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的人员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能力与地位。
发表原则论文定稿后,面临如何选择投稿目标刊。选择原则是根据自己论文水平,在争取发表的同时,获得最大的投稿价值。所谓投稿价值是指论文发表所产生影响的总和。最高的投稿价值可概括为:论文能够以的最快速度发表在能发表的最高级刊物上;并能最大限度地为需要的读者所检索到或看到;能在最大的时空内交流传递。它是投稿追求的最高目标。了解科技论文投稿应考虑的一些因素,并利用目标刊的征稿启事或作者须知,通过浏览目标刊已发表论文的目录和内容等获得目标刊的动态和变化情况,有利于选择投稿期刊。1 论文水平自我评估、论文及期刊的分类投稿前对论文的水平或价值(理论价值与实用价值)作出客观、正确的评估,是一个重要而困难的工作过程。评估的标准是论文的贡献或价值大小以及写作水平的高低。作者可采用仔细阅读、与同行讨论、论文信息量评估等办法。其中信息量包括:真实性、创造性、重要性、学术性、科学性和深难度。评估的重点在于论文是否有新观点、新材料和新方法。对论文理论价值评估是对作者在构造新的科学理论、利用最新理论研究过程和结果的评估,视其是否在理论研究上开辟了新领域、有突破或创见。属于具有国际先进理论水平的论文是:提出了新学说、新理论、新发现、新规律;对国际前沿科研课题作出重要补充或发展;对发展科学具有普遍意义。具有高或较高理论水平的论文是:论文涉及或采用最新科学理论;有独立的科学推论;有抽象模型以及逼近客体原型;构造有新的术语或概念;运用新的研究方法。一般先进理论水平的论文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新看法、增添新内容、找到新论证方法,其观点、方法虽不是创见,但解决了前人未能解决的问题。对论文实用价值评估是对作者在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的评估。其中,重大的经济效益是指:对国民经济发展、生产建设产生重大作用,可以全面推广,经济效益显著。重大的技术效益是指:在应用技术上有创新或发明,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显著提高了产品质量、劳动生产力或安全可靠性;降低成本,延长使用寿命,对国家当前生产技术可发挥重大作用等。论文分类大致包括:理论论文、理论与技术论文、技术论文、综述、评论和简报快报等。不同类型的论文的投向取决于目标期刊的类型,即理论型(学术型)期刊、技术型期刊等。2 期刊报道的范围、读者对象不同科技期刊有不同的宗旨,不同的论文收录报道范围,它决定了投稿论文的主题内容范围。科技期刊的收录范围和期刊的类型及级别基本决定了该刊的读者对象,也基本决定了稿件的写作风格与详简程度。而某一篇科技论文的读者除适应该刊的读者群外,还应分清论文的发表将为一般读者感兴趣,或多数同行感兴趣,还是少数同行感兴趣。3 期刊的学术地位、影响和期刊等级科技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表现在期刊所收录论文的水平、主编、编辑单位、专业人员心中的地位等方面。从图书情报界的角度看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则表现在期刊的影响因子的大小、是否被国内外检索工具收录、是否为学科核心期刊等方面。期刊的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与所称的期刊“级别”有密切关系。目前我国还没有一种从质量、学术、技术水平等方面为科技期刊定级的标准或规定。但以读者为对象,大体可把科技期刊分为高级、中级、初级三类。高级刊高级科技期刊在学术交流和情报信息上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学术研究的记载。如《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全国性行业外文刊、全国性行业学会和组织的学报、会报等。中级刊中级科技期刊的主要内容是介绍本学科新进展、新知识、新技术,为教学、科研和技术产业部门的技术实践提供新知识、新技术。这类行业性期刊主要是技术性期刊。初级刊初级科技期刊是以科普为目的。如《无线电》等。此外,从发行角度看,科技期刊分公开发行、国内发行、内部发行三种。公开发行刊的论文要注意采用世界通用的技术术语、格式,保证论文的正确性和可靠性。4 年出版周期出版周期是指某刊的出版频率,一般分为年刊、半年刊、季刊、双月刊、月刊、半月刊、周刊和不定期刊。不定期刊、年刊和半年刊不投稿或少投稿为好。5 出版论文容量期刊的论文容量是指某刊一年或一期能发表多少篇论文。如某种半月刊每期容量为10篇,则年容量为240篇。一般来说,应尽量选择出版周期短、容量大的期刊投稿。6 对作者是否有资格要求有的科技期刊对作者有资格要求。如:要求作者具有某国国籍、属某地区、某研究机构、某协会会员等资格。作者应从作者须知等处了解某刊对作者是否有资格要求,不具有某刊作者资格要求的作者不要向其投稿,除非论文合作者有资格。7 语言文种从科技文献交流体系看,汉语的使用范围、中文刊的发行范围以及中文论文被世界性检索工具的收录比例等方面制约了中文论文影响的发挥。而且中国科技人员人均占有刊比例小,发稿不易。英语是一种科技交流的世界性语言。在国际影响大的英文刊物上发表自己的论文,能提高论文作者及其单位的学术地位,因而,向国外投稿,参与国际竞争,受到中国科技界的重视。8 是否友好对我国不友好的国家和不友好的期刊,一般不主动向其投稿。判断方法之一是某刊是否发表过或经常发表中国论文。具体方法可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论文被检索系统的收录的刊分布情况,或统计某刊收录中国论文的情况。如利用“CS=China ”和“CS=China and JN=某刊”检索表达式可以分别检索出《工程索引》等检索系统中收录中国论文刊分布和某刊收录中国论文篇数。发表中国论文期刊的主要出版国家是美国、英国、荷兰、德国、瑞士、法国、日本、新加坡和印度等国家。此外,是否有国际友人介绍,也是投稿时应考虑的因素,对此,可向有关行家咨询。9 版费向国外一些学术刊物投稿被接受后,出版社将向文稿作者征收出版费,这些费用被称为版费或出版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有的出版社把版费作为科研费用的必要组成部分。视版费为作者所在单位对传播其研究成果的费用和对出版社的资助。国内向国外支付版费方式大致分三种:其一是作者自理;其二是作者所在单位同意,作者个人和单位各支付一部分;其三是全部由单位或其它学术机构支付。关于版费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是否收费是投稿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超出限定篇幅一般要收费。英国刊物和欧洲的一些学术刊物一般不收费。美国各学会、协会资助的学术刊物收费较普遍。有些收费刊物,留有有限不收费版面,在此发稿,一般要排队,其发表期大大延长。有的收费刊婉转的说不支付发表费者的稿件将被拖延出版,但实际上一般不受理。特别优秀稿件可能除外。不同国家、不同刊物收费标准不同。关于目标刊是否收费和收费标准可在作者须知的“Page Charge,Publication Charge,Printing Cost”等条目查找到。10 当前组稿倾向与论文时效性科技期刊有年度出版计划、主题选择、专题出版和在一段时间倾向某种内容的情况。要掌握目标刊的这些情况,可向期刊出版社索取年度计划,或查阅该刊的目录和内容。对具有倾向性和时效性较强的论文,应尽量投向出版周期短的半月刊、月刊和快报。
fgh sdfh
我不知道你的正规指的是什么,现在有很多家网站都是和期刊社合作的,如首席医学网,他们那里收录很多医学杂志包括他们的文章,你在他们那里投稿,他们再转交到杂志社去,这样的网站有很多,还有一些网站是专门收录杂志的文章的,如维普,万方,还有一些网站收录的杂志名称比较多,但是文章很少,如佐罗网,可用性也很少,具体的,你得自己去判断。
医学护理论文文献网站有万方医学网、中华医学会、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知网。
1、万方医学网
万方医学网是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秉承开放联合、专业精深的理念,联合国内医学权威机构、医学期刊编辑部、权威医学专家推出的,面向广大医院、医学院校、科研机构、药械企业及医疗卫生从业人员的医学信息整合服务、医学知识链接全开放平台。
2、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成立于1915年。现有83个专科分会,出版中华系列杂志417种,并办有学会机关报《中华医学信息导报》。中华医学会的主要业务包括:开展医学学术交流;编辑出版123种医学、科普等各类期刊及100余种音像出版物。
3、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
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a Biology Medicine disc, CBMdisc) 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于1994年研制开发的综合性中文医学文献数据库,它收录1978年以来1600余种中国生物医学期刊,以及汇编、会议论文的文献记录。
4、NST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
NSTL作为国家战略科技资源保存和服务基地,一直致力于为科研人员提供学术文献保障服务。目前,该平台收录的期刊数量达8100多种,收录的期刊文献超过568万篇,覆盖学科范围较广。
5、中国知网
中国知网国内知识总库,涉及学科广泛,提供外文类、工业类、农业类、医药卫生类、经济类和教育类多种数据库。其中综合性数据库为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中医学起源于汉族,是由汉族人民发展出来的,它本身也是汉族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谈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肌损害及收缩力减弱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一种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是世界性日趋严重的危害健康的主要问题。中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渊源已久。在治疗上也已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我院近2年完成的中西医结合市级课题《中药益心汤对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再次证实利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对于降低再住院率、病死率,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属于中医的“心水”、“心悸”、“喘证”、 “水肿”等范畴。《内经》记载:“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脉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心胀”和“心痹”就其临床表现而言可归于心力衰竭。张仲景发展了《内经》水气为病的思想,提出了“心水”病名。《金匮要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描述出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中医学“心衰”病名首见于唐代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详述见于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此处“心衰”虽非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但与心力衰竭是有一定联系的。
2、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力衰竭则是各种病因导致这一功能受损而发生的病证。心衰的病因主要为心脏自病或他脏之病影响及心,造成气血阴阳诸虚,或六淫外邪犯心,从而损伤心脏。
心气虚衰为发病基础
心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在全身经脉中运行以濡养周身,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心气”上,即心气是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的动力来源。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才能保证心血的搏出,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正如《仁斋直指方》所谓:“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窍壤判……血脉流行者亦气也……盛则盈,衰则虚”。可见,若心气虚衰,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就会出现周身失养,进一步使心功能下降。《内经》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圣济总录》:“虚劳惊悸者,心气不足,心下有停水也”,则明确指出了心气虚为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邓铁涛[1]认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肺、脾、肝、肾的功能失调都可影响到心,而发生心衰。心力衰竭的主要病位在心,又常常与肺、脾、肾等脏相互影响。
正虚为本,瘀血为标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始则多因心气虚弱、气不运血、心阴亏耗,表现为气阴两虚、心血不畅,进而气虚阳衰或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心脉瘀滞”,成为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尤以心阳(气)亏虚,心脏鼓动减弱,营运无力为其病理变化的主要方面。心气不足贯穿心力衰竭始终,是心力衰竭恶化的重要因素。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曰:“元气既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心血瘀阻则出现心悸,胸闷胸痛,面色瘀黯,唇甲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等。
水气泛溢为最终结果
《素问·逆调论篇》说:“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水气之客也”。其认为除血脉不通外,心力衰竭还与水气内停有关。又如《三因方·水肿》称:“短气,不得卧,为心水”。心气虚损衰竭,无力推动血行,血流迟滞,瘀而成水。由此可以推论出:心气虚导致血瘀,血瘀又进而引起水停,从而引发了咳喘、水肿、心悸等一系列证候。
关于心衰病机虽有较多论述,但认识是有一致之处的,即心衰的正虚与标实是相互交织共同存在的。其中,阳气虚衰,水饮与血瘀内停是贯穿于心力衰竭病程中最基本的病理机制。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心气虚→血瘀→水停→心虚加重,与现代医学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心室重构→心功能不全加重)虽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辨证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中医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辨证论治,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主要是依据病因病理的变化进行,由于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本虚标实,所以现代大多医家都以虚实为纲,病变累及脏腑为目,结合临床实践辨证分型。
专法治疗
杨积武[9]创制的强心宁煎剂涵盖了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所倡导的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抑制心室重构的治疗大法。方由人参、黄芪、附子、丹参、泽泻、五加皮、川芎、甘草组成。以达益气温阳,强心利尿,行气活血化瘀,安神宁心之功。吴时达[10]等认为心衰的中晚期经中医辨证多为阳虚水泛,采用温阳健心灵口服液以温阳益气、利水活血,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李庆海[11]认为本病虚以气阴两虚为主,而心肾阳虚则多见于疾病的末期;实以水饮瘀血为主,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为基本治则,创验方参麦宁心合剂。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葶苈子、云苓、玉竹、车前子、桑白皮、当归、丹参、枳实、生龙骨、生牡蛎组成。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功。益气养阴则气血充足,鼓动有力,活血利水则瘀散水行,郁热自消,心安神畅。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脏阳气不足(虚衰)为本,水停瘀血为标。因此,治疗需标本兼治,在补虚的基础上兼以利水消肿、活血化瘀。治宜温阳益气,活瘀化饮为基础。自拟益心汤:黄芪、白术、茯苓、桂枝、炙甘草、泽泻、泽兰、枳壳、车前子、当归、桃仁、南葶苈子、党参、临床观察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脑钠肽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研究
王振涛等[12]采用左冠脉结扎术致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观察了相同种类活血益气药的不同剂量配伍对心衰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的影响,发现活血益气药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且方剂配伍中多量活血药的应用均能较明显改善心衰大鼠的组织学指标心脏系数。同时从心脏组织形态学角度证明了活血药和益气药均有逆转心室重构作用。赵英强等[13]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大鼠心衰模型,用原位凋亡检测方法及电镜观察强心剂组及对照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组凋亡明显,强心冲剂能明显改善凋亡,其作用与卡托普利相当。沈雁等[14]研究发现,温心胶囊能明显提高心力衰竭心肌被抑制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水平,加强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阻止胶原降解及基质改建,调控细胞外基质代谢,提高衰竭心脏的射血功能。王洪良等[15]研究认为心复康口服液能通过改善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1(ANT1)、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2 (ANT2)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谢,治疗心力衰竭后的心肌损伤。
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各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应用。众多医家对于心衰的认识虽各有一家之言,但总的来看其认识大同小异,基本上倾向于本虚标实,气阴两虚,水瘀互阻。在增强疗效、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避免不良反应等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葛鸿庆,赵梁,郝李敏.邓铁涛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之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4):9-10.
[2]霍根红.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理实质[J].河南中医,2009,29(2):114-117.
[3]周亚男,张军平.慢性心力衰竭大气下陷说及从气、血、水论治[J].新中医,2009,41(4):7-8.
[4]连林芳.辨证分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例析[J1.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8(4):301-302.
[5]杨培君,杨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概要[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1):2.
[6]李立志.陈可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2):136-138.
[7]王胜林.董耀荣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633-1634.
[8]韩伟锋.邱保国论治心力衰竭经验撷要[J].四川中医,2006,24(10):2-4.
[9]许抗抗,杨积武,杨积武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病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84-86.
[10]吴时达,吴桐,吴昌碧.温阳健心灵口服液治疗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2):88-91.
[11]范立华,李庆海.李庆海教授治疗慢性心衰经验[J].光明中医,2009,24(5):819-820.
[12]王振涛,王硕仁,赵明镜等.活血和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5):376-378.
[13]赵英强,孙兰军,李慧臻等.强心冲剂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762-1763.
[14]沈雁,曹洪欣.温心胶囊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的干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3):85-87.
[15] 王洪良,曾雪滨,王艳飞等. 心复康口服液对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腺苷酸转位酶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1):18-20.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但大多专家认为既不是基础学科,也不宜划在临床基础学科的范围内。但如此一来,就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因为学科性质的含糊不清,导致学科在发展方向上失去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影响了学科发展的速度。
学科性质模糊致使发展方向不确定
一般来说,学科性质取决于学科所涉及领域的主要特点和研究的根本内容,而其性质如何又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临床基础学科所包括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学科性质,长期以来被认为与《内经》相同,属于古典医籍范畴,因而被合称为四大经典。从其内容来看,实际包括了从基本理论到临床诊治各种疾病的方法,内容极为丰富。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有学者对学科性质的表述是:既有基础学科的特点,又有临床学科的属性。单纯从这一定义来看,应当说是抓住了原来三门学科的基本特点,并没有任何的错误。但是,由于学科在定名时已经强调是“临床基础”,这就表明,该学科应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该学科是一门联络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说明它既不同于纯基础的生理、生化、解剖、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又不同于内、外、妇、儿等纯粹的临床学科。而完全属于临床基础的学科大致有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学等。对于临床基础学科的性质究竟如何确定,一直以来尚未有定论。
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学重心不明确
正是由于学科性质模糊带来的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重心的把握难以确定。以往三门课程属经典时,主要的教学重心是放在培养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能力方面,各教学环节均围绕这一主题加以强化,比如多讲一些名家的临证经验、穿插临床诊治的典型医案,有些课程还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等等。不少中医院校还把这三门课划入临床,有自己的专门病房,以方便学生在学习中实习。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整体能力而做的具体工作。现在,将临床基础学科定位为桥梁课,那么过于偏重临床就违背了“桥梁”的特点,从而造成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最终将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课程设置僵化造成学科知识不系统
任何学科的存在,均应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这样一个重要条件。临床基础学科所涵盖的三门课程,虽均可包括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之中,但具体而言又各自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伤寒论》主要是探讨六经辨证,并以这一理论体系贯穿始终;温病学则主要探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将其作为外感温热性疾病临床诊治的基本纲要。因此,彼此之间在理论体系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况且,形成临床基础学科这一新学科之后,在学术发展方面,未能将这些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加以梳理而使其融会贯通为一体。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未出现新的改变,目前的现状是仍然保持以前的课程原貌,给人以“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按逻辑推论,伴随新学科成立的应当是相应的较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目前学科在这一点上明显滞后,这也是学科不能很好发展的重要原因。
研究范围太广致使力量分散无特色
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临床基础学科研究范围的扩大,尽管给学者们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但研究范围太广太杂,也必然带来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研究力量分散(学科人员本身就不多),并会因此而造成研究内容在深人程度上受到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科在研究内容上缺乏特色。而一个学科没有自己的研究特色,在整个中医学研究领域中就会逐渐地失去竞争力和应有的地位。
经典著作淡化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由于三门经典课程合并形成临床基础,对原有的经典著作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因此学生在掌握中医基础知识方面出现明显的不扎实现象,换而言之,就是中医的基本功受到明显影响。在中医学之中,许多非常重要的理论均来自于经典著作。其实,《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包括的原著内容,还只是中医典籍中的一部分,但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连这些都不强调要牢固掌握,那么,中医的精华要如何来保留和传授给学生呢?当然,教学质量的问题还涉及到后期的临床实习等复杂环节,但在校期间对经典著作淡化而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3学科工作的应对策略
面对当前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措施呢?鉴于近期内学科的构建不可能有较大变动,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扬长避短、积极努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科的发展。
大胆尝试,推陈出新
为了促进学科学术体系的发展,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方面必须大胆进行尝试。近年来,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此已经做了许多探讨,比如,有专家提出可以将三门课程以及其他学科中有关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内容提取出来编成辨证理论的教材、将《伤寒论》和温病学有关外感病的内容编写成《外感热病学》、或直接将三门课压缩编成《中医临床基础》等等,有些院校已经开始做了初步的工作川。这些设想和构思均有积极意义,但有的肯定存在缺陷或问题,可以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深人论证和研讨,在取得一定共识之后,委托某一院校牵头编写,先在小范围内试用,成功后再普及。希望能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改革的过程中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并由此促进中医学理论和中医教育事业的进步。
摆脱束缚,发挥优势
临床基础学科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组合在一起,但学科的发展不应受到所谓“临床基础”一个学科的束缚。各校可根据自己原来三门课程的不同优势选择其侧重点,可以《伤寒论》为重点,也可以金匮或温病学为重点。总之,尽可能发挥原有的优势,抛弃门户之见。三门课程之间可以互相支持,凡是有利于其优势保持和扩大的工作,均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努力进行。比如,在研究内容方面,可以根据以前的优势项目制定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继续深人研究,并合理的将学科人员分组结合,按照个自的长处配合工作。一旦目标明确,人员分工妥当,各项工作就会有序地进行,而学科也应当会因此而不断发展。
保持特色,强化经典
多年来的中医教育实践证明,经典著作中的许多辨治理论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切不可轻易地将其丢弃。《伤寒论》、《金匮要略》均为古典医籍,堪称是中医理论发展的根基之一;温病学虽然是现代教材,但其内容却来源于古代温病学家的原著,如《温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湿热病篇》等,均是温病名家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涵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和非常重要的辨治思路。因此,对于这些经典原著的内容,应予以保留,并作为深人研究中医理论的必要课程。加强原著的学习,不仅对提高学生处理疾病的实际水平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并能够使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
适应现状,弥补不足
首先,应当逐渐的适应目前的现状,尽管大家对该学科有诸多的`不同看法和意见,但为了将其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必须停止争论,将目光转向如何弥补其不足方面。比如,不要过多地纠缠其学科是否为桥梁课,可以按照以往的习惯仍将其定位在偏重临床,保持原有的特色和临床技能培养的重点。这样可以避免因教学重心不明确可能导致的学生学完三门课程后什么都不扎实的缺点。其次,为了改变学科合并后人员减少而产生的不利状况,除了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尤其是拓宽知识面之外,还可以考虑尝试让青年教师学习教授二门课的做法。既可以逐渐培养一专多能的师资力量,还能为将来的学术理论的整合奠定人才基础。同时,鼓励大家多做《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之间的交叉研究,力争从中找到一些较好的契合点,甚至提出新的观点、创立新的理论。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有喜有忧。面对现状,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态度,有策略、计划的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医世家.中医基础理论
[2]中国中医基础医学199812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肌损害及收缩力减弱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一种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是世界性日趋严重的危害健康的主要问题。中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渊源已久。在治疗上也已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我院近2年完成的中西医结合市级课题《中药益心汤对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再次证实利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对于降低再住院率、病死率,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属于中医的“心水”、“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内经》记载:“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脉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心胀”和“心痹”就其临床表现而言可归于心力衰竭。张仲景发展了《内经》水气为病的思想,提出了“心水”病名。《金匮要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描述出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中医学“心衰”病名首见于唐代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详述见于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此处“心衰”虽非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但与心力衰竭是有一定联系的。
2、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力衰竭则是各种病因导致这一功能受损而发生的病证。心衰的病因主要为心脏自病或他脏之病影响及心,造成气血阴阳诸虚,或六淫外邪犯心,从而损伤心脏。
心气虚衰为发病基础
心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在全身经脉中运行以濡养周身,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心气”上,即心气是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的动力来源。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才能保证心血的搏出,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正如《仁斋直指方》所谓:“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窍壤判……血脉流行者亦气也……盛则盈,衰则虚”。可见,若心气虚衰,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就会出现周身失养,进一步使心功能下降。《内经》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圣济总录》:“虚劳惊悸者,心气不足,心下有停水也”,则明确指出了心气虚为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邓铁涛[1]认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肺、脾、肝、肾的功能失调都可影响到心,而发生心衰。心力衰竭的主要病位在心,又常常与肺、脾、肾等脏相互影响。
正虚为本,瘀血为标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始则多因心气虚弱、气不运血、心阴亏耗,表现为气阴两虚、心血不畅,进而气虚阳衰或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心脉瘀滞”,成为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尤以心阳(气)亏虚,心脏鼓动减弱,营运无力为其病理变化的主要方面。心气不足贯穿心力衰竭始终,是心力衰竭恶化的重要因素。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曰:“元气既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心血瘀阻则出现心悸,胸闷胸痛,面色瘀黯,唇甲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等。
水气泛溢为最终结果
《素问·逆调论篇》说:“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水气之客也”。其认为除血脉不通外,心力衰竭还与水气内停有关。又如《三因方·水肿》称:“短气,不得卧,为心水”。心气虚损衰竭,无力推动血行,血流迟滞,瘀而成水。由此可以推论出:心气虚导致血瘀,血瘀又进而引起水停,从而引发了咳喘、水肿、心悸等一系列证候。
关于心衰病机虽有较多论述,但认识是有一致之处的,即心衰的正虚与标实是相互交织共同存在的。其中,阳气虚衰,水饮与血瘀内停是贯穿于心力衰竭病程中最基本的病理机制。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心气虚→血瘀→水停→心虚加重,与现代医学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心室重构→心功能不全加重)虽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辨证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中医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辨证论治,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主要是依据病因病理的变化进行,由于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本虚标实,所以现代大多医家都以虚实为纲,病变累及脏腑为目,结合临床实践辨证分型。
专法治疗
杨积武[9]创制的强心宁煎剂涵盖了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所倡导的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抑制心室重构的治疗大法。方由人参、黄芪、附子、丹参、泽泻、五加皮、川芎、甘草组成。以达益气温阳,强心利尿,行气活血化瘀,安神宁心之功。吴时达[10]等认为心衰的中晚期经中医辨证多为阳虚水泛,采用温阳健心灵口服液以温阳益气、利水活血,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李庆海[11]认为本病虚以气阴两虚为主,而心肾阳虚则多见于疾病的末期;实以水饮瘀血为主,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为基本治则,创验方参麦宁心合剂。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葶苈子、云苓、玉竹、车前子、桑白皮、当归、丹参、枳实、生龙骨、生牡蛎组成。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功。益气养阴则气血充足,鼓动有力,活血利水则瘀散水行,郁热自消,心安神畅。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脏阳气不足(虚衰)为本,水停瘀血为标。因此,治疗需标本兼治,在补虚的基础上兼以利水消肿、活血化瘀。治宜温阳益气,活瘀化饮为基础。自拟益心汤:黄芪、白术、茯苓、桂枝、炙甘草、泽泻、泽兰、枳壳、车前子、当归、桃仁、南葶苈子、党参、临床观察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脑钠肽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研究
王振涛等[12]采用左冠脉结扎术致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观察了相同种类活血益气药的不同剂量配伍对心衰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的影响,发现活血益气药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且方剂配伍中多量活血药的应用均能较明显改善心衰大鼠的组织学指标心脏系数。同时从心脏组织形态学角度证明了活血药和益气药均有逆转心室重构作用。赵英强等[13]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大鼠心衰模型,用原位凋亡检测方法及电镜观察强心剂组及对照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组凋亡明显,强心冲剂能明显改善凋亡,其作用与卡托普利相当。沈雁等[14]研究发现,温心胶囊能明显提高心力衰竭心肌被抑制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水平,加强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阻止胶原降解及基质改建,调控细胞外基质代谢,提高衰竭心脏的射血功能。王洪良等[15]研究认为心复康口服液能通过改善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1(ANT1)、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2(ANT2)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谢,治疗心力衰竭后的心肌损伤。
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各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应用。众多医家对于心衰的认识虽各有一家之言,但总的来看其认识大同小异,基本上倾向于本虚标实,气阴两虚,水瘀互阻。在增强疗效、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避免不良反应等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葛鸿庆,赵梁,郝李敏.邓铁涛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之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4):9-10.
[2]霍根红.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理实质[J].河南中医,2009,29(2):114-117.
[3]周亚男,张军平.慢性心力衰竭大气下陷说及从气、血、水论治[J].新中医,2009,41(4):7-8.
[4]连林芳.辨证分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例析[J1.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8(4):301-302.
[5]杨培君,杨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概要[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1):2.
[6]李立志.陈可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2):136-138.
[7]王胜林.董耀荣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633-1634.
[8]韩伟锋.邱保国论治心力衰竭经验撷要[J].四川中医,2006,24(10):2-4.
[9]许抗抗,杨积武,杨积武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病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84-86.
[10]吴时达,吴桐,吴昌碧.温阳健心灵口服液治疗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2):88-91.
[11]范立华,李庆海.李庆海教授治疗慢性心衰经验[J].光明中医,2009,24(5):819-820.
[12]王振涛,王硕仁,赵明镜等.活血和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5):376-378.
[13]赵英强,孙兰军,李慧臻等.强心冲剂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762-1763.
[14]沈雁,曹洪欣.温心胶囊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的干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3):85-87.
[15]王洪良,曾雪滨,王艳飞等.心复康口服液对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腺苷酸转位酶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1):18-20.
中医学属于在阴阳五行理论指导下、从动态整体角度研究人体生理病理药理及其与自然环境关系、寻求防治疾病最有效方法的学问。下文是我为大家蒐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析中医学与生物遗传基因密码
摘要:三联码密码不是随机排列的,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是有序分布的,标准氨基酸也是有序分布的。三联码密码说明了标准氨基酸的结构与功能特性。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和易经是可以来解译基因组的。
关键词:三联码密码;标准氨基酸;场;阴阳;易经
生物的遗传物质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RNA/DNA由核苷酸组成。不同的核苷酸按所含碱基的不同分为4种,这些碱基为腺嘌呤adenine,A、鸟嘌呤guanine,G、胞嘧啶cytosine,C和胸腺嘧啶thymine,T,为DNA特有或尿嘧啶uracil,U,为RNA特有。张洪钧、彭莉等按照AGCT化学特性依据中国阴阳理论进行阴阳分类――嘌呤AC.属阴,嘧啶CT属阳;而二者又可以分别再分阴阳,即A为阴中之阴,G为阴中之阳,C为阳中之阳,T为阳中之阴”。实际上,4x4x4=64种三联码说蕴含的生命含义也是可以根据标准氨基酸的分子特性继续演化其整体含义的。
1基因组本质是精的集中体现
基因组是人体精气的凝聚态,是人体的微观资讯调控中心,体现了人体的整体性,含有生命的全部资讯。功能的整体必然由有序的结构所完成。三联码密码不是随机排列的,是在结构有序的情况下完成的整体排列,是根据遗传物质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RNA/DNA以及标准氨基酸分子的结构功能整体特性阴阳进行分类的。
生命是整体的,是生命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体,结构的有序性是功能统一的基础;生命是从原始的化学振荡不断进化发展过来的,正是由于生物大分子的有序运动。才最后形成了生命整体,生物大分子的有序运动是构成生命整体的基础条件。
2密码子的整体含义
密码子与阴阳4×4×4=64种联码是由阴阳演化而来的,64密码子与易经的64卦遥相呼应,反映了整体的演化规律,蕴含着最基本的阴阳,密码子不是随机也不是偶然的,而是在阴阳的相互组合中完成了生命的有形显示和相互联络。生命的发展进化是在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过来的,其内在的生命密码予必然与自然界的根本规律相一致。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是有序分布的,标准氨基酸也是有序分布的。
64密码子是阴阳转化的,代表了阴阳在64卦中的演化规律。根据中医学取象比类所方法,c为阳中之阳,那么CCC在64卦中就属于干;A为阴中之阴,aaa就代表了坤,其余类推。各三联码密码子代表了整体的阴阳属性,它的卦象代表了它在64卦中的阴阳整体属性。整体是关键的,即使在不同的星球进化,生命的物质和分子构成可能不同,但是整体还是一样的;整体是形成分子运动整体性的主导,而分子的运动则体现了整体。
三联码密码子各脱氧核糖核酸的含义第一个脱氧核糖核酸代表了这种标准氨基酸的空间结构特性,结构的刚与柔等,空间的占位等。
例如:CCC代表了脯氨酸β-吡咯烷基-α-羧酸,见图1,与一般的α-氨基不同,是一种亚氨基酸,侧链取代了自身氨基上的一个氢原子而形成杂环结构。这种杂环结构在空间上变现为刚性,不易摺叠,阻碍了其他分子的接近。卦象就表示为干。
aaa代表了赖氨酸α,ε-二氨基己酸,见图2,侧链是含4个C原子的直链烷胺,侧链的胺基带有正电性,可以摺叠与羧基带有负电性相互接近,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环,表现出较大的柔韧性。卦象就表示为坤。
其他氨基酸依此类推。
第二个脱氧核糖核酸则与这种标准氨基酸的等电点很有关系,郭同新认为:“标准氨基酸按等电点去排列.可显示出氨基酸化学性质的周期性,与遗传密码方阵结合,得出氨基酸密码编辑的内在联络。”此处不再赘述。
第三个脱氧核糖核酸则表示了代表这种标准氨基酸的密码子在64密码子整体中的变动性和摆动性。ATGC相互间有截然不同特点的氢健和色散两种作用形式,氢键作用动力具有高度的方向性,而色散作用动力不具有方向性,只是有强烈的加和性。人类基因组中起主要作用的富含c+G遗传基因就是由高度方向性的氢键动力能作为四个碱基聚合成主导DNA的先导条件。而起著启动、终止、转录等副旋律作用的富含T+A遗传基因则由色散作用动力能作为四个碱基聚合成副旋律DNA的先导条件。这就是人类基因组的根本特点,而其他生物种就没有这种特征。因为它们是就一开始用氢键动力和色散动力同时混在一起的方式来起作用的,只是两者的比例不同而已。当然生物体越高阶,氢键作用动力占越大的比例。这种作用形式也体现了生命的进化性和主动性。生命的“阳”具有这种主动性的特点。
基因数目的推测整体是微观基因组整体的指导,在整体的作用下,形成了具体的基因组。而按照中医基础理论,人体由生克制化相互作用的五脏组成,五脏互含即每脏也由生克制化的五脏相互作用构成。由此组成了整体。按照整体一致性原则,基因组整体也由五脏基因组模组组成,每脏基因组模组也由相应的五脏基因组亚模组组成。那么总的基因数目如下:55×60/5=37500。
解释:人整体有五脏,每脏又有五脏,所以共有5×5×5×5×5×5种变化。而三联体密码共64个,减去1个起始子与3个终止子,共60个,60个密码子分配在5个亚模组脏中,每个亚模组12个密码子,那么基因的数目是37500个。平均每基因含核酸数目55个。
这只是推测。基因的数目和位置以及大小在基因组中还有个优化过程。基因组作为人体整体的资讯系统,和自然界也是和谐统一的,自然界的资讯在基因组中得到了统一集中体现。
3非基因部分与基因的关系
人类的元整体是在 *** 与卵子在相合的瞬间形成的,精卵结合后各自的亲和力等特性消失了,而受精卵的特性则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了。精卵结合的瞬间精卵特性消失的瞬间和受精卵形成之前首先形成了人类的最初整体――元整体,元整体自此开始演化,从无形逐渐演化有形,从太极-阴阳-五行以至最后演化成有形的基因组。
基因与非基因的关系也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基因是基因组整体的有形整体,而非基因部分则是基因的场;这个场是生命的场,具有能动性,可以调控基因,保持基因的相对稳定,而且可以相互联络,促使基因的优化、基因的相互调控与基因组整体的形成。基因的均一化作用也说明了这一点。
4结论
基因组是整体的,是人整体的资讯的集中体现,是与人体平衡存在的自然界的资讯的集中体现。生命是有序的,有序的生命必然由有序的生命大分子的有序运动组成。取类比象应该建立在脱氧核苷酸与其他生命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的基础上。中医基本理论包括阴阳、五行和易经是可以来解译基因组的。整体是一切生命运动的根本。
寒冷天气有利流感病毒存活
美国科学家日前证实,流感病毒在寒冷、干燥的气候环境里存活时间更长,主要原因在于寒冷天气中人体内的黏液分泌迟钝。无法将病毒清除。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报道,美国纽约西奈山医学院研究小组在彼得・帕莱塞带领下进行实验,让数百只豚鼠在不同的温度和溼度下接触同一种人类的流感病毒。他们把豚鼠放在笼子里,使空气从生病的豚鼠流向健康的豚鼠。
研究小组发现,在室温下,流感的传播在溼度相对较低20%~35%时达到高峰,溼度为65%时会再次达到峰值。流感在溼度为50%左右时不那么容易传播,在溼度超过80%时根本不传播。
研究还发现,温度是一个比溼度更为重要的因素。在溼度一定的条件下,温度为5摄氏度时动物会患上流感,而温度较高时流感病毒则无法侵入。研究人员表示,这可能是因为在温度较低的条件下,患病动物的鼻子携带病毒的时间要长两天。
人体中的黏液通常通过呼吸道向上流动,将污染物清除。帕莱塞说:“当冷空气侵袭我们的上呼吸道时,黏液会变得比较黏稠,所以我们就无法像通常那样轻易地清除病毒。”
>>>下页带来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