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母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治论文

发布时间:

母猪场寄生虫病的防治论文

l、常见胃肠道寄生虫的特点 ①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呈红色或黄白色,有些象蚯蚓,主要寄生在猪小肠?有时移行到胆囊和胃里,偶尔会发现虫体由口和鼻孔里钻出来,患蛔虫病的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感染时,变为僵猪,甚至死亡。 猪蛔虫的受精卵,随猪粪便,同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约经17- 20天,发育成为有感染性的虫卵,可污染饲料或饮水。当被猪吞食后,卵壳即被小肠液消化溶解,幼虫脱壳而出钻入小肠壁,随血液或直接经组织而进入肝脏,再随血液经右心室到达肺脏,然后由经微细血管进入肺泡,再经细支气管移行到支气管和气管。在气管中与粘液一起到达咽部,随吞咽而到达胃肠中,在小肠中发育成虫。 ②猪棘头虫:为淡红色或黄色的大型虫体,外观有些象蛔虫,头部较粗大,有一个能伸缩带钩的嘴。主要寄生于猪的小肠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如果被食粪甲虫(金龟子、天牛及其幼虫)吞食,就会在体内发育成侵袭件幼虫,猪吃了这种甲虫后就被感染。虫休在猪休内的寄生时间为10~20个月。 ③姜片吸虫:虫体扁平,象生姜计一般,呈肉红色。成虫雌雄同体,主要寄生在猪小肠的粘膜上。虫卵随掐粪便排出后流.入水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孵出毛蚴。毛蚴钻入扁卷螺体内寄生,发育为尾蚴。以后尾蚴离开螺体,附着在水生植物如红菱、水浮莲、浮萍等茎叶上,尾部脱落形成囊蚴, 当猪吃了沾有囊蚴的水生饲料后,囊蚴即经冒移至小肠,囊中幼虫逸出而吸附在小肠的粘膜上, ④猪杆虫:为一种很细小的线虫。雌虫寄生于小肠内。虫卵随猪粪便排出体外后,根据外界条件的好坏,有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两种形式。猪经口或皮肤感染后,其可由肺脏到达小肠,发育为雌虫。 ⑤猪结节虫:为灰白色的小棍棒状虫体,寄生在猪的大肠里。虫卵随猪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当的环境中,经2—3天孵出幼虫!再经4~8天变为侵袭性幼虫。猪食入含有这种幼虫的饲料或饮水后即被感染。幼虫到达大肠后,钻入肠粘膜,使肠壁形成结节,然后再回到肠子里发育为成虫。 ⑥猪鞭虫:猪鞭虫是一种线虫,头部细长,尾部短粗,从外表看很象一条鞭子,所以叫鞭虫。其寄生在猪的盲肠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20—30天变为有侵袭性的虫卵。当饲料或饮水被虫卵污染后,即进入猫体,在盲肠粘膜深处,约经过1个半月发育为成虫。 ⑦猪胃虫:是一种红色的毛发状的小线虫,寄生在猪的胃内,其发育过程中也需要食粪甲虫为中间宿生。2、临床症状 以上这些寄生虫在猪体内少量寄生时危害性不大。但是大量寄生时,对猪只的生长发育则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能引起猪的胃肠发炎,使猪贫血、消瘦、发育不良。大量蛔虫寄生,能引起肠管阻塞。有时虫体钻入胆管,可导致黄疸,并能引起猪只死亡。棘头虫有时能引起肠穿孔、腹膜炎。结节虫能使肠腔狭窄。蛔虫和杆虫能引起肺炎。3、预防措施 ①定期驱虫。每年春秋季各驱虫1次。仔猪最好在2月龄和5月龄时各驱虫1次。 ②搞好猪圈和运动场的环境卫生,保持清洁干燥。经常用开水冲洗饲槽,定期用4%的热苛性钠溶液进行圈舍消毒。②猪粪和垫草采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处理,以杀灭寄生虫卵和·幼虫。 ④注意饲料的清洁,防止被粪便污染。4、治疗方法 ①按每公斤体重0.1~0.5克的比例内服敌百虫,对驱杀猪蛔虫、结节虫、鞭虫、胃虫、姜片吸虫等均有很好的效果。 ②四氯乙烯,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的比例拌料喂给,对驱杀棘头虫有一定效果。 ③驱虫净(四咪唑),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的比例拌科喂给,对驱杀猪蛔虫、棘头虫都有一定效果。左咪唑按每公斤体重20毫克的比例内服,对棘头虫感染有效。

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座谈会于2009年11月27日在江西省贵溪市举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在会上表示,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成立三年来,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当地人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防治寄生虫病有了一定理解,示范区对推动全国寄生虫病的防治起了很好的探索推动作用。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寄生虫病曾是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把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和钩虫病是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防治血吸虫的事件,解放前,血吸虫病在我国南部及长江沿岸一带蔓延,病人达1000万,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十分关心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全国人民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病人数急剧减少,血吸虫病得到控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已经在20世纪50年代末基本消灭了黑热病,1995年,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区、市)已经有5个省(区、市)消灭了血吸虫病,疟疾的流行区范围大幅度缩小,2006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现有丝虫病流行的国家中,第一个实现消除丝虫病的国家。2005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寄生虫病调查结果与1990年第一次调查结果相比,蛔、钩、鞭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下降了,推算感染人数比1990年的感染人数减少了亿人。尽管如此,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2005年公布的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蠕虫总感染率为,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肝吸虫感染率为。部分地区寄生虫病发病情况明显上升。2006年疟疾在安徽、河南、贵州等省均出现了暴发疫情。肝吸虫的感染率比1990年第一次全国调查的结果上升了75%。2006年,北京市发生了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疫情。不能忽视的寄生虫病“寄生虫病不能被忽略。寄生虫病防治应体现我国公共卫生水平。”王宇主任表示,寄生虫感染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我们具备防治寄生虫的手段,应该积极努力防治寄生虫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改善生活环境。如果等到我国城市化全面发展,生活环境改善后等待寄生虫病自然消灭需要很多时间,人民身体健康将受到长时间威胁。寄生虫病易于防治,最能反映国家公共卫生设施、基本状况,如果我们连寄生虫病都控制不住,将很难夸耀我国的公共卫生程度及发展水平。我国出台了2006年—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目标是在2004年的基础上,到2010年,全国蠕虫感染率下降40%以上,2015年底下降60%以上,控制土源性线虫病、包虫病、肝吸虫病、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在局部地区的流行,减少重点地区黑热病新发病例的产生。????2006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成立了十个有代表性的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目前取得成绩明显,对以点带面,推动全国寄生虫病的防治,逐步探索形成我国特点的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模式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悉,卫生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于2011年和2016年对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进行中期和终期评估,并对相应的阶段目标和策略措施进行必要调整。

防治结合,减少猪寄生虫病造成的损失。1、选用好驱虫药选用新型、广谱、高效、安全,且可以同时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药物。由于单纯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对驱除疥螨等寄生虫效果较好,而对在猪体内移行期的蛔虫等幼虫、毛首线虫等则效果较差,而阿苯达唑则对线虫、吸虫、球虫及其移行期的幼虫、绦虫都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对虫卵的孵化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应选用复方的驱虫药进行驱虫,如腾骏“肯维灭”,主要成分为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和增效剂。如果发现猪囊虫,可选用吡喹酮进行驱虫。2、工厂化猪场驱虫程序以使用腾骏“肯维灭”为例,工厂化猪场驱虫模式可定为:(1)对于寄生虫病较为严重的猪场,应对全场所有的猪只进行一次全群驱虫,将寄生虫消灭于幼虫状态,可在全场饲料中(乳猪饲料除外)添加腾骏“肯维灭”(含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粉剂及增效剂),按350g/吨饲料添加混饲,连用一周,连续2次饲喂,每次间隔7-10天。在投药的同时,使用敌百虫或螨净对猪场栏舍、排污沟、器械用具、运输工具进行喷洒。(2)引进种猪及后备猪转入生产区前应进行驱虫,可使用广谱的驱虫剂,在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后方可投入生产群内使用。(3)种公猪每年在2、6、10月份分别使用广谱驱虫剂进行三次驱虫。(4)由于蠕虫的感染能引起母猪泌乳下降和仔猪下痢,因此必须在母猪分娩前2周使用“肯维灭”进行一次驱虫,使母猪在产仔前身体不带虫,因为仔猪会接触到母猪的粪便,跟母猪的皮肤磨擦接触,这样,仔猪就不会带虫;避免母猪把蠕虫、疥螨等寄生虫传染给仔猪。转入分娩舍前必须经过认真刷洗消毒后才能转入分娩舍,从传染源方面减少仔猪感染寄生虫的机会,对控制寄生虫病能起到重要的作用。(5)断奶仔猪转入保育2周后(约40-50天龄),统一投服“肯维灭”,按350g/吨饲料混饲,连用5-7日,由于疥螨从虫卵到幼虫的发育时间约为12天,用药后可将成虫、幼虫和若虫杀死,但虫卵没死,药效过后虫卵孵化发育成若虫幼虫或成虫,就会造成再次感染。因此应在第一次用药结束后的7-10天,再投药一次,连用5-7日,将由虫卵孵化发育的幼虫杀灭,才能彻底解决疥螨问题。(6)在潮湿天气(如春、夏季节)比较容易发生疥螨病,应提前预防,生长育成猪也应该驱虫,可在4月龄时,应按上述要求重复驱虫一次。驱虫前限喂一餐,使拌有药物的饲料能全部吃完,以节省药物和提高疗效。(7)在南方,由于气候较为潮湿,特别是在春夏季节,体外寄生虫的发病率较高,容易发生疥螨病,在饲养管理工作中,应注意观察,提前预防,除在饲料中加驱虫药外,还应及时做好体表驱虫工作。用诺华“螨净”或1-3%敌百虫连续2次喷雾,每次间隔7-10天。 1,体表喷雾驱虫前应先冲洗干净猪只、待猪体表干燥后才能进行。喷雾时要均匀、全面,力求使猪体全身各个部位(特别是下腹部、肷部等较隐蔽的部位)均能接触到药液。体表喷雾治疗后,应隔12小时后才能进行猪群体表消毒工作。2,许多驱虫药都具有毒性,使用或保存不当都会危害到人畜安全。对怀孕母猪、仔猪在使用驱虫药时要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驱虫药,使用“敌百虫”对猪群进行体表喷雾驱虫或使用左旋咪唑驱虫而造成中毒的事故时有发生,越来越多的猪场已不使用其为猪场驱虫的主要药品,如果猪场使用敌百虫配合其它药品进行驱虫,必须事先准备好肾上腺素、阿托品等特效解救药以备急用;屠宰前三周内不得使用药物进行驱虫。3,为保证驱虫的效果,应将驱虫后的粪便清扫干净堆积起来进行发酵,利用产生的生物热杀死虫卵和幼虫。

猪场寄生虫论文

医学寄生虫课体会论文

现如今,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医学寄生虫课体会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说课是一种迅速提高教师群体水平的好形式。也是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新途径。本文以似蚓蛔线虫为例,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各环节的教学设计对说课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

说课、似蚓蛔线虫、教学设计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它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或教研室人员系统的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疑,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不断趋于完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1】。说课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医学寄生虫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它在医学院校所设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说课,将其教学设计各环节以简单明了的形式展现出来,对于其教学改革有极大的帮助。笔者以似蚓蛔线虫为例,本着教学目标服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服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适合教学内容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各环节对说课进行分析阐述。

1、教材分析

本次说课内容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医学寄生虫学》(科学出版社出版,第3版)第6章第2节“似蚓蛔线虫”的教学设计与分析。似蚓蛔线虫为线虫部分的代表虫种,其形态典型、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我们将其做为学习的重点虫种。似蚓蛔线虫为学生学习医学寄生虫学总论后接触到的第一种寄生虫,在此之前,学生通过总论的学习,掌握了寄生虫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概念,对本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而系统学习本课程知识,并在教学中建立较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日后的寄生虫学其他部分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总的来说,本次课起到完善教学内容,为学生日后临床实践打下基础的作用。同时在总论中我们已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接下来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继续的保持下去,本次课的授课水平也有很大的关联。

而我们所面对的,是已经学习了组胚解剖等医学基础课程,能够较好的理解医学寄生虫的定居部位的大二学生,由于其尚未开始学习病理、免疫等课程,对于寄生虫的致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的学习仍有很大的难度。

2、教学目标

根据之前所述情况,并结合教学大纲,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要求学生掌握蛔虫成虫、虫卵的形态特点以及生活史;

②熟悉蛔虫致病、诊断、流行;

③了解蛔虫防治部分内容。

由于形态特点是学习的'首要目的,而生活史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蛔虫并学习其致病及流行、防治等,因此将形态和生活史作为本次课重点学习内容,鉴于之前提到学生相关基础知识不足等特点,将致病作为本次课学习的难点。

能力目标:在知识目标完成的基础上,我们力争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彼此间协作、讨论,培养其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3、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教学目标及本课程自身的特点,拟采用以讲授法为主,启发式与讨论式为辅,适当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相互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协助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触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同时在授课中采用以多媒体授课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更直观的学习和理解知识。

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可通过图片及提问等启发学生思考虫体有可能在何处寄生,进而思考虫体寄生部位,同时从生活史上对其致病、流行、防治等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蛔虫生活史的学习及其他要点的掌握。并通过本次讨论帮助学生建立以生活史为基点展开学习的学习方法。

4、教学流程设计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带领学生复习总论知识,巩固相关概念,并在复习到寄生虫对宿主造成危害处,提问学生有哪些危害,当学生提到掠夺营养部分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展开一篇明星运用蛔虫减肥报道,表明由于虫体掠夺营养,导致人体消瘦。在学生对新闻报道感兴趣时,与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如:她们为什么使用蛔虫减肥、蛔虫减肥的方法是否可行?引出蛔虫,导入新课

结合教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讲授法进行形态学习

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展示大量蛔虫成虫、虫卵图片,结合图片,进行蛔虫形态的讲解;

生活史学习

在学生掌握形态的基础上,通过观看蛔虫生活史视频,使学生形象的了解生活史;继而通过提问并讨论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视频内容,同时结合图形示意式板书的形式,系统学习生活史;

其他知识要点学习

带领学生共同回顾生活史板书:

回顾蛔虫幼虫移行途径及成虫主要寄生部位,在此处进行延伸,适当采用情景式教学,请学生想象自己是一条蛔虫,“会如何侵入人体,在人体中如何移行,定居何处。在侵入、移行、定居的过程中与宿主会发生哪些彼此作用”等,在幽默的气氛中掌握蛔虫蛔虫特性与致病的关联,鼓励学生讨论并启发学生思考蛔虫会导致那些疾病,在学生没有考虑到的地方进行提醒或补充,完善蛔虫致病部分内容,最后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归纳展示;

回顾成虫寄生部位及虫卵产出时,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出病原学诊断方法,同样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回顾并启发学生考虑哪些方式可以感染蛔虫,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大胆发言,归纳蛔虫感染普遍原因,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继而启发学生逆向思考如何预防蛔虫感染。同时并趁热打铁,介绍蛔虫治疗药物,同样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在授课中,为使学生掌握系统化,感染方式、感染普遍原因、致病、诊断、防治等部分内容需结合多媒体课件共同进行,一般在学生讨论一个问题告一段落,归纳时使用多媒体课件。

利用板书,进行小结

采用边提问,边使用归纳式板书的方式对本次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帮助学生系统式掌握并记忆。

强化训练、拓展深化:

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如:蛔虫寄生于何处,感染普遍的原因等,当堂提问,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教学效果及学生掌握情况;通过思考题的形式,如:明星蛔虫减肥依据及危害,作为一名临床大夫,怎样诊断并治疗蛔虫病患者,作为普通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蛔虫感染等,巩固知识,锻炼学生分析、处理问题能力。

板书设计

本次课板书主要是采用图形示意式板书和归纳式板书两种形式。具体设计如下:

图形示意式板书—生活史

归纳式板书—总结

(1)形态

①成虫形态:雄虫、雌虫

②虫卵形态:受精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感染期蛔虫卵

(2)生活史:直接发育型

(3)致病:幼虫致病、成虫致病(掠夺营养、超敏反应、并发症)

(4)诊断:病原学诊断、消化内镜诊断

(5)流行与防治:感染普遍原因、流行特点

5、课程总结

本次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探索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2],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了其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说课”集交流、切磋、评价、诊断、反馈、探索等功能于一体,是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流程等惊喜创造性设计的教研形式[3]。通过说课活动,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加强了各授课教师彼此间的教学经验交流。

参考文献:

[1]周祯祥.强化“说课”训练提升教师素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6):60-61.

[2]田杰,张明淑,王丹丹等.说课教学设计的具体实例与体会-机能实验学《血压影响因素观察实验》[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8):122-124.

[3]蒋宏雁.“处方”说课设计.[J].临床合理用药,2011,6,4(11):142-143.

通过我们身体的一些伤口或者是毛孔等等一系列的东西,都会进入身体。

规模化养猪即集约化养猪给养猪业带来了一个新的概念。他显著地提高了养猪劳动效益,为猪只的生产繁殖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并且可以有效控制一些传染病的发生。但另一方面由于密集饲养,畜舍常年温暖潮湿,为某些疾病,特别是寄生虫病的发生和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寄生虫病会引起猪只的消瘦、死亡。母猪空怀、死胎、流产,猪只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明显降低,严重影响规模化养猪场的经济效益。1 规模化养猪场寄生虫流行病学特点 猪的寄生虫病对养猪业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由于寄生虫慢性消耗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国外新近的文献资料上也开始称寄生虫病为“亚临床症状”,当然也可以像传染病一样引起母猪的流产(如弓形虫病),猪只死亡(如猪蛔虫、鞭虫等严重感染)等。规模化猪场的管理特点是密集饲养,饲料工业化生产,母猪工厂化生产,实行全进全出的流水管理,猪舍温度湿度等相对稳定,创造有利猪只的生长繁育的环境,显著提高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规模化猪场的寄生虫病与散养的小规模猪场相比有很大的差别,主要表现有三点: 规模化猪场的寄生虫病防治的重要性 猪舍内温暖封闭的条件在有利于猪只生长的同时也为寄生虫病的传播、侵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特别在一些采用塑料大棚的猪场,由于潮湿透气性差,更有利于寄生虫的繁殖传播,造成的经济损失就更大。美国曾统计了其国内10年中寄生虫病对养猪业的危害,资料表明,养猪业因寄生虫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达其产值的8%左右。因此,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的规模化养猪场,寄生虫病的控制与净化有着重要意义。 规模化猪场寄生虫种类的特点在规模化猪场中,由于猪只的饲养是采取封闭式管理,饲料是由工厂统一配制、生产和提供,一些需要中间宿主传播的寄生虫病如:棘头虫、肺线虫、细颈囊尾蚴、姜片吸虫、猪囊虫病等,由于规模化饲养缺少了中间宿主的环节,加上猪舍的环境条件得到明显改善而不再出现。与散养、小规模猪场相比,规模化养猪场的寄生虫的种类有了显著变化。几年来,我们对规模化养猪场寄生虫流行病学进行的调查结果表明,危害规模化养猪场的主要肠道寄生虫为猪蛔虫、毛首线虫、食道口线虫、类圆线虫、结肠小袋纤毛虫和球虫等。据调查,猪蛔虫病在规模化猪场的感染率几乎是100%。在北京,屠宰肥猪中猪蛔虫的检出率在14%。猪蛔虫病严重影响猪的生长发育,出现僵猪、佝偻猪,严重时可造成死亡。猪的类圆线虫,广州报道检出率为541%,湖北省新洲县为10%以上。四川某规模化猪场调查,猪寄生虫的感染情况:猪蛔虫2~4月龄猪为,4~6月龄猪为,成年种猪为;猪球虫哺乳仔猪为,成年种猪为;结肠小袋纤毛虫2~4月龄猪为,4~6月龄猪为,成年种猪为。 规模化猪场的寄生虫病无明显季节变化寄生虫病的季节变化动态是决定寄生虫病防治措施的依据。为了提高猪的生长和繁殖速度,规模化养猪场猪舍内的温度、湿度等一年四季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也为猪场内寄生虫的繁殖,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不能再按常规在春秋两季进行,而应该根据感染强度决定。 2 规模化猪场猪肠道主要寄生虫 猪蛔虫(Ascarissuum) 体型较大,雌虫比雄虫体型大,雌虫长20~30cm,雄虫长15~25cm,有3片口唇,背片大,2片腹唇小;虫卵较大,4层膜构成,短椭圆形,周围的蛋白膜成波浪状。蛔虫卵在湿度、温度适宜和氧气充足环境中如28~30℃时,经10天在卵内可形成第1期幼虫(L1),再经过一段时间蜕化为第2期幼虫(L2),约需5周时间的成熟过程便达到感染性虫卵阶段。感染性虫卵被猪吞食后,在小肠内孵化。幼虫孵化出壳后2小时内大多数钻入肠壁进入血管,随血液,经门静脉到达肝脏。少数随肠道淋巴液进入血管,随血液由静脉到达肝脏。另外还有少数随肠道淋巴液进入乳糜管,到达肠系膜淋巴结,再钻出淋巴结,由门静脉再到达肝脏,到肝脏的是蛔虫的第2期幼虫。在肝内第2次蜕化成第3期幼虫(L3),损伤肝脏,形成白色点状的乳斑肝。幼虫出现在肝脏的时间约在感染后的第4~5天。L3由胸导管进入前腔静脉再到肺部。此时约在感染后的第6~8天。L3在肺泡内经6天蜕化成第4期幼虫(L4)。L4在感染后12~14天离开肺泡进入细支气管、支气管(往往造成蛔虫性肺炎),14~15天到达气管。随粘液到喉咽部,再经口腔、食道到达小肠。14~21天后第4次蜕化为L5,再成为成虫。从吞下感染性虫卵到小肠内形成成虫约需2~月。所以对2月龄以下小猪粪便检查蛔虫卵是无效的。猪蛔虫每条雌虫每天可产卵20万个,一生可产卵3000万个。蛔虫卵的壳有4层,可抵御外界各种恶劣环境。60~65℃可生存5分钟;松软圈土、耕地中可存活1~3年以上;污水中可生存8个月;粪坑中存活6~12个月;2%福尔马林中虫卵还可以发育;10%漂白粉、3%克辽林,2%NaOH均不能杀死虫卵。虫卵怕干燥,干燥时仅能存活3~5小时。60℃以上的3%~5%热碱水或新鲜石灰,才能将其杀死。由于猪蛔虫生活史简单,繁殖力极强,虫卵对外界的抵抗力强,而且又是以感染性虫卵侵袭猪只,各期幼虫和成虫都可以在猪体内移行,所以对规模化猪场的危害性极大,重复感染率高,引起猪只消瘦、咳嗽、肠道阻塞等。可以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虫卵。 毛首线虫(Trichurissuis)虫体很明显地分为两部分,头部细而长,故称毛首线虫,尾部粗而短,虫体外观很象一条鞭子,故称鞭虫。雄虫尾端呈螺旋状卷曲,体长30~40毫米。雌虫尾直,末端呈圆形,体长40~50毫米。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20~30天变成有侵袭性的虫卵。侵袭性虫卵随饲料或饮水进入猪体后,在肠内幼虫逸出,钻入盲肠粘膜深处,约经个月发育为成虫。危害:寄生虫数少时,危害性不大,当体内寄生数十条时,猪只日见消瘦,被毛粗乱,贫血,结膜苍白,顽固性下痢,粪便中夹有血丝,或呈现棕红色的带血粪便。随着下痢的发生,病猪瘦弱无力,步行摇摆,食欲消失,渴欲增加。最后衰弱而死。成虫寿命4~5个月。其虫卵有明显的特征,两端有突起,呈腰鼓状。 食道口线虫主要为有齿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numdentatum)其虫体呈乳白色。口囊浅,头泡膨大,雄虫长8~9mm,雌虫长8~11mm,寄生于结肠。雌虫产的卵在外界如夏季的适宜条件下,1~2天孵出幼虫;3~6天内蜕皮两次,发育为带鞘的感染性幼虫。猪经口感染。幼虫在肠内蜕鞘,感染后1~2天,大部分幼虫在大肠粘膜下形成大小约1~6mm的结节;感染后6~10天,幼虫在结节内蜕第三次皮,成为第四期幼虫;之后返回大肠肠腔,蜕第四次皮,成为第五期幼虫,感染后38天(幼猪)或50天(成年猪)发育为成虫。成虫在体内的寿命为8~10个月。幼虫在大肠粘膜下形成结节故又名结节虫,所致的危害性最大。初次感染时,很少发生结节,感染3~4次后,结节即大量发生,这是粘膜产生免疫力的表现。形成结节的机制是幼虫周围发生局部性炎症,继之由成纤维细胞在病变周围形成包囊。结节因虫而异:长尾食道口线虫的结节,高出于肠粘膜表面,而具坏死性炎性反应性质,至感染35天后开始消失;有齿食道口线虫的结节较小,消失较快。大量感染时,大肠壁普遍增厚,有卡他性肠炎。除大肠外,小肠(特别是回肠)也有结节发生。只有严重感染时,大肠才产生大量结节,发生结节性肠炎。粪便中带有脱落的粘膜,猪只表现腹痛、腹泻或下痢、高度消瘦、发育障碍。继发细菌感染时,则发生化脓性结节性大肠炎。结节感染细菌时,可能继发弥漫性大肠炎,可引起仔猪死亡。 类圆线虫 主要为兰氏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ransor-ni)。在猪体内只有行孤雌生殖的雌虫,体长~,寄生于猪的小肠肠壁内,特别是十二指肠。可以夺取猪的营养和影响肠壁的吸收功能。但大多数病症是幼虫穿过皮肤移行到肺时,常引起湿疹(仔猪)、支气管炎肺炎和胸膜炎。肺炎时体温升高。小猪大量寄生时,小肠发生充血、出血和溃疡;患猪消瘦、贫血、呕吐,最后多因极度衰弱而死亡,死亡率可达50%;少量寄生时,临床症状不明显,但影响生长发育。有报道能透过母猪的胎盘感染胎儿,也可以由母乳感染仔猪。检查方法可以从新鲜粪便中发现有幼虫的虫卵,虫卵很小。

其实寄生虫进入人体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从饮水中进入宿主的体内,还有就是通过食物的方式来进入宿主体内。所以大家在吃东西要注意。

猪寄生虫防治论文

防治结合,减少猪寄生虫病造成的损失。1、选用好驱虫药选用新型、广谱、高效、安全,且可以同时驱除猪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药物。由于单纯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对驱除疥螨等寄生虫效果较好,而对在猪体内移行期的蛔虫等幼虫、毛首线虫等则效果较差,而阿苯达唑则对线虫、吸虫、球虫及其移行期的幼虫、绦虫都有较强的驱杀作用,对虫卵的孵化有极强的抑制作用。应选用复方的驱虫药进行驱虫,如腾骏“肯维灭”,主要成分为伊维菌素、阿苯达唑和增效剂。如果发现猪囊虫,可选用吡喹酮进行驱虫。2、工厂化猪场驱虫程序以使用腾骏“肯维灭”为例,工厂化猪场驱虫模式可定为:(1)对于寄生虫病较为严重的猪场,应对全场所有的猪只进行一次全群驱虫,将寄生虫消灭于幼虫状态,可在全场饲料中(乳猪饲料除外)添加腾骏“肯维灭”(含伊维菌素、阿苯达唑粉剂及增效剂),按350g/吨饲料添加混饲,连用一周,连续2次饲喂,每次间隔7-10天。在投药的同时,使用敌百虫或螨净对猪场栏舍、排污沟、器械用具、运输工具进行喷洒。(2)引进种猪及后备猪转入生产区前应进行驱虫,可使用广谱的驱虫剂,在驱除体内、外寄生虫后方可投入生产群内使用。(3)种公猪每年在2、6、10月份分别使用广谱驱虫剂进行三次驱虫。(4)由于蠕虫的感染能引起母猪泌乳下降和仔猪下痢,因此必须在母猪分娩前2周使用“肯维灭”进行一次驱虫,使母猪在产仔前身体不带虫,因为仔猪会接触到母猪的粪便,跟母猪的皮肤磨擦接触,这样,仔猪就不会带虫;避免母猪把蠕虫、疥螨等寄生虫传染给仔猪。转入分娩舍前必须经过认真刷洗消毒后才能转入分娩舍,从传染源方面减少仔猪感染寄生虫的机会,对控制寄生虫病能起到重要的作用。(5)断奶仔猪转入保育2周后(约40-50天龄),统一投服“肯维灭”,按350g/吨饲料混饲,连用5-7日,由于疥螨从虫卵到幼虫的发育时间约为12天,用药后可将成虫、幼虫和若虫杀死,但虫卵没死,药效过后虫卵孵化发育成若虫幼虫或成虫,就会造成再次感染。因此应在第一次用药结束后的7-10天,再投药一次,连用5-7日,将由虫卵孵化发育的幼虫杀灭,才能彻底解决疥螨问题。(6)在潮湿天气(如春、夏季节)比较容易发生疥螨病,应提前预防,生长育成猪也应该驱虫,可在4月龄时,应按上述要求重复驱虫一次。驱虫前限喂一餐,使拌有药物的饲料能全部吃完,以节省药物和提高疗效。(7)在南方,由于气候较为潮湿,特别是在春夏季节,体外寄生虫的发病率较高,容易发生疥螨病,在饲养管理工作中,应注意观察,提前预防,除在饲料中加驱虫药外,还应及时做好体表驱虫工作。用诺华“螨净”或1-3%敌百虫连续2次喷雾,每次间隔7-10天。 1,体表喷雾驱虫前应先冲洗干净猪只、待猪体表干燥后才能进行。喷雾时要均匀、全面,力求使猪体全身各个部位(特别是下腹部、肷部等较隐蔽的部位)均能接触到药液。体表喷雾治疗后,应隔12小时后才能进行猪群体表消毒工作。2,许多驱虫药都具有毒性,使用或保存不当都会危害到人畜安全。对怀孕母猪、仔猪在使用驱虫药时要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驱虫药,使用“敌百虫”对猪群进行体表喷雾驱虫或使用左旋咪唑驱虫而造成中毒的事故时有发生,越来越多的猪场已不使用其为猪场驱虫的主要药品,如果猪场使用敌百虫配合其它药品进行驱虫,必须事先准备好肾上腺素、阿托品等特效解救药以备急用;屠宰前三周内不得使用药物进行驱虫。3,为保证驱虫的效果,应将驱虫后的粪便清扫干净堆积起来进行发酵,利用产生的生物热杀死虫卵和幼虫。

摘要:我国兽医管理体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随着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使我国在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得到明显加强。农业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加大对地方的督促检查力度,争取尽早把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落实到位。并提出 “建设现代农业基地,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口号。此文笔者结合自己工作实践,来浅谈一下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问题!关键词:兽医、体制改革正文一、前言:在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等疫情防控工作上我国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在这些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我国的兽医工作者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另外随着全国猪肉价格大幅上涨,这也从一个方面要求我国的兽医工作者,更加要做好生猪疾病的防空工作, 降低生猪饲养风险!可见兽医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是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步骤,是促进我国兽医工作全面发展、提高动物卫生及动物产品安全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但我国的兽医管理体制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体制的改革也是任重而道远!二、我国兽医管理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机构不健全,管理体制不顺兽医工作没有统一机构管理,导致管理体制不顺。目前, 我国兽医管理工作分散到多个部门,不能实施统一管理, 职责不清。多头管理,职能重叠,造成管理效率低,资源浪费。如内外检分设、商业部门目前还管理部分屠宰企业屠宰检疫、部分畜产品在流通环节的卫生监督仍由卫生部门管理, 防疫工作难以统一协调, 给防检疫工作也带来很多矛盾和困难, 降低了作效率 管理机构设置混乱,职责不清, 行政效能不能正常发挥。2、基层防疫工作不到位由于多年建设滞后, 我国基层兽医体系一直没有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基层兽医队伍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存在明显不足。首先,由于基层防疫机构工作条件艰苦, 待遇较差, 用人机制和竞争机制均不完善,无法引入学历较高的兽医技术人员, 人员年龄结构和知识结构都不合理。其次,由于基层机构的基础设施较差,多年来大都是“一支针管鸡鸭全打”, 仪器设备还不如管辖区域内的规模化饲养企业的实验室。第三,在改革中由于只看到基层站存在的问题, 不对兽医工作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忽视了基层兽医管理机构在公益服务方面的特殊性, 而视同于一般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采取“一刀切”的做法, 简单对基层站所进行撤并了事, 致使大量兽医基础性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动物防疫和畜产品安全隐患严重。基层防疫组织和队伍不稳, 经费得不到保障,防疫工作的机制问题没有解决,使动物防疫的基础受到动摇。3、缺乏专业人才与技术(1)、技术人员年龄结构偏大据统计在我国县乡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28%,36-45岁的占31%,46-60岁的占41%,年龄结构趋于老化。(2)、技术人员知识老化我国一些基层的兽医工作者,很多没有经过专业学校系统培训。而从畜牧专业学校毕业的人员,多数在县级和较大的乡镇工作,由于缺乏进修和技术更新,知识严重老化。目前,乡镇防疫技术力量薄弱,很难承担繁重的疫病防治工作任务,堵、防、检、控等综合措施的落实,缺乏应有的人员和技术支撑。4、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在法律法规方面虽制定了《动物防疫法》、《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兽药管理条例》和《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但没有形成完整的兽医工作法律体系: 缺少一个兽医工作的基本法,在兽医管理体制、执业兽医管理、突发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急、动物诊疗、畜产品卫生质量等方面也没有立法; 已有的法在很多方面还很不完善, 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相互间还有许多不协调的地方;《动物防疫法》仅适用于对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的管理,没有体现兽医管理部门对动物及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卫生监督和对兽医工作的有效管理, 其实用地位尚待提升;《动物防疫法》和《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在职能界定上有的地方出现交叉,有的地方又出现脱节, 很不适应当前形势下动物防检疫工作的开展和动物疫病的控制等。三、我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建议机构不健全、基层动物防疫体系薄弱,缺乏专业人才,法律不完善、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动物疫病防治能力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加之目前国际上特别是我周边国家重大动物疫病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局部蔓延,对我国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形成较大压力。因此,改革兽医管理体制已经成为当前十分紧迫的任务。1、建立健全兽医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兽医行政管理机构。中央一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列入农业部的内设机构。省以下兽医行政管理机构由省级人民政府结合本地养殖业发展情况和兽医工作需要确定,并按程序报批。上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下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负有指导职责;各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负有指导和监督职责。要加强兽医医政、药政管理,实施官方兽医制度。2、加强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建设根据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分开的原则,积极推进乡镇畜牧兽医站改革。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按乡镇或区域设立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要将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进行科学界定,并与公益性职能合理分离,使其走向市场。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3、加强兽医队伍建设和培养专业人才逐步推行官方兽医制度,逐步实行执业兽医制度。各地要通过成立兽医行业协会等方式,实行行业自律,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兽医工作能力建设。要重视和加强兽医教育,保证人力资源储备,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强兽医科学研究,完善动物疫病控制手段,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提高科学防治水平。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兽医事务,跟踪研究国际动物卫生规则,及时调整和完善国内相关政策。4、完善兽医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快兽医工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建设。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参照《国际动物卫生法典》和国际通行做法,建立完善动物卫生法律法规体系。抓紧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研究制定官方兽医管理、执业兽医管理等相关法律法规,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在兽医管理工作中的保障作用。促进兽医管理的有效,健康发展!四、结束语以上是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兽医管理体制的现状问题与改革建议做的简要阐述,许多观点也可能尚有不当和值得商榷之处。总之,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公共卫生安全水平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也希望相关工作者共同努力,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健全机构、明确职能、理顺关系、完善法规,逐步建立起科学、统一、透明、高效的兽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兽医管理机构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促进我国动物卫生工作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我国动物卫生及其产品的安全水平。让我国的兽医从软硬件上都更上一层楼……参考文献:1,王道地 主编《畜牧兽医行政管理》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6-12,国务院关于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国发〔2005〕15号3, 任锦芳《猪价上扬,畜牧兽医部门怎么应对?》 浙江农业信息网 2007-06-13

生猪寄生虫防治论文

l、常见胃肠道寄生虫的特点 ①蛔虫:是一种大型线虫,呈红色或黄白色,有些象蚯蚓,主要寄生在猪小肠?有时移行到胆囊和胃里,偶尔会发现虫体由口和鼻孔里钻出来,患蛔虫病的猪生长发育不良,严重感染时,变为僵猪,甚至死亡。 猪蛔虫的受精卵,随猪粪便,同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约经17- 20天,发育成为有感染性的虫卵,可污染饲料或饮水。当被猪吞食后,卵壳即被小肠液消化溶解,幼虫脱壳而出钻入小肠壁,随血液或直接经组织而进入肝脏,再随血液经右心室到达肺脏,然后由经微细血管进入肺泡,再经细支气管移行到支气管和气管。在气管中与粘液一起到达咽部,随吞咽而到达胃肠中,在小肠中发育成虫。 ②猪棘头虫:为淡红色或黄色的大型虫体,外观有些象蛔虫,头部较粗大,有一个能伸缩带钩的嘴。主要寄生于猪的小肠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后,如果被食粪甲虫(金龟子、天牛及其幼虫)吞食,就会在体内发育成侵袭件幼虫,猪吃了这种甲虫后就被感染。虫休在猪休内的寄生时间为10~20个月。 ③姜片吸虫:虫体扁平,象生姜计一般,呈肉红色。成虫雌雄同体,主要寄生在猪小肠的粘膜上。虫卵随掐粪便排出后流.入水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孵出毛蚴。毛蚴钻入扁卷螺体内寄生,发育为尾蚴。以后尾蚴离开螺体,附着在水生植物如红菱、水浮莲、浮萍等茎叶上,尾部脱落形成囊蚴, 当猪吃了沾有囊蚴的水生饲料后,囊蚴即经冒移至小肠,囊中幼虫逸出而吸附在小肠的粘膜上, ④猪杆虫:为一种很细小的线虫。雌虫寄生于小肠内。虫卵随猪粪便排出体外后,根据外界条件的好坏,有直接发育和间接发育两种形式。猪经口或皮肤感染后,其可由肺脏到达小肠,发育为雌虫。 ⑤猪结节虫:为灰白色的小棍棒状虫体,寄生在猪的大肠里。虫卵随猪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当的环境中,经2—3天孵出幼虫!再经4~8天变为侵袭性幼虫。猪食入含有这种幼虫的饲料或饮水后即被感染。幼虫到达大肠后,钻入肠粘膜,使肠壁形成结节,然后再回到肠子里发育为成虫。 ⑥猪鞭虫:猪鞭虫是一种线虫,头部细长,尾部短粗,从外表看很象一条鞭子,所以叫鞭虫。其寄生在猪的盲肠里,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宜的条件下,经20—30天变为有侵袭性的虫卵。当饲料或饮水被虫卵污染后,即进入猫体,在盲肠粘膜深处,约经过1个半月发育为成虫。 ⑦猪胃虫:是一种红色的毛发状的小线虫,寄生在猪的胃内,其发育过程中也需要食粪甲虫为中间宿生。2、临床症状 以上这些寄生虫在猪体内少量寄生时危害性不大。但是大量寄生时,对猪只的生长发育则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能引起猪的胃肠发炎,使猪贫血、消瘦、发育不良。大量蛔虫寄生,能引起肠管阻塞。有时虫体钻入胆管,可导致黄疸,并能引起猪只死亡。棘头虫有时能引起肠穿孔、腹膜炎。结节虫能使肠腔狭窄。蛔虫和杆虫能引起肺炎。3、预防措施 ①定期驱虫。每年春秋季各驱虫1次。仔猪最好在2月龄和5月龄时各驱虫1次。 ②搞好猪圈和运动场的环境卫生,保持清洁干燥。经常用开水冲洗饲槽,定期用4%的热苛性钠溶液进行圈舍消毒。②猪粪和垫草采用堆肥发酵的方法处理,以杀灭寄生虫卵和·幼虫。 ④注意饲料的清洁,防止被粪便污染。4、治疗方法 ①按每公斤体重0.1~0.5克的比例内服敌百虫,对驱杀猪蛔虫、结节虫、鞭虫、胃虫、姜片吸虫等均有很好的效果。 ②四氯乙烯,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的比例拌料喂给,对驱杀棘头虫有一定效果。 ③驱虫净(四咪唑),按每公斤体重30毫克的比例拌科喂给,对驱杀猪蛔虫、棘头虫都有一定效果。左咪唑按每公斤体重20毫克的比例内服,对棘头虫感染有效。

家畜寄生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会对家畜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并影响畜牧业的经济效益。防治家畜的寄生虫病,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家畜的饲养管理,保证家畜的营养均衡,以增强家畜的免疫力,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病。2.定期进行家畜寄生虫病的预防接种,以提高家畜对寄生虫病的抵抗力。3.加强家畜的日常管理,定期对家畜的生活环境进行清理和消毒,以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病。4.及时发现和治疗家畜的寄生虫病,避免病情扩大和蔓延。5.加强寄生虫病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病情,及时采取措施,以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病。6.加强人们对寄生虫病的认识,提高人们的防护意识,以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病。

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座谈会于2009年11月27日在江西省贵溪市举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在会上表示,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成立三年来,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当地人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防治寄生虫病有了一定理解,示范区对推动全国寄生虫病的防治起了很好的探索推动作用。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寄生虫病曾是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把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和钩虫病是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防治血吸虫的事件,解放前,血吸虫病在我国南部及长江沿岸一带蔓延,病人达1000万,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十分关心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全国人民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病人数急剧减少,血吸虫病得到控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已经在20世纪50年代末基本消灭了黑热病,1995年,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区、市)已经有5个省(区、市)消灭了血吸虫病,疟疾的流行区范围大幅度缩小,2006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现有丝虫病流行的国家中,第一个实现消除丝虫病的国家。2005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寄生虫病调查结果与1990年第一次调查结果相比,蛔、钩、鞭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下降了,推算感染人数比1990年的感染人数减少了亿人。尽管如此,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2005年公布的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蠕虫总感染率为,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肝吸虫感染率为。部分地区寄生虫病发病情况明显上升。2006年疟疾在安徽、河南、贵州等省均出现了暴发疫情。肝吸虫的感染率比1990年第一次全国调查的结果上升了75%。2006年,北京市发生了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疫情。不能忽视的寄生虫病“寄生虫病不能被忽略。寄生虫病防治应体现我国公共卫生水平。”王宇主任表示,寄生虫感染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我们具备防治寄生虫的手段,应该积极努力防治寄生虫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改善生活环境。如果等到我国城市化全面发展,生活环境改善后等待寄生虫病自然消灭需要很多时间,人民身体健康将受到长时间威胁。寄生虫病易于防治,最能反映国家公共卫生设施、基本状况,如果我们连寄生虫病都控制不住,将很难夸耀我国的公共卫生程度及发展水平。我国出台了2006年—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目标是在2004年的基础上,到2010年,全国蠕虫感染率下降40%以上,2015年底下降60%以上,控制土源性线虫病、包虫病、肝吸虫病、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在局部地区的流行,减少重点地区黑热病新发病例的产生。????2006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成立了十个有代表性的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目前取得成绩明显,对以点带面,推动全国寄生虫病的防治,逐步探索形成我国特点的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模式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悉,卫生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于2011年和2016年对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进行中期和终期评估,并对相应的阶段目标和策略措施进行必要调整。

寄生虫病的防治论文

医学寄生虫课体会论文

现如今,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医学寄生虫课体会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要]

说课是一种迅速提高教师群体水平的好形式。也是培养造就研究型、学者型教师的新途径。本文以似蚓蛔线虫为例,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各环节的教学设计对说课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

说课、似蚓蛔线虫、教学设计

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它是指教师在特定的场合,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评委、同行或教研室人员系统的口头表述自己对某节课(或某单元)的教学设计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议,说者答疑,达到相互交流、相互切磋,从而使教学设计不断趋于完善的一种教学研究形式【1】。说课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也是集体备课的进一步发展,它有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医学寄生虫学作为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它在医学院校所设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说课,将其教学设计各环节以简单明了的形式展现出来,对于其教学改革有极大的帮助。笔者以似蚓蛔线虫为例,本着教学目标服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服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适合教学内容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流程各环节对说课进行分析阐述。

1、教材分析

本次说课内容是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医学寄生虫学》(科学出版社出版,第3版)第6章第2节“似蚓蛔线虫”的教学设计与分析。似蚓蛔线虫为线虫部分的代表虫种,其形态典型、流行范围广、感染率高、我们将其做为学习的重点虫种。似蚓蛔线虫为学生学习医学寄生虫学总论后接触到的第一种寄生虫,在此之前,学生通过总论的学习,掌握了寄生虫学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概念,对本课程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而系统学习本课程知识,并在教学中建立较好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日后的寄生虫学其他部分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总的来说,本次课起到完善教学内容,为学生日后临床实践打下基础的作用。同时在总论中我们已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接下来要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继续的保持下去,本次课的授课水平也有很大的关联。

而我们所面对的,是已经学习了组胚解剖等医学基础课程,能够较好的理解医学寄生虫的定居部位的大二学生,由于其尚未开始学习病理、免疫等课程,对于寄生虫的致病机制及病理变化的学习仍有很大的难度。

2、教学目标

根据之前所述情况,并结合教学大纲,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要求学生掌握蛔虫成虫、虫卵的形态特点以及生活史;

②熟悉蛔虫致病、诊断、流行;

③了解蛔虫防治部分内容。

由于形态特点是学习的'首要目的,而生活史的掌握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蛔虫并学习其致病及流行、防治等,因此将形态和生活史作为本次课重点学习内容,鉴于之前提到学生相关基础知识不足等特点,将致病作为本次课学习的难点。

能力目标:在知识目标完成的基础上,我们力争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处理问题能力的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通过学生彼此间协作、讨论,培养其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3、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教学目标及本课程自身的特点,拟采用以讲授法为主,启发式与讨论式为辅,适当采用情景式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通过相互交流的方式,使学生在教师的协助指导下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触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能学以致用,落实教学目标。同时在授课中采用以多媒体授课为主,板书为辅的教学手段,使学生能更直观的学习和理解知识。

在指导学生学习时,可通过图片及提问等启发学生思考虫体有可能在何处寄生,进而思考虫体寄生部位,同时从生活史上对其致病、流行、防治等展开讨论,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蛔虫生活史的学习及其他要点的掌握。并通过本次讨论帮助学生建立以生活史为基点展开学习的学习方法。

4、教学流程设计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带领学生复习总论知识,巩固相关概念,并在复习到寄生虫对宿主造成危害处,提问学生有哪些危害,当学生提到掠夺营养部分时,通过多媒体展示,展开一篇明星运用蛔虫减肥报道,表明由于虫体掠夺营养,导致人体消瘦。在学生对新闻报道感兴趣时,与学生进行讨论,启发学生思考,如:她们为什么使用蛔虫减肥、蛔虫减肥的方法是否可行?引出蛔虫,导入新课

结合教具,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授课

讲授法进行形态学习

在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运用多媒体展示大量蛔虫成虫、虫卵图片,结合图片,进行蛔虫形态的讲解;

生活史学习

在学生掌握形态的基础上,通过观看蛔虫生活史视频,使学生形象的了解生活史;继而通过提问并讨论的方式,带领学生回顾视频内容,同时结合图形示意式板书的形式,系统学习生活史;

其他知识要点学习

带领学生共同回顾生活史板书:

回顾蛔虫幼虫移行途径及成虫主要寄生部位,在此处进行延伸,适当采用情景式教学,请学生想象自己是一条蛔虫,“会如何侵入人体,在人体中如何移行,定居何处。在侵入、移行、定居的过程中与宿主会发生哪些彼此作用”等,在幽默的气氛中掌握蛔虫蛔虫特性与致病的关联,鼓励学生讨论并启发学生思考蛔虫会导致那些疾病,在学生没有考虑到的地方进行提醒或补充,完善蛔虫致病部分内容,最后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归纳展示;

回顾成虫寄生部位及虫卵产出时,通过启发式教学引出病原学诊断方法,同样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回顾并启发学生考虑哪些方式可以感染蛔虫,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大胆发言,归纳蛔虫感染普遍原因,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继而启发学生逆向思考如何预防蛔虫感染。同时并趁热打铁,介绍蛔虫治疗药物,同样用多媒体课件展示;

在授课中,为使学生掌握系统化,感染方式、感染普遍原因、致病、诊断、防治等部分内容需结合多媒体课件共同进行,一般在学生讨论一个问题告一段落,归纳时使用多媒体课件。

利用板书,进行小结

采用边提问,边使用归纳式板书的方式对本次课内容进行回顾总结,帮助学生系统式掌握并记忆。

强化训练、拓展深化:

通过练习题的形式,如:蛔虫寄生于何处,感染普遍的原因等,当堂提问,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教学效果及学生掌握情况;通过思考题的形式,如:明星蛔虫减肥依据及危害,作为一名临床大夫,怎样诊断并治疗蛔虫病患者,作为普通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蛔虫感染等,巩固知识,锻炼学生分析、处理问题能力。

板书设计

本次课板书主要是采用图形示意式板书和归纳式板书两种形式。具体设计如下:

图形示意式板书—生活史

归纳式板书—总结

(1)形态

①成虫形态:雄虫、雌虫

②虫卵形态:受精蛔虫卵、未受精蛔虫卵、感染期蛔虫卵

(2)生活史:直接发育型

(3)致病:幼虫致病、成虫致病(掠夺营养、超敏反应、并发症)

(4)诊断:病原学诊断、消化内镜诊断

(5)流行与防治:感染普遍原因、流行特点

5、课程总结

本次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探索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基础课教学与专业能力培养的有效结合[2],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并培养了其合作学习意识和探索精神。

“说课”集交流、切磋、评价、诊断、反馈、探索等功能于一体,是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及教学流程等惊喜创造性设计的教研形式[3]。通过说课活动,教师的教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同时,也加强了各授课教师彼此间的教学经验交流。

参考文献:

[1]周祯祥.强化“说课”训练提升教师素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9,11(6):60-61.

[2]田杰,张明淑,王丹丹等.说课教学设计的具体实例与体会-机能实验学《血压影响因素观察实验》[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8):122-124.

[3]蒋宏雁.“处方”说课设计.[J].临床合理用药,2011,6,4(11):142-143.

家畜寄生虫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会对家畜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并影响畜牧业的经济效益。防治家畜的寄生虫病,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家畜的饲养管理,保证家畜的营养均衡,以增强家畜的免疫力,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病。2.定期进行家畜寄生虫病的预防接种,以提高家畜对寄生虫病的抵抗力。3.加强家畜的日常管理,定期对家畜的生活环境进行清理和消毒,以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病。4.及时发现和治疗家畜的寄生虫病,避免病情扩大和蔓延。5.加强寄生虫病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病情,及时采取措施,以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病。6.加强人们对寄生虫病的认识,提高人们的防护意识,以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病。

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座谈会于2009年11月27日在江西省贵溪市举行。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在会上表示,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成立三年来,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促进当地人们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防治寄生虫病有了一定理解,示范区对推动全国寄生虫病的防治起了很好的探索推动作用。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寄生虫病曾是严重影响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我国自20世纪50年代末,把血吸虫病、疟疾、丝虫病、黑热病和钩虫病是重点防治的“五大寄生虫病”。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防治血吸虫的事件,解放前,血吸虫病在我国南部及长江沿岸一带蔓延,病人达1000万,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十分关心血吸虫病的防治工作,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号召,全国人民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血吸虫病防治运动,病人数急剧减少,血吸虫病得到控制。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已经在20世纪50年代末基本消灭了黑热病,1995年,全国12个血吸虫病流行省(区、市)已经有5个省(区、市)消灭了血吸虫病,疟疾的流行区范围大幅度缩小,2006年,中国成为世界上现有丝虫病流行的国家中,第一个实现消除丝虫病的国家。2005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寄生虫病调查结果与1990年第一次调查结果相比,蛔、钩、鞭等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下降了,推算感染人数比1990年的感染人数减少了亿人。尽管如此,我国寄生虫病防治形势依然严峻。2005年公布的第二次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我国蠕虫总感染率为,其中土源性线虫感染率为,肝吸虫感染率为。部分地区寄生虫病发病情况明显上升。2006年疟疾在安徽、河南、贵州等省均出现了暴发疫情。肝吸虫的感染率比1990年第一次全国调查的结果上升了75%。2006年,北京市发生了广州管圆线虫病暴发疫情。不能忽视的寄生虫病“寄生虫病不能被忽略。寄生虫病防治应体现我国公共卫生水平。”王宇主任表示,寄生虫感染状况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目前我们具备防治寄生虫的手段,应该积极努力防治寄生虫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改善生活环境。如果等到我国城市化全面发展,生活环境改善后等待寄生虫病自然消灭需要很多时间,人民身体健康将受到长时间威胁。寄生虫病易于防治,最能反映国家公共卫生设施、基本状况,如果我们连寄生虫病都控制不住,将很难夸耀我国的公共卫生程度及发展水平。我国出台了2006年—2015年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目标是在2004年的基础上,到2010年,全国蠕虫感染率下降40%以上,2015年底下降60%以上,控制土源性线虫病、包虫病、肝吸虫病、带绦虫病和囊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在局部地区的流行,减少重点地区黑热病新发病例的产生。????2006年,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选取成立了十个有代表性的寄生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目前取得成绩明显,对以点带面,推动全国寄生虫病的防治,逐步探索形成我国特点的寄生虫病综合防治模式起到了积极作用。据悉,卫生部将会同有关部门于2011年和2016年对全国重点寄生虫病防治规划进行中期和终期评估,并对相应的阶段目标和策略措施进行必要调整。

要预防家畜的寄生虫病就要注意卫生把家畜身上还有其他住的地方打扫干净,定时给加群或者加醋七重也就是说隔一段时间给她打一下药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