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洁,女,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专攻妇科疾病,尤其在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成员,湖北省医学会围产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武汉市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等杂志编委。擅长产科各种合并症及并发症的诊治,产科疑难危重病症的抢救及治疗。主持科研项目十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湖北省科技厅创新群体1项,湖北省卫生厅科研重点项目1项,武汉市科技攻关项目1项。获湖北省政府科技进 步一等奖1项;主持《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与诊断技术开发》,2011年经专家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发表科技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6篇,出版 著作6部(主编或副主编)。2009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委,《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特邀审稿专家,《医学导报》编委。
1个月左右。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创刊于1998年,目前属于核心期刊,杂志审稿时间比较快,投稿后1个月左右会有结果。《中华围产医学杂志》创刊于1998年5月,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之一。围产医学是产科和新生儿科密切合作共同研究的一个新的学科,本刊以优生优育、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保障母婴安全与健康为办刊宗旨,反映基础、临床与预防医学、遗传学和社会学等相关学科中有关围产医学的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旨在为我国广大围产医学工作者提供一个学术交流、信息传递和了解国内外围产医学发展动态的窗口与平台。
, 男,1969年2月25日出生,教授、主任医师漆洪波,医学博士,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重庆市青年联合会委员,1991年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系,1994年获硕士学位,2002年获博士学位,2008年4月—11月公派到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研修。现为《中华妇产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杂志》审稿专家、《中华围产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编委、《实用妇产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妊娠高血压学组委员、重庆医学会妇产科专委会及围产医学专委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重庆市科技计划评审专家。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重庆市人事局优秀中青年人才培养计划获得者。
基本信息职称:主任医师所在科室:超声诊断所在医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医院 专业特长:超声造诣较深。详细介绍肖竹影,女,哈尔滨工程大学医院, 超声科主任医师 ,教授。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后,一直在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从事超声诊断工作,是我省超声医学专业创始人及学科带头人。现中华超声医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等8个学会副会长、委员等职,兼职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等7个杂志的常务编委。多次出国学习及参加会议交流,超声造诣较深。一直承担省级领导的超声会诊任务。1998年被评为我国超声诊断“先驱者”称号。
肖竹影,女,哈尔滨工程大学医院, 超声科主任医师 ,教授。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后,一直在哈医大附属第一医院从事超声诊断工作,是我省超声医学专业创始人及学科带头人。现中华超声医学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等8个学会副会长、委员等职,兼职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等7个杂志的常务编委。多次出国学习及参加会议交流,超声造诣较深。一直承担省级领导的超声会诊任务。1998年被评为我国超声诊断“先驱者”称号。 每周一下午2:00-5:00
现任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会长,北京超声医学学会会长,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超声分会副主任委员,血管和浅表器官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超声医学杂志》(电子版)常务编委;中华超声医学会北京分会血管和小器官专业组副组长;中华医学超声分会青年委员;全军超声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超声影像杂志》、《中国超声医学杂志》、《实用医院临床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杂志》、《军医进修学院学报》、《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中国医疗》、《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等多家杂志的编委或特约审稿专家。曾在美国Albany Medical College放射科作研究学者。专业领域包括:腹部、前列腺及浅表器官疑难病症的超声检查和穿刺活检;超声引导下各种囊性病变的穿刺引流;颈部、腹部和四肢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992年主编《腹部和外周血管彩色多普勒诊断学》一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1999年该书修订后再版,参加其它专著编写9部。2003 年,“经直肠超声引导系统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获军队医疗成果二等奖。2005年获医院建设贡献奖2005 年获中央保健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好投吗介绍如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不好投。
该杂志属于北大核心期刊。论文里面必须有干货才能发表,核心期刊一般审稿时间长,审核稿件严格,需要经过2-4次修改。
1、《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CN:44-1193/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实用医学杂志》以临床实用为基础,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主要报道全国各地各级临床医生及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实用性较强的临床经验、医学新技术、新动态等。
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办刊宗旨显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来菌、抗生系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
3、《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杂志》(CN:61-1419/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国际眼科杂志》为一综合性眼科专业学术期刊,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包括眼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论文。
4、《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半月刊)创刊于1989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部级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旬刊),是中国科技优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CSCD期刊。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王陇德副部长担任名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任张阳德教授担任主编,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以及医学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医学信息、动态方面的文章。设有论著、综述、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学术交流、病例报告等专栏。
5、《按摩与康复医学》
《按摩与康复医学》:ISSN:1008-1879,是康复医学期刊中很热门,也很不错的一本期刊,半月刊,审稿周期短,出刊速度快。
《按摩与康复医学》创刊于1985年,曾用名《按摩与导引》,是由广东省中医药局主管,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医学科技期刊。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也是科技统计源的核心期刊,期刊简介本刊刊登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与相关的科技新理念、新成果、新技术等研究论文和医学管理方面论文。主要栏目论著、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道、经验报道、学术交流、病例报告 期刊信息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办单位:中南大学;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编:张阳德ISSN:1005-8982CN:43-1225/R地址:湖南省长沙市湘雅路87号邮政编码:410008电话:;Email:
历任国际物理与康复医学学会理事(迄今已4届),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会副主任委员(4届)及顾问(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康复理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顾问(现任),重庆市康复医学会理事长(现任)。1986年起任中华理疗杂志常务编委、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主编及名誉主编、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和中国康复等的编委、常务编委、副主编等职。曾获中华医学会优秀学会工作者奖励。
纪树荣,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康复部主任、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赴国外留学1年。兼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及医师协会常务理事,北京康复医学会副会长,康复治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师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任《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杂志》副主编,《中国康复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常务编委。北京市康复医学专科医师培训考核专家组组长。曾先后主编及参编医学专著10余部,主编《康复医学》、《康复疗法学》、《运动疗法技术学》等。参编《黄家驷外科学》(第六版、第七版),《中国康复医学》。发表论文70余篇。曾获北京市卫生局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首都医科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3项,三等奖1项。
蒋学华教授作为负责人组织开展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p-糖蛋白在口服中药制剂吸收中的作用与调控研究”、“中药口服给药系统设计与评价中的生物药剂学方法研究”和“中药制剂物质基础细胞模型筛选方法研究”。研究中将Caco-2细胞模型首先应用于中药药效物质的筛选,提出了以细胞模型筛选药效物质基础成分为指导,调控药物释放速度和改变药物膜透过性为手段,体外释放与体内吸收动力学相关性研究为中心,设计与优化口服中药速效与缓释制剂处方工艺的中药现代化研究思路,对中药生物药剂学学科的创建与中药制剂现代化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蒋学华教授作为负责人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癌药物器官靶向毫微粒给药系统质量评价研究”和国家医药技术创新博士项目“肝靶向阿克拉霉素A毫微粒冻干针剂的研究”,制备出具肝靶向特征的阿克拉霉素A聚氰基丙烯酸异丁酯纳米粒和阿克拉霉素A聚乳酸纳米粒,进行了器官靶向纳米粒给药系统的质量评价研究工作,提出了系统的器官靶向纳米粒给药系统的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为器官靶向纳米粒给药系统的研究开发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蒋学华教授负责完成了近百项新药临床药动学研究与生物利用度评价研究,为我国新药Ⅰ期临床研究进行了大量探索性工作,并公开发表相关论文数十篇。是四川省知名的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专家,在国内药物制剂生物利用度评价研究领域有较高声望。在研究开发领域,蒋学华教授负责完成了数十项新药药剂学开发研究。包括萘哌地尔片、格列美脲胶囊、阿莫西林/双氯青霉素胶囊、注射用他唑吧坦钠/哌拉西林钠、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等。蒋学华教授大力倡导临床药学教育和临床药学工作模式。参与了我国首次临床药学本科教学计划的拟定与实施,作为负责人针对临床药师培养与临床药学工作,主持并实施了教育部教学改革的研究项目、四川省教学改革的研究项目和多项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这一领域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通过组织全国临床药学的继续教育工作,培养了大批我国早期的临床药学人才,为我国临床药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发表了与之相关的论文10余篇。是我国知名的临床药学教育家与临床药学学科创建者之一。蒋学华教授为本科学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开设了“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动学”、“药物现代评价方法”、“高等药动学”“临床药学研究方法”和“药事管理学研究方法”等课程,是四川省精品课程“药事管理学”的课程负责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以其渊博的知识为我国药学人才培养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新药研制:“萘哌地尔片”,2001年获国家一类新药证书(制剂负责人);新药证书编号:国药证字x 20010137(发证日期:.)“格列美脲及其胶囊”,2000年获国家二类新药证书(制剂负责人);新药证书编号:国药证字x20000529与x20000530(发证日期:.)“注射用奥沙利铂(冻干针剂)”,2001年获国家二类新药证书(制剂负责人);新药证书编号:国药证字x20010568(发证日期:.)“阿莫西林/双氯青霉素胶囊”,1999年获国家三类新药证书(制剂负责人);新药证书编号:国药证字x19990109(发证日期:.)“注射用他唑巴坦钠/哌拉西林钠”,1999年获国家三类新药证书(制剂负责人);新药证书编号:国药证字x19990143(发证日期:.)“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2004年获国家三类新药证书(项目负责人);新药证书编号:国药证字H20040651(发证日期:.)专利申请:.申请的发明专利:“丹参酮固体分散体和包合物及其用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公开号:CN1686104A(第一发明人);. 申请的发明专利:“对产β-内酰胺酶耐药菌株有协同作用的抗菌素组合物”,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公开号:CN1404834(第四发明人);获奖:“尿中异烟肼及其代谢物乙酰异烟肼的比色测定及汉藏135例乙酰化代谢测定”获1988年卫生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二主研);“药品溶液颜色检查法标准化研究”获1992年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二主研);“以诺氟沙星为模型药物考察毫微粒眼用新剂型的基础研究”,获1999年度四川省卫生厅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主研);“诺氟沙星毫微粒眼用新剂型的基础研究”,获2000年度成都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主研);2000年12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四川省教育厅评为 “作出突出贡献的四川省博士学位获得者”;“21世纪初药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2004年获四川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项目负责人);“21世纪初药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药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2005年在四川省第十一次社科成果评奖中获社科优秀成果奖并被四川省高等教育学会评定为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项目负责人);作为负责人承担的纵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癌药物器官靶向毫微粒给药系统质量评价研究”。批准号39570842;经费8万;起止年月:.代表性论著近三年发表的主要论文1. 利福平和异烟肼联用的药物动力学研究,华西药学杂志,2003,18(1):16;2. HPLC测定人血浆中的酮洛芬,华西药学杂志,2003,18(1):50;3. 新时期医院药学与药学教育,药学教育,2003,19(1):1;4. 关于缓、控释制剂体内外相关性试验的讨论,中国医药导刊,2003,5(2):150;5. 制剂工艺条件下的胸腺五肽稳定性评价,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34(2):292;6. RP-HPLC同时测定血浆中对乙酰氨基酚和咖啡因的浓度,华西药学杂志,2003,18(2):110;7. 灯盏花素在家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药学学报,2003,38(5):371;8. 空腹与饱服大剂量烟酸缓释片的药动学,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3):129;9. Pharmacokinetics of scutellarin in dogs,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 2003,12(3):127;10. 阿莫西林对格列美脲在草犬体内药动学的影响,中国药学杂志, 2003,38(3):207;11. Determination of Sulphonylurea Glimepiride in Dog Serum by RP-HPLC with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2003,12(2):101;12. 阿芬咖片中阿司匹林的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3,20(4):661;13. 灯盏花素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3,20(4):692;14. 异福片中利福平的生物等效性评价,中国药房,2003,14(7):416;15. 异福酰胺片药动学与相对生物利用度,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8):475;16. 人参皂甙Re提取方法的研究,西北植物学报, 2003,23(4):667;17. 献血者服用中药后延期献血期限设定的探讨,中国输血杂志,2003,16(6):389;18. 食物对药物生物利用度的影响,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3. 13(6):43;19. 3种放疗、化疗后粒细胞减少症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中国药房,2003,14(10):601;20. 萘哌地尔生物黏附性缓释胶囊处方及体外黏附力测定,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3,34(9):448;21. 阿莫西林对格列美脲血浆蛋白结合率的影响,华西药学杂志,2003,18(4):246;22. 醋柳黄酮缓释胶囊中总黄酮及槲皮素、异鼠李素的含量测定,华西药学杂志,2004,19(1):41;23. 群体药动学理论及其应用,中国药房,2004,15(1):50;24. 加替沙星制剂中有关物质检查与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国抗生素杂志,2004,29(3):146;25. RP-HPLC测定血浆中乌拉地尔的浓度,华西药学杂志,2004,19(2):119;26. RP-HPLC测定犬血浆中3种丹参酮的浓度,华西药学杂志,2004,19(2):121;27. 萘哌地尔缓释胶囊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中国药房.2004. 15(5):269;28. 异福胶囊的人体相对生物利用度研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4. 21(2):132;29. 格列美脲大鼠小肠吸收的研究,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4,26(10):886;30. 胸腺肽胶囊的研制,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4,24(8):483;31. 头孢哌酮及其与他唑巴坦的复方制剂在家犬体内的药动学研究,中国药房,2004,15(8):469;32. 阿克拉霉素A固体脂质纳米粒冻干针剂体外释药规律研究,中国药房,2004,15(9):533;33. 乌拉地尔缓释胶囊相对生物利用度和体内外相关性研究,中国药学杂志,2005,40(2):123;34. 国产塞克硝唑片剂与胶囊剂的生物利用度研究,中国抗生素杂志,2005,30(20):114;35. 黄藤素缓释片释放度的测定及其释药特性,华西药学杂志,2005,20(2):113;36. 醋柳黄酮缓释片的体外释放规律,华西药学杂志,2005,20(2):133;37. Labrasol对肠P-糖蛋白功能的影响,华西药学杂志,2005,20(2):139;38. 临床药师任职技术(准入)条件的探讨,中国药房,2005,16(7)484;39. 药动学模型的辨识问题研究,中国药房,2005,16(7)525;40. 谷胱甘肽制剂人体药物动力学研究,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18(13):297;41. P-糖蛋白及其抑制剂研究进展,中国药房,2005,16(10):787;42. HPLC测定人血浆中茴三硫浓度,药物分析杂志,2005,25(8):970;43. 大鼠在体吸收连翘苷的机理研究,华西药学杂志,2005,20(5):387;44. 注射用奥曲肽在人体内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华西药学杂志,2005,20(5):414;45. 关于医疗机构药师优良工作规范(GPP)的探讨,华西药学杂志,2005,20(5):466;46. 丹参醇提物在大鼠体内动力学研究,中草药,2005,36(10):1480 ;47. 细胞间渗透促进剂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中南药学,2005,3(6):36348. Absorption profiles of sanchinoside R1 and ginsenoside Rg1 in the rat intestine. European Journal of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2005,30(4):261;49. 阿糖胞苷纳米粒冻干针剂家兔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7(1):145;50.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EG-scutellarin Conjugates. A Potential PEG Ester Prodrug for the Oral Delivery of Scutellarin,Chinese Chemical letters,2006,17(1):85代表性论著1. 主编:《药物评价方法概论》,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 2005年;2. 参加编写:《药物新剂型与新技术》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3. 参加编写:《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4. 参加编写:《靶向给药制剂》,四川科技出版社,成都,1997年;5. 参加编写:《实用临床药物动力学》,四川大学出版社,成都,1997年;6. 副主编:《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使用手册》,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北京,2001年;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奚念朱奚念朱,药剂学家,药学教育家。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药剂学博士生四导师之一。20世纪60年代初,他提出:“药剂学研究应当牢牢把住提高药剂的体外稳定性和体内有效性这个方向”,在国内首先开展药剂稳定性的化学动力学研究。70年代后期起,着重于生物药剂学和药动学等有关制剂体内有效性的研究。主编全国规划教材2部,研究生教科书1部,发表论文102篇。中文名:奚念朱外文名:NianzhuXi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浙江平湖出生日期:1927年8月27日职业:药剂学家,药学教育家毕业院校:上海国防医学院药学系信仰:中共党员主要成就:是国务院最早批准的药剂学博士生四导师之一代表作品:主编全国规划教材2部,研究生教科书1部,发表论文102篇。生平经历奚念朱,浙江平湖人,中共党员,198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8月出生在一个中学教师的家庭。10岁时,抗日战争爆发,随父母辗转入川,在重庆完成中等教育。1949年毕业于上海国防医学院药学系。1950年,应浙江省卫生厅人才招聘考试,以总分第一录取,分配在浙江医学院任药剂学助教。1955年高校院系调整来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今复旦大学药学院的前身),从助教到教授,曾兼任副系主任、院长共9年,至1997年退休。从事药剂学教学、科研共47年。是上海医科大学药剂学博士点(1985年批准)的创建人,为该校药学院建立起第一个国内有影响的博士点。人物年表1927年8月21日出生于浙江省平湖县。1932-1938年小学生。1938-1944年重庆第七中山中学、国立药专高职科学习。1945-1949年国防医学院药学系学习。1949-1950年江苏省昆山县人民医院药师。1950-1956年浙江医学院、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剂学助教。1956-1980年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剂学讲师。1980-1986年上海医科大学药剂学副教授。1986-1997年上海医科大学药剂学教授,博导。1979-1984年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副主任。1984-1988年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兼药学研究所所长。1984-2001年上海市药学会副理事长。1984-1997年中国药学会药剂学专业会员会副主委。1988-1997年中国药学会常务理事。1989-1995年临床药学杂志主编。1994-1999年上海医科大学第三届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论著1奚念朱,邵以德,赵士寿.减少豆油用量和采用豆油皂代用品对中国药典煤酚皂溶液质量影响研究.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57,第3号:奚念朱,金昭英,屠之培,等.溶液中药物稳定性的研究Ⅰ.普罗本辛水溶液的化学动力学研究.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1964,2:奚念朱,赵士寿.化学动力学在研究药物制剂稳定性方面的应用.药学学报,1964,11:奚念朱.液体药剂稳定性的预测.药学通报,1965,11:奚念朱,赵福生,冯寅绍.溶液中药物稳定性的研究Ⅲ.苯甲唑钠青霉素的化学动力学研究.药学学报,1965,12∶奚念朱,刘天富,等.溶液中药物稳定性的研究V.苯甲氧青霉素水溶液的化学动力学研究.药学学报,1966,13∶奚念朱.药物代谢动力学与制剂设计.医药工业,1978,11:奚念朱,屠之培,裴元英,等.海藻酸钙作为缓释片剂骨架材料的研究.药学学报,1981,16:陈国神,奚念朱.胃大部切除后核黄素制剂的生物利用度及药物动力学分析.药学学报,1984,19:陈雪玲,奚念朱,王孝俊,等.吡罗昔康栓剂的生物药剂学和药物动力学.中国药理学报,1986,7∶奚念朱,顾学裘主编.全国规划教材药剂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奚念朱主编.药物动力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奚念朱主编.全国规划教材药剂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蒋新国,崔景斌,韦阳,等.药物鼻粘膜纤毛毒性及其评价方法.药学学报,1995,30:奚念朱..新加坡药学会大会报告:中国药学会—新加坡药学会交流合作项目学术交流汇编.崔景斌,奚念朱.安乃近代谢产物4-甲氨基安替比林的HPLC测定及其鼻腔滴剂在人体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药学学报,1997,32:印绮平,奚念朱,王宏图,等.地尔硫革对人体内安替比林代谢的选择性抑制作用的研究.中国药学杂志,1999,34(4):253-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