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辽宁医学杂志编委

发布时间:

辽宁医学杂志编委

李昌臣从事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临床实践三十余年,经验丰富,技术精湛,在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领域各种常见病、疑难杂症的诊治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糖尿病、痛风、甲状腺、垂体、肾上腺及性腺等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的诊治。主编“糖尿病专家专诊”,“常见疾病自我识别”两部著作,参编著作四部,先后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1984年受WTO资助于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研修一年。曾主持省教委科研课题一项,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教委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著名内分泌、代谢病专家,1964年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内分泌科创始人,曾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内分泌科主任。 现任中华医学会大连市内分泌、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辽宁省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辽宁医学杂志、医师进修杂志编委

李淑芬,是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耳鼻喉科主任、中国共产党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耳鼻喉分会委员、辽宁省耳鼻喉科学会副主任委员,辽宁省医学会耳鼻喉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师协会耳鼻喉科协会主任委员,预防医学会耳鼻喉保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医学杂志、中国耳鼻喉科临床杂志和辽宁省预防医学杂志编委。李淑芬毕业于华北医学院,从事耳鼻喉科的临床、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30余年,对耳鼻喉科各种疾病和头颈外科、鼻部肿瘤及其并发症等诊治经验丰富,是辽宁省耳鼻喉医学中心和省医学事故法学鉴定主要负责人,主持了辽宁省首例疑难性鼻窦内肿物鼻内窥镜微创手术,中国首批提倡采用数字鼻内窥镜、纤维喉镜、手术显微镜相结合的“三镜合壁技术”治疗鼾症(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的耳鼻喉科专家。对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及耳鼻咽喉科显微外科技术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鼻内窥镜微创手术、等离子低温消融技术、数字靶向微创技术在耳鼻喉科的应用,及功能性鼻窦内窥镜外科手术治疗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腔良性肿瘤及相关疾病引起的鼾症等。李淑芬教授提倡耳鼻喉科疾病规范化和微创显微化诊疗,降低诊疗痛苦和对人体器官带来的损伤和二次伤害。其提倡的分阶诊疗和靶向无创伤诊疗理念受到了广大患者和耳鼻喉科学科界专家好评。获省市科学进步奖2项,获得中国医科大学中青年老师讲课比赛二等奖;发表论文40余篇。 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主要第一作者文章5篇:1 靶向聚焦超声刀技术无创结合中医药抗敏合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实验研究《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0(28)6 125-128页2 微波、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鼻炎术后损伤情况临床报告《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4(1)1,1-3页3 鼻内窥镜联合应用超声刀重建鼻息肉病人鼻腔环境的临床研究《中华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03(3)12-14页4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鼾症)的诊断与治疗 孙红艳医师荣誉证书《当代医学杂志》2000(6),50-52页5 肥胖导致的鼾症病人睡眠质量报告及对病人血脂、心脏功能和脑供氧的影响研究《当代医学杂志》2002 (12)61-64页 (李主任的沈阳科学技术进步奖荣誉证书)(李主任的发明专利证书) 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作为中国东北的一支军队医疗保障力量,其拥有强大的耳鼻喉疾病科研力量,设有多个国家级别的医疗实验室,如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医学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真菌实验室等。包括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在内的科研团队为皮肤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强大的科研支持,开拓了皮肤病诊治的深度和广度,保证临床治疗效果。先后有65项科研成果及43项医疗技术获得国家奖项,不断有新技术从我院进入临床。 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严格恪守国家军队医院的收费标准,做到平价医疗。所有费用项目全部受到国家物价部门的审核和监督,对一切费用做到公开、公示。另外,我院率先响应国家卫生部网络预约的号召,实行公立医院网上预约政策,网上挂号可提前预约专家,且来院就诊时不需要排队等候,方便患者就医 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不断完善“人文医疗”的服务理念。倡导“一患、一医、一护”绿色专业护理,严格为患者的病情保密。医护人员坚持“医院家庭化,医患亲情化”的人文医疗服务。皮肤科根据皮肤病的病因、病理、症状、四季特点、气候变化、饮食起居、用药禁忌等诸多方面,制定出一套颇具特色的护理体系,可以给各种皮肤病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日常护理建议。让患者在院时得到有效治疗,回家后进行科学护理,双重措施来防止皮肤病的复发。沈阳军区政治部医院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经常举办大型名医会诊、健康知识普及、大型入社区和下乡义诊活动。无私的奉献,换来的是患者真诚的信任和好评,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被患者亲切的称为“沈阳军民健康公益之星”。

杜建玲什么时候出诊

辽宁医学杂志编委会

女,1956年9月生,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学会中青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国家教育部医学教育教学工作评估专家组专家,高等学校护理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护理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管理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特约研究员,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学会医学教育科学研究分会理事,《中国医师能力评价》编辑部主任,中国保健杂志社理事,《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专家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西北医学教育》杂志编委,现任辽宁省医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辽宁医学院医学教育研究所所长,辽宁医学院研究生学院院长,辽宁医学院护理学院人文教研室主任。

2011年年11月11日,《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新一届编委会产生,杂志总编辑由重庆医科大学校长雷寒教授兼任。编委会由69名编委组成,其中编委63名,顾问3名,集中了国内最优秀的医学教育和高等教育专家。《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名单顾 问:钟南山 郑树森 王德炳 游苏宁 程伯基 文历阳总编辑:雷寒副总编辑:胡大一 吕兆丰 孙宝志 杜贤 黄爱龙编委(按姓氏拼音排序)曹德品(哈尔滨医科大学) 崔慧先(河北医科大学) 杜小平(哈尔滨师范大学) 冯泽永(重庆医科大学) 郭永松(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贺加(第三军医大学) 胡鸿毅(上海中医药大学) 黄爱龙(重庆医科大学) 李红玉(辽宁医学院) 李俊伟(浙江中医药大学) 厉岩(华中科技大学) 刘毅(泸州医学院) 鲁映青(复旦大学) 吕力(昆明医学院) 马兆明(西安交通大学) 彭泽平(西南大学) 孙宝志(中国医科大学) 孙慕义(东南大学) 唐文(南京医科大学) 万学红(四川大学) 王县成(卫生部国家医学考试中心) 闻德亮(中国医科大学) 温世浩(第二军医大学) 吴小翎(重庆医科大学) 冼利青(中山大学) 徐晓媛(中国药科大学) 殷进功(第四军医大学) 俞方(浙江大学) 曾诚(四川大学) 赵明杰(大连医科大学) 周建军(重庆三峡医药高专) 周增桓(南方医科大学) 陈刚(复旦大学) 董志(重庆医科大学) 杜贤(人民卫生出版社) 郭立(北京大学) 何萍(汕头大学) 胡大一(北京大学) 胡质毅(广州中医药大学) 雷寒(重庆医科大学) 李俊(安徽医科大学) 黎孟枫(中山大学) 刘佩梅(天津医科大学) 娄红祥(山东大学) 罗萍(重庆医科大学) 吕兆丰(首都医科大学) 孟群(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石鹏建(教育部高教司) 孙连坤(吉林大学) 孙玉萍(新疆医科大学) 陶立坚(中南大学) 王维民(北京大学) 王心旺(广州医学院) 文民刚(南方医科大学) 吴仁友(上海交通大学) 线福华(首都医科大学) 谢宗豹(上海交通大学) 杨耀防(九江学院) 余保平(武汉大学) 于晓松(中国医科大学) 张勤(北京协和医学院) 郑家伟(上海交通大学) 周倩(郑州大学)

怀孕之后,我们都对肚子里的小生命充满了期待!想着TA长多大啦?发育好不好?TA会像谁更多一点……

然而,凡事都可能有意外,包括流产或者胎停。没有人愿意流产,即便是还未长成人形胚胎,流了,我们都会伤心,都会难过。因为TA曾经在你的身体里面呆过。

1,胚胎染色体异常:

一次流产或者胎停,也许只是意外,但二次流产就要查一下胚胎染色体。虽然胚胎染色体异常的遗传性不高,但是与精子或卵子的质量有很大关系。

一般来说如果生育年龄越高,精子和卵子的质量或活性就会下降。受精卵在细胞分裂或组合过程出现染色体片段丢失、错位,或者染色体本身发育不良,这些都会造成孕早期流产。

2,宫腔环境不良:

比如说:异位妊娠,宫腔粘连,子宫肌瘤,子宫畸形,宫腔炎症,输卵管炎或堵塞,或者子宫内膜太薄,过于贫瘠等等。

由于这些宫腔环境不良,胚胎要么着床位置不好,要么着床了胚胎获得的营养跟不上,胚胎就会枯萎发生流产。

3,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太高:

子宫是胎儿维持生命的空间,正常的子宫动脉及其血管分支会源源不断地向这个空间输送营养。如果子宫动脉血流阻力太高了,那么血供不足了,胚胎或胎儿同样也会流产。

4,人绒毛膜促性激素HCG异常偏低:

如果将胎芽比作是一棵小树苗,那么Hcg就是小树苗的根须。根部坏了,小树苗就不能正常生长发育,然后就会枯萎。

成功受精之后Hcg的浓度就会快速升高,在胎盘(妊娠8 10周)形成之后Hcg才慢慢下降,一直维持到妊娠5个月左右,然后维持稳定水平。

所以如果孕早期hcg隔天翻倍情况不好,那么发生流产就难以避免。一般来说怀孕70天左右如果hcg只有2万水平,那么就要及时干预很可能会胎停。

5,母体排斥反应:

对于母体来说,胚胎就是一个外来物种。比如说ABO溶血症,这就是一种母体排斥反应。所以如果是因为母亲自身免疫性方面的原因,这仍然会造成流产。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我以下的回答能对您有所帮助。

目前50%的自然流产是找不到具体原因的,在能追溯到原因的这50%自然流产里面,有70% 85%是由于胚胎本身的缺陷,如最常见染色体异常(三体、45X单个染色体异常等)。

而出自父母的常见原因:母亲既往有流产史、高龄、放射线损伤、吸烟、酗酒、吸毒、孕期服用或接触有害药物和化学物质、肥胖和营养不良等。

子宫因素: 母亲先天性的子宫畸形如双角子宫、子宫纵隔等,后天性的子宫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等;

内分泌因素: 母亲孕期激素异常(如卵泡生成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孕酮、甲状腺激素等)。

遗传因素: 如父母自身的染色体问题等;

感染因素: 如常见的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及弓形虫等;

免疫因素: 母亲体内抗体异常(如抗磷脂抗体、抗精子抗体、抗胚胎抗体等)。

1、孕前3个月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过度劳累,注意休息。

2、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愉悦,学会调整紧张、不安的情绪,尽量避免情绪的大起大落以及精神刺激。

3、 动作尽量轻柔缓慢,保护腹部免受外力的撞击,严防外伤和跌倒等。

4、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预防感冒

5、严格按照医嘱服用药物,慎用药物,如有疑惑,先咨询医生,紧用妊娠禁忌药物。

6、孕早期尽量避免性生活。

7、注意营养,清淡易消化饮食,注意饮食卫生,预防胃肠道感染。

如只发生过一次自然流产,大可不必过于紧张惊慌,建议保持良好心态,稳定情绪,条件允许的话,积极到户外锻炼身体,放松心情,父母双方戒烟戒酒。

如果女方之前检查过没有生殖器官畸形和疾病,备孕期间到专科做做常规检查,一般不需特殊检查。如已发现父母双方有明显影响怀孕的疾病,建议治疗后再考虑怀孕问题。

准备怀孕的前3个月,建议适当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如男方补充锌硒,女方补充叶酸及其他维生素等)。3 6次正常月经来潮后,就可以积极备孕了。

女人怀孕是男人为前提去配合完成的多种原因:

一,孕期劳累坠胎。

二,男人的精子有问题。

三,女人子宫发育不全。

四,恐吓引起。

五,医学角度上习惯性流产。

六,刮宫多次。

七,精子成活概率少。

八,易经角度上有一种论断,论生儿育女上本没有儿子运,偏偏怀孕的是男孩。

九,怀孕期胎儿被伤害,卡倒,被人打踢。

十,饮食药物所引起。

怀孕就像种花盆里种庄稼,农民伯伯每次种庄稼首先得种子质量好,土地肥沃,地盘够大,同时还的积极浇水,否则芽长出来也会枯死。还有如果田里虫子多,也会把长大的花草吃掉,也不会结果。再者如果种子跟土地不配,就像男方的荔枝很难在北方的土地上生长一样,种子和土地不匹配,也很难会结果。

2

怀孕了为什么会流产呢?

1,胚胎质量不好(种子质量不好): 精子卵子的形成周期大概都要三月左右,如果三月内受环境因素比如射线,吸 烟或职业接触污染物,那精子卵子就有可能出现质量变差。2.夫妻双方本身就有质量问题,但在她们身上没有表现。比如染色体平衡易位。

2.解剖因素: 如果子宫存在先天发育异常,比如纵隔子宫,子宫腔粘连,宫颈机能不全也会引起流产。 这就像种花,如果花盆太小,花也长不大。宫颈机能不全就比如花盆底太不牢固,花长大了,花盆撑不住了。

3.血栓前状态:也就是体内血液流的通畅不通畅。这比如种花,大热天的,如果水浇的不够种子质量再好也会枯死,这个很好理解,怀孕也一样。水浇不好可能跟水管太小,或水管里长了淤泥,水流的很慢有关。这种情况的话,事先清理好淤泥或浇灌时不让淤泥进一步堵塞可能庄稼就不会枯死。

4.感染因素:盆腔感染特别是宫内感染也容易引起流产。 农民伯伯,种庄稼前事先把土清理一次,把土虫子去除掉,庄稼种下后也要除虫。怀孕也一样,备孕前先检查一下有没有盆腔炎,特别是有没有衣原体,支原体感染等。怀孕后如果白带多,白带异味明显也要积极就诊。

5.土壤质量不好,为什么会突然质量不好,就像西北部土壤沙化一样。女性的子宫土壤这几年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也在加速沙化。这就是我们现在五毒不清的食物和水使得我们的子宫内膜局部免疫紊乱,不适合种种子了。

这几年我们的流产快速增多,这里更确切的说自然流产或胎停。原因主要还是突然质量不好和水浇的不好的贡献更大,胚胎质量不好应该也有上升,但上升没有前两种原因快,所以比例反而稍有所下降。

门诊中常常见到病人怀孕后流产,很多病人会觉得是自己怀孕的时候吃喝不注意,或者是工作劳累,休息不好导致的,流产后会很自责,总觉得是自己没有注意,从而因为心情紧张而影响下一次怀孕。

怀孕后流产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导致:遗传因素、内分泌、解剖学因素、免疫学因素、全身性疾病、感染因素和环境等因素。

从遗传学方面讲,胚胎的染色体异常是致早期流产最常见的病因,此外还包括父母亲的染色体异常。

从内分泌方面讲,甲状腺功能异常、孕激素分泌不足等,都可以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异常,导致先兆流产。此外黄体期是孕激素分泌的高峰时段,黄体功能不全,体内的孕激素就会分泌不足,导致流产。

从生殖器解剖方面讲,子宫畸形、宫腔粘连以及子宫肌瘤等均会导致流产。

从免疫因素方面讲,自身抗体方面如抗心磷脂抗体、抗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等对先兆流产有很大影响。血清糖类抗原CA125与其密切相关,母体血清中的CA125的升高是由于蜕膜细胞的破坏以及蜕膜细胞和滋养细胞的分离所引起的,如果孕妇血清中的CA125越高,提示其体内的蜕膜细胞被破坏的越多,阴道流血越多,发生流产的几率越大。此外T辅助细胞对本病有很大的影响,T辅助细胞的Th1和Th2的失衡会导致流产。

环境因素方面,有研究显示对孕妇进行心理干预,保胎效果良好,会降低流产率。也有研究显示,噪音对孕妇有一定的影响。还有接触射线以及有毒物质等致流产的几率也较大。

本期答主:宋珂,医学硕士

容易流产,这个现象已经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

在医学上,这个现象一般称为复发性流产。对它的定义,美国生殖医学学会的标准是2次或2 次以上妊娠失败;英国皇家妇产科医师协会则定义为与同一性伴侣连续发生3次或3次以上并于妊娠24周前的胎儿丢失;而我国通常将3次或3次以上在妊娠28周之前的胎儿丢失称为复发性流产。

但大多数专家认为,连续发生2次流产即应重视并予评估,因其再次出现流产的风险与3次者相近。复发性流产,并非现代人专有,自古有之,古称“滑胎”、“数堕胎”。

复发性流产的患者中,能够识别其病因的仅占50%,主要包括染色体异常、母体生殖道异常、母体内分泌异常、免疫功能异常、生殖道感染、宫颈机能不全及血栓形成倾向等。

1、染色体异常

包括夫妻染色体异常和胚胎染色体异常。常见的夫妇染色体异常为平衡易位、罗伯逊易位等。胚胎染色体异常中三倍体最多、其次为多倍体、X单体、常染色体单体、染色体平衡易位、缺失、嵌合体、倒置、重叠等。

2、母体内分泌失调(1)黄体功能不全(2)多囊卵巢综合征(3)高泌乳素血症。(4)甲状腺疾病(5)糖尿病等

3、母体生殖道的异常(1) 子宫畸形(2)Asherman 综合症(3)宫颈机能不全(4)子宫肌瘤。

4、生殖道感染

约的复发性流产与感染相关。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妊娠晚期流产及早产发生率升高;沙眼衣原体、 解脲支原体造成子宫内膜炎或宫颈管炎可致流产。

5、免疫功能异常

(1)自身免疫:抗磷脂抗体综合症:抗磷脂抗体阳性伴血栓形成或病理妊娠的一组临床征象。病因为抗磷脂抗体激活血管内皮和血小板等多种途径导致血栓栓塞,也可损伤滋养叶细胞。

(2)同种免疫:妊娠是成功的半同种移植过程,孕妇由于自身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的适应性变化,从而对宫内胚胎移植物表现出免疫耐受,而不发生排斥反应。

6、遗传性血栓倾向

7、其它

不 健康 生活方式与流产相关。有学者报道,每天吸烟超过14支的女性,流产风险较对照组增加2倍。酗酒、过量饮用咖啡因以及环境因素如有机溶剂和毒物等的影响。肥胖与早期流产与复发性流产相关。

预防复发性流产,需要从改变生活方式做起,以降低自然流产发生。

(1) 生活规律:调整作息时间,适当运动,每日保证睡眠8小时。避免熬夜,作息不规律等情况。调整工作状态,避免过大工作压力。

(2) 保持心情舒畅

(3) 注意个人卫生:多换衣,勤洗澡。特别要注意阴部清洁,防止病菌感染。衣着应宽大,腰带不宜束紧。

(4) 选择合适的饮食:食物要易于消化。尤其选食富含各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食品,如各种蔬菜、水果、豆类、蛋类、肉类等。

(5) 慎戒房事:对有自然流产病史的孕妇来说,妊娠三个月以内应避免房事。 (6) 定期做产前检查:妊娠早期就应开始定期进行产前检查,以利医生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并可指导孕期保健。

(7) 连续发生2次自然流产后,应先明确复发性流产原因,医生给予相应指导后妊娠,并加强监测。

本期名医:

冯小静 主任医师 产科门诊主任 硕士研究生导师

兼任辽宁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第四届委员会胎儿学组成员、《辽宁省医学杂志》编委、沈阳医学会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沈阳医学会围产分会副主任委员。

对产科各种合并症的处理有丰富的经验,擅长对遗传性疾病及胎儿出生缺陷的产前筛查及染色体病的产前诊断,对复发性流产等妊娠合并免疫失衡疾病诊断及治疗、双胎妊娠的管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承担科室的会诊工作。

妊娠于28周以前自然终止者称为流产,如在妊娠12周以前自然终止称为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称为晚期流产。自然流产的发生率占全部妊娠的15%左右,多数为早期流产。

导致自然流产的原因很多,分为 胚胎因素 和 母体因素 。

一、胚胎因素

胚胎染色体异常 是自然流产最常见的原因,大约有一半的自然流产与胚胎染色体异常有关。胚胎染色体异常包括 数量异常 和 结构异常 。在数量异常中第一位的是染色体三体,如16-三体。染色体结构异常主要是染色体易位。总之,染色体异常的胚胎多数结局为流产,极少数可能继续发育成胎儿,即使出生也会有各种畸形。

二、母体因素

1、夫妻双方染色体异常;

2、内分泌因素,如黄体功能不全、多囊卵巢综合征、高泌乳素血症、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

3、生殖器官因素,如子宫畸形、宫腔粘连、宫颈机能不全、子宫肿瘤;

4、生殖道感染,一些生殖道的慢性感染是早期流产的原因之一,如沙眼衣原体、支原体、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等;

5、免疫因素,如抗磷脂抗体综合征,抗磷脂抗体激活血小板和促进凝血,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加剧血栓形成,使胎盘循环发生局部血栓栓塞,胎盘梗死,胎死宫内,导致流产。

6、其他因素,如慢性消耗性疾病(结核、恶性肿瘤)、营养不良、精神心理因素(焦虑、紧张、恐吓等严重的精神刺激)、吸烟饮酒、环境毒性物质等。

发生流产的原因如此众多,因此对于习惯性流产(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次或更多)的患者,应该去进行系统的体检,明确诊断,及时进行干预,避免再次流产的发生。

我觉得可能跟现在的环境还有食物有关,以前吃的都是绿色食物呼吸的都是新鲜空气,看看现在空气都是汽油味,空气污染特别厉害,一到冬天基本天天雾霾,吃的没一样放心的,化肥农药就不算什么了,添加剂还特别多,没有什么安全的食物。

关于总是流产的问题,你得相信,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有的人怎么折腾,宝宝却安然无恙,有的人,咳嗽一声,抬个胳膊,搭个衣服,都会造成流产,所以,为了要个宝宝,有人怀孕后,吃喝拉撒都在床上,有人整个孕期都在医院度过,请不要怀疑人生,这些都是真实的例子。

对于总是流产的问题,产科医生总结如下:

一、怎么看待总是流产

1、复发性流产: 指怀孕对象为同一人,并连续三次或以上发生流产者。称为复发性流产,也叫做习惯性流产。民间俗称“滑胎”。是流产的一种特殊情况。

但多数专家一致认为,连续发生两次流产就应给予重视并进行全面评估,因为此孕妇再次怀孕发生流产的风险与第三次相差无几。

2、复发性流产分为早期复发性流产和晚期复发性流产。

(1)早期复发性流产: 时间为12周之前发生的流产。较常见。

( 2)晚期复发性流产 :时间为12周之后,不足28周之前的复发性流产。比较少见。

二、造成多次流产的因素

1、早期复发性流产:

(1)胚胎染色体异常 :胚胎或胎儿染色体异常是早期造成停止发育及流产的常见原因,也是人类进化优胜略汰的法则。除遗传因素外,药物或感染也可引起染色体的异常。

(2)免疫功能异常: 分为自身免疫功能异常和同种免疫功能异常。

a、前者主要发生在抗磷脂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

b、后者属于同种异体移植的理论, 胎儿是同种半异体植物,正常妊娠母体能容受、不排斥胎儿,当同种免疫功能异常的情况下,母体会对胎儿进行排斥,从而导致流产。

(3)黄体功能不全: 怀孕早期是由卵巢的黄体产生孕激素,来支持妊娠继续,如果黄体功能不全,则产生的孕激素偏低,就会导致流产的发生。

(4)甲状腺功能低下: 怀孕后,受妊娠期促甲状腺激素(TSH)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作用,血清中的甲状腺水平从8周左右开始增加,18周达高峰,一直到分娩后,如果怀孕后,孕妈的甲状腺功能低下,那么,也是造成流产的原因。

2、晚期复发性流产:

(1)子宫解剖异常 :比如子宫发育不良、双角子宫、单角子宫、子宫纵膈等,这些都会造成宫腔的狭小或影响受精卵植入,随着胚胎的发育进一步发生流产。

记忆中,有一位年轻的患者,因子宫发育不良的原因,每次怀孕到27周左右,就会发生流产,而且,是行剖宫产术,所以,经历了三次剖宫产手术,也没能保住胎儿,这一生都非常的遗憾。

(2)自身免疫异常

(3)血栓前状态 :具体什么原因造成的容易形成栓子,不好查出来,但这种血栓前的状态是完全复发性流产的一种因素。

(4)宫颈功能不全: 也就是宫颈发生异常,容易导致流产。

正常的妊娠期宫颈是闭合状态。

a、这类患者是, 在没有怀孕的时候,如果做妇检就会发现宫颈的外口特别松弛,宫颈内口也可通过8号探宫棒,所以,宫颈口不是呈闭合状态。

b、在妊娠期, 无明显腹痛的情况下,此患者的宫颈内口能容纳2指以上,宫颈管较短并且很软,如果进行B超检测宫颈内口的宽度应>15mm。

三、复发性流产的临床表现

1、早期复发性流产: 一般是先有少量的阴道出血,后出现腹痛。然后是妊娠物的排出。

2、晚期复发性流产: 一般先出现阵发性的宫缩,然后出现阴道流血。然后是胎儿胎盘的娩出。

四、发生多次流产怎么办?

1、流产后着重身体的恢复, 主要是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充分的休息、均衡合理的营养、心理调整等四个方面。只有女性在自身 健康 的基础上,才能孕育出 健康 的宝宝。

2、夫妻双方进行染色体的检查。

(1)如果为染色体异常, 应于孕期进行遗传咨询,来确定是否可以怀孕。

(2)如果夫妻一方有染色体异常或双方有染色体结构异常, 但仍有可能生出 健康 宝宝的,为了防止染色体异常的胎儿出生,必须在孕早、中期进行产前诊断,就是做唐氏筛查和无创DNA或羊水穿刺,来进行异常染色体宝宝的筛查。

3、针对于子宫解剖异常的患者:

(1)如果有粘膜下肌瘤应在宫腔镜下行摘除术。

(2)如果有影响妊娠的肌壁间肌瘤可以行剔除术。

(3)如果有子宫纵膈、宫腔黏连者,应在宫腔镜下行纵膈切除、粘连松解术。

(4)宫颈机能不全者:

a、在孕14 18周行宫颈环扎术, 术后住院观察一段时间或定期随访,那么,什么时候拆除缝线呢?要在分娩发动前拆除,以免产程过快,来不及拆除,胎头强行通过,造成宫颈的损伤。

b、若环扎术后有流产征象,属于治疗失败,也应及时拆除缝线。

宫颈机能不全的患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大都是发生过几次孕中期流产后,检查出问题所在,再次怀孕后,经医生全面评估后,进行宫颈环扎术,一般都能至足月分娩,只有少数人再次发生流产。

(5)抗磷脂抗体阳性患者, 可在确定怀孕后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50 75mg/d,或低分子肝素钙5000IU,1 2次/天,皮下注射。

(6)黄体功能不全者: 可肌注黄体酮20 40mg/d,也可以使用口服黄体酮或黄体酮阴道制剂,用药至孕12周即可停药。

(7)甲状腺功能低下者: 应在孕前及整个孕期补充甲状腺素,并要进行多次甲状腺功能的检测,根据结果调整药物剂量。

(8)对于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 ,尤其是怀疑同种免疫性流产者,可行静脉免疫球蛋白治疗或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虽然有一定效果,但目前仍有争议。

以上均为女性容易多次流产的原因及防治措施,大家可以做一些简单了解。

今日话题 :为什么有的女人怀孕总流产?

前两年的一天,我的一位女性朋友兴奋地告诉我她怀孕了。当时她30岁出头,刚刚找到适合结婚的对象。为了不耽误去医院建档,她和男友迅速领证,回老家办了喜酒。一家老少喜迎宝宝的降临。

然而,怀孕3个月后,一次产检时发现,宝宝停育了,已经成为一个死胎,医生建议人工流产。我的这位朋友伤心欲绝,每日以泪洗面,我也跟着非常心痛。

我劝她:你可能和这个孩子没有缘分吧,你年龄还不大,养好身体,将来一定会有自己的宝宝的。如今,这位朋友再次怀孕,已经准备待产了。恭喜她!

言归正传,我们看看 究竟哪些原因会导致流产?

流产的定义是:怀孕不足28周而终止。

不足12周就流产的,叫做早期流产。

自然因素造成的流产,叫做自然流产。

人工干预造成的流产,叫做人工流产。

说实话, 可能导致自然流产的原因非常复杂, 科学研究确认了一些原因,但也有一部分流产仍不明原因。我们就说说最常见的流产原因吧。

首先是 孩子的原因 ,也可以说是胚胎原因。胚胎染色体异常或畸形,便无法正常发育。研究发现,在早期流产中,七成原因是胚胎发育异常所致。

胚胎原因造成的流产,虽然让人痛不欲生,但我们也应理性看待:其实 这正是大自然优胜劣汰的过程啊。 一个不够强壮的胚胎极易生出有缺陷、不 健康 的宝宝,与其长痛,不如短痛。

其次是 妈妈的原因 ,也可以称为母体原因。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母体原因。导致流产的病原体主要有流感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支原体、衣原体、弓形虫等。

母体原因中,内分泌因素导致的流产也很多见。比如黄体功能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糖尿病者血糖却没得到有效控制,等等。

妈妈子宫异常、子宫内膜过薄、遭遇创伤、接触环境有毒物质等也会导致流产。

辽宁医学杂志编辑

王锡进教授,医大一院耳鼻喉专家教授,1961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从事耳鼻喉诊疗工作48年,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医疗工作经验,尤其在耳科学领域,如神经性耳聋、耳鸣、急慢性中耳炎、眩晕等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方面均有较多的经验。曾担任辽宁医学杂志编委。

《辽宁医学杂志》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和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符合关于申报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提供论文有关要求。

辽宁医学杂志主编

《辽宁医学杂志》编委《整形再造外科杂志》常务顾问《中国美容医学》常务顾问

王志军,男,医学博士,大连爱德丽格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分会副会长;医学参考报美容医学频道主编;中华医学会医学美学与美容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分会委员;中国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医学美学与美容学会主任委员;大连市美容与整形学会主任委员;《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副主编;《中华整形外科杂志》、《中华医学美容杂志》、《中国美容医学杂志》等专业期刊的编委。同时任王志军同志为张家口卫生局理事 。

1969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2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哈尔滨医科大学毕业。1991-1994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心内科博士研究生,获博士学位;1992年 晋升副主任医师;1994-1997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1996年 晋升主任医师;1997-至今沈阳军区总医院副院长兼心血管内科主任;1997年-至今 第三、四军医大学兼职教授,大连医科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8-1999 新加坡国家心脏中心研修冠心病介入诊断及治疗技术一年;2000-至今 沈阳军区总医院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该所2000年经解放军总后勤部评审通过成为全军首批重中之重研究所)。2013年12月 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全军医学科技委员会常委;全军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军区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沈阳军区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高血压分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循证医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治疗培训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第三届学术委员会起搏专业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六届委员会介入心脏病学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辽宁省心血管内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沈阳市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沈阳市分会常务理事;世界高血压联盟盟员及中国高血压联盟盟员;大连医科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及硕士生导师;第三军医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及硕士生导师;第四军医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及硕士生导师;辽宁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及硕士生导师;辽宁医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沈阳军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导师;美国心脏学院(FACC)高级会员;美国心血管造影与介入协会(FSCAI)高级会员;亚太介入心脏病协会(FAPSIC)高级会员;第九、十届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编委;《中国临床康复医学》常务编委;《高血压杂志》编委;《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编委;《中国实用内科杂志》副主编;《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编委;《辽宁药物与临床》编委;《辽宁医学杂志》编委;《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编委;《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编委;《世界医疗器械》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教材编委会心血管病学专业》编委;《老年心脏病学杂志》英文版(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编委;《心脏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医学杂志杂志》第25届编委;《中国循环杂志》第四届编委;等等。

宁夏医学杂志编委

闭合性骨折患者运用退癀散消肿止痛的疗效

导语:本着中医基础理论“急则治其标”的原则,采用外治法对闭合性骨折病人早期肿胀、疼痛症状的治疗也日益受到青睐。

闭合性骨折是指骨折局部黏膜、皮肤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1].通常骨折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周围软组织损伤,骨断筋伤,经脉受损,肌肉猛然收缩,气血运行不畅,血瘀气滞,不通则痛,离经之血溢于脉外,局部青紫肿胀。据临床资料统计,骨折病人在 48 ~72 小时内疼痛肿胀发生率在 95% 以上。病人因受疼痛、肿胀的折磨,常常会出现焦虑、烦躁不安、睡眠紊乱,不但影响骨折的愈合,而且延长治疗时间,增加机体感染的机会。抽取我科 2014 年 8月-2015 年 8 月闭合性骨折住院病人,运用退癀散( 本院协定方) 外敷骨折局部消肿止痛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抽取我科 2014 年 8 月-2015 年 8 月闭合性骨折住院病人 100 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 例,其中桡骨远端骨折 4 例,髌骨骨折 11 例,胫骨平台骨折 5 例,胫腓骨骨折 15 例,踝关节骨折 15 例;治疗组 50 例,其中桡骨远端骨折 5 例,髌骨骨折 10例,胫骨平台骨折 10 例,胫腓骨骨折 10 例,踝关节骨折 15 例。

1. 2 治疗方法

1. 2. 1 对照组 按骨科诊疗规范常规治疗,根据不同部位的骨折予手法整复、石膏固定、牵引固定制动,结合常规的.护理如给药护理、健康宣教、功能锻炼指导等。

1. 2. 2 治疗组 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予退癀散( 本院协定方) 适量外敷在骨折部位。退癀散主要药物组成: 大黄、白芷、黄柏、黄芩、紫荆皮等。按外敷法操作流程[2]进行操作,评估患者病史、既往史、药物过敏史、外敷部位的皮肤情况。用法: 根据骨折部位肿胀的范围取适量的退癀散加 20% 的甘油混合液( 1 份甘油 +4 份灭菌注射用水) 调配,调匀成糊状后涂在骨折部位上,予棉纸覆盖,然后绷带固定,间隔 8 ~ 10 小时后更换一次。

1. 3 观察指标 对比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中医症状体征评分主要观察项目有疼痛、肿胀、压痛,分值为 0 ~3 分,分值越高症状越重。

1. 4 统计学方法 SPSS18. 0 分析系统,计量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描述,采用 t 检验。当 P <0. 05,判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 P > 0. 05) ,治疗后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 P <0. 05) ,见表 1.

3 讨论

闭合性骨折病人肿胀、疼痛是绝大多数病人最早最难承受的症状。病人常因肿胀疼痛刺激通过脊髓介质、交感神经反射引起血管、肌肉收缩,机体免疫球蛋白下降,内分泌功能紊乱,降低机体抵抗力,激发并发症; 另外,疼痛、肿胀不仅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的损害[3],而且还会对人造成不良的心理刺激,影响骨折的愈合。调畅情志,保持情绪的稳定以积极配合治疗[4],鼓励战胜疾病的信心。

本着中医基础理论“急则治其标”[5]的原则,采用外治法对闭合性骨折病人早期肿胀、疼痛症状的治疗也日益受到青睐。运用退癀散( 本院协定方) 与甘油调和有利于与皮肤接触,减少对皮肤刺激,增强药物吸收和功效; 充分发挥缓解疼痛和促进肿胀吸收,改善局部组织营养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效果显着。退癀散所用的中药药材,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疏通腠理,直接透入皮肤,吸收到病变组织发挥药效,起到止痛、消肿、解痉、减少粘连和促进愈合的作用。操作简单,与其它用药相比,不良反应少、无不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贺爱兰,张明学。 实用专科护士丛书骨科分册[M]. 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2.

[2]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S].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3] 朱秀英,刘钦,裴丽春,等。 中老年妇女 203 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骨关节病患病情况分析[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 ( 39) :136-137.

[4] 安惠霞,张玉荣,陈志莉。 膝关节骨关节炎辨证施护[J]. 宁夏医学杂志,2005,27( 8) : 573.

[5] 冯文林。 试论“标本缓急”的内涵[J]. 中医文献杂志,2002( 2) :13-14.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新颖性和逻辑性,有理论性和指导实践意义。2.文稿要求论点鲜明、数据可靠、资料翔实、分析方法正确,语言精练、书写工整。3.研究类文稿和综述、讲座稿件全文在5000字左右,临床经验交流稿件全文在3000字左右。文章格式请按照科技论文的写作要求(分前言、对象与方法、结果、讨论),研究类文稿应另附150~200字中、英文摘要,3~5个关键词。英文摘要还应包括文题、作者单位、作者姓名、邮政编码。中、英文摘要应采用结构式著录:含目的(Objective )、方法(Methods)、结果(Results)和结论(Conclusion)。4.文稿(可用复印件)要求打印在16开白纸上,字迹清楚,简化字以国务院1986年10月重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为准。数字请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个单位公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书写。计量单位请用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外文需打字或用印刷体书写,并注明文种、大小写和正斜体。图请用白纸单面墨绘,尺寸应较计划刊出者大一倍。照片请用光面纸印出,要求清晰、层次分明。图和照片不得折叠和出现划痕,背面请注明图号、作者、文题和上下向。5.文稿中摘编或引用他人作品,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原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及其来源,在参考文献表中列出。未公开发表的资料请勿列入参考文献,必要时可在文中加注,说明作者、文题和来源。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引用处依出现的先后以阿拉伯数字排序,并用方括号标注。6.来稿请自留底稿,无论刊登与否恕不退稿。收到本刊收稿回执后3个月后未接到本刊采用通知时,作者可自行处理。7.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对内容的修改,应征得作者许可。如作者不允许对内容修改,务请在来稿中注明。8.来稿请第一作者所在单位领导审核并附单位介绍信。来稿请勿一稿两投或多投,如该稿曾在学术会议上宣读或在内部刊物上刊出,或用其他文种发表过,请在投稿时加以说明。9.来稿首页作者单位后请注明单位所在城市名称及邮编。此三项请列于首页正文下方,并用横线隔开。项目资助课题请注明资助单位及编号。为方便联系,请留电话号码或E-mail地址。

1972年11月参加工作,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兵27师服役,1978年6月任山东医学院药学系辅导员,1992年2月任山东医科大学团委书记,1998年11月任山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2001年7月任山东大学医学院党委书记,2007年12月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副书记,2011年4月任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党委副书记。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生命伦理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卫生厅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济南市历下区人大代表,山东大学党委委员。新疆医科大学名誉教授、宁夏医科大学客座教授、成都大学客座教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兼职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兼职教授、郑州航空管理学院兼职教授。欧洲医学哲学与卫生保健学会(ESPMHC)会员,美国生命伦理与人文学会(ASBH)会员。受聘中华医学会医学史分会委员、中国卫生思想促进会医学教育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卫生思想促进会医学科研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副会长、山东省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人文医学研究分会理事长、山东省生殖医学研究中心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生命伦理研究院院长、山东省人文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人文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伦理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医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医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副主编、《医学与社会》杂志编委、《医学与哲学》杂志编委、《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编委。曾赴日本和歌山医科大学学术交流。2002年赴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学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2006年作为高访学者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研修访学 ,2008年赴埃及开罗大学学术交流。2009年赴瑞典卡罗林斯卡大学医学院学术交流。2003——2008年间四次赴台湾中央大学、台湾阳明大学、台湾大学,两次赴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2004年主办并主持海峡两岸医院管理高级论坛,2005年主办并主持国际生命伦理学学术研讨会。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2010年12月被 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荣誉称号。编著教材陈晓阳、曹永福主编:《医学伦理学》,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年 9 月版。(该书获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陈晓阳、曹永福主编:《医学伦理学》,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8 月版。陈晓阳、沈秀芹、曹永福主编:《医学法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年 8 月版。参编《医学伦理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5 月版。参编《医药消费者行为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年 7 月版。陈晓阳总主编:《国家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要点精解与模拟试题》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年 2 月版。陈晓阳总主编:《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要点精解与模拟试题》,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 年 2 月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