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中华医学杂志微博号

发布时间:

中华医学杂志微博号

一般都是省级的比较多,你要用于评职呢 还是?

以下是一些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可能适合医学论文发表:1.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3. 中华医学杂志4.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5.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6.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7. 中国医师杂志8. 中华内科杂志9.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10.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请注意,不同期刊的专业领域和发表条件略有不同。建议在投稿前详细了解期刊的征稿要求,以便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期刊进行论文发表。

北大中文核心医学论文发表期刊推荐,如下:

1.中国老年学

2.实用医学

3.中国实用护理

4.山东医药

5.重庆医学

学报一般是综合性的,专业性要求不是很强,如果写的文章是综述类的文章发学报会好发一点,如果是研究性文章发期刊更有价值

中华医学杂志微博

有中华医学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中华医学杂志》是1915年创办的双语学术期刊,周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

期刊主要反映中国医学最新的科研成果,积极推广医药卫生领域的新技术、新成果,及时交流防病治病的新经验。

根据2018年4月28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中华医学杂志》载文量为18099,被引量为137385,下载量为1326756。2015年期刊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名第434名,在医药卫生总论(122种)中排名第11名;2015年期刊影响因子为。

合作交流

针对国内外临床抗感染治疗面临的棘手问题细菌耐药,期刊编辑委员会于2000和2002年分别组织召开了“细菌耐药与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专题学术研讨会”,会上报道了中国全国范围内的细菌耐药现状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大中城市细菌耐药的发展态势严峻。

他们有一个投稿入口的,你自己找找看。

中华系列审稿周期一般是3个月,也就是说自收到审稿费后3个月内会完成审稿,届时会告诉你结果;当然要是被拒了,可能就不需要那么长时间了另外,还要看你具体投的什么杂志,有的杂志在自己的官网上提供稿件审查进度查询的,有的则要打电话问编辑部

中华医学杂志投稿是很简单的,到中华医学会网站在线投稿就可以,但是审核很难通过哦。如果晋升单位没有特殊要求,没有必要投中华类的杂志。

中华医学杂志微博官网

1、中华首席医学网:成立于2003年,2008年更名为首席医学网。由华夏时代(中国)投资集团投资创办,通过互联网为医学专业人士提供一个开放的学术交流及服务的平台。

2、丁香园:原名《丁香园医学文献检索网》、《丁香园医学主页》,始建于2000年7月23日,创办者李天天,是一个医学知识分享网站。

丁香园的诞生是为了给中国生命科学专业人士一个专业交流的平台,一个情感交流的家园。截止2018年4月,丁香园拥有550万专业用户,包含200万医生用户,业务可大致分为医生端、大众/患者端、医疗机构端与商业服务端四个板块。

3、中国卫生人才网,是由卫生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主管、北京卫人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举办的专业性人才网站,中国首家最大、最权威、分公司最多的医疗卫生领域人力资源网站,专门面向全国的医疗卫生系统提供人才招聘服务。

4、维普资讯:是科学技术部西南信息中心下属的一家大型的专业化数据公司,是中文期刊数据库建设事业的奠基人,公司全称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目前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文献数据库。

5、中华医学网:《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华医学杂志社)是以编辑出版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各类医学期刊为主要任务的全国性医学期刊出版机构,也是中华医学会对其所主办的各类医学期刊实施管理的重要业务部门。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首席医学网

百度百科-丁香园

百度百科-维普资讯

百度百科-中国卫生人才网

中华医学网官网-《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一般都是在线投稿了,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官网,上面有投稿的入口。

我觉得这个网站很不错,可以参考一下:http://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的微博

郁知非,1916年3月10日生于上海。5岁入上海市立万竹小学,刻苦用功,学业名列前茅。1932年高中毕业,因成绩优秀由学校保送入美国教会办的上海圣约翰大学攻读医科。1936年获理学士学位。同年插班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40年6月毕业,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被留聘为协和医院内科住院医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学校和医院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他返沪行医,并接受上海同德医学院的聘请,教授诊断学。他讲课内容充实,讲解清楚,深受同学们的欢迎。时值战争年代,虽然生活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他还是时常去临近的雷士德医学研究所(Lester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的图书馆中查阅参考文献,写出了4篇科研论文,发表于因缺稿而濒临停刊的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上。1949年2月郁知非到美国纽约市西奈山医院(Mount Sinai Hospital)血液学科进修,主任是国际著名的血液学专家罗森塔尔(Nathan Rosenthal)教授。在进修期间,他研究以放射性磷准确测定全身红细胞量和血液总量的技术,他改进了原有的操作技术,使测定结果合乎理想,且能重复出现。此方法在学术会议上介绍后,郁知非的名声一时大震。1950年他毅然放弃在美工作的机会,婉言谢绝了西奈山血液学科的挽留,于10月回国工作。回国后,被聘任为浙江大学医学院内科教授和主任。1952年院系调整后,历任浙江医学院(1959年后改称浙江医科大学)内科学教授及教研室主任、血液病研究室主任、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医学系主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导师等职。就任后不久,他就建立起一套用以提高医疗和教学质量的工作制度和秩序,例如:每周定期总查房,每一份出院病历他都要仔细查阅,每周开一次全体科室人员都参加的病例讨论会,定期举行读书报告会,遇有适当的病例则举行临床病理讨论会。这一系列措施对浓厚学术气氛,提高医疗质量,使全科室医生提高业务水平,更新知识,改进医德医风起到良好作用。他还亲自指导学生的临床实习,启发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要求严格。他从事教学工作近60年,桃李芬芳,当年许多学生现已成为医学界的骨干或领导。1950年郁知非回国后不久被推举为中华医学会浙江省分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血液学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内科杂志》编委等。1963年受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聘为输血及血液学专题委员会委员。1978年受聘为《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委,主编《血液病学》卷。1979年受委托筹备成立中华血液学学会,1980~1988年任该学会第一及第二任副主任委员及《中华血液学杂志》副总编辑。1980年经国际血液学专家推荐为国际血液学学会会员。同年,他在加拿大蒙特利尔参加国际血液学学会会议,美国纽约市立大学西奈山医学院聘请他为内科及血液学中心访问教授。1981年卫生部聘任他为高等医药院校医学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内科学》编委。他经常到全国各地讲学或主持学术会议。除几次到美国外,他还到加拿大、瑞典、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澳门、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参观、考察。在1985年美国出版温特罗布(Wintrobe)所著的一部有关血液学历史的书籍“Hematology,The Blossoming of a Science,A Story of Inspiration and Effort”,书中收入了郁知非的传略。在国内外医学杂志上,郁知非共发表科研论文130余篇,其中多篇被评为优秀论文;编著、主编或参与编写已出版的书籍12本,执笔300余万字。较重要的著作有《贫血及红细胞系疾病》、《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血液病学》、《现代血液病学》、《临床血液学最近进展》等。2002年2月17日晚,广州传来我国著名的内科学、血液病专家、中国血液病学奠基人之一,原浙医一院院长郁知非教授因病溘然长逝之噩耗,使我热泪盈眶,夜不入寐。郁知非教授1940年毕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同年任协和医院住院医师,1941年在上海同德医学院任教授,1949年2月至1950年9月在纽约市西奈山医学院从事血液病研究工作,其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为报效祖国,1950年9月毅然回国,历任浙江医学院附属一院院长、医疗系主任、内科和血液学教授。

看这些专家都挺历害我也不知道我家先生眼睛很罕见的病能不能给、,治好

1、刘奕志,院长,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政协委员,中山眼科中心主任、眼科医院院长,海南眼科医院院长,白内障科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兼白内障和人工晶状体学组副组长,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具有熟练的白内障手术技巧,擅长各种类型白内障的小切口原位碎核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尤其对晶状体脱位、硬核白内障、青光眼术后的白内障、合并葡萄膜炎的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等复杂病例的治疗具有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率先在国内开展双手微切口超声乳化技术,染色剂撕囊术及囊袋张力环植入术等多项新技术。2、钟兴武,常务副院长,医学博士,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教授、主任医师、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视光学会常务理事,隐形眼镜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休士顿大学视光学院外聘助理教授(2002年5月至2008年5月);国际隐形眼镜教育者学会(IACLA)资深会员(Fellow)。《国际眼科杂志英文版》编委,《Ophthalmology》,《Molecular Vision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 》审稿专家。主要从事眼科视光学和角膜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专长近视眼手术治疗,角膜病防治与角膜接触镜矫治。发表专业论文70篇,其中SCI收录22篇;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3、陈海波,副院长,医学博士,主任医师。1984年7月毕业于广东省湛江医学院,同年到海南人民医院眼科工作。1988底自费赴日留学,在日本国群马县临床眼科研究所进修,学习了一系列眼科先进技术。1993-1997年就读日本山梨医科大学并获博士学位。从事眼科工作近30年,以白内障、青光眼病的诊治为专长,熟练掌握眼科各种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熟练掌握各种抗青光眼手术、各种复杂白内障的超声乳化手术及准分子激光屈光矫正手术等,在海南省眼科界享有较高盛誉。在国内外眼科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4、邢健强,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中华医学会海南分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社区康复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视力残疾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海南分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编委、海南医学杂志编委、中国实用眼科杂志通讯编委。曾获全国和海南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先进个人”、“中华眼科学会奖”。专业特长: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准分子、飞秒激光),白内障、青光眼手术,眼眶肿瘤、眼整形手术及眼底病诊断治疗。5、彭鸿钧,主任医师。师从著名眼科专家杜念祖教授,眼整形专业研究生毕业。中山眼科中心眼整形专科创建人之一。并在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UCLA)Jules Stein眼科医院整形科专业进修,UCLA医学院博士后。从事眼科临床工作二十多年,对眼睑再造,上睑下垂矫正术,小睑裂综合征矫正术,活动义眼和眼眶修复,眼袋清除术和双眼皮形成术等有丰富经验和较深入造诣。并在国内率先将激光技术应用于眼整形和美容手术。6、刘红山,医学博士,博士后。主任医师。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眼科学系研究助理教授。熟练完成各种眼科基本检查,独立完成眼科临床常用的眼超声波、角膜地形图、角膜内皮分析仪、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等检查操作和眼部激光等治疗技术操作。在眼科手术操作方面,熟练完成各种类型的角膜移植手术、角膜上皮移植术、角膜缘组织移植术、眼前段重建术、角膜切开术、角膜切除术等;熟练完成各种白内障手术,如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小切口无缝线技术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等;熟练完成青光眼小梁切除术、阀门植入术等;熟练完成常见眼部整形及美容手术,如上睑下垂矫正术、眼睑重建术等;独立完成常见斜视矫正术、泪道手术、网脱复位手术、简易玻璃体切割术以及眼内异物定位与取出术。7、冼文光,医学硕士,主任医师。1984年毕业于海南大学医学部,1991年于同济医科大学获医学硕士位。1997年-1998年作为访问学者赴意大利米兰大学留学。长期从事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临床、科研工作。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参与两部专著的编写,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两项。8、马进,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Eye Hospital of Oslo University, Norway 访问学者。从事眼科学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现供职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外科,从事眼科专业“眼底病”。现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眼底病学组委员,《中华眼底病杂志》编委,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微循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国眼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眼科分会常委。以第一作者发表国内外论文共60余篇,其中包括SCI论文10余篇,中华眼科杂志等中华系列文章近20篇。熟练诊治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擅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手术治疗。9、曾明兵,博士,博士后,副主任医师, 1994年7月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本科毕业, 2000年7月及2007年12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硕士及博士毕业,并获硕士及博士学位,2009年9月至2010年9月于美国霍普金斯大学Wilmer 眼科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及高级访问学者学习。主持或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等多项研究课题。曾参与《超声生物显微镜诊断学》、《临床眼科解剖学》、《临床眼科新进展》及普通高等医学院校《眼科学》教材的编写工作。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参与10余篇,以第一作者发表中华医学系列杂志论文5篇参与20余篇。擅长白内障的基础研究及临床诊治工作,尤其擅长各种类型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治疗。10、黄雄高,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2005年6月获武汉大学医学硕士学位,2012年6月获中山大学博士学位。自攻读硕士学位以来,一直致力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主持和参与研究基金多项。对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有较深入的研究。已发表国际SCI期刊论文2篇,国内核心期刊及科技统计源期刊论文16篇。熟练诊治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擅长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手术治疗,如玻璃体出血,各型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裂孔,黄斑前膜等的手术。11、史贻玉,副主任医师。1993年7月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7月分配到海南省人民医院眼科担任眼科临床工作。2005年12月获得眼科副主任医师职称。曾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进修学习。专业特长:青光眼、白内障及各种常见眼病的诊断及治疗。12、林明楷,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青光眼科副主任。擅长各种类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及青光眼的药物、激光和手术治疗;对难治性青光眼有较强的分析和诊治能力;对青光眼特别是开角型青光眼和皮质类固醇性青光眼的发病机制,青光眼视功能损害、保护和再生机制等有深入的研究。13、邵应峰,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1990年毕业于原中山大学医疗系全英班。后留任原中山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临床医师和大学教师,从医教研工作。期间两次参加中国“中国视觉第一行动”扶贫医疗队,往贫困山区开展白内障手术复明工作,并担任医疗小组组长。1998年起于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师从我国著名角膜病专家陈家祺教授,主攻角膜及眼表疾病的防治并或博士学位。曾受凯思奖学金海外研究资助项目资助往美国New York Eye & Ear Infirmary师从国际著名眼科专家Danning Hu教授,从事合作研究并进修学习。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科研项目。在专业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4篇。参与专著编写一部。专业特长为眼表、角膜疾病诊治。擅长角膜移植,人工角膜、泪道、眼整形等眼表角膜手术以及青光眼、白内障等眼前段手术。

大众医学杂志微博

虽然早在预料之中,但还是比预想的要来得早。

2015年10月29日,国家全面放开二胎的消息像一声惊雷,炸醒了还沉浸在股市过山车和双十一血拼的人们。此时,距离2013年11月国家放开单独二胎还不到两年。在那之前,“只生一个好”的口号已经喊了30多年。

一时间,QQ群微信群传递着各种“决定生马上生”的狂喜和“不想生养不起”的纠结。

虽然对于处在生育高峰的80后和即将迈入生育大军的90后,生不生二胎更是一个经济问题,一个心理问题,但不可避免的是,生理问题成为越来越多的高龄产妇们难以迈过的第一道坎儿。

所以,如何帮助高龄产妇们顺利度过再生育大关,为二胎家庭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生理基础,才是最切实的问题。蝌蚪君在这里整理了专家们给予高龄产妇的一些实用建议,虽然问题可能比我们想象中要多很多,但每一个都值得我们认真面对。

Q:什么年纪生育最好?

A:从母子健康、家庭生活以及工作学习等方面考虑,生育的理想年龄应是25~30岁,最好不超过35周岁。从纯生物学上来说,25岁左右是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这时子宫颈管弹性好,容易扩张,子宫肌肉收缩有足够力量,容易平安分娩。

Q:什么是高龄经产妇?

A:高龄经产妇指年龄≥35岁分娩1次或以上的产妇。35岁以后的女性生育功能明显下降。怀孕失败率可达20%左右,40岁以上时失败率可达50%以上,45岁时失败率更是高达70%以上。即使怀孕了,35岁以后,女性盆腔已经基本固定,关节韧带逐渐变硬,不易扩张,子宫收缩力和阴道伸张力也较差,这些均会导致分娩时间延长、难产机会增加甚至产后出血。高龄孕妇行剖宫产、钳产等助产的比例比非高龄产妇高20%以上。而已经生育过孩子的高龄经产妇更是临床医生的重点监测对象。

Q:高龄产妇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

A:妊娠期并发症:异常体重增加、肥胖、妊娠期糖尿病、慢性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前出血、前置胎盘、多胎妊娠、胎膜早破、早产;

产时并发症: 胎先露异常、头盆不称、异常产程、产程中催产素应用增加、剖宫产增加、阴道器械助产增加、肛门括约肌断裂增加、产后出血等;

另外还要着重提醒,高龄产妇易发生死产,尤其在妊娠37~41周达到高峰。

Q:为什么高龄经产妇风险更高?

A:高龄产妇再生育产后风险在于静脉血栓形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发生凶险性前置胎盘,致产时、产后大出血增加,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致手术后的隐性大出血,母婴死亡率高等。

看起来相当恐怖吗?还有更恐怖的——我们接下来重点说一说,高龄经产妇最需要注意的几种情况:

1、瘢痕子宫

因为我国大多数女性只生育1胎,其中的大多数又选择了剖宫产,如今政策开放了,想生育二胎了,但之前的剖宫产可能已埋下隐患——瘢痕子宫。这样再次妊娠的话,就面临诸多危险,发生前置胎盘,尤其凶险性前置胎盘、子宫瘢痕妊娠、再次剖宫产等概率较大,也易发生大出血、子宫破裂,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前次剖宫产手术的质量、术后的恢复情况、本次妊娠期胎盘部位、胎儿大小、孕妇整体情况( 包括血压、血糖、凝血功能、各种用药等) 都成为再次手术前评估手术风险的关键。对于前次手术困难,术后发生高热的孕妇再次手术时尤其要谨慎,以免伤及膀胱。尤其是近10年来剖宫产多采用腹壁下横切口,以利于哺乳及美观,但较早期的下腹部纵切口相比,膀胱上提的概率较多,再次手术进腹时误伤膀胱的概率加大,手术时一定要小心,盆腔广泛粘连时应避免误伤肠管。

如果前次剖宫产手术导致腹腔粘连严重,再次手术甚至可能发生脏器损伤,以膀胱损伤最多见。不仅使原有的腹腔粘连加重,以后易出现慢性下腹痛,甚至肠粘连、肠梗阻。而多次剖宫产手术易增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会。因此,如果是瘢痕子宫,再孕时一定要进行孕前咨询,认真听取医生就再次妊娠时机、孕期保健及孕期注意事项、分娩时机及方式提供的正确建议,而且手术中仔细操作,选择最佳切口部位。

建议有剖宫产史者,若准备再生育,至少应在术后1年待瘢痕愈合良好为宜,以防发生子宫瘢痕妊娠,或凶险型前置胎盘、子宫破裂、大出血等危及母婴生命的情况发生。切口愈合良好者,除存在剖宫产绝对指征外,并非绝对需要剖宫产,也可进行阴道试产。

2、妊娠期糖尿病

年龄是妊娠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高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显著高于适龄孕妇。研究显示 47 岁以上孕妇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是 27 岁以下者的倍。

3、前置胎盘

近年来,胎盘因素逐渐取代宫缩乏力,成为导致严重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同时也是子宫切除的首要病。需要注意的是,年龄每增加1岁,发生前置胎盘的危险增加12%。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越来越多的胶原蛋白替代了子宫肌层动脉壁的正常肌肉成分。这些血管壁损害可以限制动脉管腔的扩张,继而影响胎盘的血运。

尤其需要警惕的是凶险性前置胎盘的发生,可能出现围术期大出血,高龄经产妇由于身体功能减弱,对大出血耐受性降低,易导致弥散性凝血功能障碍、失血性休克、子宫切除等并发症。

4、清宫史

(此清宫非彼清宫)高龄妇女再生育时往往有多次人工流产、分娩史、子宫手术史。由于多次清宫,子宫内膜受损引起子宫内膜炎或萎缩性改变,胎盘血供不足,为摄取足够的营养,胎盘面积扩大,延伸至子宫下段,使前置胎盘和胎盘形态异常发生率增加。

5、羊水栓塞

高龄经产妇在间隔多年后再次妊娠,期间有避孕失败多次流产经过,可造成子宫创伤,使子宫壁变薄,且子宫下段、宫颈内口存在不同程度的陈旧性损伤,再次妊娠分娩时的子宫收缩过强或各种不适当的催产、引产是诱发羊水栓塞、子宫破裂及软产道损伤等重要原因。因此,在分娩的过程中,应提倡“回归自然”,尽可能减少对正常产妇生产过程不必要的干预,以期达到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出现的目的。

6、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和脏器损伤是高龄经产妇常见而严重的分娩时并发症,有文献报道高龄经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是年轻经产妇的 倍。因为高龄经产妇精神高度紧张、产程中体力消耗大,孕产次多,子宫肌纤维损伤严重,影响子宫收缩和缩复功能引起产后出血。此外,高龄经产妇生殖道感染多,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组织弹性差,加上高龄经产妇胎儿体重普遍增大,增加产道负担,宫颈阴道裂伤常常发生,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率。

7、静脉血栓

高龄经产妇妊娠期间往往处于高凝状态、静脉回流障碍、分娩或剖宫产时血管内皮受损,加之产妇活动减少、卧床增多、体型肥胖等均为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产褥期长期卧床也增加了血栓形成的风险。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更加重了这一变化,由于血管痉挛及血管内皮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血容量相对不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40%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存在血栓形成倾向。

在妊娠、分娩及剖宫产术后的产褥期内,胀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盆腔静脉扩张,血流缓慢,如长时间卧床,均促成血栓的形成。一旦患者下床活动,尤其排便时下肢肌肉收缩和腹肌用力可使血栓脱落至肺、脑、心脏以及其他脏器的动脉内,发生血栓栓塞,动脉狭窄直至闭塞,导致猝死。

对于这些问题,预防意义远超过治疗。

预防应从产前检查开始,加强孕期保健和管理,积极处理妊娠并发症,尽量消除焦虑情绪;临床医生尤其要对重点对象重点监测,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术后早日起床活动,予以双下肢按摩,保持大小便通畅,加强导管护理,降低药物刺激,避免引起静脉炎,有效降低术后静脉血栓的危险。

蝌蚪君说了这么多注意事项,目的只有一个:关爱高龄产妇,理性孕育二胎。

--------------------------

参考文献:

1、《单独二胎政策开放高龄产妇面临的临床问题》,范建霞,杨帅,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年第34卷第5期;

2、《高龄孕妇再生育产时以及产后风险》,黄亚绢,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年第43卷第8期;

3、《年龄是生育二胎的最大阻碍》,陈焱,@大众医学杂志微博。

大众医学杂志简介《大众医学》杂志创刊于1948年,是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医学科普期刊。创刊68年来,《大众医学》杂志始终秉承创刊人裘法祖院士提出的“让医学归于大众”的办刊宗旨,为广大中国民众提供科学、丰富、实用的健康保健知识和医疗信息服务。大众医学杂志订阅:

读者在大众医学杂志网站论坛发的帖子我的一位朋友前几年闭经。听身边的姐妹说都相继去取环了, 她才想起这件事。结果,去医院取环时,医生发现节育环深深地嵌在她的子宫里,费尽力气仍无法取出。医生告诉她,要不终身带环,要不得通过开腹或宫腔镜取环。请问专家:她真的需要做手术才能取环吗?终身带环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闭经后是不是越早取环越容易取出来?我还认识另外几个即将闭经的朋友,她们希望知道这方面的知识。谢谢专家! 妇女绝经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体内的雌激素迅速减少,生殖器官逐渐萎缩,子宫变小,子宫肌肉变薄、变脆。绝经时间越久,这种变化越明显。由于节育环的大小固定不变,子宫缩小后,节育环就会嵌入子宫壁内,如果节育环嵌入部位有血管,可引起出血;如果节育环被挤入盆腔或腹腔,就会出现感染和腹痛。所以说,妇女绝经后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取出节育环,以免使节育环发生嵌顿,并造成取环困难。具体地说,绝经后半年至一年内应该及时将宫内节育环取出,因为妇女绝经后卵巢不再排卵,因此也就不可能怀孕。 绝经后取环的问题,目前有些妇女存在两种不正确的想法。一是认为自己带节育环已10多年甚至20年以上,不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取不取无所谓;另一种是怕麻烦,害怕疼痛,害怕去医院作取环手术,所以不准备取出来。有上述这些想法的人不了解妇女绝经后的生理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节育环的影响:妇女绝经以后,节育环极易嵌入子宫肌层,绝经时间越长,宫内节育器越难取出。尤其是放置节育器的时间大于节育器本身的有效期,容易引起节育器在宫内断裂,可造成取环操作困难、节育环断裂和残留。 实际取环前,需要做B超检查,以了解环在体内的情况,让医生评估取环的难易程度。还要常规查阴道分泌物,了解有无阴道炎,如有炎症,需要治疗后才能取环。目前有三种取环方式:常规取环,在B超监护下取环,在宫腔镜下直视取环。绝大部分人仅需常规取环就能成功,只有少部分断裂或残留的节育环需要在宫腔镜直视下取环。 绝经后取环困难发生率,远比未绝经取环困难发生率()高。绝经后取环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其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宫颈萎缩变硬,缺乏弹性,难以扩张。因此,充分扩张宫颈是绝经取环成功的关键所在。取环前宫颈准备是必须的,医生会使用一些药物,让宫颈纤维组织软化,便于扩张。这样不仅能减轻术中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 那么,在取环时出现环断裂、部分残留怎么办?如果残留的环在1厘米以下,残留环位于子宫肌肉内,没有腹痛、出血等不适症状,可以长期随访,无需一定要取出;如果有腹痛,出血、性交痛,需要及时用宫腔镜或开腹取出。总之,绝经后宫内节育器应该及时(绝经后6~12个月)到正规医院取出,以防带来不必要的烦恼。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