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种药的性味归经和所具有的功能主治是不一样的。乌梅性味酸、涩,平。具有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等功能。主要用于治疗肺虚久咳,久痢滑肠,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黄芪性味甘,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功能。主要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痿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因此黄芪和乌梅的疗效是很难直接进行比较的。
应该可以,黄芪补气,乌梅酸主收
黄芪和乌梅可以一起煮水喝,能益胃生津,可以治久痢脱肛,虚寒滑泻.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害处,以及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危害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本文目录一览:1、经常喝黄芪泡水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2、黄芪有什么用途?它对身体是否有害处?3、喝黄芪水都有哪些好处和坏处?4、女人吃黄芪的好处坏处5、黄芪是中医的常用药,但你知道黄芪吃多了对身体有哪些危害吗?经常喝黄芪泡水的好处和坏处有哪些?好处:日常服用之后还具有消肿、利尿、美容养颜以及降低血糖和防治感冒的作用,能够令身体的体质还有免疫力更加的出色,同时还具有促进脾胃健康、肺虚等等情况,对于身体乏力、咳嗽气短还有感冒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经常服用黄芪也会很好的保护心血管,对于高血压、高血脂以及癌症具有很好的预防以及治疗的作用。坏处:如果平时过量服用了黄芪水,那么不仅不能够改善头晕眼花的情况,反而会导致病情价值,也就是头晕更加严重,记忆力也没有得到很好的恢复。黄芪属于一种温补性的中药,如果过量服用,身体主要表现为心烦气躁以及脸颊泛红。黄芪泡水喝的禁忌:1、正在月经期间的女性也是不能够服用黄芪水,否则会对月经还有身体造成不利影响。2、如果是属于肾阴虚、湿热以及热毒炽盛的患者,那么千万不要服用黄芪泡水,因为这不仅不能够令身体恢复健康,反而会加重病情。这一类型的患者想要令身体恢复健康,那么就应该将黄连、大黄、败酱草以及栀子一起泡水服用,千万不能够选择黄芪。3、感冒发热的患者别服用黄芪,这不利于身体退烧;4、怀孕期间的女性服用黄芪也需要特别的注意,因为很有可能导致滑胎,对胎儿和孕妇造成伤害,特别是孕晚期的准妈妈更是需要特别注意。5、如果是患有肺结核的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咳血、口干舌燥以及身体发热,那么我们也是不建议单独使用黄芪泡水喝的,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搭配合适的中药。以上内容参考?人民网—黄芪泡水喝有什么功效和禁忌黄芪有什么用途?它对身体是否有害处?黄芪的功效与作用:1、益气固表:生用黄芪,有益气固表、利水消肿、脱毒、生肌的功效。2、补气养血:蜜炙黄芪有补气、养血、益中功效。3、降血压:现代医学证明,黄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压、保护心脏、双向调节血糖、抗自由基损伤、抗衰老、抗缺氧、抗肿瘤、增强机体免疫力作用。黄芪还能扩张血管,改善皮肤血液循环和营养状况。其还能消除肾炎患者的蛋白尿,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原减少。黄芪虽好,但它毕竟是药物,是药物就会有副作用,就不能长期食用,也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原因如下:1、长时间喝黄芪泡水,容易出现“上火”症状的,如面红、心烦、睡眠差或失眠、咽痛、血压升高或头晕等,甚至使疾病病情加重或逆转病势。临床上,一般人经常单独使用黄芪进补或一次性大量进补,那是加重病情的危险行为。2、正在月经期间的女性是不能喝黄芪泡水的,否则会引起月经不调、经血增多,对身体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3、肾阴虚、湿热以及热毒炽盛的患者,千万不要喝黄芪泡水,因为这不仅不利于身体恢复,反而会加重病情。4、肺结核的患者,症状主要表现为咳血、口干舌燥以及身体发热,那么也是不建议单独黄芪泡水喝的,一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搭配合适的中药。5、怀孕的女性也是不能喝黄芪泡水的,因为很有可能导致滑胎,对胎儿和孕妇造成伤害,孕妇如果不小心使用了黄芪,那么有可能导致体内的羊水减少,这样在分娩的时候产程就有可能增加,这样就增加了胎儿的危险。6、感冒发热的患者也别服用黄芪,这不利于退烧,对身体恢复是不好的。扩展资料:中医建议上班族最好能够坚持每天都喝一些黄芪水,这样不仅能够令身体的体质还有免疫力更加的出色,同时还具有促进脾胃健康、肺虚等等情况,对于身体乏力、咳嗽气短还有感冒具有很好的效果。如果感觉到自己的压力非常的大,身体也越来越疲惫,那么喝一些黄芪水能够很好的令身体充满精神;很多人在早上起床的时候眼皮会出现浮肿的情况,这对于很多爱美女性来说是不能够忍受的,想要改善这种情况,只需要泡上一杯黄芪水就可以美美的恢复容貌;如果想要起到非常不错的养颜美容的作用,那么将黄芪和白芷以及红花一起泡水服用只需要长期坚持皮肤就会越来越白皙。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长期喝黄芪水有毒副作用?哪些人不适合喝黄芪水喝黄芪水都有哪些好处和坏处?现如今的人随着着日常生活标准慢慢的提高,可能也会习惯性的挑选喝黄芪水,期待可以做到增强体质的功效。但是在挑选饮水的全过程中,却不清楚它究竟拥有哪些的功效。黄芪性温,能够达到很好的补中益气、消毒利尿的作用。喝黄芪水对于我们的身体非常的有利。黄芪治疗高血压很多高血压患者,特别是老年患者,很容易出现下半身浮肿的情况,喝黄芪水能够起到很好的消除水肿、降低血压的作用。黄芪缺铁性心脏病如果患者患有缺铁性心脏病,那么每天取出五十克的黄芪用水煎煮,然后将药液分为三次服用。科学家为此还做过实验,发现黄芪和丹参片进行对比,发觉黄芪的效果要好得多。喝黄芪水的好处除了能够缓解心绞痛的情况之外,还能够有效的改善许多临床的客观指标,对于令身体恢复健康有着很好的作用。喝黄芪水的好处,能够有效的缓解心绞痛的情况。黄芪提升抵抗能力黄芩能够益气,提升机体免疫能力,以做到抗病性祛邪的目地;对肿瘤细胞的转化成和外扩散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当今试验和临床医学运用的得出结论,泡荼常喝,能显着提升和改进老年人、体质虚弱者和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和内分泌系统,具备健壮身体和防衰老的功效。喝黄芪水的好处很多,不仅能够令我们的身体更加的强壮,同时还能够有效的治疗各种各样的疾病。在我国的历史之中,很多人都曾经受到了黄芪的“帮助”,例如曾经将文学家胡适从病危中拉回来。黄芪是药三分毒,黄芪虽好,合适的人用则效果加倍,不合适的人用了就会出现副作用。所以清楚自己到底是不是合适的人十分重要。感冒的人不要用黄芪,因为黄芪具有固表的作用,不利于感冒的恢复,因此就会加重病情。阴虚火旺的人不宜用黄芪泡水喝,黄芪本身属于温热的中药,湿热体质,热毒炽盛等都不适合用黄芪。女人吃黄芪的好处坏处黄芪是常见的中药材,具有很好的药性,女人食用黄芪具有调理内分泌、补中益气的作用,如果女人有内分泌失调或者气虚等情况,服用黄芪可以很好的帮助调理身体,黄芪还有一定的增强身体免疫力的作用,可以和其他中药配伍服用,也可以加入平时的膳食当中,有益于体质健康。女人吃黄芪的坏处正确食用黄芪不会有坏处,不当食用黄芪可能会增加身体中的燥热之气,长期不当食用可能会影响体质。黄芪性质温和,具有滋补养生的作用,适宜女人日常养生保健食用,若是没有对症或者本身体质较热,建议不要大量食用黄芪,以免引起身体不适。黄芪是中医的常用药,但你知道黄芪吃多了对身体有哪些危害吗?黄芪是中医的常用药,但你知道黄芪吃多了对身体有哪些危害吗?黄芪是临床常见中药材,根入药,味甘、性微温,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生肌之功效,气血双补,气短心悸、虚脱、自汗、同情心水肿、慢性肾炎、长漏、脱肛、子宫脱垂、痈痈另外,黄芪中含有糖类、蛋白质、氨基酸、叶酸、核黄素、铁、钙、锌、磷等多种营养素,可以说是药食同源。我们在煮粥、炖菜、泡茶时可以加入适量的黄芪,营养也很健康。黄芪入药,历史悠久,为壮剂,益正气、壮脾胃,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多部经典古药书中,补中益气高雅。黄芪食用,营养丰富,受到人们很高的评价。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的主要药效成分为黄酮类成分、皂苷类成分和多糖成分,其中黄酮类成分有抗氧化应激、清除氧自由基、抑制脂质过氧化、扩张小动脉、减轻或消除心、脑、肾血管淤滞、微血管通透皂苷类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脂质代谢紊乱、降低血粘度、抗心肌缺血、脑缺血等作用的多糖成分具有保护肝脏、促进外周血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的恢复、提高单核细胞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改善免疫功能、调节血糖等作用黄芪在临床上适用于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患者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辅助治疗。由于黄芪中的各种活性成分,如黄酮类成分、皂苷类成分等都是完全抗原,长期食用黄芪最常见的危害是过敏反应,呈皮疹、荨麻疹、斑丘疹、瘙痒、皮肤红潮、哮喘发作等,严重者可出现过敏反应。另外,黄芪还有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会引起头痛、失眠。黄芪也有胃肠刺激性,少数患者服用后出现呕吐、腹胀、腹泻、纳差等胃肠症状。最后,黄芪具有抗血小板作用,少数患者服用后会出现牙龈出血。临床上服用黄芪后,出现四肢剧烈疼痛,同时也有患者伴有颤抖。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害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危害、黄芪的功效与作用害处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摘要:黄芪是一种多年生豆科草本植物,也是一味较为普遍的中药药材,具有利水消肿、保肝降压、消炎抗菌、活血生肌等作用。我国从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开始利用黄芪进行中医治疗,直到现在,黄芪仍然在中医临床治疗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本文就主要从现代药理学的角度出发,研究黄芪的化学成分,并分析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关键词:黄芪;化学成分;药理;中医临床;作用由于黄芪在医学临床中表现出多种药理作用,具有非常广泛的临床使用价值,因此这种传统的中药药材受到了世界医学的广泛关注。不但我国的医药学学者对黄芪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国外部分医药学专家也在相关领域进行了研究。研究证明,黄芪本身含有多种糖类、黄酮类、氨基酸、皂苷类以及其他多种微量元素。正因为如此,黄芪才能在医药学临床中体现出广泛的药用价值。以下笔者就结合现有的研究文献,来对黄芪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行简单归纳和分析,以供参考。1、黄芪的简单概述中药学中所指的黄芪,主要是指黄芪这种植物的根经过晾晒后所得到的干燥根。一般多为蒙古黄芪的根或者是膜荚黄芪的根。野生的黄芪主要生长在我国的蒙古、华东、华北和西北等地区,但是因为黄芪的药用价值很高,目前我国全国各地都有黄芪的人工栽培种植。
黄芪具有健脾补中,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托毒生肌的作用,可用于治疗气虚,气血亏虚疮疡等疾病。化学成分如图:
黄芪根中分得β-谷甾醇、亚油酸主亚麻酸。最近从中分离得12种结晶成分,以及21种氨基酸和1个结晶成分D-β-天冬素(D-β-Asparagine),还证明含有β -谷甾醇、胡萝卜甙、二十九烷、胆碱和蔗糖等。又提到一种具有免疫促进作用的黄芪多糖(Astragalan),经水解后证明它是葡萄糖与阿拉伯糖的多聚体,分子量在2万以下。山西医学院分析了本品中微量成分硒的含量为~。
dimethoxyisoflavane。
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本经》记载:“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补虚,小儿百病。”《日华子本草》记载:“助气壮筋骨,长肉补血。”
这对于将黄芪作为体外添加剂在辅助生育技术方面(如人工授精、体外授精等)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医生开讲:黄芪是补气药有很长历史,可以很好调节人的体质
论药对与方剂配伍的关系 药对,也称对药,是指临床上常用且相对固定的中药配伍形式,是方剂配伍的一种特殊形式,为方剂的最小配伍单位。药对并非两味药物的随机组合,也并非是两种药效的单纯累积相加,而是历代医家积累临证用药经验的升华。 1药对的沿革 人类在长期的生活与劳动实践中,从简单的用药知识中不断总结归纳,逐步产生了药性理论,继而在临证实践中形成药对理论的雏形。其内容散见于历代文献,如《内经》即有半夏与秫米配伍治疗失眠的记载,秦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首次提出了“七情”理论,成为药对理论形成的基础。仲景颇得药对使用之心得,《伤寒杂病论》中有许多应用药对治病的经验,成为后人研究药对的基础。早期以药对命名的文献,如《雷公药对》、徐之才《药对》等皆已亡佚,仅能从现存的其它医著中见到部分内容。现代医家施今墨先生善于运用对药,创制了许多现代药对。当代许多医家纷纷著书立说,更促进了药对理论的完善。由此可知,药对的雏形源于生活实践;其理论的形成脱胎于《神农本草经》;而将其灵活运用与发展的是《伤寒杂病论》。药对理论源于一部药学专著,发展于一部方剂专书,注定了药对理论与中药学和方剂学有着难以割舍的关系。 2药对的组成方式 药对的组成并非两药的随意组合,而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原则,依据一定的病证而选取特定的治法,针对治法选择性地应用与之性味、功用相匹配的两味中药。 2.1药性配对 药性,即中药的性能,它包括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①四气配对:如同为寒凉之性的金银花、连翘合用以加强清热解毒之功属于寒凉配对;附子和干姜皆具辛热之性,二药合用属于温热配对。②五味配对:如酸收的白芍与甘缓的甘草合用,酸甘化阴,共奏补虚缓急之功,属酸甘配对;桂枝辛甘而温,常用于表证,甘草甘平健脾益气,二药合用,专行营分而走里,有辛甘养阳之力,属辛甘配对。③升降浮沉配对:如同趋向的升麻和柴胡,二者皆有向上的作用趋势,共奏升阳举陷之功;异向作用趋势的如桔梗与枳壳,一升一降,开宣肺气。④归经配对:如天门冬和麦门冬,天门冬善人肾经,麦门冬善人肺经,二者配对,既可润肺,又可滋肾。⑤毒性配对:如半夏和生姜配对,生姜可杀半夏之毒等。 . 2.2按七情和合配对 七情和合理论是临证用药的一般原则。除单行外,其余六种即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皆蕴含着药物的配伍关系。此种药对组成方式古今文献书籍论述颇多,故不赘例。 药对的形成及其临证运用,促进了药对理论的发展。而且,其组成的方式也具有多样性,甚至是交叉存在的。如天门冬和麦门冬属于按归经配对,二者皆属寒凉之品,适用于阴虚有热者,故又属按四气配对;若从功用而论,二药合用,共奏润肺滋肾之功,又属相须配对。一般而论,药对的组成方式实际上是两药药性在某种程度上的吻合,进而在临证应用中形成一种较为固定的组合形式。在一首方剂中,较为固定的配伍是药对,而其它药物的组合,则是一种配伍关系,但未必是药对。如麻黄汤中的桂枝和麻黄皆为辛温之品,二药同用,相须而成发汗解表之药对,但麻黄和甘草则不属药对,二药属于一种配伍关系。 3药对的组方及临证价值 药对的临证价值主要是通过组成一定的方剂而实现。如银翘散中的金银花与连翘,五苓散中的泽泻与茯苓;补中益气汤中的黄芪与人参等。而且,药对本身亦可独立成方。如六一散、当归补血汤、枳术丸等。此外,尚有多个药对组成一首方剂。如黄芪与白术药对补肺益卫、健脾利湿;黄芪与防风药对固表祛风;防风与白术药对健脾疏肝,益卫固表。三对药对合而成玉屏风散,共奏益卫固表,祛风止汗之功。又如大承气汤中大黄和芒硝共奏泻下攻积之功,枳实与厚朴合用理气导滞,同时依据配伍规律我们知道行气有助于泻下,泻下又有助于行气,两个药对又是相互促进的。可见,药对可以使方剂的配伍更加合理,功效更加明晰。 药对均具有比较固定的功效,若其作为方中的主要部分,则使方剂的组成更具针对性,重点更突出。但这种固定功效是单纯指两味中药而言。在一首方剂中,药对这种固定功效的发挥,则是以方剂配伍为前提的。如桂枝汤中的桂枝和白芍的功用是调和营卫,但在桂枝茯苓丸中,在大对活血化瘀药作用下,桂枝取其温通经脉而行瘀滞之功,白芍则为和血养血之用,二药在本方中虽然也有一定的调和气血作用,不能仅从药对自身来理解二药在方中的作用。药对在方中发挥何种作用,其作用大小等,是以方剂的配伍为前提的。因此,我们在临证处方时,既要灵活而充分地运用药对,同时又要遵守方剂的配伍规律。 4药对对于方剂配伍研究的引导价值 药对理论的研究,对于理解中药复方的治病原理,进一步开展中药复方研究工作,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药对理论对于方剂配伍研究有着很高的引导价值。以药对为切入点,按方剂配伍规律,将一首方剂分为若干个药对,进行整方拆方的逐层分析,从而更明晰地阐述方剂的配伍规律。值得注意的是,不能随意将方剂中任意两药随机拼凑为药对,应该在遵守方剂配伍规律的基础上,灵活运用。 在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研究日益兴盛的今天,充分利用药对理论的引导价值,将执简驭繁。单味中药的有效成分比较复杂,而影响中药复方药理作用的因素则更加多样和不确定,这给研究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阻力。如能运用药对理论的引导价值,在所研究方剂中提取出核心配伍部分,进行有效点的成分研究,将化繁为简,成为事半功倍的一条捷径。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其它配伍研究方法,相互促进,最终必将可以阐明中药复方作用的实质。此外,药对理论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理论一旦形成,必然反过来指导临床用药。可以针对一些药对在方剂中作为主要成分,而使方剂功效更为突出这一特性,依据不同证候,以此药对为基础,加减变化,归纳出一组类方,以适应同一病症不同证型的病人。 药对理论有其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灵活地将药对理论应用于中药复方的现代研究中,对于理解中药复方治病原理,丰富和发展中药复方的临证应用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作用。当然,无论是进行何种方剂配伍研究,应用药对时都必须遵循方剂配伍理论的自身规律。药对理论虽然有着自己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它与方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只要存在于方剂之中,就必然遵守方剂的配伍规律。如果违背这种规律,僵化的运用药对理论,这就会成为制约药对理论发展的瓶颈。总之,药对可以说明一定的配伍关系,但它代替不了方剂的配伍关系。
#养肝护肝的中药#
黄芪是一味大家非常熟悉的为补气要药,有很好的健脾利湿,补气养血的作用,黄芪其性微温,味甘。归肝、脾、肺、肾经。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的功效。
黄芪在治疗肝病时效果全面且显著,因其补肺助宣肃、养心益气血、健脾升阳气、护肝利疏泄,益肾助气化而被广泛运用。
我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脏疾病的复方中就广泛运用了黄芪这一补养气血的中药,今天,主要为大家分享黄芪在治疗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肝主疏泄,藏血。肝以血为体,以气为用,体阴而用阳,其气升发,喜条达而恶抑郁。肝为风木之脏,肝郁易侮脾土,形成肝郁脾虚,或横逆犯胃,则为肝胃不和。故肝病的治疗中疏肝不忘健脾和胃。
黄芪具有健脾和中,升阳益气,培土涵木,助脾之运化,利肝之疏泄。临床上肝郁之证用黄芪,常配柴胡、郁金、香附等以疏肝,配当归、芍药以养血柔肝,配白术、党参、茯苓加强扶脾之功,治疗肝郁脾虚之症。
按“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理念,在滋补肝阴的同时佐以吴茱萸、黄芪等振奋肝阳(气)之品,以恢复肝的主疏泄调畅气机的生理功能。
黄芪可增强慢性肝炎患者的细胞免疫力,对清除乙肝病毒(HBV)有一定作用,同时具有促进体液免疫反应的效果,被广泛应用于慢性活动性肝炎免疫功能异常患者的治疗。
黄芪在对肝内循环改善、白蛋白合成的促进方面都有较好的作用,是用于治疗肝病应用比较广泛的中药材。
在治疗肝病的处方中,黄芪一般用量为10~15克,大剂量可用至30~60克。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症状,因人而异。
黄芪是一味应用 历史 悠久的中药,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 历史 。现代研究表明,黄芪的主要成分黄酮、皂苷类、黄芪多糖,具有增强机体免疫、保肝、利尿、抗衰老等诸多作用!
可以说黄芪是一味保肝护肝的良药,正确科学地使用可以使我们战胜肝脏疾病,拥有 健康 的体魄!
“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黄芪是我国中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种药材,远在两千多年前都开始使用黄芪了,黄芪被称之为补气“神药”,单纯拿黄芪泡水来说,可以可以补气益血,防病保健,效果非常好!
选出优质黄芪:辨别被硫磺熏过的黄芪
皮棕黄色,断面微黄,不要选白如纸的黄芪,那一定是被硫磺熏过的。
另外,一般在药店购买的打过真空包装的黄芪品质比较好,被硫磺熏过的可能性很小。
黄芪治好了胡适的糖尿病 糖尿病晚期也能喝!
胡适是我国的大文豪,在1920年的时候入院检查出晚期糖尿病,而胡适在治疗的时候使用的大量的黄芪变控制住了病情,从此以后,胡适先生每次讲课都要泡一杯黄芪水,感觉身体逐渐改观!
“久病必虚”,糖尿病是一种消耗性的疾病,晚期的糖尿病更离不开补气。而黄芪作为补气的第一位,当然对糖尿病有很好的效果!黄芪20克、玉竹15克,这个药对糖尿病人可以作为常用的保健量。
每日黄芪泡水,身体起8种变化!太惊讶了
黄芪10克,枸杞10克。冲90度沸水,10分钟后可以饮用,1杯可以泡2-3次。
1强壮身体
科学家曾经为了了解黄芪的药用功效做过一个实验,经过实验证明,经常的喝一些黄芪泡水动物体重增长较快,并且体内含有的白蛋白与血清总蛋白也有明显的增长,可以达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效果!
2增强心肌收缩力
喝黄气泡水我们不仅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够防止出现循环衰竭的情况,可以有效的加强心肌收缩力,有利于我们身体健康!
3身体困倦、气短的情况
经常的喝一些黄芪水可以有效缓解身体困倦,气短的情况,提高精神状态,并且适当的加一些防风、生姜等等一起用水煎服,还可以提高我们身体抵抗力,预防感冒的发生!
或者我们在黄芪泡水当中适当的加一些浮小麦与麻黄跟,用水煎服,可以缓解盗汗情况!
4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现在越来越多,带来的伤害也不容小觑,而出现高血压之后很容易导致下半身浮肿的情况,而适当的喝一些黄芪泡水,就可以很好的降低血压,效果不错!
防己黄芪汤是《金匮要略》方,经验用量为:黄芪30g、白术12g、防己12g、甘草3g、生姜3片、红枣10粒,常去甘草,加葛根30g,如果伴有血脂高者,加泽泻20g,胸痛头晕者,加川芎10g、丹参12g。
5缺铁性心脏病
心脏病都是比较严重的疾病,如果我们患上了缺铁性心脏病的话,也可以使用黄芪用水煎煮,分为三次服用。能够很好的缓解心绞痛,可以帮助心脏病缓解恢复健康!
6脾气虚证
黄芪作为补气第一位,名气也不是盖的,适当的喝一些黄芪泡水可以有效的缓解脾气虚证,有效的缓解由于脾气虚证所导致的精神倦怠气短等症状!
7银屑病
银屑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慢性皮肤疾病,而我们治疗银屑病也可以选择黄芪,将黄芪与当归、生地和白蒺藜,四种中药各准备三十克,然后用水煎服两次,每天早晚喝一次,也有很好的缓解效果。(注:使用前请遵医嘱)
8糖尿病
从上文胡适先生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黄芪对于治疗糖尿病也有非常好的效果,适当的喝一些黄芪泡水,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缓解糖尿病症状!
黄芪真不愧为药中补气王!补气补血效果真不是虚的,如果你也需要的话,不妨也喝一喝黄芪泡水这碗汤吧,相信它的效果是你想象不到的
和高血压一样,在古代,中医没有糖尿病这个病的,但是,中医有一个病和糖尿病的症状非常像,就是“消渴”病。
消渴,又叫“消瘅”,其实它的命名就反映了这个病的外在表现——又“消”又“渴”。
消有三消——上消、中消、下消。
这与糖尿病“三多一少”的症状一致:吃得多、喝得多、尿的多,但体重减少。
糖尿病典型症状
糖尿病是糖代谢出现了问题,造成体内高血糖,一般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毫摩尔/升即可确诊。
中医认为,糖尿病患者大多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因为身体处于一种偏“热”的状态,所以消耗量大,对能量和营养的需求量也大,容易饿和渴。
而黄芪针对的一般是气虚证,或者脾虚或肺气虚为主的病症,所以,和糖尿病的证型一般没有太大冲突。(但后面我会讲到有一种冲突的情况)
也就是说,糖尿病患者吃单用黄芪、喝黄芪水,一般没有缓解糖尿病症状的作用,该吃什么药还是得吃什么药。
但也没有什么副作用,不会引起血糖突然升高,或者加重阴虚的症状。
好的黄芪表面呈灰黄色,切面中央有从中心向四周放射的纹理,称为“菊花心”
黄芪是一味补气的药材。补什么气呢?主要是补脾气和肺气。
所以,如果糖尿病患者出现以下几种比较常见的气虚、气陷的情况,可以酌情考虑用黄芪:
1、免疫力低,容易感冒;
2、一吹风就打喷嚏,流鼻涕;
3、白天经常冒虚汗(那种吃了东西太热出的汗不算);
4、气短,提不上气;
5、腹部有重坠感,脏器下垂,比如胃下垂、脱肛等;
6、身体整体感觉疲惫乏力,伴有头晕。
黄芪泡水
糖尿病患者三多一少的症状里面,针对容易饿这个症状时,有时候会用到黄芪。
糖尿病病人特别容易饿,如果用山药配黄芪,就不会这么容易饿了。糖尿病病人之所以特别容易饿,是因为脾阴虚,脾阴虚就会有胃热,而邪热不能杀谷,所以吃的东西还没来的及很好的吸收消化,就被排掉了,所以会饿。
此时山药养脾阴就是再好不过的了,再加上黄芪补益脾气,脾就振奋了,容易饿的症状就缓解了。
不过,这种情况,单用黄芪是无效的,需要配伍养脾阴的药物。
有一种情况的糖尿病病人,最好不要用黄芪,那就是阴虚阳亢太过的人。
具体表现为热、动、燥等机体功能活动亢进这类特征,比如脉搏快,怕热喜冷,面红,口渴,心烦,手脚心发热,分泌物或者排泄物呈黄、红色,甚至臭味重,大便干,舌红少苔等。
阴虚阳亢人典型特点:爱着急上火
由于糖尿病病人大多属于阴虚燥热,所以也极容易出现典型的阳亢状态,此时,不宜单独用黄芪泡水喝,会加重上面这一类的症状。
如果一定要使用,也需要请医生综合调理,开出方子,配伍其他药材反佐这黄芪这一作用。
另外,还有3种情况,是要慎用黄芪的,只是这些症状普通人也会有。所以下面的情况,不论是普通人还是糖尿病病人,都不建议单独使用黄芪:
1、黄芪是补虚药,所以,只实不虚的人不适合用,什么是有实证的人呢?实证就是偏阳、热、滞、闭这一类特征,病理产物蓄积,有了不该有的东西的病症(虚证是没有了该有的东西)。
第一种,表实邪盛。也就是外感病(比如感冒、流感等)中后期,感冒已经得了,畏寒发热、流涕咽痛、肌肉酸痛等典型症状都很明显了,这时再服用黄芪容易“关门留寇”,容易让邪气(病菌)留在体内,不跑出去,这时不适合喝黄芪。
第二种,气滞、湿阻、食积内停等。比如实证和虚证的一个区别是,患处不喜欢被按,虚证则相反,喜按。这种情况就不适合黄芪,本来就实,再一补,容易把邪气补得更盛。
第三种,一些新起的病、突然发病,病势急剧时,多为实证。体质比较壮实的人,得病多为实证。
2、疮疡初起,溃后热毒尚盛时期不宜。
皮肤病刚起,还没有化脓的时候,或者脓破溃了,还有热毒,没有完全解除的时候,是不宜服用黄芪的,这会拉长疮疡恢复的进程,甚至反复发作、恶化。
3、有临床报道称黄芪服用过量可引起头晕、胸闷、失眠等症状,或有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重者还会出现过敏性休克。所以刚服用黄芪就出现不舒服的人,就不要再服用黄芪,可能是黄芪过敏人群。
中药在很多情况下,不是某一种病,一定不能用,或者一定不能用某一种药,而是要看具体的情况,具体的病症。
有些病对于某些药单用是禁忌,但是有可能炮制过后,或者与其他药组成了方子,就可以用了。
所以,要有一种整体思维和灵活的思维,不能太死板,也不能太片面,认为糖尿病一定可以用黄芪,或者一定不能用黄芪,延伸到别的病、别的药,也是一样。
黄芪:补益脾肺之气,有强心作用,并能保护肝细胞,防止肝糖原减少,促进肝细胞再生,有轻度降血糖和降压作用。
黄芪
1.肾血流动力学改变黄芪可部分纠正肾脏的高灌注、高滤过、可能与抑制肾脏NO的产生有关。
2.降低血糖黄芪可使肝糖元合成增加,因此对血糖升高有拮抗作用。
3.抑制肾肥大,降低尿蛋白,保护肾功能黄芪可使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尿蛋白排泄明显减少,并对肾功能有保护。
4.免疫调节作用观察黄芪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发现,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主要表现为增加抗体产生,促进IL-2、IL-3等细胞因子的分泌,明显地提高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同时黄芪对免疫功能有双向调节作用,可使过高或过低的免疫反应恢复正常。
黄芪
糖尿病能喝黄芪吗?有很多患有糖尿病的病人对能不能喝黄芪有疑问。下面我来跟大家介绍一下,糖尿病到底能不能喝黄芪?
黄芪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黄芪的功效是补气健脾,升阳举陷,易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糖尿病人是可以喝黄芪的。黄芪有益气的功效,可以增加糖尿病人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
黄芪是双向调节血糖的功能。黄芪有着降糖的作用。可以降低糖尿病发病率,降低糖尿病遗传风险,调节血糖含量。
糖尿病是一种消耗性疾病。久病必气虚,糖尿病晚期,更离不开补气。而黄芪补气,可以很好的治疗糖尿病。
黄芪包装
中药黄芪可以通过增加糖原合成酶活性,而发挥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血糖。
糖尿病为慢性病,患者多为阴虚或气阴两虚。所以可以选择黄芪这种气阴双补的药物来进行服用。
黄芪泡水是黄芪的常见用法,生黄芪10到20克用沸水冲泡。焖数分钟,趁热服用。
另外黄芪水不适合所有的人饮用,阴虚有湿热,热毒致胜,舌红唾液少,怀孕后期,高血压,脑出血者,以及体质偏热的人都不能食用黄芪。
黄芪是百姓经常食用的纯天然品,民间流传着“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顺口溜,意思是说经常用黄芪煎汤或泡水代茶饮,具有良好的防病保健作用。黄芪和人参均属补气良药,人参偏重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常用于虚脱、休克等急症,效果较好。而黄芪则以补虚为主,常用于体衰日久、言语低弱、脉细无力者。有些人一遇天气变化就容易感冒,中医称为“表不固”,可用黄芪来固表,常服黄芪可以避免经常性的感冒。
虽然黄芪的药用价值很高,也常被大家泡水食用,但实际上黄芪在泡水的时候是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注意的。
俗话说是药就有毒,黄芪配伍其他药材虽然能治疗很多疾病,但是也有很多人不适合服用黄芪。
.
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停滞等等的都不适合服用黄芪。也就是说,消化不良,腹部积涨的,身体皮肤有湿疹,虚肥的人,还有就是身体阴虚阳亢的人,比如晚上睡眠质量不好,容易发怒上火,虚阳升举(易勃起但无实精者)都不适合服用。
从体质上
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这种人往往身体虚胖,肌肉松软,尤其是腹部肌肉松软。而身体十分干瘦结实的人则不宜。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经期都不要吃黄芪。
.
从季节上
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为什么感冒不能喝黄芪粥呢?因为黄芪是固表的,它帮助身体关闭大门,不让外邪入侵。可是当身体已经感受外邪的时候,就会变成闭门留寇,把病邪关在体内,无从宣泄了。同理,春天是生发的季节,人体需要宣发,吃黄芪就不太适宜了。
阴虚患者
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1、黄芪与金银花
黄芪补气升阳,益气托毒解毒。金银花清热解毒凉血,能透达,为治疗疮疡肿毒要药。二药补清合伍,补不助热,清不伤正,托毒清解之功显著。疮疡肿毒,疮口久不愈合收口;糖尿病易生疮疖,时发时愈,用治颇宜。慢性肾病,久病气虚,热毒蕴结,肾功能损害,蛋白尿不得消除,二药合用益气扶正,托毒解毒,不伤正不助湿热。慢性肝炎,久病气虚,余热未净,肝功能损害,也宜选用,有益气解毒护肝之效。
.
2、黄芪与山药
黄芪补益脾气。山药益脾气养脾阴固精。二药合用,补不滞气,养不腻滞,共奏益脾气养脾阴之效。此为施金墨治疗糖尿病的有效配伍,可降低血糖。治疗溃疡病,辨证选用二药,有补气止血作用,有利于溃疡的愈合。
3、黄芪与当归
黄芪补益脾肺元气,鼓舞气化。当归养血,和血活血。气旺血生。二药合用,补气以生血,气血双调。气血调和,使阴火可敛可降。
4.黄芪与桑叶
黄芪甘温益气,固表止汗,补气摄血。桑叶甘寒清宣,疏解肺卫风邪,清热而宣燥气。《丹溪心法》称之“焙干为末,空心半饮调服,止盗汗”。《本草从新》谓之“止血……止盗汗”。二药甘寒甘温并用,补固清宣并施,补不壅滞,清宣不耗散,相辅相成,共奏固表清宣止汗,益气轻清止血之功。用于各种虚证的自汗、盗汗,气血阴、阳虚所致汗证均可选用。
5、黄芪与白术
黄芪大补脾肺之气,健脾利水,主肌表之水湿,主在里之水气。药理研究证明,黄芪有保护肝肾功能,促进代谢等作用。白术健脾运湿,补脾益气。药理研究证明,白术有明显而持久的利尿作用,能促进肌力增强,防止肝糖原减少,增加血浆蛋白,纠正血球蛋白倒置等作用。二药合用,能鼓舞脾胃气化,振奋生机,补脾气以化水,运脾气以行水,升脾气以降水,彻表彻里,表里水湿均主。临床用于气虚水湿停滞之肌痹重着、关节痹痛、水肿、假性肢体肥大等的治疗。肾炎肾病水肿属肺脾气虚的常用对药。对消除水肿,消蛋白尿,改善肌体营养状况,增强肌体抗病能力,均有重要作用。用治肝硬化腹水,应大剂量。
6、黄芪与薏苡仁
黄芪补益脾肺元气运毒托毒。薏苡仁清利湿热,解毒排脓,兼能健脾扶正。二药合伍,一以补气扶正为长,一以渗利通行为主,补运托毒,相辅相成,共成益气行水,运毒托毒之功。临床用于慢性肾炎肾病水肿、肝性水肿属脾虚不运者,有消肿、减少蛋白尿功效。肿瘤化疗放疗期间用之扶正解毒,恢复体力,减轻毒副作用。衰弱性疾病用之有振痿起沉疴之效,但须坚持服用才有较好疗效。
7、黄芪与枸杞
黄芪和枸杞子都是很好的保健中药,用黄芪和枸杞来泡水喝,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水平,对于各个年龄阶段都有一定的调养的效果,平时适量喝一些黄芪和枸杞泡水,有很好的滋补功效,有补气血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寒也有一定的调养和治疗的功效。
黄芪即能补气养血,又能防病、治病、美容和延缓衰老,还可以调节人体的免疫功能,调理血压,增强体质,用对了是个好东西,用错了就成了毒。
1. 狄留庆,范碧亭,黄亚.中药穴位给药治疗哮喘的药剂学研究进展,江苏中医1996,17⑸:422. 狄留庆,郭戎,范碧亭.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加味逍遥丸中栀子甙和芍药甙,中国中药杂志 1997,22⑾:6713. 谢辉,范碧亭,狄留庆.薄层扫描法测定杠板归糖浆中槲皮素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13⑵:884. 狄留庆.促渗剂对定喘膏透皮渗透的影响,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13⑶:1465. 狄留庆,范碧亭.加味逍遥丸体外溶出速率及其工艺规范化研究,中成药 1998,20⑸:96. 郭戎,狄留庆,谢辉,范碧亭.HPLC法测定加味逍遥颗粒中丹皮酚的含量,中国中药杂志 1998,23⑶:1567. 陈峰生,狄留庆.薄层扫描法测定礞石滚痰丸中大黄素的含量,基层中药杂志 1998,12⑷:288. 狄留庆,谢辉,潘桂玲,范碧亭.薄层扫描法测定加味逍遥颗粒中栀子甙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14⑵:959. 狄留庆.中药药剂学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教学与实践.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专辑):11410. 狄留庆,谢辉,范碧亭,毛春芹.牡丹皮中丹皮酚提取方法及工艺参数的优化.中药材1998,21⑴:3411. 狄留庆,张丽云,沈金文,郭戎.HPLC测定血压平滴鼻剂中芍药甙的含量.中国中药杂志1999,24⑴:3512. 狄留庆,范欣生,范碧亭,王永洁,童晓东.止喘雾化液的制备及其质量标准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15⑵:8813. 狄留庆.《中成药学》教学内容及要求初探.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9,15(专辑):6114. 王迎春,狄留庆.TLCS法测定咽炎康颗粒中熊果酸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5⑶:17715. 狄留庆,刘忠保.咽炎康颗粒制备工艺研究.时珍国医国药1999,10⑾:81516. 狄留庆.影响方剂疗效的药学因素探讨.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6(专辑):3217. 狄留庆.干姜挥发油的提取及其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研究.中药材2000,23⑵:9918. 狄留庆,徐枢.HPLC法测定止喘雾化液中黄芩苷的含量.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0,17⑴:4119. 狄留庆,谢辉,孙小玉,朱荃,等.经前安胶囊的主要药效作用.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0,17⑿:44120. 赵晓莉,崔小兵,狄留庆.HPLC法测定葛根素葡萄糖注射液中葛根素及3’-甲氧基葛根素含量.中国中药杂志2000,25⑺:41321. 狄留庆,谢辉,朱荃,范碧亭,等.镇静逍遥颗粒的药效学研究,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0,11⑴:3222. 张余生,许惠琴,狄留庆.穴贴定喘膏抗炎作用的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17⑹:36523. 刘幸平,许惠琴,狄留庆.定喘穴贴膏对过敏性哮喘豚鼠SOD、MDA、NO和NOS的影响.中医研究 2001,14⑸:924. 范欣生,周志祥,姜静,余晶华,周建英,李伟东,狄留庆,高想.中药吸入治疗中轻度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痰中IL-8水平的影响,中国医药学报2001,16⑵:3825. 毛春芹,谢辉,狄留庆.片姜黄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研究.中成药 2002;24⑻:58126. 杜伟,周萍,卢金福,许惠琴,狄留庆.定喘穴贴膏对小鼠急性炎症的影响.江苏中医药 2002,23⑵:5027. 狄留庆,许惠琴,王维,林英勇.穴贴定喘膏的平喘作用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18⑶:16128. 杜吉荣,狄留庆.影响中药制剂疗效的药学因素分析.时珍国医国药 2002,13⑵:8029. 薛明,狄留庆,黄耀洲.细辛辛夷挥发油的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时珍国医国药 2002,13⑶:14330. 范欣生,周志祥,姜静,俞晶华,尚宁,狄留庆.Effects of Composite Xinyi Aerosol (复方辛夷雾化剂) on Asthma Related Cytokines in Serum and Sputum of Patients with Bronchial Asthma,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02,8⑷:27531. 赵晓莉,崔小兵,狄留庆,李伟.HPLC法测定海马中次黄嘌呤、黄嘌呤的含量.中药材2002,25⑽:71632. 狄留庆,谢辉,张莉,燕珂.贞芪响声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3,20⑵:14533. 谢辉,毛春芹,狄留庆.护肝拔毒软膏质量标准研究.中成药2003,25⑾:88234. 狄留庆. 蔡宝昌. 李伟东. 杨光明.金银花挥发性成分的GC-MS分析.中药材2003,26⑺:49135. 谢辉,狄留庆,毛春芹.小儿定喘口服液止咳平喘作用研究.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3,17⑸:5036. 李伟东,徐斌,狄留庆,蔡宝昌.RP-HPLC法测定通塞脉片不同拆方浸膏中绿原酸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9⑴:3237. 张莉,狄留庆,吴皓.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通塞脉片中黄芪甲苷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⑵:9438. 狄留庆,范欣生,沈红.复方辛夷口服液的制备工艺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19⑷:22239. 沈红,狄留庆,黄耀洲.乳香、没药提取工艺可行性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9⑸:29240. 王萍,许惠琴,狄留庆.穴贴定喘膏对过敏性哮喘豚鼠IL-3、IL-5和IgE的影响.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3,11⑸:1941. 谢辉,狄留庆,毛春芹.HPLC法测定咳喘平口服液中麻黄碱的含量.中草药2004,35⑵:16442. 李彦超,蔡宝昌,李伟东,狄留庆.马钱子总生物碱的测定及其提取条件的正交设计优选.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4,15⑴:4343. 毕肖林,狄留庆.薄层扫描法测定香菊感冒颗粒中百秋李醇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0⑵:12344. 沈红,狄留庆,黄耀洲.不同提取方法对麻黄中麻黄碱提取得率的比较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⑶:17045. 张莉,狄留庆,吴皓.阳离子交换树脂法除珠蚌蛋白质的工艺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20⑶:17346. 毕肖林,狄留庆.纳米技术及其在医药学中的应用研究.中医药学刊 2004,22⑹:106447. 狄留庆,范欣生,赵晓莉,沈红.复方辛夷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2005,21⑵:111-112毕肖林,狄留庆,黄耀洲. 穴位药物疗法及其临床应用机理分析.时珍国医国药2004,15⑻:532-53448. 李伟东,杨光明,蔡宝昌,狄留庆.三种方法提取当归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比较,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1⑶:206-21049. 王金余,狄留庆,潘红英. TLCS法测定复方芪连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⑹:50. 李伟东,狄留庆,羊亚香. 复方通塞脉片提取工艺的研究.河北中医药学报2004,19⑷:24-2951. 狄留庆,毛春芹,谢辉,郭戎,等.麝香酮2种不同包合物及脂质体载体经皮扩散比较研究.中国中药杂志2005,30⑷:260~26252. 崔箭,狄留庆,沈红,崔勋. 野罂粟中野罂粟碱提取方法及其含量测定.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⑵:53. 张永太,吴皓,狄留庆,许风清.厚朴饮片切制规格的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⑶:173-17454. 狄留庆.中药制药工程学的内涵与外延初探.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21⑵:55. 毕肖林,郭胜伟,狄留庆.中华芦荟多糖提取和粗多糖中总糖的含量测定.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⑷:26956. 狄留庆,沈红,燕珂,刘圣金,等.旋转式制丸技术在通络微丸成型工艺中的应用研究.中成药2005,27⑼:100457. 狄留庆,蔡宝昌,陆茵,赵晓莉,单进军.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的研究思路探讨.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⑷:49~5358. 狄留庆,倪美华,刘圣金.杜仲炮制的历史沿革与现代研究进展.南京中医药大学(自然科学)2005,21⑹:59. 刘圣金,狄留庆,吴德康.杜仲炮制的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5,16⑾:1078-108060. 赵晓莉,狄留庆,吴皓.清胃宁心胶囊精制工艺的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⑸:308-30961. 倪美华,狄留庆,孙淑萍,等.HPLC法测定穴贴定喘膏中木兰脂素的含量.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5,16⑹:433~43562. 孙淑萍,狄留庆,黄耀洲,等.穴贴定喘膏的透皮吸收研究.中药材2005,28⑾:1026~102963. 单进军; 狄留庆.RP-HPLC法测定川芎挥发油中丁基苯酞的含量.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⑵64. 倪美华; 狄留庆; 朱蓉蓉; 孙淑萍.HPLC测定北细辛不同部位及穴贴定喘膏中马兜铃酸A的含量.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⑵65. 吴永霞; 吴皓; 狄留庆; 张莉.两种淡水育珠蚌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⑵66. 单进军; 狄留庆; 罗兴洪; 陈浩.RP-HPLC法测定川芎中丁基苯酞.中草药2006⑵67. 徐向彩; 狄留庆; 谈献和. 脉络宁注射液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研究.时珍国医国药2006⑷68. 孙淑萍; 狄留庆; 黄耀洲; 倪美华.中药全浸膏制剂防潮技术应用研究进展.时珍国医国药2006⑶69. 吴永霞; 吴皓; 狄留庆.动物多糖的化学研究概况.时珍国医国药2006⑷70. 刘圣金; 狄留庆; 吴德康; 宋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杜仲中绿原酸的含量.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⑴71. 徐向彩; 狄留庆; 谈献和; 孙淑萍.皂土澄清剂处理对黄芪浸膏粉吸湿性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⑵72. 韦昌桂; 沈宇清; 葛乃贵; 狄留庆; 张永太.通解口服液质量标准研究.中成药2006⑷73. 孙淑萍; 狄留庆; 黄耀洲; 倪美华.不同辅料对中药全浸膏制剂防潮效果的比较研究.中成药2006,⑹74. 花盈; 狄留庆.薄荷油的基础研究及其应用开发.世界临床药物.2006⑷75. 狄留庆; 孙淑萍; 黄耀洲.粉体表面改性技术降低中药全浸膏制剂引湿性的应用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⑷76. 吴永霞,狄留庆,吴皓,徐向彩.气相色谱法测定穴贴定喘膏中麝香酮的含量.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6,⑷: 1. 高等中医药院校试用教材《中成药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编委2. 中医药系列丛书《家用中成药140问》,江苏科技出版社1998,编委3.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中药专业试题精选》,江苏科技出版社1999,编委4.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中药药剂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编委5. 中医药系列丛书《方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副主编6. 国家执业药师应试指南《中药药剂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编委7. 中医药系列丛书《临床实用中药学》,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编委8. 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中药药剂学》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编委9. 国家执业药师应试指南《中药药剂学》.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编委10. 《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编委11. 高等学校教材《中药制药工程学》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编委12. 《物理药剂学的理论与实践》,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编委13. 高等学校研究生用教材《物理药剂学》科学出版社,2005,副主编 通塞脉微丸的研究与开发 国家项目 第一马钱子生物碱抗肿瘤机理及其靶向给药制剂的研究 国家自然基金 第三杜仲饮片炮制工艺及质量标准规范化研究 国家项目 第一穴贴定喘膏的产业化研究 部,省项目 第一通塞脉片复方活性部位群及其药效学研究 部,省项目 第二中药质量控制关键技术-指纹图谱的研究 部,省项目 第五中药全浸膏制剂防潮技术的应用研究 其他项目 第一半夏泻心胶囊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前研究 其他项目 第二中药复方辛夷口服液治疗哮喘的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 部,省项目 第三芍药甘草汤配伍机理及物质基础研究 部,省项目 第四 名优中成药二次开发的研究思路探讨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7⑷ 第一旋转式制丸技术在通络微丸成型工艺中的应用研究 中成药 2005,27⑼ 第一粉体表面改性技术降低中药全浸膏制剂引湿性的应用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4 第一不同辅料对中药全浸膏制剂防潮效果的比较研究 中成药 2006,⑹ 第二白芍中芍药总苷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工艺研究 江苏中医药 2006,⑿ 第二不同种类离体皮肤及人工合成膜对川芎贴膏体外透皮试验的影响 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6,⑹ 第三气相色谱法测定穴贴定喘膏中麝香酮的含量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2006,⑷ 第二RP-HPLC法测定川芎中丁基苯酞 中草药 2006,⑵ 第二HPLC法测定穴贴定喘膏中木兰脂素的含量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2005,⑹ 第二穴贴定喘膏的透皮吸收研究 中药材 2005,⑾ 第二麝香酮的2种不同包合物及脂质体载体经皮扩散比较研究 中国中药杂志 2005,⑷ 第一 中药药剂学 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3-01-01 第三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04-02 第五中药制药工程学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01-01 第四物理药剂学的理论与实践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5-01-01 第四物理药剂学 科学出版社 2005-01-01 第四
文章来自~《中外医学研究》2021年第35期 作者:刘笑琪① 牛晓骥② 胡金萍② 【摘要】 氧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缺氧可影响人体多个系统,直接或间接造成机体死亡。抗缺氧药物的研究成为预防机体死亡的重要课题。目前中医及西医均对缺氧有了一定认识。近年来, 研究发现中药在抗缺氧方面有较好作用,其中补益类中药表现突出,中医扶正固本治疗原则得到很大体现 。 临床中用于抗缺氧的补益类中药主要有黄芪、红景天、人参、西洋参、当归、枸杞6味。 本文对这6味中药的抗缺氧损伤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补益类中药 抗缺氧 综述 缺氧是指组织因氧供不足或用氧障碍而致的病理反应,严重可致死,临床多表现为头晕、头痛、耳鸣、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心慌、气短、口唇甲发绀等。 近年来,中医药以作用效果高、不良反应小的特点,在抗缺氧防治中应用越来越广范,而补益类中药尤为突出。有研究发现,在缺氧的防治中,使用频率在前20的单味中药中,补气活血类中药的应用率可达70%以上;其次为活血化瘀类中药,应用率在40%以上,使用率较低的为滋阴类中药[1]。临床中用于抗缺氧的补益类中药主要有黄芪、红景天、人参、西洋参、当归、枸杞6味。本文就这6味补益类中药近几年的抗缺氧作用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中西医对缺氧的认识 中医对缺氧的认识 在中医里并没有缺氧这一概念,但可 根据因缺氧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将其归入中医学不同病名中,如“眩晕”“头痛”“喘证”“心悸”“血症”“耳鸣”“虚劳”等证。 中医认为缺氧成因大多与气虚、气滞、痰浊、淤血、阴虚等有关 。中医认为疾病的成因不外乎内外两种因素,缺氧亦如此,其外因为天地之气致病,即外在自然及 社会 环境;内因为人之气不足致病,即气之产生不足及损耗过度;血为气之母,故当机体血生不足时,同样会导致气不足;此外阴阳平衡也是缺氧产生的原因之一;但总的来说,缺氧产生的病机始终与“气”有关[2]。涉及的脏腑有肺、心、脑和肾等[3]。 中医药对缺氧的防治以补气活血、益气健脾、活血化瘀、豁痰开窍等为原则[4]。 西医对缺氧的认识 只要能导致血液内氧饱和度降低,造成缺氧性疾病的条件均可视为缺氧的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 缺氧的形成原因不外乎两种:氧供不足及用氧障碍。常见的有: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贫血、中毒、周围血管病供氧障碍等, 此外高原空气稀薄也会导致缺氧。 西医治疗缺氧的原则有:增加氧分压供氧,增强血液携氧能力,改善心、肺、脑功能等。 用于改善机体缺氧的西药有激素类药物、广谱抗菌药物及降压类药物等。但这些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大,临床应用受到极大限制。 2 补益类中药的抗缺氧防治 补气固本类中药 黄芪 味甘,性温,被称为补气之圣药,多用于体虚之人。 陶文迪[5]研究发现,黄芪水提取物可能通过减少缺氧导致的自由基及代谢产物的过度生成及氧化应激使常压密闭小鼠存活时间延长。黄芪注射液能抑制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可能与其对凋亡相关蛋白Bax及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的作用有关[6]。黄芪甲苷还可通过抑制NF-кB通路保护缺氧心肌细胞,且作用呈浓度依赖性[7]。杨萍等[8]建立乳鼠原代心肌细胞H/R模型,检测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浓度,同时检测到血红素加氧酶(HO)-1表达上调, 证明黄芪甲苷可通过抗炎作用保护缺氧心肌细胞。 曹昌霞等[9]发现 黄芪可能通过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缺氧诱导因子(HIF)-1a的表达,维护细胞膜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从而保护缺氧心肌细胞,且发现黄芪及红景天合剂的抗氧化作用强于单味药物 。 红景天 性平,味涩,被广泛应用于急性高原反应的防治[10] 。钟晓勇等[11]发现红景天甙能提升缺氧PC12细胞活力及能量代谢水平,主要通过mTOR-4EBP1通路实现。皇甫志敏等[12]发现红景天甙可以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和细胞凋亡途径改善小鼠慢性间断性缺氧肺损伤。王渊博等[13]发现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能通过保护线粒体的形态与功能保护缺氧心肌细胞。有 研究发现红景天还可能通过ERK信号通路对缺氧心肌细胞结构及功能进行保护,发挥保护缺氧心肌细胞的作用, 具体机制正在进一步研究中[14]。红景天能促进低氧状态下内皮细胞肾上腺髓质素(ADM)、降钙素受体样受体(CRLR)及HIF-1a的表达,保证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增殖[15]。 红景天还可通过抑制脑细胞线粒体膜通透性转运孔(MPTP)的开放,抑制神经元细胞凋亡发挥其抗缺氧作用[16] 。范能全等[17]发现红景天在剂量为 mg/L时可明显延长斑马鱼低氧耐受时间。 人参 性温,味甘、微苦,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有大补元气的功能。 有报道通过常压耐缺氧实验及急性脑缺血性缺氧实验发现复方人参合剂能增强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并呈现一定剂量依赖性[18]。Lim等[19]发现人参皂苷Rb1能通过清除过量氧自由基保护海马CA1神经元。娄婷婷[20]发现人参皂苷Rg1、Re、Rf、Rb1、Rc和Rb2可能通过对SIRT1/PGC1a信号通路的干预实现其抗缺氧功能。研究发现人参皂苷Rb1能使缺氧Wistar乳鼠心肌细胞自噬力降低,提高AMPK通路相关蛋白活性,提升细胞存活率[21]。杨佳丹等[22]发现人参皂苷Rg3在降低骨骼肌线粒体内丙二醛的含量同时增高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含量,提高骨骼肌线粒体对自由基的消除作用和供能效力。董学峰[23]建立C57BL/6小鼠的慢性间歇性低氧(CIH)模型,分组后腹腔内注射高、低剂量人参皂苷Rg1,发现人参皂苷Rg1可减轻慢性间歇性缺氧小鼠肺小动脉损害,其机制可能与减少HIF-1a、VEGF和内皮素(ET)-1的表达有关。 西洋参 性凉,味甘、微苦,有补气养阴之效。 王晓坤等[24]建立三种不同条件作用下的缺氧小鼠模型,分别给予一定剂量的西洋参总皂苷,观察发现西洋参总皂苷均可以明显延长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提示 西洋参总皂苷能提高缺氧小鼠模型的耐缺氧能力 。王琛等[25]从内质网的角度进行研究, 发现西洋参总皂苷能减轻内质网应激造成的心肌损伤,一定程度上能维持心肌细胞内的钙浓度及心肌正常舒缩功能,减少细胞凋亡 。研究发现西洋参能通过增加线粒体自噬,保护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的人肾皮质近曲小管上皮(HK-2)细胞[26]。毕卓悦等[27]研究发现不同剂量的西洋参总皂苷均可延长缺氧小鼠的存活时间,高浓度较低浓度的效应更强。 补血固本类中药 当归,性温,味甘、辛,为补血之圣品,有养血活血之功。当归的抗缺氧功能可能与其降低心肌耗氧量,保护线粒体及细胞膜的作用有关 。 当归中的黄酮类和苯酞类两种化学成分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 [28]。田苏阳[29]提取到纯化当归多糖P-ASPO,同时发现当归多糖有清除体外自由基超氧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及DPPH保护。另一提取物阿魏酸也有此作用。霍礼超等[30]研究发现当归多糖P-ASP可增高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rf2)蛋白的表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保护缺氧心肌细胞。石皓等[31]发现当归挥发油可影响Akt/mTOR通路,减少细胞自噬,减轻缺氧细胞损伤。范智文等[32]研究当归补血汤对缺氧乳鼠心室肌的作用时,发现缺氧心肌细胞的活力及存活率明显提升,中高剂量较低剂量组效果明显。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miR-34a蛋白表达相关。 研究发现当归补血汤对缺氧导致的胰岛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有保护作用[33]。 滋阴补气类中药 枸杞,性平,味甘,有滋补肝肾之效。 安巍等[34]发现不同品种的枸杞均有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能力。严文英等[35]在缺氧环境下分组培养HK-2细胞,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及细胞Ca2+含量,得出枸杞多糖可通过改善线粒体功能及抑制细胞自噬蛋白的表达以减少细胞凋亡,减轻缺糖缺氧HK-2细胞的损伤。此外枸杞多糖还能对凋亡相关蛋白及通路发挥作用,保护缺糖缺氧的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36]。唐愈盛[37]体外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缺氧模型,发现不同缺氧时间下未经枸杞多糖干预的HUVEC细胞皱缩程度均高于干预组,其机制可能与保护血脑屏障有关。马琳等[38]发现100和50 mg/L的枸杞多糖能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减轻过氧化反应,提高细胞存活率,发挥抗缺氧作用。李亚萍[39]选取101名试验对象,将其分为51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及50名 健康 者两组,以不同剂量的枸杞多糖对COPD患者进行干预,COPD患者外周静脉血中HIF-1a表达水平较服用枸杞多糖前下降,其作用可能与枸杞多糖能抑制HIF-1a的表达有关,此次研究还发现,低剂量的枸杞多糖效果反而高于中、高剂量,与多数中药作用效果相反。 此外具有抗缺氧作用的补益类中药还有刺五加、党参、山药、白术、甘草、五味子、麦冬、沙参、冬虫夏草等。 长远以来,中医对缺氧缺乏系统认识。 研究发现中药及其提取物可通过其补气、滋阴、生血功能增强机体耐缺氧能力,且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多数高浓度作用高于低浓度。 中药对缺氧造成的机体多个系统损伤均有保护作用,其中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对缺氧反应最大,故研究多集中在这两个系统 。目前研究方向主要为建立缺氧模型,予以中药干预后,检测模型相关蛋白含量及表达情况,记录目标细胞存活量及模型的存活时间,研究方式比较单一。未来可对补益类中药持续研究,可向研究中药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庆.中药防治急性高原反应文献调查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5,45(7):66-68. [2]冯博,刘震,邢雁伟,等.中医学对高原病认识刍议[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3,28(12):3475-3479. [3]李浩然.论缺氧之中医证治及其机理[J].吉林中医药,1984(4):16-17. [4]唐玉琴,杨福权,淮文英,等.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干预缺氧的研究概况[J].湖南中医杂志,2016,32(7):184-186. [5]陶文迪.黄芪对高原运动和行为认知能力的改善作用[D].兰州:兰州大学,2020. [6]董雅洁,卢锴锋,高维娟,等.黄芪注射液减轻缺氧缺糖/复氧复糖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机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7):1608-1610. [7]廖景光,王茜,赖碧艳,等.黄芪甲苷对缺氧培养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J].中药药理与临,2015,31(2):133-135. [8]杨萍,周玉平,常秀春,等.黄芪甲苷调控HO-1抗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作用研究[J].中医药学报,2018,46(5):34-38. [9]曹昌霞,王宏斌,杨如意,等.益心方对模拟高原低氧环境大鼠相关指标及心肌损伤的干预作用[J].环球中医药,2019,12(7):5. [10]罗勇军,周其全,后显华,等.传统医药在急性高原反应防治中的作用[J].西部医学,2011,23(7):1394-1395. [11]钟晓勇,李钻芳,林如辉.红景天苷调节缺氧所致PC12细胞能量代谢障碍的机制研究[J].福建中医药,2020,51(4):36-38,42. [12]皇甫志敏,徐倩,王晓,等.红景天甙干预可改善慢性间断性缺氧模型小鼠的肺损伤[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3(31):5036-5040. [13]王渊博,朱镕湃,田心.大株红景天注射液维持心肌缺氧/复氧损伤的线粒体形态和功能的相关研究[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9,11(2):209-211. [14]谭洪玲,马增春,肖成荣,等.红景天苷对心肌细胞缺氧/复氧的保护作用[J].解放军药学学报,2010,26(3):194-197. [15]姜晓斐,罗心平,高秀芳,等.低氧状态下红景天通过上调缺氧诱导因子1a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肾上腺髓质素及其受体的表达[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8,45(5):620-625. [16]胡尧.红景天对缺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神经元线粒体MPTP机制的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 [17]范能全,彭兰,杨武,等.红景天对斑马鱼游泳和耐低氧能力的影响的初步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15,35(8):1342-1345. [18]张爽,蔡璐,潘雪,等.复方人参合剂对小鼠抗疲劳和耐缺氧能力的影响[J].人参研究,2015,27(2):8-10. [19]Lim J H,Wen T C,Matsuda S,et of ischemic hippocampal neurons by ginsenoside Rb1, a main ingredient of ginseng root[J].Neuroscience Research,1997, 28(3):191-200. [20]娄婷婷.人参皂苷对缺氧诱导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D].长春:长春中医药大学,2020. [21]宋丽杰,孔宏亮,蒋玉昆,等.人参皂苷Rb1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通路改善乳鼠缺氧心肌细胞自噬能力分析[J].中国医药,2019,14(9):1425-1429. [22]杨佳丹,向荣凤,戴青,等.人参皂苷Rg3对模拟高原缺氧大鼠的抗疲劳效应和骨骼肌线粒体功能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9,41(2):110-115. [23]董学峰.人参皂苷Rg1对慢性间歇性缺氧小鼠肺小动脉损害的影响[D].福州:福建医科大学,2017. [24]王晓坤,李梦,王誉蓉,等.西洋参总皂苷抗小鼠心肌缺氧作用的研究[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9(1):33-35,86. [25]王琛,李玉珍,王晓礽,等.西洋参茎叶总皂苷通过抑制过度内质网应激减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12(1):28-34. [26]寿先进.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对HK-2细胞缺血缺氧再灌注损伤保护机制的研究[D].新乡:新乡医学院,2015. [27]毕卓悦,张莹,樊军,等.红景天西洋参合剂提高小鼠缺氧耐受力及其机制[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14(2):47-50. [28]赵静,夏晓培.当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6):172-174. [29]田苏阳.当归多糖的提取、化学修饰、抗氧化活性及其结构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30]霍礼超,李梦丽,乔成栋.当归多糖对缺氧-复氧损害H9c2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9,25(5):579-585. [31]石皓,刘凯,王昕,等.当归挥发油对PC12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后自噬和相关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35(5):445-448. [32]范智文,赵一俏,凌龙,等.miR-34a在缺氧复氧介导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以及当归补血汤的干预效果[J].广东医学,2017,38(22):3401-3404. [33]陈文婷,杨叔禹,刘素嬛,等.当归四逆汤通过PI3K/Akt通路保护缺氧引发的胰岛内皮细胞功能紊乱[C]//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2017年学术年会暨第十八次中医糖尿病大会论文汇编.2017:92. [34]安巍,王亚军,石志刚,等.枸杞对小白鼠耐缺氧和抗疲劳能力的影响[J].江苏农业科学,2011,39(5):396-397. [35]严文英,姚靖.枸杞多糖对HK-2细胞缺糖缺氧损伤后线粒体功能及自噬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0,36(24):4010-4012,4017. [36]马琳,张蓓,胡秀娟,等.枸杞多糖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缺糖缺氧损伤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20,43(4):683-687. [37]唐愈盛.枸杞多糖减轻高糖缺氧对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的初步探讨 [D].银川:宁夏医科大学,2018. [38]马琳,马然,王艺,等.枸杞多糖对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系缺糖缺氧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8,27(10):1172-1175. [39]李亚萍.枸杞多糖对COPD患者缺氧诱导因子1a抑制作用的研究[D].银川:宁夏医科大学,2017. Anti-hypoxia Effect of Tonic Chinese Medicine LIU Xiaoqi, NIU Xiaoji, HU Jinping. [Abstract]Oxygen provides energy for the body, hypoxia can affect many systems in the body, directly or indirectly causing the death of the organism. The study of antihypoxic drug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to prevent body death. At present, bo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western medicine have a certain understanding of hypoxia. In recent years,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ays a good role in anti-hypoxia, among which the tonif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ays a prominent role, and the principle of strengthening the found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been greatly embodied. In clinical use of anti-hypoxia tonif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mainly includes astragalus, rhodiola, ginseng, American ginseng, angelica sinensis, Chinese wolfberry six kind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is paper, the anti-hypoxia injury studies of these herbs in recent years are reviewed. [Key words]Tonify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ti-hypoxia Review doi: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05(2021)35-0185-04 *基金项目:青海省中医院院内课题项目(2019YN07) ①青海大学 青海 西宁 810016 ②青海省中医院 (收稿日期:2021-04-26)
黄芪多糖中的主要有效成份是多糖和黄芪苷。黄芪苷分为黄芪苷Ⅰ、黄芪苷Ⅱ、黄芪苷Ⅳ。其中生物活性最好的是黄芪苷IV即黄芪甲苷。黄芪甲苷不仅具有黄芪多糖的作用,还有些是黄芪多糖无法比拟的作用,其药效强度是常规黄芪多糖的2倍多,抗病毒作用更是黄芪多糖的30倍。由于含量少,效果好,更是有“超级黄芪多糖”之称。黄芪甲苷的药理作用1、 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可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的排除侵入肌体的异物,对特异、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均有促进作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能促进机体抗体的生成,可使抗体形成细胞数和溶血测定值显著增强。黄芪甲苷能显著提高球虫免疫鸡的淋巴细胞转化水平和E花环形成率,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有效激活剂。黄芪甲苷还可以提高氧化作用,提高免疫器官中GSH-PX、SOD活性,提高免疫防御和免疫监视功能。2、 抗病毒作用。其抗病毒原理:刺激巨噬细胞和T细胞的功能,使E环形成细胞数增加,诱生细胞因子,促进白细胞介素诱生,而使动物机体产生内源性干扰素,从而达到抗病毒的目的。试验证明黄芪甲苷对IBD总保护率可达,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治疗IBD,与高免蛋黄液防治效果比较差异不显著。黄芪甲苷可以增强机体体内抗氧化酶系统的功能,降低LP0含量,减少活性氧自由基对机体的损伤,从而降低M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改善机体因肿瘤而致的免疫功能低下,促进免疫细胞活化释放内源因子,防止过氧化作用造成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和抑制;黄芪甲苷具有抑制流感病毒生长及抑制唾液酸酶活性的作用,对流感病毒胞膜功能及影响病毒对敏感细胞的吸附和穿入有明显作用。大大降低禽类的死亡率和产蛋率下降的幅度,且在产蛋率和蛋壳质量恢复方面明显优于仅用金刚烷胺对照组,黄芪多糖的作用不明显;黄芪甲苷对ND病毒有较强的杀灭和抑制作用。前提是使用黄芪甲苷先于发现感染ND病毒,因此最好长期使用黄芪甲苷,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AMB)3日龄AA肉鸡在感染AMB的病毒的同时给予黄芪甲苷,可降低AMB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脾和胸腺等免疫器官中的LPO含量,显著加强脾和胸腺等免疫器官对髓源性肿瘤细胞的清除作用;其次,黄芪甲苷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亦具有明显的预防和治疗作用。3、抗应激功效。黄芪甲苷可阻止应激反应警戒期的肾上腺增生和胸腺萎缩,阻止应激反应抵抗期和衰竭期出现的异常变化从而起到抗应激作用,特别对营养物质代谢过程中酶的双向调节效果显著,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和消除了热应激对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4、作为促生长剂。能增强细胞生理代谢作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动物机体的代谢,起到营养保健作用。研究表明,可以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菌的生长,具有益生素的作用。5、黄芪甲苷可改善心肺功能。加强心脏收缩力,保护心肌,抗心力衰竭。还具有保护肝脏、抗炎、镇痛等作用。可作为各种病毒性及细菌性疾病的辅助治疗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