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中华医学杂志李茹简历

发布时间:

中华医学杂志李茹简历

学院现有在职教职工44名,其中历史学与旅游学专任课教师40人,政治思想教育兼任课教师2人,办公室、资料室工作人员2人。其中35 岁以下教师19人,占43% 。36至50 岁教师17人,占39%。50岁以上教师8人,占18%。教授11 人,副教授15人,讲师13人。博士和在读博士14 人,硕士22 人,即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共36 人,占教师总数 。校外学历占49% ,校内学历占51% 。现任教师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学缘结构趋于合理,基本形成了一支师资队伍结构全面优化的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省级教学团队:中国古代史教学团队 一、中国古代史教研室1.教授:蔡东洲(硕士) 文廷海(博士后) 金生杨(博士)2.副教授:蒋晓春(博士) 赵炳清(在读博士) 王红梅(博士) 王雪梅(在站博士后) 胡宁(在读博士)3.讲师:黎春林(硕士) 熊梅(硕士)邓欢(硕士)二、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1.教授:康大寿 潘家德2.副教授:张祏元 朱华(在站博士后) 苟德仪(博士)3.讲师:李茹(硕士) 刘扬 (硕士)黄涓(硕士)三、世界史教研室1.教授:杨洪贵(博士)2.副教授:张维(硕士) 涂荣娟 付有强 (博士)3.讲师:张喜庆(硕士) 兰江(在读博士)朱兵(在读博士)四、师范技能教研室1.副教授:刘立新(硕士) 周仕德(在读博士)2.讲师:左平(硕士) 陈倩(硕士)五、政工及办公室1.党总支书记:李敏(副教授、硕士)2.团总支书记:王伟伟(讲师、硕士)3.团总支副书记:祝秦(讲师、硕士)4.办公室主任:鲜纪勇5.资料室: 王红梅六、业务关联教师1.教授:王安平(博士) 李健(硕士) 杨和平 (硕士) 李纯蛟 陈国勇 吴佩林(在站博士后)2.讲师:李先波 (硕士) 高思超(硕士)学术队伍:龙显昭蔡东洲李纯蛟 文廷海金生杨 蒋晓春赵炳清 吴佩林苟德仪 胡宁黎春林 熊梅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建设目标按照“面向需求、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增强优势”的原则,经过四年的重点学科建设,形成创新能力较强、科研水平较高的学术团队,形成特色鲜明和研究实力雄厚的历史文献学、专门史学科群,建成四川省历史学研究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力争使本学科的部分研究方向达到西部地区一流水平。培育所在研究的领域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在省内有较大学术影响、能独立主持或承担国家级项目的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建设内容1、学术队伍通过四年重点学科的建设,本学科将建成一支高学历、高职称、高水平以及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专任教师40人,教授16人,副教授20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达到50%,培育省级和校级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5名。2、人才培养建设期间,坚持研究生招生数量扩大与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使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在校研究生达到160人,同时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机制,不断加强研究生教学质量建设,修订、完善研究生培养计划,规范教学管理,注重采取具体措施,加强教学管理、教学研究或教学创新,积极引导研究生撰写学术论文,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切实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3、科学研究通过四年重点学科的建设,使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取得更大的成绩,力争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项左右,其中国家级项目争取获得1—2项;各类科研经费累计30万左右;发表各类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6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0部左右;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8项左右。4、学术交流学科组内部积极开展合作与交流,保证学科内部各研究方向的系统性、协调性和有效性。通过参加或举办高层次的学术活动,加强国内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保持研究内容的先进性和互补性。通过聘请国内著名学者作为本学科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提高该校历史文献学与专门史学科的教学和研究水平,加快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进程。主要措施 :1.加强学术梯队建设,进一步提高学术队伍的综合素质为了适应省级重点学科建设的需要,必须大力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建设一支学历、年龄、职称和专业更为合理,治学严谨,创新务实的学术队伍。具体措施有:第一,鼓励、支持现有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计划每年支持3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选送优秀的青年教师以进修或出国访问的形式进一步深造,使他们尽快成为学术骨干。第二,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计划每年引进该学科的优秀博士生1人、教授1人,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第三,聘任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本学科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导师,每年邀请2-4名国内外专家来校讲学和指导学科建设。2.发扬团队精神,开展群体科研发扬团队精神, 集思广益,找准突破口,选准课题,分别以不同的团队形式,申请级别高、经费多的省级、国家级科研项目,共同攻关,产出有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凸现地方特色研究。为了达到这一科研目标,我们将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鼓励该校教师在重点学科建设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计划每年投入重点学科建设经费6万元,资助重点学科建设梯队成员科研项目的申请和完成、学术专著的出版、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发表。3.加强学术交流,扩大学术影响建设期间,本学科将继续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原则,加强与国内同行的交流,优势互补,继续扩大与省内外大学的交流,学习先进的办学经验,提升教学和科研水平。举办一定数量的全国性学术会议和省级学术会议;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来该校作学术报告或讲学;继续做好每年的马列主义宣传周学术活动;支持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从而扩大本学科对外影响。4.加强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本学科点现有的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为本学科教师的教学科研以及研究生查阅资料、撰写学术论文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但与国内一流的学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建设期间,计划集中购买一批新型教学设备和相关图书资料,建立供本学科师生参观考察学习的社会实践基地等等,从而推动学科建设与发展。5.科学规划、合理安排经费开支加强对本学科建设的领导和投入,用好用足省教育厅和学校投入的经费,除省教育厅每年拨款7万元外,学校配套投入资金7万元用于本学科建设,建立专项经费帐目,严格执行专款专用;本学科所需设备的采购优先执行,经费开支实行项目负责人制,从各个方面保证建设经费发挥最大效益。主要研究方向介绍: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有三:中国思想文化文献整理与研究、四川历史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巴蜀历史文化研究。1.中国思想文化文献整理与研究主要代表为龙显昭、金生杨、文廷海、李纯蛟。主要形成巴蜀思想文化史和三国文化研究两个主要方向。本方向依托中国历史文化研究所和三国文化研究所,传承伍非白、李耀仙、赵吕甫、龙显昭等先贤长期积累、建设的研究成果,延续他们奠定的研究特色和优势,侧重于三国历史文化、佛道思想文化、儒家经学思想的研究,并在此三个方面皆取得了学界注目的成就,尤其是在三国历史文化研究上阵容强大,成果斐然,使该校成为学界公认的三国文化研究基地。本研究方向先后出版有《先秦儒学研究》《梅堂述儒》《巴蜀道教碑文集成》《巴蜀佛教碑文集成》《三国文化历史走向》《三国志研究》《三国伦理研究》《关羽崇拜研究》《清代春秋谷梁学研究》《科举制度下的应试教育》等学术专著,在《中国史研究》《文学遗产》《孔子研究》《宗教学研究》《史学月刊》《日本学刊》《文献》《古籍整理研究学刊》等报刊杂志发表发表了《孔子论礼的思想》《从经学角度考察孟、荀思想的不同取向》《汉代儒学复兴论》《汉代易学与汉政盛衰》《陈寿思想刍论》《<三国志>称谓考》《<三国志>书法略论》《<三国志>的历史地位》《论明清“关羽现象”的历史演变》《历代四川文昌庙与文昌信仰研究》《学术与政治互动:汉代春秋谷梁学的命运演替》《多路并进,超越前代:清代春秋谷梁学研究》等学术论文100余篇,部分成果为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中国高校文科学报文摘》、《史学年鉴》、《国学通览》、《中国史研究动态》全文转载或论点摘编。2.四川历史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主要代表为王安平、蔡东洲、吴佩林、朱华、苟德仪、左平等。主要研究清代南部县衙档案和川北行署档案两个主要方向。四川现存清代档案丰富,自贡盐业博物馆的《盐业档案》、广安市档案馆的《商会档案》、四川省档案馆的《巴县档案》、南充市档案馆的《南部县衙档案》最为完备,是再现清代社会的珍贵文献资料,其中《南部县衙档案》为顺治十三年(1656)至宣统三年(1911)南部县衙履行职责、执法行政的官方文书,分吏、户、礼、兵、刑、工、盐七房,共计8万多件,内容涉及行政、农业、手工业、水利、教育、司法、宗教、民俗、医学、气象、军事、外交等许多方面,是清朝县级政权的行政管理活动的全方位记录,对于历史研究、文献研究、档案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清史专家据之以为,“《清朝南部县衙档案》填补了清代县衙档案断档、脱档的空白,极具文献价值和开发价值,它比《清代巴县档案》提前了整整一百年,是目前国内所存清朝档案中最完整、最系统、时间跨度最长的县级地方政权档案”。有人甚至称其为“21世纪的敦煌宝藏”, 现已正式列入第二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清代南部县衙档案》发现于20世纪60年代,现存放于四川省南充市档案馆内。该校文史专家充分利用地利优势,率先进入这一文献宝库,并以之作为本学科点的稳定持久方向。四年来,与南充市档案局合作完成了“清史工程”的委托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的摘要著录》,获准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启动了《清代南部县衙档案选集》(第01集)的编辑整理工作,在《文献》《历史档案》《史学月刊》《档案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了首批6篇专题论文《清代南部县衙档案及其价值》 《<清代南部县衙档案>中的差票考释》《论清代川省乡约职能的多元化》《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所载“虫月”等名称考释》《<清代南部县衙档案>著录中的几个问题》《从南部县衙档案看清代的县丞》。清代南部县衙档案整理与研究已初步成为本学科点最富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3.巴蜀历史文化研究主要代表为康大寿、蒋晓春、赵炳清。形成阆中历史文化名城和历代治蜀思想研究两个方向。巴蜀地域的独特性造就了巴蜀文化的独特性,加上与周边各方文化系统的互动影响,巴蜀古迹众多、文献丰富、名家辈出,有着取之不竭的研究资源和研究价值。本方向依托西部区域文化研究中心,长期致力于巴蜀地方史、巴蜀家族史、巴蜀文学史、巴蜀灾害史、巴蜀区域考古等方面的研究。现在集中力量从事阆中古城研究和胡耀邦主政川北研究。

1. AG490 inhibits NFATc1 expression and STAT3 activation during RANKL induced osteoclastogenesis. Li CH, Zhao JX, Sun L, Yao ZQ, Deng XL, Liu R, Liu XY(通讯作者).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13,435(4):. Reevaluation of predictive value of ACL and anti-β2GP1 antibody for thrombosi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from a perspective of a practical world. Deng XL, Liu XY(通讯作者). 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2012,32(12):. RANKL downregulates cell surface CXCR6 expression through JAK2/STAT3 signaling pathway during osteoclastogenesis. Li CH, Zhao JX,Sun L, Yao ZQ,Liu R, Huang JS,Liu XY(通讯作者).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2012, 429(3-4):. Is It Necessary to Combine Detection of 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ies in the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Zhao JX, Liu XY(并列第一作者), Wang ZM, Liu R, Li Rheumatol, 2010, 37(12):2462-55. Less disease severity and favorable prognosis are associated with postmenopausal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Deng XL, Liu XY(通讯作者).Rheumatology International, 2009,29(5):. Comparative study on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in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patients at active stage. XiaoLiDeng, XiaoXiaLi, XiangYuanLiu(通讯作者), LinSun and RuiLiu. Rheumatol Int, 2010,30(11):1429-14367. Significance of anti-CCP antibodies in modification of 1987 ACR classification criteria in diagnosis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Zhao JX, Liu XY(并列第1作者), Wang ZM, Li ZG. Clin Rheumat, 2010, 29(1):. Comparative study on low back pain misdiagnosed as spondyloarthropathy. Deng XL, Liu XY(通讯作者),Xu N. Clin Rheumatol, 2009,28(8):. 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蛋白在RA滑液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赵金霞,孙琳,张颖健,张霞,李茹,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7):446-4910. 痛风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武东,赵金霞,孙琳,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4,18(2):128-13011. 半乳糖凝集素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的表达. 李常虹,孙琳,张颖健,赵金霞,姚中强,徐宁,刘蕊,刘湘源(通讯作者).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 45(3):452-45712. JAK2/STAT3信号通路对RANKL诱导的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李常虹,赵金霞,孙琳,姚中强,刘蕊,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3,19(5):13. IgG、IgA和IgM亚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在早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检测及意义. 张颖健,赵金霞,孙琳,李常虹,李桂叶,刘湘源(通讯作者),栗占国.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3,17(1):5-914. 应关注老年风湿病的诊治. 赵金霞 刘湘源.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2,11(12):881-88415. 尿酸持续达标是难治性痛风治疗的关键. 刘湘源,郑晓娟.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2):168-17016. 抗鼠科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抗体的检测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意义. 张霞,赵金霞,孙琳,李茹,刘湘源(通讯作者),栗占国.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44(2):195-19817. 不容忽视痛风的降尿酸治疗(专论). 刘湘源.中华风湿病杂志,2010,14(6):361-36318. TNF-α拮抗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预测指标的研究进展. 赵金霞,刘湘源(通讯作者).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10,4(4):447-44919. 痛风急性发作的治疗进展(综述). 刘湘源,李树强.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9,3(3):. 女性风湿病患者避孕方法的选择(综述). 刘湘源.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9,13(1):. 应重视类风湿关节炎的强化治疗(专论). 刘湘源.中华风湿病杂志,2009,13(11): . 痛风降尿酸治疗的进展. 刘湘源,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1):. 难治性痛风石痛风的治疗. 刘湘源.中华临床医学杂志,2008,2(6):. 环磷酰胺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不良反应的防治. 刘湘源,徐宁,李胜光.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8,12(3): . 慢性下背痛的鉴别诊断. 刘湘源,李胜光.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10):. B27相关性前葡萄膜炎. 刘湘源,肖玉兰,李胜光,唐丽君,张莉芸.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6,10(4):. 生物制剂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刘湘源,李胜光.黄烽.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1):. 老年人高尿酸血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湘源,肖玉兰,任素琴, 唐丽君,张莉芸.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5):. 误诊为脊柱关节病的下背痛患者24例临床分析. 刘湘源,黄烽.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10):. 纤维肌痛综合征的治疗进展. 刘湘源,黄烽.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05,3(1):. 类风湿关节炎的抗B细胞治疗. 刘湘源,黄烽.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5,9(11):. 韦格纳肉芽肿的治疗现状. 刘湘源,黄烽.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2005,2(3):. 汉族类风湿关节炎患者HLA-DM和-DR基因的表达. 刘湘源,朱继平,闵伟琪,黄建生.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3,3(1):18-2034.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HLA-DM基因多态性分析. 刘湘源,闵伟琪,黄烽,李胜光.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02,23(1):. 抗疟药物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应用. 刘湘源, 黄烽.中国新药杂志,2002,11(4):274-27736. 依地酸钙钠治疗系统性硬化症86例. 刘湘源,黄次波,黄烽.中国新药杂志,2001,10(8):.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急性肢端干性坏疽. 刘湘源,尚桂莲,黄次波, 黄烽中华内科杂志,2000,39(9):. 男性与女性白塞病的对比研究. 刘湘源,李胜光,施桂英,等.中华风湿病杂志, 2000,4(2):. 雷诺现象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 刘湘源,林俊,黄烽,黄次波.中华风湿病杂志,2000,4(3):. 白细胞介素-6及其受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刘湘源,林红,袁国华,黄烽.中华内科杂志.1999,38(7):. 干燥综合征并发完全型肾小管酸中毒. 刘湘源,杜转敏,袁国华,黄次波.军医进修学院学报, 1999, 20(4):.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胃肠损伤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刘湘源,施桂英.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1999,3(2):. HLA-B27阴性与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对比分析. 刘湘源,王宽婷,赵伟,黄烽.中华风湿病杂志,1998, 3:. 干燥综合征与肾小管酸中毒. 刘湘源,李春先,黄次波.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12):753-754.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李晨简历

2021年2月。中国疼痛医学杂志是双核心期刊,审稿周期在2-4个月,审稿速度很快,录用后大概3个月见刊,所以中国疼痛医学杂志第二期在2021年2月见刊。《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创刊于1995年,发行量为一万册,作为中华医学会疼痛学会的官方刊物,是综合报道有关疼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高、中级刊物。

核心。国家级。我这有,私聊

应该不真实,目前偏头痛还没有攻克。

给你一个目录,自己看看啊。《中国临床医学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名录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核心期刊序次 学科 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学科名次 期刊版权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 2/21 临床 5/80 独家授权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中国康复医学会 3/21 临床 26/80 中华护理杂志 中华护理学会 8/21 护理康复 1/23 临床检验杂志 江苏省医学会 9/21 临床 24/80 独家授权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安微医科大学 10/21 基础医学 14/57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会 11/21 护理康复 2/23 检验医学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13/21 临床 23/80 中国全科医学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15/21 临床 13/80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 17/21 临床 27/80 中国输血杂志 中国输血协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输血研究所 18/21 临床 7/80 独家授权中国实验诊断学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 19/21 临床 44/80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研究会;中国医科大学 20/21 临床 33/80 护士进修杂志 贵州省医药卫生学会办公室 21/21 护理康复 10/23 实用医学杂志 广东省医学情报研究所 27/37 综合性医药卫生 70/219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复旦大学医学院 内科 1/83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四川大学 临床 1/80 独家授权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中国病理生物学会 基础医学 5/57 独家授权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内科 13/83 独家授权中国血液净化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 临床 9/80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中科院声学研究所 特种医学 3/22 独家授权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 临床 12/80 新医学 中山大学 综合性医药卫生 10/219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护理康复 9/23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会;河南省人民医院 临床 18/80 独家授权临床输血与检验 安徽省输血协会;安徽省立医院 临床 20/80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广东医学会 内科 25/83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中国医学科学院 综合性医药卫生 17/219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北京大学;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 临床 22/80 中国康复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同济医科大学 护理康复 13/23 中华全科医学 中华预防医学会;安徽省微循环学会 临床 25/80 独家授权临床心电学杂志 中华医学会安徽分会;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内科 31/83 独家授权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北京药学会 药学 29/61 临床血液学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北京大学医学院血研所 内科 42/83 上海医学影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上海研究所 临床 31/80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中华医学会 临床 32/80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等单位 内科 44/83 疑难病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 临床 35/80 独家授权医学影像学杂志 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会 特种医学 9/22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 临床 36/80 中国临床医学 复旦大学 临床 40/80 临床荟萃 河北医科大学 临床 41/80 独家授权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神经、精神 19/28 中国临床医生 人民卫生出版社 临床 43/80 临床误诊误治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临床 46/80 循证医学 广东省循证医学科研中心;广东省人民医院; 临床 48/80 罕少疾病杂志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深圳市卫生局 临床 49/80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临床 50/80 检验医学与临床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 临床 52/80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中国同位素公司 基础医学 47/57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人民医院 临床 53/80 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临床 54/80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浙江大学 临床 55/80 实验与检验医学 中华医学会江西分会 临床 57/80 唯一合作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山西省人民医院 特种医学 17/22 现代临床医学 成都市医学信息所;成都医学会 临床 59/80 临床军医杂志 解放军沈阳军区卫生人员训练基地 特种医学 18/22 独家授权实用临床医学 江西医学院 临床 60/80 现代诊断与治疗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 临床 61/80 独家授权临床医学 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 临床 62/80 中国误诊学杂志 中华预防医学会 临床 63/80 独家授权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中华医学会 外科 73/78 现代实用医学 宁波市医学会;宁波市医学信息研究所 临床 65/80 现代医用影像学 陕西省肿瘤医院;陕西省肿瘤研究所 特种医学 19/22 实用医药杂志 济南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综合性医药卫生 130/219 透析与人工器官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人工器官分会 临床 68/80 中国疗养医学 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 护理康复 22/23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中华医学会 临床 69/80 中国实用医药 中国康复医学会 综合性医药卫生 160/219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中山医科大学 临床 72/80 实用医技杂志 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 临床 73/80 实用心电学杂志 南通医学院;江苏大学;徐州医学院 内科 79/83 中国临床研究 中华预防医学会 综合性医药卫生 185/219 独家授权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内科 80/83 临床急诊杂志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临床 78/80 中国医疗前沿 中国医院协会 综合性医药卫生 194/219 临床医学工程 国家医疗保健器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综合性医药卫生 195/219 分子影像医学杂志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分校 临床 检验医师杂志 中国医师协会;天津医院 临床 检验医学教育 温州医学院;全国高等医学教育常会医学检验教育分会;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学会 临床 唯一合作临床医学与亚健康 中国水利电力医学科学技术学会 临床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湖北省教育厅主管三峡大学 临床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 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社 临床 唯一合作浙江检验医学 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省临床检验中心;浙江省生物工程学会 临床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超声诊断情报中心 临床 中华理疗杂志 中华医学会 临床 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 中华医学会 临床 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 中华医学会 临床 中外健康文摘(临床医师) 中国中医药报社 临床

吕相征简历中华医学杂志

医学论文统计学方法应用的错误解析论文

摘 要: 统计学方法应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医学科研结果的可信度和有效性,在研究设计时的错误应用会否决整个科研研究方案,基于错误统计学方法上产生的结果会浪费科研人员的时间和精力。编审人员应该高度重视医学论文的统计学方法应用,提高单篇文献的质量和学术水平。

关键词: 统计学方法;医学论文;解析

一、引 言

医学由于其研究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常需要应用严谨的统计学方法,由于有些作者对医学科研的统计学理论和方法的应用缺乏深刻了解,在医学论文中错误应用统计学方法的现象时有发生。统计学方法应用的错误直接导致统计结果的错误。例如统计学图表、统计学指标、统计学的显著性检验等。因此,正确应用统计学方法,并将所获得的结果进行正确的描述有助于单篇论著的质量提高,现将医学论文中统计学方法应用及其常见结果的错误解析如下。

二、医学论文统计学方法应用概况

医学论文的摘要是全文的高度浓缩[1],主要由目的、方法、结果、结论组成。一般要求要写明主要的统计学方法、统计学研究结果和P值。一篇医学论文的质量往往通过摘要的统计学结果部分就能判断。统计学方法的选择和结果的表达直接影响单篇论著的科研水平。

(一)材料与方法部分

正文中,材料与方法部分必须对统计学方法的选择、应用、统计学显著性的设定进行明确说明。通过对统计学方法的描述,读者应该清楚论著的统计学设计思路。材料部分要清楚说明样本或病例的来源、入组和排除标准、样本量大小、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设定条件、回顾性或者前瞻性研究、调查或者实验性研究、其他与研究有关的一般资料情况,其目的是表明统计学方法应用的合理性和可靠性,他人作相关研究时具备可重复性。方法部分应详细叙述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不同处理过程、观察的具体指标、采用的测量技术,要具备可比较性和科学性,

方法部分还要专门介绍统计分析方法及其采用的统计软件。不同的数据处理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必须清楚的说明计数或者计量资料、两组或者多组比较、不同处理因素的关联性研究。常用的有两组间计量资料的t检验,多组间计量资料的F检验,计数资料的卡方检验,不同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有些遗传学研究方法还有专门的统计学方法,要在这里简要说明并给出参考文献,还要简单叙述统计方法的原理。统计学软件要清楚的说明软件的名称和版本号,如基于家系资料研究的版本。

(二)论文结果部分

论文结果部分要显示应用统计学方法得到的统计量[2],所采用的统计学指标较多时,往往分开叙述。分组比较多时还要借助统计图表来准确表达统计结果。对于数据的精确度,除了与测量仪器的精密程度有关外,还与样本本身的均数有关,所得值的单位一般采用紧邻均数除以三为原则。均数和标准差的有效位数要和原始数据一致。标准差或标准误差有时需要增加一个位数,百分比一般保留一个小数。在统计软件中,分析结果往往精确度比较高,一般要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使其靠近实验的实际情况,否则还会降低论文的可信度和可读性。

结果部分的统计表采用统一的“三线”表,表题中要注明均数、标准差等数据类型。表格中的数值要按照行和列进行顺序放置,要求整齐美观,不能出现错行现象。要明确标注观察的例数,得到的检验统计量。统计图可以直观的表达研究结果,如回归和相关分析的散点图可以显示个体值的散布情况。曲线图表达个体均值在不同组别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或者不同条件下重复测量的结果。误差条图由均数加减标准误绘出,描述的是67%的置信区间,不是95%,提倡在误差条图采用95%的置信区间。

关于统计量,一般采用均数与标准差两个指标,均数不宜单独使用。使用均数的时候要明确变异指标标准差或者精确性指标标准误。关于百分比,分母的确定必须要符合逻辑,过小的样本会导致分母过小而出现百分比过大的情况。百分率的比较要写清两者中不同的变化,可以采用卡方检验。

1.假设检验的结果中,常见只写P值的情况,有时候会误导读者,也会隐藏计算失误的情况,因此写出具体的统计值,如F值、t值,可以增强可信度。对于率、相关系数、均数这类描述统计量,要清楚写明进行过统计学检验并将结果列出。P值一般取与作为检验显著性,对于结果的计算要求具体的P值,如P=或P=。

2.在对论文进行讨论时,作为统计学方法产生的结果往往要作为作者的主要观点支持其科学假设,对统计结果的正确解释至关重要。P值很大表明两组间没有差别属于大概率事件,P值很小表明两组间没有差别的概率很小。当P<;,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值与观察的样本量的大小有关联,当样本量小的时候,数据之间的差别即使很大,P值也可能很大;当样本量大时,数据之间的差别即使很小,P值也可能显示有显著性差异。相关系数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也与相关系数的大小没有绝对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的样本相关系数可能很小。因此,有统计学差异的描述并不一定意味着两组间差别很大,错判的危险性很大,显著性的检验为定性的结果,结合统计量大小方可判断是否具有专业意义。

变量间虚假的相关关系与变量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相关,统计学意义的关联并不表示变量间一定存在因果关系。因果关系的确定要根据专业知识和采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来考量。使用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当两变量间具有显著性关系,但是从自变量推测因变量仍然不会很精确。相关或回归系数不能预测推测结果的精确程度,而只是预测一个可信区间。诊断性检验应用于人群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灵敏度、特异度的高低对于明确疾病诊断并不能很肯定。“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根据实际的需要不同要求并不一致,在疾病患病率很低时,出现假阳性也是正常的,要确诊疾病必须要与临床症状体征相结合。因此,这两个率的计算方法必须交待清楚。

三、医学论文统计学方法应用的常见错误分析

(一)“材料与方法”中的统计学方法应用的常见错误

“材料与方法”中统计学方法常见的问题主要为:对样本的选择或者研究对象的来源和分组描述很少或者过于简单。例如,临床入组病例分组只采用简单的随机分组,未描述随机分组的方法,未描述是否双盲双模拟,未设置空白对照组,分组后对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的描述未进行统计学检验,对于特殊的统计学方法没有详细交代;动物实验分组的随机化原则描述过于简单,没有具体说清完全随机、配对或分层随机分组等;统计分析方法没有任何说明采用的分析软件,有的只说明采用的分析软件而不交代在软件中采用的统计方法;没有说明原因的情况下出现样本量过于小等情况。

(二)“结果”统计学方法应用的常见错误

1.应用正确的统计学方法出现的结果表达并不一定正确。例如前文所述数据的精确度要求。医学论文常见错误中包括均数、标准差、标准误等统计学指标与原始数据应保留的小数位数不同;对于率、例数、比值、比值比、相对危险度等统计学指标保留的小数点位数过多;罕见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现患率等指标没有选择好基数,导致结果没有整数位;相关系数、回归系数等指标保留的小数位数过多或者过少;常用的一些检验统计量,如F值、t值保留的位数不符合要求。

2.对统计学指标进行分析和计算时,一般采用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区分。计量资料常用三线表,在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前提下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说明,如果不符合正态分布时,可以采用加对数或其他的处理方式使其近似正态分布,否则只能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间距等指标进行描述。医学论文中常见未对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检验的计算,影响统计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对于率、构成比等常用的计数资料指标,常见样本量过小的问题,采用率进行描述会影响统计结果的可靠性,采用绝对数进行说明会显得客观一些。还有一些文献将构成比误用为率,也是不可取的。

3.在判断临床疗效之一指标时,两组平均疗效有差别并不意味着两组的每一个个体都有效或无效,必须通过计算有效率进行计算。如比较某药物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服药一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对血糖降低值分别为 ± 和 ± ( P = 1) 。按空腹血糖值低于的疗效判定有效率,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和 ,尽管平均疗效相差较多,但也要注意到该药物对部分患者无效()。对假设检验结果的统计学分析结果,P 值的表达提倡报告精确P值,如P = 或P = 等。目前的统计学分析软件均可自动计算精确的P 值。例如常用的SAS,SPSS等,只要提供原始数据,就可以计算出t值、F值和相应的自由度,并可获得精确的P值。

四、小 结

提高医学论文中统计学方法的使用质量是编辑部值得重视的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3],医学论文中统计方法应用和统计结果的表达正确与否,不仅体现了论文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而且对于提高期刊整体的学术质量,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传播也有着重要作用[4]。

参考文献:

[1] 李敬文,吕相征,薛爱华.医学期刊评论性文章摘要的添加对期刊被引频次的影响[J].编辑学报,2011(23).

[2] 陈长生.生物医学论文中统计结果的表达及解释[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24).

[3] 潘明志.新时期复合型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 (22).

[4] 张春军,董凯.网络信息时代加强医学期刊编辑的信息素养[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32).

李君中华医学杂志

按人们的通常认识,超声科就是做B超、彩超检查的。然而,走进内蒙古包钢医院超声科,这种感觉就会被彻底颠覆。 患者候诊于大厅内,超声科通过门外的电子屏幕系统通知患者进入相应诊室检查和治疗,使得这里的管理既先进又有序。该院超声专家李君就在此“坐镇”。 用认真的态度对待职业 “学生时代的理想是当一名作家,可以在万花筒般的社会里发现并展示人类的真善美……然而,我最终选择了学医。31年前我被分到包钢医院内科做了一名住院医师,那年我25岁。当时说不上太喜欢这个职业,但最喜欢听患者称呼我李大夫,感觉很神圣。”李君向记者介绍说。 从她的话语中,我们看到了一位初做医生的人的心理轨迹和感受,也看到了她虽然从事着“说不上喜欢的职业”,但最终能成为包头市著名超声专家、包钢医院首席专家的秘诀就是“认真工作,因为这是个天天和生命打交道的职业,马虎不得”。 1981年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毕业的李君,被分配到包钢医院内科工作5年后,又被调到医院的电生理室,从此在这里工作了20多个年头。当时电生理室开展的业务只有心电图、脑电图和刚刚引进的一台小型黑白超声检查仪。但5年临床工作的历练,为李君从事超声专业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提高超声专业水平,李君还先后到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阜外医院、武汉协和医院和武汉市第一医院进修学习,并且每年坚持参加国内外超声学术会议和学习班。1992年李君被任命为科主任,从此,她在超声领域大显身手,带领着全科医务人员积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使超声科的业务范围不仅局限于单一的检查诊断,而且开始涉及介入超声诊断与治疗,也就是在超声仪器引导下对病灶进行穿刺活检来获取病理学诊断,对脏器的囊肿、脓肿、胸腹腔积液等进行穿刺抽液注药等治疗。超声科的业务量、技术力量及规模日益壮大,直至使超声科成为医院的领先学科,2011年被评为包头市重点学科。 在采访中,李君向记者介绍,近年来,随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超声医学也从单一的超声检查和辅助诊断发展成为以诊断为主、介入性穿刺活检及治疗等齐头并进的临床学科,倍受临床的重视和依赖。 超声检查要为临床诊治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所以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要承担责任和风险,这就要求超声医生具有高度认真负责的态度和强烈的责任心。李君做了很形象的比喻:超声其实就是临床医师的一只眼睛,如何用好这只眼睛,是我们超声医师的态度问题。李君说,超声医师的责任与临床医师同样重要,超声医师每提供一份报告,都直接影响着临床医师治疗方案的制定,因此她知道手中报告单的份量。 许多年来,李君养成了“追查”的习惯,就是每遇一个阳性患者,都做详细记录,并随时追查患者的手术和病理结果,然后分析研究,总结经验。就这样,她随身携带的小本子越记越多,诊断准确率也越来越高。 有位来自郊区的中年患者,多年房颤,但在外地几家著名医院检查都没有找到原因。经李君检查发现,患者心房增大,并且,结合她多年丰富的经验,李君终于发现患者房间隔上有个很小的缺损,如果不认真检查,很容易漏诊。还有一位经省级医院确诊为先心病的外地患者,原本准备做先心病封堵治疗,但在术前,认真的习惯又驱使李君为患者进行了细致的检查,结果发现,这名患者还有其他问题。李君的认真为该患者临床提供了新的诊断线索,从而及时地改变了其治疗方案。 喜欢上了医生这个职业 “付出总会有回报,经过一番打拼,超声科逐渐形成规模,影响力也逐渐增大,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了我们,临床医师也逐渐认可或依赖我们。特别是听到那些经超声提供正确诊断而治愈的患者对我们的感谢之词,作为医者的我内心充满了对患者的感激,是患者的宽容、理解和信任成就了我们。想到这些,所有的彷徨、牢骚和不为人知的艰辛付出都抛在了脑后,有了一些成就感,我喜欢上了医生这个职业。”采访中,给记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李君说过的这样一段话。 对于医生这个职业,从最初的“说不上喜欢”,到“喜欢上了医生这个职业”,让我们再次看到了李君真实的心理转变过程。 李君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精湛的技术,使医院的超声科声名远扬。慕名找她检查的病人很多,每周3次的专家门诊总是排满了等待的患者,她几乎没有正常下班的时候。 有一次,她听到一位患者家属说凌晨三四点就来医院排队挂她的号,这让李君很感动,也很不安。从此,她每次出专家门诊,在号已排满的情况下,仍会为那些远道而来的患者或疑难复杂病症的患者加号,无需预约,并且,即便很晚下班也要为他们认真细致地检查,从不让他们失望而归。 作为超声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她在业务上不但要求自己精益求精,还十分注重科室的业务发展和梯队建设。近些年,她培养了多名技术骨干,现在都已成为超声业界专科带头人和技术骨干。超声科除了日常超声检查及介入超声诊治之外,还不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如超声造影技术、胎儿产前超声系统筛查技术、肌骨超声检查技术等,并与临床科室密切配合,开展了分流性先心病介入封堵治疗术中的超声监测、心脏病患者的术中食道超声监测、超声定位引导弹道碎石术、器官移植术前术中及术后超声监测、超声引导下肿瘤内粒子植入的放射性治疗等。超声科的检查治疗水平和科研水平的提高,无疑为临床科室制定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依据,也为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显著提高作出了贡献。看到这些成绩,李君倍感欣慰。 李君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具备四种品质:善良、责任、能力、爱心,既然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等于选择了一种责任和使命,就必须培养这些品质。

豆瓣网杰出理想青年,人气理想青年和正能量X进取奖获得者。曾毕业于南阳文化艺术学校,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接受过过CCTV新科动漫频道《中国电视动画》杂志、《动漫前线》、《动漫周刊》、CCTV戏曲频道等杂志和媒体的采访以及介绍。2009年开始和《动漫前线》杂志合作直到现在。现从事古建筑文物壁画彩绘等相关营造工作以及中国风插画绘制,尤其是京剧人物绘画系列和宗教绘画系列深受国内外读者喜爱。作品被豆瓣网、一生一信、乐卡、莫卡、NUNKI、派卡等多家媒介品牌以及旅游景点和商家印刷成明信片画册及周边发行。粉丝来自国内外等很多国家。创作的明信片在国际明信片网站深受国外粉丝的欢迎和喜爱。

李雁中华医学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的李雁,是一个让人有些琢磨不透的人——

心无旁骛地扑在肝癌复发转移研究领域十余年,在导师的指导和团队协助下,研制出一整套肝癌研究领域所必需的模型系统,获得国家 科技 进步奖一等奖。明明可以“好风借力,直上青云”,但他毅然掉头直奔一个困扰肿瘤学领域几十年的“老大难”问题而去。

二十年深耕腹膜癌诊疗领域,研究出一整套腹膜癌诊断和治疗技术体系,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创建了全国第一个腹膜癌诊疗中心,被公认为该领域的拓荒者。他对不食人间烟火的“精英医学”颇有微词,觉得那都是虚无缥缈的自我优越感,却无比珍惜患者随口给他起的“草图医生”的昵称。

这就是李雁,一个言谈举止让人一眼就能“看透”,但取舍间又时常让人“琢磨不透”。

1

一盏小马灯点亮医学梦

为什么选择当医生?一千个医生有一千个答案。而李雁的故事,则要从他年少时某个雨夜里的一盏“小马灯”讲起。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山东泰安乡间,一个下着雨的深夜,李雁七岁的妹妹发起了高烧,一家人围着年幼的孩子手足无措。李雁的叔叔连夜赶着山路,去五十多里外的乡上请乡医到家来给孩子看病。

一家人守着高烧抽搐、不停哭闹的妹妹,那个焦灼的夜晚仿佛熬不到尽头,至今让李雁无法忘怀。直到东方的天空微微泛起鱼肚白,山路的尽头出现了火种般跃动的灯光。那是乡医提着“小马灯”穿过风雨正在赶来。

在那个贫乏的年代,注射器和针头需要反复使用。乡医到家里来,先要烧水给医疗用具消毒,然后测温、打针、开药……李雁看着乡医从老旧的医药箱里魔术般“变”出一件件陌生物件,一番令他难解的“操作”之后,妹妹体温“神奇”地降了下来。

那个乡医穿过浓浓夜色匆匆赶来的画面,在此后的数十年中时常闪现在李雁的脑海中。那一点闪烁在远方的灯光点燃了他的一个梦——医学梦。

当一位医生,救己救人!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这是一位乡村少年最朴素的心愿。为此,年少的李雁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考出小山村,真的成了一名医学生。

“解剖学是医学基础课,没什么道理可讲,就是背会。”回想起大学里的生活,李雁说自己是个比较笨的人,背不会的时候,总是喜欢借助于写写画画。各个器官的形态,从把纸蒙在教科书上“描红”,到逐渐简化成“素描”,之后又变成加入自己想法的“写意画”。不计其数的图画,在帮助李雁准确记忆知识的同时,也令他养成了将思路以最直观的方式画出来的习惯。

而这个学生时代的习惯,一直伴随着他此后数十年的从医生涯,甚至令他以“草图医生”之名广为人知。

2

搭建首个肝癌转移模型

李雁的手机中存着一张导师汤钊猷院士发来的新年贺卡。他时时把上面的寄语拿出来,细品其中滋味,觉得充满着为医为人的哲理。

如果说,人总有那么几个影响一生的转折,那么从武汉大学医学部硕士毕业后,考入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读博,投身我国著名肿瘤外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汤钊猷门下,就是李雁走过的一个重要的“路口”。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汤先生前瞻性的思维,在当时不一定有人懂,但20年过去,你就会发现他的正确性。”说起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汤院士,李雁情不自禁地赞叹。李雁介绍,上个世纪,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肝癌曾是严重危害人民 健康 、困扰肿瘤学发展的最大临床难题。汤院士等学者提出的“改水、防霉、防肝炎”一直是我国肝癌预防的“三大战略”,并成功使我国肝癌的发病率稳步下降。

预防的问题得以解决,而肝癌的复发和转移仍是困扰着患者和领域内学者的最大难题。用什么药物,用什么方法能有效控制、阻断癌细胞的转移?得出结论需要大量的实验结果作为支撑,“我们不可能在病人身上做实验,怎么办?”在汤院士的指导和同事的帮助下,李雁成功建立了世界上首个逐级转移的人肝模型系统,其中包括9个细胞系和3个动物模型。

为搭建这个系统,李雁需要把从动物身上提取的癌细胞进行培养,分离筛选,之后再植入实验动物体内验证;如此反复不停,直到分离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稳定系统。但在30年前,实验条件远不如今天,培养皿里的细胞常常“养着养着”就死掉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实验环境的污染。

为了让癌细胞“撑”过培养时间,必须保证实验环境绝对干净。每一天,李雁都要穿好全套防护装备,趴在地上使用消毒剂把实验室的每一个角落擦拭一遍。每周一次,用剧毒的福尔马林蒸汽将实验室“熏蒸”一遍。在陶瓷坩埚内倒入高锰酸钾和甲醛,两种试剂产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即使此时迅速退出实验室,关闭大门,李雁的防护服还是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紫色。

经过马拉松式的科研苦旅,李雁终于在汤院士的指导下搭建出了逐级转移的人肝细胞模型系统,“20年内,全国几乎所有需要通过动物模型、细胞模型完成的肝癌转移复发研究,都是用它来完成的。”这个系统和它相关的研究成果,在2007年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3

挑战癌中“魔王”腹膜癌

本世纪初,李雁离开上海,来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在这里,他又迎来了人生另一次重大的转折。

虽然在肝癌研究方面已经攀登过高峰,本可以“好风凭借力”,他却将专注的目光投向了另一条鲜有人走而荆棘丛生的“小径”——腹膜癌的诊疗。

腹膜是位于腹腔、盆腔内薄而光滑的浆膜,它分泌浆液,滋润脏器表面,保护器官,并减少脏器表面的摩擦。腹膜上既可原发癌,又可发生其他脏器的转移癌,腹腔内任何一个脏器的原发肿瘤都有可能在某个时刻侵袭腹膜,形成腹膜癌。腹膜癌一旦形成,治疗难度极大。与胃癌、肠癌、卵巢癌等常见癌症相比,腹膜癌过去不被人所重视,却是一种长期存在且发病率不低的癌症,我国每年新发病例达数十万。

“腹膜癌的治疗是肿瘤学领域的‘老大难’问题。在过去50多年内,也有很多专家研究过它,但最终都选择了放弃和绕道而行。”即便艰难,李雁却不能无视患者的痛苦和绝望。

2003年,一位武汉大学的教授因患胃癌,来到中南医院手术。面对这类手术,采用常规技术手段,李雁很有信心。确实,手术完成得不错,患者和家属也很满意的出院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患者经过几期化疗后,癌细胞仍然发生了腹膜转移,病情急转直下。李雁心急如焚,跟随患者“住”进了重症监护病房,五天五夜没回家。

虽几经努力,病人还是很快离世了。这件事给李雁带来了强烈的打击,回到家他几天都没说话。腹膜癌,无人敢于挑战的癌中“魔王”,要听之任之让它结束更多患者的生命吗?“我们不来做,那谁来做呢?一定要有人走在前面。”医者的责任和担当,督促李雁直面难题,寻找答案。

从2003年开始,李雁将全部精力都倾注在攻克腹膜癌难题上,成了这个领域苦苦求索的拓荒者。从门诊到病房,他在一个又一个临床病人身上观察;从手术室到病案室,他在一份又一份病例中总结;从重症监护室到转化实验室,他在一组又一组数据中分析。资料一点点积累起来了,数据一条条收集起来了,特征也一个个归纳出来了。慢慢地,规律出现了,诊断的方法找到了,治疗新设备也研制出来了!李雁把这个过程概括为变“一无所知”为“若有所知”,从毫无作为到大有可为。

2015年,李雁来到北京世纪坛医院,在这里他创建了国内首个专门致力于腹膜癌诊疗研究的临床科室——腹膜肿瘤外科,带领团队打造出国内领先的腹膜癌诊疗基地,创建了“腹膜癌国际联盟·中国中心”“欧洲腹膜癌学院·中国中心”,并当选腹膜表面肿瘤国际联盟执行委员会常委,成了该联盟在中国的唯一代表。

4

上千份“活下去”的希望

16个小时,李雁终于走出了手术室。手术台上的腹膜癌患者,不久前刚刚经历过一次卵巢癌手术。仅仅3个月后,癌症就复发了,她的腹部迅速鼓胀了起来,辗转来到北京求医。

尽管李雁早就让家属做好心理准备,这个手术时间会很长。但16个小时显然长到超出了预期,家属们看起来心急如焚。“手术很成功,但不到出院那一刻,每一个人都不能放松警惕。”李雁对患者家属说。

腹膜癌综合治疗体系,是李雁多年的心血结晶。他说,直到现在,仍有不少国内主流研究者将腹膜癌视为癌症的晚期或终末期表现,不主张积极治疗,病人很快走向生命终点。实际上,虽然腹膜癌治疗难,但并非不能治。国际上早有推荐的治疗体系,李雁则在我国建立了完整的“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综合技术体系。

李雁解释,这套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先通过肿瘤细胞减灭术切除肉眼可见的病灶,再通过腹腔热灌注化疗清除微转移癌和游离癌细胞。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工程。腹膜癌的手术与过去仅切除原发器官的肿瘤手术相比,工程量大得像是一场多兵种、全方位、立体式的战役,“一般情况下,手术平均时长可达10小时到12小时。”

而由于手术工程量更大,时间更长,患者的恢复难度相应也更大。术后容易出现器官功能衰退、出血、肠瘘等诸多并发症,这都需要提前准备预案,并积极采取措施。“不到患者出院那一刻,战役就没有结束。”

2018年11月6日,这是一个让李雁难忘的日子。这一天,他和团队完成了“肿瘤细胞减灭术 腹腔热灌注化疗”的第1000例手术。在世纪坛医院腹膜肿瘤外科的办公室里,李雁在同事们的簇拥下,激动地切开上面装饰着“1000”字样的庆功蛋糕。

“1000”或许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但对于一项国内尚未广泛开展和应用的治疗技术,它代表着从无到有的艰辛;对于那些“无路可走”的腹膜癌患者,它又代表着1000份活下去的希望。

“李主任,您好,如果回武汉一定告诉我们,我们非常想念您。老吴身体很好,越活越精神,他总说忘不了您的救命之恩!”李雁的老患者老吴曾经因被断定为癌症晚期而几近绝望,如今手术已超过十年,每年他的爱人都会给李雁发来微信,报个平安。正是一封封这样的回信,让李雁真切感受到自己全心付出的意义。

5

“草图医生”永远是大众医生

“您是病人家属吗?来,我给你说一下你母亲这个肿瘤。”在世纪坛医院的诊室里,李雁拿起笔,迅速在纸上画起了草图。“上端开口的是贲门,下面出口的是幽门,这都是胃部肿瘤的多发区。”寥寥数笔,李雁就将患者“肚子里的病”画清楚了。

一边画,他还一边用“大白话”给病人讲解,肿瘤的部位、数量、直径,是否“侵犯”了周围组织……阐释之余,他又拿出手机,向患者家属展示许多曾经治疗过的病例的资料和图片。“你愿意进行这个手术吗?”当他把自己的构想和方案解释得明明白白,患者家属几乎脱口而出,“我愿意!”

“其实,医患之间的沟通一点都不难。再高级的理论,你得让老百姓听得懂,他才会配合你。”对待患者,李雁从来不把自己当成高深的“大专家”,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人”。“再高明的医者,如果不是一个能够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大众医生’,那‘专家’之名,就是一种虚无缥缈的自我优越感而已。”李雁总是这么说。

这可不是一句空谈,直到现在,李雁的同事们还经常在清晨的病房里看见“李教授”蹲在床边,一刻度一刻度数着患者的尿排量;站在病床头,帮助患者排除堵住胃管的分泌物。近几年,李雁更是感觉光阴飞逝。出诊、查房、授课、批改论文,加上每周至少4台手术……早晨4点起床,夜里11点多才睡,李雁的时间永远不够用。为了节省时间,他甚至取消了午餐,每天只吃两顿饭。

从医近30年,几万张草图,将复杂的肿瘤病情用比语言更生动的形式直观传递给患者和家属,李雁也因此被患者亲切地称为“草图医生”。

2017年,李雁的同事在北京展览馆参观“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时偶然发现,李雁的“草图绘本”作为展品出现在“以人民为中心 增进群众获得感”展区中。同事惊喜地将展品照片发给李雁,李雁却显得很平静。

“治病救人,是对一个医生最基本的要求。医生身上还肩负着传播医学知识、普及 健康 生活方式的 社会 责任。”这正是李雁多年来绘图不辍的原因,每次术前谈话,他都尽可能多地请来病人的亲朋好友,希望通过“手绘科普课”,将防癌、抗癌的知识讲给每一位在场的人听。

如今,这些曾架起一座座医患间“连心桥”的病情草图,有些作为 历史 见证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有些则被当作珍宝收藏在患者手中。李雁觉得,对于那些寄托着他医者热忱的草图来说,这是同样美好的结局。

来源 北京日报

流程编辑 邰绍峰

李雁,男,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国家中医药管理“十二五”中医肿瘤重点专科、上海市中医肿瘤优势专科、上海市申康医疗发展中心中医肿瘤特色专科、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中医肿瘤重点学科、上海中医药大学“杏林团队”的学科带头人。现任上海市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肿瘤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抗癌协会传统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时间生物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曾获省部级及厅局级科技进步成果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13部,目前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厅局级课题共11项。 主任医师、教授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