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检验医学与临床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主办: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周期: 半月出版地:重庆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2-9455CN: 50-1167/R邮发代号: 78-157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检验医学与临床创刊时间:2004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您好,该刊是省级普通期刊,不是核心期刊。你所需要的影响因子: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microRNA-181(miRNA-181)家族, 包括miR -181a、miR-181b、miR-181c和miR-181d4个成员。有研究表明,miRNA-181与肿瘤增殖、分化、迁移与侵袭及转移等过程密切相关,在各种生理过程或病理过程中都有非常重要的调控作用。[11] 细胞增殖、细胞凋亡是生物机体生长、发育以及代谢的必要过程,细胞分化在机体的生长发育和损伤修复中也起到重要作用,这些过程受到众多细胞信号分子的精确调控。其中,miRNA是转录后调控的主要表观调控机制之一, miR-181a参与多种细胞的增殖以及凋亡过程 ,在细胞的生长代谢中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 首先,miR-181a对多种细胞的增殖过程起到抑制作用。有研究发现,ActivinA可通过剂量、时间等方式抑制 miR-181a在小鼠颗粒细胞(Granulosa cell)中的表达; 过表达 miR-181a则会抑制其靶标ActivinⅡA 型受体(ActRⅡA)的翻译, 从而导致细胞周期蛋白 D2(CyclinD2)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 PCNA)的表达下调, 进而阻止小鼠颗粒细胞的增殖, 所以在功能上, miR-181a能够负向调控颗粒细胞的增殖 。此外,还有研究发现,miR-181a 也可以抑 制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的增殖 , 却不影响该细胞的凋亡。[12] miR-181a除了能够抑制多种细胞增殖之外,也对多种细胞的凋亡过程有促进作用。张群研究发现,miR-181a在卵巢早衰患者血清中异常高表达,且在颗粒细胞中表达受H2O2上调;miR-181a通过靶向抑制SIRT1的表达,增加FoxO1乙酰化修饰及细胞核转运,导致颗粒细胞凋亡。[13] 大量研究表明,除 促进细胞凋亡 之外,miR-181a对 细胞分化 也具有促进作用。例如,Naguibneva, I等人研究表明,miR-181a参与小鼠骨骼肌的分化过程,若miR-181a增多,则会促进新生肌肉的增加,若将miR-181a去除,成肌细胞的分化过程则受到抑制。[14]朱新峰等人研究表明,在牛骨骼肌卫星细胞中,转染miR-181a模拟物的牛骨骼肌卫星细胞,有关肌肉分化蛋白质如 MyoD、 MyoG 和 MYH3 的表达量明显增加,细胞肌管数量显著增多,进一步证实miR-181a促进细胞的分化。[15] 在胸腺、初级淋巴器官以及成熟的T淋巴细胞中,miR-181a均呈高表达。 在鼠的骨髓内,B淋巴细胞同样有丰富的表达;在成年小鼠的造血胚胎干细胞中,miR181a的异位表达可导致B细胞来源的细胞比率增加。[16]miR-181a 的表达在人成熟的T细胞、单核细胞以及粒细胞中均可以被检测到,但miR-181a在B细胞中的表达含量较低。[17] miR-181a是miRs中,在T细胞内表达含量丰富的基因之一,并且在胸腺T细胞早期的选择阶段表达量丰富,说明miR-181a 在T细胞的功能性和敏感性方面有重要的调控作用。[18]。在胸腺细胞的分化过程中miR-181a 的调节呈现出一个动态过程,其在T细胞分化初期中表达量最为丰富[19][18]。若抑制miR-181a的表达,则DP胸腺细胞的敏感性降低,同时抑制T细胞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这说明miR-181a对T细胞的敏感性和选择性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因此 推测miR-181a 能直接靶向并抑制 BCL2、CD69和T细胞受体(TCR) ,这些基因在T细胞阳性选择过程中均为关键基因。 miR-181a还可调节TCR介导活化,以及增强TCR信号对激动剂敏感性,若miR-181a过表达则会使T细胞对TCR拮抗剂的应答转变为活化状态[20][19]。这可能与miR-181a中包含的丝氨酸磷酸酯酶、非受体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1和22(PTPN11、PTPN22)PTPN11、PTPN22以及双重特异性磷酸酯酶DUSP5和DUSP6 结合位点有关,它们在TCR 信号通路中均为负调控因子。另外,miR-181a控制T细胞的无系性缺失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选择肽的亲和力,以确保只有高亲和性T细胞可以发育成熟。[21] 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miR-181a在众多 肿瘤疾病的发生、转移、诊断以及预后 等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 据夏永欣等研究结果显示,miR-181a的表达下调参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miR-181a 的异常表达与肝细胞癌的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和合并肝硬化相关,推测miR-181a作用于转录因子EZF家族,促使癌细胞从G1期向S期的转化,促进细胞增殖过程,并抑制细胞分化过程。[22]据马岳等研究结果显示,高表达的miR-181a可以促进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cute myeloid leukaemia,AML) 细胞增殖,在AML中可能起 "癌基因"作用 ,对miR-181a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会给AML带来新的治疗方法。[23] 据李美玲等研究结果显示,miR-181a在子宫内膜癌与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表达较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显著上调,且Ⅱ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181a表达明显高于Ⅰ型子宫内膜癌,即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和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181a的表达呈逐渐上升趋势,提示miR-181a在 子宫内膜癌 的形成早期起到一定作用。[24] 据曹聪等研究结果显示,在消化肿瘤的发生、发展以及耐药等过程中,miR-181a也起到了一定的调控作用。由于肿瘤的诱因、组织类型以及个体差别等原因,miR-181a在不同的 消化系统肿瘤 中的表达程度有所差异,因此miR-181a可能扮演癌基因的角色,也可能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25] 据郝辰珺等研究结果显示,miR-181a在 卵巢癌 组织中表达差异明显,并与患者FIGO分期、WHO分级、淋巴转移、术前CA-125等临床特征相关,它可能参与调节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并猜测其可能通过参与调节间质-上皮转化(mesenchyal-to-epithelial transition,EMT)来影响卵巢癌的发生及发展。[26] 在免疫系统中miR-181是一个起到重要作用的调控因子,它参与免疫细胞的 增殖分化过程,生物体免疫应答、耐受以及炎症的发生 等生理变化,同时一些免疫系统疾病的发生可能受到miR-181的调控。 有研究表明,在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患者中,miR-181a出现了明显下调,而作为miR-181a 靶标的PCAF(p300-CBP-associated factor) 的表达在患者中有明显增加,这是因为PCAF除了扮演miR-181a靶标的角色之外, 也是p53调控相关的关键蛋白,PCAF可使p53蛋白表达量增加, 从而促进相关细胞的凋亡[27]。同时,有研究表明,在炎症反应的生理变化过程中,miR-181a既可以抑制炎症的发生,也可以促进炎症的发展[12]。 因篇幅原因,参考文献将会以截图形式发出。 (战友辛苦了,不必过多点评~)
第一章:肿瘤免疫分型的起源 1.肿瘤免疫分型的由来 肿瘤的近代治疗起源于西方,可从18世纪算起。而更远的肿瘤治疗史可追溯到我国宋代。最早描述癌症的特征是《仁斋直指附遗方论》一书中 “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 ,意思是说肿瘤像岩石状,有毒根深藏于体内,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那时对肿瘤的外观描述,基本上与现在的肿瘤类似。人类与肿瘤的斗争已长达上千年,而始终没有取得重大进展。这是因为先前对肿瘤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肿瘤细胞本身,也就是大家所认识的肿瘤生物学范畴;而随着医疗和科研水平的进步,人们认识到肿瘤异质性很大,尤其是患者之间更无从规律可循,并且肿瘤细胞可在周围环境产生变化之后发生进化,研究肿瘤细胞本身就变得困难重重。因此直到步入20世纪,人们才开始认识到要想战胜肿瘤,我们需要更强大的武器,那就是 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 ,这样的科研导向也就促进了肿瘤免疫学这个热门研究领域的发展。 利用人体免疫系统来杀伤肿瘤 的方式最开始并不被人们看好,一方面是因为利用免疫系统治疗肿瘤的方式没有像手术、化疗那样立竿见影;另一方面是因为最开始科学家对复杂的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并不透彻。随着人们对机体免疫系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肿瘤免疫治疗近二十年才得以慢慢为世人所接受,其中最为引起轰动的是 201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研究肿瘤免疫治疗的两位学者:Allison和Honjo 。他们分别揭示了免疫检查点CTLA-4和PD-1在肿瘤中的作用,从而为免疫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很多肿瘤中都取得了良好的响应,这本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结局,然而故事并没有那么简单,并且肿瘤的免疫治疗之路才刚刚开始。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投入到各种肿瘤的大型临床实验中,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那就是虽然有些肿瘤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答很好,但在另外很多肿瘤患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却根本没有任何疗效。同样的抗体,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截然不同的结果?科学家开始研究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图1: 考虑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是动员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攻击肿瘤,那么很容易就可以想到的是会不会因为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不同,从而对免疫治疗药物的应答不同呢。方向是有了,但似乎离科学家想得到的解释还有点距离。这是因为如果从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出发,那问题就比较复杂,而且不够直接,这个问题直到免疫微环境的提出才得到更好的解决。研究者通过对多种肿瘤的肿瘤微环境分析后发现, 每一种肿瘤,甚至每一位患者的肿瘤浸润免疫细胞都存在差异 ,于是就有研究者根据免疫细胞浸润的特点将肿瘤大致分为 “冷”肿瘤 和 “热”肿瘤 , 前者肿瘤中浸润的免疫细胞少以及较多比例的是免疫抑制性细胞(Treg,MDSC),对免疫治疗应答反应弱;后者肿瘤中浸润着较多的激活性免疫细胞(CD8+T,Th1),能对免疫治疗药物产生较好的应答反应。 2.肿瘤免疫分型分子机制 “冷”“热”肿 瘤概念的提出是 肿瘤免疫分型的雏形 ,而如果想进一步的理解免疫分型,人们就迫切需要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引起不同患者肿瘤免疫微环境如此大的差异。 众所周知,人体免疫系统是一个整体,其包括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以及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等,它们是各种免疫细胞的驻扎地,还需要淋巴管、血管等完成免疫细胞到局部组织的运输工作。肿瘤中很少有淋巴管,而血管含量丰富。那是不是肿瘤血管的含量是引起免疫细胞浸润的不同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血管丰富的肿瘤反而浸润更多的抑制性免疫细胞,促进肿瘤的生长。故事说到这,就需要一些免疫学知识做支撑。 免疫细胞的定向迁徙除了受血管和淋巴管影响外,还需要一类重要的免疫分子:趋化因子以及趋化因子受体。如果将血管比作马路, 趋化因子就是信号灯,它们掌控着各种免疫细胞的走向 。 图2: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正是 肿瘤中各种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的种类以及含量不同,才会引起不同患者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巨大差异 。一些肿瘤细胞也因此利用免疫系统的这个特点,从而释放促进抑制性免疫细胞浸润的趋化因子,并高表达对应的趋化因子受体来吸引抑制性免疫细胞的浸润,从而有利于自身的生长。 第二章:肿瘤免疫分型的全面揭示 1.肿瘤三大免疫分型的提出 肿瘤免疫分型的理念被提出了,但科研不是哲学,光是理念是远远不够的,研究者需要用数据说话。 肿瘤浸润的免疫细胞肿瘤虽多,但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发挥杀伤肿瘤作用的免疫细胞,如:NK, NKT, CD8+ T细胞;另一类则是发挥抑制免疫细胞杀伤肿瘤功能的细胞,如:Treg, Th1, Th2, M1, M2; 这些免疫细胞中功能最重要的就是T细胞,因为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免疫细胞调控网络最后都需要T细胞的参与,而且目前各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也是作用于T细胞来发挥抗肿瘤功能,因此揭示肿瘤浸润的T细胞功能是最重要的。 图3: 对肿瘤免疫分型的研究有很多,其中 比较受研究者广泛认可的就是肿瘤的三大免疫分型: “免疫浸润型” 、 “免疫排斥型” 、 “免疫沙漠型” 。研究者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后发现这三类显著的差异,在“免疫浸润型”肿瘤中,CD8+T细胞可以浸润到肿瘤内部;“免疫排斥型”肿瘤中,虽然也有较高的CD8+T细胞浸润程度,但都是集中在肿瘤外围;而“免疫沙漠型”肿瘤中很少有CD8+T细胞的浸润。 图4: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免疫浸润型”肿瘤内部表达较高的 MHCI 类分子 ,而另外两种类型的肿瘤中却MHCI分子的表达情况明显降低;此外,“免疫排斥型”的肿瘤外围表达较高的 细胞表面糖蛋白丝氨酸蛋白酶(FAP) ,这个基因主要负责塑造细胞外基质,可调控肿瘤外周形成一层厚厚的基质,从而阻断免疫细胞的浸润。 2.肿瘤免疫分型的量化 三大肿瘤免疫分型的提出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加确切的证据,但同时也引出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很多患者来说被诊断出肿瘤时都已经是晚期;而且如果对每一位患者都进行组织切片,从而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来进行肿瘤分型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研究者在一个大型卵巢肿瘤队列中将数字病理和转录组数据分析进行结合,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方法来揭示肿瘤的分子分类和描述肿瘤免疫表型。通过使用随机森林的算法,研究者开发出了一个基于 157个特征基因的分类器 ,根据患者这些基因的表达情况,对患者进行肿瘤免疫特征分类。 图5: 3.影响肿瘤免疫分型的分子机制 “免疫浸润型”的肿瘤细胞表达较高水平的MHCI类分子而低表达FAP基因;而“免疫排斥型”的肿瘤细胞的MHCI类分子明显降低却高表达FAP基因。那么这两种机制有什么关联呢?哪一种才是引起不同肿瘤免疫特征的始动因素?研究者通过分析这两条路径的上下游调控机制,发现 无论是MHCI类分子还是FAP均受一个重要免疫分子的调控,那就是 TGFβ 。原来,肿瘤细胞为了逃脱T细胞的攻击,可以借助肿瘤抑制性免疫细胞(Treg,M2)产生TGFβ,后者一方面可以和肿瘤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下调MHCI类分子;一方面可以和成纤维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上调FAP的表达,从而产生胶原蛋白形成厚厚的基质层包围在肿瘤周围,以排斥杀伤性免疫细胞的浸润。 图6: 第三章:肿瘤免疫分型的应用 说完了肿瘤免疫分型的基础知识,那么接下来我就介绍一些最近有关 肿瘤免疫分型的高分文章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引起大家进一步的思考。 应用1:m6A分子调控肿瘤免疫分型 近些年,肿瘤m6A修饰的调控机制也是研究的热门方向。热点碰撞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下面首先介绍一篇发表在Molecular Cancer (IF:) 的一篇文章,篇名为:m 6 A regulator -mediated methylation modification patterns and tumor microenvironment in filtration characterization in gastric cancer。 图7: 在开始讲解m6A和肿瘤免疫分型的联合分析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些m6A的背景知识。这篇文章首先确定了21个m6A调节因子,包括8个Writers、2个Erasers和11个Readers。图7介绍的是这些分子的细胞分布和基本功能,简单来说m6A是对RNA的一种可逆的修饰方式,依靠Writers对RNA进行修饰,Readers进行m6A修饰信息的读取,当完成特定使命后又可以依靠Erasers对m6A修饰进行删除。 图8: 下面开始讲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首先根据 m6A调控因子的表达对患者进行分类 ,随后发现这种分类和肿瘤免疫分型有很高的相似度 。于是作者就研究了肿瘤的m6A修饰和免疫分型的关系。最后发现依靠m6A特征基因算出的m6Ascore值在“免疫浸润型”、“免疫排斥型”、“免疫沙漠型”患者中的得分存在明显差异(图8A)。随后在抗PD-L1队列(IMvigor210)和抗PD-1队列(GSE78220)中,低m6Ascore的患者都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图8B),并且显著的延长了生存率。此外,低m6Ascore患者的PD-L1明显高表达,这表明在对抗PD-1/L1免疫治疗中有潜在的反应。 总之, 这项研究基于21个m6A调节因子,区分了三个不同的m6A甲基化修饰模式,这三种模式具有明显不同的TME细胞浸润特性。 并且不同的m6A修饰模式之间的mRNA转录组差异与m6A和免疫相关的生物途径显著相关。作者建立了m6A score评分系统来评估每个胃癌患者的m6A修饰模式,从而在预测免疫治疗结果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应用2:单细胞测序揭示卵巢癌免疫特征 单细胞测序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革命性技术,它赋予了研究者在单个细胞水平研究各种细胞功能机制的能力。同样作为近些年高分文章中的常用技术,单细胞测序揭示肿瘤免疫分型会有什么样的惊喜呢,下面我就介绍一篇发表在Cancer cell (IF:) 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篇名为:Single-cell dissection of cellular components and interactions shaping the tumor immune phenotypes in ovarian cancer 图9: 此研究首先对15名卵巢癌患者的肿瘤样本进行scRNA-seq(图9A),根据已知的细胞类型的标记物来定义细胞类型。结果表明,从整体看不同免疫分型的患者肿瘤细胞差异较大,同一免疫类型的肿瘤细胞能聚类到一起,不同免疫分型的肿瘤细胞差异较大(图9B);此外,基质细胞(图9C)和免疫细胞(图9D)类型虽然在患者之间转录层面差异不大,但其相对分布情况差异很大,并且与肿瘤的免疫分型并没有明确关联。 文章进一步研究了肿瘤内在特征是否影响免疫浸润模式。分析结果显示,排斥型和浸润型的肿瘤之间没有显著的肿瘤细胞转录差异,但在排斥型和浸润型组合与沙漠型肿瘤之间有29个基因表达显著差异。对于这个结论我认为为排斥型和浸润型应该也有比较大的差异,只是单细胞测序需要制备单细胞悬液,可能破坏了这种结构。因而,用单细胞空间转录组进一步解析这两种免疫分型下的肿瘤细胞功能会更有意义,尤其是揭示免疫排斥型最外周的基质细胞层的特征将会为治疗这类患者提供更直接的参考价值。 基因集合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与增殖途径有关,它们的鉴定是由三种具有增殖分子亚型的沙漠型肿瘤所驱动的。另一方面,浸润型和排斥型肿瘤细胞在干扰素应答通路中显著富集,这主要是由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类和II类加工和呈递的基因驱动的。此外,文章还观察到浸润型和排斥型肿瘤细胞中氧化磷酸化途径显著富集。 图10: 最后,作者为了总结这些观察结果,总结出了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不同的成分和肿瘤、免疫和间质间的潜在串扰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肿瘤免疫表型(图10)。模型中,TME中有免疫功能的肿瘤(包括浸润型和排斥型肿瘤)有许多不同于沙漠型肿瘤的共同特征。表达CX3CR1配体的内皮细胞和周细胞也可能参与浸润型和排斥型肿瘤中CX3CR1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募集。浸润型和排斥型肿瘤之间也存在重要差异。在T细胞浸润型肿瘤中,浸润程度可能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浸润型肿瘤细胞呈现出CXCL16的高表达,这可能与CXCR6+T细胞向肿瘤上皮的募集有关;此外,浸润型肿瘤中IL1 CAFs丰富,其可能通过CXCL12/ 14促进CXCR4的表达从而进一步募集T细胞。 这项研究通过 对15个临床卵巢癌患者的单细胞RNA测序分析,深入剖析了TME中不同的细胞、功能表型及其动态相互作用,使肿瘤免疫分型的特征更加丰富。 文章结果强调了可能形成肿瘤免疫表型的潜在分子机制,并可能为改善癌症免疫治疗的临床获益提供了治疗策略。 总结和展望 近些年,关于 肿瘤免疫分型 的机制探索无论是在临床研究还是基础科学研究中都是 炙手可热的方向 ,其产生的研究成果也非常有利于进行临床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转化。 本文系统的梳理了 肿瘤免疫分型的来源、发展和应用 ,但只是窥全豹之一斑,仍然有很多细节需要大家自行补充。我是做肿瘤免疫基础研究的,近几年,发自内心体会到如今只简单的做经典的基因功能调控机制已很难再冲击高分文章,只有着手于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才能在如今科研浪潮下拔得头筹,而肿瘤免疫分型的研究正是符合了科研工作者的各种想象。 当然如果你并不是想发高分文章,只是想水几篇SCI,那么做一些较简单的肿瘤免疫分型也是不二选择。但从2021年已经发表的生信文章中可以看出,我们已很难再见到只分析纯肿瘤生物学特征的文章,将近90%的肿瘤生信思路文章或多或少都会联合免疫特征进行分析。如果之前你还不能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么阅读完此文的你就抓紧学习肿瘤免疫分型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发表一篇不错的肿瘤免疫分型相关的SCI论文。 [参考文献] Nagarsheth N, Wicha MS, Zou W. Chemokines in the cancer microenvironment and their relevance in cancer Rev Sep;17(9):559-572. doi: . Epub 2017 May 30. Desbois M, Udyavar AR, et al. Integrated digital pathology and transcriptome analysis identifies molecular mediators of T-cell exclusion in ovarian Nov 4;11(1):5583. doi: . Zhang B, Wu Q, Li B, Wang D, Wang L, Zhou YL. m6A regulator-mediated methylation modification patterns and tumor microenvironment infiltration characterization in gastric Mar 12;19(1):53. doi: . Hornburg M, Desbois M, et al. Single-cell dissection of cellular components and interactions shaping the tumor immune phenotypes in ovarian Apr 27:S1535-6108(21)00212-9. doi: .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生信人公众号 最新文献免费获取,欢迎还珠医科文小程序
好像是统计源 但是很好发的 代理都喜欢这个
刊名: 检验医学与临床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主办: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周期: 半月出版地:重庆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2-9455CN: 50-1167/R邮发代号: 78-157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检验医学与临床创刊时间:2004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您好,该刊是省级普通期刊,不是核心期刊。你所需要的影响因子: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没有其他检查结果么,比如盆腔B超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等。腹水的病理报告至少提示腺癌诊断成立。出现腹水需要重点考虑肝脏以及卵巢来源的肿瘤。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至少可以控制住反复的腹水增多现象。手术以及腹腔化疗都是可以实施的。您应该有信心!不是专家,仅供参考。
【 摘 要 】白介素-2联合化疗治疗卵巢上皮癌腹水23例临床分析属于2005年第2卷第9期栏目,主要讲述了卵巢癌合并腹水的治疗是临床上较棘手的,随着近年来发病率的增高,卵巢癌合并腹水越来越常见,为了使更多的晚期患者延长生存时间,减少痛苦,我们采用了白介素-2(IL-2)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卵巢上皮癌23例,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切除后病理或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证实。临床分期参照198...。本文重点关注化疗 治疗 卵巢 腹水 等内容,您可以在本页对白介素-2联合化疗治疗卵巢上皮癌腹水23例临床分析进行讨论【关键字】2005年第2卷第9期;化疗;治疗;卵巢;腹水;白介素-2联合化疗治疗卵巢上皮癌腹水23例临床分析【 全 文 】 卵巢癌合并腹水的治疗是临床上较棘手的,随着近年来发病率的增高,卵巢癌合并腹水越来越常见,为了使更多的晚期患者延长生存时间,减少痛苦,我们采用了白介素-2(IL-2)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卵巢上皮癌23例,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经手术切除后病理或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证实。临床分期参照1988年FIGO制定的卵巢癌临床分期标准确定。其中Ⅲa期2例,Ⅲb期7例,Ⅲc期10例,Ⅳ期4例,年龄35~67岁,中位年龄49岁。其中浆液性乳头状囊腺癌18例,黏液性囊腺癌2例,子宫内膜样癌2例,透明细胞癌1例。本组治疗前均有腹部B超或CT、MRI等确诊有中到大量癌性腹水。合并胸腔积液的有3例,患者Karnofsky≥40分,血象、肝肾功能均正常。 治疗方法 常规行腹腔穿刺,尽可能排尽腹水,速度不可过快,平均放液量约2500ml左右,应用5%葡萄糖液100ml溶解卡铂400mg,生理盐水250ml溶解白介素-2 100万u加利多卡因10ml、地塞米松5mg,温生理盐水500ml腹腔内注射,B超下无腹水时增加生理盐水注入量,以利药液在腹腔内均匀分布,同时予以静脉化疗,采用环磷酰胺(CTX)750mg/m2或CTX 600mg/m2加阿霉素(ADM)50mg/m2(或表阿霉素),其中有4例静脉采用紫杉醇135mg/m2 3h静注,以上方案3~4周重复,连续3~6个疗程,所有患者至少接受3次腹腔灌注加静脉化疗3个疗程。 疗效观察与评价标准 每次灌注前均复查B超,化疗前后每周复查血常规,每疗程均复查肝肾功能、心电图、X线胸片(或胸透)、腹部B超检查,详细记录化疗后的不良反应,连续3个疗程后评价疗效。疗效参照WHO标准,(1)完全缓解(CR):腹水消失并持续4周以上;(2)部分缓解(PR):腹水减少>50%;(3)无效(NC):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4)进展(PD):腹水量增加,病情恶化。有效率以CR+PR计。评价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2 结果 治疗效果 23例患者中CR 12例(),PR 8例(),总有效率(20/23)。 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 见表1。表1 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情况 (略) 治疗后的不良反应 分度标准为WHO标准,见表2。表2 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 (略) 随访 本组随访时间均>6个月。腹水缓解期最短2个月,最长23个月,平均缓解期9个月。存活期达6个月以上22例,12个月以上16例,18个月以上14例。患者死亡原因多数为原发灶或转移灶恶化所致。3 讨论卵巢癌产生腹水的原因很多,卵巢癌患者癌细胞可阻塞淋巴管,使腹水产生,患者低蛋白血症或腹腔广泛转移均可产生腹水。约2/3卵巢癌患者伴有腹水,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1〕。IL-2的临床应用已达10年之久,实验研究已经证明IL-2作为一种生物反应调节剂,能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诱导生成淋巴因子激活杀伤细胞(LAK)、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NK细胞等活性,局部给药可使腹腔内保持高浓度的IL-2,加强肿瘤微环境中的肿瘤抗原对机体免疫反应的激活作用〔2〕。卡铂与顺铂作用相似,但卡铂毒性相对较低,且因为分子量是顺铂的倍,水溶性大,从腹腔清除较慢,腹腔内浓度在给药后15min时是体循环的39倍,4h则为69倍,腹腔内肿瘤细胞直接与高浓度药物接触,提高了药物的杀伤力。我们在腹腔应用IL-2的同时联合化疗,通过临床观察具有近期缓解效果较好、不良反应较轻的特点,是治疗卵巢癌腹水的一种有效手段。【参考文献】1 石一复,郝敏,丁志明.卵巢癌腹水的研究.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9): Donotter W,DeGroot JW,Bermsen regimens for local IL-2 tumor J Cancer,1996,66(3):400-411. 作者单位: 130012 吉林长春,吉林省肿瘤医院妇科医院名称: 吉林省肿瘤医院 所属地区: 吉林省 医院地址: 长春市朝阳区湖光路32号 邮政编码: 130012 联系电话: 5872628 床 位 数: 600 日门诊量: 600 医院等级: 三甲 院 长: 于中兴 特色专科: 口腔、肿瘤、放射、妇产、腹部外科、胸外科、放疗科、中西医结合科、化疗科等 主要设备: 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CT、ECT、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800mAX光机、后装放射治疗机、多轨迹断层机、血管造影机、乳腺钼靶摄影仪、遥控胃肠造影机等
第一章:肿瘤免疫分型的起源 1.肿瘤免疫分型的由来 肿瘤的近代治疗起源于西方,可从18世纪算起。而更远的肿瘤治疗史可追溯到我国宋代。最早描述癌症的特征是《仁斋直指附遗方论》一书中 “癌者上高下深,岩穴之状,颗颗累垂……毒根深藏,穿孔透里” ,意思是说肿瘤像岩石状,有毒根深藏于体内,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那时对肿瘤的外观描述,基本上与现在的肿瘤类似。人类与肿瘤的斗争已长达上千年,而始终没有取得重大进展。这是因为先前对肿瘤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肿瘤细胞本身,也就是大家所认识的肿瘤生物学范畴;而随着医疗和科研水平的进步,人们认识到肿瘤异质性很大,尤其是患者之间更无从规律可循,并且肿瘤细胞可在周围环境产生变化之后发生进化,研究肿瘤细胞本身就变得困难重重。因此直到步入20世纪,人们才开始认识到要想战胜肿瘤,我们需要更强大的武器,那就是 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 ,这样的科研导向也就促进了肿瘤免疫学这个热门研究领域的发展。 利用人体免疫系统来杀伤肿瘤 的方式最开始并不被人们看好,一方面是因为利用免疫系统治疗肿瘤的方式没有像手术、化疗那样立竿见影;另一方面是因为最开始科学家对复杂的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并不透彻。随着人们对机体免疫系统的研究越来越深入,肿瘤免疫治疗近二十年才得以慢慢为世人所接受,其中最为引起轰动的是 201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研究肿瘤免疫治疗的两位学者:Allison和Honjo 。他们分别揭示了免疫检查点CTLA-4和PD-1在肿瘤中的作用,从而为免疫治疗药物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很多肿瘤中都取得了良好的响应,这本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结局,然而故事并没有那么简单,并且肿瘤的免疫治疗之路才刚刚开始。随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投入到各种肿瘤的大型临床实验中,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那就是虽然有些肿瘤患者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应答很好,但在另外很多肿瘤患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却根本没有任何疗效。同样的抗体,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截然不同的结果?科学家开始研究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 图1: 考虑到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是动员自身的免疫细胞来攻击肿瘤,那么很容易就可以想到的是会不会因为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的功能状态不同,从而对免疫治疗药物的应答不同呢。方向是有了,但似乎离科学家想得到的解释还有点距离。这是因为如果从整个机体的免疫系统出发,那问题就比较复杂,而且不够直接,这个问题直到免疫微环境的提出才得到更好的解决。研究者通过对多种肿瘤的肿瘤微环境分析后发现, 每一种肿瘤,甚至每一位患者的肿瘤浸润免疫细胞都存在差异 ,于是就有研究者根据免疫细胞浸润的特点将肿瘤大致分为 “冷”肿瘤 和 “热”肿瘤 , 前者肿瘤中浸润的免疫细胞少以及较多比例的是免疫抑制性细胞(Treg,MDSC),对免疫治疗应答反应弱;后者肿瘤中浸润着较多的激活性免疫细胞(CD8+T,Th1),能对免疫治疗药物产生较好的应答反应。 2.肿瘤免疫分型分子机制 “冷”“热”肿 瘤概念的提出是 肿瘤免疫分型的雏形 ,而如果想进一步的理解免疫分型,人们就迫切需要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会引起不同患者肿瘤免疫微环境如此大的差异。 众所周知,人体免疫系统是一个整体,其包括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以及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等,它们是各种免疫细胞的驻扎地,还需要淋巴管、血管等完成免疫细胞到局部组织的运输工作。肿瘤中很少有淋巴管,而血管含量丰富。那是不是肿瘤血管的含量是引起免疫细胞浸润的不同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血管丰富的肿瘤反而浸润更多的抑制性免疫细胞,促进肿瘤的生长。故事说到这,就需要一些免疫学知识做支撑。 免疫细胞的定向迁徙除了受血管和淋巴管影响外,还需要一类重要的免疫分子:趋化因子以及趋化因子受体。如果将血管比作马路, 趋化因子就是信号灯,它们掌控着各种免疫细胞的走向 。 图2: 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正是 肿瘤中各种趋化因子和趋化因子受体的种类以及含量不同,才会引起不同患者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巨大差异 。一些肿瘤细胞也因此利用免疫系统的这个特点,从而释放促进抑制性免疫细胞浸润的趋化因子,并高表达对应的趋化因子受体来吸引抑制性免疫细胞的浸润,从而有利于自身的生长。 第二章:肿瘤免疫分型的全面揭示 1.肿瘤三大免疫分型的提出 肿瘤免疫分型的理念被提出了,但科研不是哲学,光是理念是远远不够的,研究者需要用数据说话。 肿瘤浸润的免疫细胞肿瘤虽多,但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发挥杀伤肿瘤作用的免疫细胞,如:NK, NKT, CD8+ T细胞;另一类则是发挥抑制免疫细胞杀伤肿瘤功能的细胞,如:Treg, Th1, Th2, M1, M2; 这些免疫细胞中功能最重要的就是T细胞,因为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免疫细胞调控网络最后都需要T细胞的参与,而且目前各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主要也是作用于T细胞来发挥抗肿瘤功能,因此揭示肿瘤浸润的T细胞功能是最重要的。 图3: 对肿瘤免疫分型的研究有很多,其中 比较受研究者广泛认可的就是肿瘤的三大免疫分型: “免疫浸润型” 、 “免疫排斥型” 、 “免疫沙漠型” 。研究者通过对肿瘤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后发现这三类显著的差异,在“免疫浸润型”肿瘤中,CD8+T细胞可以浸润到肿瘤内部;“免疫排斥型”肿瘤中,虽然也有较高的CD8+T细胞浸润程度,但都是集中在肿瘤外围;而“免疫沙漠型”肿瘤中很少有CD8+T细胞的浸润。 图4: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免疫浸润型”肿瘤内部表达较高的 MHCI 类分子 ,而另外两种类型的肿瘤中却MHCI分子的表达情况明显降低;此外,“免疫排斥型”的肿瘤外围表达较高的 细胞表面糖蛋白丝氨酸蛋白酶(FAP) ,这个基因主要负责塑造细胞外基质,可调控肿瘤外周形成一层厚厚的基质,从而阻断免疫细胞的浸润。 2.肿瘤免疫分型的量化 三大肿瘤免疫分型的提出为研究者提供了更加确切的证据,但同时也引出一个问题,就是对于很多患者来说被诊断出肿瘤时都已经是晚期;而且如果对每一位患者都进行组织切片,从而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来进行肿瘤分型是不切合实际的。因此,研究者在一个大型卵巢肿瘤队列中将数字病理和转录组数据分析进行结合,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方法来揭示肿瘤的分子分类和描述肿瘤免疫表型。通过使用随机森林的算法,研究者开发出了一个基于 157个特征基因的分类器 ,根据患者这些基因的表达情况,对患者进行肿瘤免疫特征分类。 图5: 3.影响肿瘤免疫分型的分子机制 “免疫浸润型”的肿瘤细胞表达较高水平的MHCI类分子而低表达FAP基因;而“免疫排斥型”的肿瘤细胞的MHCI类分子明显降低却高表达FAP基因。那么这两种机制有什么关联呢?哪一种才是引起不同肿瘤免疫特征的始动因素?研究者通过分析这两条路径的上下游调控机制,发现 无论是MHCI类分子还是FAP均受一个重要免疫分子的调控,那就是 TGFβ 。原来,肿瘤细胞为了逃脱T细胞的攻击,可以借助肿瘤抑制性免疫细胞(Treg,M2)产生TGFβ,后者一方面可以和肿瘤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下调MHCI类分子;一方面可以和成纤维细胞上的受体结合上调FAP的表达,从而产生胶原蛋白形成厚厚的基质层包围在肿瘤周围,以排斥杀伤性免疫细胞的浸润。 图6: 第三章:肿瘤免疫分型的应用 说完了肿瘤免疫分型的基础知识,那么接下来我就介绍一些最近有关 肿瘤免疫分型的高分文章 ,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引起大家进一步的思考。 应用1:m6A分子调控肿瘤免疫分型 近些年,肿瘤m6A修饰的调控机制也是研究的热门方向。热点碰撞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呢,下面首先介绍一篇发表在Molecular Cancer (IF:) 的一篇文章,篇名为:m 6 A regulator -mediated methylation modification patterns and tumor microenvironment in filtration characterization in gastric cancer。 图7: 在开始讲解m6A和肿瘤免疫分型的联合分析之前,我先来介绍一些m6A的背景知识。这篇文章首先确定了21个m6A调节因子,包括8个Writers、2个Erasers和11个Readers。图7介绍的是这些分子的细胞分布和基本功能,简单来说m6A是对RNA的一种可逆的修饰方式,依靠Writers对RNA进行修饰,Readers进行m6A修饰信息的读取,当完成特定使命后又可以依靠Erasers对m6A修饰进行删除。 图8: 下面开始讲解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作者首先根据 m6A调控因子的表达对患者进行分类 ,随后发现这种分类和肿瘤免疫分型有很高的相似度 。于是作者就研究了肿瘤的m6A修饰和免疫分型的关系。最后发现依靠m6A特征基因算出的m6Ascore值在“免疫浸润型”、“免疫排斥型”、“免疫沙漠型”患者中的得分存在明显差异(图8A)。随后在抗PD-L1队列(IMvigor210)和抗PD-1队列(GSE78220)中,低m6Ascore的患者都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图8B),并且显著的延长了生存率。此外,低m6Ascore患者的PD-L1明显高表达,这表明在对抗PD-1/L1免疫治疗中有潜在的反应。 总之, 这项研究基于21个m6A调节因子,区分了三个不同的m6A甲基化修饰模式,这三种模式具有明显不同的TME细胞浸润特性。 并且不同的m6A修饰模式之间的mRNA转录组差异与m6A和免疫相关的生物途径显著相关。作者建立了m6A score评分系统来评估每个胃癌患者的m6A修饰模式,从而在预测免疫治疗结果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应用2:单细胞测序揭示卵巢癌免疫特征 单细胞测序是近几年兴起的一项革命性技术,它赋予了研究者在单个细胞水平研究各种细胞功能机制的能力。同样作为近些年高分文章中的常用技术,单细胞测序揭示肿瘤免疫分型会有什么样的惊喜呢,下面我就介绍一篇发表在Cancer cell (IF:) 杂志上的一篇文章,篇名为:Single-cell dissection of cellular components and interactions shaping the tumor immune phenotypes in ovarian cancer 图9: 此研究首先对15名卵巢癌患者的肿瘤样本进行scRNA-seq(图9A),根据已知的细胞类型的标记物来定义细胞类型。结果表明,从整体看不同免疫分型的患者肿瘤细胞差异较大,同一免疫类型的肿瘤细胞能聚类到一起,不同免疫分型的肿瘤细胞差异较大(图9B);此外,基质细胞(图9C)和免疫细胞(图9D)类型虽然在患者之间转录层面差异不大,但其相对分布情况差异很大,并且与肿瘤的免疫分型并没有明确关联。 文章进一步研究了肿瘤内在特征是否影响免疫浸润模式。分析结果显示,排斥型和浸润型的肿瘤之间没有显著的肿瘤细胞转录差异,但在排斥型和浸润型组合与沙漠型肿瘤之间有29个基因表达显著差异。对于这个结论我认为为排斥型和浸润型应该也有比较大的差异,只是单细胞测序需要制备单细胞悬液,可能破坏了这种结构。因而,用单细胞空间转录组进一步解析这两种免疫分型下的肿瘤细胞功能会更有意义,尤其是揭示免疫排斥型最外周的基质细胞层的特征将会为治疗这类患者提供更直接的参考价值。 基因集合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与增殖途径有关,它们的鉴定是由三种具有增殖分子亚型的沙漠型肿瘤所驱动的。另一方面,浸润型和排斥型肿瘤细胞在干扰素应答通路中显著富集,这主要是由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类和II类加工和呈递的基因驱动的。此外,文章还观察到浸润型和排斥型肿瘤细胞中氧化磷酸化途径显著富集。 图10: 最后,作者为了总结这些观察结果,总结出了一个模型,在这个模型中,不同的成分和肿瘤、免疫和间质间的潜在串扰可能会形成不同的肿瘤免疫表型(图10)。模型中,TME中有免疫功能的肿瘤(包括浸润型和排斥型肿瘤)有许多不同于沙漠型肿瘤的共同特征。表达CX3CR1配体的内皮细胞和周细胞也可能参与浸润型和排斥型肿瘤中CX3CR1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的募集。浸润型和排斥型肿瘤之间也存在重要差异。在T细胞浸润型肿瘤中,浸润程度可能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浸润型肿瘤细胞呈现出CXCL16的高表达,这可能与CXCR6+T细胞向肿瘤上皮的募集有关;此外,浸润型肿瘤中IL1 CAFs丰富,其可能通过CXCL12/ 14促进CXCR4的表达从而进一步募集T细胞。 这项研究通过 对15个临床卵巢癌患者的单细胞RNA测序分析,深入剖析了TME中不同的细胞、功能表型及其动态相互作用,使肿瘤免疫分型的特征更加丰富。 文章结果强调了可能形成肿瘤免疫表型的潜在分子机制,并可能为改善癌症免疫治疗的临床获益提供了治疗策略。 总结和展望 近些年,关于 肿瘤免疫分型 的机制探索无论是在临床研究还是基础科学研究中都是 炙手可热的方向 ,其产生的研究成果也非常有利于进行临床肿瘤免疫治疗药物的转化。 本文系统的梳理了 肿瘤免疫分型的来源、发展和应用 ,但只是窥全豹之一斑,仍然有很多细节需要大家自行补充。我是做肿瘤免疫基础研究的,近几年,发自内心体会到如今只简单的做经典的基因功能调控机制已很难再冲击高分文章,只有着手于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才能在如今科研浪潮下拔得头筹,而肿瘤免疫分型的研究正是符合了科研工作者的各种想象。 当然如果你并不是想发高分文章,只是想水几篇SCI,那么做一些较简单的肿瘤免疫分型也是不二选择。但从2021年已经发表的生信文章中可以看出,我们已很难再见到只分析纯肿瘤生物学特征的文章,将近90%的肿瘤生信思路文章或多或少都会联合免疫特征进行分析。如果之前你还不能意识到这个问题,那么阅读完此文的你就抓紧学习肿瘤免疫分型吧,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也能发表一篇不错的肿瘤免疫分型相关的SCI论文。 [参考文献] Nagarsheth N, Wicha MS, Zou W. Chemokines in the cancer microenvironment and their relevance in cancer Rev Sep;17(9):559-572. doi: . Epub 2017 May 30. Desbois M, Udyavar AR, et al. Integrated digital pathology and transcriptome analysis identifies molecular mediators of T-cell exclusion in ovarian Nov 4;11(1):5583. doi: . Zhang B, Wu Q, Li B, Wang D, Wang L, Zhou YL. m6A regulator-mediated methylation modification patterns and tumor microenvironment infiltration characterization in gastric Mar 12;19(1):53. doi: . Hornburg M, Desbois M, et al. Single-cell dissection of cellular components and interactions shaping the tumor immune phenotypes in ovarian Apr 27:S1535-6108(21)00212-9. doi: . 更多精彩文章欢迎关注生信人公众号 最新文献免费获取,欢迎还珠医科文小程序
没有其他检查结果么,比如盆腔B超检查以及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等。腹水的病理报告至少提示腺癌诊断成立。出现腹水需要重点考虑肝脏以及卵巢来源的肿瘤。在明确诊断的情况下的治疗效果是显著的,至少可以控制住反复的腹水增多现象。手术以及腹腔化疗都是可以实施的。您应该有信心!不是专家,仅供参考。
刊名: 检验医学与临床Laboratory Medicine and Clinic主办: 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市临床检验中心周期: 半月出版地:重庆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672-9455CN: 50-1167/R邮发代号: 78-157 历史沿革:现用刊名:检验医学与临床创刊时间:2004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您好,该刊是省级普通期刊,不是核心期刊。你所需要的影响因子: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由美国国家癌症研究院所成立的卵巢癌病案研究集团协会 (Ovarian Cancer Cohort Consortium)于2020年3月在著名癌症期刊发表了论文 ( Cancer Res 2020;80:1210–8; DOI: ) ,结论指出,一位女性如果终其一生排卵次数过多,罹患卵巢癌的风险将会增加。(推荐阅读: 【图解】罹患卵巢癌 可能的高危险因子 )
(图片来源:pixabay)
更精准地说:排卵次数高 (多于514次/终生)得卵巢癌风险是排卵次数少(少于294次/终生)的2倍。
由上述研究可以看出,排卵次数越多,对女性可不见得是好事,因为得卵巢癌的风险会增加。因此,年纪到了,如果月事仍然每个月准时报到,就应该提高警觉,定时接受子宫宫颈抹片以及超音波检查。
怀孕的过程,卵巢会暂时休息、停止排卵,所以有减少发生卵巢癌的好处。同样的,喂哺母乳也可以减少排卵次数,亦有助于减少卵巢癌发生的机会。所以为了减少卵巢癌发生的风险,女性可以考虑适度生育和喂哺母乳,以减少癌症发生风险。(推荐阅读: 妇科癌症基因检测:谈卵巢癌)
(图片来源:pixabay)
台湾在2020年6月发表最新癌症登记报告(2017年资料),卵巢癌个案为1,521例;2016年 (1,507例);2015年 (1,434例),所以可以看出台湾的卵巢癌在逐年缓慢增加。卵巢癌对于女性的威胁大,因此女性可要多多注意。
随着年龄增长,有些人体器官的功能会逐渐衰退、甚至停止运作,卵巢正是个典型的器官。如果年纪到了,卵巢仍然没休息,每个月仍然排卵,月经仍准时报到,这个现象可不是好事。适龄进入更年期,好好保健身体,作息正常,反而活得更久、更有劲。
(图片来源:pixabay)
笔者的丈母娘今年已经83高龄,于48岁进入更年期,未曾服用荷尔蒙,长年茹素,每日准时9点入睡,清晨4点起床开始读经,6点到公园带领婆婆妈妈做早操,练气功,十足一尾活龙,连笔者都自叹不如。
<本专栏反映专家意见,不代表本社立场>
不是核心的期刊影响因子在 本刊职称评定会给5分 适合中级职称 高级职称需要发核心
一般卵巢癌的病因不明,可能与家族遗传,免疫力低下,肥胖,饮食不合理,环境污染,慢性炎性刺激,卵巢良性病变癌变等有引起来的。一般卵巢癌常见的症状主要是腹痛,阴道出血,月经不调等症状,卵巢癌早期的情况下一般是可以手术治疗,有治愈或者长期生存的可能性,中晚期主要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段。
卵巢是女性主要的生殖器官,卵子就是通过卵巢排出的,所以女性们一定要注意卵巢的保养,近几年卵巢癌发生的概率越来越大,他已经成为女性们健康的杀手,那么卵巢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近年来,卵巢癌的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让很多女性朋友的身体健康都承受着巨大的威胁。那么卵巢癌是什么原因引起的?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1、内分泌因素:卵巢癌多发生在未产妇或未育妇,妊娠对卵巢癌似有对抗作用,认为每日排卵所致卵巢表现上皮反复破损与卵巢癌发生有关。另外,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多并发卵巢癌。这是导致卵巢癌的病因之一。
2、遗传和家族因素:约20-25%卵巢癌患者的直系亲属中有癌瘤患者。这也属于引发卵巢癌的病因。
3、环境因素:工业发达国家及上层社会妇女卵巢癌发病率高,可能与饮食中高胆固醇有关。另外,电离辐射及石棉、滑石粉能影响卵母细胞而增加旅发卵巢癌的机会,吸烟及维生素A、C、E的缺乏也可能与卵巢癌的发病有关。郑大二院生物治疗中心的专家指出,卵巢癌的预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女性要做好卵巢癌的预防工作:
一、在月经的初潮或者是绝经后的女性,有卵巢性肿物,应考虑为肿瘤,需要及时的采取治疗。对于生育年龄的女性,如果卵巢内发现<5cm的囊性肿块,需要密切的观察,如囊性肿块不缩小则考虑为肿瘤,如果发现有增大的现象,需要立即手术。
二、绝经后的女性如果发现子宫内膜腺瘤样增生或内膜腺癌,需要注意卵巢内由于肿物,经过诊断之后,如果确定,需要及时的手术。
三、在进行盆腔炎手术的时候,要仔细的观察双侧卵巢有无病变,除了卵巢疾病本身的适应症之外,年龄在45岁以上时,由于子宫的疾病必须切除子宫的患者,建议同时切除双侧卵巢和输卵管。卵巢癌的危害性是很大的,是应该得到广大女性的高度重视的。女性在平时不光要做好卵巢癌的预防工作,还应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为自己的身体健康营造出良好的氛围。
很多女性突然之间发现自己变老了,甚至有时候大家还没有到衰老的年龄,如果出现这样的问题女性朋友们一定要提高警惕,这个时候很有可能患上了卵巢早衰。大家都知道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器官,如果卵巢发生了问题会导致人体的内分泌紊乱,人体的各种氧化物受到损害从而加速衰老的进程。因此,大家发现自己患上卵巢早衰一定要尽快进行药物治疗,那么卵巢早衰吃什么药效果好?三种药助卵巢年轻常在,下面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来进行简单的了解和认识。
第一、定期补充雌激素和黄体酮可以避免生殖器上皮萎缩和钙质流失,同时还可以保护心血管系统,防止脂质代谢异常。口服雌激素可在任何时间给药,例如,每天服用至1毫克己烯雌酚,连续服用22天。同时,在服药的第11天需要及时补充孕激素,比如说每晚口服安宫孕酮8?10mg,连服10天。如果使用黄体酮进行注射治疗的话,需要从雌激素给药的第16天开始每天肌注10毫克,并连续给药5次。
第二、经过一个阶段的人工周期治疗后,需要在进行小剂量雌激素治疗。每晚口服一次己烯雌酚,连续服用3周,停药1周。不管是否出现撤药性出血都需要进行第二周期的治疗,一般三个周期为一个疗程,经过治疗后如果雌激素水平出现轻微升高的现象,并且LH和FSH被抑制,这个时候可以用适量的HMG刺激卵泡发育促进排卵。
第三、如果患者出现肾上腺功能不全的话可以采用免疫抑制剂进行治疗,常见的药物有皮质醇。
卵巢早衰的治疗药物非常多,大家只要能够及时发现疾病并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卵巢功能还是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的。因此,大家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多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发现任何不适症状的时候需要尽快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1、年龄。卵巢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但多见于老年患者,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升高而上升。一般多见于更年期和绝经期妇女。20 岁以下发病较少。不同类型的卵巢癌年龄分布也不同。卵巢上皮癌40 岁以后迅速增加, 高峰年龄为50 —60 岁, 到70 岁以后逐渐下降;;而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20 岁以前的年轻女性。2、是否生育。这也是卵巢癌的原因之一,未生育的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明显高于生育后的妇女,临床研究表明,不孕妇女易患卵巢癌,而随着妊娠次数的增多,患卵巢癌的几率会逐渐降低。3、血型。有人分析发现A 型血者卵巢癌发病率高,O 型血者的发病率较低。可能这是大家联想不到的卵巢癌的原因。4、是否结婚。独身的妇女卵巢癌发病率高。有人统计, 独身者的卵巢癌发病率较已婚者高60 % ~70 % 。5、精神因素。精神因素对卵巢癌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性格急躁, 长期的精神刺激可导致机体免疫监视系统受损, 对肿瘤生长有促进作用。
癌症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常见疾病之一,很多人都会患癌症,而且癌症的种类还在不断增多,而困扰女性最多的癌症就是卵巢癌和乳腺癌,这两种妇科疾病让很多女性头痛,那么卵巢癌的早期症状到底有什么?卵巢癌高发的原因有哪些?1、警惕卵巢早期症状卵巢居住在盆腔,在子宫的两侧,不容易被发现,出现明显症状时已经扩散,五年生存率只有30%-40%,而“卵巢三联征”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早期症状。卵巢癌一般发生在40岁以上,若是不警惕很容易发展成卵巢癌晚期。卵巢癌的人都易消化不良、腹部发胀,很多人都会以为是肠胃不消化导致的胀气,但约有2/3的患者腹内都有积水。早期卵巢癌的卵巢实性肿瘤或囊肿直径大于5CM的,应该做切除手术。青春期前、绝经期后或生育年龄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发现卵巢肿大,应考虑为卵巢肿瘤。2、卵巢癌高发的原因1、【月经初潮早、绝经晚】相关研究表明,每个月经周期中,排卵后卵巢上皮增生迅速,排卵点周围有些分裂活跃,所以在排卵期越多,发生卵巢癌的危险性就越大。2、【未婚、未育】不结婚或未生育地孩子的女性患卵巢癌的机率要高于生育过的女性,妊娠可以降低卵巢癌发生的危险性,孕产次数和累积妊娠越多,发生卵巢癌的危险性就越低。3、【高脂肪饮食】高动物脂肪摄入可增加患卵巢癌的风险,动物脂肪能摄入过量可致癌,而且也可能造成免疫机体发生转变,增加患癌的风险。3、卵巢癌症状缓解方法1.预防卵巢痛——服用维生素C和维生素E卵巢癌是女性死亡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其癌变早期毫无症状,一旦有临床症状时,病情往往已到晚期,所以其危险度不可小视。维生素C和维生素E可以帮助你来抵抗卵巢癌的侵袭。通过研究表明,如果每天摄取90毫克的维生素C和30毫克的维生素E,患卵巢癌的概率就会减少一半。2.预防经期乳房肿痛——佩戴无钢圈的胸衣根据最新的调查数据表明,在200位患有经期乳房肿痛的妇女当中,有85%的人在佩戴无钢圈的胸衣12周后,乳房疼痛的症状就会完全消失。因为钢圈胸衣能托起双乳、塑造完全胸型,会严重影响乳房的自由活动,经期乳房膨胀的时候,自然也就会引起疼痛。3.预防直肠痛——观察排气量如果你总感觉腹胀,并且排气太多,就要注意了,也许是你正面临直肠癌或卵巢癌的威胁。虽然腹胀的状况在40多岁的女性中并不少见,但如果年纪轻轻就有这种症状就不可轻易忽视了。如果你还有以下症状:便秘或腹泻、经常疲劳、经常腹痛、或体重下降、食欲不振等。如果排气量大,又伴有以上症状,你就要提高警惕,及时就医了。4.防宫颈癌——谷类早餐宫颈癌也称子宫内膜癌或子宫内膜腺癌。根据数据调查,在患有宫颈癌的女性中,有30%的人叶酸摄人量明显低于正常女性。同时,建议在怀孕期间摄人足量的叶酸,宝宝患上致命性神经功能疾病的概率就会下降二分之一。叶酸摄取的方法也很简单,每天一餐谷类早餐就可满足需要。
卵巢癌是发生在卵巢的恶性肿瘤性疾病,原发于输卵管和腹膜的恶性肿瘤临床特征和治疗模式与卵巢癌相似,经常也统称为卵巢癌。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因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激素、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多见于中老年女性,但近些年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卵巢癌由于尚未找到有效的筛查方法,早期病变不易发现,部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常常误以为是胃肠道疾病?晚期主要有下腹不适、腹胀、食欲下降等消化道症状,因此很多患者错过了最佳的诊治时机。近年来随着分子靶向药物的发展,晚期卵巢癌的治疗也取得了新进展,一项尼拉帕利维持治疗的研究结果显示,接受尼拉帕利治疗显著延长了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降低BRCA阳性患者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给卵巢癌晚期患者带了治疗的希望。
卵巢癌是卵巢发生癌变,引起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遗传因素、性激素紊乱、月经长期不正常等。卵巢癌早期没有任何症状,只有通过B超检查发现,到了晚期外阴和下肢出现水肿、腹腔肿块、腹痛、消瘦等症状。一、卵巢癌是发生在卵巢周边的恶性肿瘤疾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早期没有任何症状,不易被发现,晚期的症状就很多。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但是治疗后复发的机会很高。卵巢癌一般和遗传、激素、妇科疾病、生活环境有关系,吸烟、肥胖也可能会诱发卵巢癌。有研究表明,没有生育的女性患上卵巢癌的几率是高已生育女性的,不孕症也是患卵巢癌的危险因素。卵巢癌初期没有特别明显的症状,但是到了晚期会感觉食欲下降、腹胀,患者还会出现消瘦、贫血的现象,有的还有不规则的阴道流血。
二、得了卵巢癌,最主要的治疗方案就是马上进行手术,不能拖延时间以免耽误病情。手术后要及时进行化疗,化疗是卵巢癌最重要的辅助治疗方式,除了少数的早期患者不需要化疗,大部分卵巢癌患者是需要化疗的。卵巢癌被治愈的几率很小,很容易复发和转移,患者复发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年龄、身体情况和化疗方案等,因此手术后要保持平整的心态对面对病魔。
三、卵巢癌患者需要健康的饮食,戒烟戒酒, 适当的增加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手术后要积极调整心态,不能悲观、焦虑和抑郁,要学会适当的减压,可以出去旅游,开阔眼界,保持良好的心情树立坚定的信心。40岁以上的女性和有卵巢癌家族史的人群,应当每年进行身体体检,早发现早治疗。
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本
引导语:毕业论文是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医学硕士毕业论文范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目前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卵巢癌的发病率高,居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的第一、二位。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辅助化疗是宫颈癌、卵巢癌重要的治疗手段。紫杉醇作为植物类抗肿瘤药因为疗效好,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但其即刻性过敏毒性反应的后果严重,给临床护理带来风险。本文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妇科应用紫杉醇为主联合化疗治疗宫颈部、卵巢癌患者26例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护理方法与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宫颈癌、卵巢癌患者26例,年龄25~64岁,平均39岁。宫颈癌7例,均为宫颈鳞状细胞癌,4例为术前诱导化疗,5例为行广泛全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后的辅助化疗; 卵巢癌19例,为卵巢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
化疗给药方法
为预防紫杉醇稀释剂聚氧乙基代蓖麻油发生急性过敏反应,用药必须预处理,即化疗前12h和6h分别口服20mg,注射输注前30min,苯海拉明 50mg肌内注射和雷尼替丁50mg静滴。紫杉醇每次用量180~210mg,间隔3~4周。宫颈癌术前诱导为1周,1~2个疗程。
25例患者完成全程化疗,2例发生过敏反应,其中1例较严重改用其他化疗方案; 4例出现轻度胃肠道副反应,1例出现静脉给药药液渗漏,16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脱发。
化疗前护理
①化疗前详细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和心脏病史。②用紫杉醇前必须进行预处理,是预防过敏反应的关键,护士必需严格遵医嘱按时给、苯海拉明、雷尼替丁等药物。③用药前准备好心电监护、吸氧装置、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等急救药品。
心理护理
对于年轻患者或者首次化疗患者,患者难以接受病情,易产生怀疑、不愿面对现实、抑郁、恐惧心理,并认为癌症是绝症,无法医治,部分患者消极对待治疗。对此类患者护理人员应耐心讲解国内外应用紫杉醇联合化疗治疗的效果,列举科学数据和成功病例除其顾虑,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使其主动配合化疗治疗及护理。对于复发或反复化疗患者,患者因为疗效不佳对治疗信心不足,应与患者及家属做好密切充分的沟通,防止出现消极、悲观情绪。对所有患者要介绍药物疗效、用药途径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使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配合治疗。要体贴患者、理解患者的心情和诉求。
过敏反应的预防及护理
紫杉醇过敏反应属于I型过敏反应,轻度I型过敏反应发生率40%,重度发生率大约为2%。80%的病例在紫杉醇用药后10 min内出现,最常见的症状为面部潮红、皮肤红斑、荨麻疹、血管性水肿,严重过敏反应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性呼吸困难、脉搏加速、低血压甚至休克,后果严重,必须高度重视,为预防过敏反应,应采取以下措施:①化疗前12 h和6h分别口服20 mg,注射输注前30 min,苯海拉明50mg肌内注射和雷尼替丁50 mg静滴。②用药前备好氧气、心电监护装置,急救药品。③输注紫杉醇时,使用专用的非聚氯乙烯输液器,末端装有的过滤器,可防止紫杉醇稀释液中细小微粒进入患者体内。④输注紫杉醇80qo病例在用药IO min内出现反应,因此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在输注开始的10 min内.滴速10滴/min,若无不适,可将滴速调至45滴/min。⑤运用试用量,即先静滴30 mg,30 min IAJ用完,没有反生严重过敏反应后 h点滴完全量。⑥专人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化疗开始即给予心电监护,输注中每隔10mln监测1次血压、脉搏、呼吸,专人看护30 min,以后每1 h测1次,并详细记录监测情况,应严密观察、询问患者有无不适,以及时发现过敏反应;本组有3例患者l0min内出现面部潮红、心率加快,立即暂停用药,用20 mg静脉注射、吸氧,约30 min后症状缓解,剩余药量以30滴/min用完。这些反应可能与紫杉醇注射液中所含稀释剂聚氧乙基代蓖麻油有关;l例患者经处理后症状不能缓解,呼吸困难停用紫杉醇方案改用其他化疗方案。
心性的.护理
紫杉醇的心性主要有:心动过缓、心脏传导阻滞、房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以心动过缓最常见,发生率 30%。用药前常规检查心电图,详细了解患者是否有心脏病史,用药时给予全程心电监测,动态观察心电图的变化,并询问患者的不适症状,防止发生严重的心性。如发现异常心电图形立即停药,请心内科医生评估心功能,给予对症处理,减轻心性反应。
预防静脉炎护理
正确的给药途径可以防止静脉炎,首先要有计划,合理选择和保护静脉血管,从远端向近端,逐渐向近心端,左右侧轮流交替;应用静脉留置针,动作轻柔,选柔软、直、有弹性的血管,保证穿刺准确成功率,防止反复穿刺造成皮下瘀斑或血肿,必要时使用颈内深静脉置管术或PICC置管术;在化疗前先用生理盐水引导确保针头在静脉中方可用化疗药物,化疗药物输注结束后再输注等渗盐水50 -100 mg,减少药物的刺激作用;输液过程中严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药液外漏、红肿、硬结。若药液漏出血管外,及时停药,抽吸血管内药液、局部冷敷33%硫酸镁、外涂喜疗妥软膏。
骨髓抑制护理
紫杉醇对骨髓有抑制作用,一般发生于化疗后8-10 d,为骨髓的造血功能受到抑制,主要引起白细胞下降,当白细胞低于×109/L时应给予保护性隔离,防止感染,发生败血症,每日紫外线消毒房间,居室要清洁卫生,减少探视,医护人员接触患者要戴口罩,不接触有上呼吸道感染的亲属和医护人员。血小板低于50×109/L者要注意观察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等异常,嘱患者卧床休息、慢活动、避免外伤、用软牙刷;各项护理操作轻柔,防止出血。
紫杉醇的胃肠道反应常有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等,影响患者进食和正常的消化活动,频繁呕吐会引起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化疗开始正确评估治疗所带来的痛苦,做好护理措施包括:①选用有效的镇吐剂;②选用清淡,易消化的流质食物,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少食多餐,调整进食时间,避免在化疗前及化疗后1 -2 h进食;③分散注意力,如听音乐、看电视、看报、做游戏或与家人聊天等;④出现呕吐时及时清除呕吐物,做好口腔护理,减少不良刺激。
脱发的护理
紫杉醇脱发发生率80%,首次化疗前要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解释脱发发生的可能性,及停药后可重新长出更亮、更好的头发,让患者心理上有准备;对化疗后出现脱发的患者,鼓励其说出感受,帮助其选择合适的假发或带头巾,减少患者因形象紊乱而造成忧虑、悲伤等不良情绪。
4 小结
紫杉醇为植物类抗癌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妇科恶性肿瘤的恶性肿瘤辅助化疗。通过对应用紫杉醇为主联合化疗治疗的32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我们体会在临床化疗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全面掌握化疗药物毒性反应特点,化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并观察药物毒副反应, 做好各项防范措施,同时做好心理护理,可以预防和减轻毒副应,保证化疗的顺利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卵巢恶性肿瘤是女性生殖器官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和子宫体癌而列居第三位。但卵巢上皮癌死亡率却占各类妇科肿瘤的首位,对妇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卵巢的胚胎发育、组织解剖及内分泌功能较复杂,早期症状不典型,术前鉴别卵巢肿瘤的组织类型及良恶性相当困难。卵巢恶性肿瘤中以上皮癌最多见,其次是恶性生殖细胞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