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性激素

发布时间: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性激素

可能会略微增加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生育控制和乳腺癌,但新的研究集中在新的生育控制形式。

这项研究,包括丹麦约180万妇女,发现那些使用激素避孕方法的妇女在11年内患乳腺癌的可能性高出20%,与那些从未使用过激素节育的人相比,

仍然是,女性患乳腺癌与使用激素节育有关的几率很小:研究人员估计,每7例中就有1例乳腺癌,690名服用激素避孕的妇女(或每10万名使用激素避孕的妇女中有13名患乳腺癌)。当研究人员检查了一些用于避孕的不同激素制剂时,他们发现所有的制剂都将乳腺癌的风险提高了大约相同的量。(激素节育方法通常使用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组合,或孕激素本身。)

这项研究今天(12月6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

不是“新”的链接

激素节育和乳腺癌之间的a link的发现不是新的;几十年前的研究表明,控制生育的激素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但这些早期的研究主要着眼于老年避孕药,这种避孕药的雌激素含量比现在的避孕药高。因此,尚不清楚这种风险是否适用于新的避孕药配方或其他避孕方法,包括宫内节育器(iud)和只含有孕激素的植入物。

这项新的研究“证实了乳腺癌风险的增加。。。英国牛津大学纽菲尔德人口健康系流行病学和医学教授大卫·亨特在伴随这项研究的一篇社论中写道,最初的报道是使用更老、通常剂量更高的配方也适用于当代的避孕配方“这些结果并不意味着任何特定的药物都没有风险,”亨特补充道,

但是这个风险应该与激素避孕的重要益处相权衡,激素避孕是一种有效的避孕方法,哥本哈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他们的研究中写道。更重要的是,其他研究发现,采取激素节育措施实际上可以降低其他癌症的风险,包括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结直肠癌,他们说:

使用时间越长,患癌症的风险就越大。这项新的研究涉及丹麦15到49岁的女性,她们以前没有被诊断出患有癌症。研究人员利用全国范围的登记簿收集有关激素避孕处方以及乳腺癌诊断的信息。研究人员发现,女性使用激素避孕时间越长,患乳腺癌的风险就越大。使用激素避孕不到一年不会增加妇女患乳腺癌的风险。然而,与那些从未使用过激素避孕的人相比,使用激素避孕10年与乳腺癌风险增加40%有关。

一旦妇女停止使用这些避孕方式,如果妇女使用激素避孕不到五年,乳腺癌的风险增加就消失了。但是,如果他们服用激素避孕超过五年,患乳腺癌的高风险仍然存在研究发现,在他们停止激素节育五年后。[在节育之外:5种情况下'避孕药'可以帮助治疗]

即使研究人员考虑了一些可能影响乳腺癌风险的因素,如怀孕或有乳腺癌家族史,

的发现仍然成立,但这项研究没有考虑到其他一些影响乳腺癌的因素癌症风险,包括体力活动水平和酒精消耗。

仍然,研究人员指出,任何不明原因的因素都需要对乳腺癌风险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在人群中非常普遍,才能解释结果。

这项研究是由诺和诺德基金会资助的,诺和诺德基金会是一家商业性的丹麦基金会资助研究,以支持其商业利益,其中包括制药公司诺和诺德公司。它在研究的设计、分析或解释中,或在撰写论文时,都没有任何作用。

关于生命科学的原始文章。

分类: 医疗健康 解析: 适量饮酒有助于保护骨骼 37c医学网 富含钙的饮食及偶而来杯酒,能够防止一些妇女发生危险的骨质丢失。研究人员称,一周七单位酒精,相当于每晚一杯酒或半品托啤酒,有助于减少髋部的骨丢失。但骨质疏松专家警告说,那些酗酒者骨质破坏的危险明显增高。 在英国有1/3妇女一生中某阶段要受骨质疏松困扰。骨质的薄弱可导致腿、髋及腕骨折,使妇女终身残疾。在Aberdeen的骨质疏松研究所,在7年间观察了907名妇女的生活方式后发现,影响骨骼健康的最重要因素为女性性激素水平,但同时含钙饮食和适量酒精摄入均有促进作用。这项研究的负责人海伦·麦当娜博士说:“这项研究表明,除了钙摄入,摄取适量酒精对绝经早期妇女的骨骼健康有益”。全国骨质疏松协会主任琳达·爱德华说:“对喜欢喝点的妇女来说,这将是个喜讯”。这样一来,保护骨骼变成了一件愉快的事。 这项研究是全国骨质疏松协会年会上宣布的,同时宣布了腕部骨折的数目,其中很多与骨质疏松有关但被医生忽视了。科学家们估计在英国每年有50,000妇女发生腕部骨折,较以前认为的多10%。 全国骨质疏松协会认为尚有许多妇女的骨折因外伤或症状不明显而未诊断。 琳达·爱德华说:“腕部骨折通常是骨质疏松的第一个信号,但很多人在此阶段未做出诊断而失去了减少进一步骨折的最好时机。() 补足维生素D保护骨骼健康 2001年7月27日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研究报告宣称,美国许多民众未能吸收足够的维生素D来保护他们的骨骼健康。哈佛大学研究者主持的测试中发现,在波士顿医院里的病人中有60 %的人患有维生素D营养不良症。奇怪的是,1/3的维生素D营养不良症患者的确在每日的饮食中吃入了规定的营养,但由于维生素D的吸收同日照的光合作用有关,故在日光不足的波士顿地区患维生素D营养不良症的人多也就不足为怪了。故医生建议,50岁以上的老人,尤其是更年期中的妇女和患有骨质疏松症的人需注意补充足够的维生素D,并需获得足够的充足的日照。一般来说,每天应补充400个~1 000个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但如果超过2 000个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就可能会有毒性副作用产生。(叶子)中国保健营养》 刚过更年期的女性多吃大豆食品可以保护骨骼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医业网 点击数:145 有研究人员说:多吃大豆食品可以帮助更年期以后的妇女保持强壮的骨骼,从而减少骨折和骨质疏松的危险。 该项研究结果发表在今年一月份的《妇产科学》(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01;97:109):从更年期开始就大量吃大豆制品的妇女,几年以后发现骨骼依然强壮,很少有骨质变的很脆弱的。 原先就已经有研究表明:大豆中的植物雌激素phytoestrogens,可以减轻更年期的一些症状。尤其是一种叫异黄酮的,与女性雌激素雌二醇的结构非常相似,被认为可以和天然雌激素产生同样的效果。 由于更年期体内雌激素分泌量开始下降,所以这个发现很有意义。作者还指出: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引起骨折,骨质疏松等情况出现,同时还会导致一些更年期症状如潮热,易怒,关节疼痛和忧郁症的发生。 这项研究是由日本学者Yoshiaki Somekawa领导,一共调查了478个绝经后的妇女饮食中的异黄酮的含量。一般来说,体重较重以及刚经历过绝经期的妇女比较容易得骨质疏松。 在绝经早期和晚期,女性如果吃大量如豆腐,煮黄豆和豆奶等含有大量异黄酮的食物,骨骼就明显比吃这类食物少的妇女要粗壮。同时在绝经早期吃这类含异黄酮多的食物的妇女,发生腰痛和关节痛的可能性也比较小。但是研究也同时指出:如果在绝经晚期吃大量含异黄酮食物,对于减轻更年期症状却没有什么效果。 作者认为:“多吃大豆制品与增加更年期妇女的骨骼密度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可以认为这可能会帮助预防发生骨质疏松。”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新冠性

有些阳康患者做了核酸,的确是出现了核酸结果转阴后又复阳的情况。这个可能是由于人体还没有完全康复,处于最佳状态恢复期,一着不慎就有可能二次感染。另外奥密克戎病毒感染之后虽然会产生抗体,但由于该病毒毒株很多,不同的毒株之间可能会出现交叉感染,引起病毒变异,原有的抗体有可能失去效果,导致复阳。总之,阳康患者还是要重视起来,做好防护,避免出现二次感染的情况。阳康后避免二次感染的做法一、康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很多人认为自己会成为小阳人,感染新冠肺炎,是免疫力不够的原因,因此在核酸转阴之后第一时间选择去运动,提升体能和免疫力。如果在恢复期进行适当的运动,当然是没问题的,但大家一定要避免剧烈运动。、因为在核酸转阴之后,大家的身体状态还没有恢复到最佳,应当继续休养,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蛋白质,保证充足的睡眠,等到身体恢复到最佳水平之后,再进行大幅度的运动。二、康复期要戴好口罩很多人都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之后,体内会出现抗体,且抗体能够维持的时间在三个月左右。所以有些患者转阴之后,便想摘掉口罩,享受一下真正自由的空气和时光。但其实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目前处于冬季,正是呼吸道感染病高发期,而奥密克戎毒株种类繁多,阳康患者体能可能只有一种毒株或者几种毒株的抗体,面对其他没有抗体的毒株,还是有很大的感染风险。因此需要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另外也需要注重保暖,避免受寒出现风寒感冒,引发二次感染,导致复阳。三、身边环境常消毒有些患者和家人的感染时间是不同的,患者阳康之后,家里可能有人才刚刚转阳,因此大家一定要保证家中时常消毒,保证家内环境的整洁和充足的通风。也有一些患者阳康之后复工去上班,在单位会接触到更多的人,因此一定要时常消毒,保证自己身边的环境中没有病毒遗留。

聊这个问题前,咱先分清楚「复阳」和「二次感染」。

“复阳”是指感染者症状基本消失,核酸检测、抗原检测呈阴性之后,不久后再次检测呈阳性。一般会认为,这时检出的是一些病毒的片段,并不是完整的病毒,没有患病症状和传染性,对正常生活没有影响。

“二次感染”是指这一次的新冠感染已彻底康复,但又发生第二次新冠病毒的感染。二次感染通常是有症状的,并且核酸的Ct值也比较低,病毒载量较高,有传染性。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国外资料显示,不管有无症状,一旦一个人感染了奥密克戎,有78%的人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再重复感染。

香港卫生防护中心引述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指出,目前虽然尚未有证据显示针对奥密克戎变异病毒株感染而衍生免疫的具体时间,但根据先前变异病毒株的情况,免疫时间预计将持续至少90天。

但不排除一些年老、体弱、重病患者,均有在3个月内出现二次感染的风险,也不排除在短时间内感染新型变异毒株的情况。

关于二次感染的症状,国外有过两组截然不同的研究数据:

一组来自《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指出,无论新冠病毒如何变异,前一次感染产生的抗体,可以明显降低后一次感染的住院率和死亡率。

(图源:The New England Journal)

另一组来自《自然医学杂志》。研究表明,与仅感染过一次的患者相比,无论疫苗接种情况如何,再次感染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更高,包括肺部、心血管、糖尿病、胃肠道和神经系统等并发症。

(图源:nature medicine)

二次感染后的情况要根据个人当时的免疫力和病毒的强弱程度来考量。

一般而言,二次感染与首次感染的病症没有太大分别,如果感染了同一个亚型的病毒,二次感染症状是会低于首次感染,而从病毒的发展规律来看,奥密克戎的致病率会越来越低。

很快就到新春佳节了,最怕“佳节又重阳”,把“春节”过成“重阳劫”。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健康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新冠肺炎的疫情持续在全世界燃烧,而且越来越多特殊的症状被发现,包括味觉、嗅觉的丧失,现在甚至还出现了很多皮肤的症状。

2020年,2月28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表的一项研究,针对中国1000多名新冠肺炎患者做分析,其中只有%的患者出现皮疹;但3月26日,在《欧洲皮肤病和性病科学院杂志》(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cademy of Dermatology and Venereology)的研究中, 针对义大利约150名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分析,发现皮疹的患者占20%。

而这些皮疹有很多不同的样子,有些会类似红疹,只在小范围出现,有些是很大片的红疹,有些会看起来像蜂窝性组织炎,有些会像冻疮。

《英国皮肤病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Dermatology )也在4月29日公布了一项西班牙的研究,把跟新冠病毒相关的皮肤病分成5种:

而这些皮疹更容易发生在小孩子身上,根据《Live Science》报导,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皮肤病学教授、同时也是《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主编Kanade Shinkai认为,目前还不清楚这样的皮肤病变,是新冠病毒本身造成的,还是身体免疫系统增强的反应,可能是并发症,或是这些人身上的其他病毒。

不过这些症状也提醒了大家,很可能需要特别注意异常的皮肤变化,有些人的皮肤病可能会比发烧或其他症状先出现,或是在出现发烧等症状之后才出现。一般来说,如果合并下列这些症状,最好可以就医诊断。

新冠阳康后大家都担心再次感染,毕竟个人每天不可避免要接触各类人群,感染风险很大。

当病毒进入人体后,免疫系统开始工作,产生特异性抗体,并且两三周时间达到一个高峰,持续的时间会比较长。随着时间的推移,体内的抗体水平逐渐降低,感染风险会更大。

不过,在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里,发生复阳或者二次感染的概率都是很低的。

一般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感染康复之后,可以获得3到6个月以上的保护力。在这段时间内发生二次感染的概率也非常低。

阳康后短时间内,身体比较虚弱,如果碰上新型病毒变异株,又未做好防护,极有可能再次感染。

因此,即使阳康后身体有保护力,也要加强防护。

如何避免交叉感染依旧是那些老话,戴好口罩,保持一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勤洗手消毒,室内多开窗通风,平时多锻炼身体。加强营养补充,提高身体免疫力。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青蒿素

针对近年来青蒿素在全球部分地区出现的“抗药性.

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得主,屠呦呦率领的团队,骄傲地向全世界宣布,新一代的青蒿素抗疟组合再次战胜了已经产生耐药性的疟原虫!同时,利用青蒿素治疗“红斑狼疮”也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这种被称为不是“绝症的绝症”,困扰了很多人一辈子,让很多人生不如死的一(下图不适预警)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这位与爱因斯坦、居里夫人、艾伦.图灵齐名,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89岁高龄的神仙奶奶,又一次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打开APP查看高清大图国际顶级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近期刊载了屠呦呦团队该项重大研究成果和“青蒿素抗药性”治疗应对方案,引发业内强烈关注。这两个成果中,其中任何一个都足以震惊世界。今天,两项科研成果同时发布,只能说,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屠呦呦,名至实归!今天,“屠呦呦”三个字,占据了各大网站的热搜。有人说:“这才是热搜应该有的模样”!

青蒿素对人类来说有什么意义

青蒿素对人类来说有什么意义,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在全球推广。青蒿素类药物作为治疗疟疾的主导药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青蒿素对人类来说有什么意义。

自屠呦呦发现青蒿素以来,青蒿素衍生物一直作为最有效、无并发症的疟疾联合用药。然而,世卫组织最新发布的《2018年世界疟疾报告》显示,全球疟疾防治进展陷入停滞,疟疾仍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致死病因之一,“在2020年前疟疾感染率和死亡率下降40%”的阶段性目标将难以实现。究其原因,除对疟疾防治经费支持力度和核心干预措施覆盖不足等因素外,疟原虫对青蒿素类抗疟药物产生抗药性是当前全球抗疟面临的最大技术挑战。

世卫组织和东南亚国家的多项研究表明,在柬埔寨、泰国、缅甸、越南等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对疟疾感染者采用青蒿素联合疗法(“青蒿素药物”联合“其他抗疟配方药”疗法)的三天周期治疗过程中,疟原虫清除速度出现缓慢迹象,并产生对青蒿素的抗药性。

“青蒿素联合疗法是目前世卫组织大力推广的一线抗疟疗法,是当前全球抗疟的最重要武器。一旦疟原虫普遍对其产生抗药性,后果将十分严重,全世界科学家都非常担心‘青蒿素抗药性’进一步恶化。”

屠呦呦认为,要想破解“青蒿素抗药性”难题,就必须搞清楚青蒿素的作用机理。屠呦呦团队成员、中国中医科学院青蒿素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继刚说,青蒿素在人体内半衰期(药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下降一半所需时间)很短,仅1至2小时,而临床推荐采用的青蒿素联合疗法疗程为三天,青蒿素真正高效的杀虫窗口只有有限的4至 8小时。而现有的耐药虫株充分利用青蒿素半衰期短的特性,改变生活周期或暂时进入休眠状态,以规避敏感杀虫期。同时,疟原虫对青蒿素联合疗法中的辅助药物“抗疟配方药”也可产生明显的'抗药性,使青蒿素联合疗法出现“失效”。

经过三年多科研攻坚,屠呦呦团队在“抗疟机理研究”“抗药性成因”“调整治疗手段”等方面终获新突破,提出新的治疗应对方案:一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由三天疗法增至五天或七天疗法;二是更换青蒿素联合疗法中已产生抗药性的辅助药物,疗效立竿见影。

国际顶级医学权威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近期刊载了屠呦呦团队该项重大研究成果和“青蒿素抗药性”治疗应对方案,引发业内关注。

屠呦呦认为,解决“青蒿素抗药性”难题意义重大:一是坚定了全球青蒿素研发方向,即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青蒿素依然是人类抗疟首选高效药物;二是因青蒿素抗疟药价格低廉,每个疗程仅需几美元,适用于疫区集中的非洲广大贫困地区人群,更有助于实现全球消灭疟疾的目标。

“全球疟疾防控与中国政府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行动倡议主旨高度一致。”世卫组织全球疟疾项目主任佩德罗·阿隆索说,“截至目前,青蒿素联合疗法治愈的疟疾病患已达数十亿例。屠呦呦团队开展的抗疟科研工作具有卓越性,贡献不可估量。”

2000年以来,世界卫生组织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首选抗疟药物,在全球推广。

世界卫生组织《疟疾实况报道》显示,2000年至2015年期间,全球各年龄组危险人群中疟疾死亡率下降了6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了65%。

青蒿素类药物作为治疗疟疾的主导药物,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屠呦呦先生是名副其实的“当世药神”,她创造性的研究使得上亿人免于疟疾折磨,无数人受惠于她的“青蒿素”。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屠呦呦,以及另外两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寄生虫疾病治疗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

这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消息一传回国内,举国欢腾,屠呦呦本人却表示,“没有特别的感觉,有一些意外,也不是很意外。”

站在领奖台上,她说:“这不仅是授予我个人的荣誉,也是对全体中国科学家团队的嘉奖和鼓励。”

而后,屠呦呦先生将300多万的诺贝尔奖金其中200万元分别捐给了北京大学医学部和中医科学院,成立了屠呦呦创新基金,用于奖励年轻科研人员。

其余的钱主要则支付她的家人到瑞典领奖的相关费用等。

2019年1月初,英国BBC新闻网新版块“偶像(ICON)”栏目发起“20世纪最伟大人物”评选。

在14日公布的“科学家篇”名单中,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成功进入候选人名单。

她不仅是科学领域中唯一在世的候选人,也是所有28位候选人中唯一的亚洲人。

和她一起入围的,还有物理学家居里夫人(Maria Curie)、物理学家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以及数学家艾伦·图灵(Alan Turing)。

BBC评论中说到:

“如果用拯救多少人的生命来衡量伟大程度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屠呦呦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毫无疑问,这是一句高度赞美的话语。

但在那些曾经经历疟疾病痛折磨的人看来,屠呦呦远不是一句“伟大的科学家”能形容的。

当一个人在科研方面有杰出的贡献时,我们会称他“科学家”。

当一个人将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明天作为奋斗目标时,我们会称他“伟人”。

屠呦呦,是科学家,更是伟人。

【写在前面的话】首先抱歉,标题是为了吸引眼球。而且,读者可以看到,本文介绍的工作并不适合用院士与否来评价,所以题目应该被批判。本文作为非正规博文一周后,题目将改回以下正文的标题。正文目前作为征求意见稿,也将适当修改后发表于正式刊物,这相反于我平时一般先正式发表后请科学网置于博客的习惯。在科学界,我有双重身份:正在实践的科学家和对历史与现实的评论员。第二身份包括我对科学史的兴趣。以前以介绍其他人研究过的科学史为主,近年对感兴趣较长的中国近代科学史,我通过和北大医学部张大庆老师和研究生黎润红的合作,获得了一些史料、正在写文章。如何呈现本文要讲的工作,也得益于“GSK终身生命科学成就奖”评奖委员会的同事们的讨论,他们是鲁白、傅新元、马红、王小凡。因为最近我第一身份出现一些情况,引起了出乎我意料的关注,为了避免继续过度解读,而将其中无意义的部分转化为较有意义的事情,我为本文加上目前对我博客感兴趣的外界人士可能注意的标题。本文主旨是希望中国重视一些在国内做出了杰出工作、而未获适当承认的科学家。本文要介绍的两位人物年龄都较大,其中一位还在病中。他们做出的贡献,在我(作为科学的评论员第二身份)看来,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他们在国际国内的认可都远低于他们的实际贡献。两位皆非院士,其中一人可能从未被推荐过,这是和题目的联系。同时,我认为如果考虑中国“国家最高科学奖”,其委员会需要做好功课,至少了解到本文的层面,而不是因为争议搁置考虑。我希望,有比较多的人,从各方面使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为世人所知。如果我们大家努力使他们能在有生之年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才是我第一身份导致的小事件通过第二身份而带来的意义。饶毅【以下为正文】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在中国使用了上千年的传统药物,能否改善现代人类的健康?在中国,有些人可能不认为只是问题,而在中国以外的世界,中药尚未成为主要的药物来源。对于中药,有两种截然相反的极端思潮。一种认为中药在现代医学进入中国以后毫无作用,另一种认为中药不能按照现代科学标准来评判、而有中药特殊的标准。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的发现,非常清晰地肯定中药仍有益于人类,一个古老的传统还含有很大的潜力改善健康。回顾对它们的研究过程,可以看到极端思维的错误,而理性的思维,常常看起来是中间道路,却是合理的、也是进步的必由之路。青蒿素和三氧化二砷两项工作都是以现代科学的方法,遵循现代科学的标准。他们经受了时间的考验、并挽救了无数儿童和成人的生命。两个药物都来源于中药,而且碰巧是两位年龄接近的科学家于1970年代初期发现。在大型“523任务”研究抗疟疾药物过程中,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在以个体科研小组模式自由探索性地研究中药抗癌作用过程中,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张亭栋是砒霜中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治疗作用的主要发现者。在屠呦呦和之前,陈克恢曾于1920年代在北京协和医学院短期工作,期间用中药做出重要发现,特别是他对麻黄素功能的研究,闻名中外。在到协和工作以前,陈克恢留学美国留学获得很好的科学训练。在协和工作以后又回到美国,在学术界和药物工业界,特别是药理学界,陈克恢蜚声国际。1950年代后中国闭关锁国二十多年。在北京工作的屠呦呦和哈尔滨工作的张亭栋都没有可以和陈克恢相比的训练背景。他们分别在1950年代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北大医学部)和哈尔滨医科大学,他们在从事关键发现时期的工作条件也远非理想。1960年代中后期和1970年代初期,中国正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热潮中,是中国历史上奇特的阶段。在经历了有些中国人把人斗人的劣根性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几年、在将中国科学院和大学有经验的科学家和教授纷纷被批斗、关牛棚和靠边站后,到1970年代初,大学、科研机构很多人都无所事事,甚至每天工作时间主要是看只有4版的《人民日报》等报刊,有些女科学工作者当时也加入上班打毛衣的行列,科研经费和科研课题更是很少。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竟然有人做出重要的发现,而且堪称中国近代可能最重要的两项药物发现,其记录迄今未被大量投资药物开发的今天中国医药界所超越。肯定和认可屠呦呦和张亭栋的工作,回顾他们的工作,不仅对于他们有意义,而且本文希望能够刺激其他人更仔细的研究、以期总结有益的经验和值得汲取的教训,促进今后中国的医药更快更好的研究和对自然的有效探索。青蒿素和屠呦呦现在不少人知道青蒿素(artemisinin)的作用。它是起效最快的抗疟药,可以在一线使用,也是在对其他常用药物如氯喹出现抗药性情况下,可以改用的药物。当然,青蒿素并非无缺点,也不是可以替代所有其他抗疟药的唯一药物。但是,它确实治疗了很多病人,有时起到了起死回生的作用。在结构上,青蒿素完全不同于其他抗疟药,是全新的一类药物,迄今国内外仍然试图寻找更好的衍生物,以便改进疗效、减少抗药性。在科学上,青蒿素作用的机理,迄今尚未完全阐明,仍然是研究的问题。对于青蒿素的发现,知道的人也不少,但有较大争论。主要的一个问题是,屠呦呦是否可以作为其代表人物。“523”任务,是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应越南的要求、也考虑中国南方的疟疾问题,而开始的全国性抗疟研究计划。其组织起始为1967年5月23日,那是文革中开会都怕找不到安稳地方的时代。组织的主要协调办公室一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参与的单位遍布全国很多地方,北京、上海、云南、山东…,人员至少几百人。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大规模合作项目,其中有很多人的集体起了作用。但是,是否有代表人物?谁是代表人物?1930年出生的屠呦呦,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生药学专业,其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她仅有大学本科学位,于1969年被召集加入“523任务”。“523”计划分成几个部分,分别制造已有西药的仿造品、衍生物,从中药中寻找抗疟药,制造驱蚊剂。在中药里面,不同课题组试了很多中药,包括药效较强、但副作用较大的常山。不仅古代中药书上,就是50年代和60年代,中国民间都有使用青蒿的记录。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屠呦呦课题组的余亚纲梳理过可能的抗疟中药,共808个,其中有乌头、乌梅、鳖甲、青蒿等。军事医学科学院用鼠疟模型筛选了近百个药方,青蒿提取物有60%~80%的抑制率,但不稳定。屠呦呦给课题组提供了筛选了多个中药的清单(矿物药:黄丹、雄黄、硫黄、皂矾、朱砂等;动物药:鼠妇、地龙、蛇蜕、穿山甲、凤凰衣等;植物药:地骨皮、甘逐、黄花、菱花、鸦胆子、青蒿、马鞭草等)。屠呦呦课题组也观察到青蒿的效果,但水煎剂无效、95%乙醇提取物效价仅30-40%。1971年,屠呦呦本人的一个关键作用是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其提取物抗疟作用达95-100%,这一方法的提出立即导致发现青蒿的高效性。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523任务的会议上报告这一结果,获得大家注意,但并未成为唯一的重点,会议总结时组织者建议“鹰爪要尽快测定出化学结构,并继续进行合成的研究;仙鹤草再进一步肯定有效单体临床效果的基础上,搞清化学结构;青蒿、臭椿等重点药物,在肯定临床效果的同时,加快开展有效化学成分或单体的分离提取工作”。屠呦呦课题组工作其后集中于青蒿。倪慕云先试图获得青蒿中的活性化合物,以后钟裕蓉成功地获得青蒿素结晶,她们取得分子式。由屠呦呦课题组成员携带青蒿素,以其他课题组(如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所、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等)为主分析青蒿素分子、解析青蒿素结构。在获知屠呦呦小组1972年结果的情况下,山东寄生虫病研究所与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合作,云南省药物研究所都分别进行青蒿的提取工作,山东省中医药研究所和云南省药物研究所独立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并分别命名为“黄花蒿素”(山东)和 “黄蒿素”(云南)。1974年,黄花蒿素和黄蒿素都被认为都是北京的青蒿素。虽然青蒿素历史有很多争论,无异议的是:1)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2)具体分离纯化获得青蒿素的钟裕蓉,也无疑是屠呦呦课题组的成员;3)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公开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作用以后进行的。有关青蒿素的历史回顾很多,本文仅限于明确一个问题:屠呦呦确实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其他课题组和科学家,确实起了很重要作用,屠呦呦的工作有前人的基础,也有她课题组人员起很重要作用。肯定她的作用并不埋没其他人的作用。应该有更详细的历史记载,让人们知道“523任务“组织者和主要参与者的贡献。砒霜和张亭栋砒霜的化学成分为亚砷酸(三氧化二砷)。用砒霜治病,中药有传统,西方也曾用过。含砷的中药有砒霜、砒石、雄黄、雌黄等。北宋的《开宝详定本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都记载了砒霜的药性。西方在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也曾用亚砷酸治疗白血病,但未获普遍承认和推广。1971年3月,哈尔滨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药师韩太云从民间中医得知用砒霜、轻粉(氯化亚汞)和蟾蜍等治疗淋巴结核和癌症,韩太云将其改制水针剂,称\"713\"或\"癌灵\"注射液,通过肌肉注射治癌,有些肿瘤病例见效,但毒性太大而导致被弃。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的张亭栋继续此工作。张亭栋1950年代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六十年代曾经参加西医学中医训练班。1972年后,张亭栋等一方面开始主要集中做白血病,而不是无选择地做太多疾病,另一方面他们将组分分别检测,发现只要有砒霜就有效,而轻粉带来肾脏毒性、蟾酥带来升高血压的副作用。后两者对于治疗无用。1973年,张亭栋、张鹏飞、王守仁、韩太云在《黑龙江医药》发表论文,报道他们用“癌灵注射液”(以后也称“癌灵1号)治疗6例白血病病人。他们明确主要用砒霜的化学成分“亚砷酸(三氧化二砷)”和微量“轻粉(氯化地汞)”,结果6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人都有改善,对其中一例有急性变的患者也有效。他们提到还正在研究对急性白血病的作用。1974年,他们以哈医大一院中医科和哈医大一院检验科署名在《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发表“癌灵1号注射液与辨证论治对17例白血病的疗效观察”。总结他们1973年1月至1974年4月对不同类型的白血病进行治疗,发现“癌灵1号”对多种白血病有效、而对急性白血病可以达到完全缓解。1976年哈医大一院中医科曾撰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五例临床纪实》。1979年,荣福祥和张亭栋在《新医药杂志》报道癌灵1号治疗后存活4年半和3年的两例病人,皆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979年张亭栋和荣福祥在《黑龙江医药》发表《癌灵一号注射液与辩证论治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总结他们1973年至1978年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总共55例,其中1973年至1974年23例用癌灵一号,1975年至1976年用癌灵一号加少量化疗治20例,1977年至1978年用癌灵一号加少量化疗治12例。对于每一个病例,他们都具体分型,有明确的疗效观察。全部55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缓解率70%,12例完全缓解,对病人的毒副作用小,他们还用十倍于成人的剂量,给12只家兔注射癌灵一号,未见心、肝、脾、肾毒性作用。有三个重要问题:1)张亭栋等是否确切知道治疗癌症的作用来源于“癌灵一号”,而不是同时使用的其他中药、和化疗西药?2)他们是否意识到癌灵一号的作用来源于三氧化二砷,而无需轻粉(汞)?3)他们是否知道三氧化二砷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作用?这三个问题,在1979年《黑龙江医药》杂志中,可以看到张亭栋和荣福祥有明确答案:1)有三例病人(一位成人、两位儿童),单纯使用癌灵一号,不用其他中药、不用化疗西药,也显示疗效,其中当时儿童存活已经4年,成人已存活9个月;2)在第11页,他们指出“癌灵一号之有效成分为三氧化二砷”,其他中药为“扶正”,他们明确这些中药并非治疗白血病、而用来支撑病人身体状况;3)在第10页和第11页指出,他们明确指出对早幼粒型白血病效果最好。可以说,到1979年,张亭栋和不同的同事合作发表的论文,清晰地奠定了我们今天的认识: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也既法国-美国-英国分型的M3型白血病)。1981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指导:张亭栋;执笔:李元善,胡晓晨;参加人:李明祥,张鹏飞,荣福祥,孙洪德,李会荣,吴云霞,检验科血研究室)在《黑龙江中医药》发表《癌灵1号结合辨证施治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73例临床小结》,报道癌灵一号对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达24%、总缓解率达86%。1982年的全国中西医结合白血病座谈会上,张亭栋、李元善公布了《癌灵1号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实验研究―附22例完全缓解分析》和《98例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分型与临床疗效探讨》。1984年,张亭栋和李元善在《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癌灵1号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分析及实验研究”。总结他们1972年以来治疗的8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分析其中完全缓解的22例。他们指出,完全缓解的22例中,7例为M2型,15例为M3型白血病(既APL)。他们也指出“以M3型效果尤为显著”。1985年张亭栋等撰写《癌灵1号(713)注射液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1991年在《中医药信息》杂志,孙鸿德、马玲、胡晓晨、张亭栋、荣福祥、王钦华、李金梅、冯秀芹发表“癌灵1号结合中医辨证施治急性早幼粒白血病长期存活16例报告”,应该是1984年张亭栋、李元善文章中的的延伸。1991年文章指出,他们从1974年到1985年以癌灵一号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32例,19例完全缓解,五年存活16例。1992年,孙鸿德、马玲、胡晓晨、张亭栋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癌灵1号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32例”,作为“经验交流”,介绍的内容完全相同于1991年论文。比较奇怪的是,英文文献基本都引用这篇文章。这篇也是中文,内容是1991年的简介,而实际发现在1973年就有文章,在1979年就明确对APL的作用最好。张亭栋研究的几个问题张亭栋等当时的研究,没有对照。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还是觉得不能用不治疗作为对照?1982年,张亭栋在《中西医结合杂志》发表的评论文章,显示他知道医学研究的规范,但他指出“对于较严重疾病的患者建立对照组,即使是建立无害的‘空白对照’,也是不允许的,只能用平素认为较好的疗法与新疗法来对照观察。而对于某些‘绝对’的治疗也可以不必选用对照组,如对急性白血病或其他恶性肿瘤等,也可以说明”。这种说法有些人接受、有些人不接受,但其中的道理很清晰。中医理论是否对于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有指导作用?如果我们今天复习这些文献,可以看到,中医辨证分型,对于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没有意义。比如,他们谈到对急性白血病的中医分为五型,而治疗时使用三氧化二砷并无差别,对于其他辅助的中药,也许这些分型起作用,但当证明三氧化二砷有作用,而其他中药不用也可以的时候,中医分型的意义就没有确定。而西医对白血病的分型才对他们找到适应症起了作用。他们完全放弃中医辨证分型以后,适应症和效果更确切。有趣的是,张亭栋、张鹏飞、王守仁、韩太云在1973年的第一篇论文完全没有谈中医理论,而其后多篇论文讲解中医辨证分型。中国对于急性早幼粒白血病治疗的贡献急性早幼粒白血病(APL),曾被认为是白血病比较凶猛致死的一种。1973年,法国Bernard等推出的西药化疗大大提高了治愈率,其后改进的方案成为世界主流治疗方法。1973年张亭栋等发现亚砷酸(三氧化二砷,As2O3)对白血病的治疗作用、至1979年完全清楚其最佳适应症为M3型白血病(也就是APL)。1983年,Koeffler 总结了多种化合物(包括维甲酸)在体外细胞培养对人白血病细胞的分化作用。1983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Flynn等报道用13-顺维甲酸治疗一例APL病人,对白血病有缓解、因其他原因去世。1984年,瑞典的Lund大学医院内科的Nilsson报道用13-顺式维甲酸治疗一例APL。1986年荷兰的Daenen等报道用顺式维甲酸治疗一例APL。1986年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Fontana等报道用13-顺式维甲酸治疗一例APL。1985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王振义用全反维甲酸治愈一例5岁白血病儿童。1987年王振义课题组在英文版《中华医学杂志》报道用全反维甲酸(合并和单独)治疗六例APL病人。1988年,王振义课题组在美国《血液》杂志发表论文,总结他们用全反维甲酸治疗24例APL病人,获得完全缓解。这篇论文,使有关医生瞩目全反维甲酸治疗白血病,引起广泛重视,在国内外较快得到重复和推广,为APL病人带来福音。1995年,大连解放军中医血液病专科中心黄世林、郭爱霞、向阳、王晓波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林慧娴、富丽等在《中华血液学杂志》发表“复方青黛片为主治疗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的临床研究”, 以复方青黛片治疗60例APL,完全缓解率98%。所用中药复方含青黛、太子参、丹参、雄黄,估计是雄黄的硫化砷起作用。1996年2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的张鹏、王树叶、胡龙虎等在《中华血液学杂志》当年第二期发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7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总结他们自1992年至1995年用简化为三氧化二砷(不含汞)治疗130例APL病人中完成一个及以上疗程的73例。初治患者完全缓解率为73%,复发患者完全缓解率为52%,与全反式维甲酸无交叉耐药。1996年8月1日美国《血液》杂志发表陈国强、朱军、石学耕、倪建华、仲豪杰、Si GY、金小龙、唐玮、李秀松、熊树民、沈志祥、孙GL、马军、、张鹏、张亭栋、G Claude、陈赛娟、王振义、陈竺的合作论文。该文报道陈竺、王振义、陈赛娟等带领上海血液研究所,用体外培养白血病细胞,开创对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1997年,徐敬肃,段秀锦,徐莹,辛晓敏,宋晓红,张庭栋在《中国血液学杂志》报道对于一例三次反复发作的APL病人,每次用癌灵一号,获得20年存活。1997年《血液》杂志发表沈志祥、陈国强、倪建华、李秀松、熊树民等论文,他们用纯化的三氧化二砷治疗15例APL,其中10例只用三氧化二砷,取得90%的完全缓解率。1998年,世界最权威医学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位于美国纽约的Sloan-Kettering癌症纪念医院和康奈尔医学院的Soignet等的论文。他们在12例其他治疗后复发的APL病人,用三氧化二砷,观察到11例完全缓解,其机理可能和细胞部分分化和细胞凋亡有关。从此,国际医学界广为接受三氧化二砷对APL的治疗作用。迟迟未至的认同屠呦呦和张亭栋的研究成果,国际国内都认可:都得到了应用,直接产生治病救人的效果。但是,两人由于不同的原因,个人没有获得中国充分的认可,也缺乏国际肯定。青蒿素的发现和应用,广为人知。而屠呦呦的贡献,却一直有争议。其原因,还待历史学家细究。初步可以看到:与齐心协力的“两弹一星”大计划不同,青蒿素的研究几乎从头到尾经常出现矛盾,不同课题组之间矛盾,课题组内部不同人之间的矛盾。当时的研究人员,因为文革的原因,一般年资都比较低,有了课题组也相互不服气。论文写作不及时、发表不规范,英文论文更滞后,留下争议的余地。如果按现在自己先发表论文再与他人分享,争论会少很多。不过,这样虽然对科研人员好,对于病人就不一定是最好:如果都要等一家发了论文,其他课题组才能用药,当时有些病人就不可能用药,其中有些生命可能就不存在了。张亭栋虽然被《纽约时报》报道过,但未受到中国的充分肯定,在国际学术和医学界也几乎默默无闻,其原因不在矛盾。他的课题组,有人发生过矛盾,但在很后面。从1973年开始发表的论文中,张亭栋的关键作用很清晰。他未被很好地认可,可能与所在地区有关,也和他英文论文较少、缺乏国际视野和国际交流有关。不能完全排除他本人没有充分意识到其工作重要性的可能性。1998年,在《中西医结合杂志》,陈国强、陈赛娟、王振义、陈竺在专题笔谈中介绍“自70年代初期,哈尔滨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哈医大)在两次实践中发现三氧化二砷(简称氧化砷)治疗继续早幼粒白血病(APL)有效。进两年来,我们与哈医大合作,应用氧化砷注射液知道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常规化疗药物耐用的APL复发病人”,肯定了张亭栋的工作。但几乎所有英文文献,都不知道张亭栋的关键作用,引用的文献不太提他的名字。几乎所有英文文献并不知道张亭栋发现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有关论文早在1973年到1979年就发表。很多英文文献,包括国内学者在国外发表的文献,和国外学者的文献,都将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发现定为1992、甚至1996年。例如,重复中国结果,也有助于将中国发现推到世界的1998年Soignet等的论文,在摘要中说中国有两篇报道三氧化二砷治疗APL的文章,在引言中说中国最近有报道三氧化二砷可以引起APL完全缓解,然后引用了孙鸿德等1992年《中西医结合杂志》的短篇“经验交流”、张鹏等1996年《中国血液学杂志》、沈志祥等1997年《血液》等论文。1996年《科学》记者对三氧化二砷的介绍,虽然介绍了张亭栋,但说他的文章是1992年发表的。张亭栋本人很少英文论文。2001年,张亭栋和陈国强为共同第一作者(其他作者为王铸钢、王振义、陈赛娟、陈竺,通讯作者为陈竺)在国际期刊《癌基因》发表论文,介绍三氧化二砷,在引言中,他们也称最近发现三氧化二砷对APL的作用,引用陈国强等1996年《血液》论文。在正文内,说明三氧化二砷的研究始于1971年,但没有文献,号称治疗了一千多不同癌症的病人,观察到对几种癌症的作用,包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淋巴瘤、食管癌、和特别是APL”,但是也无文献引用。然后,文章说对APL作用的初步报道于1992年,引用孙鸿德的“经验交流”。这样,张亭栋本人作为第一作者的英文文章就没有引用自己1970年代的几篇文献,把自己在1973年和1974年公开发表的三氧化二砷对白血病的疗效、和1979年明确提出对APL疗效最好的发现,全部淹没了。而1992的论文,在本质上,与1979年的文章无差别,既没有改变所用的药物成分、也没有改变适应症。2002年朱军、陈竺、Lallemand-Breitenbach、de The等在《自然综述癌症》介绍砒霜治疗作用时,在图中显示了1970年代张亭栋的里程碑作用,但引文是孙鸿德等1992年经验介绍(在引文中注明是证明三氧化二砷治疗APL作用的第一篇论文)、和1996年张鹏等的论文。因为1992和1996这两篇文章是中文文章,而且没有引用1970年代文献,所以,国外学者一般不能知道原始文献。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阿奇霉素

该品主要成份为阿奇霉素,其化学名称为:(2R,3S,4R,5R,8R,10R,11R,12S,13S,14R)-13-[(2,6-二脱氧-3-C-甲基-3-O-甲基-α-L-核-已吡喃糖基)氧]-2-乙基-3,4,10-三羟基-3,5,6,8,10,12,14-七甲基-11-[[3,4,6-三脱氧-3-(二甲氨基)-β-D-木-已吡喃糖基]氧]-1-氧杂-6-氮杂环十五烷-15-酮。结构: 1、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2、敏感细菌引起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3、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4、沙眼衣原体及非多种耐药淋病奈瑟菌所致的尿道炎和宫颈炎。5、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成人用量:①沙眼衣原体或敏感淋病奈瑟菌所致性传播疾病,仅需单次口服该品。②对其他感染的治疗:第1日,顿服,第2~5日,一日顿服;或一日顿服,连服3日。小儿用量:①治疗中耳炎、肺炎,第1日,按体重10mg/kg顿服(一日最大量不超过),第2~5日,每日按体重5mg/kg顿服(一日最大量不得超过)或按如下方法给药: 体重/kg 首日 第2~5日 15~25 26~35 36~45 ②治疗小儿咽炎、扁桃体炎,一日按体重12mg/kg顿服(一日最大量不超过),连用5日。或遵医嘱。 该品一般耐受性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多为轻到中度可逆性反应。1、常见不良反应有:①胃肠道反应:腹泻、恶心、腹痛、稀便、呕吐等;②皮肤反应:皮疹、瘙痒等;③其它反应:如厌食、阴道炎、头晕或呼吸困难等;2、临床中还观察到下列﹤1%的不良反应:①消化系统:消化不良、胃肠胀气、粘膜炎、口腔念珠菌病、胃炎等;②神经系统:头痛、嗜睡等;③过敏反应:支气管痉挛等;④其它反应:味觉异常等;3、上市后口服制剂还观察到以下不良反应,其与该品相关尚不清楚:⑴过敏反应:关节痛、血管神经性水肿、荨麻疹、光过敏:⑵心血管系统:心律不齐、室性心动过速;⑶胃肠道:极少见的伪膜性肠炎、舌染色;⑷泌尿生殖系统:间质性肾炎、急性肾衰;⑸造血系统:血小板减少;⑹肝胆系统:曾有报道阿奇霉素引起肝炎和胆汁淤积性黄疸等,偶尔引起肝坏死和肝衰竭,但罕有致死者,因果关系尚未确定;⑺精神神经系统:攻击性反应、神经质、焦虑不安、忧虑、头痛、嗜睡、头晕、眩晕、惊厥、多动;⑻皮肤/附属组织:罕见的严重皮肤反应如多形性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症及毒性表皮溶解坏死等曾有报道;⑼感觉器官:有报道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损害患者的听力。有些患者服用阿齐红霉素后曾出现听力损害包括听力丧失、耳鸣和/或耳聋。据调查研究表明这种现象与患者持续大剂量使用该品有关,通过对这些患者的随诊,发现大多数患者的听力可恢复。罕有阿奇霉素引起味觉变化的报道。4、实验室检查异常血清ALT、AST、肌酐、LDH、胆红素及碱性磷酸酶升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计数减少。可引发心脏病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2013年3月12日发布警告说,广泛使用的抗生素阿奇霉素有引发心脏病的风险。美药管局当天在一份声明中警告说,“希舒美”等阿奇霉素药品有可能引发心脏电活动异常变化,或导致潜在致命的心律不齐。某些特定疾病如血钾水平过低等的患者,以及正在服用异常心律治疗药物的患者使用阿奇霉素出现上述风险的几率尤其高。对阿奇霉素、红霉素或其他任何一种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⒈进食可影响阿奇霉素的吸收,故需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口服。⒉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40ml/分钟)不需作剂量调整,但阿齐红霉素对较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中的使用尚无资料,给这些患者使用阿齐红霉素时应慎重。⒊由于肝胆系统是阿奇霉素排泄的主要途径,肝功能不全者慎用,严重肝病患者不应使用。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⒋用药期间如果发生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皮肤反应、Stevens-Johnson综合症及毒性表皮坏死等),应立即停药,并采取适当措施。⒌治疗期间,若患者出现腹泻症状,应考虑假膜性肠炎发生。如果诊断确立,应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包括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补充蛋白质等。⒍使用该品期间,如出现任何不良事件和/或不良反应,请咨询医生。⒎同时使用其他药品,请告知医生。⒏请放置于儿童不能够触及的地方。年3月12日,美国FDA发布警告,阿奇霉素可导致心电活动异常,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QT间期延长、低血钾或低血镁、心动过缓、正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风险更高,该研究发表在医学权威杂志《新英格兰杂志》(N Engl J Med 2012;366:1881-90.)。

人类是什么? 如果有人向你提出这个奇怪的问题,你也许会不假思索地回答:人类就是人呀!然而生物学家会告诉你,我们人类,就是人与寄存在人体躯壳内的大量微生物共生的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 通过基因测序研究人体微生物 早在300多年前,显微镜被发明后不久,科学家已观察到人体内存在微生物。然而,由于检测、分析技术等的限制,人们无法大规模地获取人体微生物群的构成、功能等详细信息,更无法进一步了解这些数量庞大的微生物群与人体是如何相互作用的。 从人类基因组的破译开始,人们才真正对这些微生物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2000年6月26日,当美国总统克林顿与英国首相布莱尔共同宣布人类基因组计划工作草图完成时,整个世界都为之轰动。围绕着破译“生命密码”的研究,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很多人曾认为,只要读懂人类基因组代表的“生命密码”,人类的所有健康问题将会迎刃而解。然而,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发现,人体除受自身基因的调控外,还受到人身上大量的共生细菌的影响。 2007年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正式启动为期5年的“人类微生物组计划”,共投入经费亿美元。该计划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之后一项规模更大的DNA测序计划,也被称为“人类第二基因组计划”。其目标是探索研究人类微生物组的可行性。通过绘制人体不同器官中微生物元基因组图谱(包括细菌、病毒等微生物),解析微生物群结构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同时,为其他科学研究提供信息和技术支持。我国作为参与者也一直积极推动初期研究工作。 欧盟也有类似的研究项目,例如,作为人类元基因组第七框架项目的子项目,人类肠道宏基因组计划就主要研究人类肠道中的所有微生物群落,进而了解人肠道中细菌的物种分布,最终为后续研究肠道微生物与人的肥胖、肠炎等疾病的关系提供非常重要的理论依据。中国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承担了该计划中的200多个欧洲人肠道微生物样品的测序及后续生物信息分析工作。 这一系列研究项目正在揭开人体微生物神秘的面纱。例如,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结构的改变与失衡除了会导致肠道疾病外,还与糖尿病、肥胖等很多慢性全身性代谢性疾病有密切关系,甚至还与癌症有关。微生物甚至还影响着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成熟。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人类健康与人体微生物息息相关,随着人体与微生物之间的关系不断得到阐明,人们对于人体本身的认识、对于健康和疾病的认识以及医疗模式都有可能随之发生根本的改变。 研究发现微生物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科学家们还发现,不同国家人群中的肠道微生物存在很多差异,差异最显著的是微生物的多样性程度。例如,印第安人和马拉维人的肠道微生物组比美国人的肠道微生物具有更大的多样性。有观点认为,微生物多样性程度越高,人体越健康。该研究还发现,尽管来自三种不同地域人群的肠道微生物组存在很多差异,但它们之间也存在惊人的相似性。例如,三个不同国家的婴儿微生物组形成过程具有共同的模式,即婴儿需要6个月至9个月的时间来获得第一组600~700个细菌,然后再经过几年的时间才能获得成人的微生物组。该研究还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即肠道微生物组的构成会随年龄增长而发生改变,而这一变化恰恰适应了不同年龄段人体的需求。 同时,人体微生物还与免疫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2012年4月,日本科学家在《科学》报告,发现一种免疫抑制性受体控制着肠道菌群的构成,如果这种受体缺失,肠道内的微生态环境就会紊乱,会导致全身免疫系统过度活跃,进而有可能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等病态变化。研究者认为,这些新发现有望帮助开发预防或缓解自身免疫性疾病症状的新方法。同期《科学》的另一项研究也提示,在生命早期接触微生物可以减少哮喘或炎症性肠病等疾病的发生。 人类肠道菌群与肥胖 随着科学家们研究的深入,我们对人类体内的微生物,尤其是肠道内的`菌群,有了更多的了解。人类的消化系统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成百上千种细菌在那里开展各种活动,比如,让未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发酵、提供维生素,等等。它们还能调节你身体储存的脂肪量。 不过,并非每个人都有同样的肠道菌群。而且,有趣的是,菌群的组成与肥胖有关。当然,这种关系可能很简单,胖人的饮食不同,所以,他们的肠道菌群也不同。 2013年《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这种因果关系也有可能颠倒过来。研究人员从一些双胞胎小鼠身上取出细菌,双胞胎中有一只肥胖,另外一只不胖。然后,他们将细菌移植到不同的小鼠身上。接受了肥胖双胞胎菌群的小鼠体重增加了,其他小鼠则不然。这些小鼠的进食没有增加:是它们的新陈代谢变化导致了体重增加,即使摄入的热量不变。 那么,是什么决定了你的肠道菌群呢?有可能是抗生素、环境毒素或食品的加工方式。《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肥胖似乎能在社交网络中“传染”,让朋友和邻居感染上肥胖。我们以前一直认为,那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结果―这也确实是部分原因。不过,会不会是肠道菌群也可以在非常亲密的人之间传播,所以,肥胖或许真的可以传染? 生物因素和行为因素之间往往存在相互作用,比如流感的传播就跟我们是否勤洗手关系巨大。同样地,这项对细菌的研究也发现,只有当小鼠的饮食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时,“肥胖肠道菌群”才会起到作用。 最有趣的大概是,改变生物因素甚至可以改变人的欲求。一些生物学家推测,我们的肠道细菌其实驱动了我们对某些不健康食品的渴求。所以,重视生物因素并不等于淡化行为因素,而是意味着从更多的维度理解它。 我们身上的微生物正在发生变化 关于人类和与人类共存的微生物,正在发生一些值得我们忧虑的变化。就像全世界的生态系统一样,人类微生物菌群正在失去它们的多样性,以至于可能会损害它们所寄居的主体的健康。 纽约大学医学院传染病专家、 人类微生物组计划负责人马丁?J?布拉泽博士在过去30多年间,一直研究细菌在疾病中发挥的作用。除传染病外,他的研究范围还囊括了自体免疫疾病,以及其他在世界范围内急剧增加的疾病。 布拉泽在他的新书《消失的微生物》中表示,微生物组多样性的减少导致我们更容易感染严重且通常都是慢性的疾病―从过敏、乳糜泻到一型糖尿病和肥胖症。布拉泽及其他人认为,这主要是由抗生素造成的。 布拉泽表示,抗生素很早就开始对微生物多样性产生破坏。普通的美国儿童在出生的头两年要接受大约3个疗程的抗生素,在接下来的8年里,要再进行8个疗程。很短疗程的抗生素治疗就能致使人体的微生物环境发生长期转变,比如,被广泛使用的阿奇霉素。 抗生素并不是破坏平衡的唯一因素。布拉泽接受采访时表示,近几十年,选择剖腹产的人激增,剖腹产促使婴儿内脏中的微生物来自母亲的皮肤,而不是产道。 其他研究发现了正常体重者与肥胖者肠道中微生物的主要差异。虽然这些研究不能说明最先出现的是那个问题―体重问题或微生物组的变化,但研究说明,肥胖的老鼠体内存在能够更好地从食物中吸取热量的肠道菌群。与肥胖相关的进一步证据来自农场里的动物。在美国出售的抗生素中,大约有3/4都用在牲畜身上。这些抗生素改变了动物的微生物菌群,加快了它们的生长速度。布拉泽说,当我们把用于牲畜的抗生素用在老鼠身上时,它们的新陈代谢就会发生改变,并促使它们的体脂增加。 更严重的是,如今有越来越多严重的功能失调都与人类内脏的微生物平衡被破坏有关。其中,有多种功能失调在发达国家中变得越来越常见,如克隆氏症、溃疡性结肠炎和乳糜泻胃肠疾病等;心血管疾病;非酒精性脂肪肝;慢性反流症等消化失调问题;多发性硬化和风湿性关节炎等自体免疫性疾病以及哮喘和过敏。 有些研究人员甚至推断,内脏微生物菌群失调是造成乳糜泻的原因,所以,甚至连没患这种病的人对无麸质食物的需求也会激增。乳糜泻旧称非热带脂肪泻,又称乳糜腹泻、麦胶引起的肠病(简称麦胶肠病)。乳糜泻是一种具有遗传性的发生于小肠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从婴儿到各年龄段的人都会罹患。乳糜泻的症状包括慢性腹泻,生长迟滞(儿童)和疲劳,但有些人症状不明显。在北美、北欧、澳大利亚发病率较高,我国国内很少见。 布拉泽和其他研究人员,还有来自瑞士和德国的一组研究人员也认为,哮喘患病率的大幅上升与“幽门螺杆菌从西方社会快速消失有关”。众所周知,幽门螺杆菌是一种长期寄存在人类胃里的细菌性病原体。曾几何时,几乎每个人体内都有这种细菌,欧洲研究者已经证明,它能防止老鼠出现过敏性哮喘的症状。在人生命的早期阶段,幽门螺杆菌的存在能促使血液中产生T细胞。布拉泽表示,压制过敏反应就需要这种细胞。他的研究表明,虽然有些类型的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和胃癌有关,但其他类型则具有保护作用。布拉泽和同事的研究进一步表明,胃部的幽门螺杆菌能够防止胃食管返流疾病、巴雷特氏食管(食管下端有不正常的柱状上皮覆盖,称之为巴雷特氏食管。普遍认为是后天获得的,并与反流性食管炎密切相关,并有发生腺癌的可能)和食道癌。 研究者不是总能说明肠道菌群紊乱会在人们生病之前还是之后出现。不过,对实验室动物的研究往往表明,菌群紊乱会发生在生病之前。 布拉泽等人提醒人们注意,不要滥用抗生素,尤其是现在普遍使用的用途广泛的药物。他突出强调了减少在儿童身上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他说:“在瑞典,任何年龄段中,抗生素的使用都只是美国的40%,但是,他们的得病率没有增加。我们要告诉医生和家长,服用抗生素是有代价的。我们需要改进诊断。搞清楚导致感染的究竟是病毒还是细菌,如果是细菌,那么是哪一种?然后,我们需要运用窄谱抗菌素来消灭病原菌,同时,又不对那些有益健康的菌群造成影响。这就能让人们在治疗严重感染的同时,产生更小的副作用。” 人类和自己身上的微生物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从上面的历史叙述和最新发现可以知道,还有许许多多奥秘期待着我们去揭示。

谈到发作,多数人首先会想到,长期饮食油腻和的生活习惯难辞其咎。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的相关因素。近日,国外的网站列出一些你的,可能损害心脏的诱因。

1.收入低。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一项研究发现,与富裕地区的同龄人相比,生活在低收入居民区者的心脏会升高3倍。

2.抗生素。年一项对常用抗生素的研究发现,阿奇霉素会增加心脏病的死亡风险。马萨诸塞州总医院心脏中心马诺·伍德博士说,如果你患有,可以提醒医生避免使用此类抗生素。

3.钙补。《心脏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长期服用钙补充剂的患者心脏病发作风险高于未服药者。伍德说:“我建议心脏病患者每周吃两次三文鱼和富含钙的食品,并且通过户外活动获得足够的维生素D。”

4.感染。流感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确诊三天后发生心脏病的几率升高5倍。是,感染可导致炎症反应,引起心脏病发作或中风。

5.银屑病。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皮肤科副教授乔尔·盖尔芬德说,银屑病是心脏病和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素。严重银屑病通常需要治疗。盖尔芬德的研究表明,与吸烟、超重和高血压引起心脏病的机制不同,银屑病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他指出,银屑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可能会导致慢性炎症,进而引发心脏病发作。

6.。夫妻关系差不利于心脏健康。据伦敦大学的一项流行病学报告称,感情问题可使心脏病的发病风险增加34%。

7.“好”胆固醇降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是冠心病第3大风险因素。伍德说,能够增加“好”胆固醇的含量。

8.肾脏问题。荷兰一项研究发现,肾脏功能下降会使心脏病发作的风险上升。另一项研究也发现,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心脏风险比正常人增加2倍。

9.住在闹市区。德国的一项研究发现,在交通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心脏病的风险会增加1倍。另一项研究发现,居住在主干道附近的人群肺心病死亡风险升高2倍。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权威性

nejm是新英格兰医学期刊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的简称。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MassachusettsMedical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journal和综合性医。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是由马萨诸塞州医学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2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

nejm杂志创办历史: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NEJM至今已连续出版超过200 年,现在NEJM是世界上阅读、引用最广泛、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医学期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超过 60 万人每周阅读NEJM,NEJM集团出版的期刊还包括NEJMJournalWatch和 NEJMCatalyst。

NEJM Journal Watch是由马萨诸塞州医学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经过同行评审的综合性医学期刊,文章是由NEJM的权威作者和编辑从250多本医学期刊及医学相关新闻来源中整理和总结的当前最重要的医学研究成果。

同时附有来自于NEJM的专家评论,专家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研究视角, 以及解释该研究成果如何应用于医学实践吗,有效帮助临床医生和科研人员了解最新的最重要的医学进展。

医学四大期刊名单: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M)。2、柳叶刀( Lancet)。3、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4、英国医学期刊(BMJ)。作为医学界的四大期刊,其医学学术文章享誉全球。 扩展资料 1、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M)。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同行评审性质全科医学周刊。其在2015年的影响因子(IF)为55873.期刊内容包含对生物医学科学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的一系列主题方面的医学研究新成果、综述文章和社论。2、柳叶刀( Lancet)。《柳叶刀》期刊登载有:原创性的研究文章、评论文章(小组讨论及评论')、社论、书评、短篇硏究文章、也有其它-些在刊内常登载的'文章诸如:特刊消息、及案例报道等。其在2015年的影响因子(IF)为45217。3、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JAMA比较注重其教育职能,利用该杂志的 Continuing Medical Education栏目向临床医师提供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方面的继续医学教育服务。该刊2015年影响因子(IF值)为35289。4、英国医学期刊(BMJ)。《英国医学期刊(BMJ)》是英国医学会会刊,全英文为“ British medical journal”,它有着160年的悠久历史,具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风格特色,在所有综合性医学期刊中最具综合性,该刊2015年影响因子(IF值)为16378分。其栏目丰富多彩,述评、新闻、综述、争鸣等类型的文章为广大医生所欢迎。其内容除了与临床工作密切相关的信息与知识外,还涉及与医学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伦理、公共卫生等诸多方面。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是目前全球影响因子最高的医学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大概为70。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简介: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NEJM)是由马萨诸塞州医学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MMS)出版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和综合性医学期刊至今已连续出版超过200年。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2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始称《新英格兰医学与外科期刊》。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也被更名为《波士顿医学与外科期刊》;一百年之后,它就采用现今我们所知道的名称《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期刊内容包含有:主题性之社论,原创性的论文,旁征博引性的评论性文章,即时短篇论文,案例报告,亦有一独特的报道项目称之为《临床医学影像》(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