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以王秀为作者的医学期刊

发布时间:

以王秀为作者的医学期刊

徐克成在《癌症专线》中提出:癌症必须有新思路。第一,癌症的发生机制极为复杂,单一方法很难达到良好效果,因此综合性应用不同的治疗手段殊为重要;第二,癌症在不同的人、不同时期,均可表现为不同行为,因此治疗必须因人而异,实行个体化;第三,治疗必须顾全病人整体的健康。我们是治疗患有癌症的病人,而不仅仅是治疗病人的癌肿。癌肿消除了,病人死了,这是治疗的失败;只有病人的生命得到延续,治疗才算成功。目前愈来愈多应用微创治疗(如冷冻消融)和整体“培本”治疗(如免疫治疗),可能是达到上述目的的一种策略或途径。

人体在各种不良因素的作用下,身体里某个或者某些部位组织中的细胞发生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就是肿瘤,发生异常增生的细胞就是肿瘤细胞。消化道的各器官发生了肿瘤为消化道肿瘤,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良性肿瘤绝大多数生长缓慢,不发生转移,一般靠手术切除就能治好;恶性肿瘤就是常说的癌症,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一类疾病,恶性肿瘤细胞的生长非常旺盛,难以控制,并且会从开始长出的部位迅速向其它部位转移,许多情况下,手术切除也不能完全治好,容易复发。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大肠癌等,其中食管癌、肺癌和肝癌都是我国多发的恶性肿瘤。

《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自1955年创刊至今已经40年了。40年来,她既是我国神经精神科学事业发展的客观记录和里程碑;又是在我国神经精神科学领域中,传播科学信息,记录科研成果,开发智力资源,促进人才成长的高级专业学术刊物,对推动我国神经精神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回顾40年来的历程,总结经验,将更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发挥更大的作用。 时间:(1955~1966)解放前,神经精神科学事业未受到当时政府的重视,专业机构很少。因此,从事本专业者寥若晨星,神经精神科学成了我国医学科学中薄弱的一环。建国后,党和政府特别关心和重视广大人民的疾苦和健康,神经精神科学事业逐步发展起来,并于1951年8月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此期间有少量的神经精神科论文刊登在《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上。随着神经精神科学的发展,专业队伍的壮大,神经精神科工作者怀着满腔的热情,急于改变我国的落后面貌,他们渴望获得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更好地保障人民健康。为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于1954年7月召开的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常务委员扩大会议上,决定创刊我国神经精神科专科刊物——《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随后组成了以许英魁为总编辑,冯应琨、伍正谊、王慰曾、张沅昌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一届编辑委员会,穆怀珠任专职编辑。经过全体编委和专职人员的积极筹备,《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创刊号于1955年3月13日问世,为季刊,每期80页,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由当时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傅连暲题写了刊名。办刊方针是以神经精神科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贯彻卫生工作方针,实行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普及对危害人民健康严重的疾病知识,如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肿瘤、癫痫、神经症、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防治方法、研究心得,要求医学研究密切结合实际,以更好地为生产建设服务。《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创刊初期编辑室设在中华医学会内北京东单三条胡同,1957年迁至北京东四西大街新建的中华医学会办公大楼,创刊初期,编委会议都是在协和医院神经科许英魁和冯应琨教授的办公室内召开,参加者经常有许英魁、冯应琨、魏毓麟、赵葆洵、王芷沅、穆怀珠等。到60年代,则转到中华医学会会议室召开,参加人员有许英魁、冯应琨、黄克维、赵葆洵、王芷沅、谭铭勋、伍正谊、沈渔邨、许迪、陈学诗、王忠诚、张继志等。在50、60年代,在京编委会经常是在星期天或晚上召开。当时编委赵葆洵、谭铭勋、王芷沅、陈学诗、张继志还经常来学会帮助加工稿件、撰写编者按语等。外地编委张沅昌、夏镇夷、陶国泰、于清汉等也很关心杂志工作,帮助组织稿件。1958年6月在南京召开全国精神病防治工作会议。会议决定对精神病人实行三级管理制度,由卫生、公安、民政三个部门组成精神病防治领导小组,并组织实施;提倡对精神病人实行开放管理,即不要把精神病人关闭或关锁在病房内。这次会议对我国精神病学事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各地通过各部门的协作成效显著,其中以上海、北京、南京、天津、杭州、苏州做得比较好。如上海成立了精神病防治领导小组,办起了多所精神病工疗站,使精神病的复发率下降了3/4以上。外出伤人毁物者也大大减少。这次会议的纪要及会后各地开展工作的经验介绍,该刊从1958年第4期起陆续报道,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从1959年起改为双月刊,第1期84页,以后每期68页。从1959年起开始刊登英文目录,从1959年第三期起刊登主要论著英文摘要。1960年6月4日根据上级通知,该刊与医学会办的所有期刊一起停刊,检查浮夸、泄密和“修正主义”问题,同时也有纸张困难等原因。至1963年国家经济情况好转后,经改选组成以许英魁为总编辑,冯应琨、伍正谊、王慰曾、张沅昌、陈学诗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二届编辑委员会,增加11名年富力强的新编委。专职编辑仍由穆怀珠担任,1965年增加了陈秀华。经积极筹划于1963年5月25日复刊,为季刊,每期84页。并改由中华医学会出版。1963年11月25日至12月2日在广州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会议交流了许多有价值的临床经验和科研资料,包括应用神经病理、生化、生理等实验研究方法,对神经病理学、神经外科学和精神病学的发病机理和治疗原理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学术探讨,反映了建国以来我国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和精神病学的成就和进展。本刊从1964年第1期起改为104页,较详细地报道了这次大会的内容。重点介绍了有关脑血吸虫病的病理,脑血管疾病的临床、病理及外科治疗,颞叶癫痫的临床、脑电生理,颅内肿瘤快速显微诊断和手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转氨酶测定,不典型内因性精神病的生化代谢紊乱,精神分裂症的遗传生物因素调查、生化代谢及心理学的研究,以及神经衰弱的综合治疗等方面的论著。正当我国神经精神科学及其专业刊物蓬勃发展之际,出现1966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本刊与几乎所有的期刊一样于同年9月又一次被迫停刊。直停至1978年。从1955年创刊至1966年9月停刊,共刊出10卷、39期,刊登文章1366篇,平均每期35篇文章。从1955年至1960年每卷末期附有总目录,从1963年复刊改为文题索引。每期印数从4030册上升到7658册。本阶段特点: 刊出内容以实用为主,较多地报道常见病的临床分析和临床诊治经验总结:建国初期,我国科研机构尚少,科研设备有限,所以回顾性临床分析文稿较多,也很需要。过去我国的有关教科书和参考书,各种疾病的流行情况、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多引用外国的数据,与我国实际情况常不尽符合。因此,陆续发表大量的临床分析文稿,颇受广大读者欢迎,也为我国撰写有关教科书、参考书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同时,还经常刊出“临床病理讨论”,对锻炼临床思维、准确诊断疾病、妥善地治疗护理大有帮助,因此,成为读者喜读乐看的栏目之一。 在初期,译文和译文摘要(文摘)所占比例较大:在50年代,每期译文1~4篇,译文摘要1~14篇;译文和文摘多来自苏联,部分文摘来自英美。从1958年开始设“综述”栏,对国外的有关进展予以综合报道。由于我国神经精神科学基础很薄弱,50年代仍处于起步阶段,因此,较多地引进外国的经验和成就来充实自己,还是很有必要的。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文章较少。本阶段共刊出论著605篇,其中基础研究15篇(占),临床研究95篇(),该两类文章绝大多数在60年代前期刊出的。50年代的基础研究以大体解剖学、病理学研究较多,而生化、生理学研究在60年代开始增多。 神经外科论著较少:在50年代刊出很少,60年代开始逐渐增多,但所占比例仍较少,在此阶段刊出的605篇论文中有关神经外科者仅44篇(占),其原因是我国神经外科起步较晚。本刊编委会对神经外科的发展一直很重视,经常优先刊出神经外科研究成果的文章。 充分报道有关学术会议的资料:本刊编辑委员会十分重视学术会议的报道,认为学术会议是展示各地有关经验总结和科研成就的大课堂,是沟通信息、开阔眼界、启迪思想、切磋学术,促进科学发展、促进人才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本刊编委、编辑积极参与并组织稿件加以报道,使未参加学术会议的广大读者也从中受益。 受政治运动影响较大,受当时政治影响,特别是1966年,本刊登了不少政治性文章,有时每期占一半版面。两次停刊(1960年和1966年)均受到当时政治运动的影响,1966年停刊长达12年之久,对神经精神科学事业的发展影响很大。此期间各地神经精神科工作者科学研究工作很少,零星的成果只能刊登在文革后期复刊的《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上,专职编辑陈秀华先后参加上述两杂志的编辑工作。 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后,1978年春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大会发出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伟大号召,并在改革开放、加强国际学术交流的影响下,激励我国广大神经精神科学工作者奋起追赶国际神经精神科学发展水平,学术思想空前活跃,形成兴旺发达的繁荣局面。为迎接这一局面,1978年初卫生部同意上报经国家科委批准复刊《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从《中华内科杂志》编辑部调出陈秀华负责筹备复刊事宜。在京原编委冯应琨、黄克维、陈学诗、赵葆洵、谭铭勋、王芷沅、沈渔邨、王忠诚、张继志等多次召开筹备会,讨论编委会人选和复刊计划。复刊后的编委人选原则上是上届编委中身体状况较好者建议继续聘用,有的省缺少编委请当地医学会推荐人选,最后由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审议通过后聘任。组成以冯应琨为总编辑,伍正谊、王忠诚、张沅昌、黄克维、夏镇夷、陶国泰、陈学诗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适逢当年7月4~10日在南京召开第二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大会,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三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由冯应琨、陈秀华在会上分别介绍了杂志筹备情况和提请审议的编委会工作条例草案、审稿原则草案和组稿计划。会上讨论热烈,各地编委表示将努力为杂志组审有关稿件。随后,在同年9月5日杂志正式复刊,仍为季刊,每期64页,并开始在论文参考文献前刊登论文英文摘要。从1983年起改为双月刊,每期64页。1988年起论文英文摘要改在每期后部集中刊登并取消论文英文目次。1993年起则将论文英文摘要放在中文摘要之下,并恢复论文英文目次。本刊从1980年起被纳入美国的《医学索引》,亦被纳入我国《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国医学文摘》。编辑室专职人员由1名编辑增加到3名编辑,1名编辑干事。复刊后,本刊除针对当前防病治病的需要,组织相应稿件外,特别注意报道有关学术会议的内容以满足广大读者的渴求。1984年4月10日国家科委批准创办《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85年《中华神经外科杂志》正式创刊后,该刊不再刊登神经外科稿件。在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领导下,进行了第四届编委会改选筹备工作,经过反复酝酿,1986年5月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会批准组成以陈学诗为总编辑,夏镇夷、周孝达、陶国泰、史玉泉、谭铭勋、沈渔邨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调整了1/3编委,遴选50岁左右、专业水平较高的专家取代身体不好的65岁以上的老编委,并保留部分身体尚好的老编委作咨询编委。1986年6月3日至7日在重庆召开第三届全国神经精神科学术会议期间,召开了《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四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会上由陈学诗总编辑介绍编委会改选经过,陈秀华汇报了本刊1978~1986年工作报告以及编委会工作条例(修订草案)、审稿办法(修订草案)提请审议通过。并围绕如何办好杂志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提出了不少宝贵意见和建议,特别是要求把神经科和精神科分开办刊物的呼声较高。为了使读者了解本专业的最新信息,从1986年开辟了“精防动向”栏目,介绍国际学术会议情况,国外神经精神科发展状况。为了加强思想导向,开辟了“人物述林”栏目,介绍老一辈神经精神科专业工作者艰苦创业、刻苦钻研、治学育人的业绩。1991年初进行第五届编委会改选筹备工作,经过反复酝酿于1991年4月组成了以陈学诗为总编辑,沈渔邨、郭玉璞、姜佐宁、江德华、张明园、陆雪芬为副总编辑的《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1991年5月在吉林市召开《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全体会议,陈学诗总编辑报告编委会改选经过和1986~1990年杂志工作总结。会议重点讨论了如何解决杂志压稿时间长和脱期问题;部分编委再次提出本刊应分办神经科和精神科两本杂志的建议。由于本学科专业的杂志在各地相继创办,如《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等20余种,同时这期间,纸张、印刷、邮局发行费用不断涨价,本刊每期的定价从1986年开始突破了多年的每册元,逐渐上涨,以致发行量逐年下降。从1980~1993年每年平均每期印数为22294、20066、19297、19617、20445、18193、17876、17330、13569、13593、13485、13270册。到1988年,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在物价上涨的压力下,经济状况陷于低谷,于1988年7月1日起停付作者稿费1年,9月1日起收取稿件处理费(1991年1月1日起对中华医学会会员停收稿件处理费)及发表费。自1991年开始封面加印中华医学会会徽。根据出版署的规定,从1993年第2期起停用傅连暲会长题写的繁体字刊名,改为简体字刊名。从1978年复刊到1994年底共刊出17卷,90期,刊登文章3106篇,平均每期篇。本阶段特点: 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增多:自本刊1978年到1994年底,发表的论著共1379篇,其中基础研究82篇(),临床研究541篇()。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所占的百分比为50~60年代(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的1倍多。这是可喜的改变,是这些年来各单位加强科研工作、推行研究生制度的结果。基础研究论文对我国医学科学有促进作用。多数临床研究有利于基层专业人才的成长,促进神经科和精神科防治工作的开展。 神经外科论文迅速增多:这阶段神经外科发展迅速,从1978年复刊至1984年底,共刊出论著472篇,其中神经外科162篇,占,与50年代神经外科仅占(5/292)、60年代占(39/313)相比,有了长足的进步,表明我国神经外科的蓬勃发展,已能用手术方法根治或明显改善多种颅脑、神经疾病,同时也表明已有可能创刊神经外科专业杂志。 重点号和专辑增多:重点号和专辑的专题是编委会根据来稿和有计划地组稿,尤其是结合专题座谈会和有关学术会议组编的。本阶段刊登45个重点号和13个专辑,两者共58个,平均每年3~4个。这是由于自1978~1993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已成立14个专业学组,专业学组均举办各种专业学术会议,加上本刊组织的专题座谈会,总计有29个(不包括本刊编辑部未参加的会议),其中神经科19个,精神科10个。本刊除了报道这些学术会议水平较高的论文外,多数专业学术会议和专题座谈会都写了富有指导意义的会议纪要及相关的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疗效判定标准等。这些纪要和方案标准(详见附表)较充分地反映了会议各种内容和各种见解,并发挥了学术导向作用,颇受读者欢迎。 增辟栏目,活跃版面:本刊原有栏目有述评、论著、论著摘要、病例报告、讲座、综述、临床病理(例)讨论、学术动态、书讯,本阶段增辟了学术讨论、技术改革、国际学术交流、精防动向、读者*作者*编者、人物述林等,以充实内容,活跃版面。 加强编辑规范化:从1986年起,加强编辑规范化工作,严格实行法定计量单位,同时加强对图表、统计学符号、参考文献、名词术语及版面设计等的规范化,贯彻各种有关编辑出版的国家标准。 该刊创刊40年来,贯彻卫生工作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实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努力不懈地工作,因而不论在提高防病治病水平,保障人民健康方面,还是在促进学科发展和专业人才培育方面,都做了重要贡献,兹简要分述于下。 普及推广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建国初期,我国神经精神专业队伍很小,随着各地专业医疗防治机构的建立和发展,专业人员迅速增多,但多系从内科队伍分流出来,专业知识不足,且有关专业参考书缺乏,为适应这一需要,本刊创刊后,特别注意针对这些需要进行组稿,除了通过论著介绍我国各地行之有效的临床经验外,用较多的篇幅以译文、文摘形式,继之采用文献综述形式及时介绍国外的新理论、新技术、新经验,起到没有围墙的全国专业性继续教育大学的作用。 促进各种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的诊疗规范化工作:为了统一各种神经精神科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判定的依据和标准,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及其14个专业学组和本刊召开的学术会议、专题座谈会都十分注意分别就有关疾病制定“分类”、“诊断标准”、治疗方案”、“疗效评定标准”,本刊均及时在有关重点号、专辑中予以报道,以便各医疗防治单位推行应用。对于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和科学研究的规范化,均起到了促进作用,受到广大神经精神科工作者的热烈欢迎。 反映我国神经精神学科的新成就,推动学科发展:本刊是我国第一本专业高级学术期刊,肩负着反映我国这一专业的先进水平的重任。建国后,我国神经精神科工作者意气风发,越来越多地开展科研工作,其研究成果大量投寄本刊,本刊总是力争及时地严密审查后择优刊出,尤其是1980年召开了科学大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后,研究报告迅猛涌现,多种先进的诊断手段和新技术的应用,如CT扫描、数字减影、磁共振成像、多普勒超声检测、核素造影、红外热图、脑地形图、诱发电位等;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基因定位、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等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以及神经化学、精神药物药代动力学等的研究工作;各种实验性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等动物模型的建立;神经组织移植,如垂体移植、胎脑组织移植、肾上腺组织脑内移植等;各种常见的神经和精神疾病的流动病学调查报告等;众多的新成就的报道传播,推动着学科的迅速前进。 促进临床医生的诊疗思维锻炼:本刊创刊不久就设立了“临床病理讨论”栏,先后刊出了59篇。由于其内容与读者日常工作密切相关,可以启发读者从临床难题中独立思考,有力地进行诊断思维锻炼。 该刊创刊40年来,编委会和编辑部一直努力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与普及相结合并侧重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服务的方针,做出了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 充分发挥编辑委员和审稿人的作用,做好审稿和组稿工作:本刊的编辑委员和审稿人大都是我国神经科和精神科界有名望的学术水平较高的专家,是本学科各地的带头人,在审稿和组稿工作中能够严格筛选把关,提供恰当有力的组稿线索,促证了杂志质量。特别是在创刊初期,老一辈编委曾牺牲个人大量休息时间,为本刊审阅和修改稿件,经常星期日或夜晚参加在京编委会,不管刮风下雨,酷暑寒冬,他们都按时出席,认真讨论每一篇文稿。继续充分发挥这样一支有无私奉献精神的有权威的专业编审队伍的作用,是搞好杂志的根本保证。 充分反映国内外神经精神科研究新成果和新动向:本刊始终将反映国内外神经精神科研究的新成果和新动向放在首位,通过良好的总体设计与导向,使广大专业人员获得新知识,扩大其眼界,提高其医疗水平和科研层次,进而促进我国神经精神科事业的发展。 充分报道学术会议的内容,扩大其社会效益: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及其后来的14个学组,早年每隔几年召开一次学术会议,后期每年总要召开2~3个专科学术会议或专业学术讨论会。并就有关重要问题进行讨论。专业学术讨论会是针对本专业中各有关方面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组织的学术讨论会,除公开征文外,根据主要议题特邀专题报告和综述报告,这些会议结束之前,会议领导小组总要根据报告的论文和广泛讨论的情况以及与会人员对会议的评价意见,认真总结,指出主要的收获、学术争鸣情况,取得一致认识的意见和尚有不同认识的几种意见,以及今后应努力探索的课题等,委托一位主持人向大会作总结报告。本刊为了充分发挥学术会议的效益,除了选登有代表性的重要论文外,组织有关专家写出会议纪要。会议纪要要求不要套话、空话,要求在会议总结报告的基础上,把会议的重点议题所涉及的问题充分反映出来,纪要应达到使未参加会议的读者读后感到象参加会议一样真正有所收获。有关这些学术会议的重要论文、会议纪要、综述,加上述评,形成一个重点号或专辑,以使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会议内容,获得效益。 有计划地组织专题座谈会和重点号:举办专题座谈会是一种重要的组稿形式。选题是由编委会制定下年度编辑计划时确定的。选择当前急待讨论的问题,并提出各有关分题的中心发言人、特邀综述报告人以及拟约请参加讨论的专家或单位名单。对于一些涉及多学科的问题,可邀请多学科专家参加讨论。座谈会一般以50~100人的规模最好,讨论范围明确,人数少,但均是专家,便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充分交流和争论,达到讨论深入。会后将座谈内容整理,写成充分反映会议内容的纪要刊出,可使读者增长知识,开阔思路,提高认识和诊治水平,促进研究的深入。同时选登一些有关研究报告和综述,约请对该专题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撰写一二篇指导性述评,对有关问题提出看法,指出方向,集中刊出这些文章,就可形成一个很受欢迎的重点号。 加强读者、作者和编者的联系:本刊1992年、1993年两次在杂志上刊出启事征求读者对本刊的意见,有不少读者和作者就本刊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批评和希望。这些意见很定贵,我们经过反复研究对策,并认真改进、落实,对杂志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大有好处,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读者、作者的联系,除不定期公开征求读者意见外,还要通过编委、座谈会多方收集读者的要求、希望、批评、建议,及时改进杂志工作。 由于作者、读者、编辑的密切配合。《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从1978年复刊后,认真抓好编辑工作规范化、科学化。杂志社主管社长、总编辑、编江部主任对每期稿件认真核查及签发。刊出稿件质量是较高的,据不完全统计,自1978年以来本刊发表的1379篇论文,有101篇获国家、部、全军科技奖,58篇获省、自治区、直辖市等科技奖,31篇获优秀论文奖(附件2),共有190篇获奖,获奖率达,我们衷心感谢全国广大作者对《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的大力支持。 处理好神经科和精神科的关系:创刊以来,该刊在处理两个学科的稿件上是基本协调的,基本按1∶1的比例编辑的,1990年一度出现的精神科稿偏少的现象已得到纠正。尽管如此,由于近几年来神经科和精神科事业发展迅速,队伍不断壮大,县级医院已有专科医生,两科均有上万名专业医务工作者,来稿逐年有较多的增长,稿件积压日趋严重,虽曾采用增加页数、出版增刊、部分论著改为论著摘要等措施加以缓解,仍存在压稿时间较长现象,今后将更进一步加强这些努力,力争1年内刊出率达到70%,消灭来稿2年登不出的现象。鉴于1994年中华医学会神经精神科学会已分成两个学会,分别成立了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和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将本刊分成《中华神经科杂志》和《中华精神科杂志》已提上了议程,可望在1996年得到实现。

徐克成(最高荣誉"白求恩奖章"获得者、2014年“时代楷模”获得者)、牛立志(亚洲冷冻学会副主席)、李朝龙(国际华医学创始人)等等,您可以去了解一下,希望我的答案能都帮助到您!

医学期刊设置优秀作者

没有一家敢此作为!第二、第三也不能并列。这是制度。谢谢。

医学论文种类简介及写作规范

医学论文种类简介及写作规范参考

医学论文属于科技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发展的重要信息源,也是记录医学进步的历史性文件。有

统计资料表明,当今全世界每年通过各种刊物发表的科技论文达300~400万篇,其中约75%发表在期刊上。可见科技期刊在传播科研成果、交流实践经验、启迪学术思想、推动社会进步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医学期刊,读者是主体,没有读者,期刊就失去了生命力;作者是源头,期刊的基本素材需要作者提供。因此,欲成为医学期刊的优秀作者,必须了解和熟悉医学论文的种类及撰写规范,从而自如地撰写医学论文,积极地参与医学学术交流。

医学论文的种类较多,体裁各异,主要可分为七大类:(1)评论类;(2)论著类;(3)简报类;(4)病例报告类;(5)综述、讲座类;(6)会议纪要类;(7)消息动态类。

一、 评论类

常见栏目:述评、专论、编者的话、编者按、编后语等。

(一)述评和专论

述评类文稿是作者或编者针对某一科研项目或研究专题进行较为广泛而深入的阐述和精辟的评论,也可对某一方面进行深入的专论。要求观点鲜明、针对性强。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常见述评类栏目:述评、专家述评、专家专论、专家论坛、焦点论坛等。

(二)编者的话、编者按及编后语

三者均是从编者的角度对某一刊物或某一组、某一篇具体文章的某个观点进行评论或阐述。

(1)编者的话一般涉及面较广,内容相对较全面。可以是编者在新的一年开始时对刊物的设想、安排,或是对读者、作者的要求与希望;也可以是对一年工作的回顾与总结;或是对某一期文章的内容进行介绍和评论。

(2)编者按和编后语的针对性很强。一般针对具体文章或文章中的某个观点或方法,提出编者明确的观点和见解;或者从具体文章引出带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引导读者展开讨论。编者按和编后语要求简明扼要、观点鲜明、语言精练、用词准确而慎重。

二、 论著类

医学论文的种类和体裁较多,但其中最基本、最具代表性的是论著(original article)或称为原著,医学论著又包括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临床报告、现场调查研究等,均属于一次性文献,是报道基础、临床、预防等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学术性论文,他们构成了各种医学学术性期刊的核心。作者掌握了论著的基本特征和撰写规范,其他医学论文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论著的基本要求

医学期刊的质量和水平,主要取决于刊载学术论文的质量和水平。一篇高质量和高水平的论著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1.思想性: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贯彻党和国家对卫生工作的方针和政策。遵守科学道德,防止政治性错误和泄密。

2.独创性:要求其内容较已发表的文献有新的发现或发明。基础研究要求选题新,方法先进,有新观点;临床研究要求收集的病例数更多,观察研究更深入,诊断和治疗方法有创新,效果更佳,提出新见解等。以往许多文稿投至期刊后未被采纳,主要是因为作者仅重复了过去的文献或是教科书的内容,而缺乏新意或创见。

3.科学性: (1)选题要有足够的科学依据;(2)采用的材料和选择的方法要有充分的可比性和必要的随机性;(3)如实反映研究过程,准确提供观察数据,全面分析研究资料;(4)推理具有逻辑性,结论强调严谨性。

4.实用性:除少量纯理论研究性论文外,大多数医学论著应结合临床、预防工作的实际。论著的实用价值越大,指导作用越强,读者越欢迎。5.可读性:医学论著的文字表达要准确、简练、通顺。要使用规范化的科技语体。使读者用最少的时间,获取最多的知识和信息。

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论著,编辑有权退稿。

(二)论著的整体结构

多年来,医学论著已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格式,即:前言(introduction)、材料和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m)、结果(results)、讨论(discussion),国外取其首字母,简称为IMRAD,我们称之为“四段式”。对于大多数医学论著来讲,“四段式”普遍而适用。

1.前言:或称导言。

主要概述研究的背景、目的、研究思路、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预期结果和意义等。某些研究有必要交代研究开始的年月。使读者对本文的主旨和背景有概括的了解,以引出下文。

前言要求点明主题,抓住中心。可以少量引用以往的重要文献并加以分析,但不可长篇幅追溯历史,罗列文献。不要轻易使用“国内外首创”、“文献未见报道”、“前人未曾研究”等提法,防止不恰当的自我评价。前言部分以≤250字为宜。

2.方法:

主要介绍研究对象(人或实验动物,包括对照组)的选择及研究所采取的方法。常用标题有“材料和方法”、“对象和方法”、“资料和方法”等。

(1)治疗性研究要说明是否为前瞻性的随机同期对照研究;诊断性研究则应交代诊断试验的金标准,新试验的理论依据和方法等。临床研究必须介绍病例和对照者来源、选择标准及一般情况等,并应注明参与研究者是否知情同意。

(2)实验研究需说明动物的名称、种系、等级、数量、来源、性别、年龄、体重、饲养条件和健康状况等。

(3)个人创造的方法应详细说明“方法”的细节,以备他人重复。改进的方法应详述改进之处,并以引用文献的方式给出原方法的出处。直接引用他人的方法,应以引用文献的方式注出方法的出处,不需展开描述。

(4)药品、试剂应使用化学名称,并注明剂量、单位、纯度、批号、生产单位及生产时间。

(5)仪器、设备应注明名称、型号、规格、生产单位、精密度或误差范围。无须描述其操作原理。

(6)应说明具体的统计学处理方法及其选择依据。应注意临床研究方法必须以不损害患者的利益为准则,实验研究方法应对临床工作有实际指导意义。

3.结果:

这是论著的核心部分。论著的学术价值如何,主要取决于这一部分。

(1)结果中不应简单罗列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原始材料和数据,而必须将其归纳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然后用文字或图、表进行表达。

(2)结果的叙述要求真实和准确。不论结果是阳性还是阴性,肯定还是否定,临床应用成功还是失败,都应该如实的反映。

(3)论著中的所有数据都要经过统计学处理。对均数和百分率应进行显著性检验,否则易于造成假象。应注意区别结构指标(比)与强度指标(率)的不同。当统计学的显著性检验显示P值

4.讨论:

此段主要是对本文研究结果进行评价、阐明和推论。这一部分的内容因文而异,大致包括:

(1) 阐述本文研究工作的原理和机制;

(2) 说明本文材料和方法的特点及其得失;

(3) 比较本文结果与他人结果的异同,分析各自的优越性和不足;

(4) 对本文研究结果进行理论概括,提出新观点;

(5) 对各种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和评价;

(6) 提出今后探索方向和展望等。当然以上问题不可能在每篇文章中面面俱到,要因文制宜,言之有物。讨论要紧扣本文研究结果,突出新发现和新观点,避免重复前述内容和以往文献曾报道的内容,但也不能仅仅描述为与他人的报告“相一致”、“相符合”等。讨论一般不列图和表。

(三)论著的层次布局

1.文题:

要画龙点睛,高度概括全文主旨。中文文题一般

2.作者姓名和工作单位名称:

(1)作者署名表示对论文内容负责,也是对作者著作权的尊重。署名者不可过多,必须是参加全部或主要工作者;对本文内容负责并能进行答辩者。

(2)作者排序按贡献大小,在投稿时确定,不允许随意增删或改动。

(3)作者工作单位应写全称及邮政编码。尽可能注明通讯作者的e-MAIL地址。

(4)论文决定刊用后,应请全部作者在《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上逐一签名,将论文专有使用权授予中华医学会。

3.中、英文摘要:

(1)摘要位于正文前,有相对独立性和自鸣性。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一般采用结构式摘要,包括四大要素,即目的、方法、结果、结论。

(2)中、英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写法,不列图、表,不引用参考文献,不加评论和解释。

(3)中文摘要如使用英文缩略语,应于首次使用时给出其中、英文全称;英文摘要中使用缩略语,应于首次使用时给出其英文全称。

(4)中文摘要在400个字左右;英文摘要可略详细些,在600个实词左右;中、英文摘要的主要内容相一致。

4.关键词:为了便于做文献索引,进行文献检索和阅读而选取的反映文章主题概念的词和词组。

(1)要求每篇论著选择3~8个关键词(主题词),置于摘要之后。尽量从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写的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dical subject t headings MeSH)》中选取。中文译名可参照中国医学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编译的《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关键词应从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中医药主题词表》中选取。

(2)要注意首标词的选用,首标词应反映全文最主要的内容。

(3)必要时可使用未被词表收录的词,作为关键词使用。

5.正文:

(1)注意层次清晰。论著的“材料与方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各节的标题居中,不加序号,用黑体。各节内层次序号依次使用:一、二、……(序号后用顿号);(一)(二)……(序号后不用标点);……(序号后用圆点);(1)(2)……(序号后不用标点)。必要时,序号可跳档使用。除一、二、(一)(二)……的标题后不接排正文外,其余各层标题后均可接排正文。

(2)论著的篇幅一般为5000字左右。其中前言约占5%~7%,材料和方法、结果分别占25%~35%,讨论约占30%~40%。

(3)表、图及文字配合使用。三者内容不应重复,而以文字为主。①表格:要求简单明了,主谓分明,层次清楚,结构完整,具有自鸣性。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均采用三横线表,即以表顶线、表头线及表底线3条横线为基本构架的表。每个表均应有表序和表题。表头由主语纵标目和谓语纵标目组成。主语纵标目列在表的左上角,其下列出体现主语标志的横标目,横标目说明各横行数字或文字;谓语纵标目列在表的上端,说明各纵栏内的数字或文字含义。表格中的数据、量、单位、符号及缩略语等,必须与正文一致。②插图:要求主题明确,起到说明和补充文字的作用,具有自鸣性,即只看图、图题及图例,不阅读正文,就可理解图意。线条图要求线条均匀、主辅线分明。纵横坐标轴线应垂直。纵横坐标标值线应标注在坐标轴线内侧。纵横标目的名称一般为量或测试项目及其单位符号,分别居中置于纵坐标轴线的外侧和横坐标轴线的下方。左、右纵坐标名称的书写均自下而上,顶左底右;横坐标名称的书写均自左至右。图中的量、单位、符号缩略语等必须与正文一致。病理图片应注明染色方法和显微镜下倍数。

(4)正确运用语法和修辞。要求语言准确、简洁、通顺,合乎语法和修辞。

(5)重视规范化。①医学名词以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尚未通过审定的学科名词,可选用最新版《医学主题词表(MeSH)》、《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医药主题词表》中的名词。尚未有通用译名的名词术语,于文内第1次出现时注明原词或注释。②中西药物名称应以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中国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不允许使用商品名称。③计量单位必须执行国务院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可参照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④正文中首次出现的非公知公认的中、英文缩略语,应在圆括号内标注中、英文全称和缩略语。

6.参考文献:作者通过引用参考文献反映论文的科学依据,体现尊重他人研究成果的态度。文献著录原则 :(1)引用文献应是作者直接阅读的原著,而不是间接转引他人阅读的原文,要以近3~5年的文献为主。

(2)未公开发表的论文一般不提倡引用。

(3)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

(4)摘要中一般不引用参考文献。

(5)文献著录时,一律采用原作者姓书写在前,名缩写在后的格式,仅著录前3位作者,以后加“等”。

(6)书籍中的出版地为该出版社所在的城市名称,当书籍中印有多个出版地时,仅著录第一出版地。

(7)英文文献的文题均为第一个单词的首字母大写,其余均小写。

(8)参考文献一律按照GB7714 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著录格式详见《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参考文献著录格式要求》。

7.脚注:排在正文首页的左下角。常用于注明作者和通信作者的工作单位、邮编、E-mail地址、基金资助项目和基金编号。

8.志谢:对本文研究和撰写过程有实质性贡献或帮助,但尚不足以列为作者的组织或个人,应在文后志谢。所有志谢者必须征得被谢者的书面同意。

9.收稿日期和本文编辑:文末应由编辑注明收稿日期和本文编辑姓名。例如(收稿日期:2001 11 30),转行标注(本文编辑:×××)。

三、 简报类

常见栏目:论著摘要、简报等。此类文稿是将论著中重要性相对稍差或同类内容已经报道,但仍有一定学术价值可供借鉴的文稿,以简报或论著摘要形式刊出。要求语言简练,内容高度概括,其中应提供主要研究方法、重要结果数据、新的见解与结论。全文不超过2000字(1面)为宜。一般以摘要或简报形式在一种刊物发表后,作者还可以全文在他刊发表。

四、 病例报告类

常见栏目:病例报告、个案分析、临床病理(例)讨论。一般是介绍少量而典型的病例诊治经验。这类文稿具有实用价值,很受读者欢迎。特别是对某一疾病的首例报道,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要求内容确切、病例资料完整,诊断有科学依据,讨论有针对性。

五、 综述和讲座类

常见栏目:综述、讲座、系统教程、继续教育园地等。

(1)综述稿的特点

综述是反映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题研究进展或动态的文稿。可以是国内或国外文献综述,也可以将国内、外文献归纳综述。综述要求尽可能将收集到的最新文献资料介绍给读者。文稿所介绍的内容要尽量适合国内已开展的工作或将要开展工作的需要。综述稿内必须将引用的参考文献逐一列出,文内按顺序以角码标示。

(2)讲座、教程、继续教育园地稿件的特点

讲座、教程及继续教育园地稿件是向读者系统介绍某一专业或专题研究方面的基本知识。要求比教科书的内容更深入、新颖。内容要深入浅出,必要时配合图、表刊出。此类文稿对基层读者有指导和启迪作用。

六、 会议纪要类

会议纪要是医学期刊一种常见的报道形式。包括全国性编委会纪要、重要学术会议纪要。编委会纪要一般是期刊编辑人员亲自撰写,学术会议纪要可以由编辑或参会人员撰写。基本要求:

(1)交代会议的基本情况,包括会议召开的具体时间、地点及参会人数。

(2)描述会议的主要议题、重要实质性内容、讨论结果、会议收获及其总的评价。

(3)要客观论述参会人员发表的不同意见及其论据。

(4)会议纪要的字数依内容而定,以简明扼要、客观反映会议主题为准。

七、 消息动态类

常见栏目:国内外学术动态、科研简讯、医学新闻、时讯、信息、消息、会议预告等。此类文稿要特别强调时间性。具有报道及时、快速、简短扼要等特点。要尽量报告其有关学术内容,表达要完整,注意保密性。 撰写论文的目的在于发表。初学者应循序渐进,先写病例报告、综述等稿件,待积累经验后,再写论著,这样较易成功。投稿前必须仔细阅读相关期刊的稿约,并严格遵守稿约的规定。初次投稿未被采纳,不要气馁,应再接再厉,反复锻炼提高,终必有成。

论文写作是一项严肃、认真、艰苦而有意义的重要工作。希望所有的眼科论文作者深入思考,努力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争取撰写出更多的优秀论文奉献给广大的眼科读者。

没有,暗示你的说法很可爱,很多第二第三作者,老大,一个文章只会有一个第一作者,一个第二作者,一个第三作者……当然,评职称通常只承认第一和第二,第三以后的没用,但是不会对第一和第二构成影响

医学期刊作者为什么那么多

内科对于很多的论文作者来说都是非常的困难的,因为能够将论文准确表达出来的学者很少,所以才需要赛恩斯这样有经验的机构来辅助。

生物医学仅仅肿瘤类杂志就有20个影响因子以上。同类杂志多且每个杂志文章少是影响因子高的原因,并非这个专业这个话题人气高。要说人气高应该是计算机领域,但影响因子最高才2。数学同类杂志(如偏微分方程)基本就1个,投不中连低一档的发表机会都没有,没有更多低档文章还怎么引用高档文章把影响因子捧上去?我觉得影响因子低的学科缺乏杂志战略头脑。JCP(计算物理)每年文章好几千影响因子,如果JCP能拆分成十个同类杂志拉开档次,高档年文章数少点比如几十,低档年文章数多点比如几百,这样肯定能把高档影响因子捧起来,假设JCP影响因子主要贡献者有10篇,拆分成十份后这10篇还在一份中,这一份文章总数减少十倍,则JCP的影响因子可从升至27。我不知道数学家那么聪明,怎么就没人看出影响因子这点猫腻?虽然说影响因子可以只在同专业做比较,但这会影响后来者选择专业,对学科整体发展不利,也让一些人投机钻营欺世盗名(比如计算机学者傍生物学高影因子)。

没有,暗示你的说法很可爱,很多第二第三作者,老大,一个文章只会有一个第一作者,一个第二作者,一个第三作者……当然,评职称通常只承认第一和第二,第三以后的没用,但是不会对第一和第二构成影响

这个倒不是这样的,主要是赛恩斯所挑选的医学论文杂志一般都是一些当下比较主流的医学杂志期刊,对于您比较好。

医学论文作者王玲

黄世文黄世文,男,1962年12月生,博士,副研究员,中共党员。现任中国水稻研究所病理研究室主任。杭州市131、浙江省151人才工程一、二级人才。自1985年至今在水稻所从事水稻病理、生物农药研发及生物防治研究。先后参加、主持国家、部省级、国际合作、国家基金、省重大、省基金等项目30多项。主持农业行业专项“三大作物纹枯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03014)子专题。主要从事水稻纹枯病、穗腐病和稻瘟病研究。中文名:黄世文国籍:中国出生日期:1962年12月职业:教师毕业院校:华南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主要成就:完成农业部“水稻病虫害网络专家诊断系统”病害部分内容。代表作品:超级稻栽培技术人物经历1981年9月-1985年7月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专业,学士。2001年9月-2004年6月湖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专业,博士。1985年7月-2004年5月:中国水稻研究所,植物病理、生物防治及生物农药研发。2004年6月-2010年12月: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病理、病虫害防控及生物农药研发。社会兼职1、中国植物保护学会。2、植物病理学会会员。3、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4、广西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人才培养共招收硕士研究生8名(4人已毕业)、协助指导研究生2名,指导本科生30多人。科学研究研究方向1、加强稻瘟病研究;2、水稻穗颈瘟和穗腐病复合发生、流行规律及其防控技术研究,尽快鉴定;3、关注水稻矮缩病毒病(黑条矮缩病、南方黑条矮缩病)的发生、流行和研究动态,筛选抗矮缩病水稻品种(材料),服务生产和抗病育种。承担科研项目情况主持课题8项,参加863子专题、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国家攻关(支撑计划)、国家(省)基金、农业科技跨越计划、部、省重点项目,国际合作等各类课题20多项。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稗草病原真菌孢子培养及其基因改造研究”(30070505)(2001-2003);2.国家农业行业重大专项“三大作物纹枯菌种类与寄主抗性的鉴定技术”(nyhyzx3-16)子专题(2007-2010);3.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食品生产过程中转基因相关物质的高通量检测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ZX08012-010B)子专题(2009-2010);4.国家农业行业重大专项“三大作物纹枯病综合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201103014)子专题(2011-2015);5.农业科技跨越计划“中鉴100和中香1号生产技术”子专题(1999-2002);6.农业部能源生态建设课题“水稻沼肥施用增产技术集成与示范”(2005-2006);7.浙江省“三农五方”科技协作项目“褐飞虱抗药性监测和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研究及示范”(SN200711)(2007-2009);8.农业部水稻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自主创新引导项目;年参与申请“转基因水稻环境安全评价与检测技术中心(二期)”(2009ZX08019-006B)扩建基建项目。研究进展(含主要贡献及今后打算):1、在进行杂草生物防治研究中,筛选到稗草生防菌HGE,发表了相关论文26篇,获得专利2项,为后来的微生物除草剂研究、制剂研发、成果鉴定及获奖打下了基础。2、是确定水稻抗纹枯病鉴别寄主、鉴别菌株;确立抗纹枯病鉴定技术、方法的主要完成人。在水稻纹枯病菌遗传多样性、纹枯菌与寄主互作等研究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发表相关论文15篇,申请专利1项,在国内该领域有一定影响。3、在国内外首次明确水稻穗腐病的侵染源、发生、流行、危害及产量损失与气候、品种的关系。研制出复配防治剂及防控技术,试验示范后取得了较好防效。4、研究、集成了“水稻主要病虫害简便高效“傻瓜”式防控技术”和“水稻生长后期主要病虫害简单化防治方法”。提出了以“病虫测报圃结合当地县(市)、乡(镇)植保信息,进行准确测报,精准防治”的优质稻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技术。在多个省示范、应用取得了很好效益。在主持国家行业(农业)重大专项“三大作物纹枯菌种类与寄主抗性的鉴定技术”(nyhyzx3-16)子专题(2007-2010)期间,研究集成了“水稻生长后期主要病虫害简单化防治方法”、“水稻主要病虫害简便高效“傻瓜”式防控技术”和“水稻纹枯病生态无公害防治技术”等技术,累计推广应用面积达万亩,平均每亩平均增产稻谷千克,减少施药次数次,每亩减少农药用量克有效成分。增产、省药、省工合计每亩节本增收元。取得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应农业部要求,编写了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主推技术9项,作为2011年农业部主推技术。9项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技术是:1、“一浸二送三预防”防控稻瘟病技术(药剂浸种、移栽前施送嫁药、送嫁肥);2、“肥水调控+倍量施药”防控水稻纹枯病技术(N、P、K,有机肥平衡施用,控制N肥,加大用药量);3、“药剂浸种+倍量施药封锁中心”防控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技术(药剂浸种、加大用药量封锁初发病点或中心);4、“一浸两喷”防控稻曲病和穗腐病技术(药剂浸种,孕穗后期和抽穗扬花期二次喷药)5、“抗、避、断、治”防控水稻条纹叶枯病技术(选择抗性品种(组合)、调整播栽期避开传毒媒介昆虫高发期、切断传毒源、以治虫防病)6、“选药-选时-喷到位”防控稻飞虱(褐稻虱、白背飞虱、灰飞虱)技术(选择专化性药剂、速效和持效药剂兼顾、选择卵孵化高峰及2龄幼虫前施药、用粗雾喷到稻株中下部)7、“物理与生物防治结合、前期压基数后期保穗数”防控稻纵卷叶螟技术(利用诱虫灯加生物农药,重点在前期杀虫压低基数,后期防治保穗数);8、“栽培避虫+性诱剂诱捕”生态绿色防控螟虫(二化螟、三化螟)技术(调整播栽期将水稻易感虫期避开害虫高发期);9、“针对性药剂复配,下粗上细”防控水稻后期复合型病虫害技术(根据主攻病虫害选择专化性药剂,下部病虫害喷粗雾、上部病虫害喷细雾)。获得成果4项1.“稗草病原真菌制剂防治稻田稗草研究”2003-7-18通过浙江省科技厅成果鉴定(排第2位),同类项目国际先进水平。2.“微生物除草剂杀草毒素的分离鉴定及其应用研究”2007-5-30获中国农科院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排第6位)。3.“优质早籼中鉴100的选育与示范推广”2005-5-12获中国农科院科技成果一等奖(排第12位)。4.“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中鉴100、中香1号生产技术”2001-09-26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成果鉴定(子专题主持人),国内同类项目领先水平。发明专利授权专利1、“用稗草基质生产稗草生防菌孢子的方法”(申请号:),专利号:;国际专利主分类号:C12N1/14;专利申请日:2002-2-10;公开时间:2003-08-27;授权时间:2005-09-14(第1发明人)。2、“基于沼渣的作物促生诱抗异源真菌蛋白农药的生产方法”,申请号:,受理时间2006-04-21;公开时间:2006-09-27,授权日期:2008-7-23;(第1发明人)。3、“一种利用发酵废水制备发酵培养基及生产生物农药的方法”,申请号:,受理时间2006-09-08,公开时间:2007-02-21,授权日期:2010-11-24(第1发明人)。公开专利1、“一种除草剂组合物”,专利号:,公开日期:2003-12-31排名第2位2、水稻纹枯病菌融合群判定的鉴定方法,专利号:;公开:2010-08-04王玲,黄世文,刘连盟3、三唑酮与爱苗复配农药,公开:2010-07-28黄世文、王玲、刘连盟4、一种重组膦丝菌素乙酞转移酶(PAT)的制备方法审查中王玲、刘连盟、黄世文学术会议、技术服务:1.参加国际、全国学术会议20次,提交论文18篇,做大会或分组报告15次。2.技术服务。参加国家、部、省及所里组织的科技下乡、科技救灾等活动30多次。组织、参与技术培训授课30多次,累计培训国内外农技人员、农户3000多人次。论文专著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90多篇,2000年后发表论文70多篇:其中Sci论文4篇、核心期刊47篇、第一作者42篇、通讯作者10篇。主编(译)专著5部;参与编写、翻译出版专著8部。完成农业部“水稻病虫害网络专家诊断系统”病害部分内容。2000年至今出版著作:1.南方优质稻米生产技术:中鉴100和中香1号生产技术黄发松主编、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7-80119-433-O/.浙江效益农业百科全书:优质稻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7-80119-433-O/.水稻杂草防除—全球综合状况(原著:联合国粮农组织之粮农组织植物生产与保护论文集139)参译(第11章)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04.优势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水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025.水稻病虫害诊断与防治原色图谱傅强、黄世文主编金盾出版社2005-036.农民增收百项关键技术丛书:优质水稻品种及栽培关键技术参编中国三峡出版社农业科教出版中心2006-017.超级稻栽培技术黄世文副主编金盾出版社2006-128.中国现代水稻参编第13章4万字金盾出版社年中国水稻产业发展报告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0810.水稻生产100问:水稻技术100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一万个为什么参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0311.水稻病虫害及防治原色图册傅强、黄世文、谢茂成主编金盾出版社2009-1112.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解析黄世文、王玲、刘连盟主编金盾出版社2010-0413.稻田浮萍:农业综合体系中多功能小型水生植物,原著:黄世文、王玲、刘连盟主编译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2010-062000年至今发表论文201173.对中国南方部分籼型杂交水稻纹枯病抗性的评价王玲,黄雯雯,刘连盟,傅强,黄世文*作物学报,2011,37(2):个水稻品种对水稻纹枯病菌鉴别能力的比较王玲,黄雯雯,刘连盟,刘恩勇,范锃岚,黄世文*中国稻米,16(2):36-3871.水稻纹枯病立枯丝核菌的分类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黄雯雯,王玲,刘连盟,刘恩勇,黄世文*中国稻米,16(3):34-3870.水稻稻曲病G蛋白β亚基基因的克隆、表达与序列分析刘连盟,王玲,黄雯雯,刘恩勇,黄世文*中国水稻科学,2010,24(4):353-35969.浙皖鄂地区水稻纹枯病菌5个种群的遗传结构分析王玲,黄雯雯,黄世文*,刘连盟,刘恩勇.生态学报,201030(20):*(Sci)CropProtection,2011,30(1):*(Sci)CropProtection,2011,30(1):10-1766.皖鄂地区水稻纹枯病菌致病力分化研究王玲,黄雯雯,黄世文*,刘连盟,刘恩勇中国水稻科学,2010,24(6):623-629200965.水稻后期穗部病害---穗腐病研究黄世文,王玲,刘连盟,黄雯雯,朱德峰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p206.彭友良,朱有勇主编,2009,7月,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64.水稻纹枯病抗性研究进展(综述)鄂志国,张丽靖,黄世文,王磊核农学报,2009,23(6):997-100063.水稻纹枯病寄主-病原物互作鉴别品种与菌株的筛选陈夕军,王玲,左示敏,王子斌,陈宗祥,张亚芳,鲁国东,郭泽建*,黄世文*,潘学彪*植物病理学报,2009,39(5):514-52062.植物抗病促生蛋白对粳稻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黄世文,王全永,王玲,黎起秦中国稻米,2009,16(6):27-3261.三种研究农田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方法的比较王玲,黄世文*,黄雯雯,刘连盟科技通报2009,25(5):588-59260.水稻主要病虫害“傻瓜”式防控技术理论与实践(2)黄世文,黄雯雯,王玲,刘连盟中国稻米,2009,16(5):48-5159.水稻主要病虫害“傻瓜”式防控技术理论与实践(1)黄世文,黄雯雯,王玲,刘连盟中国稻米,2009,16(4):13-1658.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方法对超级杂交稻纹枯病发生的影响黄世文,王玲,陈惠哲,王全永,朱德峰植物病理学报,2009,39(1):104-10957.水稻重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核心技术黄世文,王玲,黄雯雯,刘连盟中国稻米,2009,16(2):55-56200856.转真菌蛋白基因水稻生物学性状观察及抗病性鉴定黄世文,王玲,王全永,毛建军,邱德文浙江农业科学,2008,1:85-8755.土壤中有益放线菌的高效分离、筛选和生物测定技术黄世文,高成伟,王玲,王全永植物保护,2008,34(1):138-14154.纹枯病菌对不同水稻品种叶片中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黄世文,王玲,王全永,唐绍清,陈惠哲,鄂志国,王磊,朱德峰中国水稻科学,2008,22(2):219-22253.水稻品种ZH5及其杂交后代纹枯病抗性和农艺性状研究黄世文,王玲,王全永,唐绍清杂交水稻,2008,23(4):7-1152.新月弯孢菌CLE菌株胞外蛋白对水稻纹枯病的诱导抗性及其菌种鉴定王玲,黄世文*,唐绍清,朱德峰,王磊.中国生物防治,2008,24(3):257-26151.稗草病原真菌AAE的分子鉴定及其粗蛋白诱导水稻的稻瘟病抗性王玲,黄世文*,王全永,鄂志国,王磊,张建萍,朱德峰,傅强中国水稻科学,2008,22(3):327-33050.植物生长素对水稻叶片衰老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王玲、黄世文*、王全永、朱德峰浙江农业科学,2008,3,310-31349.新奇生物制剂对籼稻功能的影响王全永黄世文*王玲黎起秦浙江农业科学,2008,6:707-71248.水稻干尖线虫病在籼粳杂交晚稻上危害及防治王玲,黄世文*,禹盛苗,许德海中国稻米,2008,15(5):65-6647.抗褐飞虱和抗除草剂转基因粳稻新品系的选育及其中间试验王玲,于恒秀,黄世文,赵志鹏,龚志云,汤述翥,顾铭洪,刘巧泉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8,29(3):23-27200746.一份抗纹枯病优质水稻品种ZH5的抗病虫特性和生物学性状黄世文,王玲,王全永,唐绍清等中国水稻科学,2007,21(6):657-66345.两种氮肥用量对超级稻产量性状和病虫害发生的影响王玲,黄世文*,林贤青等植物保护,2007,33(3):76-7944.利用啤酒和味精废水开发微生物发酵培养基及其应用研究黄世文,王玲,王全永上海环境科学,2007,26(4):180-18443.植物激活蛋白诱导的生物化学活性及其应用王全永,黄世文*,王玲,黎起秦植物保护,2007,33(4):20-2342.利用工农业废水开发微生物发酵培养基及其应用研究黄世文,王玲,王全永浙江农业科学2007,4:476-48041.工农业发酵废水生物处理及应用研究进展黄世文,王玲,王全永中国生物防治,2007,23(增刊):70-75200640.沼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分析王玲,黄世文*,刘经荣,袁翠枝江西农业学报,2006,18(5):42-45200539.两株放线菌对多种病原真菌抑菌效果及发酵培养基筛选黄世文、卢继英、王玲、黎起秦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中国农业出版社,p:(Magnaporthegrisea)HuangShi-wen,LuJi-ying,LuoKunetalRiceScience,2005,12(2):对多种病原真菌的拮抗研究黄世文,卢继英,罗坤等第四届全国生物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05,4月,上海.稗草病原菌防御性接种防治稻瘟病研究初报黄世文,卢继英,赵航等中国水稻科学,2005,19(4):384-38634.沼气生产及沼肥用于水稻的现状及展望黄世文,廖西元中国沼气,2005,23(2):23-2633.转基因水稻抗病性研究进展及环境安全性评价黄世文植物保护2005,31(4):5-932.病原菌毒素与孢子协同作用防治稗草研究黄世文,余柳青,段桂芳等植物病理学报,2005,35(1):诱导及核辐射改良稗草生防潜力菌研究黄世文,余柳青,段桂芳等核农学报,2004,18(6):423-42730.大田杂草生物防治研究现状、问题及展望黄世文,余柳青,罗宽植物保护,2004,30(5):5-1129.一种筛选稗草生防潜力菌的简易生测方法黄世文,余柳青,段桂芳等(省优秀论文三等奖)中国生物防治,2004,20(1):(Echinochloaspp).HuangShi-wen,YuLiu-qing,DuanGui-fang,LiDi,LuoKuanPlantprotectiontowardsthe21stcenturyproccedingsofthe15thinternationalplantprotectioncongress,Beijing,China,May11-16,.应用均匀设计法筛选稗草病原菌产孢最佳配方培养基黄世文,余柳青植物病理学报,2003,33(6):493-49726.稻糠与浮萍控制稻田有害生物初步研究黄世文,余柳青,段桂芳等植物保护,2003,29(6):22-2625.水稻品种(组合)与稻曲病的发生及防治黄世文,余柳青中国稻米,2003,10(4):32-3324.稗内脐蠕孢菌(Drechsleramonoceras)原生质体制备段桂芳,黄世文,颜秋生等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3,11(2):245-248200223.稻田杂草生物防治研究现状、问题及建议(武汉会议)黄世文,余柳青,罗宽喻子牛、陈守文主编:《农业微生物研究及产业化进展》,中国农业出版社,北京,200422.生物有机肥“肥士特”对作物产量和抗病性试验黄世文,余柳青,等2002年生物农药技术研讨会及产品展示会,苏州,2002,09-25-2821.稻曲病研究进展黄世文,余柳青江西农业学报,2002,14(2):45-5120.稗弯孢菌(Curvularialunata)原生质体的制备黄世文,段桂芳、颜秋生等科学技术与工程,2002,2(4):33-3619.几种病原真菌对稗草的致病性及化学除草剂对病原菌的增效作用黄世文,余柳青,段桂芳等中国生物防治,2002,18(增刊):黄世文排名第8位,(Sci)EcologicalModelling,2002,153:247-268200117.影响链格孢菌生长及产孢的因子黄世文,余柳青等中国生物防治,2001,17(1):16-1916.国际水稻所的微生物除草剂研究进展段桂芳、余柳青、黄世文世界农业,2001,1:(OryzaStativa)forBarnyardgrassControl余柳青、徐正浩、黄世文同上,2001,P:198-20213.三株病原真菌对稗草生防潜力的研究黄世文,段、余等植物保护学报,2001,28(4):313-31712.影响稗草病原菌内脐孢(Drechsleramonoceras)生长及产孢的因子段桂芳、黄世文、余柳青《面向21世纪的植物保护发展战略》,2001,8,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Echinochloacruss-galli).

1、科研1.闪烁体耐中子辐照特性的蒙特卡罗方法研究,主持,江西省教育厅,2010-2012;2.铅活化系统的建立及优化模拟,主持,校长基金,2009-2010;3.高K带的高极电磁跃迁,参与,国家自然基金,2011-20134.瑞典KBS-3乏燃料包装容器剂量分布计算,参与,校长基金,.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系统中核素泄漏和迁移的研究,参与,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实验室,.基于晒网组温泉环境因氡及其子体剂量评价参数研究,参与,核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论文1. G-M计数管能量响应的蒙特卡罗模拟及优化设计,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11;2. 蒙特卡罗方法在铅活化测量系统中的应用,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9;3.几种常用晶体在单能γ射线照射下的能量响应研究,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7。

女,教授,1966年4月生。理学博士,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教授。1987年毕业于四川大学,获理学学士;1990年在西安电子科大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从事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97年8月考取西安电子科大应用数学系博士研究生,从事小波理论研究和图像处理算法和软件的设计;2000年8月通过博士研究生论文答辩,获理学博士学位。2000年10月~2001年4月,在香港浸会大学计算机系作高级访问。王玲同志主要从事小波理论及其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中的应用算法研究,近年来参与和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课题、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40多篇,其中EI收录7篇,ISTP收录2篇。主编和参与的教材5部,专著《小波分析及其在文本文字识别中应用》2004年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发行。参与和主持的科研项目6项。是四川省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硕士点负责人,四川省科学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教学名师。2010年5月起担任中共西南石油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医学期刊作者

1.姓名缩写只缩写名而不缩写姓;

2.无论东西方人,缩写名的书写形式都是姓在前、名在后;

3.杂志作者名中,全大写一定是姓;

4.省略所有缩写点如R. Brain Haynes缩写为Haynes RB, Edward J. Huth缩写为Huth EJ等。

但有些特殊情况:

(1)Maeve O'Conner, 正确缩写应为O'Conner M, 有人会按英文的构词习惯认为是印刷错 误,认为OconnerM

(2)国外也有复姓,如JulieC. Fanbury-Smith, Hartly Lorberboum-Galski等分别缩写 为Fanbury-Smith JC,Lorbertoum-Galski HL

(3)姓名中含前缀De,Des, Du, La, Dal, La, Von, Van, den, der等,将前缀和姓作为一个整体,按字顺排列,词间空格和大小写字母不影响排列,如Kinder Von Werder缩写为VonWerder K,不可写为Werder KV.

(4)国外杂志要求作者署名后给出作者学位和加入的学会,学位与学会名也是用缩写。学位常见的有PhD(哲学博士), SM(理科硕士)MBA(管理学硕士)等,学会名称的缩写一 般采用首字母缩写,如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缩写为RSC等。一篇论文作者署名为 Edward J. Huth, MD, PhD, ICMJE则表示Edward J. Huth是作者名,MD和PhD表示该作者是医学博士和哲学博士,ICMJE表示该作者是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委员。在著录参考文献时,该作者缩写Huth EJ。

随着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学术团体。学术团体的成员定期聚会,讨论学术问题,公布自己的研究或实验成果,会上的发言常被记录下来,然后印成若干副分发给团体内外的成员。有些科学家则用交谈或通信方式相互交流信息。这就是期刊问世前科学家交流信息的主要手段。到17世纪中叶,随着科技活动规模的扩大,一种新的学术工具──期刊在学术通讯和学术会议的基础上诞生,使学术思想和知识的收集、交流和传播进入一个新时期。历史最久享有盛誉的学术团体──英国皇家学会于1662年建立,1665年创刊(至今仍继续出版)的《皇家学会哲学汇刊》和同年法国出版的《学者周刊》(1665~1938)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杂志。早期的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一般都是综合性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知识的涌现,科学门类越分越细,于是分支学科的学术团体和出版物逐渐产生。公认最早的医学期刊,首推1679年法国出版的《医学新进展》。中国的中医药期刊约有 400余种。清代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11卷(1792~1801),内容包括41位作者的94篇文稿,所叙有内、外、妇、儿各科及历代医家论述,经义诠释、随诊笔记、读书方法、药物真伪鉴别等。从编例及内容而言,《吴医汇讲》可说是近代中医药期刊的雏形。早期的西医药期刊,19世纪中叶出现在受外国资本主义影响较深的广州、上海两大城市。1880年(清光绪六年),美国传教医师主编的《西医新报》,是中国最早的西医药刊物,由广州博医局发行。《博医学报》创刊于1887年,后于1915年11月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今天中文版《中华医学杂志》及其英文版的前身,也是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深远的医学刊物,至今仍由中华医学会总会编辑出版。随着科技的发展,刊物增多,文献量增大,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往往从本专业的少数期刊中难以窥察某项研究课题的全貌,于是把原始论文收集、浓缩和排序的摘要、提要、题录等形式的期刊出现了,这就是二次文献,即检索性期刊。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文摘杂志是德国1769~1776年出版的《各学院优秀外科论著摘要汇编》。文摘杂志在报道和交流科学成果的同时,又可作为检索工具,使科技情报活动获得新的发展,又可视为科技情报诞生的标志。由于文摘简明扼要,且包含原文提供的主要信息,深受医务工作者的欢迎,因此发展较快。中国的医学文摘分为两大系列,一个是报道国内文献的《中国医学文摘》,分为16个分册和《中国药学文摘》;另一个是报道国外文献的《国外医学》共分44个分册,这些分册覆盖了医学大部分的专业面。

一般所有作者加起来不超过四五个吧,每个杂志的要求不同,但基本都不鼓励挂名的。如果你的文章很牛(比如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多加几个人家也不会说,我每次都只写四个: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第三作者、通讯作者。其实只有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才有用,晋职称的时候二作,三作没用的,更不要说再加个四作五座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