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医学杂志自闭症的研究

发布时间:

医学杂志自闭症的研究

类似这种出生24个月左右就能被确诊的非病毒性疾病,基本上都可以排除环境因素,通常认为是基因问题。双亲表现正常并不能够说明他们的基因正常,比如色盲,爸爸是色盲,但儿子不是,反过来也成立,因为这是隔代遗传。自闭症不是一个简单的遗传和变异问题,成因很复杂。不过还是有一些表现的,在患者的父母家族里,四代以内经常会出现脾气暴躁的人,或者有抑郁症的人,并且会有几个很容易生病的亲戚,他们的免疫系统带有不同程度地缺陷。

自闭症与遗传因素(包括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 这个也是困惑大家的问题,曾经有家长反驳我,说不能讲自闭症是一种遗传病。其实,我这边要分享的,或者我想强调的是,自闭症有很强的遗传背 景,英文的原话是Autism with strong genetic background。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1同卵双胞胎共患自闭症的概率为 50%-90%,高于异卵双胞胎。这个是经典的证据,这个是研究某种疾病是否跟遗传相关的通用做法,即看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同患某种 疾病的概率的差异。双胞胎从受孕到出生,经历的环境差不多。双胞胎之间有没有差异,差异多大,科学家根据这个来判断一个疾病的遗传 度到底有多大。现在发现遗传度是50%到90%,简单的理解是,同卵双胞胎,一个得病,另一个也得病的概率是50-90%。为什么有一个范围 呢,我仔细读了这些原始文献,找到了答案。由于这种双胞胎比较难找,较早发表的文章研究的样本较少,得出的结论是遗传度比较高,甚至高达 90%;新发表的文章样本量更大,发现遗传度比原先发现的要低,甚至低至50%。2自闭症患者父母生二胎患病概率显着高于正常人群 还有一个是现在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如果在自闭症家庭里面有一个小孩得了自闭症,第二个小孩(二胎)得自闭症的概率明显是高于正常 人群的。正常人群的发病率大概为1%,但是对于自闭症家庭,据报道这种概率为8%-25%。当然,这个没有系统的文章报道,只是在一些综述 性文章里面提到了这些数据。如Nat Rev Genet. 2008, 9(5): 341-355. 和Curr Opin Genet Dev. 2012, 22(3): 229-237.等。3 男女患者比例显着偏离1:1,为4:1自闭症里面还有一个现象,男女患病比例不是1:1,而是男性患者多一些,男女患者比例可能高达4:1, 这意味着自闭症可能跟性别或者性染色体有关。由于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假设是隐性遗传模式,男婴X染色体上的基因,只需一个拷贝的基 因发生遗传突变或者新发突变就会致病,女婴两个等位基因同时发生突变才会致病,概率也应该小一倍。现在,科学家也找到了一些X染色体 连锁的基因与自闭症有关,一个经典的例子是脆性X综合征(Fragile X Syndrome,FXS),是由于X染色体上FMR1和FMR2(也叫AFF2)基因突变所致。 FXS的患者,一般表现为中度到重度的智力障碍,其中有一部分患者观察到有自闭症的表型。FMR1和FMR2(也叫AFF2)基因被认为或怀疑是自 闭症致病基因,现在去医院诊断自闭症,有一些医生会推荐先查一下这个基因的突变,来进行自闭症的鉴别诊断。4父母生育年龄越高,风险 越大现在比较多的证据表明,父母生育年龄越高,孩子患自闭症的风险也越大。比较直接的证据指出,年龄越大,生殖细胞DNA发生突变的概 率越大。这类证据也比较直接地支持了自闭症有很高的遗传背景这一假说。5自闭症患者和父母有相似的表型,可能呈现数量性状遗传 当然,这些证据也只是在综述文章里面提到,可能需要深入研究。不过,在自闭症家庭里,如果仔细观察,确实能观察到些许这样的现象。这类证据可 能被忽视了。现在大多评估只是关注自闭症孩子本身,可能没有仔细评估其父母。这类现象,或许可以通过遗传学中的数量性状遗传来解释。 数量性状,可能是多个基因控制的,每个基因的贡献比较小,这类性状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6已发现大量自闭症临床相关突变,包括遗传 突变和新发突变,点突变和结构变异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通过对大量的自闭症家庭进行全基因组或者全外显子组扫描,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大 量自闭症相关的基因突变,这些突变,有些是遗传自父母的突变,有些是新发的突变(de novo mutation),有些是单个碱基的突变(点突变),有 些是大的、复杂的结构变异。

自闭症具体的致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目前的科学研究只给出了一个较为笼统的说法,即自闭症是由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占主导。以下是一些可能增加自闭症患病风险的高危假说: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史:即家族成员的 “共患率”。研究显示,如果家族成员有精神类疾病病史或就是自闭症人士,孩子患有自闭症的概率也会增加。与普通人群对比,自闭症患者的兄弟姐妹生出自闭症孩子的几率更高,如果头胎自闭症,二胎患病率也会明显是高于普通人群。

基因突变: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发生变异可能导致自闭症的发病率增加,但由于与自闭症相关的基因数量较多,目前还无法精确定位到底是某一个或几个基因的突变,以及具体的变异方式。

环境因素孕期感染:母亲孕期发生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孕期缺少叶酸和维生素D、孕期抽烟、酒精中毒等,孩子患上自闭症的几率也会增加。

孕期中的其它高危因素:父母生育年龄过大,超过35周岁,母亲罹患慢性高血压、妊娠前及妊娠期超重、先兆子痫、妊娠期使用抗抑郁药等。

围产期损伤:因怀孕期间窘迫性流产等造成婴儿大脑发育不全,早产、难产、新生儿脑部受伤,以及在婴儿期患上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造成脑部伤害,增加自闭症的患病风险。

其它因素:免疫系统缺陷,怀孕期子宫感染和孕期并发症、接触化学物质、环境污染、产期和产后健康状况不良等,导致人体神经系统受损,影响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增加幼儿患病风险。

但以上列举都属于影响自闭症患病的高危风险因素,并不是导致自闭症的直接原因。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提到了遗传基因的重要性,但也并非部分家长想象的那么简单。

针对于遗传基因和自闭症之间的关系,自闭症谱系圈老家长,分子生物学博士秋爸爸给出了几点分析,可供家长参考:

第一,关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目前总体上来说仍然病因不明。

大量研究表明,在各种神经发育障碍当中,自闭症的遗传因素是最明显的疾病之一。从基因角度进行的研究表明,报道的与自闭症相关的基因多达200多个,遍布所有的染色体,也涉及到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代谢系统、呼吸系统等相关的基因。

《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分册上发表的研究文章显示,200万样本的研究表明自闭症的遗传因素占主导,但依然无法从个别基因上来预测和诊断。但在这200多条基因里,单独拿出哪一个基因,都难以确切解释哪怕5%的自闭症病例。自闭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基因疾病,其中所说的遗传因素,也不是普通人一听到‘遗传’就想到的龙生龙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那么简单。

第二,基因测序筛查的价值非常有限。

部分家长出于寻找病因“治愈”自闭症或是生二胎的目的,寄希望于各种各样的基因测试,希望可以排除自闭症患病风险。

但事实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寻找自闭症背后的基因机制提供了可能,但自闭症的发生涉及到的不仅是某一个基因的突变与否,还涉及到基因序列中的多与少,以及一些基因组非编码区的调控序列,甚至还有基因组当中所谓的垃圾DNA,假基因或非基因的一些序列问题,很复杂。

通俗地说,并不是每一个相关的基因变异都会带来自闭症,所以即使筛查出基因突变,后代也不一定有自闭症,所以基因测序并不能给自闭症的发病、诊断或治疗带来直接的临床指导意见。基因测序目前的主要意义还在于为科研提供样品数据,而非针对于家长的临床指导。

第三,自闭症基因来自父亲还是母亲?

在谈论一个基因到底是好是坏,未必总能得出清晰的结论。因为生命系统,尤其是脑神经系统的运作是一个复杂的分子网络,需要很多个基因、分子的联合作用。对于特定的某个个体的某个行为特特征来说,一个所谓的“坏”基因,完全有可能呈现出某个优秀的行为表现,比如某个基因也许在他身上可能表现出优秀的特质,而当夫妻二人各自带来的多个所谓的优秀基因组合在一起,反而可能出现基因共振、负负得正、物极必反的情况,即孩子出现自闭症表现。

自闭症绝不是一两个基因甚至十来个基因组能够主宰的,夫妻没有必要为一份添堵的基因检测报告而互相埋怨、指责。可以说自闭症是夫妻两个人的贡献,“军功章”里有他一半,也有你一半。

结合大量的科研结果就可以知道,目前还并未没有发现所谓的“自闭症基因”,更无法确定该致病基因是来自父亲还是母亲。自闭症家长要正确看待这种错误提法,不要因为一纸模糊的报告或是其它一些不靠谱的言论影响正常的家庭关系。

基因不影响这种病的。环境导致吧

自闭症儿科问题研究论文

孤独症儿童相关问题的思考的论文

【关键词】:孤独症概述形成表现

一、孤独症概述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一种神经性行为综合症,以社会交往、言语、形式化或强迫性的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同时伴有很高比例的精神健康问题,是最令人困惑的儿童期精神障碍之一。社会性功能缺陷是自闭症患者最显著的标志之一,他们很难建立起与他人的关系,很难参与共同活动,会出现头口和非口头的交流障碍,甚至有些人一生都没有发展语言。孤独症在表现性上有很多不同,即使都是孤独症儿童,他们的障碍也各有不同,甚至有很大差异。

二、孤独症的形成原因

孤独症的成因到现在仍没有一个具体定性的说法,它被认为是一种先天性的脑机能障碍,与遗传因素和外部因素有关,而与抚养人的教育及生存环境没有直接关系。虽然研究者已经认识到孤独症的病因机制在神经组织或器官上,但目前却仍未有定论,既没有发现其特有的生理指标,也没有针对自闭症的专门测试,诊断标准非常宽泛,导致孤独症儿童数量激增,已不再是一种罕见的儿童疾病。

三、孤独症的表现

1、社会性互动障碍

在感知他人情绪状态,表达自己情绪以及形成依恋关系方面存在困难。缺乏与亲人对视、交往、沟通的愿望和技巧,难以建立起感情依恋。拒绝与同龄孩子交往,很难参加集体活动,喜欢封闭自己。

2、语言交流障碍

语言发展迟缓、缄默。几乎所有孤独症儿童都难以使用语言,他们不会主动说话,即使说话也给人自言自语的感觉。听不懂别人的指令,也不能正确理解别人的语言,通常用肢体语言让他人完成要求。例如孤独症的孩子想要一个玩具,他不会用语言来征得同意,而是用带有攻击性的动作去抢。

3、智力异常

孤独症儿童有70—80%是智障,极少数是天才,在数学计算、机械记忆或音乐等方面有突出能力,但在其他方面仍处于智障水平。

4、强迫性和刻板行为

有日常规范和重复行为方面的强迫性需要,如果家里的日常用品改变或移动时,他们往往会大发脾气,直到把东西放回原位才罢休。

5、感觉异常

表现为痛觉迟钝、对某些声音或图像有特别的恐惧或喜好等。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也有一些积极品质:如可爱、富有同情心、有思想和创造力等。

四、孤独症研究的视角

1、心理社会学视角

从认知活动、认知结构的角度解释孤独症,认为自闭症儿童由于心理能力的发展障碍,无法推测他人的心理活动,体会不到交流的气氛,很难与人进行互动,进而发展成为人际关系疏远或人际交往障碍,同时也影响其他心里特质的发展。

虽然心理能力缺陷理论对孤独症社会交往的解释已被广泛接受,但仍存在着局限性,难以说明心理能力和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也难以解释研究中的特殊现象。

2、精神生物学机制

从神经生物学角度解释自闭症更多得益于当前脑科学的发展。这一类理论试图解释:由于特定大脑结构受损而导致了孤独症儿童难以对社会性刺激做出适当反应。

3、生态学模式

此理论认为:孤独症并不是存在于个体内部的静态症状,而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个体环境之与间的互动出现了障碍。所以,孤独症患者经常错误地解释他人的情绪信号,虽然他们可以识别一些简单情绪,但并不足以使他们与他人进行畅通无阻的交流。

综上,虽然这些领域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孤独症有很大的推进。但这三种思路都有片面性,都只看到孤独症的某些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应将这三种思路结合起来,更深入、更全面的进行研究。

五、从社会工作角度看孤独症的治疗

由于研究者没有完全明确地提出导致孤独症的根本原因,因而彻底治疗暂无法现实,只能尽量使症状得到缓解与改善,减轻患儿的社会适应困难,根本的治疗还有待科学的发展与该领域的深入研究。

目前的治疗方案:

1、心理治疗法被认为是是最普遍的治疗方法。

2、在教育界,许多学者研究皆显示,自闭症儿童接受教育时间之长短和其日后之发展有很大的相关,而结构化教学之效果远优于放任式教学法。

3、行为治疗法,旨在加强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技能训练,从最基础的技能开始训练,逐步培养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在技能训练过程中,要忽略自闭症儿童出现的问题行为,把表扬和赞赏融入训练中。此外,还应增加他们与正常同伴之间直接交流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模仿和直接分享正常儿童的感受和体验,增强与同伴间相互交往能力。

社会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1、对孤独症儿童的父母进行特殊培训,让他们改变养育方式,多接近、关心患儿,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保持对他们的较高期望值。

2、社会工作者应督促机构不断完善其治疗理念,对机构老师进行相关培训,并提倡一个老师针对一个孤独症儿童的专门治疗,促进老师与学生间平等的互动。

3、孤独症儿童需要的不仅是家人、老师的帮助,而且是整个社会的支持。社会工作者应积极行动起来,增强社会对孤独症的了解和关注,消除社会对其的误解及歧视,缓解孤独症家长的心理疾病和精神危机,尽可能整合一切资源,和孤独症家庭一起争取一些国家福利政策和社会援助。

最后,用《蜗牛不放弃》一句话来表达我们的心声:“籍着我们彼此之间永不枯竭的爱,我们或许终能得到救赎。

自闭症儿童行为分析 一、自闭症儿童行为: 1.社会交往障碍:大部分自闭症病儿婴幼儿期出现对人缺乏兴趣,母亲将其抱着喂奶时,他们不会将身体与母亲贴近,不会望着妈妈微笑,平常不注视父母的走动。6~7个月时还分不清亲人和陌生人,不会像正常小儿一样发出伊呀学语声,只是哭叫或显得特别安静。有的病儿即使1~2岁发育正常或基本正常,但起病以后表现有饥饿。疼痛或不舒服时,不会跑到父母身边寻求食物安慰,或只是拉着父母的手去取东西,而不会以言语或姿势来表示。这种病儿往往对父母离开或返回无动于衷,即使父母站在身边也会与之交往,更不会与父母对视,显得极其孤独。自闭症病儿也同样缺乏相互性社会交往,表现不与周围小朋友交往,更不可能建立友谊。 2.语言交流障碍:语言交流障碍在自闭症状中表现得较为显著,具体表现有以下几方面: (1)自闭症病儿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稍大的病儿可能会拉着大人的手走向他们想要的东西。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常显得表情漠然,很少用点头、摇头、摆等以表示他们意愿。 (2)语言发育延迟或不发育:病儿常常表现为语言发育较同龄儿晚,有些甚至不发育。报道说,病儿约有一半保持缄默,仅以手势或其他形式表达要求。也有些病儿2~3岁前语言功能出现,以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 (3)语言同内容,形式的异常:自闭儿即使语言存在,也同样有许多问题,比如:用脚尖走路。病儿往往不会主动与别人交谈,不会维持或提出问题,或者只会反复纠缠同一话题,而对别人的反应毫不在意。他们常常是在“对”人说话,而不是“与”人交谈,语言交流十分困难。刻板重复性语言及模仿性语言也较多见,和病儿谈话时他常只会重复你的讲话。也有的会在当时或隔一段时间以后模仿电视、收音机或别人说过的话。有些病儿表现为自言自语或哼哼唧唧,自得其乐。另外,自闭症病儿还可语音、语调、语速、语言节律及轻重音等方面的异常,讲出的话怪声怪气或平平淡淡,没感情色彩。有的病儿对人称代词常错用,把“你”说成“我”,或把“我”说成“他”等。 3.兴趣狭窄:坚持同一格式和仪式性强性行为(重复刻板行为)。 (1)兴趣狭窄和不寻常依恋行为:自闭症病儿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尤其不会玩想象力的游戏,而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却特别感兴趣,如车轮、瓶盖等圆的可旋的东西。有些病儿还对塑料袋、门锁、某些水果等产生依恋行为。比如有一个3岁女病儿整天抱着一块儿重大红砖,连睡眠时也不肯放开,如硬将砖头拿开就烦躁,发脾气。这类病儿对有生命的东西产生依恋,是很少见的。他们常对物体的非主要特性感兴趣,如喜欢反复摸光滑的地面等。 (2)日常生活习惯不愿被改变:自闭症病儿对环境常常固执地要求一成不变,一旦发生变化就会焦虑不安。对日常生活习惯也是如此。如有些病儿只吃固定的食物,有些吃饭时要求坐固定的位置。有的还喜欢把玩具或物品排列成行,如被搞乱,变得痛苦或大发脾气。几乎所有的自闭症儿都拒绝学习或从事一新的活动。 (3)仪式性或强迫性行为:如扭曲或在面前弹弄手指,拍手。有些病儿花费很多时间沉湎于记忆天气预报、一些国家的首都、家庭成员的生日等。稍大的病儿常反复问同一个问题,和不可克制地去触弄或嗅闻一些物体。这种仪式性或强迫行为在智力正常的病儿中较常见。 4.感觉和动作障碍:病儿对疼痛和外界刺激麻木。 如一个突然的声响在正常小儿会引起惊跳,而自闭症病儿则若无其事。给他们讲话,他们像聋子一样没有反应,很多父母就因为怀疑小儿“耳聋”而初次就诊。在病儿面前站个人,病儿好像没有看见,或只注意看对方的一双手或其它的某一部位。病儿常以摩擦、拍打、撞头、咬硬东西、摇晃或旋转身体等动作以引起自身感觉。病儿对某些刺激又会特别敏感,尤其对 汽笛声、吸尘器声、狗吠声以及光线突然变化等异常过敏,常会引起惊恐或烦躁不安。有些病儿手指伤了不会叫痛,而对另行安排轻微的瘙痒却忍受不了。感觉麻木和过敏可在一个病儿身上同时存在。自闭症病儿都坐立不住,动个不停。常用脚尖走路或以跑代走,东张西望,眼神飘忽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还常伸颈,装腔作势做出些怪异姿势,有的病儿还莫名其妙地笑或哭。 5.智能和认知障碍 自闭症病儿的智能约有50%处于中度和重度低下水平(IQ低于49,)约25%为轻度低下水平(IQ为50~70),还有25%可保持正常。一般医院门诊所见的病儿多属于中度或重度,那些轻度或正常智力水平的病儿也许被认为只是脾气古怪,而不作为病态前医院就诊。不论病儿的智商是低还是高,其表现的主要症状均相似,只是智商低的病儿在社会交住和社会反应、刻板行为和自伤行为的程度上更为严重,癫痫发作也较多见。Rutter和Lackyer1967年对自闭症病儿的智商研究中发现自闭症病儿在应用操作、视觉空间技能、即时测验上较优,而在那些象征性、抽象思维和逻辑程序的测验上较差。其他认知缺陷表现在模仿、对口述词和手势的理解、灵活性。制订和应用规则上与智商相同的非自闭症儿童相比,则障碍要广泛和严重得多。此外,智力低下智力正常的自闭症儿童相比,前者认知障碍则更为广泛。有部分自闭症病儿在智力低下的同时又出现“孤独性才能”,在音乐、计算日期、机械记忆和背诵等方面呈现特异功能,被称为“白痴天才”。 6.其他特征 自闭症病儿呈现情感平淡,或与境遇不相称的情感过分或不恰当。他们常出现无理由的哭泣、大声啼哭,并且难以通过安抚使之平息。也有的无故的咯咯笑。对汽车、高楼和有毛动物等一般孩子所害怕的东西而无畏惧感。病儿常出现旋转而不头晕,自伤行为多见。癫痫发作可出现在儿童早期或少年期,以后者多见。 二、自闭症儿童行为的理论分析: 1.挫折攻击”假说: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JohnDollard和NeilMellor在《挫折和攻击》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挫折攻击”假说。他们认为,当个体遇到挫折时总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本文参照案例案主当自己的愿望得不到满足时出现的攻击行为就验证了“挫折攻击”假说。用这一理论解释自闭症儿童的自伤行为,即可得出“挫折导致自伤”的合理解释。自闭症儿童愿望和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引发其攻击性行为和自伤行为。 2.不合理强化: 自闭症儿童因为认知发展上的迟滞,使他们无法建立“头碰墙-疼痛”的联系,选择自伤的方式来表达不满情绪是可能的。由此我们得出,自闭症儿童的自伤行为一开始很可能只是一个无意间的动作,但是由于家长过分的关注与干预(不合理强化),最终导致了自伤行为频率提高,程度加重,发展为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自伤行为。 3.生物理论: 生化因素孤独症患儿的多巴胺、5-羟色胺可增高,血浆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增高、阿片等神经递质异常,但缺乏特异性;脑组织发现小脑部位有神经细胞迁移的异常,浦肯野氏细胞数量的减少。另有研究报告孤独症可能与大脑边缘系统、杏仁核、海马回有关。还有研究认为孤独症与其出生后第一年内的脑生长速度过快有关。 4.“冷藏库母亲”理论: (1956,1967)主张自闭症的心因论并提出了“冷藏库母亲”理论(the”refrigerator mother”theory)。他认为,自闭症是儿童生活在充满威胁和缺乏母爱的环境中的结果。这一理论给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带来了双重的打击,使他们陷于罪责和不安之中。 5.心理理论: “心理理论”中的理论不是指成体系的有意识的理论,而是指表象心理状态的天生的认知机制。自闭症的“心理理论”说主张自闭症儿童缺乏对思想进行思考的能力,因此在部分人际关系、交流与想象方面导致特殊的障碍,解释解释孤独症患儿三种损伤,对有些孤独症的行为特征,比如兴趣的局限性,刻板和重复行为。最典型的是Baron-Cohen(1985)等人进行的“萨丽-安娜”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大约80%孤独症被试在这种任务中失败,而大多数正常儿童和唐氏综合征儿童都能够通过这种任务。即使那些能够通过这种任务的孤独症被试,在更加复杂的错误信念理解测试中,也表现出明显的损伤。Leslie和Frith重复了错误信念任务测试的同时,增加了对孤独症患儿正确信念理解的测试,结果表明:在错误信念任务中,控制组特定语言损伤儿童能够全部通过实验任务,相比较高功能孤独症患儿通过率只有28%。在后继的研究中,Perner等人使用了改进的“糖果盒”任务,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这些实验使人形成了这样的观点:与孤独症患者自身的智力功能或者智龄相比,他们心理理论的发展严重受到损伤。Happé对前人研究的元分析有力地支持这种观点,她证实:无论在孤独症患儿还是在智力残障儿童中,通过测量他们的言语智龄会发现,完成一种标准的心理理论任务的可能性与他们的发展水平有极大地联系;当然,对于孤独症儿童来说,通过这种任务的智力水平要求显著高于控制组儿童。 6. 执行功能障碍理论 执行功能曾被定义为“为了能够实现将来的某个目标,保持一种合适的问题解决状态的能力”。后继的研究者们把这种认知能力进一步具体化,认为执行功能主要包括:计划,思想和行为的灵活性,定势-迁移,抑制以及把一个心理表征保持“在线上”(on-line)或者保存在工作记忆中。这些功能的实施必须依靠完整无损的额叶功能。孤独症患儿遭受执行功能障碍的困扰,证据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孤独症患者在前损伤病人使用的索引执行问题测试中也表现出执行水平差,并且固执和重复等孤独症患者的行为特征在前额损伤病人中也有出现;第二,较多的执行控制的直接研究表明孤独症患者可能在对外部刺激抑制前优势反应方面有一些问题。比如在需要抑制前优势反应的河内塔问题和迂回得到任务中,孤独症儿童显示出很差的计划性。自我控制行为的损伤可能是孤独症患者重复和刻板行为的最好解释。由于孤独症儿童自我控制受到损伤,对行为的发生就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进行有效地控制,从而造成某种行为重复不断进行。 7. 弱中枢性综合理论 这种理论是为了解释孤独症患者的“长处”而不是他们的损伤提出的,这些“长处”包括:某些孤独症患者IQ成绩非常高,在韦克斯勒量表的某些视觉空间或者建构性测试中取得相对较好的成绩,比如积木图案和物体拼凑。Frith和Happé认为这些高峰能力反映了孤独症患者中枢性统合驱力很弱。他们把中枢性统合定义为:在搜索整体意义时整合部分信息的正常倾向,一种关注任何刺激的整体而不是部分的倾向。他们认为孤独症患者正好与之相反,更可能关注局部而不是整体水平。有许多证据表明孤独症患者中枢性统合驱力相对较弱:首先,孤独症患者在镶嵌图形测试中曾表现出他们的速度比匹配控制组更快。Shan&Frith证明孤独症患者在搭标准积木任务中的速度快于匹配控制组,但是如果完整的积木被分割成组成它的 部件,控制组儿童的速度加快,这表明:在标准任务中,孤独症患儿拼搭前分割状态的积木关注的是部分而不是整体;其次,孤独症患者中存在一种现象,将无歧义的同音异义词使用在周围有词语的上下文背景中失败,这反映了孤独症患者中枢性统合驱力很弱。此外,在孤独症儿童中还发现数数时列出典型模式的失败以及不能知觉视错觉的倾向,这些都是弱中枢性统合驱力的证明。

心理研究:自闭症儿童容易患胃肠疾病

一项新的研究分析证实了许多自闭症儿童家长所了解的事实: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患上胃肠不适的几率比健康儿童高四倍,出现便秘和腹泻的几率高三倍。

这项由马库斯自闭症中心,亚特兰大儿童保健和埃默里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完成的研究有两个确切目标:更好的理解这一问题并且提高医疗服务人员对这一问题的认识。作为校医学院儿科助理教授,马库斯自闭症中心的儿童进食障碍项目主任以及该研究的合著者威廉·夏普博士说道:“研究的目标之一是调查我们对此问题已知的东西,而事实证明我们所知甚少。在过去32年中仅有15篇发表的研究采用了良好的实验控制。我们也希望这项研究能促使医学家增加对这些问题的'普遍性,原因和补救措施的关注。”

虽然这项研究证实了儿科医生与家长的求医经历,研究者规避确定其中的因果关系。

夏普说:“虽然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患者表现出更普遍的胃肠不适症状,但是我们的研究结果也显示,明显需要针对这个疾病群体的胃肠系统做更多的调查研究。这包括那些导致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患者高肠道患病率的因素。显然,应考虑到高发进食问题和相关行为问题,比如这一疾病群体记录在案的如厕问题。目前,我们尚无依据表明独特胃肠道病变普遍存在于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中。”

挑食是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患者一个常见问题。他们倾向于喜欢少数高加工,高热量的食物,尤其是奶酪,鸡块和薯条,不怎么吃水果,蔬菜和蛋白质。

医学院助理教授,亚特兰大儿童保健的儿科胃肠病学家,合著者医学博士芭芭拉·迈克尔哈农说:“胃肠道疾病控制起来比较棘手,因为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往往有沟通困难。”

迈克尔哈农指出她期待能有一种标准方式评估胃肠道症状以及其与饮食的关系。

她说:“我们也应该检查化验微生物组以便了解这些病例的肠道中存在哪些细菌,他们的血样构成以及他们的尿液中有哪些代谢产物。”

迈克尔哈农说:“医生需要了解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患者有更易出现胃肠不适,应该在约见时进行筛选。医生应该向家人询问孩子的大便信息以及行为问题比如在上厕所前有没有明显的烦躁不安。开放性问题比如‘孩子肚子疼的时候你有过担忧吗’也有一定帮助。”

通过每天记录孩子的不适,饮食,排便和行为,家长可能会发现一个固定模式,帮助医生找出潜在问题。

自然医学杂志自闭症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或孤独性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目前自闭症主要有四种分型,但是没有严重程度的区分:1、社会交流障碍型自闭症:一般表现为缺乏与他人的交流或交流技巧,与父母亲之间缺乏安全依恋关系等。自闭症患者对周围的事不关心,似乎是听而不闻,视而不见,自己愿意怎样做就怎样做,毫无顾忌,旁若无人,周围发生什么事似乎都与他无关,很难引起他的兴趣和注意,目光经常变化,不易停留在别人要求他注意的 事情上面,他们似乎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另外他们的目光不注视对方甚至回避对方的目光,平时活动时目光也游移不定,看人时常眯着眼,斜视或余光等,很少正视也很少表现微笑,也从不会和人打招呼。2、语言交流障碍型自闭症:语言发育落后,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或语言缺乏交流性质。大多数自闭症患儿言语很少,严重的病例几乎终生不语,会说会用的词汇有限,并且即使有的患儿会说,也常常不愿说话而宁可以手势代替。有的会说话,但声音很小,很低或自言自语重复一些单调的话。有的患儿只会模 仿别人说过的话,而不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进行交谈。3、兴趣狭窄型自闭症:自闭症儿童常常在较长时间里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或活动,如着迷于旋转锅盖,单调地摆放积木块,热衷于观看电视广告和天气预报,面对通常儿童们喜欢的动画片,儿童电视,电影则毫无兴趣,一些患儿天天要吃同样的饭菜,出门要走相同的路线,排便要求一样的便器,如有变动则大哭大闹表现明 显的焦虑反应,不肯改变其原来形成的习惯和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多数患儿同时还表现无目的活动,活动过度,单调重复地蹦跳、拍手、挥手、奔跑旋转,也有的甚至出现自伤自残,如反复挖鼻孔、抠嘴、咬唇、吸吮等动作。4、智力发育落后型自闭症:多数智力发育比同龄儿迟钝,少数患儿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其在智力活动的某一方面有的又出奇地好,令人不可思议,有不少患儿的机械记忆能力很强,尤其对文字符号的记忆能力。如有位3、4岁患儿特别喜欢认字,见字就主动问念什么,并且只问一次就记住,为此他能毫不费力地流利地阅读儿童故事书,说明他掌握不少词汇,但当他要用词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则存在明显的困难,说明他们存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方面的损害。

1、情绪持续低落、高兴不起来、烦闷;时常觉得活着没意思,自卑;对原本感兴趣的事失去兴趣,懒得活动,对什么都无所谓。部分会出现失眠、全身乏力、犯困等状态。2、担忧害怕如考试、言谈、上学、参加社交活动等,出现回避行为。3、沉默寡言,不和他人交流,行为退缩、或出现怪异行为,自言自语,自笑。4、上课注意力不能集中,完成作业困难,学习成绩明显下降或一直低下。5、体重明显下降,吃饭时有意回避他人。6、入睡困难,早醒或睡眠中容易惊醒。7、经常存在人际冲突,易怒,行为冲动。8、遇到突发事件后,难以适应,影响到日常学习和生活。9、存在医学检查难以解释的身体不适症状。10、性困惑或性行为异常。

情绪不稳、注意缺陷和多动、冲动行为、攻击行为、自伤和自杀行为、抽动和强迫症状以及精神病性症状等,有利于维护患儿自身或他人安全、顺利实施教育训练及心理治疗。常用药物: (1)中枢兴奋药物:适用于合并注意缺陷和多动症状者。常用药:哌醋甲酯。 (2)抗精神病药物:应小剂量、短期使用,在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药物副作用,特别是锥体外系副作用。常用药:①利培酮;②氟哌啶醇;③阿立哌唑、奎硫平、奥氮平等。 (3)抗抑郁药物: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对孤独症患儿的行为和情绪问题有效。舍曲林可试用于6岁以上患儿。目前国际上受主流医学推荐和使用的训练干预方法,为孤独症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了方向,这些主流方法主要有 (1)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主张以行为主义原理和运用行为塑造原理,以正性强化为主促进孤独症儿童各项能力发展。训练强调高强度、个体化、系统化。 (2)孤独症以及相关障碍儿童治疗教育课程(TEACCH)训练:该课程根据孤独症儿童能力和行为的特点设计个体化的训练内容,对患儿语言、交流以及感知觉运动等各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核心是增进孤独症儿童对环境、教育和训练内容的理解和服从。 (3)人际关系训练法:包括Greenspan建立的地板时光疗法和Gutstein建立的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疗法。 上述治疗方法在国内一些孤独症康复机构已开展,获取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论证。

自闭症患者他们从小不会与人沟通,兴趣爱好关注很局限,有一些非常重复、刻板的行为模式。他们经常会出现一些情绪问题。在我们眼中他们是抑郁症和双相情感障碍的患者,主要表现为对什么事情都不感兴趣,从而把自己隔离在家。

美国医学杂志自闭症

类似这种出生24个月左右就能被确诊的非病毒性疾病,基本上都可以排除环境因素,通常认为是基因问题。双亲表现正常并不能够说明他们的基因正常,比如色盲,爸爸是色盲,但儿子不是,反过来也成立,因为这是隔代遗传。自闭症不是一个简单的遗传和变异问题,成因很复杂。不过还是有一些表现的,在患者的父母家族里,四代以内经常会出现脾气暴躁的人,或者有抑郁症的人,并且会有几个很容易生病的亲戚,他们的免疫系统带有不同程度地缺陷。

自闭症与遗传因素(包括染色体和基因)的关系, 这个也是困惑大家的问题,曾经有家长反驳我,说不能讲自闭症是一种遗传病。其实,我这边要分享的,或者我想强调的是,自闭症有很强的遗传背 景,英文的原话是Autism with strong genetic background。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因:1同卵双胞胎共患自闭症的概率为 50%-90%,高于异卵双胞胎。这个是经典的证据,这个是研究某种疾病是否跟遗传相关的通用做法,即看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同患某种 疾病的概率的差异。双胞胎从受孕到出生,经历的环境差不多。双胞胎之间有没有差异,差异多大,科学家根据这个来判断一个疾病的遗传 度到底有多大。现在发现遗传度是50%到90%,简单的理解是,同卵双胞胎,一个得病,另一个也得病的概率是50-90%。为什么有一个范围 呢,我仔细读了这些原始文献,找到了答案。由于这种双胞胎比较难找,较早发表的文章研究的样本较少,得出的结论是遗传度比较高,甚至高达 90%;新发表的文章样本量更大,发现遗传度比原先发现的要低,甚至低至50%。2自闭症患者父母生二胎患病概率显着高于正常人群 还有一个是现在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如果在自闭症家庭里面有一个小孩得了自闭症,第二个小孩(二胎)得自闭症的概率明显是高于正常 人群的。正常人群的发病率大概为1%,但是对于自闭症家庭,据报道这种概率为8%-25%。当然,这个没有系统的文章报道,只是在一些综述 性文章里面提到了这些数据。如Nat Rev Genet. 2008, 9(5): 341-355. 和Curr Opin Genet Dev. 2012, 22(3): 229-237.等。3 男女患者比例显着偏离1:1,为4:1自闭症里面还有一个现象,男女患病比例不是1:1,而是男性患者多一些,男女患者比例可能高达4:1, 这意味着自闭症可能跟性别或者性染色体有关。由于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假设是隐性遗传模式,男婴X染色体上的基因,只需一个拷贝的基 因发生遗传突变或者新发突变就会致病,女婴两个等位基因同时发生突变才会致病,概率也应该小一倍。现在,科学家也找到了一些X染色体 连锁的基因与自闭症有关,一个经典的例子是脆性X综合征(Fragile X Syndrome,FXS),是由于X染色体上FMR1和FMR2(也叫AFF2)基因突变所致。 FXS的患者,一般表现为中度到重度的智力障碍,其中有一部分患者观察到有自闭症的表型。FMR1和FMR2(也叫AFF2)基因被认为或怀疑是自 闭症致病基因,现在去医院诊断自闭症,有一些医生会推荐先查一下这个基因的突变,来进行自闭症的鉴别诊断。4父母生育年龄越高,风险 越大现在比较多的证据表明,父母生育年龄越高,孩子患自闭症的风险也越大。比较直接的证据指出,年龄越大,生殖细胞DNA发生突变的概 率越大。这类证据也比较直接地支持了自闭症有很高的遗传背景这一假说。5自闭症患者和父母有相似的表型,可能呈现数量性状遗传 当然,这些证据也只是在综述文章里面提到,可能需要深入研究。不过,在自闭症家庭里,如果仔细观察,确实能观察到些许这样的现象。这类证据可 能被忽视了。现在大多评估只是关注自闭症孩子本身,可能没有仔细评估其父母。这类现象,或许可以通过遗传学中的数量性状遗传来解释。 数量性状,可能是多个基因控制的,每个基因的贡献比较小,这类性状也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6已发现大量自闭症临床相关突变,包括遗传 突变和新发突变,点突变和结构变异随着测序技术的进步,通过对大量的自闭症家庭进行全基因组或者全外显子组扫描,科学家已经发现了大 量自闭症相关的基因突变,这些突变,有些是遗传自父母的突变,有些是新发的突变(de novo mutation),有些是单个碱基的突变(点突变),有 些是大的、复杂的结构变异。

自闭症具体的致病原因至今尚不明确,目前的科学研究只给出了一个较为笼统的说法,即自闭症是由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遗传因素占主导。以下是一些可能增加自闭症患病风险的高危假说: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史:即家族成员的 “共患率”。研究显示,如果家族成员有精神类疾病病史或就是自闭症人士,孩子患有自闭症的概率也会增加。与普通人群对比,自闭症患者的兄弟姐妹生出自闭症孩子的几率更高,如果头胎自闭症,二胎患病率也会明显是高于普通人群。

基因突变:基因在遗传过程中发生变异可能导致自闭症的发病率增加,但由于与自闭症相关的基因数量较多,目前还无法精确定位到底是某一个或几个基因的突变,以及具体的变异方式。

环境因素孕期感染:母亲孕期发生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孕期缺少叶酸和维生素D、孕期抽烟、酒精中毒等,孩子患上自闭症的几率也会增加。

孕期中的其它高危因素:父母生育年龄过大,超过35周岁,母亲罹患慢性高血压、妊娠前及妊娠期超重、先兆子痫、妊娠期使用抗抑郁药等。

围产期损伤:因怀孕期间窘迫性流产等造成婴儿大脑发育不全,早产、难产、新生儿脑部受伤,以及在婴儿期患上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造成脑部伤害,增加自闭症的患病风险。

其它因素:免疫系统缺陷,怀孕期子宫感染和孕期并发症、接触化学物质、环境污染、产期和产后健康状况不良等,导致人体神经系统受损,影响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增加幼儿患病风险。

但以上列举都属于影响自闭症患病的高危风险因素,并不是导致自闭症的直接原因。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提到了遗传基因的重要性,但也并非部分家长想象的那么简单。

针对于遗传基因和自闭症之间的关系,自闭症谱系圈老家长,分子生物学博士秋爸爸给出了几点分析,可供家长参考:

第一,关于自闭症的发病原因,目前总体上来说仍然病因不明。

大量研究表明,在各种神经发育障碍当中,自闭症的遗传因素是最明显的疾病之一。从基因角度进行的研究表明,报道的与自闭症相关的基因多达200多个,遍布所有的染色体,也涉及到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代谢系统、呼吸系统等相关的基因。

《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分册上发表的研究文章显示,200万样本的研究表明自闭症的遗传因素占主导,但依然无法从个别基因上来预测和诊断。但在这200多条基因里,单独拿出哪一个基因,都难以确切解释哪怕5%的自闭症病例。自闭症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基因疾病,其中所说的遗传因素,也不是普通人一听到‘遗传’就想到的龙生龙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那么简单。

第二,基因测序筛查的价值非常有限。

部分家长出于寻找病因“治愈”自闭症或是生二胎的目的,寄希望于各种各样的基因测试,希望可以排除自闭症患病风险。

但事实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寻找自闭症背后的基因机制提供了可能,但自闭症的发生涉及到的不仅是某一个基因的突变与否,还涉及到基因序列中的多与少,以及一些基因组非编码区的调控序列,甚至还有基因组当中所谓的垃圾DNA,假基因或非基因的一些序列问题,很复杂。

通俗地说,并不是每一个相关的基因变异都会带来自闭症,所以即使筛查出基因突变,后代也不一定有自闭症,所以基因测序并不能给自闭症的发病、诊断或治疗带来直接的临床指导意见。基因测序目前的主要意义还在于为科研提供样品数据,而非针对于家长的临床指导。

第三,自闭症基因来自父亲还是母亲?

在谈论一个基因到底是好是坏,未必总能得出清晰的结论。因为生命系统,尤其是脑神经系统的运作是一个复杂的分子网络,需要很多个基因、分子的联合作用。对于特定的某个个体的某个行为特特征来说,一个所谓的“坏”基因,完全有可能呈现出某个优秀的行为表现,比如某个基因也许在他身上可能表现出优秀的特质,而当夫妻二人各自带来的多个所谓的优秀基因组合在一起,反而可能出现基因共振、负负得正、物极必反的情况,即孩子出现自闭症表现。

自闭症绝不是一两个基因甚至十来个基因组能够主宰的,夫妻没有必要为一份添堵的基因检测报告而互相埋怨、指责。可以说自闭症是夫妻两个人的贡献,“军功章”里有他一半,也有你一半。

结合大量的科研结果就可以知道,目前还并未没有发现所谓的“自闭症基因”,更无法确定该致病基因是来自父亲还是母亲。自闭症家长要正确看待这种错误提法,不要因为一纸模糊的报告或是其它一些不靠谱的言论影响正常的家庭关系。

基因不影响这种病的。环境导致吧

柳叶刀医学杂志谈自闭症

出品:科学大院

作者:仇子龙(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科普博览

在1930年代的维也纳和1940年代的巴尔的摩,奥地利的阿斯伯格()医生与美国的坎纳(L. Kanner)医生不约而同地注意到一类奇怪的孩子,他们仿佛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愿与别人交流,成为“星星的孩子”。

这些孩子往往有一些重复刻板的动作,不太说话或者语言模式古怪,缺乏沟通和语言交流,他们给这种病起了一个名字:自闭症(autism)。

在距离自闭症被发现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医生们还发现自闭症儿童除了具有经典症状外,其中少数人还具有机械记忆力超强与对数学、音乐有特殊才能的现象。

近年来,随着社会大众对自闭症的不断关注,大量国内外描写自闭症的影视作品纷纷出现,让人们对这种神秘的疾病充满了好奇。

自闭症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目前自闭症的发病率究竟有多少?能否治愈?

随着医学与科学的逐渐发展,临床医生与科学家紧密合作,已对自闭症的起因与发展有了一些了解,科学家也在研究自闭症的过程中发现,人类许多精神症状与基因关系密切,在研究自闭症的过程中,人类也更深刻地认识了自身。

先天生成与后天形成

最早研究自闭症的时候,坎纳医生认为,这种疾病可能是父母对孩子的过分冷漠而导致的,也正因为这样,“自闭症是完全由后天因素导致的”这个观点曾经流行了很长时间。

直到有研究者发现,在一个家庭中,如果一个孩子患有自闭症,其他孩子也是自闭症患者的概率大大上升;家族中出现自闭症患者,家族内其他成员罹患自闭症的概率也大大上升。这些说明自闭症具有比较明确的家族遗传模式,提示自闭症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疫苗疑云与遗传之谜

1998 年国际医学学术期刊《柳叶刀》(Lancet)发表了一篇报道,英国韦克菲尔德(A. Wakefield)医生发现8 位儿童在接种了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MMR)后一个月内开始出现了自闭症症状,因而怀疑MMR疫苗接种有可能导致自闭症。

此研究掀起一场轩然大波,无数家长担心孩子安全而不敢给孩子接种MMR 疫苗,而在之后的十余年中,疫苗与自闭症的关系始终扑朔迷离。

2010年2月,经过严格的调查发现,这篇文章的作者对研究的原始数据存在着选择性选用,而且存在收受律师协会贿赂等情节,《柳叶刀》宣布撤销了这篇引起很大争议的文章,韦克菲尔德也被英国吊销了行医执照。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在2011-2013年接连发布了一系列研究结果,通过大规模的数据分析及实验证明,8种用于小儿免疫接种的主要疫苗十分安全,不会导致自闭症。

尽管官方已出具权威的报告,民众始终很难完全放心,究竟给孩子接种疫苗是否安全?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这些未解之谜慢慢被揭开。

首先,必须寻找导致自闭症的罪魁祸首——遗传因素。

科学家从20 世纪最后10 年开始了寻找自闭症易感基因的竞赛。有趣的是,遗传性疾病与基因突变的关系也在对自闭症的研究中得到重新认识。

传统的观点认为,遗传性疾病往往可以找到少数几种明确的致病基因,比如镰状细胞贫血往往由编码血红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各种癌症也往往与癌基因的突变紧密相关。

但是,当研究者在收集成百上千例自闭症患者及其直系亲属的遗传样本后,运用经典的基因组关联分析(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方法,却极少能找到自闭症患者中出现明确的致病基因。

并发现,自闭症患者中发生的遗传突变往往因人而异,各人之间大多不一样,很少有共同的致病基因,基因组关联分析法在寻找自闭症致病基因的过程中陷入了困境。

恰恰在这个时候,生物学一场革命的悄悄到来,给自闭症致病基因的筛查带来了希望。

人类基因组计划

在世界各国科学家共同努力下,人类基因组终于在20 世纪最后10 年被成功破译,组成人类基因组的30 亿个碱基被测序完成,这个庞大的项目被称作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人类终于可以对自己的遗传信息有全面的认识。

那么,在基因组测序已经变成检测基因突变的日常手段的现在,我们该如何寻找自闭症的致病基因呢?

目前的基因组测序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获取基因组全部信息的全基因组测序(whole-genome sequencing,WGS)和获取编码蛋白外显子组全部信息的全外显子测序(whole-exome sequencing,WES),由于测序准确、价格便宜,全外显子测序成为科学家寻找遗传疾病致病基因普遍采用的一种方式。

在过去5 年中,尤其是在2014 年,一系列通过收集上千例自闭症病例的研究,利用全外显子测序等方式全面寻找了自闭症可能的致病基因,找到的相关基因突变约100 多个。

这100多个基因的突变是如何导致自闭症的?

神经科学研究

既然遗传学无法破解基因突变与自闭症的相互关系,那么可否借助神经科学的研究,来确定某种基因的突变究竟是否会导致自闭症呢?

自闭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同属于精神疾病范畴的还包括精神分裂症、双向情感障碍及抑郁症等。

精神疾病不同于神经退行性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又称老年痴呆症)与帕金森病等等,并没有明显的神经元病变。

面对精神疾病患者,往往需要磁共振等脑成像工具来对大脑进行无创伤的研究,而自闭症患者往往是少年儿童,他们往往很难与人正常沟通,不易采集高质量的脑成像,因此世界各国对于自闭症的脑成像研究一直进展缓慢。

对神经生物学家来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究竟这些在自闭症病人中发生突变的基因对神经系统有哪些重要的功能?

科学家在对自闭症的遗传分析中发现,许多突触蛋白的编码基因发生了突变。

突触(synapse)是大脑的基本组成单元,是神经细胞之间进行通讯的基本单位,突触中有许多蛋白质有重要功能,突触本身具有可塑性,也就是对突触进行一系列的刺激后,突触会发生更容易激活或更容易抑制,这种可塑性很可能是大脑进行学习记忆和情绪反应等认知功能的神经生物学基础。

突触结构图

找到了那些与神经细胞突触传导功能关系密切的基因后,需要探究其发生突变后所产生的结果。

首先,在自闭症患者中这些基因突变是否影响其编码蛋白的正常功能;其次,运用基因工程方法,在模式动物(例如啮齿类或非人灵长类)中引入自闭症相关的基因突变,在含有同样基因突变的动物模型中,观察是否有可能出现类似孤独症的症状。

突触蛋白与自闭症

在自闭症患者身上发现的一大类基因突变都发生在一些在突触中起粘联功能的蛋白的编码基因中,这类突触粘联蛋白负责把突触连接起来。

这个家族蛋白中的神经配蛋白(neuroligin)位于突触的接收端,而神经连接蛋白(neurexin)位于突触的信号发放端,它们相互作用使神经细胞间得以进行正常的信号传递。

在自闭症中的遗传筛选分析大多都是如此,研究者找到很多在自闭症患者身上发生突变的基因,都是以前被发现有重要功能的蛋白编码基因,当它们被发现在自闭症患者中有突变的时候,研究者才意识到它们的重要性。

聚德霍夫在得知neuroligin-neurexin家族蛋白的编码基因在自闭症患者中发生突变后,立即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其中最著名的研究即是2007 年将在自闭症患者中找到的一个基因突变neuoroligin3 R451C 移植到小鼠中,将小鼠的同源基因neuroligin3 也在同样位点做了基因突变,这个携带有与人类自闭症相同突变的小鼠居然表现出与人类自闭症患者非常相似的表型,表现出重复刻板的行为和不愿意与同伴小鼠进行交往等行为。

托马斯·聚德霍夫

研究发现,携带neuroligin3 R451C突变的小鼠大脑中,抑制性突触比正常小鼠的多,功能更强。

而这项研究首次成功地在小鼠中显示了人类自闭症的表型,也提示人们可以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在动物模型中模拟人类自闭症,探讨发病原因,并筛选改善和治疗自闭症的药物。

基因的“过犹不及”

在自闭症的遗传学研究中,除导致突触蛋白结构变化的编码基因突变外,近年来还发现有另外一类的基因突变,表现为一段染色体区域的倍增或缺失,即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s)。

拷贝数变异也是在完成了人类基因组测序之后才被发现的。由于染色体区段的缺失往往导致基因的丢失,而染色体区段的倍增则会导致基因过多,原来除了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丧失功能,居然某些基因过多也会导致对神经系统的破坏。

2009 年医生和科学家发现,在一些严重自闭症患者中,一个甲基化DNA 结合蛋白MeCP2 (methyl CpG-binding protein 2)的编码基因出现拷贝数的倍增。

MeCP2 是一个甲基化DNA 结合蛋白,具有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功能。1999 年佐格比(H. Zoghbi)教授发现一种严重的神经发育性疾病要要瑞特综合征(Rett syndrome)也与MeCP2 基因突变密切相关,95%的瑞特综合征患者携带的MeCP2 基因发生缺失功能的突变,因为瑞特综合征患者有部分与自闭症患者类似的表型,早期也被归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一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

这些证据表明,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学调控与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功能密切相关,如果失调可能导致神经发育性疾病,例如自闭症等。

经过数年的深入研究,科学家发现MeCP2 蛋白质确实对神经元的突触功能有重要影响。

研究者陆续制作了多种MeCP2 基因敲除与转基因的小鼠模型,来观察如果小鼠携带有过多的MeCP2 蛋白,是否能表现出类似自闭症的表型。

2006 年佐格比研究组将人MeCP2 基因转入小鼠后,惊奇地发现携带人类MeCP2 基因的转基因小鼠表现出焦虑水平上升和社会交往行为缺陷等类自闭症表型。

这个小鼠模型极大地推动了自闭症的研究,人们可以研究过多的MeCP2蛋白究竟如何影响大脑发育,更重要的是,这个模型是否能告诉我们含有自闭症基因突变的哺乳类大脑在发生社交障碍的时候,大脑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免疫导致的自闭症动物模型

2007年帕特森(P. Patterson)教授研究组发现用给怀孕母鼠注射白介素6(IL-6)的方法可以诱导子代小鼠出现明显的类自闭症与精神分裂症表型,这种方法被称为母源免疫激活(maternal immune activation,MIA)。

研究者发现,在MIA 诱导的类自闭症小鼠模型中出现了代谢系统紊乱,而改善代谢紊乱的药物居然可显著改善MIA 小鼠模型的自闭症表型。

这些研究结果令人振奋,但是同时必须认识到,自闭症的起因多种多样,用MIA 方法诱导的模型是否能够完全模拟人类自闭症还需深入研究。

虽然在小鼠中引入与人类自闭症相关的突变,进而研究自闭症基因突变如何影响大脑发育已经有很多重要发现,但是人们始终疑惑的是,像自闭症这种复杂的精神疾病,能否用啮齿类来准确模拟呢?能否确定小鼠的类自闭症状是否与人类的自闭症足够相像呢?

人类的大脑沟回很多,整体大脑的体积与复杂程度,是啮齿类动物的大脑完全无法比拟的。目前在小鼠中尝试成功的一些神经疾病药物结果,在人类病患身上的临床试验很少获得成功。

因此,是否可以用进化上与人类尽可能相近的生物来构建自闭症动物模型还是一个问题。

2016年1月,中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方法,首次得到了携带自闭症基因MECP2的转基因猴,并证明这些携带有人类自闭症基因的转基因猴可以稳定的将自闭症基因传至下一代。

研究中得到的转基因自闭症猴(作者 供图)

这些携带人类自闭症基因的MECP2转基因猴表现出与人类自闭症病患非常相似的重复刻板行为,与社交行为障碍,对这些转基因猴的脑成像研究正在开展,这些模型将为我们提供基因与大脑结构关系的第一手证据,为我们认识基因怎样影响灵长类大脑发育与结构提供重要线索。

有了这些携带人类疾病基因的灵长类模型,就有可能在更接近人类的动物系统中研究这些基因突变怎样改变灵长类动物大脑,进而获得更接近人类的药物筛选系统。

自闭症研究的未来

自闭症研究让我们认识到,人类的复杂社交行为有可能是通过精妙的神经环路来调控的,因此对自闭症的科学研究,将为深入认识人类社交行为的神经环路基础提供重要线索。

得益于DNA 测序技术的飞速进步,未来对自闭症的遗传分析可以更加深入和全面,可以揭示以前无法找到的基因突变与染色体结构变异。

在对疾病基因的神经生物学研究方面,科学家也将积累更多的数据,有助于对某些基因突变是否与疾病相关的判断。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神经科学在自闭症动物模型中的研究,定会帮助我们找到基因突变如何导致自闭症的机理和有效的干预方法。

4月2日世界自闭症日,让我们一起守护星星的孩子(图片来源:创意画报)

参考文献

1. Kanner L. Irrelevant and metaphorical language in early infantile autism. Am J Psychiat, 1946, 103(2): 242-246.

2. Lai M C, Lombardo M V, Baron-Cohen S. Autism. Lancet, 2014, 383(9920): 896-910.

3. Weiss L A, Arking D E, Consortium J H A. A genome-wide linkage and association scan reveals novel loci for autism. Nature, 2009, 461(7265): 802-808.

4. Sebat J, Lakshmi B, Malhotra D, et al. Strong association of de novo copy number mutations with autism. Science, 2007, 316(5823): 445-449.

5. Tabuchi K, Blundell J, Etherton M R, et al. A neuroligin-3 mutation implicated in autism increases inhibitory synaptic transmission in mice. Science, 2007, 318(5847): 71-76.

6. Jamain S, Quach H, Betancur C, et al. Mutations of the X-linked genes encoding neuroligins nlgn3 and nlgn4 are associated with Genetics, 2003, 34(1): 27-29.

7. Ramocki M B, Peters S U, Tavyev Y J, et al. Autism and other neuropsychiatric symptoms are prevalent in individuals with Mecp2 duplication syndrome. Annals of Neurology, 2009, 66(6): 771-782.

8. Amir R E, Van Den Veyver I B, Wan M, et al. Rett syndrome is caused by mutations in X -linked Mecp2, encoding methyl -Cpg –binding protein 2. Nature Genetics, 1999, 23(2): 185-188.

9. Samaco R C, Mandel-Brehm C, Mcgraw C M, et al. Crh and oprm1 mediate anxiety-related behavior and social approach in a mouse model of Mecp2 duplication syndrome. Nature Genetics, 2012, 44(2): 206-211.

10. Hsiao E Y, Mcbride S W, Hsien S, et al. Microbiota modulate behavioral and physiological abnormalities associated with 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s. Cell, 2013, 155(7): 1451-1463.

11. Liu H L, Chen Y C, Niu Y Y, et al. Talen-mediated gene mutagenesis in rhesus and cynomolgus monkeys. Cell Stem Cell, 2014, 14(3):323-328.

(原文见于《科学》杂志,中科院神经所供稿,科学大院发布时略有删节和修改,转载请联系)

打疫苗不会引发自闭症。自闭症即孤独症,本病与遗传、家庭特征、社会心理有关,目前病因不明。而注射疫苗的不良反应中无引发自闭症,国内外报道也未有过打疫苗引起自闭症。

首先,这是一个高度感性的问题 - 没有什么比我们孩子的健康更令家长们担忧的。当我们处于高度情绪化的状态时,往往会变得更敏感,从而更少从理性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其次,它涉及医疗的复杂性。我们需要了解危害(即潜在危害)和风险之间的区别。风险是实际发生不利结果的可能性。如,疫苗可能会加剧一种潜在的线粒体疾病,这种疾病极其微小但实际上很可能,这种疾病与儿童中极少数的退行性自闭症有关。由于它们很少见,因此风险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但也是与缺乏医学知识的普通大众进行沟通时困难的地方。此外,我们看到的疫苗相关的媒体新闻往往是负面的,媒体需要这些“另类”的故事博人眼球。相反地,支持疫苗有益的言论则无法造成明显的社会影响。模特,演员和电视节目主持人詹妮麦卡锡是最引人注目的“自闭症妈妈”。她经常在节目中讲述自己听到的“成千上万”的父母在自己孩子接种疫苗后出现发烧,停止说话并且变得自闭的情况。在这些环境中,故事取代了现实。疫苗科学家Paul Offit拒绝与麦卡锡一起出现在媒体采访中,他解释说:“每个故事都有英雄,受害者和反派。在她的故事中,麦卡锡是英雄,她的孩子是受害者,那么只给我们留下一个无法挑选的角色”。

疫苗引起自闭症的说法最早出现在 1998 年。当年,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柳叶刀》发布了一篇论文,显示儿童自闭症可能与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麻疹、腮腺炎和风疹三合一疫苗)有关。然而,经过验证,多名科学家证明三联疫苗与自闭症并没有关系。2004 年,原文章作者中有 10 位发表了联合声明,表示疫苗接种和自闭症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柳叶刀》也撤回了这篇论文。虽然不会引发自闭症,但是接种疫苗后身体会有反应却是事实。在接种疫苗后,部分小朋友出现了发烧之类的症状,常让家长对疫苗的安全性产生怀疑。疫苗确实可能引起发烧,因为这是正常的免疫反应。疫苗本质而言就是一种没有活性或者功能不全的病毒,刺激人体产生免疫能力。所以,注射疫苗与感染外界病毒一样,都有引起发烧的可能。作为一种特殊药品,疫苗跟其他药物一样,也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率。这是正常的,毕竟任何一样东西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安全。一些人可能患有先天性免疫缺陷,不适宜打疫苗。不过,这种缺陷是一种基因遗传病,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或其他方式诊断出来,从而避免接种疫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