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腰椎医学杂志

发布时间:

腰椎医学杂志

2、腰椎间盘突出以后能不能摁回去?

腰椎间盘大部分结构无直接血供,随着椎间盘的退变老化,软骨板将逐渐硬化。所以椎间盘的再生和修复能力差,发生突出后不易恢复。腰椎间盘是位于腰椎椎体之间的,在腰间盘后方是骨性椎管,椎板,棘突和横突,及附着在上面的肌肉。实事求是的说我们手术时显露突出的椎间盘时还很费劲,隔着骨骼和肌肉是怎么按回去的呢。将突出的间盘隔着骨骼和肌肉能按回去,这真是无法理解的。

86岁的陈奶奶,有高血压病史,下背痛并下肢坐骨神经痛已经10多年。起初症状轻微,在住家附近医院就诊,偶尔吃个药做个复健也还过得去,但80岁之后症状加剧,尤其是两三年前需要每天服药才能减轻下背和坐骨神经的疼痛,而且步行距离愈来愈短,走不了3分钟就因为下肢酸麻需要休息,做复健也不见改善,严重影响生活。经就诊X光检查后,为第四、五腰椎滑脱,核磁共振检查确诊为第四、五腰椎脊椎管狭窄压迫腰椎神经,需要开刀治疗,经与医师讨论后,决定接受「腰椎后位减压融合骨钉固定手术」。手术后今过两年以上的追踪调查,以「视觉类比量表」评估疼痛状况(10分最痛),陈奶奶下背痛从术前7分进步至1分,下肢疼痛感从术前7分进步至0分,现在陈奶奶可以每天早上健走超过30分钟而不需要休息,过著舒适的老年生活。

什么是腰椎后位减压融合骨钉固定手术?

椎脊椎管狭窄压迫腰椎神经造成的症状以神经压迫为主,像是神经性跛行、坐骨神经痛、脚麻、脚没力等。适当的保守治疗有机会改善疼痛,减缓神经症状。但当保守治疗失败时,症状已经影响到日常生活时,就需要手术治疗。

腰椎后位减压融合骨钉固定手术,是在腰椎后方的融合手术,大多是在病患有脊椎不稳定的情形施行。需要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脊椎固定起来,手术包括脊椎减压及将压迫神经的组织切除,此种手术需使用些脊椎内固定器,例如骨钉、支架等。利用骨钉固定及人工支架(cage)植入來达到最好的融合效果,放松受压迫的神经,改善患者的神经症状。

长辈常对脊椎手术心生恐惧

林口、桃园长庚纪念医院骨科主治医师廖振中表示,脊椎问题经常困扰年长者,需要开刀治疗时更是心生恐惧。许多超过80岁以上的长者常常会在脊椎手术前询问,「我活到这么大岁数开刀好吗?」尤其是脊椎手术,他们通常会害怕手术不成功造成瘫痪,不仅对自己也对家人造成负担。由于台湾民众平均寿命逐渐加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预估,到2050年全球的男性平均寿命为岁,女性为岁,因此需要接受脊椎手术的年长者恐将增多,医生也会遇上越来越多病人有相同的疑问。

长庚研究:年龄不是接受脊椎手术的禁忌

廖振中说,年龄不是接受腰椎减压钢钉融合手术的禁忌;年龄的意义代表病人可能有较多内在疾病的可能性,但是经过适当的治疗与控制本身内在疾病的问题,并透过完善的手术术前准备与计画,这些80岁以上的长者也可经由手术来改善他们的生活品质。此研究于2018年刊登在脊椎手术的顶级医学杂志《脊椎》「The Spine Journal」。

林口长庚医院针对38位年龄超过80岁且接受过腰椎手术的病人,进行2010年1月到2012年12的回溯性医疗大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另外,在资料库中挑选因为相同疾病接受相同手术方式的65〜79岁的病人当对照组共38人,比较这两组病人的术前研究、手术中情况,以及术后临床和X光钢钉位置与骨融合的结果,尤其是探讨80岁以上的病人是否有较多的并发症产生。

结果显示,这些80岁以上的病人术后隔天就可坐起,术后3~4天即能进行站立和走路训练,而术后恢复情况和对照组并无差异,仅有5人有钢钉松脱、肺炎、尿路感染、伤口表面感染等轻微的并发症,但没有神经损伤的情形发生,两者均未有手术造成瘫痪的状况。而经过两年后的追踪调查,患者的骨融合达成率约82%,与65〜79岁对照组病人的89%相差不多,显示年龄本身不是接受腰椎减压钢钉融合手术的禁忌,只要经过适当的评估与准备,80岁以上的长者也可经由手术来改善生活品质。

在学术上不断探索,撰写了《局部注射四环素治疗鞘膜积液》、《输卵管结扎术致直肠穿孔一例》、《急性化脓性骨髓炎16例诊治体会》、《闭式复位多针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神效接骨散”治疗骨折疗效观察》、《手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体会》、《AF系统治疗胸腰椎暴裂骨折》等论文,分别发表在《内蒙古医学杂志》、《内蒙古医学院学报》、《中华实用医药科技》、《中国骨伤》、《疾病诊治与临床用药》杂志上。

腰椎医学论文

1. 老年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不同术式选择,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56-572. 56例骨质疏松症并发脊椎压缩骨折的发病特点以及治疗方案,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7(1):51-523. 仰卧前屈拔伸牵引法治疗中老年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11):6-74. “治未病”与骨质疏松症中医特色健康管理 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8,2(5).-317-3195.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髋部骨折10年回顾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8,14(10).-708-712,7326. 单“∞”贴胸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46例临床观察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654-26557. 巨大型椎管内硬膜外海绵状血管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例临床分析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13).-58-608. 温通胶囊配合提拉斜扳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广东医学.2008,29(6).-1046-10479. 腹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症45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8,40(5).-73-7410. 飞燕式背伸肌锻炼防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慢性腰痛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7).-1207-120811. 椎体成形术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探讨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4).-496-49912. 局麻下摇摆牵引法治疗桡骨远端伸直型及屈曲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广东医学.2008,29(3).-460-46213. 林定坤教授治疗颈椎病经验介绍 新中医.2008,40(2).-7-914. 薄智云腹针疗法治疗腰腿痛经验总结 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30-3115. 经皮椎体成形术及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原因探讨 广东医学.2008(1).-166-16616. OBIF棒内固定治疗家兔股骨髁骨折的实验研究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7).-786-79017. USS脊柱内固定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35例 广东医学.2007,28(10).-1646-164718. 薄氏腹针结合正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9).-48-4919. 平衡针配合孙式手法治疗落枕48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7,39(8).-50-5120. OBIF可吸收材料植入对小鼠T淋巴细胞总数及亚群影响的实验研究 河北医药.2007,29(6).-542-54421. 孙氏手法合薄氏腹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0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7,39(7).-53-5422. 孙氏手法治疗枕下三角区综合征的临床评价 按摩与导引.2007,23(6).-7-823.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新中医.2007,39(5).-38-3924. 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刀治疗临床文献的评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4).-34-3725. 围手术期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对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功能的影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7,17(5).-365-36726. 孙氏手法治疗颈神经后支源性颈肩痛的临床评价 按摩与导引.2007,23(5).-8-927. 临床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中的应用评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1).-15-1628. 张力带内固定+爱克曼线修补治疗锁骨远端NeerⅡ型骨折18例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6,14(6).-63-6429. 233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的非手术治疗特点与效果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61-256230. 试论中西医结合诊治颈椎病的切入点 新中医.2006,38(11).-4-531. 参麦液关节腔内注射对症状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2006,18(10).-9-1032. 旋转手法结合五籽散外熨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例 陕西中医.2006,27(10).-1278-128033. 三仁汤治疗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的临床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6).-1045-104634.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 广东医学.2006,27(4).-476-47735. 术中自体血回输在脊柱手术中的运用 广东医学.2006,27(4).-494-49536. 前屈位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广东医学.2006,27(1).-66-6737. 参麦注射液对体外培养软骨细胞增殖及DNA合成的影响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6).-15-1838.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老年虚寒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5,13(6).-21-2439. 膨胀式椎体成形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5,7(12).-1139-114240. 药浴、早期功能锻炼配合手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 按摩与导引.2005,21(9).-32-3341.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68例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22(5).-33-3442. 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广东医学.2005,26(10).-1391-139243. 牛蒡子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8例 中医药学刊.2005,23(11).-2073-207444. 腹针疗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5例疗效观察 新中医.2005,37(10).-64-6545. 邓晋丰治疗退行性颈腰痛用药特点初探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9).-880-88146. 石仰山从痰湿论治骨伤科疾患经验 中医杂志.2005,46(9).-664-66547.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辨证规律的探讨 中国医学工程.2005,13(4).-444-44548. 椎板间隙入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初步报告 中国内镜杂志.2005,11(7).-758-76149. 腹针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观察 按摩与导引.2005,21(8).-29-3050. 从虚论治颈性眩晕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5,3(11).-977-97851. 邓晋丰教授以通法治疗腰腿痛经验介绍 新中医.2005,37(6).-13-1452. 参麦液对早期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NO、TGF-β1表达的影响 中国骨伤.2005,18(3).-142-14353. 石仰山教授从痰湿论治骨伤科疾患经验 中医药导报.2005,11(2).-8-8,2254. 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国骨伤.2004,17(12).-753-75455. 关节腔内注射参麦液对膝骨关节炎的初期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2004,16(4).-37-3756. 脊柱后路显微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6(7).-795-79757. 负重可活动半月板TACK全膝关节置换的近期疗效观察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3,11(12).-804-80658. 粉碎性桡骨远端骨折60例 中国骨伤.2003,16(3).-154-15459. 骶管封闭结合药油盆蜡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应用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2,10(4).-48-4960. 改良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胫骨结节骨折 中医正骨.2002,14(1).-27-2861. 外固定支架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不稳定型桡骨远端骨折 中医药学报.2002,30(5).-42-4362. 运动疗法对腰腿痛的发生及复发的防治 广东医学.2002,23(9).-947-94863. 腰椎管狭窄征术后的中医药辨证治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1,9(4).-51-5364. 手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顽固性网球肘新中医.2001,33(1).-29-2965. 牵引推按法配合红花注射液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广东医学.2001,22(5).-444-44566.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和进展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1,7(4).-372-37467. 多方位床边持续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2例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9).-80-8068. 高能震波结合外敷双柏油膏治疗跟痛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7).-55-5669. 高能震波结合外敷双柏汕膏治疗跟痛症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17(4).-316-31770. 严重撕脱性断臂再植成功一例报告 广州中医学院学报.1993,10(3).-129-130

腰椎间盘突出是退化性病变,其病理是突出部位的水肿,粘连,无菌性炎症压迫神经根引起的疼痛麻木,采用中医药物外敷可以使突出物、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的充血、水肿等无菌性炎症反应消退,迫使椎间盘养分吸收,弹性增强,最终解除疼痛,直至症状完全消除,而且康复后不易复发。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避免久站久坐,宜选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弯曲.

平时注意不要久坐久站,不要干重体力活,不要过度劳累,不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的姿势,不要睡软床,最好睡硬板床。通常的腰椎间盘膨出治疗方法是药物止痛,按摩和理疗,虽然短期内能缓解腰椎间盘膨出,但常常是反复发作,花费不菲而仍是久治不愈,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加重。医学界一致认为腰椎间盘膨出是不合理的姿势所致,所以治疗的根本应该是矫正不合理的姿势。倒走一直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式,倒走过程中可以有效矫正腰部(腰椎前凸)的不合理姿势,减小骨盆前倾和腰椎前凸的同时,还能锻炼自身肌肉,使腰椎间盘膨出得到有效缓解和治疗。你可以试一下倒走,看疼痛感会不会减轻。倒走时注意穿平底鞋,小步子慢走。 倒走如果不方便,可以做无实物模拟体验,赤足或穿平底鞋,前脚掌踩一本20毫米左右厚的书,坚持直立,体验时间越长越好,感觉一下,疼痛有无减轻。如果可以减轻疼痛的话,考虑到安全性和不容易坚持,可以穿一双前高后低的负跟鞋,鞋底是前高后低的,能够强制人体重心后移,与倒走的原理完全相同,能有效减小骨盆前倾和腰椎前凸。穿上前高后低的负跟鞋,正常向前行走也具有倒走的作用,这样使日常散步也具有的倒走锻炼的康复作用。相对于以往短时间的倒走锻炼,效果大大增加,而且更加巩固,最重要的是非常安全,完全解除了倒走的安全隐患。全面解决了倒走健身锻炼的不足,是最新的腰椎间盘膨出康复治疗方法。并且,穿负跟鞋与其他的医疗手段是互不抵触的,它不是偏方,而是人体力学研究的科学结论,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获得三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而且还通过了国际专利的审查。

你好,腰椎间盘膨出通过中药调理,外用专业追凤舒筋的贴膏,适当的理疗是可以治愈的。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劳逸结合,避免久站久坐,宜选用硬板床,尽量卧床休息,不要劳累,可以适当倒走,吊杠

腰椎病论文

我们每天都在动,腰椎不好的话,对生活工作将造成巨大不便。应该你也知道,它的病因是因为某些外部冲突或长期坐姿不当,造成腰椎关节纤维环软骨的损伤、移位、松动,导致髓核突出,刺激了穿行在脊柱中的中枢神经或马尾神经引起疼痛,严重的就造成了坐骨神经痛而累及臀部双腿甚至足部引起疼痛酸麻。 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的关键在于纤维环的恢复。目前医院里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基本上是以缓解疼痛为目的,但疼痛一时止住了,又会复发,并且可能一次比一次更加严重,所谓治标不治本。 拔罐、电疗、按摩等方法也不错,但毕竟属于理疗手法,基本上只是作用于肌肉部分,可以暂时舒缓肌肉不适,但是对于损伤的腰椎间盘和纤维环软骨内部没有什么效果。手术治疗也是一个办法,万不得已而为之,一定要慎而又慎,毕竟脊柱上贯穿着中枢神经,风险太大。至于社会上的很多“偏方”“祖传秘方”之类的,多有不实,一定要警惕。正是有鉴于传统治疗的局限性,从80年代到现在,世界上各发达国家(美日欧等)开始盛行摄取纯天然锯峰齿鲛软骨粉来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并取得了纤维环软骨再生的临床验证。在欧洲一些国家,已把纯天然锯峰齿鲛软骨粉萃取物认定为药品,日本也选定了专门企业提供临床之用。 纯天然锯峰齿鲛软骨粉除了有抑制、改善、甚至根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功效外,更可贵的是没有副作用,没有药物依赖性,因此被发达国家当作代替疗法的一环,开始广泛地用于临床之中,形成代替疗法的巨大潮流。而且它不像药品那样越吃越没有效果,或产生药物依赖性。相反,它随着体内的积累效果越来越明显,而且没有副作用,在中国也正在迅速普及之中,问题是可能价格稍贵,你可以去了解一下,然后根据自身的病情和经济条件调整用量,一段时间后应该可以痊愈。祝早日彻底康复!

腰椎间盘突出矫正地基很关键(科技部主管《大众科技报》2010年1月22日作者:吴华)腰椎间盘突出是当代社会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且日趋年轻化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姿势性问题是病因腰椎间盘突出的原因多数是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姿势所导致最初的表现只是姿势不正弯腰驼背局部的过度受力时间久了会造成软组织的慢性损伤形成腰肌劳损等慢性腰痛所以也称姿势性腰痛而腰椎间盘突出则是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积累的结果既然姿势性问题是病因那么无论是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后的康复矫正姿势都是不可或缺的合理的姿势是康复运动的基础和前提否则病因的问题不解决只能是反复发作恶性循环越来越重人的姿势是一个力学整体重心的作用至关重要大家可以自我感觉一下:以最挺拔的姿势站立重心一定是位于脚跟部位;而弯腰驼背时重心一定会前移从足部解剖结构而言粗大坚实的足跟是最适合承重的部位也是人类特有的进化的标志这都是科学界的共识那么如何让人体重心后移就是矫正姿势的核心和原则倒走效果好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守治疗方法目前公认效果最好的是倒走其根本就是作为反向运动能有效强制人体重心后移从而矫正姿势同时也就容易解释为什么高跟鞋会导致和加重腰痛症状因为它的作用是强制人体重心前移从人体力学角度讲鞋对于人就相当于建筑物的地基地基前倾重心必然前移脊柱的弯曲加大高跟鞋被称为腰椎杀手道理也就在于此所以大夫们都会告诫椎间盘突出患者不宜穿高跟鞋患者也都加以注意中跟鞋有害无益在这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作为具有同样不利作用的中跟鞋却被忽略了中跟鞋的危害和高跟鞋仅仅是量的差异中跟鞋和高跟鞋之间是中高跟鞋二者是无法分隔的过渡关系任何高度的鞋跟其地基作用都会导致人体重心的前移对腰椎降有害无益某些中跟鞋有益降的说法有违最基本的逻辑并非来自于科学界相反早在2000年的中华医学会足踝外科学术年会上就有论文全面论述中跟鞋的不利认定中跟鞋有益降是伪科学得到了足外科专家陈宝兴教授的大力推荐和支持说破无毒中跟鞋的问题并不可怕知道了可以避免可怕的是浑然不知把伤害当保护则更加可怕明辨是非趋利避害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治疗尤为重要很多人把带跟的鞋换成平底鞋腰痛症状就感觉明显减轻地基的作用很重要既然明白了地基的原理和作用那么做反向操作就可以达到化害为利的效果大家可以做个垫高前脚的试验赤足站立前脚踩一本20毫米厚度的书让脚掌高于脚跟这样人体的重心就被强制后移姿态立刻趋于挺拔方法简单但非常有效这就是地基的作用在医学界该方法被用于姿势性腰痛的康复称为腰痛足疗法后来被更多的专家应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的保守治疗称为姿态调衡法取得很好的效果并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在舞蹈界这也是最常用的矫正姿势方法重心后移和姿态的挺拔是严格对应的对地基的矫正是对人体力学状态的根本性矫正姿势矫正贵在坚持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姿势矫正除了可行的方法还需要一定时间的坚持为了便于坚持可以选用鞋底为前高后低的矫形鞋也叫负跟鞋在日常生活中坚持使用就等于把强制重心后移的姿势矫正延伸到日常生活之中可作为倒走的替代更安全更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效果类似的产品在发达的欧美国家比较常见被称为地球鞋在日本最为普及特别是腰痛患者对此好评如潮------------------------------------延伸阅读:矫正地基与比萨斜塔的拯救闻名遐迩的比萨斜塔在倾斜加剧濒于倒塌之际正是因矫正了地基而得以拯救的为了避免比萨斜塔继续向南倾斜专家们从北侧地基下抽土使南侧的地基相对抬升强制斜塔重心向反方向移动又重新回到安全范围之内在建筑界这种方法称为地基应力解除法在拯救濒危建筑方面广泛应用发挥着巨大作用

椎间盘具有缓冲和固定的作用,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会分解和退化,会失去它的缓冲作用。如果受到过度压力,椎间盘被挤压后,就会压迫神经,或者纤维环破裂后里面果冻状的髓核漏出刺激神经,就会引发局部组织出现炎症,进而导致腰痛、麻木等一系列症状。

正规有效的治疗方法

选择正规有效、没副作用的治疗方法是关键,中医认为,椎间盘突出为风寒湿邪所致,较多治疗椎间盘突出是以祛风散寒、活血化瘀为目的,遵循中医通则不痛的原理,所以效果很彻底。注意防寒保暖。

现在网络已经普及,很多事情人们都是通过网络来寻找方法。现在很多人就已经通过网络查找有效方法,大家可以微信搜索小程序:治腰突特效药,就可以获得保守治疗的方法,是最好的选择。因为无论是做手术,还是大的或者是微创,都会对我们精密的椎间盘组织有损害,

并且是不可逆转。异样的感觉会伴随着你一生无法消除。利用传统的中药外敷跟配合适当的体育锻炼,是可以有效减轻疼痛并且达到治愈的目的。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传统治疗方法

1、保守治疗:包括药物、推拿、热疗等。药物多以止痛药为主,可以很有效的缓解疼痛,但是这些药物对胃肠道有很大的副作用。推拿之类的方法,也只是缓解疼痛。

2、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发病,且已有马尾症状就必须采取手术治疗。但若还没到那个地步,莫选择手术疗法。因为手术治疗创伤大、并发症多并不是患者的最佳选择。

3、微创疗法:能迅速减轻和缓解疼痛症状、延缓腰椎破坏和恢复腰椎活动度,阻止椎间盘和骨破坏,防止畸形和残废。

脊柱侧凸Harrington矫形术后断棍的力学因素分析与治疗 翁习生 仉建国、邱贵兴、金今、林进 中华骨科杂志1998,18(3),131-133The study on autoimmune pathology in osteoarthritis翁习生 李秉璐、任玉珠、邱贵兴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1998,13(2):116-118腰椎椎板切除手术后硬膜外粘连的预防 翁习生 邱贵兴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1998,7(5)髌骨软骨粘弹特性的实验研究 翁习生 仉建国、张嘉、邱贵兴、马洪顺、朱庆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99,21(1)鸡松果体切除术后血清褪黑激素变化及其与脊柱侧凸发生的关系 翁习生 邱贵兴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1999,9(3)173应用TSRH三维矫形系统治疗脊柱侧凸 翁习生 邱贵兴、沈建雄、赵宏、郑忠、金今、王以朋、田野、林进、仉建国 中华骨科杂志 2000,20(3),142-145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腐蚀现象 翁习生 邱贵兴 中华骨科杂志;20(4)颈椎间盘突出并发育性椎管狭窄的前后路手术效果比较 翁习生 邱贵兴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 10(3)Three-dimensional correction of scoliosis using TSRH instrumentation 翁习生 仉建国、邱贵兴、沈建雄、赵宏、金今、王以朋、田野、林进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2001,16(2)98-102内固定在退变性腰椎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翁习生 邱贵兴 中华骨科杂志2001,21(7),437-439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远期疗效评价 翁习生 邱贵兴、张嘉、杨新宇、李书纲、赵宏、金今、沈建雄 中华骨科杂志 2001,21(11),662-665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骨缺损的重建 翁习生 邱贵兴、李军伟 中华骨科杂志2001,21(12),730-733退变腰椎间盘组织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研究 翁习生 沈建中、邱贵兴、杨新宇、李书纲、赵宇 中华骨科杂志 2002,22(1),7-10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失误及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 翁习生 李军伟、邱贵兴、赵宏、金今 中华骨科杂志 2003,23(2):65-68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并发症分析 翁习生 邱贵兴、张嘉、李书纲、杨新宇、王以朋、仉建国、叶启彬、林进、田野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2,24(3)294-297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 翁习生 李连华、邱贵兴、李军伟、田野、沈建雄、王以朋、金今、叶启彬、赵宏 中华外科杂志 2002,40(9)669-672胸腰椎骨折整复内固定后是否应植骨融合 翁习生 徐宏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2,12(5)328-329椎弓根螺钉断钉取出器的研制与应用 翁习生 李军伟、李书纲、邱贵兴、李连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3,13(3)183-185矫形支具对青春期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价值 翁习生 王胜利、徐宏光、邱贵兴 中华骨科杂志 2003,23(3)177-180构建特发性脊柱侧弯椎间盘终板抑制消减cDNA文库的方法和意义,吴志宏、翁习生、郭树彬、何海龙、刘勇、杨榆、杨新宇、王以朋、邱贵兴、中华医学全科杂志,2003,2(6)7-10椎弓根螺钉不同翻修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 翁习生 邱贵兴、赵卫东、李书纲、李军伟、李连华 中华骨科杂志 2003,23(10)622-626椎弓根螺钉翻修术 翁习生 邱贵兴、李军伟、赵宏、仉建国、沈建雄、林进中华骨科杂志 2004,24(9)515-519组合式翻修股骨假体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的初步应用 翁习生 李军伟,邱贵兴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4,26(2):182-187同种异体与自体骨移植治疗脊柱侧凸的前瞻性研究 翁习生 邱贵兴、李军伟、李书纲、金今、王以朋 中华骨科杂志 2004,24(10)577-580特发性脊柱侧凸后路矫形中尾侧椎应用椎弓根螺钉与椎板构固定的效果比较翁习生 李连华、邱贵兴、王以朋、仉建国、沈建雄、赵宏、林进、金今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05,15(4)207-210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翁习生 继续医学教育 2006,20(12)51-682型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新西兰兔关节软骨细胞的体外研究,翁习生等,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1)1489-1492高屈曲度假体与全髁型假体早期临床疗效比较 翁习生 王炜、高增鑫、黄志峰、盛林、邱贵兴 实用骨科杂志 2007,13(1)25-27转化生长因子?1在骨赘发生过程中的基因表达,翁习生等,中国医学科学院,2007,29(4)522-527An Innovative Broken Pedicle Screw Retrieval Instrument, Weng XSH etl,J Spinal Disord Tech,2007,Volume 20,Number 1,February82-84血友病性假瘤的临床特点分析,翁习生等,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7)1181-1184血浆膜微粒与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的相关性研究,翁习生等,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08,1(3)217-223关节成形术治疗血友病性关节病,翁习生等,中华外科杂志,2008,46(11)809-812糖皮质激素对血浆细胞膜微粒改变的影响,翁习生等,中华医学杂志,2008,88(15)1017-1021 主要专著急诊骨科学骨折病人333个怎么办髓内钉内固定技术人工髋关节学四肢长管状骨折内固定膝关节创伤及疾病的MRI图谱

颈椎病腰椎病论文

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论文【1】

摘要:筋骨并重、气血并重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优势。

通过对颈椎病患者风池、肩井、大椎等穴位的推拿,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不适症状。

本文就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针灸 推拿 治疗 颈椎病 应用

1 前言

颈椎病是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致使神经、血管、骨髓等受损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中老年人。

筋骨并重、气血并重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优势。

通过对颈椎病患者风池、肩井、大椎等穴位的推拿,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不适症状。

本文就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2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颈型颈椎病。

仅以颈部轻微疼痛不能较持久地看报、书写,颈部活动基本正常,无上肢放射痛。

神经根型颈椎病。

除颈部疼痛外,可出现明显上肢放射痛,呈阵发性加剧。

颈部活动度受限或僵硬感。

患肢乏力,握力减弱,手指麻木等。

脊髓型颈椎病。

颈痛伴四肢麻木、僵硬、力量减弱;手不能持物和自如活动;行走笨拙,甚至不能站立与行走,直至瘫痪。

部分患者胸、腹部有明显束带感,异常不舒服。

大便失禁,排尿困难或尿急、尿频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痛、眩晕、头痛、视觉症状(复视、幻视、视力下降),甚至猝倒,但意识无障碍。

这些症状的出现常与头颈转动有关。

交感型颈椎病。

颈痛伴偏头痛、头晕、头胀、视物模糊、耳鸣、耳聋。

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或有疼痛。

肢体发凉,皮温降低,手指麻木、肿胀或痛觉过敏等。

3 针灸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

颈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天柱、肩井、后溪。

神经根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肩井、曲池、外关、合谷。

脊髓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

椎动脉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百会。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风池、百会、内关、合谷、大椎。

颈部夹脊穴主治相关症状:颈4-5适应症——上臂外侧疼痛或麻木;颈5-6适应症——上臂外侧,前臂桡侧疼痛、麻木,拇指、食指麻木;颈6-7适应症——上臂外侧,前臂桡侧疼痛、麻木,食指、中指麻木;颈7-胸1适应症——上臂、前臂尺侧、小指、无名指麻木。

颈部夹脊取穴法:根据X线或CT提示的颈椎病变及症状进行颈夹脊针刺,强调针感至患侧肩背、前臂、手指为佳。

平补平泻手法,施以温针治疗,每日1次。

以上穴位辨证加减,针刺得气之后施以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10次一疗程,连续2-3个疗程。

治疗可配合刺络放血:根据病变的相应夹脊穴寻找压痛点,阳性反应点局部放血,三棱针散刺,立即拔罐吸出瘀血5毫升左右。

4 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

患者取正坐位,头部稍前屈,充分暴露施术部位。

术者立于患者身后,先以拇指揉拔理筋,解痉通络止痛,在风府至大椎段进行揉拔,在压痛点上反复施术,然后用拇指或掌根揉第一椎至第七椎两侧,使肌肉温热松驰,最后用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低头,术后用一肘关节托住患者下颌向前上牵引。

术者另一手大拇指固定偏歪棘突处,在牵引颈椎状态下,当患者关节旋到绞索处,于紧张状态时,猛用力旋转侧搬,常听到弹响声,小关节复位,左右各一次,手法完毕。

脊髓型颈椎病,有骨折,年老体弱者,不宜使用定点旋转复位法。

基本操作法。

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其后,先以轻柔的滚法施于健侧斜方肌的中、上部位,逐步过渡到患侧斜方肌,同样以中、上部位为主,约1~2分钟,这属于适应性治疗阶段。

其次以指揉法施于风池、肩井、阿是诸穴每穴约1分钟,并适当配合颈部屈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的被动运动。

再继以上法于患侧施用滚法,仍以斜方肌、冈上肌部位为主,并配合颈部六个方向的被动运动,约5分钟左右。

最后在痛点做按压、弹拨法,拿肩井,按揉列缺、曲池穴,搓肩背结束治疗。

此法适用于颈型颈椎病的操作治疗;同时也可作为其他各类型颈椎病的基础治疗。

辨证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在基本操作基础上。

第一加定点按压旋颈法,即一手以拇指指腹固定按压在颈椎棘旁压痛点;另一手屈肘以肘窝夹住患者下颌作轻轻上提再缓缓旋动颈椎l~2次。

第二加颈部端提牵伸法,医生以双手紧挟患者双侧下颌作缓慢向上的端提牵伸动作3~5次。

第三加根据脊神经所分布的患肢区域作上肢推拿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基本操作完成后,加背部(俯卧位)膀胱经的滚法和督脉经的按压法,约5~8分钟。

继而沿膀胱经从臀、股后、小腿后至眼跟用滚法;辅以按压环跳,指揉委中,拿承山,拿跟腱约3~5分钟。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施滚法于股前经小腿前外侧至足背约3~5分钟;并辅以下肢屈伸的被动运动和按揉足三里、阳陵、解溪诸穴。

最后再取坐位,作双上肢的推拿治疗,以手部为重点约3~5分钟。

椎动脉型颈椎病。

在基本操作完成后。

第一加强颈项部两侧的指揉法,3~5分钟。

第二加头部推拿法(前额分法、抹法、按法、五指拿法、扫散法等约3~5分钟)。

交感型颈椎病。

在基本操作完成后。

加其中的头部推拿法和按揉百会穴。

再加指揉膻中、内关、三阴交约3~5分钟。

5 总结语

综上所述,颈椎病致病因素复杂,一般认为颈椎退变、慢性劳损、颈部外伤为主要因素,体位姿势不当、工作职业习惯、情绪紧张、疲劳、潮湿受凉是发病主因。

中医属痹证、痿证、头痛、眩晕、项强、颈筋急、颈肩痛等病证范畴。

颈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颈部疼痛、僵硬、酸胀。

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督脉空虚、筋肉失养、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头部及上肢多种症状。

颈椎病主要与督脉和手、足太阳经密切相关。

因此,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更要注重自我保健调理,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

避免颈部保持单一姿势时间过长,在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脑工作之余,可以多做颈部保健操,加强颈部功能活动锻炼:前俯后仰,左右环顾等颈部动作,活动范围由小逐渐加大,活动量亦应由弱到强,逐渐适应;做顺时针、逆时针的环绕动作,反复运动,切忌急剧大幅度地猛烈活动,感觉头晕时,应立即停止。

经常活动颈椎能够缓解肌肉紧张,达到预防缓解颈椎病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学双.颈椎病的诊断与针灸治疗[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2】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

方法: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治疗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确诊后进行针灸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95%治疗后比较理想,治疗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5%)(P<);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为(±天),并发症为(1(2%))优于对照组(P<);实验组96%对我院满意度较高,高于对照组(P<)。

结论:颈椎病发病率较高,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推拿;临床效果

颈椎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这种疾病机制复杂,患者发病时主要是由于机体供血不足造成,患者发病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活动不便、疼痛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目前,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如: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但是,这些方法治疗后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且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

近年来,针灸推拿在颈椎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1]。

为了探讨颈椎病患者中采用针灸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

对近年来在我院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

调研中,男57例,女43例,其年龄在39-84岁,平均年龄为±岁。

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患者均得到确诊,符合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

两组入院时间、年龄等差异不显著(P>),具体见表1。

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主穴取颈夹脊和风池穴。

(2)配穴根据临床不良症状取穴。

有上肢酸痛麻木症状患者,取肩井穴、肩外俞、天宗、曲池和外关穴;有下肢酸痛麻木症状患者,取殷门穴、环跳穴、昆仑穴、委中穴、阳陵泉和足三里,根据受累神经部位和程度辩证加取相应的经脉穴位。

(3)主穴针刺手法:针尖向主穴斜刺,刺入深度约为寸,患者有强烈针感和放射感为宜[2]。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患者治疗过程中让患者保持坐位姿势,并让患者头部向前倾,使得颈部充分暴露,先以拇指揉拔理筋,解痉通络止痛,然后在患者风府至大椎段进行推拿,用拇指或掌根揉第1椎至第7椎两侧,最后用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推拿过程中患者低头,推拿过程中托住患者下颌向前上牵引。

另一手大拇指固定偏歪棘突处,在牵引颈椎状态下,当患者关节旋到绞索处,于紧张状态时,猛用力旋转侧搬,小关节复位,左右各1次[3]。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颈椎功能恢复,患者生活能够自理。

显效:患者疼痛等症状得到改善,患者能够简单运动。

有效:患者疼痛、活动不便等得到缓解,患者需卧床休息。

无效:患者症状没有变化甚至有加重迹象。

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 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3 讨论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中老年人中发病率高),患者发病时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目前,对于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临床上还不是很清楚。

但是,医学界普遍认为这种疾病与压迫和椎动脉交感神经丛受到刺激有关。

从中医角度来看,颈椎病属于“眩晕”范畴。

而眩晕主要是由于痰浊中阻、气血不足、肝肾阴虚之分,但是这种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髓海不足。

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至关重要[5]。

而针刺近年来在颈椎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这种方法能够使得毫针和患者颈椎组织紧密联系,患者治疗时能够放松周围组织,畅通患者筋骨,改善颈部血运,并且采用针灸治疗只有针头和患者颈椎组织相连,不会对其他组织产生损伤,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能增强患者针感,扩大感传范围,从而改善患者症状。

本次调研中,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为(±天),并发症为(1(2%))优于对照组(P<);实验组96%对我院满意度较高,高于对照组(P<),这个结果和罗宇等人[4]实验结果相同。

此外,推拿是我国中医传统的一种较为常见和有效的外治手段,主要采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肌肉及穴位的按摩,帮助患者颈椎部分气血运行,具有扶伤止痛,调和阴阳等作用,并且推拿还能够缓解患者肌肉,改善椎间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患者全身血液循环。

临床上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治疗效果更好,这种治疗方法能够使相邻的椎体短暂性分开,同时增大了椎间隙和椎间孔,能够减轻颈椎退变对血管的机械压迫和对颈神经根的刺激。

本次调研中,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高于对照组(85%)(P<),这个结果和王玉胜等人[5]实验结果相同,由此看出:针灸推拿在颈椎病中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颈椎病发病率较高,机制比较复杂,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效果理想,治疗后并发症较少,愈合时间段,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冬娣,李有武.针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0,(08):79-81.

[2] 王立新,李秀彬,等.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42-43.

[3] 刘仿林,赖流番.手法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6例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0,(14):22-23.

[4] 罗宇,傅求真,陈小余,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与颈椎不稳[J].中国临床康复,2012,2(7):4265.

[5] 王玉胜.腹针配合艾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1,4(2):243-244.

神经根型主要发病于中、老年人,发生率仅次于颈型。病因主要由于颈椎、椎间孔、邻近组织粘连、关节错位等病变使神经受压刺激所致,其中以颈5、6、7神经受累多见。其症状是受累一侧单根或几根的神经根由颈部向肩、臂、前臂及手部呈电击样放射,常为钻痛或刀割样痛,多数还可表现患侧上肢沉重无力,麻木等感觉,病程较长者可发生肌肉萎缩,咳嗽、打喷嚏、上举、头颈过伸或过屈等活动诱发加剧。检查患者颈项强硬,活动受限,颈生理前凸变小,颈部有多处压痛点,最有诊断意义是相应颈椎两侧有放射性压痛。压头试验,上举试验、臂丛神经牵挂试验常为阳性,X线检查,颈椎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椎间隙变窄,钩椎关节骨刺,椎间孔缩小,少数有椎体或关节脱位等改变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表现分布表:颈椎体间隙 受累神经根 放射部位 感觉障碍区 肌无力与萎缩颈4-5 颈5 沿肩顶至上臂外侧 颈 三角肌颈5-6 颈6 沿肩顶,上臂外侧前臂背侧至母指和示指 颈4-6 肱二头肌颈6-7 颈7 沿上臂后外侧,前臂背侧至中指 颈 肱三头肌颈7-胸1 颈8 沿上臂内侧,前臂尺侧至小指 颈7 手部小肌肉

论文腰颈椎病

由于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各种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随之加重,尤其是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很少活动的人群,颈椎病、腰椎病变如影随形而来,慢慢腐蚀着我们的健康。颈椎病又称作颈椎综合症,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脱出症的总称,是一种因为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引起的疾病。颈椎病由于颈椎骨质增生、韧带钙化、周围软组织水肿压迫了血管,导致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硬化,我们会出现颈项僵痛、头痛、头昏、耳鸣、健忘、胸闷、心烦等症状,有些颈椎病因为压迫神经,还会导致肢体麻木、无力、甚至瘫痪。腰椎病又名腰椎间盘髓核突出症,它是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椎退行性病变、风湿或者类风湿性腰痛、肾虚性腰痛等疾病的总称。腰椎病除了会导致腰腿痛症状之外,还可能导致肠痉挛、肠麻痹、习惯性便秘、肠功能紊乱、排尿障碍及痛经等症状。治疗不及时,还会导致高血压、脑中风、大小便失禁,甚至造成终身瘫痪。 不管是颈椎病、还是腰椎病,都严重危害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我们一定要对各种致病因素采取及时有效的预防措施,并且及早治疗,这样,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病率,减轻病情。过去,“牵引”是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之一,但是近年来发现,在使用“牵引”治疗之后,特别是那种长时间使用“牵引”的颈椎病患者,症状不仅没有减轻,反而加重了。事实证明,牵引不仅无法促进颈椎生理曲度的恢复,反而牵引拉直了颈椎,弱化了颈椎的生理曲度,因此,颈椎病患者应当谨慎使用牵引疗法。

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论文【1】

摘要:筋骨并重、气血并重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优势。

通过对颈椎病患者风池、肩井、大椎等穴位的推拿,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不适症状。

本文就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针灸 推拿 治疗 颈椎病 应用

1 前言

颈椎病是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退行性改变,致使神经、血管、骨髓等受损所产生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常见于中老年人。

筋骨并重、气血并重是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优势。

通过对颈椎病患者风池、肩井、大椎等穴位的推拿,能够有效的缓解颈椎病患者的不适症状。

本文就针灸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进行初步探讨。

2 颈椎病的临床症状

颈型颈椎病。

仅以颈部轻微疼痛不能较持久地看报、书写,颈部活动基本正常,无上肢放射痛。

神经根型颈椎病。

除颈部疼痛外,可出现明显上肢放射痛,呈阵发性加剧。

颈部活动度受限或僵硬感。

患肢乏力,握力减弱,手指麻木等。

脊髓型颈椎病。

颈痛伴四肢麻木、僵硬、力量减弱;手不能持物和自如活动;行走笨拙,甚至不能站立与行走,直至瘫痪。

部分患者胸、腹部有明显束带感,异常不舒服。

大便失禁,排尿困难或尿急、尿频等。

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痛、眩晕、头痛、视觉症状(复视、幻视、视力下降),甚至猝倒,但意识无障碍。

这些症状的出现常与头颈转动有关。

交感型颈椎病。

颈痛伴偏头痛、头晕、头胀、视物模糊、耳鸣、耳聋。

心律不齐,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或有疼痛。

肢体发凉,皮温降低,手指麻木、肿胀或痛觉过敏等。

3 针灸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

颈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天柱、肩井、后溪。

神经根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肩井、曲池、外关、合谷。

脊髓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环跳、阳陵泉、足三里、昆仑。

椎动脉型颈椎病。

风池、颈夹脊穴、百会。

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风池、百会、内关、合谷、大椎。

颈部夹脊穴主治相关症状:颈4-5适应症——上臂外侧疼痛或麻木;颈5-6适应症——上臂外侧,前臂桡侧疼痛、麻木,拇指、食指麻木;颈6-7适应症——上臂外侧,前臂桡侧疼痛、麻木,食指、中指麻木;颈7-胸1适应症——上臂、前臂尺侧、小指、无名指麻木。

颈部夹脊取穴法:根据X线或CT提示的颈椎病变及症状进行颈夹脊针刺,强调针感至患侧肩背、前臂、手指为佳。

平补平泻手法,施以温针治疗,每日1次。

以上穴位辨证加减,针刺得气之后施以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10次一疗程,连续2-3个疗程。

治疗可配合刺络放血:根据病变的相应夹脊穴寻找压痛点,阳性反应点局部放血,三棱针散刺,立即拔罐吸出瘀血5毫升左右。

4 推拿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

患者取正坐位,头部稍前屈,充分暴露施术部位。

术者立于患者身后,先以拇指揉拔理筋,解痉通络止痛,在风府至大椎段进行揉拔,在压痛点上反复施术,然后用拇指或掌根揉第一椎至第七椎两侧,使肌肉温热松驰,最后用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低头,术后用一肘关节托住患者下颌向前上牵引。

术者另一手大拇指固定偏歪棘突处,在牵引颈椎状态下,当患者关节旋到绞索处,于紧张状态时,猛用力旋转侧搬,常听到弹响声,小关节复位,左右各一次,手法完毕。

脊髓型颈椎病,有骨折,年老体弱者,不宜使用定点旋转复位法。

基本操作法。

患者取坐位,医生立于其后,先以轻柔的滚法施于健侧斜方肌的中、上部位,逐步过渡到患侧斜方肌,同样以中、上部位为主,约1~2分钟,这属于适应性治疗阶段。

其次以指揉法施于风池、肩井、阿是诸穴每穴约1分钟,并适当配合颈部屈伸,左右侧屈和左右旋转的被动运动。

再继以上法于患侧施用滚法,仍以斜方肌、冈上肌部位为主,并配合颈部六个方向的被动运动,约5分钟左右。

最后在痛点做按压、弹拨法,拿肩井,按揉列缺、曲池穴,搓肩背结束治疗。

此法适用于颈型颈椎病的操作治疗;同时也可作为其他各类型颈椎病的基础治疗。

辨证治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

在基本操作基础上。

第一加定点按压旋颈法,即一手以拇指指腹固定按压在颈椎棘旁压痛点;另一手屈肘以肘窝夹住患者下颌作轻轻上提再缓缓旋动颈椎l~2次。

第二加颈部端提牵伸法,医生以双手紧挟患者双侧下颌作缓慢向上的端提牵伸动作3~5次。

第三加根据脊神经所分布的患肢区域作上肢推拿治疗。

脊髓型颈椎病。

基本操作完成后,加背部(俯卧位)膀胱经的滚法和督脉经的按压法,约5~8分钟。

继而沿膀胱经从臀、股后、小腿后至眼跟用滚法;辅以按压环跳,指揉委中,拿承山,拿跟腱约3~5分钟。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施滚法于股前经小腿前外侧至足背约3~5分钟;并辅以下肢屈伸的被动运动和按揉足三里、阳陵、解溪诸穴。

最后再取坐位,作双上肢的推拿治疗,以手部为重点约3~5分钟。

椎动脉型颈椎病。

在基本操作完成后。

第一加强颈项部两侧的指揉法,3~5分钟。

第二加头部推拿法(前额分法、抹法、按法、五指拿法、扫散法等约3~5分钟)。

交感型颈椎病。

在基本操作完成后。

加其中的头部推拿法和按揉百会穴。

再加指揉膻中、内关、三阴交约3~5分钟。

5 总结语

综上所述,颈椎病致病因素复杂,一般认为颈椎退变、慢性劳损、颈部外伤为主要因素,体位姿势不当、工作职业习惯、情绪紧张、疲劳、潮湿受凉是发病主因。

中医属痹证、痿证、头痛、眩晕、项强、颈筋急、颈肩痛等病证范畴。

颈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颈部疼痛、僵硬、酸胀。

肝肾不足、气血亏损、督脉空虚、筋肉失养、经络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导致头部及上肢多种症状。

颈椎病主要与督脉和手、足太阳经密切相关。

因此,患者在治疗的同时,更要注重自我保健调理,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

避免颈部保持单一姿势时间过长,在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脑工作之余,可以多做颈部保健操,加强颈部功能活动锻炼:前俯后仰,左右环顾等颈部动作,活动范围由小逐渐加大,活动量亦应由弱到强,逐渐适应;做顺时针、逆时针的环绕动作,反复运动,切忌急剧大幅度地猛烈活动,感觉头晕时,应立即停止。

经常活动颈椎能够缓解肌肉紧张,达到预防缓解颈椎病目的。

参考文献

[1] 杨学双.颈椎病的诊断与针灸治疗[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效果研究【2】

【摘 要】目的:探讨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临床效果。

方法: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入院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根据治疗时间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照组确诊后进行针灸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95%治疗后比较理想,治疗有效率95%,高于对照组(85%)(P<);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为(±天),并发症为(1(2%))优于对照组(P<);实验组96%对我院满意度较高,高于对照组(P<)。

结论:颈椎病发病率较高,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效果比较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颈椎病;针灸推拿;临床效果

颈椎病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这种疾病机制复杂,患者发病时主要是由于机体供血不足造成,患者发病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活动不便、疼痛等,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

目前,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如: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但是,这些方法治疗后患者会出现多种并发症,且治疗效果也不尽人意。

近年来,针灸推拿在颈椎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1]。

为了探讨颈椎病患者中采用针灸推拿治疗的临床效果。

对近年来在我院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对来我院诊断、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患者治疗时间顺序分为两组。

调研中,男57例,女43例,其年龄在39-84岁,平均年龄为±岁。

患者入院时,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患者均得到确诊,符合颈椎病临床诊断标准。

两组入院时间、年龄等差异不显著(P>),具体见表1。

方法

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具体方法如下:(1)主穴取颈夹脊和风池穴。

(2)配穴根据临床不良症状取穴。

有上肢酸痛麻木症状患者,取肩井穴、肩外俞、天宗、曲池和外关穴;有下肢酸痛麻木症状患者,取殷门穴、环跳穴、昆仑穴、委中穴、阳陵泉和足三里,根据受累神经部位和程度辩证加取相应的经脉穴位。

(3)主穴针刺手法:针尖向主穴斜刺,刺入深度约为寸,患者有强烈针感和放射感为宜[2]。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患者治疗过程中让患者保持坐位姿势,并让患者头部向前倾,使得颈部充分暴露,先以拇指揉拔理筋,解痉通络止痛,然后在患者风府至大椎段进行推拿,用拇指或掌根揉第1椎至第7椎两侧,最后用定点旋转复位法,患者推拿过程中患者低头,推拿过程中托住患者下颌向前上牵引。

另一手大拇指固定偏歪棘突处,在牵引颈椎状态下,当患者关节旋到绞索处,于紧张状态时,猛用力旋转侧搬,小关节复位,左右各1次[3]。

疗效标准

痊愈:患者颈椎功能恢复,患者生活能够自理。

显效:患者疼痛等症状得到改善,患者能够简单运动。

有效:患者疼痛、活动不便等得到缓解,患者需卧床休息。

无效:患者症状没有变化甚至有加重迹象。

统计学处理方法

实验中,对患者治疗时的数据进行搜集,利用SPSS16软件进行分析,并进行 检验,实验结果采用(x±s)表示。

3 讨论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中老年人中发病率高),患者发病时会出现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给患者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目前,对于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临床上还不是很清楚。

但是,医学界普遍认为这种疾病与压迫和椎动脉交感神经丛受到刺激有关。

从中医角度来看,颈椎病属于“眩晕”范畴。

而眩晕主要是由于痰浊中阻、气血不足、肝肾阴虚之分,但是这种疾病的根本原因在于髓海不足。

因此,临床上探讨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至关重要[5]。

而针刺近年来在颈椎病患者中使用较多,并取得理想效果,这种方法能够使得毫针和患者颈椎组织紧密联系,患者治疗时能够放松周围组织,畅通患者筋骨,改善颈部血运,并且采用针灸治疗只有针头和患者颈椎组织相连,不会对其他组织产生损伤,患者治疗后并发症较少,能增强患者针感,扩大感传范围,从而改善患者症状。

本次调研中,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为(±天),并发症为(1(2%))优于对照组(P<);实验组96%对我院满意度较高,高于对照组(P<),这个结果和罗宇等人[4]实验结果相同。

此外,推拿是我国中医传统的一种较为常见和有效的外治手段,主要采用推、拿、提、捏、揉等手法进行肌肉及穴位的按摩,帮助患者颈椎部分气血运行,具有扶伤止痛,调和阴阳等作用,并且推拿还能够缓解患者肌肉,改善椎间关节活动功能,改善患者全身血液循环。

临床上采用针灸推拿治疗颈椎病治疗效果更好,这种治疗方法能够使相邻的椎体短暂性分开,同时增大了椎间隙和椎间孔,能够减轻颈椎退变对血管的机械压迫和对颈神经根的刺激。

本次调研中,实验组95%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治疗后症状得到改善,高于对照组(85%)(P<),这个结果和王玉胜等人[5]实验结果相同,由此看出:针灸推拿在颈椎病中的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颈椎病发病率较高,机制比较复杂,采用针灸推拿治疗效果理想,治疗后并发症较少,愈合时间段,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冬娣,李有武.针药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8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0,(08):79-81.

[2] 王立新,李秀彬,等.推拿配合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J].浙江中医杂志,2012,47(1):42-43.

[3] 刘仿林,赖流番.手法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76例疗效分析[J].医学综述,2010,(14):22-23.

[4] 罗宇,傅求真,陈小余,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与颈椎不稳[J].中国临床康复,2012,2(7):4265.

[5] 王玉胜.腹针配合艾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J].山东中医杂志,2011,4(2):243-244.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