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雾病,一个听上去似乎很动人的名字,
就其名字来讲,如烟似雾,
容易让人与环境中的烟雾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它与雾霾无关,
不是外界环境中的烟雾,
而是大脑中的烟雾.
10月20日-22日,烟雨蒙蒙的日子,来自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及国内的数十位烟雾病专家齐聚申城,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烟雾病专业人士近400人参加了首届中国烟雾病大会.
风起云涌查"真凶"
烟雾病又名"脑底异常血管网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脑血管疾病.它是由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因脑血管造影时呈现许多密集成堆的小血管影,形似烟雾,故名烟雾病.该病于1961年最早发现于日本,随后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以亚洲国家多见.我国开展烟雾病的研究起于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1977年,国内首次报道烟雾病.
烟雾病有什么特征?高发人群有哪些?我国的烟雾病发病状况怎样?
烟雾病有 2 个显著的外表特征:一个是缺血型,在儿童中间比较普遍;另一个是出血型,大多发生在成年人中,35-39岁.以成年人多见,且以男性出血性表现为多,无症状患者较少,鲜有家族史.临床研究发现,烟雾病患者没有性别差异,出血性患者的预后劣于缺血性,血管重建可降低出血性烟雾病患者的再出血率.
目前,烟雾病的病因不明确.虽有学者发现,个别家族中母子或兄妹可有类似疾病,考虑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根据临床、病理、免疫及实验室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那是一组后天发生的闭塞性脑血管病,可能与变态反应性脑血管炎有关.不过,基于种族易感性及家族聚集性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在烟雾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华山医院在浙江一个烟雾病高发社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病率为 /10 万;2010 年,来自我国南京的一项研究提示,该地区的烟雾病患病率为 万.与日本患病率和发病率分别达到 万和 万相比,差别不大.因此,关于烟雾病的发病原因还是我们未来研究的内容之一.
面对烟雾病逐渐高发现象,国内的临床专家在临床诊疗上进行了哪些开创性研究?诊疗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及对该病认识的加深,近年来,我国烟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及检出率都逐年上升,并逐步成为高发区.其原因可能与神经外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提高、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 MRA(磁共振血管造影)的普遍开展有关.
如今,我国的烟雾病研究与诊疗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迈入世界先进水平.华山医院通过老、中、青三代结合,形成了强大的烟雾病治疗团队.2005 年-2016年,每年治疗的烟雾病病例超过100例,其中,2013 年-2016 年 3 年中,每年病例超过 300 例,2015 年达到 445 例.这些病例的显微吻合通畅率超过98%,平均吻合时间低于 30 分钟,低于 5%的并发症发生率.
与此同时,国内其他医疗机构对烟雾病的研究与诊疗也都在积极展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每年收治烟雾病患者数百例,目前已收治烟雾病患者1500 余例,建立"北京天坛医院烟雾病患者数据库";解放军307医院目前已完成烟雾病血管重建手术 7000 余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已完成烟雾病手术 800余例,围手术期死亡率在1%以下;北京宣武医院建立烟雾病治疗的专业化团队,成立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INI,开启了烟雾病治疗新纪元.
而对于烟雾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流行病学、疾病特征、临床诊疗等领域的研究也成为我国业界研究的热点,关于中国烟雾病的研究论文也见诸国际顶尖脑血管病杂志上,并有多项研究获得国家或各地的不同级别的科技进步奖.
近年来,华山医院又率先开展针对烟雾病的认知及功能影像研究,启动了引领未来的"脑计划",希望能够在脑认知功能方面做出深入研究.
对于普通百姓来讲,最关心的是怎么知道自己可能患了烟雾病?如何及时发现?一旦患上烟雾病能够治疗吗?效果怎样?
可通过体检、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发现此病.比如,体检时,有无眼底水肿、肢体瘫痪、失语和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可进行一般化验检查与脑脊液检查.一般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抗"O"、C反应蛋白、黏蛋白测定、结核菌素试验以及血清钩端螺旋体凝溶试验等.脑脊液的化验检查与其他脑血管疾病相似.影像学检查中的脑血管造影是确诊此病的主要手段.其他如CT扫描、磁共振(MRI)也可显示烟雾病的某些病理形态变化.
目前,烟雾病还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案.根据其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几种治疗的联合.在缺血性烟雾病的治疗中,手术治疗的效果要比药物好,在改善和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等方面有绝对的优势,而且早期治疗效果可能更明显.5 年的随访表明,手术后只有 的病人会有持续的烟雾病症状,而 2/3 的药物使用者则会恶化.对比研究发现,手术后继续出血的有 ,而没有手术的则有.在手术治疗中,目前主要有 3大类手术方式,即直接搭桥、间接搭桥和两者结合手术.对于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我们医院通过综合颅外与颅内搭桥治疗后,再出血率仅为人/年.
本病的预后多数情况下取决于疾病的自然发展,即与发病年龄、原发病因、病情轻重、脑组织损害程度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是否及时、恰当,亦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认为其预后较好、死亡率较低、后遗症少,部分小儿患者可遗有智能低下;成人颅内出血者死亡率高,若昏迷期较快度过,多数不留后遗症.
烟雾病”之后,首先表现出的症状便是“疼痛”。很多患者会因为患病后缺血,而导致癫痫发作的症状。另外还有可能会出现记忆力差、精神认知障碍等症状。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就需要考虑做烟雾病的检查了。烟雾病的治疗方法从总体上来说,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内科对烟雾病的保守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但通过长期医学论文和临床研究的反复论证,药物治疗对于烟雾病基本无效,这已经是医学界普遍的共识了。所以要想真正的治好烟雾病,只有通过手术治疗。而目前单一贴敷与单一搭桥效果都不太理想 。所以留日医学博士金永健采用联合血管旁路术进行烟雾病的治疗。目前治疗烟雾病的手术有直接血管搭桥,间接血管搭桥与联合血管旁路,间接搭桥是指把富含血管组织贴在大脑表面希望通过自行生长血管至大脑表面,成年人由于生长能力相对较差,间接搭桥效果较差。直接搭桥是指直接把血管接到大脑表面血管,效果较明显。目前认为:直接搭桥+间接搭桥相结合是成年人烟雾病的最佳的手术方式。
主要研究方向:1、脑血管病血管内神经外科2、显微神经外科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介入组 成员代表论文:1、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成像在脑血管病诊治中应用价值的研究,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13(9):520~5232、活体动物单纯神经内镜模拟手术训练,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8;7(4):364~3663、新型血管内栓塞材料钡铁氧化合物微粒的生物相容性,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8,25(8):1062-1064代表学术专著:1、《鞍区神经外科学》,2007年,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参编2、《微创神经外科学》,2005年,河南科技出版社,参编主要获奖情况:1、颅内微型动脉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研究,2009年,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2、脑室系统神经内镜解剖及临床应用的研究,2008年,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3、复发性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2006年,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在研课题:1、烟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7-2010年,2万元2、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微创外科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湖北省卫生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项目,2009-2012年,5万元.
这种病是可以治愈的。当身体出现异常信号,一定要引起重视,到医院及时就医并遵循专家的意见,早发现早治疗早好
可以手术,不过要等出血三个月后再考虑。烟雾病患者脑内血管呈烟雾状,手术是为了改善缺血,也可降低出血概率,不存在根除或不根除的问题。建议:点击此处参考我的文章 《关于烟雾病》。求采纳
烟雾病,一个听上去似乎很动人的名字,
就其名字来讲,如烟似雾,
容易让人与环境中的烟雾联系在一起.
实际上,它与雾霾无关,
不是外界环境中的烟雾,
而是大脑中的烟雾.
10月20日-22日,烟雨蒙蒙的日子,来自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及国内的数十位烟雾病专家齐聚申城,与来自全国各地的烟雾病专业人士近400人参加了首届中国烟雾病大会.
风起云涌查"真凶"
烟雾病又名"脑底异常血管网症",是一种病因不明的慢性进行性脑血管疾病.它是由脑底异常血管网形成,因脑血管造影时呈现许多密集成堆的小血管影,形似烟雾,故名烟雾病.该病于1961年最早发现于日本,随后在世界各地均有报道,以亚洲国家多见.我国开展烟雾病的研究起于上世纪的七八十年代.1977年,国内首次报道烟雾病.
烟雾病有什么特征?高发人群有哪些?我国的烟雾病发病状况怎样?
烟雾病有 2 个显著的外表特征:一个是缺血型,在儿童中间比较普遍;另一个是出血型,大多发生在成年人中,35-39岁.以成年人多见,且以男性出血性表现为多,无症状患者较少,鲜有家族史.临床研究发现,烟雾病患者没有性别差异,出血性患者的预后劣于缺血性,血管重建可降低出血性烟雾病患者的再出血率.
目前,烟雾病的病因不明确.虽有学者发现,个别家族中母子或兄妹可有类似疾病,考虑与先天因素有关,但根据临床、病理、免疫及实验室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那是一组后天发生的闭塞性脑血管病,可能与变态反应性脑血管炎有关.不过,基于种族易感性及家族聚集性提示,遗传因素可能在烟雾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华山医院在浙江一个烟雾病高发社区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患病率为 /10 万;2010 年,来自我国南京的一项研究提示,该地区的烟雾病患病率为 万.与日本患病率和发病率分别达到 万和 万相比,差别不大.因此,关于烟雾病的发病原因还是我们未来研究的内容之一.
面对烟雾病逐渐高发现象,国内的临床专家在临床诊疗上进行了哪些开创性研究?诊疗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随着影像技术的进步及对该病认识的加深,近年来,我国烟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及检出率都逐年上升,并逐步成为高发区.其原因可能与神经外科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水平提高、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 MRA(磁共振血管造影)的普遍开展有关.
如今,我国的烟雾病研究与诊疗技术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迈入世界先进水平.华山医院通过老、中、青三代结合,形成了强大的烟雾病治疗团队.2005 年-2016年,每年治疗的烟雾病病例超过100例,其中,2013 年-2016 年 3 年中,每年病例超过 300 例,2015 年达到 445 例.这些病例的显微吻合通畅率超过98%,平均吻合时间低于 30 分钟,低于 5%的并发症发生率.
与此同时,国内其他医疗机构对烟雾病的研究与诊疗也都在积极展开.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天坛医院每年收治烟雾病患者数百例,目前已收治烟雾病患者1500 余例,建立"北京天坛医院烟雾病患者数据库";解放军307医院目前已完成烟雾病血管重建手术 7000 余例.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已完成烟雾病手术 800余例,围手术期死亡率在1%以下;北京宣武医院建立烟雾病治疗的专业化团队,成立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China-INI,开启了烟雾病治疗新纪元.
而对于烟雾病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流行病学、疾病特征、临床诊疗等领域的研究也成为我国业界研究的热点,关于中国烟雾病的研究论文也见诸国际顶尖脑血管病杂志上,并有多项研究获得国家或各地的不同级别的科技进步奖.
近年来,华山医院又率先开展针对烟雾病的认知及功能影像研究,启动了引领未来的"脑计划",希望能够在脑认知功能方面做出深入研究.
对于普通百姓来讲,最关心的是怎么知道自己可能患了烟雾病?如何及时发现?一旦患上烟雾病能够治疗吗?效果怎样?
可通过体检、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发现此病.比如,体检时,有无眼底水肿、肢体瘫痪、失语和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可进行一般化验检查与脑脊液检查.一般化验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抗"O"、C反应蛋白、黏蛋白测定、结核菌素试验以及血清钩端螺旋体凝溶试验等.脑脊液的化验检查与其他脑血管疾病相似.影像学检查中的脑血管造影是确诊此病的主要手段.其他如CT扫描、磁共振(MRI)也可显示烟雾病的某些病理形态变化.
目前,烟雾病还没有确切的治疗方案.根据其临床表现,给予相应的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几种治疗的联合.在缺血性烟雾病的治疗中,手术治疗的效果要比药物好,在改善和预防认知功能障碍等方面有绝对的优势,而且早期治疗效果可能更明显.5 年的随访表明,手术后只有 的病人会有持续的烟雾病症状,而 2/3 的药物使用者则会恶化.对比研究发现,手术后继续出血的有 ,而没有手术的则有.在手术治疗中,目前主要有 3大类手术方式,即直接搭桥、间接搭桥和两者结合手术.对于成人出血型烟雾病,我们医院通过综合颅外与颅内搭桥治疗后,再出血率仅为人/年.
本病的预后多数情况下取决于疾病的自然发展,即与发病年龄、原发病因、病情轻重、脑组织损害程度等因素有关.治疗方法是否及时、恰当,亦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认为其预后较好、死亡率较低、后遗症少,部分小儿患者可遗有智能低下;成人颅内出血者死亡率高,若昏迷期较快度过,多数不留后遗症.
益吃清淡少吃荤,多吃水果和蔬菜心态平衡烟雾病人的饮食没什么禁忌的。但像前面提到的,吃面条、辣椒或是太热的食品时,因不断地吹气,容易导致过度换气,就会引起发病。 另外从生活上,要注意根据天气增减衣物,不要着凉,也不要热着。 对于有肢体活动障碍、语言障碍的患者,要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现代人们对于脑康复有了新的认识。尤其对于烟雾病患者因为脑子里有很多神经细胞在术前是处于严重“饥饿”状态,他不工作了,但还或者。做了手术后,这些细胞可以获得养分,我们要做的就是积极地去调动他的积极性,去锻炼、康复训练。即使有偏瘫,通过积极训练,也能够得到恢复。具体的包括语言训练、肢体主动运动训练、被动训练、理疗等。 需要家庭注意的就是要帮助患者从心理上树立自信心,相信自己能够康复。摆脱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的影响。鼓励患者多投入社会生活中去
论文标题:长期氧疗的护理 内容摘要: 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长期氧疗的适应症:为慢性呼衰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后PaO27. 33kPa(55mmHg),或Sa(O2)88%,或PaO2 7. 33~9 .33kPa,(50~70mmHg)且伴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55%),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临床表现之一者。其次是夜间低氧血症患者。长期氧疗可以纠正慢性缺氧患者低氧而不会明显加重CO2潴留,减缓肺功能恶化、降低肺动脉压延缓肺心病进程,疗程4~6周就可使红细胞压积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肺氧供增加,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但是长期氧疗中给患者也造成不适感,主要原因有对氧疗的方式不习惯,对氧气的气味不适应,影响睡眠、行动不方便、家庭经济困难等。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在保证准确、迅速、安全、有效的氧疗护理中,增加舒适感、减少噪音、提高和改善氧疗的依从性,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尽可能的满足,使长期氧疗护理更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论文内容: 长期氧疗的护理 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长期氧疗的适应症:为慢性呼衰稳定期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疗后PaO27. 33kPa(55mmHg),或Sa(O2)88%,或PaO2 7. 33~9 .33kPa,(50~70mmHg)且伴有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血细胞比容55%),肺动脉高压、肺心病临床表现之一者。其次是夜间低氧血症患者。长期氧疗可以纠正慢性缺氧患者低氧而不会明显加重CO2潴留,减缓肺功能恶化、降低肺动脉压延缓肺心病进程,疗程4~6周就可使红细胞压积减少、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肺氧供增加,改善心功能,提高生存率。[1]但是长期氧疗中给患者也造成不适感,主要原因有对氧疗的方式不习惯,对氧气的气味不适应,影响睡眠、行动不方便、家庭经济困难等。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在保证准确、迅速、安全、有效的氧疗护理中,增加舒适感、减少噪音、提高和改善氧疗的依从性,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尽可能的满足,使长期氧疗护理更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1.氧疗的健康宣教 给氧应该属于一种药物治疗,但人们低估了氧气治疗低氧血症的能力,如果给氧不当可致死亡。我们护士要懂得供氧的方法和病员吸氧的目的,还要教会病员如何接受正确、安全、舒适的氧疗,懂得用氧的基本常识、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说明、理解动脉血气分析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的意义。加强氧疗的科普教育自始至终贯穿整个氧疗护理全过程。 安全指导 要强化患者的安全用氧意识。氧气本身不会燃烧,但它是助燃气体,使用时注意防热、放火、防油、防震,严禁在病区内吸烟。使用氧气筒时随时查看氧气的压力,小于5Mpa时应换瓶,以免充气时发生危险。 给氧的目的 针对呼吸困难的病人,提供合适的氧疗非常重要。某些缺氧的病人如果接受了高浓度的氧可能会死亡,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患者不能吸入高浓度的氧,因为患者对血液中的二氧化碳的敏感性降低,血液中的低氧状态较二氧化碳更能刺激呼吸中枢,如果此时吸入高浓度的氧可抑制呼吸中枢,导致二氧化碳潴留,甚至死亡。 严格执行氧疗浓度和时间 长时间高浓度的会引起氧中毒,呼吸抑制等副作用。有研究表明,控制氧浓度在24%-28%范围内,即使疗程超过10年也不会发生氧中毒。[2 3]对于需要长期氧疗的病员每天接受氧疗的时间越长,疗效越高,但是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吸氧是不现实的。目前一致认为每天吸氧至少15小时,可使动脉血氧分压大于才能获得氧疗效果[4]护士在夜间巡视病房时,常发现病员擅自将氧流量调高现象,以为这样能改善缺氧症状。有些病员缺氧症状稍有改善后就拒绝氧疗,这重错误的行为要及时制止,使病员理解,所以这方面的宣教尤其重要。 2.给氧导管的选择 一次性单腔吸氧导管(鼻塞式) 这种给氧导管比以往鼻导管给氧法对鼻黏膜的刺激性明显减少,但它不容易固定,用胶布固定影响美观又造成皮肤不适。 一次性单腔吸氧导管(鼻勾式) 这种给氧导管弥补了上述这点,他利用软塑料卡住鼻翼,使导管不容易脱落,缺点是:单腔吸氧导管可使氧气气流集中冲击一侧鼻孔,加上软塑料卡住鼻孔,长期可使鼻黏膜充血、肿胀、降低氧疗。 一次性双腔吸氧导管(耳套式) 它有两个通气孔,将两个鼻塞塞入鼻孔,可使氧气气流分散吸入,鼻导管可用戴眼镜的方式套在耳朵上。活塞可根据病员的脸型长短,调节长度,增加稳固度和舒适度。有研究表明:以上三种给氧方式后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结果,差别无显著性。[5] 一次性面罩吸氧导管(松紧带式)面罩给氧对患者气道黏膜无刺激、固定好、氧流量大、氧浓度可达较高水平,缺点是清醒患者有憋气感[6]、妨碍交流、咳嗽咳痰不方便。 由上可以看出一次性双腔吸氧导管是长期氧疗患者的首选。 3.减少吸氧带来的噪音 原理:使通到氧气湿化瓶内的管子,鼓出的大水泡变成多个小水泡,而且开口对准瓶壁,受重力的影响,使小水泡撞击瓶壁的力量明显减少,最终消除噪音。 方法:先将开塞露空囊的颈部留取1cm,其余部分剪掉,用7号针头在球囊上刺入小孔(底部除外),大小要均匀,间距2cm,消毒后备用。用长3cm的压脉带将开塞露与湿化瓶内的通气管下端连接在一起,其余按吸氧操作常规进行。[7] 李敏[8]等人也对氧气湿化瓶进行改进:取长截面直径为4cm的圆柱形海绵柱,其中央为长,截面直径为的空心,将其放入湿化瓶内使海绵柱的空心套在湿化瓶内的长管上。海绵每周清洗消毒1次,用2%戊二醛溶液浸泡15min,再用蒸馏水洗净晾干后备用。他们对氧气湿化瓶改进前后不同流量吸氧时噪音均降低。 这样可以消除吸氧带来的噪音,保证长期氧疗患者夜间安静的休息环境。 4.注意氧气的加温、湿化 刁尚芝[9]等人对电子温控氧气湿化器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患者疗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湿化的氧可湿化气道内分泌物顺利排出,防止小气道阻塞及闭塞性支气管炎的发生或加重,改善临床症状。经湿化的痰液纤毛易于推移,痰液排出明显加快。湿化的黏膜有利于炎症的消退,气道通畅度得以明显改善。 对于要长期氧疗的患者来说吸入的氧气以温度37C,湿度80%左右为宜,在湿化瓶中盛50-70C温水达瓶容积的1/3-1/2,每日更换,也可用暖瓶塞上打两个小孔,在瓶内盛4/5瓶50-70C温开水,按照吸氧装置的湿化瓶形式来安装暖水瓶,使氧气通过后达到加温、湿化的效果,保证适宜的温度、湿度的氧气吸入。
一个人发现自己因为不明原因,记忆力减退头痛经常摔倒等原因或者儿童出现成绩大幅度下降记忆力下降,那就有可能烟雾病的症状了
一般人认为金鱼记忆的时间只有7秒钟,实际上金鱼的记忆时间并不是只有几秒钟长。2003年,普利茅斯大学心理学院进行了一个关于金鱼记忆时间的实验,结果证明金鱼的记忆时间至少有3个月,并且能够区分不同物体的形状、颜色和声音。
25岁的一位女子出现了罕见的烟雾病,只有三分钟的记忆,所以当人们出现记忆力下降,头脑模糊,意识模糊,就应该要注意了。
因为年纪轻轻的女孩记忆只能有三分钟,对于刚刚发生的事情就能够忘记,出现这样的情况,让人们感觉到不可思议,就跟金鱼的记忆是一样的。近日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消息,复旦大学的附属医院接诊了一位患者,证明患者25岁,因为生活中受到了一些困扰,所以来就诊主要是记忆力衰退特别的严重,对于三分钟之前发生的事情都是能够记住的,大家听到这种事情感觉到特别的玄幻,所以这种疾病令人担忧,这也是非常令人担忧的一种疾病,叫做烟雾病。
在1969年的日本就发现了这种疾病,可以发现这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并且属于慢性进展的疾病,主要是患者发病的时候就会记忆衰退,而且从影像图中可以看到有一团像烟雾一样的东西,所以就把这种疾病叫做烟雾病。可以发现这种疾病是比较罕见的,在东亚是高发区,除了日本这个地方在韩国还有其他地方也会有烟雾病患者,主要是因为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导致这种疾病的出现,最终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会出现癫痫病或者是脑梗死。
对于25岁的女孩来说,出现失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也是因为脑部供血不足,从而出现的一种情况。根据医生的一些描述可以发现这位女孩过来看病的时候还会带一个本子跟医生谈话的内容都是需要提前记在本子上,为了预防自己忘记将谈话的内容都会记在本子上,但是出门诊室的时候就已经忘了自己的手机,从他的记忆力上就可以看出三分钟以前发生的事情就已经遗忘。
90后的一位女生患有烟雾病记忆非常的短,可以发现跟金鱼的记忆有一拼,对这种情况大家感觉到非常的好奇。
人们都听说过金鱼的记忆只有7秒钟的时间,7秒钟过后就记不得以前的事情,当人们听到这样的事情感觉到特别的差异,也有人认为这是比较好的,可以做到,没有烦恼无忧无虑的生活。现在的金鱼记忆也被人们叫做易安务必,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有的人就会患这种疾病,他们的记忆永远会有三分钟,对于三分钟之前的事情就不会记得。在9月7号的时候,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一个消息,在上海某医院,有一名女性患者在问诊的过程中向医生问了特别多的问题,而且医生在解答的时候会做好笔记,将每一个问题都记在本子上。
当问诊之后这名女士就带着自己的笔记本直接走了去把自己的手机忘在了门诊室里,最后通过检查会发现这名女子患有一种疾病叫做烟雾病。因为这是一种脑血管疾病,会让患者的记忆有所变化,跟金鱼的记忆是差不多的,一般三分钟之前的事情都会记不清楚,发病的部位主要是脑血管中会有一种阴影的部分存在,就像烟雾一样,所以这个疾病的名字就叫做烟雾病。
可以发现这种疾病的患病率出现逐年上升的状况,每10万人中就会有三个人或者是4个人患有这样的疾病,如果疾病特别严重的话,还会有生命危险,最终出现大脑失血或者是有出血的症状,在我们国家这种疾病的平均患病率也是比较低的,而且死亡率能够达到,主要的原因就是未发生颅内出血对人们的生活影响特别的大,发现之后是需要及时治疗的。
烟雾病是一种颅底血管闭塞代偿性血管,它从造影上反射就像一团烟雾,从而得名:烟雾病。目前医疗认为先天可能性更大,患病率仅仅十万分之二三,常见为出血与缺血两种,具有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三大特点,也有一生不发病的案例,一旦发病,后面就会有无数次发病的可能,目前手术有直接搭桥,间接搭桥,颞肌敷贴等手术方式,保守治疗一般效果较差,一旦发现需要积极手术治疗
烟雾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脑血管疾病。可以内科治疗和外科治疗。内科治疗可以对患者用药物控制。外科治疗可以对患者进行联合血管搭桥手术。
烟雾病是脑部血管病变引起的,跟烟雾没有特别大的关系,脑部血管病变之所以被称为烟雾病,是因为病变的血管像烟雾一样。
烟雾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起始部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为特征,并继发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的一种脑血管疾病。由于这种颅底异常血管网在脑血管造影图像上形似“烟雾”,故称为“烟雾病”。内科治疗如血管扩张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抗凝药等;外科颅内外血管重建手术是烟雾病和烟雾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可有效防治缺血性卒中。最好选择专业医院去诊断和治疗。
烟雾病两侧只做一侧可以吗?如今越来越多的疾病走进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的健康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烟雾病就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很多人因为对该病的不了解,在确诊的时候都一脸茫然。其实,烟雾病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如果治疗控制不好,是有致残致亡风险的。>>> 在线咨询 <<< 而且从本质上来讲,烟雾病的发生是因为脑血管出现了畸形。它是由于患者大脑动脉环双侧的主要分支血管出现了慢性进行性的狭窄或者闭塞,继而导致了双侧的颅底血管网出现了异常增生,形成了很多细小脆弱的烟雾状血管,这些血管很容易破裂出血,所以治疗不能耽误。 临床中,对于烟雾病的治疗有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但是保守治疗意义不大,仅能在初期起到一定的缓解症状的作用,要想更好地治疗需要借助外科手段。烟雾病两侧只做一侧可以吗?当然不可以了,典型的烟雾病是患者大脑双侧都存在病变,两侧都是需要做手术的,而且手术时间要间隔3-6个月。而如果是单侧病变的话,这个是属于烟雾综合征,这种情况只需要对一侧进行手术。 不管烟雾病是单侧病变还是双侧病变,其危害都是非常大的,一旦诊断了就要积极配合治疗。目前国内治疗烟雾病效果比较好的是中国医科大学航空总医院,其脑血管病神经外科金永健主任带领团队广泛开展联合血管搭桥手术,通过直接搭桥和贴敷的联合运用,能够为大脑建立更加完善更加充足的血流通道,为大脑提供充足的血流,术后恢复理想,备受广大烟雾病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和肯定。 以上就是关于 烟雾病两侧只做一侧可以吗 的相关回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有疑问也可拨打预约挂号热线:。
主要研究方向:1、脑血管病血管内神经外科2、显微神经外科学术任职: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介入组 成员代表论文:1、血管造影计算机断层成像在脑血管病诊治中应用价值的研究,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13(9):520~5232、活体动物单纯神经内镜模拟手术训练,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8;7(4):364~3663、新型血管内栓塞材料钡铁氧化合物微粒的生物相容性,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8,25(8):1062-1064代表学术专著:1、《鞍区神经外科学》,2007年,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参编2、《微创神经外科学》,2005年,河南科技出版社,参编主要获奖情况:1、颅内微型动脉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研究,2009年,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2、脑室系统神经内镜解剖及临床应用的研究,2008年,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3、复发性颅咽管瘤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2006年,军队医疗成果三等奖在研课题:1、烟雾病的影像学诊断和外科治疗的临床研究,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2007-2010年,2万元2、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微创外科综合治疗的临床研究,湖北省卫生厅医学临床研究中心项目,2009-2012年,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