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药学药物论文笔记整理方法

发布时间:

药学药物论文笔记整理方法

58. 胺碘酮:广谱抗心律失常药。适用于反复发作的室上性心动过速和顽固性室性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常见窦性心动过缓。 59. 钙拮抗药维拉帕米:口服吸收快,首过效应明显。阻滞心肌细胞膜慢钙通道,抑制Ca离子内流,主要影响窦房结和房室结等慢反应细胞。降低心律,适用于室上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首选,适于伴有冠心病或高血压患者。主要有胃肠道等不良反应,严重心衰、传导阻滞、心原性休克及低血压等禁用。 60. 钙拮抗药硝苯地平:亲脂性强,口服后可迅速吸收,有肝首过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Ca离子内流。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心肌耗氧量降低;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供氧量。临床用于防治心绞痛,可单独用于高血压。不良反应:禁用于心原性休克。低血压及心功能不良者慎用。 61. 钙拮抗药地尔硫卓:口服吸收良好,受肝首过作用影响。为苯噻嗪类钙拮抗药,可扩张冠状动脉及外周血管,使心收缩力降低;可使窦房结及房室结自律性降低。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治疗。对轻及中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疗效。尤适用于老年病人。2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低血压、严重心衰患者及孕妇禁用。 62.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充血性心力衰竭)药代表药强心苷: 长效:洋地黄毒甙;中效:地高辛;短效:毛花甙C、去乙酰毛花甙丙、毒毛花甙K.作用机制:强心甙的正性肌力作用主要是由于抑制细胞膜结合的Na,K-ATP酶,使细胞内钙离子增加。 药理作用:增强正性肌力,减慢心律,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减慢房室传导,增加自律性,延长有效不应期)。 临床应用: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扑动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心衰及心房扑动或颤动。 毒性反应及防治: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神经系统及心脏。引起过速性心律失常用钾盐治疗常有效。苯妥英纳和利多卡因等对强心甙引起的过速性心律失常非常有效。对强心甙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及传导阻滞可用阿托品治疗。 还有氨力农(升高钙离子浓度)、米力农、多巴胺、多巴酚丁胺。 63. 抗高血压药: 硝苯地平:亲脂性强,口服后可迅速吸收,有肝首过作用。抑制血管平滑肌和心肌细胞Ca离子内流。使外周血管阻力降低,血压下降,心肌耗氧量降低;扩张冠状动脉,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冠脉流量和心肌供氧量。临床用于防治心绞痛,可单独用于高血压。不良反应:禁用于心原性休克。低血压及心功能不良者慎用。钙拮抗剂类还有维拉帕米、硫氮卓酮、尼卡地平、尼索地平。 卡托普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轻至中等强度的降压作用,机制为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从而舒张血管。减少醛固酮分泌,利于排钠。适用于各型高血压,治疗为轻、中度原发性或肾型高血压的首选药物。特点是降低高血压患者的外周血管阻力,逆转左心室肥厚。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还有依那普利、赖诺普利、氯沙坦、缬沙坦。 氯沙坦: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药,适用于各型高血压。 普萘洛尔:机制为:1.阻滞心脏β1受体2.阻滞肾脏β1受体3.阻滞中枢β受体4.阻滞突触前膜β2受体。降压作用缓慢,适用于轻度和中度高血 雌二醇、雌三醇、雌酮、炔雌醇、己烯雌酚。用于绝经期综合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卵巢功能不全和闭经、乳房胀痛、晚期乳腺癌、前列腺癌、痤疮、骨质疏松。 抗雌激素类:氯米芬、他莫昔芬,临床用于功能性不孕症和闭经。 孕激素:黄体酮、醋酸甲羟孕酮、甲地孕酮、氯地孕酮、己酸孕酮、炔诺酮、双醋炔诺酮。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和子宫内膜易位,先兆性流产和习惯性流产。 雄激素和同化激素: 睾丸素、苯丙酸诺龙、葵酸诺龙、司坦唑、黄雄酮。用于睾丸功能不全,功能性子宫出血,晚期乳腺癌和卵巢癌,贫血,同化作用。 口服避孕药:抗排卵(孕激素与雌激素合用),抗着床(炔诺酮、甲地孕酮、双炔失碳酯)男用:棉酚。 73. 胰岛素、口服降血糖药: 胰岛素用于重症IDDM或胰岛素功能基本丧失的幼年型糖尿病患者,NIDDM不能控制的患者,糖尿病发生各种急性或严重并发症者,合并重度感染、消耗性疾病、高热、妊娠、创伤及将进行大手术前后。口服降血糖药包括磺酰脲类和双胍类。 74. 抗甲状腺药:甲硫氧嘧啶、丙硫氧嘧啶、甲硫咪唑、卡比马唑,用于甲亢的内科治疗,甲状腺术前准备,甲状腺危象辅助治疗。小剂量用于预防单纯性甲状腺肿,大剂量能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用于术前准备,甲状腺危象治疗。 75.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青霉素(抑制胞壁粘肽合成酶):G+感染首选。首选于扁桃体炎、蜂窝组织炎、大叶性肺炎、脓胸等;首选于白喉、破伤风、炭疽病、气性坏疽;首选于钩端螺旋体病、梅毒、回归热、放线菌病;首选于心内膜炎。 半合成青霉素包括耐酸青霉素:青霉素V(苯氧甲基青霉素)、苯氧乙基青霉素。耐酶青霉素(甲氧西林、甲氧苯青霉素、苯唑西林、氯唑西林、双氯西林、氟氯西林、乙氧萘青霉素。广谱青霉素:氨苄西林(丙磺酸延缓其排泄)、阿莫西林、匹氨西林,可口服。羧苄西林、替卡西林、羧噻吩青霉素、卡茚西林,对绿脓杆菌有效,不能口服。磺苄西林,不能口服,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生殖道和呼吸道感染。呋苄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对绿脓杆菌有较大的抗菌作用对酶不稳定。还有美西林、吡呋氮卓脒青霉素,口服吸收好。还有羧噻吩甲氧青霉素、他唑西林。 头孢类作用于转肽酶。 76. 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 氨曲南:与氨基糖甙类合用可加强对绿脓杆菌和肠杆菌属的作用。 克拉维酸:抗菌谱广,抗菌活性低,常与其它β-内酰胺类抗生素合用以增强疗效。还有舒巴坦、舒普深、他唑辛、硫霉素、亚胺培南、帕尼培南、美洛培南等。 77. 大环内酯类(抗军团菌,对耐青霉素的金葡菌有高效)、克林霉素及其它抗生素: 红霉素:被胃酸分解,可口服。抗菌机制为通过与敏感细菌核蛋白体的50S亚基结合,主要抑制肽酰基—tRNA由A位移向P位,抑制移位酶,阻碍肽链延长,抑制敏感细菌蛋白质合成,发挥抑菌或杀菌作用。首选用于白喉带菌者、支原体肺炎、婴儿肺炎、结肠炎、肠炎、败血症。本品是治疗军团菌的最有效的首选药。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采用红霉素治疗。长期使用可致二重感染。 沙门菌属等引起的感染。 四环素对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原发性非典型肺炎的治疗为首选药物。 氯霉素(左旋体)是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 急性、慢性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的治疗以喹诺酮类药物为首选。可替代氯霉素作为治疗伤寒首选药物。 磺胺嘧啶首选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异烟肼是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 两性霉素B治疗全身性深部真菌感染为首选。 灰黄霉素是头癣首选药。 抗疟药控制临床症状首选氯喹。 乙胺嘧啶是用于疟疾病因性预防的首选药。 甲苯达唑是治疗钩虫病和鞭虫病的首选药。对钩虫病,噻嘧啶和甲苯达唑为首选。 扑蛲灵:是蛲虫单独感染的首选药。蛲虫病以甲苯达唑和噻嘧啶为首选。 吡喹酮:绦虫病和姜片虫首选药。对绦虫病首选氯硝柳胺和吡喹酮。 对蛔虫病,首选甲苯达唑和阿苯达唑。 抗血吸虫病药首选吡喹酮。 长春新碱是诱导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缓解的首选药。 环孢霉素是异体器官或骨髓移植时抗排异反应的首选药。 第三重点:总论部分第三遍看完,以书上红线为主。 第四重点:副作用、联用及其它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或心力衰竭者,可选用利尿药、哌唑嗪、甲基多巴、卡托普利等作用缓和而不使心率加快的药物,不宜选用肼屈嗪。合并肾功能不良者应选用利尿药、α—甲基多巴、肼屈嗪等不影响肾功能的药物,胍乙啶和可乐定同时使肾血流量减少,不宜选用。合并消化道溃疡者不宜选用利血平。合并脑功能不全者慎用或禁用胍乙啶及神经节阻滞药,避免降压过快及引起体位性低血压。 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由于有较高的血浆蛋白结合率,故能与其他药物(如保泰松、水杨酸钠、吲哚美辛、双香豆素等)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使游离药物浓度升高,诱发低血糖反应。相反,氯丙嗪、噻嗪类利尿药、口服避孕药、利福平、苯巴比妥、糖皮质激素等,使其将血糖作用减弱。 链霉素与异烟肼联用治疗肺结核。 链霉素或四环素与磺胺类联用治疗布氏杆菌病。 青霉素与链霉素联用治疗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多粘菌素B与某些抗生素联用治疗绿脓杆菌感染。 氯霉素与丙种球蛋白联用治疗麻疹。 四环素类与制霉菌素联用治疗某些四环素类敏感菌感染。 头孢菌素与氨基糖甙类、青霉素类抗生素之间有协同作用。 红霉素与克林霉素互相竞争结合部位,呈药理性拮抗作用,不宜合用。 氨基苷类与青霉素或氨苄青霉素合用对肠球菌和链球菌,与广谱青霉素(羧苄西林、替卡西林)合用对绿脓杆菌,都能起协同作用。 注意重点药物全项:糖皮质激素药物、利尿药、心脏病药物和肾上腺素类药物

第一节: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1. 咳嗽气喘:麻黄(喧肺平喘);生姜(温肺止咳);细辛(温肺化饮);牛蒡子(喧肺祛痰);桑叶(肺热,肺燥咳嗽); 2. 水肿利尿:麻黄(风水水肿);桂枝(蓄水证);香薷(水肿脚气);浮萍 3. 呕吐:生姜(胃寒呕吐,呕家之圣药);紫苏(胎气上逆) 4. 麻疹不透:荆芥(表邪外束);薄荷(风热束表);牛蒡子(透泻热毒);蝉蜕(风热束表);升麻(辛散发表);葛根(表邪外束) 5. 风疹搔痒:荆芥,防风(风药中之润剂),薄荷,牛蒡子,蝉蜕,浮萍 6. 风(寒)湿痹通:防风,白芷,细辛,苍耳子,羌活 7. 鼻渊:白芷,细辛,苍耳子,辛夷 8. 破伤风证:防风,蝉蜕(急慢性惊风) 9. 肝阳上亢,目赤昏花:薄荷,桑叶,菊花,慢荆子(暴聋) 10. 目生翳障:蝉蜕,木贼 11. 疏肝解郁:薄荷(胸闷胁痛);柴胡(气滞) 12. 痈肿疮疡:荆芥(兼有表证初起);牛蒡子(兼可滑肠通便),白芷(消肿派胀);菊花 13. 气虚下陷,升举:柴胡(肝胆之气);升麻(脾胃之气);葛根(脾虚泻泄) 14. 外感表证:桂枝(风寒,风热,阳虚外感);防风(风寒,风湿,风热均可);荆芥(最为平和之药);细辛(可治阳虚外感) 15. 咽喉肿痛:薄荷(利咽);蝉蜕(开音);升麻 16. 止痛:防风(表证头痛);羌活(太阳经);白芷(阳明经);细辛(少阴经);葛根(项背强痛,高血压项紧) 17. 止血:荆芥(炒炭用);木贼 18. 带下证:白芷(寒湿,湿热) 19. 热病口渴,阴虚消渴:葛根(生津止渴) 20. 热病烦渴:淡豆豉 21. 解毒:紫苏(鱼蟹毒);生姜(鱼蟹毒,生半夏,生南星) 第二节:清热药 凡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1. 气分实热证:石膏(肺胃);知母;芦根(清胃止呕);天花粉(热病烦渴);淡竹叶(清心火);栀子(三焦之火);黄连(清心火) 2. 肺热喘咳: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黄芩(肺火);青黛(咳嗽胸闷,痰中带血);射干(降气消痰,平喘止咳);地骨皮(肺中伏火) 3. 消渴证:石膏,知母,黄连(泻胃火);天花粉,生地黄,地骨皮(生津止渴) 4. 凉血,止血:栀子,黄芩,黄连,生地黄,水牛角,地骨皮 5. 目赤肿痛:栀子;夏枯草;决明子;黄连;龙胆;秦皮;野菊花;玄参;赤芍 6. 肠燥便秘:知母;决明子;生地黄;玄参 7. 湿热泄痢:黄芩(中上焦湿热;暑湿证);黄连(脾胃大肠湿热);黄柏(清热燥湿);苦参(下利脓血,肠风下血);金银花(热毒血痢);鸦胆子(阿米巴痢疾) 8. 湿热黄疸:栀子;黄芩;黄连;龙胆; 9. 热入营血:金银花(透营转气);连翘(清心火);大青叶,板蓝根,青黛(凉血化斑);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温毒发斑);紫草(解热透疹) 10. 咽喉肿痛:板蓝根,青黛,射干,马勃,山豆根 11. 热病神昏,惊痫抽搐:龙胆;青黛;熊胆;水牛角 12. 痈:蒲公英(乳痈);鱼腥草,金荞麦(肺痈);大血藤,败酱草(肠痈) 13. 活血活络:漏芦;大血藤;败酱草;牡丹皮;赤芍 14. 水火烫伤:白蔹;四季青;紫草 15. 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知母;黄柏;生地黄;玄参;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银柴胡 16. 疟疾:鸦胆子;青蒿;黄芩;柴胡 17. 小儿疳积:贯众;银柴胡;胡黄连 18. 清解少阳:黄芩(半表之热);柴胡(半里之热);青蒿(治疟疾的要药) 19. 胎动不安:紫苏(行气);黄芩(血热不安);桑寄生(肝肾亏虚) 第三节:泻下药 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1. 积滞便秘:大黄(阳明腑实证,热结津伤,寒结便秘);芒硝(热燥便秘);番泻叶(习惯性及老年性便秘);芦荟(热结便秘兼心肝火旺);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润肠通便);巴豆(寒积便秘) 2. 消肿散结:芒硝(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甘遂(逐痰涎);巴豆(喉痹痰阻) 3. 利水消肿:番泻叶(泻下行水);郁李仁(脚气浮肿);巴豆(腹水鼓胀);甘遂,京大戟,芫花(高度水肿,鼓胀,悬饮);牵牛子(通利二便排水湿) 4. 大黄(产后郁阻腹痛,恶露不尽。炒炭用于出血证) 5. 杀虫:芫花(头疮,白秃);牵牛子(虫积腹痛) 6. 肺燥咳嗽:松子仁(润肺止咳);芫花(祛痰止咳);牵牛子(老慢支) 中药学笔记(仅供学习参考) 第四节:祛风湿药 凡以祛除风寒湿邪,治疗风湿痹证为主是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风湿(寒,热)痹证: 独活(下半身寒湿疼痛,风寒夹湿表证);威灵仙(通行十二经,风邪偏盛);川乌(寒邪偏盛);蕲蛇,乌梢蛇(祛风邪,为截风要药);木瓜(湿痹);寻骨风(通络止痛);秦艽(风药中之润剂);防己(湿邪偏盛);桑枝(善达四肢经络,通利关节);五加皮,桑寄生,狗脊(痹病日久,肝肾亏虚,腰膝酸软) 中药学笔记(仅供学习参考) 第五节:化湿药 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 1. 湿阻中焦:藿香(寒湿困脾);佩兰(脾瘅证);苍术(燥湿健脾);厚朴(燥湿,下气除满);砂仁(化湿醒脾,脾胃不和) 2. 呕吐:藿香(和中止呕);佩兰(解暑);砂仁(脾胃虚寒,重在温脾);豆蔻(温胃止呕) 3. 暑湿,湿温初起:藿香(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 4. 风湿痹证:苍术(兼风寒表邪) 5. 苍术:用于治疗夜盲症及眼目昏涩。 第六节:利水渗湿药 凡能通利水道,渗泻水湿,治疗水湿内停证为主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分为: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 1. 水肿:茯苓(药性平和,治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意苡仁(脾虚湿盛,脚气浮肿);猪苓(水湿停聚的各种水肿);泽泻(利小便而实大便);葫芦(面目浮肿,大腹水肿);香加皮(心源性水肿);泽漆(通身水肿,腹水胀满);车前子(病久肾虚,腰重脚肿) 2. 痰饮:茯苓(湿聚所致痰饮,目眩心悸);泽泻(清阳不升之目眩);车前子(宣肺降气,化痰止咳);石韦(肺热咳喘);虎杖(清肺热,化痰止咳) 3. 淋证:泽泻(清膀胱湿热,泻肾经虚火);车前子(湿热下注膀胱而致小便淋沥涩痛);滑石(石淋,血淋);木通(膀胱湿热);海金沙(诸淋之涩痛);石韦(血淋);金钱草(石淋,热淋) 4. 黄疸:玉米须(阳黄阴黄均可用);茵陈(清利脾胃肝胆湿热,为退黄之首选药);金钱草(清肝胆之火,除下焦湿热);虎杖(湿热黄疸,淋浊,带下) 中药学笔记(仅供学习参考) 第七节:温里药 凡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的药物,称温里药,又叫祛寒药。 1. 亡阳证,阳虚证:附子(温一身之阳气,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干姜(心肾阳虚,阴寒内盛);肉桂(引火归原) 2. 寒痹证:附子(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肉桂(行气血,温运经脉,散寒止痛);吴茱萸(治肝寒气滞诸痛) 3. 寒饮咳喘:干姜(温肺化饮);吴茱萸(肝气夹寒饮上逆之厥阴头痛,呕吐涎沫) 4. 腹痛,呕吐,泻泄:干姜(温中散寒,健运脾阳);吴茱萸(胃寒呕吐,肝胃不和,温脾益肾,助阳止泻);小茴香(开胃,止呕);丁香(暖脾胃而行气滞,尤善降逆止呕止呃);花椒(温中燥湿,杀虫止痒治虫积腹痛) 5. 阳痿,宫冷:肉桂(命门火衰);丁香(温肾助阳) 中药学笔记(仅供学习参考) 第八节:理气药凡以疏理气机为主,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气药。 1. 气滞证:陈皮(中焦寒湿,脾胃气滞);青皮(肝郁气滞);枳实(胃肠气滞);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沉香(温胃降气而止呕);川楝子(肝气郁久化火证);乌药(入肺而宣通,入脾而宽中);青木香(肝胃气滞证);荔枝核(治寒凝气滞之疝气痛,睾丸肿痛);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宽中消食下气);佛手(醒脾理气,和中导滞) 2. 痰:陈皮(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佛手(久咳多喘,胸闷作痛) 3. 胸痹:陈皮,枳实,木香,薤白(寒痰阻滞,胸阳不振) 4. 温肾:沉香(温肾纳气,降逆平喘);乌药(温肾散寒,缩尿止遗) 中药学笔记(仅供学习参考) 第九节:消食药1. 饮食积滞:山楂(消化油腻肉食之要药);神曲(善消米面之积,宜炒焦用);麦芽(促进淀粉类食物的消化,亦可治小儿乳食停滞);稻芽(脾虚失运之食积消化不良);莱菔子(食积气滞之脘腹胀满疼痛,嗳气吞酸);鸡内金(米面食积证,亦治小儿脾虚疳积) 2. 其他:麦芽(回乳,治疗乳房胀痛);莱菔子(降气化痰);鸡内金(肾虚遗尿遗精)

药学史论文笔记整理方法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 (一)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二)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三)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四)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五)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六)存疑式。主要是记录读书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边读边记,以后再分别进行询问请教,达到弄懂的目的。 (七)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不管写怎样的笔记,首先要读懂文章,这是基础。写读后感一般要先把文章主要内容做一个概括,然后根据自己选择的角度进行评论,或者评语言,或者评人物,只要是自己的看法即可。 读书笔记: 1、书名 2、作者 3、内容梗概 4、摘抄 5、感想 如果有兴趣你还可以添一些内容,比如说改写、提问等。切记:感想一定要比前四项写的都多,要不老师会K掉你的!

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提纲、批注、心得几种,格式及写法并不艰深,心得笔记中的读后感有点麻烦,但只要懂得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要素的关系,就会轻松拿下,因为读后感不过就是一种议论文而矣.我觉得以失败告终,是因为你学而不用.很多应用文种只有在将来的工作实践中才能具体应用,而读书笔记属日用文类,应即学即用.你猜:一定要说到头悬梁锥刺骨和萤囊映雪了吧?再不就要说书山有路学海无涯的话?总不至于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吧?你很聪明,并且对书敬畏而疏远.电视、卡通书和流行歌已经瓜分了你的心田,可我还想为书开垦出一亩三分地儿.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古人有条著名的读书治学经验,叫做读书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这“手到”就是读书笔记.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应根据不同情况,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有:1、摘要式读书笔记 摘要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与自己学习、工作、研究的问题有关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摘录要有选择,以是否有用作为摘录的标准.摘录式笔记可分为:(1)索引读书笔记 索引读书笔记是只记录文章的题目、出处的笔记.如书刊篇目名、编著者、出版年月日、藏书处.如果是书,要记册、章、节,如果是期刊,要记期号,报纸要记年月日和版面,以备日后查找方便.例如:庄照:《也谈为谁立传》,《光明日报·〈史学〉》 (2)抄录原文读书笔记 抄录原文读书笔记就是照抄书刊文献中与自己学习、研究有关的精彩语句、段落等作为日后应用的原始材料.摘抄原文要写上分类题目,在引文后面注明出处.2、评注式读书笔记 评注式读书笔记不单是摘录,而且要把自己对读物内容的主要观点、材料的看法写出来,其中自然也包括表达出笔记作者的感情.评注式笔记有时对摘录的要点做概括的说明.评注式笔记有下列几种:(1)书头批注 书头批注,是一种最简易的读书笔记作法.就是在读书的时候,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打上个符号,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或者是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笔记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2)提纲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3)提要 提要和提纲不同.提纲是逐段写出来的要点,提要是综合全文写出要点.提要可以完全用自己的语言扼要地写出读物的内容.提要除客观叙述读物内容外,带有一些评述的性质.另一种提要,是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梗概作简要的说明.

药学专业的论文信息化条件下对中西医药学特色的解读通过探讨信息化发展和信息能力作用对中西医药学发展的影响,指出走中药与天然产物药物相结合的研究道路,将成为中国特色的创制新药新方向。研究中药与天然药物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创制新药的重要途径。天然产物是指植物、动物、微生物、矿物和海洋生物等。中草药是天然产物中被用作治疗疾病的药物,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资源丰富,是天然药物研究和创制新药得天独厚的宝贵源泉。我国现有药用植物多达15000余种。其中不少为中国特有植物。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在开发中草药方面成绩显著,如我国科研工作者从中草药常山和鸦胆子开始,最后从青蒿中提取的具有抗疟作用的化合物青蒿素,是至今最为有效的抗疟药。到目前为止,我国科研工作者已从中草药中分离出1000多个活性化合物,其中发现了一些具有抗肿瘤、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抗老年痴呆等功效的有效化合物。如从中草药五味子中分离出的单体五味子丙素的合成药,具有降酶保肝作用。从中草药和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植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内涵。目前经过中草药有效成分筛选、研究和结构改造而获得的药物已占全部药物的60%以上。

读书笔记的格式要求:

1、读书笔记首先给出所选读的资料来源,引用资料的表示方法与毕业论文中的参考资料的表示方式相同。引用资料用4号黑体表示。字体用宋体。

2、对上述资料的相应心得笔记用宋体小4号字书写。

3、用上述方式进行重复。即一篇引用资料下接一篇读书笔记。

4、每篇资料的读书笔记字数要求不少于200字。

5、每段开头空两个字。行距:多倍 ;边距:默认。

6、用A4纸打印。读书笔记靠左侧装订。正文每页下方中部为页码。

扩展资料:

写好读书笔记常用的形式:

1、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2、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3、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达到学会运用。

4、评论式。主要是对读物中的人物、事件加以评论,以肯定其思想艺术价值如何。可分为书名、主要内容、评论意见。

5、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药学论文分类笔记整理方法

1、做有效的笔记。笔记做得好,便于整理。只需记录重点,而不要把老师所说的全部记下来(除非全部内容都很有趣)。记录老师重复提到的内容。重复是为了强调重要性。重复的内容可能会出现在考题中,至少对理解课堂内容有帮助。有选择地记录(不要逐字记录):记录重点;记录推算,尤其在数学等理科课上。2、综合运用记录方法。记录信息有很多方法。你可以选用一种或几种。最好能综合运用,以获得更多信息。手写笔记适用于记录数字、方程和公式,比如微积分、化学、经济学、符号逻辑学、语言学等科目。手写笔记让你记得更深刻。还可给课堂和讨论录音。在老师允许的前提下。虽然没有手写那么加强记忆,录音可以反复听,可以调到具体讲解部分。如果老师允许,就可以拷贝讲义和演示文稿。这些资料对备考和写论文很有用。3、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笔记法。笔记法有多种,其中某些对于你来说可能更有效更便于整理。你应尝试多种笔记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其中一种有效的笔记法是康奈尔笔记法。把纸分成左窄(约6厘米)右宽(约15厘米)两部分。在右边做课堂笔记。课后,把右栏的内容加以概括,总结出关键词和疑问点,写在左栏。很多人做纲要笔记。即记录讲课的大纲(可用小圆点罗列)。课后,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总结,或在原有笔记上加亮。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性更强的创造性笔记法。不再用线性方式记录句子,而是用画图的方式。在纸张的中心写上课程的核心主题。围绕核心主题添加小标题。把各观点用线连起来。你可以写字,或者画画。4、在固定地点存放笔记。如果乱放,就很难整理,不利于备考和写论文。不要随手拿起一个本子就做笔记,不然下回找不到。在电脑上,给每个科目建一个文件夹。混放在一起不容易找到。把手写的一页页笔记放在一个文件袋里,可以随时增减,而不用从本子上撕下来。5、收好讲义和课程大纲。许多人(尤其是大一新生)不明白讲义和课程大纲的重要性。这上面有很多重要信息,比如课程目标、作业安排等。大纲上还罗列了需要阅读的文章,根据这些信息,你做笔记时更能把握重点。把讲义、课程大纲和笔记放在同一个地方,这样的话,老师在课上提到讲义内容时你就马上能拿出来看。6、每个科目单独用一个笔记本或文件夹。笔记本放在一起。需要时能很快找到。每门科目一个文件夹,就不会搞错。把笔记本和文件夹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如果乱放,起不了作用。分类越具体越好。每门科目可以不止一个文件夹。比如:某个课程分为四大部分,你可以每个部分一个笔记本。再如:每个科目几个文件夹。以拉丁语课为例,每个词性建一个文件夹(名词、动词、从句等)。7、在电脑上,每个科目建单独的文件夹。电脑上的笔记也要分门别类。你总不想翻来覆去找也找不到吧。文件夹内还可建子文件夹,存放重要的信息。比如:在“古代天文学”文件夹内,每个课程阶段都建一个子文件夹,还有两篇论文各一个文件夹。再如:在“性别研究”文件夹内,包含“调查报告”和“性别认同政治”两个子文件夹。8、为每一门课写一份总纲。似乎有点多此一举,但实际上很有用,能方便你快速查阅笔记内容。只需要列出笔记重点,等以后查阅时你就知道有用了。把课堂笔记和阅读笔记合并起来。找出两者的重点和联系。比如:关于中世纪女性的课,重点有自我意识的形成、作品类别、自立意识、性别等。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总纲内包含总论点和分论点。9、保持一致。不要一直改变笔记的方法和存放地点。不便于后期整理。采用固定的笔记法,存放在固定的地方,能让你准备得更好。疏于整理不利于备考和写论文。

一、记笔记1、中心思想、经典句子、精巧的实验方案 中心思想。尽可能用50个字左右,归纳文章(目的、表征手段、主要结论) 在总结概括,abstract,conclusion,discuss里面,可寻。 提炼出中心思想后,文献要记忆的东西并不多。2、discussion中好的英文句型,要记一下。尤其是英文为母语的作者。3、任何文献都要记录清楚题目、出处、作者、发表年代、期卷、页码等,这些是引用时必不可少的。4、极重要的文献,读几遍都不行,要十分熟悉。5、10-20篇相近的重要文献,可以理出最新的一个或几个专题的进展。二、四类重要的英文文献1、本领域核心期刊2、本领域牛人或主要课题组的文献3、高引用次数文章4、写论文时要看的文献。(与自己方向相近,它的引用及引用它的)三、有效检索文献检索关键词和主题词、检索学者、通过综述来检索、注意文章的参考价值(刊物影响因子、文章被引用次数)四、从综述开始综述有助于认识课题,扩充视野,知道该领域已经做出什么、自己要做什么、还有什么待解决的问题。顺序:中文综述,到中文博士论文,到英文综述,到英文期刊。 国内文献综述,是快速了解一个领域的入口。然后读外文文献,事半功倍。五、阅读文献1、注重摘要,摘要是全文的窗口和关键信息所在。多数文章看摘要,少数看全文。2、通读全文,争取理解每一句,以句子为单位,第一遍不要查生词(可最后查)。3、归纳总结,长的文章,每一段用一个词组标一个标题。4、确立句子架构,抓住主题。外文文献重视逻辑、推理,抓住主题利于跳过无用信息,节约时间。5、增加阅读量,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六、提高阅读效率1、集中时间看文献。可以节约时间,形成整体印象。2、做好记录和标记。避免重复,浪费时间。3、阅读顺序。根据目的,调整顺序。通常为abstract,introduction,discussion,result,method。七、文献整理1、不同主题,建立不同的文件夹,文件夹名字要简短。几个大写字母为妙。2、看过的文献归入子文件夹,并区分有用的和没用的。3、重要文献根据重要程度前面加001,002,003,并追踪重要文献,可以得到线索,尽量不被别人抢先。八、英文文章写作(读文献的副产品)1、积累句型,尤其是英文为母语的作者。2、找3-5篇,技术路线、统计方法与自己课题接近的文章,精读。九、写综述的方法和技巧,期刊文章也可参考1、构思文章框架。可在纸上记录,开头,第一节,第二节分别写什么以及每部分要引用的文章。以及一些重要事项,例如图片加标注并获得书面许可,是否对比A\B方法等。2、开始动笔写初稿。直接动笔写,不要在意细节,先将意思表达清楚,直接用最简单的表达方式、句型。不确定的地方先用批注标注在一侧,不要打断思路。3、查看细节、修改语句、插入图片。修改语言表达,让前后通畅。对于引用的文章,要一篇篇地写进自己的论文,不要多篇都看完了统一写。图片可以是粗略的,后期修改。4、整理图片、参考文献,通读全文并修改。图片布局、大小、字体字号,单位统一,专业名词缩写一致。整理参考文献,可直接用谷歌学术中的引用。通读全文,修改细节,语病、段落连贯性、前后文的专业名词及缩写是否一致等等。

记笔记的时候就适当注意,否则整理常是痛苦和低效的。记笔记的时候,就注意笔记的结构清晰有序,最好有层次,如章节目录。重视笔记的长久作用,日后快速重温、复习、指引深入的作用。使用树形笔记软件,或活页纸,以便于灵活地调整和补充。对爱记的人来说,要舍得删,否则堆积缭乱,笔记也就丧失了作用。

第一,分类笔记。对于文、理不同科目来说,做笔记的方式是不同的。

理科笔记应以错题及典型题为主,笔记以“解题”为中心;文科笔记应注重背景、概念、作用、影响等文字性内容,笔记以“记忆”为中心。而具体到某一科目时,笔记应分类整理。

例如,物理错题可按“力学、电学、电磁学、热力学、运动学、综合类”等类别整理;而历史笔记就可按照“时间”或“文化、经济、政治”等类别进行整理。

第二是巧用框架,尤其是文科科目。

要知道,笔记不单可以整合知识,更可以为孩子构建知识体系。近年来,题目越来越强调综合性,这就要求学生学会记“框架图”类的笔记。

例如,学政治时,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国家法制建设部分进行一个大的归纳和总结。框架图类的笔记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横向比较,帮助学生融会贯通。这一点其实部分拿到理科也适用,有不少理科好的同学同样也会采用这样的记忆学习方法。

注意事项

一是字迹清晰。

不是所有孩子都字迹优美,但做到“字字清楚”,是一个学生该有的能力。

笔记不是打草本,字迹没那么好的孩子,可以在做笔记时慢一些,字与字间隔大一些。“慢”不仅可以让孩子思考自己在写什么,也可以间接提高孩子的书写水平。

二是不要做太多彩色笔记。

很多孩子做笔记,喜欢用各种颜色进行标注,帮助自己记忆。殊不知,太多颜色和标注,阅读笔记时反而困难。一般来说,做笔记时字不要超过3种颜色,彩色高亮不要超过2种。

以文字为主的笔记,彩色字也不要出现太多。当然,如果从头到尾用一种颜色的笔做笔记,重点内容要进行特殊标记,如用下划线、三角符号等。

药学基础论文笔记整理方法

1、做有效的笔记。笔记做得好,便于整理。只需记录重点,而不要把老师所说的全部记下来(除非全部内容都很有趣)。记录老师重复提到的内容。重复是为了强调重要性。重复的内容可能会出现在考题中,至少对理解课堂内容有帮助。有选择地记录(不要逐字记录):记录重点;记录推算,尤其在数学等理科课上。2、综合运用记录方法。记录信息有很多方法。你可以选用一种或几种。最好能综合运用,以获得更多信息。手写笔记适用于记录数字、方程和公式,比如微积分、化学、经济学、符号逻辑学、语言学等科目。手写笔记让你记得更深刻。还可给课堂和讨论录音。在老师允许的前提下。虽然没有手写那么加强记忆,录音可以反复听,可以调到具体讲解部分。如果老师允许,就可以拷贝讲义和演示文稿。这些资料对备考和写论文很有用。3、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笔记法。笔记法有多种,其中某些对于你来说可能更有效更便于整理。你应尝试多种笔记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其中一种有效的笔记法是康奈尔笔记法。把纸分成左窄(约6厘米)右宽(约15厘米)两部分。在右边做课堂笔记。课后,把右栏的内容加以概括,总结出关键词和疑问点,写在左栏。很多人做纲要笔记。即记录讲课的大纲(可用小圆点罗列)。课后,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总结,或在原有笔记上加亮。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性更强的创造性笔记法。不再用线性方式记录句子,而是用画图的方式。在纸张的中心写上课程的核心主题。围绕核心主题添加小标题。把各观点用线连起来。你可以写字,或者画画。4、在固定地点存放笔记。如果乱放,就很难整理,不利于备考和写论文。不要随手拿起一个本子就做笔记,不然下回找不到。在电脑上,给每个科目建一个文件夹。混放在一起不容易找到。把手写的一页页笔记放在一个文件袋里,可以随时增减,而不用从本子上撕下来。5、收好讲义和课程大纲。许多人(尤其是大一新生)不明白讲义和课程大纲的重要性。这上面有很多重要信息,比如课程目标、作业安排等。大纲上还罗列了需要阅读的文章,根据这些信息,你做笔记时更能把握重点。把讲义、课程大纲和笔记放在同一个地方,这样的话,老师在课上提到讲义内容时你就马上能拿出来看。6、每个科目单独用一个笔记本或文件夹。笔记本放在一起。需要时能很快找到。每门科目一个文件夹,就不会搞错。把笔记本和文件夹放在方便拿取的地方。如果乱放,起不了作用。分类越具体越好。每门科目可以不止一个文件夹。比如:某个课程分为四大部分,你可以每个部分一个笔记本。再如:每个科目几个文件夹。以拉丁语课为例,每个词性建一个文件夹(名词、动词、从句等)。7、在电脑上,每个科目建单独的文件夹。电脑上的笔记也要分门别类。你总不想翻来覆去找也找不到吧。文件夹内还可建子文件夹,存放重要的信息。比如:在“古代天文学”文件夹内,每个课程阶段都建一个子文件夹,还有两篇论文各一个文件夹。再如:在“性别研究”文件夹内,包含“调查报告”和“性别认同政治”两个子文件夹。8、为每一门课写一份总纲。似乎有点多此一举,但实际上很有用,能方便你快速查阅笔记内容。只需要列出笔记重点,等以后查阅时你就知道有用了。把课堂笔记和阅读笔记合并起来。找出两者的重点和联系。比如:关于中世纪女性的课,重点有自我意识的形成、作品类别、自立意识、性别等。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总纲内包含总论点和分论点。9、保持一致。不要一直改变笔记的方法和存放地点。不便于后期整理。采用固定的笔记法,存放在固定的地方,能让你准备得更好。疏于整理不利于备考和写论文。

药学是研究临床使用药物及其制剂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下面我给大家分享药学学术论文怎么写的方法,大家快来跟我一起欣赏吧。

1、学术论文的选题

学术论文的选题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觅待解决的课题,另一方面要选择本学科处于前沿位置的课题。选题有大有小,有难有易。太大了,由于学力不足,无法深人;太小了轻而易举。写作时要确定学术论文的具体题目和论证角度,应该量力而行,实事求是。

2、选题确定后,就要确定题目

题目要求准确恰当、简明扼要、醒目规范、便于检索。

常见的繁琐题名如:"关于饮用水中所含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方法的研究"。在这类题目中,像"关于"、"研究"等词汇如若舍之,并不影响表达。凡是论文,总包含有研究及关于什么方面的研究,所以上述题目便可精炼为:"饮用水化学成分的快速分析法"。这样一改,读起来觉得干净利落、简短明了。

若简短题名不足以显示论文内容或反映出属于系列研究的性质,则可利用正、副标题的方法解决,以加副标题来补充说明特定的实验材料,方法及内容等信息,使标题成为既充实准确又不流于笼统和一般化。

3、 学术论文的准备

确定学术论文的题目和论证角度后,就要做搜集材料的工作,尽可能了解前人对于这个问题已经发表过的意见以及取得的成果。汲取前人已有的经验,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新问题。在搜集有关材料的过程中,应该时刻以自己论题为中心去思考这些材料,区别其正确、错误,找出其论证不足与需要增补、发挥之处,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论文的观点。搜集材料的过程,就是调查研究、思考钻研、形成论点的过程。

制定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验每一个部分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相互间是否有逻辑联系,每部分所占的篇幅与其在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称,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恰当和谐,每一个字、每一句、每一段、每一部分是否都为全局所需要,是否丝丝 入扣,相互配合,都能为主题服务。

4、 学术论文的撰写

学术论文提纲确定了,就要撰写初稿。原则上要简明扼要,指出问题,说明问题,分析问题。提纲只是预拟一个轮廓,不可能对每一细部都考虑周密完善。在写作时,顺着写作思路而作,对于论点、例证和论证步骤等等细部,很可能发现原来提纲中某些设想计划是不恰当的,就应该加以修改和调整;临时发现某些论点、例证和论证理由不确切,还应该重新查书、思考、斟酌和推敲,给予增补,使之完善。

初稿写成以后,应再三修改,审查是否符合要求。

一篇好的学术论文不光主题突出,论点鲜明,还应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要安排好结构,一般应遵循以下5个原则:

一是围绕主题,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材料,根据需要,加以适当安排,使主题思想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

二是疏通思路,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就是说,必须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内部联系,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

三是结构要完整而统一,符合客观事物的实际情况;客观事物的发展必然经过开始、中间、结尾3个阶段,同样每篇文章也必然经过3个阶段。

四是要层次分明,有条不紊。文章结构中最重要的是层次。层次就是文章中材料的次序。写文章时把所选材料分成若干部分,按照主题思想的需要,适当安排,分出轻重缓急,依次表达,前后连贯,充分而鲜明地把主题思想表达出来。

五是要适合文章体裁。体裁不同,结构也不会完全相同。各种文体都有自己的结构特点。一般说来论说文是以事物的内部逻辑关系来安排结构层次,因此论说文以说理论证为主,同记叙文以“事”为主不同。

5、 学术论文撰写的格式

6、摘要

摘要是对论文的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主要内容包括:

1)该项研究工作的内容、目的及其重要性。

2)所使用的实验方法。

3)总结研究成果,突出作者的新见解。

4)研究结论及其意义。

7、关键词:包括叙词和自由词。

1) 叙词--指收入《汉语主题词表》、《mesh》等词表中可用于标引文献主题概念的即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

2) 自由词--反映该论文主题中新技术、新学科尚未被主题词表收录的新产生的名词术语或在叙词表中找不到的词。

8、引言的主要内容

1)简要说明研究工作的主要目的、范围,即为什么写这篇论文和要解决什么问题。

2)前人在本课题相关领域内所做的工作和尚存的知识空白,即作简要的历史回顾和现在国内外情况的横向比较。

3)研究的理论基础、技术路线、实验方法和手段,以及选择特定研究方法的理由。

4)预期研究结果及其意义。

引言的写作要求

(l)引言应言简意赅,内容不得繁琐,文字不可冗长,应能对读者产生吸引力。学术论文的引言根据论文篇幅的大小和内容的多少而定,一般为200~600字,短则可不足100字,长则可达1000字左右。

(2)比较短的论文可不单列“引言”一节,在论文正文前只写一小段文字即可起到引言的效用。

(3)引言不可与摘要雷同,不要写成摘要的注释。一般教科书中有的知识,在引言中不必赘述。

(4)学位论文为了需要反映出作者确已掌握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开阔的科研视野,对研究方案作了充分论证,因此,有关于历史回顾和前人工作的综合评述,以及理论分析等,则可将引言单独写成一章,用足够的文字详细加以叙述。

(5)引言的目的应是向读者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不要给读者悬念。作者在引言里不必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或自己的能力过于表示谦意,但也不能自吹自擂,抬高自己,贬低别人。

9、正文

学术论文是用论据经过论证证明论点而表述科研成果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以下部分或内容:调查对象、基本原理、实验和观测方法、仪器设备、材料原料。实验和观测结果、计算方法和编程原理、数据资料、经过加工整理的图表、形成的论点和导出的结论等。

正文可分作几个段落来写,每个段落需列什么样的标题,没有固定的格式,但大体上可以有以下几个部分(以试验研究报告类论文为例)。

1)理论分析。包括论证的理论依据,对所作的假设及其合理性的阐述,对分析方法的说明。其要点是,假说、前提条件、分析的对象、适用的理论、分析的方法、计算的过程等。写作时应注意区别哪些是已知的(前人已有的),哪些是作者首次提出来的,哪些是经过作者改进的,须交待清楚。

2)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的表达主要始对材料的来源、性质和数量,以及材料的选取和处理等事项的阐述。方法的表达主要指对实验的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条件和测试方法等事项的阐述。写作要点是:实验对象,实验材料的名称、来源、性质、数量、选取方法和处理方法,实验自的,使用的仪器、设备(包括型号、名称、量测范围和精度等),实验及测定的方法和过程,出现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等。材料和方法的阐述必须具体,真实。如果是采用前人的,只需注明出处;如果是改进前人的,则要交待改进之处;如果是自己提出的,则应详细说明,必要时可用示意图、方框图或照片图等配合表述。由于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必须接受检验,介绍清楚这些内容,目的在于使别人能够重复操作。

3)实验结果及其分析。这是论文的价值所在,是论文的关键部分。它包括给出结果,并对结果进行定量或定性的分析。写作要点是:以绘图和(或)列表(必要时)等手段整理实验结果,通过数理统计和误差分析说明结果的可靠性、再现性和普遍性,进行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说明结果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分析不符合预见的现象和数据,检验理论分析的正确性等。给出实验结果时应尽量避免把所有数据和盘托出,而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并采用合适的表达形式如插图或表格等。在整理数据时,不能只选取符合自己预料的,而随意舍去与自己料想不符或相反的数据。有些结果异常,尽管无法解释,也不要轻易舍去,可以加以说明;只有找到确凿证据足以说明它们确属错误之后才能剔除。结果分析时,必须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出发,以理论为基础,以事实为依据,认真、仔细地推敲结果,既要肯定结果的可信度和再现性,又要进行误差分析,并与理论结果做比较(相反,如果论题产生的是理论结果,则应由试验结果来验证),说明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要切中要害,不能空泛议论。要压缩或删除那些众所周知的一般性道理的叙述,省略那些不必要的中间步骤或推导过程,突出精华部分。此外,对实验过程中发现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案或执行方法方面的某些不足或错误,也应说明,以供读者借鉴。

4)结果的讨论。对结果进行讨论,目的在于阐述结果的意义,说明与前人所得结果不同的原因,根据研究结果继续阐发作者自己的见解。写作要点是:解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说明成果的意义,指出自己的成果与前人研究成果或观点的异同,讨论尚未定论之处和相反的结果,提出研究的方向和问题。最主要的是突出新发现、新发明,说明研究结果的必然性或偶然性。论文正文的写作必须做到实事求是、客观真切、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具体要求有如下几点:

(1)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2)事实准确,数据准确,计算准确,语言准确;

(3)内容丰富,文字简练,避免重复、繁琐;

(4)条理清楚,逻辑性强,表达形式与内容相适应;

(5)不泄密,对需保密的资料应作技术处理。

正文写作时主要注意下述2点:

(l)抓住基本观点。正文部分乃至整篇论文总是以作者的基本观点为轴线,要用材料(事实或数据)说明观点,形成材料与观点的统一。观点不是作者头脑里固有的或主观臆造的,正确的观点来自客观实际,来自对反映客观事物特征的材料的归纳、概括和总结。在基本观点上,对新发现的问题要详尽分析和阐述,若不能深入,也要严密论证,否则得不出正确的、有价值的结论,说服不了读者,更不会为读者所接受;而对一般性的问题只需作简明扼要的叙述,对与基本观点不相干的问题则完全不要费笔墨,哪怕只有一句一字。

(2)注重准确性,即科学性。对科学技术论文特别强调科学性,要贯串在论文的始终,正文部分对科学性的要求则更加突出。写作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绝不能弄虚作假,也不能粗心大意。数据的采集、记录、整理、表达等都不应出现技术性错误。叙述事实,介绍情况,分析、论证和讨论问题时,遣词造句要准确,力求避免含混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给出的式子、数据、图表,以及文字、符号等都要准确无误,不能出现任何细小的疏漏。

10、结论

学术论文一般在正文后面要有结论。结论是实验、观测结果和理论分析的逻辑发展,是将实验、观测得到的数据、结果,经过判断、推理、归纳等逻辑分析过程而得到的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整篇论文的总论点。读者阅读论文的习惯一般是首先看题名,其次是看摘要,再次看结论,读完结论后才考虑这篇论文是否有阅读价值,决定是否看全文。结论既是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重要内容,又是文献工作者作摘要的重要依据,因此,写好论文的结论很重要。结论的内容主要包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对前人的研究成果作了哪些补充、修改和证实,有什么创新;本文研究的领域内还有哪些尚待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关键。

对结论部分写作的要求是:

1)应做到准确、完整、明确、精练。结论要有事实、有根据,用语斩钉截铁,数据准确可靠,不能含糊其辞、模棱两可。

2)在判断、推理时不能离开实验、观测结果,不作无根据或不合逻辑的推理和结论。

3)结论不是实验、观测结果的再现,也不是文中各段的小结的简单重复。

4)对成果的评价应公允,恰如其分,不可自鸣得意。证据不足时不要轻率否定或批评别人的结论,更不能借故贬低别人。

5)写作结论应十分慎重,如果研究虽然有创新但不足以得出结论的话,宁肯不写也不妄下结论,可以根据实验、观测结果进行一些讨论。

11、参考文献

在学术论文中,凡是引用前人(包括作者自己过去)已发表的文献中的观点、数据和材料等,都要对它们在文中出现的地方予以标明,并在文未(致谢段之后)列出参考文献表。这项工作叫做参考文献著录。

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

对于一篇完整的论文,参考文献著录是不可缺少的。归纳起来,参考文献著录的目的与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

1)录参考文献可以反映论文作者的科学态度和论文具有真实、广泛的科学依据,也反映出该论文的起点和深度。

2)录参考文献能方便地把论文作者的成果与前人的成果区别开来。论文报道的研究成果虽然是论文作者自己的,但在阐述和论证过程中免不了要引用前人的成果,包括观点、方法、数据和其他资料,若对引用部分加以标注,则他人的成果将表示得十分清楚。这不仅表明了论文作者对他人劳动的尊重,而且也免除了抄袭、剽窃他人成果的嫌疑。

3)著录参考文献能起索引作用。读者通过著录的参考文献,可方便地检索和查找有关图书资料,以对该论文中的引文有更详尽的了解。

4)著录参考文献有利于节省论文篇幅。

5)著录参考文献有助于学术情报人员进行情报研究和文献计量学研究。

参考文献著录的原则:

1) 只著录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2) 一般只著录公开发表的文献。

3) 采用标准化的著录格式。

12、学术论文写作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初写学术论文的人来说,论文题目不宜太大,篇幅不宜太长,涉及问题的面不宜过宽,论述的问题也不求过深。应尽可能在前人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一点新的看法。

在第二步时,论文的题目可大一点、深一点。论文题目可以是着重谈某一点,如某个重要问题的某一个重要侧面或某一当前疑难的焦点,解决了这一点,有推动全局的重要意义。

在第三步时,对某专业的基本问题和重要疑难问题有独到的见解,对这个专业的学术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

第四步时,对某一学科有关的领域有深邃广博的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对某学科提供创造性见解,对此学科的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或对此学科水平的提高有重要的突破。

注意不必要去追求写全面论述性的大问题,所写的主题,可以很小,却又是重要的。其实选题很多,选自己熟悉和所从事的工作,并对今后工作有益的选题,既能总结工作的得失又能促进工作。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关于药学的学术论文

第一节: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治疗表证为主的药物,称解表药,又叫发表药。 1. 咳嗽气喘:麻黄(喧肺平喘);生姜(温肺止咳);细辛(温肺化饮);牛蒡子(喧肺祛痰);桑叶(肺热,肺燥咳嗽); 2. 水肿利尿:麻黄(风水水肿);桂枝(蓄水证);香薷(水肿脚气);浮萍 3. 呕吐:生姜(胃寒呕吐,呕家之圣药);紫苏(胎气上逆) 4. 麻疹不透:荆芥(表邪外束);薄荷(风热束表);牛蒡子(透泻热毒);蝉蜕(风热束表);升麻(辛散发表);葛根(表邪外束) 5. 风疹搔痒:荆芥,防风(风药中之润剂),薄荷,牛蒡子,蝉蜕,浮萍 6. 风(寒)湿痹通:防风,白芷,细辛,苍耳子,羌活 7. 鼻渊:白芷,细辛,苍耳子,辛夷 8. 破伤风证:防风,蝉蜕(急慢性惊风) 9. 肝阳上亢,目赤昏花:薄荷,桑叶,菊花,慢荆子(暴聋) 10. 目生翳障:蝉蜕,木贼 11. 疏肝解郁:薄荷(胸闷胁痛);柴胡(气滞) 12. 痈肿疮疡:荆芥(兼有表证初起);牛蒡子(兼可滑肠通便),白芷(消肿派胀);菊花 13. 气虚下陷,升举:柴胡(肝胆之气);升麻(脾胃之气);葛根(脾虚泻泄) 14. 外感表证:桂枝(风寒,风热,阳虚外感);防风(风寒,风湿,风热均可);荆芥(最为平和之药);细辛(可治阳虚外感) 15. 咽喉肿痛:薄荷(利咽);蝉蜕(开音);升麻 16. 止痛:防风(表证头痛);羌活(太阳经);白芷(阳明经);细辛(少阴经);葛根(项背强痛,高血压项紧) 17. 止血:荆芥(炒炭用);木贼 18. 带下证:白芷(寒湿,湿热) 19. 热病口渴,阴虚消渴:葛根(生津止渴) 20. 热病烦渴:淡豆豉 21. 解毒:紫苏(鱼蟹毒);生姜(鱼蟹毒,生半夏,生南星) 第二节:清热药 凡以清解里热,治疗里热证为主的药物,称为清热药。 1. 气分实热证:石膏(肺胃);知母;芦根(清胃止呕);天花粉(热病烦渴);淡竹叶(清心火);栀子(三焦之火);黄连(清心火) 2. 肺热喘咳:石膏,知母,芦根,天花粉,黄芩(肺火);青黛(咳嗽胸闷,痰中带血);射干(降气消痰,平喘止咳);地骨皮(肺中伏火) 3. 消渴证:石膏,知母,黄连(泻胃火);天花粉,生地黄,地骨皮(生津止渴) 4. 凉血,止血:栀子,黄芩,黄连,生地黄,水牛角,地骨皮 5. 目赤肿痛:栀子;夏枯草;决明子;黄连;龙胆;秦皮;野菊花;玄参;赤芍 6. 肠燥便秘:知母;决明子;生地黄;玄参 7. 湿热泄痢:黄芩(中上焦湿热;暑湿证);黄连(脾胃大肠湿热);黄柏(清热燥湿);苦参(下利脓血,肠风下血);金银花(热毒血痢);鸦胆子(阿米巴痢疾) 8. 湿热黄疸:栀子;黄芩;黄连;龙胆; 9. 热入营血:金银花(透营转气);连翘(清心火);大青叶,板蓝根,青黛(凉血化斑);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温毒发斑);紫草(解热透疹) 10. 咽喉肿痛:板蓝根,青黛,射干,马勃,山豆根 11. 热病神昏,惊痫抽搐:龙胆;青黛;熊胆;水牛角 12. 痈:蒲公英(乳痈);鱼腥草,金荞麦(肺痈);大血藤,败酱草(肠痈) 13. 活血活络:漏芦;大血藤;败酱草;牡丹皮;赤芍 14. 水火烫伤:白蔹;四季青;紫草 15. 阴虚内热,骨蒸潮热:知母;黄柏;生地黄;玄参;青蒿;地骨皮;胡黄连;银柴胡 16. 疟疾:鸦胆子;青蒿;黄芩;柴胡 17. 小儿疳积:贯众;银柴胡;胡黄连 18. 清解少阳:黄芩(半表之热);柴胡(半里之热);青蒿(治疟疾的要药) 19. 胎动不安:紫苏(行气);黄芩(血热不安);桑寄生(肝肾亏虚) 第三节:泻下药 凡能引起腹泻,或润滑大肠,促进排便的药物。称为泻下药。 1. 积滞便秘:大黄(阳明腑实证,热结津伤,寒结便秘);芒硝(热燥便秘);番泻叶(习惯性及老年性便秘);芦荟(热结便秘兼心肝火旺);火麻仁,郁李仁,松子仁(润肠通便);巴豆(寒积便秘) 2. 消肿散结:芒硝(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甘遂(逐痰涎);巴豆(喉痹痰阻) 3. 利水消肿:番泻叶(泻下行水);郁李仁(脚气浮肿);巴豆(腹水鼓胀);甘遂,京大戟,芫花(高度水肿,鼓胀,悬饮);牵牛子(通利二便排水湿) 4. 大黄(产后郁阻腹痛,恶露不尽。炒炭用于出血证) 5. 杀虫:芫花(头疮,白秃);牵牛子(虫积腹痛) 6. 肺燥咳嗽:松子仁(润肺止咳);芫花(祛痰止咳);牵牛子(老慢支) 中药学笔记(仅供学习参考) 第四节:祛风湿药 凡以祛除风寒湿邪,治疗风湿痹证为主是药物,称为祛风湿药。 风湿(寒,热)痹证: 独活(下半身寒湿疼痛,风寒夹湿表证);威灵仙(通行十二经,风邪偏盛);川乌(寒邪偏盛);蕲蛇,乌梢蛇(祛风邪,为截风要药);木瓜(湿痹);寻骨风(通络止痛);秦艽(风药中之润剂);防己(湿邪偏盛);桑枝(善达四肢经络,通利关节);五加皮,桑寄生,狗脊(痹病日久,肝肾亏虚,腰膝酸软) 中药学笔记(仅供学习参考) 第五节:化湿药 凡气味芳香,性偏温燥,以化湿运脾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湿药。 1. 湿阻中焦:藿香(寒湿困脾);佩兰(脾瘅证);苍术(燥湿健脾);厚朴(燥湿,下气除满);砂仁(化湿醒脾,脾胃不和) 2. 呕吐:藿香(和中止呕);佩兰(解暑);砂仁(脾胃虚寒,重在温脾);豆蔻(温胃止呕) 3. 暑湿,湿温初起:藿香(暑月外感风寒,内伤生冷) 4. 风湿痹证:苍术(兼风寒表邪) 5. 苍术:用于治疗夜盲症及眼目昏涩。 第六节:利水渗湿药 凡能通利水道,渗泻水湿,治疗水湿内停证为主的药物,称为利水渗湿药。分为:利水消肿药利尿通淋药利湿退黄药 1. 水肿:茯苓(药性平和,治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意苡仁(脾虚湿盛,脚气浮肿);猪苓(水湿停聚的各种水肿);泽泻(利小便而实大便);葫芦(面目浮肿,大腹水肿);香加皮(心源性水肿);泽漆(通身水肿,腹水胀满);车前子(病久肾虚,腰重脚肿) 2. 痰饮:茯苓(湿聚所致痰饮,目眩心悸);泽泻(清阳不升之目眩);车前子(宣肺降气,化痰止咳);石韦(肺热咳喘);虎杖(清肺热,化痰止咳) 3. 淋证:泽泻(清膀胱湿热,泻肾经虚火);车前子(湿热下注膀胱而致小便淋沥涩痛);滑石(石淋,血淋);木通(膀胱湿热);海金沙(诸淋之涩痛);石韦(血淋);金钱草(石淋,热淋) 4. 黄疸:玉米须(阳黄阴黄均可用);茵陈(清利脾胃肝胆湿热,为退黄之首选药);金钱草(清肝胆之火,除下焦湿热);虎杖(湿热黄疸,淋浊,带下) 中药学笔记(仅供学习参考) 第七节:温里药 凡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的药物,称温里药,又叫祛寒药。 1. 亡阳证,阳虚证:附子(温一身之阳气,为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干姜(心肾阳虚,阴寒内盛);肉桂(引火归原) 2. 寒痹证:附子(风寒湿痹周身骨节疼痛);肉桂(行气血,温运经脉,散寒止痛);吴茱萸(治肝寒气滞诸痛) 3. 寒饮咳喘:干姜(温肺化饮);吴茱萸(肝气夹寒饮上逆之厥阴头痛,呕吐涎沫) 4. 腹痛,呕吐,泻泄:干姜(温中散寒,健运脾阳);吴茱萸(胃寒呕吐,肝胃不和,温脾益肾,助阳止泻);小茴香(开胃,止呕);丁香(暖脾胃而行气滞,尤善降逆止呕止呃);花椒(温中燥湿,杀虫止痒治虫积腹痛) 5. 阳痿,宫冷:肉桂(命门火衰);丁香(温肾助阳) 中药学笔记(仅供学习参考) 第八节:理气药凡以疏理气机为主,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气药。 1. 气滞证:陈皮(中焦寒湿,脾胃气滞);青皮(肝郁气滞);枳实(胃肠气滞);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沉香(温胃降气而止呕);川楝子(肝气郁久化火证);乌药(入肺而宣通,入脾而宽中);青木香(肝胃气滞证);荔枝核(治寒凝气滞之疝气痛,睾丸肿痛);香附(疏肝解郁,调经止痛,宽中消食下气);佛手(醒脾理气,和中导滞) 2. 痰:陈皮(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佛手(久咳多喘,胸闷作痛) 3. 胸痹:陈皮,枳实,木香,薤白(寒痰阻滞,胸阳不振) 4. 温肾:沉香(温肾纳气,降逆平喘);乌药(温肾散寒,缩尿止遗) 中药学笔记(仅供学习参考) 第九节:消食药1. 饮食积滞:山楂(消化油腻肉食之要药);神曲(善消米面之积,宜炒焦用);麦芽(促进淀粉类食物的消化,亦可治小儿乳食停滞);稻芽(脾虚失运之食积消化不良);莱菔子(食积气滞之脘腹胀满疼痛,嗳气吞酸);鸡内金(米面食积证,亦治小儿脾虚疳积) 2. 其他:麦芽(回乳,治疗乳房胀痛);莱菔子(降气化痰);鸡内金(肾虚遗尿遗精)

1、做有效的笔记。笔记做得好,便于整理。只需记录重点,而不要把老师所说的全部记下来(除非全部内容都很有趣)。记录老师重复提到的内容。重复是为了强调重要性。重复的内容可能会出现在考题中,至少对理解课堂内容有帮助。有选择地记录(不要逐字记录):记录重点;记录推算,尤其在数学等理科课上。2、综合运用记录方法。记录信息有很多方法。你可以选用一种或几种。最好能综合运用,以获得更多信息。手写笔记适用于记录数字、方程和公式,比如微积分、化学、经济学、符号逻辑学、语言学等科目。手写笔记让你记得更深刻。还可给课堂和讨论录音。在老师允许的前提下。虽然没有手写那么加强记忆,录音可以反复听,可以调到具体讲解部分。如果老师允许,就可以拷贝讲义和演示文稿。这些资料对备考和写论文很有用。3、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笔记法。笔记法有多种,其中某些对于你来说可能更有效更便于整理。你应尝试多种笔记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其中一种有效的笔记法是康奈尔笔记法。把纸分成左窄(约6厘米)右宽(约15厘米)两部分。在右边做课堂笔记。课后,把右栏的内容加以概括,总结出关键词和疑问点,写在左栏。很多人做纲要笔记。即记录讲课的大纲(可用小圆点罗列)。课后,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总结,或在原有笔记上加亮。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性更强的创造性笔记法。不再用线性方式记录句子,而是用画图的方式。在纸张的中心写上课程的核心主题。围绕核心主题添加小标题。把各观点用线连起来。你可以写字,或者画画。4、在固定地点存放笔记。如果乱放,就很难整理,不利于备考和写论文。不要随手拿起一个本子就做笔记,不然下回找不到。在电脑上,给每个科目建一个文件夹。混放在一起不容易找到。

药学药物论文笔记整理

药物效应多种多样,是不同药物分子与机体不同靶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药物作用的性质首先取决于药物的化学结构,包括基本骨架、活性基团、侧链长短及立体构形等因素。这些构效关系是药物化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但它有助于加强医生对药物作用的理解。药理效应是机体细胞原有功能水平的改变,从药理学角度来说,药物作用机制要从细胞功能方面去探索。 一、非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与药物的理化性质有关。 1、渗透压作用: 如甘露醇的脱水作用。 来源: 2、脂溶作用: 如全身麻醉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 来源: 3、膜稳定作用:阻止动作电位的产生及传导,如局部麻醉药,某些抗心律失常药等。 4、影响ph: 如抗酸药中和胃酸。 来源: 5、络合作用: 如二巯基丙醇络合汞、砷等重金属离子而解毒。 二、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与药物的化学结构有关) 1、干扰或参与代谢过程: ①对酶的影响,多数药物能抑制酶的活性,如新斯的明竞争性抑制胆碱酯酶,奥美拉唑不可逆性抑制胃粘膜h+-k+atp酶(抑制胃酸分泌),而有些药本身就是酶,如胃蛋白酶。 ②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伪品掺入也称抗代谢药,如5-氟尿嘧啶结构与尿嘧啶相似,掺入癌细胞dna及rna中干扰蛋白合成而发挥抗癌作用。 ③影响核酸代谢,许多抗癌药是通过干扰癌细胞dna或rna代谢过程而发挥疗效的。许多抗生素(包括喹诺酮类)也是作用于细菌核酸代谢而发挥抑菌或杀菌效应的。 来源: 2、影响生物膜的功能: 如作用于细胞膜的离子通道的抗心律失常药通过影响na+、ca2+或k+的跨膜转运而发挥作用。 3、影响体内活性物质: 乙酰水扬酸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解热、镇痛和抗炎作用。 4、影响递质释放或激素分泌:如麻黄碱促进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na)。 5、影响生理物质转运在体内主动转运需要载体参与,干扰这一环节可药理效应。如利尿药抑制肾小管na+-k+、na+-h+交换而发挥排钠利尿作用。 来源: 6、影响免疫机制除免疫血清及疫苗外,免疫增强药及免疫抑制药通过影响免疫机制发挥疗效。 5、影响受体功能:掌握受体的概念和特征。 熟悉受体激动药、拮抗药、竞争性拮抗药和非竞争性拮抗药的概念。 了解受体的类型及药物与受体相互作用的信号转导。 (1)受体概念:受体为糖蛋白或脂蛋白,存在于细胞膜、细胞浆或细胞核内,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与药物相结合并能传递信息和引起效应的细胞成分。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受体仅是一个“感觉器”,对相应配体有极高的识别能力。受体-配体是生命活动中的一种偶合,受体都有其内源性配体,如神经递质、激素、自身活性物等。 来源: (2)药物与受体结合作用的特点: ①特异性与结构专一性; 来源: ②饱和性与立体选择性; ③可逆性与内源性配体; ④识别力与高度敏感性。 (3)激动药与拮抗药 ①激动药:能激活受体的配体,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强的内在活性(效应力)。 ②部分激动药: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和较弱的内在活性。部分激动药具有激动药与拮抗药两重特性。 ③拮抗药:能阻断其活性的配体,与受体有较强的亲和力,但无内在活性。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互相竞争与受体可逆结合。非竞争性拮抗药:能与激动药互相竞争与受体不可逆结合。 (4)受体调节与药物作用关系:受体可经常代谢转换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其数量,亲和力及效应力受生理及药理因素的影响。 来源: ①耐受性、不应性 、快速耐受性:连续用药后药效递减是常见的现象。由于受体原因而产生的耐受性称为受体脱敏。 ②受体向下调节:在激动药浓度过高或长期激动受体时,受体数目减少。与耐受性有关。 ③受体向上调节:激动药浓度低于正常时,受体数目增加。与长期应用拮抗剂后敏感性增加有关,如突然停药时会出现反跳反应。

一、药物剂型 1. 同一药物可有不同剂型适用于不同给药途径。 2. 不同给药途径药的吸收速度不同,静脉注射>(快于)吸入>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口服>经肛>贴皮。 3. 生物当量即药剂当量相同,药效强度不尽相等。因此需要用药物不同制剂能达到相同血药浓度的剂量比值,作为比较标准。不同药物剂型,其中药物剂量不同,应用时亦应注意区分选择。硝酸甘油静脉注射5~10μg,舌下含锭~, 口服~5mg,贴皮10mg,剂量相差更大。 来源: 4. 缓释制剂 利用无药理活性的基质或包衣阻止药物迅速溶出以达到比较稳定而持久的疗效。口服缓释片剂或胶囊每日一次可维持有效血药浓度一天。肠外给药除一般油溶长效注射剂。 来源: 5. 控释制剂可以控制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恒速释放,恒速吸收。例如硝酸甘油贴皮剂每日贴一次。匹鲁卡品眼片置结膜囊内每周一次。子宫内避孕剂每年放置一次。保证长效,方便了病人。 二、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临床常联合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除达到多种治疗目的外都是利用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以增加疗效或利用拮抗作用以减少不良反应。不恰当的联合用药往往由于药物间相互作用而使疗效降低或出现意外的毒性反应。固定剂量比例的复方制剂虽然应用方便,但针对性不强,较难解决个体差异问题。 1.配伍禁忌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性的或化学性的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疗效或毒性反应称为配伍禁忌。在静脉滴注时尤应注意配伍禁忌。 2.影响药动学的相互作用 ⑴吸收:空腹服药吸收较快,饭后服药吸收较平稳。促进胃排空的药能加速药物吸收,抑制胃排空药如抗m胆碱药能延缓药物吸收。食物对药物吸收基本上没有特异性禁忌。药物间相互作用影响吸收却不少见,如四环素fe2+,ca2+等因络合互相影响吸收。 来源: ⑵血浆蛋白结合:对于那些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分布容积小的、安全范围窄的及消除半衰期较长的药物易受其他药物置换与血浆蛋白结合而致作用加强,如香豆素类抗凝药及口服降血糖药易受阿司匹林等解热止痛药置换而分别产生出血及低血糖反应。 ⑶肝脏生物转化:肝药酶诱导药如苯巴比妥、利福平、苯妥英及香烟、酒等能增加在肝转化药物的消除而使药效减弱。肝药酶抑制药如异烟肼、氯霉素、西米替丁等能减慢在肝转化药物的消除而使药效加强。 ⑷肾排泄:利用离子障原理,碱化尿液可加速酸性药物自肾排泄,减慢碱性药物自肾排泄。反之,酸化尿液可加速碱性药物排泄,减慢酸性药物排泄。水杨酸盐竞争性抑制甲氨蝶呤自肾小管排泄而增加后者的毒性反应。 来源: 3.影响药效学的相互作用 来源: ⑴生理性拮抗或协同:服用催眠镇静药后饮酒或喝浓茶或咖啡会加重或减轻中枢抑制作用,影响疗效。抗凝血药华法林和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合用可能导致出血反应。 ⑵受体水平的协同与拮抗:许多抗组胺药,酚噻嗪类,三环抗抑郁药类都有抗m胆碱作用,如与阿托品合用可能引起精神错乱,记忆紊乱等,β-受体阻断药与肾上腺素合用可能导致高血压危象等。 ⑶干扰神经递质的转运:三环类抗抑郁药抑制儿茶酚胺再摄取,可增加肾上腺素及其拟似药如酪胺等的升压反应,而抑制可乐定及甲基多巴的中枢降压作用。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