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生姜的过程中,生姜病虫害是农户们经常会遇到的问题。那么,生姜病虫害怎么防治呢?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常见生姜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供大家参考。1、姜腐烂病姜腐烂病又称姜瘟病,是生姜生产中最常见且在各姜区普遍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发病地块一般减产10-20%,重者50%以上,甚至绝产.对生姜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制约生姜生产发展的一大因素。(1)症状植株受病菌侵害后,不论茎叶或根茎,都能表现症状。根茎发病初期呈水浸状,黄褐色,失去光泽,后内部组织逐渐软化腐烂,仅残留外皮,挤压病部可流出污白色米水状汁液,散发臭味。根部被害,也呈淡黄褐色,终至全部腐烂。地上茎被害呈暗紫色,内部组织变褐腐烂,残留纤维。叶片被害呈凋萎状,叶片由下而上变成枯黄色,边缘卷曲,终至全株下垂枯死。(2)病原姜腐烂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其病原为青枯假单抱杆菌,它不仅可侵染生姜,亦侵害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作物。(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病原菌主要在根茎和土壤中越冬,一般在土中可存活2年以上,带菌种姜是主要初侵染源,并可借助姜种调运作远距离传播,种植带菌种姜长出的姜苗就会发病。此外,在发病的姜田,因病株残体遗落地里,致使土壤带菌。如重茬连作,往往发病早已危害重,即使将无病种姜种在带菌土壤里也会引起发病,所以病上也是姜腐烂病的重要侵染来源。越是老姜区,年年病茬地连作,病菌量年年积累增多,以致造成病害逐年加重。除病姜、病土外,若姜田使用病残体或病土沤制的圈肥,也会将病菌带到田间引起发病。灌溉水和雨水也是传播病菌的媒介,尤其在发病盛期,水源若被污染,病菌就会随水而流,引发病害,严重者导致病菌四处扩散,使病害迅速蔓延。姜腐烂病的发生与蔓延,受温度、湿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病菌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6-31℃,温度越高,潜育期越短,病害蔓延越快。尤其在高温多雨天气,大量病菌随水扩散,造成多次再侵染,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就会造成大批植株死亡。病害发生的轻重与雨季的早晚和降雨量多少也有关系。雨季早,中心病株出现也早,发病早,为多次再侵染提供了机会。降雨量大,为病菌的扩展、侵入和繁殖提供了方便条件。因此,在高温多雨年份,往往在短期内造成病害大流行,危害严重。在降雨量少而气温较低的年份,一般病情较轻。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一般发病较轻;而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质粘重、田间积水或偏施氮肥的姜田,则发病较重。(4)防治方法生姜腐烂病的传播途径多,发病期长,因而防治较为困难。目前尚没有理想的杀菌药剂,亦未发现理想的抗病品种,因而应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辅之以药剂防治,以切断传播途径,尽可能控制病害发生和蔓延。①轮作换荐:因姜腐烂病菌可在上中存活2年以上,轮作换茬是切断土壤传菌的主要途径,尤其是对于已发病的地块,要间隔3-4年以上才可种姜。种姜的前茬地应是种植粮食作物的地块。至于菜园地,以葱荐、蒜荐为好,种过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作物,尤其是发过青枯病的地块,不宜种姜。实践证明,实行4年以上轮作,井使用无病姜种,结合精细管理,对控制姜腐烂病的发生有显著效果。②严格选用无病种姜,杜绝姜种传病:在生姜收获前,可在无病姜田严格选种,在贮姜窖内单放单贮,翌年下地前再进行严格挑选,消除种姜带菌隐患。③选地和整地:姜田应选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整地时地面要平,姜沟不宜过长,以不超过20米为宜。为防止雨季田间积水,应在姜田设置排水沟。④施净肥:姜田所用肥料应尽量不带病菌,因而不可用病姜病株或带菌土沤制土杂肥,农家肥必须经腐熟后方可使用。⑤浇净水:姜田最好用井水灌溉,并防止水源污染,严禁将病株向水渠及井中乱扔,如有条件可采用塑料轧管灌溉。浇水时应控制水量切不可大水漫灌。⑥发现病株及时铲除:当田间发现病株后,除应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外,还应将其周围米以内的健株一并去掉,并挖去带菌土壤,在病穴内撤石灰,然后用干净的无菌土掩埋。2、姜斑点病(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斑黄白色,梭形或长圆形,细小,长2-5毫米,斑中部变薄,易破裂或穿孔。严重时病斑密布,全叶似星星点点,故又名白星病。病部可见针尖状分生孢子器。(2)病原引起生姜斑点病的病原为半知菌亚门姜叶点霉菌。其分生孢子器,球形至扁球形,黑褐色,具孔口,当孢子成熟时即从孔口涌出。分生抱子椭圆形,单抱,无色,分生孢子团常呈带状或卷须状。(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器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以分生孢子作为初侵染和再侵染源,以雨水溅射传播蔓延。温暖高湿,株间郁闭,田间湿度大或重茬连作地块,均有利于该病发生。(4)防治方法①避免连作,实行2-3年以上的轮作。②选择排灌方便的地块种植,不要在低洼地种植。③注意氮磷钾肥配比施用,不要偏施氮肥。④发病初,叶面喷施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隔7-10天喷1次,连续2-3次。3、姜炭疽病(1)症状为害时片。多先自时尖及叶缘现病斑,初为水浸状褐色小斑,后向内扩展成椭圆形或梭形至不规则状褐斑,斑面云纹明显或不明显。数个病斑连成病块,使叶片变褐干枯。潮湿时,病面现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盘。(2)病原引发该病的病原为半知茵亚门辣椒刺盘孢菌和盘长孢状刺盘孢菌。(3)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两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盘在病部或随病残体散落土中越冬。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或小昆虫活动传播,成为本病初侵染和再侵染源。病菌除为害生姜外,尚可侵染多种姜科或茄科作物。在南方,病菌在田间寄主作物上辗转传播为害,无明显越冬期。连作重茬,植株生长过旺,田间温度大,偏施氮肥,均有利于该病发生。(4)防治方法①注意轮作,避免姜田连作。②注意田间卫生,收获时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烧毁。③增施农家肥,注意氮、磷、钾配比施肥,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严禁偏施氮肥,以免植株生长过旺。④严禁田问积水,及时做好清沟排渍工作。⑤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75%百苗情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N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复方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30%氧氯化钢悬浮剂300倍液,于发病初进行叶面喷施,10-15天喷1次,连续2-3次。4.姜螟(1)为害特点姜螟又名钻心虫,不仅危害生姜,还危害玉米、高粱、甘蔗等作物,为杂食性害虫。幼虫孵出2-3天后,便成群从叶鞘与茎秆缝隙或心叶侵入。被害叶片成薄膜状,残留有粪屑。叶片展开后,呈不规则的食孔,茎、叶鞘常被食成环痕。幼虫在第四至第六天,多在茎秆中上部蛀食,造成茎秆空心,使水分运输受阻。姜苗受害后,上部枯黄凋萎或造成茎秆折断。(2)形态特征姜螟成虫灰黄色,体长10-13毫米,翅长25-32毫米,前翅灰黄色,缘边有7个黑点,后翅白色。雄蛾略小,体色和翅色较深,前额圆,触角鞭状;雌蛾前翅黑点不太明显,触角丝状。卵长12.8毫米,宽0.78毫米,淡黄白色,扁平、椭圆形,卵粒表面有龟甲状刻印,卵块成二行排列,产在叶背。幼虫体长28毫米,初孵乳白色,老熟时淡黄色,背面有褐色突起,两侧有紫色亚背线,气门上各有2条线,头壳、口器均为黄褐色。蛹长12-16毫米,体红褐至暗褐,腹末稍钝,腹部各节间有白色环线。(3)生活习性姜螟在长江流域每年发生2-3代,世代重叠,以末代老熟幼虫在作物或野生杂草茎秆内越冬,翌春即在茎秆内化蛹。成虫羽化后,白天隐藏在作物及杂草间,傍晚飞行,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夜间交配。交配后1-2天产卵,卵产于叶背中脉两侧。平均每头雌虫产卵180-210粒。(4)防治方法①清洁田园:生姜收获后,将生姜的断株、枯叶及虫害苗、杂草清除干净,集中烧毁。②人工捕捉:发现幼苗被害时,找出虫口,剥开茎秆即可捉到幼虫。③药剂防治:用50%杀螟松乳剂500-8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1000倍液对田间植株喷雾,亦可用上述药剂注入虫口。5、小地老虎(1)为害特点小地老虎俗称上蚕、地蚕,在各地普遍发生,它为害各种蔬菜及农作物的幼苗,也是生姜苗期的重要害虫之一。为害时一般于姜苗基部近地表层1-3厘米处。伤害姜苗髓部及生长点,造成心叶萎蔫、变黄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属复殖目,片形科,姜片吸虫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雌雄同体。成虫长20~75mm,宽8~20mm,厚~3mm,是人体寄生虫中最大的吸虫之一,虫体扁平 姜片虫 ,状如鲜姜的切片,故名。活时呈肉红色,体表满布皮棘,前端腹面有口吸盘,腹吸盘较口吸盘大,虫卵呈长椭圆形,淡黄色,大小为130~140×80~85μm 。卵的外形与肝片吸虫卵极为相似。虫卵随粪便排出落入水中,于适宜的温度(32℃)下经3~4周,卵细胞发育为毛蚴(见图)。毛蚴逸出后在水中游动,钻入第一中间寄主,如半球扁卷螺(Segmentina hemisphae rula)等体内,约一个月内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等阶段,最后产生许多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吸附于第二中间寄主菱、茭白、水浮莲等水生植物上,于数小时内形成囊蚴。囊蚴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被人吞食后,幼虫在小肠内脱囊而出,并吸附于小肠粘膜上,摄取肠内营养物质,经1~3个月发育为成虫。除人以外,猪因常以水浮莲等为食,也易受感染。 姜片虫的吸盘肌肉发达,吸附力强,被吸附的小肠粘膜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甚至出现溃疡、小脓肿、出血及炎症,炎症部位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感染轻者常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腹痛、腹泻、精神萎靡、倦怠乏力。感染严重者肠粘膜广泛受损,影响分泌与吸收功能,导致营养不良、贫血或浮肿。儿童病例可出现发育障碍。大量成虫寄生偶可致肠梗阻。 成虫虫体较大,吸盘发达,吸附力强,造成的肠机械性损伤较其他肠道吸虫明显,数量多时还可覆盖肠壁,妨碍吸收与消化,其代谢产物被吸收后可引起变态反应。被吸附的粘膜可发生炎症、出血、水肿、坏死、脱落以至溃疡。病变部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肠粘膜分泌增加。虫数多时常出现腹痛和腹泻,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白蛋白减少,各种维生素缺乏;还可有腹泻 姜片虫 与便秘交替出现,甚至肠梗阻。严重感染的儿童可有消瘦、贫血、浮肿、腹水、智力减退、发育障碍等。在反复感染的病例,少数可因衰竭、虚脱而致死。 根据流行学史及生食水生植物的饮食史,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本病。粪便中检出虫卵即可确诊。治疗的首选药物为吡喹酮,其用量小,效果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其他如槟榔、硫双二氯酚等也有效。预防在于加强卫生宣教,不生食菱、藕、荸荠等水生植物,不用青饲料喂猪,加强粪便管理,防止人、猪粪便污染水塘、水沟等。 预防 加强粪便管理,防止人、猪粪便通过各种途径污染水体;大力开展卫生宣教,勿生食未经刷洗及沸水烫过的水生植物,如菱角、茭白等。勿饮生水、勿用被囊蚴污染的青饲料喂猪
(1)猪粪管理病猪的粪便是姜片虫散播的主要来源,应尽可能把粪便堆积发酵后再作肥料。(2)定期驱虫这是最主要的预防措施。因为每年在当地的气温达到29~32℃以上之后2个月左右为感染季节,所以从那以后,需再过2个多月,病猪体内的童虫开始发育为成虫产卵,此时为秋末,驱虫最为适宜。一般依感染情况而定,驱虫1~2次,最好选两三种药交替使用。(3)灭螺扁卷螺是姜片吸虫的中间宿主,在习惯用水生植物喂猪的地方,灭螺具有十分重要的预防作用。治疗可选用下列药物:吡喹酮:剂量,每千克体重为30~50毫克,混在精料中饲喂;硝硫氰醚:3%油剂,剂量,每千克体重为20%~30%,一次口服;硝硫氰胺:剂量,每千克体重为3~6毫克,混入饲料中一次口服;硫双二氯酚:剂量,每千克体重60~100毫克,混入饲料中一次喂服。
猪姜片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由于猪吃了带有姜片虫蚴虫而又没有煮熟的水生饲料如浮萍、水浮莲、水葫芦等而得病。姜片虫的成虫主要寄生在猪和人的小肠内,中间宿主为扁卷螺。病猪感染后表现食欲不好,日渐消瘦,贫血和水肿,皮毛干燥,失去光泽,粪便稀薄,混有黏液,时有腹痛现象。虫体过多时,可引起肠梗阻。常因虚脱或并发其他病而死亡。[防治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给猪吃的水生饲料必须煮熟或经过青贮发酵处理后饲喂,猪粪要堆积发酵处理。由于扁卷螺不耐干旱,故在流行地区,在秋末冬初的干燥季节,挖塘泥晒干,消灭螺蛳。每隔2~3个月,定期蛆虫一次。(2)对病猪治疗时可选用精制敌百虫,按每千克体重克,总量不超过7克,混在少量精饲料内空腹投喂,隔日1次,连用2次。硫双二氯酚,按每千克体重~克混于稀料中一次喂服,服药后可出现拉稀现象,不需处理,两天后可自行恢复正常。硝硫氰胺,按猪的大小不同口服~克,一次有效。槟榔克,木香5克,煎水早晨空腹投服,连用2~3次。
姜片吸虫病简称姜片虫,是由布鲁氏姜片吸虫寄生于人和猪小肠中引起的疾病。虫体新鲜时呈肉红色,肥厚而不透明,呈姜片状,长20~75毫米、宽8~20毫米、厚~3毫米,是人体内最大的一种吸虫,有口、腹吸盘各1个。虫卵为椭圆形,棕黄色或淡黄色。
终宿主主要是人和猪,中间宿主较多,有十几种,我国有尖口圆扁螺、大圆扁螺、半球多脉扁螺等。虫卵随终宿主的粪便排出后,在水中适宜的温度(27℃~32℃)下经3~7周孵化为毛蚴。毛蚴遇中间宿主扁螺,即钻入其体内,逐步发育成许多尾蚴。尾蚴自螺体逸出,吸附在水生植物,如红菱、茭白、荸荠、大菱、藕、水浮莲、浮萍等表面上形成囊蚴。人和猪生食了带有囊蚴的水生植物后,在小肠液及胆汁的作用下脱囊而成为幼虫。幼虫吸附在十二指肠或空肠黏膜上,经1~3个月发育为成虫并产卵。一条成虫每天产卵1500~25000个。
人感染后潜伏期1~3个月。轻者除食欲不振外无其他自觉症状。长期反复感染的儿童可有发育障碍和智能减退,有可能成侏儒症。少数病人由于长期腹泻,严重营养不良可能继发肠道、肺部感染。偶有大量成虫结成团块并发肠梗阻者。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属复殖目,片形科,姜片吸虫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雌雄同体。成虫长20~75mm,宽8~20mm,厚~3mm,是人体寄生虫中最大的吸虫之一,虫体扁平 姜片虫 ,状如鲜姜的切片,故名。活时呈肉红色,体表满布皮棘,前端腹面有口吸盘,腹吸盘较口吸盘大,虫卵呈长椭圆形,淡黄色,大小为130~140×80~85μm 。卵的外形与肝片吸虫卵极为相似。虫卵随粪便排出落入水中,于适宜的温度(32℃)下经3~4周,卵细胞发育为毛蚴(见图)。毛蚴逸出后在水中游动,钻入第一中间寄主,如半球扁卷螺(Segmentina hemisphae rula)等体内,约一个月内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等阶段,最后产生许多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吸附于第二中间寄主菱、茭白、水浮莲等水生植物上,于数小时内形成囊蚴。囊蚴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被人吞食后,幼虫在小肠内脱囊而出,并吸附于小肠粘膜上,摄取肠内营养物质,经1~3个月发育为成虫。除人以外,猪因常以水浮莲等为食,也易受感染。 姜片虫的吸盘肌肉发达,吸附力强,被吸附的小肠粘膜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甚至出现溃疡、小脓肿、出血及炎症,炎症部位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感染轻者常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腹痛、腹泻、精神萎靡、倦怠乏力。感染严重者肠粘膜广泛受损,影响分泌与吸收功能,导致营养不良、贫血或浮肿。儿童病例可出现发育障碍。大量成虫寄生偶可致肠梗阻。 成虫虫体较大,吸盘发达,吸附力强,造成的肠机械性损伤较其他肠道吸虫明显,数量多时还可覆盖肠壁,妨碍吸收与消化,其代谢产物被吸收后可引起变态反应。被吸附的粘膜可发生炎症、出血、水肿、坏死、脱落以至溃疡。病变部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肠粘膜分泌增加。虫数多时常出现腹痛和腹泻,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白蛋白减少,各种维生素缺乏;还可有腹泻 姜片虫 与便秘交替出现,甚至肠梗阻。严重感染的儿童可有消瘦、贫血、浮肿、腹水、智力减退、发育障碍等。在反复感染的病例,少数可因衰竭、虚脱而致死。 根据流行学史及生食水生植物的饮食史,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本病。粪便中检出虫卵即可确诊。治疗的首选药物为吡喹酮,其用量小,效果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其他如槟榔、硫双二氯酚等也有效。预防在于加强卫生宣教,不生食菱、藕、荸荠等水生植物,不用青饲料喂猪,加强粪便管理,防止人、猪粪便污染水塘、水沟等。 预防 加强粪便管理,防止人、猪粪便通过各种途径污染水体;大力开展卫生宣教,勿生食未经刷洗及沸水烫过的水生植物,如菱角、茭白等。勿饮生水、勿用被囊蚴污染的青饲料喂猪
猪姜片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由于猪吃了带有姜片虫蚴虫而又没有煮熟的水生饲料如浮萍、水浮莲、水葫芦等而得病。姜片虫的成虫主要寄生在猪和人的小肠内,中间宿主为扁卷螺。病猪感染后表现食欲不好,日渐消瘦,贫血和水肿,皮毛干燥,失去光泽,粪便稀薄,混有黏液,时有腹痛现象。虫体过多时,可引起肠梗阻。常因虚脱或并发其他病而死亡。[防治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给猪吃的水生饲料必须煮熟或经过青贮发酵处理后饲喂,猪粪要堆积发酵处理。由于扁卷螺不耐干旱,故在流行地区,在秋末冬初的干燥季节,挖塘泥晒干,消灭螺蛳。每隔2~3个月,定期蛆虫一次。(2)对病猪治疗时可选用精制敌百虫,按每千克体重克,总量不超过7克,混在少量精饲料内空腹投喂,隔日1次,连用2次。硫双二氯酚,按每千克体重~克混于稀料中一次喂服,服药后可出现拉稀现象,不需处理,两天后可自行恢复正常。硝硫氰胺,按猪的大小不同口服~克,一次有效。槟榔克,木香5克,煎水早晨空腹投服,连用2~3次。
布氏姜片虫的成虫与幼虫对宿主的选择较严。尾蚴从螺体逸出后活动范围小,在短时间内就在附近结囊。囊蚴暴露在外界环境中,干燥时生存的时间短。因此,活囊蚴分布的空间受到限制。这是人和猪的姜片虫病的流行区多呈小面积点状分布的原因。福建等地调查证实,饮用含有本虫囊蚴的生水也是感染姜片虫病的一种重要方式,应引起重视。主要分布在亚洲的温带和亚热带的一些国家。中国除东北、内蒙、新疆、西藏、青海、宁夏等省外,18个省、区已有报道。由于农业生产改革及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养猪饲料和饲养条件的改变,中国各地人和猪姜片虫病流行情况发生明显变化,许多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感染率和感染率迅速下降,一些地区出现新的流行点。该病流行决定于流行区存在传染源、中间宿主与媒介,尤其是居民有生食水生植物的习惯者。防治原则包括加强粪便管理,防止人、猪粪便通过各种途径污染水体;大力开展卫生宣教,勿生食未经刷洗及沸水烫过的水生植物,如菱角、茭白等。勿饮生水、勿用被囊蚴污染的青饲料喂猪;在流行区开展人和猪的姜片虫病普查普治工作,吡喹酮是首选药物;选择适宜的杀灭扁卷螺的措施。
猪姜片虫病是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由于猪吃了带有姜片虫蚴虫而没有煮熟的水生饲料如浮萍、水浮莲、水葫芦等而得病。姜片虫的成虫主要寄生在猪和人的小肠内,中间宿主为扁卷螺。【临床症状】病猪感染后表现食欲不佳,日渐消瘦,贫血和水肿,皮毛干燥,失去光泽,粪便稀薄,混有黏液,时有腹痛现象。虫体过多时,可引起肠梗阻。常因虚脱或并发其他病而死亡。【防治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给猪吃的水生饲料必须煮熟或经过青贮发酵处理后饲喂。猪粪要堆积发酵处理。由于扁卷螺不耐干旱,故在流行地区,在秋末冬初的干燥季节,挖塘泥晒干,消灭螺蛳。每隔2~3个月,定期驱虫一次。(2)对病猪治疗时可选用精制敌百虫,按每千克体重克,总量不超过7克,混在少量精饲料内空腹投喂,隔天1次,连用2次。硫双二氯酚,按每千克体重~克,混于稀料中一次喂服,服药后可出现拉稀现象,不需处理,2天后可自行恢复正常。硝硫氰胺,按猪的大小不同口服~克,一次有效。槟榔克,木香5克,煎水早晨空腹投服,连用2~3次。
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属复殖目,片形科,姜片吸虫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雌雄同体。成虫长20~75mm,宽8~20mm,厚~3mm,是人体寄生虫中最大的吸虫之一,虫体扁平 姜片虫 ,状如鲜姜的切片,故名。活时呈肉红色,体表满布皮棘,前端腹面有口吸盘,腹吸盘较口吸盘大,虫卵呈长椭圆形,淡黄色,大小为130~140×80~85μm 。卵的外形与肝片吸虫卵极为相似。虫卵随粪便排出落入水中,于适宜的温度(32℃)下经3~4周,卵细胞发育为毛蚴(见图)。毛蚴逸出后在水中游动,钻入第一中间寄主,如半球扁卷螺(Segmentina hemisphae rula)等体内,约一个月内经胞蚴、母雷蚴、子雷蚴等阶段,最后产生许多尾蚴。尾蚴离开螺体,吸附于第二中间寄主菱、茭白、水浮莲等水生植物上,于数小时内形成囊蚴。囊蚴对外界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被人吞食后,幼虫在小肠内脱囊而出,并吸附于小肠粘膜上,摄取肠内营养物质,经1~3个月发育为成虫。除人以外,猪因常以水浮莲等为食,也易受感染。 姜片虫的吸盘肌肉发达,吸附力强,被吸附的小肠粘膜充血、水肿粘液分泌增多,甚至出现溃疡、小脓肿、出血及炎症,炎症部位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感染轻者常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腹痛、腹泻、精神萎靡、倦怠乏力。感染严重者肠粘膜广泛受损,影响分泌与吸收功能,导致营养不良、贫血或浮肿。儿童病例可出现发育障碍。大量成虫寄生偶可致肠梗阻。 成虫虫体较大,吸盘发达,吸附力强,造成的肠机械性损伤较其他肠道吸虫明显,数量多时还可覆盖肠壁,妨碍吸收与消化,其代谢产物被吸收后可引起变态反应。被吸附的粘膜可发生炎症、出血、水肿、坏死、脱落以至溃疡。病变部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肠粘膜分泌增加。虫数多时常出现腹痛和腹泻,营养不良,消化功能紊乱,白蛋白减少,各种维生素缺乏;还可有腹泻 姜片虫 与便秘交替出现,甚至肠梗阻。严重感染的儿童可有消瘦、贫血、浮肿、腹水、智力减退、发育障碍等。在反复感染的病例,少数可因衰竭、虚脱而致死。 根据流行学史及生食水生植物的饮食史,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本病。粪便中检出虫卵即可确诊。治疗的首选药物为吡喹酮,其用量小,效果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其他如槟榔、硫双二氯酚等也有效。预防在于加强卫生宣教,不生食菱、藕、荸荠等水生植物,不用青饲料喂猪,加强粪便管理,防止人、猪粪便污染水塘、水沟等。 预防 加强粪便管理,防止人、猪粪便通过各种途径污染水体;大力开展卫生宣教,勿生食未经刷洗及沸水烫过的水生植物,如菱角、茭白等。勿饮生水、勿用被囊蚴污染的青饲料喂猪
肝片吸虫病是牛、马等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肝片形吸虫寄生于牛、羊、鹿、骆驼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在人、马及一些野生动物中亦可寄生,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
肝片形吸虫外观呈叶片状,灰褐色,虫体一般长20~25毫米,宽5~13毫米。成虫寄生在终宿主(人和动物)的肝脏胆管中,中间宿主为椎实螺。椎实螺在我国分布甚广,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地区,春夏季大量繁殖。随同终宿主粪便排出的虫卵可进入螺体内发育为幼虫,叫尾蚴。以后尾蚴逸出,游进水中,很快脱尾,成为囊蚴,附着在水稻、水草等植物的茎叶上,等待动物捕食。动物或人经口吃进囊蚴后,囊蚴在小肠内蜕皮,在向肝组织钻孔的同时,继续生长发育为成虫,最后进入胆管内。可生存2~5年之久。
当幼虫穿过肝组织时,可引起肝组织损伤和坏死,肝包膜上有纤维素沉积;当经过体腔或其他器官时可发生脓胞或形成结节似包囊。成虫在宿主胆管里生长,能使胆管堵塞,由于胆汁停滞而引起黄疸,刺激胆管,可使胆管发炎、变厚或扩张,并导致硬化等症状。
虫卵对干燥很敏感,在干燥粪便中停止发育,完全干燥下迅速死亡。如在室内干燥半小时即破裂死亡,阳光照射30分钟,40℃~50℃数分钟皆可死亡,但在潮湿的环境中能生存数月。家畜粪便经生物热处理以及消灭中间宿主(灭螺)是预防肝片吸虫病的重要措施。更重要的是,人不要食用被囊蚴污染的肉类和蔬菜。
片形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或大片形吸虫引起的一种侵袭病,主要发生于反刍动物(黄牛、水牛、绵羊、山羊、骆驼等),协诊症状主要是营养障碍和中毒所引起的慢性消瘦和衰竭;病理特征是慢性胆管炎及肝炎。中兽医学称此为肝蛭病。今年来,笔者在工作中接触到多起病例。现将其中一例介绍给大家。 [关键词] 家畜;片形吸虫;诊治片形吸虫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也是对牛、羊危害较大的一种寄生虫病。少数地区还有巨片吸虫。其病原体是片形科(Fasciolidae)片形属(Fasciola)的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和大片吸虫吸虫(Fasciola gigantica),寄生于黄牛、水牛、绵羊、山羊、鹿和骆驼等各种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本病能引起急性或慢性的肝炎和胆管炎,还可并发全身性的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危害相当严重,尤其是对幼畜和绵羊,可引起大批死亡。牛患此病后,耕作能力下降,奶牛产奶量减少,严重导致大批患病的牛必须淘汰,给畜牧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病死羊外观粘膜苍白贫血,消瘦和皮毛松乱,其它无明显的症状。 剖检情况 现场剖检2头,病死羊的胆管内有淡红色虫体混在暗褐色的胆汁中,虫体长约10~25mm,宽约12mm。肝小叶结缔组织增生。胆管扩张、增厚变粗甚至堵塞,胆管如绳索样凸出于肝脏表面,单管内壁有白色盐类沉积,内膜粗糙,肝包膜上有纤维素沉积。 实验室检查,对取回的新鲜羊粪采样沉淀法检查,取约5g粪便与10倍量的水混合,搅匀,用纱布进行过滤,滤过物静置5min,去掉上层液,重新加水混匀,重复之前操作,直到上层液透明,去掉上层清液,取沉渣于载玻片上检查。先用低倍镜寻找可疑形态,然后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分辨。见到有几个黄色,椭圆形的小虫卵。 综合诊断和治疗,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临床剖检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判定,确诊该农户的山羊是感染了肝片吸虫。
肝片形吸虫通常寄生在机体的胆管内,并在此处产卵,虫卵会经由粪便排到体外。当环境温暖潮湿,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虫卵能够发育成为毛蚴,并在水中游动侵入到中间宿主椎实螺的体内,然后继续发育成为尾蚴,由于毛蚴需要长达50~80天的发育时间,且一个毛蚴能够发育成为100个,甚至千个以上的尾蚴。尾蚴会从螺体内排出,并快速发育成为囊蚴,即可在水中游离,也可黏附在水草上当肉牛在饮水或者食草时食入囊蚴而发生感染。囊蚴**终侵入到肝胆管继续发育成为成虫,该过程需要2~4个月左右的时间才能够完成。成虫能够存活3~5年,但通常1年左右就会从机体内自然排除。
剖检时,病理变化主要呈现在肝脏,其变化程度与感染虫体的 数量及病程长短有关。在大量感染、急性死亡的病例中,可见到急性肝炎和大出血后 的贫血现象,肝肿大,包膜有纤维沉积,有2〜5毫米长的暗红色虫道,虫道内有凝固的血液和少量幼虫。腹腔中有血红色的液体,有腹膜炎病变。慢性病例主要呈现慢性增生性肝炎,在肝组织被破坏的部位出 现淡白色索状瘢痕,肝实质萎缩,退色,变硬,边缘钝圆,小叶间 结缔组织增生。胆管肥厚、扩张呈绳索样突出于肝表面;胆管内有 磷酸钙和磷酸镁等盐类的沉积使内膜粗糙,刀切时有沙沙声;胆管 内有虫体和污浊稠厚的液体。病畜出现消瘦、贫血和水肿现象;胸 腹腔及心包内蓄积有透明的液体。
要选择高燥牧场防牧,尽量避开有螺的死水区域;灭螺;对牛进行驱虫,要经常进行消毒,通风,有条件的要打疫苗,配合农田水利建设和氨水、氯硝柳胺药物灭螺和消灭椎实螺孳生地。坚持在疫区对牛进行春秋雨季的驱虫,
牛,羊肝片吸虫病是一种严重危害牛,羊等反刍动物的寄生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对牛、羊的危害性很大,并经常地方性大流行。肝片吸虫寄生于牛肝胆管中,产生虫卵,虫卵随着胆汁进入肠内与粪便混合,肉牛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在牛的肝脏和胆管中而引起以营养障碍、贫血、消瘦、水肿、异食为特征的一种疾病,通过被污染了的草料和饮水而传播,犊牛较敏感,多发于夏季和秋季。
综合防治措施一是要管好粪便,搞好其堆积发酵。坚持在安全地放牧,避免在低洼潮湿的牧地放牧和饮水。二是配合农田水利建设和氨水、氯硝柳胺药物灭螺和消灭椎实螺孳生地。中草药具有杀灭有害微生物作用,对多种病原微生物有抑制或杀灭作用,其有抗细菌和抗病毒的效用。如金银花、连翘、大青叶、蒲公英有广谱抗菌的作用。
在肉牛疾病防治实践中我们发现,黄连、黄柏、黄芪等中草药具有抗菌消炎和清热解毒等作用,而栀子、知母、麻黄、防风、地骨皮等中草药可解表祛风、清热泻火,诊断要点如下:一、在流行地区的流行季节,注意本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是咳嗽,但一般体温不高,在夜间休息时或清晨,能听到牛群的咳嗽声,以及拉风匣似的呼吸声,在驱赶牛时咳嗽加剧。
中草药具有驱虫作用,这类中草药具有増强机体坑寄生虫侵害的能力和驱除体内寄生虫的作用。如槟榔、贯众、百部、硫磺等对绦虫、蛔虫、姜片虫有驱除作用。某些中草药中含有酚类、多糖、生物碱、绿原酸等成分(具有驱虫、抗毒杀菌作用),其中苦参、大蒜、槟榔、使君子等可作为驱虫剂使用,其中苦参在牛球虫病和疥癣虫的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
第一个综合防治措施是管好粪肥,做好粪肥的积累和发酵。坚持安全放牧,避免在低洼潮湿的牧场放牧和饮水。二是配合农田水利建设和氨水、氯硝柳胺药物杀灭钉螺,消除钉螺孳生地。
肝片吸虫病是牛、马等最主要的寄生虫病之一。肝片形吸虫寄生于牛、羊、鹿、骆驼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中。在人、马及一些野生动物中亦可寄生,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有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
肝片形吸虫外观呈叶片状,灰褐色,虫体一般长20~25毫米,宽5~13毫米。成虫寄生在终宿主(人和动物)的肝脏胆管中,中间宿主为椎实螺。椎实螺在我国分布甚广,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地区,春夏季大量繁殖。随同终宿主粪便排出的虫卵可进入螺体内发育为幼虫,叫尾蚴。以后尾蚴逸出,游进水中,很快脱尾,成为囊蚴,附着在水稻、水草等植物的茎叶上,等待动物捕食。动物或人经口吃进囊蚴后,囊蚴在小肠内蜕皮,在向肝组织钻孔的同时,继续生长发育为成虫,最后进入胆管内。可生存2~5年之久。
当幼虫穿过肝组织时,可引起肝组织损伤和坏死,肝包膜上有纤维素沉积;当经过体腔或其他器官时可发生脓胞或形成结节似包囊。成虫在宿主胆管里生长,能使胆管堵塞,由于胆汁停滞而引起黄疸,刺激胆管,可使胆管发炎、变厚或扩张,并导致硬化等症状。
虫卵对干燥很敏感,在干燥粪便中停止发育,完全干燥下迅速死亡。如在室内干燥半小时即破裂死亡,阳光照射30分钟,40℃~50℃数分钟皆可死亡,但在潮湿的环境中能生存数月。家畜粪便经生物热处理以及消灭中间宿主(灭螺)是预防肝片吸虫病的重要措施。更重要的是,人不要食用被囊蚴污染的肉类和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