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苹果论文病打什么药

发布时间:

苹果论文病打什么药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枝的抗病能力,这是防治包括腐烂病在内的各种病害的根本措施。2,及时检查和刮除病斑,对死枝,开张角度大的枝条尽量清理,减少病源数量,并用石硫合剂进行涂抹消毒板护。3,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所需的化肥,提高苹果树的抗病能力。4,注意果园土壤的改良,雨季注意排涝,及时中耕除草,合理浇水,合理负载。5,药物防治,采用有效药剂按要求进行配兑防治。同时防治好叶螨,斑点落叶病等病虫害。

方法如下:防治苹果白粉病有效的药剂有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15%粉。

苹果炭疽叶枯病,主要危害嘎啦、金冠、乔纳金品种。主要发生在7~8月,从6月开始预防用吡唑醚菌酯、代猛、丙森锌保护;用咪鲜胺,苯醚甲环唑,溴菌氰、二氰恩醌、甲托、多菌灵等药剂治疗,建议不同类别药剂复配或交替使用。

对付苹果树腐烂病的药剂其实很多,如菌毒清,辛菌胺醋酸盐,843康复剂及腐烂敌,治腐灵,刮涂净等。这些药剂只要按照它们的标准浓度使用,效果都非常不错,建议题主根据自己苹果树腐烂病的实际情况,参考选择使用。下面详细介绍几款产品:刮涂净其有效成分为12%硫酸铜与苯扎溴胺的复配制剂。在使用时只需要按照产品的标准浓度使用(即兑水30~50倍液)即可。二是治腐灵其有效成分是腐殖酸铜与硫酸铜的复配制剂。在使用时按每平米刮涂面积涂制剂12~20g即可。换算成稀释液剂约为制剂浓度的150~200倍。不过农资市场上还有这个配方的产品,它的有效成分与治腐灵一样,但是其有效成分含量为的腐殖酸铜与硫酸铜的复配制剂。其商品名称为843康复剂,每平米刮涂面积使用稀释药剂200g左右(相当于制剂约20g左右),效果也非常地好。三是菌毒清水剂又叫杀菌灵,病害敌。化学名字叫二辛基氨乙基甘氨酸盐。是一款很不错的低毒杀菌剂。其作用机制是抑制病菌菌丝孢子萌发,使酶变性而杀菌抑菌达到预防及治疗目的。在用于苹果树腐烂病时,可将5%菌毒清水剂50~100倍液稀释,然后按疤量大小用药涂剂。涂抹时要戴手套,有些人对这个药剂有些敏感,不注意会出现皮肤发红现象哟。四是辛菌胺醋酸盐这个药剂对侵入树皮内的潜伏病菌有很好的铲除作用。其作用机制就是通过破坏病原菌细胞膜,凝聚蛋白质抑制呼吸系统和生物酶活性,达到抑菌和治病效果。本来在使用时,与霜霉威盐酸盐,盐酸吗啉胍,中生菌素等复配使用效果会更好。主要用于果树(包括苹果树在内)上腐烂病,干腐病,流胶病,溃疡病,根癌病等。使用时根据产品的含量高低而有区别:辛菌胺醋酸盐水剂15~20倍液,3%辛菌胺醋酸盐可湿性粉剂30~40倍液,5%辛菌胺醋酸盐水剂200~250倍液即可。

苹果树论文病打什么药

苹果树的主要用药为波尔多液,可杀菌除虫,毒性较小,有利于苹果树生长。休眠期及开花期的苹果树,需喷洒杀虫除草剂,防治病虫害。结果后的苹果树则需喷洒波尔多液,可防治炭疽病、落叶病等,避免苹果感染病害,使果实生长迅速。

苹果树皮拦了用什么药?朋友们帮帮忙,

苹果树腐烂病治疗:苹果树腐烂病治疗等同于给果树做手术,也就是说清除腐烂病得用刀,如发现苹果树已感染腐烂病,一定要彻底刮除,然后涂抹治疗药物,控制果树二次复发,常用治疗药剂有腐必清乳剂,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还有843康复剂等,还可以在春季在果树萌芽前,喷洒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按200倍液喷雾预防腐烂病发生,但对发病部位一定要清除干净涂药。

图2有背面图吗,疑是潜叶蛾为害,其他是斑点落叶病。苹果斑点落叶病,可用多抗、戊唑醇腈菌唑、己唑醇、代猛、醚菌酯、乙磷铝、氟环唑、异菌脲等,咪鲜胺戊唑醇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褐斑病、炭疽叶枯病都有较好的防效。400克/升咪鲜胺戊唑醇建议使用2000倍喷雾

苹果论文病用什么药

1,加强栽培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枝的抗病能力,这是防治包括腐烂病在内的各种病害的根本措施。2,及时检查和刮除病斑,对死枝,开张角度大的枝条尽量清理,减少病源数量,并用石硫合剂进行涂抹消毒板护。3,加强肥水管理,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所需的化肥,提高苹果树的抗病能力。4,注意果园土壤的改良,雨季注意排涝,及时中耕除草,合理浇水,合理负载。5,药物防治,采用有效药剂按要求进行配兑防治。同时防治好叶螨,斑点落叶病等病虫害。

苹果苦痘病症状:病果皮下果肉首先变褐,干缩成海绵状,逐渐在果面上出现圆形稍凹陷的变色斑,病斑在黄色或绿色品种上为暗绿色,在红色品种上为暗红色。后期病部果肉干缩,表皮坏死,显现出凹陷的褐斑。病部食之有苦味。发病规律:又称苦陷病,是在苹果成熟期和贮藏期常发生的一种生理病害。主要是因为树体生理性缺钙引起的,修剪过重,偏施、晚施氮肥,树体过旺及肥水不良的果园发病重。果实生长期降雨量大,浇水过多,都易加重病害发生。防治方法:应多施有机肥,防止偏施氮肥,注意雨季及时排水,合理灌水。常年病重果园,可在果实生长中、后期喷布70%氯化钙150倍液,每间隔20天喷一次,共喷3~4次。气温高时,为防止氯化钙灼伤叶片,可改喷硝酸钙。 苹果煤污病症状:发生在苹果果皮外部,在果面产生棕褐色或深褐色污斑,边缘不明显,似煤斑,菌丝层很薄用手易擦去,常沿雨水下流方向发病。苹果蝇粪病和煤污病常混合发生,症状复杂,不易区分。但常见症状为:果皮表生黑色菌丝,上生小黑点,即病菌分生孢子器或菌核;小黑点组成大小不等的圆形病斑,病斑处果粉消失。发病规律:寄生于苹果芽、果台及枝条上越冬。以菌丝和孢子借风雨、昆虫传播,进行侵染。从6月上旬到9月下旬均可发病,集中侵染期7月初到8月中旬。高温多雨利于病菌繁殖,对果面进行多次再侵染。防治方法:冬季清除果园内落叶、病果、剪除树上的徒长枝集中烧毁,减少病虫越冬基数;谢花后至套袋前春梢生长期,结合防治轮纹病可间隔10天左右喷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套袋前喷布10%宝丽安(多氧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注意,药剂干后2~4小时套上袋;套袋后,结合防治果实上、叶片上的病害打好杀菌药,药剂可选用:波尔多液、喷克、退菌特、代森锰锌、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7月底~8月初,即秋梢生长旺季是斑点落叶病发生重点时期,这期间一定要喷一遍扑海因+退菌特;9月份防病药剂应选择:大生、喷克、甲基托布津、多菌灵等有机杀菌剂;夏季必须及时清除树冠内徒长枝和过密的枝条,以保证冠内通风透光,利于药剂喷布。一般喷药后要求95%以上叶片着药均匀,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苹果褐斑病症状:叶上初期病斑为褐色小点,后发展成三种类型的病斑,即同心轮纹型、针芒型和混合型。此病的症状特点是病斑不规则,边缘不清晰,周缘有绿色晕,症状由黑色小粒点或黑色菌索构成同心轮纹或针芒。同心轮纹型和混合型病斑叶背呈棕褐色。发病规律:以分生孢子盘和菌丝在病叶上越冬。春季分生孢子盘产生分生孢子,通过风雨飞溅侵染叶片。雨水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条件。病菌潜育期6~14天后发病,新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进行再侵染。防治方法:加强土肥水管理,改善光照、及时排涝以及彻底清除落叶深埋是防治此病的根本途径。5月中、下旬雨后是药剂防治的关键期,可选用杜邦易保水分散剂1000倍液、施特灵2000倍液、2%宁南霉素600~800倍液等进行防治,发病后可选用施特灵1500~2000倍液加80%大生600~8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1000~1500倍液或25%敌力脱4000~5000倍液防治;随后可与铜制剂如波尔多液、锌铜石灰液(硫酸锌:硫酸铜:生石灰:水=::2:200)等交替使用。 苹果褐腐病症状:主要为害果实,在近成熟期开始发病。被害果面多以伤口为中心形成浅褐色小斑,湿软腐烂。病斑扩展迅速,在气温10℃时,10天左右整个果实即可腐烂,温度越高,病菌扩展越快。在0℃低温下,仍可活动扩展。随着病斑扩大,从病斑中心长出一圈一圈黄褐色至灰褐色绒球状菌丝团,常呈同心轮纹排列。上面覆盖粉状物(子实体)。这是褐腐病的典型症状。病果较硬有弹性,具土腥味,后期失水干缩,成为黑色僵果。发病规律:主要以菌丝体或孢子在病果或僵果内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或皮孔侵入,潜育期5—10天,果实近成熟为发病盛期,高温、高湿利于发病。在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挤压碰撞,常造成大量伤口。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害会迅速传播蔓延。防治方法:1.加强科学管理:在冬季或早春翻耕土壤,消除病果,在生长季节随时清除树上、树下的病僵果,集中深埋,以减少菌源。并注意防治为害苹果果实的其他病虫害和裂果,要适时采收。贮藏前注意严格剔除各种带伤果和虫果,用包装纸分级包装,尽量减少碰伤和挤压。注意控制贮藏温度和湿度,温度以1~2℃,相对湿度在90%为宜。定期检查贮果库窖,发现病果及时挑出,以防止扩展感染。2.药剂保护:开花前结合防治其他病虫害,喷一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花后和果实近成熟期各喷一次50%代森锰锌400~5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800倍液。 苹果锈果病症状:主要表现在果实上,可分:1.锈果型,果面形成5条纵向铁锈色条斑。后锈斑龟裂,果面粗糙,甚至果皮开裂,形成凹凸不平的畸形果。有时锈斑不明显,但有很多深入果肉的纵裂纹。病果肉僵硬,不可食,易萎缩脱落。西洋苹果多数品种表现此型。2.花脸型,着色后果面散生近圆形黄绿色斑块,成熟后为红绿相间的花脸状。黄色品种如黄龙、黄沙果、黄太平苹果等病果成熟后果面色泽不匀,出现浓淡相间的斑块,果面略呈凹凸不平状。我国固有的槟子、沙果、白海棠等以及西洋品种祝光、元帅、倭锦等亦有此表现。3.锈果花脸复合型,着色前果顶有明显锈斑,着色后其余部分发生不着色斑块呈花脸状。中熟品种元帅、红玉、赤阳、倭锦、红海棠等表现此状。4.绿点型,金冠、黄冠等受害,果着色后显现许多绿色小晕点,边缘不整齐。5.环斑型,山丁子和一些小苹果,近成熟时形成圆形斑纹或黑色圆斑,稍凹陷。有的品种被害后叶片卷曲,茎干部产生坏死斑。①花脸型:病果着色前无明显变化,着色后呈现红绿相间状态;成熟后呈现红、黄相间的花脸型,着色部分突起,病斑部分凹陷,果实较小,风味变劣。②锈果型:发病初期果实顶部产生淡绿色条斑,逐渐沿果纵向扩展,形成5条铁锈色坏死条斑;轻病果条纹不明显;重病果在锈纹处开裂。③混合型:复合上述两种类型特征。发病规律:嫁接和病、健树根部接触传染。病树种子、花粉不带病毒。嫁接接种的潜育期为3~27个月,一旦发病,逐年加重,是全株永久性病害。梨树较普遍带毒,但不显症状。苹果与梨混栽或靠近梨树的苹果树发病重。防治方法:1.严格选用无病接穗和砧木,从经检测不带病毒的母本树上采取接穗,嫁接在实生苗上繁殖无毒苗用于建园。2.在果园、苗圃中经常检查,发现病树、病苗刨除销毁。3.严格检疫监督,在距原有苹果、梨园100m以外建立无病毒苗木繁殖圃。4.药物治疗:①初夏时在病树主干进行半环剥,在环剥处包上蘸过~浓度的土霉素、四环霉素或链霉素的脱脂棉,外用塑料薄膜包裹。②喷雾法,用代森锌500倍液或硼砂200倍液,喷于果面,7月上中旬起每周1次,共喷3次。 苹果疫腐病症状:苗木或成树根颈部染病,皮层出现暗褐色腐烂,多不规则,严重的烂至木质部,致病部以上枝条发育变缓,叶色淡,叶小,秋后叶片提前变红紫色,落叶早,当病斑绕树干一周时,全树叶片调萎或干枯。叶片染病,初呈水渍状,后形成灰色或暗褐色不规则形病斑,湿度大时,全叶腐烂。果实染病,果面形成不规则、深浅不匀的褐斑,边缘不清晰,呈水渍状,致果皮果肉分离,果肉褐变或腐烂,湿度大时病部生有白色绵毛状菌丝体,病果初呈皮球状,有弹性,后失水干缩或脱落。发病规律:主要以卵孢子、厚垣孢子及菌丝随病组织在土壤中越冬。翌年遇有降雨或灌溉时,形成游动孢子囊,产生游动孢子,随雨滴或流水传播蔓延,果实在整个生育期均可染病,每次降雨后,都会出现侵染和发病小高峰,因此,雨多、降雨量大的年份发病早且重。防治方法:1.及时清理落地果实并摘除树上病果、病叶集中处理;病菌以雨水飞溅为主要传播方式,适当采取提高结果部位和地面铺草等方法,可避免侵染减轻为害;2.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排除积水,降低湿度,树冠通风透光可有力地控制病害;可采取预防为主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根颈部发病还未环割的植株,可在春季扒土晾晒,刮去腐烂变色部分,并用石硫合剂消毒伤口,刮下的病组织烧毁,更换无病新土。另外防止串灌,翻耕和除草时注意不要碰伤根颈部。必要时进行桥接,可提早恢复树势,增强树木的抗病性。3.药剂防治:在落花后浇灌或喷洒72%霜脲锰锌(霜疫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百德富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72%霜霉疫净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60%灭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隔7~10天1次。 苹果炭疽病症状:主要危害果实,也可侵染枝干和果台。自病斑中心剖开果实,可见果肉自果面向果心成漏斗状变褐腐烂。病组织带有苦味。病斑边缘紫红色或黑褐色,中央凹陷,斑上黑色小点稀疏,不呈同心轮纹状排列,其下果肉局部坏死。枝干发病与果实症状相似。发病规律:以菌丝在被害枝干、果台和病僵果上越冬。翌春温度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传播主要靠雨水飞溅,也借风和昆虫传播。因病果和树上的病枯枝是初侵染源。幼果前期抗扩展,不抗侵染;而后期则相反。此病有潜伏侵染特性,故田间发病较晚。一年内有反复多次再侵染。防治方法:1.增施有机肥,落头提干改善光照,合理负载强壮树势为根本途径。2.结合冬剪清除小僵果、病枯枝、死果台及衰弱枝集中深埋或烧毁。3.药剂防治。从落花后10天开始,每隔10~15天喷一次药,到8月中、下旬结束。多雨年份可适当增加防治次数。常用的药剂有:61%花麦特800~1000倍液、1:(2~3):200波尔多液、70%代森锰锌400~600倍液、80%炭疽福美60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等。 苹果黑星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或果实,还可为害叶柄、果柄、花芽、花器及新梢。叶片染病,初现黄绿色圆形或放射状病斑,后变为褐色至黑色,直径3~6mm;上生一层黑褐色绒毛状霉,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发病后期,多数病斑连在一起,致叶片扭曲变畸。果实染病,初生淡绿色斑点,圆形或椭圆形,渐变褐色至黑色,表面也产生黑色绒状霉层,病斑逐渐凹陷,硬化,常发生星状开裂。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枝和芽鳞内或以假囊壳在病叶中越冬。翌年5~8月释放子囊孢子,以7月释放量最多;借风雨传播进行初侵染,潜育期9~14天。叶片和果实染病15天左右即产生分生孢子,并可产生若干代进行再侵染,一直持续到当年秋季。9月末病害停止扩展。该病的发生与气候、品种有关。早春多雨发病较早;夏季阴雨连绵,病害流行快。防治方法:清除初侵染源,秋末冬初彻底清除落叶、病果,集中烧毁或深埋。或在地面喷洒二硝基邻甲酸钠或4:4:100的波尔多液,以杀死病叶内的子囊孢子;喷药保护:早熟品种于5月中旬开花期开始喷洒1:2~3:160倍式波尔多液;以后隔15天一次,共喷5次。也可用可杀得2000干悬浮剂10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可灭丹(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6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注意苹果采收后的管理。 苹果锈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为害嫩枝、幼果和果柄,还可为害转主寄主桧柏。叶片初患病正面出现油亮的橘红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形成圆形橙黄色的病斑,边缘红色。发病严重时,一张叶片出现几十个病斑。发病1~2周后,病斑表面密生鲜黄色细小点粒,即性孢子器。发病规律:病菌在桧柏上为害小枝,即以茵丝体在菌瘿中越冬。第二年春天形成褐色的冬孢子角。冬孢子柄被有胶质,遇降雨或空气极潮湿的胺化膨大,冬孢子萌发产生大量担孢子,随风传播到苹果树上。锈菌侵染苹果树叶片、叶柄、果实及当年新梢等,形成性孢子器和性孢子、锈孢子器和锈孢子。锈孢子成熟后,随风传播到桧柏上,侵害桧柏枝条,以菌丝体在桧柏发病部位越冬。防治方法:1.铲除桧柏,切断侵染循环。在规划新果园时,邻近苹果园的2.5-5千米以内不能栽植桧柏树。如附近有桧柏树,应于冬季剪除桧柏树上的菌瘿,集中烧毁。2.药剂防治。花后1个半月内喷药2-3次,预防该病。当苹果树芽萌动至幼果长到拇指大时,在桧柏上喷洒1--2波美度石硫合剂1~2次。在苹果树发芽后至幼果期,于苹果树上喷杀菌剂1-2次,防止病菌侵入为害。杀菌剂常用1:2~3:200波尔多液、20%三唑酮(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75%敌力脱乳油4000倍液斗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0%绿得保300-400倍液,97%敌锈钠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苹果白粉病症状:主要为害嫩枝、叶片、新梢,也为害花及幼果。病部满布白粉是此病的主要特征。幼苗被害,叶片及嫩茎上产生灰白色斑块,发病严重时叶片萎缩、卷曲、变褐、枯死,后期病部长出密集的小黑点。大树被害,芽干瘪尖瘦,春季发芽晚,节间短,病叶狭长,质硬而脆,叶缘上卷,直立不伸展,新梢满覆白粉。生长期健叶被害则凹凸不平,叶绿素浓淡不匀,病叶皱缩扭曲,甚至枯死。发病规律:苹果白粉病以菌丝在冬芽鳞片间或鳞片内越冬。翌年发芽时,越冬菌丝产生分生孢子,此孢子靠气流传播,直接侵入新梢。病害侵入嫩芽、嫩叶和幼果主要在花后一个月内,所以5月为发病盛期,通常受害最重的是病芽抽出新梢。生长季中病菌陆续传播侵害叶片和新梢,病梢上产生有性世代,子囊壳放出子囊孢子行再侵染。秋季病梢上的孢子侵入秋梢嫩芽,形成二次发病高峰。10月以后很少侵染。春暖干旱的年份有利于病害前期流行。防治方法:采取剪除越冬病芽、摘除初次侵染的病梢和适时的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措施。1.冬剪时要彻底剪除病梢,春、夏季仔细检查,发现病梢(枝)及时剪除,病梢(枝)要集中烧毁或深埋。2.合理密植,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当控制氮肥施用量,注意氮、磷、钾配合,增施磷、钾肥。3.苹果树发芽前喷波美3—5度石硫合剂,开花前喷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硫磺胶悬剂150倍液。4.在苹果开花前和落花70%时各喷一次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 苹果斑点落叶病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枝条和果实。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褐色或深褐色小斑点,周围有紫红色晕圈,边缘清晰。随气温上升病斑扩展成5毫米左右的斑点。天气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幼叶被害,有时叶片呈畸形。为害严重时,被害叶干枯,提早脱落。果实被害,上生近似叶片上的斑点。枝条被害,也生褐色微凹陷的病斑,病斑周围常产生裂纹。发病规律:以菌丝体在被害叶和枝条上越冬。翌年春季产生分生孢子器,放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侵染春梢嫩叶。一般果园在花后即可出现病叶,在后半月病叶增多。春雨早而多,夏季有连阴雨,病害发生早且重,7月上中旬即有落叶。田间在病斑出现后20天即开始产生分生孢子,可再侵染。此病喜侵染35天内的嫩叶,尤其是20天内的新叶。病原菌的潜育期很短,只有数小时。8月高温多雨,新梢叶片发病严重,造成大量落叶。9月下旬病害停止发展。防治方法: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应重视化学防治,辅以清洁果园等措施。秋季扫除落叶,剪病枝,集中烧毁。化学防治重点保护春梢,压低后期菌源。从花后开始连续喷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500倍,或10%多氧霉素1200倍,或40%乙磷铝200倍,或70%乙锰500倍。 苹果轮纹病症状:轮纹病病斑呈褐色,凹陷不明显,表面病组织呈同心轮纹状,后期密生黑色小斑点(病菌分生孢子);轮纹病病斑呈不规则形状扩展,速度快;轮纹病病组织软腐,有酒精味;轮纹病近成熟期和贮藏期常发生。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被害枝干上越冬。菌丝每年4~6月产生分生孢子,靠雨水飞溅传播,为初侵染源。7~8月孢子散发最多。病菌从皮孔侵入,幼果易受侵染,侵入后潜伏,到果实近成熟或贮藏期,潜伏的菌丝迅速蔓延形成病斑。病菌是弱寄生菌,老弱树易感病。温暖多雨或晴雨相间日子多的年份易发病。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清除病死枝干和死树,集中烧毁。2.刮除病斑。在休眠期刮掉病粗皮,集中烧毁。亦可在5~7月重刮皮,方法见苹果腐烂病。3.适时喷药,发芽前喷1次5°Be石硫合剂,5~8月结合防治其它病害喷3~5次杀菌剂。可用1:2:240波尔多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果实采收前喷1~2次内吸杀菌剂,如多菌灵等。4.果实成熟期或采收时剔除病果深埋。严格选果,病果、伤果不入库,贮藏温度在5℃以下,以1℃~2℃为宜。 苹果腐烂病症状:主要有溃疡型和枝枯型。溃疡型发病初期病部红褐色,稍隆起,组织松软,有酒糟味,常流出黄褐色汁液。后期病部失水下陷,长出黑色小点(分生孢子器),雨后小黑点上溢出金黄色的丝状或馒头状的孢子角。枝枯型多发生在2~4年生小枝上。病部扩展迅速,常呈现黄褐色与褐色交错的轮纹状斑。春季发病的枝枯型斑,病部以上枝条很快干枯,后期病部也长出许多黑色小粒点。发病规律: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皮内和病残株枝干上越冬。翌春,分生孢子器涌出孢子角,孢子角失水飞散出分生孢子。同时,成熟的子囊孢子也大量放出。病菌随风雨传播。病菌有无伤口不侵入和潜伏侵染特性。此病的侵入途径有机械伤、病虫伤、日灼、冻害和落皮层。侵入树体的病菌经过一段潜伏期后发病。此病几乎周年发病,病斑主要出现于生长至休眼和休眼至生长两个时期。防治方法:1.栽培防病是综合防治此病的基础。要加强土肥水管理,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控制负载量;合理修剪,克服大小年;清除病源;实行病疤桥接。 2.病疤治疗是目前防治此病的有效方法。可在晚秋和早春刮治病疤呈梭形立茬,后多次涂药消毒,或用划道法治疗病疤。划道法是划病部成厘米宽的纵道,再用5Be。石硫合剂或二倍腐必清、农抗120等药剂消毒。待药液干后再消毒一康氏粉蚧症状:若虫和成虫吸食苹果枝干和果实汁液,可导致枝干生长衰弱,果实品质下降,甚至整株果树枯死。发病规律:每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根附近土缝里、树皮缝、枯枝落叶层及石块下成堆越冬。次年2月下旬开始出现若虫,3月上中旬上树较多。若虫大量集中在1~2年生枝条上吸食汁液,以4月危害最重。受害严重的枝条推迟发芽甚至枯死。防治方法:1.注意保护和利用天敌:康氏粉蚧的天敌有瓢虫和草蛉等,利用天敌防治蚧壳虫是比较彻底又省事的办法。2.冬季清除虫卵,减少虫源结合冬季修剪、重剪火疏除危害严重的有虫枝条,并彻底烧毁,降低越冬基数,以减轻来年虫源。3.化学防治防治蚧壳虫的关键是在一龄若虫活动时施药。一般刚卵化后的若虫并不马上分泌蜡粉,等天气晴朗暖和时陆续以团体蜡壳爬出,过几天体外才陆续上蜡,因此要掌握在若虫分散转移期分泌蜡粉前施药防治最佳,可选用的溴氢菊酯(敌杀死)乳油,或的氯氟氢菊酯(功夫)乳油,40%的毒死蜱+20%的阿维菌素。对已开始分泌蜡粉的康氏粉蚧可以在使用以上药剂时加入一定量的有机硅来增强农药的附着性即渗透性,以提高杀虫效果,如用含油量~柴油乳剂或黏土柴油乳剂混用,也有良好杀虫作用。 苹果蠹蛾症状:以幼虫为害果实。几头幼虫能同时蛀食同一果实。苹果、沙果被蛀后,蛀孔外部逐渐有褐色虫粪排出。初蛀严重时,可堆积相当数量,以丝连缀成串,挂在蛀果之下,香梨被蛀后所排出的虫粪则为黑色。发病规律:一年发生1~3代。第一代幼虫为害盛期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第二代幼虫为害盛期在7月上旬至8月上旬,第三代幼虫为害盛期在8月下旬至9月下旬。防治方法:1.药剂防治。在第一代卵开始孵化期和各代成虫羽化盛期喷药。药剂可选用50%的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的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液、25%的西维因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20%的杀灭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等。2.激素防治。将未交尾的雌蛾,置于诱捕器中,诱捕雄蛾。 黑星麦蛾症状: 幼虫在新梢上吐丝缀叶作巢,内有白色细长丝质通道,并夹有粪便,虫苞松散。幼虫在苞内群集为害。管理粗放的幼龄果园发生较重,严重时全树枝梢叶片受害,只剩叶脉和表皮,全树呈现枯黄,并造成发二次叶,影响果树生长发育。发病规律: 在河北、陕西等省1年发生3代。以蛹在杂草、落叶和土块下越冬。陕西关中地区4月中、下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产卵于新梢顶端未伸展开的嫩叶基部,单粒或几粒成堆。第一代幼虫于4月中旬开始发生。幼龄幼虫潜伏在未伸展的嫩叶上为害。5月下旬开始在为害的叶苞内化蛹;6月下旬出现第一代成虫。第二代幼虫于7月上旬出现。7月下旬化蛹,8月中旬开始出现第二代成虫。第三代幼虫约为害至9月中、下旬至10月老熟落地化蛹越冬。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清扫果园中落叶、铲除杂草,集中消灭越冬蛹;生长季摘除卷叶,消灭其中幼虫; 2.药剂防治:越冬幼虫出蛰盛期及第一代卵孵化盛期后是施药的关键时期,可用80%敌敌畏乳油或48%乐斯本乳油、25%喹硫磷、50%杀螟松、50%马拉硫磷乳油1000倍液;功夫、或敌杀死乳油或20%速灭杀丁乳油3000~3500倍液、10%天王星乳油4000倍液或农地乐乳油1500倍液,以及其他菊酯类杀虫剂或菊酯与有机磷复配剂。 桃小食心虫症状:被害果果面有针头大小的蛀(入)果孔,由孔流出泪珠状汁液,干涸后呈白色蜡状物。幼虫取食果肉形成弯曲纵横的虫道,虫粪留在果内呈“豆沙馅”状。幼果被害后,生长发育不良,形成凹凸不平的“猴头果”;后期受害的果实,果形变化不大;被害果大多有圆形幼虫脱果孔,孔口常有少量虫粪,由丝粘连。发病规律: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在苹果落花后半月左右,当旬平均气温达到17℃,地温达19℃时,幼虫开始出土。幼虫出土受土壤含水量影响较大,土壤含水量在10%以上时,幼虫能顺利出土;越冬幼虫出土后,在地面做夏茧化蛹,蛹期约半月。6月上旬开始出现越冬代成虫,盛期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末期在7月下旬。防治方法:1.农业防治:在越冬幼虫出土前,将树根颈基部土壤扒开13~16cm,刮除贴附表皮的越冬茧。于第一代幼虫脱果时,结合压绿肥进行树盘培土压夏茧;摘除虫果:在幼虫蛀果危害期间(幼虫脱果前),于果园巡回检查、摘除虫果,并杀灭果内幼虫。每10天摘1次虫果,可有效控制该虫的发生量;2.套袋保护:在成虫卵前对果实进行套袋保护,在套袋果园该虫已不成问题。3.诱杀:田间安置黑光灯或利用桃小食心虫性诱剂诱杀成虫;覆盖地膜:在春季对树干周围半径1m以内的地面覆盖地膜,能控制幼虫出土、化蛹和成虫羽化挖茧或扬土灭茧;4.生物防治:每平方米施寄生线虫60~80万条,杀虫效果良好;5.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5%顺式氰戊菊酯(来福灵)乳油、10%氯氰菊酯乳油、溴氰菊酯乳油均为3000倍液;20%甲氰菊酯(灭扫利)乳油3000倍液、氟氯菊酯(天王星)乳油1500倍液、青虫菌6号、灭幼脲3号500~1000倍液。 苹毛金龟子症状:在果树花期,以成虫取食花蕾、花朵和嫩叶,发生严重时,将上述部分吃光。发病规律:1年发生1代。以成虫在土中越冬,在河南省次年3月下旬开始出土活动,4月上旬至4月下旬为害最重,5月中旬成虫活动停止,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产卵盛期,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句为幼虫发生期,8月中下旬是化蛹盛期,9月中旬开始羽化,羽化后不出土,在土中越冬。成虫具假死性,无趋光性,一般先为害杏,后为害梨、苹果和桃等。防治方法:1.利用成虫的假死性,于清晨或傍晚振树捕杀成虫。2.在成虫出土前,树下施药剂,可用25%对硫磷微胶囊或25%辛硫磷微胶囊100倍液处理土壤。3.果树施有机肥时,捡抬幼虫和蛹或用上述药剂进行处理。4.梨树近开花前施药,果园常用有机磷剂1000~1500倍液,菊酯类1500~2000倍液。

以3-5倍的果康宝液在庭院中随时发现腐烂的疤痕时,要刮掉腐烂的皮肤,或从疤痕中离开病皮1厘米,用刀画出圆圈,在疤痕上用刀划出鱼鳞形状,刀要深深到达木头部位。涂抹3 - 5倍的液和康宝就可以了。

苹果树腐烂病治疗:苹果树腐烂病治疗等同于给果树做手术,也就是说清除腐烂病得用刀,如发现苹果树已感染腐烂病,一定要彻底刮除,然后涂抹治疗药物,控制果树二次复发,常用治疗药剂有腐必清乳剂,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还有843康复剂等,还可以在春季在果树萌芽前,喷洒40%福美胂可湿性粉剂,按200倍液喷雾预防腐烂病发生,但对发病部位一定要清除干净涂药。

苹果论文病用什么药治

年初春,树还没发芽时喷一遍杀菌剂(我老家园子里用的"英钠"),在新芽展叶时再喷一次,以后在结果前再喷一次.就可以有效的预防了.

一、铲除越冬菌源。在早春刮除枝干上的病瘤及老翘皮,清除果园的残枝落叶,集中烧毁或深埋。刮除病瘤后要涂药杀菌。常用杀菌农药有: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倍液、5%安索菌毒清50倍液。也可用苹腐速克灵3~5倍液直接涂在病瘤上,不用刮除病瘤。在苹果树发芽前喷铲除性药剂,常用药剂有波美3~5度石硫合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35%轮纹铲除剂100倍液、腐必清50倍液、苹腐速克灵200倍液。二、生长期喷药保护。使用药剂种类、时期、次数,与果实套袋或不套袋有密切关系。①对不套袋的果实。苹果谢花后立即喷药,每隔15~20d喷药1次,连续喷5~8次。在多雨年份以及晚熟品种上可适当增加喷药次数。可选择下列药剂交替使用: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2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800倍液、40%多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80%大生M-45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38%恶霜嘧铜菌酯500~600倍稀释液。还可选用80%山德生、80%普诺、60%拓福、40%博舒、40%福星、38%粮果丰(多菌灵+福美双+三唑酮)、80%超邦生、70%甲基硫菌灵、70%代森锰锌+50%多菌灵、50%多霉威(多霉清)等。在一般果园,可以建立以波尔多液为主体、交替使用有机杀菌剂的药剂防治体系。实践证明,波尔多液与有机合成杀菌剂交替施用,防治效果较好,病菌不易产生抗药性。但在幼果期(落花后30d内)不宜使用,否则可引发果锈。在果实生长后期(8月底至9月底)禁止喷施波尔多液,提倡喷洒保护性杀菌剂与甲基硫菌灵等内吸性杀菌剂交替轮换使用或混合使用。也可试行侵染后防治,即在果实转入感病状态之前(7月20日前后)施用内吸治疗杀菌剂苯菌灵,每隔15d喷1次,共喷2~3次,据报道防效很好。雨季喷药最好加入害立平、助杀、平平加等助剂,以提高药剂的黏着性。②对套袋果实。防治果实轮纹病关键在于套袋之前用药。谢花后即喷80%喷克或80%大生M-45等,套袋前果园应喷一遍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待药液干燥后即可套袋。禁止喷施波尔多液,最好不要使用代森锰锌、退菌特等产品,以免污染果面,影响果品外观质量。套袋后应该加强对叶片、枝干病害的防治,如果园中只有部分果实套袋,则不能减少保果药剂。可选用70%甲基硫菌灵,或35%轮纹病铲除剂,或58%多·霉威等内吸性杀菌剂附加元素健康肥-钙加硒。果实脱袋后,如果整个果园保护得好,可不再喷药;如果保护得不好,有大量病原菌存在,则应喷1~2次。有效药剂有喷克、甲基硫菌灵、大生M-45等。三、贮藏期防治。田间果实开始发病后,注意摘除病果深埋。果实贮藏运输前,要严格剔除病果以及其他有损伤的果实。健果在仲丁胺中浸3min,或在45%特克多悬浮剂中浸3~5min,或在80%~85%乙磷铝中浸10min,捞出晾干后入库。

苹果轮纹烂果病是重要的果实病害,若防治不当,在近成熟时和贮藏运输期,会造成大量烂果,经济损失严重。生产实践表明,要有效防治轮纹烂果病,必须从三个方面着手: 1、搞好果园的水肥管理,使树体健壮,提高树体和果实自身的抗病力;通过合理修剪,改善果园通风透光条件,创造不利于发病的条件,减少病害发生几率。 2、清园、铲除病原菌。园内枯枝落叶、树体粗皮清除后,要及时对树体枝干喷施石硫合剂、福美砷等药剂铲除剂,以减少病原基数,降低以后药剂防治压力。 3、化学防治。(1)对症用药。当前对烂果病防效较好的药剂有:奥力克-靓果安,对苹果轮纹病具有较好防效。(2)施药间隔期不宜过长。果面附着的药剂,由于常受雨淋、风吹、日晒,其浓度会随喷药后时间的延长而降低,并逐渐失去防治效果。一般间隔期为10天~14天。(3)药剂使用浓度不宜过低。涂抹一般是原液,喷施的话是300倍液。(4)使用雾化性能良好的施药器械,让操作技术好的人员喷雾施药,以使果面着药均匀。(5)杜绝使用有效成分含量不足,理化性能不好的劣质、假冒农药。

以3-5倍的果康宝液在庭院中随时发现腐烂的疤痕时,要刮掉腐烂的皮肤,或从疤痕中离开病皮1厘米,用刀画出圆圈,在疤痕上用刀划出鱼鳞形状,刀要深深到达木头部位。涂抹3 - 5倍的液和康宝就可以了。

苹果论文病是什么细菌

这种苹果得了轮纹病,这是一种真菌疾病,由单胞细菌引起,导致苹果果实腐烂和局部坏死,也称为疣状皮肤病或粗糙皮肤病。这种真菌类似于苹果干腐真菌。它的菌丝和分生孢子在枝条和树干的病组织中越冬,并以灰白色孢子角出现。分生孢子在春雨中分散蔓延至枝伤口、皮孔和近果皮孔,产生芽管侵入树体,然后潜伏。带有真菌的水果直到接近成熟和储存期间才会发育。

它主要危害苹果的枝干与果实

1、危害枝干

①  病瘤:在正常生长的枝条上,病菌侵入皮孔后,刺激皮孔内细胞增生或木栓化,形成病瘤。

②  干腐病斑:树体受干旱胁迫,或者长势衰弱时,病瘤内和潜伏病菌迅速扩展,导致皮层坏死,形成枯死斑。

③  马鞍状病斑:当树体的抗性较强,病斑的扩展受到抑制,便形成马鞍状病斑。随着树干生长,病害逐渐严重,出现粗皮。

2、危害果实

不过出现上述情况也不要过于担心,下面几个方法可以预防此种病菌

首先,在适当的时候使用足量的有机肥和化肥。早、中熟品种在结果前期施优质有机肥2-3立方米,晚熟品种在结果全期施优质有机肥3-4立方米。

其次,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整形修剪,新果园选择抗病品种、无病苗,定植后频繁检查,发现病苗及时剔除。整形时严禁将病枝、茎向下修剪为幼树,病茎的年剪部分也不能堆放在果园附近。

最后,要铲除越冬菌源休眠期,剪去病僵果、病虫枝,清除果园的残叶,集中焚烧或掩埋。出芽前,对整个果园喷洒一次3-5 ml葡萄球菌等根除剂,并在病害敏感的树干和大树枝上涂抹葡萄球菌残渣和石灰膏的混合物,刷好,不要刮树皮以防弱化。

苹果花腐病是真菌。苹果花腐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由苹果链核盘菌侵染所致,寄主有苹果、海棠、沙果和山定子等苹果属果树。可危害叶、花、幼果及嫩枝,但主要危害花和幼果。症状如下:叶腐:发病初期在叶尖、叶缘或中脉两侧产生红褐色小斑,逐渐扩大呈放射状;病斑沿叶脉向叶柄蔓延,严重时,病叶腐烂枯萎,空气潮湿时病部产生灰白色霉状物。花腐:花蕾刚出现时染病腐烂,呈黄褐色枯萎。叶腐蔓延可引起花腐,使花基部及花梗腐烂,花朵枯萎。枝腐:新梢产生褐色溃疡斑,病部下陷干枯,病斑绕枝条一圈时,其上部枝条枯死。果腐:果实长到豆粒大小时,果面上可见褐色病斑,病斑处溢出有发酵气味的褐色粘液,全果迅速腐烂,后失水变为僵果。苹果花腐病防治措施,农业防治:冬季和早春彻底清除园内病残体,合理整形修剪,保持果园通透性,增施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水溶液增强树势,在苹果开花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化学防治:果树萌芽到开花期(萌芽期、花露红期、盛花期)连续喷药2-3次,若花期低温潮湿,需在盛花末期增加1次喷药。萌芽时用3波美度石硫合剂彻底清园。花期可喷施波美度石硫合剂、10%多抗霉素B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异菌脲悬浮剂10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

1.全国农业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昆虫: 1 菜豆象 Acanthoscelides obtectus (Say) 2 柑桔小实蝇 Bactrocera dorsalis (Hendel) 3 柑桔大实蝇 Bactrocera minax (Enderlein) 4 蜜柑大实蝇 Bactrocera tsuneonis (Miyake) 5 三叶斑潜蝇 Liriomyza trifolii (Burgess) 6 椰心叶甲 Brontispa longissima Gestro 7 四纹豆象 Callosobruchus maculates ( Fabricius) 8 苹果蠹蛾 Cydia pomonella (Linnaeus) 9 葡萄根瘤蚜 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 Fitch 10 苹果绵蚜 Eriosoma lanigerum (Hausmann) 11 美国白蛾 Hyphantria cunea (Drury) 12 马铃薯甲虫 Leptinotarsa decemlineata (Say) 13 稻水象甲 Lissorhoptrus oryzophilus Kuschel 14 蔗扁蛾 Opogona sacchari Bojer 15 红火蚁 Solenopsis invicta Buren 16 芒果果肉象甲 Sternochetus frigidus (Fabricius) 17 芒果果实象甲 Sternochetus olivieri (Faust) 线虫: 18 菊花滑刃线虫 Aphelenchoides ritzemabosi (Schwartz) Steiner & Buhrer 19 腐烂茎线虫 Ditylenchus destructor Thorne 20 香蕉穿孔线虫 Radopholus similes (Cobb)Thorne 细菌: 21 瓜类果斑病菌 Acidovorax avenae subsp. citrulli (Schaad et a.) Willems et al 22 柑桔黄龙病菌 Candidatus liberobacter asiaticum Jagoueix et al 23 番茄溃疡病菌 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 michiganensis (Smith) Davis et al 24 十字花科黑斑病菌 Pseudomonas syringae pv. maculicola (McCulloch) Young et al 25 番茄细菌性叶斑病菌 Pseudomonas syringae (Okabe) Young, Dye & Wilkie 26 柑桔溃疡病菌 Xanthomonas axonopodis pv. citri (Hasse) Vauterin et al 27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Fang et al.) Swings et al 真菌: 28 黄瓜黑星病菌 Cladosporium cucumerinum Ellis & Arthur 29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菌4号小种 Fusarium oxysporum . cubense (Smith) Snyder & Hansen Race 4 30 玉米霜霉病菌 Peronosclerospora spp. 31 大豆疫霉病菌 Phytophthora sojae Kaufmann&Gerdemann 32 马铃薯癌肿病菌 Synchytrium endobioticum (Schilb.) Percival 33 苹果黑星病菌 Venturia inaequalis (Cooke) Winter 34 苜蓿黄萎病菌 Verticillium albo-atrum Reinke & Berthold 35 棉花黄萎病菌 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 病毒: 36 李属坏死环斑病毒 Prunus necrotic ringspot ilarvirus 37 烟草环斑病毒 Tobacco ringspot nepovirus 38 番茄斑萎病毒 Tomato spotted wilt tospovirus 杂草: 39 豚草属 Ambrosia spp. 40 菟丝子属 Cuscuta spp. 41 毒麦 Lolium temulentum L. 42 列当属 Orobanche spp. 43 假高粱 Sorghum halepense (L.) Pers. 应施检疫的植物及植物产品名单 一、稻、麦、玉米、高粱、豆类、薯类等作物的种子、块根、块茎及其他繁殖材料和来源于发生疫情的县级行政区域的上述植物产品;二、棉、麻、烟、茶、桑、花生、向日葵、芝麻、油菜、甘蔗、甜菜等作物的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和来源于发生疫情的县级行政区域的上述植物产品;三、西瓜、甜瓜、香瓜、哈密瓜、葡萄、苹果、梨、桃、李、杏、梅、沙果、山楂、柿、柑、橘、橙、柚、猕猴桃、柠檬、荔枝、枇杷、龙眼、香蕉、菠萝、芒果、咖啡、可可、腰果、番石榴、胡椒等作物的种子、苗木、接穗、砧木、试管苗及其他繁殖材料和来源于发生疫情的县级行政区域的上述植物产品;四、花卉的种子、种苗、球茎、鳞茎等繁殖材料及切花、盆景花卉;五、蔬菜作物的种子、种苗和来源于发生疫情的县级行政区域的蔬菜产品;六、中药材种苗和来源于发生疫情的县级行政区域的中药材产品;七、牧草、草坪草、绿肥的种子种苗及食用菌的种子、细胞繁殖体和来源于发生疫情的县级行政区域的上述植物产品;八、麦麸、麦秆、稻草、芦苇等可能受检疫性有害生物污染的植物产品及包装材料。

不要食用了,不明来历的十五不要吃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