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重点开展应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目前已完成手术近900例,经过2-8年随访,85%患者取得了优良效果,研究成果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中华医学奖三等奖、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2006年入选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计划、2008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学会委员、上海生物材料学会委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修复重建杂志常务编委、美国Microsurgery编委(SCI),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上海医学杂志编委、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国外医学骨科分册编委、中华创伤杂志特邀审稿人
郑珊,女,教授,主任医师,现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副院长、儿外科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上海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小儿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儿科杂志》、《上海医学》、《临床小儿外科杂志》、《中华妇幼医学临床杂志》等杂志编委。
白春学,1979年考入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师从著名呼吸内科学专家朱贵卿教授和罗慰慈教授攻读研究生,1982年获硕士学位,1986年考入上海医科大学师从著名呼吸内科学专家李华德教授攻读博士研究生,1989年获博士学位,1991年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授予“为四化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称号。1985年在日本进修结核病防治,1997~1998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心血管研究所从国际著名危重医学和生理学家Matthay教授(美国生理学-肺杂志主编)做博士后研究。现为上海市领军人才和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博士生和博士后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肺科学会主任委员,美国胸科医师学院(ACCP)中国负责人,美国胸科学会(ATS)科研促进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呼吸杂志》和《呼吸新视野》杂志主编,英国《Journal of Organ Dysfunction》、美国《Journal of Epithelial Biology & Pharmacology》、《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上海医学》、《中国实用内科杂志》、《中华肺病杂志》、《临床肺科》和《世界感染杂志》副主编,以及“美国呼吸细胞分子生物学杂志”、“中华医学会英文版”和“中华医学会中文版”等多家杂志编委。
近年来重点开展应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与基础研究,目前已完成手术近900例,经过2-8年随访,85%患者取得了优良效果,研究成果获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中华医学奖三等奖、上海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入选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2006年入选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计划、2008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担任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显微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外科学会委员、上海市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学会委员、上海生物材料学会委员、中华创伤骨科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修复重建杂志常务编委、美国Microsurgery编委(SCI),中华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上海医学杂志编委、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编委、国外医学骨科分册编委、中华创伤杂志特邀审稿人
蔡小香蔡小香,男,汉,(1862~1912年)。名钟骏,字轶侯,为上海宝山蔡氏妇科第五世医。先世蔡杏农自乾隆年间开始行医,父砚香(1826~1896年)为妇科名医。蔡氏医学集各家之长,补土取法李东垣,湿阴宗尚朱丹溪,善权衡病情轻重,急病求速效,久病标本兼治。用药各有宜忌,不轻用峻厉之品,每方用药不过十味,世有“蔡一帖,九加一”之称。于妇女经、带、胎、产以调理为主,养血为先,适合妇女病理,治效特显。日诊百人以上,为当时上海四大名医之一。中文名称:蔡小香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862年职业:医生性别:男逝世日期:1912年主要成就:调经当理气为先代表作品:《种橘山房医论》、《妇科述要》人物简介蔡小香,清末医家。名钟骏,字轶侯,为上海宝山蔡氏妇科第五世医。先世蔡杏农自乾隆年间开始行医,父砚香(1826~1896年)为妇科名医。蔡氏医学集各家之长,补土取法李东垣,湿阴宗尚朱丹溪,善权衡病情轻重,急病求速效,久病标本兼治。用药各有宜忌,不轻用峻厉之品,每方用药不过十味,世有“蔡一帖,九加一”之称。于妇女经、带、胎、产以调理为主。蔡氏有志振兴中国医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与李平书等创立上海医务总会任总董,翌年接替周雪樵继任中国医学会会长。出资创办《医学报》,内容中西兼收。宣统二年(1910年)又与唐乃安创办《上海医学杂志》。光绪三十年,美国发生排华事件,蔡小香联络医界人士声援受欺华工,抵制洋药,发展国产药品。在此前后,举办中国医学会、上海医学讲习所、上海中医专科训练班、蔡氏学堂、兢业师范学堂等。生平爱好诗文、金石、书画,颇有文名。家庭背景蔡氏女科肇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始祖蔡氏杏农,一介儒生,早年在文学上推崇安徽桐城派,专心于词赋诗韵。中年偏爱医道,刻意攻读,苦心孤诣。手抄医书百余本,反复批注,指迷补正。为乡里治病,每获良效,于是名声四扬。其子蔡半耕亦绝意功名,随父侍诊,潜移默化,每遇疑难病症,反复推敲,细心琢磨,直至心领神会。对于历代名家的医著及民间验方,广为吸取。无论时病伤寒、经带痘疡,内外妇儿均有建树,尤擅妇科。到三世蔡柄(枕泉),就以医道传业。幼时聪慧,博览医书,又自嫌学织短浅,而外出寻师以求进取,当时沪上世医渊源的名家,他都登门造访,虚心求教,博采众长。认为:“既为三世医,当图良医实名”。自此医道更精神渊博,医术日进,声誉日隆,对于妇科的四诊辨治,经验用药,更具特色。四世蔡兆芝(1825~1896)号砚香(同治二年癸亥科贡生),继父业,勤于医理,又多才艺。在诊务之暇,整理先辈验案验方,著书撰文。均散佚于兵火战乱。砚香公还擅长丹青,尤绘莲为著,匠心独具,自号“爱莲居士”,深得方赞誉,求墨者众,应接不暇,有“蔡荷花”之雅号,其医术方墨均名噪一方。荪名钟骏,号轶侯(光绪甲申黄科廪生),重承庭训,克循医理,深研歧黄之术,造诣精湛,又得祖传流派要旨。六世蔡香荪(1888~1943)名章,安耀章,号抱冰,曾就读于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前身),故承继祖业后,医名颇著,曾创江湾医院,还出任过中国医学院副院长。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抗清活动。对抗日救国行动,屡有贡献,且关心群众疾苦,热心社会公益,出钱出力,终生不懈。乡里长老,至今犹能乐道。七世蔡小荪、蔡柏春等皆为当代名医。医疗特长妇女经、带、胎、产。用药特点用药各有宜忌,不轻用峻厉之品,每方用药不过十味,世有“蔡一帖,九加一”之称。社会职务设诊所于上海老闸万福楼后和街(今北京东路596弄17号)。门庭若市,妇孺皆知,名闻大江南北,于贫病则送诊给药,颂者不绝。1904年参与筹组医学总会,被推为该会总董,并创办《医学报》(半月刊)后易名《医学公报》,系上海最早发行的医学期刊,继又创立中国医院,自任院长。治学思想蔡氏提倡中西医汇通,主张“吸收外来先进医学补我不足,纳西方之鸿宝,保东国之粹言,沟而通之,合而铸之”。学术内容一、气血乃和生身之本,调经当理气为先。二、审证求因,肝脾肾为要;调理冲任,以通宣为用。三、血证崩漏,首辨阴阳。四、闭经痼疾,尤分滞枯。五、带下为病,以别虚损湿热。六、治妊之要,宜清补平和。七、产后诸病,应扶虚消瘀。八、症瘕为患,须祛瘀痰郁滞。九、种子求嗣,髯葆精养血,调经消和征。主要领域女科医学贡献蔡氏女科在学术上能宗古而不泥古,博采众长,融汇贯通。补土取法李东垣,滋明宗尚朱丹溪,调气首推汪石山,理血尤崇叶天士。审证求因,贵乎精详;遣方用药,须知权变;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权衡轻重而不偏,适度寒温而不怫,急症须单刀径直,务期脱险奏功;久病则标本兼顾,不求速愈立效。经病注重肝脾肾,当调理气血为主,以通为用,通补结合;闭则不尚攻伐,崩则不专止涩。用药深谙药性,重视归经配伍,顺阴阳之序,适四气之和,制寒热水火之偏胜,配动静升降之合度;切忌损气耗血峻厉之药,慎用碍脾妨胃滞湿之品。蔡氏近代又主张:辨病与辨证结合,分期与分型结合,中医病机病因与西医病理变化结合,药物传统效用与现代实验研究结合。验方今用,务求实效。获得荣誉蔡氏于妇女经、带、胎、产以调理为主,养血为先,适合妇女病理,治效特显。日诊百人以上,为当时上海四大名医之一。个人生活生平爱好诗文、金石、书画,颇有文名。出版著作著有《种橘山房医论》、《妇科述要》、《女科秘笺》、《验方秘录》等方,均散佚于兵火战乱。
赵爱民赵爱民,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文名:赵爱民国籍:中国职业:医生毕业院校:苏州医学院(现苏州大学医学院主要成就:母胎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及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代表作品:《临床治疗学》、《现代生殖免疫学》、《妇产科疾病临床治疗学》职称:教授、主任医师人物经历1990年毕业于苏州医学院(现苏州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医学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现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行政副主任、党支部书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临床医学院妇产科教研室副主任。兼职:担任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学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妇科内分泌学组成员、《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等专业杂志编委,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上海医学》、《中国免疫学杂志》等杂志特邀审稿专家,同时兼任上海市青联联合会医药卫生学部委员。研究方向母胎免疫耐受的形成机制及相关疾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如习惯性流产的免疫病因筛查及免疫治疗。主要贡献曾参加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在国内率先建立自然流产小鼠模型,并在国际上首次采用口服抗原以及FasL修饰的DC细胞方法诱导自然流产小鼠产生妊娠免疫耐受治疗自然流产获得成功,同时还在国际首次发现自然流产的发生与某些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模式改变有关,而IL-4、IL-10可诱导趋化因子受体表达可向有利于妊娠的模式改变,研究为习惯性流产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迄今发表论文40余篇,SCI收录6篇,参与编写《临床治疗学》、《现代生殖免疫学》、《妇产科疾病临床治疗学》等专著。获奖记录1996年度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3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二等奖,2004年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医学科技二等奖以及2005年度获得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疗成果二等奖、2008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Qian, Junbo Ge, et al. Safety of intracoronary Doppler flow measurement. Am Heart J 2000; 140(3): 502-10(SCI-E) Juying, Ge Junbo, et al. Prevalence of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ignificant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Herz, 1999,24(7):548-557.(SCI-E) Ju-ying, GE Jun-bo,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yndrome X using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 and Doppler flow mapping.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04; 117(4): 521-527(SCI-E)4.钱菊英, 梁春,等。反复胸痛伴晕厥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33(4):386-3875.钱菊英,葛均波,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血管内超声显像结果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05;13(2):71-756. 钱菊英,葛均波,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血管内超声评价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5;33:4-87.钱菊英,葛均波,等。血管内超声显像在造影无显著狭窄病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4;20(5):666-669。8.钱菊英,刘学波,等。冠状动脉假性动脉瘤的血管内超声显像及带膜支架治疗 上海医学 2003; 26(9):687-6889.钱菊英、葛均波,等。906例患者中冠状动脉多普勒检查的安全性。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1,9:6-1110.钱菊英,葛均波,等。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测定在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中的应用价值。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0;8(1):15-1911.钱菊英,沈学东,林佑善。经心腔内超声心动图。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8; 14(8): .钱菊英,沈学东,等。急性心肌梗塞的心肌组织特征超声显像。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1999; 8(1): 5813.钱菊英,沈学东,等。血管腔内超声体元模型三维重建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初步应用。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 1998; 7(1): 48-5214.钱菊英,沈学东,等。血管内支架模型及离体血管经腔内超声三维重建的实验研究。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7; 13(5): 4-615.钱菊英,沈学东,等。冠脉腔内超声显像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再狭窄机理探索和预测中的应用。临床影像医学杂志 1997; 8(2): 113-11516.钱菊英,沈学东,等:冠状动脉瘤的腔内超声显像和三维重建1例: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7;13(3):38-3917.钱菊英,沈学东,等。冠脉腔内超声显像在支架植入术中的初步临床应用。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6;12(12): 7-1018.钱菊英,沈学东,等。冠脉内超声评价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脂质溢出1例。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1996; 12(11): 6819.钱菊英,沈学东,林佑善。冠脉腔内超声显像在介入治疗决策和再狭窄预测中的应用。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1996; 7(3): 181-185国外会议摘要: Juying, et al: Voxel modeling three-dimensional reconstruction from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 an in vitro study and preliminary clinical application. Eur Heart J 1997; 18(suppl): Juying, et al. Safety of intracoronary Doppler measurement using intracoronary FloWire:experience with 892 cases. JACC 1999; 33: Juying, et al. Coronary flow reserve imediately after stenting is not able to tell the late outcome. European Heart Journal 1999;20(suppl):4904. Qian Juying, et al. Coronary flow reserve immediately after stenting is not able to predict instent restenosis. Circulation 1999;100(suppl):I-728 (SCI-E) Qian,et al. Identification of Syndrome X Using Intracoronary Ultrasound Imaging and Doppler. Circulation 2000;120(18):II-790. (SCI-E)6. Juying Qian, et al. Impairment of coronary flow reserve in patients with syndrome X seems to be due to a hyperdynamic situat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0;21(suppl.):148(SCI-E) Qian, et al. Persistent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0;21(suppl.):389(SCI-E)8. Juying Qian, et al. Coronary Flow Velocity Disturbance in Patients with Syndrome X Demonstrated by Doppler Flow Measurement. The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2000;6(1):49. J. Qian, et al. Intervention induced microvascular dys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s. The Journal of Heart Failure, 2002; 7(1): Qian, et al. Lesion characteristics detected by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stable angina.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04;94(Suppl 6A):164E(SCI-E)11. Juying Qian, et al. Application of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imag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nd no angiographically significant stenosis.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04;94(Suppl 6A):236E(SCI-E)12. Juying Qian, et al. Intravascular Ultrasound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of Coronary Arterial Remodeling and Plaque Composition, Am J Cardiol; 2006 97(Suppl 8B): 75D(SCI-E)13..Juying Qian,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irolimus-Eluting Stent with Bioabsorbable Polylactic Acid Coa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Human Coronary Arterial Diseases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2006; 97(Suppl 8B):42D(SCI-E)(二)主译专著:1. 葛均波,钱菊英主译《介入心脏病学手册》,2004,科学出版社(三)参编(译)专著和教材:1. 钱菊英译,沈学东校,超声心动图。《心脏病学》心血管内科学教科书,陈灏珠主译,2000,人民卫生出版社,,49-1002.钱菊英,邵志丽,沈学东。血管腔内超声。《现代腔内超声学》,金震东主编;2000,科学出版社,64-91。3.钱菊英,邵志丽,沈学东。血管腔内超声,《心血管病学新理论与新技术》。陈灏珠主编;2000;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60-834. 钱菊英,葛均波,陈灏珠。冠状动脉内压力测定的临床应用。《介入心脏病学论坛2000》霍勇,马长生,王德主编,2000,中国科技出版社,123-1315.葛均波,钱菊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分布特点。《血管内超声波多普勒学》葛均波主编,2000,人民卫生出版社,41-456.葛均波,沈学东,钱菊英。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频谱的检测。《血管内超声波多普勒学》葛均波主编;2000;人民卫生出版社,56-61。7.葛均波,钱菊英,沈学东等。血管内超声在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血管内超声波多普勒学》葛均波主编;2000;人民卫生出版社,106-1358.葛均波,钱菊英,陈灏珠,冠状动脉造影以外的病变评价方法。《心脏病学实践》2001,292-317,胡大一,马长生主编,2001;人民卫生出版社9.钱菊英等。第2、3、4、5章,冠状动脉内超声显像、血管内窥镜、冠状动脉内多普勒血流测定、冠状动脉内压力测定。骆秉辁、马根山主编,《介入心脏病学手册》,2002,东南大学出版社,26-5210.钱菊英,葛均波。冠心病病人的微血管功能障碍 韩雅玲 主编 《心血管病介入诊断治疗新视角--2003》2003,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91-9511.钱菊英,葛均波。动脉造影以外的冠状动脉病变评价方法 王吉耀 主编《临床内科学----新进展、新技术、新理论》2003,复旦大学出版社,63-8012.陈灏珠,钱菊英,李清,冠心病,见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2版)2005 人民卫生出版社13.编委,王吉耀主编《内科临床病例分析—双语学习》(全国高等学校配套教材),2005,人民卫生出版社
蔡小香蔡小香,男,汉,(1862~1912年)。名钟骏,字轶侯,为上海宝山蔡氏妇科第五世医。先世蔡杏农自乾隆年间开始行医,父砚香(1826~1896年)为妇科名医。蔡氏医学集各家之长,补土取法李东垣,湿阴宗尚朱丹溪,善权衡病情轻重,急病求速效,久病标本兼治。用药各有宜忌,不轻用峻厉之品,每方用药不过十味,世有“蔡一帖,九加一”之称。于妇女经、带、胎、产以调理为主,养血为先,适合妇女病理,治效特显。日诊百人以上,为当时上海四大名医之一。中文名称:蔡小香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862年职业:医生性别:男逝世日期:1912年主要成就:调经当理气为先代表作品:《种橘山房医论》、《妇科述要》人物简介蔡小香,清末医家。名钟骏,字轶侯,为上海宝山蔡氏妇科第五世医。先世蔡杏农自乾隆年间开始行医,父砚香(1826~1896年)为妇科名医。蔡氏医学集各家之长,补土取法李东垣,湿阴宗尚朱丹溪,善权衡病情轻重,急病求速效,久病标本兼治。用药各有宜忌,不轻用峻厉之品,每方用药不过十味,世有“蔡一帖,九加一”之称。于妇女经、带、胎、产以调理为主。蔡氏有志振兴中国医学,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与李平书等创立上海医务总会任总董,翌年接替周雪樵继任中国医学会会长。出资创办《医学报》,内容中西兼收。宣统二年(1910年)又与唐乃安创办《上海医学杂志》。光绪三十年,美国发生排华事件,蔡小香联络医界人士声援受欺华工,抵制洋药,发展国产药品。在此前后,举办中国医学会、上海医学讲习所、上海中医专科训练班、蔡氏学堂、兢业师范学堂等。生平爱好诗文、金石、书画,颇有文名。家庭背景蔡氏女科肇始于清代乾隆年间,始祖蔡氏杏农,一介儒生,早年在文学上推崇安徽桐城派,专心于词赋诗韵。中年偏爱医道,刻意攻读,苦心孤诣。手抄医书百余本,反复批注,指迷补正。为乡里治病,每获良效,于是名声四扬。其子蔡半耕亦绝意功名,随父侍诊,潜移默化,每遇疑难病症,反复推敲,细心琢磨,直至心领神会。对于历代名家的医著及民间验方,广为吸取。无论时病伤寒、经带痘疡,内外妇儿均有建树,尤擅妇科。到三世蔡柄(枕泉),就以医道传业。幼时聪慧,博览医书,又自嫌学织短浅,而外出寻师以求进取,当时沪上世医渊源的名家,他都登门造访,虚心求教,博采众长。认为:“既为三世医,当图良医实名”。自此医道更精神渊博,医术日进,声誉日隆,对于妇科的四诊辨治,经验用药,更具特色。四世蔡兆芝(1825~1896)号砚香(同治二年癸亥科贡生),继父业,勤于医理,又多才艺。在诊务之暇,整理先辈验案验方,著书撰文。均散佚于兵火战乱。砚香公还擅长丹青,尤绘莲为著,匠心独具,自号“爱莲居士”,深得方赞誉,求墨者众,应接不暇,有“蔡荷花”之雅号,其医术方墨均名噪一方。荪名钟骏,号轶侯(光绪甲申黄科廪生),重承庭训,克循医理,深研歧黄之术,造诣精湛,又得祖传流派要旨。六世蔡香荪(1888~1943)名章,安耀章,号抱冰,曾就读于同济医工学堂(同济大学前身),故承继祖业后,医名颇著,曾创江湾医院,还出任过中国医学院副院长。早年参加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抗清活动。对抗日救国行动,屡有贡献,且关心群众疾苦,热心社会公益,出钱出力,终生不懈。乡里长老,至今犹能乐道。七世蔡小荪、蔡柏春等皆为当代名医。医疗特长妇女经、带、胎、产。用药特点用药各有宜忌,不轻用峻厉之品,每方用药不过十味,世有“蔡一帖,九加一”之称。社会职务设诊所于上海老闸万福楼后和街(今北京东路596弄17号)。门庭若市,妇孺皆知,名闻大江南北,于贫病则送诊给药,颂者不绝。1904年参与筹组医学总会,被推为该会总董,并创办《医学报》(半月刊)后易名《医学公报》,系上海最早发行的医学期刊,继又创立中国医院,自任院长。治学思想蔡氏提倡中西医汇通,主张“吸收外来先进医学补我不足,纳西方之鸿宝,保东国之粹言,沟而通之,合而铸之”。学术内容一、气血乃和生身之本,调经当理气为先。二、审证求因,肝脾肾为要;调理冲任,以通宣为用。三、血证崩漏,首辨阴阳。四、闭经痼疾,尤分滞枯。五、带下为病,以别虚损湿热。六、治妊之要,宜清补平和。七、产后诸病,应扶虚消瘀。八、症瘕为患,须祛瘀痰郁滞。九、种子求嗣,髯葆精养血,调经消和征。主要领域女科医学贡献蔡氏女科在学术上能宗古而不泥古,博采众长,融汇贯通。补土取法李东垣,滋明宗尚朱丹溪,调气首推汪石山,理血尤崇叶天士。审证求因,贵乎精详;遣方用药,须知权变;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权衡轻重而不偏,适度寒温而不怫,急症须单刀径直,务期脱险奏功;久病则标本兼顾,不求速愈立效。经病注重肝脾肾,当调理气血为主,以通为用,通补结合;闭则不尚攻伐,崩则不专止涩。用药深谙药性,重视归经配伍,顺阴阳之序,适四气之和,制寒热水火之偏胜,配动静升降之合度;切忌损气耗血峻厉之药,慎用碍脾妨胃滞湿之品。蔡氏近代又主张:辨病与辨证结合,分期与分型结合,中医病机病因与西医病理变化结合,药物传统效用与现代实验研究结合。验方今用,务求实效。获得荣誉蔡氏于妇女经、带、胎、产以调理为主,养血为先,适合妇女病理,治效特显。日诊百人以上,为当时上海四大名医之一。个人生活生平爱好诗文、金石、书画,颇有文名。出版著作著有《种橘山房医论》、《妇科述要》、《女科秘笺》、《验方秘录》等方,均散佚于兵火战乱。
程蔚蔚,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现任中国福利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院长、妇产科教研室主任、围产科主任。现任中华医学会上海市妇产科学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上海围产学会分会常委,上海市优生优育学会理事,上海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上海医学》杂志编委。李广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医卫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医学会科普学会委员、心理咨询师上海市国家职业资格鉴定考评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上海市白玉兰远程医学管理中心和上海卫生远程医学网络公司医学顾问、上海市杨浦区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常务副主任、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信息中心“重大疾病数据库”医学顾问。1998年被上海市科协和上海市科普创作协会评为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
现代医药联系方式:现代医药杂志编辑部。地址:郑州市河南医科大学南院内。电话: 邮政编码:450052
作为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子课题(2项)等十余项课题。曾获国家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科技成果奖共7 次。发表论文250余篇,其中SCI收录43 篇 (IF 156分)。作为主编或副主编出版学术专著7部。受聘为《中国呼吸与危重症杂志》、《中国临床杂志》、《上海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呼吸和结核杂志》等十余本杂志编委。曾获上海市第四届“银蛇”奖二等奖、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等荣誉称号。
秦环龙秦环龙,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院长、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院长。1997年获得外科学(普通学科)博士学位,从事普外科临床工作20年,能够较为熟练掌握胃肠外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有较强的处理并发症的能力。中文名:秦环龙国籍:中国民族:汉出生地:上海出生日期:1965年1月职业:医生博士生导师毕业院校:上海交通大学主要成就:获得科技部973前期和863课题代表作品:大鼠肠上皮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后基因表达谱变化的实验研究个人简介姓名:秦环龙性别:男出生信息:1965年生专业专长为胃肠肿瘤的手术治疗,全胃切除术、上半胃癌根治手术(D3、D4手术)、联合脏器切除术、结直肠癌根治手术(Dixon,Mile‘s手术)等。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擅长肠外营养治疗危重病人的优势,对外科复合性创伤、肠瘘、短肠综合症、重症胰腺炎等危重病人的治疗实施代谢调理,采用合理的营养治疗及结合其他先进的治疗手段,为挽救病人生命以赢得进一步治疗机会提供保障。主要从事胃肠道疾病的外科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及防治和大肠癌蛋白质组学和代谢性标志物的研究。此方面我们已有前期研究基础,并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基金,取得了初步的结果。先后有10余名研究生完成工作,形成了学科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专业成就先后获得科技部973前期和863课题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上海市科委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上海市国际合作项目和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等20余项科研项目累计科研经费700余万元以第一作者身份先后发表学术论文180余篇SCI收录论文45篇,累计影响因子分在国际重要学术期刊如JCO、GUT、MCP等发表SCI论著,其中影响因子10分以上2篇、5分以上7篇主编著作一部,参编七部先后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一项,中华医学科技三等奖一项,上海医学科技三等奖二项已带教毕业研究生14名,目前正带教硕博士研究生9名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卫生系统百名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承担过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和跟踪计划,拥有国家专利六项2003年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后,1999年获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获2009年度全国和上海市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历任第六人民医院副院长国家药物临床验证机构医院负责人肠外肠内营养研究室主任。2012年1月20日起任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院长。职务信息担任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委员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营养支持学组全国委员上海肠外肠内营养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临床营养杂志副主编中华普通外科杂志编委会委员中华实验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编委会委员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外科理论与实践杂志肠外肠内营养杂志编委会委员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会委员上海医学等期刊杂志编委上海抗癌协会胃肠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学术成果承担科研项目2007,1-2009,12《乳酸菌表面相关蛋白调控肠上皮细胞黏附及生物学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责人2005,1-2007,12《原生菌对脓毒症肠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及屏障功能的调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责人2002,1-2005,12《细胞内钙超载、整合素与肠上皮细胞损伤防治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负责人2005,9-2007,12《大肠癌代谢组学的临床研究》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负责人2005,9-2007,12《大肠癌肝转移蛋白质组学的临床研究》上海市科委国家合作项目负责人科研成果2005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一完成人2004年度上海医学科技三等奖第一完成人近年发表论文(1)HuanlongQin,etal:;11:2591-96(2)HuanlongQin,etal:Parenteralversusearlyintrajejunalnutrition:Effectonpancreaticnaturalcourse,;10:2270-73(3)HuanlongQin,etal:;21:469-73(4)HuanlongQin,etal:;10:2419-22(5)秦环龙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在研究肠上皮细胞钙超载中的应用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5,22:1275(6)沈通一,秦环龙(通讯作者)等,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腹腔感染大鼠微生态及屏障功能的影响,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05,8:443-446(7)沈通一,秦环龙(通讯作者)等,肠外肠内营养对腹腔感染大鼠肠上皮紧密连接和屏障功能的影响,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20:174-176(8)秦环龙等,肠内营养对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氨基酸摄取和酶蛋白合成的影响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46-49(9)陈前,秦环龙(通讯作者)等,肠上皮细胞缺血缺氧凋亡模型的实验研究,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550-51(10)陈前,秦环龙(通讯作者)等,钙离子阻断剂对大鼠肠上皮细胞损伤后整合素分布的影响,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5,20:721-723(11)陈前,秦环龙(通讯作者)等,缺血缺氧损伤对肠上皮细胞整合素极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456-459(12)陈前,秦环龙(通讯作者)等,细胞内钙超载与肠上皮细胞凋亡研究,中国临床医学2006,13:84-86(13)贾振易,秦环龙(通讯作者)等,大鼠肠上皮细胞缺血缺氧损伤后基因表达谱变化的实验研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1263-1266
被评为解放军总后勤部优秀教师,总后勤部优秀共产党员,获总后勤部育才奖“银奖”,第二军医大学“校长奖”,第二军医大学优秀基层干部标兵,校特级优秀教员等荣誉。立三等功一次。曾先后被解放军报、科技日报报道先进事迹。兼任全军卫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海军历届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中华航海医学会委员、航海卫生事业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国家级、上海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评审委员会专家组成员,国家教育委员会学科学位评审组专家等,任《第二军医大学》、《海军医学杂志》、《解放军卫勤杂志》、《国防卫生论坛》等4本杂志编委。
便秘对人体健康是有很大危害的,如果你长期便秘还会诱发各种肠道疾病的出现,有便秘倾向的人,可以在日常的时候经常吃一些疏香蕉,香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糖分,具有很好的润肠通便功能,经常吃熟香蕉对于改善便秘现象具有不错的效果,同时还可以,并且还能够帮助补充人体所需要的一些营养物质,也可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如需获得更多权威医美知识,尽在柠檬爱美柠檬爱美
进食粗纤维的食物,另外可以按摩腹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饮食上适量增加饮水。意见建议:每天早上早饭前,喝一包,沐澜秋果蔬饮,坚持一个月基本上就好了,掏宝有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
.
.
.
.
.
.
.
.
.
.
.
.
.
.
.
.
.
.
.
是的,炎炎夏日,凉皮、凉粉、凉面开始成为餐桌的主角。看着这些店铺,回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无论冬夏,凉皮店一直是我青睐的地方。从我记事起,老家街头的十字路口,有两家简易的凉皮摊,一个火炉,一口锅,几张桌子几张板凳,晚上五六点钟出摊经营一直到十点多结束,每天都是人满为患。高中下晚自习,和同学经过凉皮摊前,总要停下来吃一份凉皮才回家。上大学后,大学校门口前面更是小吃的汇集地,各种凉皮、米线摊一个接一个,生意同样好到爆棚。陕西的凉皮属汉中最为著名,陕西的面皮分为两种,一种是白面面皮,色泽发白,属于白白净净纯可人型;一种是大米面皮,色泽发黄,黄色来自栀子色,属于健康肤色型。这两种面皮总是齐头并肩、整齐的被码放在摊位前,吃的时候你可以随自己的喜好,只要白色或黄色一种,也可以两种混合。对了,面皮摊位一般都会有山西的另一种美食——牛筋面,还可以根据要求再来点牛筋面,三者混合在一起。陕西人吃面皮也很讲究,对调味料绝不敷衍了事,可以是单纯的黄瓜丝、面筋、辣椒油等调好的简单调料,还可以是陕西地方特色的卤汁——里面有黄花菜、海带丝、黄豆、碎木耳、粉条等(卤汁的做法:豆腐脑儿老豆腐的特色关键在于“打卤”既好吃又营养!);喜欢的话还可以炒着吃,肉炒或者是素炒都可以。
Meta分析中文译为“荟萃分析”,指对具备特定条件的、同课题的诸多研究结果进行综合的一类统计方法。下面是我精心推荐的一些meta分析论文格式,希望你能有所感触! meta分析论文格式 1、题目:应简洁、明确、有概括性,字数不宜超过20个字。 2、摘要:要有高度的概括力,语言精练、明确,中文摘要约100—200字; 3、关键词:从论文标题或正文中挑选3~5个最能表达主要内容的词作为关键词。 4、目录:写出目录,标明页码。 5、正文: 论文正文字数一般应在3000字以上。 论文正文:包括前言、本论、结论三个部分。 前言(引言)是论文的开头部分,主要说明论文写作的目的、现实意义、对所研究问题的认识,并提出论文的中心论点等。前言要写得简明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本论是论文的主体,包括研究内容与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等。在本部分要运用各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实验结果,分析问题,论证观点,尽量反映出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 结论是论文的收尾部分,是围绕本论所作的结束语。其基本的要点就是总结全文,加深题意。 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做论文的体会,并应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论文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在论文末尾要列出在论文中参考过的专著、论文及其他资料,所列参考文献应按文中参考或引证的先后顺序排列。 8、注释: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有些问题需要在正文之外加以阐述和说明。 9、附录:对于一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附录中。 关于meta分析的论文范文 我国医疗纠纷原因的Meta分析 [摘要] 目的 分析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以及纠纷发生较多的科室,以期为医疗机构更好地深化落实医疗体制改革具体措施提供指导依据。 方法 运用统计学中荟萃分析的方法对收集到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处理,比较医疗纠纷原因各自的构成比和各科室发生医疗纠纷所占比例大小。 结果 排在前3位的纠纷原因分别为专业诊疗护理技术水平差(),服务态度差(),医患沟通障碍();在医疗纠纷各科室分布中,外科所占比例最高(),外科是发生医疗纠纷的首要科室。 结论 医疗机构要进一步深化医疗体制改革举措;医务人员要增强专业业务水平,提高服务意识,重视并增进医患沟通;对医疗纠纷较多科室加强管理,以确保医疗质量,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 [关键词]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Meta分析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02(c)-0160-03 Meta-analysis of medical dispute causes in China GAO Xiaofei1,2 ZHOU Weiyan1,2 SUN Zhonghe1▲ Affiliated Nanjing First Hospit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06, China; of Clinical Medical,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21002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vide better guidance for those medical institutions in implementing specific measures associated with the reform of medical system by analyzing the reasons and department distribution for the medical disputes was conducted. Methods The statistical method of Meta-analysis to collect was used and analyzed all the literature which met the inclusion criteria, thus to get results about the composition of the causes, as well as some department happening proportion of medical disputes. Results Dispute reasons ranking first three were unsatisfactory professional medical technical level (), bad service attitude (), th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obstacles (), respectively; surgical constituted which was the primary department where medical disputes occurred. Conclusion Medical institutions to deepen the reform of medical system, the staff need further strengthen professional business level, and promote the service consciousness, emphasize and improve doctor-patient communication, reinforce the management of departments with more medical disputes, ultimately to ensure the medical quality, reduce and avoid medical disputes. [Key words] Medical disputes; Cause analysis; Meta-analysis 个体差异性、疾病复杂性、诊疗手段局限性等诸多因素混杂在一起,决定了医疗行业的高难度与高风险。在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化的过程中,医患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趋向紧张,甚至中国医生经常成为医疗纠纷暴力事件的牺牲者[1]。了解分析我国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以及纠纷发生的科室分布比例,有针对性地提出减少和避免纠纷的对策迫在眉睫。本文用Meta分析对医疗纠纷原因和科室分布比例进行综合分析和探讨,以期为医疗机构更好地深化落实医疗体制改革具体措施提供指导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检索策略 通过计算机文献直接检索和文献追溯的方法,对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搜索2011年5月份之前的有关医疗纠纷原因分析的文献。搜索关键词为“医患矛盾”、“医患纠纷”、“医疗纠纷”和“原因”、“成因”。 纳入和剔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能够用PubMed、CNKI等数据库检索到的有关医疗纠纷原因分析的中英文文献;②能够查看全文的文献。 剔除标准:①文章中不含原始数据的文章;②对于医疗纠纷原因归类不清或者概念笼统(比如纠纷原因为医疗质量差)的文献;③按照例次来统计纠纷原因的文献;④样本量小于50的文献;⑤单独针对死亡纠纷原因分析的文献;⑥时间有重叠且纠纷案例来源相同的文献;⑦重复发表的文献。 医疗纠纷原因和科室分类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因技术、服务、医患沟通等方面的不完善或过失所导致的纠纷是医院产生医疗纠纷的重要原因。本文将医疗纠纷的原因分为:①服务态度差:责任心不足和医德问题;②专业诊断护理技术水平差:各种漏诊误诊,对医疗设备依赖性大,治疗方案选择不当,手术指征掌握不全,错误用药,操作失误,术中出现各种医源性的并发症;③医疗费用:一些医院确实存在收费不透明,开贵药,开大检查,乱收费,或是患者对费用存有疑虑;④医院各项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主要是核心医疗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包括科内和科室之间配合不力,相互推诿等恶劣现象;⑤医患沟通障碍:以医方为主导,未能通过各种有特征的全方位信息的多途径交流,以致双方达成共识失败,没有建立信任的合作关系;⑥患者的原因:患者医学知识水平不足,单方面不理解,期望值过高,无理取闹,谋求经济补偿;⑦其他:包括诸如患者走路滑倒、钱物被盗、自杀等意外事件,器械、医用材料及药品质量等问题,药物不良反应,无老师看护下实习生操作,候诊时间过长,就诊环境差及对医院硬件设备不满意等其他医疗纠纷案例。本文将纠纷发生的科室分为:内科(包括皮肤病)、外科、妇产科、儿科、五官科(包括眼科、口腔科、耳鼻喉科)、急诊科(包括ICU)、医技科(包括各种辅助检查科室)、其他科(包括神经病科等)。 质量控制 根据文献入选标准收集资料并剔除样本量少(<50例)、质量差、重复发表、无原始数据或无法查到原文的文献,此外,所有以文献资料建立的数据经双人核对无误。 统计学方法 对于入选文献整理建立数据库,分析之前对资料进行一致性检验。由于本研究中异质性较大(I2>50%),故选用随机效应模型。数据处理采用Stata 11统计软件完成,采用异质性检验方法,以P <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文献检索 通过PubMed和CNKI等数据库得到关于医患纠纷原因分析的相关文献,合计458篇,根据纳入和剔除标准最后保留30篇文献,合计医疗纠纷案例6 970例。医疗纠纷案例主要来源有各级医疗机构医务科、医疗事故鉴定医学会、医院科室等。文献明确纠纷来源于三级医院的共19篇(三甲17篇,三乙2篇),二级医院2篇,其余9篇医疗机构等级无明确说明。 医疗纠纷原因 结果显示,在所有医疗纠纷的原因中,服务态度和诊疗护理水平所占比例最高,分别为(95%CI:~)和(95%CI:~)。医患沟通所占比例次之,为(95%CI:~)。各原因中所占比例较小的有医院制度执行不到位()、医疗费用()、患方原因()和其他原因()。各原因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Z = ,P < )。见表1。 表1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 注:REM为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 医疗纠纷科室分布比例 在所收集的文献中共有10篇文献涉及到医患纠纷科室分布比例分析,经统计得出:外科所占比例最高(),内科()和妇产科()次之,儿科()、五官科()、急诊科()、医技科(),其他科室()最少。各科室之间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Z = ,P < )。见表2。 表2 医患纠纷科室分布分析(%) 注:REM为随机效应模型(random effect model) 3 讨论 本次对医疗纠纷原因的Meta分析显示,排在前3位的纠纷原因分别为专业诊疗护理技术水平差(),服务态度差(),医患沟通障碍(),明显高于由于患者单方面因素()造成的医患纠纷,说明在改善医患紧张关系方面,医方有着更大的改进空间。 三大纠纷原因均体现的是医院的“软竞争力” 我国的医疗现状令人堪忧 由于医疗体制的缺陷,各级政府对医院的投入平均只有医院支出的7%左右[2]。“生存”成了公立医院的首等大事,有些医院只能依靠医疗服务来创收。各家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配比过少,患者多,医生护士少,医护工作压力大。即便如此,我国医务人员的待遇普遍比不上国外。加之,医学人才的培养比其他专业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金钱与努力,就业后的高压力、高风险与待遇的不理想形成强烈对比,医务人员存在心里落差,身心俱疲,工作热情度不高,积极性受打击,由此可能造成服务态度差,责任心不足。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医德医风问题也不容易纠正。 应更加强调患者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对健康、疾病的影响 医患双方要注重交流与沟通。医生看病不能只针对疾病本身而忽略了患者是一个完整的社会的人。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不应该机械化,医生和患者也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看病不等于分析各种化验单和检查单,医生应当学会倾听患者,更好地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医疗是医患进行互动、双方均要主动的过程,随着患者维权意识的不断提高,医疗方案的确定需要征询患者意见,药物使用需向患者说明、解释。医方需要对患者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如以书面指南、录像课程、面授等措施培训患者学会与医护人员沟通,提高患者参与度,形成协商式医患关系[3]。 加强外科医疗技术 医疗纠纷科室分布比例外科占,与王希等[4]所做的统计分析结果相近(),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外科外伤患者较多,病情急而重,患者家属心情复杂,稍有态度欠佳便感觉受冷落。若术中因手术操作失误出现并发症,即使是非医源性的难以避免的并发症,也极有可能导致纠纷。外科手术强调手术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切忌不顾医院现有医疗水平,对患者许诺过高。外科还应在努力提高医生专业技术水平的基础上,花大力气管理术前、术中、术后这3个重要环节,加强外科医疗材料如钢板、支架等的质量控制,以使患者对医疗质量满意。 建立有效的医疗纠纷预防管理体制 建立有效的医疗纠纷预防管理体制主要包括以下措施:①改善服务模式,增强服务意识,体现人文关怀;②规范医疗行为,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章制度;③重视医学理论学习,提高医疗技术水平[5];④合理收费,增加收费透明度;⑤增强医患沟通,医务人员应加强心理学、社会学、人际交往学等其他社会学科的理论学习与实践;⑥开展医务社会工作,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患者提供各类帮助;⑦加强医疗文书书写管理;⑧引入第三方调解机制[6-8],正确处理医患纠纷,提高死亡纠纷尸检率。 [参考文献] [1] The Lancet. Chinese doctors are under threat[J]. Lancet,2010,376:657. [2] 李斌,孙晓阳,王锦帆.医患沟通障碍因素研究综述[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5):303-304. [3] Harrington J,Noble LM,Newman SP,et patients' communication with doctors:a systematic review of intervention studies [J]. Patient Educ Couns,2004,(52):7-16. [4] 王希,林志永,王媛.医疗纠纷原因分析与对策[J].海军医学杂志,2004,25(3):269-272. [5] 熊百莉,何晓霞,柴中平.开展门诊药物咨询,提高医疗质量[J].儿科药学杂志,2007,13(3):37-38. [6] 孙忠河,潘淮宁,戚建伟,等.医患纠纷非诉讼解决机制的主要模式[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2):37-38. [7] 孙忠河,马俊.完善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主要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0):181-182. [8] 孙忠河,潘淮宁.医患纠纷人民调解机制的现状探析[J].西部医学,2011,23(7):1407-1409. [9] 孙忠河,潘淮宁,马振华,等.三级医院引入人民调解机制解决医患纠纷的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11):56. 看了“meta分析论文格式”的人还看: 1. meta分析论文怎么写 2. meta分析论文写作 3. 医学科技论文规范格式(2) 4. 房地产销售分析论文 5. 关于超声医学论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