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设有办公室、总编室、出版发行部、财务室、各刊编辑部,以及北京华康广告公司等部门。本部直接编辑出版22种期刊,同时对中华医学会主办,委托省市医学会或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编辑出版的104种期刊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充分发挥中华医学会专家云集、人才荟萃、信息畅通、联系广泛的整体优势,汇集国内外优秀的医药卫生专家,组成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编辑委员会和审稿专家队伍。在长达120余年的办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医学期刊编辑出版管理体系和制度,并培养、建立了自己的编辑队伍。依靠这些高层次的医学专家和高水准的编辑队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始终走在传播最新医学知识、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引导学术发展方向、推动医学科技进步的前沿,被公认为中国医学界最有学术权威性的杂志系列。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仅是国内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源,也是中国医学界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126种期刊发行至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国外近千种医学期刊建立了长期交换关系。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还与全球最大的医学专业出版集团荷兰威科集团合作,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英文资源推向国际,将中国优秀的医学专业研究成果介绍到世界。同时,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也积极促进国内外的双向学术交流。创刊于1887年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多年来一直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并以开放获取形式(OA)实现全文上网,在国际医学学术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百年薪火传承,世纪中华风范。”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经过百余年发展壮大,已形成学科分类合理、种类齐全的系列学术期刊群,被公认为国内学术水平最高、编辑出版质量最好、最具学术权威性的医学期刊群体,被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为“中华牌”杂志,并被上级主管部门誉为“中国科技期刊的一面旗帜”。在历届国家期刊奖的评选中,中华系列杂志均榜上有名,在 “精品期刊”评选和“双效期刊”评选中,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有多种入围。在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中,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再获殊荣。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全体员工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锐意进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党支部多次荣获“卫生部机关党委先进党支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微机排版中心和《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多次荣获共青团中央、卫生部授予的“青年文明号”称号。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称号。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大幕的全面拉开,作为中国科技期刊的领军团队,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积极推进体制改革,打响了攻坚战的第一枪。2009年6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成立“《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这一永载史册的事件,标志着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新纪元的开始。我们将继续恪守办刊的准则,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仅办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完美结合的“双效”期刊,而且要成为读者和作者都喜爱的“双爱”期刊。真正实现我们新世纪的目标:传承百年经典、铸就精品中华期刊群,再现世纪华章、打造医学信息新航母。社长兼总编辑 游苏宁
xī yī yào kān wù
本条简要介绍近代多种西医药报刊在中国的创办、发行过程。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逐渐侵入我国沿海和内地,伴随着外国传教士的宗教活动,西医药知识相继传入我国。到十九世纪末叶,国内开始印行西医药刊物。
早期的西医药刊物,出现在受外国资本主义影响较深的广州、上海两大城市。1880年(清·光绪六年)美国传教医师嘉约翰 ( Kerr)主编的《西医新报》,是我国最早的西医药刊物,由广州博医局发行。因种种原因所限,仅历时两年,出版八期即停。1886年尹端模在广州创办《医学报》,是国人自办最早的西医刊物(国内未见藏本)。此后,西医药定期刊物陆续创办。在早期(1880~1910年)出版的十余种刊物中,有我国留日医学生主办的《医药学报》、《卫生世界》,广州梁慎余的《医学卫生报》,叶菁华等编的《光华医事杂志》,以及上海丁福保主编的《中西医学报》等等,对传播西医药知识都起了较好的作用。
1911年辛亥革命后,随着教会医院、医学校的增多,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西医药刊物如雨后春笋大量出现,据不完全统计,1912~1937年,这二十五年间出版近130种。其中上海几占一半,广州、杭州、北京等地次之。影响较大的有《中华医学杂志》、《广济医报》、《卫生月刊》、《医药评论》等多种。《中华医学杂志》于1915年11月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分中、英文两部,1932~1934年先后与《齐鲁医刊》、《博医会报》合并,是我国历史最长、影响深远的医刊,至今仍继续出版,名闻中外。《广济医报》原为苏格兰教会医师出资,于1914年在杭州创办,1924年由广济医校同学会筹集自办,改名为《广济医刊》,前后历时二十余年。《卫生月刊》是卫生教育的刊物,1924年3月由中华卫生教育会创办,后与上海卫生局联合主办。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刊数年,后曾复刊,历时亦近二十年。《医药评论》于1929年1月创办,以评论专著、译述为重点,提出了改良医学教育制度、社会卫生化、医学科学化等问题,在当时有一定影响。此外,在数十种医药院校校刊中,以《同济医学》历时最久,1918年9月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创办《同济》,后来同济大学医科先后改办《同济杂志》、《同济医学月刊》、《医学及文化》、《同济医学季刊》等刊物,翻译大量西医著述,介绍世界医学知识。以上刊物绝大多数为时不长,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刊者达18种之多。
八年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5年),医药书刊的编印出版困难重重,国民党统治区新出版的西医药刊物不足40种,以西南地区重庆、贵阳、桂林、成都稍多,其中除卫生刊物、校刊而外,历时达两年以上者仅有《现代医学》、《西南医学杂志》、《华北医药月报》、《药学季刊》、《新中华医药月刊》等几种。加上沦陷区(如上海、北平、沈阳等地)少量继续出版的刊物,实属屈指可数。
xī yī yào kān wù
本条简要介绍近代多种西医药报刊在中国的创办、发行过程。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侵略势力逐渐侵入我国沿海和内地,伴随着外国传教士的宗教活动,西医药知识相继传入我国。到十九世纪末叶,国内开始印行西医药刊物。
早期的西医药刊物,出现在受外国资本主义影响较深的广州、上海两大城市。1880年(清·光绪六年)美国传教医师嘉约翰 ( Kerr)主编的《西医新报》,是我国最早的西医药刊物,由广州博医局发行。因种种原因所限,仅历时两年,出版八期即停。1886年尹端模在广州创办《医学报》,是国人自办最早的西医刊物(国内未见藏本)。此后,西医药定期刊物陆续创办。在早期(1880~1910年)出版的十余种刊物中,有我国留日医学生主办的《医药学报》、《卫生世界》,广州梁慎余的《医学卫生报》,叶菁华等编的《光华医事杂志》,以及上海丁福保主编的《中西医学报》等等,对传播西医药知识都起了较好的作用。
1911年辛亥革命后,随着教会医院、医学校的增多,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西医药刊物如雨后春笋大量出现,据不完全统计,1912~1937年,这二十五年间出版近130种。其中上海几占一半,广州、杭州、北京等地次之。影响较大的有《中华医学杂志》、《广济医报》、《卫生月刊》、《医药评论》等多种。《中华医学杂志》于1915年11月由中华医学会主办,分中、英文两部,1932~1934年先后与《齐鲁医刊》、《博医会报》合并,是我国历史最长、影响深远的医刊,至今仍继续出版,名闻中外。《广济医报》原为苏格兰教会医师出资,于1914年在杭州创办,1924年由广济医校同学会筹集自办,改名为《广济医刊》,前后历时二十余年。《卫生月刊》是卫生教育的刊物,1924年3月由中华卫生教育会创办,后与上海卫生局联合主办。抗日战争爆发后停刊数年,后曾复刊,历时亦近二十年。《医药评论》于1929年1月创办,以评论专著、译述为重点,提出了改良医学教育制度、社会卫生化、医学科学化等问题,在当时有一定影响。此外,在数十种医药院校校刊中,以《同济医学》历时最久,1918年9月上海同济医工专门学校创办《同济》,后来同济大学医科先后改办《同济杂志》、《同济医学月刊》、《医学及文化》、《同济医学季刊》等刊物,翻译大量西医著述,介绍世界医学知识。以上刊物绝大多数为时不长,因抗日战争爆发而停刊者达18种之多。
八年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5年),医药书刊的编印出版困难重重,国民党统治区新出版的西医药刊物不足40种,以西南地区重庆、贵阳、桂林、成都稍多,其中除卫生刊物、校刊而外,历时达两年以上者仅有《现代医学》、《西南医学杂志》、《华北医药月报》、《药学季刊》、《新中华医药月刊》等几种。加上沦陷区(如上海、北平、沈阳等地)少量继续出版的刊物,实属屈指可数。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 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 )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1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始称《新英格兰医学与外科期刊》。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也被更名为《波士顿医学与外科期刊》;一百年之后,它就采用现今我们所知道的名称《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期刊内容包含有:主题性之社论,原创性的论文,旁征博引性的评论性文章,即时短篇论文,案例报告,亦有一独特的报导项目称之为《临床医学影像》(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
现在投稿是不需要介绍信的。写好就可以直接投稿了。
医学杂志(medical periodicals):以医学和与医学相关学科为内容的情报载体,按卷与期和(或)年与期的顺序编号,意欲长期印行下去的连续出版物。它汇集着医学工作者的医药经验和工作成果,反映了医药学的进展及水平,是医药学研究的重要的情报来源。广大医务工作者可借以掌握本门学科的现状和动态,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开展新的研究。它在传播和交流学术思想,沟通情报信息方面,起着纽带和桥梁作用。
《英国医学杂志》(BMJ)是世界著名的四大综合性医学期刊之一。在150年的历史中,它以其学术严谨、内容新颖、排版活泼的鲜明特点,受到世界很多国家读者的欢迎。中华医学会与英国医学会合作,于1998年创办了《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Chinese Edition of BMJ),成为BMJ的10余种不同国外版本之一。《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为综合性医学专业翻译期刊,由《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编辑委员会编译。其办刊宗旨是反映世界医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思想,并及时传递给中国的医学工作者,从而帮助医生们更好地从事医疗实践,同时促进中国医学信息与世界的交流。BMJ中文版的栏目包括述评、医学新闻、论著、综述、讲座、教育与争鸣、研究动态、读者来信、医海拾贝等。本刊编委会由全国知名专家组成,其中有5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这些专家大多数都是医学界各学科领域的带头人。强大的专家队伍为本刊高水平的选题、翻译及评论奠定的坚实的基础。创刊以来,本刊编辑委员会及编辑部始终根据中国读者的需要,从BMJ原版杂志中精选文稿精心翻译,使本刊一贯保持着内容新颖、及时反映医学最新进展、符合我国国情及读者需求的特点。成为临床医学了解世界医学最新进展的重要窗口和连续更新知识、拓展知识的良师益友。
实用医学杂志以临床实用为基础,着重报道具有创新性和临床转化前瞻的基础研究论文、临床创新科研论文及医学最新研究成果、医学新技术、新动态等。旨在加强国内外医学学术的传播,给广大医务人员提供更广阔的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为推动学术进步服务。 ● 第2、3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F5000收录期刊●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2008、2011年版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广东省第二、三、四届优秀科技期刊● 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收录期刊● Google学术统计指标之100种中文热门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CA)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国家科技部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现刊目次数据库*WHO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中国精品科技期刊顶尖论文F5000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豆丁上有小量的文章,别的没有免费的,大医院内部网有专门的下载通道,如果你认识医院里人的话,我们医院可以通过局域网下载
医学教育类杂志主要分为国内跟国外两类。国内医学教育类杂志有很多:比如:《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华医学杂志》、《中医杂志》、《药学学报》、《药学教育》等等。国外医学教育类杂志也有很多,比如:《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Science》、《Nature》等。
这里有各种医学书藉,特别是教材比较多,而且比较新。我都下了不少,下的速度也很忙。
中华医学期刊等等,有很多的。
医学期刊常规来说只分为 SCI 核心期刊 和普通期刊但是有一些省份会自己把期刊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比如浙江省一类期刊是国家级的核心期刊,二类的是除国家级核心期刊之外的其它核心期刊,三类的就是普通期刊。还有河南、陕西、四川 等地也把期刊分为A类B类或者一类二类也有的是一类为中文核心或者中华牌,二类为科技核心
1半导体学报 2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3材料研究学报(材料科学进展) 4财贸经济 5地球科学 6大学图书馆学报 7低温工程 8低温物理学报 9地质学报 10地球物理学报 11地震学报 12地质科学 13电子科学学刊 14电工技术学报 15电子学报 16电信科学 17动力工程 18动物学报 19法学研究 20分析化学 21复合材料学报 22钢铁 23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4高分子学报(中英) 25高能物理与核物理 26高等学校化工学报 27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8国际问题研究 29光电工程 30工程热物理学报 31固体力学学报 32管理世界 33国际贸易 34光学学报 35光子学报 36硅酸盐学报 37航空学报 38环境科学学报 39海洋学报 40海洋与湖沼 41化学学报 42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43化工学报(中英) 44化学物理学报 45会计研究 46计量学报 47经济研究 48机械工程学报 49计算力学学报(计算结构力学及其应用) 50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5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报(英文版) 52教育研究(中央教育研究所) 53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54计算机学报 55计算数学 56建筑结构学报 57金属学报 58近代史研究 59金融研究 60建筑学报 61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62科学学研究 63科学通报 64科研管理 65矿物学报 66空气动力学学报 67控制理论与应用 68历史研究 69力学学报 70马克思主义研究 71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72煤炭学报 73磨擦学学报 74内燃机学报 75内燃机工程 76汽车工程 77情报学报 78软件学报 79热力发电 80燃料化学学报 81日语学习与研究 82社会学研究 83社会科学战线 84水力发电学报 85声学学报 86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87生物工程学报 88生物化学杂志 89生物物理学报 90生理学报 91实验生物学报 92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93世界经济 94世界历史 95世界宗教研究 96水利学报 97石油学报 98数学年刊(A、B辑) 99数学学报 100数学进展 101太阳能学报 102体育科学 103天文学报 104通信学报 105土木工程学报 106外国文学研究 107外国语 108外语界 109外国文学评论 110外语教学与研究 111文学评论 112文艺理论研究 113文艺研究 114文艺遗产 115物理学报 116物理化学学报 117微波学报 118微生物学报 119无机化学学报 120无机材料学报 121现代外语 122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123细胞生物学杂志 124心理学报 125学术月刊 126应用数学学报 127仪器仪表学报 128遗传学报 129有机化学 130岩土工程学报 131哲学研究 132自动化学报 133振动工程学报 134植物学报 135自然科学进展 136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137中国物理快报(英文版) 138植物生态学报(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报) 139新华文献收录主要内容的文章 140中国高教研究 141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142中国法学 143中国翻译 144中国机械工程 145中国工业经济研究 146中国公路学报 147中国环境科学 148中国农村经济 149中国激光 150中国科学(A~E辑) 151中国劳动学 152中国体育科技 153中国社会科学 154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155中共党史研究 156中国史研究 157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58中国图书馆学报 159政治学研究 160中国音乐 161中华医学杂志(中英) 162中国语文 163中华放射学杂志 164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65自然辩证法研究 166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可以自己看着找需要的文章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设有办公室、总编室、出版发行部、财务室、各刊编辑部,以及北京华康广告公司等部门。本部直接编辑出版22种期刊,同时对中华医学会主办,委托省市医学会或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编辑出版的104种期刊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充分发挥中华医学会专家云集、人才荟萃、信息畅通、联系广泛的整体优势,汇集国内外优秀的医药卫生专家,组成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编辑委员会和审稿专家队伍。在长达120余年的办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医学期刊编辑出版管理体系和制度,并培养、建立了自己的编辑队伍。依靠这些高层次的医学专家和高水准的编辑队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始终走在传播最新医学知识、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引导学术发展方向、推动医学科技进步的前沿,被公认为中国医学界最有学术权威性的杂志系列。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仅是国内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源,也是中国医学界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126种期刊发行至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国外近千种医学期刊建立了长期交换关系。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还与全球最大的医学专业出版集团荷兰威科集团合作,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英文资源推向国际,将中国优秀的医学专业研究成果介绍到世界。同时,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也积极促进国内外的双向学术交流。创刊于1887年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多年来一直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并以开放获取形式(OA)实现全文上网,在国际医学学术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百年薪火传承,世纪中华风范。”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经过百余年发展壮大,已形成学科分类合理、种类齐全的系列学术期刊群,被公认为国内学术水平最高、编辑出版质量最好、最具学术权威性的医学期刊群体,被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为“中华牌”杂志,并被上级主管部门誉为“中国科技期刊的一面旗帜”。在历届国家期刊奖的评选中,中华系列杂志均榜上有名,在 “精品期刊”评选和“双效期刊”评选中,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有多种入围。在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中,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再获殊荣。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全体员工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锐意进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党支部多次荣获“卫生部机关党委先进党支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微机排版中心和《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多次荣获共青团中央、卫生部授予的“青年文明号”称号。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称号。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大幕的全面拉开,作为中国科技期刊的领军团队,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积极推进体制改革,打响了攻坚战的第一枪。2009年6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成立“《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这一永载史册的事件,标志着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新纪元的开始。我们将继续恪守办刊的准则,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仅办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完美结合的“双效”期刊,而且要成为读者和作者都喜爱的“双爱”期刊。真正实现我们新世纪的目标:传承百年经典、铸就精品中华期刊群,再现世纪华章、打造医学信息新航母。社长兼总编辑 游苏宁
医学期刊常规来说只分为 SCI 核心期刊 和普通期刊。但是有一些省份会自己把期刊划分为一类二类三类,比如浙江省,一类期刊是国家级的核心期刊,二类的是除国家级核心期刊之外的其它核心期刊,三类的就是普通期刊。我看到:通知:部分论文取消、条件放宽。查阅各省最新职称政策可搜:全国论文办郑州郑密路20号办(原18号。在百度、360、搜狗58-68页。下同)、高级职称论文全国办郑州郑密路20号办。搜:高级职称(高级经济师、农经师、会计师、审计师、统计师、政工师、工程师、人力资源管理师、教师)论文(论文选题、论文范文、论文辅导、报考条件、评审条件、考试科目)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中国职称大学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等。即 搜:高级经济师论文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高级经济师论文选题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高级经济师论文范文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高级经济师论文辅导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高级经济师报考条件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高级经济师评审条件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高级经济师考试科目郑州郑密路20号全国办。后面把“高级经济师”依次换成“高级会计师、高级农经师、高级审计师、高级统计师、高级政工师、高级工程师、高级教师、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等”再搜索。,还有河南、陕西、四川 等地也把期刊分为A类B类或者一类二类,也有的是一类为中文核心或者中华牌,二类为科技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