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23)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发布时间:

23)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学术版稿约《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本刊为旬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本刊宗旨:研究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主要读者为基层广大医务工作者及从事全科医学的科研、教学及社区医务人员。�1、本刊设有栏目:述评、专家论坛、全科医疗专题研讨、论著、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社会·行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调查研究、护理与康复、诊治思路、会诊与转诊、临床病例讨论、标准·方案·指南、用药指导、急诊急救、临床误诊分析与提示、全科医生技能发展、中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知识窗等栏目。�2、对来稿的要求�(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等字数一般不超过4000字,短篇不超过2000字。�(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 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4)摘要:论著需附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ATP"应标引为"三磷腺苷"。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空2个字。�(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7)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8)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等)。 �(9)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转行。�(10)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期刊〕:作者�文题�刊名,年,卷(期):起页-迄页;〔专著〕: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专著中析出文献〕: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见:原文献责任者�原文献题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11)基金及获奖文稿: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本课题为××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本刊设有科研基金项目"绿色通道",对基金项目论文优先刊用,并适当减免版面费。�(12)来稿格式:来稿要求字迹清楚,英文摘要及文献应隔行打印。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本刊欢迎软盘投稿,请将打印稿和存有相应文件的软盘一同寄至编辑部。文件以纯文本格式存盘。�(13)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具备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14)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接到回执后5个月未收到处理意见,可另投他刊。因本刊条件有限,恕不退稿,请自留底稿。�(15)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16)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30元,稿件确认刊登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确有困难者可申请减免。稿件刊登后酌付稿酬,赠当期杂志2册。�3、本刊投稿指南�每本杂志都有其特定的办刊宗旨和读者对象,本刊定位于慢性病、老年病、常见病、流行病,院前急救以及预防、康复、保健、心理疾患,慢病监测与管理,全科医学教育,卫生服务管理。编辑部在初筛稿件时,首先看稿件是否符合本刊宗旨和主要读者对象的需要;然后再看稿件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同类稿件相比是否有独到之处,内容是否符合本刊稿约要求等,据此来决定稿件的取舍。因此,不用的稿件不一定是劣质的,刊用的稿件应是优秀而且"对路"。所以,不属本刊范围的稿件,请勿投本刊,以免影响论文正常发表。来稿请寄:北京市南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首都医科大学128信箱,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编辑部;邮编:100069;电话:;传真:;E-mail:zgqkyx@126�com读者版稿约《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国内首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CN 13-1222/R;邮发代号:80-348。《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办刊宗旨:创新办刊理念,期刊与网络有机结合;提供临床医生与专家交流互动平台;传授医生临床诊治技能;介绍医学标准与规范。办刊方向:改变医学期刊的严肃面孔,打破医学领域的沉闷气息,力求科学严谨,有趣可读、易懂实用、亲切自然。刊物特点:每期一个主题,均以病例分析为经线贯穿始终,充分体现“易懂、实用、便于收藏”的特点。1. 主要栏目专家在线(专家面对面、今日我出诊、每期一课)、指南·标准·方案·共识、临床点拨(专病、讲述、经典病例、循证、临床决策、查房记录、误诊剖析、用药指导、中医中药)、前沿与进展、争鸣、全科医学频道(慢性病管理、急救快车、康复广场、全科医生诊室)、杏林百味(医生·患者、医生与社会、职业发展、医苑杂坛)、临床工具、双语专栏、医生信箱等。2. 来稿要求(1)医学知识类文章要求具有科学性,突出实用性,淡化理论,语言通俗易懂,所介绍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便于基层医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医疗人文社会类文章(包括交流)要求积极向上,具有启迪性,对提升基层医生的综合素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刊主要强调文章对基层医生的实用价值,一般不接收研究论著式稿件。(2)来稿提倡原创。如果非原创,请注明出处。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3)一般不超过2000字(最多不超过2500字)。3. 收稿形式本版长期收稿,作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寄方式将文章寄到本编辑部。本版部分内容将力邀相关领域专家做以专题讲解。同时跟踪报道、翻译、摘录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信息,争取把实用性的医疗知识及时、准确、大量地传递给一线医疗工作者。4. 稿费来稿一经采用,我们将按照统一标准支付给您一定稿酬,以致谢意。5. 出版形式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形式出版。本刊定位于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知识更新。编辑部在约稿和筛选稿件时,首先看稿件是否对基层医生临床诊治有指导意义,然后再看稿件是否具有实用性,据此来决定稿件的取舍。因此,不用的稿件不一定是劣质的,刊用的稿件应优秀而且实用。本编辑部联系方式如下:《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编辑部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邮政编码:100069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分学术版和读者版,学术版对文章质量相对要高一些,偏向科研方面,读者版定位于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知识更新。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是中央国家级医药卫生综合类科技学术期刊,国家科技部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临床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第23卷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高些啊。 看: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中华全科医师杂志: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但中华全科医师杂志是中华系列,质量要比中国全科医学杂志高些。

学术版稿约《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本刊为旬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本刊宗旨:研究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主要读者为基层广大医务工作者及从事全科医学的科研、教学及社区医务人员。�1、本刊设有栏目:述评、专家论坛、全科医疗专题研讨、论著、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社会·行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调查研究、护理与康复、诊治思路、会诊与转诊、临床病例讨论、标准·方案·指南、用药指导、急诊急救、临床误诊分析与提示、全科医生技能发展、中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知识窗等栏目。�2、对来稿的要求�(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等字数一般不超过4000字,短篇不超过2000字。�(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 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4)摘要:论著需附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ATP"应标引为"三磷腺苷"。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空2个字。�(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7)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8)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等)。 �(9)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转行。�(10)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期刊〕:作者�文题�刊名,年,卷(期):起页-迄页;〔专著〕: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专著中析出文献〕: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见:原文献责任者�原文献题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11)基金及获奖文稿: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本课题为××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本刊设有科研基金项目"绿色通道",对基金项目论文优先刊用,并适当减免版面费。�(12)来稿格式:来稿要求字迹清楚,英文摘要及文献应隔行打印。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本刊欢迎软盘投稿,请将打印稿和存有相应文件的软盘一同寄至编辑部。文件以纯文本格式存盘。�(13)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具备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14)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接到回执后5个月未收到处理意见,可另投他刊。因本刊条件有限,恕不退稿,请自留底稿。�(15)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16)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30元,稿件确认刊登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确有困难者可申请减免。稿件刊登后酌付稿酬,赠当期杂志2册。�3、本刊投稿指南�每本杂志都有其特定的办刊宗旨和读者对象,本刊定位于慢性病、老年病、常见病、流行病,院前急救以及预防、康复、保健、心理疾患,慢病监测与管理,全科医学教育,卫生服务管理。编辑部在初筛稿件时,首先看稿件是否符合本刊宗旨和主要读者对象的需要;然后再看稿件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同类稿件相比是否有独到之处,内容是否符合本刊稿约要求等,据此来决定稿件的取舍。因此,不用的稿件不一定是劣质的,刊用的稿件应是优秀而且"对路"。所以,不属本刊范围的稿件,请勿投本刊,以免影响论文正常发表。来稿请寄:北京市南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首都医科大学128信箱,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编辑部;邮编:100069;电话:;传真:;E-mail:zgqkyx@126�com读者版稿约《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国内首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CN 13-1222/R;邮发代号:80-348。《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办刊宗旨:创新办刊理念,期刊与网络有机结合;提供临床医生与专家交流互动平台;传授医生临床诊治技能;介绍医学标准与规范。办刊方向:改变医学期刊的严肃面孔,打破医学领域的沉闷气息,力求科学严谨,有趣可读、易懂实用、亲切自然。刊物特点:每期一个主题,均以病例分析为经线贯穿始终,充分体现“易懂、实用、便于收藏”的特点。1. 主要栏目专家在线(专家面对面、今日我出诊、每期一课)、指南·标准·方案·共识、临床点拨(专病、讲述、经典病例、循证、临床决策、查房记录、误诊剖析、用药指导、中医中药)、前沿与进展、争鸣、全科医学频道(慢性病管理、急救快车、康复广场、全科医生诊室)、杏林百味(医生·患者、医生与社会、职业发展、医苑杂坛)、临床工具、双语专栏、医生信箱等。2. 来稿要求(1)医学知识类文章要求具有科学性,突出实用性,淡化理论,语言通俗易懂,所介绍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便于基层医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医疗人文社会类文章(包括交流)要求积极向上,具有启迪性,对提升基层医生的综合素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刊主要强调文章对基层医生的实用价值,一般不接收研究论著式稿件。(2)来稿提倡原创。如果非原创,请注明出处。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3)一般不超过2000字(最多不超过2500字)。3. 收稿形式本版长期收稿,作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寄方式将文章寄到本编辑部。本版部分内容将力邀相关领域专家做以专题讲解。同时跟踪报道、翻译、摘录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信息,争取把实用性的医疗知识及时、准确、大量地传递给一线医疗工作者。4. 稿费来稿一经采用,我们将按照统一标准支付给您一定稿酬,以致谢意。5. 出版形式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形式出版。本刊定位于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知识更新。编辑部在约稿和筛选稿件时,首先看稿件是否对基层医生临床诊治有指导意义,然后再看稿件是否具有实用性,据此来决定稿件的取舍。因此,不用的稿件不一定是劣质的,刊用的稿件应优秀而且实用。本编辑部联系方式如下:《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编辑部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邮政编码:100069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分学术版和读者版,学术版对文章质量相对要高一些,偏向科研方面,读者版定位于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知识更新。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中文核心。《中国全科医学》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算是国家级核心期刊了。在广大专家、作者及读者朋友们的长期支持下,《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再次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之“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中国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期刊。

据2019年7月《中国全科医学》官网显示,《中国全科医学》编委会有编委126人,青年编委57人,国际编委10人,学术顾问1人。

收录情况

《中国全科医学》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CA化学文摘(美)(2014)、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

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copus数据库等收录。

中国民康医学杂志23期

没这种说法的

这是最近两年很流行的一张「人格测试图」,根据手指长度比,将人分为三类:

传言称,

A型的人,「有魅力,情商高,处事果断,略带攻击性,专一,务实,理性,值得信任」,B型的人,「很自信,外冷内热,不爱表达自己,爱独处,情感上比较被动,细腻,在乎别人看法,会顾及别人感受」,C型的人,「为人平和,不爱争高下,沉迷于自己的爱好,合群,忠诚,善良,一旦被触及底线会不顾一切」。

真有这么神奇吗?

人格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概念,包含气质、性格、能力等诸多方面,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目前最常用的人格模型,是大五类人格理论。它将人格分为五个维度:外向性,用于评判一个人是热情还是腼腆;随和性,是否直率,是否富有同情心等;尽责性,能不能做到谨慎、克制、自律;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反映一个人对抗压力的能力;开放性,开放性高的个体兴趣广泛、有独创性,喜欢接受各种刺激。

一个人的人格受内外因共同影响,与遗传和社会生活环境及社会实践活动都有关系。

——手指长短无法反应后天环境影响(手指事故除外……),是不可能准确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的。

在简单粗暴的辟谣之后,我们再来看看「人格与手指长短」研究发展史。

早在19世纪80年代,就有人注意到了这个问题。研究者发现,相较于其他手指的长度,成年男性的无名指,明显比成年女性的更长。到了1998年,有学者指出,食指和无名指的长度比,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这可能跟围产期雄性激素水平差异有关。【1】

这一研究激发了科研人员们的热情,随后出现了大量相关研究。目前认为,个体的手指长度比,在胚胎形成过程中即已确定,成长过程中不再发生变化;食指的长度跟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无名指则对增加的雄激素产生应答,食指和无名指的比值小(即无名指比食指长),提示子宫内睾酮浓度高。【2】

由于睾酮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性激素,对胎儿的脑、运动系统以及心理发育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食指和无名指的长度,确实可以揭示一个人的某些特性。

2009年,有学者对辽宁某高校162名汉族大学男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食指和无名指长度比与人格各因子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不过,相关性有强有弱,和既往研究存在一定差异。【3】

2011年,有学者对2000多位小企业创始人进行了采访和调查,吃惊地发现,他们的无名指普遍比食指长,而且越是成功的企业家,食指和无名指的长度比越小。对此,有人解释为,无名指比食指长的人,更愿意承担风险,更自信。【4】

2014年,周玉来等运动心理自评量表,对武警某机动部队战士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左手食指与无名指长度比与抑郁、焦虑呈显著正相关,与敌对、偏执等项目呈极显著正相关。【5】

不过,是不是自信,愿不愿意冒险,来自于先天的部分并不多。一般认为不大于50%。【4】

正如前文所述,社会生活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才是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所以,单纯通过手指长短判断人格并不靠谱;而诸多人格类型之间,也不存在高低贵贱之分——只要能适应社会、不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就是好的。

真相:手指长短无法反映后天环境对人格塑造的影响,用其测试并不准确。

参考文献

【1】曹漱芹, 曹颜颜.指长比与儿童自闭症——兼论自闭症 「极端男性脑」 理论及启示[J]. 中国特殊教育, 2014 (8): 67-72.

【2】袁建琴, 阮昌雄, 李芳辉, 等. 食指与无名指指长比率 (2D 4D) 与运动能力研究评述[J]. 体育学刊, 2009, 16(4): 104-107.

【3】李丽, 席焕久, 牛志民, 等. 汉族大学男生指长比与人格关系初探[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1, 20(3): 261-263.

【4】Bronson P, Merryman A. Top dog: The science ofwinning and losing[M]. Random House, 2013.

【5】周玉来, 宋国林, 朱守兰, 等. 武警某机动部队战士指长比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J]. 中国民康医学, 2014, 26(6): 23-24.

凡来源署名为“蝌蚪五线谱”的内容,版权归蝌蚪五线谱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申请转载授权或合作请发送邮件至。本网发布的署名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如有侵权,文责自负。

作者:赵言昌

手指长短和寿命当然没有关系,手指长短只是由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造成的。

1、王宏宇,“青少年血管病变早起评价的价值——中西方指南带来的思考”,《心血管病学进展》,2010,31(2)2、王红漫,陈登容,王宏宇,“心踝血管指数在老年人大动脉将硬度诊断中的意义”,《中华老年多器官病杂志》,2009,8(4)3、王宏宇,刘康,龙胜利,陈安强,胡小丽,王敏,“中国贵州苗族人群血管状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综合临床,2009,25(8)4、王宏宇,王金波,刘国英,肖月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替佘普酶与爱通立溶栓死亡及非致死并发症发生率对比研究”,《中国医药导刊》2009,11(4)5、王宏宇,王敏,李丽红,王小彦,刘文红,“心-踝血管指数评价高血压患者动脉僵硬度研究”,《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5)6、王宏宇,王敏,李丽红,刘康,芦娜,“脉搏波速度,心-踝血管指数和踝臂指数评价血管早期病变”,《中国民康医学》,2009,21(9)7、王宏宇,“血管病变早期评价技术系统的临床应用”,《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2)8、王宏宇,刘天虎,李霞,刘淑华,郭华莉,楮洪毅,“回声跟踪技术评价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颈动脉功能”,《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9、王宏宇,胡大一,贾三庆等,“急性心肌梗死替奈普酶溶栓治疗脑卒中与死亡分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08,2(7)10、王宏宇,张莉,王建华,王杰超,金仲群,董风群,“血管回声跟踪技术对兔颈动脉弹性的定量评价研究”,《中华超声临床影像学杂志》,2008,17(7)11、王宏宇,刘文红,高彤,王小彦,“北京奥运场馆建筑地农民工身体健康状况调查”,《中国健康教育》,2008,24(11)12、王宏宇,杜大勇,李运田,丁康,李艳,“原发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与大动脉弹性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2008,12(7)13、王宏宇,马志敏,“第四届中国血管病变和动脉功能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国际血管健康学会亚太地区会议记录摘要”,《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2007,19(21)14、王宏宇,杜大勇,刘文红,李运田,“原发高血压患者脉压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大动脉缓冲功能的影响”,《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2007,19(21)15、王宏宇,“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 CAVI)——一项新的动脉硬化评价指标”,《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2007,19(21)16、王宏宇,“主动脉腔径、主动脉将硬度和压力波增强指数”,《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2007,19(21)17、王宏宇,杜大勇,柳杨,李运田,“老年高血压患者动态脉压对冠脉介入术的预后评价”,《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2007,19(15)18、王宏宇,苗榕生,“高血压患者动脉病变特征分析”,《中国民康医学(上半月)》,2006,18(21)19、王宏宇,胡大一,曹雅旻,吴彦,“我国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主要原因的初步调查”,《中华内科杂志》,2005,44(7)20、王宏宇,李运田,杜大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肌钙蛋白水平对预后的影响”,《中国医学导刊》,2005,7(2)21、王宏宇,胡大一,“动脉僵硬度与收缩期高血压综合征(下)”,《中国医刊》,2005,40(8)22、王宏宇,胡大一,“动脉僵硬度与收缩期高血压综合征(上)”,《中国医刊》,2005,40(8)23、王宏宇,胡大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于心血管危险控制——临床试验”,《中国医刊》,2005,40(5)24、王宏宇,胡大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于心血管危险控制”,《中国医刊》,2005,40(4)25、王宏宇,胡大一,“老年人群血压升高的危险及其控制策略(下)”,《中国医刊》,2005,40(3)26、王宏宇,胡大一,“老年人群血压升高的危险及其控制策略(上)”,《中国医刊》,2005,40(2)27、王宏宇,胡大一,赵明中,郭丹杰,李大公,史旭波,“心率调整的ST段降低方法定性和定量检测冠心病的研究”,《中国心血管研究杂志》,2005,3(5)28、王宏宇,芦娜,“中国第二届血管病变和大动脉功能评价学术会议暨心血管疾病预防及康复学术研讨会卫生部十年百项‘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推广’北京城市会会议纪要”,《中国民康医学》,2005,17(21)29、王宏宇,芦娜,“血管病变检测技术的临床应用”,《中国民康医学》,2005,17(21)30、王宏宇,杜大勇,李运田,“脉压在冠心病发病及其预后评估中的意义”,《中国民康医学》,2005,17(z1)31、王宏宇,王敏,“血管系统的生物学发生过程”,《中国民康医学》,2005,17(z1)32、王宏宇,马志敏,“血管生物学于临床心血管事件”,《中国民康医学》,2005,17(z1)33、王宏宇,芦娜,“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性与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中国民康医学》,2005,17(z1)34、王宏宇,“血管病变治疗的新希望:交联抑制剂(Crosslink breaker’s),《中国民康医学》,2005,17(21)35、王宏宇,马志敏,“超声检测动脉内皮功能”,《中国民康医学》,2005,17(z1)36、王宏宇,龚兰生,“血压升高、血管病变及脑卒的防治”,《中国民康医学》,2005,17(z1)37、王宏宇,杨士伟,胡大一,陆丕能,闫明珠,“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1例”,《中国民康医学》,2005,17(8)38、王宏宇,杜大勇,李运田,“心肌致密化不全”,《中国民康医学》,2005,17(8)39、王宏宇,胡大一,杨士伟,“高耸T波”,《中国民康医学》,2005,17(8)40、王宏宇,张虎,“微泡和超声从诊断到治疗”,《中国民康医学》,2005,17(8)41、王宏宇,马志敏,“超声检测劲动脉粥样硬化”,《中国民康医学》,2005,17(8)42、王宏宇,龚兰生,张维忠,胡大一,“动脉功能检测方法学研究”,《中国民康医学》,2005,17(8)46、王宏宇,凤英,许玉韵,“脑干出血合并急性心机梗死一例报告”,《中国民康医学》,2005,17(5)47、王宏宇,许玉韵,栗明星,陆丕能,吴彦,“冠状动脉瘤洋扩张一例报道“,《中国民康医学,2005,17(5)48、王宏宇,刘文玲,李运田,孙淑红等,“心脏疾病诊疗线索”,《中国民康医学》,2005,17(5)49、王宏宇,胡大一,王吉云,刘小超,“缬沙坦对豚鼠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作用”,《中国民康医学》,2005,17(5)50、王宏宇,“预防、治疗与康复——心血管疾病防治的新模式”,《中国民康医学》,2005,17(5)51、王宏宇,芦娜,“血管病变检测方法概述”,《中国民康医学》,2005,17(2)52、王宏宇,洪军,安彬,吴彦,陆丕能,“扩张型心肌病心电图随病程进展的变化”,《中国民康医学》,2005,17(2)53、王宏宇,“冠心病的合理干预策略——EUROPA试验的启示”,《中国民康医学》,2005,17(2)54、王宏宇,胡大一,赵秀丽,柯元南,赵玉生,张慧,秦延莉,王士雯,“阿昔莫司和阿托伐他汀单独或合并应用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临床荟萃》,2005,20(13)55、王宏宇,胡大一,许俊堂,于金燕,史旭波,郑华,“床旁定量心脏标志物检测的前瞻性研究”,《中华心血管杂志》,2004,32(8)56、王宏宇,史旭波,赵明中,郭丹杰,李大公,“性别对心率调整心电图ST段降低方法诊断冠心病的影响”,《中华内科杂志》,2004,43(10)57、王宏宇,胡大一,“植入式左室辅助装置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中国医药导刊》,2004,6(6)58、王宏宇,马志敏,孙淑红,朱天刚,许玉韵,胡大一,“肱动脉内-中膜厚度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中国医药导刊》,2004,6(6)59、王宏宇,胡大一,“下班时间经皮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中国医药导刊》,2004,6(5)60、王宏宇,李桂明,赖晓辉,李运田,杜大勇,陈健康,“c反应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塑的相关性研究”,《中国医药导刊》,2004,6(5)61、王宏宇,马志敏,陈步星,胡大一,孙淑红,“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中国医药导刊》,2004,6(3)62、王宏宇,马志敏,胡大一,孙淑红,朱天刚,“颈动脉粥样化在不同年龄段冠心病患者中的特点分析”,《中国医药导刊》,2004,6(1)63、王宏宇,胡大一,“院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心脏保护策略(下)”,《中国医刊》,2004,39(12)64、王宏宇,胡大一,“院前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心脏保护策略(上)”,《中国医刊》,2004,39(11)65、王宏宇,胡大一,“脑钠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国医刊》,2004,39(10)66、王宏宇,李媛,胡大一,“脑钠肽于心脏功能的维护”,《中国医刊》,2004,39(9)67、王宏宇,胡大一,“缺血心肌细胞的保护”,《中国医刊》,2004,39(8)68、王宏宇,胡大一,“心脏重构与心力衰竭(下)”,《中国医刊》,2004,39(6)69、王宏宇,胡大一,“心脏重构与心力衰竭(上)”,《中国医刊》,2004,39(5)70、王宏宇,胡大一,“免疫反应与慢性心力衰竭”,《中国医刊》,2004,39(4)81、王宏宇,胡大一,“心肌肌钙蛋白于冠状动脉疾病”,《中国医刊》,2004,39(3)82、王宏宇,胡大一,“动脉僵硬度于心血管疾病”,《中国医刊》,2004,39(2)83、王宏宇,高彤,王悦真,“加强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提高全民健康水平”,《中国健康教育,2004,20(9)84、王宏宇,胡大一,“全面干预心血管事件链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中国临床康复》,2004,8(18)85、王宏宇,陈步星,孙淑红,胡大一,马志敏,“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z1)86、王宏宇,胡大一,张维忠,倪永斌,“高血压病脉搏波速度与脉压关系的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4)87、王宏宇,胡大一,马志敏,冯存民,邓素等,“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的关系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2)88、王宏宇,《血管紧张素II受体1拮抗剂的临床应用》,《中国医院药评价与分析》,2003,3(1)89、王宏宇,胡大一,“重视动脉僵硬度和大动脉功能检测早期发现血管病变”,《中国医药导刊》,2003,5(5)90、王宏宇,李大公,胡大一,赵明中,郭丹杰,史旭波,“心率调整的SI段参数预测冠心病病变程度相关研究”,《中国医药导刊》,2003,5(5)91、王宏宇,胡大一,“卡维地洛和美多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影响的试验介绍”,《中国医药导刊》,2003,5(4)92、王宏宇,胡大一,“脑卒中的长期预防策略”,《中国医刊》,2003,38(12)93、王宏宇,胡大一,“心房颤动与心力衰竭”,《中国医刊》,2003,38(11)94、王宏宇,胡大一,“冠心病降脂治疗的益处”,《中国医刊》,2003,38(9)95、王宏宇,胡大一,“冠心病的抗栓治疗”,《中国医刊》,2003,38(8)96、王宏宇,胡大一,“冠心病的二级预防策略”,《中国医刊》,2003,38(7)97、王宏宇,胡大一,“脉压、大动脉弹性及药物干预效应”,《中国医刊》,2003,38(5)98、王宏宇,胡大一,“动脉僵硬度与心血管疾病”,《中国医刊》,2003,38(4)99、王宏宇,胡大一,“血管内皮功能检测的临床应用”,《中国医刊》,2003,38(3)100、王宏宇,胡大一,“亚临床血管病变与临床实践(下)”,《中国医刊》,2003,38(1)101、王宏宇,倪永斌,张维忠,龚兰生,胡大一,“血管紧张肽转换酶抑制剂对高血压病人心脏和大动脉的影响”,《中国新药于临床杂志》,2003,22(6)102、王宏宇,倪永斌,龚兰生,张维忠,胡大一,“老年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研究”,《中国老年学杂志》,2003,23(1)103、王宏宇,胡大一,“钙拮抗药在抗高血压治疗中的地位”,《新医学》,2003,34(3)104、王宏宇,胡大一,“血管紧张素II受体1拮抗剂在心血管病种的应用”,《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2,4(6)105、王宏宇,胡大一,马志敏,孙淑红,朱天刚,“老年冠心病患者劲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特点”,《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2,1(3)106、王宏宇,龚兰生,张维忠,胡大一,“缬沙坦对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弹性的影响”,《中国医药导刊》,2002,4(6)107、王宏宇,宋美平,马锋,“胆红素抗氧化作用与冠心病的关系”,《中国医药导刊》,2003,4(4)108、王宏宇,马志敏,胡大一,冯存民,李运田,赵明中,许玉韵,张瑞爽,邓素,“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征”,《中国医药导刊》,2002,4(3)109、王宏宇,倪永斌,“高血压大动脉研究的新进展”,《中国医药导刊》,2002,4(2)110、王宏宇,胡大一,朱天刚,马志敏,孙淑红,许玉韵,“超声评价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2,18(12)111、王宏宇,胡大一,“亚临床血管病变与临床实践(上)”,《中国医刊》,2002,37(12)112、王宏宇,胡大一,“主动脉僵硬度与急性冠脉事件”,《中国医刊》,2002,37(5)113、王宏宇,胡大一,“高血压病流行的全球趋势及对策”,《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2,22(4)114、王宏宇,张维忠,龚兰生,胡大一,“高血压患者心脏及大动脉结构和功能改变及降压治疗的效应”,《高血压杂志》,2002,10(3)115、王宏宇,张维忠,龚兰生,胡大一,“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和心脏的效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116、王宏宇,胡大一,龚兰生,张维忠,“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于大动脉的缓冲功能关系的研究”,《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4)117、王宏宇,龚兰生,张维忠,孙宁玲,胡大一,“不同年龄高血压患者大动脉扩张性的临床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1,3(6)118、王宏宇,胡大一,“雷米普利与氨氯地平对高血压肾动脉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AASK试验结果”,《中国医药导刊》,2001,3(3)119、王宏宇,龚兰生,张维忠,胡大一,“硝酸类药物对高血压患者大动脉顺应性的影响”,《中国医药导刊》,2001,3(3)120、王宏宇,胡大一,“拮抗剂的世纪展望”,《中国医刊》,2001,36(10)121、王宏宇,胡大一,“经皮冠状动脉内成形术(PTCA)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血脂干预”,《中国循证医学》,2001,1(4)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全集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中文核心。《中国全科医学》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算是国家级核心期刊了。在广大专家、作者及读者朋友们的长期支持下,《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再次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之“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中国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期刊。

据2019年7月《中国全科医学》官网显示,《中国全科医学》编委会有编委126人,青年编委57人,国际编委10人,学术顾问1人。

收录情况

《中国全科医学》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CA化学文摘(美)(2014)、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

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copus数据库等收录。

学术版稿约《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本刊为旬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CN 13-1222/R;邮发代号:80-258。本刊宗旨:研究中国全科医学发展的现状、特点和趋势;交流全科医学临床研究和临床实践经验;普及全科医学理论知识,全面提高广大医务人员的"全科意识"。主要读者为基层广大医务工作者及从事全科医学的科研、教学及社区医务人员。�1、本刊设有栏目:述评、专家论坛、全科医疗专题研讨、论著、全科医学教育、全科医疗/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研究、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社会·行为·心理、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调查研究、护理与康复、诊治思路、会诊与转诊、临床病例讨论、标准·方案·指南、用药指导、急诊急救、临床误诊分析与提示、全科医生技能发展、中医·中西医结合、全科医生知识窗等栏目。�2、对来稿的要求�(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等字数一般不超过4000字,短篇不超过2000字。�(2)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个汉字以内为宜。�(3)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 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4)摘要:论著需附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不用"本文"、"作者"等,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5)关键词:论著需标引2~5个关键词。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ATP"应标引为"三磷腺苷"。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字母大写,各词汇之间空2个字。�(6)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7)图表: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8)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Sx;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等)。 �(9)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共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转行。�(10)参考文献: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参考文献中的作者,1~3名全部列出,3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其他与之相应的文字。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 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期刊〕:作者�文题�刊名,年,卷(期):起页-迄页;〔专著〕:作者�书名.版本(第1版不标注)�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止页;〔专著中析出文献〕:析出责任者�析出题名�见:原文献责任者�原文献题名�版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页。(11)基金及获奖文稿:论文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如"本课题为××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本刊设有科研基金项目"绿色通道",对基金项目论文优先刊用,并适当减免版面费。�(12)来稿格式:来稿要求字迹清楚,英文摘要及文献应隔行打印。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本刊欢迎软盘投稿,请将打印稿和存有相应文件的软盘一同寄至编辑部。文件以纯文本格式存盘。�(13)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具备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14)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内未接到稿件处理通知者,系仍在审阅中。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接到回执后5个月未收到处理意见,可另投他刊。因本刊条件有限,恕不退稿,请自留底稿。�(15)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16)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30元,稿件确认刊登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确有困难者可申请减免。稿件刊登后酌付稿酬,赠当期杂志2册。�3、本刊投稿指南�每本杂志都有其特定的办刊宗旨和读者对象,本刊定位于慢性病、老年病、常见病、流行病,院前急救以及预防、康复、保健、心理疾患,慢病监测与管理,全科医学教育,卫生服务管理。编辑部在初筛稿件时,首先看稿件是否符合本刊宗旨和主要读者对象的需要;然后再看稿件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与同类稿件相比是否有独到之处,内容是否符合本刊稿约要求等,据此来决定稿件的取舍。因此,不用的稿件不一定是劣质的,刊用的稿件应是优秀而且"对路"。所以,不属本刊范围的稿件,请勿投本刊,以免影响论文正常发表。来稿请寄:北京市南区右安门外西头条10号首都医科大学128信箱,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编辑部;邮编:100069;电话:;传真:;E-mail:zgqkyx@126�com读者版稿约《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卫生部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主办的国内首家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标准连续出版物号:ISSN 1007-9572,CN 13-1222/R;邮发代号:80-348。《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办刊宗旨:创新办刊理念,期刊与网络有机结合;提供临床医生与专家交流互动平台;传授医生临床诊治技能;介绍医学标准与规范。办刊方向:改变医学期刊的严肃面孔,打破医学领域的沉闷气息,力求科学严谨,有趣可读、易懂实用、亲切自然。刊物特点:每期一个主题,均以病例分析为经线贯穿始终,充分体现“易懂、实用、便于收藏”的特点。1. 主要栏目专家在线(专家面对面、今日我出诊、每期一课)、指南·标准·方案·共识、临床点拨(专病、讲述、经典病例、循证、临床决策、查房记录、误诊剖析、用药指导、中医中药)、前沿与进展、争鸣、全科医学频道(慢性病管理、急救快车、康复广场、全科医生诊室)、杏林百味(医生·患者、医生与社会、职业发展、医苑杂坛)、临床工具、双语专栏、医生信箱等。2. 来稿要求(1)医学知识类文章要求具有科学性,突出实用性,淡化理论,语言通俗易懂,所介绍的知识、技能和方法便于基层医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医疗人文社会类文章(包括交流)要求积极向上,具有启迪性,对提升基层医生的综合素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本刊主要强调文章对基层医生的实用价值,一般不接收研究论著式稿件。(2)来稿提倡原创。如果非原创,请注明出处。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3)一般不超过2000字(最多不超过2500字)。3. 收稿形式本版长期收稿,作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寄方式将文章寄到本编辑部。本版部分内容将力邀相关领域专家做以专题讲解。同时跟踪报道、翻译、摘录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和信息,争取把实用性的医疗知识及时、准确、大量地传递给一线医疗工作者。4. 稿费来稿一经采用,我们将按照统一标准支付给您一定稿酬,以致谢意。5. 出版形式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形式出版。本刊定位于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知识更新。编辑部在约稿和筛选稿件时,首先看稿件是否对基层医生临床诊治有指导意义,然后再看稿件是否具有实用性,据此来决定稿件的取舍。因此,不用的稿件不一定是劣质的,刊用的稿件应优秀而且实用。本编辑部联系方式如下:《中国全科医学》(医生读者版)编辑部地址:北京市宣武区右安门西街8号邮政编码:100069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分学术版和读者版,学术版对文章质量相对要高一些,偏向科研方面,读者版定位于提高基层医生的临床技能和知识更新。

刊名: 中国全科医学Chinese General Practice出版地:河北省邯郸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国全科医学创刊时间:1998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创刊于1998年,是经国家科委批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的国内首家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全科医学学术性刊物,是中央国家级医药卫生综合类科技学术期刊,国家科技部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临床医学核心期刊、中国生物核心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

两本都很好,都很权威。1、《国际儿科学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和中国医科大学联合主办的儿科专业学术期刊,主要发表国际儿科学领域新进展、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方法的综述、论著、临床应用研究等,面向的群体为广大各级临床儿科医生及医学生。2、《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中国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杂志是中文核心。《中国全科医学》是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算是国家级核心期刊了。在广大专家、作者及读者朋友们的长期支持下,《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再次入编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20年版(即第9版)之“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中国全科医学》创刊于1998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院协会、中国全科医学杂志社主办的中国国内公开出版发行的全科医学学术性期刊。

据2019年7月《中国全科医学》官网显示,《中国全科医学》编委会有编委126人,青年编委57人,国际编委10人,学术顾问1人。

收录情况

《中国全科医学》是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2008年版、2011年版、2014年版、2017年版),被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CMCC)、CA化学文摘(美)(2014)、JST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荷兰《医学文摘库/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波兰《哥白尼索引》(IC)。

EMBiology数据库(EMBiology)、EMCare数据库(EMCare)、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地区医学索引(WPRIM)、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copus数据库等收录。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