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羊炭疽杆菌病论文研究内容

发布时间:

羊炭疽杆菌病论文研究内容

炭疽病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人畜共患传染病,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绵羊最易感染。2018年8月7日以来,科尔沁区大林镇胜利村发生牛不明原因死亡情况,经检测诊断为疑似牛炭疽。截至8月12日,发病牛死亡9头,8人感染疑似皮肤炭疽。别称羊炭疽病多发群体绵羊常见病因炭疽杆菌传染性传染我欲封天360百科圣墟360百科羊炭疽羊炭疽疫情炭疽疫牛炭疽怎么读炭疽病疫情炭疽疫情牛炭疽疫情牛炭疽传播途径病羊体内以及排泄物、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炭疽杆菌。健康羊采食了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或通过皮肤损伤感染了炭疽杆菌,或吸入带有炭疽芽孢的灰尘,均可导致发病。炭疽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牛羊等草食动物易感,人类患皮肤炭疽主要通过接触炭疽病畜皮毛而感染。炭疽病属细菌性传染病,该病可防可控可治,只要不接触、不宰杀、不食用、不买卖病死畜及产品,就不会造成传染。感染症状羊发生该病多为最急性或急性经过,表现为突然倒地,全身抽搐、颤抖,磨牙,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到40-42℃,粘膜蓝紫色。从眼、鼻、口腔及肛门等天然孔流出带气泡地暗红色或黑色血液,血凝不全。病理观察病理观察可发现,皮下和浆膜下组织出血和胶样浸润,淋巴结肿大出血,脾脏肿胀。由于对炭疽病尸体严禁剖检,因此特别注意外观症状地综合判断,以免误剖。病理改变(1) 羊发病初,可注射抗炭疽血清,第一次注射50毫升,注射后4小时体温不退时,可再注射25-30毫升。(2)对亚急性病羊,可将青霉素100万单位,一天分为2次注射,连用三天。(1)发病率高的地区,每年应坚持给肉羊注射五号炭疽芽孢菌苗,每只皮下注射1毫升,可免疫1年。(2)对疑似炭疽病的羊,严禁剖检、剥皮和食用。(3)对羊尸体应深埋。对污染的垫草、粪便等要烧毁。对污染物可用10%的热碱液、的升汞溶液、5%的碘酊或20%-30%的漂白粉彻底消毒,以杀死芽孢。疾病预防(1)预防接种。经常发生炭疽及受威胁地区的易感羊,每年均应用羊 2 号炭疽芽胞苗皮下注射 1 ml。羊炭疽病(2)有炭疽病例发生时应及时隔离病羊。对污染的羊舍,用具及地面要彻底消毒,可用 10% 烧碱水或 2% 漂白粉连续消毒 3 次,间隔 1 小时,羊群除去病羊后,全群用抗菌药 3 天。(3)民众要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从正规渠道购买检疫合格产品,烹饪时煮熟煮透。要自觉远离疫源,配合开展处置工作,共同防控疫情。治疗方法( 1 )病羊必须在严格隔离条件下进行治疗,对病程稍缓的病羊可采用特异血清疗法结合药物治疗。病羊皮下或静脉注射抗炭疽血清 30 - 60ml ,必要时于 12 小时后再注射一次。( 2 )炭疽杆菌对青霉素、土霉素及氯霉素敏感。其中青霉素最为常用,剂量按每千克体重 万单位,每 8 小时肌肉注射 1 次。

(1)病因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热性、败血性的烈性传染病,常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绵羊最易感染。病羊体内及排泄物、分泌物中含有大量的炭疽杆菌,健康羊采食了被污染的饲料、饮水,或通过皮肤损伤感染了炭疽杆菌,或吸入带有炭疽芽孢的灰尘,均有可能导致发病。 (2)症状 羊发生该病多为最急性或急性过程,表现为突然倒地,全身抽搐、颤抖,磨牙,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到40~42℃,可视黏膜蓝紫色。从眼、鼻、口及肛门等天然孔流出带气泡的暗红色或黑色血液。血凝及尸僵不全。 (3)预防 ①发病率高的地区,每年必须坚持给羊注射五号炭疽芽孢菌苗,每只皮下注射1毫升,可免疫1年。 ②加强一般性的预防工作,杜绝该病传入。 (4)病羊处理 对亚急性的病羊,当其尚处病初时可注射抗炭疽血清,第一次50毫升。注射后4小时体温不退时,可再注射25~50毫升。亦可同时再注射青霉素50万单位,一天2次,连用3天。但这仅对一些种用价值很高的病羊具有意义。至于一般的羊只,如若发现或怀疑此病发生,既要及时按照有关要求采取积极措施防止该病扩散和传播,又要立即上报有关防疫部门采取措施,组织扑灭。同时,在此过程中,每位兽医人员及养羊者都必须明白的是,炭疽杆菌一旦随着病羊排泄物、分泌物或血液排出,一遇空气,就会很快变成表面具有一层很厚荚膜的芽孢。由于这种芽孢对高温(乃至煮沸)和普通的化学灭菌剂的抵抗力极强,并且在污染物中往往能够存活数年、十数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一旦有机会侵入人畜机体,仍能致病。因此,对于病羊,一般均应在非常严格的条件下进行扑杀销毁。对于死尸,绝对不可随意剖检、剥皮,更不准许食用。病羊尸体,以及凡有可能被污染的垫草、粪便等要焚烧深埋。对污染物及污染处的土壤,应用10%的热碱水或的升汞溶液,5%的碘酊或20%~30%的漂白粉彻底消毒,以便杀死芽孢。否则,不仅将会酿成严重后果,而且还有可能埋下长期危及当地人畜生命安全的隐患。

在未发病之前喷施保护性杀菌剂:如爱慕(甲基硫菌灵) 络合纯(代森锰锌) 替若增(丙森锌) 蓝焰(代森锌)等如果有发病就复配 头等功(己唑醇) 或者 泰丽保(咪鲜胺)去治疗

烟草炭疽病病菌研究论文

一、烟草真菌性病害的症状特征 1.烟草黑胫病在苗期发生较少,主要危害大田成株,苗期发病首先在烟茎基部发生黑斑,或从子叶发病蔓延至茎,当苗床温度高时,黑斑很快向上扩展,并布满白霉,迅速传染附近的烟苗,造成幼苗成片死亡。大田成株期的根、茎、叶均可发病,但以茎基部受害最重,其发病症状有以下几种类型: (1)“穿大褂”茎基部受害后,很快影响水分的运输。外部病斑有时长达30~70cm,病株叶片自下而上依次变黄,夏季大雨后遇高温烈日,全株叶片突然凋萎,然后枯死,这就是烟农称的“穿大褂”。 (2)“黑胫”指病菌从根部或茎基部侵染,导致根部出现黑色坏死。茎基部出现黑褐色坏死斑。黑胫出现不久,地上部分就会萎黄枯死,烟农把这种症状称为“黑根”或“黑秆疯”。 (3)“黑膏药”烟根发病后变黑,在多雨潮湿时,中下部叶片产生暗绿色或褐色的大圆斑,病斑初期无明显的边缘,水渍状,以后迅速扩大,中央呈褐色,隐约有轮纹,形如膏药状,群众称这为“黑膏药”。 (4)“腰漏”由叶部发病后经主脉到叶基,再蔓延到茎部,造成茎的中部腐烂,呈“腰漏”状。不论是茎或叶发病,在潮湿的条件下,病部表面都会产生一层白色菌丝体。在此茎斑上的叶片枯死,在干燥时,叶斑扩展较慢,常成孔洞。 (5)“蝶片状”纵剖病茎,可见髓部呈黑褐色,干缩成蝶片状,蝶片之间生有棉絮状菌丝体。 2.烟草赤星病俗称“红斑”,属衰老期病害。主要在大田生长后期发病,烟株染病后,下部叶片先发生深褐色小圆点,病斑扩大后仍保持近似圆形,受害组织开始变褐。病斑上的死组织具有同心轮纹,病斑边缘明显,外围有淡黄色晕圈,病斑与健康组织有明显的界限,病斑中心长出有褐色或深褐色霉状物。 3.烟草**病俗称“上灰”、“上硝”、“冬瓜灰”。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的表面。幼苗受害后叶上长满**,叶色变黄,逐渐干枯死亡。大田成株发病,通常在比较老熟的叶片上先发生,从脚叶开始,由下而上逐渐蔓延,很快遍及全株,被害表面出现近似圆形的病斑,然后整个叶呈灰白色,着生一层**状物,故称“**病”。 4.烟草蛙眼病俗称“白斑”、“鱼眼睛”,又称“蛇眼病”。主要发生在大田成株的叶片上,下部叶片发生较多。病斑圆形较小,直径多在10mm以下,褐色或灰白色,中央为白色,有狭窄而带深褐色的边缘,形如青蛙眼球状,故名“蛙眼病”。 5.烟草炭疽病俗称“水点子”或“水花点”,有的烟农称“烘斑”。发病初期,叶片上产生暗绿色水渍状小点,不久扩展成圆斑,褐色、黄褐色或黄色,病斑周围隆起,可有少许轮纹,中央凹陷呈赤褐色。病斑扩大后可相互合并成大斑块,发病严重时,烟苗成片枯焦如火烧状,有的烟农称为“烘斑”。 6.烟草根黑腐病主要危害根系,烟苗发病后,幼茎、子叶和根尖发黑腐烂,重病株的根部则全部腐烂,并呈特异的黑色,这是该病的主要特征。病苗不死,病株的地上部分生长缓慢、发黄、矮化。 7.烟草猝倒病病苗初期,病苗基部显湿腐状,近地面处往往形成褐色水渍状腐烂,整个病苗像开水烫过一样,成片的烟苗变成暗绿色,萎蔫倒伏腐烂。苗床湿度大时,病苗和病床表面可见白色珠丝状物,即菌丝体。猝倒病的根部是保持白色。 二、烟草真菌性病害发生的条件 1.烟草黑胫病是由属鞭毛菌亚门疫霉属的真菌侵染引起的真菌病害。这种真菌喜欢高温多湿,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8~32℃,酸碱度以pH值7~8为最适宜。粘土、低洼、排水差的地块发病重;高氮、低磷、碱重地发病会加重;烟田连种发病重。 2.烟草赤黑病由半知菌亚门交链孢属的一种真菌侵染所引起的,感病阶段的雨量大、田间湿度大,此病流行强度大。流行温度属于中温,25℃以上时则严重发病。沙土发病轻,粘土、排水差的地块发病重;早栽发病轻;施氮素过多或过晚发病重;移栽密度过大的发病重;平顶前不易感病。 3.烟草**病由子囊菌亚门**菌属的真菌侵染而引起的。**病流行的最适温度为16~24℃,相对湿度为60%~75%。此菌以子囊孢子在病株残体或土壤中越冬。**病在温暖、潮湿的地区发生较多;在氮肥过多,烟株密度过大时易受侵染危害。 4.烟草蛙眼病由半知菌亚门尾孢属中的一种真菌侵染引起。该菌为弱寄生菌,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借气流和雨水传播。最适的发病温度为30℃左右。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重、常年连作、烟株过密、透气性差的烟田发病较重。 5.烟草炭疽病由半知菌亚门毛盘孢属的一种真菌侵染引起。此病在病株残体、土壤、肥料、种子内外越冬。病菌靠风雨和灌溉水传播。发病最适温度为25~30℃。苗床排水不良,烟苗过密时病害加重。 6.烟草根黑腐病由属半知菌亚门的根串珠霉菌侵染引起。此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株残体上越冬。主要靠水传播。发病最适温度为17~23℃,高湿有利于该病的发生。连作或前作是豆科的烟田发病严重,酸性土壤不利于此病的繁殖。 7.烟草猝倒病由真菌中属鞭毛菌亚门腐霉属的瓜果腐霉、狄巴利腐霉等几种腐霉侵染引起。该病菌为土壤习居菌在土壤中越冬。靠雨水或浇灌水传播。空气湿度大、土壤水分高,有利于病菌的繁殖;中高温下易发生流行,24℃以下的温度容易发病;留苗过密有利于此病的传播。 通过以上真菌病害发生的条件,我们可以总结出真菌病的发病规律:多数烟草病害的病原物能在土壤中或病残体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烟草生长期借助风雨、昆虫、流水、土杂肥及农事操作传播,引起再侵染,苗床及大田期低温、高湿或高温高湿重茬烟地,地势低洼,种植过密,偏施氮肥及管理粗放等均有利于发病。 三、烟草真菌性病害的防治 烟草真菌性病害,是烟草在一定环境条件下受到病原物寄生而发生的,对这些常见病害的防治时必须从选用抗病品种;消灭其越冬来源;改进栽培技术和环境条件,使之不利于病原物的生长发育而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等多方面着手。具体的措施如下: 1.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目前我国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烤烟抗病品种有:NC89、NC82、G80、G28、中烟14、中烟15、红花大全元、许金2号等,这些对烟草黑胫病、赤星病,**病、根黑腐病等有较强的抗性,因此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2.加强栽培管理栽培管理是综合防治烟草真菌性病的重要环节。通过改进和加强栽培管理,创造有利于烟草而不利于病原物的条件,把病害的危害性控制在最小限度。其主要措施有:轮作换茬;选好植烟地并深翻、苗床土消毒,培育无病壮苗;适期播种和提高播种质量;合理的肥水管理注意烟田防旱排涝,适时适量浇水,合理施肥,施净肥,增施磷、钾和微肥;搞好田间卫生,清除病株残体并于深埋或消毁。 3.适期适量用药,控制病害发展 这些真菌病害中,属低等真菌的有黑胫病和猝倒病,其余都为高等真菌引起的病害,因此在防治时,首先要确诊病害,然后对症下药: (1)烟种消毒用硝酸银或1%硫酸铜溶液浸种消毒10分钟,以消灭种子带的病源。 (2)苗床防治苗床易发生的是猝倒病和炭疽病。因此苗床应定期喷1∶1∶200~1∶1∶120波尔多液,或75%甲基托布津800倍液,约10天左右喷用1次。 (3)大田期在确诊病害的前提下,下列病害可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 ①烟草黑胫病主要用25%甲霜灵或40%乙磷铝对水喷淋茎基部,或用95%敌克松掺细干土在移栽封窝前及起垄培土前,于茎基部各施1次。 ②烟草猝倒病波尔多液喷雾或淋浇,或用甲霜灵喷雾防治效果比较理想。 ③烟草赤星病烟株感病阶段可喷洒50%退菌特或大田防治有5%多菌灵液。常用药剂有50%朴海因和多抗霉素。喷药要均匀周到,脚叶采收后的发病初期开始第1次喷药,共喷2~3次,每隔10~15天喷药1次。 ④烟草**病常用药剂有50%的退菌特,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等,每7~10天喷药1次,连续2~3次,在底叶开始发病时进行喷药。 ⑤烟草蛙眼病苗期定期喷波尔多液或喷防霉灵,发病前后每隔5~7天喷1次,共喷2~3次。 ⑥烟草炭疽病发病前可喷波尔多液,发病后喷退菌特或百菌清、代森锌。7~10天喷洒1次,连续喷2~3次。 ⑦烟草根黑腐病可用甲基托布津进行茎基喷雾或苗床喷雾,也可用福美双喷淋茎基或浇蔸,还可在移栽前进行沟施。 (通联:四川省凉山州越西县农业局616650)

烟草苗期多雨,容易出现炭疽病,地势低洼、积水严重、排水不良,成株发病亦重,一般在发病前喷施波尔多液预防,发病后可用克菌丹、多氧霉素(480倍液)进行喷雾,如果防治效果可达到90%以上,则还可用退菌特、百菌清、代森锌、炭疽福美、福美双等药物进行喷施。烟草炭疽病发病原因烟草炭疽病在温暖的环境中容易出现,发病最适宜温度为25-30度,在这种温度下,潜育期仅48小时,对病害的发生、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雨水,因此,苗期多雨,病害常比较重,地势低洼、积水严重、排水不良,成株发病亦重。烟草炭疽病症状表现烟草炭疽病危害叶子的生长,叶子长出暗绿色水渍状小斑,后面变成褐色圆斑,中央稍凹陷,潮湿时病斑上产生轮纹和小黑点,病害严重时叶子枯黄。叶脉、叶柄及幼茎也会受到影响,病斑褐色,凹陷纵裂,情况严重的话幼苗折倒,叶柄折断,茎秆病斑较大,凹陷,黑褐色,空气湿度大的时候病部长出黑色小点,萼片、蒴果出现褐色近圆形小斑。烟草炭疽病治疗烟草炭疽病一般可以在发病前喷施波尔多液进行预防,发病后可用克菌丹、多氧霉素(480倍液)进行喷雾.如果防治效果可达到90%以上,则还可用退菌特、百菌清、代森锌、炭疽福美、福美双等药物进行喷施,喷施后也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治理得当就会恢复。烟草炭疽病防治方法烟草实行薄膜育苗,选择抗病害强的品种,种子提前消毒,可以用福尔马林溶液浸种10分钟,洗干净后再催芽或者晾干播种,这样可减少病菌的出现。烟草适合种植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土壤肥沃的地块上,提前消毒,种植时控制好密度,注意田间通风透气,施用充腐熟的肥料,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平时浇水要适量,不可出现积水,雨季需要做好排水的措施。

论文鸡大肠杆菌病的研究内容

大肠埃希菌201株耐药性分析胆盐抑制冷冻保存大肠杆菌生长的研究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大肠杆菌菌株大肠杆菌高效表达重组蛋白策略

鸡大肠杆菌的防治方法

(一)临床症状

①病鸡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消瘦﹑排绿色或黄绿色稀便;

②病菌侵害关节时会出现跗关节肿大,关节附近有水泡或脓包等症状;

③侵害眼时会出现眼肿胀,有黄白色的渗出物等症状;

④侵害大脑时会出现神经症状,弓角反张。

(二)病理变化

①急性败血症:病鸡皮肤﹑肌肉淤血,呈紫黑色;肝脏肿大呈深黑色或绿色,有时肝脏表面散布灰白色坏死点;肠黏膜弥漫性充血﹑出血。

②肝周炎:肝脏质地变硬,表面有坏死点,有一层黄白色纤维蛋白附着。

③气囊炎:气囊混浊﹑增厚,表面有干酪样渗出物。

④心包炎:心包膜混浊,增厚,心包膜及心外膜上有白色纤维蛋白附着

大肠杆菌病(colibacillosisi)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的一组传染病,目前危害养殖业严重的主要是猪大肠杆菌病、禽大肠杆菌病、兔大肠杆菌病等。病原是肠道杆菌科埃希氏属的大肠埃希氏菌(E.coli),简称大肠杆菌。根据大肠杆菌的菌体抗原(O)、表面原(K)和鞭毛抗原(H)的组合不同,可将本菌分为不同的血清型。迄今为止已知的血清型大约有数千种之多。

羊布氏杆菌病论文

就是在平常的时候也可以给羊注射一些疫苗,而且一定要多注意卫生方面的问题,吃穿住行都要确保卫生。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因为羊布鲁氏杆菌病最容易感染给人,所以名气最大。该病会让人反复发热,也称“波浪热”,可以在羊,牛,猪,甚至在狗身上传染,这个病初期的时候和感冒非常像,要是发热,多汗,浑身疼,这种疾病不会自行痊愈,有时候会看到淋巴结肿大,潜伏的周期非常长。

布氏杆菌只是一种慢性病而已,发病初期单从病羊外表无法分辨,如果是发病母羊很容易看出。虽然此病不会造成羊群死亡,停止生长和母羊流产也会给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直接接触病羊或者排泄物、阴道分泌物、娩出物。或者在饲养、挤奶、剪毛、屠宰以及加工皮、毛、肉等过程中没有注意防护,可经皮肤微伤口或眼结毛受到传染。最容易感染布菌的人群为牧民、兽医、饲养员、屠夫和厨师。这类人群经常和羊打交道,被感染的几率很高,因此也属于高危人群。

饲养家畜要圈养,圈舍远离居民点避开水源;二是人畜分居,无论是成畜或是幼畜,都不要放入室内饲养。尤其是产羔季节不要把牲畜放在室内,小孩不要和羊羔玩耍。消灭和控制家畜中的布鲁氏杆菌也是有效的方式,要定期对牧区或养殖场进行检查,发现带病者立即隔离并对污染环境进行消毒。加强水、粪管理,保护水源。

养羊人和其他与羊肉密切接触者感染布鲁氏菌病现象是颇为严重的,因其不会立即危害被感染人生命和不易鉴别而不太受重视。这造成了前几年我国人间布病感染率持续上升,对接触羊的饲养员、兽医、挤奶员、屠宰员、皮毛加工员等,都应该进行预防接种,免疫期为一年并且需要每年接种一次。未患病羊应进行疫苗接种。

病原布氏杆菌病的病原为球杆状或短杆状、不运动、不形成荚膜和芽孢的革兰氏染色阴性菌。布氏杆菌喜欢在生殖器官一一子宫和宰九中繁殖,特别偏爱怀孕子宫,致使胚胎绒毛发生坏死,胎儿胎盘与母体胎盘松动,引起胎儿死亡或流产。布氏杆菌病危险之点是患畜几乎不表现症状,但能通过分泌物和排泄物(乳、精子、阴道分泌物、粪、尿)不断向外排菌,待别是随流产胎儿、胎衣和羊水排出大量病原菌,成为危害的传染源。排出的病原菌对外界环境有相当强的抵抗力,如在胎衣中能存活4个月,在水、土、粪、尿中存活3个月,在皮毛上存活1-4个月,在冻肉中存活2-7周,在乳中存活10天至1年。因此生活和生产环境--旦遭病原污染。不论人或畜,在几个月内部有被感染的可能。流行特点以羊牛猪顺序多发,其他动物也有感染,以患病羊对人威胁。母羊比公羊易感,成年羊比羔羊易感。病畜和带菌动物是主要传染源,尤其是感染的妊娠母畜流产或分娩时将大量布氏杆菌随胎儿、胎水、胎衣排出。人患布氏杆菌病、多由接触病畜及其产品、经消化道而感染。布氏杆菌病主要在畜间传播,也传染给人。病畜为传染源,人患病主要由畜传染,人与人之间传染机会极少。在缺乏消毒和防护的条件下进行接生、护理病畜,易造成工作人员感染和本病的人为传播。消化道是本病的主要感染途径,其次经皮肤、粘膜及生殖道感染也较常见。某些吸血昆虫也可能传播本病,自然交配可相互传染。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临床症状动物感染患病羊临床症状并不明显,母羊主要表现为流产,多发生于妊娠后第3或第4个月、山羊流产有时高达40%~90%,羊在流产前精神沉郁,常喜卧,食欲减退,体温升高,从阴道内流出分泌物;还表现乳房炎、支气管炎、关节炎而引起破行,乳山羊的乳房炎常使乳量减少,乳汁结块,乳腺组织发生过结节性变硬等。有的继发胎衣滞留,子宫内膜炎,导致不孕症,公羊睾丸肿大、性机能降低、甚至失去配种能力。猪发生子宫炎、关节炎、发热、消瘦,流产前多有腹泻,乳房及阴唇肿胀,从阴道流出粘液脓性分泌物。犬多为隐性感染,少数也发生流产、关节炎和睾丸炎。布氏杆菌病的病变多发生在生殖器官和关节,多不影响家畜生命,不被人重视,易留下后患。人感染人感染布氏杆菌较家畜严重,病情复杂,轻者仅感疲乏、重者头痛、反复发热为其典型症状,全身软弱,食欲不振,失眠,咳嗽,有白色痰,可听到肺部干鸣,多呈波浪热,也有稽留热、不规则热或不发热。盗汗或大汗,睾丸肿大,一个或多个关节发生无红肿热的疼痛,肌肉酸痛,应用一般镇痛药不能缓解,由于关节和肌肉疼痛难忍,即使不发烧也不能劳动,成为能吃不能干活的懒汉,故该病又被称作懒汉病。病灶发生在生殖器官,影响生育,严重者可引起死亡。中、青年人易感。为此,饲养人员在接触病畜、接产时不要吸烟、吃食,注意手的消毒、换工作服等以免感染。必要时进行预防注射,确保人身安全。病变病变主要发生在生殖器官。胎盘绒毛膜下组织呈黄色胶样浸润、充血、出血、水肿、糜烂和坏死,胎衣增厚,布有出血点。胎儿皮下和肌肉有出血浸润,真胃中有淡黄色或白色黏液絮状物,脾和淋巴结肿大,肝出现坏死灶,肠胃和膀胱粘膜及黏膜下可见有出血斑点。公羊睾丸有出血点、坏死灶及组织增生。该病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查相互配合,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防治措施一般进行淘汰,不做治疗。但对价格昂贵的种羊,可在隔离条件下,用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和子宫,必要时用磺胺和抗生素治疗。预防措施养殖场预防措施1.对从未发生过布氏杆菌病的羊群,坚持自繁自养,不从疫区引进羊只;引进的羊只须并在隔离条件下检疫,确定无感染后方可。2.对于受病威胁的羊群,每年用凝集反应或变态反应定期进行2次检疫,检出的阳性病羊立即淘汰,可疑病羊应及时严格分群隔离饲养,等待复查。受污染的羊舍、运动场、饲喂用具等用5%克辽林或来苏儿溶液、10%~20%石灰乳、2%氢氧化钠溶液等消毒。流产胎儿、胎衣、胎水及分泌物等应深埋处理。3.布氏杆菌病常发地区,每年应定期对家畜预防接种,接种过疫苗的不再进行检疫人的预防措施经常与家畜接触者,应具备一定防病知识,既要防止布氏杆菌在畜间传播;又要防止病畜传染给人,特别是在接产或处理流产时要谨慎,为防止细菌感染,在接产时,暴露的皮肤应涂擦凡士林,戴眼镜、口罩、胶皮手套和穿胶靴等。处理完毕,应立即严格消毒,胎衣等物要深埋。现场要用2%氢氧化钠消毒,用具、工作服等可用3%来苏儿水浸泡消毒。为更安全,好预先接种布氏杆菌疫苗,增强免疫力。国家对防制人兽共患布氏杆菌病很重视,有疫情地区几乎都设有专门防制机构,对疫区或疫点的控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有的地区因对布氏杆菌病重视不够,至今仍有传染源存在,不时向非疫区扩散。因此,各级必须遵照家畜家禽防疫条例,严格执行产地检疫,未经检疫畜不得运输、不准屠宰。实践证明,检出带菌畜消灭传染源,免疫健康畜增强抗病力,是控制布氏杆菌病的有效措施。

这是动物源性传染病,传染 途径广泛,希望你把病人送到传染病医院接受隔离治疗,这需要一套综合的治疗方案,治愈率也很高,不要耽误病情或引起其他的传染。

炭疽病的研究进程论文

罗伯特·科赫(1843-1910),英文名Robert Koch,是德国医生和细菌学家,是世界病原细菌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科赫对医学事业所作出开拓性贡献,也使他成为在世界医学领域中令德国人骄傲无比的泰斗巨匠。

1.吴芳芳,郑有飞,檀根甲.UV-C对苹果采后炭疽病的控制.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6, 25(4): 1081~10832.吴芳芳, 檀根甲.苹果采后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菌物系统,2002,21(3):440~4433.吴芳芳, 檀根甲,韩翔.苹果采后炭疽病的化学防治技术.植物保护学报,2003,31(1):46~504.吴芳芳,檀根甲.苹果炭疽病的研究进展.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2,29 (1):29~335.吴芳芳,檀根甲,韩翔.苹果感染炭疽病菌后6种酶活性的变化.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3,4: 250~2536.吴芳芳,胡秀芳,李璐.沼泽红假单胞菌的选育及对酚降解性能探讨.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7,26(5):1889-18937.吴芳芳,郑有飞,胡正华,陈魁.紫外线UV-B辐射增强对苹果炭疽菌生长特性及其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生态环境,2008,17(1):158-1628.吴芳芳,郑有飞,胡正华,陈魁.紫外线UV-B、臭氧、磁场协同沼泽红假单胞菌降解含酚废水的研究. 生态环境,2008,17(1):59-639. 吴芳芳,郑有飞,万长建,吴荣军.UV-B辐射增强对苹果采后炭疽病发病情况和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生态环境,2008,17(3):962-96510.吴芳芳,郑有飞,胡正华,陈魁.温度湿度对苹果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芽管伸长的影响的相应模型.中国农业气象,11.吴芳芳,郑有飞,万长建,吴荣军.钙盐协同枯草芽孢杆菌对苹果采后炭疽病的控制.植物保护学报 Fangfang. Studies on the viability and infection under soil layer of Sclerotia of rice sheath blight causal pathogen Rhizoctonia the first asian conference on plant pathology. China agriculture scientech. press. 2000, 8, (56). Beijing13.吴芳芳,檀根甲.果实采后病害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策略与展望.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合肥14.檀根甲,吴芳芳.苹果采后炭疽病的侵染过程及钙盐等化合物对病害发展的影响.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6北京15.王子迎,吴芳芳,檀根甲.生态位理论及其在植物病害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0,27(3):250~25316.檀根甲,吴芳芳.生物脱氧控制苹果采后炭疽病的效果研究.21世纪植物保护发展战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北京17.檀根甲,王子迎,吴芳芳.水稻纹纹枯病菌营养及寄主资源生态位.生态学报.2003, 23(1):205~21018.李淼, 檀根甲,吴芳芳.植物抗病性研究现状与前景展望.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2, 24(5)731~73719.李淼, 檀根甲,吴芳芳.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植物病害研究中的应用.植物保护,2003, 29(1):5~920.檀根甲,吴芳芳.农业植物病理学(南方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21.王传海,郑有飞,何都良,吴芳芳. 南京地区近地面紫外辐射UV-B强度对小麦生长及产量影响的评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3,22(2):147~14922.高桂枝,凌洪吉,王正梅,吴芳芳,徐爱军. 植物源调节剂对水稻的影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6,18:914-91623.高桂枝,陈敏东,吴芳芳,董春燕,徐洁. 植物源调节剂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4,16(4):320-323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