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本医书是《黄帝内经》。这是我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我国第一本医学伦理学研究专刊创办时间为1932年,6月。1932年6月上海出版了由宋国宾主编的《医业伦理学》,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医学伦理学专著。这一书的出版,表明了中国由传统医德学进入到现代医学伦理学阶段。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又名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简称中山二院)座落在广州市美丽的珠江河畔(广州市沿江西路107号),是一所具有悠久 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型综合性医院 。医院建于1835年11月,由美国传教士伯驾()先生创办,是中国最早的西医院。1886年,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曾在这里学医和从事革命活动,使之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策源地。历史悠久,业绩辉煌。中国首例膀胱取石术;首例病理解剖术;首张医学X光片;首例眼疾手术;第一个医学留学生和第一个女医学生;第一本医学杂志等等,都在这里诞生,谱写了祖国西医学光辉的历史篇章。在这间祖国西医学的摇篮里,有谢志光、陈心陶、陈耀真、周寿恺、毛文书、秦光煜、林树模、钟世藩等一大批著名的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为祖国现代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各类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医院设有一级专业科室16个,二级专 业科室27个,医技科室12个,其中内分泌内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科、泌尿外科、口腔科为广东省教育厅重点学科;心血管内科、普通外科、骨外科、口腔科、耳鼻喉科为医院重点专科。全院职工1400多人,教授47人,副教授166人;设有博士后流动站,博士点12个,博士导师27人;硕士点27 个,硕士导师100多人。开放床位1300张,年门诊量120多万人次,年出院病人近30000人次。设备先进,环境优美。医院拥有MRI、CT、ECT、DSA、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碎石机、骨密度仪、自动化分析仪、直线加速器、热疗隐形超声刀、高压 氧等一大批现代化设备;具有国内一流手术室,部分洁净度达100级。病房、 门诊环境舒适优美,诊疗方便快捷。近几年,医院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2002年,小儿血液科中国第一株人胚胎造血干细胞系建系成功;普外科宋尔卫博士与哈佛大学医学科学家合作 ,应用RNA干预抑制病毒感染的研究论文发表于2002年7月《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杂志,并被美国《科学》杂志评选为“2003年度世界十大 科技进展”代表性成果;消化内科《自主免疫状态下乙肝病毒变异的规律》课题参与国家973计划;小儿血液科《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系列研究》、内分泌内科《关于瘦素的系列研究》分别获2003年教育部科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2004年度儿科《提高儿童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实验与临床研究》 、妇产科《保存卵巢功能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内分泌内科《糖尿病足的预 警和综合防治研究》分别获取卫生部临床重点项目。医院南院区(广州市海珠区盈丰路33号)自2002年开业后迅速发展,门诊、病房大楼相继投入使用。并集中优势,全力创办以普通外科为特色的大专科、小综合院区,打造华南地区肝胆外科特色品牌。目前,医院呈现出持续、稳定,医教研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全院干部职工正踏着孙中山先生的足迹,迈着时代的步伐,为推进医院走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创建国内一流的现代化医院,为百年老院再创辉煌团结奋进!
本草纲目,最有名
在这里,我们感恩、纪念一位伟人。100年前,他为中国的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奠定了基础,而他的名字,现在已经被许多人所遗忘。“我说的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梁启超评伍连德“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博士一人而已!”“我曾经将我的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建立,直到国民党统治崩溃,那一切在许多人的脑海里记忆犹新,中国是个有五千年历史的伟大文明古国,历经世世代代的兴衰荣辱,才取得了今天的地位,我衷心的希望她能更加繁荣昌盛。” ——伍连德X他在晚清时候,领导防治东北大鼠疫。他所领导的对东北大鼠疫(黑死病)的防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流行病防疫行动,他的防疫方案也成为迄今为止对付突发传染病流行的最佳手段(如现在用的隔离,戴口罩,消毒等,这些都是他在防治瘟疫中世界上第一次用到,至今仍然使用)。这个人,是剑桥大学的第一个华人博士(1903年)(他在剑桥拿了5个学位,分别为剑桥大学医学学士学位、剑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剑桥大学外科学硕士学位、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获博士学位时,时年仅24岁。),他也是被国际联盟卫生组织(现在的WHO)授予的鼠疫斗士,被皇帝亲自加封的医科进士,此乃真正的国士无双。 这个人,也是最早发展中国现代医学人之一,是真正的我国现代医学先驱,如北京协和医院,北大人民医院,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等等,都是他创建的。这个人,与颜福庆等人一起创建了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并创办中国医学的第一本期刊,中华医学杂志。真正的奠基了中国现代医学。这个人,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人(1935年) 他代表我们沧桑古老的中国,1913年发表国际顶级期刊论文的时候,他才年仅31岁。看他发的文章题目Wu Lien- teh et 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 of tarabagan (Mongolia marmot) to plague. Lancet, Volume 182, Issue 4695, 23 August 1913, Pages 529-535(请注意,他发表这个国际期刊的署名单位是清政府的东北防疫总处)而这个人不仅是在中国本土发表第一个发顶级期刊杂志,而且中国本土发表第一部国际专著,这本专著题名为 A Treatise on Pneumonic Plague Geneva: League of Nations, Health Organization, 1926,这480页的全英文鼠疫理论专著,创立了“肺鼠疫”学说,这部著作被誉为“鼠疫防治理论的里程碑”。而伍连德博士对鼠疫的研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顶端的,他领导的东北防疫总处,也是世界上研究鼠疫最权威的科研机构。当时国外许多知名的学者都想去他那儿深造工作,比如,剑桥大学的陈永汉,维也纳大学的奥地利人伯力士,剑桥大学的陈祀邦,爱丁堡大学的英国人罗纳德,哈佛大学毕业的刘瑞衡,后来是协和的首任中国院长等。 这个人,主持并主办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1911年),他为大会主席并全权主持,为中国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渊的影响。这个人,与王吉民用英文合撰一本《中国医史》,打破西方学者的民族偏见,让人们看到中国医学的辉煌时代。它填补了中国学者用英文向世界介绍中国医学史的空白,客观介绍了我国医学发展的历史,推动了我国医学史研究的发展。作为一个开创性著作,它在国际医史界影响很大,至今仍被国外列为医史参考书。 因此他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评为通讯院士,而至今国际科学史研究院的院士,华人不到10位。 这个人,他28岁来到中国,到58岁的30年间,把自己the best life 奉献给我了中国,造福于中国人民。而我们中国人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这个人也是我国海港检疫的鼻祖。他首次收回中国海港检疫权,成立全国海港检疫总处,并任首任处长,同时兼上海海港检疫所所长,他亲自起草了全国第一部海港检疫章程《海港检疫章程》,后被人称为中国自主检疫的鼻祖。 我说的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梁启超评伍连德“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博士一人而已!” 1983年,由著名的流行病学家拉斯特主编的《流行病学词典》中,惟一的中国人就是伍连德。 这样的早在100年前的科学家和医学家,而现在大部分的做研究的科学家和医学家都不知道伍连德是谁。 大多数人都说,伍连德是中国人吗,应该是华侨吧,这样的华侨太多了,如杨振宁、丁肇中,还有最近获诺贝尔的钱永健等等。我非常伤心听到这样的话,因为伍博士国际上那么有名,他无论身处满清,国民党,还是在英伦剑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人是伍连德,他被誉为中国历史上走近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2007年,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公开了部分诺贝尔奖候选人资料。可以查询到1901-1951年度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情况。获得提名的科学家中只有一位中国人,他便是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中国检疫事业创始人伍连德。
1983年由国际著名流行病学家主编的《流行病学词典》中,伍连德是惟一被列入的华人科学家,当是对他在人类医学科学领域杰出成就的有力肯定。伍连德因他的科学抗疫实践和对疫的研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于1927年获得日内瓦国际联盟卫生组织授予“鼠疫专家”称号。
诺贝尔基金会规定,除了公布最终获奖者外,凡作为候选人的科学家,名字都不对外公开,并设置了50年的保密期。因此,对于出现的各种传闻,如某人获得提名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云云,其真实性必须等50年后才能得到印证。
应该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是孙思邈的《千金方》这是绝对的~!肯定~!!!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我国第一本医学伦理学研究专刊创办时间为1932年,6月。1932年6月上海出版了由宋国宾主编的《医业伦理学》,这是我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医学伦理学专著。这一书的出版,表明了中国由传统医德学进入到现代医学伦理学阶段。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人是伍连德,他被誉为中国历史上走近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2007年,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公开了部分诺贝尔奖候选人资料。可以查询到1901-1951年度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情况。获得提名的科学家中只有一位中国人,他便是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中国检疫事业创始人伍连德。
1983年由国际著名流行病学家主编的《流行病学词典》中,伍连德是惟一被列入的华人科学家,当是对他在人类医学科学领域杰出成就的有力肯定。伍连德因他的科学抗疫实践和对疫的研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于1927年获得日内瓦国际联盟卫生组织授予“鼠疫专家”称号。
诺贝尔基金会规定,除了公布最终获奖者外,凡作为候选人的科学家,名字都不对外公开,并设置了50年的保密期。因此,对于出现的各种传闻,如某人获得提名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云云,其真实性必须等50年后才能得到印证。
随着科学的发展,出现了学术团体。学术团体的成员定期聚会,讨论学术问题,公布自己的研究或实验成果,会上的发言常被记录下来,然后印成若干副分发给团体内外的成员。有些科学家则用交谈或通信方式相互交流信息。这就是期刊问世前科学家交流信息的主要手段。到17世纪中叶,随着科技活动规模的扩大,一种新的学术工具──期刊在学术通讯和学术会议的基础上诞生,使学术思想和知识的收集、交流和传播进入一个新时期。历史最久享有盛誉的学术团体──英国皇家学会于1662年建立,1665年创刊(至今仍继续出版)的《皇家学会哲学汇刊》和同年法国出版的《学者周刊》(1665~1938)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杂志。早期的学术团体和学术刊物一般都是综合性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新知识的涌现,科学门类越分越细,于是分支学科的学术团体和出版物逐渐产生。公认最早的医学期刊,首推1679年法国出版的《医学新进展》。中国的中医药期刊约有 400余种。清代唐大烈主编的《吴医汇讲》11卷(1792~1801),内容包括41位作者的94篇文稿,所叙有内、外、妇、儿各科及历代医家论述,经义诠释、随诊笔记、读书方法、药物真伪鉴别等。从编例及内容而言,《吴医汇讲》可说是近代中医药期刊的雏形。早期的西医药期刊,19世纪中叶出现在受外国资本主义影响较深的广州、上海两大城市。1880年(清光绪六年),美国传教医师主编的《西医新报》,是中国最早的西医药刊物,由广州博医局发行。《博医学报》创刊于1887年,后于1915年11月由中华医学会主办,是今天中文版《中华医学杂志》及其英文版的前身,也是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深远的医学刊物,至今仍由中华医学会总会编辑出版。随着科技的发展,刊物增多,文献量增大,学科之间相互交叉渗透,往往从本专业的少数期刊中难以窥察某项研究课题的全貌,于是把原始论文收集、浓缩和排序的摘要、提要、题录等形式的期刊出现了,这就是二次文献,即检索性期刊。世界上最早的医学文摘杂志是德国1769~1776年出版的《各学院优秀外科论著摘要汇编》。文摘杂志在报道和交流科学成果的同时,又可作为检索工具,使科技情报活动获得新的发展,又可视为科技情报诞生的标志。由于文摘简明扼要,且包含原文提供的主要信息,深受医务工作者的欢迎,因此发展较快。中国的医学文摘分为两大系列,一个是报道国内文献的《中国医学文摘》,分为16个分册和《中国药学文摘》;另一个是报道国外文献的《国外医学》共分44个分册,这些分册覆盖了医学大部分的专业面。
柳叶刀是在中国使用的中国武术刀其中一种,亦称响刀,因刀的形状类似柳叶,故此得名柳叶刀。柳叶刀也是对手术刀的一种称呼。也是英国医学杂志的名字,现在新闻上看到的“柳叶刀”都是指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
《柳叶刀》(The Lancet),是世界上最悠久及最受重视的同行评审医学期刊之一,它与另外三份国际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美国医学会杂志》、《英国医学杂志》是一般公认的国际四大医学期刊。《柳叶刀》主要由爱思唯尔出版公司发行,部分与里德·爱思唯尔集团协同出版。
扩展资料:
办刊历史:
1823年,《柳叶刀》创刊。同年,《柳叶刀》出版第一刊。
1823年-1989年,《柳叶刀》的卷号每年都会重新设定。1-6月的发行量在第一卷,其余的在第二卷。
1990年,《柳叶刀》采用了一种连续的卷编号方式,每年两卷。卷号被追溯到1990年以前的年份,1990年第一期被分配到335卷,1989年最后一期分配到334卷。ScienceDirect上的目录使用了这种新的编号方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柳叶刀
1665年,全球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杂志《学者杂志》在法国巴黎创办.也就是十七世纪出版的.
1663年-德国出现世界上第一本杂志--《Erbauliche Monaths Unterredungen》
中国的轩辕黄帝写下了人类第一部医学著作——《黄帝祝由科》,後世人在这部医药著作的基础上不断增补删改,逐渐形成了後世的《黄帝内经》和《黄帝外经》,并由祝由科里将纯粹的医药分离了出来,形成了後来的中医学。而其中的《黄帝内经》则在世界上第一个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这一防病养生保健康的预防医学观点。
《柳叶刀》是英国的杂志。
《柳叶刀》是一份独立的综合医学期刊,由托马斯威克利创办于1823年,由爱思唯尔公司每周出版发行,是国际上公认的综合性医学四大期刊之一。自创刊之日起,《柳叶刀》便推动科学为大众所用,让医学服务社会、改造社会,用最好的科学创造更好的生活。
《柳叶刀》是全球顶尖的临床、公共卫生和全球卫生知识的可信来源,在全球所有全科和内科学期刊中排名第一。目前,《柳叶刀》旗下共24本系列期刊,其中12本为金色开放获取期刊,12本为订阅型期刊。2022年,有9本《柳叶刀》系列期刊的最新影响因子在各自领域内排名第一。
声誉及影响力
《柳叶刀》系列期刊在全球范围内有广泛的影响力,柳叶刀网站的年度访问量超过4250万,年度文章下载量达亿篇。《柳叶刀》系列期刊的邮件订阅超过350万,包括各刊电子目录的邮件订阅。
《柳叶刀》系列期刊在微信、微博、领英等共有约180万粉丝。《柳叶刀》系列期刊发表的研究每年被全球有影响力的媒体报道,每年被各大媒体的新闻报道提到的次数超过万次。《柳叶刀》播客每月收听约万次。《柳叶刀》是全球顶尖的临床、公共卫生和全球卫生知识的可信来源,在全球所有全科和内科学期刊中排名第一。
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简称NEJM) 是由美国麻州医学协会( Massachusetts Medical Society)所出版的评审性质医学期刊(medical journal )和综合性医学期刊,1811年由约翰·柯川博士创办,始称《新英格兰医学与外科期刊》。
1828年,它改为周刊型态出版,也被更名为《波士顿医学与外科期刊》;一百年之后,它就采用现今我们所知道的名称《新英格兰医学期刊》。
期刊内容包含有:主题性之社论,原创性的论文,旁征博引性的评论性文章,即时短篇论文,案例报告,亦有一独特的报导项目称之为《临床医学影像》(Images in Clinical Medic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