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药学非实验性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药学非实验性研究论文

药学论文是药学工作者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体现。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药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医院药学服务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人们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要求有用药知情权和用药选择权;另外,药品分类制度的实行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乐于采取自我药疗的手段来进行保健与治疗。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证用药的安全与效果,提供全面的药学服务,已经成为了广大医药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药学服务的现状

药学服务体系未形成 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药学服务的概念与体系,并且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与之相适应,同时还有相应的行业自律的管理机制来弥补法律规定上的不足。

而药学服务这个概念引入我国的时间还不久,当前药学服务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大家对药学服务的认识还不够,药学服务体系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

药学服务机构不完善 提供药学服务的一个重要场所是医院药房,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药房进行的仍然是简单的制剂、处方调配、发药的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封闭的、被动的服务模式上。

医院药房的药师在工作中缺乏与医师和患者的交流沟通,不能主动地参与药学服务工作。

社会药房作为另一个提供药学服务的重要场所,在欧美发达国家也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

在我国,有相关数据表明,药品供应重心正逐步地由医院药房向社会药房转移,民众日常使用的药品有一半来自医院外药房的比例。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药房更应该发挥药学服务的作用,但是实际情况非常不令人满意。

目前,我国社会药房的药师主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药物销售上,对如何做好药学服务及其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服务范围狭窄,缺乏深度和广度,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用药的质量、效果和安全。

药学服务提供者整体素质堪忧 作为药学服务提供者的药师,整体素质堪忧。

在最近的一次对执业药师调查的数据显示,的被调查人员对于常用OTC 药物的使用方法比较熟悉;的人认为能够准确理解开方者的意图, 并按照要求调配处方; 的人认为熟悉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的人认为熟悉常用抗菌药物的治疗周期。

这表明多数被调查者的工作还处于药师工作比较初始的审核、调配处方阶段,缺乏提供药学服务所要求的能力,在提供药学服务方面还存在相当的困难。

2药学服务开展不力的原因

药学服务起步晚,缺乏制度保障 我国,传统药学工作理念现在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药学服务的理念进入我国也不过短短数年,影响甚微。

直至2003年2月25日,我国第一个与药学服务相关的行业规范《优良药房工作规范(试行)》(GPP)才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发布。

而相关的法律法规至今也还没有能够制定出来。

缺乏国家法律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仅靠一部行业规范来推动药学服务的发展确实举步维艰。

药学服务提供机构对药学服务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医院长期以来"重医轻药",医院药房工作质量的评价标准并没有将药学服务质量纳入其中,主要以药品供应以及药房经济效益情况为依据。

对药师工作的评价也不考虑药物治疗效果。

这使得药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更重视药品的供应,而不是如何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而社会药房的发展仍在起步阶段,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与发展的规律认识不够,在经营上以经济效益为重,对药学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少开展药学服务的氛围。

大部分社会药房药师的工作以销售为主,有的地方甚至让药师当起了"药托"。

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与选拔机制存在问题 我国药学高等教育一直沿袭前苏联过于学术化的培养方式,药学课程的设置以化学为主干,知识系统主要是为科学研究服务。

而生物医学课程所占比例很小,导致学生生物医学知识欠缺。

同时,药学学生临床实习时间普遍不足甚至没有,这很不利于对学生实际处理合理用药问题能力的培养。

药学服务要求药师不仅要懂得药学知识,还应该懂得医学,管理学的知识,并且还要具有较强的与医生和患者交流的能力。

以目前的药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不足使他们对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感到力不从心,只能充当"药品售货员"的职能。

另外,作为药师选拔机制中重要一环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其内容的设置偏重于工业生产及大化学知识方面,忽略了临床用药、药房咨询、用药指导等方面的知识考核。

这种机制很不利于选拔具有药学服务能力的专业人才,也使得执业药师资格的获得者不重视临床实践,导致我国执业药师普遍缺乏面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能力,对于处方药物是否会发生相互作用,剂量是否正确等问题,缺乏审核把关的能力。

3解决开展药学服务困境的对策

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药学服务体系 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确立一套药学服务标准化方法指导原则。

以WHO的GPP的主要内容与要求为依托,参考发达国家的药学服务相关规范,结合我国目前医疗改革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与药学服务相关的法律规范与行业规范。

根据医院药房与社会药房各自的特点,确定相应的药学服务实施的量化指标。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有关各界充分认识药师在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和实施药学服务能够给患者和社会带来的益处。

全方位推动我国药学服务事业的发展。

转变观念,建立新的药房工作制度 无论医院药房还是社会药房,都应该明确这一点,药房其实不只是卖药,在销售药品的同时,还应把健康提供给消费者。

充分认识到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不但可以使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治疗与保健,同时也可以提高单位自身的竞争力。

将药学服务纳入药师的评价体系,以GPP为指导,重新构建药房的服务规范。

根据医院药房和社会药房的不同情况设置各自专门的药学服务区域,配备相应设施,安排专职药师,提供相应服务。

改革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与选拔机制 优化教学计划,改革传统教育模式。

调整化学类课程内容与学时,增加生物医学课程,临床基础课程以及管理类课程,使药学教育模式由"化学模式"转为"生物医学-管理学-药学"模式。

增加临床实习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直接面对患者,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参与建立患者药历,对治疗药物进行监测等工作,培养他们的药学服务意识与能力。

新形势下医院药学发展的要求与转变

【摘要】 随着医药卫生改革和现代制药技术的发展,医院药学逐渐由以往的单一供应服务型模式向科技服务型扩展,从传统的药品调配到参与临床的合理用药是药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医院药学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

【关键词】 医院药学; 发展

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医院药学已经逐渐成为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医院药学的发展,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影响,时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药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本文从药学发展的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1 医院药学的概念

医院药学是研究、实践医院药品供应、药事管理、药物制剂、药学技术和以患者为中心、药品为手段,运用药学专业知识指导、参与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1]。

医院药学包括下列专业:药品调剂、药品供应、药物制剂、药品检验、临床药学、临床药理、药事管理、药物研究等。

其内容涉及化学、物理学、药理学、药剂学、临床医学、治疗学、生物学、临床检验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信息学、法学和伦理学等学科。

医院药学这一概念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由美国提出的,现已广泛为世界各国所接受,我国在80年代才明确提出这一概念。

2 医院药学的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化的前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医学药学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

医院药学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

传统药学阶段 传统的药师服务是按方配发药品。

在配方服务岗位上,药师的责任主要是认清处方、保证质量和交待清楚用法,通过发药窗口与患者接触。

药剂科的工作就是保障药品供应、调配简单制剂。

医院药学服务阶段 此阶段的特点是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

自70年代末临床药学概念引入我国以来,全国各医院根据自己的特点积极开展了临床药学实践。

临床药学的兴起是药师服务的一次突破。

药师与临床结合,参与药物治疗,推动合理用药。

在药师与患者关系方面突破了原来配方的局限,关系到患者的用药方案,调剂工作由传统窗口供应服务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

药学监护阶段 90年代初,美国Minnesota大学药学院Hepler和Srtand教学提出了药学监护(Pharmaceuical Care, PC)的概念[2],这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医院药学界的广泛关注。

按照最初定义,药学监护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目的在于实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既定结果。

这些结果包括:(1)治愈疾病;(2)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症状;(3)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4)预防疾病或症状的发生[3]。

指出药学监护具有3种职能,即识别潜在的和实际存在的药物问题的发生。

美国《医院药师协会》药学监护的统一定义是:药师的使命是提供药学监护。

药学监护是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关心照顾,目的是获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确定结果。

由于上述定义不够完善,又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新的定义为“药学监护是执业者(如临床药师)对患者药物有关需要承担责任并为满足这些需要负责实践”。

PC强调药师在药物治疗中必须承担责任,要求医院药学的各个环节都要以患者为中心,药品为手段,运用药学专业技术知识来开展工作、提供服务。

例如,用艾绒不仅达到治疗的目的,还要考虑到患者生存的质量;解除患者用药顾虑,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宣传药物的正确使用,防止药品不良反应;如何减轻患者负担等。

“PC”这一概念的出现,标志着医院药学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代。

人们开始明确医院药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认识到医院药学实践必须由过去“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即从“对物”转变为“对人”,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在药房)等候服务为上门(病房、门诊)为患者服务。

PC要求药师必须去临床,成为药学治疗小组成员,直接接触患者,参与临床药学治疗,并对患者的药物治疗结果承担责任。

也就是说,医师和护士合作共同对患者的健康负责。

药学监护与医疗监护、护理监护一样,是为了满足患者需要,是强调患者药物治疗有关的需要。

药师需要弄清楚患者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非处方药物OTC),根据患者的情况,评估用药是否合理有效,制定治疗方案,并对治疗的进展情况定期随访。

药师必须学会如何确定患者的药物治疗需要及如何制定满足这些需要的监护计划。

近年来,国外医院药学学科发展突飞猛进,逐步从多年来医院药学的单一供就服务型模式向科技服务型发展,以患者为本,向临床延伸。

药学部(药剂科)在医院是技术职能部门,不是单纯“买卖药品”。

结合到笔者所在医院,自从开展临床药学以来,药剂科、临床药学室做了大量服务于临床的工作,如:首先建立了由医师、临床药师和护士组成的临床治疗团队,开展起了具体的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开展药学查房,为患者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参加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和疑难、危重患者的医疗救治,协同医师做好药物使用与遴选;对临床药物治疗提出意见或调整建议,与医师共同探讨对药物的治疗方案。

开展了使用抗生素专项整治工作,已进行了临床应用监测,对临床大夫实施了处方点评与超常预警,从而促进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同时,掌握与临床用药相关的药物信息,提供用药信息与药学咨询服务,向公众宣传合理用药知识,真正使临床药师在治疗患者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未来医院药学发展方向主要是药学监护。

面向21世纪,适应医学药学发展的要求,承担起患者监护中的责任,为药师在患者治疗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机遇,也是挑战。

另外,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医疗保险制度的出台和对药品收入在医疗保险制度中的规定要求必须重视合理用药,避免造成药品浪费,减少患者经济负担,逐步实施药学监护实践,推动我国医院药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吴永佩.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

[2] Heple CD, Strand LM. Opportumities and resplnsibil ities in pharceutical care[J]. Am J Hosp pharm,1990,47:533.

[3] 余自我,王宏图,张楠森.药学监护实践――21世纪中国药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6):355.

新形势下医院药学发展的要求与转变【2】

[摘要]新形势下,笔者就临床药学管理思想,电脑网络化管理,信息与咨询服务,提高药师专业知识等方面分析医院药学面临的要求和转变。

关键词:临床药学网络化管理信息服务专业知识

随着科技进步与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用药需求不断增加。

面对新形式的发展与变化,现代医院药学如何转变职能、拓宽药学服务的内容、转变药学人员的思想观念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是对医院药学发展的一个挑战。

医院药学要正确处理并兼顾国家、患者、医院三者的利益,通过医、药、护三方密切合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药品使用中体现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开展药学技术服务。

笔者在多年的药师工作实践中,积极思考,总结经验,认为新形势下医院药学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转变。

1建立临床药学管理思想

传统的医院工作模式使药学专业人员的职能停留在技术含量较低的事务性工作上,医院领导对医院药学重视不够,这为临床药学的发展造成了困难。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医院应定期安排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师学习必要的临床医学知识。

使之在科室轮转,参与管理患者,处理医嘱和药物治疗,增进医、药、护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医院药师的药学服务水平,推动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

事实上临床药学已经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通过药师进入临床,协助医师提出个体化给药方案,并监测患者的整个用药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

药师走向临床,医药结合,参与合理用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这是临床药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加速临床药学发展的关键。

培养专职临床药师长期深入病房参与药物治疗,发挥药学所长,积极培养药师走向临床与医师合作,为病人药物治疗服务,加快临床药学发展。

通过药学与临床医学的有效结合而实施医院药学及药学监护工作,药师的工作才不再是单纯地保证药品质量,而是以病人为中心,与医师合作共同保证服务质量。

即根据各个医院的特色和技术要求,将药学实践工作尽可能与临床分科接轨,划分为专科药师,以便提供相应的高质量的药学服务。

2进一步加强电脑网络化管理

目前我国医疗行业已基本进入电脑全程化管理。

从药品入库开始基本实现了电算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药品管理方面,由于数量完全在控制之下,不仅可以减少无意的浪费,还可以杜绝工作人员私用和盗用。

在提高服务质量方面,减少了病人看病的环节,使整个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水平,从而整体提高了服务质量。

同时,为了加强医疗管理和工作需要,药品电脑管理系统程序须不断完善与更新,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和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电脑用于药品管理,主要是药库和药房药品等,应加强提高计算机药品系统程序,实施全程电算化管理,促使药房药品数量、金额双向管理,避免收费处划价的药品库存不稳定。

3加强药物信息、咨询工作,开展信息资料交流和咨询服务

药物信息交流及咨询服务是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医院,这方面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

但从发展来看,不仅是选择、储备各种医药书刊、杂志及资料供药学人员参考和编写定期刊物供院内医务人员参考,如何扩大服务范围,值得研究,例如编制本院病人用的药品资料,为药事委员会编写和修改本院处方集,提供拟增添的新药系统资料与原有同类药物相比和价格分析,汇总有关物药不良反应资料,供增删药品品种参考。

提供有关药物及医疗保健方面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信息,将有关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帮助医药人员在为病人治疗、科研、学术活动中提供服务,建立院内计算机联网的药物咨询系统,开展咨询服务,争取与院外药物信息交流。

4不断提高药师的药学专业知识

促进合理用药是药学服务的核心内容,药物则是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载体。

所以药师必须加强药物结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机制等知识的学习,并在为病人提供药学服务同时,要积极参与药物不良反应监察、药物流行病学研究、药物经济学分析、药物利用评价、新药开发等相关课题的研究,不断拓展医院药学领域的深度和广度。

作为综合性医院的药师还应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有义务为实习生、进修生、医护人员开展学术讲座及至整个社会进行临床药学普及知识教育。

总之,在新的形式下,医院药学需要在制度上做相应的转变,以及严格要求药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满足科技进步与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宝霞.临床药学各论[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1999.

[2] 王茜,朱立勤.提高新时期现代化.医院药学的服务质量[J].天津药学, 2008, 20(6): 49-50.

[3] 张琦媛,关于县级医院药学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医院管理,1007-8517 (2010) 02-0203-01.

[4] 蒋亚萍.加强医院药学管理创新医院药学服务[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2):106-108.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关于药学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要: 结合本学院近几年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采取的措施,从毕业论文选题和内容方面,分析了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指出实验研究型论文质量较高,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及综述性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选题不当、开题报告内容笼统、论文内容抄袭、剽窃现象严重、文本不规范和答辩时间匆促,提出了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 中药学;毕业论文;选题

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我校中药学专业每年有毕业生八九百人,为了适应就业的新形势,学校将毕业实习时间从第八学期提前到第七学期的下半学期,即每年的11月初至次年的3月底,4月份结束实习,写论文并进行答辩。为了保证论文质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实习实践机会,学校建立了多个实习基地及合作单位,并为毕业实习规范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工作流程。在毕业实习前,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印发实习手册,还为每个校外实习的学生配备了论文指导校内导师(也称二导),论文质量比以前有所规范和提高。然而从近两届毕业生的论文选题和内容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改进。

一、毕业论文现状

学校要求中药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必须写论文,一人一题,不能只写综述。对2010届和2011届学生毕业论文的调查发现,实验研究型论文占,课题主要来源于老师或实习单位,分别为和。实习单位主要是本校内各个教研室、药检所、研究所和部分大型药企。实验研究型论文普遍质量较好,抄袭现象少,内容跟专业密切结合,学生了解选题的目的意义,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工作量较大。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占,大部分为学生自己选题及跟指导老师共同选题,实习单位主要是医院药房、医药公司、部分药厂和药店等,内容主要包括药厂生产工艺分析、医院药品处方分析、中药质量管理、药品经营或销售、调查报告等,仍然有的论文属于文献综述,其他类型占。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和综述型论文质量参差不齐,抄袭现象严重,很多学生承认论文结论意义不大,只是应付。下面重点分析该部分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题不当。毕业论文选题应结合科研、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选好题是完成一篇高质量毕业论文的关键。由于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很少接触到毕业论文研究的相关教育和培训,大部分学生对如何选题、什么是与专业相符的毕业论文内容根本不了解。部分校外实习单位缺乏有经验的毕业论文指导人员,没有办法对论文的选题和写作做出指导。有些学生平时对一些问题没有思考、钻研,没有自己感兴趣或有一定资料积累的课题,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显得十分被动,随意选一些验证性、总结性或概况性的题目,既缺乏创新性,又缺乏理论价值和应用背景。有些学生的论文题目过大、过深,不适合本科生来完成。如:“中药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某类疾病中药处方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分析”等。部分选题题目不够严谨、精炼,没有内容支撑,如“OTC类成人感冒药物的使用状况分析”;部分选题与专业相关性相差太远,如“药品营销计划”、“某类药物销售手段分析”等;一些选题内容太简单,工作量不饱满,如“药店计量工具调查与分析”,只分析了三四种计量工具。

2.开题报告内容笼统,不符合要求。确定选题后,学生应进行开题工作准备,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并形成开题报告。许多学生随意选个题目,不了解课题研究目的,不知道怎样利用实习单位的条件,结合实际收集相关资料或数据,即使有资料,也不懂得要分析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部分开题报告选题依据不够翔实,研究内容简单,研究方案只是查阅文献或调查问卷;有些开题报告中,研究内容和题目、目的不相符;部分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连基本的查资料都不会,对选题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缺少分析,参考文献太少、引用的文献太旧;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写作技能和技巧,开题报告语句不通畅,表述不清;有些研究方案过于详细,连实验结果和具体实验数据都写好了,说明开题报告是抄袭文献或是在论文完成后写的,不真实。个别指导老师也存在责任心不强,马虎应付的现象,在开题报告审核具体意见中,或空白,或过于简单。

3.论文内容抄袭、剽窃现象严重。一些实习单位,如医院药房或药店,每年都要接收4到8名学生实习,指导老师没有那么多题目给学生,论文内容重复、简单,甚至出现“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学生原创论文的比重逐年下降,很多学生上网搜索了同主题的文章,然后复制、粘贴、整理后就形成了一篇所谓的论文,甚至连图表都是整体复制,没有修改。由于学校规定不能写综述,学生在实习单位能得到的数据资料有限,很多论文的数据只有两三个表,且数据没有实际意义,其余分析内容都是抄袭文献或书籍。如“某某病临床常用中成药分析”或“治疗某某病中药处方分析”,学生只是统计了病患性别、年龄、处方药味或某个药物的出现频率,缺乏临床医学知识,不能对处方进行深入或有针对性的分析,又不了解病症病因,论文得不到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例如不同类型处方单味药出现频率最大的是甘草,因为甘草是各种处方中的调和药,这个结论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在保健品公司或药店实习的很多学生,苦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收集数据,论文多数写调查报告,但调查问卷设计简单、不科学,收集的范围和份数也不足,甚至出现伪造数据的情况,为了凑够论文字数,结果分析部分的内容多是抄袭文献,往往出现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结果分析及结论不相关的情况。

4.论文文本不规范。论文摘要一般应说明主要研究什么问题,通过何种研究方法得到了什么研究结论等研究内容,但有些学生的论文摘要,200~300字中,大约有一半用在情况说明、写作意义上,没能反映论文中心内容。说明学生缺少相关写作训练,不了解科技论文写作要求。部分论文存在数据来源注明不规范、图表数据来源、表题文字说明等内容不统一的问题;有些图表缺少编号或缺少表题、图题,有些图中曲线没有标注单位;少数论文题目与论文内容不一致,论文中普遍存在错别字现象。   5.论文答辩时间匆促,存在形式主义。组织答辩是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答辩教师可全面检查学生的论文质量,使学生全面回顾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指出论文的成效与不足,锻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10届和11届学生的调查中,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论文答辩有必要,且基本达到交流和完善论文的目的。学生普遍承认论文答辩的作用在于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论文的重视程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和增长学生见识,少数同学认为论文答辩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有30%的学生认为论文答辩无太大必要性或完全无必要。的同学认为没有达到论文交流目的,承认论文答辩是形式主义的有9%。原因在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工作量很大,每个答辩小组一天要完成五六十名学生的`答辩任务,每个学生答辩时间过短,非常匆忙,影响整体答辩效果,也影响了实习成绩的客观评价,部分认真准备的学生来不及充分展示其论文结果。最后学生基本都能通过答辩,给学生造成毕业论文可以应付的印象。

三、改革设想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结合几年来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体会,提出以下建议:

1.实习前开展选题讲座和相应的培训。近年来学生就业压力大,择业时间提早,很多学生提前和单位签订合同,有些用人单位提前让毕业生上岗,致使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只是应付,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证。有必要在大三期末及大四实习前,进行多种形式的讲座及选题培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毕业论文是整个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论文抄袭、造假是很严重的错误。必须使学生明确,什么样的论文内容才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

2.改革毕业论文选题制度,提供课题选择范围。中药学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单位主要有:药品研发或生产单位、中药材、药品或保健品市场推销、销售单位、医院药房、药品注册及管理单位等。部分实习单位缺乏毕业实习指导人员,也没有那么多课题供学生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求全部学生写实验型或研究型论文,势必加重学生抄袭、剽窃现象。学校有必要在实习前,给学生提供一些范文(从开题报告到毕业论文)和课题选择范围,让学生了解不同实习单位可以有哪些选题方向,在实习开始时可以有意识地收集资料或数据。同时要允许学生根据不同单位实习岗位的实际,写不同方面的论文,毕业论文应该允许学生写实习报告,其选题能运用本专业知识,结合实习岗位实际,分析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可以。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而不是弄虚作假,这一点非常重要。

3.设立奖惩机制,提高教师责任心。个别教师指导的实习学生人数较多,不可避免地出现指导不到位的现象。有些硕士研究生导师,把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工作全部交给研究生来做,由于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有限,不能给学生明确的修改意见和及时的答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院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还可通过奖惩机制,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增强其责任心,同时要建立毕业论文工作评比表彰制度,表彰论文优秀的学生,也表彰负责任的指导老师。

4.重视论文答辩环节,杜绝弄虚作假行为。针对学生人数太多的问题,建议不要求全部学生都参加答辩,优秀论文或实验性论文进行答辩,其他论文随机抽选三分之一,使答辩时间充足,不走过场。答辩要严格把关,不允许不合格论文蒙混过关,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明显抄袭、弄虚作假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答辩不通过的允许进行二次、三次答辩(就像补考)。答辩小组要及时公布答辩成绩或结果。

5.规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管理。尽管学校有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详细的工作流程,但流程太繁琐,表格太多,执行时又不够严谨和规范,缺乏对整个过程的有效监控,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建议学校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表格,减轻学生和老师的负担,并对学生自己选择的实习单位进行遴选,不符合带教资质的单位不批准学生去实习。同时创造条件鼓励校内老师多接纳学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老师的科研实验,有利于提高论文质量。

药学毕业论文非实验性研究

药学的毕业论文写法如下:

谈怎么写之前,先说写哪一类,我给你分开来说。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分综述类、调研类和实验类。药学专科毕业论文可以写综述类或者实习报告。

药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有数据分析,只能写调研类和实验类,且大部分学校会要求写实验类。调研类毕业论文,可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进行分析。

也可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例如医院某一段时间处方用药的分析)实验类毕业论文,分药剂、药分、药化、药理等实验,选题也各不相同。

一般制备工艺和质量研究类较容易。实验类毕业论文关键是要有实验数据和图谱,这点你也可去药标网求助。毕业论文一般都要求实验类了,在校的去找有课题能带实验的老师,感兴趣有招人就可以。校外实习的话能去药检所的就去,不能的去能提供课题的药企qc岗。

药学学子的课程主要以研究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药学毕业论文分类:

一、药学专业毕业论文分综述类、调研类和实验类。

二、药学专科毕业论文可以写综述类或者实习报告。

三、药学本科毕业论文要求有数据分析,只能写调研类和实验类,且大部分学校会要求写实验类。调研类毕业论文,可通过调查问卷收集数据进行分析,也可对已有的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例如医院某一段时间处方用药的分析)。

四、实验类毕业论文,分药剂、药分、药化、药理等实验,选题也各不相同。一般制备工艺和质量研究类较容易。

药学论文是药学工作者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的重要体现。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药学本科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医院药学服务状况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人们健康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要求有用药知情权和用药选择权;另外,药品分类制度的实行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乐于采取自我药疗的手段来进行保健与治疗。

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如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保证用药的安全与效果,提供全面的药学服务,已经成为了广大医药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药学服务的现状

药学服务体系未形成 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有了比较完善的药学服务的概念与体系,并且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与之相适应,同时还有相应的行业自律的管理机制来弥补法律规定上的不足。

而药学服务这个概念引入我国的时间还不久,当前药学服务的研究还处于初始阶段,大家对药学服务的认识还不够,药学服务体系在我国还是一个空白。

药学服务机构不完善 提供药学服务的一个重要场所是医院药房,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医院药房进行的仍然是简单的制剂、处方调配、发药的工作,仍然停留在传统的、封闭的、被动的服务模式上。

医院药房的药师在工作中缺乏与医师和患者的交流沟通,不能主动地参与药学服务工作。

社会药房作为另一个提供药学服务的重要场所,在欧美发达国家也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

在我国,有相关数据表明,药品供应重心正逐步地由医院药房向社会药房转移,民众日常使用的药品有一半来自医院外药房的比例。

在这种情况下,社会药房更应该发挥药学服务的作用,但是实际情况非常不令人满意。

目前,我国社会药房的药师主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药物销售上,对如何做好药学服务及其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服务范围狭窄,缺乏深度和广度,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众用药的质量、效果和安全。

药学服务提供者整体素质堪忧 作为药学服务提供者的药师,整体素质堪忧。

在最近的一次对执业药师调查的数据显示,的被调查人员对于常用OTC 药物的使用方法比较熟悉;的人认为能够准确理解开方者的意图, 并按照要求调配处方; 的人认为熟悉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的人认为熟悉常用抗菌药物的治疗周期。

这表明多数被调查者的工作还处于药师工作比较初始的审核、调配处方阶段,缺乏提供药学服务所要求的能力,在提供药学服务方面还存在相当的困难。

2药学服务开展不力的原因

药学服务起步晚,缺乏制度保障 我国,传统药学工作理念现在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而药学服务的理念进入我国也不过短短数年,影响甚微。

直至2003年2月25日,我国第一个与药学服务相关的行业规范《优良药房工作规范(试行)》(GPP)才由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发布。

而相关的法律法规至今也还没有能够制定出来。

缺乏国家法律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仅靠一部行业规范来推动药学服务的发展确实举步维艰。

药学服务提供机构对药学服务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医院长期以来"重医轻药",医院药房工作质量的评价标准并没有将药学服务质量纳入其中,主要以药品供应以及药房经济效益情况为依据。

对药师工作的评价也不考虑药物治疗效果。

这使得药房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更重视药品的供应,而不是如何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

而社会药房的发展仍在起步阶段,对市场经济体制下竞争与发展的规律认识不够,在经营上以经济效益为重,对药学服务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缺少开展药学服务的氛围。

大部分社会药房药师的工作以销售为主,有的地方甚至让药师当起了"药托"。

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与选拔机制存在问题 我国药学高等教育一直沿袭前苏联过于学术化的培养方式,药学课程的设置以化学为主干,知识系统主要是为科学研究服务。

而生物医学课程所占比例很小,导致学生生物医学知识欠缺。

同时,药学学生临床实习时间普遍不足甚至没有,这很不利于对学生实际处理合理用药问题能力的培养。

药学服务要求药师不仅要懂得药学知识,还应该懂得医学,管理学的知识,并且还要具有较强的与医生和患者交流的能力。

以目前的药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不足使他们对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感到力不从心,只能充当"药品售货员"的职能。

另外,作为药师选拔机制中重要一环的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也存在明显的缺陷,其内容的设置偏重于工业生产及大化学知识方面,忽略了临床用药、药房咨询、用药指导等方面的知识考核。

这种机制很不利于选拔具有药学服务能力的专业人才,也使得执业药师资格的获得者不重视临床实践,导致我国执业药师普遍缺乏面向患者提供药学服务的能力,对于处方药物是否会发生相互作用,剂量是否正确等问题,缺乏审核把关的能力。

3解决开展药学服务困境的对策

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药学服务体系 借鉴国外的实践经验,确立一套药学服务标准化方法指导原则。

以WHO的GPP的主要内容与要求为依托,参考发达国家的药学服务相关规范,结合我国目前医疗改革的实际情况,制定一系列与药学服务相关的法律规范与行业规范。

根据医院药房与社会药房各自的特点,确定相应的药学服务实施的量化指标。

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使有关各界充分认识药师在患者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和实施药学服务能够给患者和社会带来的益处。

全方位推动我国药学服务事业的发展。

转变观念,建立新的药房工作制度 无论医院药房还是社会药房,都应该明确这一点,药房其实不只是卖药,在销售药品的同时,还应把健康提供给消费者。

充分认识到提高药学服务质量不但可以使消费者获得更好的治疗与保健,同时也可以提高单位自身的竞争力。

将药学服务纳入药师的评价体系,以GPP为指导,重新构建药房的服务规范。

根据医院药房和社会药房的不同情况设置各自专门的药学服务区域,配备相应设施,安排专职药师,提供相应服务。

改革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与选拔机制 优化教学计划,改革传统教育模式。

调整化学类课程内容与学时,增加生物医学课程,临床基础课程以及管理类课程,使药学教育模式由"化学模式"转为"生物医学-管理学-药学"模式。

增加临床实习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机会直接面对患者,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参与建立患者药历,对治疗药物进行监测等工作,培养他们的药学服务意识与能力。

新形势下医院药学发展的要求与转变

【摘要】 随着医药卫生改革和现代制药技术的发展,医院药学逐渐由以往的单一供应服务型模式向科技服务型扩展,从传统的药品调配到参与临床的合理用药是药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医院药学工作面临新的挑战和难得的机遇。

【关键词】 医院药学; 发展

在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医院药学已经逐渐成为药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之一。

医院药学的发展,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有着直接影响,时刻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药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

本文从药学发展的几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探讨如下。

1 医院药学的概念

医院药学是研究、实践医院药品供应、药事管理、药物制剂、药学技术和以患者为中心、药品为手段,运用药学专业知识指导、参与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药物治疗方案[1]。

医院药学包括下列专业:药品调剂、药品供应、药物制剂、药品检验、临床药学、临床药理、药事管理、药物研究等。

其内容涉及化学、物理学、药理学、药剂学、临床医学、治疗学、生物学、临床检验学、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信息学、法学和伦理学等学科。

医院药学这一概念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由美国提出的,现已广泛为世界各国所接受,我国在80年代才明确提出这一概念。

2 医院药学的发展阶段

随着社会化的前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医学药学事业有了很大的进步。

医院药学的形成和发展可分为3个阶段。

传统药学阶段 传统的药师服务是按方配发药品。

在配方服务岗位上,药师的责任主要是认清处方、保证质量和交待清楚用法,通过发药窗口与患者接触。

药剂科的工作就是保障药品供应、调配简单制剂。

医院药学服务阶段 此阶段的特点是以合理用药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

自70年代末临床药学概念引入我国以来,全国各医院根据自己的特点积极开展了临床药学实践。

临床药学的兴起是药师服务的一次突破。

药师与临床结合,参与药物治疗,推动合理用药。

在药师与患者关系方面突破了原来配方的局限,关系到患者的用药方案,调剂工作由传统窗口供应服务型向技术服务型转变。

药学监护阶段 90年代初,美国Minnesota大学药学院Hepler和Srtand教学提出了药学监护(Pharmaceuical Care, PC)的概念[2],这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医院药学界的广泛关注。

按照最初定义,药学监护是提供负责的药物治疗,目的在于实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既定结果。

这些结果包括:(1)治愈疾病;(2)消除或减轻患者的症状;(3)阻止或延缓疾病进程;(4)预防疾病或症状的发生[3]。

指出药学监护具有3种职能,即识别潜在的和实际存在的药物问题的发生。

美国《医院药师协会》药学监护的统一定义是:药师的使命是提供药学监护。

药学监护是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关心照顾,目的是获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确定结果。

由于上述定义不够完善,又作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新的定义为“药学监护是执业者(如临床药师)对患者药物有关需要承担责任并为满足这些需要负责实践”。

PC强调药师在药物治疗中必须承担责任,要求医院药学的各个环节都要以患者为中心,药品为手段,运用药学专业技术知识来开展工作、提供服务。

例如,用艾绒不仅达到治疗的目的,还要考虑到患者生存的质量;解除患者用药顾虑,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宣传药物的正确使用,防止药品不良反应;如何减轻患者负担等。

“PC”这一概念的出现,标志着医院药学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代。

人们开始明确医院药学专业的发展方向,认识到医院药学实践必须由过去“以产品为中心”的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模式,即从“对物”转变为“对人”,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在药房)等候服务为上门(病房、门诊)为患者服务。

PC要求药师必须去临床,成为药学治疗小组成员,直接接触患者,参与临床药学治疗,并对患者的药物治疗结果承担责任。

也就是说,医师和护士合作共同对患者的健康负责。

药学监护与医疗监护、护理监护一样,是为了满足患者需要,是强调患者药物治疗有关的需要。

药师需要弄清楚患者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包括非处方药物OTC),根据患者的情况,评估用药是否合理有效,制定治疗方案,并对治疗的进展情况定期随访。

药师必须学会如何确定患者的药物治疗需要及如何制定满足这些需要的监护计划。

近年来,国外医院药学学科发展突飞猛进,逐步从多年来医院药学的单一供就服务型模式向科技服务型发展,以患者为本,向临床延伸。

药学部(药剂科)在医院是技术职能部门,不是单纯“买卖药品”。

结合到笔者所在医院,自从开展临床药学以来,药剂科、临床药学室做了大量服务于临床的工作,如:首先建立了由医师、临床药师和护士组成的临床治疗团队,开展起了具体的临床合理用药工作;参与临床药物治疗,进行个体化药物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开展药学查房,为患者提供药学专业技术服务;参加查房、会诊、病例讨论和疑难、危重患者的医疗救治,协同医师做好药物使用与遴选;对临床药物治疗提出意见或调整建议,与医师共同探讨对药物的治疗方案。

开展了使用抗生素专项整治工作,已进行了临床应用监测,对临床大夫实施了处方点评与超常预警,从而促进了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同时,掌握与临床用药相关的药物信息,提供用药信息与药学咨询服务,向公众宣传合理用药知识,真正使临床药师在治疗患者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未来医院药学发展方向主要是药学监护。

面向21世纪,适应医学药学发展的要求,承担起患者监护中的责任,为药师在患者治疗中发挥作用提供了机遇,也是挑战。

另外,我国医疗制度的改革,特别是医疗保险制度的出台和对药品收入在医疗保险制度中的规定要求必须重视合理用药,避免造成药品浪费,减少患者经济负担,逐步实施药学监护实践,推动我国医院药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吴永佩.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

[2] Heple CD, Strand LM. Opportumities and resplnsibil ities in pharceutical care[J]. Am J Hosp pharm,1990,47:533.

[3] 余自我,王宏图,张楠森.药学监护实践――21世纪中国药师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0,20(6):355.

新形势下医院药学发展的要求与转变【2】

[摘要]新形势下,笔者就临床药学管理思想,电脑网络化管理,信息与咨询服务,提高药师专业知识等方面分析医院药学面临的要求和转变。

关键词:临床药学网络化管理信息服务专业知识

随着科技进步与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用药需求不断增加。

面对新形式的发展与变化,现代医院药学如何转变职能、拓宽药学服务的内容、转变药学人员的思想观念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是对医院药学发展的一个挑战。

医院药学要正确处理并兼顾国家、患者、医院三者的利益,通过医、药、护三方密切合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药品使用中体现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以合理用药为核心,开展药学技术服务。

笔者在多年的药师工作实践中,积极思考,总结经验,认为新形势下医院药学发展必须做到以下几点转变。

1建立临床药学管理思想

传统的医院工作模式使药学专业人员的职能停留在技术含量较低的事务性工作上,医院领导对医院药学重视不够,这为临床药学的发展造成了困难。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发展,医院应定期安排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药师学习必要的临床医学知识。

使之在科室轮转,参与管理患者,处理医嘱和药物治疗,增进医、药、护间的沟通交流,提高医院药师的药学服务水平,推动临床药学工作的发展。

事实上临床药学已经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通过药师进入临床,协助医师提出个体化给药方案,并监测患者的整个用药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临床疗效。

药师走向临床,医药结合,参与合理用药,保证病人用药安全有效,这是临床药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加速临床药学发展的关键。

培养专职临床药师长期深入病房参与药物治疗,发挥药学所长,积极培养药师走向临床与医师合作,为病人药物治疗服务,加快临床药学发展。

通过药学与临床医学的有效结合而实施医院药学及药学监护工作,药师的工作才不再是单纯地保证药品质量,而是以病人为中心,与医师合作共同保证服务质量。

即根据各个医院的特色和技术要求,将药学实践工作尽可能与临床分科接轨,划分为专科药师,以便提供相应的高质量的药学服务。

2进一步加强电脑网络化管理

目前我国医疗行业已基本进入电脑全程化管理。

从药品入库开始基本实现了电算化,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药品管理方面,由于数量完全在控制之下,不仅可以减少无意的浪费,还可以杜绝工作人员私用和盗用。

在提高服务质量方面,减少了病人看病的环节,使整个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医疗水平,从而整体提高了服务质量。

同时,为了加强医疗管理和工作需要,药品电脑管理系统程序须不断完善与更新,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和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电脑用于药品管理,主要是药库和药房药品等,应加强提高计算机药品系统程序,实施全程电算化管理,促使药房药品数量、金额双向管理,避免收费处划价的药品库存不稳定。

3加强药物信息、咨询工作,开展信息资料交流和咨询服务

药物信息交流及咨询服务是临床药学的重要内容,在我国医院,这方面工作已有一定的基础。

但从发展来看,不仅是选择、储备各种医药书刊、杂志及资料供药学人员参考和编写定期刊物供院内医务人员参考,如何扩大服务范围,值得研究,例如编制本院病人用的药品资料,为药事委员会编写和修改本院处方集,提供拟增添的新药系统资料与原有同类药物相比和价格分析,汇总有关物药不良反应资料,供增删药品品种参考。

提供有关药物及医疗保健方面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信息,将有关资料加以综合分析,帮助医药人员在为病人治疗、科研、学术活动中提供服务,建立院内计算机联网的药物咨询系统,开展咨询服务,争取与院外药物信息交流。

4不断提高药师的药学专业知识

促进合理用药是药学服务的核心内容,药物则是药师开展药学服务的载体。

所以药师必须加强药物结构、理化性质、药理作用机制等知识的学习,并在为病人提供药学服务同时,要积极参与药物不良反应监察、药物流行病学研究、药物经济学分析、药物利用评价、新药开发等相关课题的研究,不断拓展医院药学领域的深度和广度。

作为综合性医院的药师还应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有义务为实习生、进修生、医护人员开展学术讲座及至整个社会进行临床药学普及知识教育。

总之,在新的形式下,医院药学需要在制度上做相应的转变,以及严格要求药师的专业技术水平,才能满足科技进步与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严宝霞.临床药学各论[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1999.

[2] 王茜,朱立勤.提高新时期现代化.医院药学的服务质量[J].天津药学, 2008, 20(6): 49-50.

[3] 张琦媛,关于县级医院药学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J].医院管理,1007-8517 (2010) 02-0203-01.

[4] 蒋亚萍.加强医院药学管理创新医院药学服务[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0,17(2):106-108.

非实验性论文药学

药学是连接健康科学和化学科学的医疗保健行业,它承担着确保药品的安全和有效使用的职责。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药学毕业论文5000字,供大家参考。

一、实验室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

(一)规模较小

实验室隶属于教研室,只供教研室开设的教学课程使用。

各个实验室自成体系,彼此独立分散,致使实验室在数量上不断膨胀,规模小,且重复建设多,综合优势难以形成;由于资金短缺,各实验室无法购买较高级的大型仪器设备,无力更新过时的设备,

只能重复购置小型仪器设备,无法形成教学、科研上的综合优势。

这种管理体制落后、小而全、资源利用率低的实验室模式造成了人、财、物资源的重复投入,已无法适应现代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实验室资源管理效率低,管理制度不明确

实验室各种资源的使用、配置、统计与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用手工操作工作量会很大,而且准确性低,容易积压浪费。

特别是低值易耗品的耗材统计,不可能每学期采购的都刚好够用,手工账本无法体现出结余之后的进账,变成每次进账都几乎在写同样的内容。

(三)不重视实验室专业技术队伍建设

以往的管理中,实验技术人员主要做辅助性工作,没有明确的工作量考核办法,现有的职称评定标准又很难认定他们的工作量;加上科研任务少,高水平的论文和科研成果难以产出,职称难以晋升,导致实验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缺乏职业发展动力;工作职责一刀切,分类管理措施不到位;实验技术人员的进修和业务培训一直得不到应有重视,缺乏系统的培养培训机制,发展严重受限,致使实验技术人员总体水平下降,跟不上教学改革发展需要。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对提高学校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的制约。

二、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

(一)进行实验室重构整合,优化实验教学体系

为了保障各项药学实验更有质量、更有效率地进行,应建立药学系精密仪器室,为师生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有利条件,将原来的基础化学实验室、无机化学实验室、有机化学实验室与天平室进行重构整合,

使其成为能同时服务多门学科的实验室,提高实验室的使用率。

还应建立库房,包括化学危险品库房、玻璃仪器和普通试剂库房两类。

库房应综合采光度、通风、防潮等因素来建设,靠近消防装置。

化学危险品库房存放的试剂具有一定危险性或易致毒,应严格保持通风干燥,严禁明火;玻璃仪器和普通试剂库房主要存放无毒且性质稳定的试剂、药材和普通玻璃仪器等,按性质分类摆放。

实验室的重构整合,能切实解决实验室建设条块分割、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一系列难题,做到资源共享,提高效益,促进学科间的交叉渗透与融合,为实验教学人才培养、深入开展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改革搭建了平台,为各专业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建设高素质实验技术队伍,提高实验教学管理水平

由于目前学科的相互交叉,实验室规模不断扩大,实验技术人员越来越紧缺,对现有实验技术人员应该进行专业培训,使其成为高素质技术人员多面手,可以独立完成多门实验课的准备。

应做到博采众长,兼容并蓄,可以将实验技术人员送到省内外兄弟院校进行为期半年或一年的脱产学习,在进修之前,必须安排每位成员的具体进修任务,规定参加某些考试,学习某些实验课程,掌握某些高精密仪器,

每位进修返校的实验技术人员,各方面能力都能大大提高,同时也能为本校实验室的教学管理引入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由此提高整个实验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快实验室教学与科研的发展脚步。

(三)建立智能型实验室网络管理系统

应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可以发挥计算机在监控实验室的运行、检索情报信息、掌握药品材料库存和采购信息、共享信息资源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创建智能型实验室网络管理系统,实现实验室管理的智能化是综合利用教学科研信息资源的最有效方法。

1.智能管理系统在实验仪器管理中的应用。

这是药学实验室常规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可以查看实验室运行状态如何,资源配置是否合理达标,有无积压浪费,做到实时跟踪管理。

根据每个实验室的实际需求来设计实用、科学的管理要求和措施,即以仪器设备的基本参数作为数据库建立查询系统,只需输入如品名、规格型号或用途等,便可即时查询到这种仪器设备的购入数量和时间、使用状况、操作说明书、技术性能、结构图以及维修记录等。

这不但有利于实验室的管理维护,也更方便教学和科研人员了解和使用仪器设备。

还能设计实验仪器预约系统,教学和科研人员可随时登录查阅所需仪器的各种信息,无需管理人员配合,不受时间限制,既能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又能降低管理成本。

2.智能管理系统在实验药品及材料管理中的应用。

使用计算机对实验低值易耗品进行实时登记,建立明细账目,实现仓储式规范化管理,做到对药品及材料出入量、药品库存量、实验经费、学期消耗等资料信息了如指掌,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可避免重复购置,

提高常用玻璃仪器的使用率和有限资金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实验药品及材料的管理是一种波动性很大的动态管理,应该把实验药品与消耗材料的库存记录表设计为一个自动更新的数据表,自动刷新库存量的记录。

这种管理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可以准确记录低值易耗品的采购、领用、库存,并联网接受各实验室预订计划,既能满足教学与科研需要,又可避免积压浪费。

三、加强药学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一)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完善实验室工作的各种管理规定,如材料低值易耗品管理办法,危险品管理规定,精密贵重仪器和大型设备管理规则,实验人员守则及实验室守则等一系列制度,汇编成册。

要不断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和水平,不断提高实验教学和科研质量,就必须有较为规范、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使教学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促进实验室高层次的建设发展。

(二)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实验技术人员是科学研究、教学实验的直接组织者和实施者,他们的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工作热情直接关系到教学及科研工作的进度和成果。

因此,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技术队伍是高校建设发展最有利的武器。

(三)加强实验设备与实验耗材的管理

实验室设备的管理涉及:仪器档案的建立,仪器专人负责制,仪器的标准操作文件的制定,使用登记本建立,定期保养与维护登记,仪器报废、转入制度等。

实验室建设应按教育部实验室评估标准开展工作,认真做好实验设备的资产登记、统计工作,对其建账建卡,进行定期维护保养,确保仪器设备正常使用。

仪器设备是我院的重要资源和保障,为了保证仪器正常运转,避免仪器损坏,我院仪器设备管理工作要不断加强、不断完善规范。

实验耗材的管理涉及:建立实验用品分类账,低值易耗品明细账,实验耗材领用登记制度,正确存放和保管化学试剂制度等。

实验室应根据试剂的性质、周围的环境及实验室的条件等分类存放,还要根据各类危险品的性质在存放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隔热、防潮、防晒等保护措施,防止试剂吸湿潮解、变质失效及标签脱落等,

同时也要防止有毒的挥发性化学试剂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物质的制备、萃取及重结晶提纯等实验中,应尽可能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代替挥发性有机溶剂。

环保理念已日益深入人心,在化学类实验管理中,化学实验绿色化这个课题需要进一步认真研究。

四、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是个涉及面较广的复杂问题,改革的开始不可能尽善尽美,但不改革创新就不会有出路。

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更应突出以人为本,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引进竞争机制,重视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综合素质,才能跟上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在新形势下保障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先进的实验条件和仪器设备、高素质的实验技术人员、现代化的管理是高校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迅猛发展的必要条件。

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至关重要,我院的药学实验室从建立之日起一直在不断摸索适合自身建设与管理的体制,其间面临的难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解决,实验教学改革正在不断加强,实验技术人员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关于药学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要: 结合本学院近几年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采取的措施,从毕业论文选题和内容方面,分析了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指出实验研究型论文质量较高,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及综述性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选题不当、开题报告内容笼统、论文内容抄袭、剽窃现象严重、文本不规范和答辩时间匆促,提出了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 中药学;毕业论文;选题

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我校中药学专业每年有毕业生八九百人,为了适应就业的新形势,学校将毕业实习时间从第八学期提前到第七学期的下半学期,即每年的11月初至次年的3月底,4月份结束实习,写论文并进行答辩。为了保证论文质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实习实践机会,学校建立了多个实习基地及合作单位,并为毕业实习规范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工作流程。在毕业实习前,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印发实习手册,还为每个校外实习的学生配备了论文指导校内导师(也称二导),论文质量比以前有所规范和提高。然而从近两届毕业生的论文选题和内容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改进。

一、毕业论文现状

学校要求中药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必须写论文,一人一题,不能只写综述。对2010届和2011届学生毕业论文的调查发现,实验研究型论文占,课题主要来源于老师或实习单位,分别为和。实习单位主要是本校内各个教研室、药检所、研究所和部分大型药企。实验研究型论文普遍质量较好,抄袭现象少,内容跟专业密切结合,学生了解选题的目的意义,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工作量较大。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占,大部分为学生自己选题及跟指导老师共同选题,实习单位主要是医院药房、医药公司、部分药厂和药店等,内容主要包括药厂生产工艺分析、医院药品处方分析、中药质量管理、药品经营或销售、调查报告等,仍然有的论文属于文献综述,其他类型占。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和综述型论文质量参差不齐,抄袭现象严重,很多学生承认论文结论意义不大,只是应付。下面重点分析该部分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题不当。毕业论文选题应结合科研、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选好题是完成一篇高质量毕业论文的关键。由于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很少接触到毕业论文研究的相关教育和培训,大部分学生对如何选题、什么是与专业相符的毕业论文内容根本不了解。部分校外实习单位缺乏有经验的毕业论文指导人员,没有办法对论文的选题和写作做出指导。有些学生平时对一些问题没有思考、钻研,没有自己感兴趣或有一定资料积累的课题,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显得十分被动,随意选一些验证性、总结性或概况性的题目,既缺乏创新性,又缺乏理论价值和应用背景。有些学生的论文题目过大、过深,不适合本科生来完成。如:“中药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某类疾病中药处方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分析”等。部分选题题目不够严谨、精炼,没有内容支撑,如“OTC类成人感冒药物的使用状况分析”;部分选题与专业相关性相差太远,如“药品营销计划”、“某类药物销售手段分析”等;一些选题内容太简单,工作量不饱满,如“药店计量工具调查与分析”,只分析了三四种计量工具。

2.开题报告内容笼统,不符合要求。确定选题后,学生应进行开题工作准备,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并形成开题报告。许多学生随意选个题目,不了解课题研究目的,不知道怎样利用实习单位的条件,结合实际收集相关资料或数据,即使有资料,也不懂得要分析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部分开题报告选题依据不够翔实,研究内容简单,研究方案只是查阅文献或调查问卷;有些开题报告中,研究内容和题目、目的不相符;部分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连基本的查资料都不会,对选题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缺少分析,参考文献太少、引用的文献太旧;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写作技能和技巧,开题报告语句不通畅,表述不清;有些研究方案过于详细,连实验结果和具体实验数据都写好了,说明开题报告是抄袭文献或是在论文完成后写的,不真实。个别指导老师也存在责任心不强,马虎应付的现象,在开题报告审核具体意见中,或空白,或过于简单。

3.论文内容抄袭、剽窃现象严重。一些实习单位,如医院药房或药店,每年都要接收4到8名学生实习,指导老师没有那么多题目给学生,论文内容重复、简单,甚至出现“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学生原创论文的比重逐年下降,很多学生上网搜索了同主题的文章,然后复制、粘贴、整理后就形成了一篇所谓的论文,甚至连图表都是整体复制,没有修改。由于学校规定不能写综述,学生在实习单位能得到的数据资料有限,很多论文的数据只有两三个表,且数据没有实际意义,其余分析内容都是抄袭文献或书籍。如“某某病临床常用中成药分析”或“治疗某某病中药处方分析”,学生只是统计了病患性别、年龄、处方药味或某个药物的出现频率,缺乏临床医学知识,不能对处方进行深入或有针对性的分析,又不了解病症病因,论文得不到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例如不同类型处方单味药出现频率最大的是甘草,因为甘草是各种处方中的调和药,这个结论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在保健品公司或药店实习的很多学生,苦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收集数据,论文多数写调查报告,但调查问卷设计简单、不科学,收集的范围和份数也不足,甚至出现伪造数据的情况,为了凑够论文字数,结果分析部分的内容多是抄袭文献,往往出现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结果分析及结论不相关的情况。

4.论文文本不规范。论文摘要一般应说明主要研究什么问题,通过何种研究方法得到了什么研究结论等研究内容,但有些学生的论文摘要,200~300字中,大约有一半用在情况说明、写作意义上,没能反映论文中心内容。说明学生缺少相关写作训练,不了解科技论文写作要求。部分论文存在数据来源注明不规范、图表数据来源、表题文字说明等内容不统一的问题;有些图表缺少编号或缺少表题、图题,有些图中曲线没有标注单位;少数论文题目与论文内容不一致,论文中普遍存在错别字现象。   5.论文答辩时间匆促,存在形式主义。组织答辩是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答辩教师可全面检查学生的论文质量,使学生全面回顾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指出论文的成效与不足,锻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10届和11届学生的调查中,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论文答辩有必要,且基本达到交流和完善论文的目的。学生普遍承认论文答辩的作用在于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论文的重视程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和增长学生见识,少数同学认为论文答辩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有30%的学生认为论文答辩无太大必要性或完全无必要。的同学认为没有达到论文交流目的,承认论文答辩是形式主义的有9%。原因在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工作量很大,每个答辩小组一天要完成五六十名学生的`答辩任务,每个学生答辩时间过短,非常匆忙,影响整体答辩效果,也影响了实习成绩的客观评价,部分认真准备的学生来不及充分展示其论文结果。最后学生基本都能通过答辩,给学生造成毕业论文可以应付的印象。

三、改革设想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结合几年来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体会,提出以下建议:

1.实习前开展选题讲座和相应的培训。近年来学生就业压力大,择业时间提早,很多学生提前和单位签订合同,有些用人单位提前让毕业生上岗,致使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只是应付,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证。有必要在大三期末及大四实习前,进行多种形式的讲座及选题培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毕业论文是整个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论文抄袭、造假是很严重的错误。必须使学生明确,什么样的论文内容才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

2.改革毕业论文选题制度,提供课题选择范围。中药学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单位主要有:药品研发或生产单位、中药材、药品或保健品市场推销、销售单位、医院药房、药品注册及管理单位等。部分实习单位缺乏毕业实习指导人员,也没有那么多课题供学生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求全部学生写实验型或研究型论文,势必加重学生抄袭、剽窃现象。学校有必要在实习前,给学生提供一些范文(从开题报告到毕业论文)和课题选择范围,让学生了解不同实习单位可以有哪些选题方向,在实习开始时可以有意识地收集资料或数据。同时要允许学生根据不同单位实习岗位的实际,写不同方面的论文,毕业论文应该允许学生写实习报告,其选题能运用本专业知识,结合实习岗位实际,分析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可以。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而不是弄虚作假,这一点非常重要。

3.设立奖惩机制,提高教师责任心。个别教师指导的实习学生人数较多,不可避免地出现指导不到位的现象。有些硕士研究生导师,把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工作全部交给研究生来做,由于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有限,不能给学生明确的修改意见和及时的答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院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还可通过奖惩机制,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增强其责任心,同时要建立毕业论文工作评比表彰制度,表彰论文优秀的学生,也表彰负责任的指导老师。

4.重视论文答辩环节,杜绝弄虚作假行为。针对学生人数太多的问题,建议不要求全部学生都参加答辩,优秀论文或实验性论文进行答辩,其他论文随机抽选三分之一,使答辩时间充足,不走过场。答辩要严格把关,不允许不合格论文蒙混过关,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明显抄袭、弄虚作假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答辩不通过的允许进行二次、三次答辩(就像补考)。答辩小组要及时公布答辩成绩或结果。

5.规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管理。尽管学校有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详细的工作流程,但流程太繁琐,表格太多,执行时又不够严谨和规范,缺乏对整个过程的有效监控,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建议学校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表格,减轻学生和老师的负担,并对学生自己选择的实习单位进行遴选,不符合带教资质的单位不批准学生去实习。同时创造条件鼓励校内老师多接纳学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老师的科研实验,有利于提高论文质量。

非实验性医学论文

古典文学常见论文一词,谓交谈辞章或交流思想。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下面是关于药学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摘要: 结合本学院近几年为提高毕业论文质量采取的措施,从毕业论文选题和内容方面,分析了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的现状,指出实验研究型论文质量较高,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及综述性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选题不当、开题报告内容笼统、论文内容抄袭、剽窃现象严重、文本不规范和答辩时间匆促,提出了改革的设想。

关键词: 中药学;毕业论文;选题

中药学专业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我校中药学专业每年有毕业生八九百人,为了适应就业的新形势,学校将毕业实习时间从第八学期提前到第七学期的下半学期,即每年的11月初至次年的3月底,4月份结束实习,写论文并进行答辩。为了保证论文质量,让每个学生都有实习实践机会,学校建立了多个实习基地及合作单位,并为毕业实习规范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和工作流程。在毕业实习前,召开学生动员大会,印发实习手册,还为每个校外实习的学生配备了论文指导校内导师(也称二导),论文质量比以前有所规范和提高。然而从近两届毕业生的论文选题和内容来看,还存在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与改进。

一、毕业论文现状

学校要求中药学专业本科毕业实习必须写论文,一人一题,不能只写综述。对2010届和2011届学生毕业论文的调查发现,实验研究型论文占,课题主要来源于老师或实习单位,分别为和。实习单位主要是本校内各个教研室、药检所、研究所和部分大型药企。实验研究型论文普遍质量较好,抄袭现象少,内容跟专业密切结合,学生了解选题的目的意义,实验技能和创新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工作量较大。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占,大部分为学生自己选题及跟指导老师共同选题,实习单位主要是医院药房、医药公司、部分药厂和药店等,内容主要包括药厂生产工艺分析、医院药品处方分析、中药质量管理、药品经营或销售、调查报告等,仍然有的论文属于文献综述,其他类型占。非实验研究型论文和综述型论文质量参差不齐,抄袭现象严重,很多学生承认论文结论意义不大,只是应付。下面重点分析该部分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毕业论文存在的主要问题

1.选题不当。毕业论文选题应结合科研、生产和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选好题是完成一篇高质量毕业论文的关键。由于大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很少接触到毕业论文研究的相关教育和培训,大部分学生对如何选题、什么是与专业相符的毕业论文内容根本不了解。部分校外实习单位缺乏有经验的毕业论文指导人员,没有办法对论文的选题和写作做出指导。有些学生平时对一些问题没有思考、钻研,没有自己感兴趣或有一定资料积累的课题,在毕业论文选题时显得十分被动,随意选一些验证性、总结性或概况性的题目,既缺乏创新性,又缺乏理论价值和应用背景。有些学生的论文题目过大、过深,不适合本科生来完成。如:“中药现代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某类疾病中药处方分析”、“中药不良反应分析”等。部分选题题目不够严谨、精炼,没有内容支撑,如“OTC类成人感冒药物的使用状况分析”;部分选题与专业相关性相差太远,如“药品营销计划”、“某类药物销售手段分析”等;一些选题内容太简单,工作量不饱满,如“药店计量工具调查与分析”,只分析了三四种计量工具。

2.开题报告内容笼统,不符合要求。确定选题后,学生应进行开题工作准备,查阅、收集相关资料,制订课题研究计划和研究方案,并形成开题报告。许多学生随意选个题目,不了解课题研究目的,不知道怎样利用实习单位的条件,结合实际收集相关资料或数据,即使有资料,也不懂得要分析什么、解决什么问题。部分开题报告选题依据不够翔实,研究内容简单,研究方案只是查阅文献或调查问卷;有些开题报告中,研究内容和题目、目的不相符;部分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连基本的查资料都不会,对选题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缺少分析,参考文献太少、引用的文献太旧;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写作技能和技巧,开题报告语句不通畅,表述不清;有些研究方案过于详细,连实验结果和具体实验数据都写好了,说明开题报告是抄袭文献或是在论文完成后写的,不真实。个别指导老师也存在责任心不强,马虎应付的现象,在开题报告审核具体意见中,或空白,或过于简单。

3.论文内容抄袭、剽窃现象严重。一些实习单位,如医院药房或药店,每年都要接收4到8名学生实习,指导老师没有那么多题目给学生,论文内容重复、简单,甚至出现“换汤不换药”的现象。学生原创论文的比重逐年下降,很多学生上网搜索了同主题的文章,然后复制、粘贴、整理后就形成了一篇所谓的论文,甚至连图表都是整体复制,没有修改。由于学校规定不能写综述,学生在实习单位能得到的数据资料有限,很多论文的数据只有两三个表,且数据没有实际意义,其余分析内容都是抄袭文献或书籍。如“某某病临床常用中成药分析”或“治疗某某病中药处方分析”,学生只是统计了病患性别、年龄、处方药味或某个药物的出现频率,缺乏临床医学知识,不能对处方进行深入或有针对性的分析,又不了解病症病因,论文得不到具有实际意义的结论。例如不同类型处方单味药出现频率最大的是甘草,因为甘草是各种处方中的调和药,这个结论不能说明任何问题。在保健品公司或药店实习的很多学生,苦于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收集数据,论文多数写调查报告,但调查问卷设计简单、不科学,收集的范围和份数也不足,甚至出现伪造数据的情况,为了凑够论文字数,结果分析部分的内容多是抄袭文献,往往出现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结果分析及结论不相关的情况。

4.论文文本不规范。论文摘要一般应说明主要研究什么问题,通过何种研究方法得到了什么研究结论等研究内容,但有些学生的论文摘要,200~300字中,大约有一半用在情况说明、写作意义上,没能反映论文中心内容。说明学生缺少相关写作训练,不了解科技论文写作要求。部分论文存在数据来源注明不规范、图表数据来源、表题文字说明等内容不统一的问题;有些图表缺少编号或缺少表题、图题,有些图中曲线没有标注单位;少数论文题目与论文内容不一致,论文中普遍存在错别字现象。   5.论文答辩时间匆促,存在形式主义。组织答辩是毕业论文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答辩教师可全面检查学生的论文质量,使学生全面回顾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过程,指出论文的成效与不足,锻炼学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10届和11届学生的调查中,超过七成的学生认为论文答辩有必要,且基本达到交流和完善论文的目的。学生普遍承认论文答辩的作用在于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对论文的重视程度、提高毕业论文质量和增长学生见识,少数同学认为论文答辩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有30%的学生认为论文答辩无太大必要性或完全无必要。的同学认为没有达到论文交流目的,承认论文答辩是形式主义的有9%。原因在于学生人数过多,教师工作量很大,每个答辩小组一天要完成五六十名学生的`答辩任务,每个学生答辩时间过短,非常匆忙,影响整体答辩效果,也影响了实习成绩的客观评价,部分认真准备的学生来不及充分展示其论文结果。最后学生基本都能通过答辩,给学生造成毕业论文可以应付的印象。

三、改革设想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结合几年来指导学生毕业论文的体会,提出以下建议:

1.实习前开展选题讲座和相应的培训。近年来学生就业压力大,择业时间提早,很多学生提前和单位签订合同,有些用人单位提前让毕业生上岗,致使学生无暇顾及毕业论文,对毕业论文只是应付,论文质量自然难以保证。有必要在大三期末及大四实习前,进行多种形式的讲座及选题培训,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毕业论文是整个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论文抄袭、造假是很严重的错误。必须使学生明确,什么样的论文内容才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

2.改革毕业论文选题制度,提供课题选择范围。中药学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单位主要有:药品研发或生产单位、中药材、药品或保健品市场推销、销售单位、医院药房、药品注册及管理单位等。部分实习单位缺乏毕业实习指导人员,也没有那么多课题供学生选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求全部学生写实验型或研究型论文,势必加重学生抄袭、剽窃现象。学校有必要在实习前,给学生提供一些范文(从开题报告到毕业论文)和课题选择范围,让学生了解不同实习单位可以有哪些选题方向,在实习开始时可以有意识地收集资料或数据。同时要允许学生根据不同单位实习岗位的实际,写不同方面的论文,毕业论文应该允许学生写实习报告,其选题能运用本专业知识,结合实习岗位实际,分析或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就可以。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而不是弄虚作假,这一点非常重要。

3.设立奖惩机制,提高教师责任心。个别教师指导的实习学生人数较多,不可避免地出现指导不到位的现象。有些硕士研究生导师,把指导本科毕业论文的工作全部交给研究生来做,由于研究生的学术水平有限,不能给学生明确的修改意见和及时的答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院要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还可通过奖惩机制,明确指导教师的职责,增强其责任心,同时要建立毕业论文工作评比表彰制度,表彰论文优秀的学生,也表彰负责任的指导老师。

4.重视论文答辩环节,杜绝弄虚作假行为。针对学生人数太多的问题,建议不要求全部学生都参加答辩,优秀论文或实验性论文进行答辩,其他论文随机抽选三分之一,使答辩时间充足,不走过场。答辩要严格把关,不允许不合格论文蒙混过关,对学生论文写作过程中明显抄袭、弄虚作假的行为要加大处罚力度,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答辩不通过的允许进行二次、三次答辩(就像补考)。答辩小组要及时公布答辩成绩或结果。

5.规范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管理。尽管学校有针对本科生毕业论文制定的规章制度和详细的工作流程,但流程太繁琐,表格太多,执行时又不够严谨和规范,缺乏对整个过程的有效监控,缺乏真正有效的监督机制和奖惩措施。建议学校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表格,减轻学生和老师的负担,并对学生自己选择的实习单位进行遴选,不符合带教资质的单位不批准学生去实习。同时创造条件鼓励校内老师多接纳学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老师的科研实验,有利于提高论文质量。

医学 讠仑文的要点有很多的,科技语言、科学逻辑思维方式等等,你是指什么方向的?

医学论文的级别分为核心期刊和普刊。其中普刊分为省级和国家级,核心期刊分为科技核心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主要看您评什么级别的职称和单位要求发表的级别来选择期刊了。。。

实验研究性医学论文

临床研究属于研究性论文类型。临床研究是指在医学领域中,通过严格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对某种疾病的预防、治疗、诊断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的科学活动。临床研究通常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和数据收集,以便获取可靠的数据和信息,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客观的结论和推论。临床研究的结果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和诊断方案,促进医学领域的科学发展和进步。临床研究的论文通常需要包含以下内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问题、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在撰写临床研究论文时,需要遵循学术论文的规范和标准,采用合适的学术语言和格式,以期达到最优的研究效果和质量。

生物医学动物实验研究论文

1实验设计

在开展生物医学研究时,研究者通过正确地运用统计学知识,可直接影响研究的质量。统计学设计的任务在于对研究的部署、实施,直到研究结果的解释进行系统的安排,力争做到以最少的人力、物力获得可靠的结论和信息。其目的在于确定某种处理是否会表现出某种特定的效应。在实验设计时应遵循惟一差异原则,即在进行两组比较时,两者之间仅有因处理因素不同而引起的差异,而其他实验条件相关的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等同。然而,处理组与对照组在反应上表现出的差别并不一定意味着是处理的结果。另有两种引起差别的可能性,即偏倚和偶然性。偏倚是指系统性差别,它不是因组间在处理上的不同所引起。生物医学实验中统计学设计和分析的目标就是消除潜在的偏倚,减少偶然性[2]。

实验的偏倚和控制

偏倚是在研究中从设计到实验实施和结果分析的各环节存在一些人为的、有系统倾向的非随机误差,它不是由于抽样造成的,而是某种偏性使得实验结果偏离它的真值。从所选择的生物医学问题到研究方案的制订与实施、实验的完成过程、实验的分析与解释,乃至实验结果的发表,均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偏倚[2]。这种偏倚常常表现为系统误差。偏倚的大小取决于研究的方法和具体的实验条件。常见的偏倚主要有选择性偏倚、观察性偏倚和混杂性偏倚。必须认识实验过程的偏倚,从实验设计起直到整个研究过程结束均要加以控制。正确的实验设计可控制选择性的偏倚,事前人为控制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可避免和减少观察性的偏倚。对于混杂性偏倚,可将重要的混杂因素在设计阶段进行分层随机设计,使混杂因素在组间分布均衡;在统计分析阶段将混杂因素作为分层因素或采用有协变量分析方法,以消除混杂因素的影响。只有有效地控制或消除偏倚,方可减少结果的假阳性或假阴性。

减少偶然性的潜在影响

偶然性因素的作用可以减少,但不能完全排除。因为即使是在精心实施的研究中,接受同样处理的动物,其反应也不可能完全一样。适当的统计分析可使实验人员评估出现假阳性的概率,即根本不存在处理效应的情况下观察到差异的概率。这种概率越小,实验者发现真实效应的可能性就越大。为了更有把握地检测出真实效应,有必要减少偶然性的作用,并通过实验设计确保能在“噪声”之上识别真正的“信号”。

实验设计的要素

要消除生物医学实验中潜在的偏倚,减少偶然性,就应对实验对象、处理因素和实验效应这三个实验设计要素,按照对照、重复、随机化和均衡四项原则进行周到的设计与控制[3]。实验对象实验中处理因素所作用的对象称为实验对象。不同性质的实验研究需要选取不同种类的实验对象,一个完整的实验设计中所需实验对象的总数称为样本含量。生物医学试验中考虑动物实验对象时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①动物种属的选择:选择实验动物的种属与品系时,尤其需要注意其背景反应的水平。为了将反应“信号”水平最大化,常常意味着应避免选择那些背景反应水平极低的动物种属或品系,但如果采用过度反应的动物种属或品系也同样会出现问题。动物物种选择中的其他问题,无论是实际问题(寿命、体型、易得性、对动物学特征的了解情况)或是理论问题(生化、生理或解剖结构与人的相似性),都需要从专业的角度认真加以考虑和权衡。②动物的数量:虽然从统计设计角度考虑可得出某项实验所需的动物数(样本含量),但所得出的数值往往很大。因此,虽然样本含量估计是保证结论可靠性(精度和检验效能)的前提,但基于实验的可操作性及经济原则方面的考虑,应结合统计学的计算结果与以往的生物医学研究经验予以确定。③动物的体重与年龄:为确保实验对象的同质性,实验中所使用的动物体重与年龄应尽可能相近;动物体重的标准差不应超出平均值的10%;啮齿类等小动物年龄相差不应超出1周,大动物年龄相差不应超出1个月。④动物的分层:为了准确检测一种处理因素引起的差别,各处理组在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其他非处理因素方面应尽可能具有同质性。当存在动物亚系间的差别时,有两种方法可得到更为准确的结论。一是在结果分析阶段将亚系作为一个“分层变量”处理,包括对两个亚系的结果进行单独分析,然后将结果综合,得出处理效应的总结论;二是将亚系作为实验设计的“区组因素”,这种情况下可使对照组与处理组中每个亚系动物数量相等。除以上所讨论的“亚系”之外,其他的非处理因素,如性别、窝别、体重段等也可作为分层变量进行局部控制,并据此进行分层随机化分组。处理因素设计实验研究时,要明确研究中的处理因素和影响实验效应的非处理因素。研究者希望通过对研究设计进行有计划的安排,从而能科学地考察其效应大小的因素称为处理因素或实验因素;研究者往往忽略对评价实验因素作用大小有一定干扰的重要的非处理因素或非实验因素(如动物的窝别、体重等);其他未加控制的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统称为实验误差。实验结果是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实验效应,因此如何控制和排除非处理因素的干扰,正确显示处理的效应,是实验设计的基本任务。实验效应实验效应是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的反应和结果,是反映实验因素作用强弱的标志,它通过观察指标(统计学常将指标称为变量)来体现。如果指标选择不当,未能准确反映处理因素的作用,获得的研究结果就缺乏科学性,因此选择好观察指标是关系整个研究成败的重要环节。指标的观察应避免带有偏性或偏倚,要结合专业知识,尽可能多地选用客观性强的指标,在仪器和试剂允许的条件下,应尽可能多选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的客观指标。对一些半客观(如尿液pH试纸读数值)或主观指标(行为测量、病理观察),一定要事先规定读取数值的严格标准,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分析实验结果,从而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实验设计的原则

为了防止结果的偏倚,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最大化的表达,在进行生物医学实验设计时必须遵循统计学设计的对照、重复、随机化和均衡四个基本原则。生物医学实验中对照组的设置必须具备三个条件:①对等原则,即惟一差别原则,除处理因素外,对照组具备与实验组对等的非处理因素。在相互比较的各组间,除了给予的处理因素不同外,其他方面应与实验组具有一致性,如相同的实验单位来源(动物种属、体重等)和相同的实验条件、操作方式和喂养环境等。②同步原则,对照组与实验组设立之后,在整个研究进程中始终处于同一空间和同一时间。③专设原则,任何一个对照组都是为相应的实验组专门设立的。不得借用文献上的记载或以往结果或其他研究资料作为本研究之对照。

生物医学中常用的实验设计类型

如果需要在同一实验中同时评价几种不同的效应,实验者应该安排能区别各自效应差别的实验设计方法。生物医学中常用的实验设计有以下几项。完全随机设计完全随机设计是生物医学动物实验中最为常用的一种实验设计方法,它是一种单因素有k个水平(k≥2)组的实验设计。即实验设计可设置一个对照或多个剂量组的实验方案。本设计保证每个实验动物都有相同机会接受任何一种处理,而不受实验人员主观倾向的影响。本设计应用了重复和随机化两个原则,因此能使实验结果受非处理因素的影响基本一致,真实反映出实验的处理效应。随机区组设计随机化完全区组设计,简称随机区组设计,又称配伍组设计,是配对设计的扩展,它将几个条件相同的受试者划分在同一个区组或配伍组,然后再按随机的原则,将同一配伍组的受试者随机分配到各实验组。该设计方法的优点是每个区组内的k个实验单位有较好的同质性,比完全随机设计更容易察觉处理间的差别。这种方法须特别注意的是要求区组内实验单位数与处理数相同,实验结果中若有缺失值,统计分析将损失部分信息。拉丁方设计拉丁方设计从横行和直列两个方向进行双重局部控制,使得横行和直列两向皆成区组,是比随机区组设计多一个区组因素的设计。在拉丁方设计中,每一行或每一列都成为一个完全区组,而每一处理在每一行或每一列都只出现一次,也就是说,在拉丁方设计中,实验处理数=横行区组数=直列区组数=实验处理的重复数。析因设计析因实验设计又称全因子实验设计,属于多因素、多水平单效应的设计。它不仅可以检验每一因素各水平之间的效应差异,而且可以检验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交互作用是指一个因素不同水平间的效应差受另一因素的影响,包括协同交互作用和拮抗交互作用。析因实验主要用于分析交互作用,当因素及水平数过多时,所需的实验对象数、处理组数和实验次数大幅度增加,故一般采用较简单的析因实验。含有较多因素和水平的实验一般采用正交实验设计[5]。

2生物医学动物实验的描述统计学

生物医学实验资料的类型

生物医学实验对实验对象(动物)进行干预后测定的观测指标通常有以下类型:①连续性数据:测定结果表现为有数字大小和单位的数据,统计上称定量资料,如生理、生化指标,体重值,器官重量等。②分类数据:测定结果表现为按某属性划分的定性类别,统计上称为定性资料,具体又可以分为二值资料、多值名义资料和多值有序资料。如某反应为出现或不出现,死亡或未死亡,有畸形或无畸形;病理损害的严重程度(无、轻度、中度、重度)等。

统计描述指标

描述性统计学(或归纳统计学)是对样本观察/测量数据频率分布的定量研究,描述性统计的目的在于:①对测量值或观察值进行归纳浓缩,用统计量、统计图或统计表的形式表现;②估计总体分布的参数。资料的整理与探索对于某一测量指标,一般应从文献资料中了解其分布类型。如果没有判断概率分布的理论基础,应重复以大样本测定,绘制样本的频数分布图(理论上样本量要大于100),并经统计学检验拟合其分布。数据的描述统计量①连续性数据的频数分布:通过对样本资料编制频数分布表或做茎叶图,以确定资料分布的类型、频数分布的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估计总体参数,也便于发现离群值。②中心位置的描述统计量:描述数据分布的集中趋势,常用指标为算术均数、中位数、众数、几何均数等。③离散程度的描述统计量:描述数据分布的离散趋势,常用指标为标准差和方差、极差和四分位数间距、变异系数和离散系数等。④统计学图表:统计图包括连续性数据分布的直方图、茎叶图,表示数据中心位置和离散程度的点杆图(做图时表示均数和标准差)和盒须图(做图时表示中位数、极差、四分位数间距),描述构成比数据资料的百分条图、饼图,描述经时变化趋势的线图,以及预测和检验分布类型的概率-概率图(P-P图)等[6]。统计表具有简单、明了、易于理解、便于比较的优点。编制统计表时原则上应当重点突出、层次分明、避免层次过多或结构混乱。一般的统计表应为三线表,表中只有横线,无竖线和斜线。统计表的标目应层次清楚,不宜过于复杂。

3生物医学动物实验的假设检验

生物医学动物实验中最常见的情况是给予不同受试物后进行组间比较,通过统计学中的假设检验,说明受试物的作用。假设检验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检验方法的选用依据

资料的类型和变量的数目不同类型的资料(定量、定性)的组间比较应采用不同的统计检验方法。单变量、多变量的`统计检验方法也各不相同。实验设计类型应该根据实验设计的具体类型选择对应的统计检验方法,以便得到处理组效应的真实结论。检验方法的前提条件选用假设检验方法前,应了解所分析的数据资料是否满足相应检验方法的前提条件,如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参数检验方法要求数据满足正态性和方差齐性,2检验要求样本含量大于40且理论频数大于5。

正态性检验及拟合优度检验

统计学假设检验须判定样本的频数分布是否符合某一理论分布,如符合要求就可按此理论分布来进行统计学处理。对正态分布可采用正态性检验,其他分布可用拟合优度检验。通常可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实验参数符合何种理论分布。

方差齐性检验

连续性数据未达到参数法统计分析前提的第二种原因即为方差不齐。一般而言,数值愈大,其固有的变异性也愈大。例如,若某组动物的平均反应值为100,其数值范围可能为80~120;而另一组动物的平均反应值为300,其数值范围可能会扩大至240~360。解决方差不齐的措施是进行数据转换。若数据的标准差与平均值成正比,在统计分析前宜将数据转换为对数值之后再进行分析,据此,不仅数据的变异度与平均值大小无关,同时还可确保其更符合正态分布。若数据变异度增加幅度与平均值的关系不太明显,采用平方根转换则更易使数据的变异度与平均值大小无关。某些数据经对数或平方根转换后可能仍存在方差不齐,此时宜采用非参数检验。

单侧检验与双侧检验

检验假设选择单侧检验或双侧检验,应事先根据专业知识做出选择。一般而言,若研究目的仅须了解是否存在组间差异、实验者无法预测组间变化的方向以及实验者希望获得正负两方面的结果时,应采用双侧检验。若事先可预测组间差异的变化方向,实验者仅对某一方面的重要性感兴趣,实验者仅希望了解与对照组差异或正或负一个方向,则应采用单侧检验。此外,剂量设计预试验中应采用双侧检验,正式试验在了解相关信息后可采用单侧检验。

多重比较及多重性问题

生物医学实验经常在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做多个变量的比较。即使不存在真正的实验效应,也有可能纯粹由于偶然性而有一个或多个变量在5%检验水平出现显著性差别。除了上述均数多重比较导致Ⅰ类错误概率增加的多重性问题之外,其他的多重性问题还包括多次的中期分析、关注多个结局、亚组间的多重比较。处理多重性问题的原则包括:①预先计划进行多重比较;②限制比较的次数;③多重比较时采用更严格的界值标准;④多重比较具有生物学方面的依据。

观察值或实验对象的独立性

许多统计检验方法要求比较的观察值或实验对象相互独立,如二项分布的率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等。但是,有的生物医学实验中观察单位并不独立。例如,生殖和发育研究中就存在窝效应:由于遗传因素、宫内的发育环境和药物的代谢环境相似,与异窝胎仔相比,同窝胎仔之间对毒性效应的反应概率趋于系统,即同窝内数据为聚集性数据,这就是一种常见的非独立数据。在统计学分析时,忽略数据的窝内相关性具有潜在的风险;因同窝母鼠所产k个胎仔的观察值存在共性,其所提供的信息不及k个独立的来自不同母鼠所产胎仔所提供的信息;窝内相关性愈大,其信息量愈少。聚集性数据的均数标准误小于独立的数据,因此,若基于观察值独立的统计分析方法,就会增加犯Ⅰ类错误的概率,即假阳性的风险增加,降低实验的有效性。

历史对照数据的应用

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在发生率较低的情况下,单项研究可能提示处理可影响肿瘤发生率,但无法得出明确的结论。可能想到的分析办法之一是将处理组的数据与来自其他研究的对照组动物相比较。虽然历史对照数据具有重要意义,但值得强调的是,众多原因可导致不同研究之间的变异度大于研究之内的变异度。动物来源、饲料及饲养条件,研究期限,研究中的动物死亡率、读片的病理学家等均可能影响最终的肿瘤发生率。故此,忽视这些差异,将处理组的肿瘤发生率与合并的对照组发生率相比较,可能得出严重错误的结果,并进而明显夸大统计显著性水平。Tarone[4]曾对历史对照组的比率数据分析进行过综述。

假设检验的局限性

首先,假设检验中的P值并未提供有关处理诱发效应大小的直接信息。某一受试物可诱发一定量的、反应的增加,但增加的幅度是否具有统计显著性则取决于研究的规模和数据的变异性。在规模较小的研究中,有可能错失较大、重要的效应,尤其是在检测终点测量精度不高的情况下。相反,在规模较大的研究中,较小、非重要的效应则具有统计显著性。例如,D药与C药相比,降血压效应相差近30mmHg,但因为例数仅10例,假设检验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相反,B药与A药相比,降血压效应仅相差,但因为例数达500例,假设检验却发现存在显著性差异(P<)。由此可见,统计学显著性与效应大小无直接相关性。因此,愈来愈多的统计学家主张以处理组与对照组差异值的95%置信区间表述处理的效应。据此,若处理反应的增加值为10个单位(95%置信区间3~17单位),则该区间包含真实差异的几率为95%。若置信区间的下限大于零,则双侧检验的P值小于。其次,假设检验无法消除实验设计或实施不当所带来的影响。虽然前述的分层分析等有助于发现真实的差异,但若实验设计存在偏倚,或实验实施过程中存在偏差或失误,假设检验方法一般也于事无补。因此,在生物医学实验过程中应注重对实验设计或实施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措施,强化GLP规范意识。其三,对统计学分析本身的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也是确保研究质量的重要环节。所用统计分析软件包应经过充分的认证,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性。数据的录入、核对和分析结果的报告与归档,均应制订并严格执行相关的标准操作规程。综上所述,在动物实验研究的多个环节,统计学中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统计学不仅可以保证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在很多情况下也可以极大地提高研究效率,节约研究成本。在这里还必须强调,除了实验后期的数据分析以外,在实验方案的制定阶段也需要统计学人员的早期介入,这样有助于避免实验设计出现大的偏差和漏洞,有利于研究目标的顺利实现。

你好!医学相关的论文内容很广泛,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可以采用不同的写作方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写作方式和对应的写作方式:

1. 研究性论文(Research paper):这种论文旨在描述科学研究的结果和方法,一般包括以下部分:简介、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在写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科学研究的规范和标准,确保研究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综述性论文(Review article):这种论文旨在系统性地综述和分析已有研究的结果和方法,一般包括以下部分:概述、方法、讨论和结论等。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深入阅读并归纳整理已有研究的成果,对各个研究的优缺点进行评价和分析,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建议。

3. 案例报告(Case report):这种论文旨在报道临床病例和治疗效果,一般包括以下部分:介绍、主诉、检查、诊断、治疗和讨论等。在写作过程中,需要详细描述病例的临床表现和治疗过程,分析治疗效果和药物副作用等信息。

4. 系统性评价(Systematic review):这种论文旨在描述一项特定的临床疾病或治疗方法的系统性评价结果,一般包括以下部分:介绍、方法、结果、讨论和结论等。在写作过程中,需要根据预先制定的评价方法和标准,对所有可用的文献进行系统性筛选和分析,评估研究质量和证据强度,提出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以上是常见的医学相关论文的写作方式,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声明:该答案来源于“知否AI问答”,一款全方位“智能问答”、“知识获取”和“内容生成”系统。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