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医学杂志社冯编辑是谁

发布时间:

医学杂志社冯编辑是谁

冯媛媛,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1983年8月毕业于新疆医学院医学系,毕业后一直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至今。1991年10月至1993年1月在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进修心脏病学。于1995年3月应邀参加香港国际心脏病学研讨会,1998年9月至2000年9月在西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2001年12月至2003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老年医学学科专业通过硕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及论文答辩,被授予医学硕士学位。

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六年制)。1981年获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硕士学位。 198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学院生物工程博士学位并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生理系完成博士后的深造。1989起年在美国西北大学的生化、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系从事细胞生物物理及生物膜研究工作七年。1996年10月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系执教,并在生物工程系兼职。冯教授的专业教学和研究兴趣包括化工容器设计,粘弹性流体力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力学、组织工程, 化疗工程, 癌症纳米技术及纳米医学。他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钱煦教授开创并定义的化疗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他将纳米医学定义为应用和发展纳米技术以解决医学中的疑难问题, 也就是要在分子层面上诊断和治疗疾病。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生物工程走廊创建了首间化疗工程实验室。他提出了现代医学中一个重要课题 - 新概念化疗 - 并介绍怎样通过纳米生物技术、特别是纳米粒子技术来实现新概念化疗, 使在家化疗不再是一种梦想。他断言化疗工程学将改变人类制药和服药的方式。冯思慎教授现为国际著名杂志“生物材料” (Biomaterials, 影响因子,该杂志在Elsevier 出版的两千多种科学杂志中名列前五名) 和“纳米医学”(Nanomedicine,影响因子,是现有三种纳米医学杂志中最好的) 的副主编, 冯教授也是诸多国际著名杂志如 “国际纳米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国际生物医学纳米技术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dical Nanotechnology) , “国际药物传输与制剂专利杂志” (Recent Patents on Drug Delivery and Formulation), “国际医学工程与信息”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 “肝癌评论” (Liver Cancer Review Letters)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的编委。冯思慎教授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与协和医科大学的特聘国际顾问和客座教授,也是山东大学组织工程研究所的特聘客座教授。

冯 守 民 轶 事 1、渤海大学“演讲与口才协会”邀请冯守民上演讲课 ,400多人的阶梯教室里席无虚座。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冯守民现身说法,讲述了“演讲改变命运,口才决定人生”的理念。介绍了他自已演讲的体会,他说:“演讲不是供人欣赏的花朵,而是可以制成木材的树;演讲不是公园里的假山,而是可以开采的矿;演讲不是文过饰非的走过场,而是理想与人生的交流;演讲不是居高临下的 说教,而是追求真理的对话。”冯守民将自已的演讲体会归纳为四会、七真、十性,即(1) 四会:会写、会说、会做、会讲自已的话;(2)七真:说真话、讲真理、动真情、真做到、真下功夫、真心宣传、真吃苦;(3) 十性:实事求事的可行性、以身作则的示范性、全身投入的感人性、更新观观念的合理性、个性鲜明的创造性、古今中外的论证性、诗词歌赋的艺术性、风趣幽默的娱乐性、因人而异的引导性、紧贴时代的现实性。冯守民强调:“能说能做才是国家栋梁”。冯守民的演讲课上了120分钟,赢得掌声笑声78次。2、 邵守义,《演讲与口才》、《做人与处事》、《家长里短》三本杂志的主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03年,他应邀做客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主讲“演讲与成功”。邵守义曾于1997年2月27日邀请冯守民作客《演讲与口才》杂志社,并为冯守民题词:“向演讲的高峰进军,祝您成功!”3、2005年12月1日,锦州市演讲协会聘请工人演讲家冯守民担任名誉会长,高级顾问。演讲协会成立大会将于2006年1月1日在锦州市文化宫召开。 4、工人演讲家冯守民被列入锦州名人,资料被收藏历。 一天,锦州市档案馆两位工作人员拿着介绍信到冯守民家收资,说:你的有关资料,不仅属于你个人所有,也属于人民所有。我们要选一部分拿到档案馆去长期保存……。原来锦州市档案馆从1991年开始,就为各界知名人士建立了个人档案。目前已建立和保存的档案有中共锦州市委书记、革命烈士张鸣岐、锦州籍作家李惠文等13位知名人士。 收藏工人档案,冯守民是第一个。这些档案内容包括:本人的传记、手稿、著作、作品、日记、事迹、、照片、录音、录像、奖状、证书等。冯守民演讲资料内容丰富,其中不乏珍品。名人档案,档案馆设有专门库房,由专人管理。5、2005年11月中旬,冯守民笫三次到本溪,两天讲四场,听众情绪很高,他帮助奕忠诚一家的事被传为佳话:奕忠诚一家三口, 奕华镭,高中二年学生,17岁;父亲奕景军, 41岁;爷爷奕忠诚, 72岁。奕华镭告诉爷爷,他听了冯守民的报告,感觉挺好。爷爷奕忠诚是位老教育工作者,县关工委副主任,很快成了冯守民的好朋友,为冯守民联系演讲跑前跑后,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一天,奕老告诉冯守民,自已家也迂到了难事,要求帮助。原来是,他儿子离婚影响到了孙子,孙子下仅厌学而且开始厌世了;儿子精神下好;他当爷爷的也很烦恼……。热心的冯守民结合自身经历与祖孙三人进行了一次长谈,对他们进行开导和邦助……。下久,奕忠诚告诉冯守民,他们祖孙三代的思想疙瘩已经解期 开……。临别时,奕忠诚捧着一块怀表为冯守民送行,他说:“您不仅是位演讲家,还是位心理医生,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段难忘的历程吧。” 6、中国老年网一位名叫“诗语”的在留言中写道:“在冯老演讲中有许多非常有哲理的格言,这是作者在自我奋斗中总结出来的。真能做到这点,那就像毛主席说的那样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一定好好记住这些格言,把它作为我做人的准则吧”。7、“诗语”在留言中还写道:“这种演讲应该算是社会主义教育吧,今天的人都应该上这一课。8、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网站论坛,一位网友在留言中写道:“一个年过古稀的老人,他的思想能达到这样高度,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他的精力、他的思想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因为,许多东西我们已经忘却了!”9、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网站论坛坛主乔秋在留言中写道:“我听过冯老的报告,很有感染力,”10、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网站论坛一位副坛主在留言中写道:“冯老师写的《白衣天使之歌》,十分使人感动。白衣天使,是无上光荣的称谓,,谢谢他如此理解我们医护工作者。”11、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网站论坛一位名叫“海洋”的副坛主在留言中写道:“ 几年前,冯守民曾来我院作过演讲,那次演讲的场面令我至今难忘:整场演讲,只有陆续入场的人,几乎没有中途离场的。演讲中多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我还是头一次看到集体会议期间,观众这么不吝啬掌声的。当冯守民老师演讲结束将要退场时,在没有动员、没有号召的情况下,听众不约而同全体起立,用掌声、用目光欢送冯老离开的。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冯守民。”12、一次,冯守民应锦州市残联邀请为残疾人演讲,盲人邱海燕站起来与他打招呼。冯守民问:“你是咋知道我的?”邱海燕说,“我是通过声音知道的,你不是经常上电视吗?”随手拿出盲文写字板打出一行字来送给冯守民:“您的演讲,是对我最大的鼓励,将永远铭记在我心中。”显然邱海燕是有备而来的。13、唐立中是锦州纺织厂中学的一位老师,听了冯守民“理想与人生”的报告后,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冯守民还多次个别邦助过他。后来唐老师精神好了,取得了下少新成绩,专程带了女儿到冯守民家感谢冯师傅。14、冯守民到渤海大学演讲,一位女大学生给他献花时说:“我们将最美丽的鲜花, 献给心灵最美丽的人。”她说,“三年前我就听过冯老师演讲,今天是第二次了。”

医学杂志社冯编辑

《医学理论与实践》主办单位: 河北省预防医学会、河北省药学会 国内刊号: 13-1122/R 通信地址: 河北省石家庄市家科路1号第46号信箱 邮政编码: 050051 电 话: E-mail: 《临床神经病学》主办单位: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 南京脑科医院 社长: 刘宏毅 主编: 张贞浏 副主编: 李作汉 张颖冬 吕传真 侯熙德 李大年 杨任民 丁德云 慕容慎行 郭述苏 冯兆磊 编辑部主任: 余军 刊社地址: 南京市广州路264号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邮政编码: 210029 电话: -6108 E-mail: 国内统一刊号: CN32-1337/R 《中国综合临床》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社 长: 闫苏平 通信地址: 河北省唐山市建设南路57号《中国综合临床》杂志社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电 话: 3725988 Email信箱: 网 址: 国内统一刊号: CN12-1361/R

多了 南京师范大学《文教资料》杂志社/编辑部南京晓庄学院学报杂志社南京苏商杂志社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 南京医学杂志社 南京社会科学杂志社南京《好家长》杂志社隶属南京出版社主管,为家教类月刊,在南京初高中学生中颇有影响,并且形成一定的市场。 现在正在筹建南京好家长幼教特刊《幼教新天地》主要面对3-8岁幼儿家长和幼儿教师。 联系方式:025-84730670 025 -84730692 冯先生性别:男

196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六年制)。1981年获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硕士学位。 1988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学院生物工程博士学位并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生理系完成博士后的深造。1989起年在美国西北大学的生化、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系从事细胞生物物理及生物膜研究工作七年。1996年10月赴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系执教,并在生物工程系兼职。冯教授的专业教学和研究兴趣包括化工容器设计,粘弹性流体力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力学、组织工程, 化疗工程, 癌症纳米技术及纳米医学。他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区钱煦教授开创并定义的化疗工程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科学。他将纳米医学定义为应用和发展纳米技术以解决医学中的疑难问题, 也就是要在分子层面上诊断和治疗疾病。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生物工程走廊创建了首间化疗工程实验室。他提出了现代医学中一个重要课题 - 新概念化疗 - 并介绍怎样通过纳米生物技术、特别是纳米粒子技术来实现新概念化疗, 使在家化疗不再是一种梦想。他断言化疗工程学将改变人类制药和服药的方式。冯思慎教授现为国际著名杂志“生物材料” (Biomaterials, 影响因子,该杂志在Elsevier 出版的两千多种科学杂志中名列前五名) 和“纳米医学”(Nanomedicine,影响因子,是现有三种纳米医学杂志中最好的) 的副主编, 冯教授也是诸多国际著名杂志如 “国际纳米医学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国际生物医学纳米技术杂志”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medical Nanotechnology) , “国际药物传输与制剂专利杂志” (Recent Patents on Drug Delivery and Formulation), “国际医学工程与信息”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dical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cs), “肝癌评论” (Liver Cancer Review Letters)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的编委。冯思慎教授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与协和医科大学的特聘国际顾问和客座教授,也是山东大学组织工程研究所的特聘客座教授。

中华医学杂志总编是谁编辑的

徐诵明,字轼游,别号清来。1890年10月20日出生于浙江新昌县一户贫寒的塾师家庭。5~13岁在私塾读书。1904年考入浙江高等学堂预科。1907年浙江掀起反英护路风潮,他怀着科学救国思想,于次年瞒着双亲,由同学资助赴日本学习。此间,他经常去同盟会驻东京办事处,与章太炎结识,并由章太炎介绍加入同盟会。1909年4月,他考入日本第一高等学堂预科,成绩优异,取得公费。1910年预科毕业后,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读书。结识了当时三年级学生吴玉章,经常一起讨论国内形势并积极参加声援国内革命的活动。1911年10月爆发武昌起义,他于11月返回祖国,在沪参加徐锡麟之弟徐锡骥组办的陆军卫生部,任革命军上尉连长。次年政局变化,孙中山辞去大总统一职,他重返日本学习,1913年从冈山第六高等学校毕业。1914年升入日本九州大学医学院。由于学习成绩出色,1916年留日期间即受聘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北京大学医学部前身)。1918年毕业后,留九州大学从事病理学研究一年。此间郭沫若也在日本求学,他举办的进步刊物经费困难,徐诵明为之慷慨解囊,并参加郭沫若组织的爱国反日义务通讯社——复社的活动。1919年秋回国,任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病理学教授至1928年。其间,1926年北伐军收复武汉后,他曾赴汉口任第二中山大学医科教授。1927年初曾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医处卫生科长。北伐军攻克南京后,赴宁负责接管鼓楼医院。宁汉分裂后,他拒绝何应钦提名的军医处长职务,回到北京。1928年5月任教于京师大学医科,8月就任北平大学(即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此时正值大革命进入低潮,他的学生、共产党员贺诚毕业后到了上海,徐诵明认为贺诚为人正直,成绩优良,故补发了校方借故扣发的毕业文凭,使贺诚得以在上海开业,而他的诊所为中共地下党召开重要会议提供了场所。1929年,徐诵明创办了国立北平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932年北平大学校长沈尹默辞职后,徐诵明任北平大学校长至1937年。1935年,日伪炮制了“冀察政务委员会”,在未征得徐诵明意见的情况下,即在天津一份日文报纸上公布其为委员。徐诵明当即向行政院驻北平代表何应钦申明坚决不同意,要求把自己的名字除去,并与北平各界知名人士蒋梦麟、李蒸、梅贻琦、胡适等人联名,通过路透社向全世界人民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华北自治的意愿,揭露日本侵华的企图。1937年春,国民党中央密令教育部解聘北平大学法学院、商学院进步教师陈豹隐、李达、许德珩、程希孟、沈志远等5人,徐诵明多次顶住未予执行。抗日战争期间,部分大学内迁,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合并,在陕南成立西北联合大学。徐诵明任西北联大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1939年,教育部长陈立夫派特务驻校监视,电令解聘西北联大沈志远、曹靖华、韩幽桐等十余名进步教授,徐诵明坚决不执行,并与北平大学的40余名教员愤而辞职。同年,西北联大被解散,徐诵明即改任重庆教育部医学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1943年,他在中华医学会第14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当选为理事。1944年,调任同济大学校长。1946年,任沈阳医学院院长兼教病理学。1948年,他受聘于浙江医学院,同年拒绝国民政府教育部提出的出任台湾大学校长的建议,留在上海。1950年2月,徐诵明受聘任卫生部教育处处长并任教于北京大学医学院。7月聘为卫生部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195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成立时任社长。1956年,任中华医学会编辑部主任兼《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1958 年,他被划为右派,被撤消编辑部主任职务。1978年彻底平反。同年,他被推选为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1983年,他应聘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顾问。在百岁寿辰前夕,徐诵明经卫生部部长、中华医学会会长陈敏章和原中华医学会会长白希清介绍,于1990年11月22日成为中共预备党员。1991年8月26日上午10时55 分,因肺部感染和呼吸、循环衰竭于北京协和医院病逝,享年101岁。中国现代病理学是20世纪初从国外引进的。徐诵明在开创、建立中国病理学,培养病理学人才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19年,他回国后首先从日本引进了病理学,在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了病理学教室(教研室),翻译了日本病理学家木村哲二博士的《病理学》上下册。1920年,他负责审定了病理学的中文名词。他当时的助教洪式闾、林振纲、李漪、许荫棠、林几、潘世晟等日后都成为中国卓越的病理学专家。徐诵明在日本研究病理学期间,曾对寄生虫感染者在血液中有嗜酸性白细胞增加的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回国后又对北京居民粪便中的寄生虫卵进行了普查与对照研究。徐诵明一生从事医学教育工作。他首次任教的北京医学专门学校是中国创办较早的西医学校。这所学校的校址原是清代“御医院”的旧址,设备差,校舍简陋,但具有民族特色。学校不同于当时的教会学校,坚持用中文讲课,使用中文医学名词。在学术上也不受当时各国学派的局限,而是尽量融会英、美、日诸派之长。授课时也不局限于老教材,而是广泛引述英、日、德的医学文献,内容充实,使教学卓有成效,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人才。徐诵明重视人才,任人唯贤。1934年任北平大学校长时,看到范文澜、许寿裳为人诚恳,工作认真,教学很受学生欢迎,即聘请他们为北平大学文学院和理学院院长。徐诵明在担任北平大学医学院、北平大学、国际大学、沈阳医学院等院校长及各校教授期间,治学严谨,知才善任,兢兢业业办教育,受到医学界的尊敬和拥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徐诵明主持中央卫生部教育处工作期间,认真学习解放区医学教育和苏联医学教育的经验,在卫生部统筹领导下,规划了全国医药院校的建设发展、招生规模。在创办高等医学教育三年制的专修科制度,建立医学中专教育制度和组织建立在职干部进修教育制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使新中国的医学教育事业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符合中国国情的体系。并在教学计划、院系设置、学制规定、经费调拨、师资培养等方面,制定了统一的原则和具体要求,为新中国的卫生事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徐诵明一生廉洁奉公,到晚年仍过着十分俭朴的生活。他有民族兴亡之大志,无个人享乐之奢求。他乐观大度,心胸宽广,处顺境不骄,遇逆境不馁。他起居有序,饮食有节,不嗜烟酒,晚年虽双目失明,但依然鹤发童颜。徐诵明崇高的道德修养和豁达的处世精神,使他得以身心健康,延年益寿。1989年10月20日前夕,卫生部和中华医学会共同为徐诵明举办百岁庆祝活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胡厥文曾为徐诵明题词:一生办教育,桃李满天下。1919年,徐诵明回国后曾应日本同仁会的请求,将日本病理学家木村哲二博士的《病理学》(上、下册)译成中文。1992年,在北京医科大学的校园里树起了徐诵明的半身铜像。

巴德年,满族,1938年10月出生于吉林四平,籍贯辽宁,中国共产党党员,免疫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医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名誉院长。

xú sòng míng

徐诵明(18901991),男,汉族,浙江省新昌县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先驱及病理学奠基人之一。留学日本,同盟会会员,1918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学院。1919年受聘担任我校前身国立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病理教研室主任、教授。这期间,他在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创建了中国自办的第一所医学校中的病理研究室,还主持评定和统一了病理学的中文名词,开创了用中文讲授病理学的先河。1928年11月至1932年8月任北平大学医学院院长。1932年至1937年任北平大学代理校长、校长。1937年后,他先后担任西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同济大学校长、沈阳医学院院长等职。建国后,任中央人民 *** 卫生部教育处处长、人民卫生出版社社长、《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等职,是第三、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91年在北京逝世。

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是谁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设有办公室、总编室、出版发行部、财务室、各刊编辑部,以及北京华康广告公司等部门。本部直接编辑出版22种期刊,同时对中华医学会主办,委托省市医学会或医学院校、科研院所编辑出版的104种期刊进行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充分发挥中华医学会专家云集、人才荟萃、信息畅通、联系广泛的整体优势,汇集国内外优秀的医药卫生专家,组成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的编辑委员会和审稿专家队伍。在长达120余年的办刊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医学期刊编辑出版管理体系和制度,并培养、建立了自己的编辑队伍。依靠这些高层次的医学专家和高水准的编辑队伍,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始终走在传播最新医学知识、交流最新科研成果、引导学术发展方向、推动医学科技进步的前沿,被公认为中国医学界最有学术权威性的杂志系列。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仅是国内广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不可缺少的重要信息源,也是中国医学界面向世界的一个窗口。126种期刊发行至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与国外近千种医学期刊建立了长期交换关系。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还与全球最大的医学专业出版集团荷兰威科集团合作,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英文资源推向国际,将中国优秀的医学专业研究成果介绍到世界。同时,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也积极促进国内外的双向学术交流。创刊于1887年的《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多年来一直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并以开放获取形式(OA)实现全文上网,在国际医学学术交流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百年薪火传承,世纪中华风范。”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经过百余年发展壮大,已形成学科分类合理、种类齐全的系列学术期刊群,被公认为国内学术水平最高、编辑出版质量最好、最具学术权威性的医学期刊群体,被业内人士亲切地称为“中华牌”杂志,并被上级主管部门誉为“中国科技期刊的一面旗帜”。在历届国家期刊奖的评选中,中华系列杂志均榜上有名,在 “精品期刊”评选和“双效期刊”评选中,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有多种入围。在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评选中,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再获殊荣。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全体员工始终坚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锐意进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党支部多次荣获“卫生部机关党委先进党支部”。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微机排版中心和《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编辑部多次荣获共青团中央、卫生部授予的“青年文明号”称号。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连续多年荣获全国妇联“巾帼文明岗”称号。随着我国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大幕的全面拉开,作为中国科技期刊的领军团队,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积极推进体制改革,打响了攻坚战的第一枪。2009年6月,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成立“《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这一永载史册的事件,标志着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新纪元的开始。我们将继续恪守办刊的准则,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仅办成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完美结合的“双效”期刊,而且要成为读者和作者都喜爱的“双爱”期刊。真正实现我们新世纪的目标:传承百年经典、铸就精品中华期刊群,再现世纪华章、打造医学信息新航母。社长兼总编辑 游苏宁

鲁迅:鲁迅是第一位受外国人关注并有可能获得诺贝尔获提名的中国作家.1927年,来自诺贝尔故乡的探测学家斯文海定到我国考察时,在上海了解了鲁迅的文学成就以及他在中国文学上的巨大影响,与刘半农商量准备推荐鲁迅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被鲁迅婉言谢绝.林语堂:1975年夏,国际笔会在维也纳召开,林语堂被选为副会长,接任川端康成.会上,全体通过以国际笔会名义推荐林语堂获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结果大家都知道:该年,诺贝尔文学奖给了意大利诗人蒙塔莱.巴金:美国诺贝尔文学奖中国作家提名委员会曾推选中国著名作家巴金角逐公元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称赞巴金“为中国当代最为杰出的作家和思想家,他的文学创作奠定了享誉世界崇高声望和国际文化界尊崇的优异基础,他对人性和人类尊严的执着探讨和神圣理解,已经被载入了当代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史册”.老舍 :2001年,老舍先生的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舒乙向外界披露了“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老舍得到”的内幕.但老舍1966年就已去世,诺贝尔奖一般不颁给已故之人,结果这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日本的川端康成.王蒙:美国一文学团体曾提名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王蒙参加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称其“是中国当代文学最具代表性的伟大作家、文艺理论家和思想家,他的巨大的文学成就和人格造就了他成为一代文化大家和享誉世界的伟大作家”.北岛 :本名赵振开,1949年出生,1978年同诗人芒克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1990年旅居美国,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他的诗刺穿了乌托邦的虚伪,呈现出了世界的本来面目.一句“我不相信”的呐喊,震醒了茫茫黑夜酣睡的人们.

在这里,我们感恩、纪念一位伟人。100年前,他为中国的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奠定了基础,而他的名字,现在已经被许多人所遗忘。“我说的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梁启超评伍连德“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博士一人而已!”“我曾经将我的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建立,直到国民党统治崩溃,那一切在许多人的脑海里记忆犹新,中国是个有五千年历史的伟大文明古国,历经世世代代的兴衰荣辱,才取得了今天的地位,我衷心的希望她能更加繁荣昌盛。” ——伍连德X他在晚清时候,领导防治东北大鼠疫。他所领导的对东北大鼠疫(黑死病)的防治,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的流行病防疫行动,他的防疫方案也成为迄今为止对付突发传染病流行的最佳手段(如现在用的隔离,戴口罩,消毒等,这些都是他在防治瘟疫中世界上第一次用到,至今仍然使用)。这个人,是剑桥大学的第一个华人博士(1903年)(他在剑桥拿了5个学位,分别为剑桥大学医学学士学位、剑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剑桥大学外科学硕士学位、剑桥大学文学硕士学位、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获博士学位时,时年仅24岁。),他也是被国际联盟卫生组织(现在的WHO)授予的鼠疫斗士,被皇帝亲自加封的医科进士,此乃真正的国士无双。 这个人,也是最早发展中国现代医学人之一,是真正的我国现代医学先驱,如北京协和医院,北大人民医院,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等等,都是他创建的。这个人,与颜福庆等人一起创建了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并创办中国医学的第一本期刊,中华医学杂志。真正的奠基了中国现代医学。这个人,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人(1935年) 他代表我们沧桑古老的中国,1913年发表国际顶级期刊论文的时候,他才年仅31岁。看他发的文章题目Wu Lien- teh et 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 of tarabagan (Mongolia marmot) to plague. Lancet, Volume 182, Issue 4695, 23 August 1913, Pages 529-535(请注意,他发表这个国际期刊的署名单位是清政府的东北防疫总处)而这个人不仅是在中国本土发表第一个发顶级期刊杂志,而且中国本土发表第一部国际专著,这本专著题名为 A Treatise on Pneumonic Plague Geneva: League of Nations, Health Organization, 1926,这480页的全英文鼠疫理论专著,创立了“肺鼠疫”学说,这部著作被誉为“鼠疫防治理论的里程碑”。而伍连德博士对鼠疫的研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顶端的,他领导的东北防疫总处,也是世界上研究鼠疫最权威的科研机构。当时国外许多知名的学者都想去他那儿深造工作,比如,剑桥大学的陈永汉,维也纳大学的奥地利人伯力士,剑桥大学的陈祀邦,爱丁堡大学的英国人罗纳德,哈佛大学毕业的刘瑞衡,后来是协和的首任中国院长等。 这个人,主持并主办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1911年),他为大会主席并全权主持,为中国现代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渊的影响。这个人,与王吉民用英文合撰一本《中国医史》,打破西方学者的民族偏见,让人们看到中国医学的辉煌时代。它填补了中国学者用英文向世界介绍中国医学史的空白,客观介绍了我国医学发展的历史,推动了我国医学史研究的发展。作为一个开创性著作,它在国际医史界影响很大,至今仍被国外列为医史参考书。 因此他被国际科学史研究院评为通讯院士,而至今国际科学史研究院的院士,华人不到10位。 这个人,他28岁来到中国,到58岁的30年间,把自己the best life 奉献给我了中国,造福于中国人民。而我们中国人却很少有人知道他。这个人也是我国海港检疫的鼻祖。他首次收回中国海港检疫权,成立全国海港检疫总处,并任首任处长,同时兼上海海港检疫所所长,他亲自起草了全国第一部海港检疫章程《海港检疫章程》,后被人称为中国自主检疫的鼻祖。 我说的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我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梁启超评伍连德“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博士一人而已!” 1983年,由著名的流行病学家拉斯特主编的《流行病学词典》中,惟一的中国人就是伍连德。 这样的早在100年前的科学家和医学家,而现在大部分的做研究的科学家和医学家都不知道伍连德是谁。 大多数人都说,伍连德是中国人吗,应该是华侨吧,这样的华侨太多了,如杨振宁、丁肇中,还有最近获诺贝尔的钱永健等等。我非常伤心听到这样的话,因为伍博士国际上那么有名,他无论身处满清,国民党,还是在英伦剑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提名的中国人是伍连德,他被誉为中国历史上走近诺贝尔奖的第一人。

2007年,诺贝尔基金会官方网站公开了部分诺贝尔奖候选人资料。可以查询到1901-1951年度生理学或医学奖候选人情况。获得提名的科学家中只有一位中国人,他便是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中国检疫事业创始人伍连德。

1983年由国际著名流行病学家主编的《流行病学词典》中,伍连德是惟一被列入的华人科学家,当是对他在人类医学科学领域杰出成就的有力肯定。伍连德因他的科学抗疫实践和对疫的研究所做出的卓越贡献,于1927年获得日内瓦国际联盟卫生组织授予“鼠疫专家”称号。

诺贝尔基金会规定,除了公布最终获奖者外,凡作为候选人的科学家,名字都不对外公开,并设置了50年的保密期。因此,对于出现的各种传闻,如某人获得提名成为诺贝尔奖候选人云云,其真实性必须等50年后才能得到印证。

广西医学杂志主编辑是谁

吴纪周,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留日回国学者;现任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广西医科大学传染病学教研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广西分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专科学会常委;《广西医学》、《广西医学文选》、《广西预防医学杂志》、《内科学杂志》和《广西医科大学学报》编委。

长期从事肝癌研究,发现中国第一个肝癌高发区。20世纪60年代,肿瘤学专家叶馥荪教授在广西扶绥县建立起中国第一个肝癌高发现场防治点,对肝癌进行了一系列研究,首先论证了肝癌病因的三大危险因素中的两大因素,为学校的肿瘤学科发展成为全国重点(培育)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广西某县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及流行因素初步探讨》(《天津医学杂志》,1965年第5期)《广西肝癌建国以来防治研究进展》(《广西医学杂志》,1984年第5期)叶馥荪、莫志纯等教授在美国《cancerresearch》杂志发表的论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黄曲霉毒素与肝癌关系的队列研究”》,至今被引用204次,在全国名列前茅。 《广西肝细胞癌的流行病学及发病学研究》(1984年日本《肝脏》第2卷,7号)《中国原发性肝癌流行病学与早期诊断的研究》(1986年美国《癌症研究的进展》47卷297—327页) 1954年广西医学院从桂林迁来南宁,叶馥荪等医务人员注意到本地区肝癌患者较多,遂下定决心要探索攻克肝癌的办法。1961年,他组织和率领肝病调查队,深入到广西肝癌病人最多的扶绥县、贵县等地进行调查研究。1964年明确了扶绥县肝癌、肝硬化发病率特别高,是中国肝癌高发区,也是世界上肝癌高发区之一。调查中首先注意到广西肝癌与玉米为主要口粮有关,肝病高发和饮水污染也有一定的联系。他又注意到国外学者关于霉变粮食能引起动物肝病和肝癌的报道。他和助手们下乡进行粮食发霉情况的检测,用发霉粮食作大鼠诱癌试验。12个月诱发了肝癌。初步揭示了黄曲霉素可能是肝癌高发区主要致癌的原因。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研究工作暂停。他恢复工作后,又组织调查小组到扶绥县及周围县的乡镇检查肝癌、肝病的发病,粮食污染黄曲霉素的情况,查地理、气候、水源。通过对数万人次的调查,千万份粮食和血标本的检测,大量数据处理分析,明确了肝癌高发与口粮污染黄曲霉毒素程度、肝病背景和饮用不洁塘水密切相关。进一步论证了肝癌的三大危险因素:黄曲霉毒素、乙型肝炎感染和饮用水污染。1969年,全国肿瘤会议期间,《天津医学杂志》发表了叶馥荪等撰写的《广西某县原发性肝癌的发病率及流行因素初步探讨》论文,并展出了广西实验动物诱癌成功的图片。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科研成果奖。1973年,他在意大利,1981年至1984年在日本、美国召开的国际肿瘤会议上宣读《广西肝细胞癌的流行病学及发病学研究》《中国原发性肝癌的流行病学及早期诊断的研究》等论文,深受国外学者、专家注意,并在《肝脏》(日)《癌症研究的进展》(美)等杂志上发表。1982年,美国洛杉矶南加州大学医学院亨德森教授主动与叶馥荪联系,并签订了《肝癌与鼻咽癌流行病学研究》的协议,由美方提供13万美元的研究经费,双方进行合作研究。1981年他承担的“六五”国家攻关项目,“肝癌预防措施——黄曲霉毒素在肝癌病因的作用及阻断研究”,1987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叶馥荪对肝癌的预防及有关治疗、预防肝癌的组织建设和人体培养也很重视。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采纳他的意见,成立了扶绥县肝癌防治研究所。并通过传、帮、带及举办各级学习班,培养了一批肝癌科研骨干及大批基层调研及防治队伍。院内的肿瘤研究小组,也发展到约有400人编制的广西肿瘤防治研究所。

审稿较严且投稿人数居多。《广西医学》杂志的审稿周期较长,需要6个月时间,每期的投稿人数非常多,但审稿上一直秉持严格的要求,所以进度缓慢。《广西医学》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信息研究所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医学学术期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