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卫生与健康初中议论文500字
我在放学路上走着,同学们都熙熙攘攘地向西跑去。我心头掠过一丝好奇,于是顺着人流走过去,原来,他们是到小摊上买吃的。
只见,一条宽宽的道路两边密密麻麻地挨着一个个“移动小摊”,似乎是一条“长龙”一直排到路的尽头。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赶上去,平头的、卷发的、短发的、长发的,都把整条路挤得水泄不通。这些小摊上有些是卖烧烤的,有些是卖饮料的,还有些是卖糖果的。这条道路简直成了纽约证券交易所,“好不热闹”。那些黑手、白手、粗手、细手、长手、短手都掏出钱来,一只只伸向摊主。摊主笑哈哈地用黑乎乎的手一会儿拿钱,又一会儿拿东西烤,都忙得不亦乐乎,还捞捞鼻屎,随手乱丢,有些就像导弹一样落在锅里。这时,又有一块肉掉到地上,他没什么大不了似地捡起来重心烤。同学们拿了烧烤,便扬长而去。
只见一位胖胖的同学手插裤兜,大声地催促:“嘿,快,快点,快点!”拿过来之后,便手里一串,嘴里一串,书包里还塞着一袋,边吃边扔,沿路都是竹签。
又看见一位小女孩,拿着羊肉串便跑,好像怕人看见似的。到了个小巷里,再大吃大喝,还边吃边说:“嗯,好吃,好吃!”
过不了多久,满地都是竹串、塑料袋,垃圾“漫山遍野”,摊主的腰包却鼓鼓的。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东西卫生吗?如果把这些钱节省下来,买书,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了。
同学们,醒醒吧,远离小摊!为了自己的健康,为了环保事业,请醒醒吧!
【篇二】卫生与健康初中议论文500字
说到卫生与健康,这二者的关系可是密不可分,不讲卫生,那对健康是直接不利的,反过来说,讲卫生,那对身体就很有好处。下面,我以食品卫生与个人卫生两方面谈一谈我的一些肤浅的看法。
(一)、注意食品安全,谨防“病从口入”
如今,人们的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更为了方便省时间,许多人到了吃饭时间,懒得自己动手,就去饭馆吃饭,或者去买菜馆里做好的饭菜,回家直接就吃了。吃的花样也越来越多,什么“火锅”、“烤鱼”、“米线”……真是各种各样,令人眼花缭乱。更有“油炸食品”、“冷饮”充斥街头小巷。试想,这些饭菜就一定安全卫生吗?不一定吧!谁敢保证,那些菜就是新鲜的、干净的,谁敢保证,里面的油是不是加入“地沟油”。吃到这样的饭菜,身体能健康吗?我们经常听说,有人食物中毒,住进了医院。
还有,在学校门口,尤其是小学,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小食品,什么“辣条”、“小糖豆”、“汽水”等等,而买这些食品的,都是年幼的孩子们,试想,这些食品卫生吗?吃到孩子们肚中,会怎样呢?这些可都是垃圾食品呀!
所以,我们要想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首先要防止“病从口入”,坚决杜绝这些不卫生的食品,更要教育孩子不吃那些不合格的小零食。
(二)、关注个人卫生,从细节入手
如果一个人,最基本的“个人卫生”都不讲究,那么,他的其他事情也是做不好的。日常生活中,“个人卫生”是很重要的,如果很注重“个人卫生”,不仅给人以干净、美观的印象,而且也不会得一些诸如“皮肤病”、“脚气”、“手癣”等疾病。如果,不讲“个人卫生”,不常洗头、洗澡、换衣服,那就会脏兮兮的,身上还会散发气味,更会得上疾病,也影响你的形象,别人也不愿和你交往。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搞好自己的“个人卫生”。
有一个细节,可能不太引起人的注意,那就是我们平时用的毛巾和牙刷,一定不要长期放在卫生间里,因为,卫生间很潮湿,容易滋生细菌。而应该常常放在太阳下曝晒,这样,才能有效的杀菌。牙刷要定期更换,长期使用,对口腔不好,因为牙刷上的细菌,会进入人的消化道、血液,严重的,甚至会引起败血症。
因此,我们一定要讲究卫生,从一点一滴做起,从细节做起。只要坚持不解,持之以恒,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一定会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篇三】卫生与健康初中议论文500字
有人或许会说,我只要勤加锻炼,就可以塑造一个强健的体魄。是的,勤加锻炼时可以强身健体,但平时注意卫生,更能保持健康,使你拥有更为健康的体魄。
从小我们的父母就教育我们要讲究卫生,幼儿教师还教我们唱卫生儿歌:勤剪指甲,勤洗头,做个乖宝宝。个人卫生在那个时候,我们就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习惯,而饮食卫生却很少加以重视。在我身边很多人喜欢享受路边摊,尤其是街边烧烤。我们尚且不论它食品来源是否卫生,先来看看它的周边环境。位于闹市,人来人往,车来车往,眼不见的灰尘早已飞到了食品上。有一次和朋友逛街边摊的时候,无意发现了一个菠萝摊。在摊位下面削了一地的菠萝皮,由于没有及时的清理干净,底层的已经开始霉烂,发出了阵阵微臭,还有几只苍蝇在四周嗡嗡的飞着。可想而知,那菠萝的污染度有多高了。
有些摊主为了达到麻辣美观效果,在食物中添加劣质的麻辣油,甚至是化学物质。很多人由于长期使用过多,而引起肚子疼,长痘痘等一系列的问题。由此可见,注意饮食卫生,也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人想要健健康康的成长,讲究各方面的卫生总是没有错的,只有当一个人成长在洁净的环境中,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所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关注自身及公共卫生,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健健康康的生活。
【篇四】卫生与健康初中议论文500字
卫生与健康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也像语文课中常提到的因果关联词,只有讲卫生才能有健康。
健康分为两类:一是身心健康,二是身体健康。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如果只是四肢发达身心却不健康的话,那他就不是一个真正健康的人,因为有了心理的问题,轻者是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愿与他人交流,重者则是固步自封,自己伤害自己。在遇到挫折时,因为平时不喜欢与人交流而没有朋友,也就是没有了所诉说的对象,只能把一些不开心和一些困难与想法压抑在心底,甚至不能与他人取长补短,良性竞争。如此这般,即使再好的身体,也会经受不住无数的困难与身心上的痛感。但是如果他是一个心理健康的人,那也许结果就大不一样了,因为他有自己所信任的良师益友,可以到朋友面前诉说而得到安慰,把一些心中的困惑和郁闷释放,并有了心灵的寄托,那他就不会被挫折所击垮,而是战胜困难成为强者,可见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健康固然重要,可是卫生也是一大要素,现在我们杭州市正在构造健康的文明城市,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举手之劳把垃圾放入垃圾筒内,勤剪手指甲,勤换衣服,不随地吐痰,不在公共场合吸烟,保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等;你们可能会觉得说说简单、做做难,其实这并不难,只要我们保持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说多走几步路,少抽几支烟,勤洗换衣,出门带纸巾就OK了,这些看起来轻而易举的事,对有些人来说却很麻烦。其实,只要想想这是为构建健康的文明城市出一份力,并且,终不但有益于社会,更有益于自身,你就会情不自禁地去做了!
处在一个文明健康的环境中,那我们就要做一个文明健康的人,不让心理自卑、贪图方便而打破了这美好的境界,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开始,做一个德智体美的好学生吧!
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其身体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健康的生活可以使人平安长寿,免患许多疾病;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则会给人们带来疾病。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篇1 一、摘要 由于我自己平时比较关注养身,也很注意身体健康,但对于这些了解的不多,自己想多知道一些相关方面的内容。所以这学期选了《健康与疾病》这门课,上了后觉得真的很有益,对平时生活和健康能给很多指导。 这门课是由医学院开的,来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很不错,分别给我们讲了他么自己从事的领域的相关知识。我自己对中医这方面比较感兴趣,所以就选了这个方面,写一下我上了这门课的收获。 中医这个概念来自中国传统医学,它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中医是我国最早的医疗行为,起源于手的进化,按摩是最早的医疗行为→外治法。其特点是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其理论体系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我对中医的理解:一、中医简介,主要从起源、特点、哲学基础几个方面阐述;二、阴阳五行学说,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三、藏象学说:概论、肝脏、精气血精液、体质几方面;四、病因病机主要是外因、内因等;五、中医治疗 方法 ,有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火罐;六、针灸学基础,主要有筋络、腧穴、十四经血、经外奇穴;七、四诊,即指望闻问切。 二、正文 (一)、中医简介 中医这个概念来自中国传统医学,它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巨变,现在依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 文化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最早的医疗行为,起源于手的进化,按摩是最早的医疗行为→外治法。其特点是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其哲学基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我国古代创立的哲学体系主要是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正是在这个朴素唯物论和辨证法的哲学思想指导下构成的理论体系,并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因此,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 (二)、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总称。阴阳五行学说自引入中国传统医学领域后,逐渐成为其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思想武器,并用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从而成为中医学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轴心,贯穿于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并通过古人的不断探索和完善,逐渐构筑成一套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的中医学理论 体系,促进和推动着中医学的发展,因此说明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学说不是神秘的玄学,它是古人建立在观察事实基础上的具有科学内涵的理论。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以其用到的一些概念也是对立的。阴阳的属性特征具有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但其两者之间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阴阳对立制约,最终达到对立与制约的动态平衡。将中医应用于医学能帮助人医治疾病。阴阳中的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五行各有特点,均处于运动变化中。五行学说将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并以五行来说明各脏的生理特性。 (三)、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也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二是研究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的关系。五脏包括心、肺、脾、肝、肾,六腑指的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脏器组织。精、气、血、津液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体质的“体”,指形体、身体,可引申为躯体和生理;“质”指特质、性质。体质是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等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它充分体现出中医学“形神合一”的体质观。体质的形成是机体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密切相关。偏阳体质:是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偏阴体质:是偏于抑制、偏寒、多静等特性的体质。阴阳平和体质:是功能较为协调的体质类型。 (四)、病因病机 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分为外因、内因、其他因素。外因包括六淫、疠气;内因包括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其他原因有痰饮、淤血。病机包括正邪盛衰、阴阳失调、气机失常,这些均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运行。 (五)、中药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法,有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火罐。中药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中草药,几乎未经加工的原生态的,这个与西药是相对的。中药可内服,外用、注射、外栓。针灸有治疗周围神经损伤、颅脑脊髓损伤、运动系统创伤、疼痛的功效。推拿是指在人体一定部位,运用各种不同手法和进行特定性肢体活动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六)、针灸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功能:阐释病理: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如心火可循经下移于小肠,而小肠有热亦可上熏于心。如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故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及小腹胀痛等。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调节机能平衡,感应传导的 作用。指导诊断 在临床上,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的循行走向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如两胁痛,多是肝胆病变;前额部疼痛,多与阳明经病有关等。如肺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等。治疗预防:如针灸、按摩、针刺麻醉、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临床可根据药物的归经,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太阳经头痛,选用羌活、蒿本等。调理经络方法预防疾病。如常灸足三里穴可强壮身体、防病;灸风门可预防感冒;常点按养老穴可美容肌肤和明目等。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某些特殊的穴位会有特殊的意义, 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法。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通联内外,因而通过审察外部征象,探求疾病的本质。 (七)、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闻诊主要从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几个方面。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 其它 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 经验 的 总结 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 ,植物的“生长化 收藏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篇2 一般对人来说,健康分为两大部分,即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这两者相 互影响、相互促进。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源泉。作为二十出头的青年人,我们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应保持高度重视,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基础。然而,周边的情况并不乐观。一方面由于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作为工科学生的我深有体会,经常熬夜完成作业),另一方面由于脱离了父母老师的监督,自己的随意性、惰性逐渐表现出来。据一份调查显示:近90%的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不足一小时,超过54%的大学生每周只参加1到2次的课外体育活动,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群体体质的整体下滑。有鉴于此,我首先将于身体和心理健康做出阐述,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一、 身体健康 1、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我们宿舍为例,大家普遍的入睡时间是晚上十二点。长此以往,第二天上课精力不集中、打瞌睡的现象非常严重。现在的大学生们普遍都有晚上熬夜打游戏,看书早上或者白天补觉的习惯并且直接导致了不能够正常进行一日三餐。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日三餐能够对身体机能进行能量的补充,满足人体的正常运转。如果不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容易使自己的身体免疫力下降,健康状况肯定有影响。有时候也会使自己的生物钟失调,这样对眼睛及脑部的伤害比较大。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体力不支、易累、心烦等现象。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2、 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 根据中医饮食保健的特点来说:在素食的基础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不主张偏食,不提倡过量与废食。注重协调阴阳、脏腑。同学们应该注意在日常饮食中不能够光根据自己的喜好吃单一的食品种类或者为了盲目减肥而不吃食物。虽然食堂的饭菜不太可口,但我们应尽量不要挑剔,只要注意饭菜的营养搭配,鼓励自己管饱就行。对于女生而言,由于近几年,在高校女生的减肥队伍越来越庞大。为了身体的所谓苗条,整天不吃饭,吃减肥药品,结果身体搞坏了,心理方面也形成一种疾患。同时,女生普遍存在着挑食和偏食现象,这不吃、那不吃,要么暴饮暴食。有时候打一个菜,吃不下几口,就倒掉,这样身体缺乏营 养,体质也就自然下降。对于男生而言,男生不能够酗酒。很大一部分学生有参加聚会的习惯,借着给同学过生日、同乡会、庆祝会,各种理由的宴请也就此起彼伏,豪饮一番,结果不胜酒力,每次下来,都难受几天,甚至送医院抢救。 其次,还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有选择性的选择一些食物。例如:人的体质简单分类为三种。阴性体质偏寒,宜食偏温热的食物;阳性体质偏热,宜食偏寒凉的食物;平性体质属正常,宜食平性的食物。 体瘦者多阴虚(火旺),宜食甘润生津之品;体胖者多痰湿,宜食清淡化痰之物。 总之,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更是对身体的重要保证。 3、 保持一定量的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前身健体缓解压力。现在我们学校虽然组织早操,跑之前还必须盖章,然而因为场地、天气的限制,加之大学生们的普遍反感,早操根本就达不到预想效果,甚至许多同学呼吁要求取消早操。对我们个人而言,一定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运动并持之以恒地锻炼。我平常喜爱打 篮球 ,但上学期初来大学感到不适应,打篮球的次数也变得屈指可数了,我后来就明显地感到体质的下降。好在,这学期我坚持每周打一次球,身体状况也大有改观。资料介绍,一定量的运动驱除忧虑,焕发精神。控制体重,降低血胆固醇浓度、防止骨质疏松 、有利于降低血压 、 消除紧张 力 、改善入睡能力,提高睡眠质量 、抵抗焦虑和压抑感,增加积极性和乐观感。 二、 心理健康 我们大学生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调适,正确把握 自己,学会自行解脱,时刻绽放阳光笑颜。 要想时刻保持好心情,就要积极地避免不良刺激,养精神,和喜怒,调情志。第一,是 要尽量地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因为,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 环境,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围等,有利于精神的调养。因而,要积极创建这种环境和氛围,尽 量避免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等方面的不良刺激。我们生活在西安交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花园一般美丽的校园,净畅宁美的环境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第 二,要积极地治疗疾病,防止其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这些疾病既可给我们造成痛 苦等不良刺激, 重病或久病常易形成患者的精神负担, 其内源性刺激还可产生异常的情志变 化,加重病情,影响康复。身体可是自己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 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我们可以把握自己。 这告诉我们在不能改变客观的外界时,就要试着提高自我的心理调摄能力,注重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心态,乐观面对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勤奋上进、勇敢理性是我的座右铭,我会将它一直坚持下去。 三、 常见疾病及预防 1、急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起因于接触感染,传染性极强,感染后数小时即可发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眼病,春、夏二季多见。 预防 措施 : 注意用眼卫生,不熬夜,尽量减少用眼时间。不用脏手揉眼睛。阅读书写保持良好采光、距离。注意个人卫生,不乱用他人的毛巾、脸盆及其它生活用品。避免近距离接触病人,接触后要洗手。洗澡或 游泳 后应滴上消炎眼药水。 2、疥疮 是一种由疥虫(螨虫)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在冬春两季流行。它偏爱于住集体宿舍的学生,往往是一人患病,整个宿舍全部遭殃。 患了疥疮常有剧烈的瘙痒,尤以夜间为重,故影响睡眠。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换衣服,避免同疥疮病人接触。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同学之间不要混睡,宿舍内物品堆放整齐,无蚊蝇、无垃圾、无臭味、开窗通风、空气保持新鲜,经常晾晒被褥,这样才能避免疥疮的传染与蔓延。 3、扁桃腺炎 本病在大学生中极为多见,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如果事先有感冒,可能为病毒后继发性细菌感染。发病前可能有全身无力和发冷,随后有咽痛,吞咽时尤甚。开始时大多位于一侧(以后蔓延至对侧),颌下或耳旁淋巴结可出现肿痛。随着病情发展,临床出现高热、体温39℃以上,全身酸痛、头痛、食欲减退,医生检查:咽部充血,扁桃腺明显增大,表面有散在的白色渗出物覆盖。 预防措施: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要劳逸结合,不熬夜,娱乐过度,注意饮食营养,加强体育锻炼,逐步增强体质。 4、甲沟炎 脚拇趾甲边缘一侧常发生红、肿、热、痛,逐步形成趾甲边缘脓肿,即所谓的甲沟炎。发生原因是穿的鞋子过小、过紧,脚拇指甲不能平稳地生长,边缘扎入趾头组织、引起细菌感染。轻微的甲沟炎局部用碘酒消毒或敷消炎膏可消散。重者需剪去或拔去趾甲,抗菌消炎治疗。 预防措施: 养成个人习惯,天天洗脚、洗袜,保持鞋内干燥,鞋子要适当宽畅、透气,尽量不穿尖头鞋、高跟鞋,尤其是体育活动或较长时间走路更应穿舒适的平底运动鞋。 5、口腔溃疡 口腔粘膜、舌尖、牙龈常出现直径2—3毫米的溃疡,有剧烈的烧灼痛,咀嚼和接触咸味时尤甚,影响食欲、工作、学习。病程一般不超过7—10天,愈合后不留疤痕,但容易复发。一处好后,他处又可发生,间隔时间长短不一。 预防措施: 得了口腔溃疡,经口服一些抗菌消炎药、维生素B2、C,局部敷锡类散、西瓜霜喷剂、云南白药等,短期内即可愈合,另外,要调整生活规律,保证睡眠时间,不疲劳、娱乐过度;注意口腔卫生及饮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心情愉快,消除精神负担;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如果能做到这些就可以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下一页更多精彩“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3篇”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临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前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治未病的渊源与涵义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书,它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对治未病的最为经典的论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养生“未病先防”的思想内核。《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提出了治未病的养生保健基本原则。《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补充了未病先防的另一方面含义,疾病出现某些先兆,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即“欲病救萌”。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述进一步明确提出既病防变的重要思想。因为内脏疾病有可能按照五行相乘或相侮的规律传变,在治疗时就应当首先辨明有可能被传的脏器,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传变。
此外,东汉华佗创立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都对治未病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化。
唐代孙思邈是一位在治未病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医家。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提出“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己病之病”,认为医生和患者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无事之前”。他对治未病主要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的角度着眼,“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所著《千金要方》记载了大量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中医治未病理论成熟于明清时代,这个时期的医学家们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了治未病理论,大大丰富了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明末清初的喻嘉言也是治未病思想的大力倡导者,并专门撰写了《医门法律》,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清代叶天士对于治未病研究颇深,明确提出“逐邪务早,先证用药,先安防变”等临床用药原则,他根据温病的发展规律,热邪伤及胃阴,进一步发展可损及肾阴,主张在甘寒养胃的同时加入咸寒滋肾之品,以防肾阴被损;《温热论》中提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可谓是既病防变原则具体应用的典范。如邪入营分而见斑诊隐隐,必须“急急透斑为要”,故用清热凉血之剂,使营血热毒得解。又如对“平素心虚有痰者”,治总兼以养心化痰,主张用石菖蒲、郁金、牛黄、至宝丹等开其闭,以防其“昏厥为痉”。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治疗原则,提出要在温病治疗过程中注意步步顾护津液,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恰恰吻合,亦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丹溪心法》载:“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概而言之,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其发生。主要是以养生为要,贯穿于日常饮食、起居、情志、欲望等方面,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②“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③“有病早治”,有了疾病应该及早对症治疗,不要延误病程,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轻病拖为重病。④“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阻止疾病的蔓延、恶化和传变。⑤“病后防复”,在疾病尚未发作的稳定期或间歇期即提前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
2 未病先防 养正祛邪
肿瘤与其他疾病一样,是“正”、“邪”二气交争结果,在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下,易于发生肿瘤。《医宗必读》中所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且由于脏腑生理功能的失调紊乱,疲劳、痰湿、热毒、瘀血等病理产物就因此而自生,形成了肿瘤发病的病理基础。明代张景岳说:“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金代张元素《治法机要》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肾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因此,在肿瘤尚未发生之前,针对可能导致肿瘤的各种原因,如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慢性疾病等内因,亦包括有毒致癌物侵袭等外因,加以防范,即所谓的肿瘤一级预防,从而降低肿瘤的发生率。主要体现在摄生方面,调情志,适起居,节饮食,慎劳作,长养正气,防止病邪的侵袭。
培养正气应当注意重视精神调节,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起居有规律性。平素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有利于血脉流通,气机调畅,阴阳和调,正气充足,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另外,在饮食方面勿使偏嗜、失节或食用不洁之品,忌食霉变不洁食物,少食油炸食物等。饮食和调,脾胃健运,就能化生精气,滋养人体,保持身体健康。如过食肥甘厚味易助湿、生痰、化热等,如《医偏》中说:“酒客多噎隔,好热酒者尤多。”江苏省启东地区原为肝癌高发区,经过“改水、防霉、治肝炎”的措施干预,肝癌发病率大大降低,即是一个实证。还需注意防范各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起居有常,劳逸适度。从源头上预防是抗御肿瘤重要方法之一。
目前,癌症仍然是危害人类生命的前三位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癌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中医“治未病”理念是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医学,就是防患于未然,以控制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3 见微知变 癌前干预
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将起之时必有先兆,此时急治其先,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癌肿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容易漏诊或延误诊断,临床医生要时刻牢记“治未病”的理念。如食管癌,在初发期,一般无自觉症状,有的虽然有轻微或偶发的吞咽不适,仅在吞咽干物时有梗噎感,或胸骨后轻微灼痛,往往未引起患者的重视,而延误诊断和治疗。胃癌早期,由于症状无或轻微,进展缓慢,往往被误诊为胃炎或消化不良,甚至出现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时,症状仍不明显,直到病人体质消瘦,才去医院检查,但为时已晚。肺癌早期,症状轻微,甚至毫无症状,仅在X线健康检查时偶然发现。3/4的早期肺癌可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肺癌早期由于癌组织刺激支气管黏膜,发生顽固性呛咳或呈高音调的阻塞性咳嗽,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黏液痰,症状类似感冒或支气管炎,常被大家所忽视。乳腺癌,早期无任何自觉症状,特别是年龄大的妇女,很少注意乳房的变化,常常忽视无症状的乳房肿块,等到肿块越来越大,才到医院检查,此时乳腺癌已经转移,失去手术机会。卵巢深居盆腔之中,即使卵巢癌已经大如鸡蛋,病人也可以毫无感觉。卵巢癌早期无任何症状,如妇女出现卵巢癌“三联”症状,即40岁以上妇女,有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痛和较长时间的卵巢功能障碍,则应引起警惕。从中医“治未病”的观点来看,医务人员就要重视病人身体的微小变化,如吞咽干食有点梗噎时,应及时做钡餐造影检查或食管镜检查;向来食欲正常,一旦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和体重下降时,应及时做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对不明原因的咳嗽,尤其是阵发性喉咳要引起高度警惕,应及时拍胸部片或CT检查。
癌前状态指易恶变的全身性或局部疾病的状态,癌前病变指较易转变成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早期邪盛,正气尚未大衰,治疗重在祛邪,“当其邪气初客,所积未坚,则先消之而后和之”。如此,在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即加以治疗干预,既可提高治愈率又能防止其恶变。
4 既病防变 防止转移
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是有规律的。因此,在治疗时,可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预先对可能受影响的部位加以固护,增强其抗邪能力。《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得出的治病防变措施。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肝木最易乘克脾土,故治疗肝病时,应配合适当的健脾和胃药。
中医对肿瘤转移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其指出脏腑之间,生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乘侮亢害关系。一脏有病,可依据自身规律而影响他脏。《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到相关的脏腑。故治疗肿瘤转移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联系脏腑之间存在的生克乘侮关系,先治或先安未病脏腑,以阻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防止疾病发展。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辨证论治为基点,根据肿瘤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治疗。处方用药先专攻一路,同时再多方位入手,提高机体正气,防止复发及转移。肿瘤病人手术以后,一般都要进行放化疗,放化疗虽对肿瘤有打击,但对人体正气也是一个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一些机体正气虚损的症状,比如白细胞减少、全身疲乏无力、肢体疲软、精神不振、动辄气短、头发稀少枯干、盗汗、面色无华等等。此时予以扶正祛邪,使机体正气振奋,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中医在治疗肿瘤时“力顾脾胃,调和气血”的原则是精华所在。
“贪生怕死,要求长寿,乃人之常情”。载圣在《礼记》记载:“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俱善,人道毕矣。”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人应该立足于生,但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归宿,死亡就是回归自然。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工作实践中,观察到有不少危重病人或身患绝症者凡能坦然自若、乐观开朗地面对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诊治的大多抗病力强,元气恢复快,病情逆转,甚至完全康复。而越是忧愁恐惧怕死的患者,则精神崩溃,气血耗散,病情加速恶化,多预后不良。中医认为,病人的精神状态是本,医生的治疗措施是标,医生的治疗是通过病人的抗病能力才能发挥治疗效应,如果病人精神已经崩溃,那么再好的治疗措施也无济于事。所谓“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医学界已经公认中医药治疗肿瘤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手术、放化疗的效果。中药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2008年4月15至21日是第十四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原主任委员周岱翰指出,中晚期癌症和高血压、糖尿病等一样是长期慢性病,中药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病人可以长期带病生存。周教授指出,癌细胞不是外来异物,它是人体正常细胞分化不良而来。人体正常细胞的生长有一个自杀程序,当长大到一定程度,就逐渐走向衰老、凋亡。当这种自杀程序受到破坏,细胞无限度长大却不凋亡时,原本正常的细胞就变成了癌细胞,形成肿瘤。肿瘤病人本身有免疫缺陷,无法识别和消灭这些癌细胞。中医治癌的原理,一方面是运用中药调理综合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效识别和杀灭癌细胞;另一方面可以诱导癌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
5 病后调摄 慎防复发
对于肿瘤的“治未病”理念,还应包括病后调摄,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宿疾的复发。恶性肿瘤在早、中期经过根治手术、或经过规范的放化疗后,达到了完全缓解,但是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如胃癌患者在术后有70%~80%死于局部或远处转移,即使是早期胃癌,术后10年仍有30%~40%的复发率;接受手术的食道癌患者中,即使早期患者,5年内仍有近50%的复发率。故术后防止其复发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医药在这一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医认为,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病后可通过培补正气,调理脏腑功能,使其紊乱的状态得以恢复。扶助正气,主要从气、血、阴、阳四个方面入手,俾气血冲和,阴阳平衡;调理脏腑功能主要是从先天入手,先天为本,本元充盛则阴阳平和;后天为养,脾胃健则气血充。实瘤已去,但癌毒未尽,扶正的同时不忘祛除余邪。现代医学也证实,即使早期肿瘤在根治术后,仍有微小转移灶的浸润,这也是手术后辅助用放化疗的原因。中医可在扶正的原则下采用化瘀解毒散结等治法,以清除余毒,防止其复发。
另外,还应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否则,此时若适逢新感病邪,饮食不慎,过于劳累,均可助邪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盛,引起宿疾复发。肿瘤患者更应做好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渊源流长,以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中医防治肿瘤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与现在肿瘤的“三级预防”有相似之处,但更突出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且具有个体化的辨证优势,特别是在应对癌变病变、防恶化、肿瘤术后的防止复发与转移方面,通过扶正祛邪有较好的效果。
人的一生为何要进行保健? 保健就是为了自己有个强壮的身体,就是为了有个良好的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为了将来干革命、做事业的基础. 锻炼一定要与保健相结合,没有去锻炼,保健也是没用的,保健品的作用就像是生物上酶的作用,去加速身体的开发以用,而锻炼则是开发身体.所以说平时加强锻炼在配以保健,那样身体才能够更加棒! 搞好身体并不等于健康,您更加需要调节自己的心理,使自己的心理积极、健康.我们想看到的是一个积极向上、精力充沛的你. 亚健康状态 传统医学中的“亚健康” 我们通常说患了疾病,但在古代“疾”与“病”含义不同。“疾”是指不易觉察的小病疾,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就会发展到可见的程度,便称为“病”。这种患疾的状态,现代科学叫“亚健康”或“第三状态”,在中医学中称“未病”。 “未病”不是无病,也不是可见的大病,按中医观点而论是身体已经出现了阴阳、气血、脏腑营卫的不平衡状态。我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有了疾病除积极寻找除疾之法外,还积累了许多预防疾患的措施。《黄帝内经》有日:“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兵,不亦晚乎?”由此可鲜明地看出我们的祖先已认识到对疾病应“未雨绸缨、防患未然”的重要。 现代医学中的亚健康 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亚即次等之意),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 细究之,亚健康是个大概念,包含着前后衔接的几个阶段:其中,与健康紧紧相邻的可称作“轻度心身失调”,它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等为主症,但是这些失调容易恢复,恢复了则与健康人并无不同。它约占人群的25%~28%。 这种失调若持续发展,可进入“潜临床”状态,此时,已呈现出发展成某些疾病的高危倾向,潜伏着向某病发展的高度可能。在人群中,处于这类状态的超过1/3,且在40岁以上的人群中比例陡增。他们的表现比较错综,可为慢性疲劳或持续的心身失调,包括前述的各种症状持续2个月以上,且常伴有慢性咽痛、反复感冒、精力不支等。也有专家将其错综的表现归纳为3种减退活力减退、反应能力减退和适应能力减退。从临床检测来看,城市里的这类群体比较集中地表现为三高一低倾向,即存在着接近临界水平的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和免疫功能偏低。 另有至少超过10%的人介于潜临床和疾病之间的,可称作“前临床”状态,指已经有了病变,但症状还不明显或还没引起足够重视,或未求诊断,或即便医生作了检查,一时尚未查出。严格地说,最后一类已不属于亚健康,而是有病的不健康状态,只是有待于明确诊断而已。因此,扣除这部分人群,也有不少研究者认为亚健康者约占人口的60%。 国内外的研究表明,现代社会符合健康标准者也不过占人群总数的15%左右。有趣的是,人群中已被确诊为患病,属于不健康状态的也占15%左右。如果把健康和疾病看作是生命过程的两端的话,那么它就像一个两头尖的橄榄,中间凸出的一大块,正是处于健康与有病两者之间的过渡状态---亚健康。 亚健康即指非病非健康状态,这是一类次等健康状态(亚即次等之意),是界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状态,故又有“次健康”、“第三状态”、“中间状态”、“游离(移)状态”、“灰色状态”等的称谓。 细究之,亚健康是个大概念,包含着前后衔接的几个阶段:其中,与健康紧紧相邻的可称作“轻度心身失调”,它常以疲劳、失眠、胃口差、情绪不稳定等为主症,但是这些失调容易恢复,恢复了则与健康人并无不同。从亚健康产生的原因我们可以看到,社会环境压力和人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与亚健康密切相关的外部和内部因素。因此,要摆脱亚健康的困扰,人们应当: §保证合理的膳食和均衡的营养。其中,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 §人体不能合成维生素和矿物质,而维生素 C、 B族和铁等对人体尤为重要,因此每天应适当地补充多维元素片; §调整心理状态并保持积极、乐观; §及时调整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睡眠; §增加户外体育锻炼活动,每天保证一定运动量; 绝大多数脑力劳动者平日里运动少,饭量小,食物越来越精,对维生素和各种矿物质的摄取常难以满足需要。为了尽快摆脱亚健康状态,建议这些人群每日摄取一定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补充剂。每日花费不多,如已经在市场上存在十几年的老牌多元维生素金施尔康,每天一粒只要一块钱,但可以有效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 A、 B、 C、 D、 E、叶酸,矿物质钙、磷、镁、碘、铁、锌等等,帮助改善体质,增强抵抗力,全面巩固健康基础。所以主动补充营养素也是帮助您远离亚健康的有效途径。 1、“将军肚”早现。30~50岁的人,大腹便便,是成熟的标志,也是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的伴侣。 2、脱发、斑秃、早秃。每次洗发都有一大堆头发脱落,这是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所致。 3、频频去洗手间。如果你的年龄在30~40岁之间,排泄次数超过正常人,说明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开始衰退。 4、性能力下降。中年人过早地出现腰酸腿痛,性欲减退或男子阳痿、女子过早闭经,都是身体整体衰退的第一信号。 5、记忆力减退,开始忘记熟人的名字。 6、心算能力越来越差。 7、做事经常后悔、易怒、烦躁、悲观,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8、注意力不集中,集中精力的能力越来越差。 9、睡觉时间越来越短,醒来也不解乏。 10、想做事时,不明原因地走神,脑子里想东想西,精神难以集中。 11、看什么都不顺眼,烦躁,动辄发火。 12、处于敏感紧张状态,惧怕并回避某人、某地、某物或某事。 13、为自己的生命常规被扰乱而不高兴,总想恢复原状。对已做完的事,已想明白的问题,反复思考和检查,而自己又为这种反复而苦恼。 14、身上有某种不适或疼痛,但医生查不出问题,而仍不放心,总想着这件事。 15、很恼烦,但不一定知道为何烦恼;做其他事常常不能分散对烦恼的注意,也就是说烦恼好像摆脱不了。 16、情绪低落、心情沉重,整天不快乐,工作、学习、娱乐、生活都提不起精神和兴趣。 17、易于疲乏,或无明显原因感到精力不足,体力不支。 18、怕与人交往,厌恶人多,在他人面前无自信心,感到紧张或不自在。 19、心情不好时就晕倒,控制不住情绪和行为,甚至突然说不出话、看不见东西、憋气、肌肉抽搐等。 20、觉得别人都不好,别人都不理解你,都在嘲笑你或和你作对。事过之后能有所察觉,似乎自己太多事了,钻了牛角尖。 我们可以对照以上“信号”自我检查,具有上述两项或两项以下者,则为“黄灯”警告期,目前尚无需担心,具有上述3~5项者,则为一次“红灯”预报期,说明已经具备“过劳死”的征兆;6项以上者,为二次“红灯”危险期,可定为“疲劳综合征”———“过劳死”的“预备军”。另有三种人易“过劳死”:一是有钱(有势)的人,特别是只知道消费不知道保养的人;二是有事业心的人,特别是称得上“工作狂”的人;三是有遗传早亡血统又自以为身体健康的人。 人体出现"亚健康状态"时,常常有以下表现: 1、心病不安,惊悸少眠: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憋气,心烦意乱,惶惶无措,夜寐不安,多梦纷纭。 2、汗出津津,经常感冒:经常自汗、盗汗、出虚汗,自己稍不注意,就感冒,怕冷。 3、舌赤苔垢,口苦便燥:舌尖发红,舌苔厚腻,口苦、咽干,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 4、面色有滞,目围灰暗:面色无华,憔悴;双目周围,特别是眼下灰暗发青。 5、四肢发胀,目下卧蚕:有些中老年妇女,晨起或劳累后足踝及小腿肿胀,下眼皮肿胀、下垂。 6、指甲成像,变化异常:中医认为,人体躯干四肢、脏腑经络、气血体能信息层叠融会在指甲成象上称为甲象。如指甲出现卷如葱管、相似蒜头、剥如竹笋、枯似鱼鳞、曲类鹰爪、塌同瘪螺、月痕不齐、峰突凹残、甲面白点等,均为甲象异常,病位或在脏腑、或累及经络、营卫阻滞。 7、潮前胸胀,乳生结节:妇女在月经到来前两三天,四肢发胀、胸部胀满、胸胁串痛,妇科检查,乳房常有硬结,应给予特别重视。 8、口吐粘物,呃逆胀满:常有胸腹胀满、大便粘滞不畅、肛门湿热之感,食生冷干硬食物常感胃部不适,口中粘滞不爽,吐之为快。重时,晨起非吐不可,进行性加重。此时,应及时检查是否胃部、食道有占位性病变。 9、体温异常,倦怠无力:下午体温常常37-38°C左右,手心热、口干、全身倦怠无力,应到医院检查是否有结核等。 10、视力模糊,头胀头疼:平时视力正常,突感视力下降(非眼镜度数不适),且伴有目胀、头疼,此时千万不可大意,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是否有颅内占位性病变。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上医治未病:以食物味色,聚其精气,食补胜于药补;中医治欲病:以药物味性疗之,调其阴阳;下医治已病:治疗重症,以毒攻毒救其命也亡其命也。
“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其在中医中的主要思想是: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和既病防变。可见,中医历来防重于治,随着人们逐渐对 健康 的重视,预防疾病才是人们最想要的结果。
真正 健康 的人或许只是少数,患者也是少数,但大多数人都是亚 健康 状态,需要调理,中医的强项就在于治未病与 养生 调理,中医体质 养生 调理其实就是典型的治未病。把各种亚 健康 的体质,通过服用中药或者药食同源中药,调理恢复到平衡状态—平和体质,人就 健康 无病了。
中医学在《内经》时代就建立了以古典哲学为基础的生物--心理-- 社会 --自然医学模式,重视心理因素、 情感 变化、 社会 因素、自然因素在致病中的作用,不仅提出了心理疾病主要是七情所伤引起的 情感 杂病,还提出了心理治疗的重要性。 目前治未病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市场需求还是蛮大的,但市场却缺乏相应的高水平服务以及有效的管控手段 ,所以导致不少中医门诊、中医馆以及真正有效果的中医药秘方产品治未病的业务开展进展有些不尽人意,近几年,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发展中医事业,包括中医古书中古法膏方的系统化整理,中医检测设备、设施的改进等等,但要想促进中医事业大踏步的发展,还是希望能以有效发展中医的方式立法,希望通过立法,能够解决中医朋友的顾虑,推动中医药 科技 的进步。
治未病终将是个大市场, 健康 养生 将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没有人愿意生病,谁也不愿意花钱找罪受。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重视,人民群众对 健康 身体的关注,相信中医也终将迎来再一次辉煌的发展。
欢迎关注---经纬小站,持续分享更多相关知识
那你有没有在网上找下(食品与营养科学)等这类的书刊?多看看这样的资料吧
通过学习健康管理,能够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有关健康管理师的论文是哪些?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健康管理师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健康管理师论文篇1 【摘 要】 目的 探讨健康管理对一例肥胖并轻度高血压患者所能达到的效果。 方法 通过对一例肥胖患者进行健康问卷调查、一般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等方法收集其健康信息,分析其健康危险因素,并对疾病进行风险评估;通过健康 教育 调动患者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积极性,对其不良的膳食和运动习惯给予量化干预指导;改善其不良习惯并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持续半年。结果 患者的体重降至正常,消除了肥胖,并发的高血压也恢复了正常。结论 通过健康管理,不仅可以控制体重,消除肥胖,也可以使患者并发的轻度高血压得到控制。 【关键词】 健康管理;肥胖;轻度高血压 目前中国城市居民营养失衡现象严重,相关疾病患病率不断攀升。其中,仅肥胖患者在成人中就占。据研究,肥胖程度 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关系。明显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比正常体 重者高10倍。针对这种情况,对肥胖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对其并发的高血压是否也能起到改善作用,有待进一步探讨。本 报告 就一例肥胖并轻度高血压的患者进行健康管理的效果进行了 总结 。 1 对象与方法 对象 孙某,男,1974年出生。在职职工,身高170CM,体重82kg,BMI=(82/),肥胖,平时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口味重,不吸烟,适当饮酒,家族有高血压病史。实施健康管理前2006年11月体检:血压150/92mmHg,为1级(轻度)高血压。血脂:甘油三脂 (正常范围:),血低密度脂蛋白(正常范围: mmol/l),高密度脂蛋白 mmol/L(正常范围: mmol/l)。血糖正常。查心电图无异常。偶有心慌、胸闷,医生开降压药,嘱其服用,但其拒绝服用。自行到我单位要求进行健康指导。 方法 健康管理方法 根据健康管理的基本步骤,按四步进行。(1)了解个人的健康信息。(2)进行个体的健康及疾病风险性评估。(3)进行健康干预。(4)进行效果评价。 肥胖判定标准 根据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肥胖症顾问小组提出的标准,亚太地区BMI≥23为超重,BMI 为肥胖前期,BMI 为肥胖1级,BMI≥30为肥胖2级。该患者BMI=为肥胖1级。 高血压判定标准 根据2003年WHO/ISH高血压指南委员会制定的标准,该患者血压为1级高血压。(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 mmHg或舒张压90-99mmHg) 健康档案内容 个人健康信息包括个人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工作、经济收入等)、目前健康状况和疾病家族史、生活方式(膳食、运动、吸烟、饮酒等)、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血压等)和血、尿实验室检查(血脂、血糖等)。 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 综合上述各项指标进行健康风险评估,该干部的主要健康问题包括:(1)肥胖1级。BMI=(82/)>25,(2)1级高血压。血压测量为150/92 mmHg。主要危险因素为:(1)饮食结构不合理:口味重,食盐量高,水果、蔬菜食用少。(2)运动量太少。基本无体育锻炼。该两项危险因素为自创性危险因素。不可改变的因素有:(1)年龄(2)性别(3)遗传因素。结合该患者的情况,计算其冠心病危险分数: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92mmHg,危险分数;不吸烟,危险分数;体重肥胖,危险分数为,饮酒的危险分数为,高血压家族史,危险分数,体育锻炼不参加,危险分数为,组合危险分数:()+()+()+()+ ()+。 健康干预的 措施 针对该职工的危险因素,制定的健康干预措施主要有:(1)定期讲授 健康知识 ,不断鼓励患者养成良好的膳食和运动习惯,努力提高患者自我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其自觉的行为习惯。(2)针对该职工的具体情况,制定了调整膳食结构、增加运动的干预方案,短期目标为减轻体重、降低血压和血脂,长期目标为维持标准体重,血压降到正常,改善生活质量,降低冠心病危险度。具体目标见表1: 表1 对孙某进行干预的预期控制目标 控制项目 体重 血压 膳食结构 体力活动水平 起始数值 82kg 145/92mmHg 不合理 较少 短期目标(3个月) 76kg 低于140/90mmHg 合理 充分 长期目标 维持在64kg 低于120/80mmHg 合理* 充分**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00年)评判。**指每周不少于3天,每天不少于30分钟 (3)制定个人健康指导计划,主要是膳食指导、运动指导、体检计划等: 膳食方面:控制热能的摄入:每天摄入热能控制在1000千卡,并控制三大营养素的生热比,即蛋白质占热能的25%、脂肪占10%、碳水化合物占65%。食物上多吃瘦肉、奶、水果、蔬菜和谷类食物,少吃肥肉等油脂高的食物。1日三餐食物总摄入量控制在500克。提倡吃复合糖类,如淀粉、标准面粉、玉米、小米、燕麦等植物纤维较多的食物,促进肠道蠕动,有利于胆固醇的排泄;少食糖。多吃含钾、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膳食宜清淡:适当的减少钠盐的摄入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体内的钠水潴留。每日食盐的摄入量应在6克以下。多吃绿色蔬菜和新鲜水果,有利于心肌代谢,改善心肌功能和血液循环,促使胆固醇的排泄,防止高血压病的发展;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增加,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多。加重心、肝、肾的负担。忌食用兴奋神经系统的食物,如酒、浓茶咖啡等。改掉不良的饮食习惯,如暴饮暴食、吃零食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时缓解紧张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体力活动方面:运动方式:选择有氧耐力运动。步行、慢跑和 游泳 。运动强度:维持在65%最大心率,由于该同志健康状态尚好,运动计划时第1周,每天消耗150千卡,12周以后每天消耗300千卡以上。每天坚持6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的运动。肌力训练:每隔一天,进行一次肌力训练,对胸、腹、四肢等肌肉进行器械的抗阻力训练,每次20分钟,每周做这种运动3—4次。 每半个月测量一次血压,定期做体检。以监测体重和血压等指标的变化。 质量控制 根据健康干预计划的执行情况适时调整指导。对患者不能按要求坚持时,给予提醒和督促。饮食和运动的种类在长期执行中根据患者兴趣适当进行调整。 2. 结果 经过半年的健康管理,2007年5月该患者体重降到68 kg,BMI=(68/),同时血压维持在135/85mmHg水平,精神状态明显好转。能够自觉的执行合理的膳食和运动。健康管理前后监测指标的变化见表2: 表2 对孙某健康管理前后监测指标的变化 监测指标 BMI 血压(mmHg) 3. 结论 健康管理前 150/92 健康管理后 135/85 肥胖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肥胖既是一个独立的疾病,又是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中心性肥胖,是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病、中风等多种疾病的危险因素。被WHO列为导致疾病负担的十大危险因素之一。近几十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方式现代化,膳食结构改变和体力活动减少,超重和肥胖的患病率在不断增长。我国调查结果显示成人中有的人超重或肥胖。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能量的摄入大于能量的消耗。因此合理膳食、控制摄入热量、同时加强运动,加大能量消耗,将使体重下降。本名患者同时有高血压,其可能因肥胖而引起,在控制住体重后,同时戒烟戒酒、降低食盐的摄入量,保持心理平衡、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等,使该患者的血压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这充分说明通过健康管理不仅可以使肥胖得到控制,并且在控制体重的同时也使并发的轻度高血压也得到控制。说明健康管理不仅对减肥有作用,在减肥的同时,综合的健康管理措施也可以对患者与肥胖相关的疾病起到改善作用。 4. 讨论 本例患者是一例肥胖并轻度高血压患者,通过健康管理得到很好地控制。但是否所有的该类患者都能取得这样的效果,仍需进一步研究。另外对肥胖并发的2级以上的高血压能否通过健康管理得到有效控制,也是值得研究的。 健康管理师论文篇2 目的】 探讨糖尿病的用药指导及实施规范有效的健康管理 【摘要】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 不足或相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糖尿病患者若血糖长期控制不住,严重时可引起多种并发症,而引起心脑肾等多器官衰竭和眼底小血管病变,当前糖尿病暂无特效药根治,临床以常规疗法为主,饮食治疗配合运动疗法为基础,药物辅助治疗和随时监测血糖数值。所以保持血糖水平稳定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医务人员应给与患者有效的指导,帮助患者控制血糖,而且糖尿病患者很容易受环境、心理变化的影响,那么医务人员应给与及时的心理疏导,生理等多方面的治疗跟调理,同时患者也应该注意饮食的调理和科学的生活习惯,同时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和了解,关注并发症的危害,及对身体的各个方面的影响。 【关键词】糖尿病 内分泌代谢 控制 治疗 指导 并发症 影响 糖尿病患病率呈现世界性的上升趋势,是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之后的又一严重危害大众健康的慢性疾病。 在临床上将糖尿病分为4种类型: (1)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据对分泌不足)约占糖尿病患者5%。 (2)2型糖尿病(从主要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相对胰岛素不足,到主要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伴胰岛素抵抗),糖尿病患者中90%以上都为这种类型。 (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由于β细胞、胰岛素作用等遗传缺陷,或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或者药物等诱发的糖尿病。 (4)妊娠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据科学研究,WHO在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为: 空腹血糖(FPG)≥,或餐后2小时血糖(2hPG)≥ 糖尿病患病率的性别差异,在我国1996年11省市糖尿病调查表明,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2002年的全国营养调查显示,男性糖尿病患病率为,女性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糖尿病影响因素: 研究发现,膳食不合理,不平衡,高热量饮食、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就会导致人体血糖数值的升高,尤其是糖代谢能力差的人群。 另外许多研究发现体力活动不足可增加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活动最少的人与活动最多的人相比,糖尿病的患病率相差2﹣6倍,20XX年中国居民营养健康调查显示,与每日静态生活时间不足1小时的人相比,静态生活时间超过4小时者糖尿病增加50%。其中,每天看电视4小时以上者,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比每天看电视不足1小时者增加46%。 所以高危人群应尽量减少可改变的环境危险因素的暴露,例如控制膳食热量饮食,增加体力活动,以减少或延缓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用药指导及影响: 口服药物 .格列苯脲(优降糖)日,餐前半小时服;(适用于体型偏瘦者) .二甲双胍日,和餐服(体型肥胖者适用) 格列齐特片80mmg,2/日,餐前半小时服。 格列喹酮(糖适平)30-180mmg,3/日餐前半小时服(肾功能不全患者适用) 二甲双胍缓释片日,和餐服(体型肥胖者适用)。 .阿卡波糖(拜糖平)50mmg,3/日,进食第一口饭时服 在用药时患者一定要严格控制饮食,经上述药物口服血糖控制不理想且体形肥胖者可加服胰岛素增敏剂:盐酸吡格列酮(哎叮)15-30mmg,1次/日口服。 另外也可以服用中药制剂,不可否认西药降血糖的作用迅速而明显,合适中药所不能比拟的,可是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在服用西药后发现还是会血糖升高,甚至会出现口干舌燥、精神疲倦、四肢无力,小腿发软等症状,这时通过中医辨证论治,全面进行身体的调理,症状就会有明显的改善,这是西医所欠缺的。因为中医全面调理糖尿病,会减轻服用西药的不良反应,也能够改善胰岛素抵抗,中药可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配合西药治疗能够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如黄芪、丹参、生地、知母、决明子、黄连等组成复方制剂,对改善胰岛素抵抗有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防止并发症的出现。 【资料与方法】 通过对辖区5万余人的入户调查,为居民建立了家庭健康档案,再将慢性病分类管理,其中对糖尿病人进行了细致的管理。 一般资料:我社区5万余人,检出糖尿病人271例,男190例,女81例。70岁以上的24例,40到70岁227例,40岁以下的18例 20岁以下2例,中老年人居多。合并心脏病的82例,眼部并发症12例,周围神经并发症45例。 病人管理:①按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经济水平分类。②建立个人慢性病资料:家簇史、患病时间,目前状况、症状,用药情况等。③建立慢性病人联系卡:病人可与医生随时联系,以方便病人咨询。④建立了两级管理网,每位糖尿病人都有专人社区站点医生负责,中心又指定专家对站点医生负责。使站点医生对管理病人增强了信心,充分利用中心医疗人才资源。提高中心的管理能力。⑤按病情轻重定期预约或电话随访,并详细记录,使健康档案从“死档”变为“活档”。⑥按糖尿病规范化管理要求的基础上,两级医生会诊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因发病原因不同、个体差异不同,制订近期和长远治疗目标。⑦对家庭条件困难,治疗又不能中断的病人中心给予一定的支持。帮助站点解决困难。 健康教育:1糖尿病知识普及,目的是发现早期糖尿病及青少年糖尿病。每月进行糖尿病知识讲座,为了吸引糖尿病人和活跃课堂气氛,讲课时搞抽奖活动、课堂知识问答,发放礼品如小型血糖仪、尿糖试纸、毛巾、牙膏等。2饮食指导:饮食指导是管理糖尿病的关键一步,饮食控制不好,严重影响治疗效果和病人的一生。每周给病人调整食谱,帮助病人进行均衡饮食,鼓励家人协作遵守饮食计划,避免摄入过多的食物和甜食,避免油腻食物,严格遵守每日的总热量,维持标准体重。饮食量以活动量的大小而定,另外多补充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促进新陈代谢,对糖和脂肪的代谢有着积极作用。多吃含维生素、矿物质含量丰富,含糖量少的蔬菜、水果如苦瓜、番茄、黄瓜、猕猴桃、火龙果等。3运动指导:合理个体化的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一环。运动可有效增加身体内的胰岛素分泌,促进全身代谢,有利于控制血糖。固定运动量、饮食量及降糖药量。若运动量增加则要增加饮食量,以防低血糖发生,运动强度以无劳累为宜。4指导病人预防糖尿病昏迷知识:按时遵医嘱服药,因糖尿病人须终生服药,病人很难坚持,按时按量按规定服药,从而减少并发症。定时测血糖、尿糖,指导病人检测方法,教会病人自己测血糖,有助于了解病情调整用药。定时复诊评价血糖及体重的情况,告知病人促发糖尿病昏迷的危险因素,随身携带标志清楚的疾病识别卡,以便发生昏迷时及时处理。5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密切观察足部皮肤,注意有无水疱、发红、溃烂、外伤,预防糖尿病足发生。老年人反映迟钝,末梢循环差,应告知用视角和触觉保护自己,指导病人穿宽松、透气的衣服和鞋袜。选择宽松衣物。紧身衣或许能展示你修长的腿,但对血液流通确是个极大的束缚。神经和血管病变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重要原因,糖友皮肤感染的风险也比正常人高。因此,你应选择宽松、透气性好的衣服,最好是棉质的。6季节交替多上心,虽然说病人不用比健康人多穿一层,但保暖工作确实要更用心。因为糖尿病更容易被感冒缠上,一旦缠上好起来也更麻烦。季节交替时气候变化大,这段时间尤其需要多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增减衣物,以防感冒。7心理健康管理,心理因素影响糖尿病的物质因素是肾上腺素,由于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抑制了胰岛素分泌,使其含量不足而导致血糖升高,医生在平时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经常观察到,糖尿病病人的心理状态好与坏与糖尿病的控制好与坏有直接关系。 讨论 通过对社区居民的定期健康宣教,普及糖尿病类型及用药指导,饮食运动搭配,糖尿病的危害和并发症的预防等,居民对糖尿病有了一定的认识,糖尿病患者坚持做到普及的各个方面知识,又能够遵从医师的指导,大多数居民能做到清淡低盐饮食,拒吃或少吃油腻,注意体育锻炼,饮食、生活习惯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对糖尿病的预防有了很大的帮助。在居民中发现早期糖尿病人2例。对271例糖尿病人的健康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收获,糖尿病人1年的医疗费用降底了10%,降低了并发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也提高社区医护人员在居民中的地位,增加了居民对社区医疗护理信任,紧密了社区医护人员与居民的关系,大大方便了社区卫生工作的开展。 健康管理师论文篇3 健康管理是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测、预防和维护的全过程。学习健康管理是为了使人群或个体在健康方面达到最佳状况,最终达到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当今的人们,尤其是上班族,不仅要应付快节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要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挑战,心理和生理都不断的衰弱、老化和出现病变,尽管这一过程缓慢且不明显,但一旦疾病上身,万贯家财也难挽回健康。所以我要学健康管理师。 通过学习健康管理,让我知道该如何正确饮食、科学健身;如何保护身体不受疾病的困扰,使自己的身体和心里更加健康等等很多方面,变被动的健康维护为主动的管理健康,这就是我想要的。 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愿望,到底什么是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是指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健全,我个人认为这四点仅仅是针对个人而言的,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一个企业,甚至一个国家,怎样才算健康呢?该如何管理健康呢?为什么现在食品危机这么严重,毒胶囊这么猖獗,假冒的保健品这么混乱?说到根上,都是人的问题。 不论是一个团队、一个集体、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都是由人组成的,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他们跟人都一样,就拿一个企业来说,会出现很多问题,有正常的,也有不正常的,当出现不正常的问题时,就是不健康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企业“短命”,所以企业能否长期生存和发展,取决于“人”是否健康。国家也是如此。 下面回到根本问题上,人为什么会不健康呢?影响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遗传因素,饮食结构,心理调节能力,生长发育环境,适当运动等。 下面一一阐述: 一、遗传可能是每个人得到的最大一笔遗产,它决定了你是男是女、个子是高还是矮、眼睛是棕色还是黑色、头发是金发还是黑发,这笔遗产可能会让你拥有奥运竞技场上夺冠的运动潜力、赋予你语言的天赋;也可能让你在轮椅上走完此生,它让你拥有众多特殊的力量、弱点及各种生理特征,这就是你的基因组织。基因遗传也是了解一个人健康的起点,可以知道你是否存在某些健康危险。如:先天性心脏病或某些特殊的癌症、甚至酒精中毒,由于某些疾病更多的存在于某个民族中,健康问题还可能与个人的种族背景相关,但要记住,一些健康问题事实上是个人的基因与生活经历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家族中的病史,并不一定代表你也会得同样的病。相反知道自身存在的风险,反而能帮助你选择更明智的生活方式。就拿II糖尿病来说,遗传仅占10%,其实更多的是遗传了家族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如果后天改正,是完全有可能避免走向糖尿病的。所以要学健康管理。 二、饮食结构,说白了就是吃,当今社会大部分人都不会吃,食物是最重要的外环境因素,是机体与外环境物质能量交换的主要 渠道 ,对健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当机体内营养素缺乏、过剩或比例不适当,以及食物不清洁等原因,就可引起人类健康的损伤。如:缺铁性贫血、肥胖、冠心病、高血压、食物中毒等等。所以要制定健康的饮食原则。基本要求如下: 1、摄取的食物应能供给足够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素,以保证机体活动和劳动所需要的能量;能保证机体生长发育、组织修复、维持和调节体内的各种生理活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适应各种环境和条件下的机体需要。2、摄取的食物应能保持各种营养素平衡,包括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和消耗量以及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3、食物通过合理加工烹调,尽可能减少食物中各种营养素的损失,提高其消化吸收率。并具有良好的色、香、味、形,使食物多样化,促进食欲,满足饱腹感。4、食物本身清洁无毒害,不受污染,不含对机体有害的物质,食之无害。5、有合理的膳食制度,三餐定时定量,比例合适。三餐分配要合理,一般早、中、晚餐的能量分别占一日总能量的30%、40%、30%为宜。虽然上述要求很难做到,但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可以避免很多危险因素的发生,如少吃油炸食品,少吃坚果类食物,少吃腌制食品等等,为了健康所以要学健康管理。 三、心里调节,心里健康是指心理上的健康状态,当人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感觉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既整个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相对稳定,相对协调、充分发展、与客观环境统一和适应。健康的心里是个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著名生物学家巴甫洛夫说过:忧愁、顾虑和悲观可是人得病;积极、愉快、意志坚强和情绪乐观可战胜疾病,更可是人强壮和长寿。如《三国演义》中,东吴大将周瑜,年少英俊,风流倜傥,武艺高强,但心胸狭窄,嫉妒心太强,即心理健康水平较差。诸葛亮三气周瑜,终因其心理素质差而早生华发、命归黄泉。再如《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也因终日抑郁,结果积郁成疾而红颜薄命。因此生理健康名不能保证一个人心理也是健康的,所以要学习健康管理。 四、生长发育环境,这个范围太大了,从还在母亲的肚子里就开始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了,这里主要跟大家分享一下怎样看待社会环境——“压力”。压力是生活的一部分。当我们的身体和思想每天持续适应调节我们的生活所需时,我们就经历不同层次的压力。我们总认为压力是消极的,就像一种不舒适的或者说不快乐的压力----比如说,按时完成工程、处理交通罚单、照顾病人。但是压力也有积极的一面,当我们职务提升或朋友为我们举办了惊喜的生日聚会,我们同样也有压力。无法释放的压力对身体和思想都有影响。从肌肉紧张到对未来失去希望的感觉。然而生活中没有压力似乎是不可能的,解决方法就是舒缓压力。如果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而又无法放松,这时最好学习如何放松。放松技巧似乎对许多生理功能都有影响,包括血压、心率和肌肉拉紧、、、等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深呼吸,这也是在课上张电红老师教的方法,真的很管用。所以我们要学健康管理。 五、适当运动,常言道生命在于运动,积极锻炼身体的每一小时可以有平均两小时的生命延续回报。多做运动并不等于自我惩罚,不是说非要您加入某个健身俱乐部或是买健身设备,当今社会能去健身房的人没有多少,我们要选择简单、实际操作性强的方法,最好是能与生活方式相结合。例如每天提前1-2站下车,步行回家或是早起一会,到外面呼吸新鲜空气,做做运动,这些都是很实用的方法。要找到适合自己、身体能承受的运动方式,强度过大或是过缓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要知道如何运动及疾病人群如何运动养生就要学健康管理。
《浅说健康管理》
[摘要]健康管理,是对人体健康危害的因素进行检测、分析评估和干预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健康管理对国计民生有着重要意义,是大有前途的朝阳行业,但在我国起步不久,缺乏经验,目前还面临许多困难,亟待政府大力扶持,期盼社会各界积极支持。
关键词:健康管理民生重要作用
最近十年左右,在中国大陆,一个新的行业进入社会生活,“健康管理”映入人们的视野之后,往往会似曾相识却陌生,引发起新奇和探寻。“健康管理”是干什么的?“管理”那些事情?它为什么会实现在当代生活中……本文对与“健康管理”相关的问题,试做简要的解说。
1健康管理的定义、宗旨和方法
简而言之,健康管理就是对人体的健康事务控制管理,提供服务,进行干预。在人体没有发生疾病之前,未雨绸缭,对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因素进行干预,避免危险因素的产生。在发现危害健康的危险之初,防微杜渐,制订计划进行干预,或将危险症状消灭在萌芽状态,或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避免滋长蔓延,防止其渐衍趋重。
对健康管理的定义,诸多专家学者各有阐述,但基本内涵大同小异,差异不大。陈君石、黄建始主编在《健康管理师》(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教材)一书中定义为:“对个体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时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笔者以为,这一论述比较中肯地界定了健康管理的性质和内容。
健康管理的宗旨,乃是调动被管理者及相关各方面的积极性,变被动的疾病治疗为主动的预防管理,以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收到最大的健康效果,提高健康质量。
为了实现宗旨,健康管理需要对健康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通常采取这样一些手段实施管理:
从健康管理对象的身体状况、生活方式、居住环境等方面,对可能危害健康的不良因素进行检查、监测,加以科学的分析和评估。针对发现的问题或潜在的隐患,从社会心理、环境、营养、运动等角度综合辨析,提出改善体质促进健康的建议,制定可行的行动计划,指导管理对象自觉、主动地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身体素质,预防疾病的滋生发展,帮助、指导人们成功有效地把握维护和促进其自身健康。长期跟踪服务,不断循环管理;每次循环周期都要解决某些重要问题,然后继续运行,促动健康管理对象提升健康水平。建立健康档案,完整真实地记录管理过程中被管理人的各种监测数据以及变化情况,可供以后在医院、社区治疗时参考,收到合理用药、减少费用的效果。
2健康管理独立成为行业是时代之需
健康管理作为独立的新行业出现,源自社会文明和客观现实的迫切需要,无论是从社会发展方面还是科学进步方面观察,都有其必然的原因和坚实的基础。
当前,我国正处于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今后要把社会发展放到非常重要的位置,产业结构待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要改变。生产力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因此,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促进公民的全面发展,“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不断提高”,成为今后五年(十二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主要目标。与公民健康紧密相关的健康管理独立成为行业势在必行。这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的大事,不可忽视,不容怠慢。
时代在前进,文明在进步。人的生命是最可宝贵的,而健康是生命的首要之义。在物质生活日趋富足的今天,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活着”,而且活得更好更有尊严。人们期盼幸福快乐,无疑会更加关注和讲求自身健康。然而,国内生态的恶化,激烈社会竞争造改生活节奏加快,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现金收入低下,各种慢性疾病的蔓延危害加重,社会保障相对滞后…….都在侵害人们的健康。这些问题,单纯的依赖传统的医疗卫生机构和专业人员,已经力不胜任难以解决,这副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重担必然要落在健康管理这新兴行业的肩上。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受历史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民众健康素质原本不高,“看病贵”“看病难”的长期存在更是雪上加霜,使医疗卫生和保障健康领域尚有许多令人堪忧的地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大众健康主要为题,每5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治不好的慢性病;每10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30年里肺癌死亡率增加了5倍;因慢病死亡的人数已占全国因病死亡人数的80%以上。
严酷的现实表明:急速蔓延的慢性疾病已经不单纯是因病毒感染而造成的,而是由多种非生物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今危害人们健康的最大敌人已经由“细菌病变”转换为形形色色的种种“健康危险”因素;不良好的生活方式,正是导致慢性生活方式病产生、恶变的重要原因。针对这种局面,社会大众对于保护健康关注和切入的重点,应当从大医院医生诊治的方式转向社区预防疾病和对健康管理的方式。不言而喻,这正是健康管理行业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我国的医疗保障制度尚不完善,用于医疗卫生的投入有限,而国人实际所用的医疗费用却在飞快增长。例如:1.个人年均医疗费用支出,1980年为元,到2006年便涨到元,26年中增加了30多倍(中国新闻网);2.早在1994年全国用于慢性疾病的费用,已经超过当年国家对卫生事业的捐款(东方生活网贴《青年报》文章);3.卫生部发言人毛群安指出,一个人一生中在健康方面的投入,大约80%花在了临死前一个月的治疗上(中国新闻网)。大幅猛增的医疗费用,已经使社会和民众不堪重负,因病致贪、因病返贪的现象并不罕见,使人同情心痛!多有资深专家指出,人体从健康到疾病,大都有一个发展过程。从低危状态渐次趋向高危状态,以致发生早期病变出现临床症状形成疾病,其变化往往是隐微较难轻易发现的。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在影响人体健康5大因素中,遗传占15%,自然环境占10%,社会状态占7%,医疗条件占8%,而生活方式竟占60%。人类的疾病,有1/3通过预防保健可以避免,1/3通过早期发现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另有1/3的疾病通过有效的信息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网上见到上海《青年报》曾有载文称:临床论证,肝癌早期发现及时手术,术后5年生存率从几乎为零上升到70%,而治疗费用只有晚期治疗所用的20-25%。可见,应对危机的最好办法是在陷入危机之前做好预防和控制,肯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药物对抗并不是维护健康的好办法”(中国健康教育会会长殷大奎);“我国十三亿人口绝不能靠药物维护健康”(卫生部部长陈竺),确是发聋振聩的经验之谈!在当代,维护民众健康确实要有新思维,要走新路子。
目前,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已达73岁。2010年10月16日《工人日报》一篇文章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显示,2009年底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已占总人口的,京沪等大城市平均每5-6个人中就有一位老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有关负责人指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有亿。老人问题日趋加剧,“老有所养”、“老有所医”,成为重要的民生课题。
当人进入老年期后,人体组织结构进一步老化,各种器官功能逐渐减退,身体抵抗力逐渐衰弱,活动能力降低,更容易患病。卫生部统计,60岁以上老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部人口患病率的3倍;伤残率是全部人口伤残率的倍;55岁以上老人每年自杀人数超过10万,是自杀率最高的群体。而老年人消耗的卫生资源,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1倍。
中国社会正朝着老龄化转变。预计到2030年,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人这意味着一对中年夫妇将要照顾4位老人。可以想见,届时社会、经济各个领域都将会对人口素质,尤其是健康水平产生更高层面的要求。瞻前顾后,应时而变,健康管理行业正是大显身手的关键时机,人们预期健康管理充分发挥自己的社会职能,为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贡献。
3健康管理的特点
从健康管理产生的渊源、承担的社会职能以及它的社会地位和作用,我们会演绎出它具有这样几点特征:
健康管理是有许多事务组成的,其中许多事务广泛触及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与学校(健康教育)、劳动(职业病防治)、体育(健体强身)、环保(生活环境)、卫生、医院、防疫(预防、检测化验、治疗)等行业机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盘根错节,难解难分,相互制约,彼此纠结。现今,健康管理独立成为新兴行业,在对各类健康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中,仍然离不开相关行业、部门、机构的支持和配合。“人多了乱,龙多了旱”,不能出现“三个和尚没水吃”的现象,既要避免相互推诿,又要防治扯皮纠缠,全社会都要给予关注积极帮助,形成合力,推进健康管理事业逐渐成熟、兴旺发达。
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今的健康管理行业出自传统的医疗卫生体系,或者说二者极似一对连体婴儿;都承担着维护民众健康的职能;在运行模式、专业操作的手段方式上也有诸多相近相同之处;甚至连从事健康管理职业的员工也大都受过医学专业教育或有临床治疗岗位的力,可为彼此融合互相渗透。但这两个行业的专业分工毕竟不同,有着明显区别。“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临床医生的工作,而不是健康管理师的工作”。因此健康管理工作者首先必须明确职业界定,尊重职业规律;必须突出自己的特色,紧紧围绕“预防”、“干预”这个中心,最大限度的发挥健康资源的作用,创获最佳的效绩。倘若混淆行业职能的界限,甚至随意扩大地盘,抢夺市场,尊循沿袭传统医院的治疗模式,重心倒置,就会失却竞争优势,丧失活力,陷于自我衰败的境地。
健康管理以维护民众健康为己任,事关国计民生,是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大事,当然带有较强的公益色彩。现今由传统医疗机构之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承担;独立成为行业出现的时间仅有十年左右,缺乏经验,基本上采取自筹资金、自负盈亏,以民营的商业方式运作,社会认知度不高,加之初创阶段经营成本偏高,民众消费能力有限,当前接受服务的对象较少,主要集中在经济收入的高端人群。所以,健康管理服务公司大都举步维艰,“门前冷漠车马稀”,其专业功能尚未明显发挥,社会影响还较微弱。这种存活空间狭窄、缺乏发展活力的困窘局面亟待扭转;迫切盼望政府伸出援手,把健康管理纳入卫生医疗改革的大局,在产生政策、资金投入、配套项目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和帮助。
4增强健康管理意识
人们珍惜生命,期盼健康;健康管理可以使人远离疾病,维护健康。然而,不少人对健康管理的认识不足,在发现疾病之前忽视预防;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惜财赚钱”,舍不得花钱用于健康服务,甚至认为自己没甾没病,何必花冤枉钱去干什么预防。
对此,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健康管理观念、作用、效益等等信息深入人心,家户欲晓;提高健康管理的社会认知度,引导大众增强健康保健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构筑健康的“四大基石”,即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不要等到生病之后才去被动关注健康。
据2010年10月16日《齐鲁晚报》报道,获得1998年诺贝尔医学奖的伊格罗纳博士日前在青岛对该报记者称:“人类疾病中,90%都是现代人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致”,因此,他非常强调培养良好的生活反方式。又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已达到同样健康标准的花费计算,在预防上每多投入一元钱,在治疗上就可以建制减支元,并且能够节约100元的抢救费。把少量的钱花在早期的健康管理上,就能明显减低患病风险,即使在患病甚至后期治疗阶段也会节省巨大的费用。为了维护自身的健康,为了提高自身的生命质量,我们既要建立科学的、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也要理性的投入一些资金,参与运用健康管理服务。
健康管理与人人休戚相关,它服务大众,使大众受益。全社会都应关注健康管理,务请积极支持,人人参与。我期望并相信,这会成为当今社会的共识。
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其身体健康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健康的生活可以使人平安长寿,免患许多疾病;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则会给人们带来疾病。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篇1 一、摘要 由于我自己平时比较关注养身,也很注意身体健康,但对于这些了解的不多,自己想多知道一些相关方面的内容。所以这学期选了《健康与疾病》这门课,上了后觉得真的很有益,对平时生活和健康能给很多指导。 这门课是由医学院开的,来给我们上课的老师都很不错,分别给我们讲了他么自己从事的领域的相关知识。我自己对中医这方面比较感兴趣,所以就选了这个方面,写一下我上了这门课的收获。 中医这个概念来自中国传统医学,它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中医是我国最早的医疗行为,起源于手的进化,按摩是最早的医疗行为→外治法。其特点是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其理论体系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 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和疾病变化规律的理论概括,它主要包括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象、经络、运气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预防、养生等内容。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我对中医的理解:一、中医简介,主要从起源、特点、哲学基础几个方面阐述;二、阴阳五行学说,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三、藏象学说:概论、肝脏、精气血精液、体质几方面;四、病因病机主要是外因、内因等;五、中医治疗 方法 ,有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火罐;六、针灸学基础,主要有筋络、腧穴、十四经血、经外奇穴;七、四诊,即指望闻问切。 二、正文 (一)、中医简介 中医这个概念来自中国传统医学,它是以自然科学为主体,多学科知识相交融的传统医学科学,是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医疗实践中逐步形成并发展,具有科学、系统、完整、独特的理论体系。中医学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数千年沧桑巨变,现在依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乃至世界人民的卫生保健事业做出巨大贡献,是中华民族优秀 传统 文化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最早的医疗行为,起源于手的进化,按摩是最早的医疗行为→外治法。其特点是整体观念——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和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的思想。其哲学基础: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界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说。我国古代创立的哲学体系主要是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正是在这个朴素唯物论和辨证法的哲学思想指导下构成的理论体系,并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因此,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属于古代的哲学范畴。 (二)、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是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的总称。阴阳五行学说自引入中国传统医学领域后,逐渐成为其解释人类生命的起源、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的思想武器,并用以分析、归纳疾病的本质与类型,从而成为中医学指导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依据。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轴心,贯穿于中医学理论的各个方面,并通过古人的不断探索和完善,逐渐构筑成一套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特点的中医学理论 体系,促进和推动着中医学的发展,因此说明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阴阳五行学说不是神秘的玄学,它是古人建立在观察事实基础上的具有科学内涵的理论。阴阳,是对自然界相关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所以其用到的一些概念也是对立的。阴阳的属性特征具有普遍性、相关性、相对性和可分性。 但其两者之间也是有一定的关系的。阴阳对立制约,最终达到对立与制约的动态平衡。将中医应用于医学能帮助人医治疾病。阴阳中的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这五行各有特点,均处于运动变化中。五行学说将五脏分别归属于五行:肝属木、心属火、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并以五行来说明各脏的生理特性。 (三)、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研究藏象的概念内涵,各脏腑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精、气、血、津液、神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脏腑之间、脏腑与形体官窍及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说。藏,是指隐藏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即内脏。象,其涵义有二:一指脏腑器官的形态结构,其二指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表现于外的现象,也是人体内脏腑的生理功能活动和病理变化反映于外的征象。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腑脏、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两方面:一是研究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二是研究精、气、血、津液、神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脏腑的关系。五脏包括心、肺、脾、肝、肾,六腑指的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奇恒之府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六个脏器组织。精、气、血、津液 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体质的“体”,指形体、身体,可引申为躯体和生理;“质”指特质、性质。体质是禀受于先天,调养于后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等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它充分体现出中医学“形神合一”的体质观。体质的形成是机体内外环境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个方面密切相关。偏阳体质:是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偏阴体质:是偏于抑制、偏寒、多静等特性的体质。阴阳平和体质:是功能较为协调的体质类型。 (四)、病因病机 病因——泛指引起人体发生疾病的原因。分为外因、内因、其他因素。外因包括六淫、疠气;内因包括七情、饮食失宜、劳逸失度;其他原因有痰饮、淤血。病机包括正邪盛衰、阴阳失调、气机失常,这些均会影响人体的正常运行。 (五)、中药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方法,有中药、针灸、推拿艾灸、火罐。中药就是我们所熟知的中草药,几乎未经加工的原生态的,这个与西药是相对的。中药可内服,外用、注射、外栓。针灸有治疗周围神经损伤、颅脑脊髓损伤、运动系统创伤、疼痛的功效。推拿是指在人体一定部位,运用各种不同手法和进行特定性肢体活动来达到强身健体、防病治病的一种治疗方法。 (六)、针灸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生理功能:阐释病理: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如心火可循经下移于小肠,而小肠有热亦可上熏于心。如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故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及小腹胀痛等。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调节机能平衡,感应传导的 作用。指导诊断 在临床上,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的循行走向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如两胁痛,多是肝胆病变;前额部疼痛,多与阳明经病有关等。如肺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等。治疗预防:如针灸、按摩、针刺麻醉、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临床可根据药物的归经,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太阳经头痛,选用羌活、蒿本等。调理经络方法预防疾病。如常灸足三里穴可强壮身体、防病;灸风门可预防感冒;常点按养老穴可美容肌肤和明目等。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某些特殊的穴位会有特殊的意义, 是指中医诊察和收集疾病有关资料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望、闻、问、切四法。基本原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皮、肉、脉、筋、骨、经络与脏腑息息相关,以脏腑为中心,通过经络通联内外,因而通过审察外部征象,探求疾病的本质。 (七)、四诊 望诊,是医生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全身和局部表现、舌象及排出物等,以收集病情资料的诊察方法。闻诊主要从声音、语言、呼吸、咳嗽、呕吐、呃逆几个方面。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地询问,了解疾病的起始、发展及治疗经过、现在症状和 其它 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中医理论来源于对医疗 经验 的 总结 及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思想。其内容包括精气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气血津液、藏象、经络、体质、病因、发病、病机、治则、养生等。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专著《黄帝内经》问世,奠定了中医学的基础。时至今日,中国传统医学相关的理论、诊断法、治疗方法等,均可在此书中找到根源。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有“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由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气化”,如动物的“生长壮老已” ,植物的“生长化 收藏 ”。气是天地万物之间的中介,使之得以交感相应。如:“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天地之精气化生为人。 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篇2 一般对人来说,健康分为两大部分,即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这两者相 互影响、相互促进。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源泉。作为二十出头的青年人,我们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应保持高度重视,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基础。然而,周边的情况并不乐观。一方面由于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作为工科学生的我深有体会,经常熬夜完成作业),另一方面由于脱离了父母老师的监督,自己的随意性、惰性逐渐表现出来。据一份调查显示:近90%的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不足一小时,超过54%的大学生每周只参加1到2次的课外体育活动,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群体体质的整体下滑。有鉴于此,我首先将于身体和心理健康做出阐述,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一、 身体健康 1、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我们宿舍为例,大家普遍的入睡时间是晚上十二点。长此以往,第二天上课精力不集中、打瞌睡的现象非常严重。现在的大学生们普遍都有晚上熬夜打游戏,看书早上或者白天补觉的习惯并且直接导致了不能够正常进行一日三餐。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日三餐能够对身体机能进行能量的补充,满足人体的正常运转。如果不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容易使自己的身体免疫力下降,健康状况肯定有影响。有时候也会使自己的生物钟失调,这样对眼睛及脑部的伤害比较大。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体力不支、易累、心烦等现象。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2、 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 根据中医饮食保健的特点来说:在素食的基础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不主张偏食,不提倡过量与废食。注重协调阴阳、脏腑。同学们应该注意在日常饮食中不能够光根据自己的喜好吃单一的食品种类或者为了盲目减肥而不吃食物。虽然食堂的饭菜不太可口,但我们应尽量不要挑剔,只要注意饭菜的营养搭配,鼓励自己管饱就行。对于女生而言,由于近几年,在高校女生的减肥队伍越来越庞大。为了身体的所谓苗条,整天不吃饭,吃减肥药品,结果身体搞坏了,心理方面也形成一种疾患。同时,女生普遍存在着挑食和偏食现象,这不吃、那不吃,要么暴饮暴食。有时候打一个菜,吃不下几口,就倒掉,这样身体缺乏营 养,体质也就自然下降。对于男生而言,男生不能够酗酒。很大一部分学生有参加聚会的习惯,借着给同学过生日、同乡会、庆祝会,各种理由的宴请也就此起彼伏,豪饮一番,结果不胜酒力,每次下来,都难受几天,甚至送医院抢救。 其次,还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有选择性的选择一些食物。例如:人的体质简单分类为三种。阴性体质偏寒,宜食偏温热的食物;阳性体质偏热,宜食偏寒凉的食物;平性体质属正常,宜食平性的食物。 体瘦者多阴虚(火旺),宜食甘润生津之品;体胖者多痰湿,宜食清淡化痰之物。 总之,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更是对身体的重要保证。 3、 保持一定量的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前身健体缓解压力。现在我们学校虽然组织早操,跑之前还必须盖章,然而因为场地、天气的限制,加之大学生们的普遍反感,早操根本就达不到预想效果,甚至许多同学呼吁要求取消早操。对我们个人而言,一定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运动并持之以恒地锻炼。我平常喜爱打 篮球 ,但上学期初来大学感到不适应,打篮球的次数也变得屈指可数了,我后来就明显地感到体质的下降。好在,这学期我坚持每周打一次球,身体状况也大有改观。资料介绍,一定量的运动驱除忧虑,焕发精神。控制体重,降低血胆固醇浓度、防止骨质疏松 、有利于降低血压 、 消除紧张 力 、改善入睡能力,提高睡眠质量 、抵抗焦虑和压抑感,增加积极性和乐观感。 二、 心理健康 我们大学生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调适,正确把握 自己,学会自行解脱,时刻绽放阳光笑颜。 要想时刻保持好心情,就要积极地避免不良刺激,养精神,和喜怒,调情志。第一,是 要尽量地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刺激对人体的影响。因为,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 环境,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围等,有利于精神的调养。因而,要积极创建这种环境和氛围,尽 量避免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等方面的不良刺激。我们生活在西安交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花园一般美丽的校园,净畅宁美的环境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第 二,要积极地治疗疾病,防止其内源性因素的不良刺激.这些疾病既可给我们造成痛 苦等不良刺激, 重病或久病常易形成患者的精神负担, 其内源性刺激还可产生异常的情志变 化,加重病情,影响康复。身体可是自己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 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我们可以把握自己。 这告诉我们在不能改变客观的外界时,就要试着提高自我的心理调摄能力,注重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心态,乐观面对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勤奋上进、勇敢理性是我的座右铭,我会将它一直坚持下去。 三、 常见疾病及预防 1、急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起因于接触感染,传染性极强,感染后数小时即可发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眼病,春、夏二季多见。 预防 措施 : 注意用眼卫生,不熬夜,尽量减少用眼时间。不用脏手揉眼睛。阅读书写保持良好采光、距离。注意个人卫生,不乱用他人的毛巾、脸盆及其它生活用品。避免近距离接触病人,接触后要洗手。洗澡或 游泳 后应滴上消炎眼药水。 2、疥疮 是一种由疥虫(螨虫)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在冬春两季流行。它偏爱于住集体宿舍的学生,往往是一人患病,整个宿舍全部遭殃。 患了疥疮常有剧烈的瘙痒,尤以夜间为重,故影响睡眠。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换衣服,避免同疥疮病人接触。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同学之间不要混睡,宿舍内物品堆放整齐,无蚊蝇、无垃圾、无臭味、开窗通风、空气保持新鲜,经常晾晒被褥,这样才能避免疥疮的传染与蔓延。 3、扁桃腺炎 本病在大学生中极为多见,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如果事先有感冒,可能为病毒后继发性细菌感染。发病前可能有全身无力和发冷,随后有咽痛,吞咽时尤甚。开始时大多位于一侧(以后蔓延至对侧),颌下或耳旁淋巴结可出现肿痛。随着病情发展,临床出现高热、体温39℃以上,全身酸痛、头痛、食欲减退,医生检查:咽部充血,扁桃腺明显增大,表面有散在的白色渗出物覆盖。 预防措施: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要劳逸结合,不熬夜,娱乐过度,注意饮食营养,加强体育锻炼,逐步增强体质。 4、甲沟炎 脚拇趾甲边缘一侧常发生红、肿、热、痛,逐步形成趾甲边缘脓肿,即所谓的甲沟炎。发生原因是穿的鞋子过小、过紧,脚拇指甲不能平稳地生长,边缘扎入趾头组织、引起细菌感染。轻微的甲沟炎局部用碘酒消毒或敷消炎膏可消散。重者需剪去或拔去趾甲,抗菌消炎治疗。 预防措施: 养成个人习惯,天天洗脚、洗袜,保持鞋内干燥,鞋子要适当宽畅、透气,尽量不穿尖头鞋、高跟鞋,尤其是体育活动或较长时间走路更应穿舒适的平底运动鞋。 5、口腔溃疡 口腔粘膜、舌尖、牙龈常出现直径2—3毫米的溃疡,有剧烈的烧灼痛,咀嚼和接触咸味时尤甚,影响食欲、工作、学习。病程一般不超过7—10天,愈合后不留疤痕,但容易复发。一处好后,他处又可发生,间隔时间长短不一。 预防措施: 得了口腔溃疡,经口服一些抗菌消炎药、维生素B2、C,局部敷锡类散、西瓜霜喷剂、云南白药等,短期内即可愈合,另外,要调整生活规律,保证睡眠时间,不疲劳、娱乐过度;注意口腔卫生及饮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心情愉快,消除精神负担;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如果能做到这些就可以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下一页更多精彩“关于健康与疾病的论文3篇”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临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前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 治未病的渊源与涵义
“治未病”一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一书,它提出了中医治未病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框架。《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是对治未病的最为经典的论断,明确提出了治未病养生“未病先防”的思想内核。《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淡之能,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提出了治未病的养生保健基本原则。《素问·八正神明论》“上工救其萌芽”补充了未病先防的另一方面含义,疾病出现某些先兆,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即“欲病救萌”。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中“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论述进一步明确提出既病防变的重要思想。因为内脏疾病有可能按照五行相乘或相侮的规律传变,在治疗时就应当首先辨明有可能被传的脏器,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传变。
此外,东汉华佗创立五禽戏健身法,晋代葛洪强调气功摄生,都对治未病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深化。
唐代孙思邈是一位在治未病方面做出重大贡献的医家。他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提出“上医医未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己病之病”,认为医生和患者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无事之前”。他对治未病主要从养生保健和欲病早治的角度着眼,“喜养性者,治未病之病”,所著《千金要方》记载了大量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中医治未病理论成熟于明清时代,这个时期的医学家们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了治未病理论,大大丰富了治未病的方法和手段。明末清初的喻嘉言也是治未病思想的大力倡导者,并专门撰写了《医门法律》,如中风门中的人参补气汤便是御外入之风的绸缪之计;又如血痹虚劳篇中对于男子平人谆谆致戒,是望其有病早治,不要等虚劳病成,强调于虚劳将成未成之时,调荣卫,节嗜欲,积贮渐富,使虚劳难成。
清代叶天士对于治未病研究颇深,明确提出“逐邪务早,先证用药,先安防变”等临床用药原则,他根据温病的发展规律,热邪伤及胃阴,进一步发展可损及肾阴,主张在甘寒养胃的同时加入咸寒滋肾之品,以防肾阴被损;《温热论》中提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可谓是既病防变原则具体应用的典范。如邪入营分而见斑诊隐隐,必须“急急透斑为要”,故用清热凉血之剂,使营血热毒得解。又如对“平素心虚有痰者”,治总兼以养心化痰,主张用石菖蒲、郁金、牛黄、至宝丹等开其闭,以防其“昏厥为痉”。
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保津液和防伤阴治疗原则,提出要在温病治疗过程中注意步步顾护津液,与叶氏“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之意恰恰吻合,亦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
《丹溪心法》载:“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概而言之,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未病先防”,在疾病未形成之前,对可能导致疾病的各种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其发生。主要是以养生为要,贯穿于日常饮食、起居、情志、欲望等方面,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②“见微知著”,对某些疾病出现的前兆,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及时把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③“有病早治”,有了疾病应该及早对症治疗,不要延误病程,不要把小病拖成大病,轻病拖为重病。④“已病防变”,把握疾病的传变规律,及时阻止疾病的蔓延、恶化和传变。⑤“病后防复”,在疾病尚未发作的稳定期或间歇期即提前采取巩固性治疗或预防性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
2 未病先防 养正祛邪
肿瘤与其他疾病一样,是“正”、“邪”二气交争结果,在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失调的情况下,易于发生肿瘤。《医宗必读》中所说“积之成者,正气不足,而后邪气居之。”且由于脏腑生理功能的失调紊乱,疲劳、痰湿、热毒、瘀血等病理产物就因此而自生,形成了肿瘤发病的病理基础。明代张景岳说:“脾肾不足及虚弱失调之人,多有积聚之病。”金代张元素《治法机要》说:“壮人无积,虚人则有之,脾肾虚弱,气血两衰,四时有感,皆能成积。”因此,在肿瘤尚未发生之前,针对可能导致肿瘤的各种原因,如遗传因素、免疫因素、慢性疾病等内因,亦包括有毒致癌物侵袭等外因,加以防范,即所谓的肿瘤一级预防,从而降低肿瘤的发生率。主要体现在摄生方面,调情志,适起居,节饮食,慎劳作,长养正气,防止病邪的侵袭。
培养正气应当注意重视精神调节,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起居有规律性。平素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有利于血脉流通,气机调畅,阴阳和调,正气充足,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云:“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另外,在饮食方面勿使偏嗜、失节或食用不洁之品,忌食霉变不洁食物,少食油炸食物等。饮食和调,脾胃健运,就能化生精气,滋养人体,保持身体健康。如过食肥甘厚味易助湿、生痰、化热等,如《医偏》中说:“酒客多噎隔,好热酒者尤多。”江苏省启东地区原为肝癌高发区,经过“改水、防霉、治肝炎”的措施干预,肝癌发病率大大降低,即是一个实证。还需注意防范各种不利于健康的因素,起居有常,劳逸适度。从源头上预防是抗御肿瘤重要方法之一。
目前,癌症仍然是危害人类生命的前三位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大,癌症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中医“治未病”理念是重视预防和保健的医学,就是防患于未然,以控制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3 见微知变 癌前干预
恶性肿瘤的发生也是一个渐变的过程,将起之时必有先兆,此时急治其先,可收到良好的效果。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癌肿早期常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容易漏诊或延误诊断,临床医生要时刻牢记“治未病”的理念。如食管癌,在初发期,一般无自觉症状,有的虽然有轻微或偶发的吞咽不适,仅在吞咽干物时有梗噎感,或胸骨后轻微灼痛,往往未引起患者的重视,而延误诊断和治疗。胃癌早期,由于症状无或轻微,进展缓慢,往往被误诊为胃炎或消化不良,甚至出现锁骨上窝淋巴结肿大时,症状仍不明显,直到病人体质消瘦,才去医院检查,但为时已晚。肺癌早期,症状轻微,甚至毫无症状,仅在X线健康检查时偶然发现。3/4的早期肺癌可有不同程度的咳嗽。肺癌早期由于癌组织刺激支气管黏膜,发生顽固性呛咳或呈高音调的阻塞性咳嗽,无痰或仅有少量白色黏液痰,症状类似感冒或支气管炎,常被大家所忽视。乳腺癌,早期无任何自觉症状,特别是年龄大的妇女,很少注意乳房的变化,常常忽视无症状的乳房肿块,等到肿块越来越大,才到医院检查,此时乳腺癌已经转移,失去手术机会。卵巢深居盆腔之中,即使卵巢癌已经大如鸡蛋,病人也可以毫无感觉。卵巢癌早期无任何症状,如妇女出现卵巢癌“三联”症状,即40岁以上妇女,有胃肠道症状,如腹胀、腹痛和较长时间的卵巢功能障碍,则应引起警惕。从中医“治未病”的观点来看,医务人员就要重视病人身体的微小变化,如吞咽干食有点梗噎时,应及时做钡餐造影检查或食管镜检查;向来食欲正常,一旦出现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和体重下降时,应及时做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胃镜检查;对不明原因的咳嗽,尤其是阵发性喉咳要引起高度警惕,应及时拍胸部片或CT检查。
癌前状态指易恶变的全身性或局部疾病的状态,癌前病变指较易转变成癌组织的病理组织学变化。早期邪盛,正气尚未大衰,治疗重在祛邪,“当其邪气初客,所积未坚,则先消之而后和之”。如此,在癌前病变或癌前状态即加以治疗干预,既可提高治愈率又能防止其恶变。
4 既病防变 防止转移
疾病的发展和传变是有规律的。因此,在治疗时,可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先安未受邪之地”,预先对可能受影响的部位加以固护,增强其抗邪能力。《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篇》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这是运用五行乘侮规律得出的治病防变措施。是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肝属木,脾属土,肝木最易乘克脾土,故治疗肝病时,应配合适当的健脾和胃药。
中医对肿瘤转移的认识,可以追溯到《黄帝内经》。其指出脏腑之间,生理上存在着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生克制化关系;病理上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传变的乘侮亢害关系。一脏有病,可依据自身规律而影响他脏。《素问·玉机真脏论》指出:“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到相关的脏腑。故治疗肿瘤转移必须从整体观念出发,联系脏腑之间存在的生克乘侮关系,先治或先安未病脏腑,以阻断疾病的传变途径,防止疾病发展。
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以辨证论治为基点,根据肿瘤的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进行治疗。处方用药先专攻一路,同时再多方位入手,提高机体正气,防止复发及转移。肿瘤病人手术以后,一般都要进行放化疗,放化疗虽对肿瘤有打击,但对人体正气也是一个严重损伤。患者会出现一些机体正气虚损的症状,比如白细胞减少、全身疲乏无力、肢体疲软、精神不振、动辄气短、头发稀少枯干、盗汗、面色无华等等。此时予以扶正祛邪,使机体正气振奋,是一个很有效的办法。中医在治疗肿瘤时“力顾脾胃,调和气血”的原则是精华所在。
“贪生怕死,要求长寿,乃人之常情”。载圣在《礼记》记载:“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终也。始终俱善,人道毕矣。”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人应该立足于生,但死亡是人生的必然归宿,死亡就是回归自然。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工作实践中,观察到有不少危重病人或身患绝症者凡能坦然自若、乐观开朗地面对病情,积极配合医生诊治的大多抗病力强,元气恢复快,病情逆转,甚至完全康复。而越是忧愁恐惧怕死的患者,则精神崩溃,气血耗散,病情加速恶化,多预后不良。中医认为,病人的精神状态是本,医生的治疗措施是标,医生的治疗是通过病人的抗病能力才能发挥治疗效应,如果病人精神已经崩溃,那么再好的治疗措施也无济于事。所谓“标本不得,邪气不服”。
医学界已经公认中医药治疗肿瘤能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手术、放化疗的效果。中药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2008年4月15至21日是第十四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原主任委员周岱翰指出,中晚期癌症和高血压、糖尿病等一样是长期慢性病,中药可让癌细胞“改邪归正”,病人可以长期带病生存。周教授指出,癌细胞不是外来异物,它是人体正常细胞分化不良而来。人体正常细胞的生长有一个自杀程序,当长大到一定程度,就逐渐走向衰老、凋亡。当这种自杀程序受到破坏,细胞无限度长大却不凋亡时,原本正常的细胞就变成了癌细胞,形成肿瘤。肿瘤病人本身有免疫缺陷,无法识别和消灭这些癌细胞。中医治癌的原理,一方面是运用中药调理综合提高人体免疫力,有效识别和杀灭癌细胞;另一方面可以诱导癌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
5 病后调摄 慎防复发
对于肿瘤的“治未病”理念,还应包括病后调摄,采取各种措施,防止宿疾的复发。恶性肿瘤在早、中期经过根治手术、或经过规范的放化疗后,达到了完全缓解,但是仍有一定的复发率,如胃癌患者在术后有70%~80%死于局部或远处转移,即使是早期胃癌,术后10年仍有30%~40%的复发率;接受手术的食道癌患者中,即使早期患者,5年内仍有近50%的复发率。故术后防止其复发是肿瘤治疗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医药在这一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中医认为,疾病初愈,虽然症状消失,但此时邪气未尽,正气未复,气血未定,阴阳未平。病后可通过培补正气,调理脏腑功能,使其紊乱的状态得以恢复。扶助正气,主要从气、血、阴、阳四个方面入手,俾气血冲和,阴阳平衡;调理脏腑功能主要是从先天入手,先天为本,本元充盛则阴阳平和;后天为养,脾胃健则气血充。实瘤已去,但癌毒未尽,扶正的同时不忘祛除余邪。现代医学也证实,即使早期肿瘤在根治术后,仍有微小转移灶的浸润,这也是手术后辅助用放化疗的原因。中医可在扶正的原则下采用化瘀解毒散结等治法,以清除余毒,防止其复发。
另外,还应配合饮食调养,注意劳逸得当,生活起居有规律。否则,此时若适逢新感病邪,饮食不慎,过于劳累,均可助邪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盛,引起宿疾复发。肿瘤患者更应做好病后期的善后治疗与调理,方能巩固疗效,提高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渊源流长,以治未病的思想指导中医防治肿瘤的工作,具有重要的价值,这与现在肿瘤的“三级预防”有相似之处,但更突出了“天人合一,以人为本”的整体观念,且具有个体化的辨证优势,特别是在应对癌变病变、防恶化、肿瘤术后的防止复发与转移方面,通过扶正祛邪有较好的效果。
随着 健康 管理行业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中医的治未病理念也呈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态势。治未病采取预防和治疗手段,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主要内容,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中医治未病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中国的 健康 管理中一定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黄帝内经》首先提出“治未病”的概念。《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意义。唐代医家孙思邈提出了“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并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确要求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均要设立“治未病”科,体检指标偏高的亚 健康 人群将由“治未病”科以中医理念对其采取干预措施。
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方法,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包涵的原则有以下几个方面:1.未病先防,就是在疾病未发生之前,做好各种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主要是保持体内正气充沛旺盛,达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 健康 状态。2.欲病先防,按照“邪伏防发”的原则,在疾病将发未发之时,采取 养生 调摄为主,辅以适当的治疗措施,消除隐患,保持机体阴阳平衡、身心和谐。3.既病防变,是指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4.病后防复,按照“调摄为主,治疗为辅”原则,采取措施祛除留滞未尽之余邪,恢复机体气血精气神,促使机体恢复 健康 。
中医“治未病”主张人体的阴阳平衡通过饮食、运动、精神调摄等,以达到维护“精神内守,真气从之”“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疾病预防目的。主要要做到:1、 平衡阴阳, 这是中医学“治未病”的出发点和归宿。《黄帝内经》中曾提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2 、调摄精神, 中医“治未病”的根本应从“守神”做起。《黄帝内经》中就有“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之说。3 、调节饮食起居, 这是“治未病”的上策。《黄帝内经》曾说“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食物可以致病,也可以治病。4 、加强锻炼, 平时经常进行 体育 运动,可以促进血脉流通,气机调畅,从而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5 、顺应四时, 强调个体必须适应自然气候变化,才能避免疾病发生。6、 药物预防 ,中医药调治亚 健康 的优势在于辨证施治,综合调理。7、针灸推拿,可以调理气血,恢复阴阳。
大学生是传承和弘扬 传统 文化 的主要力量,传统文化在大学生健康 教育 中有着重要的价值作用。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健康论文,希望对你有帮助!大学生健康论文3000字篇1 摘要:世界卫生组织为“什么是健康”定义为:健康,不仅指一个人没有症状 或是疾病表现的状态,还是指有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根本问题。人的全面发展应以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和谐,追求人的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高为最高境界。这学期,我学习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这门课程,通过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学到了许多有关于心理和生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我更好的认识健康理念。 关键字: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促进影响 正文 在如的社会中,一个人的综合素质、人格魅力的评判标准,就是看他的全面发展程度、融人社会的积极性和社会价值的体现程度。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正是朝气蓬勃、自我发展意识强烈的时期。但其中也不免会有些人是急于求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缺乏对社会系统整体价值的认同,缺乏对自然的关爱和环境保护意识。马克思则曾经将“真、善、美”统一的思想作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重要哲学基础。而实现真善美的基础就是要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这学期的《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学习过程中,我的确是受益良多。对健康理念的认识,主要表现在心理和生理两个大方面,还包括运动的促进作用、营养促进作用、心理(抗压能力)的作用等。 首先来谈心理健康认识上的促进影响。 健康的心理,从心理方面看,就是精神饱满、精力充沛、对工作和生活积极进取、心胸坦荡、豁达开朗。我们可以从情绪和心理上来实现,首先我们要决心努力要健康,然后不断培养正常工作与承担责任的能力、结交关系的能力、实事求是的认知。 通过《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学习,我第一次了解到积极心理的三大支柱是: 1.知道你的需要; 2.阐明或澄清你的价值观; 3.追求自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当我在生活中逐渐对待事物、看待事物从积极心理的三大支柱着眼时,会最大程度的避免一些多余的负面情绪。让幸福感、乐观向上的生活状态得以提升,越来越多的得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在生活中更多看得到食物阳光的一面。 像我这般年纪的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主要有: 1.学习的任务、内容、 方法 发生了变化。 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新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学习生活,不知道如何适应和支配时间。 2.生活环境发生了变化。 部分新生在中学有寄读经历,但多数新生是走读形式,进入大学后,日常生活全要自理,这对于平时习惯于依靠家庭的大学生来说,确实是个难题。这种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 3.人际关系较中学时代要复杂。中学时相似的语言、习俗构成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跨进大学,周围的人来自不同地区,语言、习俗各不相同,这对部分大学生是极不习惯的,想家、想同学,会产生孤独感。 4.对待社会工作的态度发生了变化。大学生除了要搞好自身的学习外,还要担负一定的社会工作,关心班集体建设。 一开始在很大程度上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不大适应这种较大工作量的生活,缺乏工作主动性,感到压力大。所以曾有一段时间产生了以下心理问题:一是盲目自满与自我陶醉 ;因为考取了大学就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二是失望与失宠感。作为曾经的学习尖子,老师的宠儿,进入大学一下子不受重视了,产生失宠感。三是松气情绪与歇脚心理。进入大学后奋斗目标不明,便产生了“松口气,歇歇脚”的心理,。四是畏首畏尾。 因为环境变化而瞻前顾后畏缩不前,社会活动不参加,运动场不光顾。整日除了学习之外,无所事事,生活单一,有碍个性发展。 通过《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我尝试了以下的做法:1.了解大学期间的身心发展,做到心中有数,减少对大学生活的茫然和无助感。2.通过各种 渠道 认识自己,充分悦纳自我;接纳别人,欣赏别人的成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培养自己多方面的 兴趣 爱好 ,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采取适当的方式疏导积郁的情绪。4.培养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拥有健康的心理,从个体角度来说,心理健康促进身体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从社会角度来说,心理健康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是精神放松。 精神性,市一中有些人称为“更高能力”的信念。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 1.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训练自己注意哪些好的事情,无论大小;每天为感激抽出一段时间;开发一个好的“记忆”,存放成长道路上的所遇到的仁慈之举与安慰;传递简单的友好表示; 2.宽容。写封 道歉信 ,,跳过一段不友善的时光,与“安全的人”讲话,原谅人而不是事等; 3.做好事。从本质上说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直到方针; 4.感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保持自主自信。 再者,从《道德经》的健康之道理解和谐心态的构建。 体悟以“道”致“和谐心态”的理念:营魄抱一——身心合一 少思寡欲——身心清净 名与身孰亲——珍爱生命 以“行”致“和谐心态”的理念:平衡的物欲、权欲观 兼容并蓄 发展和谐 接着,由课程习得压力方面的促进作用。 永久的压力、暂时的压力、简单自然眼里、重要事件压力、长期压力等等都是生活中压力的主要来源。而良性的压力会激励我们成长,适应环境并帮助我们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相反负面影响则会耗尽甚至是毁灭生活力量。 对待压力的处理办法则有: 1.放慢生活节奏; 2.“留心”感激与感恩; 3.量力而行; 4.开怀大笑; 5.学会说“不”的艺术。 然后,谈谈运动健康的促进作用。 1.运动能增加体适能。美国对体适能的解释为:对日常身体需要作出反应的能力,以及有充足的储备能量去对应突发危机。 2.运动一定程度上能预防疾病。锻炼能预防癌症,锻炼能预防心肌梗塞和心脏病。 3.通过走、跑、爬山、有氧舞蹈、 武术 、水中健身、 球类运动 、骑自行车、健身路径、有氧搏击、有氧踏板操等心血管运动能减肥塑形,预防疾病,延缓衰老,改善生活等。 4.柔韧性锻炼,能最大限度的活动关节能力。通过颈部伸展,肩部伸展,胸部伸展,躯干伸展,腿部伸展来减少活动损伤、增加关节活动范围、健美塑身、放松身心。 另外,重新认识了科学睡眠的重要性。 睡眠中人的身体的各个器官得到最大限度的休息与调整,科学充足的睡眠可以保证一整天的高效率身体机能的运作。故常有言说:缺什么不能缺觉。 常见的睡眠障碍缘由的来自于:1. 压力和焦虑; 2.身体上的疼痛; 3.咖啡因; 4.烟酒; 5.药物等。 睡眠的七要素有:减压;冥想;饮食(如睡前一袋奶,不吃刺激性的);睡前半小时 放松精神;(有氧)运动;心态;营养素。故改善睡眠可由这七处开始,加之持之以恒。 此外, 还有就是在生理健康上产生了很大的改变。 每个人都有个生物钟,人体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相适应。通过了解,许多大学生养成的有害健康的生活习惯有:1.饮食不节,饥饱无常,特别是暴饮暴食,在男生中更为多见。2.任凭喜好,饮食偏嗜,营养不均衡。3作息时间混乱,游戏玩乐,昼伏夜出,反常的生活方式,势必扰乱人体的生物钟。等等。 健康的身体是正常生活的前提条件,为此大学生应做到:1.饮食要定时定量,起居要规律有常,学习生活有劳有逸,这样身心才能健康。2.在学习后或闲暇时适当加强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人体的健康水平,已经被大量科学实验所证实。3.尽量避免性行为,大学生生理还未完全发育完成,性行为会对健康不利;且大学生应以学习为主要任务,性行为会对学习造成负担。4. 远离毒品 守护健康。毒品摧毁的不但是人的肉体,也是人的意志,当代大学生应该充分认识毒品及其危害性,增强抵御毒品的能力,珍爱生命,终身远离毒品、拒绝毒品。 最后,在营养理念上也具有认识上的促进作用。 之前就有人主张“中国人需要一场膳食革命”,这就是在膳食营养上提出来的一种对健康与健康实现途径的信任是与新体验。 首先我了解到科学饮食“八字方针": “调整”:先吃水果后吃饭 “维持”:高纤维摄入,保证食物多样性 “控制”:控制肉、油、烟 "增加”;增加蔬菜、水果、奶、谷物以及薯类食物 然后,从日常开始从小处着手开始“认真”吃,然健康从“口”中来。 上面这些就是我通过一学期的《大学生健康教育》这门课程对我的生活方式产生的改变,和在健康理念的认识上的改变,以及这些改变所拥有的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可表现在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运动的促进作用、营养促进作用、抗压能力的促进作用、精神性的促进作用等多方面。 大学生健康论文3000字篇2 当今社会,健康是人们最为热议的话题,而我们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一个大群体,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但近年来,我们中的很多人为了成绩而不懈努力,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等等,等等。而近些年,不断有年轻人过劳死的事情见诸报端,可见我们对自身健康还不够重视。我想这正是开设这门课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为我自己,在完成了课程之后也是收获颇丰,对于健康教育课程有了自己的理解。 第一,关于急救知识方面。 关于突发事件的自救与互救常识,主要分为生命体征的观测法、常用急救知识、意外创伤急救法、意外事故灾害急救法和急性中毒解救法这几个部分。急救时,首先急救人员应认真观察,人体的六大体征,即意识、呼吸、体温、脉搏、血液、瞳孔,并作出初步判断,以采取针对性的抢救 措施 。在病人需要采取相应急救术时,按照国际的最新规定,由原来的“ABC”改为现在的“CAB”,即先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再开放气道,最后人工呼吸。 如果说急救初期的“CAB”是在与死神争分夺秒的话,那么运送与简单处理伤员则是在为病人筑起一道防护墙,帮助他们更加远离死神。严重的创伤,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而在意外事故中,大部分人并非死于本身的创伤,而是死于创伤造成的大出血,所以处理好伤口止好血就等于帮患者保住了生命。止血之前应先判断出究竟是静脉出血、动脉出血或是毛细血管出血,再根据不同的种类在不同的位置采取措施。止血法又分为加压包扎止血法、间接指压止血法、加垫屈肢止血法和止血带止血法,按照相应方法的要求止血,再进行简单包扎或骨折固定,便可进行搬运。搬运时,应注意根据情况不同采用不同的搬运方法,减少因救助而产生的二次伤害。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突发事件,要求我们既要勇敢地去解决,又要冷静地运用相关知识,时刻做好准备与死神争分夺秒! 第二,关于传染病的预防。 开学之初,我们就在校医院接种了一些疫苗,但当时其实并不了这些传染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按其 报告 的病种类别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共37种。其中,甲类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而SARS、艾 滋病、甲型H1N1流感、麻疹、狂犬病等等均属于乙类传染病。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分为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病的确可怕,但只要做好防护工作,传染病就能远离我们。预防传染病首先要加强我们自身的体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及时注射相应预防传染病的疫苗,做好预防工作。但是,一旦被传染,我们也不应恐慌,做到“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以现在的医疗发达程度,我们几乎已经可以治愈大部分传染病,所以不要过度恐慌,影响了治疗。 作为我们健康人,不应该歧视传染病病人,应给他们更多关爱,帮他们恢复健康! 第三,关于饮食健康。 “一个鸡蛋,一杯牛奶,一把豆子”是我从这一章节学到的最有用的保健方式。近年来人们兴起了一股“保健热潮”,各种保健专家的学说、各种保健书籍的观点扑面而来。其实平衡膳食才是最重要的,既要平衡摄入与消耗的能量,又要使各种营养素供给充足,比例合理。中国居民的膳食指南中要求“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促进健康”只有做到了这些,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才能真正保持健康。 作为大学生,不仅要把好饮食关,更要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从某种程度上讲,后者可能更为重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并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这样才能让自已离成功更进一步! 第四,关于性健康教育。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一直是困扰世界的一大难题,它的可怕从人们对它的称呼便可见一斑,它被称为“史后世纪瘟疫”、“超级癌症”、“世纪杀手”。它的可怕不仅仅是对艾滋病人的健康的蚕食,还在于目前并没有完全根治的有效药物,只有一些方方暂时抑制其发病。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不以防范,主要的三大途径为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近年来,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开放,近年来婚前性行为变得越来越广泛,许多人为了追求一时的快意,而不顾以后的生活,由此也产生许多不良的生活现象。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同时,也要把好自己的道德观,拥有正确的性观念,作为社会风气的带头人。 对于艾滋病患者,我们大学生不应歧视他们,他们也是受害者,饱受病魔摧残。既然已经知道,与艾滋病患者的日常生活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那么,就更应该履行我们的社会责任,积极投入到关爱艾滋病患者的行列之中! 健康是一门最具深度的学科,努力丰富自己的 健康知识 ,并将健康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为他人、为自己建起一道道保护屏障! 大学生健康论文3000字篇3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而当代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也受到大家的热切关注。大学生们的学习固然重要,但身体健康却是好好学习与未来生活幸福的基础。所以我们在学习的同时也要重视自身的健康。假设一个人有1000000财富,前面的1代表健康,后面的0代表他的房子、车子、妻子、儿子、金子,若没有前面那个代表健康的“1”字,后面一切都等于0,有了健康就会有一切。可是,就有很多人总在弥留的时候,才体会到健康和生命的宝贵,可一切都晚了。 何为健康?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四维的健康观“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也把生理需求作为基础,这就是说,追求健康是最强烈的不可避免的最底层需要,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强大动力。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 我们知道影响健康的因素很多,诸如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土壤、空气、水质、气候、居住、战争、瘟疫)意外因素等等,大量研究证实,在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中,内因的作用只占15%,而外因作用却占85%,其中社会因素10%,医疗因素8%,气候地理因素7%,而个人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占60%。由此可见,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人们寿命和疾病的主要原因。 生活习惯代表着个人的生活方式。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能促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也能对人的未来发展有间接的作用。现在的大学生普遍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睡眠时间不正常,饮食不规律,缺乏锻炼等等问题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身心健康。一些同学时常睡到中午才起床,晚上不到断网不睡觉;早餐午餐合为一餐,简称早午餐。周末懒得出门,直接饼干、方便面凑数,零食当主食;偶尔晚上还去吃夜宵,饱餐一顿;每天坐在桌前上网,严重缺乏锻炼,身体抵抗力越来越差,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现在这么多的各种各样的疾病,归根到底就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如果我们坚持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避免生病。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衡量是否健康的十项标准: 1. 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的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2. 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3.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变化 4.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一定的抵抗力 5.体重适当,体态均匀,身体各部位比例协调 6.眼睛明亮,反应敏锐,眼睑不发炎 7.牙齿洁白,无缺损,无疼痛感,牙龈正常,无蛀牙 8.头发光洁,无头屑 9.肌肤有光泽,有弹性,走路轻松,有活力 10. 足趾活动性好,足弓弹性好,肌肉平衡能力好,脚且没有疼痛、没有拇外翻 生理健康评判的标准: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 大学生主要存在的健康问题有以下几点: 1. 睡眠不规律 由于当代大学生住集体宿舍,干扰大,睡眠时间和睡眠深度得不到保证。有人对影响大学生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抽样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睡眠困难、睡眠片断化和早醒等睡眠障碍的学生约占。 2.缺少体育锻炼 部分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薄弱。不少学生虽然有较强的欣赏高水平竞技体育的欲望,但没有直接参与体育锻炼的要求。据调查统计。业余锻炼时间按每次30min计算,约有24%的男生每周锻炼2次,还有18%的男生根本就没参加体育锻炼。女生锻炼次数则更少,有31%的女生认为体育活动没有必要,每周活动2次以上的仅占。 3.饮酒、吸烟及不良嗜好 有些学生不注意饮食卫生,有些人出现酒瘾、烟草依赖等等。结果表明,大一学生抽烟率为10%;大二学生为50%;大三学生为75%;大四学生为95%。有的 毕业 班是100%,只是抽烟量多少而已。有喝酒、打 麻将 等不良生活习惯及不良嗜好者约占60%~70%。 4.不合理饮食 有研究表明,大约有27%的学生不吃早餐,其主要原因是不能按时起床。有少数误认为不迟早餐可以保持体形优美苗条,因此有很多学生一天只吃两餐或更少,从而导致体质下降。而另有相当一部分暴饮暴食,也引发了一系列急性疾病。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大力提倡良好的生活方式,努力培养大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这四句话、十六个字,能使高血压减少55%,脑中风、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三分之一,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 第一, 合理膳食。 健康的饮食是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中必不可少的。现在的大学生不管男生还是女生都非常注意外表。而健康均衡的饮食比任何的护肤品都来的有效。 合理膳食十个字:一、二、三、四、五、红、黄、绿、白、黑。“一”是每天睡前喝一袋牛奶。“二”是二百五十克至三百五十克碳水化合物,相当于六两至八两主食。“三”是蛋白。一份就是一两瘦肉或者一个大鸡蛋,或者二两豆腐,或者二两鱼虾,或者三两鸡和鸭,或者半两黄豆。“四”有粗有细,不甜不咸,三四五顿,七八分饱。“五”是一天500克蔬菜和水果。“红”是红色的蔬菜。“黄” 红黄色的蔬菜。“绿”既指蔬菜,也包括绿茶。“白”是燕麦粉、燕麦片。“黑”是黑木耳等黑色食品。 第二,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让你精神百倍。电脑前坐多了,你会感觉眼睛酸痛,腰酸背痛。而只时哪怕你站起来抖抖手脚都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马萨诸塞州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每天走路的人,比那些久坐不运动的人患感冒病的几率低25%。空闲的晚上女生可以找几个同学去逛逛校园,聊聊天,买点水果,好不惬意。男生还可以去操场跑几圈,出一身汗,再回去冲个热水澡,全身轻松。 第三, 戒烟限酒。 吸烟不仅使人成瘾,还会促发高血压、冠心病,引起肺癌等多种癌症和气管炎、肺气肿等,因此,吸烟是健康的大敌。任何年龄的戒烟都可获得健 康上的真正收益。如戒烟一时有困难,每天吸烟应限制在5支以内,逐步减少吸烟量直至彻底戒烟。酒可少饮,经常或过量饮酒则伤肝,容易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注意做到不要喝高度烈性酒,低度白酒也不可常喝,黄酒、葡萄酒也要有节制。一日饮酒量不宜超过 15克酒精,相当于葡萄酒60—100毫升,白酒25—30毫升,啤酒 —1瓶。 第四, 心理平衡。 只要注意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主钥匙。做到“三个快乐”:第一助人为乐;第二知足常乐;第三自行其乐。常年坚持十二个字,能使高血压减少55%,脑瘁中、冠心病减少75%,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心情是宁静,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任何时候,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都是袭击健康的杀手,而健康习惯则让生命受益。所以,健康更取决于习惯,来自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1. 早上醒来,先喝一杯水,预防结石 2.每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吃零食 3. 天天喝水八大杯 4. 每天一颗苹果让自己有个干干净净的肺 5.每晚睡眠6~8小时,有午睡习惯较不会老 6. 女生月经来时,不要喝绿茶 7.感恩生活 8. 每天一杯柠檬汁、柳橙汁,不但可以美白还可以淡化黑斑 9. 少喝奶茶,长期饮用,易罹患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10.远离充电座,人体应远离30公分以上,切忌放在床边 11. 帮助头发生长:多食用包心菜、蛋、豆类,少吃甜食 12. 不抽烟,拒吸二手烟 13. 适量饮酒,不拼酒、不醉酒 14.减少食用盐腌、烟熏、烧烤的食物 15. 每天摄取新鲜的蔬菜与水果 16. 每天摄取富含高纤维的五谷类及豆类 17.维持理想体重,不过胖 18. 保持规律的生活与运动,每周做三次缓和的运动 19. 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积极的生活态度 20. 早上吃的像皇帝,中午吃的像平民,晚上吃的像乞丐 健康来自于健康的生活习惯,更需要有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每天都给自己一个好心情,用微笑对待自己,对待他人,把健康带给自己,也给他人。
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强壮一个民族,虽然其教育价值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体现的,但从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健康教育给国家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有关健康教育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谈高校健康教育》
【摘要】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强壮一个民族,虽然其教育价值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体现的,但从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健康教育给国家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通过对大学生存在生理、心理等问题的分析,针对性的开展高校健康教育,达到学校健康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健康教育;预防疾病;促进健康
健康教育是21世纪卫生保健的基本策略,是一项投入少、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国内外健康教育发展史表明,健康教育是从学校开始再推广于社会。学校健康教育工作是社会性的公益性服务,是科普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活动,促使学生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促进身心正常发育。学校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一是增进青年学生的卫生知识,明了健康的价值和意义,提高青年学生的自我保健、自我预防意识。二是使青年学生逐步养成有益于健康的行为,自觉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改善生活质量,增进身心健康,为终生健康奠定基础。三是在普及卫生知识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健康与环境的关系,并能理论联系实际。
至2010年,全国在校大学生人数预计将稳步达到3000万,已成为一个庞大的特殊社会群体。大学生年龄一般都在17~22岁,处在人体生长发育的“第二生长高峰期”的后期,心理发展正处于从青年中晚期向成年期过渡的转折时期,他们往往又自视甚高,很容易受挫折,由于他们还缺乏丰富的经验,心理发展也尚未完全成熟,因此,在一些复杂问题面前还会表现出幼稚或片面,产生矛盾心理,甚至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不断变化的思想观念、社会生活环境等都对大学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必须快速适应紧张的社会生活节奏;就业竞争的加剧所带来职业选择的提前以及与之相关的高强度的心智付出等也使大学生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加大。因此,在高校开展和加强大学生健康教育工作,对维护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健康水平,避免和减少各种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发生有着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常见的生理、心理问题有①自卑:很多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学识、品质评价过低,对自己没有信心,心理承受力很差,经不起刺激,经常多愁善感,容易产生猜疑心理,瞻前顾后。有报道,某税务高等专科学校有57%的大学生存在自卑心理。②社交障碍:主要是自我防御心理过强,过于关注自己,自信心不足。有报道,高校大学生中84%存在人际关系问题,其中57%学生存在社交困难。③懒惰:大学生普遍存在懒惰的表现。④狭隘:很多大学生喜欢斤斤计较,对一点小事都耿耿于怀,好嫉妒,好挑剔,心胸狭窄。如云南大学生物系学生马加爵,因为和同学打牌时被同学怀疑作弊,就对同学怀恨在心,将3名同学残忍杀害。⑤抑郁:抑郁是大学生常见的情绪困扰,是一种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的消极情绪,常伴有厌恶、痛苦、羞愧、自卑等。据调查,广州医学院学生抑郁症检出率为。每年全国各地高校都有大学生自杀的报道。⑥焦虑:由于学业和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社会竞争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焦虑情绪越来越严重,已经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⑦过分自我: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家里的独子,从小娇生惯养,常常以自己为中心,缺乏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包容的精神。大学生独立生活自我照料能力差,健康知识匮乏,缺乏心理卫生知识和性生理知识。
大学生常见的不良生活习惯有①不良的饮食习惯:大学生经常晚睡晚起,早餐不吃,早、中餐合并,造成暴饮暴食,饮食无规律;有些学生偏食,喜欢的食物多吃,不喜欢的食物少吃甚至不吃;还有些学生为了保持苗条的身材而节食。由于不规律和不平衡的饮食行为,长此以往会引起胃炎、胃溃疡、厌食症等;营养摄入过多会引起肥胖、脂肪肝、胆囊炎、胆结石等;营养摄入不足会引起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从而导致精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降、身体疲劳感加重等现象。②不良的生活嗜好: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青年人共有的情绪和情感特征,情感丰富、复杂和不稳定,易受外界影响。为了表现成熟,模仿成人行为,吸烟、喝酒甚至吸毒,还有些学生追求虚幻的刺激,无节制的上网,不仅荒废了学业、伤害了身体,甚至还有少数学生走上了犯罪的道路。③不良的卫生习惯:我国大学采取寄宿制管理,大学生以集体生活为主,大学生群体也就成为各种疾病传播的易感人群。不良的个人卫生习惯主要表现和影响有:长时间不洗澡,不换洗衣服,不定期理发剪指甲,不定期晾晒被褥毛巾,会引发接触性传染病,如各种皮肤病、沙眼;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饭前便后不洗手,随意使用他人生活物品,会引发消化道和呼吸道及接触性传染病,如肺结核、流感、甲肝、菌痢、结膜炎、霉菌感染引起的脚气等等;不注意保护口腔卫生,不早、晚刷牙,会引发牙周炎、牙龈炎、龋齿、口腔溃疡等疾病。虽说这些都是很小的事,但不注意个人卫生,却是引发多种传染病的温床。④不良的情绪:不良的情绪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危害极大,在压抑、紧张、焦虑和恐惧等消极情绪的长期作用下,身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罹患各种传染性疾病,同时内脏器官尤其是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受到影响。大学生中常见的偏头痛、心律失常、胃溃疡等疾病与不良情绪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障碍和疾病大多与持久的消极情绪有关,如神经衰弱的病因就与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情绪状态有直接联系。有些大学生还因无法调适、消除不良情绪,长期陷于苦闷、压抑、抑郁等状态中,感到悲观、痛苦,不仅严重的影响了学习和生活,甚至会走上自杀的道路,酿成悲剧。⑤缺乏体育锻炼:信息时代,学生学习和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加大,为了抓紧一切时间学习,久坐不起,很少参加课外活动。许多年轻人认为,年轻就是本钱,年轻就是竞争力,锻炼是浪费时间。这一错误的观点导致如今年轻人患病率增加,身体素质下降,富贵病发病率上升。
针对大学生存在的生理心理问题以及不良生活习惯,高校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①生理健康:人体解剖生理知识;营养卫生知识;健康的生活方式;安全及自我防卫的知识;环境卫生知识;常用药物知识;常见病的预防;传染病的预防。②心理健康:青春期性心理卫生保健;学习心理卫生保健;交往心理辅导及其他心理卫生辅导。③社会适应:生理迅速生长发育的适应,尤其是性成熟的适应;学习生活的适应;人际交往的适应;升学或择业的适应;挫折的适应等。
同时,要使大学生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解决课时问题是关键。没有必要的课时保证,健康教育就无从谈起。另外,健康教育专业人才、教材、教学模式等都是做好健康教育课程必不可少的条件。我们必须明确,健康教育不仅仅是一门课程,良好的健康教育可以强壮一个民族,虽然其教育价值不是一朝一夕所能体现的,但从国外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到,健康教育给国家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作者单位:235000淮北市健康教育所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有关健康教育的论文
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健康的死对头,如果才能做到健康是越来越多人的疑问。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篇1 一般对人来说,健康分为两大部分,即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这两者相 互影响、相互促进。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源泉。作为二十出头的青年人,我们对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应保持高度重视,为以后的人生打下基础。然而,周边的情况并不乐观。一方面由于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作为工科学生的我深有体会,经常熬夜完成作业,另一方面由于脱离了父母老师的监督,自己的随意性、惰性逐渐表现出来。据一份调查显示:近90%的大学生每次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不足一小时,超过54%的大学生每周只参加1到2次的课外体育活动,这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群体体质的整体下滑。有鉴于此,我首先将于身体和心理健康做出阐述,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一、 身体健康 1、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 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我们宿舍为例,大家普遍的入睡时间是晚上十二点。长此以往,第二天上课精力不集中、打瞌睡的现象非常严重。现在的大学生们普遍都有晚上熬夜打游戏,看书早上或者白天补觉的习惯并且直接导致了不能够正常进行一日三餐。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一日三餐能够对身体机能进行能量的补充,满足人体的正常运转。如果不能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就容易使自己的身体免疫力下降,健康状况肯定有影响。有时候也会使自己的生物钟失调,这样对眼睛及脑部的伤害比较大。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体力不支、易累、心烦等现象。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十分重要的。 2、 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 根据中医饮食保健的特点来说:在素食的基础上,力求荤素搭配,全面膳食。不主张偏食,不提倡过量与废食。注重协调阴阳、脏腑。同学们应该注意在日常饮食中不能够光根据自己的喜好吃单一的食品种类或者为了盲目减肥而不吃食物。虽然食堂的饭菜不太可口,但我们应尽量不要挑剔,只要注意饭菜的营养搭配,鼓励自己管饱就行。对于女生而言,由于近几年,在高校女生的减肥队伍越来越庞大。为了身体的所谓苗条,整天不吃饭,吃减肥药品,结果身体搞坏了,心理方面也形成一种疾患。同时,女生普遍存在着挑食和偏食现象,这不吃、那不吃,要么暴饮暴食。有时候打一个菜,吃不下几口,就倒掉,这样身体缺乏营 养,体质也就自然下降。对于男生而言,男生不能够酗酒。很大一部分学生有参加聚会的习惯,藉著给同学过生日、同乡会、庆祝会,各种理由的宴请也就此起彼伏,豪饮一番,结果不胜酒力,每次下来,都难受几天,甚至送医院抢救。 其次,还应该根据自己的体质有选择性的选择一些食物。例如:人的体质简单分类为三种。阴性体质偏寒,宜食偏温热的食物;阳性体质偏热,宜食偏寒凉的食物;平性体质属正常,宜食平性的食物。 体瘦者多阴虚火旺,宜食甘润生津之品;体胖者多痰溼,宜食清淡化痰之物。 总之,良好的饮食习惯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更是对身体的重要保证。 3、 保持一定量的运动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够前身健体缓解压力。现在我们学校虽然组织早操,跑之前还必须盖章,然而因为场地、天气的限制,加之大学生们的普遍反感,早操根本就达不到预想效果,甚至许多同学呼吁要求取消早操。对我们个人而言,一定要选择好适合自己的运动并持之以恒地锻炼。我平常喜爱打篮球,但上学期初来大学感到不适应,打篮球的次数也变得屈指可数了,我后来就明显地感到体质的下降。好在,这学期我坚持每周打一次球,身体状况也大有改观。资料介绍,一定量的运动驱除忧虑,焕发精神。控制体重,降低血胆固醇浓度、防止骨质疏松 、有利于降低血压 、消除紧张力 、改善入睡能力,提高睡眠质量 、抵抗焦虑和压抑感,增加积极性和乐观感。 二、 心理健康 我们大学生必须注意心理上的调适,正确把握 自己,学会自行解脱,时刻绽放阳光笑颜。 要想时刻保持好心情,就要积极地避免不良 *** ,养精神,和喜怒,调情志。第一,是 要尽量地避免外界环境的不良 *** 对人体的影响。因为,一个优美的自然环境,良好的社会 环境,和睦幸福的家庭氛围等,有利于精神的调养。因而,要积极建立这种环境和氛围,尽 量避免来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家庭因素等方面的不良 *** 。我们生活在西安交大是一件很幸福的事,花园一般美丽的校园,净畅宁美的环境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第 二,要积极地治疗疾病,防止其内源性因素的不良 *** .这些疾病既可给我们造成痛 苦等不良 *** , 重病或久病常易形成患者的精神负担, 其内源性 *** 还可产生异常的情志变 化,加重病情,影响康复。身体可是自己的,我们一定要好好爱护! 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我们可以改变心情;我们不能控制他人,但我们可以把握自己。 这告诉我们在不能改变客观的外界时,就要试着提高自我的心理调摄能力,注重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心态,乐观面对生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勤奋上进、勇敢理性是我的座右铭,我会将它一直坚持下去。 三、 常见疾病及预防 1、急性结膜炎 俗称“红眼病”。起因于接触感染,传染性极强,感染后数小时即可发病,是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眼病,春、夏二季多见。 预防措施: 注意用眼卫生,不熬夜,尽量减少用眼时间。不用脏手揉眼睛。阅读书写保持良好采光、距离。注意个人卫生,不乱用他人的毛巾、脸盆及其它生活用品。避免近距离接触病人,接触后要洗手。洗澡或游泳后应滴上消炎眼药水。 2、疥疮 是一种由疥虫螨虫所致的传染性面板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多在冬春两季流行。它偏爱于住集体宿舍的学生,往往是一人患病,整个宿舍全部遭殃。 患了疥疮常有剧烈的瘙痒,尤以夜间为重,故影响睡眠。 预防措施: 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勤洗换衣服,避免同疥疮病人接触。尽量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同学之间不要混睡,宿舍内物品堆放整齐,无蚊蝇、无垃圾、无臭味、开窗通风、空气保持新鲜,经常晾晒被褥,这样才能避免疥疮的传染与蔓延。 3、扁桃腺炎 本病在大学生中极为多见,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如果事先有感冒,可能为病毒后继发性细菌感染。发病前可能有全身无力和发冷,随后有咽痛,吞咽时尤甚。开始时大多位于一侧以后蔓延至对侧,颌下或耳旁淋巴结可出现肿痛。随着病情发展,临床出现高热、体温39℃以上,全身酸痛、头痛、食欲减退,医生检查:咽部充血,扁桃腺明显增大,表面有散在的白色渗出物覆盖。 预防措施: 注意保暖,避免受凉感冒,要劳逸结合,不熬夜,娱乐过度,注意饮食营养,加强体育锻炼,逐步增强体质。 4、甲沟炎 脚拇趾甲边缘一侧常发生红、肿、热、痛,逐步形成趾甲边缘脓肿,即所谓的甲沟炎。发生原因是穿的鞋子过小、过紧,脚拇指甲不能平稳地生长,边缘扎入趾头组织、引起细菌感染。轻微的甲沟炎区域性用碘酒消毒或敷消炎膏可消散。重者需剪去或拔去趾甲,抗菌消炎治疗。 预防措施: 养成个人习惯,天天洗脚、洗袜,保持鞋内干燥,鞋子要适当宽畅、透气,尽量 *** 尖头鞋、高跟鞋,尤其是体育活动或较长时间走路更应穿舒适的平底运动鞋。 5、口腔溃疡 口腔粘膜、舌尖、牙龈常出现直径2—3毫米的溃疡,有剧烈的烧灼痛,咀嚼和接触咸味时尤甚,影响食欲、工作、学习。病程一般不超过7—10天,愈合后不留疤痕,但容易复发。一处好后,他处又可发生,间隔时间长短不一。 预防措施: 得了口腔溃疡,经口服一些抗菌消炎药、维生素B2、C,区域性敷锡类散、西瓜霜喷剂、云南白药等,短期内即可愈合,另外,要调整生活规律,保证睡眠时间,不疲劳、娱乐过度;注意口腔卫生及饮食营养,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心情愉快,消除精神负担;加强身体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如果能做到这些就可以预防口腔溃疡的发生。 6、足癣 俗称脚气,多在趾间,发病率很高。初起时多为散在或陈群的小水疱,奇痒,搔破后可引起糜烂和发炎,冬季常发生裂口。 预防措施: 不用别人的或公用的脚布、脚盆、浴巾和拖鞋,洗脚后擦干趾间,鞋袜天天更换保持干燥。 7、急性阑尾炎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急腹症中最常见的疾患,大学生中发病率也较高。发病时应尽快处理。 8、沙眼 沙眼是我国常见的眼病,大学生患沙眼的很多,治疗沙眼的眼药很多,如氯霉素、黄安醋酸钠、利福平等眼药水都有效,坚持滴药是关键。 预防措施: 注意卫生。绝不使用别人的或公用的毛巾和面盆洗脸。经常洗手,而且不用脏手擦眼。 >>>下一页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