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食管癌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发布时间:

食管癌护理论文参考文献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胃镜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 例行胃镜检查的病人用半随机方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观察组行介入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查。结果两组病人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出现恶心次数,检查前后血压、脉搏变化,插镜成功所需时间,病人紧张、恐惧情况分级等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 0105 , P < 0. 01) .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可明显减少或减轻病人的躯体及心理性应激反应的发生,对消除病人紧张、恐惧心理,减少恶心不适的发生率,有效缩短检查所需时间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随着现代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胃镜技术在临床医学领域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疾病最常用的诊治手段之一。但实行检查过程中由于病人对胃镜检查知识的缺乏及认识上存在的误区,往往会感到紧张、恐惧及出现恶心、血压升高、脉搏加快等躯体性应激反应,不但给病人带来痛苦,还可能影响术者的操作,甚至使检查无法进行。为此,我们探讨在检查前及检查过程中采取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减少病人检查过程中出现的躯体及心理应激反应。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1 一般资料 112 方法 11211 干预方法 11212 观测方法 11213 统计方法 2 结果211 两组病人胃镜检查中血压、脉搏变化值的比较 212 两组病人检查过程中紧张、恐惧及恶心情况比较 213 两组胃镜至十二指肠降段及*部所需时间比较 3 讨论在胃镜检查过程中,各种应激源作用于病人,不但影响病人的机体内环境稳定,而且还会增加检查的难度。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帮助病人全面提高适应能力,使机体调整到适应状态,对于减少或减轻病人的躯体性及心理性应激反应的发生,有效地缩短插镜成功所需时间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1 ] 袁晓红1 食管癌病人手术前后焦虑状态调查及护理对策[J ]1 护理学杂志,2001 ,16 (4) :2401 [2 ] 王春安,严进1 分析复合应激中心理性与躯体性因素作用关系的数学模型探讨[J]1数理医药学杂志,1997 ,10 (2) :1001 [3 ] 周霞,王毅,张燕1 帮助病人做好内镜检查的心理准备[J ]1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9 ,18 (2) :901 [4 ] 华陵莉,王素芬,患者焦虑的评估及处理[J ]1 实用护理杂志,1999115 (11) :461

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研究 关键词:食管肿瘤;红细胞变形性 【摘要】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RCD)的变化及其与食管癌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 100 例食管癌患者50 例头颈部良性肿瘤患者及 100 例健康查体者进行 RCD 测定。结果:食管癌患者 RCD 明显低于正常人(P<),病情越重,RCD 下降越明显。RCD 下降与血液粘度增高、RBC膜过氧化性损害加重有关。血液粘度增高及 RCD 下降有利于肿瘤细胞的附壁、癌性血栓形成,使肿瘤免疫失效,有利于肿瘤生长及转移。结论:改善血流变性、提高RCD,有助于延缓肿瘤生长及转移。

2021年9月6日,清华大学王建斌团队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吴晨团队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关于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揭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肿瘤微环境的文章,研究人员采用单细胞转录测序技术对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4例正常组织进行单细胞测序,揭示了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状况,为深入了解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和进展机制提供了基础。 接下来我带大家一起走进这篇文章深入了解作者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结论。 【发表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布时间】 2021年9月6日 【影响因子】 研究背景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全球第七大常见的癌症。据统计,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而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ESCC)占我国食管癌总数的90%以上,ESCC 的5年生存率约为20-30%,这可能是由于早期诊断困难和缺乏有效治疗引起的,因此剖析 ESCC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 TME)的细胞组成及变化,对于建立早期诊断和创造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有许多关于 ESCC 转录组学研究报道,但之前的研究是依赖于 cDNA 微阵列或 Bulk 测序,不能说明在异质性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动态变化。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方法,已被证明能够对异质性肿瘤组织进行分析,并破译肿瘤细胞与其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阐明 ESCC 的转录组特征和微环境成分,对制定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思路 ·研究结果 01、 绘制 ESCC 肿瘤微环境图谱 对60例 ESCC 患者的肿瘤组织和4例正常组织进行单细胞转录测序(CD45-细胞)和 TCR 测序(CD45+ 细胞),并使用经典的 marker 基因进行注释(图1a)。从 CD45- 细胞中鉴定了8个主要细胞群: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周细胞,在 CD45+ 细胞中鉴定了 T 细胞、B 细胞和髓样细胞。与正常组织相比,ESCC 肿瘤组织有更多的上皮细胞和周细胞,但成纤维细胞较少(图1b,1c)。02、 上皮细胞的瘤内和瘤间异质性 作者先研究 ESCC 中上皮细胞的表达状态,将52个患者的上皮细胞重新聚类分成38个亚群(图2a),并分析每个亚群在不同患者的比例,发现其中24个细胞亚群(≥75%)来自单个患者,而其他14个亚群则由多个患者构成(图2b)。作者将上述24个亚群定义为第1组亚群,另外14个亚群定义为第2组亚群。比较每名 ESCC 患者的上皮组成成分,发现其中21例患者的 ESCC 主要由第1组亚群组成,31例患者由第2组亚群组成(图2c),另外使用 PCA 分析上皮细胞在肿瘤内和肿瘤间的异质性(图2d),上述结果表明 ESCC 广泛存在肿瘤内和肿瘤间异质性且是正相关(图2e)。同时发现第1组亚群比第2组亚群具有更高的肿瘤间异质性(图2f)。03、 ESCC 上皮细胞中八种常见表达程序 为了研究多个样本之间上皮细胞的共表达程序,对每个样本内部重新进行聚类分成274个亚群(图3a)。基于每个亚群的 top30 基因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共鉴定了8个具有不同功能和细胞状态的表达程序(图3b)。通过 GSVA 对表达程序细胞进行富集分析,发现不同的表达程序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图3c),通过相关性分析不同表达程序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定了5个显著的共现程序,Epi1 与 Epi2 高度共存,反映了 Epi1 和 Epi2 对上皮细胞分化的需求,Epi1 也与循环程序同时发生,反映了 Epi1 对细胞生长和增殖途径的激活。Epi2 程序与粘膜程序高度共存,表明粘膜免疫存在于分化良好的上皮细胞中(图3d)。最后对8个表达程序进行打分以及对患者进行聚类,发现每个表达程序在 ESCC 患者之间高度不均一,大多数 ESCC 患者表达不止一个程序(图3f)。04、 ESCC 的免疫抑制型肿瘤微环境 由于 T 细胞是 TME 中最丰富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因此重新聚集分析69278个 T 细胞,共分成9种不同的细胞亚群,与正常组织相比,ESCC 的 TME 中富含调节 T 细胞和耗竭 T 细胞,缺少初始、效应和记忆 T 细胞,表明 TME 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图4a)。与 I 期肿瘤相比,II/III 期 ESCC 的衰竭和 Treg 评分显著升高,说明 ESCC 的 TME 免疫抑制状态随着肿瘤进展而恶化(图4b)。另外 TCR 分析显示,TCR 克隆型组成和增殖细胞比例在不同的 T 细胞亚型中高度不同,耗竭 T 细胞具有最高的克隆扩增水平和增殖细胞比例(图4c,4d)。 由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 , TAMs)已被证明是调节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以及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的基础,因此对19273个髓系细胞重新分群成11种不同的细胞亚群(图4e),发现单核细胞和 TAMs 不仅表达与免疫抑制相关的基因( TGFB1  和  COX2 ),而且还表达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基因( VEGFA 、 CXCL8 、 MMP9 和  MMP12 )(图4f)。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 DC)有三种不同的细胞亚型:经典 DC (cDC)、耐受性 DC(tDC)和浆细胞样 DC(pDC),其中免疫检查点基因 PD-L1、PD-L2 和 IDO1 在 tDC 中表达量最高(图4g),另外 ESCC 显著富集 tDC,且 PD-L1、PD-L2 的表达高于与正常组织(图4h)。另外从一名 ESCC 患者组织中分离的 tDC 与人外周血的 CD8+ T 细胞共培养,发现 tDC 显著抑制 CD8+ T 细胞的增殖,在加入 PD-L1 抗体后,可恢复 CD8+ T 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图4i,4j)。上述结果表明 tDC 在 ESCC 免疫抑制微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05、 ESCC 基质细胞的互作和分化 成纤维细胞和周细胞可通过周细胞-成纤维细胞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是 TME 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因此作者将成纤维细胞和周细胞重新聚类分为9个亚群(图5a)。这些成纤维细胞亚群具有不同的标记基因和通路活性,NMF 表达编码蛋白酶抑制剂相关的的基因(SLPI 和 PI16),NAF1/2 表达与伤口愈合反应相关基因(IGF1、C7 和 APOD),CAF1 和 CAF2 表达促炎趋化因子(CXCL1 和 CXCL6),另外 CAF1 也高表达(CCL2、CCL11 和 CXCL14), CAF2 高表达活化周细胞的细胞因子(CXCL5 和 CXCL8),CAF3 和 CAF4 则高表达肌成纤维细胞的标志基因(TAGLN 和 ACTA2)(图5b)。另外作者发现成纤维细胞两种不同发育轨迹,在一个分支中发现从 NMF 到 NAF1/2、CAF1、CAF3 和 CAF4 的分化轨迹,另一个分支发现周细胞、CAF2 和 CAF4 的分化轨迹(图5c)。基于分区的图抽象(PAGA)分析不同亚群之间相互作用,发现 CAF1 与 NAFs 和 CAF4 相关,而 CAF3 则是与 CAF2 和 CAF4 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图5d)。与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高 CAF2、CAF3、CAF4、周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其中 II/III 期 ESCC 比 I 期表达更多的 CAF3 和 CAF4(图5e)。上述结果表明在 ESCC 微环境中,CAFs 的积累可能在肿瘤进展中起关键作用。 由于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 EC)在 TME 中经常表现出异常的表型和功能,这可能会限制它们对抗血管生成疗法的反应,因此将11267个内皮细胞重新聚类为6个亚群,包括3个正常 EC(NEC1-NEC3)和3个肿瘤 EC(TEC1-TEC3)(图5f),通过聚类热图发现 TECs 具有特异性激活的通路,包括细胞增殖、血管生成、TGF-β 信号传导、EMT 和能量代谢(图5g)。另外 TECs 高表达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分子(VEGFR1、VEGFR2、VEGFR3和PDGFB),但与细胞粘附相关的基因(ICAM1 和 VCAM1)表达水平则低于 NECs(图5h)。 PDGFB-PDGFRB 信号通路在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中起着关键作用,且 PDGFB 主要由内皮细胞分泌,通过配体-受体互作分析发现,TEC 和周细胞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5i),TEC 中 FDGFB 的表达水平与周细胞-内皮细胞比值、CAF2 和 CAF4 比例呈正相关(图5j,5k)。上述结果表明,TEC 可能通过诱导周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从而促进肿瘤进展。·研究结论 本研究对60个 ESCC 患者和4例正常组织的208659个单细胞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 ESCC 的 TME 组成。阐明了肿瘤细胞和 TME 细胞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以及 TME 中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结果揭示 ESCC 的 TME 免疫抑制状况,为深入了解 ESCC 的发病和进展机制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ZhangX, Peng L, Luo Y, et al. Dissecting esopha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 ecosystem by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Nat Commun . https:2021;12(1):.

食管癌护理的论文参考文献

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研究关键词:食管肿瘤;红细胞变形性【摘要】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RCD)的变化及其与食管癌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 100 例食管癌患者50 例头颈部良性肿瘤患者及 100 例健康查体者进行 RCD 测定。结果:食管癌患者 RCD 明显低于正常人(P<),病情越重,RCD 下降越明显。RCD 下降与血液粘度增高、RBC膜过氧化性损害加重有关。血液粘度增高及 RCD 下降有利于肿瘤细胞的附壁、癌性血栓形成,使肿瘤免疫失效,有利于肿瘤生长及转移。结论:改善血流变性、提高RCD,有助于延缓肿瘤生长及转移。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571(2000)06-0598-02Clinical Studies on RCD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ceal CancerWU Xian-rong,LI Feng-yan.(Lai cheng People's Hospital,Laiwu 271100)【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Red cell defo-m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esophaeal cancer,To investigat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determine Red cell deformabilitly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RCD of esophaneal cancer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s (P<)The more severe the condition,the lower the value of mechanism of lowered RCD is related to the increased viscosity of whole blood and lipid peroxidation damage to membrane of RBC. The changes of both contributed to the tumor cell adhesion microthrombi of carcinoma and deficience immunity to aggravated growth and metastases of approach which improved hemoviscosity and RCD couldslow down the development of breast cancer and prevent matastases.【Key words】 esophgeal cancer;Red cell deformability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红细胞变形能力(rcd cell deformability,RCD)为观察 RCD 与 EC 发生发展、临床分期、复发及转移与疗效、预后的相关性,我们于1996年6月~1999年12月,对100例EC患者进行了RCD检测,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EC组(A组):经食管钡透、纤维胃镜及活检明确诊断的住院EC患者 100 例,男 51 例,女 49 例;年龄40~78岁,平均岁。其中治疗前患者组(A1组)45例,临床分期:Ⅰ期 10 例,Ⅱ期 12 例,Ⅲ期 11 例,Ⅳ期 12 例;治疗后患者组(A2组)25 例;食管癌转移组(A3组)20 例;食管癌术后复发组(A4)组 10例。良性肿瘤组(B组):选择头颈良性肿瘤患者 50 例,包括纤维瘤,甲状腺瘤等。男 26 例,女 24 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 62 岁。正常人组(C组):选择健康体检的干部、知识分子及工人,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脑血管病史者 100 例,男 50 例,女 50 例;年龄39~79岁,平均 63岁。 方法RCD 测定:应用国产KBH-30初始滤过细胞变形测定仪(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核孔滤膜孔径 5 mm)。抽取正常人及患者晨空腹肘静脉血 2 ml,注入抗凝试管,进行红细胞滤过指数(IF)的计算,IF越大,RCD越小。2 结果 EC患者与头颈良性肿瘤及正常人IF值比较EC患者IF值均比良性肿瘤患者及正常人增高,提示EC患者的RCD明显较正常人及头颈良性肿瘤患者低(表1)。 EC患者治疗前后及复发和转移的IF 值比较EC患者中,治疗后患者的IF值明显低于治疗前患者,而EC转移及复发者的IF值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除治疗后患者外,治疗前、转移及复发者的IF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治疗后的EC患者RCD基本接近正常人。治疗前、转移及复发者RCD均明显低于正常人,而转移及复发者降低程度更为明显(表2)。表1 三组IF值比较(±s)组别 n IF值 A组 100 ± B组 50 ±※ C组 100 ±※注:※P< vsA组。表2 EC患者IF值比较(±s)组别 n IF值 A1组 45 ± A2组 25 ± A3组 20 ±※ A4组 10 ±※注:#P< vsA1组;※P< vsA2组。 EC患者IF值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治疗前临床各期EC患者RCD情况均不同,随病情加重IF值增高,RCD逐期下降,除Ⅰ期外,Ⅱ、Ⅲ、Ⅳ期的IF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表3)。表3 EC患者临床分期IF值比较(±S)临床分期 n IF值 Ⅰ组 10 ± Ⅱ组 12 ± Ⅲ组 11 ± Ⅳ组 12 ±※注:#P< vsI组,※P< vsI组。3 讨论RBC 的粘性、粘弹性、弹塑性及其综合表现称为 RBC 的变形性或变形能力。RCD 是维持微循环有效灌注的必要条件。RCD 降低与 RBC 的几何图形改变、膜生化特性异常及其内粘度增高有关〔1〕。RCD 降低时,RBC 难以通过口径(5 μm)比其直径(7~8 μm)细的微血管,导致微循环障碍,发生各种疾病。本文 EC 患者的 RCD 较头颈良性肿瘤及正常人明显降低(P<)。且病情越重,降低越显著(P<),显然 RCD 的改变与 EC 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由于机体生理生化的改变,引起血流变性的改变,血粘度增高、血小板功能亢进、RBC 聚集,导致 RBC 内粘度增高、其流变性下降。由于血粘度的增高,微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使机体内产生大量自由基,过氧化反应增强,RBC 膜过氧化性损害加重,其变形性下降〔2〕。当机体血粘度增高、RCD 下降、血流缓慢或滞流时,血流中的肿瘤细胞易形成附壁粘着,其周围由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包被,使肿瘤免疫及其他杀灭食管肿瘤细胞的手段失效,有利于肿瘤细胞穿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中,形成新的癌转移灶〔3〕。我们对 EC 患者 RCD 观察分析,认为检测 RCD 对了解 EC 患者的病情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可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提高 RCD 有助于延缓食管癌的生长、转移,值得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董蕴.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的机理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3,10(3):145-148.〔2〕 贾兵.过氧化脂质对体外微循环中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实验研究〔J〕.微循环技术杂志,1993,1(1):8-11.〔3〕 农辉图,黄光武,小杉忠诚,等.喉癌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3,28(6):364-366.

题目:重症监护室多维度协同护理应用研究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多维度协同护理;常规护理摘要: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护理中采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2021年1月~2022年4月期间开展研究,在某医院重症监护室护理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研究组(多维度协同护理),对不同护理方式下的护理效果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护理前,两组SAS、SDS评分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 > 。经护理后,研究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 < 。从心理护理、护理技能、知识普及、协同能力提升等方面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发现,在各项评分上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结论:采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护理效果,获得患者的高满意度。文章引用:黄文辉. 重症监护室多维度协同护理应用研究[J]. 护理学, 2022, 11(3): 416-420. 重症监护室是医院集中收治危重病人的场所,重症监护室内的患者常见意识状态为谵妄,患者意识水平发生改变,精神状态波动,注意力不能集中等。有临床研究表明,上述症状对于患者的康复是十分不利的,尤其会对患者的精神层面造成较大的影响,增加患者死亡概率 [1]。随着我国护理理念和手段的不断革新,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逐渐被应用于重症监护室护理当中,其以缓解患者病情,缩短治疗时间,改善预后为目的。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主要是根据患者病情在患者心理护理、护理技能的应用以及健康教育、家属沟通与护理等多方面均展开多维度的护理,在患者的疾病护理、心里护理等诸多方面都展开多维度的干预同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护理与监督中。有鉴于此,本文在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间期间开展研究,在某医院重症监护室护理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在重症监护室中应用的效果。于2021年1月~2022年4月开展本次研究,在某医院重症监护室护理患者中随机抽取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组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45例。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所占比例为,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年龄上限为76岁,下限为22岁,平均为( ± )岁;发病时间上限为7天,下限为1天,平均为( ± )天。在研究组中,男性患者所占比例为,女性患者所占比例为;年龄上限为75岁,下限为22岁,平均为( ± )岁;发病时间上限为7天,下限为1天,平均为( ± )天。纳入标准:患者符合医院ICU收治标准;患者未患有影响本研究结果的疾病如合并癌症、精神类疾病等;患者及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凡妊娠期、哺乳期患者排除;凡患有精神认知障碍疾病的患者排除。本文经我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实施。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 > )。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护理人员进行责任制整体护理,规定家属探视制度安排,时刻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况,对患者进行用药、饮食、作息等干预。应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护理。首先,护理人员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患者对于ICU疾病、并发症情况的认知程度,评估家属的陪护能力和突发应急处理能力,开展个性化的指导。向患者或其家属做好规章制度说明,做好周到详细的解释工作,建立电话、微信等联系渠道,逐步进行引导和培训,达成一致的目标 [2]。其次,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支持护理。患者在ICU治疗期间,身体的疼痛,疾病对生活的影响等会造成患者心理情绪负面化,紧张、焦虑、消极、绝望等等会不时出现,十分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因此护理人员要及时疏导。患者治疗期间多数情况下是处于昏迷状态,因此护理人员要与家属勤沟通、多交流,合理安排家属探视的次数和时间,避免发生冲突。积极的向患者家属反映患者的情况,包括病情情况,使用药物、仪器,产生的费用等等。允许家属提出问题,并接受家属提出的合理意见。第三,护理技能护理。在患者刚刚入驻重症监护室初期,在家属探视期间向其演示各种护理操作,进行护理必要性、目的、作用的讲解,使家属有所了解 [3]。比如擦浴、双下肢按摩、叩背翻身等。第四,健康知识教育。ICU疾病属于危重疾病,病情变化快,程度严重,死亡率高,恢复时间长。因此,要对患者进行周到的护理服务。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需要依靠护理人员与看护家属的共同努力。因此需要在评估患者病情状况的基础上,向家属详细介绍日常护理要点、干预举措等。在患者行护理干预前与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家属的SAS与SDS评分进行比较。SAS与SDS对成年人焦虑与抑郁的评价具有广泛的适用性,SAS得分在50分以下为正常状态,50~59分之间为轻度焦虑,60~69分之间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SDS得分在53分以下为正常状态,53~62分之间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以上为重度抑郁。同时对护理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与比较,对护理后两组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与比较。护理满意度量表为自制量表包含心理护理、护理技能、知识普及、协同能力提升等四个维度,问卷每个维度满分25分,问卷总分100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家属越满意,改问卷经过信度与效度分析,信度为,效度为,信度与效度均符合要求。重症监护室是医院收诊治疗危重患者的场所,由于患者的病情特点,对于护理人员提出了很高的护理要求,常规护理干预已经不能满足需要 [4]。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是一种现代化的护理模式,其基础为责任制护理制度,充分考虑到患者的病情以及自理能力,家属的看护能力和水平,由护理人员进行引导共同作用于患者的健康护理当中来,能够有效地发挥多维度协同作用。多维度协同护理充分运用护患沟通、护理技能、心理支持和健康教育等护理手段,强化对看护家属的教育,注重护患之间的沟通,在目标高度一致的基础上进行护理 [5]。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经护理后,研究组并发症发生临床显著少于对照组,P < 。从心理护理、护理技能、知识普及、协同能力提升等几个方面评估两组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发现,在各项评分上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 。说明了多维度协同护理的有效性。同时通过多维度协同护理也有效降低了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扥负性情绪。本文采用的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比较简单,相比较国外在重症监护室应用的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本文院仍需要加强理论、资金、人员的投入,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综上所述,采用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对重症监护室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家属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家属的护理满意度。

(一)发硒与食管癌死亡率的关系

本次测试的食管癌高发区—中发区—低发区健康人发硒依次为→→μg/g。虽然三者之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但仍显示随高—中—低发区略有下降的趋势,发硒与食管癌死亡率略显正相关关系(图4-9)。与赵远维(1993)硕士论文报告中食管癌高、低发区人发硒数据对比(表6-12)后可以看出,本次测试的数据,普遍高于赵远维提供的数据,而且赵远维的结论高发区发硒低,低发区发硒高,与本次研究结论恰好相反。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他的数据中病人的发硒值却高达μg/g,与本报告正常人发硒值接近。其中服药病人和前期病变病人(未服药)发硒值分别为和μg/g。因此他认为是服药使病人发硒值增高。但即使按照他的数据也发现未服药病人发硒值比正常人高,这是难以令人理解的,而且也与他的结论矛盾。在这里,我们不去纠缠两家数据差异的原因,我们只是从上述重病区病人与正常人,服药与未服药病人发硒值的对比中认为,病人与健康人发硒水平不应该出现明显差异。四川西北部食管癌高发区病人(μ)和非病人(μg/g)发硒值相当接近的结果(王朝俊等,1990),亦说明我们的这一判断是存在可能的。本区如此高的人体硒水平和发硒与食管癌死亡率的不太明显正相关关系,特别是病人与非病人发硒一致水平都说明,硒不太像是食管癌发病的直接原因。

表6-12磁县及邻区发硒含量对照表μg/g

(二)食管癌病因与人体硒

人们普遍认为硒有抗癌作用,其主要依据有:①硒的抗氧化作用可保护细胞膜脂质不受氧自由基的损害使细胞发生畸变;②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抗体对癌细胞的抑制功能;③阻断化学致癌物质的诱变作用;④置换致癌物质分子,保护DNA不受破坏或对DNA进行修复(魏华臣,1985;贾永平,1989;顾公生等,1994)。从理论上说硒确实具有对某些癌症(包括食管癌)的抑制作用。而且在具体的研究中,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不少悬而未决的问题,还未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在本书第一章第四节和第四章第三节中,我们曾引用了本区相邻的河南林县食管癌病因研究成果,认为食管癌是多种病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人体内的亚硝胺(主要是NMBzA和MAMBNA)诱发食管组织中抑癌基因的突变丢失和上皮细胞原癌基因的激活,被认为是食管细胞组织癌变的主要原因。因此人们普遍认同亚硝胺和霉菌(可与亚硝胺结合成一种新亚硝胺MAMBNA)的致癌作用。在磁县,食管癌的发生理应与这一致癌作用相同。但问题是不论是磁县地区还是相邻的林县地区,对硒在食管癌变过程中的作用似乎都不是太清楚,而且出现了相互矛盾的现象。例如,①磁县地区癌症病人和正常人,重病区与轻病区人群发硒都处于同一较高水平;更奇怪的是重病区人群发硒反而比轻病区人群略偏高,这与同一太行山食管癌带中的鹤壁市食管癌区和其它地区食管癌区的结论正好相反(林英等,1992;王朝俊等,1990);②朱明(1992)动物试验表明,硒酵母饲料中分别加入含、、μg/g硒的亚硒酸钠和等量NMBzA,分三组喂养大鼠,其食道Ⅱ级病变(乳头状病变或非典型性增生)发生率分别为、871%和;Ⅲ级病变(早期癌)发生率分别为、和,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Nauss等(1986)动物试验证明,在NMBA诱癌过程中加入4μg/g的硒可降低癌的发生率;但在癌变启动后补充同样的4μg/g硒不但不降低癌的发生率,反而增加NMBA的致癌作用;魏崇文分别用亚硒酸钠和硒代二乙酸的不同浓度溶液体外培养肿瘤细胞,在选用的4种稀释浓度内,当每毫升培养液内含40微克的亚硒酸钠时(实际上为μg/ml硒)对所有的癌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而硒代二乙酸的浓度为1500μg/ml时,才能阻止癌细胞的生长;所以硒对癌细胞作用的强弱决定于硒的化学形式和剂量;试验表明40μg/ml的硒,不论对癌细胞还是猴肾细胞都有杀伤作用,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正常细胞也受损害,亚硒酸钠毒性远大于硒代二乙酸;杨光圻(1990)也发表了相似的观点,认为硒的抑癌作用大都接近中毒剂量;恩施高硒中毒地区各种癌症死亡率低,恰好证明这一点;③中美双方在我国林县食管癌高发区进行长达6年的人体随机干预营养试验发现,人体补充50μg/d硒以及维生素E和β-胡罗卜素,可使胃癌死亡率降低20%,但对食管年死亡率降低不明显(黎钧耀,布洛特,李冰等,1993)。

以上实验和统计数据表明,①硒只有在一定的浓度指标以上才能起到阻止亚硝胺对细胞的癌变作用;按照Nauss的试验,>4μg/g的硒才能抑制亚硝胺对细胞的诱变,魏崇文则提出>40μg/ml的亚硒酸钠溶液(μg/g硒)能杀伤癌细胞;朱明的试验,可能加入的亚硒酸钠过低,致使三组大鼠都发生癌变,且发生率相差不大;②在相同剂量的无机硒和有机硒作用下,无机硒对癌细胞杀伤作用和抑制作用大得多;因此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吸收的粮食硒和体内储存的硒基本上为有机硒,它们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以及对亚硝胺的阻断作用似乎都不太强,都不如直接加入无机硒化物作用显著;③4μg/g硒只对亚硝胺诱变细胞阶段起抑制作用,一旦癌变启动,同样的硒不但不起抑制作用,反而会刺激癌细胞生长,但是>40μg/ml的亚硒酸钠溶液(硒>μg/g)却能杀伤癌细胞。

用以上三点结论对照磁县地区,在正常情况下,摄入的粮食硒~μg/g。如果没有更多硒加入,显然对亚硝胺诱发癌细胞作用的抑制效果不大。只有使摄入的硒加大到4μg/g以上时,才能起到抑制亚硝胺诱发癌细胞的效果。在这种限制下,磁县地区不管是高发区还是低发区的粮食硒(~μg/g)和发硒(~μg/g)都处于同一相对低硒的水平(显然这种级别划分不适合谭见安等(1989)的划分标准)。由于摄入的粮食硒是有机硒,在膳食中加入50μg/ml硒,虽不一定比得上40μg/ml亚硒酸钠溶液对癌细胞的杀伤作用。但仍造成干预试验中硒组合试剂在降低了20%的胃癌死亡率的同时,也使食管癌死亡率略有所下降,而不致于继续上升。致于为什么造成胃癌死亡率下降而对食管癌影响不大?这涉及到进一步的抑制机理,以及硒在各器官中的分配和状态问题,还待进一步研究。化学致癌是化学物质(亚硝胺)诱发食管细胞组织中基因突变的结果,硒抑制亚硝胺的诱癌作用,是在癌变前期进行的。因此硒不是食管癌发生的病因,而是抑制食管癌发生的条件之一。之所以强调它是抑制食管癌的条件之一,是因为还有其它许多抑癌条件,如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罗卜素,微量元素Mo、Zn、烟酸等。从目前的研究水平来看,需要包括硒在内的多因素协同作用才能对亚硝胺的致癌作用起到较好的抑制效果。

食管癌护理论文参考

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研究关键词:食管肿瘤;红细胞变形性【摘要】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RCD)的变化及其与食管癌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 100 例食管癌患者50 例头颈部良性肿瘤患者及 100 例健康查体者进行 RCD 测定。结果:食管癌患者 RCD 明显低于正常人(P<),病情越重,RCD 下降越明显。RCD 下降与血液粘度增高、RBC膜过氧化性损害加重有关。血液粘度增高及 RCD 下降有利于肿瘤细胞的附壁、癌性血栓形成,使肿瘤免疫失效,有利于肿瘤生长及转移。结论:改善血流变性、提高RCD,有助于延缓肿瘤生长及转移。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571(2000)06-0598-02Clinical Studies on RCD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ceal CancerWU Xian-rong,LI Feng-yan.(Lai cheng People's Hospital,Laiwu 271100)【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Red cell defo-m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esophaeal cancer,To investigat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determine Red cell deformabilitly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RCD of esophaneal cancer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s (P<)The more severe the condition,the lower the value of mechanism of lowered RCD is related to the increased viscosity of whole blood and lipid peroxidation damage to membrane of RBC. The changes of both contributed to the tumor cell adhesion microthrombi of carcinoma and deficience immunity to aggravated growth and metastases of approach which improved hemoviscosity and RCD couldslow down the development of breast cancer and prevent matastases.【Key words】 esophgeal cancer;Red cell deformability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红细胞变形能力(rcd cell deformability,RCD)为观察 RCD 与 EC 发生发展、临床分期、复发及转移与疗效、预后的相关性,我们于1996年6月~1999年12月,对100例EC患者进行了RCD检测,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EC组(A组):经食管钡透、纤维胃镜及活检明确诊断的住院EC患者 100 例,男 51 例,女 49 例;年龄40~78岁,平均岁。其中治疗前患者组(A1组)45例,临床分期:Ⅰ期 10 例,Ⅱ期 12 例,Ⅲ期 11 例,Ⅳ期 12 例;治疗后患者组(A2组)25 例;食管癌转移组(A3组)20 例;食管癌术后复发组(A4)组 10例。良性肿瘤组(B组):选择头颈良性肿瘤患者 50 例,包括纤维瘤,甲状腺瘤等。男 26 例,女 24 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 62 岁。正常人组(C组):选择健康体检的干部、知识分子及工人,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脑血管病史者 100 例,男 50 例,女 50 例;年龄39~79岁,平均 63岁。 方法RCD 测定:应用国产KBH-30初始滤过细胞变形测定仪(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核孔滤膜孔径 5 mm)。抽取正常人及患者晨空腹肘静脉血 2 ml,注入抗凝试管,进行红细胞滤过指数(IF)的计算,IF越大,RCD越小。2 结果 EC患者与头颈良性肿瘤及正常人IF值比较EC患者IF值均比良性肿瘤患者及正常人增高,提示EC患者的RCD明显较正常人及头颈良性肿瘤患者低(表1)。 EC患者治疗前后及复发和转移的IF 值比较EC患者中,治疗后患者的IF值明显低于治疗前患者,而EC转移及复发者的IF值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除治疗后患者外,治疗前、转移及复发者的IF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治疗后的EC患者RCD基本接近正常人。治疗前、转移及复发者RCD均明显低于正常人,而转移及复发者降低程度更为明显(表2)。表1 三组IF值比较(±s)组别 n IF值 A组 100 ± B组 50 ±※ C组 100 ±※注:※P< vsA组。表2 EC患者IF值比较(±s)组别 n IF值 A1组 45 ± A2组 25 ± A3组 20 ±※ A4组 10 ±※注:#P< vsA1组;※P< vsA2组。 EC患者IF值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治疗前临床各期EC患者RCD情况均不同,随病情加重IF值增高,RCD逐期下降,除Ⅰ期外,Ⅱ、Ⅲ、Ⅳ期的IF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表3)。表3 EC患者临床分期IF值比较(±S)临床分期 n IF值 Ⅰ组 10 ± Ⅱ组 12 ± Ⅲ组 11 ± Ⅳ组 12 ±※注:#P< vsI组,※P< vsI组。3 讨论RBC 的粘性、粘弹性、弹塑性及其综合表现称为 RBC 的变形性或变形能力。RCD 是维持微循环有效灌注的必要条件。RCD 降低与 RBC 的几何图形改变、膜生化特性异常及其内粘度增高有关〔1〕。RCD 降低时,RBC 难以通过口径(5 μm)比其直径(7~8 μm)细的微血管,导致微循环障碍,发生各种疾病。本文 EC 患者的 RCD 较头颈良性肿瘤及正常人明显降低(P<)。且病情越重,降低越显著(P<),显然 RCD 的改变与 EC 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由于机体生理生化的改变,引起血流变性的改变,血粘度增高、血小板功能亢进、RBC 聚集,导致 RBC 内粘度增高、其流变性下降。由于血粘度的增高,微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使机体内产生大量自由基,过氧化反应增强,RBC 膜过氧化性损害加重,其变形性下降〔2〕。当机体血粘度增高、RCD 下降、血流缓慢或滞流时,血流中的肿瘤细胞易形成附壁粘着,其周围由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包被,使肿瘤免疫及其他杀灭食管肿瘤细胞的手段失效,有利于肿瘤细胞穿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中,形成新的癌转移灶〔3〕。我们对 EC 患者 RCD 观察分析,认为检测 RCD 对了解 EC 患者的病情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可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提高 RCD 有助于延缓食管癌的生长、转移,值得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董蕴.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的机理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3,10(3):145-148.〔2〕 贾兵.过氧化脂质对体外微循环中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实验研究〔J〕.微循环技术杂志,1993,1(1):8-11.〔3〕 农辉图,黄光武,小杉忠诚,等.喉癌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3,28(6):364-366.

浅谈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风险及应对策略Operation period nursing risk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in peri四川省彭州市人民医院泌尿胸外科 611930Urinary Department of thoracic surgery, people's Hospital in Pengzhou Province Sichuan 611930【摘要】目的 总结分析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潜在护理风险及应对策略。 方法 对我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60例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结果 患者自身因素,家属因素,医护人员因素是导致食管癌围手术期出现肺部感染,管道脱落,低蛋白血症等护理风险发生的主要因素。 结论 加强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提高医护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对预防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风险,降低术后并发症起着积极作用。[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the peri operation period of potential nursing risks and coping strategies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2 March to 2015 May, 60 cases of peri operation period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patient's own factors, family factors, the factors of medical staff is lead to esophageal cancer peri operative pulmonary infection, tubing shedding, hypoproteinemia nursing risk occurred in the main factors. Conclusion strengthens a patient encircles the surgery time nursing, improve the medical professional technology level, to prevent esophageal cancer during operation period nursing risks, reduce the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plays a positive role.【关键词】食管癌 围手术期 护理风险 应对策略[keyword] esophageal cancer peri operation nursing risk coping strategies

选题参考:1.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2.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 3.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4.护理质量与护士长职责 5.浅谈晚期癌症病人的临终关怀护理体会 6.如何增强护士法律与服务意识避免护理纠纷 7.临床心理护理与护士心理品质浅析 8.浅谈门诊健康教育的对策、形式 9.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 10.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护理 11.早产儿窒息复苏后的观察与护理 12.浅谈护士长综合素质的影响力 13.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护理 14.护理文书书写中潜在的医疗纠纷 15.学龄前患儿的心理护理 16.高血压病人健康教育难点分析及对策 17.自杀精神病人的心理性特征及护理对策 18.精神疾病的康复教育及护理指导 19.对神经内科住院病人常见的问题实施循证护理的实践 20.护患沟通技巧及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 21.继续护理教育的实践与体会 22.护理记录书写探讨 23.急诊科护生实习方法的探讨 24.加强急诊护理工作防范护患纠纷 25.住院病人休克因素分析及护理策略 26.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 27.陪护人员对肿瘤患者的影响 28.老年冠心病的健康教育 29.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开展护理查房 30.护患纠纷分析及防范 31.护患沟通的技巧及对病人康复的重要性 32.乳腺癌病人的手术护理 33.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 34.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的体会 35.心理行为疾病的心理护理 36.开展健康教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37.化疗药物的防护 38.临床护士心理品质浅析 39.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 40.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护理体会 41.烧伤患者的休克期临床护理 42.麻醉后留置导尿的临床观察 43、护患纠纷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44、循证护理在孕产妇心理护理中的应用 45、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剖析及护理 46 、胆囊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47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护理 48 、骨伤科病人功能锻炼的护理与指导 49 、儿科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50 、浅谈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 51、机械通气病人的气管插管护理 52、成人留置胃管测量方法的探讨 53、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治疗新方法的临床应用及相关机理 54 、有关早产儿护理与治疗中的某些问题探讨 55 、肠造口康复期病人的心理护理 56 、预防老年糖尿病足的社区健康教育 57 、学龄前住院患儿行为特征原因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 58 、浅谈基础护理在控制院内感染中的作用 59 、多发性创伤的急救护理 60 、哮喘持续状态的观察护理 61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治疗肺癌的配合及护理 62 、老年人急性阑尾炎穿孔的原因分析和护理体会 63、健康教育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64、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65 、临床护士如何避免护患纠纷 66 、谈创伤急救术中护理道德 67 、甘露醇在妇科手术前清洁肠道中应用的临床观察 68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69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70、II 型糖尿病病人出院指导的方法和体会 71 、如何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72 、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73 、内科住院病人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护理 74、如何在整体护理中进行病人教育 75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76、重症颅脑损伤及开颅术后的监护管理 77 .食管癌围术期的护理 78 、高龄大肠癌围手术期护理 79 、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80 、护理人员在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81.昏迷患者的护理 82 、实习护生的教育管理经验体会 83 、临产妇的心理状态与护理 84 、护患沟通技巧 85、 654-2 针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86 、浅谈护士的心理素质 87 、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88 、护理书写缺陷分析和防范对策 89、浅谈护理纠纷的起因及对策 90 、急诊血液灌流抢救小儿中毒的护理 91、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体会 92 、胃大部切除术后护理体会

食管癌论文参考文献

食品营养与健康 李木春 【摘要】: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健康对我们来说实在的太重要了,面对现在社会的各种食物,已不是以前那种粗茶淡饭的生活了,各种多样化的食物不断涌现,而人们也出现各种困惑,肥胖等系列的现代病也开始不断出现,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课应该推广成为为大家广为接受的一门学问。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宣传健康的饮食方式义不容辞。这些前提是我们要理解什么是营养,而什么状态是属于健康。我们在饮食的过程中既要做到营养的均衡,平时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关键字】:营养 健康 习惯在学校里,每次去食堂吃饭,以前我都是跟着感觉走,有时候也挑食,总结一下,发现几个月来我吃的不过就单调的几种菜。一半以上的菜基本没吃过。上了营养课后,我就开始平衡自己的食物了。想均衡一下各方面的营养。也开始每天吃个鸡蛋,多吃点素菜和水果,尽量多元化。要明白食品营养和健康的关系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就会失去一切.身体健康才能创造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富.而任何财富却难于换取健康,健康和金钱并不是一种等价的交换,良好的健康,源于科学和知识,而不是来源于财富,地位与权势。据WH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的定义是: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健全。WHO制订的身体健康的初测十项标准:精力充沛,生活工作不疲劳;乐观积极,承担责任不挑剔;善于休闲,睡眠良好;适应各种环境,应变能力强;能抵御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型比例协调;视力良好,反应灵敏,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齿龈正常不出血;毛发有光泽,无头屑;皮肤,肌肉有弹性,步履轻松有力。其次我们应明白营养是什么。营养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已为众所习用,但对它的确切定义却未必准确了解。“营”在汉字里是谋求的意思,“养”是养生或养身,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应当是“谋求养生”的意思。确切地说,应当是“用食物或食物中的有益成分谋求养生”。“营养”一词确切而比较完整的定义应当是:“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研究人体以及其他生物的营养问题的学问被称为营养学。人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在营养学上称为“营养素”。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共5大类,其中营养素不能在体内合成,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营养素”。其中包括9种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2 种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碳水化合物;7种常量元素:钾、钠、钙、镁、硫、磷、氯;8 种微量元素:铁、碘、锌、硒、铜、铬、钼、钴;14种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烟酸、泛酸、叶酸、维生素B12、胆碱、生物素;加上水等,共计40余种。其中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因为需要量多,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大,称为“宏量营养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因需要的相对较少,在膳食中所占比重也较小,称为“微量营养素”;矿物质中有7种在人体内含量较多,叫做“常量元素”,有8 种在人体内含量较少,称“微量元素”。这些营养素在体内有三方面功用:一是供给生活、劳动和组织细胞功能所需的能量;二是提供人体的“建筑材料”,用以构成和修补身体组织;三是提供调节物质,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营养素有这三方面的作用,可见营养素是健康之本,是健康的物质基础。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都需要能量,如物质代谢的合成和分解反应、心脏跳动、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而这些能量来源于食物。已知,生物的能量来源于太阳的辐射能。其中,植物借助叶绿素的功能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植物还可以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合成脂类、蛋白质。而动物在食用植物时,实际上是从植物中间接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人类则是通过摄取动、植物性食物获得所需的能量。动、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可分为五大类: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如果加上水,则为六大类。其中,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经体内代谢可释放能量。三者统称为“产能营养素”或能源物质。正当我们吃的主食由粗变精之际,发达国家却大踏步走上回头路。在俄罗斯、东欧,主妇们热衷于黑面包;在德国,全麦面包销路大畅;在新西兰,"主食吃杂一些,配以豌豆、蚕豆等"已成为政府的号召;美国则把粗粮和蔬菜列为"食物指南金字塔"的基座,这与我国"粗茶淡饭保平安"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饮食习惯和观念上的逆向变化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提醒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审慎对待热度日高的饮食"西化"误区,不能再沿着错误的道路盲目走下去了。所以,我们要大声疾呼:注意均衡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坚持均衡营养的原则,做到科学配餐,就是根据食物的形状、结构、化学成分、营养价值、理化性质进行合理选料,合理搭配。首先是配餐的质量,配餐的色、香、味、形;其次是配餐的营养素种类与数量,使每一份菜和每一餐菜的各个不同菜肴间的营养成分相互配合,满足食用者的生理需要,并达到合理营养的目的。这种配餐方法就可以称为科学配餐。科学配餐的原则有三点: (1)一日三餐的热能应当与工作强度相匹配:避免早餐过少、晚餐过多的弊病。热能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热能的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较为适宜。《陆地仙经》中曾有一诗:"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这样的怪圈,常常是"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全家福"。而科学的吃法应该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有许多人不按这个比例安排一日三餐,而是采用2:4:4,甚至1:4:5的分配比例,造成晚餐吃得过饱过多,对健康有害无益。 (2)三餐的间隔要合适,三餐饮食的量也要适当,同时还要讲究饮食卫生。三餐时间合适、比例适当这一条比较好理解,就是早饭要认真吃,晚饭不要吃过量,每餐间隔4~6个小时,不要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 (3)注意膳食结构的平衡:主要是主副食搭配要注意酸碱平衡,主要做到杂粮与精粮的平衡;干、稀的平衡;副食要做到生、熟搭配平衡;荤素搭配平衡。由于烹调原料的品种和食用部位不同,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只有通过科学搭配,才能使每一种菜所含的营养素更为全面、合理。荤菜方面,既要有四条腿的猪、牛、羊(任选其一种),又要有两条腿的鸡、鸭、鹅,还要有一条腿的鱼类;素菜上要照顾到根、茎、叶、花和果类蔬菜都要有,还要配有豆类、菌类和藻类。总之,食物不要单一,一天内或一星期内达到平衡即可。 在膳食酸碱平衡方面,主食和副食平衡十分重要。纵观我国中医文献,自古以来评论人体健康状态时,常用"精、气、神"三个字来描述身体健康。"精"字的一半是米、另一半是青--绿色的食物蔬菜;繁体的"气"字里有米;"神"字的右边是在田地里种庄稼。汉字是智慧的符号,所以"精、气、神"三个字告诉我们不能不吃米,即不能不吃植物性食物。中华民族的祖先素有"世间万物米为珍"之语,可见我们的先人从生活实践中已深刻认识到五谷杂粮是须臾不可离的主食。 主副食比例适当是保证营养平衡的前提,即热能大部分取自碳水化合物,也意味着谷类、各类主食--米饭、馒头、麦片是膳食中能量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植物性食物也提供了部分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另外,为满足对膳食纤维的需要,应适量选择粗粮。如荞麦不仅膳食纤维丰富,而且含苦味物质芦丁,对增强血管功能,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相当有效。当前有些人为了减肥,不吃主食,这是十分错误的。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旦吃了过多的鸡、鸭、鱼、肉以后,会感到发腻,这就是"轻度酸中毒"的表现。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的瓜、果、蔬菜是碱性食物;而富含蛋白质的鸡、鸭、鱼、肉属于酸性食物。餐饮中应掌握酸碱平衡,两者不可偏颇,只有平衡、方可益补得当。如终日饱食膏粱厚味,酸碱失衡,将严重影响健康。难怪古人诗云:"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三千功行从此始,淡食多补信有之。" 膳食的酸碱平衡早已引起关注,大凡鱼、肉、海产品、贝类、蛋类等都是酸性食物,多食会使血液从弱碱性转为酸性,令人倦怠乏力,重则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营养学家提醒大家要注意吃一些低脂肪、高蛋白,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这样才能保证营养素摄入的平衡。因此菜肴的荤素搭配不能忽视。当然在我们进食时,也要注意有良好的就餐习惯食宜暖,少吃凉的食物膳食的冷热平衡饮食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指出了膳食的冷热平衡。“食宜暖”,生冷食物进食过多会损伤脾、胃和肺气,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体虚胃寒的人,应少吃生冷食物,特别是在夏日更应慎重。民间也强调“饥时勿急,空腹忌冷”。反之,饮食也不可太热,否则易烫伤胃脘、咽喉。据报道,在华北地区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就有喜饮热水、热粥的习惯。故古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所以,膳食应当注意冷热平衡。食前忌动,食后忌静,就餐前后动静平衡就餐前后动与静的平衡同样很重要,因为人们每天饮食中所摄入的各种食物及营养与身体的热能消耗之间必须保持平衡。《论语•乡党》篇中说:“食不语,寝不言。”说明古人主张食前及食中宜静而专致,不可分心、高谈阔论,以利纳谷和消化。古人言:“饮食即卧,不消积聚,乃生百疾。”医学食疗古籍称“食后便卧令人患肺气、头风、中痞之疾,盖营卫不通,气血凝滞故而”,所以饭后要适当活动。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说明进食后缓行散步有利于健康。胃好恬愉,进食前后的情绪平进食前和进食中保持平静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消化功能正常进行,与此相反则会危害脾胃。《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很难设想,人们在气血紊乱的情况下,还能保证消化功能的正常进行。古人说:“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进食过程中一切反常的情绪都应尽力排除。音乐对于消化功能有很大裨益。《寿世保元》中说:“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因此,我国道家不仅提出了“脾脏闻乐则磨”之说,还发展了一整套“音符”和“梵音”等,奏出柔和清悦的音乐以配合进食。保证身体健美除上面外,还要有均衡的营养。然而,许多人在健美饮食的安排和选择上往往走进了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反面: 1.吃荤油易发胖,吃素油苗条。其实,无论荤油素油,人体吸收后每克均产生9千卡左右的热量,没有多大差别。由于素油吸收率高,若消耗不了,多食反而容易使人发胖。吃瘦肉可长肌肉。许多人认为多吃瘦肉会长肌肉。其实未必如此,因为肌肉主要靠体育锻炼获得。 2.有人认为,肉、蛋等高蛋白食物是肌肉最好的能量来源,现在的健美运动员流行的食谱是增加复合碳水化合物,包括粮食、豆类、水果,认为这才是肌肉最好的能量来源。想要体形健美的女性,每日摄取蛋白质80-90克,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再加上合理的锻炼就能达到目的,不必过多的吃肉[3]。记得多的吃水果,蔬菜等碱性食物,以防止因蛋白质摄取过多而造成酸血症。 3.多吃蛋白质不会长脂肪。每克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氧化后均产生千卡的热量。无论蛋白质还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所产生的热量身体消耗不了,都会变成中性脂肪贮存与皮下,使人发胖。 4.用热油锅炒菜。过热的油锅中,容易产生一种硬脂化合物,人若常吃过热油锅炒出来的菜,易患低酸性胃炎和胃溃疡,如不及时治疗,还可以诱发胃癌。 5.用生水冷却蛋。将煮熟的蛋浸在冷水中,蛋壳随好剥,但病菌却仍有机可乘。如果要让蛋壳好剥,只需在煮蛋的时水中加如少量食盐。 6.饭后马上吃水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单糖类物质,若被饭菜堵塞在胃中,就会因腐败而形成胀气,导致胃部不适。所以,吃水果宜在饭前一小时,饭后两小时。 7.多添佐料调味。胡椒、桂皮、五香等天然调味品具有一定的诱发性和毒性,多食用会给人带来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等副作用,还会诱发高血压,胃肠炎等多种病变,甚至导致人体细胞畸变,形成癌症。 女性在一生中如果能根据自己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变化,合理安排日常饮食,就能起到护肤美容的作用。 13~23岁。此阶段的女性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要使皮肤光洁、红润且富有弹性,就必须保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的食品。如白菜、韭菜、豆芽菜汤、瘦肉等,尤其是豆类食物,既能满足人体需要的优质蛋白质,又能供给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要少吃盐,多喝白开水。 25~30岁。此阶段为女性发育成熟的鼎盛时期,且情感丰富,多愁善感,致使面部表情过度松弛,逐渐使额及眼下出现皱纹,皮下的皮脂腺分泌也逐渐减少,皮肤光泽感减弱,粗糙感增强。这一阶段,除了每天坚持吃淡食和多饮水的良好习惯外,要特别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食品,如荠菜、黄瓜等蔬菜水果,以及豌豆、木耳、牛奶等。 30~40岁。此阶段的女性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易干燥,一般女性在眼尾开始出现鱼尾纹,下巴肌肉开始松弛,笑纹更明显,要坚持多喝水,特别是早晨起床后必须喝一杯凉开水;除坚持多吃新鲜蔬菜瓜果外,要特别补充富含胶原蛋白的动物蛋白质,如猪蹄、肉皮、鲜鱼、瘦肉等,使皮肤显得丰满、充实而有水分;还可以使皮肤增强弹性和韧性,变的滋润娇嫩。 40~45岁。此阶段的女性眼部易出现黑晕,皮肤干燥而缺少光泽。饮食上应多吃能促进胆固醇排泄、补气养血、延缓面部肌肉衰老的食品,如鲜玉米、红薯、蘑菇、柠檬、核桃和富含维生素E的卷心菜、菜心、花生油等。 平时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如下所示:1.适量饮水。当人体水分减少时,会出现皮肤干燥、皮脂腺分泌减少的现象,从而使皮肤失去弹性,甚至出现皱纹。为了确保水分的充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应为1200毫升左右。 2.常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对于防止皮肤衰老,保持皮肤细腻滋润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E对于皮肤抗衰老有着重要作用[3]。因为维生素E能够破坏自由基的化学活性,从而抑制衰老。维生素E还有防止脂褐素沉着与皮肤的作用,含维生素E多的食物有卷心菜,葵花子油,菜子油等。维生素A、B也是皮肤光滑细腻不可缺少的物质。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有鳞屑;若缺乏维生素B时,会出现口唇皮肤开裂,脱屑及色素沉着。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动物肝脏,鱼肝油,牛奶,奶油,禽蛋及橙红色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有肝,肾,心脏,奶等。 3.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皮肤要光泽红润,就需要供给充足的血液。铁是构成血液中血红素的主要成分之一,故应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海带、紫菜等。多吃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食物。胶原蛋白能使细胞变的丰满,从而使肌肤充盈,皱纹减少;弹性蛋白可使人的皮肤弹性增强,从而使皮肤光滑而富有弹性。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多的食物有猪蹄,动物筋键和猪皮等。 4.注意碱性食物的摄入[4]。日常生活中所吃的鱼,肉,禽,蛋,粮谷等均为生理酸性。酸性食物会使体液和血液中乳酸、尿酸含量增高。当有机酸不能及时排除体外时,就会侵蚀敏感的表皮细胞,使皮肤变得粗糙和缺乏弹性。为了中和体内酸性成分,故应多吃些富含生理碱性的食物,如苹果,梨,柑橘和蔬菜等。 此外,皮肤要避免外界的刺激,夏天的烈日,冬季的寒风,都会使皮肤变的粗糙,因而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适时采取防护措施。皮肤的清洗不要过于频繁,如果经常反复摩擦,会使被破坏的皮肤细胞来不及再生;避免接触过酸过碱性物质,应根据自己的皮肤状况,选择合适的化妆品,适当进行按摩俗话说:"吃在脸上"。这句话充沛说明了"吃"是美容养颜历程中不可疏忽的主要方面。所以,皮肤养护要遵循以下原则: 1.少食肉类食品和植物性脂肪。在肯定条件下,肉类食品和植物性脂肪在体内合成历程中可发生诸多酸性肉体,对皮肤和内脏均有剧烈的抚慰性,影响皮肤的一般代谢。皮肤精细,经常是血液中肌酸含量增高形成的。 2.多吃植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中富含防止皮肤精细的胱氨酸、色氨酸。可延缓皮肤苍老,改变皮肤精细现象。这类食物主要有:黑芝麻、小麦麸、油面筋、豆类及其制品、紫菜、西瓜子、葵花子、南瓜子和花生仁。 3.注意蛋白质摄取平衡。蛋白质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营养肉体,一旦临时缺少蛋白质,皮肤将失掉弹性,精细枯燥,是面容苍老。但肉类及鱼、虾、蟹等蛋白质食物过食,可引起过敏。 4.多吃新颖蔬菜和水果。肤色较深者,宜经常摄取萝卜、大白菜、竹笋、冬瓜及大豆制品等富含植物蛋白、叶酸和维生素C的食品;皮肤精细者,应多摄取富含维生素A、D的果蔬。如胡萝卜、藕、菠菜、黄豆芽等黄色,绿色蔬菜以及鸡蛋,牛奶,植物肝脏。同时还要摄取充沛的维生素和足够的植物纤维素,以防止因便秘而带来的皮肤和脏器病变。 5.少饮烈性酒。临时适量饮用烈性酒,能使皮肤枯燥、精细、老化。少量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发生弹性而更加滋润。 6.妥帖饮水。一般的成年人每日应饮水2000毫升左右。充沛的水分供应,可延缓皮肤老化。 7.少摄入使人瘦削的事物。瘦削是导致皮肤老化和病变的危险因素。但不可过分节食,以免皮肤失掉生机。 8.睡眠充沛。充沛的睡眠既可肃清身材倦怠,也是使皮肤坚持健美的一味良药。 9.妥帖药浴。凡含有柠檬酸和维生素的中草药或水果、蔬菜,均可做成药浴剂。妥帖的药浴会使皮肤白皙,润滑,稳固,滋润,细致。综上所诉,让我们以科学的营养为指导,做到均衡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精彩的人身,享受高品质的生活!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国食物与营养》 《食品科学》 百科全说

2021年9月6日,清华大学王建斌团队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吴晨团队的研究人员在  Nature Communications  上发表关于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揭示食管鳞状细胞癌的肿瘤微环境的文章,研究人员采用单细胞转录测序技术对60例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的肿瘤组织和4例正常组织进行单细胞测序,揭示了食管鳞状细胞癌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状况,为深入了解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发病和进展机制提供了基础。 接下来我带大家一起走进这篇文章深入了解作者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结论。 【发表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发布时间】 2021年9月6日 【影响因子】 研究背景 食管癌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是全球第七大常见的癌症。据统计,我国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而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 ESCC)占我国食管癌总数的90%以上,ESCC 的5年生存率约为20-30%,这可能是由于早期诊断困难和缺乏有效治疗引起的,因此剖析 ESCC 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 TME)的细胞组成及变化,对于建立早期诊断和创造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已有许多关于 ESCC 转录组学研究报道,但之前的研究是依赖于 cDNA 微阵列或 Bulk 测序,不能说明在异质性肿瘤组织中的细胞动态变化。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有效方法,已被证明能够对异质性肿瘤组织进行分析,并破译肿瘤细胞与其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阐明 ESCC 的转录组特征和微环境成分,对制定有效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思路 ·研究结果 01、 绘制 ESCC 肿瘤微环境图谱 对60例 ESCC 患者的肿瘤组织和4例正常组织进行单细胞转录测序(CD45-细胞)和 TCR 测序(CD45+ 细胞),并使用经典的 marker 基因进行注释(图1a)。从 CD45- 细胞中鉴定了8个主要细胞群: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和周细胞,在 CD45+ 细胞中鉴定了 T 细胞、B 细胞和髓样细胞。与正常组织相比,ESCC 肿瘤组织有更多的上皮细胞和周细胞,但成纤维细胞较少(图1b,1c)。02、 上皮细胞的瘤内和瘤间异质性 作者先研究 ESCC 中上皮细胞的表达状态,将52个患者的上皮细胞重新聚类分成38个亚群(图2a),并分析每个亚群在不同患者的比例,发现其中24个细胞亚群(≥75%)来自单个患者,而其他14个亚群则由多个患者构成(图2b)。作者将上述24个亚群定义为第1组亚群,另外14个亚群定义为第2组亚群。比较每名 ESCC 患者的上皮组成成分,发现其中21例患者的 ESCC 主要由第1组亚群组成,31例患者由第2组亚群组成(图2c),另外使用 PCA 分析上皮细胞在肿瘤内和肿瘤间的异质性(图2d),上述结果表明 ESCC 广泛存在肿瘤内和肿瘤间异质性且是正相关(图2e)。同时发现第1组亚群比第2组亚群具有更高的肿瘤间异质性(图2f)。03、 ESCC 上皮细胞中八种常见表达程序 为了研究多个样本之间上皮细胞的共表达程序,对每个样本内部重新进行聚类分成274个亚群(图3a)。基于每个亚群的 top30 基因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共鉴定了8个具有不同功能和细胞状态的表达程序(图3b)。通过 GSVA 对表达程序细胞进行富集分析,发现不同的表达程序具有不同的生物学功能(图3c),通过相关性分析不同表达程序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定了5个显著的共现程序,Epi1 与 Epi2 高度共存,反映了 Epi1 和 Epi2 对上皮细胞分化的需求,Epi1 也与循环程序同时发生,反映了 Epi1 对细胞生长和增殖途径的激活。Epi2 程序与粘膜程序高度共存,表明粘膜免疫存在于分化良好的上皮细胞中(图3d)。最后对8个表达程序进行打分以及对患者进行聚类,发现每个表达程序在 ESCC 患者之间高度不均一,大多数 ESCC 患者表达不止一个程序(图3f)。04、 ESCC 的免疫抑制型肿瘤微环境 由于 T 细胞是 TME 中最丰富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因此重新聚集分析69278个 T 细胞,共分成9种不同的细胞亚群,与正常组织相比,ESCC 的 TME 中富含调节 T 细胞和耗竭 T 细胞,缺少初始、效应和记忆 T 细胞,表明 TME 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图4a)。与 I 期肿瘤相比,II/III 期 ESCC 的衰竭和 Treg 评分显著升高,说明 ESCC 的 TME 免疫抑制状态随着肿瘤进展而恶化(图4b)。另外 TCR 分析显示,TCR 克隆型组成和增殖细胞比例在不同的 T 细胞亚型中高度不同,耗竭 T 细胞具有最高的克隆扩增水平和增殖细胞比例(图4c,4d)。 由于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 associated macrophages , TAMs)已被证明是调节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反应以及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的基础,因此对19273个髓系细胞重新分群成11种不同的细胞亚群(图4e),发现单核细胞和 TAMs 不仅表达与免疫抑制相关的基因( TGFB1  和  COX2 ),而且还表达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基因( VEGFA 、 CXCL8 、 MMP9 和  MMP12 )(图4f)。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 DC)有三种不同的细胞亚型:经典 DC (cDC)、耐受性 DC(tDC)和浆细胞样 DC(pDC),其中免疫检查点基因 PD-L1、PD-L2 和 IDO1 在 tDC 中表达量最高(图4g),另外 ESCC 显著富集 tDC,且 PD-L1、PD-L2 的表达高于与正常组织(图4h)。另外从一名 ESCC 患者组织中分离的 tDC 与人外周血的 CD8+ T 细胞共培养,发现 tDC 显著抑制 CD8+ T 细胞的增殖,在加入 PD-L1 抗体后,可恢复 CD8+ T 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图4i,4j)。上述结果表明 tDC 在 ESCC 免疫抑制微环境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05、 ESCC 基质细胞的互作和分化 成纤维细胞和周细胞可通过周细胞-成纤维细胞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是 TME 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促进肿瘤侵袭和转移。因此作者将成纤维细胞和周细胞重新聚类分为9个亚群(图5a)。这些成纤维细胞亚群具有不同的标记基因和通路活性,NMF 表达编码蛋白酶抑制剂相关的的基因(SLPI 和 PI16),NAF1/2 表达与伤口愈合反应相关基因(IGF1、C7 和 APOD),CAF1 和 CAF2 表达促炎趋化因子(CXCL1 和 CXCL6),另外 CAF1 也高表达(CCL2、CCL11 和 CXCL14), CAF2 高表达活化周细胞的细胞因子(CXCL5 和 CXCL8),CAF3 和 CAF4 则高表达肌成纤维细胞的标志基因(TAGLN 和 ACTA2)(图5b)。另外作者发现成纤维细胞两种不同发育轨迹,在一个分支中发现从 NMF 到 NAF1/2、CAF1、CAF3 和 CAF4 的分化轨迹,另一个分支发现周细胞、CAF2 和 CAF4 的分化轨迹(图5c)。基于分区的图抽象(PAGA)分析不同亚群之间相互作用,发现 CAF1 与 NAFs 和 CAF4 相关,而 CAF3 则是与 CAF2 和 CAF4 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图5d)。与正常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高 CAF2、CAF3、CAF4、周细胞和血管平滑肌细胞,其中 II/III 期 ESCC 比 I 期表达更多的 CAF3 和 CAF4(图5e)。上述结果表明在 ESCC 微环境中,CAFs 的积累可能在肿瘤进展中起关键作用。 由于内皮细胞(Endothelial Cell , EC)在 TME 中经常表现出异常的表型和功能,这可能会限制它们对抗血管生成疗法的反应,因此将11267个内皮细胞重新聚类为6个亚群,包括3个正常 EC(NEC1-NEC3)和3个肿瘤 EC(TEC1-TEC3)(图5f),通过聚类热图发现 TECs 具有特异性激活的通路,包括细胞增殖、血管生成、TGF-β 信号传导、EMT 和能量代谢(图5g)。另外 TECs 高表达与血管生成相关的分子(VEGFR1、VEGFR2、VEGFR3和PDGFB),但与细胞粘附相关的基因(ICAM1 和 VCAM1)表达水平则低于 NECs(图5h)。 PDGFB-PDGFRB 信号通路在周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中起着关键作用,且 PDGFB 主要由内皮细胞分泌,通过配体-受体互作分析发现,TEC 和周细胞之间有很强的相互作用(5i),TEC 中 FDGFB 的表达水平与周细胞-内皮细胞比值、CAF2 和 CAF4 比例呈正相关(图5j,5k)。上述结果表明,TEC 可能通过诱导周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促进肿瘤血管生成,从而促进肿瘤进展。·研究结论 本研究对60个 ESCC 患者和4例正常组织的208659个单细胞转录组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 ESCC 的 TME 组成。阐明了肿瘤细胞和 TME 细胞之间可能的相互作用以及 TME 中不同细胞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结果揭示 ESCC 的 TME 免疫抑制状况,为深入了解 ESCC 的发病和进展机制提供了基础。 参考文献: ZhangX, Peng L, Luo Y, et al. Dissecting esophageal squamous-cell carcinoma ecosystem by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 analysis.  Nat Commun . https:2021;12(1):.

你把你找到的论文题目,告诉我,我帮你下

具有吸收甲醛作用的植物,如波斯顿蕨、长春藤、吊兰、芦荟、龙舌兰、虎尾兰等。具有吸收苯作用的植物,如长青藤、铁树等。具有吸收三氯乙烯作用的植物,如万年青、雏菊、龙舌兰等。具有吸收二氧化硫作用的植物,如月季、玫瑰等。具有吸尘作用的植物,如桂花。 1、根据室内环境污染有针对性的选择植物。有的植物对某种有害物质的净化吸附效果比较强,如果在室内有针对性的选择和养殖,可以起到一定的辅助污染治理效果。 2、根据室内环境污染程度选择植物。一般室内环境污染在轻度污染、污染值超过国家标准1倍以下的环境,采用植物净化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3、根据房间的不同功能选择和摆放植物。夜间植物呼吸作用旺盛,放出二氧化碳,卧室内摆放过多植物不利于夜间睡眠。卫生间、书房、客厅、厨房装修材料不同污染物质也不同,可以选择不同净化功能的植物。 4、根据房间面积的大小选择和摆放植物。植物净化室内环境与植物的叶面表面积有直接关系,所以,植株的高低、冠径的大小、绿量的大小都会影响到净化效果。一般情况下,10平米左右的房间,米高的植物放两盆比较合适。 为你介绍几种能有效去甲醛,又经济实用、美丽大方的植物品种! 强劲去甲醛型 吊兰 特性:养殖容易,适应性强,最为传统的居室垂挂植物之一。它叶片细长柔软,从叶腋中抽生出小植株,由盆沿向下垂,舒展散垂,似花朵,四季常绿。 功效: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一般房间养l~2盆吊兰,空气中有毒气体即可吸收殆尽,故吊兰又有“绿色净化器”之美称。 虎尾兰 特性:叶簇生,剑叶刚直立,叶全缘,表面乳白、淡黄、深绿相间,呈横带斑纹。常见的家庭盆栽品种,耐干旱,喜阳光温暖,也耐阴,忌水涝。 功效:可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吸收甲醛的能力超强。 长春藤 特性:是最理想的室内外垂直绿化品种,常绿藤本,枝蔓细弱而柔软,具气生根,能攀援在其他物体上。叶互生,叶片三角状卵形,盆栽需要量日渐增多。它典型的阴性植物,能生长在全光照的环境中,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良好,不耐寒。 功效:能分解两种有害物质,即存在于地毯,绝缘材料、胶合板中的甲醛和隐匿于壁纸中对肾脏有害的二甲苯。 能吸甲醛的多用观赏型 芦荟 多年生常绿多肉植物,茎节较短,直立,叶肥厚,多汁,披针形。喜温暖、干燥气候,耐寒能力不强,不耐荫。 它不仅是吸收甲醛的好手,而且具有很强的药用价值,如杀菌、美容的功效。现已经开发出不少盆栽品种,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可用于装饰居室。 龙舌兰 多年生常绿植物,植株高大,叶色灰绿或蓝灰,叶缘有刺,花黄绿色。喜温暖、光线充足的环境,耐旱性极强。 这种植物也是吸收甲醛的好手。此外还可用于酿酒,用其配制的龙舌兰酒是非常有名的。 扶郎花(又名非洲菊) 菊科宿根草本,花径较大,花色丰富,四季常开。喜温暖、阳光充足和空气流通的环境,属半耐寒性花卉,喜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 这种植物不仅是吸收甲醛的好手,而且具有很强的观赏性,有不少品种更可用于切花花材。 菊花 多年生宿根草本花卉,我国传统品种。茎直立或半蔓性,茎上有柔毛,多分枝。单叶互生,叶缘有锯齿,花为头状花序,着生茎顶,花形丰富,花色多样。 菊花能分解两种有害物质,即存在于地毯,绝缘材料、胶合板中的甲醛和隐匿于壁纸中对肾脏有害的二甲苯。不仅如此,它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盆栽品种或陆地花卉都有很多可供选择。此外,其花瓣、根茎还能入药。 绿萝 天南星科喜林芋属植物,属于攀藤观叶花卉。性喜温暖、潮湿环境,藤长可达数米,节间有气根,叶片会越长越大,叶互生,常绿。萝茎细软,叶片娇秀。 这种植物是很好的吸收甲醛的好手,而且具有很高观赏价值,蔓茎自然下垂,既能净化空气,又能充分利用了空间,为呆板的柜面增加活泼的线条、明快的色彩。 秋海棠 多年生常绿草本花木。其花色艳丽,花形多姿,叶色妖嫩柔媚、苍翠欲滴。性喜温暖、湿润、荫蔽的环境,怕强光直射,要求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壤。 它不仅吸收甲醛的好手,而且花、叶、茎、根均可入药,具有清热消肿、活血散瘀、凉血止血、调经止痛等功效,可治疗咽喉肿痛、吐血、月经不调和胃溃疡等,并具有不错的食用效果。 鸭跖草 鸭跖草属常绿植物,生长强健,茎叶光滑,茎基部分枝匍匐,上部分枝向上斜生,常在节处生根。叶片披针形至卵状披针形,花深蓝色。性喜温暖、湿润、耐荫和通风环境,疏松、肥沃土壤。 这种植物不仅是吸收甲醛的好手,而且是良好的室内观叶植物,可布置窗台几架,也可放于阴蔽处。同时,植株还可入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功效,还可用于咽喉肿痛,毒蛇咬伤等。 利用花卉植物净化室内环境的健康安全四注意: 忌香。一些花草香味过于浓烈,会让人难受,甚至产生不良反应。如夜来香、郁金香、五色梅等花。 忌敏。一些花卉,会让人产生过敏反应。像月季、玉丁香、五色梅、洋绣球、天竺葵、紫荆花等, 人碰触抚摸它们,往往会引起皮肤过敏,甚至出现红疹,奇痒难忍。 忌毒。有的观赏花草带有毒性,摆放应注意含羞草、一品红、夹竹桃、黄杜鹃和状元红等。 忌伤害。比如仙人掌类的植物有尖刺,有儿童的家庭、或者儿童房尽量不要摆放。另外为了安全,儿童房里的植物不要太高大,不要选择稳定性差的花盆架,以免对儿童伤害。1、在24小时照明的条件下,芦荟能够消灭1立方米空气中90%的甲醛,常春藤可以消灭90%的苯,龙舌兰可吞食70%的苯和50%的甲醛,垂挂兰能吸收96%的一氧化碳和86%的甲醛; 2、绿萝、芦荟、吊兰和虎尾兰可清除甲醛。15平方米的居室,栽两盆虎尾兰或吊兰就可以保持空气清新,不受甲醛之害; 3、吊兰可以有效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能排放出杀毒素,若房间放有足够的吊兰,24小时之内,80%的有害物质会被杀死; 4、10平方米的房间栽一两盆龟背竹和虎尾兰可以吸收室内80%以上的有害气体如果说是小型的植物,吊兰就可以。有些植物虽然能净化空气,同时也对人的正常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如:1、兰花是天然的除尘器,其纤毛能截留并吸滞空气中的飘浮微粒及烟尘。 百合能吸收三氯乙烯:但其香气会令人过度兴奋,导致失眠 ; 2、月季花能有效地清除二氧化硫、氯、乙醚、乙烯、一氧化碳、过氧化氮等有害物。 :它所散发的浓郁香味,会使一些人产生胸闷不适、憋气与呼吸困难; 3、松柏类花木:其芳香气味对人体的肠胃有刺激作用,不仅影响食欲,还可能使孕妇感到心烦意乱、恶心呕吐; 4、洋绣球花:它所散发的微粒,如与人接触,会使人的皮肤过敏; 5、夜来香:它在晚上会散发出大量刺激嗅觉的微粒,闻之过久,会使高血压和心脏病患者感到头晕目眩、郁闷不适,甚至病情加重; 6、郁金香:它的花朵含有一种毒碱,接触过久,会加快毛发脱落; 7、夹竹桃:它可以分泌出一种乳白色液体,接触时间一长,会使人中毒,引起昏昏欲睡、智力下降等症状。 中国预防医科院病毒所曾毅院士曾从1693种中草药和植物中,共检出18个科中的52种植物含有促癌物质。这些促癌植物中所含有的“Epsteln-Barr病毒早期抗原诱导物”,可以诱导EB病毒对淋巴细胞的转化,并能促进由肿瘤病毒或化学致癌物质引起的肿瘤生长。目前,促癌植物诱发鼻咽癌和食管癌的实验已得到证实,它们不仅浑身上下都带“毒”,而且种过此类植物的土壤中都被检测出含有致癌病毒和化学致癌物的激活物质。

食管癌论文的参考文献

食品营养与健康 李木春 【摘要】:俗话说的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天,健康对我们来说实在的太重要了,面对现在社会的各种食物,已不是以前那种粗茶淡饭的生活了,各种多样化的食物不断涌现,而人们也出现各种困惑,肥胖等系列的现代病也开始不断出现,食品营养与健康这门课应该推广成为为大家广为接受的一门学问。作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宣传健康的饮食方式义不容辞。这些前提是我们要理解什么是营养,而什么状态是属于健康。我们在饮食的过程中既要做到营养的均衡,平时也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关键字】:营养 健康 习惯在学校里,每次去食堂吃饭,以前我都是跟着感觉走,有时候也挑食,总结一下,发现几个月来我吃的不过就单调的几种菜。一半以上的菜基本没吃过。上了营养课后,我就开始平衡自己的食物了。想均衡一下各方面的营养。也开始每天吃个鸡蛋,多吃点素菜和水果,尽量多元化。要明白食品营养和健康的关系首先我们要弄明白什么是健康。健康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就会失去一切.身体健康才能创造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富.而任何财富却难于换取健康,健康和金钱并不是一种等价的交换,良好的健康,源于科学和知识,而不是来源于财富,地位与权势。据WH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89年的定义是: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健全。WHO制订的身体健康的初测十项标准:精力充沛,生活工作不疲劳;乐观积极,承担责任不挑剔;善于休闲,睡眠良好;适应各种环境,应变能力强;能抵御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型比例协调;视力良好,反应灵敏,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齿龈正常不出血;毛发有光泽,无头屑;皮肤,肌肉有弹性,步履轻松有力。其次我们应明白营养是什么。营养作为一个名词、术语已为众所习用,但对它的确切定义却未必准确了解。“营”在汉字里是谋求的意思,“养”是养生或养身,两个字组合在一起应当是“谋求养生”的意思。确切地说,应当是“用食物或食物中的有益成分谋求养生”。“营养”一词确切而比较完整的定义应当是:“机体通过摄取食物,经过体内消化、吸收和代谢,利用食物中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作为构建机体组织器官、满足生理功能和体力活动需要的过程。”研究人体以及其他生物的营养问题的学问被称为营养学。人类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外界环境中摄取食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在营养学上称为“营养素”。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共5大类,其中营养素不能在体内合成,而必需从食物中获得,称为“必需营养素”。其中包括9种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组氨酸;2 种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碳水化合物;7种常量元素:钾、钠、钙、镁、硫、磷、氯;8 种微量元素:铁、碘、锌、硒、铜、铬、钼、钴;14种维生素: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C、烟酸、泛酸、叶酸、维生素B12、胆碱、生物素;加上水等,共计40余种。其中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因为需要量多,在膳食中所占的比重大,称为“宏量营养素”;矿物质和维生素因需要的相对较少,在膳食中所占比重也较小,称为“微量营养素”;矿物质中有7种在人体内含量较多,叫做“常量元素”,有8 种在人体内含量较少,称“微量元素”。这些营养素在体内有三方面功用:一是供给生活、劳动和组织细胞功能所需的能量;二是提供人体的“建筑材料”,用以构成和修补身体组织;三是提供调节物质,用以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营养素有这三方面的作用,可见营养素是健康之本,是健康的物质基础。人体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都需要能量,如物质代谢的合成和分解反应、心脏跳动、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而这些能量来源于食物。已知,生物的能量来源于太阳的辐射能。其中,植物借助叶绿素的功能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碳水化合物;植物还可以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合成脂类、蛋白质。而动物在食用植物时,实际上是从植物中间接吸收利用太阳辐射能,人类则是通过摄取动、植物性食物获得所需的能量。动、植物性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可分为五大类:碳水化合物、脂类、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如果加上水,则为六大类。其中,碳水化合物、脂类和蛋白质经体内代谢可释放能量。三者统称为“产能营养素”或能源物质。正当我们吃的主食由粗变精之际,发达国家却大踏步走上回头路。在俄罗斯、东欧,主妇们热衷于黑面包;在德国,全麦面包销路大畅;在新西兰,"主食吃杂一些,配以豌豆、蚕豆等"已成为政府的号召;美国则把粗粮和蔬菜列为"食物指南金字塔"的基座,这与我国"粗茶淡饭保平安"的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饮食习惯和观念上的逆向变化所形成的强烈反差提醒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审慎对待热度日高的饮食"西化"误区,不能再沿着错误的道路盲目走下去了。所以,我们要大声疾呼:注意均衡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坚持均衡营养的原则,做到科学配餐,就是根据食物的形状、结构、化学成分、营养价值、理化性质进行合理选料,合理搭配。首先是配餐的质量,配餐的色、香、味、形;其次是配餐的营养素种类与数量,使每一份菜和每一餐菜的各个不同菜肴间的营养成分相互配合,满足食用者的生理需要,并达到合理营养的目的。这种配餐方法就可以称为科学配餐。科学配餐的原则有三点: (1)一日三餐的热能应当与工作强度相匹配:避免早餐过少、晚餐过多的弊病。热能分配以早餐占全日总热能的25%—30%、午餐占40%、晚餐占30%—35%较为适宜。《陆地仙经》中曾有一诗:"早饭淡而早,午饭厚而饱,晚饭须要少,若能常如此,无病直到老。"但现实生活中却出现这样的怪圈,常常是"早餐马虎,中餐凑合,晚餐全家福"。而科学的吃法应该是"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吃少"。有许多人不按这个比例安排一日三餐,而是采用2:4:4,甚至1:4:5的分配比例,造成晚餐吃得过饱过多,对健康有害无益。 (2)三餐的间隔要合适,三餐饮食的量也要适当,同时还要讲究饮食卫生。三餐时间合适、比例适当这一条比较好理解,就是早饭要认真吃,晚饭不要吃过量,每餐间隔4~6个小时,不要暴饮暴食,饥一顿饱一顿。 (3)注意膳食结构的平衡:主要是主副食搭配要注意酸碱平衡,主要做到杂粮与精粮的平衡;干、稀的平衡;副食要做到生、熟搭配平衡;荤素搭配平衡。由于烹调原料的品种和食用部位不同,所含营养素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同,只有通过科学搭配,才能使每一种菜所含的营养素更为全面、合理。荤菜方面,既要有四条腿的猪、牛、羊(任选其一种),又要有两条腿的鸡、鸭、鹅,还要有一条腿的鱼类;素菜上要照顾到根、茎、叶、花和果类蔬菜都要有,还要配有豆类、菌类和藻类。总之,食物不要单一,一天内或一星期内达到平衡即可。 在膳食酸碱平衡方面,主食和副食平衡十分重要。纵观我国中医文献,自古以来评论人体健康状态时,常用"精、气、神"三个字来描述身体健康。"精"字的一半是米、另一半是青--绿色的食物蔬菜;繁体的"气"字里有米;"神"字的右边是在田地里种庄稼。汉字是智慧的符号,所以"精、气、神"三个字告诉我们不能不吃米,即不能不吃植物性食物。中华民族的祖先素有"世间万物米为珍"之语,可见我们的先人从生活实践中已深刻认识到五谷杂粮是须臾不可离的主食。 主副食比例适当是保证营养平衡的前提,即热能大部分取自碳水化合物,也意味着谷类、各类主食--米饭、馒头、麦片是膳食中能量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植物性食物也提供了部分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另外,为满足对膳食纤维的需要,应适量选择粗粮。如荞麦不仅膳食纤维丰富,而且含苦味物质芦丁,对增强血管功能,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相当有效。当前有些人为了减肥,不吃主食,这是十分错误的。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一旦吃了过多的鸡、鸭、鱼、肉以后,会感到发腻,这就是"轻度酸中毒"的表现。富含矿物质和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的瓜、果、蔬菜是碱性食物;而富含蛋白质的鸡、鸭、鱼、肉属于酸性食物。餐饮中应掌握酸碱平衡,两者不可偏颇,只有平衡、方可益补得当。如终日饱食膏粱厚味,酸碱失衡,将严重影响健康。难怪古人诗云:"厚味伤人无所知,能甘淡薄是吾师,三千功行从此始,淡食多补信有之。" 膳食的酸碱平衡早已引起关注,大凡鱼、肉、海产品、贝类、蛋类等都是酸性食物,多食会使血液从弱碱性转为酸性,令人倦怠乏力,重则记忆力减退、思维能力下降。营养学家提醒大家要注意吃一些低脂肪、高蛋白,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这样才能保证营养素摄入的平衡。因此菜肴的荤素搭配不能忽视。当然在我们进食时,也要注意有良好的就餐习惯食宜暖,少吃凉的食物膳食的冷热平衡饮食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指出了膳食的冷热平衡。“食宜暖”,生冷食物进食过多会损伤脾、胃和肺气,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体虚胃寒的人,应少吃生冷食物,特别是在夏日更应慎重。民间也强调“饥时勿急,空腹忌冷”。反之,饮食也不可太热,否则易烫伤胃脘、咽喉。据报道,在华北地区食管癌高发区,居民就有喜饮热水、热粥的习惯。故古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指出:“热食伤骨,冷食伤肺,热无灼唇,冷无冰齿。”所以,膳食应当注意冷热平衡。食前忌动,食后忌静,就餐前后动静平衡就餐前后动与静的平衡同样很重要,因为人们每天饮食中所摄入的各种食物及营养与身体的热能消耗之间必须保持平衡。《论语•乡党》篇中说:“食不语,寝不言。”说明古人主张食前及食中宜静而专致,不可分心、高谈阔论,以利纳谷和消化。古人言:“饮食即卧,不消积聚,乃生百疾。”医学食疗古籍称“食后便卧令人患肺气、头风、中痞之疾,盖营卫不通,气血凝滞故而”,所以饭后要适当活动。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说明进食后缓行散步有利于健康。胃好恬愉,进食前后的情绪平进食前和进食中保持平静愉快的情绪有利于消化功能正常进行,与此相反则会危害脾胃。《素问•举痛论》中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很难设想,人们在气血紊乱的情况下,还能保证消化功能的正常进行。古人说:“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进食过程中一切反常的情绪都应尽力排除。音乐对于消化功能有很大裨益。《寿世保元》中说:“脾好音声,闻声即动而磨食。”因此,我国道家不仅提出了“脾脏闻乐则磨”之说,还发展了一整套“音符”和“梵音”等,奏出柔和清悦的音乐以配合进食。保证身体健美除上面外,还要有均衡的营养。然而,许多人在健美饮食的安排和选择上往往走进了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反面: 1.吃荤油易发胖,吃素油苗条。其实,无论荤油素油,人体吸收后每克均产生9千卡左右的热量,没有多大差别。由于素油吸收率高,若消耗不了,多食反而容易使人发胖。吃瘦肉可长肌肉。许多人认为多吃瘦肉会长肌肉。其实未必如此,因为肌肉主要靠体育锻炼获得。 2.有人认为,肉、蛋等高蛋白食物是肌肉最好的能量来源,现在的健美运动员流行的食谱是增加复合碳水化合物,包括粮食、豆类、水果,认为这才是肌肉最好的能量来源。想要体形健美的女性,每日摄取蛋白质80-90克,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再加上合理的锻炼就能达到目的,不必过多的吃肉[3]。记得多的吃水果,蔬菜等碱性食物,以防止因蛋白质摄取过多而造成酸血症。 3.多吃蛋白质不会长脂肪。每克蛋白质与碳水化合物氧化后均产生千卡的热量。无论蛋白质还是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所产生的热量身体消耗不了,都会变成中性脂肪贮存与皮下,使人发胖。 4.用热油锅炒菜。过热的油锅中,容易产生一种硬脂化合物,人若常吃过热油锅炒出来的菜,易患低酸性胃炎和胃溃疡,如不及时治疗,还可以诱发胃癌。 5.用生水冷却蛋。将煮熟的蛋浸在冷水中,蛋壳随好剥,但病菌却仍有机可乘。如果要让蛋壳好剥,只需在煮蛋的时水中加如少量食盐。 6.饭后马上吃水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单糖类物质,若被饭菜堵塞在胃中,就会因腐败而形成胀气,导致胃部不适。所以,吃水果宜在饭前一小时,饭后两小时。 7.多添佐料调味。胡椒、桂皮、五香等天然调味品具有一定的诱发性和毒性,多食用会给人带来口干、咽喉痛、精神不振、失眠等副作用,还会诱发高血压,胃肠炎等多种病变,甚至导致人体细胞畸变,形成癌症。 女性在一生中如果能根据自己不同年龄阶段的生理变化,合理安排日常饮食,就能起到护肤美容的作用。 13~23岁。此阶段的女性正处在青春发育期,要使皮肤光洁、红润且富有弹性,就必须保证摄取足够的蛋白质,脂肪酸及多种维生素的食品。如白菜、韭菜、豆芽菜汤、瘦肉等,尤其是豆类食物,既能满足人体需要的优质蛋白质,又能供给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要少吃盐,多喝白开水。 25~30岁。此阶段为女性发育成熟的鼎盛时期,且情感丰富,多愁善感,致使面部表情过度松弛,逐渐使额及眼下出现皱纹,皮下的皮脂腺分泌也逐渐减少,皮肤光泽感减弱,粗糙感增强。这一阶段,除了每天坚持吃淡食和多饮水的良好习惯外,要特别多吃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B族的食品,如荠菜、黄瓜等蔬菜水果,以及豌豆、木耳、牛奶等。 30~40岁。此阶段的女性皮脂腺分泌减少,皮肤易干燥,一般女性在眼尾开始出现鱼尾纹,下巴肌肉开始松弛,笑纹更明显,要坚持多喝水,特别是早晨起床后必须喝一杯凉开水;除坚持多吃新鲜蔬菜瓜果外,要特别补充富含胶原蛋白的动物蛋白质,如猪蹄、肉皮、鲜鱼、瘦肉等,使皮肤显得丰满、充实而有水分;还可以使皮肤增强弹性和韧性,变的滋润娇嫩。 40~45岁。此阶段的女性眼部易出现黑晕,皮肤干燥而缺少光泽。饮食上应多吃能促进胆固醇排泄、补气养血、延缓面部肌肉衰老的食品,如鲜玉米、红薯、蘑菇、柠檬、核桃和富含维生素E的卷心菜、菜心、花生油等。 平时应该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如下所示:1.适量饮水。当人体水分减少时,会出现皮肤干燥、皮脂腺分泌减少的现象,从而使皮肤失去弹性,甚至出现皱纹。为了确保水分的充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应为1200毫升左右。 2.常吃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维生素对于防止皮肤衰老,保持皮肤细腻滋润起着重要作用,维生素E对于皮肤抗衰老有着重要作用[3]。因为维生素E能够破坏自由基的化学活性,从而抑制衰老。维生素E还有防止脂褐素沉着与皮肤的作用,含维生素E多的食物有卷心菜,葵花子油,菜子油等。维生素A、B也是皮肤光滑细腻不可缺少的物质。当人体缺乏维生素A时,皮肤会变得干燥,粗糙有鳞屑;若缺乏维生素B时,会出现口唇皮肤开裂,脱屑及色素沉着。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有动物肝脏,鱼肝油,牛奶,奶油,禽蛋及橙红色的蔬菜和水果。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有肝,肾,心脏,奶等。 3.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皮肤要光泽红润,就需要供给充足的血液。铁是构成血液中血红素的主要成分之一,故应多吃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海带、紫菜等。多吃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食物。胶原蛋白能使细胞变的丰满,从而使肌肤充盈,皱纹减少;弹性蛋白可使人的皮肤弹性增强,从而使皮肤光滑而富有弹性。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多的食物有猪蹄,动物筋键和猪皮等。 4.注意碱性食物的摄入[4]。日常生活中所吃的鱼,肉,禽,蛋,粮谷等均为生理酸性。酸性食物会使体液和血液中乳酸、尿酸含量增高。当有机酸不能及时排除体外时,就会侵蚀敏感的表皮细胞,使皮肤变得粗糙和缺乏弹性。为了中和体内酸性成分,故应多吃些富含生理碱性的食物,如苹果,梨,柑橘和蔬菜等。 此外,皮肤要避免外界的刺激,夏天的烈日,冬季的寒风,都会使皮肤变的粗糙,因而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适时采取防护措施。皮肤的清洗不要过于频繁,如果经常反复摩擦,会使被破坏的皮肤细胞来不及再生;避免接触过酸过碱性物质,应根据自己的皮肤状况,选择合适的化妆品,适当进行按摩俗话说:"吃在脸上"。这句话充沛说明了"吃"是美容养颜历程中不可疏忽的主要方面。所以,皮肤养护要遵循以下原则: 1.少食肉类食品和植物性脂肪。在肯定条件下,肉类食品和植物性脂肪在体内合成历程中可发生诸多酸性肉体,对皮肤和内脏均有剧烈的抚慰性,影响皮肤的一般代谢。皮肤精细,经常是血液中肌酸含量增高形成的。 2.多吃植物性食物。植物性食物中富含防止皮肤精细的胱氨酸、色氨酸。可延缓皮肤苍老,改变皮肤精细现象。这类食物主要有:黑芝麻、小麦麸、油面筋、豆类及其制品、紫菜、西瓜子、葵花子、南瓜子和花生仁。 3.注意蛋白质摄取平衡。蛋白质是人类必不可少的营养肉体,一旦临时缺少蛋白质,皮肤将失掉弹性,精细枯燥,是面容苍老。但肉类及鱼、虾、蟹等蛋白质食物过食,可引起过敏。 4.多吃新颖蔬菜和水果。肤色较深者,宜经常摄取萝卜、大白菜、竹笋、冬瓜及大豆制品等富含植物蛋白、叶酸和维生素C的食品;皮肤精细者,应多摄取富含维生素A、D的果蔬。如胡萝卜、藕、菠菜、黄豆芽等黄色,绿色蔬菜以及鸡蛋,牛奶,植物肝脏。同时还要摄取充沛的维生素和足够的植物纤维素,以防止因便秘而带来的皮肤和脏器病变。 5.少饮烈性酒。临时适量饮用烈性酒,能使皮肤枯燥、精细、老化。少量饮用含酒精的饮料,可促进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使皮肤发生弹性而更加滋润。 6.妥帖饮水。一般的成年人每日应饮水2000毫升左右。充沛的水分供应,可延缓皮肤老化。 7.少摄入使人瘦削的事物。瘦削是导致皮肤老化和病变的危险因素。但不可过分节食,以免皮肤失掉生机。 8.睡眠充沛。充沛的睡眠既可肃清身材倦怠,也是使皮肤坚持健美的一味良药。 9.妥帖药浴。凡含有柠檬酸和维生素的中草药或水果、蔬菜,均可做成药浴剂。妥帖的药浴会使皮肤白皙,润滑,稳固,滋润,细致。综上所诉,让我们以科学的营养为指导,做到均衡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吃出健康,吃出美丽,吃出精彩的人身,享受高品质的生活!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国食物与营养》 《食品科学》 百科全说

食品安全与健康同行,近年来,在我国食品安全方面出现了令人担心的问题。肯德鸡的“苏丹红”、豆腐中的“吊白块”、水饺中的“毒青菜”……更危险的是“三聚氰胺”,它不仅在牛奶中大量出现,甚至在鸡蛋中存在。各式各样的食品安全问题,就像目前全球暴发的金融危机一样,席卷神州大地,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更牵动着每一个人的心。 在我们的周围食品安全问题确实存在着。食品安全问题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也可能正在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危害着我们的健康。我想,我们国家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这个问题,只有通过加强立法,严格执法才能制止这些问题的出现。同时做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也要积极地参与到食品安全的宣传中,让更多的人认识食品安全的危害,抵制农药食品、化学食品、问题食品,这样才能让食品安全与我们的健康同行。食品安全与人性食品,说的普通一点就是人们每天吃的和喝的。具体指的是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不安全的食品成为“问题食品”。 提到食品安全,人们心中是异常关心的,关注的。因为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人们饮食文化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苏丹红事件”、“注水肉”还有最近的“三鹿奶粉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随着食品的多样化发展,各种添加剂不断翻新、涌现,不断被加入食物中。肉松中有添加剂,奶粉中有三氯氰胺。虽然现社会食品的安全的信息不对称,但可能都是消费者心中所默认的,考虑到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想想我们身边的人,他们也大都认同“眼不见为净的”观点,是的,在你吃食物的时候,你不会想食品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你也不去想是否真的通过了国家卫生检查,你只是考虑到口感的好坏,但有时吃的是“问题食品”,你却不知道,等到出现问题时,你可能也发现不出是食品原因,当然也拿不出任何证据来证明了。生产商这样生产“问题食品”,我认为这不但影响到人民的生命安全,亦严重威胁到国家的声誉。这样做无疑是一种羞耻,一种无能,一种人性泯灭的表现。 食品安全中出现问题,人们都会首先想到出售商和制造商。是的,追求利益是企业的天职,但他们不能丢失了人性;是的,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竞争的是价格,但是他们不能向猪肉中注水;是的,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内部之间,企业与民众之间有时会利益分配扭曲,但是他们不能拿消费者的健康来负担。 企业固然有他们应该负担的责任,但是国家有关部门的官员也不能从旁而立。以人民利益为重,依靠国家法律法规来维护民众健康是他们的责任,有句俗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在者,建立食品安全体系是重中之重,如今《食品安全法》已让部分民众吃了颗“定心丸”。食品安全已有标准,但每个企业有自己的“标准”,有时是标准不能落实,因为个别地方官员、领导和生产制造商“勾结”,有所谓的免检产品,不用检查就发放卫生许可证,直接出售。这样可以说不为党负责,不为人民负责。 消费者自身的防范意识、自我安全健康保护意识也是不可缺少的。当然买食品不能单纯的相信吹嘘的广告:质量第一,等等的。从某些消费者理解到,他们全凭广告,坦言道:有质量第一的谁还买质量第二的食品?话说回来,自己不对自身健康负责,何人还会关心你? 食品安全出现问题,人的健康就会受到威胁。在如此严峻的问题面前,为什么还要出现“问题食品”?所谓的人性都到哪里去了?作为自然界生物链的最顶端,我们不是自食其果吗?

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研究关键词:食管肿瘤;红细胞变形性【摘要】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RCD)的变化及其与食管癌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 100 例食管癌患者50 例头颈部良性肿瘤患者及 100 例健康查体者进行 RCD 测定。结果:食管癌患者 RCD 明显低于正常人(P<),病情越重,RCD 下降越明显。RCD 下降与血液粘度增高、RBC膜过氧化性损害加重有关。血液粘度增高及 RCD 下降有利于肿瘤细胞的附壁、癌性血栓形成,使肿瘤免疫失效,有利于肿瘤生长及转移。结论:改善血流变性、提高RCD,有助于延缓肿瘤生长及转移。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571(2000)06-0598-02Clinical Studies on RCD in Patients With Esophagceal CancerWU Xian-rong,LI Feng-yan.(Lai cheng People's Hospital,Laiwu 271100)【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Red cell defo-m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esophaeal cancer,To investigate patient's condition and determine Red cell deformabilitly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RCD of esophaneal cancer was lower than that of normals (P<)The more severe the condition,the lower the value of mechanism of lowered RCD is related to the increased viscosity of whole blood and lipid peroxidation damage to membrane of RBC. The changes of both contributed to the tumor cell adhesion microthrombi of carcinoma and deficience immunity to aggravated growth and metastases of approach which improved hemoviscosity and RCD couldslow down the development of breast cancer and prevent matastases.【Key words】 esophgeal cancer;Red cell deformability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EC)红细胞变形能力(rcd cell deformability,RCD)为观察 RCD 与 EC 发生发展、临床分期、复发及转移与疗效、预后的相关性,我们于1996年6月~1999年12月,对100例EC患者进行了RCD检测,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EC组(A组):经食管钡透、纤维胃镜及活检明确诊断的住院EC患者 100 例,男 51 例,女 49 例;年龄40~78岁,平均岁。其中治疗前患者组(A1组)45例,临床分期:Ⅰ期 10 例,Ⅱ期 12 例,Ⅲ期 11 例,Ⅳ期 12 例;治疗后患者组(A2组)25 例;食管癌转移组(A3组)20 例;食管癌术后复发组(A4)组 10例。良性肿瘤组(B组):选择头颈良性肿瘤患者 50 例,包括纤维瘤,甲状腺瘤等。男 26 例,女 24 例;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 62 岁。正常人组(C组):选择健康体检的干部、知识分子及工人,无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及脑血管病史者 100 例,男 50 例,女 50 例;年龄39~79岁,平均 63岁。 方法RCD 测定:应用国产KBH-30初始滤过细胞变形测定仪(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制的核孔滤膜孔径 5 mm)。抽取正常人及患者晨空腹肘静脉血 2 ml,注入抗凝试管,进行红细胞滤过指数(IF)的计算,IF越大,RCD越小。2 结果 EC患者与头颈良性肿瘤及正常人IF值比较EC患者IF值均比良性肿瘤患者及正常人增高,提示EC患者的RCD明显较正常人及头颈良性肿瘤患者低(表1)。 EC患者治疗前后及复发和转移的IF 值比较EC患者中,治疗后患者的IF值明显低于治疗前患者,而EC转移及复发者的IF值明显高于治疗前患者,除治疗后患者外,治疗前、转移及复发者的IF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提示治疗后的EC患者RCD基本接近正常人。治疗前、转移及复发者RCD均明显低于正常人,而转移及复发者降低程度更为明显(表2)。表1 三组IF值比较(±s)组别 n IF值 A组 100 ± B组 50 ±※ C组 100 ±※注:※P< vsA组。表2 EC患者IF值比较(±s)组别 n IF值 A1组 45 ± A2组 25 ± A3组 20 ±※ A4组 10 ±※注:#P< vsA1组;※P< vsA2组。 EC患者IF值与临床分期的关系治疗前临床各期EC患者RCD情况均不同,随病情加重IF值增高,RCD逐期下降,除Ⅰ期外,Ⅱ、Ⅲ、Ⅳ期的IF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表3)。表3 EC患者临床分期IF值比较(±S)临床分期 n IF值 Ⅰ组 10 ± Ⅱ组 12 ± Ⅲ组 11 ± Ⅳ组 12 ±※注:#P< vsI组,※P< vsI组。3 讨论RBC 的粘性、粘弹性、弹塑性及其综合表现称为 RBC 的变形性或变形能力。RCD 是维持微循环有效灌注的必要条件。RCD 降低与 RBC 的几何图形改变、膜生化特性异常及其内粘度增高有关〔1〕。RCD 降低时,RBC 难以通过口径(5 μm)比其直径(7~8 μm)细的微血管,导致微循环障碍,发生各种疾病。本文 EC 患者的 RCD 较头颈良性肿瘤及正常人明显降低(P<)。且病情越重,降低越显著(P<),显然 RCD 的改变与 EC 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由于机体生理生化的改变,引起血流变性的改变,血粘度增高、血小板功能亢进、RBC 聚集,导致 RBC 内粘度增高、其流变性下降。由于血粘度的增高,微循环障碍、组织缺血缺氧,使机体内产生大量自由基,过氧化反应增强,RBC 膜过氧化性损害加重,其变形性下降〔2〕。当机体血粘度增高、RCD 下降、血流缓慢或滞流时,血流中的肿瘤细胞易形成附壁粘着,其周围由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包被,使肿瘤免疫及其他杀灭食管肿瘤细胞的手段失效,有利于肿瘤细胞穿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中,形成新的癌转移灶〔3〕。我们对 EC 患者 RCD 观察分析,认为检测 RCD 对了解 EC 患者的病情及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可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提高 RCD 有助于延缓食管癌的生长、转移,值得进一步研究。参考文献:〔1〕 董蕴.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的机理研究〔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3,10(3):145-148.〔2〕 贾兵.过氧化脂质对体外微循环中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实验研究〔J〕.微循环技术杂志,1993,1(1):8-11.〔3〕 农辉图,黄光武,小杉忠诚,等.喉癌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3,28(6):364-366.

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研究 关键词:食管肿瘤;红细胞变形性 【摘要】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红细胞变形能力(RCD)的变化及其与食管癌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 100 例食管癌患者50 例头颈部良性肿瘤患者及 100 例健康查体者进行 RCD 测定。结果:食管癌患者 RCD 明显低于正常人(P<),病情越重,RCD 下降越明显。RCD 下降与血液粘度增高、RBC膜过氧化性损害加重有关。血液粘度增高及 RCD 下降有利于肿瘤细胞的附壁、癌性血栓形成,使肿瘤免疫失效,有利于肿瘤生长及转移。结论:改善血流变性、提高RCD,有助于延缓肿瘤生长及转移。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