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范红建医学论文

发布时间:

范红建医学论文

医学检验是运用现代物理和化学 方法 、手段进行医学诊断的一门学科。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医学检验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基层医学检验质量提升策略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摘要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检验技术开始增加,这也对检验科的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要求。检验科人员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能够对多种标本进行正确的分析,以便为临床治疗提供最准确数据。 文章 对现有的基层医学检验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内容

关键词:基层;医学;检验质量;提高;思考

医学检验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对临床诊断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能为医生对疾病作出诊断提供最有力的依据。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医疗体制的改革,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有了较大发展,而检验的准确性对医疗质量至关重要,如果检验结果不准确,可能导致患者病情的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损害[1]。因此,浙江省慈溪市长河中心卫生院就如何提高基层临床医学检验质量进行了探讨。

1医学检验质量存在的问题

检验人员的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偏低

医学检验名义上是作为一个医院的辅助科室,但它在医院的医疗活动中却是必不可少的科室。对临床医学检验的重要环节做好质量控制,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能够改善医患关系,提升治疗效果。但工作人员思想上缺少对自身职业的认识,对于检验质量一事缺乏关心。在日常工作中,若缺乏工作责任心,则不能够对患者进行适当爱护与交流,因此不能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现状,难以为疾病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部分老资历的检验人员,对于出现的新专业知识不加以学习,原有的专业知识开始旧化,对于实验室设备的操作水平不足,降低了检验水平,增加了在操作中出现误差的可能性。医院应该针对这种情况定期开展培训,供大家交流学习[2]。医学检验人员的临床意识也严重不足。现代医学对于医学实验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标本采集、化验,为了对人体疾病进行治疗预防或者对人体的健康指标进行评估,而是要求实验室能够对所得出的结果做出合理解释。临床科室之间也应该增加联系,以便对病情进行了解,来确认临床诊断的准确性。

临床检验标本采取不规范

临床检验标本的采取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临床检验质量的高低,而全面质量监控则分别包括三个阶段———实验之前、实验中和实验之后,实验中或多或少会存在误差,而实验前的误差占据总误差的68%,这也使得在实验之前采集临床检验标本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部分医检人员由于自身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不足,在采集标本时,不能根据不同的项目选取最佳采取时间。如果医检人员不能意识到而选择错误,则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另外,医检人员也要根据不同的项目来选取对应的抗凝血管,如果不能够严格按照规定方式来采取标本,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验收标本的过程中,也应该采取规范 措施 验收,对于质量不符合要求的标本,要按照拒收制度退回,并做好记录。送检标本若不能及时检测,应该按要求保存好[3]。

不能严格执行操作流程

在实验之中需要比较严格的操作流程,而在产品质量的检测过程,因为检验方法、人员职业素质、仪器设备状况、医院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纵然是技术娴熟的工作人员,用同一种方法和同一个试样进行反复多次的检测,也不可能得到完全一样的结果,这说明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是存在误差的。但是部分检验人员在实验之中却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规范操作,使得误差范围大大增加。检验人员需要详细掌握检验的注意事项和检验仪器、试剂的使用方法,并且严格遵守检验操作规程。加强制度管理,保证管理有章可循,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监管,赏罚分明,充分调动科室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实验过程进行监督管理,防止实验环节出现任何问题,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利于检验人员在工作中发现问题,提高检验人员的个人能力。特别是一些检测成本不高的检测,这种方法值得应用[4]。

阶段性质量监控不能保障

分析前的质量控制工作一定要做好,在排除多种因素可能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之后,再对采集和处理的标本进行重点监控。认证了解分析的质量控制工作,同一时间还要参加卫生部门临床检验核心部门的测评。工作之前要对运用仪器设备进行查看并做好维护工作,务必要把实验中的仪器误差降到最低。对于分析后的质量控制一定要做好,出口管要进行认真的执行检验,检验结果要反复核对,切不可因为医检人员自身因素而不对检验结果进行核查。医检人员与临床医师的沟通也要做好保障,如果不能相互协调,可能会影响工作的顺利进展。

实验 报告 不能及时登记或者忽略

在实验之后,要及时将结果进行登记并把报告送至患者或者相关科室。若实验报告不能够及时送达,很可能造成治疗时机的延误。部分医院可能会对实验结果忽略或者不重视,因而不进行登记。其实从实验结果来看,登记一方面可以方便患者和临床医师的询问,一方面可以为临床提供科学依据,通过这些数据得出有价值的科学依据,便于研究[5]。

2提高检验质量的对策

提高效率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型设备。现代仪器具有自动化和网络化等特点,能够严格执行质量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检验质量也得到了提高,产品化试剂盒的规范应用以及检验工作者系统化的培训,使得检验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同一化。现代全自动分析仪器可以同时进行上百项常规和非常规检验,所以,传统管理模式应该随着高科技设备的介入持续改进,及时更新观念。资源共享主要是以开放和运用现代化的仪器为主,调整专业小组,规范化各临床科室的试验室,使得报告的完成能够更加迅速。仪器设备的集合管理,可以完全利用已有设备的工作功效,降低分析成本,使得患者的标本周转和检验分析时间降低,及时为临床医师提供诊断数据,提高患者的康复度。

加强质量控制

对于室内的质量控制要严格认真做好,保证测定结果的精确度,对于在实验操作途中批间和日间标本的检测结论差别要做好记录。实验的经过和实行要采取全方位监控管理,若出现失控事件则要及时控制并分析失控原因,做好整改措施,填写相关报告,改进工作方式,提升检验质量。

仪器的日常管理和正常运用要有保障

目前检验科越发重视自动化,科内主要运用国内行政部门确认注册并且合格允许使用的仪器。因此要创立专门的小组,负责健全仪器的管理,对仪器进行登记注册、并签字。小组成员要按照指导书规范化运用,做好仪器的运用保养记录,定期维护,确保检验仪器的正常运行[6]。

提高水平和加强学习

学习内容主要关于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意识等,检验科应该定期开展培训,每个月进行一次考核,对于表现优秀的人员要予以奖励,表现较差的则要予以惩罚。

3结语

综上所述,临床医学检验在现代医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检测具有重大意义。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疗体制的改革,临床医学检验技术有了较大发展,而检验的准确性对医疗质量至关重要,如果检验结果不准确,可能导致患者病情的误诊,错过最佳治疗时间,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损害。而现今临床检验工作正处于技术改革期,主要以实验室的技术创新为基础,展开许多新近的医学成果。目前基层临床医学检验质量,确实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只要医院落实好相关制度,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观念,医学检验质量可以顺利提高。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文献

[1]陈川,范红,陈波,等.基层临床实验室检验资源的现状调查及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3,3(2):32-33.

[2]张国伟,苏琴,赵霞.对基层医院检验科工作的建议[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7):2263-2264.

[3]刘冰,陈宇林,陈华根.基层医院加强检验与临床沟通的探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2):1528-1530.

[4]刘健,李帧玉,曹琦,等.浅析基层疾控中心临床医学检验管理[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2(3):79.

[5]宋颖,王青,李泳,等.上海市2010年部分基层医院血液检验质量分析[J].检验医学,2012,27(10):840-843.

[6]刘艳,刘丹,黄泽智,等.高等专科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临床检验基础》理论的教学模式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1):2934-2935.

医学检验本科生 专业英语 教学分析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摘要

【摘要】医学检验专业 医学英语 教学旨在培养学生阅读英文文献、使用英语撰写科技论文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主要讨论了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的特点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提高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内容

【关键词】医学英语;英语教学;医学检验

当今世界上最广泛使用的语言是英语,它也是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之一。科技资料的85%,医学学科的前沿性文章以及国际会议的工作语言都是使用英语[1]。因此,对于高水平人才来说,不仅需要丰富的医学专业知识,还需要很强的英语应用能力。本科生英语教学的核心工作便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医学专业英语水平,本文探讨了医学专业英语教学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提高检验专业英语教学质量的方法。 教育 部2004年颁布了大学生英语教学相关要求,《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中将大学英语教学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层次。关于“更高要求”的内容是:学生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能听懂所学专业的讲座;能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进行较为流利、准确的对话或讨论[2]。各高等医学院校为了这一目标,均加大英语教学改革的力度。首都医科大学于2010开始招收检验专业本科学生,在第一届本科生教学就开展了医学英语课程。至今已有三界毕业生,现将检验医学英语教学 经验 总结 如下:

1更新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

很多高校医学英语教学中老师仍然占据绝对主导地位这一老模式,教学模式陈旧,内容单一,难以适应医学生的学习需求。教研室摒弃老套路讲授课文和练习的旧模式,将学生带入课堂,参与其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程开展之初,教师就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课前准备、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均按小组完成。例如,在讲授文献阅读时,课前学生小组按要求查阅文献,并将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包括有哪些文献库、如何选取关键词、如何获取全文等;课上老师和同学共同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并请各组分享经验;课后小组共同总结课上内容。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增强学生间的协作。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视频等多种教学模式可以改善教学效果并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质量[3]。教学内容相关视频、动画、图片等的展示可以更加形象生动的展示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课堂的专注度,改善教学效果。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利用PPT代替板书已成为现代教学的主要形式,它通过创设最佳情境和展现感性材料的方法提升教学效果。例如:配合动画和英语讲解血栓的形成,使学生在理解的同时接受了英语环境的熏陶,这一方式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对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有明显的作用。

2提升专业英语教学地位

目前,普通英语在大部分的医学院校英语教学中占据主要地位,体现在教学时数上,其与医学英语的比例超过了4∶1[2]。这一比重对于学生对于医学英语的掌握水平是远远不够的。教研室将专业英语教学设置为一学年,增加医学英语教学的发展空间。专业外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教师非常注重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参与内容主要包括课文词汇听读,以及挑选课文中难度适宜的 句子 让学生做英译汉练习。只有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才能使掌握的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文献教学中,在向学生解读各种类型、体裁和风格的文章的同时,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工具收集并阅读外文资料,在课堂上分析讨论在课外阅读取得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以达到共同提高的效果。

3任用医学专业老师开展专业英语教学

一直以来,在我国,都是由英语专业的教师承担高校的英语教学工作。而医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复杂科学,即便英语水平很高,但不了解医学的专业知识,是难以胜任专业英语教学工作的。因此,教研室选择英语水平较高且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年轻教师承担专业英语教学工作并通过对这些老师的培训,充分弥补了英语老师专业知识缺乏的不足,直接改善了医学英语的教学效果。目前,教研室拥有12名专业英语教师,其中医学博士5名,硕士7名,具有较好的医学背景;同时这些教师100%具有大学英语六级证书,英语水平较高。

4编写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英语教材

教研室从临床需求和教学安排出发去确定教材中例文的选取和排序。针对专业为检验医学的本科生,更加侧重于医学 科普知识 的选材。并配合其专业课程及实际需求,诸如血常规检查、体液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微生物检查、肿瘤标志物的检查等内容在材料中都有涉及。选取的文章均来源于临床一线工作,医学词汇学均为临床应用的词汇。在编写时虽参考了国外原版教材,但不是将国外教材进行了全文翻译,采用符合中国学生学习习惯的编写模式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在每个学期均安排了2~3节文献阅读课,解决学生查阅文献的问题,为学生查阅文献提供帮助。每一章包括医学 英语阅读 和词汇两大部分。通常,教师通过长句检测学生的基础英语,对于不具备独立分析长句能力的学生,教师可协助他分析理解相关内容和结构,达到强化基础英语的目的。现代教育的一个主要思想便是: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采用学生发问,教师解答的形式,如此便能极大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5]。在词汇部分的学习中,30组重点专业词汇构成一个单元,通过对这些专业词汇的学习,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对于英文英语医学文献的阅读能力大有裨益,也为学生在记忆和运用这些医学文献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经过三届临床检验本科生的专业英语教学过程,在参考与借鉴 其它 专业医学英语教育经验,形成临床检验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同时,也发现很多不足,还面临以下挑战:

(1)现行的医学英语教学大纲急需修订。目前的医学英语教学大纲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其中特别迫切需要解决的是明确教学目标和需要达到的教学成果,对每学期每堂课的英语听、说、读、写等各方面进行具体要求。只有有章可循,才能将教学模式正规化,从而实现既定的培养目标。

(2)提高教师的英语专业化水平。目前教研室的医学英语专业其自身专业均为医学专业,语言方面的造诣不深。因此,加强医学英语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鼓励他们学习医学英语听说、阅读、翻译、写作,同时组织英语教师给予英语教学方面的指导。总之,加强课程内容与医学专业知识的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参与、体验的新颖、多样的教学方式,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是检验专业英语教学努力的方向。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文献

[1]余波,李莎莎,林振浪.医学院本科阶段医学英语教学的方法探讨和经验总结[J].浙江医学教育,2009,8(1):13-15.

[2]尤永超.医学英语教学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设想和探讨[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1):23-25.

[3]蔡耿超.《医学英语视听说》教学初探[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3):295-298.

[4]赵晖,吕虹,李虓,等.检验专业医学英语教学的几点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5,29(4):57-58.

[5]吕虹,宋蓓,康熙雄,等.医学检验《专业英语》教学模式的建立与实践[J].继续医学教育,2016,30(1):41-43.

有关医学检验毕业论文推荐:

1. 医学检验毕业论文范文

2. 大学生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3. 大专医学检验毕业论文

4. 医学检验技术论文

5. 关于医学检验的论文

6. 有关临床医学教学毕业论文范文

医学杂志编辑卜建红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第五届编辑委员会主编:陈谦明 副主编:王松灵 李铁军 边专 田卫东 金岩 蒋欣泉 于海洋 叶玲 Lakshman P. Samaranayake(香港) Jeremy J. Mao(美国)常务副主编:王晴 常务编委:李继遥 袁泉 罗恩 王军 江潞 张平 编委:(按汉语拼音排序)白丁 边专 陈谦明 陈万涛 陈宇 陈治清 程斌 丁寅 董福生 樊明文 樊瑜波 冯海兰 冯希平 高岩 葛立宏 郭伟 胡德渝 胡静 胡勤刚 胡涛 黄洪章 Jeremy J. Mao(美国) 蒋欣泉 焦锡葳 金岩 Kawazoe Takayoshi(日本) Lakshman P. Samaranayake(香港) 李秉琦 李成章 李继遥 李江 李金荣 李铁军李伟 李志安 栗震亚 梁景平 林红 林久祥 林野 林云锋 凌均棨 刘洪臣 刘磊刘少华 刘天佳 刘正 龙星 卢利 栾文民 罗宗莲 马卫东 马绪臣 马轩祥Michel Goldberg(法国) 牛玉梅 牛忠英 潘亚萍 平飞云 邱蔚六 Richard Darveau(美国)沈刚 史俊南 束蓉 宋宇峰 孙宏晨 孙皎 孙正 谭颖徽 唐国瑶 唐瞻贵 田卫东王邦康 王大章 王翰章 王慧明 王建国 王林 王美青 王勤涛 王晴 王松灵 王小竞王兴 王贻宁 王佐林 温玉明 吴补领 吴兰雁 吴亚菲 肖丽英 徐宝华 徐礼鲜 薛淼杨四维 叶玲 于海洋 余占海 俞光岩 俞立英 岳松龄 张东升 张富强 张连云 张兴栋张震康 张志光 张志勇 张志愿 张祖燕 章锦才 章燕珍 赵继志 赵今 赵信义 赵铱民赵志河 郑立舸 周红梅 周健 周诺 周学东 周彦恒 周曾同 朱洪水 朱也森 邹静是不是这个?

资金出现问题。全科口腔医学官方发布的信息中,全科口腔医学杂志于2021年停刊,官方发布的停刊原因为杂志管理和编辑团队的变动、以及资金出现问题导致。全科口腔医学杂志是由中华口腔医学会主管、中国科学院口腔研究所主办的综合性口腔医学期刊,自2018年创刊以来曾先后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和临床案例等内容,为推动我国口腔医学科研和临床实践做出了积极贡献。

红叶石楠红斑病论文

根据您的描叙有较大可能为叶斑病,可用60%多菌灵300-400倍液或托布津300-400倍液防治。用杀菌类药物喷施就好,推荐使用氟吗啉,效果佳,但价格较贵。望采纳,谢谢

已发石楠怎么养

红叶石楠 石楠是很受欢迎的观赏性灌木,可以观赏叶和果实;其栽培种和变种很多,有些选育的栽培种是为了观赏春夏之际火红的嫩叶。种植最广泛的有:红叶石楠 Photinia × fraseri(P. glabra × P. serrulata) Photinia × fraseri 'Camilvy' Photinia × fraseri 'Curly Fantasy' Photinia × fraseri 'Cassini'('Pink Marble'™) Photinia × fraseri 'Red Robin' 红叶石楠“红罗宾”(最广泛的栽培种) Photinia × fraseri 'Red Tip' 红叶石楠“红唇” Photinia × fraseri 'Robusta' 红叶石楠“强健” Photinia × fraseri 'Rubens' 红叶石楠“鲁宾斯” Photinia × fraseri 'Super Hedger'(笔直生长) 红果树 Photinia davidianaPhotinia davidiana 'Palette'(亲本不明) Photinia davidiana 'Fructu Luteo'(果实黄色) Photinia davidiana 'Prostrata'(矮小变形) Photinia 'Redstart'(P. davidiana × P. × fraseri) 编辑本段病害石楠属植物病害很少,但会受到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感染患上火疫病。其他病害还有植物线虫引起的红斑病、真菌引起的疮痂病、灰霉病、叶斑病或介壳虫危害等。编辑本段保护现状石楠属的大部分物种无危,但根据2004年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定,受威胁物种如下:安龙石楠 Photinia anlungensis(极危 CR B1ab(ii)) 椭圆叶石楠 Photinia beckii(濒危 EN A2c) 临桂石楠 Photinia chihsiniana(濒危 EN A2c) 宜山石楠 Photinia chingiana(极危 CR B1ab(ii,v)) 广西石楠 Photinia kwangsiensis(濒危 EN A2c) 棉毛石楠 Photinia lanuginosa(濒危 EN A2c)

慢病示范区建设论文

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创造和维护健康的社会环境,积极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增长,推进健康广陵建设,根据省、市慢性病防治工作部署,我区将从现阶段开始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根据工作的具体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二、方案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坚持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提供全人群生命全周期的慢性病防治管理服务,推进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坚持突出特色创新,促进均衡发展,整体带动区域慢性病防治管理水平提升。三、方案的主要目标是什么?1、健全完善政府主导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协调机制,多部门协同配合,加大政策保障,经费支持。推动示范区建设与卫生城市、健康城市、文明城市建设等紧密结合,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2、构建与居民健康需求相匹配、体系完整、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整合型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推进慢性病防、治、管整体融合发展。3、教育引导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全面提升群众健康素养。依托全民健身运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等活动载体,促进群众形成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四、创建工作主要内容是什么?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建设健康家庭、社区、单位、学校、食堂、酒店、主题公园、步道、小屋等支持性环境。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有自助式健康检测点。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并向社会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工间健身、健步走、运动会等活动,在校学生确保每天锻炼一小时。开展烟草危害控制,辖区无烟草广告,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区域全面禁止吸烟。开设戒烟咨询热线,提供戒烟门诊等服务,提高戒烟干预能力。开展公共场所慢性病防控公益宣传广告,社区设有健康教育活动室,提供慢性病防控科普读物。学校、幼儿园开展营养均衡、口腔保健、视力保护等健康行为方式教育。建立规范的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健康体检制度。机关企事业单位定期组织职工体检,结合体检结果,对职工开展健康管理服务。开展覆盖辖区全人群的死因监测和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实现慢性病管理信息化。强化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慢性病人管理工作,对高危人群提供干预指导。推广适宜技术,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重点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针对儿童等口腔疾病高风险人群,推广窝沟封闭、局部用氟等口腔预防适宜技术。建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之间公共卫生服务、诊疗信息互联互通,推动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推进家庭医师、药师、护师签约服务,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发挥中医药在慢性病预防、保健、诊疗、康复中的作用。开展社区慢性病自我健康管理。推进医疗保险政策扶持,提高签约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和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等人群医疗救助水平。推动医养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同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紧密结发改委、工信局、总工会、市场监管局、民政局、城管局、医保分局、财政局、教体局、卫健委、扬大附院、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镇(街道、园区)等。创建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各部门共性工作要求是什么?1、提供3年内相关工作资料(2019-2021年)。成立本部门示范区建设工作组织网络,制定本部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将慢性病防控融入部门政策规章制度,将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相关工作纳入各部门绩效考核,落实问责制。设有健康教育宣传栏,宣传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相关知识,每季度至少更换一次。组织本部门职工开展至少两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普及健康知识,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达70%以上,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每年至少组织一次集体性健身竞赛活动,开展工间健身活动单位覆盖率到/span>80%。建成无烟单位,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低于20%。单位食堂食品贮存和加工场所、设施及人员配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有相关许可证,食品安全等管理制度健全、有效,落实“控盐、控油”措施。开展“四害”经常性灭杀活动,防制设施设备完善,主要病媒生物密度达到国家标准发改委、工信局、总工会、市场监管局、民政局、城管局、医保分局、卫健委、教体局等将慢性病防控融入本部门政策规章制度中,并加以落实。部门相关职能科室职责知晓率与履职合格覆盖率达100%。、创建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各部门个性工作条件是什么?统筹协调成立辖区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明确各部门职责,设立示范区建设工作办公室。每年召开1次及以上领导小组工作会议,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及时召开联络员会议。统筹协调将慢病防控工作纳入广陵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十四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中。组织各部门联合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每年出台至少一项慢性病防治相关政策。每年组织2次以上由5个及以上部门参与的专项联合督导;定期发布慢性病及社会影响因素状况报告。有效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慢性病防控,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融合。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辖区社区文化建设、健康城市建设、文明创建、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等相关项目有机衔接整合,以达到1+1>2的实际效果,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并有效衔接。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辖区每年至少开展6次围绕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无烟日、全国高血压日、世界卒中日、联合国糖尿病日、世界慢阻肺日等慢性病防治主题宣传日的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宣传活动。当地社会主流媒体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广泛开展慢性病防治和健康教育每月不少于2次。广陵纸质媒体、新媒体均设有健康教育栏目,定期传播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每月至少一次。4、协助卫健部门制作申报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宣传片。(四)区级机关工委1、组织开展健康单位、健康食堂创建,每类不少于5个。开展无烟机关建设,工作场所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覆盖率均达100%。组织开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健身竞赛、运动会、工间操等活动。每2年1次组织开展机关单位职工体检工作并开展健康指导。采用多种形式获取群众对辖区慢性病综合防控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并形成相关评价报告。组织开展各企事业单位集体性健身活动、工间操、竞赛活动等。辖区100%的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组织企业开展健康单位、健康食堂建设,各类不少于5个、无烟单位创建,每年各类不少于2个。每年在企业开展至少1次健康竞赛活动;每2年1次对员工数超过50人的企业开展体检和健康指导,覆盖率≥50%。学校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向社区居民开放比例≥30%。无烟学校建设覆盖率达100%。创建健康学校、健康食堂,每年各类不少于2个。开展幼儿园、中小学校健康行为方式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覆盖率达100%。寄宿制中小学校或600名学生以上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职卫生专业技术人员、600名学生以下的非寄宿制中小学校配备专兼职保健教师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达到70%。组织开展学生健康体检,体检率≥90%。辖区内儿童窝沟封闭服务覆盖率≥60%,辖区12岁儿童患龋率<25%。、开展学生“三减三健”宣教活动(每年每项参加人数不少于200人)。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中小学生每天校内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的比例达到100%。社区15分钟健身圈的覆盖率达100%,居民健身设施完好率达100%,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平方米。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比例达100%;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的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比例≥30%。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40%。开展群众性健身运动,配有体育指导员和志愿者。定期开展政府支持、企事业单位承担参与并积极支持的健身活动。区市场监管局开展健康餐厅/酒店建设,数量逐年增加,累计不低于5个。开展餐饮业减盐减油减糖培训倡导活动,每年每项至少一次。推广使用健康“小三件”。开展健康主题公园、步道、健康一条街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数量逐年增加或每类建设数量达到3个。在广场等公共场所设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画廊。、在市区主要道路、广场等设立固定的健康教育公益广告。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融合。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养老机构比例达到100%,设置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比例达到70%。落实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等政策。有提高签约患者的医疗保障水平和残疾人、流动人口、低收入等人群医疗救助水平的具体措施。引入商业健康保险参与医疗救助。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纳入政府预算、决算管理,经费预算执行率达100%。提供示范区建设专项工作经费,专项管理,确保专款专用。、制定实施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建设的方案,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职责(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占疾控机构业务总经费的比例>10%)。建立完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等的工作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的整合。有督导有效运行的记录,有完善的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运行、质控、绩效评价机制。疾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的技术指导和对口支援,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依托信息平台,开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服务,基层医疗机构门诊量占比≥50%。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有独立的慢性病防控科室,专职人员占本机构专业人员总数的比例≥10%,每年接受上级专业培训不少于2次。二级及以上医院每年组织本单位承担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及辖区基层医疗机构的慢病专业培训不少于2次。基层医疗机构设有单独的科室负责慢性病防控工作,有专职的公共卫生人员承担慢性病防控工作,每年接受上级疾控机构及上级医疗机构慢性病防治专业技术培训各不少于2次;每年组织对村医或社区卫生服务站医护人员的培训不少于2次。通过设置宣传栏、开展健康咨询、讲座,发放宣教品,播放音像资料、新媒体发布等广泛开展慢性病防控宣传教育。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70%。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知晓率≥60%,糖尿病知晓率≥55%。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设置自助式健康检测点,并提供个体化健康指导。设置健康检测点的机构覆盖率达100%,提供个性化健康指导的机构比例≥50%。无烟医疗卫生计生机构覆盖率均达100%。开展简短戒烟服务培训的医疗机构覆盖率≥80%。提供简短戒烟服务的医疗机构覆盖率100%。15岁以上成人吸烟率低于20%。提高加强个人健康档案与健康体检信息的利用,发现高危人群登记率100%,高危人群纳入健康管理率≥3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90%。医疗机构首诊测血压率达到100%。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0%,糖尿病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0%。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和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5%及以上。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重点癌症、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筛查和早期诊断,具备血糖、血脂、简易肺功能测定和大便隐血检测等4种技术并提供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卫生院覆盖率≥70%。有自我健康管理小组并规范开展的社区覆盖率≥50%。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提供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服务、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实现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的连续记录和信息共享。推进家庭医师、药师、护师签约服务,家庭医师、药师、护师签约服务覆盖率高于本省平均水平30%及以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6类以上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达到100%;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提供4类以上中医非药物疗法的比例达到70%;开展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的宣传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按省卫健委规定和要求配备使用医保报销药物,非基本药物占基层用药的30%及以上。每5年开展一次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综合运用社会学、流行病学及管理学理论与方法开展社会因素调查,完成调查报告。报告结果用于指引、评估示范区建设及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计划的制定。规范开展覆盖辖区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掌握辖区重点慢性病状况、影响因素和疾病负担。全人群的死因监测、慢病与营养监测、心脑血管疾病、肿瘤、慢阻肺等重大慢性病登记报告达到基本技术指标,完成报告。开展“三减三健”行动宣传促进活动。与宣传部门合作制作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宣传片。开展健康家庭、社区创建,数量逐年增加。开展健康家庭活动的健康社区占辖区社区总数(包括居委会和村委会)的30%。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康街区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开展健康小屋建设,设立自助式健康检测点的社区覆盖率达100%。开展社区“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每年举办或者组织参加“三减三健”相关培训至少一次。各社区设有健康教育活动室,覆盖率达100%。健康宣传栏社区覆盖率≥90%,内容至少2个月更新1次。社区健康讲座每年≥4次,每次不少于50人。辖区内每个街道(乡镇除外)均设有为居家养老的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日间托养服务的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在健康社区的社区工作者中至少有1名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每年至少开展2项特色现场活动。

建设慢病示范区 工作计划 方案

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同时也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国内外实践表明,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和社区行动是防控慢性病的有效策略。为落实《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卫疾控发【2012】34号)文件精神,推进我县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建设,根据《湖南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湘卫疾控发„2011‟10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建设目的

通过建设湖南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在我县形成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并通过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早诊早治、疾病规范化管理,减少慢性病负担,遏制慢性病快速上升趋势,保护和促进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建设目标

(一)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工作,逐步完善我县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在2015年建设成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并进一步达到国家级示范区标准。

(二)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专业机构支持、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与体制。

(三)进一步完善慢性病综合监测体系和网络。

(四)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干预、评估和管理工作。

(五)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三、工作指标

(一)知识知晓率:人群慢性病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人群体重、腰围知晓率达到70%以上;35岁及以上人群血压和血糖知晓率分别达到70%和50%。

(二)健康行为形成率: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9克;成年人吸烟率降低到25%以下;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到32%以上;成人肥胖率控制在12%以内,儿童青少年不超过8%。

(三)慢性病早期发现率: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率不低于我县患病率;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不低于50%。

(四)慢性病管理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不低于60%。

(五)慢性病控制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不低于40%和35%。

四、工作内容

(一)开展我县慢性病社区诊断。收集、整合并分析我县基础信息和资料,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开展基线调查工作,分析我区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和优先领域,明确主要策略和行动措施。

(二)建立和完善慢性病监测系统。慢性病监测系统涵盖我县全人群,包括慢性病死因监测、肿瘤登记、心脑血管

事件报告、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信息等基本内容。建立慢性病信息管理平台,定期发布慢性病预防控制相关信息。

(三)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充分发挥各类媒体在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中的作用,突出地方特色,围绕控制烟草消费、推动合理平衡饮食、促进健身活动等重点内容,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四)深入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面向全人群,推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积极营造运动健身环境,开展群众社区健身活动,推广简便技术和适宜工具,提高居民自我管理健康的技能。

(五)重视慢性病高危人群,加强慢性病高风险人群的检出和管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对35岁以上人群实行首诊测血压制度,建立健康指标自助检测点,对发现的高风险人群进行定期监测和随访,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

(六)规范基层慢性病患者管理。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相关细则,加强慢性病患者规范化管理,提高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管理率。建立慢性病管理信息系统,开展慢性病管理效果评估。强化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作用,开展“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小组”等模式,试点推广,针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康复期等慢性病人,以社区(村)为单元,组织患者学习慢性病知识,交流防治经验,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五、组织机构

(一)成立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县直相关部门负

责人为成员的“**县建设湖南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卫生局,主要负责创建工作的组织实施、协调管理和督导检查,每年至少召开一次工作会议,落实各部门解决慢性病防控措施。建立多部门工作协调制度,县直相关部门要指定联络员,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季度至少组织召开一次联络员会议。

(二)成立由临床、公卫、健康教育等相关专业的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专家组,负责建设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技术指导、效果评估和决策咨询,对示范区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每年度4次及以上的技术指导等工作。

各责任单位要把示范区建设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将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列为改善民生、巩固和提升卫生发展成果、推进医疗卫生改革、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重要内容。县卫生局要进一步明确县疾控中心、综合医院和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慢性病防治专业机构的职责,分工协作,形成配合密切的工作团队,共同抓好慢性病防控工作。

六、部门职责

根据《湖南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将我县建设省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任务分解到区直相关部门和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各责任单位要按照任务指标并对照《湖南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考核评价工作手册(试行)》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工作。

宣传部:参与制定全县慢性病预防控制宣传教育有关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组织、协调新闻单位通过广播、电视、

报刊、互联网等形式开展慢性病防治基本知识、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公益宣传教育,大力报道我县慢性病防治工作的成果、经验和重大主题活动。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慢性病防控宣传教育,制定推广健康生活方式的媒体宣传计划,每半年在电视台宣传慢性病防治知识1次及以上。

发改局:负责将慢性病综合防治规划纳入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之中,统筹兼顾,把慢性病防治机构基本建设纳入基本建设计划,对慢性病防治项目予以倾斜。

财政局:将慢性病综合防治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中央投入提供1:1或1:2配套项目经费,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示范区工作经费,专款专用,并规范管理。

教育局:结合素质教育工作,将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列入学校正常 教学计划 ,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习,每学期课程不少于2学时。督促各类教育机构开展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活动,利用家长会等形式,每年至少举办2次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等慢性病防控相关内容的健康知识讲座。

民政局:将慢性病防治工作纳入社区建设中,协助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对患有严重慢性病的贫困人群实行救助;支持社会组织参与慢性病防治工作,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做好社会组织参与慢性病防治的管理工作和居民死亡登记工作。

人社局:负责城镇慢性病参保人员的医疗保障工作,将相关防治费用纳入医保范畴,将具备条件的慢性病防治机构纳入医疗保障范围。

文体新局: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制定全民健身计划,组织全县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乡镇开展体育健身活动,落实工作场所职工工间操健身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慢性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组织开发、制作慢性病防治宣传节目、作品,在辖区内网吧、电影院、卡拉OK等公共场所开展健康知识的宣教活动。

卫生局:做好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制定工作规划,统筹管理示范区创建相关具体工作。完善慢性病防治机构的资质审核与管理,规范人员执业准入,负责技术培训、指导、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的诊断、治疗、康复,配备必要的人员和器材,组织成立慢性病预防控制专家技术指导小组,负责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决策咨询。开展社区诊断,完成社区诊断报告。负责完善慢性病综合监测体系和网络,进一步加强慢性病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提高慢性病高危人群发现率、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继续做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积极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城管局(爱卫办):协助卫生部门每年在公共场所设置2块及以上慢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的户外广告牌、电子显示屏等。组织开展辖区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全面禁烟工作,并积极开展卫生系统外无烟单位创建活动,逐年提高无烟场所覆盖比例。

食安办:引导食品生产企业开发和生产低糖、低脂和低盐等有利于健康的食品,推广食品营养标签。

工 会:负责制定相关制度,积极督促各机关、企事业

单位每2年1次为职工提供体检,确保覆盖率不低于50%。

规划分局:负责规划、建设社区健身场所,设置健康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等健身场所。

公安分局:提供全区人口及死亡情况资料,协助卫生部门做好居民死亡登记报告工作。

各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广泛开展慢性病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在辖区中大力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配合开展全民健康生活行动方式示范社区、示范单位、示范食堂等项目创建工作;协助开展慢性病防控工作,落实慢性病综合防控措施。

七、保障措施

(一)完善制度,大力宣传。县直相关部门要出台包括方便慢性病高危人群和患者早诊早治和双向转诊的措施,制定对生活困难的慢性病患者实施医疗补助相关的政策。要定期对慢性病的危害与防治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推动合理膳食,低盐饮食,烟草控制等健康生活方式。

(二)加大投入,夯实基础。按照每年国家级、省级安排的创建工作经费标准,县财政按不低于1:1的比例予以配套,作为慢病综合防控工作的专项经费,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使我县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培训,提高质量。建立指导和培训制度,县卫生局负责对全县建设工作开展系统培训,使我县的建设工作符合《湖南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方案》的有关技术要求和标准。通过建设工作,在我县形成县、

乡、村三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网络。

(四)强化督查,抓好落实。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对建设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及时研究解决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障各项工作及时落实到位,按时完成分解的指标任务。对工作拖拉,办事不认真的单位和个人要及时予以纠正并通报批评。

(五)认真总结,充分准备。各责任单位要根据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分工,认真总结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工作的成功做法,形成具有长沙县特色的健康管理和慢性病综合防控模式工作经验。

各责任单位要做好资料收集、归档工作,按月将建设工作进展汇报材料报县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根据督导检查的情况,按月编印工作动态,通报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医学论文标红

1、首先要解决论文中中医经典标红的问题,要深入了解原因。2、其次确保论文中引用的信息是唯一的,不被其他论文所使用,并且要确保论文中引用的信息是正确的。3、最后论文中中医经典标红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改善论文写作技巧来解决。

1、标红指的是查重重复的内容。近年来,论文的研究在学术界非常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检查软件。像知网一样,它是领导者,因为重复率已成为许多论文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将在论文发表之前多次使用论文检测软件。由于检测软件非常方便,在论文完成后,将生成测试报告。在测试报告中,一般重复率将被标记为红色越高,您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到哪些内容是重复的,哪些是重复的。内容不重复,重复的内容通常出现在其他人的论文中。然而,很多人会发现他们的论文都是白天和晚上都经过精心拼写的。如果不提及任何信息,就更难以抄袭。为什么标记为红色? 2、事实上,这不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而是你自己写论文时的问题。红色标志表示此内容以前出现过。在你自己的写作中一定没有参考价值,但也不排除你主观地把你所学的定义为你在写作过程中的内容,作为你自己的创作。例如当你写一篇关于经典力学的论文时,主观上直接使用牛顿第一定理的实验过程。你没有上网或看课本,但这是你的初衷?当然不是。当检查是否有重复时,会立即检测到。 3、您论文的自我报告部分与其他已发表文章中的论点类似。换句话说,你和其他人“思考”。您引用的文献已包含在网上或您检查的检查系统的存储库中,因此您的资料不是原创资料,将被检测到并被视为重复。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写自己的文章,他们还使用检查检查软件来检测是否存在可疑的抄袭。

文献引用不被标红的方法如下:

最近几天看到很多同学都说参考文献标注了以后,也做了引用,但是引用的地方查重居然标红了,但是没查重的居然是绿的,自己很费解。原因就是引用作的不对,引用格式都不对,原味又没改,那就是直接复制的句子肯定就标红了啊。

那今天就给大家说一下如何正确做引用。

首先引用之前要保证几点要求:

1、参考文献出自知网、万方、维普这类网站,就是你的参考文献出处和你的查重是一个最好,不然可能库里没有,那就查不到。

2、引用的话必须是出自这篇文章的,不然就不算是引用。

3、引用必须是一段完整的话,是句号之前做引用,不是逗号,最近还有很多同学在问我在逗号前作引用行不行,你不能引用半句学者的话 ,自己又在后边加一半吧,那成何体统啊。

上面这三个约束点保证没问题以后,就是具体的参考文献引用方法了。

1.首先,将论文导入word或者wps中,做好准备工作。

2.找到论文最后的参考文献,确保参考文献编号的格式正确(编号需要自动生成,不能手动添加)。

3.可通过菜单栏中【开始】>【编号】进行修改(修改时需要选中要修改的文字)。如没有所需要的编号类型,可通过下方【定义新编号格式】来增加我们需要的格式。

4.编号格式修改完后,接下来准备引用参考文献。

比如我准备好的案例论文的第一段的第一句需要引用参考文献【1】,我们将鼠标的光标放到这句话的末尾,句号之前。

5.接下来,在菜单栏中点击【引用】>【交叉引用】,弹出交叉引用操作框。

引用类型:编号项。

引用内容:段落编号。

引用哪一个编号项:选择【1】。

6.点击插入后,交叉引用操作框不会消失,但参考文献编号已经正确引用了,但还要做最后的调整。

7.选中以引用的参考文献编号,在菜单栏中点击【开始】>【上标】,快捷键:【ctrl】+【shift】+【+】。

8.至此,引用参考文献的所有工作都已经完成。如图是最后的效果。

补充:按住【ctrl】用鼠标点击参考文献编号,可直接跳转到参考文献所在位置。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