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宫颈糜烂不是病论文

发布时间:

宫颈糜烂不是病论文

肯定不是病啦。在2008年以前,中国医学生的统编教材《妇产科学》,将宫颈糜烂视为一种标准的疾病症状。但2008年新版的《妇产科学》教材中,明确取消了宫颈糜烂的病名。所谓的宫颈糜烂,其实就是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是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导致的宫颈柱状上皮外移。当然妇科炎症的表现原因,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因素,这两种所谓的”宫颈糜烂”样外观,无论是生理性还是所谓的病理性,只要有白带多,腰疼,同房后出血等症状就需要治疗。所以,对于宫颈糜烂,既不能夸大,也不能忽视。

宫颈糜烂是一种妇科疾病,如果是轻度的话注意一下个人卫生就好了,一般来说不会直接导致宫颈癌。

宫颈糜烂根本不是一种病,只是一种误解。目前,教科书中宫颈糜烂一词已被删除,取而代之的是宫颈异位柱状上皮。事实上,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宫颈上皮有两种类型,外层为鳞状上皮,内层为柱状上皮。柱状上皮细胞随着体内雌激素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年轻女性的雌激素水平较高。柱状上皮细胞常向外扩散,呈红色,似乎已腐烂。事实上,这并不是真正的侵蚀。

单纯性宫颈异位柱状上皮根本不需要治疗,许多人,尤其是许多年轻女性,在体检时发现它,感到害怕,一些不择手段的医院和医生,为了赚钱吓唬病人,过度治疗。宫颈上皮异位与宫颈癌有关并且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癌症的说法已经被证实,是 HPV 感染,而不是宫颈上皮异位,导致了宫颈癌。所以,单纯的宫颈糜烂不需要治疗,所谓的宫颈糜烂不是一种疾病,它与妊娠无关,但不会影响妊娠,我们一定要小心,不要被一些企业和不规则的医院给坑了!宫颈糜烂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是柱状上皮细胞的外翻。过去,由于一些企业的错误宣传,三个人变成了老虎。人们认为宫颈糜烂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它与频繁的性生活、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有关。

但其实宫颈糜烂不是宫颈细菌感染,这些是由荷尔蒙调节的身体的周期性变化。在治疗过程中,医生经常要求患者在月经后接受检查,此时雌激素水平较低,柱状上皮细胞没有复苏,这表明它们已经痊愈。而且推广容易重复,这就是那些年的健康知识不够流行,交 IQ 税。因为宫颈糜烂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变化,自然也不会对正常的备孕等等造成不利影响,所以不要担心,正常备孕即可。

对于女性来讲最为困扰的妇科疾病就是宫颈糜烂,多数人在体检时都被查出宫颈糜烂,但其实宫颈糜烂并不是疾病!在医学上又被称为宫颈柱状上皮细胞异位,通俗来讲就是正常的子宫上皮属于光滑的柱状,并且呈现粉色。但受到雌激素的影响,加上青春期的女性雌激素较为低下,检查时就会发现宫颈口的上皮类似腐烂一样,然而等到激素水平平稳之时腐烂的现象也就不存在了。所以宫颈糜烂可严重、可轻微,是否需要治疗需要根据患者是否有宫颈炎来进行判断。

不少女性在发现大姨妈前后出现白带增多、有明显异味并且发黄等情况总会过于担忧,急着检查治疗,但其实这都属于正常的现象。对于轻微的宫颈糜烂、宫颈肥大动等现象只需观察即可。可以明确的是宫颈糜烂并不会导致宫颈癌,之所以患上宫颈癌主要是感染了HPV病毒。近几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呈现年轻化的趋势,所以想要预防的话需要注射HPV病毒,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定时做宫颈筛查。

很多女性对于宫颈筛查有个错误的认知,总认为等到45岁之后才需要检查,但事实上早在21岁开始就应该定期接受宫颈癌的筛查,不管是否有性接触以及感染过HPV病毒。同样在医学上也推出了很多HPV疫苗,包括有二价疫苗、四价疫苗和九价疫苗,尤其是2014年获批的九价疫苗,覆盖的HPV高危型较为全面,能够起到保护作用,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最后在这里也提醒30岁到65岁之间的女性,不管身体是否出现宫颈糜烂的现象,也最好每5年进行HPV筛查。而对于21岁以下的小女孩则无需过早检查,做好日生卫生防护即可。

中医口腔糜烂病机分析论文

口腔医学专科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即需要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下面是我整理的口腔医学专科毕业论文,欢迎来参考!

摘要: 以口腔医疗服务客体、义齿加工企业、兄弟院校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座谈、走访等多种方式,围绕口腔医疗市场需求、义齿加工企业岗位需求及职业素质要求、同类职业院校办学现状和专业建设经验开展调研,以分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需求情况及专业教学中存在问题,为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 口腔医学技术;素质培养;专业建设

一、调研目的

随着口腔医疗行业快速发展,社会对口腔医学相关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对专业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获取口腔医疗市场需求分析、义齿加工企业岗位需求及职业素质要求分析、同类职业院校办学现状和促进专业建设经验交流,我们针对以上问题,拟定具体调研问题。调研过程中以上述问题为调研的基本诉求点,通过发放问卷、座谈会、走访等方式,结合调研对象直接或间接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推动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建设。

二、调研对象及方法

1.调研对象

本次针对口腔医疗市场需求选取苏州市中老年居民共发放713份问卷,有效回收621份,有效回收率87.10%;针对义齿加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调查采用走访、座谈的形式,共进行16次调查,调查单位19家,其中上海8家、南京7家、苏州2家、无锡1家、常州1家;兄弟院校调查选取了华东地区拥有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高职院校,发放问卷10份,回收10份,回收率100%。

2.调研的内容和方法

苏州市中老年人口腔修复状况的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选取苏州市区3个区,参考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相关表格,设计针对性调查表,进入社区进行老年人义齿修复需求的调研。检查并记录了每位受检者的牙齿缺失和修复情况,不记录第三磨牙。同时记录调查人群的义齿修复情况,以及义齿修复的类型等情况。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行业企业的调查,走访了上海精瓷义齿制作有限公司、南京时代义齿制作有限公司等19家单位调研,了解行业单位人才构成,人才需求、专业人才职业能力要求等相关信息。调研结束后,对调研数据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此对口腔医疗市场的需求、行业前景、就业单位人才需求、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专业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分析,为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完善提供依据。

三、调研信息整理与分析

1.口腔医疗市场需求情况分析

在621例受检者中,牙列完整且无需修复例数58(9.34%)例,有口腔修复需求的患者高达90.66%(563人)。牙列缺损率78.58%。其中有327例进行了义齿修复,义齿修复率仅为58.08%。已修复、部分修复和未修复的例数分别188例、139例和24.69例,其比率分别为33.39%、24.69%和41.92%。本调查显示,苏州市中老年人牙列完整率21.41%,且不同性别及年龄段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于程睿波刘振兴等的报道。有口腔修复需求的患者高达90.66%,高于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在中老年人群中需要佩戴义齿比例(89.4%)。可能与地方饮食偏甜,龋病的发病率较高有关。苏州市中老年人的义齿修复率58.08%,高于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65~74岁42.6%的修复率,也高于与程睿波等的报道。可能与地方经济的发展水平较高及居民较好的口腔保健意识有关。但仍存在很大一部分中老年人未能进行及时的义齿修复治疗。

2.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

从调研的义齿加工企业获悉,企业从业人员主要分布于20-35年龄层中,现有从业人员具有中高级以上技术资格的占17.9%,未经过正规职业教育培训及中专学历以下的从业人员约占53%左右。同时从业人员又有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人员流动相对较大,都在10%以上,有的甚至可达50%,主要是目前国家尚没有相关的准入门槛。据专业人士分析,口腔修复医师与口腔技师比例应达1:2才能保证修复体质量。目前行业由劳动密集型正向高层次技术型转变,经过正规的职业教育培训,掌握熟练专业技能的口腔工艺技术人员还处于严重缺乏的状态,需求量大,收入水平也较高。加之人员流动性较高,相关企业其每年都需补充大量的口腔医学技术人才。

3.行业企业对人才职业能力要求分析

调研发现,企业普遍认为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员不但要有牢固的口腔医学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材料性能、设971备使用等基础知识,还要有熟练掌握义齿的制作技能,并能理论联系实际,从实践中不断提高,要熟悉企业的具体实际和有关规定,并从严要求自己,做好义齿制作的每个环节,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口腔技师。对于目前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3家单位认为良好;13家认为基本达标加以强化训练尚可满足企业需求;2家认为一般,毕业后动手能力尚无法很快满足岗位需求;1家认为较差。说明在用人企业看来,当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毕业生专业技能较为薄弱,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仍需推进专业建设及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水平。调查显示,目前用人单位招录人才学习成绩不再是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企业更注重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对责任心、道德诚信的要求。对于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技术人员除了专业素质要求外,还需要有责任心、团队精神、道德诚信、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其中10家单位最为看重的是责任心,占53%;4家认为是道德诚信,占21%,其次是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学习能力等。

4.同类院校专业教育分析

通过调研反映出各大院校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首先就是专业技能教育与企业生产实践有差距,教学与生产实际有一定脱节,其主要原因是院校单一主体办学,行业信息了解不及时,师资队伍与行业一线的脱节,导致实训教学落后与行业发展。各院校针对该问题做出了相应的举措,例如深化校企合作办学,利用企业的资源优势、信息优势提升专业教育的水平。10家兄弟院校都与优质的行业企业合作开展人才培养,其中3家引企入校开办了“校中厂”,8家引入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专业教学,2家开展了“订单式”人才培养,9家与企业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员互聘、专业建设以及教科研工作合作。其次是专业技能以外的其他能力的培养能力相对薄弱。兄弟院校普遍认为现代企业用人越来越注重员工的综合素质,而这块短板也是目前学校教育较薄弱的部分,某种素质的培养很难通过一门课程来进行培养。各学校都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做了一定的探索,8家已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3家加强了医学人文课程建设,10家都通过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多种形式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

四、结论与建议

1.口腔医学技术高技能人才需求旺盛

根据调研得知,苏州市中老年人有口腔修复需求的患者高达90.66%,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在中老年人群中需要佩戴义齿比例也有89.4%。然而实际的义齿修复率仅有60%不到,仍存在很大一部分中老年人未能进行及时的义齿修复治疗。加之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口腔修复医疗市场的需求越来约大,催生了大量义齿生产企业以及对口腔医学技术人才的大量需求。随着口腔工艺技术方法的不断完善,新材料的开发应用,新设备的出现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制作研究面临一体化,使得行业对口腔医学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以及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经过短期培训就上岗的人员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培养的应用性技能人才是深受企业欢迎,人才需求很大。

2.应尽快建设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

工学结合的理实一体化课程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训结合成一体,专业教学与生产实践相融合的课程设置方式,它的核心特征是“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建立职业认同感相结合;理论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符合职业能力发展规律与遵循技术、社会规范相结合;学校教育与企业实践相结合”。创建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学生通过对生产任务、过程和环境所进行的整体化感受和反思,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统一,有利于对专业技能的熟练掌握和有效应用。

3.校企合作办学,职业技能教育紧跟行业发展

更加注重校企合作办学,在产学研方面要积极探索,建立了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吸纳社会、行业和企业的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进入教学过程。在专业设置、培养方案、教学运行等方面参与并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进一步加快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建设,实现学校与社会的结合,师生与劳动者的结合,教学和生产实际的结合,构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符合学校实际的、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

4.注重综合素质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增强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该专业的认可度。大学阶段是专业认同形成的关键时期,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认同度,高校和企业都必须肩负起责任来。高校在宣传教育方面,要把该行业的广阔前景告知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学生认同感不断提升。学校应加强医学人文教育、加强学生岗位适应能力培养、培养脚踏实地及循序渐进的工作精神、提高工作的责任心及工作的积极性。学生在校期间,帮助学生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以理智、现实、平和的心态走向工作岗位。毕业前,结合学生普遍关心的问题和思想的热点组织一系列的讲座和报告会,邀请用人单位和成功就业的校友来校交流,从宏观和个人的角度促使即将毕业的学生形成“职业道德情感—岗位成才—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观。同时,学校和企业要充分利用实习期来锻炼学生适应工作岗位,学校要依照企业的要求制订实习规章,使学生感到工作和实习没什么区别,尽快帮助学生熟悉所从事的职业环境和职业职责。

参考文献:

[1]程睿波,张颖,陶薇.辽宁省中年和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调查分析[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刘振兴,吕佳,曹建波.胶东农村中老年人缺牙及修复情况初步调查.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3]齐小秋.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口腔溃疡中医认为是脏腑机能失调而导致的或实火 、 或虚火 、 或湿热上攻所致口腔黏膜的溃烂 , 通过中医的辨证治疗 , 均可取得满意疗效 口腔溃疡时一种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黏膜局 限性溃疡损伤 , 以舌或口腔黏膜的唇 、 颊 、 软腭 、 齿龈等处 的黏膜多见 , 单个或多个发生 , 大小不等 , 其形状多为圆形 或椭圆形 , 表面覆盖假膜 , 中央凹陷 , 边缘清楚 , 周围黏膜 红肿 , 溃疡处疼痛明显 。故有人把口腔溃疡的特点总结为反 复发作 , 不定位 , 局部表现为 “ 红 、 黄 、 凹 、 痛 总结是由脏腑积热上攻 ; 或气虚或阴虚虚火上泛 ; 或 脾胃虚弱 , 湿滞中焦 , 郁而化热上蒸所致 1病因病机 本病最早见于 《 内经 》 , 《 素问 ·气厥论 》 曰 :“ 膀胱 移热于小肠 , 膈肠不便 , 上为口糜 ”(1) 上焦火盛 :口疮红肿疼痛 , 起病急骤 , 常伴有口 鼻气热 , 烦躁目赤 , 大便秘结 , 小便黄赤 , 舌质红 , 苔黄 , 脉盛 。治法 :清热泻火 。方药 :凉膈散 (山栀子 、 黄 芩 、 薄荷 、 枳壳 、 大黄 、 芒硝 ) (2) 心火炽盛 :口糜肿痛较 甚 , 口角生疮 , 夜难安卧 , 小便涩痛 , 舌红 , 脉数 。 治法 :清泻心火 。方药 :导赤散合六一散 (生地 、 甘草 、 木通 、 竹叶 、 滑石 ) (3) 胃火上攻 :口疮红肿疼痛 , 胃脘灼热 泛酸 , 饥嘈不适 , 口臭便秘 , 舌红 , 苔黄厚 , 脉滑数 。治 法 :清胃泻火 。方药 :玉女煎 (生石膏 、 熟地 、 知母 、 牛 膝 、 麦冬 ) 。 (4) 脾胃虚弱 , 湿郁化热 :口臭反复发作 , 缠 绵难愈 , 常伴有神疲乏力 , 口淡无味 , 食少纳呆 , 渴不欲 饮 , 大便粘滞不爽 , 舌质淡 , 苔腻 , 脉濡弱 。 治法 :清热化 湿 , 健脾和胃 。 方药 :甘草泻心汤 (生甘草 、 黄芩 、 黄连 、 人参 、 干姜 、 半夏 、 大枣 ) 。 (5) 阴虚火旺 :口疮时作 , 色  白不红 , 疼痛不甚 , 伴有腰膝酸软 , 脑鸣耳鸣 , 心中懊恼 , 五心烦热 , 大便干结 , 舌红 , 苔少 , 脉细数 。治法 :滋阴降 火 。 方药 :少阴甘桔汤合知柏地黄丸 (桔梗 、 甘草 、 川芎 、 黄芩 、 陈皮 、 玄参 、 柴胡 、 羌活 、 升麻 、 葱白 、 熟地 、 山萸 肉 、 山药 、 泽泻 、 丹皮 、 茯苓 、 知母 、 黄柏 ) 。 《外用疗法》典型病例 黄某 , 女 , 51岁 , 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2年余 。 常伴有 食少纳呆 , 神疲乏力 , 头身困重 , 胃脘嘈杂不适 , 每遇劳 累过度或情志不遂则口疮加重 , 舌淡 , 苔白腻 , 脉弱 。西 药叠进 , 而难求速愈 , 甚为苦恼 ,后诊为 “ 脾胃虚弱 , 湿郁化热 ” 型口疮 , 治以甘草泻心汤加 味 , 药用 :生甘草 20g 、 人参 10g 、 黄连 10g 、 黄芩 10g 、 干 姜 10g 、 半夏 10g 、 乳香 15g 、 滑石 (包 ) 20g 、 大枣 5个 , 水煎两次取汁 500ml , 日 1剂 , 早晚各 1次口服 , 外用赴宴 散涂疮上 。 治疗 7天 , 口腔溃疡疼痛消失 , 溃疡面渐趋平 复 , 又治 1周 , 口腔溃疡完全愈合 , 胃脘嘈杂消失 , 饮食 增加 , 之后上方加减治疗 2个月以兹巩固 , 跟踪 1年未见 复发 。 此方以苦甘之品健脾和胃 , 清热化湿 ; 佐辛淡以增 加去湿之力 , 加乳香者 , 以其生肌定痛之功 , 使溃疡速愈 , 故而终获全效 。沈金 鳌在 《 杂病源流犀烛 》 中把本病的病因病机总结更为切当 :“ 脏腑积热则口糜 , 口糜者 , 口疮糜烂也 , 心热亦口糜 , 疮 口色红 , 肺热亦口糜 , 疮口色白 , 膀胱移热于小肠 , 亦 , 口糜 , 心脾有热亦口糜 , 三焦火盛亦口糜 , 中焦气虚 , 虚 火上泛 , 亦口糜 , 阴虚火旺 , 亦口糜 ”口腔溃疡中医治疗,虽然说口腔溃疡偶然发作 , 很多时候不会引起病人的重视 , 殊不知此时身体机能已然出现下降,早诊断早治疗。[玫瑰]传递健康!传播❤️❤️爱

医学杂志半月刊是不是很烂

不烂。中国美容医学杂志是是统计源核心,杂志质量还是不错的,核心期刊相比普刊来说,投稿会有一定的难度。被评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和国内外各重要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好投吗介绍如下: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不好投。

该杂志属于北大核心期刊。论文里面必须有干货才能发表,核心期刊一般审稿时间长,审核稿件严格,需要经过2-4次修改。

比较好投的医学类杂志有:

1、《实用医学杂志》

《实用医学杂志》(CN:44-1193/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实用医学杂志》以临床实用为基础,提高与普及相结合,主要报道全国各地各级临床医生及医学科研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实用性较强的临床经验、医学新技术、新动态等。

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办刊宗旨显加强医院感染控制,提高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水平,在全国医院感染管理、消毒来菌、抗生系使用等工作中起导向作用。

3、《国际眼科杂志》

《国际眼科杂志》(CN:61-1419/R)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国际眼科杂志》为一综合性眼科专业学术期刊,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包括眼科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及相关学科研究论文。

4、《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半月刊)创刊于1989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编辑出版的部级综合性医学科技期刊(旬刊),是中国科技优秀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CSCD期刊。

本刊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王陇德副部长担任名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主任张阳德教授担任主编,面向全国公开发行。

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以及医学相关学科的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论文以及医学信息、动态方面的文章。设有论著、综述、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学术交流、病例报告等专栏。

5、《按摩与康复医学》

《按摩与康复医学》:ISSN:1008-1879,是康复医学期刊中很热门,也很不错的一本期刊,半月刊,审稿周期短,出刊速度快。

《按摩与康复医学》创刊于1985年,曾用名《按摩与导引》,是由广东省中医药局主管,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广东省中医药工程技术研究院)主办的医学科技期刊。

报刊名称: 中国医药指南 邮发代号: 82-226 国内统一刊号:CN11-4856/R国际标准刊号:ISSN1671-8194发报刊局: 北京 刊期: 月刊 出版日期: 当月01 定价: ¥ 说明:该杂志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医学基金会主办的国家及全国性学术类综合医学期刊。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单位: 中国医学基金会 编辑单位: 《中国医药指南》编辑部 社 长: 朱世增 主 编: 郑浩彬 主 任: 何佳颐 地 址: 北京朝阳区东三环中路55号富力城双子座B座902室 邮政编码: 100022 电 话: 传 真: 电子邮件: 晋级发表论文不知道有没有必须是核心期刊的要求?

宫颈癌宫颈癌诊断论文

中外医学家联合研制出了一项可在两个半小时左右快速筛查宫颈癌的技术。9月22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国《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杂志,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这项名为HPV快速筛查法(careHPV)的技术与现在普遍使用的两种宫颈癌检测法相比,能够更加快速而准确地捕捉到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导致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该研究项目临床试验的负责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乔友林教授说:“临床检测结果显示,这项技术的假阴性率为10%,假阳性率为16%,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使用的杂交捕获二代(HC2)技术,比较令人满意。” 在美国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资助下,流行病学家乔友林和他的研究团队与美国卫生科技推广研究所(PATH)和德国凯杰公司(QIAGEN)合作,历经5年,研究成功了这项筛查技术。 与目前通常使用的巴氏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技术相比,HPV快速检测技术实验设施简单,操作容易。乔友林说:“乡村卫生员经过基本训练,就能很好地掌握这个技术,而且,可以在没有水电的情况下操作。”他率领研究团队在山西襄垣县和武乡县,采用三种方法——HPV快速筛查法(careHPV),醋酸染色后观察(VIA)法,以及杂交捕获二代技术检测(HC2)法对2388名30-54岁妇女进行了对比检测。 结果表明,HPV快速筛查技术,识别宫颈癌与高度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大大优于醋酸染色后观察法,并与杂交捕获二代技术的检测准确度相差不大。 这项技术在中国应用获得成功,改写了宫颈癌生化检测技术的历史。“它的准确度与杂交捕获二代(HC2)技术相差甚小,但费用却比它少10倍,”乔友林说。 作为一种面向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宫颈癌预防的实用方法,HPV快速筛查技术拥有广阔的前景。 HPV病毒几乎在所有子宫颈癌病例中都存在,是引发子宫颈癌的元凶。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子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威胁妇女健康的第二杀手。全球每年大约有47万妇女罹患宫颈癌,中国约有10万,其中70%是农村妇女。著名艺人梅艳芳和李媛媛,都不幸死于这一疾病。 自巴氏涂片1941年问世以来,宫颈癌早期病变检出率增加,全球宫颈癌发病率下降了80%。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广泛推行该技术却比较困难。 乔友林说,“首先,它需要建立高标准的细胞学检查系统,以及培养训练有素、能准确阅读巴氏涂片的细胞学技术人员,这两方面所需的费用都相当可观。”另外,巴氏涂片的敏感度并不令人满意,假阴性率约可高达40%。 从理论上讲,液基细胞学加杂交捕获二代的HPV检测技术是最佳检测方法,其假阴性率为2%,假阳率为15%。“唯一的问题是,做一次这样的检测需要花费500多元人民币,即便是对大城市的工薪阶层妇女也太高了。它只适合深圳等高收入城市,”乔友林说。目前,醋酸染色观察法是贫困地区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模式。这个检测只需要10元人民币,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他说,“如果妇科医生不熟练,或没有接受良好的培训,肉眼观察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率可以高达40%和20%。” 尽管国际上研究开发的预防宫颈癌的疫苗已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获准上市,但是,疫苗只能预防70%左右的宫颈癌,而且对已经感染HPV病毒的妇女不起作用。 因此,HPV病毒的检测对防治宫颈癌仍然至关重要。研究出经济、准确、安全、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也因此成为学术界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妇女一生中能做一次,作到早诊早治疗,那么,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望下降三分之一,”美国卫生科技推广研究所的约翰·瑟拉斯(John Sellors)博士说。

HC2 PHV DNA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帮助发现真正能引起宫颈高度病变的HPV感染,而不是单纯检测病毒及非临床相关的HPV感染,即检测宫颈病变,而非病毒。现已成为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大规模筛查)。经临床验证的、敏感的、可靠的检测技术,有效预测宫颈癌发生的风险,最大限度保护妇女健康,已成为临床HPV检测领域的金标准。

- 一、宫颈癌的症状 原位癌及早期浸润癌常无任何症状,多在普查中发现。子宫颈癌的主要症状是阴道流血、阴道分泌物增多和疼痛等。其表现的形式和程度与子宫颈癌病变的早晚及病理类型有一定的关系。 (一)阴道分泌物增多 大多数宫颈癌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阴道分泌物增多。初期由于癌的存在刺激宫颈腺体分泌功能亢进,产生粘液样白带,随着癌瘤的发展,癌组织坏死脱落及继发感染,白带变混浊,如淘米水样或脓样带血,具有特殊的恶臭。 (二)阴道不规则流血 早期表现为少量血性白带及接触性阴道流血,病人常因性交或排便后有少量阴道流血前来就诊。对绝经后出现阴道流血者,应注意寻找原因。宫颈癌阴道流血往往极不规则,一般是先少后多,时多时少。菜花型出血早,量亦多,晚期癌肿侵蚀大血管后,可引起致命的大量阴道流血。由于长期的反复出血,患者常常继发贫血。 (三)疼痛 为晚期宫颈癌的症状。产生疼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盆腔神经受到癌肿浸润或压迫。若闭孔神经、骶神经、大血管或骨盆壁受累时,可引起严重的疼痛,有时向下肢放射。其他致痛原因为:宫颈管内被癌瘤阻塞,宫腔内分泌物引流不畅或形成宫腔积脓时,出现下腹部疼痛;癌肿侵犯宫旁组织,输尿管受到压迫或浸润时,可引起输尿管或肾盂输尿管积水,产生胀痛或痉挛性下腹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癌肿压迫髂淋巴、髂血管使回流受阻时,可出现下肢肿胀和疼痛。 (四)其他症状 晚期宫颈癌侵犯膀胱时,可引起尿频、尿痛或血尿,甚至发生膀胱阴道瘘。如两侧输尿管受压阻塞,则可引起尿闭及尿毒症,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癌肿向后蔓延压迫或侵犯直肠时,常有里急后重、便血或排便困难,甚至形成直肠阴道瘘。晚期癌肿由于长期消耗可出现恶病质。 二、宫颈癌的体征及检查 早期宫颈癌局部肉眼观察不能识别,多数仅有不同程度的糜烂或轻微的接触性出血,甚至有的宫颈外观光滑。对可疑的或临床已能辨认的宫颈癌患者,应进行仔细的妇科检查及必要的全身查体,以便及早做出诊断和查清癌瘤生长类型和范围。 (一)妇科检查 1.外阴视诊 注意外阴部有无癌瘤。晚期病人偶有外阴部转移。此外,子宫颈和外阴癌还可同时存在。 2.窥器检查 对有阴道反复出血者,先行指诊,初步了解病变范围后再轻柔地放入窥器检查,以免碰伤癌组织而引起大出血。窥视主要目的是了解宫颈形态,如疑为癌瘤,了解其类型、大小、累及宫颈及阴道的范围,必要时局部涂以3%的复方碘液辅助检查。 早期子宫颈癌局部改变不明显,应行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有人提出两种试验方法辅助检查:①组织脆性试验:以直径2mm的探针头轻轻按压宫颈可疑区域,并在宫颈表面慢慢滑动,如轻压即可插入宫颈组织,表示此处组织脆,可能为癌组织,取活检证实;②组织弹性试验:由于癌组织的弹性减退或消失,当用压舌板或长镊子的倒头轻压宫颈表面时,如为癌组织则感觉坚硬,质脆而易出血。正常组织的弹性好,压过后很快即恢复原有的形状及色泽。 3.阴道指诊 以食指自阴道口向内触摸全部阴道壁、宫颈表面及宫颈管部,注意质地、癌瘤范围及指套有无带血等。 4.双合诊 除能了解子宫颈的病变外,还可了解子宫大小、质地、活动度以及两侧附件和宫旁有无肿块、增厚和压痛。 5.三合诊 注意直肠前壁是否光滑,阴道后壁的弹性,宫颈管的粗细和硬度,宫颈旁主韧带及骶韧带有无增厚、变硬、弹性消失和结节感,以及盆壁有无癌肿浸润、转移肿大的淋巴结等。三合诊检查是确定宫颈癌床分期不可缺少的步骤。 (二)全身检查 对宫颈癌病人进行全身查体是必要的,不仅可以了解有无远处转移的病灶,而且为制定治疗方提供依据。晚期病人查体时,应注意髂窝、腹股沟及锁骨上淋巴结有无肿大,肾脏能否触及,肾区有无叩击痛等。 (三)其他辅助检查 为进一步了解癌瘤扩散、转移的部位和范围,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某些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胸部透视或摄片、膀胱镜、直肠镜、静脉肾盂造影、淋巴造影及同位素肾图检查等。活体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子 宫颈癌的最可靠的依据,无论癌瘤早晚都必须通过活检确定诊断。因为有些宫颈病变酷似阿米巴宫颈炎,若非活检难以确诊。再者组织切片检查还可得癌变类别及其分化程度。 三、宫颈癌的主要扩散途径 为直接蔓延和淋巴转移,少数经血循环转移。 (一)直接蔓延 是最常见的扩展形式。癌瘤可直接蔓延或循淋巴管浸润而侵犯邻近的组织和器官。 1.向外向下浸润至阴道穹窿及阴道壁因前穹窿较浅,故前阴道壁常常较后壁受侵为早。有时阴道壁的浸润呈间隔状,癌细胞可沿阴道粘膜下的淋巴组织播散,在离宫颈较远处出现孤立的转移灶。 2.癌瘤向两侧蔓延至宫旁和盆壁组织由于宫旁组织疏松,淋巴管极丰富,癌瘤一旦穿破宫颈肌膜,即可沿宫旁迅速扩散,累及主韧带、骶韧带,甚至盆壁组织。当输尿管受到浸润或压迫造成梗阻时,可引起肾盂输尿管积水。 3.癌瘤自颈管内向上侵犯可蔓延至宫体颈管型发生的机会较多。 4.邻近器官的侵犯晚期宫颈癌向前可侵犯膀胱,向后可侵及直肠。由于膀胱与宫颈较直肠与宫颈的关系更加密切,往往先穿过阴道前壁侵犯膀胱,再向后穿破阴道直肠隔,累及直肠。但侵犯直肠较少见。 (二)淋巴转移 是宫颈癌最重要的转移途径。一般是沿宫颈旁淋巴管先转移至闭孔、髂内及髂外等区域淋巴结,而后再转移至髂总、骶前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晚期患者可远处转移至锁骨上淋巴结或深浅腹股沟淋巴结。 Henr ikson将官颈癌淋巴转移分为两大组:①一级组:包括宫旁淋巴结、宫颈旁(输尿管)淋巴结、闭孔淋巴结、髂内淋巴结、髂外淋巴结和骶淋巴结;②二级组:包括髂总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及主动脉旁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的发生率随临床期别而增加,但各作者报告的淋巴转移率相差颇大。国内上海、北京等地报道Ⅰ期淋巴结转移率为~%,Ⅱ期转移率为35~42%。1980年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七个医院统计1376例宫颈癌手术切除标本检查所见,I期74/638例,淋巴结转移率为%,Ⅱ期237/711例,淋巴结转移率为%。国外有人综合手术及尸解资料,各期淋巴转移率为:Ⅰ期(104/645),占16%;Ⅱ期(87/282),占31%;Ⅲ期(61/101),占60%;Ⅳ期(12/16),占75%。 临床及病理证实,也有的病例很早即出现淋巴结转移,而另一些病例很晚都无盆腔淋巴转移,这种差异可能与淋巴本身的免疫作用有关。山东医科大学病理科曾对462例宫颈癌术后存活5年以上的盆腔淋巴结进行镜下形态的观察,发现淋巴细胞优势型转移率为%,生发中心优势型转移率为%,淋巴细胞削减型转移率为%。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功能片段,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是决定一切生物物种最基本的因子;下面是我整理了基因检测技术论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病毒基因的检测

【关键词】 病毒基因 检测

一 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测定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脏损害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急、慢性传染病,严重者可 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在我国,乙肝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主要传染病。

【 参考值】

阴性 (Taqman荧光定量PCR技术)

【临床意义】

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是HBV有活性复制能力及具传染性的确切标志。

2.可定量检测HBV-DNA含量,为临床病情判断、疗效观察提供信息。

的出现先于其他血清学指标(如HBsAg),可早期诊断HBV感染。

4.正常人HBV-DNA为阴性。当HBV-DNA为101~104拷贝/ml时,表明病毒复制水平低,传染性较弱;而当 HBV-DNA>104拷贝/ml时,表明病毒复制水平高,传染性强。

含量测定可为临床药物选择提供依据。

【注意事项】

1.标本可用血清或血浆,避免肝素抗凝,避免反复冻融。

2.标本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

3.溶血、高胆红素标本影响检测结果。

二 其他病毒DNA测定

(一)人乳头瘤病毒DNA(HPV-DNA)检查

人乳头瘤病毒是一种小的双链DNA病毒,根据核酸相关性分型已发现70余型。该病毒可以感染人的皮肤和黏摸上皮细胞,诱发细胞增生,产生乳头瘤样病变。

【参考值】

阴性 (多重核酸荧光定量PCR技术)

【临床意义】

难以用传统的病毒培养及血清学技术检测,目前主要采用分子生物技术检测HPV-DNA,灵敏度高。

2.可对尿道、阴道、宫颈脱落细胞进行人乳头瘤病毒的检测及分型,判断体内HPV感染状况。

6和11型与尖锐湿疣、喉头鳞状上皮乳头状瘤发生有关;HPV 16、18、31、32型等与宫颈癌发生相关。因此,可用于对HPV高危亚型的诊断,对尖锐湿疣、宫颈癌等疾病的诊断与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检测可用于考核疗效与预后。

【注意事项】

1.用无菌拭子取尿道、阴道、宫颈分泌物于无菌试管或无菌瓶中。

2.标本采集应严格按无菌操作,避免污染。并及时送检。

(二)人类巨细胞病毒DNA(HCMV-DNA)检查

HCMV是疱疹病毒科成员,人类普遍易感,多为隐性或潜伏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缺陷或抑制情况下,可发生成人HCMV感染,常呈弥漫性病变,严重者甚至死亡。

【参考值】

阴性 (荧光探针杂交PCR技术)

【临床意义】

1.用于临床HCMV感染的快速诊断。

2.用于临床免疫抑制 治疗过程中体内HCMV感染的快速诊断与疗效监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等患者HCMV感染的诊断与疗效监测。

技术检测HCMV的敏感性高,且HCMV-DNA的出现早于临床症状或血清学标记物的出现,可早期诊断 HCMV感染。

4.妊娠早期感染HCMV可引起胎儿先天畸形,产前检测HCMV-DNA有利于优生优育。

5.连续监测巨细胞病毒的含量变化可了解病毒的复制状况,从而为疾病的早期诊断与药物疗效提供直接的病原学依据。

【注意事项】

采用EDTA抗凝全血或脑脊液标本,采集后及时送检。

(三)单纯疱疹病毒DNA(simplex herpes virus, HSV-DNA)

单纯疱疹病毒是一种有囊膜的双股DNA病毒,分为I型和II型。近年来,HSV是性传播疾病、病毒性脑炎等疾病的重要病原体。

【参考值】

阴性 (荧光探针PCR技术)

【临床意义】

1.用于检测人血清样本或体液样本中的单纯疱疹病毒并可同时分型,辅助诊断HSV感染性疾病。

I型感染主要引起口唇疱疹、疱疹性结膜炎、脑炎和皮肤性疱疹,HSV II型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 HSV-DNA检测可辅助诊断上述疾病,并可用于考核疗效与预后。 【注意事项】

1.血清用无菌注射针头抽取静脉血2ml于无菌肝功管中。

2.分泌物用无菌棉拭子采集标本,女性取宫颈或阴道分泌物,男性取精液或前列腺液,将取样后的棉拭子放入无菌试管或无菌瓶中。

3.脑脊液抽取脑脊液于无菌玻璃瓶中。

(四)EB病毒DNA(EB virus,EBV-DNA)

EBV属于丫疱疹病毒科,主要经涎液传播,PCR技术可灵敏地检测出标本中的EBV-DNA,满足临床诊断、 治疗需要。

【 参考值】

阴性 (荧光探针杂交PCR技术)

【临床意义】

1.可快速检测血液、脑脊液、组织、尿液中的EB病毒,为EB病毒感染提供直接证据。

病毒临床上与鼻咽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霍奇金病等的发病密切相关。

【注意事项】

1.检测标本可采用EDTA抗凝全血、脑脊液、咽拭子、尿液、病变组织等。

2.标本采集时严格按无菌操作,并及时送检。

三 RNA病毒测定

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检测

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单链正股RNA病毒,引起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多因输血或血制品而引起,在输血者中还存在无症状的HCV携带者。

【参考值】

阴性(RT-PCR,荧光定量PCR技术)

【临床意义】

1.有助于HCV感染的早期诊断。

阳性提示HCV复制活跃,传染性强。

转阴提示HCV复制受抑,预后较好。

4.连续观察HCV-RNA,结合抗-HCV的动态变化,可作为丙肝的预后判断和干扰素等药物疗效的评价指标。

【注意事项】

1.标本可用血清或血浆,用无菌注射针头抽取静脉血2~3ml于无菌肝功管或EDTA抗凝管中送检。避免肝素抗凝,避免反复冻融。

2.标本室温放置不超过4小时。

3.溶血、高胆红素标本影响检测结果。

参 考 文 献

[1]杨振,祁自柏,李河民.病毒基因检测技术的 发展趋势. 《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6年01期.

[2]徐丽.利用基因工程进行PHB相关基因的克隆和烟草转化[D].山东师范大学,2000年.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基因检测技术论文

宫颈癌疾病论文

中外医学家联合研制出了一项可在两个半小时左右快速筛查宫颈癌的技术。9月22日出版的最新一期英国《柳叶刀—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杂志,发表了这项研究成果。 这项名为HPV快速筛查法(careHPV)的技术与现在普遍使用的两种宫颈癌检测法相比,能够更加快速而准确地捕捉到由人乳头状瘤病毒(HPV)导致的宫颈癌及癌前病变。 该研究项目临床试验的负责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乔友林教授说:“临床检测结果显示,这项技术的假阴性率为10%,假阳性率为16%,接近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使用的杂交捕获二代(HC2)技术,比较令人满意。” 在美国比尔/梅林达?盖茨基金会的资助下,流行病学家乔友林和他的研究团队与美国卫生科技推广研究所(PATH)和德国凯杰公司(QIAGEN)合作,历经5年,研究成功了这项筛查技术。 与目前通常使用的巴氏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技术相比,HPV快速检测技术实验设施简单,操作容易。乔友林说:“乡村卫生员经过基本训练,就能很好地掌握这个技术,而且,可以在没有水电的情况下操作。”他率领研究团队在山西襄垣县和武乡县,采用三种方法——HPV快速筛查法(careHPV),醋酸染色后观察(VIA)法,以及杂交捕获二代技术检测(HC2)法对2388名30-54岁妇女进行了对比检测。 结果表明,HPV快速筛查技术,识别宫颈癌与高度病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都大大优于醋酸染色后观察法,并与杂交捕获二代技术的检测准确度相差不大。 这项技术在中国应用获得成功,改写了宫颈癌生化检测技术的历史。“它的准确度与杂交捕获二代(HC2)技术相差甚小,但费用却比它少10倍,”乔友林说。 作为一种面向低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宫颈癌预防的实用方法,HPV快速筛查技术拥有广阔的前景。 HPV病毒几乎在所有子宫颈癌病例中都存在,是引发子宫颈癌的元凶。在妇科恶性肿瘤中,子宫颈癌是仅次于乳腺癌的威胁妇女健康的第二杀手。全球每年大约有47万妇女罹患宫颈癌,中国约有10万,其中70%是农村妇女。著名艺人梅艳芳和李媛媛,都不幸死于这一疾病。 自巴氏涂片1941年问世以来,宫颈癌早期病变检出率增加,全球宫颈癌发病率下降了80%。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广泛推行该技术却比较困难。 乔友林说,“首先,它需要建立高标准的细胞学检查系统,以及培养训练有素、能准确阅读巴氏涂片的细胞学技术人员,这两方面所需的费用都相当可观。”另外,巴氏涂片的敏感度并不令人满意,假阴性率约可高达40%。 从理论上讲,液基细胞学加杂交捕获二代的HPV检测技术是最佳检测方法,其假阴性率为2%,假阳率为15%。“唯一的问题是,做一次这样的检测需要花费500多元人民币,即便是对大城市的工薪阶层妇女也太高了。它只适合深圳等高收入城市,”乔友林说。目前,醋酸染色观察法是贫困地区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模式。这个检测只需要10元人民币,但效果不尽如人意。他说,“如果妇科医生不熟练,或没有接受良好的培训,肉眼观察的假阴性和假阳性率可以高达40%和20%。” 尽管国际上研究开发的预防宫颈癌的疫苗已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获准上市,但是,疫苗只能预防70%左右的宫颈癌,而且对已经感染HPV病毒的妇女不起作用。 因此,HPV病毒的检测对防治宫颈癌仍然至关重要。研究出经济、准确、安全、有效的宫颈癌筛查方法也因此成为学术界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如果妇女一生中能做一次,作到早诊早治疗,那么,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望下降三分之一,”美国卫生科技推广研究所的约翰·瑟拉斯(John Sellors)博士说。

所谓HC2 HPV,就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的宫颈癌初筛方法,用于中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宫颈癌的二级预防。这一结论来自题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DNA检测作为宫颈癌初筛方法的有效性研究——中国以人群为基础的17个筛查研究综合分析》的论文。该论文近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作者是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室赵方辉博士等。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所对该文章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认可。长期以来,国内外学术界对于采用细胞学涂片或HPV DNA检查作为宫颈癌的初筛手段存在争论。在欧洲临床实践中,不提倡对35岁以下妇女进行HPV筛查,原因之一是过度诊断,即将健康人群误判为宫颈癌或癌前病变。据介绍,该研究汇总了近10年来在中国9个不同省份开展的17个宫颈癌筛查方法的横断面研究,涉及15岁~59岁的3万多名妇女,对其所接受的醋酸碘染色、液基细胞学、HPV检测等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方法的准确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醋酸碘染色及液基细胞学方法在不同研究间准确性差异大,可重复性低。采用高危型HPV检测,对于筛查宫颈上皮细胞中度、重度及以上病变患者灵敏度高达,特异度为,优于上述两种方法。此外,在小于35岁的年轻妇女中,使用高危型HPV检测,其特异度高于35岁及35岁以上人群。如果将高危型HPV检测的阳性判断值从不小于1皮克/毫升提高到大于10皮克/毫升,可使检测结果特异度提高至。该论文的责任作者、世界卫生组织癌症防治专家组成员、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研究所流行病室主任乔友林教授指出,上述研究以大量、可靠的数据证明了使用高危型HPV DNA检测方法进行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筛查是有效和可行的。同时证实,提高病毒阳性判断值可有效降低过度诊断的风险。据介绍,目前我国高危型HPV在城市与农村人口中的感染率分别为和,的宫颈癌由高危型HPV感染引起。乔友林表示,推广HPV检测技术,可最大限度发现HPV感染且具有患癌风险的患者,缩短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宫颈癌防治方面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编者按:本文全文转载自11月23日《健康报》,权威人士充分肯定了HPV检测做为宫颈癌初筛是有效可行的。据了解,目前赣南地区能做此项(HC2-HPV)检测的是赣州市人民医院分院。赣南知名妇产科专家、赣州市妇产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建中教授表示,对于成年女性来说,每年定期到医院做一次妇科体检非常重要。3-5年要查一次HC2宫颈癌检测。及早发现癌前病变,及时得到治疗,让赣南妇女远离宫颈癌。

HC2 PHV DNA检测系统,可以有效帮助发现真正能引起宫颈高度病变的HPV感染,而不是单纯检测病毒及非临床相关的HPV感染,即检测宫颈病变,而非病毒。现已成为宫颈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尤其是大规模筛查)。经临床验证的、敏感的、可靠的检测技术,有效预测宫颈癌发生的风险,最大限度保护妇女健康,已成为临床HPV检测领域的金标准。

.....我也有兴趣知道,不过ls的是通讯嘛,没有详细介绍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