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淡吃...素不素也须"清淡"
◎佛教认为「食」有九种佛教把食定义为牵引、长养、持续。食不只是维持生命现象的重要元素,也是牵引众生死后再轮回的最主要力量,更是智者觉者圆满生命层次、解脱生死轮回的动力。因此,佛教认为个人如何取食,将决定其心灵位阶。佛教认为「食」有九种,其中包括四种世间食及五种出世间食。至于四种世间食系指「段食」、「触食」、「思食」、「识食」,而五种出世间食则是指「禅悦食」、「法喜食」、「愿食」、「念食」、「解脱食」。现代营养学上所谓的饮食,则为佛教世间食中所指的「段食」,可见佛教的饮食观实在是十分博大精深。◎何谓「世间食」与「出世间食」大多数人并不明白何谓世间食与出世间食,此处所指的「世」是时间、迁流的意思,而「间」则是指空间、间隔的涵意。总括而言,「世间」即为毁坏、世俗、凡俗的意思,指被烦恼缠缚、不美满的一切万象和世界。反之,能够令人解脱烦恼痛苦或生死轮回的,也就是所谓的「出世间食」。令人特别注意的是,佛教所谓的「九食」之中,除了「段食」是物质食品之外,其余八种则全数为与心灵层面相关的精神食品,而在佛教的观点中,物质食品只能增益身体,精神粮食则不仅能升华心灵,更能帮助物质食品的消化,提高其效能,由此可知佛教对于精神食品的重视,显然远远超越物质食品。●四种世间食佛教将「段食」、「触食」、「思食」、「识食」等四种归类为世间食。「段食」即以香、味、触为体的饮食,可以资益肉身,如米、面、菜、水、果实等物质,分分段段故称段食。「触食」即精神主体透过感觉器官接触外境所产生的意识作用,可以长养感觉、意志或肉体。如接触柔软美好的境相或益智书籍,可以令人愉悦和奋发向上。「思食」即意志作用,期望自己所好者能够存在。如灾难发生时,求生意志强的,存活的机率高。「识食」指精神主体,依前三食之势力,产生思想、语言、行为三业,凡是造业(作用)必有果报(反作用),形成死后转世轮回的力量,维持身命的连续流转。●五种出世间食至于佛教认为能让人度脱烦恼痛苦或生死轮回的出世间食则有五种,包括「禅悦食」、「法喜食」、「愿食」、「念食」、「解脱食」等。「禅悦食」是修行人澄心静虑,资益心神,得禅定之乐。「法喜食」是修行人听经闻法,得知人生宇宙的道理,心生欢喜,善根增长,智能大开。「愿食」是修行人发大愿,利益众生,断烦恼,证悟真理,以愿持身,常修清净行。「念食」是修行人正念分明,忆持善法,信受奉行,心不颠倒妄想,不分别计较,不攀缘执着,得以超越烦恼。「解脱食」是修行人实践解脱圣道,断烦恼业缚,不受生死逼迫之苦。◎修行者饮食清净的五种方法古时候医学和营养学都不发达,因此佛教对于物质食品(段食)的观念,都偏重于处理食品的方法和用食的心态,以帮助修行为原则。出家修行者用食必须清净无过,以现代语言来说,就是保持食品的卫生和养分,清净的方法共有五种,很合乎现代的卫生观念:方法一、「火净食」:应该火煮的食品,必须以火如法煮熟才吃(以免留有寄生虫或现代的农药)。方法二、「刀净食」:应该除去皮和核的果实,必须以刀去之才吃(以免留下脏物和现代的农药)。方法三、「爪净食」:应该以手除去皮壳的果物,必须以手去之才吃(以免留下脏物和现代的农药)。方法四、「蔫(枯)干净食」:取果物已蔫干而不能做种子者食之(以免可做种子的果物发芽或发霉有毒)。方法五、「鸟啄净食」:取鸟啄残之物而食之(鸟啄之物必无毒)。◎乞食破邪 正命自活的出家饮食哲学修头陀(少欲知足)行的出家人常乞食,据说能破四种邪命,以正命生活。正命是以正道的方法或(在家人的正当)职业来维生,邪命是以邪曲的方法或(在家人的不正当)职业来维生。邪命可分为下列四种谋生方式:下口食:种植田园,调和汤药,以求衣食(印度或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出家人以乞食维生,乞得什么就吃什么,乞不到食物就不吃,故有此项规定,以免增长贪欲。此戒不合中国的民情风俗,故唐朝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倡导力行苦修,不图口腹之欲。两者立意不同,不可混为一谈)。仰口食:仰观星宿风雨,以术数之学求衣食(修行在修心,不求外力,以免怪力乱神)。方口食:曲媚权门,阿谀富豪,以求衣食(不钻营逢迎,不结交权贵,亦即远离金权,以免贪慢)。维口食:研习咒术,卜算吉凶,以求衣食(以免迷信、妖言惑众)。◎修头陀行的五食戒律修头陀行的出家人,在吃的方面有五种戒律:常乞食:每日上午出外乞食,既可因乞食而接触民众,得以教化民众,还可以因乞食而接触各式各样的民众,得以修忍辱与平常心,更可以因乞食而免得自己烹煮增长贪婪。乞食一举三得,功德甚大。次第乞食:每日只能次第乞食七户人家,不可专挑富有或乐善好施的人家,以增长平等心;同时乞得什么就吃什么,乞不到也不能到第八家乞食,以免贪心生起。一钵食:依自己食量的多寡,而决定钵的大小。一天只能吃一钵,以免过量,符合「只吃七分饱」的现代卫生原则。一座食:每次吃饭,坐下来后就不可以再起身拿食物,以免贪多无厌。过午不食:中午之前必须开始进食,直至吃完。过了中午,只能喝白开水,连流质也不可喝。◎「调食」对佛教「坐禅」之重要性隋朝天台智者大师在《小止观》中,提到「调食」对于「坐禅」的重要性:「夫食之为法,本欲资身进道。食若过饱则气急身满,百脉不通,令心闭塞,坐念不安;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此二皆非得定之道。若食秽触之物,令人心识昏迷;若食不宜之物,则动宿病,使四大违反。此为修定之初,须深慎之也。故经云:身安则道隆,饮食知节量。常乐在空闲,心静乐精进。是名诸佛教。」「昼日不得贪饭食,夜卧不得贪好床。」「不得贪食嗜味,食不得多。多者病人,少者复饥,趣可而已,不得味饭。」这种论点似乎与现代人提倡的养生观念不谋而合,值得做为饮食文化之参考。◎食前食后正念分明中国禅林中吃饭有过堂的规矩。食前存五观想、念供养偈则可以静心正念,藉由分泌唾液以利消化食物;食时不语并眼视钵中物,龙含珠(一手以拇指置钵缘,以余四指持钵)凤点头(另一手持筷夹食,不得翻搅),两臂挟胸,以食就口,不可以口就食。食后诵回向偈并培养感恩心可保持正念不散。食存五观:一者计功多少,量彼来处。二者忖己德行,全缺应供。三者防心离过,贪等为宗。四者正事良药,为疗形枯。五者为成道业,应受此供。清晨食粥,粥有十利:一者资色,资益身躯,颜容丰盛。二者增力,补益衰弱,增长气力。三者益寿,补养元气,寿算增益。四者安乐,清净柔软,食则安乐。五者辞清,气无凝滞,辞辩清扬。六者辩说,滋润喉舌,论议无碍。七者消宿食,温暖脾胃,宿食消化。八者除风,调和通利,风气消除。九者除饥,适充口腹,饥馁顿除。十者消渴,喉舌沾润,干渴随消。午斋则念:「此食色香味,上供十方佛,中奉诸圣贤,下及六道品,等施无差别,随愿皆饱满,令今施者得,无量波罗蜜。三德六味,供佛及僧,法界有情,普同供养。」供养诸佛菩萨护法神之外,尚须念变食真言、甘露水真言、普供养真言。食前要念:「若饭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食后要念:「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断食及素食印度自古盛行的断食法本为瑜伽派或其它苦行外道之修行法门,后来也为佛教所采用,特别是密宗行者为表示诚心及保持身体清净,在修行时亦都实行断食以避免诸秽物污染身体,除了宗教修行之用,断食也经常被当做治病或开发生命潜能的重要方法。至于素食的修行渊源则与中国大乘佛教《大般涅盘经》、《楞伽经》、《楞严经》等经,主张菩萨道行者为长养慈悲心,不断大悲种的观点相关。同时,为坚定修行信念亦不可吃大蒜、革葱、慈葱、兰葱、兴渠等五辛。但是佛教之素食观并非一成不变,遇有特别之状况亦会有其因应的方式,依原始佛教及南传佛教的戒律,出家人应乞食故不素食,同时亦可吃三净肉(不见杀、不闻杀、不为我杀)。西藏地区由于天然环境之影响,蔬果十分匮乏因此也不素食,但瑜伽行者则多素食,由此可知佛教饮食与各宗派的信仰及各地生活文化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现代医学认为酒会麻痹神经,损害脑细胞,影响睡觉本质,故酒不宜过量。不饮酒是佛教最基本的五戒之一,但不饮酒戒属于遮戒,意思是酒会遮蔽本性,使人乱性。但如果为了治病或烹调,还是可以用酒。在家人为了社交,并非必须滴酒不沾,却不可超出酒力,以免坏事。郑振煌教授简介 现任:慧炬杂志社发行人 慧炬出版社社长学历:台大外文系毕业政大新闻研究所硕士经历:大学时即活跃于佛学社团,担任台大晨曦学社社长,亲近海内外佛教高僧大德,尤其受教于台中莲社导师李炳南教授及「慧炬」创办人周宣德教授,得益尤大。研究所毕业后,一度任教于大学、佛学社及佛研所。未久出任慧炬联体机构副董事长,实际综理行政及编务,旋参与组织成立慧炬出版社、慧炬通讯社、中华慧炬佛学会等法人组织,推展佛教现代化、国际化、学术化、生活化;经常于台湾及东南亚、美加各地举办各种佛学讲座、研习营及禅修营。郑居士修习佛法三十余年,悲智双运,解行并重,每抽暇至各佛研所、各道场、学佛团体等单位弘扬佛法,法雨普降,均沾甘露。郑居士不仅饱览群经,深谙奥义,其中、英文造诣亦属炉火纯青;除常发表文章外,已译成佛学名著《了义炬》、《观呼吸》、《人生锦囊》、《学佛释疑》、《西藏生死书》、《心灵神医》等十余部。此外,其口译功夫亦堪称一绝,曾为一行禅师、葛印卡大师担任即席口译。
佛教从来没有不鼓励科学的发展,只是一些愚人极端的观念所现了此种说法。还有,究竟什么才是衰落?科学发展是一切吗?人类以为自己是万能的吗?精神良知的退化及伦理道德的丧失才是真正的衰落!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为正知正见的人心服务的,而不是让人们用来盲从崇拜及依赖的,佛教在两千五百年前对人心的启发就已达到了究竟!正信的佛教徒,不需要再像你们一样总拿些世间短暂虚幻的种种拥有来安慰自己盲目的心灵。盲从才是迷信,迷信技术、迷信权威。真正的科学技术最重要的不是一堆器械及权威,而是对事实真相的印证过程。科学本无限,可多数人对科学的认识太有限了。今天科学所印证的乃是印度教及佛教早在几千年前通过禅定就已发现的了。今天的人们,只看到电视,只相信权威,表面看上去,硬件设施的进步迅速发达......那么,再想想,有得必有失,我们失掉的又是什么呢?是智慧的能力,我们的智慧能力全让权威和机器给代替了!难道权威和机器就不会出错、就不会欺我们吗?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爱因斯坦佛学广矣、大矣、深矣、微矣,切于人事,证于实用,实天地间最高尚圆满、深切著名之学说也。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梁启超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注重和依据实证的宗教。---------------尼采至于这类名人赞佛教的短语举不胜举,我就不一一重复了。
佛教是那么经典的教义,只要有人研究就会在一个地方产生影响,久了,周围的人们也开始漫漫认识它了解它,其中肯定有人回认为它说的东西是好的,肯定会有人去信仰。 更何况现代世界无国界,人们在各国之间飞来飞去,一定会有佛教信仰者把他们的信仰带到世界各地去。这叫文化渗透。
首先,要确定好发什么级别和研究方向的文章,然后找到相应的期刊、杂志。然后投稿过去,等到收录用通知即可。 但是,想发医学类核心期刊,确实是比较困难,原因: 1、为了评审核心期刊,应对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各类审核,多数想要寻求发展的期刊,不断压缩版面,稿件质量精益求精,这导致论文被退稿或返修的几率大幅增加。 2、面对年审等突发时间,杂志的刊期会出现突发变动,可能原本已经计划出刊的文章会推迟见刊,作者应为各种因素预留时间,避免因意外情况导致的延期出刊。 核心期刊正常的审稿周期为1-3个月,且审核严格,退稿、返修几率更大,这意味着在流程上耗费的时间更久;且核心期刊版面有限,投稿竞争更加激烈,即使被录用,排刊也比普通期刊晚很多,因此找些代理机构还是要快些。我去年评职称,就查阅了中文中文期刊在线,发了篇临床医学的,见刊还是蛮快的。
1、找出版社的编辑、2、邮箱投稿、3、网站投稿,归结起来就是找期刊编辑,我之前就是直接去关注汉斯出版社的公众号,直接找到他们编辑进行投稿的
征稿内容:1、对古今中医文献研究的新思路、新见解,中医古籍整理研究的新成果 2、对《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论》等经典著作中的特色理论、治法、治则及方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或临床体会。 3、对传统的脏腑经络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进行深入临床研究的成果。 4、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尤其是历届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的临床经验及其学术思想介绍。 5、近现代名中医的医学贡献、生平事迹、趣闻逸事等。 6、未曾发表的名医遗著。稿件格式: 一、来稿文字务求准确、精炼、突出重点,列出2-5个关键词不达意,字数以3000字以内为宜,重要论著字数不限。 二、请用16开方格纸誊写,字迹工整,使用规范简化字,标点清楚,均占一格,外文与符号均要打印,数据、引文须核对无误。请勿投寄油印、复印稿件。字迹潦草或涂改不清者,恕不接受。如交电脑文档请用Word格式,勿用文本格式。 三、来稿中计量单位按中华医学会杂志编辑出版部编《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规范,药名以最新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准。 四、作者署名按下列格式:单位全称(省/直辖市/自治区,邮编)姓名 例如: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062450)金栋 五、参考文献必须核对无误,编号按正文出现先后次序连续排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表示,排列于文后。近现代非正式出版物、内部刊物、资料等不作文献引用,可在该页下注明。六、老中医经验类稿件,须说明该老中医的年龄和职称,并附单位证明;简讯、征文、通知类稿件,请作者所在单位审核,附单位介绍信;书讯类稿件,请寄样书1册。 七、来稿一律不退,请作者自留底稿,如需退稿者,请附足邮资。切勿一稿两投,投稿后6个月内未收到用稿通知,可自行处理。 八、来稿文责自负,本刊对来稿有删改权。凡涉及原意的修改,提请作者考虑;不愿删改者,请事先声明。 。 九、来稿一经刊出,即致稿酬,并赠当期杂志2册 来稿、汇款请寄上海市瑞金二路156号,上海市中医文献馆内,《中医文献杂志》编辑部(邮政编码:200020)。网上投稿请以附件Word文档形式寄送。请勿寄给个人,以免耽误。
《中外医学研究》杂志征稿启事(ISSN 1674-6805 CN 23-1555/R 邮发代号14-83)《中外医学研究》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指导,中国医院管理杂志社主办的医学专业综合性学术期刊,属国家医学教育发展中心系列杂志。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4-6805、国内统一刊号:CN 23-1555/R,旬刊,国内外公开发行,邮发代号14-83。本刊发表文章已被“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并全文录入“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电子版。本刊设有专家论坛、论著、综述、卫生管理、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报道、学术讲座、护理与康复、社区卫生、中医中药、政策研究、医药之窗、创新管理、影像与检验、调查研究、个案报道、国外医学等多个栏目。论文征集要求:1 文稿:来稿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创新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练,层次清楚,数据准确,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论著、综述等文章一般在5000字左右,短篇经验交流在2500字左右,个案报道不超过1500字。要求字迹清楚,特殊文种、上下角标符号、需排斜体等应予注明。2 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反映出文章的主题。除公知公用者外,尽量不用外文缩略语。中、英文题名含义应一致。�3 作者: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左下方,并注明通讯作者。�4 摘要:论著需附结构式中英文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采用第三人称撰写,中文摘要200字左右,英文摘要400个实词左右。5 参考文献尽量选用近年公开发表的文献,在正文中加以标注,并按正文引用顺序著录,文末参考文献项请按GB/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依次列出。6 论文不收审稿费。收稿后5个工作日左右通知作者对稿件的处理意见。出版后,前两位作者均可获赠当期杂志并颁发论文证书和医学继续教育学分。投稿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文体路5号院《中外医学研究》编辑部(100071) 投稿邮箱: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是省级学术期刊,国家新闻总署正式批准创办的国家医学类综合期刊。本刊属于月刊,由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主管,全国感光材料信息站主办的医学科技期刊。本刊已被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网、中文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数字化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国际标准刊号ISSN2096-3807,国内统一刊号:CN13-1424/R,邮发代号: 。全国公开发行。办刊宗旨《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杂志坚持全贯彻科学发展观,致力于医学理论与医疗实践的新发现、新突破,竭诚为各级医疗机构、医学研究单位、医药管理部门的医务人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服务,为其总实践经验、发表学术研究成果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以促进中国医学事业的不断发展。本刊容量大,发表快,具有学术权威性。主要栏目:论著、综述、影像特析、护理栏目,临床医学、技术与创新、综合医学等。
论文快速发表绿色通道—期刊之家网
发表流程:收稿---稿件初审---商定期刊---杂志社审稿---办理定金---修改定稿---确认---付余款---杂志社发采稿通知---发表见刊---接收期刊样册---知网收录
论文刊发时间:从收到论文版面费起3-4个月(特殊情况除外),针对需要快速发表的作者提供绿色通道服务。
本站声明:期刊之家网与多家医学期刊结成了学术联盟,如果您有发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SCI收录期刊的需求,以及对于需要论文发票的作者可以与我们联系
1、学术期刊论文发表时间安排等相关咨询联系杨老师1760405151
2、不违反宪法和法律,不损害公共利益。
3、是作者本人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不侵犯任何著作权和版权,不损害第三方的其他权利;来稿我方可提供“中国知网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检测,提供修改建议,达到文字复制比符合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
4、本站初审周期为2-5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2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
5、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
6、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7、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
8、切勿一稿多投,稿件一律不退,请自留电子稿。
投稿及审稿:为缩短稿件刊发周期,提高杂志运行效率,自2010年1月1日起,杂志不再接受纸版投稿和邮寄光盘,只接受网络投稿。杂志收稿、退作者修改、稿件是否采用等信息将通过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等方式及时向作者反馈。专家审稿也将采用网络方式,不再邮寄纸质版稿件。 稿件类型:该刊欢迎原创性的论著、技术交流、个案报道及专家论坛、文献综述和科技信息等栏目的稿件。杂志内容设置包括:放射诊断学(Diagnostic Radiology)、超声医学(Ultrasound Imaging)、核医学(Nuclear Medicine)、介入医学(Interventional Medicine)、光学成像(Optical Imaging)、综合影像(Multi-Modality Imaging)、医学影像工程(Medical Imaging Engineering)和述评与综述(Editorial and Review)。对选题新颖、重点突出、数据可靠、文笔精炼的原创性稿件将优先发表。 稿件构成:稿件主体由①中英文摘要、②文本正文、③图片与图表3部分构成,此部分内容不得透漏作者和单位的相关信息,以1个Word文档或者压缩文件(.zip或者.rar)的格式上传。作者信息、单位介绍信或推荐信的扫描照片另外组成压缩文件上传。同时完成网络投稿的栏目填写。作者可以参照网站的样稿组织信息和排版。 地址:北京市复兴路28号,解放军总医院健宾楼1206室,邮政编码:100853。
首先,登录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或者 维普数据库(此为中国三大专业文献数据库)或国外Pubmed/Medline等国外专业数据库,然后搜索相关的文献,写出您的文章。其次,再去以上数据库中搜索相关专业期刊编辑部信息(国家级或是非国家级,核心或者非核心,统计源或者非统计源期刊等等),找到投稿联系方式,这样的方法避免网上很多钓鱼网站,确保您投稿的期刊是合法的。最后,祝好运。欢迎交流。静石医疗,竭诚为您服务。
征稿范围a)有关医学影像学诊断、治疗、技术的文章,包括常规X线诊断,CT,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ECT,超声诊断,介入放射学,PET/CT以及各种影像技术等。b)文章类别有:专家论坛,论著,短篇论著,病例报告,学术争鸣,经验交流,专题讲座继续教育,文献综述,书刊评介,学术动态,会议信息以及读片窗等。对文稿的要求a)论点明确,材料可靠,数据准确,结构严谨,文字精练,重点突出,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新颖性、实用性。b)文章篇幅的要求:论著一般勿超过3 000字,讲座和综述一般勿超过4 000字,短篇论著和病例报告等一般以1 000字以内为宜。c)文题:力求简明、醒目并能反映文章的主题。中文文题一般以20字以内为宜。d)作者:投稿时作者姓名须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编排过程中不应再作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及邮政编码注于同页,常用联络电话、Email地址等应列于文章之后。第一作者简介应附在文稿首页下端,用横线将其与正文分开,内容包括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学历和学位,技术职称,从事工作,研究方向等。e)文稿一律要求提供电子版,书定格式、标题层次请参照本刊版式。文稿内不常用的外文字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文种等请在页边标明。计量单位一律用法定计量单位。f)论著需附300字左右的中、英文摘要。摘要应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四要素。每一要素应分别列出,有实际内容和具体数据。英文摘要的格式与内容要与中文摘要相对应,中、英文摘要下各加3个至5个关键词。g)图表:本刊为医学影像杂志,故图片的质量至关重要。照片图的选择应注重代表性强并具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不易辨认的关键部位需用箭头标明。每幅图(包括线条图)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并插在相应位置。每幅图都应冠有图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本刊表格采用卡线表,应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顺序标号,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表题,连同表号置于表格顶线上方。表格应在文内相应位置列出。h)引用的参考文献应是主要的、亲自阅读的5年内文献(非正式出版物一般不用),并在文内引用处按顺序以角码加方括号标注。论著的参考文献一般在15条以内,综述的不超过20条。文献著录要求项目完整、按序排列、正确使用著录符号。期刊类文献的著录:[文献序号](空格)著者姓名(3名以下者应写全,3名以上者写够3名后再写“等”字,姓名间用逗号,最后1中或“等”字后用圆点;外文期刊用原文标注,用“et al”代替“等”字)。篇名.文献类别标志码[J].期刊名称,出版年份,卷(期):起止页码。专著类文献的著录:[文献序号](空格)著者姓名(同期刊)。篇名或书名,文献类别标志码[M].版次(二版以上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起止页码。i)统计学符号常用如下:①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中位数仍用M);②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③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④t检验用英文小写t;⑤F检验用英文大写F;⑥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⑦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⑧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⑨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j)论文涉及基金或属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文题页左下方。基金项目名称及编号应按国家有关部门规定的正式名称填写,多项基金项目应依次列出,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k)稿件请附单位介绍信,不可一稿多投。文责作者自负,但本刊有权进行文字加工和修改。原稿请自留复印件,本部概不退稿。稿件被录用后,即行通知作者,并按规定收取版面费。l)来稿决定刊用后,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专有使用权授权书,专有使用权即归本杂志社所有,本刊除以纸质载体形式出版外,有权以光盘、网络期刊等其他形式出版决定录用的文稿或提供信息服务,赠送第一作者当期杂志1册。m)基金项目类稿件请注明,可由绿色通道在最短的时间内发表。来稿请寄:山西省太原市双塔寺街29号,山西省人民医院内《实用医学影像杂志》编辑部,邮政编号:030012
以下期刊可供你参考:1.《求医问药》2.《中外医疗》3.《中国卫生产业》4.《亚太传统医学》5.《中国医药科学》6.《中国中医药资讯》7.《中外健康文摘》8.《按摩与康复医学》9.《健康必读》10.《医学与法学》11.《心理医生》12.《中国农村卫生》
杂志蛮不错的,是医疗类的杂志,更正楼上的说法,这本杂志是省级的,不是国家级的,以前我发表过,在国家新闻新闻出版总署可以查到,捏可以自己查查看,是正规的杂志,评职称可以用的,我也是评职称用的,你投稿可以去咨询一下
《中国卫生产业》 CN 11-5121/R 2015年11月底 卫生部《延边医学》 CN 22-1181/R 2015年12月底 延边新闻出版局主管《亚太传统医药》 CN 42-1727/R 2016年2月底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 CN 11-9336/R 2015年10月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按摩与康复医学》 CN 44-1667/R 2016年2月底 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中医药局《中国农村卫生》 CN 11-5704/R 2015年12月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医药文献》 CN 11-9355/R 2016年2月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主管《当代医药论丛(原求医问药)》 CN 22-1350/R 2016年2月底 吉林医药学院《健康世界》 CN 11-3251/R 2015年11月中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CN 11-9234/R 2015年11月底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CN 11-5581/R 2015年12月底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环球中医药》 CN 11-5652/R 2016年12月底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医健康养生》 CN 10-1279/R 2015年10月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世界复合医学》 CN 10-1273/R 2015年10月底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医师在线》 CN 44-1700/R 2015年11月中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药物与人》 CN 11-2233/R 2015年12月底 北京药协会《健康之路》 CN 44-1540/R 2015年11月底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医疗美容》 CN 11-6007/R 2015年12月底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中国疗养医学》 CN 13-1332/R 2015年11月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糖尿病新世界》 CN 11-5019/R 2015年11月底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中国社区医师》杂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主办(国家一级学会)。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期刊,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1987年7月1日创刊。中国知网可以检索,中国新闻出版总署也可以查询的哦,你可以登录创新医学网,是《中国社区医师》杂志西北办事处,专家免费修改稿件,还有免费咨询热线,你都可以登录看看。
教育部主管《医药与保健》杂志征稿启事 《医药与保健》创办于1993年,是教育部主管、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医药卫生期刊,系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万方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国内刊号:CN61-1246/R,国际刊号:ISSN1004-8650,邮发代号:52-207。 本刊主要刊登临床、医药科研、护理、检验、医院管理、预防及保健等方面的优秀稿件,欢迎医药卫生系统、全国高等医药学院校、医疗单位和海外的作者踊跃投稿。你觉得可以的话可以找我!96547 6282
可以发表到医学医学期刊啊!《中国医学创新》 就是国家级的正规学术期刊:投稿邮箱 《中国医学创新》采编部
你好,上面有关医学的刊物你可以看看。
来稿要求1、稿件署名作者应为合法著作权人,文责自负,作者排序以原稿为准。来稿请附作者单位推荐信或在文字稿上加盖单位公章,注明单位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以电子版投稿的,可在签署论文使用授权书时,将单位推荐信一并寄来。2、来稿请注明:作者的姓名、工作单位、科室,负责与编辑部联系的通讯作者的姓名及其详细通讯地址、电话、传真和E-mail,并标明正文字数、表数及图数。3、论文所涉及的课题如取得国家或部、省级以上基金或攻关项目,应脚注于标题页左下方,如“基金项目:基金资助(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及复印件。4、本刊对重大研究成果,将使用“快速通道”,在最快时间内发表。凡要求以“快速通道”发表的论文,作者应提供关于论文创新性的书面说明和查新报告。5、本刊对来稿认真负责,处理及时,收到稿件后立即编号,并给回执,日后联系时请注明稿号。投稿2个月未接到本刊回执,系该稿仍在审阅中,作者若欲另投他刊,请先与本刊编辑部联系。6、根据《著作权法》,结合本刊具体情况,编辑部可作修辞等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则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期2个月不寄回者,按自动退稿处理。修改稿首页务请注明稿件编号。撰写要求1、文稿应具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练,用字规范,文稿附图量不限,提倡多附图。论著文章5000字左右,综述5000字左右,经验交流、临床研究等一般论文不超过3000字。2、标题:力求简明,且能反映出文章的主题;中文标题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3、作者:作者姓名在标题下依次排列;单位按照所在省市县、单位全称、具体科室、邮政编码的顺序列于标题下方。作者中如有外籍作者应征得本人同意,并附证明信。4、摘要:论著性文章需附中、英文摘要,均为500字(词)以内。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列出主要数据)、结论4部分。5、关键词:论著需分别在中、英文摘要后标引2~5个中、英文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 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关键词之间用“;”分隔,每个英文关键词首字母大写。6、医学名词和药物名称:医学名词应使用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名词。中西药物名称应使用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7、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列出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8、计量单位:执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9、图片和表格: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每幅图表应冠有图题或表题,说明性的内容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说明文字应简短,不应超过50字,病理照片要求注明特殊染色方法和高、中、低倍数。按照三横线(顶线、表头线、底线)表模式制表,表内同一指标数据保留相同的有效位数。所有的图表在文中相应部分应提及。10、参考文献应引自正式出版物,在稿件的正文中依其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在段末上角标出,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文后参考文献按照规范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