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枸杞中药学毕业论文

发布时间:

枸杞中药学毕业论文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 ,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 ,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 ,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1】

试谈中医学专业的生理学教学改革

摘 要:在医学课程中,生理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

根据教学要求,中医学专业学生也要学习生理学。

针对该层次学生,我们认为采取“中西医融合”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医学专业 生理学 中西医融合

作为一名生理学教师,面对中医学专业同学,如何能够既突出中医学的特点,又讲好生理学的基础知识,是学好中医学专业的重点。

在中医专业教学工作中,我们逐渐摸索出一些较为有效的方法,即:“中西医融合”。

1 对教师的要求

生理学是研究正常机体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学好西医的基础。

但中医专业学生在学习生理学之前,往往先学习中医学基础理论,特别是中医学基础的“脏象学”部分,相当于中医的“人体生理学”。

中医学对生理过程的认识自成一套体系,当学生接触到西医生理学时,这两种不同的理论体系会对学生学习和理解造成困难。

因此,作为西医院校毕业的教师,要掌握中医基础理论知识、中药学以及中医诊断学等内容,既可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又有利于更好地与学生探讨[1]。

另外,教师还需正视一个新问题:如何应对已从网络获得大量信息的学生?它迫切要求高校教师不断补充学术养份、拓展学术视野、更新学术理念,以保持对学术新知的热情,从而主动及时地给自己的学术生命输入新鲜血液[2]。

本教研室要求教师除了课堂教学外,在课余时间也要学习中医的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另一方面,利用现代网络技术,积极关注前沿学术动态,了解学术热点,参加科研活动,撰写科研文章。

2 理论教学中要做到“中西医融合”

中西医都是科学,只是各自的研究方法、手段、发展背景的不同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3]。

在理论教学中,尽力寻找到一些生理学与中医学的共通点,在讲授的时候加以结合,以此构建中西医理论体系之间的沟通平台[4]。

第一,我们对中医学和西医学中内涵一致,仅仅是提法不同的内容进行整合。

打个比方,学习绪论这章时,根据内环境稳态内容,把生命活动的对立统一、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等普遍存在的规律与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长平衡、互相转化的阴阳对立统一学说相比较,使学生在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基础上,对于中医理论的总纲―“阴阳学说”[3]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又如,在讲授器官生理作用时,把中医理论中脏腑的相关功能与之相比较:西医中心脏的泵血功能与中医学中心主血脉的功能是一致的;西医中肝的主要功能是:贮血和消化,这与中医学中肝主藏血、主疏泄的功能是一致的;西医中生成尿液是肾脏的主要功能,这与中医学中肾主水的功能是一致的。

通过“中西医融合”的方法将两大理论体系不断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从而达到融会贯通,为学生架设起一座沟通中西医学的桥梁。

第二,除了比较这些共通点,我们还特别提出中西医之间对器官生理功能和意义理解上的差异,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理解和记忆。

例如:中医学对心功能的阐述是“藏神,主血脉”,它除去包含西医生理学中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其中还囊括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

3 实验教学的“中西医融合”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其一切理论都源于实验[5]。

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如动脉血压调节实验中,学生通过给家兔耳缘静脉注射肝素、乌拉坦等药品,随后进行颈总动脉插管,就可以掌握静脉注射、动脉插管等操作方法。

同时通过牵拉、夹闭颈总动脉以及电刺激迷走神经等操作,来验证降压反射的相关理论,使学生对此知识点理解得更透彻,记得更牢固。

实验教学是最能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科研思维,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如何做好生理实验,如何通过实验得出相应的理论知识。

同时,在常规的实验项目中,我们还特地加入一些中医药学内容,以提高中医系同学的兴趣。

例如,实验5:调节动脉血压中,可以建议同学观察三七这种中药对动脉血压的影响;还可以观察中药木香对小肠平滑肌的影响。

4 根据不同专业区别对待

在我校,中医专业学生既有文科生,又有理科生,学生起点差异比较大,而且生理学教学课的时间有限。

因此,作为生理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专业、知识掌握的不同水平,对教学内容有所侧重,当然是在保证掌握基本内容的前提下。

例如:生物电现象的形成机制,对于药学专业,这部分内容熟悉即可,并不要求学生掌握其详细过程;但对于中医专业,该部分内容要求全面理解和掌握。

通过这种不同专业和层次的区别对待,在有限的课时内,既做到了生理学基本原理和知识点的覆盖,又突出各专业的特色和重点。

5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对于中医学专业学生而言,生理学内容较多,而课时少,如果采取“填鸭式”的讲授方法,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

所以在要使学生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地掌握好基本知识,作为教师必须抓住各章重点,突破难点。

抓住重点就是对教学大纲中所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进行详尽地讲解。

如呼吸运动的调节重点在于呼吸的反射性调节,而其中又以化学感受性反射尤为重要。

因此授课时主要讲授化学因素CO2,O2和H+对呼吸的影响,这样才能突出重点,做到层次分明。

也利于引导学生把握住重点进行自学和复习。

至于难点内容,也就是学生认为难以理解、难于掌握的内容,可采取比喻的方法,从而化难为易。

教学中抓住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就能抓住要点,分清主次,更深入地了解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余畅,余华荣.“中西医结合”在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2,20(4):339-340.

[2] 文菊华,陈懿,邓冰湘,等.五年制中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的体会[J].医药教育,2011,18(3):116.

[3]李保兰,韩曼.我校中医实验班生理学教学模式改革之探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8):363.

[4] 肖爱娇,闵建新,伍庆华.PBL教学法运用于中医院校医学专业生理学教学的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3,35(3):154-156.

[5] 刘海梅,闫福曼,徐进文,等.中医院校生理学推行TBL教学法的探讨[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7):489-491.

中医毕业论文范文大全【2】

浅析中医临床医学面临的挑战及策略

【摘 要】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

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

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

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

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

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 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

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

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

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

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

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

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

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

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

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

《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

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

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

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

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

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

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

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

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

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 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

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在医学领域中,中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临床中药学是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患者为主体,研究中药或其制剂在人体内的作用及机制与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及应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随着西药临床药学在各医疗机构的深入,临床药学在不良反应监测、合理用药及作用机制研究等多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但是,由于中药与西药在结构、配伍、功能主治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差异,西药临床药学在中成药、中草药方剂方面的应用捉襟见肘,故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与临床药学为背景的临床中药学应运而生[1-3]。临床中药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处于摸索阶段,本单位于2015年成立临床中药学硕士招生点,且于当年成功招生,现对该学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方案及 经验 做一归纳 总结 ,以供同仁参考引智。

1 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

与西药临床药学类似,临床中药学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具有临床及科研能力的临床中药师为最终目标的学科,而为满足临床的需求,临床中药师需具有中医学、中药学及科研等多重 教育 背景及能力,故临床中药学的培养对象需至少具有中医学或中药学的本科教育背景,在培养过程中,需掌握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化用药的 方法 与手段,并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药问题、解决问题为最终培养目标[4-6]。

2 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

培养时限及安排

本学科的培养时限为3年(6学期),第1学期于校本部完成理论课的学习,第2学期至第5学期于本单位着重进行临床实践及科研,第6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及答辩,即“1+4+1”的培养模式。

培养方式

本学科由研究生导师、医院药学部门及行内专家组成导师组,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及培养。自研究生入学始,导师组根据培养方案、课题背景及个人特点讨论并制定培养方案,并于研究生完成理论课学习后开始实施。研究生需定期向导师组汇报学习及课题进展情况,导师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或纠正,并组织专家进行开题、中期汇报、答辩等环节。

理论课培养方案

本学科的理论学习目标旨在思想政治端正的前提下,拥有基本的科研思路及专业理论知识,故将课程分为3种类型: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见表1。公共必修课进行政治思想、自然辩证法及英语的学习;专业必修课进行科研思路及科研统计方法的培养;专业选修课则是根据研究方向的需求及个人兴趣,个性化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储备(至少选修3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临床中药学正处于萌芽阶段,其课程类型并不丰富,无法满足各个研究方向对理论知识的摄取,故允许研究生于其他教育部直属院校修习相关专业选修课,成绩合格后,学分亦予以承认。此举不仅满足了各研究方向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更能促进该学科的迅速发展与完善。

临床实践培养方案

总体要求与目标 临床中药学是与临床医学密不可分的学科,故需本专业研究生亲身融入到临床工作中去,这是整个培养历程中的重头戏,故临床实践的总学程为24个月(4学期),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着重实践的原则,以研究生毕业后具备临床中药学实践技能及自主解决中药学问题的能力为总体目标,参照西药的《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进行临床实践培养,由导师及轮转科室的临床教师对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培养[7-9]。

实践内容与安排 本学科临床实践主要分为2个阶段,各阶段学程均为12个月。

(1)通科实践阶段

该阶段需研究生在医院药学部门各岗位轮转完成,其包括门诊药房、中草药房、病房药房、药库、药检室、制剂室等部门,旨在通过实践,熟悉并掌握临床中药师的主要职业技能。

①门诊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处方审核、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需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呈报方法及流程与“精、麻、毒、放”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办法与流程;需了解“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

②中草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中草药处方审核、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熟悉至少100种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特点,特殊饮片的管理方法与流程;了解煎药规程、操作及设施维护,煎药成品的质量控制技术。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

③病房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常用中成药的名称、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与审核医嘱、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麻、精、毒、放”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办法;需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方法,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药房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及维护,需了解病区基数药品的管理办法。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

④药库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中药饮片的鉴别与保管方法,中成药采购、贮存工作流程和要求,特殊药品的贮存方法;需熟悉药品价格信息管理,医院药事制度及药品采购管理规程;需了解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

⑤药检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药品的质量管理方法及常用医院制剂检验方法;需熟悉药品质量控制工作的内容及流程,“药品管理法”及《中国药典》中关于药品质量检测的相关内容,需了解药品质量问题追踪流程与评估 报告 。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

⑥ 制剂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熟悉中药煮提操作方法,中药前处理、提取、精制、制剂成型等技术;需了解中药材炮制方法,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需至少完成10个批次的制剂配制,需至少进行1次日常设配的维护。

(2)专科实践阶段

该阶段分别在临床中药学室与各临床科室完成,研究生通过在临床中药学室的学习,掌握临床中药师的基本工作流程与技能,再根据各导师的研究方向及课题背景,选择某个临床科室,进行较为深入的临床中药学专科实践。在导师与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日常医疗活动,培养临床思维及处理临床中药问题的能力。

①临床中药学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审核医嘱及干预技能,治疗药物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估,提供个体化用药建议,中药的治疗原则或治疗指南,药物信息检索和评估,药物咨询,患者教育,药历书写,与医护患的沟通技能;需熟悉药学监护计划的制定与 实施方案 ,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临床中药学室工作内容和流程;需了解药学查房,临床会诊及病例讨论。

② 临床科室培养方案 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或临床需要,将研究生派往相关临床科室,通过与医生、护士、患者的交流,发现及解决临床中的中药问题,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提高对临床中药学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能力,同时通过专业化中药学服务,规范临床用药,促进医生与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用药。

科研培养方案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研究方向及课题背景,自主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中药问题,确定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于第三至第四学期在学院内进行开题考核,考核专家小组主要就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及临床实用价值三方面进行评议。

根据考核专家小组的意见,进一步修改选题内容并制定详细的科研计划后,深入基层现场和中药学工作第一线,围绕中药临床应用研究与评价、个体化用药与实践、药物安全性与用药安全等方面展开研究,最终获得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一定实际参考价值的结论或解决方案,并撰写毕业论文。

3 思考与设想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它们均以“人”作为主体,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即为培养人才,培养出的人才更能推动该学科的迅猛发展[10-12],对于临床中药学这一新兴学科更是如此。该学科的建设始终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临床中药师作为出发点及最终目标,只有专业人才的输出与配置,才能真正规范临床合理用药,而临床中药师在临床实践及对研究生的“帮、传、带”中,又可促进该学科向规范化、合理化发展。就本单位对该学科的建设方案,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设想。

整合教学资源,扩大培养规模

诚然,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现阶段正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公认的、规范化的人才培养流程,故在本阶段的第一要务即为整合现有的全部临床、教学、科研资源,努力为研究生提供一个丰富、正规、严谨的培养环境,供其在学有所专、学有所长的基础上,开拓眼界,无缝接轨临床。第二方面,各医科院校应开设临床中药学专业,扩大招生份额,使本专业的人才数量呈梯度增长,以免出现人才断层。第三方面,应加速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在个别单位形成优势学科,迅速推动该学科的建设。

政策适度支持,规范培养模式

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没有政府卫生部门及各医疗单位的支持会举步维艰,而临床中药学能够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是有目共睹的,故望决策者们加大对该学科的建设,以促进其快速发展[13-15]。另一方面,临床中药学应参照西药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于较有专业实力的三甲医院设立临床中药师培训基地,选拔各基层单位的中药师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化培训,结业后对考核合格者颁发临床中药师证书,以规范各单位的临床中药学工作。此外,还应大力开展各种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这一方面可以迅速扩大临床中药学的培训范围,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各单位中药师的技能提高及专业延伸。

吸纳多学科知识经验,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临床中药学本属一交叉学科,是中医学、中药学、西药临床药学、循证医学及临床科研等多学科结合的产物,故该学科的建设不应仅局限在现有师资的教学上,应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充分汲取其他学科优势,同时也丰富了本学科的内容与深度,本单位的理论课跨校选课即是在此方面的一大突破!

当然,临床中药学的立身之本乃传统中医药理论,故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完全套用西药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该学科必须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发挥中医药的特点,围绕中成药配伍、中西药复方制剂与中西药配伍、中草药剂量与煎服法、不良反应监测、临床用药咨询及中药宣传与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并以临床用药咨询、中成药处方点评为切入点,规范医护患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中药。

结语

诚然,本单位于2015年刚刚开展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其各个方面的建设均在摸索,恰恰与临床中药学在国内的现状相一致,但我们相信,通过大家不断的探索、挑战与尝试,最终会摸索出一条适合临床中药学快速发展的特色之路;临床中药师也会随着在临床的发光发热得到医生、护士、患者的信赖与支持!望同仁们共同努力,共铸临床中药学明日之辉煌!

浅谈中药学发展的前景

继承和发展是前提,发展是最好的继承,中药学发展离不开中西医药学结合。然而,无论是中药学发展还是中西医药学结合,在当前都还存在一些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其中既有理解的问题,也关系到科学观念的转变。现以中药学科学探讨对此问题作如下探讨。

1中药学现代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中药西药化

以往所进行的中药学科学研究,大多探讨的都是中药西药化。因为无论它们是怎样表述的,其核心都是从现有的中药中寻找、分离及提纯所谓的“有效成分”或化学单体,其针对的大多都是西医学的疾病,而这不正是西药的发展历程吗?如青蒿素、黄连素等,大都失去了中医药学理论的表述和应用原则,我国《药典》也已将它们归入西药收载。中药西药化也许是新西药发现或创制的一条捷径,然而,其作为中药发展之路尚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一,从已有的中药西药化的结果来看,其虽然有成功的范例,但与整个中药的数量比较就显得非常之少。其二,从西药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现代西药的发展本身就似乎陷入了一个走不出的“迷宫”。鉴于已有药物的临床毒副作用和病原耐药性等问题,人们忍痛地否定了一批又一批药物的使用价值,不断寻求合成新的药物。

中西药合用

中西药合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由于中药辨证与西药辨病治疗侧重和经验积累的不同,使中西药合用在很多情况下都收到了好于单纯中药或西药的临床疗效。然而,由于中西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临床适应症也各有不同,在没有合适的结合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当今西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强势,中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弱化的条件下将它们合用,不仅难免发生用药理论和方法上的牵强附会与偏差,而且亦会常常影响它们的临床疗效,甚或导致严重的临床毒副反应发生。

2中医药学科特点认识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观念。然而,由于在“单因素线性分析” 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现代医药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都将这一点忽略了。如现代医药学不仅注重对疾病发生的每一种因素的单独认识与把握,其虽然也用复方,或在处方中也常有两种以上的药物使用,但多是针对不同“病因”而各自为战的大拼盘;其也重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其多局限于两种药物之间。而中医药学辨证施治不仅在诊断上强调要“四诊合参”,形成一个整体“证候”,而且在治疗上,也是采用君臣佐使理论将其多味中药组成为一个整体处方来进行试验与观察的。如研究发现,龙胆泻肝汤与关木通加六味地黄丸及关木通加滋阴药的配伍,能显著减少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加利水药与关木通加清热药,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减少不显著;而关木通加甘草与关木通加附子,均可显著地增加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经过炒焦、与滑石粉炒和与麦麸炒后,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均有显著性降低(P<)[1]。当代名医用附子,李可最大量一昼夜达600克,祝味菊最大量在45克,姜春华用9克,而李翰卿则用克治愈过心衰的患者,其间最大相差达到2000倍,而都取得了“起沉疴”的临床疗效[2]。这用传统科学的理念是无法理解的,对此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整体并不等于宏观

整体观念是中医药学的一大优势,但整体并不等于宏观。后者只是对宏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前者则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使整体具有了“非线性”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等复杂性科学的特点;从而使其整体的特性不仅取决于其物质的构成,而且更是由物质之间的关系与构成方式来决定的。如“蝴蝶效应”只能在特定的复杂气象条件下产生;由于中药的配伍、剂量与炮制等不同,使其处方的作用有很大区别等等。那么,中药学发展不仅要重视其有效成分等物质性研究,更不能忽视对其复方配伍、炮制及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等的认识。中药的疗效与毒性,既不能唯成分而论,也不能简单地依据剂量的大小来确定;而是要综合考虑其辨证施治、处方配伍与药材炮制等诸多因素。

整体认识需要微观化但必须转变科学观念

整体认识不仅需要微观化,而且可以随着认识方法与观察指标的微观化而微观化,只是要以复杂性科学的观念为指导。这是因为:(1)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不断需要新指标、新方法与新药物来提高、发展与丰富其水平、能力与手段。如有人将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X光、B超等)称为“放大眼”,把听诊器等叫做“放大耳”,它使我们看到和听到了以往未能见到的现象。再如温病学向称湿温缠绵难愈,因湿邪重着黏腻,湿与热合,如油入面;但诸如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杆菌病等湿温类温病,今天已知并非“缠绵难愈”,因为用特效抗生素治疗,多能迅速遏制病情[3]。(2)中医药学的辨证施治或对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虽然说传统上以宏观指标与天然的动植物药物为主;但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每一次随着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引进,都给其临床疗效与辨证施治规律的认识带来了飞跃与发展。中医药学现代研究既要重视对每一种因素、每一种药物甚或单体物质的作用特点与规律的认识,更不能忽视对中药复方综合作用、处方配伍、剂量与炮制,尤其是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的研究;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不断引进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新的辨证施治(证候状态分析与处理)规律,以更好地丰富与发展中医药学。

中医药学毕业论文

高等中医药教育中药学专业设置标准是规范中药教育的重要文件,编制该标准是中医药教育的一件大事,以下是专门为你收集整理的中医药学毕业论文,供参考阅读!

摘 要:随着高校中药学专业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加及用人单位要求毕业生未毕业就进入企业参加工作实习,在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本科教育培养计划下,本科生毕业论文完成时间与工作实习时间冲突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各个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合适的解决矛盾的方法.提出了加强毕业指导、真正向校企联合实习基地输送学生、改革毕业设计环节方案,以缓解目前矛盾,既能满足用人单位的求贤愿望,又能符合学校对毕业论文的质量要求,也为毕业生提供更大的空间.

关 键 词:中药学专业;毕业设计;工作实习

中药学专业是一门特色学科,目前全国各中医药院校均招生

中药学专业学生,而且随着综合院校纷纷成立药学院,很多综合类大学也开始招收中药学专业学生.中药学又是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目前各院校对中药学学生培养主要为4年制,开设与中药学学科相关的各门课程,主要包括专业课程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分析等,还有专业基础课包括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等.虽然培养计划不尽相同,但大部分为三年半的基本理论学习,半年的毕业设计,有些院校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甚至大于半年,足见各院校对本科毕业论文撰写十分重视.在平时的上课期间,虽然各院校都会开设很多的实验课,但绝大部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比例较小,因此学生只能掌握一些基本技能,不能培养出科研思路,独立完成科学研究比较困难.因此,各院校在培养本科生中都会设计毕业论文这个重要环节,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动手完成论文.因此,毕业论文是大学生四年生活的检验,也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最佳途径.毕业生也希望自己能够完成一份有分量的论文,为自己的四年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

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同时,寻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对每个毕业生来说都是头等大事,但目前中药学学生就业面临着巨大压力,各个用人单位对没有任何工作和实践经验的刚走出校园的学生有着很高的期望和要求,如何快速地融入社会,熟悉即将从事的工作内容,尽快为企业单位创造出效益,是摆在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面前的共同课题.针对这一问题,用人单位提出毕业生在毕业前的一段时间到用人单位实习,这样一来,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用人单位的问题,但对学生来说既要完成实习工作又要在没有指导教师帮助的情况下,独自完成毕业论文,从精力和能力来讲都变成“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编造、抄袭就不可避免;对学校教师来讲,常常陷入体会学生的难处,对质量低下的论文视而不见,还是以牺牲学生的实习,施加压力,指导和帮助学生完成论文的两难境地.难道毕业论文和工作实习就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真的没有“鱼与熊掌兼得”的方案吗?

针对当前的现状,我们既要保证毕业设计的质量,又要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使二者兼顾,必须多管齐下,各个环节统筹协作,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矛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考虑.

一、学校应加强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学校要转变观念,不包分配不是不管分配,从学生进入学校的第一天到毕业的那天为止,都要不遗余力地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其中.首先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需向学生灌输所学知识和将来就业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指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使学生尽早构建起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其次,建立专职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不仅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还要专业化,了解用人单位的专业需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效的就业指导工作.

二、真正向校企联合实习基地输送学生

目前高校毕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理论知识掌握一大堆,但缺乏实际经验,往往连最简单的仪器操作都不规范,出现很多“纸上谈兵”“高分低能”的毕业生.而当今的用人单位已经完成从单纯地追求学历型人才向追求实用性人才的转变.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和实际工作尽早融合,是必须解决的一道难题.而建立广泛而稳定的校外毕业设计实习基地就是最有力的解决方案.校方可以针对不同的专业方向有目的地选择几个固定的企业或公司作为实习基地.秉着“互利,互信,平等”的合作理念,在与企业合作完成高校产学研一体化这一重要命题的同时,也可向企业输送企业需要的人才,并可有针对性地培

养,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既可以检验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水平,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同时可以保证毕业设计的时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毕业生就业

与毕业设计时间冲突的问题.同时也实现了毕业生与企业的无缝对接,为毕业生早日融入企业创造价值创造了条件.目前很多高校也已经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建立很多实习基地,但目前存在的问题往往为挂牌实习基地,真正向实习基地输送毕业生去完成毕业论文的并不多。

4;为一个体系.因此,这就需要各个学校认真地考虑将毕业论文灵活化,不要格式化、统一化处理,使得学校能真正地利用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宽阔的思路.

三、对毕业设计环节进行改革

毕业设计环节是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素质能力的重要课程,如果不充分利用毕业设计环节,对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际进行有效整合,就等于为社会输出了一个半成品或不合格的毕业生,这对用人单位、对学生、对社会都是一种及其不负责任的行为.

首先,对毕业设计和教学环节进行整合.指导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科学的目标,既不能过松又不能强度过大.通过制订目标会让学生有一定的紧迫感,从而提高效率,让学生在成功实践中获得自信和成就感.同时,学校应多给学生提供各种实习的机会,鼓励低年级学生根据兴趣加入,让他们在积累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

独立设计的能力,为择业和日后的就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其次,设立淘汰制.从教育体制上来说,高校应当建立淘汰制,而淘汰制应该是在每个阶段都存在的,不仅仅是在毕业阶段.如果说竞聘上岗、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下企业用人的法则,那及早引入淘汰制,是对学生能力培养和人才成长最好的保护.

再次,调整目前的毕业设计方式,由集中式毕业设计改为分散式毕业设计.目前毕业设计与就业之间的冲突主要是在时间上的重叠,所以可以考虑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将毕业设计由集中式进行改为分散式操作,实施毕业设计大学期间全程训练计划,将毕业设计工作贯穿于整个大学学习阶段,最后一个学期的任务只是总结前段工作并完成论文的写作,辅助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专业选修课程学习,或者工作前的实练.这样可以减轻大学生的择业压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解决就业问题.

总之,各高校应当积极探索解决中药学专业毕业生毕业论文与工作实习间的矛盾,上述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部分矛

盾,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而且随着社会就业环境影响较大,应当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田莉,曾斌芳,田树革,等.中药学专业毕业专题实习问卷调查及分析[J].药学教育,2012,28(1):55-58.

中药学枸杞论文

枸杞的养生作用就是,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还可以补肾,也可以防脱生发,还可以延缓衰老,也可以预防肿瘤,也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可以在鸡汤里边放一些枸杞,在平时喝水的时候,也可以用热水泡枸杞,也可以每天吃几颗枸杞都是可以起到很好的养生作用,可以提高我们的抵抗力,而且还可以增加抗衰老,让我们的皮肤变得有光泽,也可以补气血,尤其对女生来说还可以治疗痛经调理月经。

枸杞性平偏温,少量泡水喝具有清肝明目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服用;对于痰湿体质较重的人群,用枸杞泡水喝可能会加重生痰,引起一系列副作用;用于肝肾阴虚、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消渴等证。本品为滋补肝肾、明目之良药,凡肝肾阴虚诸证,均可应用。如杞菊地黄丸,即以本品与菊花、地黄等同用,为治肝肾。枸杞子,中药学里把它归类为补阴药。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补肝肾,明目,润肺的多重功效。主要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萎遗精,内热消渴,血虚萎黄。

枸杞抗衰老的功效,这与枸杞里面的成分枸杞多糖密不可分,它可以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枸杞这一物在生活中,经常被我们当做汤料,中医认为枸杞味甘、性平,归肝、肾经;功能主治包括: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等;可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耳鸣、内热消渴、枸杞作为食物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煲汤或熬粥,也可泡酒或是单独服用。在选用枸杞时要注意:选择粒大、饱满、肉厚的枸杞效果较好,干瘪的、颜色特别鲜艳的有可能用硫磺熏过。

枸杞是茄科植物枸杞干燥的果实,它的主要功效是:补肝肾,益精血,明目,是一个非常的传统补药材。对于痰湿体质较重的人群,用枸杞泡水喝可能会加重生痰,引起一系列副作用;由于其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感染性疾患、腹泻的人不宜食用。枸杞适合熬粥,加红枣,桂圆的杂豆粥适合寒冷冬季食用,绿茶在冬季可以煮饭,用绿茶水焖饭,清香宜人。二者都是通过烹饪方式改变寒性归属,你可以试试。

枸杞子自来水来泡不一定能充分发挥出枸杞的营养使用价值,由于枸杞子泡水会遭受器皿、温度、时间等多种多样要素的影响,而绝大多数人也没有去留意,造成溶出去的枸杞多糖、类胡萝卜素等营养元素较为少。常用枸杞泡水喝,可以达到滋阴补血的作用,枸杞滋补作用温和,对肝肾阴虚精血不足、腰膝酸痛乏力等有非常好的效果,必要时可以与山药、山茱萸、熟地同用。枸杞还能益精明目,常喝枸杞泡水可以用于精血不足、视力减退、头晕目眩等症,必要时可以与菊花、地黄等一同使用。枸杞泡水还可以用于防治糖尿病,可以与黄芪、生地、麦冬、山药等一同泡用。

中药学论文枸杞

一、枸杞子的作用与功效

1、调节免疫

枸杞子富含枸杞多糖,枸杞多糖是一种水溶性多糖,能够增强免疫功能,提高抗病毒能力,抑制肿瘤生长和细胞突变。

2、抗衰老

枸杞中含有的枸杞多糖能明显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提高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

3、抗疲劳

枸杞多糖能提高运动前后乳酸脱氢酶总活力,加快运动后血尿素氮的清除速度,对消除疲劳具有十分明显的作用。

4、调节血脂

枸杞子具有明显的降血脂、调节脂类代谢功能的作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效果。

5、降血糖

枸杞子中的枸杞多糖能提高胰岛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轻过氧化物对细胞的损伤,这表明枸杞多糖对胰岛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6、降血压

枸杞多糖可降低血浆及血管中丙二醛、内皮素含量,防止高血压的形成。

7、提高视力

枸杞子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转化成维生素A,而维生素A可生成视黄醇,从而提高视力,防止黄斑症。

8、提高呼吸道抗病毒能力

枸杞子富含胡萝卜素,在人体内能转化成维生素A,具有维持上皮组织正常生长与分化的功能,可预防鼻、咽、喉和其他呼吸道感染,提高呼吸道抗病能力。

9、美容养颜,滋润肌肤

皮肤衰老主要是由于自由基氧化所造成,而枸杞中所含的枸杞多糖、胡萝卜素都是强力的抗氧化剂,所以枸杞具有美容养颜、滋润肌肤的作用。

10、保护肝脏

枸杞子能够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因此枸杞子具有保护肝脏、抗脂肪肝的功效。

/"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esrc=""/>

二、胃不好的人可以吃枸杞子

枸杞子有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的功效,主要用于头晕目眩,腰膝酸软,遗精滑精,耳鸣失眠,多梦的治疗。对胃肠没有影响,肠胃不好的人也是可以吃枸杞子的。肠胃功能不好的人,建议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扩展资料:

枸杞子泡水喝的禁忌:

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子比较合适,如果想起到治疗的效果,每天可以吃30克左右。挑枸杞子时要选那些粒大、色红、肉厚、质地柔润、味甜不苦、嚼之粘牙,并可将唾液染成红黄色的,这样的枸杞子质量最好。

但它毕竟它是食药同源的一种,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

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虚寒的人服用会有滑脱泄泻之弊,有内热未清慎用。有的人枸杞子吃太多造成眼睛红红胀胀不舒服,视力模糊。所以说,枸杞子不可常吃,是药三分毒。

参考资料来源:/"target="_blank"title="百度百科—枸杞子">百度百科—枸杞子

药用价值果实(中药称枸杞子),枸杞药材枸杞药材药用功能与宁夏枸杞同;根皮(中药称地骨皮),有解热止咳之效用。采收加工:枸杞子:6-11月果实陆续红熟,要分批采收,迅速将鲜果摊在芦蔗上,厚不超过3厘米,一般以厘米为宜,放阴凉处晾至皮皱,然后曝晒至果皮起硬,果肉柔软时去果柄,再晒干。枸杞叶:春季至初夏采摘,洗净,多鲜用。主要成份:枸杞子含甜菜碱(betane),阿托品(atropine),天仙子胺(gyoscyamine)。枸杞多糖:枸杞多糖是一种水溶性多糖,是枸杞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相对分子质量为68-200,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其中又以枸杞多糖的免疫调节和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最多。现已有很多研究表明枸杞多糖具有促进免疫、抗衰老、抗肿瘤、清除自由基、抗疲劳、抗辐射、保肝、生殖功能保护和改善等作用。[5-7]甜菜碱:化学名称为1-羧基-N,N,N-三甲氨基乙内酯,在化学结构上与氨基酸相似,属于季胺碱类物质。甜菜碱是枸杞果、叶、柄中主要的生物碱之一。枸杞对脂质代谢或抗脂肪肝的作用主要是由于所含的甜菜碱引起的,它在体内起甲基供应体的作用。关于枸杞甜菜碱的研究仅限于国内在含量的测定、提取工艺和对枸杞植物的生理作用(增强耐盐性)研究方面,关于枸杞甜菜碱的药理药效研究很少。[8-9]枸杞色素:枸杞色素是存在于枸杞浆果中的各类呈色物质,是枸杞籽的重要生理活性成分。主要包括-胡萝卜素、叶黄素和其他有色物质。枸杞所含有的类胡萝卜素则具有非常重要的药用价值。很多研究已经证明枸杞籽色素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预防和抑制肿瘤及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胡萝卜素是枸杞色素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和作为维生素A的合成前体等重要的生理功能。[10-11]药理作用:对免疫功能有影响作用。性味:枸杞子:甘,平。枸杞叶:苦、甘;性凉。功能:枸杞子:养肝,滋肾,润肺。枸杞叶:补虚益精,清热明目。[12]

枸杞子的简介【通用名称】枸杞子【其他名称】枸杞子 (《别录》)【异名】苟起子(《本草经集注》),甜菜子(《救荒本草》),杞子(《藏府药式补正》),红青椒、构蹄子(《河南中药手册》),狗奶子(《江苏植药志》),枸杞果(《河北药材》),地骨子,枸茄茄(《山西中药志》),红耳坠、血枸子(《中药材手册》),枸地芽子(《四川中药志》),枸杞豆、血杞子(《药材学》)。【来源】为茄科植物枸杞或宁夏枸杞的成熟果实。【采集】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摘,除去果柄,置阴凉处晾至果皮起皱纹后,再暴晒至外皮干硬、果肉柔软即得。遇阴雨可用微火烘干。【药材】①西枸杞 为植物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呈椭圆形或纺锤形,略压扁,长~2厘米,直径4~8毫米。表面鲜红色至暗红色,具不规则的皱纹,略有光泽,一端有白色果柄痕。肉质柔润,内有多数黄色种子;扁平似肾脏形。无臭,味甜,嚼之唾液染成红黄色。以粒大、肉厚、种子少、色红、质柔软者为佳。 主产宁夏。甘肃有少量生产。 ②津枸杞 又名:津血杞、杜杞子。为植物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呈椭圆形或圆柱形,两端略尖,长1~厘米,直径3~5毫米。表面鲜红色或暗红色;具不规则的皱纹,无光泽。质柔软而略滋润,内藏多数种子,种子形状与上种略同。无臭,味甜。以粒大、肉厚、种子少、色红、质柔软者为佳。粒小、肉薄、种子多、色灰红老质次。 主产河北。此外,河南、陕西、四川、山西、江苏等地亦产。 除上述品种外,尚有甘肃产的"甘州子",为植物土库曼枸杞和西北枸杞的果实;新疆产的"古城子",为毛蕊枸杞的果实,当地都作枸杞子使用。干燥果实为长圆形或卵圆形,长6~9毫米,直径2~4毫米,表面暗红色,有不规则的皱纹,无光泽。质略柔软,内有种子多数。无臭,味甘而酸。【化学成分】枸杞子中含胡萝卜素毫克%,硫胺素毫克%,核黄素毫克%,菸酸毫克%,抗坏血酸3毫克%。尚分离出β-谷甾醇、亚油酸。 日本产枸杞果实含玉蜀黍黄素、甜菜碱和一种硫胺素抑制物。果皮含酸浆果红素。【药理作用】①抗脂肪肝的作用 宁夏枸杞子的水浸液(20%,8毫升/天灌胃),对由四氯化碳毒害的小鼠,有轻度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促进肝细胞新生的作用。水提取物的抗脂肪肝的作用还表现在,防止四氯化碳引起的肝功能紊乱(以胆碱酯酶、转氨酶的活性作指标)。如给大鼠较长期(75天)口服枸杞水提取物或甜菜碱,可升高血及肝中的磷脂水平;受四氯化碳毒害后之大鼠,肝中磷脂、总胆甾醇含量减低,事先或同时给甜菜碱或枸杞水提取物则有所升高;同时对BSP、SGPT、碱性磷酸酶、胆碱酯酶等试验均有改善作用。枸杞对脂质代谢或抗脂肪肝的作用,主要是由于其中所含的甜菜碱所引起,后者在体内起甲基供应体的作用。 ②拟胆碱样作用 枸杞的水提取物静脉注射,可引起兔血压降低,呼吸兴奋;阿托品或切断迷走神经可抑制此反应。它还能抑制离体兔心耳、兴奋离体肠管(在离体豚鼠小肠上,8毫克≌组胺1微克,其作用可被苯海拉明或阿托品所阻断)、收缩兔耳血管等。甜菜碱无此作用,对兔耳血管则为扩张作用。甲醇、丙酮、乙酸乙酯等提取物亦有轻度降压作用。故枸杞的上述作用为甜菜碱以外的成分所引起。 甜菜碱口服作用很小;皮下注射,作用类似胆碱。它作为一个有效的甲基供应体,几与胆碱相等。对机体无毒,亦不易被机体利用,以原形排出体外;其盐酸盐在溶液中易于解离出盐酸。 枸杞提取物还能显著促进乳酸菌之生长及产酸,可用于食品工业。【炮制】簸净杂质,摘去残留的梗和蒂。 《纲目》:"凡用枸杞,拣净枝梗,取鲜明者洗净,酒润一夜,捣烂入药。"【性味】甘,平。 ①《别录》:"微寒,无毒。" ②《药性论》:"味甘,平。" ③《食疗本草》:"寒,无毒。"【归经】入肝、肾经。 ①《本草汇言》:"入足少阴、足厥阴经。" ②《本草经解》:"入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 ③《要药分剂》:"入肝、胃二经,兼入肺经。"枸杞子的功效与作用滋肾,润肺,补肝,明目。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①陶弘景:"补益精气,强盛阴道。" ②《药性论》:"能补益精诸不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 ③《食疗本草》:"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能益人,去虚劳。" ④王好古:"主心病嗌干,心痛,渴而引饮,肾病消中。" ⑤《纲目》:"滋肾,润肺,明目。" ⑥《本草述》:"疗肝风血虚,眼赤痛痒昏翳。""治中风眩晕,虚劳,诸见血证,咳嗽血,痿、厥、挛,消瘅,伤燥,遗精,赤白浊,脚气,鹤膝风。"枸杞子的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熬膏、浸酒或入丸、散。枸杞子的禁忌注意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脾胃薄弱,时时泄泻者勿入。" ②《本草汇言》:"脾胃有寒痰冷癖者勿入。" ③《本经逢原》:"元阳气衰,阴虚精滑之人慎用。" ④《本草撮要》:"得熟地良。"枸杞子的选方①治肝肾不足,生花歧视,或干涩眼痛:熟地黄、山萸肉、茯苓、山药、丹皮、泽泻、枸杞子、菊花。炼蜜为丸。(《医级》杞菊地黄丸)②治劳伤虚损:枸杞子三升,干地黄(切)一升,天门冬一升。上三物,细捣,曝令干,以绢罗之,蜜和作丸,大如弹丸,日二。(《古今录验方》枸杞丸)③治肾经虚损眼目昏花,或云翳遮睛:甘州枸杞子一斤。好酒润透,分作四分,四两用蜀椒一两炒,四两用小茴香一两炒,四两用脂麻一两炒,四两用川楝肉炒,拣出枸杞,加熟地黄、白术、白茯苓各一两,为末,炼蜜丸,日服。(《瑞竹堂经验方》四神丸)④补虚,长肌肉,益颜色,肥健人:枸杞子二升。清酒二升,搦碎,更添酒浸七日,漉去滓,任情饮之。(《延年方》拘杞子酒)⑤治虚劳,下焦虚伤,微渴,小便数:枸杞子一两,黄芪一两半(锉),人参一两(去芦头),桂心三分,当归一两,白芍药一两。捣筛为散。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枣三枚,饧半分,煎至六分,去滓,食前温服。(《圣惠方》枸杞子散)⑥安神养血,滋阴壮阳,益智,强筋骨,泽肌肤,驻颜色:枸杞子(去蒂)五升,圆眼肉五斤。上二味为一处,用新汲长流水五十斤,以砂锅桑柴火慢慢熬之,渐渐加水煮至杞圆无味,方去渣,再慢火熬成膏,取起,磁罐收贮。不拘时频服二、三匙。(《摄生秘剖》杞圆膏)⑦治肝虚或当风眼泪:枸杞二升。捣破,纳绢袋中。置罐中,以酒一斗浸干,密封勿泄气,三七日。每日饮之,醒醒勿醉。(《圣惠方》)⑧治目赤生翳:枸杞子捣汁,日点三、五次。(《肘后方》)

论文题目是一篇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理想的论文题目能吸引读者浏览全文,提高文章的被关注度。下面是药学论文题目,欢迎阅读参考!

药学论文题目【1】

1. 西洋参中奥克梯隆型皂苷的研究

2. 藜植物中化学成分的研究。

3. 人参皂苷的研究进展。

4. 人参皂苷药理活性研究的概况。

5. 绿色化学。

6. 烯胺酮化合物简介。

7. 天然药物中无机元素的测定方法。

8. 藜属植物的研究进展。

9. 天然药物化学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

10. 甜菜树茎叶营养成分的分析研究。

11. 甜菜叶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12. 仙人掌研究概况。

13. 枸杞子的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14. 猪毛菜的研究现状。

15. 藜科植物菠菜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的研究。

16. 菠菜的研究进展。

17. 玉米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8. 葱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19. 葱属植物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20. 洋葱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药学论文题目大全【2】

1.非甾体抗炎药物的合成及抗炎镇痛活性的研究

2.硫杂杯芳烃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

3.奥沙普嗪的化学结构修饰研究

4.分蘖葱头中甾体皂苷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5.新型选择性环氧合酶-2抑制剂的研究

6.锰超氧化物岐化酶模拟酶的研究进展

7.吡唑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

8.呋喃酮衍生物类环氧合酶-2抑制剂研究进展

9.硫杂杯芳烃的研究进展

10.氯化镉对人体的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11.某院抗菌药物使用调查分析

12.感冒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13.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14.某院某科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

年我国抗生素市场分析

16.某种类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17.临床抗感染药物使用的调查分析

18.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19.抗病毒药物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20.临床抗生素应用调查分析

药学论文题目大全【3】

1. 抗感冒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应用

2. 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3. 抗癌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新进展

4. 铂类抗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5. 某医院调查报告

6. 某药厂调查报告

7. 抗生素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现状

8. 高效液相色谱法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9. 中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调查

10. 中国临床药师发展现状调查

11. 药物分析在药学各领域的应用

12. 某药检所调查报告

13. 分析仪器公司调查报告

14. 某医院药剂科参观报告

15. 中国本土制药企业新药研究开发发展的研究

16. 某药品的质量研究方法

17. 某中药制备工艺的研究

18. 现代药品分析方法与技术的研究进展

19. 试论中药及天然产物在某领域的研究进展

20. 关于加强中药质量控制的一点探索

中药学的枸杞子论文

枸杞一直作为养生佳品,在中老年人群中尤为突出,现在也慢慢在年轻人中流行开来。

对于枸杞的营养价值,是需要肯定的。在钱彦丛等人的论文中指出宁夏枸杞的化学成分主要含枸杞多糖、甜菜碱、类胡萝卜素及类胡萝卜素酯、维生素C、莨菪亭、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枸杞,围绕着大家的疑惑,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

,其实在《中国药典》里只记载枸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具有滋肝养血,益精明目的作用。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作用较为温和的补肝、明目作用。在我们的《中药学》里还介绍它具有润肺的作用

表现为咽喉痛、嘴角起泡、长口疮、口干口苦、流鼻血、眼干、眼屎多、视物模糊、眼肿、尿黄、或者便秘等等,尤其是生吃的时候,更容易出现这些上火表现。有些人认为这是虚不受补导致的,这个应该来说是属于药不对证。如果配伍使用的话,可能就不存在上火了。

哪些人不适合吃枸杞呢?一般来说有四类人是不适合吃枸杞的:

1、有外感的人,比如出现打喷嚏、流涕、头痛、怕冷等感冒症状,就不要吃枸杞了,有外感一般所有的进补都不适合;

2、有湿热的人,比如出现舌苔厚腻、偏黄或干、口干口苦、或有口臭、满脸油光、易长痘、胸满痞闷、腹胀、便秘或黏腻不爽等表现的;

3、有脾虚腹泻的人,不太适合吃枸杞子,枸杞会有些滋腻碍脾,影响脾胃运化,加重腹泻拉肚子的症状;

4、有寒湿重的人,枸杞不管对于湿热还是寒湿都不适合,因为枸杞本身是相对滋腻的滋补品,一定程度上都会加重体内的湿气;

坚持喝枸杞水可以有效缓解失眠,眼睛干涩等问题,皮肤也会白里透红。

但是喝枸杞水要注意跑完水的枸杞是要吃掉的,改脾气多糖是水溶性的,所以,想要吸收其他的营养成分,最好是吃掉的好,但是要泡水前注意清洁~

枸杞作为一种营养比较靠谱的零食,经常食用(泡茶、嚼著吃等)对於身体有何好处?

枸杞中含有哪些营养物质?

具体说来,其实枸杞也算是一种营养相对丰富的食材,其中含有少量您比较熟知的蛋白质和矿物质钙钾锌;另外在枸杞中含量比较可观的是维生素A、膳食纤维、矿物质铁以及矿物质硒。

吃枸杞好吗?

吃枸杞,其实是一件特别靠谱的事情,相比於各位锺爱的薯片、果脯蜜饯、辣条等零食,枸杞相对比较健康,不存在额外的添加物质;建议您吃,但也请各位不要去夸大和信奉枸杞的神奇作用。

坚持用枸杞泡水(茶)有何好处?

如果你本身不爱喝水,但要是用枸杞泡水之後可以增加饮水量的话,这就是一件非常不错的事情,增加饮水量可以不错的增强身体代谢、促进代谢物质的排出;另外也可以降低身体总是“上火”的几率,促进身体健康。

另外,食用枸杞可以补充营养物质,无论是维生素A还是膳食纤维,虽然含量不多,但是也可以不错的补充营养物质,预防由於营养物质摄入不足所导致的营养素缺乏症。

在研究这个话题的时候,想要告诉大家一则基本的道理:食物仅仅是食物,根本不会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更不要谈会有何功效。枸杞和其他食物一样,在朋友圈总是会传言有抗癌、抵御疾病等作用;其实来说并不靠谱,食用量有限,营养物质摄入量更加有限,对於身体的补充屈指可数,没有太大的意义。

关於市面上所说的“枸杞可以壮阳、补血、明目”,应该这麼看:

虽然枸杞中含有维生素A和叶黄素,但是含量非常有限,而且每日的食用量也非常有限,所以这些作用完全可以“无视”。

另外,因为它是红色的就可以判断它可以补血,因为它含有黄酮类物质就可以增强免疫力同样不适用。

再来说壮阳补肾,那就更不靠谱了,本身不存在作用机理。

健康吃枸杞,应该怎麼吃?

可以吃,当成一种果干,不错的食物:

首先,建议大家可以把枸杞当成一种零食食用,直接嚼著吃、泡水喝、入菜都是很不错的选择。

食物虽好,食用应限量:

对於枸杞来说,需适量食用,吃得多了反而会对身体身体造成负担,每日食用不超过20粒,无论是干嚼还是泡水(泡水之後可以食用)。

坚持用枸杞泡水,身体会有怎样的变化?

枸杞,有些人并不建议吃:

最需要注意的是,对於本身对枸杞存在过敏的人群不建议食用,避免出现长红疹等过敏性反应。

另外,对於一些本身已经由於燥热上火比较严重的人群,或者是本身胃肠腹泻的人群,也不建议大量食用枸杞。

老中医经常说枸杞清肝明目的好处很多,建议大家经常喝枸杞水。其实枸杞水除了清肝明目还有很多功效。先说说你坚持喝枸杞水会有什么惊喜?

最值得一说的是,枸杞可以防癌。研究表明,枸杞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甚至抑制癌细胞的形成和扩散。因此,经常喝枸杞水的人会提高免疫力,所以不应该感冒生病。同时枸杞还有抗衰老的作用,所以枸杞水确实是中老年人的好选择。

枸杞泡水也有养颜的作用。如果肝肾健康受到影响,肯定会对人体皮肤造成一定的损害。只是因为肾脏和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如果这个器官受损,会直接影响代谢功能的运转,从而使体内产生的垃圾和毒素无法及时排出。这些垃圾和毒素会在体内堆积,逐渐影响人的外貌。比如严重的油性皮肤,痘痘,黑眼圈等。严重的话,人会掉头发。坚持将枸杞浸泡在水中,可以保护肾脏和肝脏,从而加快体内毒素的排泄,最终保护人们的皮肤健康。

眼睛的健康离不开肝脏的维护。肝脏作为人体最大的代谢器官,深刻影响着身体许多部位的健康。如果肝脏受损,也会对人的眼睛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办公的形式越来越普及,人们的眼睛要长时间面对电脑或者手机,会对眼睛造成一定的损失。坚持用水浸泡枸杞可以保护肝脏,从而起到明目醒脑的作用。

肝肾损伤也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器官异常向身体其他部位发送信号,而肝脏和肾脏与人的睡眠有很大关系。坚持将枸杞浸泡在水中,不仅可以保护肾脏,还可以保护肝脏,从而改善人们的睡眠质量,增强人们的免疫力。

今天给各位分享中药枸杞子的功效与作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中药枸杞子的功效与作用图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览:1、中药枸杞子的功效与作用点2、中药枸杞子主要功效解析:滋补肝肾,明目润肺3、枸杞的药用功效与实用4、枸杞子的作用与功效中药枸杞子的功效与作用点中药枸杞子的功效与作用点中药枸杞子的功效与作用点,想必大家都对这种食物的功效和作用不陌生吧,这种药材最大的功效就在于改善身体状况,食物的功效和作用都是有迹可循的,食用药材必须适量,以下是中药枸杞子的功效与作用点。中药枸杞子的功效与作用点1明目擅长明目,所以俗称“明眼子”。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花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著名方剂杞菊地黄丸,就以枸杞子为主要药物。民间也习用枸杞子治疗慢性眼病,枸杞蒸蛋就是简便有效的食疗方。提高免疫力枸杞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可以补气强精、滋补肝肾、抗衰老、止消渴、暖身体、抗肿瘤的功效。降三高调节血糖,降低血压,防治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等症。促进胃肠蠕动还有兴奋大脑神经、兴奋呼吸、促进胃肠蠕动等作用。中药枸杞子的功效与作用点2第一枸杞可以美容养颜,延缓衰老,枸杞可以提高皮肤吸收养分的能力,能够起到美白作用,枸杞还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β胡萝卜素、维生素e、硒及黄酮类等抗氧化的`物质,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枸杞可以对抗自由基过氧化,减轻自由基过氧化损伤从而有助于延缓衰老,延长寿命。第二枸杞能够滋补肝肾,益精明目和养血,增强人们的免疫力。对于现在人来说,枸杞最实用的功效就是抗疲劳和降低血压,此外枸杞能够保肝降血糖,软化血管,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对脂肪肝和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第三枸杞多糖对实验性肝损伤还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促进肝损伤的修复,能够抑制脂肪在肝细胞内沉积并促进肝细胞新生。第四枸杞还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在抗肿瘤治疗中能够减轻环磷酰胺的毒副作用,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升高周围血的白细胞数对机体产生保护作用。中药枸杞子主要功效解析:滋补肝肾,明目润肺中药枸杞子:性味归经:甘,平。归肝、肾、肺经。本品甘补质润,平而偏温,归肝、肾、肺经。善滋补肝肾而明目,治肝肾阴虚、视力减退;能滋润肺阴而止咳,治阴虚咳嗽。功效:滋补肝肾,明目,润肺。主治病证(1)肝肾阴虚的头晕目眩、视力减退、腰膝酸软、遗精。(2)消渴。(3)阴虚咳嗽。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2g;或入丸散。使用注意:本品滋阴润燥,故大便溏薄者慎服。产地:主产于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以宁夏产量大、质优。采收加工:夏、秋二季果实呈红色时采收,热风烘干,除去果梗,或晾至皮皱后,晒干,除去果梗。性状鉴别:本品呈类纺锤形或椭圆形,长6~20mm,直径3~10mm。表面红色或暗红色,顶端有小突起状的花柱痕,基部有白色的果梗痕。果皮柔韧,皱缩;果肉肉质,柔润。种子20~50粒,类肾形,扁而翘,长~,宽1~,表面浅黄色或棕黄色。气微,味甜。枸杞的药用功效与实用之所以搜集这篇文章,是因为好多花友将枸杞作为花卉来养殖,我也见过一些枸杞的盆景,所以呢,在花卉食用这里我们也介绍下枸杞的食用效果以及药效!枸杞子为茄科多年生落灌木,原产于宁夏。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又名杞子、茨果子、明目子、狗奶子等,现宁夏、青海、山东、河南等地者有生产。枸杞子喜冷凉气候,耐寒、耐旱、耐贫瘠、耐肥、耐盐碱,喜光照充足,不耐荫蔽,喜湿润,忌水涝,适宜栽培在地势稍高、排灌方便的土壤上。枸杞子能滋补肝肾、益精明目,为药食两用佳品,也可做盆景观赏,用途广泛,国内需求旺盛,多年来价格基本处于稳中偏升的状态,市场前景看好。枸杞子药膳食疗枸杞素有“宝树”、“药树”的美称,嫩茎和叶作蔬菜,而以枸杞果实(枸杞子)、根皮(地骨皮)入药。尤其是枸杞的果实营养丰富,鲜枸杞子每l00g含蛋白质4g,碳水化合物,脂肪,热量为100干卡。枸杞子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氨基酸是人体必需氨基酸。矿物质除含有钙、磷、铁等外,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锗。含维生素也较仓面和丰富,包括维生素B1、B2、C、尼古酸和胡萝卜素等。中医认为,枸杞子味甘性平,有补肾、滋阴、养肝、明目、益气等功效。适用于。肾亏遗精、腰膝酸软、头晕目眩、两眼昏花等症。现代科学研究证实了上述说法,并且认为枸杞了:可以降低胆固醇、兴奋大脑神经、增强免疫功能、防治癌症、抗衰老和美容,对人体健康起极其有益的作用。枸杞子的食用方法枸杞子药食俱佳,除了入药,还有多种吃法。如用枸杞子泡茶喝,煎汤饮服,嚼着吃;枸杞子50g,浸酒一周后饮用,每天早晚各10ml;枸杞子配以相当的食物而制作的健身祛病菜肴就更多了。益寿枸杞汤:银耳、枸杞子、龙眼肉各15g,冰糖15g。制法:银耳泡好,洗净,放入开水中烫一下,枸杞子洗净,龙眼肉切丁。银耳、枸杞子上屉蒸熟;锅置火上,注水烧开,加入冰糖使其溶化,然后加入银耳、枸杞子、龙眼肉煮开片刻即可。此汤有强身滋补、养阴润肺的功效。淮杞鸡汤:淮山药、枸杞子各25g,鸡1只(去毛、肠杂,洗净),田螺1个,姜、盐各适量。制法:螺入热水中浸一下,捞出后投入冷水中过凉。鸡人开水中氽一下,捞出待凉;淮山药、枸杞子洗净;锅置火上,注入适量清水煮开,放人鸡、螺、淮山药、佝杞子、姜,煮3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具有活血、强筋的效用。乳鸽黄芪枸杞汤:乳鸽1只(去毛、肠杂,洗净,切块),黄蓖、枸杞子各25g,盐适量。制法:黄芪、枸杞子洗净,与鸽肉块一起用沽布包好待用;瓷盆注水,放人布包隔水炖熟,去药渣,加盐,吃肉喝汤。主治肾气亏损。吉庆枸杞:活青鱼l条,里脊肉150g,枸杞子10g,白萝卜50g,葱、姜、盐、味精、胡椒粉各适量..制法:青鱼去鳞除鳃去内脏,放入热油锅中,略煎两面,不可煎黄,捞出,沥油;里脊肉剁泥,塞入鱼肚内,再把鱼入热油锅中煸一下,放人萝卜丝、葱、姜、高汤烧开后改用小火煮3分钟,放人味精,盛人大碗,撒上胡椒粉;枸杞子洗净,入开水中烫一下,沥干撒人碗中即可。具有补胃健脾功用。枸杞黄芪炖甲鱼:枸杞子、黄芪各25g,甲鱼250g。制法:枸杞子洗净,黄芪切片用纱布包好,甲鱼洗净切细;取锅置火上,加水适量,放人甲鱼、枸杞子、黄芪,大火烧开,小火炖熟,加盐即可。有补中益气效用。养肝补肾枸杞子《本草纲目》曾记载蓬莱县南丘村民喜食枸杞多长寿,可以看出古人对枸杞子可益寿延年已很收藏。现在以宁夏枸杞最为著名,河北、甘肃、青海枸杞也称上乘。枸杞子性味甘平,归肝、肾、肺经。可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滋阴,用于因肾阴亏损、肝气不足、下肢无力、头晕耳鸣、遗精不孕、视力减退、萎黄无华等症。枸杞子含有甜菜碱、胡萝卜素、多种不饱和脂肪酸、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等。甜菜碱可抑制脂肪在肝内沉积,防止肝硬化,对保护正常肝细胞有作用。动物实验指出,宁夏枸杞水提物对四氯化碳引起的小鼠肝脏脂肪沉积,防止肝功能紊乱有一定保护作用,也有报道枸杞对降血脂、血糖也有一定作用,《汤液本草》称“主渴而引饮,肾病消中。”民间验方也用本品10克,蒸熟嚼食,每日2-3次,治消渴。中医称的消渴与糖尿病一致,但枸杞子含糖量较高,每100克含糖克,故对糖尿病患者的枸杞子用量应权衡利弊,仔细斟酌。诸多研究证实枸杞子提取物可促进细胞免疫功能,增强淋巴细胞增殖及肿瘤坏死因子的生成,对白细胞介素Ⅱ也有双向调解作用。从枸杞子提取的枸杞多糖可见到对动物有放射增敏现象,可保护小鼠免受因放射损伤引起的免疫功能低下,对下降的白血球有提升效果。还有实验证实枸杞多糖可维护细胞的正常发育,提高受损的脱氧核糖核酸的修复能力。枸杞子保存宜干燥、通风,忌高温,防虫蛀。用硫磺过度熏制可使枸杞子鲜亮,外观鲜红,选购时应注意不可单纯注重外表。枸杞子药性滋腻,对外感实热、湿邪较重、大便溏泻者不宜。用枸杞子配膳和药用吃法颇多,蒸煮和水煎均可,事先应将枸杞子洗净,注意剂量,一般应以少量长期服用为佳,不可顿服过量。用于保健的药用或药膳配方如下:滋补肝肾方:用于因肝肾阴虚引起的眩晕、眼花、关节屈伸不利,烦热、盗汗等症。枸杞子30克,冬虫夏草10克,百合50克,洗净加水炖开,文火慢煮约20分钟,加入猪肝或羊肝500克及调料适量,再煮约30分钟即可,分次吃肝喝汤。养肝明目方:适用因肝血不足引起的双目干涩、视物不清、头晕眼花、视力疲劳等症。枸杞子100克、女贞子100克,杭菊花50克,焙干,共研细末或装入胶囊,每日2次,每次服10克。补肾壮阳方:用于肾气虚损,肾阳不足引起的阳萎早泄,遗精尿频、腰冷酸痛、下肢无力等症。枸杞子250克、蛤蚧一对去头足,肉苁蓉200克,大枣50克,装广口瓶,低度白酒需高于中药约2公分,封存半月后用。枸杞子养生,但别乱吃很多人喜欢用枸杞子泡水、泡酒或煲汤,中医很早就有“枸杞养生”的说法,认为常吃枸杞子能“坚筋骨、耐寒暑”。所以,它常常被当作滋补调养和抗衰老的良药。很多人都不知道常吃枸杞子可以美容。这是因为,枸杞子可以提高皮肤吸收氧分的能力,另外,还能起到美白作用。枸杞子虽然具有很好的滋补和治疗作用,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服用的。由于它温热身体的效果相当强,正在感冒发烧、身体有炎症、腹泻的人最好别吃。最适合吃枸杞子的是体质虚弱、抵抗力差的人。而且,一定要长期坚持,每天吃一点,才能见效。任何滋补品都不要过量食用,枸杞子也不例外。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子比较合适;如果想起到治疗的效果,每天最好吃30克左右。现在,很多关于枸杞子毒性的动物实验证明,枸杞子是非常安全的食物,里面不含任何毒素,可以长期食用。浮萍草的药用功效浮萍草全草可作家畜和家禽的饲料。以带根全草入药,性寒,味辛,功能发汗透疹、清热利水,主治表邪发热、麻疹、水肿等症。你还了解它的其他功效与作用吗?今天小编就简单为大家介绍浮萍草的药用功效与作用。【中文名】浮萍草【性味】性寒,味辛。【归经】入肺经。【主治】发汗,祛风,行水,清热,解毒。治时行热痈,斑疹不透,风热痛疹,皮肤瘙痒,水肿,经闭,疮癣,丹毒,烫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克(鲜看25~l50克),捣汁或入丸、散。外用:煎水熏洗,研末撤或调敷。1、对心血管的作用:浮萍草水浸膏对奎宁引起衰竭的蛙心有强心作用,钙可增强之,大剂量使心脏停止于舒张期,并能收缩血管使血压上升。2、解热作用:浮萍草煎剂及浸剂2克/公斤,经口给予因注射伤寒混合疫苗而发热的家兔,证明有微弱的解热作用。3、其他作用:浮萍草抗菌、抗疟实验均为阴性,在实验室及现场对库蚊幼虫及蚊蛹有杀灭作用。宜用用于外感风热及麻疹透发不畅等症,临床常与西河柳、牛蒡子、薄荷等配伍应用。对风热瘾疹亦可内服、外用。浮萍能泄热利水,故对于水肿而有表热者用之。忌用1、《本草经疏》:表气虚而自汗者勿用。2、《名本草从新》:非大实大热,不可轻试。3、《得配本草》:血虚肤燥,气虚风痛,二者禁用。经济价值浮萍草为良好的猪饲料、鸭饲料,也是草鱼的饵料。化学含量浮萍草含多量维生素B1、B2、C等水溶性维生素,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8-羟基木犀草素-8--葡萄糖甙等黄酮类及碘、溴等物质。其多糖是D-洋芫荽糖的丰富来源。尚含树脂、蜡质、甾类、叶绿素、糖、蛋白质、粘液质、鞣质等。性状鉴别浮萍草叶状体呈卵形、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直径3-6mm。单个散生或2-5片集生,上表面淡绿至灰绿色,下表面此绿至紫棕色,边缘整齐或微卷,上表面两侧有一小凹陷,下表面该处生有数条须根。质轻,易碎。气微,味淡。以色绿、背紫者为佳。显微鉴别叶状体表面观:浮萍草上表皮细胞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不定式:下表皮细胞垂周壁近平直,无气孔。上表皮内侧的薄壁细胞类椭圆形至类圆形,有胞间隙,有的含草酸钙簇晶,表皮内侧为通气组织,由薄壁细胞组成,细胞民间隙较大。太阳花药用功效及其作用太阳花的药用功效及其作用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想要了解太阳花的功效及其作用并不难。在古时候太阳花就作为药用并治疗了很多病症,那么想了解太阳花的功效及其作用可以阅读完本文章你就能了解太阳花的药用功效及其作用的应用方面。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太阳花别名半枝莲、狭叶韩信草、通经草、紫连草等。太阳花为唇形科植物太阳花的干燥地上部分。太阳花辛、苦,寒。归肺、肝、肾经。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清热解毒,化瘀利尿。太阳花常用于疔疮肿毒,咽喉肿痛,毒蛇咬伤,跌扑伤痛,水肿,黄疸的治疗。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之清热解毒太阳花用于肝炎,特别是乙型肝炎,可用太阳花60克煎水常服,亦可加白花蛇舌草、大枣同服。太阳花用于痈疮肿毒,可单用30克煎服。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之抑瘤作用用美蓝氏试管法筛选试验表明,太阳花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细胞有很轻度的抑制作用;用细胞呼吸器法筛选实验表明,太阳花对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血细胞的抑制率大于75%。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之治妇科病太阳花能治妇女病,以代益母草,有很好的疗效。近年来民间用太阳花以治各种癌病。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之散瘀化痰太阳花用于瘰疬、结核、梅核气,以太阳花配其他药同用。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之利尿消肿用于肝硬化腹水、急慢性肾炎,皆可配太阳花,也可太阳花3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之免疫调节作用太阳花所含的多糖在体外可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淋巴细胞转化,太阳花的最适浓度为400r/ml。Sc给药1周后可明显提高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中酯酶阳性细胞的百分率,促进DNCB诱导的迟发型变态反应。但大剂量给药太阳花(200mg/kg)可抑制小鼠胸腺指数,对脾指数无影响。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之抑菌作用太阳花50%煎剂用平板挖沟法,证明太阳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有抑制作用。《泉州本草》言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为:清热,解毒,祛风,散血,行气,利水,通络,破瘀,止痛。内服主血淋,吐血,衄血;外用治毒蛇咬伤,痈疽,疔疮,无名肿毒。中医典籍的记载足以证明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是有多重要。那么利用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呢?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之治慢性肝炎: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之治30克,丹参30克,赤芍20克,鳖甲20克,莪术10克,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6克,日服3次。亦用于肝硬化。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之治吐血、咯血:鲜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之治一至二两,捣烂绞汁,调蜜少许,炖热温服,日二次。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之治阑尾炎: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之治15克,地丁草15克,败酱草15克,冬瓜仁15克,水煎服。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之治肝炎:鲜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之治五钱,红枣五个。水煎服。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之治扁桃体炎: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之治15克,一枝黄花9克,水煎服。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之治咽喉肿痛:鲜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之治八钱,鲜马鞭草八钱,食盐少许。水煎服。太阳花就是我们经常看见的路边的花草,但是太阳花的功效与作用确实很不错的哦!碰碰香的药用功效及其作用碰碰香是众都花友喜欢的观赏植物之一,那么碰碰香有什么作用呢?碰碰香有一个优点,就是碰碰香能发出淡淡的香味。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花友都喜欢的原因,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下碰碰香还有什么药用功效。叶片泡茶、酒,奇香诱人。提神醒脑,清热解暑,驱避蚊虫。药用功效打汁加蜜生食缓解喉咙痛煮成茶饮可缓解肠胃胀气及感冒捣烂后外敷可消炎消肿并可保养皮肤。宜盆栽观赏.因触碰后可散发出令人舒适的香气而享有碰碰香的美称。又因其香味浓甜,颇似苹果香味,故又享有苹果香美誉。闻之令人神清气爽,市场受宠。适宜盆栽,宜放置在高处或悬吊在室内,也可作几案、书桌的点缀品。叶片泡茶、酒,奇香诱人。提神醒脑,清热解暑,驱避蚊虫。枸杞子的作用与功效枸杞是一种中药材,但是经常用来食用,下面我为大家整理了枸杞子的作用与功效,欢迎大家阅读。枸杞子的作用与功效1、枸杞对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均有增强作用,还有免疫调节作用。2、枸杞有抗肿瘤作用。3、枸杞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4、枸杞具有保肝及抗脂肪肝的作用。5、枸杞能够刺激机体的生长,对某些遗传毒物所诱发的遗传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6、枸杞对造血功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7、枸杞能影响下丘—垂体—性腺轴功能,并有非常好的降血糖作用。8、枸杞可增强生殖系统功能,加强离体子宫的收缩频率、张力及强度。9、枸杞可增加小鼠皮肤羟脯氨的'含量,显著增强小鼠的耐缺氧能力,延长其游泳时间,抗疲劳。10、枸杞有一定降压作用。枸杞食疗方1、枸杞炖银耳原料:枸杞25克,水发银耳150克,冰糖25克,白糖50克烹制方法(1)银耳洗净入温水中涨发1个小时,除去杂质泡入清水中。(2)汤锅置旺火中添水烧沸,放入冰糖、白糖烧沸后撇去浮沫,待糖汁清白时将银耳、枸杞放时锅炖至银耳有胶质时,倒入大汤碗内。菜肴特点:枸杞炖银耳是传统高级滋补名羹,羹汁浓稠,甘甜绵滑,滋补健身。2、枸杞烧鲫鱼原料:鲫鱼1条,枸杞12克,豆油、葱、姜、胡椒面、盐、味精适量。烹制方法(1)将鲫鱼去内脏、去鳞,洗净,葱切丝,姜切末;(2)将油锅烧热,鲫鱼下锅炸至微焦黄,加入葱、姜、盐、胡椒面及水,稍焖片刻;(3)投入枸杞再焖烧10分钟,加入味精即可食。3、枸杞肉丝原料:枸杞20克、瘦猪肉100克,青笋20克、油、盐、砂糖、味精、绍酒、麻油、干淀粉、酱油适量。烹制方法枸杞洗净待用。瘦肉、青笋洗净切丝,拌入入少量淀粉。炒锅烧热用油滑锅,再加入适量的油,将肉丝、笋丝同时下锅翻炒,烹入绍酒,加入砂糖、酱油、食盐、味精搅匀,放入枸杞子翻炒致熟,淋上麻油即可起锅。功效:滋阴补血,滋肝补肾。这是药食合用,阴血双补,明目健身的药膳方。对于体虚乏力、贫血、神衰、性功能低下、糖尿病患者均有强身益寿之效。关于中药枸杞子的功效与作用和中药枸杞子的功效与作用图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药学枸杞论文3500

在白银农村,几乎每家都有枸杞。

枸杞是灌木植物,树身矮矮的,枝条并不粗,上面有许多锋利的小刺。只要是会摘枸杞的人,都能巧妙地躲过那些小刺,不被他刺中。

春天一到,枸杞树就悄悄地露出嫩芽。长大后的叶子又窄又短,很稠密,是深绿色的,到了六月初,枸杞就开花了,枸杞开的花五颜六色[注: 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

引伸为各色各样。],有黄的、紫的….. 只要你很长时间盯着它看,你就会发晕。

七月上旬,枸杞树上挂满了一个个小小的果实,它的形状、颜色和味道人人都喜欢。七月下旬,枸杞园内红果灿烂,农民伯伯怀着丰收的喜悦把枸杞摘下来分给每家每户,让每家每户都能尝到香甜可口的枸杞。

枸杞的吃法还有许多,例如:把茶泡好之后可以放入枸杞,把它当成作料放入嘴里,那鲜红的汁水就会顺着你的舌头往下流。

这很多种吃法会让你垂涎三尺[注: 口水挂下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

也形容非常眼热。]。

枸杞含有一种最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可以用来做药。我爱我的家乡,因为它有物产丰富、驰名中外的枸杞。

在白银农村,几乎每家都有枸杞。枸杞是灌木植物,树身矮矮的,枝条并不粗,上面有许多锋利的小刺。只要是会摘枸杞的人,都能巧妙地躲过那些小刺,不被他刺中。

春天一到,枸杞树就悄悄地露出嫩芽。长大后的叶子又窄又短,很稠密,是深绿色的,到了六月初,枸杞就开花了,枸杞开的花五颜六色[注: 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引伸为各色各样。],有黄的、紫的….. 只要你很长时间盯着它看,你就会发晕。

七月上旬,枸杞树上挂满了一个个小小的果实,它的形状、颜色和味道人人都喜欢。

七月下旬,枸杞园内红果灿烂,农民伯伯怀着丰收的喜悦把枸杞摘下来分给每家每户,让每家每户都能尝到香甜可口的枸杞。

枸杞的吃法还有许多,例如:把茶泡好之后可以放入枸杞,把它当成作料放入嘴里,那鲜红的汁水就会顺着你的舌头往下流。。这很多种吃法会让你垂涎三尺[注: 口水挂下

三尺长。形容极其贪婪的样子。也形容非常眼热。]。枸杞含有一种最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可以用来做药。

我爱我的家乡,因为它有物产丰富、驰名中外的枸杞。

黑枸杞味甘、性平,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游离氨基酸、有机酸、矿物质、微量元素、生物碱、维生素C、B1、B2、钙、镁、铜、锌、锰、铁、铅、镍、镉、钴、铬、钾、钠等各种营养成分。

经科学检测,其钙、铁、尼克酸含量分别为红果枸杞的、、倍,尤其是原花青素超过蓝莓(黑果枸杞含原花青素3690mg/100g;蓝莓含原花青素330~3380mg/100g)。这是迄今为止发现原花青素含量最高的天然野生果实,也是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其功效是VC的20倍、VE的50倍,其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含量也很丰富,尤其含具有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功能的天然的花色甙素,药用,保健价值远远高于普通红枸杞,被誉为“软黄金”。

黑枸杞呈深黑色,干果易碎,内含5-12粒果籽,颗粒大的则有更多的籽,多则达30颗籽以上,像红枸杞的籽一样,黑枸杞泡水颜色很深,含糖量低,水微微甜,甚至感觉不到甜,如果干果泡水甜味甚重,则该黑枸杞经过冰糖水处理过,这种黑枸杞外表颜色特别艳丽;白刺果呈暗红色,没有果柄,果实成熟果柄自动脱落,独核(其最大特点),用手捏很硬,白刺果泡水颜色很淡,含糖量较高,口感偏甜。

黑枸杞中含有的花青素能够帮助清除自由基,防止因为自由基毁坏体内的遗传物质而产生癌症。

另外癌细胞也可能溶解组织和细胞的物质形成肿瘤,而花青素能够保护蛋白质,防止癌症发生。黑枸杞含有的花青素能够促进视网膜细胞中视紫质的再生成,这样能够有效预防高度近视的发生,帮助保护视力。

另外黑枸杞中含有的花色素也能够帮助明目,提高昏暗环境中的视力。黑枸杞中含有的花青素是天然的阳光遮盖物,能有效阻止阳光中的紫外线伤害皮肤。

另外原花青素能够帮助消除皮肤有害物质自由基的堆积,帮助减少皱纹,延缓皮肤衰老,让皮肤保持弹性光泽。黑枸杞中含有原花青素能够有效恢复微血管的功效,改善血液循环并保持血管的弹性,帮助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经常身体浮肿或者夜间痉挛的人可以通过吃黑枸杞缓解症状。

往年的这时应该是阳春三月,春意盎然的时候。

可今年例外,却出人意料地下了一场雪。早晨,屋外下着牛毛小雪,伴着丝丝寒风融化在路旁的小水洼中。

等上第一节课时,雪下大了,像是一片片被撕碎的棉花,雪花大得成一簇簇,一团团。这些成千上万的“鹅毛”慢慢地织成了洁白如玉的雪帘。

眺望远处,外面就像起了大雾一样,这芦花一样的雪雾为这个城市罩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下课时,我们都想看看那美妙的雪景,可雪花好像故意和我们作对, 雪下的很小。

可等上课时,雪花像碎玉一样从天空中往下掉,像大把大把的盐粒从天空中往下撒;像一片一片的柳絮从天空中向下飘。雪花像一个个调皮的打着伞的小精灵,总是往人们的头上插花,把人们打扮得像一个个白头翁。

放学时,雪花又变成了雪粉和一股寒风使劲向人们卷去,在白色的漩涡里,人们抬手低头的,都想要阻挡这些不断往脸上砸的雪砂,雪花们疯狂地向人们扑去,伴着和雪花一起飞舞的寒风,毫不停歇得向人们卷去。慢慢地,雪小了,变成了柔和的雪花,在凉爽的微风中旋转,舞蹈。

在医学领域中,中药学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药学 毕业 论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

临床中药学是指在传统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患者为主体,研究中药或其制剂在人体内的作用及机制与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有效性、安全性评价及应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近年来,随着西药临床药学在各医疗机构的深入,临床药学在不良反应监测、合理用药及作用机制研究等多方面显示出独特的优势。

但是,由于中药与西药在结构、配伍、功能主治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差异,西药临床药学在中成药、中草药方剂方面的应用捉襟见肘,故以传统中医药理论与临床药学为背景的临床中药学应运而生[1-3]。临床中药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其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处于摸索阶段,本单位于2015年成立临床中药学硕士招生点,且于当年成功招生,现对该学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方案及 经验 做一归纳 总结 ,以供同仁参考引智。

1 培养对象及培养目标

与西药临床药学类似,临床中药学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具有临床及科研能力的临床中药师为最终目标的学科,而为满足临床的需求,临床中药师需具有中医学、中药学及科研等多重 教育 背景及能力,故临床中药学的培养对象需至少具有中医学或中药学的本科教育背景,在培养过程中,需掌握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化用药的 方法 与手段,并以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中药问题、解决问题为最终培养目标[4-6]。

2 培养模式及培养方案

培养时限及安排

本学科的培养时限为3年(6学期),第1学期于校本部完成理论课的学习,第2学期至第5学期于本单位着重进行临床实践及科研,第6学期完成学位论文及答辩,即“1+4+1”的培养模式。

培养方式

本学科由研究生导师、医院药学部门及行内专家组成导师组,对研究生进行指导及培养。自研究生入学始,导师组根据培养方案、课题背景及个人特点讨论并制定培养方案,并于研究生完成理论课学习后开始实施。研究生需定期向导师组汇报学习及课题进展情况,导师组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或纠正,并组织专家进行开题、中期汇报、答辩等环节。

理论课培养方案

本学科的理论学习目标旨在思想政治端正的前提下,拥有基本的科研思路及专业理论知识,故将课程分为3种类型: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及专业选修课,见表1。公共必修课进行政治思想、自然辩证法及英语的学习;专业必修课进行科研思路及科研统计方法的培养;专业选修课则是根据研究方向的需求及个人兴趣,个性化地进行专业知识的储备(至少选修3门)。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临床中药学正处于萌芽阶段,其课程类型并不丰富,无法满足各个研究方向对理论知识的摄取,故允许研究生于其他教育部直属院校修习相关专业选修课,成绩合格后,学分亦予以承认。此举不仅满足了各研究方向对理论知识的要求,更能促进该学科的迅速发展与完善。

临床实践培养方案

总体要求与目标 临床中药学是与临床医学密不可分的学科,故需本专业研究生亲身融入到临床工作中去,这是整个培养历程中的重头戏,故临床实践的总学程为24个月(4学期),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且着重实践的原则,以研究生毕业后具备临床中药学实践技能及自主解决中药学问题的能力为总体目标,参照西药的《住院药师规范化培训标准》进行临床实践培养,由导师及轮转科室的临床教师对研究生进行临床实践培养[7-9]。

实践内容与安排 本学科临床实践主要分为2个阶段,各阶段学程均为12个月。

(1)通科实践阶段

该阶段需研究生在医院药学部门各岗位轮转完成,其包括门诊药房、中草药房、病房药房、药库、药检室、制剂室等部门,旨在通过实践,熟悉并掌握临床中药师的主要职业技能。

①门诊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处方审核、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需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呈报方法及流程与“精、麻、毒、放”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办法与流程;需了解“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文件,中成药的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

②中草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中草药处方审核、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熟悉至少100种常用中药饮片的鉴别特点,特殊饮片的管理方法与流程;了解煎药规程、操作及设施维护,煎药成品的质量控制技术。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

③病房药房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常用中成药的名称、功能主治、规格、用法用量、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与审核医嘱、调配及发药的基本技能,“麻、精、毒、放”等特殊药品的管理办法;需熟悉药品不良反应关联性评价方法,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药房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及维护,需了解病区基数药品的管理办法。于该岗位实习约3个月。

④药库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中药饮片的鉴别与保管方法,中成药采购、贮存工作流程和要求,特殊药品的贮存方法;需熟悉药品价格信息管理,医院药事制度及药品采购管理规程;需了解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

⑤药检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药品的质量管理方法及常用医院制剂检验方法;需熟悉药品质量控制工作的内容及流程,“药品管理法”及《中国药典》中关于药品质量检测的相关内容,需了解药品质量问题追踪流程与评估 报告 。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

⑥ 制剂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熟悉中药煮提操作方法,中药前处理、提取、精制、制剂成型等技术;需了解中药材炮制方法,中药特色技术传承。于该岗位实习约1个月,需至少完成10个批次的制剂配制,需至少进行1次日常设配的维护。

(2)专科实践阶段

该阶段分别在临床中药学室与各临床科室完成,研究生通过在临床中药学室的学习,掌握临床中药师的基本工作流程与技能,再根据各导师的研究方向及课题背景,选择某个临床科室,进行较为深入的临床中药学专科实践。在导师与临床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参与日常医疗活动,培养临床思维及处理临床中药问题的能力。

①临床中药学室培养方案 研究生于该岗位需掌握审核医嘱及干预技能,治疗药物监测数据分析与评估,提供个体化用药建议,中药的治疗原则或治疗指南,药物信息检索和评估,药物咨询,患者教育,药历书写,与医护患的沟通技能;需熟悉药学监护计划的制定与 实施方案 ,特殊人群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临床中药学室工作内容和流程;需了解药学查房,临床会诊及病例讨论。

② 临床科室培养方案 根据导师的研究方向或临床需要,将研究生派往相关临床科室,通过与医生、护士、患者的交流,发现及解决临床中的中药问题,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提高对临床中药学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能力,同时通过专业化中药学服务,规范临床用药,促进医生与患者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用药。

科研培养方案

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根据研究方向及课题背景,自主查阅文献资料,结合临床中药问题,确定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及文献综述。于第三至第四学期在学院内进行开题考核,考核专家小组主要就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及临床实用价值三方面进行评议。

根据考核专家小组的意见,进一步修改选题内容并制定详细的科研计划后,深入基层现场和中药学工作第一线,围绕中药临床应用研究与评价、个体化用药与实践、药物安全性与用药安全等方面展开研究,最终获得具有科学性、严谨性和一定实际参考价值的结论或解决方案,并撰写毕业论文。

3 思考与设想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它们均以“人”作为主体,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即为培养人才,培养出的人才更能推动该学科的迅猛发展[10-12],对于临床中药学这一新兴学科更是如此。该学科的建设始终是以向医疗机构提供临床中药师作为出发点及最终目标,只有专业人才的输出与配置,才能真正规范临床合理用药,而临床中药师在临床实践及对研究生的“帮、传、带”中,又可促进该学科向规范化、合理化发展。就本单位对该学科的建设方案,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与设想。

整合教学资源,扩大培养规模

诚然,临床中药学这一学科现阶段正处于摸索阶段,缺乏公认的、规范化的人才培养流程,故在本阶段的第一要务即为整合现有的全部临床、教学、科研资源,努力为研究生提供一个丰富、正规、严谨的培养环境,供其在学有所专、学有所长的基础上,开拓眼界,无缝接轨临床。第二方面,各医科院校应开设临床中药学专业,扩大招生份额,使本专业的人才数量呈梯度增长,以免出现人才断层。第三方面,应加速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在个别单位形成优势学科,迅速推动该学科的建设。

政策适度支持,规范培养模式

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没有政府卫生部门及各医疗单位的支持会举步维艰,而临床中药学能够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用药是有目共睹的,故望决策者们加大对该学科的建设,以促进其快速发展[13-15]。另一方面,临床中药学应参照西药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于较有专业实力的三甲医院设立临床中药师培训基地,选拔各基层单位的中药师进行为期1年的规范化培训,结业后对考核合格者颁发临床中药师证书,以规范各单位的临床中药学工作。此外,还应大力开展各种在职培训及继续教育,这一方面可以迅速扩大临床中药学的培训范围,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各单位中药师的技能提高及专业延伸。

吸纳多学科知识经验,发挥中医药独特优势

临床中药学本属一交叉学科,是中医学、中药学、西药临床药学、循证医学及临床科研等多学科结合的产物,故该学科的建设不应仅局限在现有师资的教学上,应根据不同研究方向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充分汲取其他学科优势,同时也丰富了本学科的内容与深度,本单位的理论课跨校选课即是在此方面的一大突破!

当然,临床中药学的立身之本乃传统中医药理论,故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不能完全套用西药临床药学的培养模式,该学科必须依据传统中医药理论,发挥中医药的特点,围绕中成药配伍、中西药复方制剂与中西药配伍、中草药剂量与煎服法、不良反应监测、临床用药咨询及中药宣传与教育等方面开展工作,并以临床用药咨询、中成药处方点评为切入点,规范医护患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地使用中药。

结语

诚然,本单位于2015年刚刚开展临床中药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其各个方面的建设均在摸索,恰恰与临床中药学在国内的现状相一致,但我们相信,通过大家不断的探索、挑战与尝试,最终会摸索出一条适合临床中药学快速发展的特色之路;临床中药师也会随着在临床的发光发热得到医生、护士、患者的信赖与支持!望同仁们共同努力,共铸临床中药学明日之辉煌!

浅谈中药学发展的前景

继承和发展是前提,发展是最好的继承,中药学发展离不开中西医药学结合。然而,无论是中药学发展还是中西医药学结合,在当前都还存在一些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其中既有理解的问题,也关系到科学观念的转变。现以中药学科学探讨对此问题作如下探讨。

1中药学现代研究的困惑与思考

中药西药化

以往所进行的中药学科学研究,大多探讨的都是中药西药化。因为无论它们是怎样表述的,其核心都是从现有的中药中寻找、分离及提纯所谓的“有效成分”或化学单体,其针对的大多都是西医学的疾病,而这不正是西药的发展历程吗?如青蒿素、黄连素等,大都失去了中医药学理论的表述和应用原则,我国《药典》也已将它们归入西药收载。中药西药化也许是新西药发现或创制的一条捷径,然而,其作为中药发展之路尚有明显的不足之处。其一,从已有的中药西药化的结果来看,其虽然有成功的范例,但与整个中药的数量比较就显得非常之少。其二,从西药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现代西药的发展本身就似乎陷入了一个走不出的“迷宫”。鉴于已有药物的临床毒副作用和病原耐药性等问题,人们忍痛地否定了一批又一批药物的使用价值,不断寻求合成新的药物。

中西药合用

中西药合用最早可以追溯到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由于中药辨证与西药辨病治疗侧重和经验积累的不同,使中西药合用在很多情况下都收到了好于单纯中药或西药的临床疗效。然而,由于中西药分属于两个不同的医学理论体系,其临床适应症也各有不同,在没有合适的结合理论指导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当今西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强势,中医药学理论愈来愈弱化的条件下将它们合用,不仅难免发生用药理论和方法上的牵强附会与偏差,而且亦会常常影响它们的临床疗效,甚或导致严重的临床毒副反应发生。

2中医药学科特点认识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观念。然而,由于在“单因素线性分析” 上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现代医药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都将这一点忽略了。如现代医药学不仅注重对疾病发生的每一种因素的单独认识与把握,其虽然也用复方,或在处方中也常有两种以上的药物使用,但多是针对不同“病因”而各自为战的大拼盘;其也重视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但其多局限于两种药物之间。而中医药学辨证施治不仅在诊断上强调要“四诊合参”,形成一个整体“证候”,而且在治疗上,也是采用君臣佐使理论将其多味中药组成为一个整体处方来进行试验与观察的。如研究发现,龙胆泻肝汤与关木通加六味地黄丸及关木通加滋阴药的配伍,能显著减少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加利水药与关木通加清热药,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减少不显著;而关木通加甘草与关木通加附子,均可显著地增加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关木通经过炒焦、与滑石粉炒和与麦麸炒后,其煎液中的马兜铃酸A含量均有显著性降低(P<)[1]。当代名医用附子,李可最大量一昼夜达600克,祝味菊最大量在45克,姜春华用9克,而李翰卿则用克治愈过心衰的患者,其间最大相差达到2000倍,而都取得了“起沉疴”的临床疗效[2]。这用传统科学的理念是无法理解的,对此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整体并不等于宏观

整体观念是中医药学的一大优势,但整体并不等于宏观。后者只是对宏观规律的认识与把握,前者则强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使整体具有了“非线性”与“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等复杂性科学的特点;从而使其整体的特性不仅取决于其物质的构成,而且更是由物质之间的关系与构成方式来决定的。如“蝴蝶效应”只能在特定的复杂气象条件下产生;由于中药的配伍、剂量与炮制等不同,使其处方的作用有很大区别等等。那么,中药学发展不仅要重视其有效成分等物质性研究,更不能忽视对其复方配伍、炮制及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等的认识。中药的疗效与毒性,既不能唯成分而论,也不能简单地依据剂量的大小来确定;而是要综合考虑其辨证施治、处方配伍与药材炮制等诸多因素。

整体认识需要微观化但必须转变科学观念

整体认识不仅需要微观化,而且可以随着认识方法与观察指标的微观化而微观化,只是要以复杂性科学的观念为指导。这是因为:(1)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不断需要新指标、新方法与新药物来提高、发展与丰富其水平、能力与手段。如有人将显微镜(及电子显微镜、X光、B超等)称为“放大眼”,把听诊器等叫做“放大耳”,它使我们看到和听到了以往未能见到的现象。再如温病学向称湿温缠绵难愈,因湿邪重着黏腻,湿与热合,如油入面;但诸如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布鲁氏杆菌病等湿温类温病,今天已知并非“缠绵难愈”,因为用特效抗生素治疗,多能迅速遏制病情[3]。(2)中医药学的辨证施治或对证候状态的认识、分析与处理,虽然说传统上以宏观指标与天然的动植物药物为主;但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每一次随着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引进,都给其临床疗效与辨证施治规律的认识带来了飞跃与发展。中医药学现代研究既要重视对每一种因素、每一种药物甚或单体物质的作用特点与规律的认识,更不能忽视对中药复方综合作用、处方配伍、剂量与炮制,尤其是其临床辨证施治规律的研究;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不断引进新指标、新药物与新方法的基础上,总结出新的辨证施治(证候状态分析与处理)规律,以更好地丰富与发展中医药学。

中国是一个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长期的实践,共同创造了祖国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中国药学史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药学系大专毕业论文优秀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浅议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对策

临床药学是以病人为对象,研究有效、合理和安全使用药物的一门学科,是现代药学和临床相结合的产物,这一学科把过去传统的医院药学服务重点从药物转向患者,这是目前和未来医院药学工作发展的重点和研究方向,目前临床药学已经进入到实质性的发展阶段,临床药学工作从抵触到认可,从强行到自觉,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具体工作实践

1.查房与临床药学工作的结合

药师要定科室查房与巡回查房相结合,并指定用药方案,及时解决用药问题,可以安排指定的药师选择相对固定的科室,如普通外科、呼吸内科、心胸外科等,每周定期到其他科室进行巡回查房。设计药师查房记录单,记录单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病程的介绍、查房意见、基本用药情况。药师查房之后,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提出临床用药建议,重点是对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出合理化建议[1]。药师查房记录单要一式两份,一份在病历中,另一份则有药师自己保管,并要求主治医师将药师的意见写在病程记录中,同意则执行,不同意则写明理由。临床药师通过查房,增加了与临床医生接触的机会,并逐步熟悉了有关科室的基本知识,掌握了与患者沟通的技巧,同时可以将新的药物知识,配伍禁忌等及时传递给医护人员,充分发挥医药互补的优势。通过药师的不断女里,最大限度的减少药源性疾病,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

2.加强科室用药监督

临床药师要加强对临床用药的监督,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目前我国的各级医院均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我院在应用抗生素也存在诸多不规范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临床药师要每月抽查一定比例(30%)的出院病历[2],按照事先设计的表格逐一进行登记,统计全院和各个科室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治疗性抗菌药物送检率以及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情况,并对每个医生的抗生素用药情况以书面形式进行反馈,对科室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反馈到各个科室,也可以对运行病历进行抽查,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书面形式进行公示。

3.对门诊用药情况的监督

临床药师可以定期抽查门诊处方,提出合理化用药建议,每月抽查一定比例的门诊处方和麻醉处方,按照事先制定的表格进行登记,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诊断、用药情况,每次将查出的书写不规范或者用药不合理的处方以书面的形式反馈给医生,并将检查结果上报给医务科,按规定进行处罚[3],并通过各种形式进行通报和公示,书写不规范主要表现在缺项、书写潦草、无临床诊断或者不规范、未使用药品通用名、没有剂型或者规格,中英文混写等,抗生素用药不规范主要包括剂量不准确、诊断与用药不符合、配伍禁忌、重复用药等,通过坚持检查,我院的门诊处方质量明显提高。

4.做好用药咨询工作

院内设置药用咨询室,并挂有明显的标志,并向患者和医护人员公布咨询电话,每天安排中级职称以上的药师轮流值班咨询,并配备专业书籍,认真填写咨询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疾病的名称、联系方式、咨询内容、解答情况等。通过用药咨询,药师与患者和医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提高了门诊用药的依从性,解答了患者的用药过程中存在的疑虑,及时纠正了一些患者不正确的用药方法,配合了临床医生的工作。

5.尝试性建立病历

针对长期用药的患者建立病历,基本思路是对于目标患者建立档案,主要包括患者的基本用药情况、主要疾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以及用药不良反应等,同时对患者病情的变化,相关重要检查,建议用药的治疗计划,和病史小结,用药记录要包括用药开始的时间,实际用药情况、停止用药的时间,疗效评价等,及时补充患者新的用药信息,用药病历的用药信息要及时进行更新,档案要留在临床药学室并进行长期保存,条件允许可以建立电子病历。

6.药品不良反应

各个临床科室要要有指定的药品不良反应检测员,发现临床用药的不良反应是应该及时通知临床药学室,药学人员进行登记、上报,临床药学人员要认真咨询、观察患者的用药情况,要善于发现药品的不良反应。定期退出临床药讯,内容涉及查房和抽查中发现的问题,交流经验、新药知识和收集到的药学知识,并发到各个临床医技科室供翻阅参考,并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医护人员积极捐稿,努力让临床药讯成为医院药师和临床医生交流沟通的平台。

二、总结

临床药师是在临床药学工作中要努力工作,从点到面,由浅入深,帮助临床解决了医学实际问题,为患者提供了一定的药学服务,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由开始医生和患者的陌生、抵触、怀疑到逐渐认可、信任和接受,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是优于人员有限、知识不系统等方面的原因,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有些工作没有实质性进展,但是广大药师的共同努力,得到了临床医生和患者的认可,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浅谈生态文明与中医药学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1]。

中医药学从我国古代有文字出现的时候就有记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医学理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创造了神奇的医疗效果。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医疗体系,但现在大多数已经消失,被现代西方医学所取代,中医药学作为少有的独立医疗体系能与现代医学并存,并且发挥着西医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与其以人体生理平衡为基础,不断继承前人成果,并充分吸收各个时代先进科学技术和知识,逐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密切相关。中医药学的发展历史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态文明建设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国生态文明的进步[2]。

把人体健康与生态平衡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实践中寻找联系,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早在春秋时代,世界上绝大多数人还把疾病的发生归诸鬼神祟蛊,中国的医学家就已经认识到人体的病患与饮食起居、喜怒哀乐有关,后来又有医生用自然界的阴、阳、风、雨、晦、明“六气”失和来解释病因,这曾是当时世界医学史上最先进的病因观。在这种病因观的影响下,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能对人体产生作用,从中寻找良药祛除病源也就成了当时医药学家的主要工作。

生物群落和其生存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称为生态系统,正常的生态系统中,系统各部分在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上相互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与食物链中的其它生物一样,充当着消费者的角色,一旦人类的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甚至出现人类的灭绝。中医药学的实践就是把人体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如果人体内部各种生理活动正常进行,健康状况良好,就处于平衡状态,当外界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起作用导致正常生理活动被破坏,开始的平衡被打破,疾病就随之而来,各种治疗药物和方法都是为了弥补这种平衡。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发现了藏象、经络等生命活动现象,六淫、七情等致病因素,以及病态过程中互相抗衡的“正”、“邪”两种力量的存在,穴位是调整功能的枢纽;内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是致病精神因素,即内在因素;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六大类,包括细菌病毒是致病的外来因素。气血是全身的动力,还有内外因等等,这些都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是整体的功能因素。

《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两部经典医书正是在前人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向理性认识过渡的产物。在中医思路与方法的指导下,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法收集到的有意义的症、脉、舌象等信息确定患者的“证”,再通过对“证”的辨证施治,确立不同的个性化治疗方法,这与当今许多西医学家提出的个性化治疗非常一致。作为中医学理论的核心内容,“阴阳”、“五行”等概念,和脏腑经络、病因病机、四诊八纲、辨证论治、治法治则等一整套独特的治疗概念、理论体系都无一不体现出中医学注重人体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中医用药的方剂中讲究君臣佐使,每一个方子都有不同的配伍原则,其内在也是体现出生态平衡的意义,每一种药物都有其治疗作用和副作用,针对疾病的主要药物为君药,为了辅助君药达到更好的效果的药物称为臣药,配合君臣药治疗兼证,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药物称为佐药,指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的药物称为使药。君臣佐使四类药物的相互影响,给人使用后就能帮助人体尽快恢复生理平衡,疾病自然消失。

西医采用了很多化学药物,生产工艺中有很多污染问题,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与化学药物不同,中医药的原料都是自然界可再生资源,并且以植物为主,这与人类的饮食习惯一致,也符合现在比较热门的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环保的理念。现在很多人在饮食中都注意食用适合自身保健作用的有药性的食品,比如鱼腥草、马齿苋、山药、枸杞等药物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餐桌上,这对于我们提高全民素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很有益处。对于很多新出现的疾病,西医很难在短时间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中医药学在中国防治非典和现在肆虐全球的H1N1型流感的应用极大的作用,对于突发的疫情,中医药学工作者及时提供了相应的处方,避免了很多易感人群感染疾病的机会,给疫苗的研发机构争取了时间。

生态文明主要是以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发展经济的目标,医药学作为社会经济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至关重要。中医药学发展到今天,为了让世界人民共享中医药文化带给人类的健康,我们逐渐探索出了一条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一方面,在中医药学理论和西方医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地从传统中药中选择具有良好临床效果的中药对其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寻找植物中真正起作用的成分,运用先进的监测分析方法对其活性和质量进行监测和监控,开发出更多的源于可再生资源的新药;另一方面,将中医药学理论中的精华与西方医学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病人的自身特点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最大程度上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医疗上的花费,相应的提高了经济效益。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