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上消化道癌发病率相关论文

发布时间:

上消化道癌发病率相关论文

2018年全世界消化道癌症占所有癌症发病和死亡的五分之一以上。在中国,食道癌和胃癌的发病率特别高,占全球这两种癌症负担的一半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与西方国家以腺癌(EAC)为主不同,中国的食管癌中约 90%为鳞状细胞癌(ESCC)。加之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2018年中国消化道癌症新发病例>130万,死亡病例90万。

饮食在许多消化道癌症的病因中起着重要作用。世界和中国的许多地方都广泛食用辛辣食物(即用辣椒或辣酱制作的菜肴或食物)。辣椒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成分辣椒素,体外和体内实验发现辣椒素具有多种抗癌特性,如抑制人类胃癌和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但也有报道称,辣椒素能诱发小鼠胃肿瘤,并能增加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所以辣椒素对消化道癌症的功能尚不明确。

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亚洲人群中,结果大多显示吃辣与消化道癌症风险的关联为零或正相关。然而,以往研究有这些缺点:使用病例对照研究、病例数量少(通常<300例)、对吃辣的评估很简单(如 "很少 "与 "经常"),没有考虑到一些重要的混杂因素(尤其是吸烟和/或饮酒)。

所以目前还没有前瞻性的证据表明吃辣与消化道癌症的关联,特别是来自中国的证据。因此,来自北京大学的研究者们利用中国大型前瞻性队列详细分析了吃辣与三种主要消化道癌症(即食道癌、胃癌和结直肠癌)发病率的关系。

中国大型前瞻性队列(CKB)在2004-2008年期间从中国10个地区招募了>512 000名年龄在30-79岁的成年人;截至2017年1月1日,10年随访时间内发生了2350例食管癌、3350例胃癌和3061例结直肠癌。

在 CKB 中,吃辣是指直接食用新鲜辣椒;在烹饪时加入新鲜/干辣椒、辣椒油/酱/糊、咖喱;或在进食时加入辣椒油/酱/糊。受访者被问及他们在过去一个月内吃辣的频率(从不/几乎从不、偶尔、每周1-2天、每周3-5天或每周6-7天),还有他们开始经常吃辣的年龄、喜欢的辣味强度(弱、中、强)以及经常吃辣的种类(新鲜辣椒、干辣椒、辣椒酱、辣椒油)。

总的来说,30%的参与者在基线时报告每天食用辛辣食物。吃辣与食管癌风险成反比,与从不/很少吃辣的人相比,每月吃辣、1-2天/周、3-5天/周和6-7天/周吃辣的人,调整后的危险比分别为、、和(P trend < )。在不吸烟或不经常饮酒的人中关联更强(p trend < )。胃癌的相应危险比分别为、、和(p trend=),结直肠癌的危险比分别为、、和(p trend=),而且反向关联似乎仅限于直肠癌而非结肠癌。吃辣的类型和辣味强度对这些关联几乎没有影响。

表 不同吃辣频率消化道癌症的发病率和调整后的危险比。

该研究显示了吃辣能降低食管癌的风险,调整吸烟饮酒的影响后,这种关联仍然存在。但吃辣与胃癌和结直肠癌风险之间的关系不太清楚,本研究表明可能存在微弱的反向关联。

参考文献

Wing Ching Chan, Iona Y Millwood, Christiana Kartsonaki, Huaidong Du, Yu Guo, for 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 (CKB) Collaborative Group, Spicy food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gastrointestinal-tract cancers: findings from the China Kadoorie Biobank,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idemiology , 2021;, dyaa275,

那要看人,有的人能活1年不到,有的人甚至和正常人寿命差不多

首先,青少年很少得癌症。在85岁以上的老人,得癌症的几率有百分之2左右。而青年人是远远低于这个的。至于存活率的话,如果早期发现的及时,采取良好的治疗方案的话。存活率是可以达到百分之90以上。这里(刘也为癌之征程坚持到底)有更为详细的方案。

癌症又称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三大病种之一。从医学的角度来说,癌症就是患者体内的癌细胞无休止、无秩序地增生、转移,它会大量消耗体内营养物质,导致患者免疫力和抵抗能力下降,最终使某些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全世界每年死于癌症的患者约760万。中国每年有260万新发肿瘤病例,有180万人死于肿瘤。中国癌症发病呈现的新特点是,以发展中国家高发癌症为特点的上消化道癌症居高不下,而以发达国家高发癌症为特点的肺癌、结肠直肠癌及乳腺癌等也在迅速上升。其中肺癌发病率男性上升了159%,女性上升了。

美国的调查数据显示,如果你是男性,这个几率大约是,最终死于癌症的可能性为;如果你是女性,终生患癌的几率则为,死于癌症的可能性为。中国的调查数据并没有这么详细,但按照目前人均期望寿命计算,我国公众一生罹患癌症的概率约为22%,即每5个人中就有1人会患癌症。

在2013年初,我国首次向公众发布的肿瘤发病情况登记年报显示,全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12万人,每年因癌症死亡的病例约270万人,以此推算,每分钟就有6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5人死于癌症。

上图是英国癌症的统计数字。第一列为年龄,第二列为男性患癌症几率,第三列为女性患癌症几率。单位是每10万人每年癌症新发个数。

关于存活率:个别的癌症,比如胰腺癌,发现时一般都是中、晚期癌症。但多数癌症,比如胃、肠道的癌症,是可以被早期发现的。早期胃肠道癌症局限在黏膜和黏膜下层,其术后5年的生存率甚至可达到90%以上。

上消化道癌筛查相关论文

浅析在胃结肠肿瘤中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论文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TM)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724(CA724)、糖类抗原CA199(CA199)在胃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106例胃结肠肿瘤、111例胃结肠良性病、92例正常对照血清中CEA, AFP,CA724和 CA199水平,通过ROC曲线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对TM单独及不同组合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各TM在胃结肠肿瘤组的浓度显著高于胃结肠病良性病组和正常对照组. 胃结肠良性病胃结肠恶性肿瘤中,逐步 Logistic回归法模拟变量的AUC高于单一TM的AUC. CA724,CEA,CA199联合应用的敏感性、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最高. 结论: 基于logistic 回归的ROC分析可以改善诊断的准确性. 在胃结肠肿瘤的鉴别诊断中,CA724,CEA及CA199联合分析是较好组合.

【关键词】 胃肿瘤 结肠肿瘤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类 糖类抗原CA724 糖类抗原CA199 诊断

0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已在胃肠道肿瘤的筛查和辅助诊断方面显示了其应用价值,但如何能使多种TM合理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仍是目前临床诊断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分析了胃结肠肿瘤中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724(CA724)和糖类抗原CA199(CA199)的分布,同时应用ROC曲线[1-4]和 Logistic回归[3-4]评价上述单个指标和不同组合对胃结肠肿瘤的诊断能力.

1对象和方法

对象

收集住院胃结肠恶性肿瘤106(男61,女45)例,平均年龄(31~88)岁. 其中胃癌47(男29,女18)例,平均年龄(38~82)岁;低分化型11例;中分化型27 例;高分化型9例;结肠癌59(男32,女27)例,平均年龄(31~88)岁;Dukes A,B,C,D期 分别为9,16,23,11例. 所有病例均经内窥镜检查、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 另选临床明确诊断的胃结肠良性病变组111(男82,女29)例,平均年龄(21~72)岁. 其中消化性溃疡58例,溃疡性结肠炎53例. 正常对照组92(男55,女37)岁,平均(16~83)岁,各项体检指标均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无心、肺疾病,无胃肠道病变. 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lecsys 2010及配套试剂(德国罗氏公司).

方法

术前或放化疗前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 凝固后以3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上清液,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AFP,CEA,CA724和 CA199,正常参考值分别为< mg/L,< mg/L,<×103 U/L,<35×103 U/L.

统计学处理:对各组患者TM的浓度分布进行 KS正态性检验. 计算 TM中位浓度及百分位数(P25 和 P75)并进行 KruskalWallis和MannWhitney U检验;用绘制ROC曲线并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TM单一和联合检测对胃结肠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2结果

正态性检验对4个TM在各组患者中的统计学分布进行正态性检验(KolmogorovSminov test),Z=~<,属非正态分布,以下统计学处理均使用非参数检验(nonparametic tests).

各组TM浓度除AFP(χ2=)在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之外, 其余3个TM在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 CEA,AFP,CA724和 CA199在各组中依次升高(表1). 表1各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略]

在各组阳性率按参考值,胃结肠肿瘤患者的4种TM的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差异(P<,表2). 表2CEA,AFP,CA724及CA199在各组中的阳性数及阳性率[n(略)]

胃结肠肿瘤组、胃结肠良性病组Logistic回归和 ROC曲线

胃结肠恶性肿瘤组与胃结肠良性病组血清CEA,AFP,CA724和 CA199单一变量的 ROC曲线TM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CEA:(95%可信区间:~, P<);CA724:(~,P<);CA199:(~,P<);afp:,p>,图1),统计显示无差异.

逐步Logistic回归法和模拟变量的ROC曲线运用软件逐步回归计算出胃结肠恶性肿瘤组与胃结肠良性病组血清AFP,CEA,CA724及CA199的 Logistic回归方程,AFP被剔除(P>,P 表示根据CEA,CA724和 CA199联合推测胃结肠恶性肿瘤发生的概率). P= ex / ex+1;x= + ×ln CEA + ×ln CA724+ ×ln CA199. 用逐步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通过模型中的概率值(PRE)来拟合ROC曲线(图1). 单一TM和逐步Logistic回归曲线联合三种TM预测概率的AUC如表3所示,当4种TM单独检测时,CEA的AUC最大,CA724次之,AFP最小,而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剔出AFP)联合3种TM的AUC要大于各项TM单项检测的AUC. 表3单一肿瘤标志物和逐步Logistic回归曲线联合三种肿瘤标志物预测概率的AUC(略)

评价参数根据 ROC曲线和逐步 Logistic回归,计算出各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敏感性+特异性-1)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表4). 联合分析:以CA724为基本指标,在此基础上与AFP,CEA,CA199指标联合分析,按任一指标超过“界值”即定为胃结肠肿瘤,CA724,CEA,CA199的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最高,并兼顾了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其余指标的联合方式虽然特异性有所上升,但敏感性等其余参数明显下降. 表4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分析对胃结肠肿瘤的诊断效率(略)

3讨论

CEA,AFP,CA724和 CA199对胃结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5]. CEA是传统的肿瘤相关抗原,在消化道各种肿瘤中均可升高,且结果可靠稳定,缺点是特异性不高;在非肝脏来源的胃结肠肿瘤中,AFP浓度升高不到21%;CA724属糖蛋白类癌胚胎抗原,其浓度上升与肿瘤分期(如Dukes分级)有关;CA199在多种消化道腺癌中升高[5-8].

ROC曲线以良、恶性胃结肠病为研究对象,以敏感性对假阳性率(1-特异性)作曲线,是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综合反映. 本文通过绘制ROC曲线,并比较不同TM的.AUC,同时按照AUC原则提供“界值”,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区别胃结肠良性病与胃结肠恶性肿瘤[4]. 用逐步Logistic回归拟合最佳曲线时,AFP(P>)预测价值相对较小而被剔除. 这样得到的ROC曲线可以从几何意义上直观地反映模型拟合情况,通过曲线下面积定量反映Logistic模型的拟合效果,以此更好地对模型优度与实际资料的符合情况进行评价[1-3]. 本文方程拟合的优度和预测效果比较理想,其预测概率ROC曲线的AUC为.

目前TM应用尚有不足之处,如用单项指标判别,漏诊率较大,在肿瘤筛查和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联合检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4-9]. 本文中TM组合,与单一项目比较,灵敏度呈上升趋势,特异性呈下降趋势,而Youden指数增加,以A724+CEA+CA199组合最佳. 因此对肿瘤患者进行适当的TM联合检测是十分必要的[9]. 联合分析的价值大小可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来衡量[8]. 因AFP对诊断胃结肠肿瘤价值较小,未进入回归模型,其余三个指标则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此结果与两组间TM浓度分析结果相吻合(如表1所示). AUC和Youden指数能综合反映TM的诊断能力,因此我们通过ROC曲线,以Youden指数最大为原则,首先重新设定界值,在此基础上进行单一指标和多指标的联合分析,得出CA724是胃结肠肿瘤研究中的最佳单一指标,多项联合分析以CA724+CEA+CA199为最好,与逐步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结果一致. 然而,本文logistic回归拟合模型的效果有待在有病理学组织检查为标准的更大患者人群中验证. 至于它评价胃结肠肿瘤外科治疗、化疗、放疗的效果、判断预后[6]、肿瘤转移情况以及能否单独用作疗效评估[1,9-10],还需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Brumback LC, Pepe MS, Alonzo TA. Using the ROC curve for gauging treatment effect in clinical trials[J]. Stat Med,2006,25(4):575-590.

[2]Molodianovitch K, Faraggi D, Reiser B. Comparing the areas under two correlated ROC curves: 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approaches[J]. Biom J, 2006,48(5):745-757.

[3]Dodd LE, Pepe MS. Partial AUC estimation and regression. , 59(3):614-623.

[4]宇传华. SPSS与统计分析[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356-408.

[5]Lothar Thomas主编,吕元,朱汉民,沈霞等主译. 临床实验诊断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79-682.

[6]Ferroni P, Palmirotta R, Spila A,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tumor tissue content in colorectal cancer[J]. Oncology,2006,71(3-4):176-184.

[7]Lai IR, Lee WJ, Huang MT,et al. Comparison of serum CA724, CEA, TPA, CA199 and CA125 levels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nd correlation with recurrence[J]. 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2:49(46):1157-1160.

[8]Pepe MS, Cai T, Longton G. Combining predictors for classification using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J]. Biometrics,2006,62(1):221-229.

[9]Louhimo J, Kokkola A, Alfthan H,et al. Preoperative hCG beta and CA724 are prognostic factors in gastric cancer[J]. Int J Cancer,2004,111(6):929-933.

21-胃癌 [病例摘要]男性,52岁,上腹部隐痛不适2月 2月前开始出现上腹部隐痛不适,进食后明显,伴饱胀感,食欲逐渐下降,无明显恶心、呕吐及呕血,当地医院按"胃炎"进行治疗,稍好转。近半月自觉乏力,体重较2月前下降3公斤。近日大便色黑。来我院就诊,查2次大便潜血(+),查血Hb96g/L, 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 既往:吸烟20年,10支/天,其兄死于"消化道肿瘤". 查体:一般状况尚可,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皮肤无黄染,结膜甲床苍白,心肺未见异常,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肝脾未及,腹部未及包块,剑突下区域深压痛,无肌紧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直肠指检未及异常。 辅助检查:上消化道造影示:胃窦小弯侧似见约2cm大小龛影,位于胃轮廓内,周围粘膜僵硬粗糙,腹部B超检查未见肝异常,胃肠部分检查不满意。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胃癌 (二)诊断依据 1.腹痛、食欲下降、乏力、消瘦 2.结膜苍白、剑突下深压痛 3.上消化道造影所见 4.便潜血2次(+) 二、鉴别诊断(5分) 1.胃溃疡 2.胃炎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胃镜检查,加活体组织病理 :了解肝、腹腔淋巴结情况 3. 胸片 四、治疗原则(3分) 1.开腹探查,胃癌根治术 2.辅助化疗 22-肝癌(原发性,肝细胞性) [病例摘要]男性,44岁,工人,右上腹疼半年,加重伴上腹部包块一月 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钝痛,为持续性,有时向右肩背部放射,无恶心呕吐,自服去痛片缓解。一月来,右上腹痛加重,服止痛药效果不好,自觉右上腹饱满,有包块,伴腹胀、纳差、恶心,在当地医院就诊,B超显示肝脏占位性病变。为进一步明确诊治,转我院。患者发病来,无呕吐、腹泻,偶有发热(体温℃)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约5公斤。既往有乙型肝炎病史多年,否认疫区接触史,无烟酒嗜好,无药物过敏史,家族史中无遗传性疾病及类似疾病史。 查体:℃、P78次/分,R18次/分,Bp110/7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一般,神清合作,全身皮肤无黄染,巩膜轻度黄染,双锁骨上窝未及肿大淋巴结,心肺(-)。腹平软,右上腹饱满,无腹壁静脉曲张,右上腹压痛,无肌紧张,肝脏肿大肋下5cm,边缘钝,质韧,有触痛,脾未及Mruphys sign(-),腹叩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肝上界叩诊在第五肋间,肝区叩痛,听诊肠鸣音8次/分,肛门指诊未及异常 辅助检查:Hb 89g/L, WBC ×109/L , ALT 84IU/L, AST 78IU/L, TBIL 30μmol/L, DBIL 10μmol/L, ALP 188IU/L, GGT 64IU/L, A-FP 880ng/ml, CEA 24mg/超:肝右叶实质性占位性病变,8cm, 肝内外胆管不扩张。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肝癌(原发性,肝细胞性) (二)诊断依据 1.右上腹痛逐月加重,伴纳差,体重下降 2.乙型肝炎病史 3.巩膜轻度黄染,TBIL上升,GGT上升,A-FP上升 超所见 二、鉴别诊断(5分) 1.转移性肝癌 2.肝内其它占位病变:血管瘤,腺瘤等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上消化道造影,钡灌肠检查 3.必要时行肝穿刺活检 四、治疗原则(3分) 1.手术 2.介入治疗 3. 肝移植 23-梗阻性黄疸:胰头或壶腹周围癌 [病例摘要]男性,53岁,无痛性、进行性皮肤黄染伴皮肤瘙痒半月入院 半月前,患者自觉全身皮肤瘙痒,数日后,偶然发现皮肤发黄,伴尿色深,但无明显纳差、腹痛及发热等表现,因既往有胆石症病史,故自行服用消炎利胆片及头孢拉啶胶囊,黄疸未见消退,并有加重趋势,遂来院就诊传染科,门诊检查:ALT 145IU/L, AST 105IU/L, ALP 355IU/L, GGT 585IU/L, Tbil 80μmol/L, Dbil 68μmol/L, Glu ,B超提示肝内胆管扩张,胆囊13×8×6cm3, 肝外胆道受气体影响显示不清,发病以来体重下降3kg.否认既往肝炎、结核、胰腺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 查体:℃,P70次/分,Bp110/79mmHg,发育良好,营养中等,全身皮肤黄染,有搔痕,无出血点及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黄染,颈软,无抵抗,甲状腺不大,心界大小正常,心律齐,未闻杂音,双肺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平软,全腹未及压痛及肌紧张,肝脾未及,右上腹可触及鸡蛋大小肿物,压之不适,肠鸣音3-5次/分。 辅助检查:Hb102g/L, ×109/L, 中性73%,淋巴24%,单核3%,尿胆红素(+),尿胆原(+),便Rt(-),HbsAg(-), 肝功能、B超检查已如上述……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梗阻性黄疸:胰头或壶腹周围癌可能性大 (二)诊断依据 1.无痛性进行性黄疸,伴体重下降2.尿胆红素阳性,DbiL及GGT 均增高 3.右上腹可扪及肿大之胆囊,B超示肝内胆道扩张 二、鉴别诊断(5分) 1. 内科黄疸病因,瘀胆性肝炎、病毒性肝炎 2.胆道结石梗阻:一般有疼痛及炎症表现 3.少见情况: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炎症,结核,淋巴结肿大等 三、进一步检查(4分) ,重复B超检查:胆道及胰头部情况 2.十二指肠镜,有条件时作:ERCP (经皮经肝胆道造影) 四、治疗原则(3分) 1.手术减黄 2.手术切除肿瘤 24-梗阻性黄疸:胆道肿瘤 [病例摘要]女性,61岁,全身皮肤黄染,大便颜色变浅近一个月入院。 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明显黄疸,皮肤瘙痒,伴有轻度腹痛,无明显发热,经对症治疗后即缓解,反复发作时尿色深黄,大便颜色变浅,体重、食欲、睡眠无明显变化。6年前曾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 查体:发育营养正常,巩膜、皮肤明显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正常,上腹部可见手术瘢痕,腹平坦,未见肠型蠕动波,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或肌紧张,肝脾未及,未扪及包块,Murphy征(-),无移动性浊音,肠鸣正常。 本院B超:肝内胆管扩张,直径,肝总管直径,胆总管内未见结石。 实验室检查:×109/L, HGB134g/L,中性粒细胞78%,尿胆红素6mg/ 252IU/L, TBIL 233μmol/L, BDIL μmol/L.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梗阻性黄疸待查:胆道肿瘤 胆道结石待除外 (二)诊断依据 1.黄疸伴有大便颜色变浅 2.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升高,尿胆红素阳性 超示肝内胆管扩张 4.胆囊结石手术史,黄疸伴有轻度腹痛 二、鉴别诊断(5分) 1. 内科黄疸病因,瘀胆性肝炎、病毒性肝炎 2. 胆道炎症或结石 3.肝胰肿瘤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影像学检查:CT或MRI 2.必要时以PTC (经皮经肝胆道造影)协助 四、治疗原则(3分) 1.手术探查 切除肿瘤或引流 2.体外引流:经皮经肝胆道引流 备注:此题较难:手术病理证实为肝门胆管癌 25——梗阻性黄疸 胆总管结石 [病例摘要]男性,50岁,主因间歇发作性腹痛,黄疸,发热 3个月而入院 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餐后突然上腹痛,向后背、双肩部放射,较剧烈,伴发烧38℃左右,次日发现巩膜、皮肤黄染,于当地医院应用抗生素及利胆药物后,症状缓解。随后2个月又有类似发作2次,仍行消炎,利胆、保肝治疗,症状减轻。为求进一步明确诊断和治疗来我院。半年前因"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无烟酒嗜好,无肝炎、结核病史 查体:一般情况好,发育营养中等,神清,合作。巩膜、皮肤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 头颈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脾未触及,无压痛或反跳痛Murphy征(-),肝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 实验室检查:?109/L, BHb161g/L,尿胆红素(-), TBIL(总胆红素)μmol/L, (正常值), DBIL(直接胆红素)μmol/L(正常值<);B超:肝脏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欠均匀,为脂肪肝之表现,胆总管内径约,可疑扩大,未见结石影,但未探及十二指肠后段及末端胆总管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梗阻性黄疸:胆总管结石 (二)诊断依据 1. 间歇发作性腹痛,伴有黄疸、发烧 2.餐后发作上腹痛,向后背及肩部放射,为胆绞痛之表现 3.有胆囊结石病史 4.实验室检查有轻度黄疸所见 超示胆总管可疑扩大 二、鉴别诊断(5分) 1.内科黄疸的病因,如肝细胞性、溶血性、药物性黄疸 2.肿瘤:胰头癌、壶腹周围癌,以渐进性无痛性黄为主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发作时重复血尿便常规及肝功、胆红素检查 2.影像学检查:CT、钡餐 3.必要时以ERCP或内镜超声协助 四、治疗原则(3分) 1.开腹探查 总胆管切开探查,引流 2.或EPT手术 备注:总胆管下端结石,经ETP切开取石 26-缺铁性贫血消化道肿瘤 [病例摘要]男性,56岁,心慌、乏力两个月 两个月前开始逐渐心慌、乏力,上楼吃力,家人发现面色不如以前红润,病后进食正常,但有时上腹不适。不挑食,大便不黑,小便正常,睡眠可,略见消瘦,既往无胃病史。 查体:℃,P96次/分,R18次/分,Bp130/70mmHg,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和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界不大,心率96次/分,律齐,心尖部Ⅱ/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下肢不肿。 化验:Hb75g/L,×1012/L,MCV76fl, MCH24pg,MCHC26%,网织红细胞, ×109/L,分类中性分叶69%,嗜酸3%,淋巴25%,单核3%,plt:136×109/L,大便隐血(+),尿常规(-),血清铁蛋白6μg/L,血清铁50μg/dl,总铁结合力450μg/dl.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1.缺铁性贫血 2.消化道肿瘤可能大 (二)诊断依据 1.贫血症状:心慌、乏力;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大便隐血(+);有关铁的化验支持诊断 2.病因考虑消化道肿瘤:依据:中年以上男性,有时胃部不适,但无胃病史;逐渐发生贫血,体重略有减轻 二、鉴别诊断(5分) 1.消化性溃疡或其他胃病 2.慢性病性贫血 3.海洋性贫血 4.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骨髓检查和铁染色 2.胃镜及全消化道造影、钡灌肠或纤维肠镜 3.血清癌胚抗原CEA) 4.腹部B超或CT 四、治疗原则(3分) 1.去除病因,若为消化道肿瘤应尽快手术 2.补充铁剂 3.若手术前贫血仍重,可输浓缩红细胞 27-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例摘要]男性,35岁,头晕、乏力伴出血倾向半年,加重1周 半年前无诱因开始头晕、乏力,间断下肢皮肤出血点,刷牙出血,服过20多剂中药不见好转,1周来加重。病后无鼻出血和黑便,二便正常,进食好,无挑食和偏食,无酱油色尿,睡眠可,体重无变化。既往体健,无放射线和毒物接触史,无药敏史。 查体:T36℃,P100次/分,R20次/分,BP120/70mmHg,贫血貌,双下肢散在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舌*正常,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 化验:Hb 45g/L,RBC ×1012/L,网织红细胞,WBC ×109/L, 分类:中性分叶30%,淋巴65%,单核5%,plt 35×109/L,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阳性率80%,积分 200分,血清铁蛋白 210μg/L,血清铁 170μg/dl, 总铁结合力280μg/dl,尿常规(-),尿Rous试验阴性。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全血细胞减少: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可能性大 (二)诊断依据 1.病史:半年多贫血症状和出血表现 2.体征:贫血貌,双下肢出血点,肝脾不大 3.血象:三系减少,网织红细胞减低,白细胞分类中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1分 阳性率和积分均高于正常,血清铁蛋白和血清铁增高,而总铁结合力降低,尿Rous试验阴性 二、鉴别诊断(5分) 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 2.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1分 3.急性白血病 4.巨幼细胞性贫血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骨髓穿刺或活检 2.骨髓干细胞培养 3.糖水试验和Ham试验以除外PNH 1分 4.肝肾功能以利于治疗(肝功异常不能用雄性激素) 四、治疗原则(3分) 1.对症治疗:如成分输血,造血生长因子 2.针对发病机理给药:①针对干细胞:雄性激素,输脐带血,有条件可考虑骨髓移植;②改善微循环:654-2,一叶秋碱,硝酸士的宁(选一种);③抑制免疫:强的松,左旋咪唑 分 3.中医中药:辩证施治 28-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例摘要]女性,21岁,学生,头晕、乏力、尿色黄半月,加重1周。 半月前突然头晕、乏力,尿色深黄,进食减少,化验肝功能正常,体温℃,不咳嗽,嗓子不痛,1周来加重,胸透未见异常,化验Hb85g/L, 网织红细胞7%.睡眠、大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半年多来有关节疼痛,有时口腔溃疡,无光过敏,月经正常 查体:℃,贫血貌,无皮疹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可疑黄染,咽不红,颊粘膜有一溃疡,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肋下,质软无压痛,脾侧位可及,双膝关节轻压痛,无红肿,下肢不肿。 化验:H82g/L,×1012/L, 网织红细胞, ×109/L,分类:中性分叶68%,嗜酸4%,淋巴22%,单核6%,plt124×109/L,尿蛋白(+),RBC3-8/高倍,尿胆红素(-),尿胆原阳性,尿隐血(-),尿Rous试验(-),大便常规(-),血总胆红素36umol/L,直接胆红素4umol/L,Coombs试验阳性,X线胸片(-)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1.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温抗体型,继发性)2.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二)诊断依据 1.病史有贫血症状,尿色深黄;体检巩膜可疑黄染,脾大;化验Hb降低,网织红细胞增高,血清间接胆红素增高,Coombs试验阳性 的依据①年轻女性,低热,关节痛,有时口腔溃疡;②查体:低热,口腔粘膜溃疡,脾肿大;③有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④肾脏病变 二、鉴别诊断(5分) 1.原发性免疫性溶血性贫血2.药物性及其他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3.急性黄疸性肝炎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骨髓穿刺检查 2.血清结合珠蛋白等其他有关溶血性贫血的检查 谱及其他免疫抗体检查4.血清免疫球蛋白,补体C3 、C4 检查 5.肝肾功能、腹部 B超 四、治疗原则(3分) 1.首选糖皮质激素2.其他免疫抑制剂3.对症治疗 29-急性白血病 [病例摘要]男性,35岁,发热,伴全身酸痛半个月,加重伴出血倾向一周 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伴全身酸痛,轻度咳嗽,无痰,二便正常,血化验异常(具体不详),给一般抗感冒药治疗无效,一周来病情加重,刷牙时牙龈出血。病后进食减少,睡眠差,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体健,无药敏史。 查体:T38℃,P96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前胸和下肢皮肤有少许出血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不黄,咽充血(+),扁桃体不大,胸骨轻压痛,心率96次/分,律齐,肺叩清,右下肺少许湿罗音,腹平软,肝脾未及。 化验:Hb82g/L,网织红细胞,WBC:×109/L,原幼细胞20%,plt:29×109/L, 尿粪常规(-)。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1.急性白血病 2.肺部感染 (三) 诊断依据 1.急性白血病:急性发病,有发热和出血表现;查体:皮肤出血点,胸骨压痛(+);化验:Hb和plt减少,外周血片见到20%的原幼细胞 2.肺感染:咳嗽,发热38℃;查体发现右下肺湿罗音 二、鉴别诊断(5分) 1.白血病类型鉴别 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骨髓穿刺检查及组化染色,必要时骨髓活检 2.进行MIC分型检查 3.胸片、痰细菌学检查 4.腹部B超、肝肾功能 四、治疗原则(3分) 1.化疗:根据细胞类型选择适当的化疗方案 2.支持对症治疗:包括抗生素控制感染 3.有条件者完全缓解后进行骨髓移植 30-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DIC [病例摘要]男性,36岁,咽痛3周,发热伴出血倾向1周 3周前无明显诱因咽痛,服增效联磺片后稍好转,1周前又加重,发热39℃,伴鼻出血(量不多)和皮肤出血点,咳嗽,痰中带血丝。在外院验血Hb94g/L,×109/L,血小板38×109/L,诊断未明转来诊。病后无尿血和便血,进食少,睡眠差。既往健康,无肝肾疾病和结核病史。 查体:℃,P88次/分,R20次/分,Bp120/80mmHg,皮肤散在出血点和瘀斑,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咽充血(+),扁桃体Ⅰ°大,无分泌物,甲状腺不大,胸骨有轻压痛,心界不大,心率88次/分,律齐,无杂音,肺叩清,右下肺可闻及少量湿罗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 化验:Hb90g/L,×109/L, 分类:原始粒12%,早幼粒28%,中幼8%,分叶8%,淋巴40%,单核4%,血小板30×109/L,骨髓增生明显-极度活跃,早幼粒91%,红系,全片见一个巨核细胞,过氧化酶染色强阳性。凝血检查:",对照",纤维蛋白原,FDP180ug/ml(对照5ug/ml),3P试验阳性。大便隐血(-),尿蛋白微量,RBC多数,胸片(-)。 [分析]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8分) (一)诊断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2.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DIC) 3.右肺感染 1分 (二)诊断依据 1.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①发病急,有贫血、发热、出血;②查体:皮肤散在出血点和瘀斑,胸骨有压痛;③血化验呈全血细胞减少,白细胞分类见幼稚粒细胞,以早幼粒细胞为主;④骨髓检查支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依据:①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易发生DIC;②全身多部位出血,③化验P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FDP增高、3P试验阳性 3.肺部感染:发热、咳嗽,右下肺有湿罗音 二、鉴别诊断(5分) 1.其他急性白血病 2.其他原因出血 三、进一步检查(4分) 1.骨髓细胞免疫学检查 2.细胞遗传学检查:染色体或基因检查 线胸片+痰细菌学检查 四、治疗原则(3分) 1.维甲酸或亚砷酸治疗 治疗:小剂量肝素和补充凝血因子及血小板 3.支持对症治疗:包括抗生素控制感染

上消化道早癌论文

1.早期食管癌(T1N0M0) 包括黏膜内浸润癌和黏膜下浸润癌,无淋巴结转移证据。如癌局限于上皮内称原位癌或上皮内癌,如癌已侵入肌层则为中期食管癌。 晚期食管癌是指癌已侵透肌层达外膜或外膜外组织。早期食管癌看不出病变或仅粘膜粗糙、糜烂或呈斑块乳头状突起,以糜烂和斑块状为多见。 2.早期贲门癌(T1N0/1M0) 包括黏膜内浸润癌和黏膜下浸润癌,无论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证据。 3.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Kodama分类 将局限于黏膜层和黏膜下层的早期胃癌分为: 小黏膜(<4cm)、 浅表扩散癌(>4cm)、 穿凿型(<4cm)。 小黏膜癌和浅表扩散癌均限于黏膜层(小黏膜M和浅表M)或灶状浸润黏膜下层(小黏膜SM和浅表SM)。 在穿凿型(包括2个亚型:PenA和PenB),浸润黏膜下层的范围比上面提到的两型更广泛。 PenA型的浸润前沿呈挤压状,它比PenB少见,PenB呈多点浸透黏膜肌层。 4.预后 在早期胃癌中,小黏膜癌、浅表癌和PenB病变的淋巴结转移率及血管浸润率低,外科手术预后好(10年生存率大约90%)。 对比起来,PenA型病变的特点为血管浸润率及淋巴结转移率高,手术后预后差(5年生存率大约,与结肠腺癌相反,结肠癌如果边缘呈挤压式则预后较好)。上 述的多种方式共存者为混合型。 5.早期胃癌的分类 早期胃癌是指发生于胃粘膜下层以上(未侵犯肌层)的癌,可有淋巴结转移。早期胃癌分为隆起型、表浅型和凹陷型,其中表浅型又分为表浅隆起型、平坦型和表浅凹陷型。 隆起型: 息肉状病变明显高于周围的正常胃粘膜(大于正常粘膜厚度的2倍),常为有蒂或广基性胃息肉的早期癌变,癌细胞常限于粘膜层内。 浅表型 : 病变较平坦,又分为以下几型 表浅隆起型:病变稍微隆起于周围正常粘膜,呈平盘状。 表浅平坦型:病变处粘膜无明显异常,可稍显粗糙。 表浅凹陷型:病变处粘膜浅表凹陷。深度限于粘膜层内,形成癌性糜烂。 凹陷型: 病变处粘膜明显下陷,形成深达粘膜下层的溃疡,最多见。 6.胃癌Lauren分类: 分为2种主要类型,即肠型和弥漫型。 肠型和弥漫型比例大致相同的肿瘤称作混合型。 7.制片步骤 1.在固定ESD标本的泡沫板上,标记该标本在体内的相对位置,例如口侧、肛侧、前壁、后壁等,便于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与内镜表现相对照。 2.固定标记好的标本及时浸于10%中性甲醛溶液中,并将标本固定6~48h。 3.需要临床提供的病理检查申请单信息齐全包括病史、内镜下病变的表现和分型、既往活检的病理诊断等. 4.将固定后的ESD标本在组织取材前拍照,测量记录切除黏膜的最大直径、最小直径和厚度。 5.肉眼观察黏膜表面的颜色,是否可见明显的病变,大体分型,病变的轮廓是否规则,有无明显隆起或凹陷,有无糜烂,临床是否特殊标记,病变黏膜与周围正常黏膜的位置关系,病变与黏膜侧切缘最近距离。 6.确定病变位置及范围。确保能将主要病变置于第一刀的位置并有效取材。 7.选择标本改刀方向:查看病变距黏膜切缘距离,选取垂直于最近切缘切线方向进行切割,保证病变与最近切缘的关系在同一条组织上可视(谨记第一刀取材在病变最显著处)。 8.确定改刀方向后,先在最显著病变部位距病灶旁侧1mm下刀,然后再向两侧按照2-3mm的距离依次平行下刀切割,将所有的组织取材检查,取材后拍照(便于与制片后切片对照,并可在ESD标本照片上标记不同区域病变黏膜的病理诊断、病变的严重程度以及空间位置关系)。 9.将ESD标本全部取材、拍照后,将组织块按顺序依次平移入脱水盒,并记录脱水盒序号和每盒中组织块数(必要时可画示意图)。放入前先在脱水盒中垫薄层海绵,放入后再加覆薄层海绵,确保组织块在脱水盒中位置固定,减少脱水过程对组织块收缩扭曲的影响。同时,每个脱水盒放入组织块不超过4条。 10.若仅有常规脱水盒,可在确定最近切缘垂直切割方向后,将欲切割方向粘膜纵轴最长距离与脱水盒比对,若长于脱水盒有效距离,需在平行于最近切缘切线方向选取合适位置将ESD标本改刀成两片,尽量将粘膜病变纳入同一片取材组织上,便于读片测量;确定是否水平改刀后,先进行水平方向切割,再进行垂直切割。 11.制片标准:修整蜡块,要求连续切6到8个组织面,捞取在同一张载玻片上;常规HE染色,封片。 12. 肿瘤侵犯的深度(SM1 )胃:<500μm 食管:<200μm  结肠:<1000μm。 8.食管基底细胞增生: 上皮基底细胞层增生厚度≥上皮全层的15%,细胞核增大,但细胞核无显著异型性,细胞排列无极向紊乱。 9.低级别上皮内肿瘤  该组病变为肿瘤性病变,但发展为癌的几率较低,可随诊或局部切除。 组织形态学与周围组织有区别。表现为腺体拥挤、密集,但多数为圆形、椭圆形腺体,很少有复杂的分支或乳头状结构。 细胞核杆状、拥挤、深染、无明显核仁,呈单层或假复层,位于腺管的近基底部,细胞核的极向仍保持。核分裂象可增多,无病理性核分裂象。 10.高级别上皮内肿瘤    该组病变为肿瘤性病变,形态与上皮内的癌难以区分,发生浸润及转移的风险很高,应局部或手术切除。 病变与周围组织形态学变化截然不同。腺体的结构混乱,除密集拥挤外,常见复杂的分支和乳头状结构,大小差距显著。细胞核多形性明显,近圆形且不规则,深染,核质比增大,易见明显核仁。 单层或多层排列,且细胞核的方向混乱,极向消失。可以见到病理性核分裂象。当出现不确定的浸润时,可归入“高级别上皮内肿瘤,可疑浸润”。

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的不断重视,「消化道早癌」被熟知,而大家真正了解多少呢? 癌前病变: 概念要明确 1. 不典型增生(atypia): 主要指上皮细胞异常增生,表现为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多样,排列紊乱,极向丧失。核大深染,核质比例增大,核形不规则,核分裂像增多(一般不见病理性核分裂像)。细胞具有一定程度异型性,但还不足以诊断为癌。根据病变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 2. 异型增生(dysplasia): 指黏膜上皮和腺体的一类偏离正常的分化,形态和机能上呈异型性表现的增生性病变。 也根据病变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 3. 上皮内瘤变(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是指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发源的正常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前者相当于轻度和中度异型增生,后者相当于重度异型增生。上皮内瘤变的提出是强调这种癌前病变的本质是上皮内肿瘤的形成。 经常遇到的误区: 必须要辨清 误区 1:不典型增生等于异型增生。 实际上,不典型增生与异型增生的概念基本相似,但二者仍有一定的差别,不典型增生主要是指细胞层面的异常增生,而异型增生更强调肿瘤发生发展过程的异常。 不典型增生的概念已逐渐被异型增生取代。 误区 2: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对应轻度及中度异型增生,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则对应重度异型增生。 有时见到大家应用低级别异型增生、高级别异型增生这样的表述方式,然而这种表述方式并不规范,从概念上来讲,异型增生分为轻中重度,而上皮内瘤变才有低级别、高级别的说法。 WHO 在 2000 年出版的国际肿瘤组织学分类中明确表示对包括结直肠在内,还有子宫颈、胃、泌尿道、前列腺、乳腺等器官中肿瘤统一采用「上皮内瘤变」取代原来所用「异型增生」的名词。 不同部位消化道早癌的概念: 你我都要会 1. 早期食管癌: 是指浸润深度达黏膜层,不伴有淋巴结转移的食管癌。表浅型食管癌是指癌浸润至黏膜下层而不考虑有无淋巴结转移。 2. 早期胃癌: 是指肿瘤的浸润局限于黏膜或者黏膜下层,无关病灶大小和淋巴结转移与否。 3. 早期结直肠癌: 是指癌变组织局限于黏膜层及黏膜下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将不同部位的概念放到一起,大家就会注意到,早期胃癌和早期结直肠癌的概念与早期食管癌的概念存在很大差异,早期食管癌强调没有淋巴结转移,而早期胃癌与早期结直肠癌则根据癌灶的浸润深度来定义,并不强调有无淋巴结转移。 那么,为什么只有早期食管癌如此强调有无淋巴结转移呢?这就要从淋巴结转移的风险说起了。 食管的淋巴引流相当丰富,因此可以理解食管癌更容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有研究显示,当食管癌的浸润深度达到 SM1 时,淋巴结转移率可达 12%~27%,达到 SM2-SM3 时,淋巴结转移率可高达 36%~46%。 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显示,或许在早期胃癌和早期结直肠癌的定义中不强调有无淋巴结转移并不合适,因为多个研究均证实早癌患者的预后与淋巴结转移率显著相关。因此,有关早癌的研究多集中于淋巴结转移的风险,旨在找出淋巴结转移高风险的相关因素,并对其进行更为精确的定义。 Saragoni L 对早期胃癌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总结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包括肿瘤大小大于 2 cm、黏膜下深层浸润、Lauren 分型为弥漫型、 Kodama 分型为 PEN A 型等,最后,建议对早期胃癌的定义进行修订,建议将早期胃癌定义为局限于黏膜层以及黏膜浅层的癌,不伴有淋巴结转移。 另外,鉴于大于 2 cm 的肿瘤淋巴结转移风险显著增加,在对早期胃癌进行定义时同时应考虑到肿瘤大小。 我非常赞同 Saragoni 的意见,早期胃癌的概念早在 1971 年由日本消化内镜协会提出,时隔将近半个世纪,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早癌的概念或许真的应该更新了,不是吗? 早期癌黏膜下(SM)浸润深度的判断: 图片最直观 早期食管癌与表浅型食管癌的浸润深度分类:m1 局限于黏膜上皮,m2 局限于黏膜固有层,m3 局限于黏膜肌层;sm 均等分为 sm1、sm2、sm3,如下图所示。 图 1 早期食管癌与表浅型食管癌浸润深度示意图 早期胃癌与早期结直肠癌的大体分型及浸润深度的判断方法类似,下面以早期结直肠癌为例进行讲解。 当癌仅局限于黏膜层(M)的情况下,称黏膜内癌,无淋巴结转移,通过内镜下完整切除可治愈,然而当癌浸润至黏膜下层(SM)时,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级,分级方法主要包括相对值分级法和绝对值分级法。 相对值分级法指将黏膜下层分成 3 等分,SM1 为癌的浸润深度局限于黏膜下层的上 1/3,SM2 为癌的浸润深度达黏膜下层的中 1/3,SM3 则为癌的浸润深度达黏膜下层的下 1/3。 上述方法虽简便可行,但鉴于内镜治疗无法获取固有肌层,不能准确地将黏膜下层分为 3 等分。为此,日本结肠癌研究协会提出绝对值分级法,即根据 SM 浸润深度的绝对值来进行分级,大量 SM 癌的数据显示,浸润深度<1000μm 的情况下不存在淋巴结转移,故以此为界限来进行浸润深度的分层。 而早期胃癌不同与早期结直肠癌的是,SM 浸润深度<500μm 时,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小,因此,早期胃癌以 500μm 为界限来区分 SM 浸润深度。 图 2 早期结直肠癌 SM 浸润深度示意图 读到这里,不知大家是否对消化道早癌加深了理解,如果大家对消化道早癌的内容感兴趣,就在文末点个赞吧,我们将继续推出消化道早癌系列,与大家共勉。

消化道早癌的相关护理论文

医学 教育 是实践性教育,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要培养合格的医学生,扎实的理论知识是基础,但临床技能水平更是重要环节。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消化内科护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 要】优质护理是为了让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更好地康复,让其无论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达到一个更好的状态,使其因为身心愉悦而缩短病痛带来的痛苦,进而促进其疾病的康复。可以说,护理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病情。因此,开展优质护理对病人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关键词】优质护理;消化内科;护理质量

一、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特点

通过掌握消化内科住院病人的心理特点可以为护理工作提供巨大的帮助。具体说来,消化内科住院病人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脾气暴躁,易冲动

由于消化内科的住院患者的病程长,住院时间较长,病情恢复起来十分缓慢,使得患者的脾气容易暴躁,冲动。这就使患者总是有怨言,自身的情绪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稍有不顺心时,就会激动不已并不考虑后果地去做事,这给病情的恢复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二)内心较为孤寂

由于消化内科的住院患者需要整天待在病房内,离开了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和朋友圈,使其缺乏必要的 人际交往 。时间一久,患者就会感到无聊、孤单,心里就会开始胡思乱想,使其内心压力大增。不仅如此,一些病症较重的患者还会担心自己的病情,在缺乏别人的关心时,内心的孤独感就会激增,从而产生恐惧。

(三)自责

很多消化内科的患者内心会产生自责的情绪,觉得自己的住院治疗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不但花费了很多医药费,也占据了家人更多的时间。

(四)感到悲观

很多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由于住院时间长,治疗反复且效果不明显,使得内心感到悲观、丧气。加上治疗费用较高,使得患者内心产生了抗拒心理,对治疗自暴自弃,甚至不配合治疗,使自己的病情得不到缓解,形成恶性循环。

二、在消化内科提供优质护理的重要性

由于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内心的情绪十分不稳定,常常出现上述心理,这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如果护理工作做得不到位的话,就会让患者产生抵触心理,不配合护理及治疗,出现脾气暴躁情况,不但给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带来麻烦,更对患者的病情治疗十分不利。

而如果有优质的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一个更好的治疗疾病、缓解内心压力的环境,可以让患者的内心更为平和,这对患者的病情是非常有好处的。因此,医院尤其是消化内科非常有必要提供优质的护理工作。

三、对消化内科提供优质护理的探讨

医院消化内科想要为住院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加大对护理人员的素质培训力度

护理人员拥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是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因此,医院应该在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技能方面培训的同时也应该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进行教导,要让护理人员更加了解自己的工作,使护理人员明白自己的职责不仅仅是陪病人,而是陪护病人,对他们进行呵护。为此,消化内科可以制定定期呵护的规定,要求护理人员每隔一段时期就要为病人献爱心,提供帮助,为他们带去快乐。

(二)健全医院的护理制度

一个好的医院制度可以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从而更好地帮助患者。对于消化内科来说,其可以将护理人员的工作进一步细化,让每个护理人员有更加明确的护理方向,并让护理人员将工作重点放在对消化内科患者生活方面的护理。除了生命体征监测、口腔护理、功能锻炼、出院接诊等,还应从患者的生活起居方面进行护理。

除此之外,消化内科还可以实行主责护士责任制,将患者的护理工作交由固定的几个护理人员形成一个个固定的护理小组,让护理人员全权负责,然后加强各个护理小组的交流,在工作中不断积累 经验 ,提高医院的护理水平。

(三)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

对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辅导工作有时候比生理护理工作更为重要。因此,消化内科应该加强对患者的心理辅导。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实施心理干预技术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以每天为患者播放一些舒缓心情的音乐,真诚地倾听患者的意见和抱怨,及时为其排解压力,从而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

对于那些自暴自弃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积极与其进行交流,让患者明白自己的病情,让其懂得消化内科疾病的治疗时间长、治疗反复的特点,增加其耐心和自信心,从而使患者更好地从病情中恢复过来。

(四)简化工作流程

由于护理人员每天都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询问、记录,使一些患者会变得不耐烦。因此,消化内科应该简化工作流程,把更多的时间放在陪护病人身上,使患者感受到亲切的护理服务。

(五)加大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考核力度

有效的监督是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加大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的考核力度,制定系统的奖惩机制,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全身心地呵护患者,从而让患者得到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结论:优质的护理工作对患者的病情好转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一方面可以让患者得到更好的病情照顾,另一方面还可以让患者保持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促进其病情的好转。

参考文献

[1]陈翠;庄海花;张倩倩;薛永芳;陈蓓;;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做法和体会[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年24期

[2]张雪兰;文跃莲;钟灿华;;消化内科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实践与体会[J];全科护理;2011年22期

[3]李艳艳;;浅谈优质护理服务在内科疾病护理中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2年30期

[4]黄惠根;陈凌;黄红友;叶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的做法与体会[J];护理管理杂志;2010年05期

[5]刘娟.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实施初探.卫生职业教育,2011年29卷第20期.

【摘要】 所谓胃病,实际上是许多病的统称。也是最麻烦难缠的一种,它们有相似的症状,如上腹胃脘部不适,疼痛、吃饭很少但却感觉饱胀、胃酸、甚至恶心、呕吐等等。胃病的症状可以很轻也可以很重,严重者发生胃癌。所以,要时时刻刻注意饮食,合理的用餐搭配也是至关重要。下面的论述会让我们了解如何预防和护理相关消化内科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 胃病;消化性溃疡;医疗;护理

消化内科是研究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及胰腺等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临床三极学科。消化内科疾病种类繁多, 医学知识 面广,操作复杂而精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如消化内科的胃病、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这些病例的临床治愈率很高,但是由于一些因素的影响,这些病的复发率极其高多达40-70% 导致人们的身体质量越来越差。

1 消化内科胃病的总体概括

胃病患者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内科之一,不同的地区发病率不一,还体现在不同的职业发病率也是不同的,如在校学生、白领、工人等等。胃病是有什么引起的?胃病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一种多病因疾病。比如环境、饮食、药物、遗传、细菌及抽烟、饮酒等都可以引起胃病。上述的这些因素都可导致胃酸过度分泌而破坏胃,临床上常见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和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等。

消化内科引起胃病的原因 胃病的具体病因一般有以下原因:第一,长期喝烈酒抽烟、饮食无规律、浓茶、浓咖啡,吃辛辣和垃圾的食物等不合理生活习惯。第二,胃炎后胃黏膜损伤持久不愈。第三,经常服用对胃部有损害和有刺激性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药,阿司匹林药物等。第四,一些慢性疾病,如尿毒症,慢性肾炎,重症糖尿病等。

消化内科胃病的医疗用药 方法 抗酸剂:使用药物其中主要成份为抗酸剂有小苏打、胃尤、碳酸钙、胃舒乎、盖胃平、胃必治、胃得乐以上药物必须在餐后小时服用,这些都是专家研究过的,为了使药物发挥良好的效果,可维持缓冲作用长达3-4小时,而餐后立即服则药效只能维持1小时左右,没有发挥到好的治疗效果。有些药物可根据自身情况或者药效来定量,如服用氢氧化铝凝胶后症状减轻不明显可改为每日4次,一般规定是每3次,每次10ml。注意胃舒平、盖胃平为咀嚼剂,嚼碎后服下效果好。为了较好的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有丙谷胺,成人每次2片,饭前15分钟服下,口服每天3-4次或者遵守医嘱服用。连服30-60天左右。停药时间应遵医叮嘱,根据内窥镜的检查情况来决定。为治疗胃部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较好的药物有胃复安、吗丁啉和胃尤等,每次1-2片饭前服用,成人每日3次。为了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应该要避免不能与相克的药物服用,例如胃复安不能和阿托品这些相生相克的药物同时服用,否则效果会大大降低。

消化内科胃病的食疗护理 第一,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每天坚持吃一个苹果,从此远离病。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因为维生素C对胃有保护作用,胃中保持正常的维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发挥预防和恢复胃病的功能,保护胃部和增强胃的抗病能力。第二,对于胃食道反流性患者这些患者不宜食用的食物有巧克力、咖啡、辛辣、薄荷、柑橘、蕃茄、全脂牛奶及洋葱等,可食用的食物有高蛋白、蔬菜、谷类、易于消化的米粥等。避免下食道无法适当地发挥功能,胃液反流到食道。第三,胃功能性差、经常胃痛、消化不良者平时应吃多少蔬菜、水果。这些清淡食物为主,每日早餐坚持和小米粥易于消化,可适量喝鲜果汁等。胃病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应多吃一些五谷杂粮、鲜榨豆浆、豆类食物、肉类(鱼、嫩瘦肉、动物肝脏)等。这些食物都是有助于胃消化、营养丰富、含钙高。这样的饮食搭配就大大减少了对胃肠粘膜的伤害和刺激。第四,胃病患者无论男女都应该做到少喝咖啡、浓茶、生冷和碳酸性饮品、酸辣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都是对胃有严重伤害的。少吃油炸、腌制、生冷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 以消化性溃疡为例进行的分析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溃疡的形成都与消化作用密切相关,又被称为消化性溃疡。相比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来说,消化性溃疡比较常见。

消化性溃疡的发病原因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季节性发病,春秋之季,是此病的复发高潮期,主要症状为有律性腹痛、胃溃疡进食时疼痛。而十二指肠溃疡呈疼痛,然后是进食,并睡觉时夜间伴有腹部疼痛。胀满、泛酸、恶心呕吐等。

发病常与情志不畅、饮食无规律、劳累过度、受寒等因素相关。

消化性溃疡的护理 药物护理;养胃药:常见的有吗丁啉10mg,成人每日3次,饭前15分钟口服。硫糖铝,每日lg,一日3次,每次都是饭前1小时及睡前各服一次,作用,保护胃粘膜。抑制酸药:800g,每日1次,口服。严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手术适用于急性穿孔、幽门梗阻、大量出血、恶性溃疡等。一般治疗;少吃辛辣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酒,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和情绪波动,劳逸结合,每天都要保持一个好心情。

3 总 结

通过两个消化内科胃病和消化性溃疡的分析,让我们了解到,消化内科的详细病情以及各种方法的护理。主要引起的原因各种各样,胃病时很多人不以为然,不够重视,觉得自己在家买药或自行到药店药就行了,其实这并不要当。应该经过医生的建议后再服用什么药物,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后果。但在生活方面,我们可以去预防和护理,可见,合理的饮食习惯对我们的消化系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胃病的预防,自我调节就很重要了,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c,少吃生冷、辛辣、油炸的垃圾食品等。饮食规律化,定时定量、禁止暴食暴饮。“生命诚可贵,贵在珍惜”,让疾病远离我们,从身边小细节做起。

参考文献

[1] 肖良.护理干预对消化内科患者的影响[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5).

[2] 谭光秀.消化性溃疡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0(03).

[3] 杨凤翔,李梅,王桂荣.综合康复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13).

有关消化内科护理论文范文相关 文章 :

1. 有关消化内科护理论文

2. 内科护理论文范文

3. 关于护理论文范文

4. 有关外科护理论文范文

5. 有关肝胆外科护理论文范文

6. 医院护理毕业生论文范文

肿瘤内科的护理是保证工作的安全性,让肿瘤患者得到更加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肿瘤内科护理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内科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临床分析。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到2013年1月肿瘤内科 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肿瘤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包括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干预、建立出院回访制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各项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各项目均有上升,观察组各项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P<)。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肿瘤内科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肿瘤内科;护理;临床观察;生存质量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肿瘤化学治疗在姑息性治疗肿瘤中起步,经过多年不断的努力,已成为可以治愈肿瘤的根治性治疗手段。通过化学治疗使肿瘤细胞完全消失,达到治愈,是肿瘤内科治疗的最终目的[1]。选取我院2011年12月到2013年1月肿瘤内科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疗效明显,现 报告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2月到2013年1月肿瘤内科7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男性42例,女性30例。年龄35-75岁,平均(±)岁。经临床、影像学、病理检验确诊,包括肺癌、结肠癌、乳腺癌、胃癌、肝癌、鼻咽癌、淋巴瘤等。两组在年龄、性别和病情上没有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实施肿瘤内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一系列护理,包括心理干预、社会支持干预、建立出院回访制度。

2 护理 措施

心理护理 护士针对患者的恐惧心理,要做好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化疗,讲解一些疗效好的病例,告诉患者化疗不良反应是暂时的、可预防的,而机体收益是长远的,稳定的情绪可增加机体对化疗的耐受性,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可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2]。

饮食护理 治疗期间指导患者进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注意调整食物的色、香、昧,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有些患者害怕呕吐而禁食,护士要告诉患者空腹呕吐会伤胃,指导患者少量多餐,进食细嚼慢咽,必要时餐前30min给予胃复安肌肉注射。对呕吐严重,不能经口进食者,可酌情给予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治疗,严格记录出入水量,评估脱水情况,必要时检查血电解质,及时补液。

保持病房整洁安静,为患者营造舒适、轻松的环境,对 爱好 音乐的患者播放自己喜欢的音乐,分散注意力,减轻化疗中的恶心呕吐,当患者出现呕吐时,给予安慰,协助患者坐起,呕吐后帮助患者漱口,及时清理呕吐物,必要时更换床单位。

遵医嘱及时准确给予止吐药物应用,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辅助治疗[3]。

某些口服化疗药物尽可能睡前服用。

告诉患者晚上保证充足的睡眠,必要时给予小剂量镇静剂可减轻消化道

反应。

3 结 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干预前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各项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各项目均有上升,观察组各项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P<)。

4 讨 论

肿瘤内科治疗的迅速发展,拓宽了肿瘤内科护理的领域和内容,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及时更新知识、改变观念,积极参与和配合新技术、新疗法的临床应用,熟悉其基本原理,毒副作用的观察及处理,操作过程等,从而制定出全面的护理计划,为患者提供周到安全的护理[4]。

临床肿瘤护理学正是顺应了肿瘤学科发展的需要。本章将介绍:化学治疗患者的护理,要求能够熟练掌握化疗药物给药方法,识别化疗药物副作用,了解其作用机理,掌握化疗及其护理要点,做好化疗患者的心理护理等;学习腔内治疗患者的护理;了解免疫治疗的原理,掌握免疫制剂的保存、使用方法以及免疫治疗患者的护理;掌握化疗防护知识。化疗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血管,防止静脉炎和药物外渗引起组织损伤[5]。①使用外周静脉输液时,尽量选择前臂静脉,避开关节、肌腱、韧带,避免使用钢针。患者有上肢静脉压迫时,应采用下肢静脉输液。还应避免在24小时内被穿刺过的静脉点下方重新穿刺。②静脉冲人化疗药时,应边抽吸回血边注药,注药完毕后继续输入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液,确保不发生外漏。③对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选用中心静脉如PICC、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股静脉。④若发生药物外渗,应按化疗药物外渗处理原则及时给处理。在化疗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随时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神志等变化。有否感染性疾病所致全身毒性反应,如畏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衰竭等;以及本系统疾病的局部表现如咳嗽、咳痰、咯血、哮喘、胸痛等。有无药物毒性反应发生,如出血、呕吐、皮疹、便秘、腹泻、便血等病情变化,若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防止胃肠道反应:用药前给镇静止吐剂,以减轻反应。本组资料显示,通过对36例肿瘤内科观察组进行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干预前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各项目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实施护理干预6个月后,两组各项目均有上升,观察组各项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P<)。护理干预能提高肿瘤内科患者手术后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舒洋.当前护理工作压力与对策[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08):98-99.

[2] 王永红,金钰梅.护理服务价格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08):143-145.

[3] 谢新永.老年肿瘤患者临终关怀护理的探讨[J].实用医技杂志,2008(04):42-43.

[4] 王生华.浅淡护理纠纷的成因与对策[J].中国医疗前沿,2009(21):78-79.

[5] 乔莉生.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法律问题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1(07):102-103.

【摘要】 目的:在肿瘤内科住院部,研究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运用效果。方法:在进入我院治疗的肿瘤病人中随机选取16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运用肿瘤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而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进行护理,主要内容有:心理干预制度、社会干预制度、术后回访制度。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将上面两组的失误率、并发症发生率、与病人家属纠纷情况、病人是否满意等各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因为运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所以治疗失误情况几乎没有、病人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也很少、没有出现与病人家属的纠纷情况,有一定的统计学差异(P<0t05),病人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结论:实行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有效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防止护理工作中出现失误,使病人达到最高满意状态。

【关键词】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肿瘤内科

【中图分类号】R473. 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 编号】1005-0019(2013)12-0231-01

现阶段,各种疾病的治疗技术不断得到发展与提高,很多病人的保健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具有高水平的护理工作[l]。传统护理办法只注意针对治病人员的护理,人们显然已经不满足于这样的护理方式,为了满足人们的护理要求,依据优质护理模式,我院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护理培训,依据传统护理办法,不断进行研究与开发。优质护理模式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提高护理质量,受到了病人的普遍欢迎。本文主要利用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办法,研究了优质扩理服务在肿瘤内科的运用情况, 总结 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在2009年至2012年三年间,对于入住我院的160个肿瘤病人,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基本情况如下:在对照组中,有62人是男性,18人是女性,病人年龄在19岁-71岁之间,年龄平均42岁,住院时间为7-90天,平均住院时间30天;在观察组中,有65人是男性,15人是女性,年龄在19岁-69岁之间,年龄平均39岁,这一组的住院时间在7天-97天之间,平均时间为35天。这两个小组的各项基本条件没有明显的差异,可以进行对比实验。

方法

对照组的护理方式不改变,依然运用传统护理方法进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运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开展护理工作。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发的文件精神和活动方案,以及护理工作通知,医院首先对参与观察组护理工作的人员进行了上岗培训。并以此为基础,对参加护理工作的人员进行了重新分组,调整了原来的人员分组情况,运用分层级护理办法。保证在每一个护理小组中,都有高级、中级和初级护理人员,使护理小组的人员分配更加合理。再有,要求病人和医生共同对护士的工作提出意见,加强考核工作,使护理工作不断提高质量。在平时护理中,还要落实查房制度,可以及时发觉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帮助护理人员及时改正。

统计学方法

在进行此次研究中,运用 Excel 及SPSS软件进行计算工作,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一般采用平均数和标准差来表示,计量资料利用T检验,在P<时说明这个实验具有实际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认真研究两个小组的工作失误率、病人的治疗情况、病人家属的反应情况、病人的态度等。

2 结果

在运用两种护理办法进行护理过程中,各种护理指标如表1。依据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的治疗失误率减少、病人的治疗情况获得好转、没有出现纠纷情况,病人非常满意护理工作,说明这一实验比较成功。

表1 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护理状况比较(n(%))

3 讨论

在医院的日常护理工作中,传统护理模式逐步得到淘汰,而优质护理模式得到人们的认可,并逐步得到推广,现阶段,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要求护理工作必须注重以人为本,不应只关注病人的生理指标,在做好疾病护理工作的同时,还需了解病人的其他需要,如心理护理和情绪护理,尤其是肿瘤病人,好多此类型病人悲观失望,认为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将不久于人世,所以在治疗过程中不愿配合医生的治疗,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做好病人的心理疏导工作,使病人正确看待死亡。告知病人,只要积极配合医生的工作,治疗方法正确,病人是可以继续生存下去的。同时要求病人家属也要积极配合护理工作,创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鼓起病人生活的风帆,使病人的情绪保持平稳,有利于医生开展治疗。

通过护理人员对病人的心理工作,使病人的情绪得到了稳定,从而大量降低了各种并发症的出现,使病人治疗时间大量缩短,所以护理人员的工作非常重要,应该不再运用传统护理办法,应该积极与病人建立沟通和交流关系,利用各种形式的交谈,使病人信任护理人员,相信通过医生的治疗,自己的病情一定能够得到好转,使病人的心理更加稳定,使病人对护理人员的工作非常满意。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要求医院必须具有高水平的护理工作,这和护理人员本身的素质密切相关,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必须经常参加业务学习,提高自己的护理能力,主动接近病人,了解病人的需要,掌握病人的基本情况,为病人做好服务工作。本文的研究也可以证明通过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可以有效减少病人并发症的出现,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总之,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可以大幅提高护理质量,转变护理认识,使病人得到高度满意,因此,这种服务模式应在医院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敏,任正华.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进展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11(03)

[2]刘庆素,于蕾,周风伟,王建华,陈艳芝,安秀艳.住院病人与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知调查[J].护理研究.2007(25)

[3]赵桂英,李艳.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输液室护理质量[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06)

[4]蔡宏澜.浅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效果[J].青海医药杂志.2011(03)

护理毕业论文5000字篇4 浅谈人文关怀在胃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人文关怀在胃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2月在我院门诊收治的300例首次行胃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对照组的满意率为 ,干预组的满意率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 在胃镜检查中人文关怀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检查,消除不良情绪,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人文关怀;胃镜检查;应用效果 胃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直观而可靠的方法。电子胃镜是通过安装在胃镜顶端的微型电视摄像机,把观察到的图像,以电子讯号的方式通过内镜传至电视信息处理器,把信号转变成电视显像器上可看到的图 像[1]。人文关怀是指尊重人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关心人丰富多样的个体需求,激发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发展[2]。本文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2月在我院门诊收治的300例行电子胃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现 报告 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2月在我院门诊收治的300例行电子胃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由同一医生为两组患者进行胃镜操作,其中男170例,女130例,年龄4~90岁,平均年龄岁。根据患者来检查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心理护理 大部分门诊患者对电子胃镜检查的认知缺乏,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心理及恶心呕吐等痛苦体验,部分患者甚至因害怕而拒绝检查,从而延误病情的诊治。护理人员通过沟通,分析其原因主要有:①门诊患者担心自己在检查过程中会出现胃穿孔、胃出血及一些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②部分知识分子害怕在检查过程中发生交叉感染,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不利影响;③通常术前10 min含服利多卡因胶浆10 mL,使患者在做胃镜过程中能更好的配合检查及除泡,但麻醉剂不但味苦且患者服用后会出现咽喉部肿胀、恶心、无法吞咽及呼吸不畅等不适症状;④患者担心自己在检查过程中难以呼吸,难以与医师配合检查而影响检查效果;⑤患者由于对电子胃镜检查认知缺乏而出现莫名的恐慌,害怕检查可能带来痛苦的同时对医务人员的专业解释缺乏信任;⑥患者出现长期不适,害怕自己会长食道癌或胃癌。 检查前护理 护理人员应对每一位来检查的门诊患者有较为适当的称呼,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有无空腹。向患者介绍胃镜的优点,胃镜消毒效果的肯定,胃镜操作者的业务水平及检查过程中有恶心而无疼痛感,告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配合的要点,听从医生的指挥,进行吞咽、深呼吸、头不能移动及抬起,从而使患者熟悉检查过程,放松紧张情绪减少恐惧感。并通过上千例胃镜检查成功病例介绍,解除患者疑虑及担心,树立积极检查的心理,增强自我配合的意识。 检查中护理 在检查之前,先帮助患者摆好左侧屈膝卧位,放松腰带,牙齿轻轻咬住牙垫,以鼻作深呼吸,边插胃镜边向患者发出吞咽、屏气、放松的口令,口水自然流出口角旁的弯盘内,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不适和恶心严重时,应放慢下镜的速度,动作轻柔冷静操作,方便患者配合,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检查时间,得到清晰检查结果。 检查后的护理 检查结束后嘱患者休息10~15 min,同时观察患者的反应,确认患者无不适后方可离去,让患者了解检查中麻醉剂使用可能出现的后续作用,让他知道咽喉肿胀麻木属于正常现象,很快会消失的;指导患者待咽喉麻醉消失后方可进食,取活检的患者2 h后方可进食一些柔软易消化无刺激的温凉食物,如有腹胀、腹痛、呕血、黑便等不适请及时来就诊。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门诊患者焦虑恐惧情况比较,见表1。 两组门诊患者满意度情况比较,见表2。 3讨论 人文关怀其目的是帮助他人达到心理、精神、灵性及社会文化的健康[3]。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检查前的护理、检查中的护理及检查后的护理,门诊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在术前能够消除恐惧心理,术中能够积极配合,有效的缩短检查时间,减轻了痛苦,术后并发症少。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学的发展完善,越来越需要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护理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是护理工作精益求精的体现[4]。人文关怀在护理工作中可有效降低安全意外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门诊患者营造温馨的生活环境,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5]。在胃镜检查中人文关怀能够有效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检查,消除不良情绪,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阳德.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43-144. [2]贾小莉,张子婧.人文关怀在耳鼻喉内镜检查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4(18):1640-1641. [3]刘洁英.人文护理现状分析与对策[J].全科护理,2007,5(21):55-57. [4]张伟秀,姜安丽.护理人文关怀概念的研究现状与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40-543. [5]Leininger M. Leininger'S theory of nursing cultural care diversity and universa1ity[J].Nursing Science,2000,26(4):175-181. 护理毕业论文5000字篇5 浅谈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护理干预 老年人属于高血压疾病的高发群体,患有高血压的老年患者,高血压疾病的病理特点在于根治性难、病程时间漫长[1],患者必须长时间,甚至终生用药,并且一定要根据医嘱按时、按量用药,这样才可以保证血压水平获得有效控制。针对老年患者用药的依从性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是确保其能否可以持续按时、按量应用降压类药物的关键。现择取2014年1~12月在本院治疗的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一步探析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择取2014年1~12月在本院治疗的8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4例。干预组女20例,男24例。年龄63~84岁,平均年龄(±)岁。其中,Ⅰ期21例,Ⅱ期14例,Ⅲ期9例。对照组女22例,男22例。年龄64~86岁,平均年龄(±)岁。其中,Ⅰ期20例,Ⅱ期16例,Ⅲ期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应用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给予病情观察、定期检测血压水平、基础护理等干预。 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针对用药情况给予特殊化护理: ①严格督导老年患者坚持服药:根据药物的起效时间与老年患者动态血压检测的水平,综合分析后正确指导老年患者使用药物,争取患者和其家属的全力配合。鼓励其家属监督患者服药,在发现不适症状时,给予足够的情感支持,以便患者获得来自家人的关心及心理支持,更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坚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 ②根据病情状况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优化用药的治疗方案,根据每例老年患者的生理、心理状况不同而调整用药,可应用比较大的字体在药物盒上标记、注明药物的名称、用量、用药时间[2],以利于老年患者记忆。选择适用于老年患者的应用剂型,例如缓释片、长效剂型等。既能够避免重复用药的麻烦,还能够有效的保持药物的血液浓度。尽可能选则经济实用的药品,降低患者的经济压力,有助于老年患者坚持用药。 ③加强依从性护理:因为老年患者的 记忆力 逐渐减退,生理退行性改变,需强化其用药的依从性。根据老年患者的治疗进展,可适当减少药物的应用种类及用药疗程,以利于老年患者记忆。可建议患者把每天需要完成的活动与用药有效关联起来,进而防止漏服。 依从性评价自拟用药依从性调查问卷表,主要内容包括用药剂量、用药次数、用药时间等情况,全部达到标准表示完全依从;部分达到标准表示一般依从;无法达到标准表示不依从。依从率=(完全依从+一般依从)/总例数×100%.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组中,完全依从者32例,一般依从者9例,不依从者3例,依从率约为;对照组中,完全依从者24例,一般依从者8例,不依从者12例,依从率约为.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率约为远远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随着医学模式的发展转变及对未来医学前景方向的预测,医疗事业研究的重点将从对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逐步转向疾病预防、控制[3].开展以高血压疾病为中心的心血管疾病的防范治疗适应了当前医疗事业的发展方向。同时,随着社会发展的进步,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及危害性,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更新护理服务理念,不断扩宽知识面,例如管理学、教育学以及心理学等不同学科知识,充分掌握临床教学技巧,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积极、科学的健康教育,激发老年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帮助其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以防加重或诱发高血压疾病的危险因素,这对血压水平的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达成共识,建立和谐、友善的护患关系,使患者能够随时联系到护理人员。制定合理的随访计划,针对不同个体差异、不同阶段、不同的健康问题,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对策。只有患者在临床治疗期间产生良好的医疗意向,才可以实现良好的遵医行为,其对预防、治疗知识了解的越全面,与医生及护理人员配合的程度越好,临床治疗的依从性就越高,进而促进高血压疾病预防、治疗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以利于血压水平维持在良好的状态。本次研究结果可见,干预组患者的用药依从率约为远远高于对照组的(P<)。 综上所述,通过综合分析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用药情况给予特殊化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率,以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及维持,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健,程秀莲.循证护理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体会.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2,5(4):136-137. [2]程秀莲,陈健.循证护理对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效果观察.内科,2011,2(4):672-673. [3]范冬霞,臧萍,黄昌雪,等.提高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护理研究,2012,20(5):1323-1324. 猜你喜欢: 1. 护理毕业论文范本 2. 护理毕业论文3000字范文 3. 护理专业毕业论文免费范文 4. 有关护理专业毕业论文范本 5. 护理专业论文完整范文

消化道癌论文

浅析在胃结肠肿瘤中肿瘤标志物的诊断价值论文

【摘要】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TM)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724(CA724)、糖类抗原CA199(CA199)在胃结肠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106例胃结肠肿瘤、111例胃结肠良性病、92例正常对照血清中CEA, AFP,CA724和 CA199水平,通过ROC曲线分析和逐步logistic回归结果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对TM单独及不同组合方式的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各TM在胃结肠肿瘤组的浓度显著高于胃结肠病良性病组和正常对照组. 胃结肠良性病胃结肠恶性肿瘤中,逐步 Logistic回归法模拟变量的AUC高于单一TM的AUC. CA724,CEA,CA199联合应用的敏感性、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最高. 结论: 基于logistic 回归的ROC分析可以改善诊断的准确性. 在胃结肠肿瘤的鉴别诊断中,CA724,CEA及CA199联合分析是较好组合.

【关键词】 胃肿瘤 结肠肿瘤 癌胚抗原 甲胎蛋白类 糖类抗原CA724 糖类抗原CA199 诊断

0引言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已在胃肠道肿瘤的筛查和辅助诊断方面显示了其应用价值,但如何能使多种TM合理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效果仍是目前临床诊断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们分析了胃结肠肿瘤中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CA724(CA724)和糖类抗原CA199(CA199)的分布,同时应用ROC曲线[1-4]和 Logistic回归[3-4]评价上述单个指标和不同组合对胃结肠肿瘤的诊断能力.

1对象和方法

对象

收集住院胃结肠恶性肿瘤106(男61,女45)例,平均年龄(31~88)岁. 其中胃癌47(男29,女18)例,平均年龄(38~82)岁;低分化型11例;中分化型27 例;高分化型9例;结肠癌59(男32,女27)例,平均年龄(31~88)岁;Dukes A,B,C,D期 分别为9,16,23,11例. 所有病例均经内窥镜检查、手术及病理检查确诊. 另选临床明确诊断的胃结肠良性病变组111(男82,女29)例,平均年龄(21~72)岁. 其中消化性溃疡58例,溃疡性结肠炎53例. 正常对照组92(男55,女37)岁,平均(16~83)岁,各项体检指标均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无心、肺疾病,无胃肠道病变. 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Elecsys 2010及配套试剂(德国罗氏公司).

方法

术前或放化疗前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 mL. 凝固后以3000 r/min离心5 min,分离上清液,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测血清AFP,CEA,CA724和 CA199,正常参考值分别为< mg/L,< mg/L,<×103 U/L,<35×103 U/L.

统计学处理:对各组患者TM的浓度分布进行 KS正态性检验. 计算 TM中位浓度及百分位数(P25 和 P75)并进行 KruskalWallis和MannWhitney U检验;用绘制ROC曲线并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TM单一和联合检测对胃结肠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

2结果

正态性检验对4个TM在各组患者中的统计学分布进行正态性检验(KolmogorovSminov test),Z=~<,属非正态分布,以下统计学处理均使用非参数检验(nonparametic tests).

各组TM浓度除AFP(χ2=)在3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之外, 其余3个TM在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P=~). CEA,AFP,CA724和 CA199在各组中依次升高(表1). 表1各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浓度[略]

在各组阳性率按参考值,胃结肠肿瘤患者的4种TM的测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差异(P<,表2). 表2CEA,AFP,CA724及CA199在各组中的阳性数及阳性率[n(略)]

胃结肠肿瘤组、胃结肠良性病组Logistic回归和 ROC曲线

胃结肠恶性肿瘤组与胃结肠良性病组血清CEA,AFP,CA724和 CA199单一变量的 ROC曲线TM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CEA:(95%可信区间:~, P<);CA724:(~,P<);CA199:(~,P<);afp:,p>,图1),统计显示无差异.

逐步Logistic回归法和模拟变量的ROC曲线运用软件逐步回归计算出胃结肠恶性肿瘤组与胃结肠良性病组血清AFP,CEA,CA724及CA199的 Logistic回归方程,AFP被剔除(P>,P 表示根据CEA,CA724和 CA199联合推测胃结肠恶性肿瘤发生的概率). P= ex / ex+1;x= + ×ln CEA + ×ln CA724+ ×ln CA199. 用逐步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通过模型中的概率值(PRE)来拟合ROC曲线(图1). 单一TM和逐步Logistic回归曲线联合三种TM预测概率的AUC如表3所示,当4种TM单独检测时,CEA的AUC最大,CA724次之,AFP最小,而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剔出AFP)联合3种TM的AUC要大于各项TM单项检测的AUC. 表3单一肿瘤标志物和逐步Logistic回归曲线联合三种肿瘤标志物预测概率的AUC(略)

评价参数根据 ROC曲线和逐步 Logistic回归,计算出各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Youden指数(敏感性+特异性-1)和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表4). 联合分析:以CA724为基本指标,在此基础上与AFP,CEA,CA199指标联合分析,按任一指标超过“界值”即定为胃结肠肿瘤,CA724,CEA,CA199的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最高,并兼顾了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其余指标的联合方式虽然特异性有所上升,但敏感性等其余参数明显下降. 表4肿瘤标志物的联合分析对胃结肠肿瘤的诊断效率(略)

3讨论

CEA,AFP,CA724和 CA199对胃结肠恶性肿瘤的诊断均有一定的临床价值[5]. CEA是传统的肿瘤相关抗原,在消化道各种肿瘤中均可升高,且结果可靠稳定,缺点是特异性不高;在非肝脏来源的胃结肠肿瘤中,AFP浓度升高不到21%;CA724属糖蛋白类癌胚胎抗原,其浓度上升与肿瘤分期(如Dukes分级)有关;CA199在多种消化道腺癌中升高[5-8].

ROC曲线以良、恶性胃结肠病为研究对象,以敏感性对假阳性率(1-特异性)作曲线,是敏感性和特异性的综合反映. 本文通过绘制ROC曲线,并比较不同TM的.AUC,同时按照AUC原则提供“界值”,以保证最大限度地区别胃结肠良性病与胃结肠恶性肿瘤[4]. 用逐步Logistic回归拟合最佳曲线时,AFP(P>)预测价值相对较小而被剔除. 这样得到的ROC曲线可以从几何意义上直观地反映模型拟合情况,通过曲线下面积定量反映Logistic模型的拟合效果,以此更好地对模型优度与实际资料的符合情况进行评价[1-3]. 本文方程拟合的优度和预测效果比较理想,其预测概率ROC曲线的AUC为.

目前TM应用尚有不足之处,如用单项指标判别,漏诊率较大,在肿瘤筛查和早期诊断中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联合检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4-9]. 本文中TM组合,与单一项目比较,灵敏度呈上升趋势,特异性呈下降趋势,而Youden指数增加,以A724+CEA+CA199组合最佳. 因此对肿瘤患者进行适当的TM联合检测是十分必要的[9]. 联合分析的价值大小可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来衡量[8]. 因AFP对诊断胃结肠肿瘤价值较小,未进入回归模型,其余三个指标则进入Logistic回归模型,此结果与两组间TM浓度分析结果相吻合(如表1所示). AUC和Youden指数能综合反映TM的诊断能力,因此我们通过ROC曲线,以Youden指数最大为原则,首先重新设定界值,在此基础上进行单一指标和多指标的联合分析,得出CA724是胃结肠肿瘤研究中的最佳单一指标,多项联合分析以CA724+CEA+CA199为最好,与逐步Logistic回归建立模型结果一致. 然而,本文logistic回归拟合模型的效果有待在有病理学组织检查为标准的更大患者人群中验证. 至于它评价胃结肠肿瘤外科治疗、化疗、放疗的效果、判断预后[6]、肿瘤转移情况以及能否单独用作疗效评估[1,9-10],还需作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Brumback LC, Pepe MS, Alonzo TA. Using the ROC curve for gauging treatment effect in clinical trials[J]. Stat Med,2006,25(4):575-590.

[2]Molodianovitch K, Faraggi D, Reiser B. Comparing the areas under two correlated ROC curves: parametric and nonparametric approaches[J]. Biom J, 2006,48(5):745-757.

[3]Dodd LE, Pepe MS. Partial AUC estimation and regression. , 59(3):614-623.

[4]宇传华. SPSS与统计分析[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356-408.

[5]Lothar Thomas主编,吕元,朱汉民,沈霞等主译. 临床实验诊断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579-682.

[6]Ferroni P, Palmirotta R, Spila A,et al. Prognostic value of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tumor tissue content in colorectal cancer[J]. Oncology,2006,71(3-4):176-184.

[7]Lai IR, Lee WJ, Huang MT,et al. Comparison of serum CA724, CEA, TPA, CA199 and CA125 levels in gastric cancer patients and correlation with recurrence[J]. Hepatogastroenterology,2002:49(46):1157-1160.

[8]Pepe MS, Cai T, Longton G. Combining predictors for classification using the 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J]. Biometrics,2006,62(1):221-229.

[9]Louhimo J, Kokkola A, Alfthan H,et al. Preoperative hCG beta and CA724 are prognostic factors in gastric cancer[J]. Int J Cancer,2004,111(6):929-933.

据有关统计,胃癌已占我国消化道肿瘤的第一位,对人民身体健康危害严重。如果能对其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则预后相对较好。因此,了解胃癌的病因及预防方法很有必要。 胃癌的病因 1.饮食因素:在消化道癌中,饮食因素占到了45%左右。现已初步查明,胃癌与N-亚硝基化合物在体内的合成有关。硝酸盐、亚硝酸盐即是合成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亚硝基化合物从不新鲜的海产品中产生,其中海鱼、虾酱含量。 2.疾病因素: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溃疡、胃炎加中重度肠化不典型增生,多发性胃息肉、平滑肌瘤等,这些病并不意味着将来不可避免地一定发展成癌,而是癌变的潜在趋势和危险性显著增加的一种标志,在医学上称之为“癌前期”病变。胃癌有很长的潜伏期(10~15)年,这表明它有可能有多阶段的癌前期病变,要知道癌前病变大部分会“悬崖勒马”,但还是有一小部分会继续“执迷不悟”,最终发展成癌。对此切不可掉以轻心,以“*病”为由而随意服点胃药,症状稍轻就置之不理了。 3.幽门螺杆菌感染:其分泌的毒素可使胃黏膜发生病变。 4.遗传因素: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胃癌发病具有家族聚集倾向,这应该和遗传基因有一定的关系。 5.情绪因素:长期的精神抑郁,缺少交流,心情不畅。 早期胃癌表现 首先应该说明,一般发现的胃癌都在中、晚期,70%的早期胃癌可无任何症状。只有少数病人会出现一些消化不良的症状,如厌食、食后上腹饱胀,所以出现下述症状应引起高度警惕:如顽固性打嗝、胃痛或胃中难受不可名状;顽固性的消化不良、厌食、食量减少;恶心,消瘦,体重下降;吐出的东西有黏涎样的东西或唾涎沫;便血或潜血试验呈阳性;面部萎黄,贫血貌,衰弱无力;长期胃中烧灼感,特别是胃酸低或真性无酸者;胃部有癌块,出现胃形;持续腹胀不能缓解;原有胃溃疡病者,原来的典型疾病症状会消失,转为不典型的无规律性症状。特别是同时出现紫暗舌、厚腻舌苔者更应引起高度警惕。 胃癌的预防 1.注意饮食:饮食结构方面,多食蔬菜、水果。适当增加豆类食物和适量酸奶、鲜鱼、肉、蛋。减少食盐摄入量,少食或不食熏腌食品。提倡食用大蒜、绿茶。改变不良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三餐不定时;进食不宜过快、过烫、过硬。不食发霉变质的食物;少饮烈性酒,不吸烟。 2.有病早治:从正常胃到胃癌的演变一般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阶段。从早期胃癌演变至中、晚期还需要约3~5年时间,从幽门螺杆菌感染到胃癌的进程则为0~20年。可见只要引起重视,完全有足够的时间预防胃癌的发生。所以除了要注意饮食习惯外,还要积极治疗癌前病变,有慢性胃病的患者要及时治疗,定期观察。 3.不能乱用药:生活中许多人都习惯自己到药店“自主择药”。其实,任何疾病确诊的途径都应该是先找正规的医生诊断,待弄清病情后,再给予对症治疗,才会使药物起到应有的作用。比如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都能引起疼痛,在病因和治疗方法上却是不同的,目前市面上90%以上的胃药都有抑制胃酸的作用,这对于胃酸过多引起的十二指肠溃疡可能还有点作用,但对于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胃溃疡治疗则并不是主要用药。这是因为,抑制胃酸的药物确实能缓解疼痛,患者的胃疼止住了,但同时也掩盖了症状,容易让患者忽视疾病本身。其次,胃溃疡患者的胃酸分泌通常就比较少,再服用抑制胃酸的药物,胃部的酸性环境就更弱了,甚至造成真性无酸,反而更利于细菌的生长,容易发展成胃癌,所以乱吃胃药对胃溃疡患者的危害是很大的。 治疗胃癌不能忽视中医中药 我认为,在治疗胃癌的过程中,中医重要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原因有三: 1.扶正固本。因虚致癌,因淤致癌。中医的“扶正固本”作用补充了手术和化疗的不足。由于癌细胞的侵袭,病人本就很虚弱了,有的再加上西医的手术和化疗,使得病人虚弱不堪,此时中药的全身调理作用不容忽视。 2.化痰软坚。有的中药本身就有化淤、化痰的抗癌作用,如:猴姑菌片、胃复春片等。对于不愿做手术的病人,用中药化痰软坚的方式也可以减轻甚至消除癌痛及癌肿,对于术后防止复发也有很好的作用。 3.特殊对症:一般情况下,胃部的癌细胞对化疗药不敏感,癌症尤其是失去手术机会、术后复发或转移癌,更应采用中医中药治疗。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