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树黄叶的各种成因:如施肥、修剪不当、灌水、挂果太多、地下水位过高,生长发育明显减慢,进而使果品的商品率大大降低。连续发病数年,枝梢向下逐级干枯,最后导致整株死亡。果树在生长季节经常出现黄叶病,引发李树黄叶症的原因很多,很难用一种药物全部有效防除。因此,只有区分类型,对症施药防治方可奏效。本文就引起黄叶病的主要因素阐述其诊断和防治方法。1、 由缺素引起的黄叶:缺铁型黄叶:缺铁引起的果树黄叶,主要表现为树梢上部新叶除叶脉仍为绿色外,其余部变为黄绿色或黄白色,叶片小而薄,严重时叶缘因枯焦而大量脱落。幼嫩叶片变为淡黄色,严重时变为白色。想要解决这个问题,顾名思义,首先要了解当地土质,比如是否缺铁,或者当地地形、土质、小气候容易造成铁质流失或者碱性较强影响根系对铁元素的吸收。
肥料的使用不正确导致的,需要注意肥料的使用,需要进行浇水和灌溉,这样才可以正确的解决问题。
一、土壤不适1.原因:盐碱土壤过多会使葡萄生理状态失衡,营养物质的利用受到阻碍,产生黄叶问题。土壤板结还会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导致叶片发黄。2.处理方法:土壤酸调节可以降低土地的盐分。利用土壤酸调节法防治葡萄黄叶病,可有效降低当地土壤的pH值,促进土壤中部分不溶性铁转化为有效铁。多松土,避免土地板结,增强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二、光照不足1.原因:它是喜光植物,在光照不足的情况下会导致叶子变黄。过于密集的生长会遮挡下部枝叶,导致下部枝叶光照不足,叶片发黄。2.处理方法:按时修剪多余的枝叶,保持内部光照和通风,使植物充分受光。把它放在阴凉处三、缺少铁元素1.原因:缺铁会使其容易发生黄叶病,导致叶片枯萎变黄。2.治疗方法:葡萄缺铁黄叶病可采用地下埋瓶和吸铁治疗。将一圈硫酸亚铁溶液放入100ml瓶中,挖开树盘,找到约粗的根系,插入瓶中,塞住瓶口埋入土中,每株埋2瓶。大约一周后,患病植物的叶子会再次变绿。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的话,身上棚里相关的农药。这样的话可以进一步缓解他的症状,比如说一些碳酸氢钠溶液。可以进一步这个病情顶部扩展。大约一个星期,这个症状就会慢慢缓解的。如果发现这个情况的话,要尽早对这个问题进行处理,不然的话这些问题会越来越严重的。
很多人都吃过核桃,核桃树大面积叶子发黄,落叶严重该怎么办?
导致核桃树叶子发黄的原因有多种,如核桃树营养不良、土壤板结、干旱、光照不足,或者是根部病害等因素,造成核桃树黄叶、落叶、枯萎等现象发生,所以要根据核桃树的种种迹象,判断原因,针对防治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核桃树叶子发黄的因素与防治措施
1、缺素的原因
当核桃树发生缺铁元素的时候,核桃树叶子就会逐渐的发生变化,叶子会由绿色变为黄色,这也是因为核桃树的叶子的叶绿素需要铁元素的成分生成,因此当铁元素缺乏时,因合成叶绿素受到了妨碍,致使叶子发黄。防治措施,平常对于核桃树施肥管理中,要适当的增加铁元素等微量元素。
2、土壤板结,通透性差的原因
核桃树园地由于长期的浇水,或者是雨水积水等原因,造成土壤板结,土壤的通透性变差,影响到了根部对营养成分的吸收,从而也会发生叶子变黄,以及落叶的现象。因此,平常要加强对核桃树园土壤的松土工作,避免园地内有积水现象的发生,在核桃树建园初期,最好选择半沙质土壤。
3、密度过大,光照不足
当核桃树树冠密度过大,因郁闭而造成光照不足,通风效果不良。时间一长,也会造成核桃树叶发黄,落叶。因此在核桃树的种植时,要根据核桃树的品种,进行合理密植,对于核桃树的日常管理,做好秋季的修剪工作,增强核桃树的通风透光效果。
4、病虫害引发的原因
核桃树发生了病虫害,因受病虫害的侵蚀,导致树干生长不良,营养成分供给不足,从而会诱发树木叶子发黄、枯萎、落叶等。
核桃树根腐病,就是对核桃树危害性比较大的一种病害,核桃树根腐病也被叫做白绢病,属于是真菌性病害,此种病害严重的时候,能够导致核桃树的根系全部腐烂。
核桃树一旦受到根腐病的侵蚀,树叶就会逐渐的萎缩卷曲,枯萎脱落,甚至于会导致树木的死亡。对于核桃树根腐病的防治,通常采用物理防治与药物防治两种方法。
物理防治在核桃树栽种时首先要把握好栽种的深度,在患病后,可进行刨根晾土,开沟排水等,促进根系的通透性。药物防治可用硫酸铜,或甲基托布津兑水浇灌病树根部等防治方法。
核桃树的叶子发黄多缺少铁元素、土壤板结、缺少光照、感染了病虫害,尤其是根腐病,阻碍生长而出现黄叶的现象。核桃树发生叶片黄化时,用金副牛叶面喷施,蒙力冲施肥、美丰或中农乐氨基酸灌根,即可使叶由黄变绿,效果非常明显。核桃树黄叶病是怎么回事核桃树的叶子发黄多缺少铁元素、土壤板结、缺少光照、感染了病虫害,尤其是根腐病,阻碍生长而出现黄叶的现象。核桃树黄叶病治疗1、缺少铁元素:核桃树的叶子发黄很有可能是缺少铁元素,缺铁的时候叶子胡逐渐发生变化,叶子会由绿变黄。2、土壤板结:核桃树所处的土壤环境板结严重会阻碍呼吸,根系不能正常给枝叶提供水分,养分,叶子就会发黄、落叶情况。3、缺少光照:核桃树若是栽培的密度过大,容易导致光照不足,通风不良。在环境下会导致叶子发黄、落叶。栽种的时候要注意密度控制。4、感染病虫害:生长季节也可进行叶面喷施的叶子发黄还有可能是感染了病虫害,一旦感染会导致叶子发黄,枯萎。核桃树黄叶病预防1、先养树后回缩:核桃树采果后施肥浇水,施华隆高机能氨基酸复合肥加尿素,10天后再进行重回缩。2、增施有机肥:核桃树施圈肥、沤肥、绿肥等增加土壤有机质,施硫酸亚铁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生长季节也可进行叶面喷施,可使碱性土壤得到改善。3、药剂防治:核桃树发生叶片黄化时,用金副牛叶面喷施,蒙力冲施肥、美丰或中农乐氨基酸灌根,即可使叶由黄变绿,效果非常明显。
有图片没,是不是经过高温突然变低温引起的?
核桃树叶子黄了,树叶叶面干枯,如果是在春夏季节干枯有可能是核桃树死了,使叶面干枯变黄,如果是在秋季是核桃成熟之后,叶子就会变黄,这是自然规律,因为到了秋天,在北方大多数的树叶子都会变黄干枯。到来年春天在重新发芽,这是植物的自然规律就是说一青一黄又一年。
选用抗(耐)病品种由于禾谷多黏菌产生的休眠孢子分布于残留的病根或土壤中,且具有极强的抗逆性,选用抗病品种是目前防治小麦黄花叶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田间试验研究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对小麦黄花叶病毒抗病性有明显差异,其中松散型品种易感病,所以应选直立紧凑型品种。
1、防治小麦黄花叶病,可在返青期每亩追施尿素5-8公斤,另用5%氨基寡糖素75毫升或2%菌克毒克200毫升,兑水50公斤喷雾。 2、染病后小麦入冬前不表现症状,到春季小麦返青期才出现症状,染病株在小麦4—6叶后的新叶上产生褪绿条纹,少数心叶扭曲畸形,以后褪绿条纹增加并扩散。病斑联合成长短不等、宽窄不一的不规则条斑,形似梭状,老病叶渐变黄、枯死。病株分蘖少、萎缩、根系发育不良,重病株明显矮化。
苗期发病,先在未展开的心叶上出现与叶脉平行的短条纹褪绿斑,后叶片展开,褪绿斑结合成不规则的褪绿花叶;叶片僵直,叶色发黄,有的还出现褐色坏死短条斑;植株矮小,分蘖少,根系发育不良,新根少。重病株不能抽穗,或穗小,瘪粒多,剑叶、叶鞘及颖壳上仍具褪绿花叶症状。
1.选好品种,选用抗、耐病品种优良抗病的小麦品种。2.选好播种时机,轮作倒茬,冬麦适时迟播,避开传毒介体的最适侵染时期。增施基肥,提高苗期抗病能力。3.选有机肥,施肥能有效改善小麦的“黄花叶病”。
1、嘧菌酯+苯醚甲环唑
嘧菌酯属甲氧基丙烯酸酯类类杀菌剂,具有很好的渗透力,有效抑制病原菌线粒体的呼吸,达到抑制病原菌的萌发,并且具有促进氮肥的吸收,绿叶效果明显,同时促进叶片的光合营养能力。苯醚甲环唑是三唑类杀菌剂里最安全,具有内吸作用,起到治疗效果。
2、吡唑醚菌酯·代森联+苯醚甲环唑
保护加治疗,效果同嘧菌酯+苯醚甲环唑。
3、溴菌腈+嘧菌酯
溴菌腈对炭疽病特效,具有内吸治疗效果,配上嘧菌酯保护性杀菌剂,可显著延长持效期。4、咪鲜胺
对炭疽病效果显著,保护、治疗、内吸、传导。可与嘧菌酯复配使用,增加药效延缓抗性。5、戊唑醇
具有优秀的内吸传导作用,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不可过多使用,市场上常见的复配制剂有肟菌酯·戊唑醇,杀菌普广。
6、福硅唑
属三唑类杀菌剂,具有杀菌活性高,强内吸和治疗效果性质与戊唑醇类似不可过量使用,并且具有一定的熏蒸效果。
7、代森锰锌
代森锰锌具有非常优秀的保护效果,具有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发,可复配治疗效果好的药剂一起使用,代森锰锌市面上分为全鳌合和非全鳌合,安全性好的就用全鳌合。
8、福碇胺
超好的活性和内吸治疗传导效果,对炭疽病、疫病、猝倒病效果显著,苗期慎用以及要避开高温,以免出现药害。
大叶黄杨炭疽病
拓展资料:
一、大叶黄杨炭疽病防治方法
1、大叶黄杨生长期间要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合理密植,不可种植密集,及时修剪,增加通风性以及透光性,帮助植株旺盛生长,生长季节可以喷施1-2次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抗病能力,雨季要及时排水,土壤不可过分潮湿。
大叶黄杨白粉病
2、出现病虫叶要及时修剪掉,还需要尽早清除病残体,集中处理,减少病源,发病初期间隔7-10天喷一次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连续喷2-3次。
大叶黄杨枯萎病
你好,个人认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具体的品牌需要你自己观察斟酌的。
家庭植物,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时尚自然,心情愉快。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家庭植物养护技术论文,谢谢你的阅读。
浅谈家庭盆花养护技术
论文关键词:家庭;盆花;养护;关键技术
论文摘要:从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三方面介绍了家庭盆花养护关键技术,以期为家庭养花 爱好 者提供盆花养护技术 参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 文化 素质的提高,赏花、养花成为一种时尚,家庭养花一般以盆花为主。要想养好花,必须掌握养护 管理知识 ,特别是浇水、施肥和病虫害防治三大关键技术,现分别介绍如下。
1浇水
水质的选择
家庭养花浇水多用自来水,但是自来水含有消毒剂漂白粉,其中的氯离子易伤盆花幼嫩的根毛,必须贮存1~2d,待氯气挥发后,水温接近土温时,方可用来浇花。磁化水因水分子的 自然排列已被磁场所打乱,与植物细胞中的水分子相近,易于被植物吸收利用,所以盆花浇磁化水最好。
浇水量
浇水原则。浇水的原则是“浇则浇透,浇透而不浇漏”,即每次浇到水从盆下盘子渗出为止。另外还应根据花盆的大小、深浅以及花盆的质地而定。小盆浅,浇水要少要勤;泥盆渗水性好,盆土容易干燥,要勤浇;石盆、釉盆不易渗水,长期积水,花卉会烂根。
浇水时期。不同的花木浇水时期不同。一是宁湿勿干型,指当盆土完全干燥后就会受损枯死的花木,这类花木要在盆土稍微干燥时就浇足水,如铁线蕨、凤尾蕨等;二是宁干勿湿型,指当盆土干透后再浇水的花木,如仙人掌、芦荟等;三是间干间湿型,指在盆土表面干约3cm立即浇水的花木,如龟背竹、绿萝等。
浇水季节。春寒乍暖,天气变化无常,这时盆花开始萌芽、生根,需水量大,要保持盆土湿润;夏季干燥,蒸发快,浇水要加倍;秋季应适当少浇水,以免花枝疯长,影响第2年开花;冬季,多数花木处于休眠状态,保持盆土稍干即可。
浇水时间
每天的浇花时间春、夏、秋、冬各不相同。花谚说得好“晨水是甘露,火水是砒霜,晚水救命汤。” 这就是说,在春秋之季,上午10时左右和下午4时以后是浇花的适宜时间,而在夏季切勿中午浇花,盛夏中午温度最高,盆土与水温差异最大,这时浇花容易导致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动受阻,减弱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产生生理干旱,而使枝叶萎蔫。同样的道理,冬季宜在中午浇花。总之,“春浇中午,夏浇早晚,秋浇隔天,冬季勤看”。
浇水 方法
盆花浇水前必须把板结的盆土凿松,以利所浇的水及时吸收,不致从盆边冒出。最好用细孔喷壶均匀浇透水。小盆花卉的浇水最好采取盆浸法,即把花盆放入较大的水盆中,使水从排水孔渗入盆土,至盆土表面微湿后搬出,这样可防止盆土因浇水而板结,有利于盆花的根呼吸。一般阴性观叶盆花在干燥室内的特殊环境下,加上灰尘的遮盖,往往难以显现鲜艳的本色,除定时浇灌外,还应采取洒水洗尘和喷水润叶的叶面喷灌法,这种办法还可为夏季盆花在中午高温时降温消暑,以及为半夏眠花卉解除休眠而继续开好花。
2施肥
肥料种类
有机肥。有机肥是各 种植 物、动物体的籽实、脏器、残体或排泄物经加工、腐熟后所形成的肥料,如人粪尿、畜禽粪、饼粕、糟渣、杂草绿肥等。有机肥是迟效肥料,养分全,肥效长,使用前一定要经过发酵腐熟。
无机肥。无机肥是化学合成或天然矿石加工而成的肥料,如尿素、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等。无机肥料肥效快,但养分单纯,肥效不常久。肥分单一,但长期单独使用,会使盆土板结,与有机肥配合使用为好。
合理施肥
施肥原则。施肥的原则是适时适量。适时是指花卉需要时再施用,如发现花卉叶色变淡,或植株生长细弱时施肥即为适时。无论何时都应做到适量,施肥过量会影响花卉生长发育。氮肥过多,植株易徒长,茎叶柔弱,影响开花结果,且易遭病虫危害;磷肥过多,会阻碍花卉生育,影响开花结果;钾肥过多,植株低矮,叶皱色褐,甚至枯萎。
施肥时期。幼苗期生长迅速,应多施氮、钾肥,以使茎枝粗壮,根系发达;花前和现蕾时,多施磷肥,促花大色美花蕾饱满;透色和花谢后喷施磷酸二氢钾可防止落花落蕾;花期和坐果初期,要控制肥水,否则易落花落果。
施肥季节。冬季气温低,植株生长缓慢,大多数花卉生长处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一般不施肥。春秋季节为生长旺季,应适当多追肥。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花卉生长旺盛,坚持薄肥勤施的原则。施用有机肥料,一定要经过充分腐熟。施用化肥浓度不能太大,防止花卉“烧死”。
施肥时间。不同的季节,施肥时间不同。一般夏季宜在傍晚施肥,冬季宜在中午前后施肥。一般施肥可在晴天气候干燥或下雨前施,雨后和连阴雨天不施;气候暖热适宜生长时多施,气候炎热或寒冷呈半休眠或休眠状态时不施;盆土干燥时施,湿时不施;陈旧盆土多施,新换盆土少施;基肥足少施,无基肥或不足多施。 根据花卉的特性施肥。以观叶为主的花卉,如松、竹、吊兰等,以氮肥为主,可促进枝叶生长,色彩浓绿。以观花赏果为主的花卉,所需的肥料要多一些,在长枝叶时,施1~2次以氮肥为主的肥料;在花芽分化、形成花蕾和开花前的生长阶段,则应施用以磷肥为主的肥料,能使其花繁果茂。一般对于有病新移栽的花卉,暂时不施肥;在开花期的花卉最好不施肥,以免使花蕾、花朵凋落。
施肥方法
基肥。基肥施用一般采用2种方法:一是将肥料按一定比例和培养土(约1:9)均匀混合后栽培花卉,既可以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又可以供给花卉生长全期的营养需要。二是将肥料少许在花卉上盆、换盆或翻盆时垫入盆底,一般不超过盆土的1/10,且上面要覆1层土壤,再栽植花卉。
追肥。追肥一般采用2种方法:一是土施,即将肥料直接施入土壤中。追施液肥要先稀释喷洒到盆土中;追施固体肥料则可均匀撒入盆土表面,上面再盖1层土掩盖。注意施肥后要浇水以利吸收。二是叶面喷施,又称根外追肥,其具有省肥、见效快的优点。通常在花卉生长旺盛期或缺乏某种元素时使用。一般将无机肥料配成~的浓度在早晨或傍晚无风时进行喷施,以使叶面湿润为宜,最常用的是尿素、磷酸二氢钾、过磷酸钙、硫酸亚铁等。
3常见病虫害防治
病害
诊断及危害。①白粉病。白粉病诊断:叶面出现黄色透明小斑点,以后逐渐扩散到整个叶片,出现白粉斑,后期病斑变成灰色。主要危害月季、玫瑰、大丽菊、菊花、牡丹、瓜叶菊、凤仙花、木香等多种花卉。②炭疽病。炭疽病诊断:叶片上出现黄褐色下陷点,并向外扩散为暗褐色圆斑,或在叶片上呈现不规则斑块,叶尖干枯并不断向下扩散。后期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点,常排列成轮纹状,发病严重时叶片枯死。主要危害兰花、橡皮树、蔷薇类、仙人掌类、牡丹、茉莉、石竹、鱼尾葵等多种花卉。③黑斑病。黑斑病诊断:受害叶片上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黑色病斑,逐渐扩大,严重时叶片变黄、脱落,甚至导致植株死亡。主要危害月季、杜鹃、茶花、樱桃、榆叶梅等花卉。
防治。①农业防治。加强栽培管理,适当增施磷、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并应及早清除病、落叶,并焚烧,清洁环境,减少传播媒介;注意通风、透光。②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1∶1∶100波尔多液保护,阻止病害发生和 发展;发病早期喷抗菌剂50% 多菌灵、50%退菌特、65%代森锌、75%百菌清、50%托布津500倍液,50%苯来特1 000倍液。
虫害
蚜虫。蚜虫又名腻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为害三叶梅、菊花、石榴等。被害植株叶片卷曲,枝条和叶片变黄,造成叶、花大量脱落,严重时造成植株很快死亡。防治方法:用红辣椒50g,加水30~50g浸泡24h,用其滤液喷洒受害植株,防治效果很好,或者喷洒40%乐果乳油2 000~3 000倍液、50%灭蚜松乳油1 000~1 5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油3 000倍液。
红蜘蛛。红蜘蛛又叫火龙虫子,一年发生多代。主要为害野榆、雀梅、五针松等的叶片、花瓣。红蜘蛛的虫体似针尖大小,深红色或紫色,肉眼只能看到红色小点。被害植株叶片失绿,叶缘向上卷翻,以致焦枯脱落,造成花蕾早期萎缩,严重时植株死亡。防治方法:用柑橘皮50g,加水浸泡24h,过滤后喷洒植株,或者喷洒三氯杀螨醇1 5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2 000倍液进行防治。喷药时要叶面、叶背一起喷,效果更好。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家庭植物养护技术论文
长时间阴雨潮湿,光照较少,会促使炭疽病的发生,生长期间施加太多的氮肥,也会出现该病,大叶黄杨炭疽病可以用多菌灵、苯醚甲环疃、炭疽福美、百菌清进行防治,生长期间要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合理密植,喷施1-2次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抗病能力。大叶黄杨炭疽病发病原因炭疽病属真菌类病变,长时间阴雨潮湿,光照较少,会促使炭疽病的发生,生长期间施加太多的氮肥,也会出现该病。大叶黄杨炭疽病症状表现大叶黄杨炭疽病刚出现的时候,病菌从叶片的叶肉侵入,出现褐色不规则斑点,后面慢慢的扩展,叶片上病斑部位枯黄,中心会出现小黑点,直观看去分布很有规律,导致叶片提早脱落。大叶黄杨炭疽病治疗方法大叶黄杨炭疽病可以用多菌灵、苯醚甲环疃、炭疽福美、百菌清进行防治,慢慢养护的话,大叶黄杨炭疽病治好后会恢复。大叶黄杨炭疽病防治方法1、大叶黄杨生长期间要加强栽培管理措施,合理密植,不可种植密集,及时修剪,增加通风性以及透光性,帮助植株旺盛生长,生长季节可以喷施1-2次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抗病能力,雨季要及时排水,土壤不可过分潮湿。2、出现病虫叶要及时修剪掉,还需要尽早清除病残体,集中处理,减少病源,发病初期间隔7-10天喷一次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连续喷2-3次。
在黄瓜种植时,植株长势衰弱,很有可能是出现了靶斑病!
从描述中得知,黄瓜应得了黄点病,
黄瓜棒孢叶斑病(黄点病)发生普遍、为害逐年加重、防治难度大,给设施黄瓜生产造成严重损失。
一、症状
黄瓜棒孢叶斑病主要侵染叶片,黄瓜叶片感病后,病斑初期为中央灰白色、边缘黄色至褐色,直径1mm左右的近圆形小点,然后病斑迅速扩展,多个病斑连成一片,严重时可以导致整个叶片萎蔫干枯。
初期症状
叶背症状
整叶干枯
二、发病规律
在日光温室中,黄瓜棒孢叶斑病多从温室远离门和通道、植株郁闭、度通风不良、湿度较大的区域开始发病;在一株植物上,一般从中下部开始发病,然后向上蔓延。植株长势衰弱、留瓜过多发病严重。
三、防治方法
1、温室温、湿度管理:白天32℃时开始放风,将棚温控制在28~30℃,夜间控制在13~15℃;加强放风,降低温室内湿度,尤其避免温室内长期高湿。这样控制10天左右植株就能缓过来。
2、肥水管理:注重冲施氨基酸、腐殖酸类的翠姆水溶肥,同时叶面也要喷施氨基叶面肥。
3、植株管理:发病后及时摘除病叶,加强疏叶疏果;如果发病严重,可将所有的瓜和严重的病叶都疏掉。
4、化学防治:喷施露娜森、咪鲜胺锰盐、甲硫·中升、苯醚甲环唑等
发病症状:黄瓜棒孢叶斑病的症状主要分为小斑形和大斑形。小斑形:发病初期呈黄褐色小点,病斑扩展后,叶片正面病斑略凹陷,病斑近圆形或稍不规则形,病健交界处明显,黄褐色,中部颜色稍浅,淡黄色,叶片背面病部稍隆起,黄白色。大斑形:多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2-5厘米,灰白色,叶片正面病斑粗糙不平,隐约有轮纹,湿度大时,叶片正、背面均可产生大量灰白色毛絮状物,为病原菌菌丝体。病原菌:黄瓜棒孢叶斑病的病原菌为多主棒孢(Corynespora cassiicola),属丝孢目棒孢属真菌。菌丝体分枝,无色到淡褐色,具隔膜。分生孢子梗多由菌丝衍生而来,单立,较直立,细长,初淡色,成熟后褐色,光滑,不分枝,具隔膜,大小为100-650微米×3-8微米,分隔数1-8个;分生孢子顶生于梗端,倒棒形、圆筒形、线形或Y形,单生或串生,直立或稍弯曲,基部膨大、较平,顶部钝圆,浅橄榄色到深褐色,假隔膜分隔,大小为50-350微米×9-17微米,分隔数2-27个。厚垣孢子粗缩,壁厚,深褐色。黄瓜棒孢叶斑病防治办法,由于该病菌侵染成功率非常高,若超过3%的植株叶片发病后施药,无法取得满意效果,所以早期做好防护措施,及时施药是关键。重点喷洒中、下部叶片,叶片正、背面都要喷彻底,连续喷药3-4次,注意交替用药。国内对于防治该病的药剂尚无系统科学地研究,也无防治该病的农药登记。根据近年来的试验结果,可以选择以下药剂进行防治。喷施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如25%阿米西达(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正常用量下对黄瓜安全,叶色正常,无药害斑,无缩叶、落叶或植株萎蔫现象;黄瓜定植后10-l5天,可用25%凯润(吡唑醚菌酯)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喷雾。喷施甾醇生物合成制剂如25%施保克(咪鲜胺)乳油1500倍液,或40%施佳乐(嘧霉胺)悬浮剂500倍液,或40%腈菌唑乳油3000倍液,隔7天喷1次,连喷3次,效果较好。
黄瓜的棒孢叶斑病、细菌性角斑病、霜霉病、炭疽病这四种病害都会造成黄瓜叶片出现黄斑,但是这四种病害的发病症状是有区别的,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介绍一下黄瓜叶片上四种黄斑的区别。
一、黄瓜棒孢叶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