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家禽痛风病论文

发布时间:

家禽痛风病论文

近年来认为肾脏原发性损伤是发生痛风的基础,痛风乃是禽肾功能衰竭(poultry renal failure)。家禽体内因缺乏精氨酸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氨不能被合成为尿素,而是先合成嘌呤、次黄嘌呤、黄嘌呤,再形成尿酸及尿囊素,最终经肾被排泄。尿酸很难溶于水,很易与钠或钙结合形成尿酸钠和尿酸钙。并容易沉着在肾小管、关节腔或内脏表面。饲料含蛋白质尤其核蛋白越多,体内形成的氨就越多。只要体内含钼的黄嘌呤氧化酶充足,生成的尿酸也越多。如果尿酸盐生成速度大于泌尿器官的排泄能力,就可 引起尿酸盐血症。当肾、输尿管等发生炎症、阻塞时,尿酸排泄受阻,尿酸盐就蓄积在血液中并进而沉着在胸膜腔、腹膜腔、肝、肾、牌、肠系膜、肠等脏器表面。 因此,凡引起肾及尿路损伤或使尿液浓缩、尿排泄障碍的因素,都可促进尿酸盐血症的生成。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法氏囊炎病毒(ibv)等生物源性物质,可 直接损伤肾组织,引起肾细胞崩解;霉菌毒素、重金属离子也可直接或间接地损伤肾小管和肾小球,引起肾实质变性。va缺乏,引起肾小管、输尿管上皮细胞代谢 紊乱和角质化生,使粘液分泌减少,尿酸盐排泄受阻。高钙或低磷可使尿液ph值升高,血液缓冲能力下降。高钙和碱性环境,有利于康酸钙的沉积,引起尿石症, 堵塞肾小管。食盐过多、饮水不足、尿液浓缩同时伴有肾脏本身或尿路炎症时,都可使尿酸盐排泄受阻,促进它在体内沉着,促进痛风生成。但并非所有肾损伤都能 引起痛风生成的,如肾小球性肾炎、间质性肾炎等很少伴发痛风。这与尿酸盐形成的多少、尿路通畅的程度等有密切关系。

控制鸡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在20%左右,减少动物性下脚料供应,禁止用动物腺体组织饲喂,供给含va丰富的饲料,在预防本病中有重要意义。肉用仔鸡饲养 中,用动物内脏、肉屑、鱼粉等富含蛋白质的饲料饲喂,应根据鸡日龄、体重适当配合或间断供应。种鸡饲料中掺入沙丁鱼、干牛粪(内含vb12)饲喂,可防止 痛风发生。笼养鸡增加运动可降低痛风发病率。严格控制家禽各生理阶段中所供给的饲料内钙、有效磷含量及其钙、磷比例,肉用仔鸡饲料中含钙不应超过1%,小 母鸡饲料中含钙不超过,磷不超过,是合适的。对本病治疗确有成效的方法不多。除珍贵禽类外,治疗意义不大。可摘除关节腔内的痛风石,但效果不满意,亦有用别嘌呤醇治疗,因它与黄嘌呤竞争黄嘌呤氧化 酶,减少尿酸生成。但该法一方面经济上开支很大,另一方面体内合成的氨因不能转化为尿酸,可引起新的不良后果。关键应从预防着手,改善鸡群饲料供给,饲养 管理才是积极措施。

家禽痛风病。家禽痛风(Gout in Poultry)是一种蛋白质代谢障碍引起的高尿酸血症。其病理特征为血液尿酸水平增高,尿酸盐在关节囊、关节软骨、内脏、肾小管及输尿管中沉积。临诊表现为运动迟缓,腿、翅关节肿胀,厌食、衰弱和腹泻。本病主要见于鸡、火鸡、水禽,鸽偶而见之。主要发病原因有 :VA缺乏,喂富含核蛋白和嘌呤碱的蛋白质饲料过多,饲料含钙或镁过高,日粮中长期缺乏维生素A,饲喂劣质饲料,肾功能不全,饲养在潮湿和阴暗的畜舍、密集的管理、运动不足、日粮中维生素缺乏和衰老等因素皆可能成为促进本病发生的诱因。治疗方法:目前尚没有特别有效治疗方法。可试用阿托方(又名苯基喹啉羟酸)~,每日2次,口服;但伴有肝、肾疾病时禁止使用。此药是为了增强尿酸的排泄及减少体内尿酸的蓄积和关节疼痛。痛风病例多伴有肝、肾机能不全,因此,病重病例或长期应用皆有副作用

禽痛风病的诊断与防治论文

蒲公英加它一起泡水,利尿通淋,排出多余尿酸,预防痛风!

控制鸡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在20%左右,减少动物性下脚料供应,禁止用动物腺体组织饲喂,供给含va丰富的饲料,在预防本病中有重要意义。肉用仔鸡饲养 中,用动物内脏、肉屑、鱼粉等富含蛋白质的饲料饲喂,应根据鸡日龄、体重适当配合或间断供应。种鸡饲料中掺入沙丁鱼、干牛粪(内含vb12)饲喂,可防止 痛风发生。笼养鸡增加运动可降低痛风发病率。严格控制家禽各生理阶段中所供给的饲料内钙、有效磷含量及其钙、磷比例,肉用仔鸡饲料中含钙不应超过1%,小 母鸡饲料中含钙不超过,磷不超过,是合适的。对本病治疗确有成效的方法不多。除珍贵禽类外,治疗意义不大。可摘除关节腔内的痛风石,但效果不满意,亦有用别嘌呤醇治疗,因它与黄嘌呤竞争黄嘌呤氧化 酶,减少尿酸生成。但该法一方面经济上开支很大,另一方面体内合成的氨因不能转化为尿酸,可引起新的不良后果。关键应从预防着手,改善鸡群饲料供给,饲养 管理才是积极措施。

最近几年,尤其是2017-2019年,雏鹅痛风发病率普遍较高,尤其是白鹅饲养密集区发病尤甚,严重影响了雏鹅的成活率、均匀度和后期出栏率,物资鹅业形成重大损失。

此病最早见于3日龄雏鹅,发病日龄集中在5至12日龄,15日龄前后为逝世高峰期。逝世率可达50%。

1、发病初期:雏鹅行动迟缓,缩颈。大群粪便发白,外裹白色尿酸盐,采食相对正常。

2、发病中期:受惊吓应激时奔跑单侧瘸行,腿肘部红肿,粪便发白且稀薄,大群采食量下降,胃口不高。

3、发病后期:站立不稳,喜卧,受惊吓时也不能行走,双侧腿肘红肿显着,喙发红,体温升高,脱水。腿肘部手感发烫,触碰时雏鹅疼痛感激烈。胃口废绝,逝世前水样稀便。

关节红肿且关节腔内有尿酸盐沉积,心包增厚,有白色结晶物附着或包被,肝脏被尿酸盐掩盖,输尿管变粗、代谢受阻,直肠结尾内容物白色稀粪积聚,肾脏红肿或苍白肿大、花斑肾,胆囊和脾脏肿大,肠壁变薄、皮下清晰可见尿酸盐沉积,肌胃角质层易剥离,颜色发白并伴有溃疡、出血。有效防治鹅痛风产生:中亚达龙研发出“活性分解”仔鹅痛风专用合生元,能快速调理仔鹅的成长状况,快速防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痛风病,而且明显提高饲料转化率,保证提前出栏。快速改善肉质结构,增重催肥,提高对维生素、微量元素和钙元素的吸收,预防仔鹅瘸腿病,富含硫氨基酸,快速长羽毛降低啄癖。有效预防断翅、断羽,促进羽毛快速生长。

引起鹅痛风的原因:

1、种鹅饲料霉菌毒素超标,毒素累积后通过蛋传,导致雏鹅肝肾损害,代谢功能障碍;

2、种蛋孵化后期管理不妥,温度过高,凉蛋不妥;

3、育雏期间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棚舍缺氧,密度过大,开水不及时,水位不足;

4、单个养户用浴霸取暖,强热辐射引起雏鹅迅速脱水,代谢紊乱。

5、开口药物毒性过大形成肝肾损害或者药物过量引起药物中毒;

6、脱温苗过于寻求体重、卖相,精料饲喂过多且过于集中,未给雏鹅留足消化代谢时间;

7、管理不详尽,雏鹅饮用水源不清洁,用具不清洗,时常产生漏水、断水;

8、育雏饲料多选择肉鸡、蛋鸡全价颗粒料,蛋白过高,不符合雏鹅营养需求,单个饲料有霉变。

预防鹅仔生病“鹅痛风”鹅仔痛风是最让养鹅人头疼的一件事了,如果你发现你的鹅有痛风症状,一定要及时诊治,及时使用达龙“绿风宁”,防治鹅痛风,一天见效,两天就能控制死亡。能快速调理仔鹅的生长状况,快速防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痛风病,并且还能提高饲料转化率,快速改善肉质结构,增肥增重。是专门治疗鹅痛风的产品。分群饲养1~15日龄应放在鹅篮内或芦席折圈内饲养, 防止打堆引起伤亡或受热“出汗”而成偶鹅。每个鹅篮内可放1~5日龄雏鹅50只、 6 --10日龄时减少到35只、 15日龄时减少到25只、 20日龄后可采用大的芦席折成圈养,每只隔圈可放80 - 100只。

家禽病论文

兽医专业是指从事防治动物疾病的行业或人。其主要研究内容是家畜家禽疾病的诊疗、防治、检疫及畜产品卫生检验等。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些兽医毕业论文题目,供广大学子参考!1、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PCR检测方式的建立和应用2、草分枝杆菌及其在兽医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3、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变异的研究进展4、东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实践教学设计效果分析5、大连地区麻鸡呼吸道病多病原检测分析6、高职畜禽环境卫生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7、鸡霉菌毒素中毒与新城疫混合感染的诊治8、羊小反刍兽疫及其综合防治9、水貂源乳杆菌及双歧杆菌的分离鉴定10、关于当前新疆肉羊养殖业发展中兽医工作的几点建议11、鸡毒霉形体检测方法的研究概况12、巴里坤县羊肝片吸虫病感染情况调查13、农区肉羊集约化养殖防疫体系的建立14、小反刍兽疫疫苗免疫注意事项15、且末县肉羊饲养场疫病防疫要求16、兔瘟的诊断与防控措施17、浅谈兽药职业技能鉴定现状及对策18、奶牛围产期常见疾病的临床诊断与防治19、兽医实验室如何进行仪器设备的管理20、浅谈奶牛乳滞及其防治21、家禽养殖中疾病预防的综合措施22、云南家兔皮肤真菌病的流行原因及控制结果调查23、孔雀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遗传进化分析24、不同禽源里氏杆菌分离鉴定及同源性比较25、盘县羊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调查及防控措施26、瓮安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专业合作社运行情况调查27、黔东南州狂犬病防控知识调查28、种养间循环模式中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29、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 为畜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30、新疆乌鲁木齐周边地区牛结核病的监测结果与分析31、动物治疗合理用药注意事项分析32、浅析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33、动物检疫常见问题及改进对策分析34、平武县重大动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对策35、当前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及对策36、加强基层动物防疫体系建设的思考37、新形势下动物检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38、规模养殖场动物防疫存在的问题和措施39、动物疫病防治现状及解决措施分析40、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41、兽用抗生素的应用及监管对策42、乡镇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工作之弊端43、在基层工作中提高兽药标准品对照品管理办法的建议44、兽医临床对抗生素的规范使用45、畜禽疾病诊治中的常见误区及控制建议46、基层兽医在畜禽疾病防治中存在的误区及对策47、畜牧养殖动物疾病控防技术措施研究48、中兽医对母猪产后疾病的治疗分析49、中西兽医结合对牛瘤胃臌气的治疗效果分析50、畜牧养殖中动物常见疾病的发生与防治51、新疆南疆牛乳头状瘤病毒鉴定与基因分型52、牛结核分枝杆菌株快速培养方法的对比53、浅谈动物疫病监测及我区动物疫病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54、农村养猪场综合防疫体系的建设及完善建议略述55、关于开展动物疾病防控工作的研究56、动物疾病防治工作反思57、兽医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58、麻疹病毒属病毒反向遗传研究概况59、云木香根提取物在控制鸡粪臭味的应用研究

所领导的课题组发表SCI及国内核心期刊论文近两百余篇,已提交国家发明专利17项,其中9项已获得授权,主编高等农林院校“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兽医免疫学》、《兽医免疫学实验指导》及专著《禽病诊治彩色图谱》等。1、崔治中主编, 禽病诊治彩色图谱,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2.崔治中主编,兽医免疫学(大学本科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第一版。 该教材获2005年度全国农业院校优秀教材奖。3.崔治中主编,兽医免疫学实验指导(大学本科教材),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主要研究方向:动物分子病毒学和家禽肿瘤病及免疫抑制病科学技术方面的主要成就和达到水平:一. 从80年代中以来,对鸡的一种有高度传染性和致肿瘤性的马立克 病病毒(MDV)的与肿瘤相关的38KD磷蛋白(pp38) 作了系统的有创新性 的研究,多年来一直处国际前沿水平: 在国际上首先鉴定出pp38基因(Cui et al.,1990), 并完成了全基 因DNA测序和整个基因结构及调控成分的分析(Cui et al., 1991)(相 关论文已在国际上被引用85次) 率先将完整的pp38基因在昆虫细胞表达(崔治中等,1992) 根据抗重组pp38鼠血清的免疫学反应,提出了在非致病性的II和III 型MDV中也存在着学术界一直认为是致肿瘤性的I型MDV特异的pp38 基 因的类似物的推论(Cui et al., 1992),已为国外所引用和证明 首先发现并用试验证明了,重组pp38 基因产物可抑制雏鸡对某些抗 原的免疫反应(Cui et al., 1996崔治中等,1997) 最近,在分析8个MDV强毒株和天然疫苗毒CVI988株的pp38基因DNA差异的基础上, 鉴定出导至不同毒力或致瘤性毒株间的不同抗原决定 簇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并以此构建了能在pp38 基因中表达强毒决 定簇的CVI988株定向点突变病毒, 以此在鸡体试验中进一步证明了强 毒株来源pp38的免疫抑制作用及其相关的功能区( 崔治中等 , 1997, 1999)。据此推测pp38在MDV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可能与抑制鸡对肿瘤细 胞的免疫监视作用有关。这是国际上MDV 的第一个与蛋白质生物学特 性相关的定向点突变株病毒。 为此, 国际马立克病研究权威、 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在其最近对 MDV致肿瘤研究的综述性论文中,在谈及MDV 肿瘤细胞逃逸鸡体的免疫 监视作用的机制时,用一整段评述了该候选人完成的上述进展,他说: 崔氏等(1996,1997)所做的工作,揭示了由MDV 编码的蛋白质可能的免 疫抑制作用。他们发现,在肌肉注入鸡体后,重组pp38蛋白质可显著减 弱鸡对小鼠红血球的免疫反应,但不影响对大肠杆菌的免疫反应。 此 外,他们还将强毒型GA株的pp38 基因插入疫苗毒 CVI988 株中构建了 MDV的重组病毒株。接种了这种重组病毒的鸡产生的抗MDV抗体水平低 于接种了原始CVI988株病毒的鸡。这些结果应将激发这一领域的进一 步研究。(Calnek, 1998, Avian Pathology, 27:s54-s64). 对MDV的pp38 基因及其产物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在比较医学上对阐明 病毒性肿瘤发生和预防的机制有很大意义。 自1990年初回国后,已在MDV分子生物学方面先后主持了5个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一个重点项目),除了在pp38 基因方面的长期 系统研究外,还在国际上首先鉴定出MDV群共同性抗原79kd蛋白基因 , 首次用实验证明和直接观察到MDV的囊膜糖蛋白B对MDV 易感细胞的识 别和粘附作用,以上部分内容95年获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A类)。 在MDV分子生物学方面,已在国内外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二. 研制出对禽网状内皮增生病病毒(REV,一种反转录病毒)的单抗 免疫诊断试剂合获美国专利。建立了国际上第一套针对REV 的群共 同性及亚型特异性单克隆抗体(Cui等,1986)。利用这套单抗, Chen等 (1987)成功地将世界各地从不同鸟类分离到的REV 毒株分为三个型 用该套单抗,研制出能从各种病料样品中直接检出REV病毒抗原的免疫 酶联试验系统,这一方法不仅特异性高,而且灵敏度比国际上过去采用 的标准法高50倍(Cui等,1988)。由这一套单抗制成的免疫酶联试验试 剂合于992年获美国专利局专利 (专利号:5,130,232),第二发明人, 有关论文的第一作者,是研究的实际完成者。三. 在国内外首先确定了驴的一种新疑难病──母驴妊娠脂血症 病理性质和鉴别诊断的依据。 该病是60年代开始在我国北方出现的一种新病,发病率达10%, 病死 率近40-50%。由于无特征临床症状,对该病一直采用产前不吃 这一 含糊的病名,该候选人根据病理组织及血、尿液生化研究,提出该病是 糖-脂肪代谢紊乱引起的新陈代谢病,其最主要特征是血清总脂升高及 全身性特别是肝脂肪变性。血清呈乳白色这一物理性状可用于将该病 与其它病引起的不吃病相鉴别。大剂量葡萄糖的治疗效应证明这一 变性是可逆性的。1974年在河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的交流刊物上发表 了二篇系统研究论文。1975年后, 有国家组织的研究该病的西北地区 协作组各单位也陆续发表论文,均报道和证实了类似的结果。这一研究 成果在1978年河北省科技大会上获科技成果奖, 是唯一受奖人。

痛风病论文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谈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护理对痛风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56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下,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痛风;中西医护理;临床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多样性以及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之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等因素,促使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痛风是由于机体长期代谢紊乱,引起尿酸增高,从而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痛风的主要特征是尿酸增高、特征性关节炎反复的发作,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关节的活动或出现畸形、痛风性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痛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其外因是由于饮酒过量损伤了脾胃造成脾的代谢障碍;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和脾气虚弱,亦可由其他疾病内耗所致脾气虚弱或劳倦、饮食、情志所伤[1]。

中医认为痛风多见于中老年和肥胖人群,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加之肥胖多痰多湿,痰湿重浊,同时又过食滋腻厚味,从而出现痰浊流窜经络,阻滞气机,影响代谢,气血运行不畅,使脏腑功能受损。本文结合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具体的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18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1 )岁;观察组14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44±)岁。两组患者的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即P>。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

常规的西医护理

对于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要保持卧床休息,抬高患者的患肢,直至患肢开始恢复活动为止[2]。在此期间需要时常变化体位,防止局部皮肤受压,造成肌肉失用性萎缩和关节功能的缺失。要做到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特别是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的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发热、头痛等伴随症状。对于不良的药物反映,要及时的反馈,观察是否调整用药。通常使用的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快速特效药,但是会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白细胞低于正常值,禁止服用。在使用抗痛风药物治疗时,最好不要联合用药,以免出现副作用。在用药期间,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不得少于2000ml/d,饮水可以稀释尿液,防止尿酸盐在肾脏形成结石。

中医护理

中药外治的护理

中医外治的护理,具体是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选取不同中药外洗或外敷治疗疼痛部位,进一步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如病变部位在指、腕关节处,一般采用外洗法;如果是大关节主要采用中药外敷法;在中药粉剂中加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消肿止痛的效果满意。

服用中药的护理

湿热蕴结型中药宜饭后偏凉服;湿热留痹者,汤药宜温服;脾肾不足者,则汤药宜饭后温服。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进一步促进患者的治愈。急性痛风多为湿邪蕴于关节所致(热盛、湿重、湿热并重);早期在服用秋水仙碱时,对肠胃有刺激,在此期间我们可以用芦根煎水代茶饮或栀子、板蓝根、蒲公英泡水代茶饮,以利于尿酸排出,防止肾结石;也可以用玉米须、丝瓜络各60 g煎汤代茶饮,以碱化尿液;平时可以多食西瓜、冬瓜、绿豆汤以利于清热疏利。如果是慢性或间歇性的痛风,在饮食方面要以低热量饮食为主,避免诱发痛风。

可以选择解毒、健脾、利湿、消火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防止助湿生热的发生。特别是不能酗酒,肝肾阴虚者可以配合生地黄粥、银耳、芝麻等养阴生津的食谱,或者也可以用红枣、枸杞子、薏苡仁、粳米煮粥食用,有补益健脾的作用;痰浊阻滞要多喝碱性饮料,如牛奶、汽水等,以助浊毒排泄。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的肝、肾、胰、脑以及凤尾鱼、啤酒、贝类等。

日常生活护理

能量摄入

痛风病与高血压、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症关系密切,由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限制热量的摄入,控制体重。可以根据病情相应的调整个体能量的摄入。可以选择增加碱性食物摄取,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鼓励患者对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这样不仅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利于痛风的恢复。

限制饮酒,禁止吸烟

饮酒可以使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因此大量的饮酒,会是血清尿酸含量增高,诱发痛风的发作;同时饮酒可以刺激嘌呤合成增加,使血清和尿液的尿酸水平升高。啤酒也含有少量的酒精,因此也不可以引用。酸奶含有较多的乳酸对痛风患者不利,也应该避免饮用。禁止吸烟。

注意食品烹调方法 在烹调食物时,也应该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这样可以减少食物中所含的嘌呤量。例如,将肉食先煮然后在烹调;对于食品的一些辅料,如辣椒、胡椒、芥末、生姜等均能兴奋自主神经,诱发急性痛风的发作,所以在烹调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或少放。

起居运动护理

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随着气候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物,如果外感风寒,内聚湿热可诱发痛风。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有规律性,注意气候对病情的影响,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痛风的发作。在中医中人过于劳累,气耗则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机体的修复能力均降低,容易诱发其他病的复发,由此应该注意休息。可以根据病情适当的增加运动,运动疗法可以有效的预防痛风的发作,减少内脏脂肪,减少胰岛素抵抗性。运动量要适中,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增加乳酸的产生,pH值下降,而诱发急性发作。进行轻度的适当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比例,减轻体重,减少脂肪,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如此,正确的运动可以预防痛风的发作。

心理护理

对于男性痛风患者,由于在事业、家庭中担负的较多,如果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的心里会增加负担,情绪低落忧郁。所以家人应该给予关心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保持心情愉快,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和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在日常起居中应该严格执行注意事项,减少诱发因子的产生。可以使用中医的情志疗法、自然疗法、文娱疗法作辅助治疗。

3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痛风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满意。随着人们对痛风病知识的认识,从自我管理、自我观察等方面较为自觉,这也增加了临床护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今后我们要结合临床病例不断的提高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安惠霞,韩丽,赵建霞.痛风患者的辨证施护[J].河北中医,2012,26(6):466.

[2]刘明武.痛风的辨治[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0,2(3):163-164.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

中文名称: 鲎外文名称: Limulus别称: 三刺鲎、两公婆、海怪、马蹄蟹、鲎鱼、中国鲎、王蟹、六月鲎门: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纲: 肢口纲(Merostomata)目: 剑尾目(Xiphosura)科: 鲎科(Limulidae)属: 鲎属(Tachypleus)分布区域: 栖息于20-60米水深的砂质底浅海区,喜潜砂穴居。最古老的甲壳动物——鲎(hòu) 又俗称:爬上灶、夫妻鱼、鸳鸯鱼,东方鲎。分类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肢口纲(Merostomata)—剑尾目(Xiphosura)—鲎科(Limulidae)—鲎属(Tachypleus) 鲎的身体分为以关节相连的3部分:宽阔马蹄形的头胸部,小得多的分节的腹部和一根长而尖的尾剑(尾节)。头胸部上表面光滑,隆起,侧面有一对复眼,中脊前端有一对能感受紫外线的单眼。头胸部的腹面有6对附肢:第一对称为螯肢,专门用以捕捉蠕虫、薄壳的软体动物和其他猎物;其他5对附肢围绕于口周围,其功能为步行和进食(步足),每个步足的基节内侧有长刺,用以剥离食物并将其滚入口中。最後一对步足基节後面有一对退化的附肢,称为脣瓣。 食物进入磨胃(砂囊)後被磨碎。体内有一个大型的器官,称为肝胰腺,可将消化酶分泌入长形的胃肠内。主要的排泄器官为一对长形的基节腺,开口于第4对步足的基部。头胸部的神经节愈合成环状,围绕食道。生殖腺多分支,分布于体内大部分区域。头胸部附肢之後有一个横行的板状片(厣),覆盖著书鳃。书鳃有节奏的拍动并激起水流,以进行呼吸。虽然鲎可以背朝下拍动鳃片以推进身体游泳,但通常将身体弯成弓形,钻入泥中,然後用尾剑和最後一对步足推动身体前进。 鲎有四只眼睛。头胸甲前端有毫米的两只小眼睛,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说明这对眼睛只用来感知亮度。在鲎的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每只眼睛是由若干个小眼睛组成。人们发现鲎的复眼有一种侧抑制现象,也就是能使物体的图像更加清晰,这一原理被应用于电视和雷达系统中,提高了电视成像的清晰度和雷达的显示灵敏度。为此,这种亿万年默默无闻的古老动物一跃而成为近代仿生学中一颗引人瞩目的“明星”。 鲎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色,包被硬质甲壳。身体由头胸部、腹部和剑尾三部分组成。头胸部和腹部均向背面隆起,前面较圆厚,往后趋向扁平,后面延长在剑尾,沿腹部外缘并排着侧缘棘,构成鲎的特殊体形。鲎雌雄异体。以及呈长纺锤形,位于头胸部背甲心区下面的围心腔内;心脏的背面和侧面在8对心孔。暗褐色的鲎,长得像瓢一样。头胸部上顶着一个宽阔的背甲,背凸腹凹,如马蹄形。它有两对眼睛,一对复眼生在头胸甲两侧,一对单眼长于背部前端。头胸部的腹面不分节,有六对附肢,一般如钳状,只有第六对像耙子一样,用来挖土;成年雄体的第二对末端是弯钩状的,以便结尾时抱住雌体。鲎有一个很长很锋利的尾剑,是用来防卫的武器。 从拇指大小到成年要15年,雌鲎要蜕壳18次,雄性19次。鲎的身体分为以关节相连的3部分:宽阔马蹄形的头胸部,小得多的分节的腹部和一根长而尖的尾剑(尾节)。头胸部上表面光滑,隆起,侧面有一对复眼,中脊前端有一对能感受紫外线的单眼。头胸部的腹面有6对附肢:第一对称为螯肢,专门用以捕捉蠕虫、薄壳的软体动物和其他猎物;其他5对附肢围绕于口周围,其功能为步行和进食(步足),每个步足的基节内侧有长刺,用以剥离食物并将其滚入口中。最後一对步足基节後面有一对退化的附肢,称为脣瓣。食物进入磨胃(砂囊)後被磨碎。体内有一个大型的器官,称为肝胰腺,可将消化酶分泌入长形的胃肠内。主要的排泄器官为一对长形的基节腺,开口于第4对步足的基部。头胸部的神经节愈合成环状,围绕食道。生殖腺多分支,分布于体内大部分区域。头胸部附肢之後有一个横行的板状片(厣),覆盖著书鳃。书鳃有节奏的拍动并激起水流,以进行呼吸。虽然鲎可以背朝下拍动鳃片以推进身体游泳,但通常将身体弯成弓形,钻入泥中,然後用尾剑和最後一对步足推动身体前进。鲎有四只眼睛。头胸甲前端有毫米的两只小眼睛, 小眼睛对紫外光最敏感,说明这对眼睛只用来感知亮度。在鲎的头胸甲两侧有一对大复眼,每只眼睛是由若干个小眼睛组成。人们发现鲎的复眼有一种侧抑制现象,也就是能使物体的图像更加清晰,这一原理被应用于电视和雷达系统中,提高了电视成像的清晰度和雷达的显示灵敏度。为此,这种亿万年默默无闻的古老动物一跃而成为近代仿生学中一颗引人瞩目的“明星”。鲎形似蟹,身体呈青褐色或暗褐 色,包被硬质甲壳。身体由头胸部、腹部和剑尾三部分组成。头胸部和腹部均向背面隆起,前面较圆厚,往后趋向扁平,后面延长在剑尾,沿腹部外缘并排着侧缘棘,构成鲎的特殊体形。鲎雌雄异体。以及呈长纺锤形,位于头胸部背甲心区下面的围心腔内;心脏的背面和侧面在8对心孔。暗褐色的鲎,长得像瓢一样。头胸部上顶着一个宽阔的背甲,背凸腹凹,如马蹄形。它有两对眼睛,一对复眼生在头胸甲两侧,一对单眼长于背部前端。头胸部的腹面不分节,有六对附肢,一般如钳状,只有第六对像耙子一样,用来挖土;成年雄体的第二对末端是弯钩状的,以便结尾时抱住雌体。鲎有一个很长很锋利的尾剑,是用来防卫的武器。[编辑本段]生物学特性:为暖水性的底栖节肢动物,栖息于20-60米水深的砂质底浅海区,喜潜砂穴居,只露出剑尾。食性广,以动物为主,经常以底栖和埋木本的小型甲壳动物、小型软体动物、环节动物、星虫、海豆芽等为食,有时也吃一些有机碎屑。中国鲎在中国福建沿海从4月下旬至8月底均可繁殖。自立夏至处暑进入产卵盛期。大潮时多数雄鲎抱住雌鲎成对爬到砂滩上挖穴产卵。福州平潭每到农历六月,就有大量的鲎爬上岸,当地有民谚称:六月鲎,爬上灶.春、夏两季,通常于日落後,在大潮的沙滩上产卵。每个雌鲎由一个或多个雄鲎伴随,在沙上挖一系列浅坑,每个坑中产卵200∼300粒,然後雄鲎用精液将卵覆盖。一般产卵地点正好在高潮线下。数周後幼体从卵中孵出,约长5公釐(吋),以贮存的卵黄为营养来源。第二幼体期的个体已有一条短小的尾节,以小型动物为食,在泥滩中越冬。第三幼体期的个体形似微小的成体。幼体经蜕皮进入下一个幼体期,此时表皮围绕头胸部边缘裂开,然後脱落。每次蜕皮体长即增加约25%。到9∼12岁时约蜕皮16次达到性成熟。成体以海生蠕虫为食,身上常覆以各种带壳的生物。每当春夏季鲎的繁殖季节,雌雄一旦结为夫妻,便形影不离,肥大的雌鲎常驮着瘦小的丈夫蹒跚而行。此时捉到一只鲎,提起来便是一对,故鲎享“海底鸳鸯”之美称。美洲鲎分布于墨西哥湾沿尤卡坦半岛到美国的缅因州沿岸;南方鲎,分布于印度、越南、新加坡、印度尼西亚。圆尾鲎,分布于印度、孟加拉。泰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广西钦洲、海南儋州、临高、澄迈、海口地区沿海也有分布。鲎的血液中含有铜离子,它的血液是蓝色的。这种蓝色血液的提取物——“鲎试剂”,可以准确、快速地检测人体内部组织是否因细菌感染而致病;在制药和食品工业中,可用它对毒素污染进行监测。科学家也使用鲎血研究癌症.但是,对鲎抽血后,它们就被放生.此外,鲎的肉、卵均可食用。其壳、尾、卵、肉和血均可入药。鲎在数亿年前出现并能够繁衍不衰,一方面是鲎自身的繁殖能力较强,另一方面因鲎肉的口感较差,而且食用后容易发生机体过敏和中毒性休克等,由于鲎具有的特殊生理毒理性质,一直以来极少被人们捕杀。然而近些年来,因有些人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吃鲎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性,一些小商贩在其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在进行盲目炒作和蓄意误导,致使这种古生物鲎资源遭到严重破坏。这种滥捕滥杀东方鲎和对食用者生命安危于不顾的行为,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根据世界各国医学界的研究表明,食用鲎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存在着极大的危害:1、鲎肉内含有一种大分子非特异蛋白致敏性物质,吃鲎可引发皮肤过敏性斑疹、红肿和搔痒,严重时导致过敏性休克或致死性毒性反应,中毒的死亡率较高。这种现象早在1988年《中国海洋药物杂志》第三期,由广西海洋研究所梁广耀等人报道的“广西沿海鲎类毒性调查初报”情况相一致。2、鲎的肉质含有大量内环酰胺嘌呤类化学物质。根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嘌呤类物质在体内代谢不完全或蓄积时,是导致痛风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3、鲎血液颜色呈蓝色,是因为鲎血浆的主要成分是血蓝蛋白,每1ml血蓝蛋白含重金属有机铜(Cu2+)在(鲎脱离水面时间长短差异)。按每只(雄、雌性)鲎平均体重比值计算,成年鲎的血浆及肉质中含这种铜自质(Cu2+)分别在 600~1300mg。据医学研究表明:这种重金属(Cu2+)进入人体后随血液循环主要蓄积在肝和肾脏,对肝、肾功能不全者,可加速肝细胞坏死或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和引发肾功能衰竭氨中毒等并发症。此外,这种 (Cu2+)质还可引发人体造血机能障碍和影响幼儿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等。 也许会有一些人认为自己也曾吃过鲎,怎么就没有发生过敏性反应呢?这是因为每个人的体质存在个体差异的原因。虽然在吃鲎时未发生过敏性反应,但鲎血液和鲎肉中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化学物质是不容置疑的,当这些化学物质在人体内蓄积或代谢不完全时,必定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因此,为了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鲎资源,确保自然界生态平衡,充分体现鲎资源的社会价值,请各级go-vern-ment和广大群众高度重视保护鲎资源的真实意义。同时,为了您的身体健康,请您停止吃鲎【来源】肢口纲剑尾目鲎科动物鲎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以尾状刺及其腹内鲎珠入药。洗净晒干。【性味归经】鲎尾炭:咸,温。鲎珠:涩,凉。【功能主治】鲎尾炭:止血。用于肺结核咯血,胃出血;外用治外伤出血。鲎珠:清热解毒。用于咽喉痛。【用法用量】鲎尾炭:1~2钱;外用适量。鲎珠:1~2分,水冲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中国禁杀“生物活化石”——鲎北海市山口镇渔民阿海有一身徒手入海捉鲎的本领,但现在却无法施展了——中国go-vern-ment最近采取严厉措施制止滥捕滥杀有“生物活化石”之称的中国鲎。上个月以来,执法部门在北海查获了不法分子捕捉的上万支活中国鲎,同时查获了近三吨死鲎。“对任何形式的中国鲎经营行为,将不再审批发证。”北海市渔政部门负责人说。广西渔政部门最近在检查中发现,滥捕滥杀这种珍贵动物的现象在沿海地区非常严重。中国鲎的数量正在急剧减少。鲎是一种海洋节肢动物,出现在古代泥盆纪,4亿年来形态不改,因此被称为“生物活化石”。鲎主要产于中国北部湾和墨西哥湾,分别被称为“中国鲎”和“美洲鲎”。由于受到海洋环境污染的威胁,鲎在日本等国沿海正在消失。但这种动物面临的真正危险却来自不法之徒。中国毒理学会生物毒素专业委员会主任舒雨雁说:“血液呈蓝色的鲎在医学研究中有独特作用。用鲎血制成试剂,再滴入注射液,若试剂立即凝固或变色,就说明注射液内含有使人发热、休克甚至死亡的细菌内毒素。”鲎试剂可广泛用于注射液、放射性药品、疫苗及其他生物制品、各种液体、食品和奶制品等的内毒素检测和定量。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看中了鲎的这种独特作用,便大肆到北部湾畔高价收购中国鲎。他们将鲎血抽光,最后又把鲎肉送到餐馆,让一些食客大啖其肉。渔民阿海说,以前当地海滩上的鲎数不胜数,但由于大量滥捕滥杀,如今已不容易看见了。“渔民们已经意识到捕杀中国鲎是非法的,在海上捕到中国鲎,都要自觉放生。”据介绍,一只鲎要15年时间才能成年,医学工作者在采鲎血时非常注意保护生态平衡,因为一只鲎被抽掉1/3或2/3的血仍能存活。“对沿海鲎资源进行分段开发利用,完全可以让鲎轮流献血,生生不息。”北海市渔政部门最近拆除了沿海的48处渔箔,为中国鲎游到海滩产卵创造条件。由于北海水质好,无污染,特别适合中国鲎生存,有关部门正在筹划建立一个中国鲎保护区。在美国、日本成功研制出鲎试剂后,中国的一些科研单位对鲎进行大量研究,厦门大学和厦门医药研究所鲎研室(厦门鲎试剂厂前身)上海水产学院等对鲎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养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发表了相关论著,为中国鲎试剂的生产奠定基础。厦门医药研究所吴伟洪先生(现厦门鲎试剂厂厂长)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先后出版了四册《鲎与鲎试剂法论文汇编》,推动了中国鲎试剂的推广使用。因成功研制出鲎试剂,人民画报1980年第12期还对其进行专访。吴伟洪先生1982年原著的科教电影《蓝色的血液》在第12届西柏林绿色农业电影节上获金穗奖。目前仅有美国、日本、英国、德国等少数国家能进行商品生产,而这些国家都以海上捕鲎制试剂,因连续数年捕杀成鲎,已感资源衰退。厦门大学等单位曾对鲎进行人工饲养。但因采血次数多饲养时间超过一年的鲎,出现明显贫血等现象。鲎每年冬季会游回深海冬眠,因此鲎人工养殖难度还很大。鲎因环境影响,数量不断减少,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已将其列入二级保护动物,我国台湾金门、澎湖及香港等也设立了鲎保护区。但是仍有不少不法分子乱捕滥杀鲎,另有部分甲壳素厂家大肆低价收购小鲎用来制造甲壳素也是造成鲎数量减少的重要原因。国外文献表明至少有11种迁徙鸟类及部分鱼类以鲎卵为主要食物,因此鲎也是生态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鲎数量减少,将对生态造成一定影响。部分生物学家及鲎试剂厂家等已向国家建议设立鲎保护区及立法保护鲎。如果你发现了鲎,请保护它.[编辑本段]食疗价值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肉。鲎,又称中国鲎、鲎鱼、两公婆。分布于我国浙江舟山、福建和广东沿海。获得后,洗净鲜用。食用时去甲壳、尾及胆。[性能]味辛、咸,性平。能凉血解毒,明目。[用途]用于痔疮肿痛、出血,脓泡疮,白内障。[用法]煮食,入菜肴。[附方]鲎肉煮猪肝:鲎肉200g,猪肝250g。加水适量煮熟,调以油盐。食肉和肝,饮汤。随意服食。鲎肉与猪肝配食,可增强补肝明目的作用。用于白内障或肝虚目昏。

痛风病的论文

如何防止:首先要控制饮食,调整饮食习惯,避免食入高嘌呤的食物,包括内脏、海鲜、啤酒、白酒以及高糖饮料,比如可乐、雪碧以及其他的食物;此外就是血压、血脂、血糖怎么样,要及时去医院检查身体。有什么表现:大多数患者在痛风急性发作时无全身症状,部分患者仅有轻微的全身不适,但以局部关节炎为突出表现。 部分患者症状较轻,如头痛、乏力、食欲不振等,部分患者可有恶寒、发热,发热为低热或中热。

要通过药物进行调理,并且要注意日常的饮食,要远离烟酒,不可以吃油腻的食物,发作之后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有时候关节会发红发肿,会没有办法站立。

《痛风中西医诊治与调理》(吕景山 编)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链接:

书名:痛风中西医诊治与调理

作者:吕景山 编

出版社:人民军医

出版年份:2008-9

页数:199

内容简介:

《痛风》由著名老中医主编,详细介绍了痛风的基础知识和诊治调理经验。《痛风》共12章,包括嘌呤、尿酸与尿酸盐、嘌呤代谢调节与相关酶系,中医和现代医学对痛风病因病机的认识,痛风的临床表现、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痛风的现代医学治疗、对药治疗、对穴治疗和辨证施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和痛风并发症的诊治调理等。

作者简介:

吕景山,男,1934年生,河南偃师人。1962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中医本科,师从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先生、祝谌予教授。同年分配到山西省中医研究所任医师、主任医师。1986年调山西中医学院任教授。1991年调山西省针灸研究所任所长、主任医师。现为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山西省中医管理局高级顾问。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精研“药对”、创用“穴对”和“同步行针法”,对糖尿病、冠心病、痛风、过敏性病症颇有研究。主要著作有《施今墨对药》(日本、韩国已译为该国文字出版)、《施今墨对药临床经验集》(荣获1982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施今墨医案解读>、《吕景山对穴》(日本、韩国已译为该国文字出版)、《冠心病中医诊治与调理>、《糖尿病中医诊治与调理》等。发表论文50余篇。1983年荣获山西省卫生先进工作者称号,1984年省工会给记二等功1次,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6年获山西省老科协颁发的“突出贡献奖”。

将传统的中医中药知识和方法与西医西药的知识和方法结合起来,在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阐明机理进而获得新的医学认识的一种途径。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试谈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

摘要:目的 分析中西医护理对痛风病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接诊的56例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下,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结论 痛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在临床上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痛风;中西医护理;临床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高,饮食结构的变化和多样性以及相关知识的缺乏,加之生活节奏过快、工作压力等因素,促使痛风的发病率不断增加。痛风是由于机体长期代谢紊乱,引起尿酸增高,从而造成组织损伤的一种疾病。痛风的主要特征是尿酸增高、特征性关节炎反复的发作,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关节的活动或出现畸形、痛风性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说,痛风属于中医痹证的范畴,主要是由于湿浊瘀阻,留滞关节经络,气血不畅所致。其外因是由于饮酒过量损伤了脾胃造成脾的代谢障碍;内因是先天禀赋不足和脾气虚弱,亦可由其他疾病内耗所致脾气虚弱或劳倦、饮食、情志所伤[1]。

中医认为痛风多见于中老年和肥胖人群,中老年脏腑功能渐衰,加之肥胖多痰多湿,痰湿重浊,同时又过食滋腻厚味,从而出现痰浊流窜经络,阻滞气机,影响代谢,气血运行不畅,使脏腑功能受损。本文结合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具体的分析其临床护理方法。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接诊的56例痛风临床病例,根据患者自主选择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18例男性,10例女性,年龄38~67岁,平均年龄(41 )岁;观察组14例男性,14例女性,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44±)岁。两组患者的在年龄、性别等基础资料方面无差异统计学意义,即P>。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护理。

常规的西医护理

对于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要保持卧床休息,抬高患者的患肢,直至患肢开始恢复活动为止[2]。在此期间需要时常变化体位,防止局部皮肤受压,造成肌肉失用性萎缩和关节功能的缺失。要做到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特别是受累关节红肿热痛的变化,注意患者是否有发热、头痛等伴随症状。对于不良的药物反映,要及时的反馈,观察是否调整用药。通常使用的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快速特效药,但是会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白细胞低于正常值,禁止服用。在使用抗痛风药物治疗时,最好不要联合用药,以免出现副作用。在用药期间,要鼓励患者多饮水,不得少于2000ml/d,饮水可以稀释尿液,防止尿酸盐在肾脏形成结石。

中医护理

中药外治的护理

中医外治的护理,具体是根据患者的病变部位选取不同中药外洗或外敷治疗疼痛部位,进一步达到消肿止痛的作用。如病变部位在指、腕关节处,一般采用外洗法;如果是大关节主要采用中药外敷法;在中药粉剂中加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消肿止痛的效果满意。

服用中药的护理

湿热蕴结型中药宜饭后偏凉服;湿热留痹者,汤药宜温服;脾肾不足者,则汤药宜饭后温服。

饮食护理

中医认为可以通过合理的饮食护理,进一步促进患者的治愈。急性痛风多为湿邪蕴于关节所致(热盛、湿重、湿热并重);早期在服用秋水仙碱时,对肠胃有刺激,在此期间我们可以用芦根煎水代茶饮或栀子、板蓝根、蒲公英泡水代茶饮,以利于尿酸排出,防止肾结石;也可以用玉米须、丝瓜络各60 g煎汤代茶饮,以碱化尿液;平时可以多食西瓜、冬瓜、绿豆汤以利于清热疏利。如果是慢性或间歇性的痛风,在饮食方面要以低热量饮食为主,避免诱发痛风。

可以选择解毒、健脾、利湿、消火的食物,禁食辛辣、刺激、肥甘厚味的食物,防止助湿生热的发生。特别是不能酗酒,肝肾阴虚者可以配合生地黄粥、银耳、芝麻等养阴生津的食谱,或者也可以用红枣、枸杞子、薏苡仁、粳米煮粥食用,有补益健脾的作用;痰浊阻滞要多喝碱性饮料,如牛奶、汽水等,以助浊毒排泄。控制高嘌呤食物的摄入,如动物的肝、肾、胰、脑以及凤尾鱼、啤酒、贝类等。

日常生活护理

能量摄入

痛风病与高血压、肥胖、高血糖、高血脂等症关系密切,由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限制热量的摄入,控制体重。可以根据病情相应的调整个体能量的摄入。可以选择增加碱性食物摄取,降低血清尿酸的浓度。鼓励患者对蔬菜和水果的摄入,这样不仅能供给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利于痛风的恢复。

限制饮酒,禁止吸烟

饮酒可以使体内乳酸堆积,乳酸对尿酸的排泄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因此大量的饮酒,会是血清尿酸含量增高,诱发痛风的发作;同时饮酒可以刺激嘌呤合成增加,使血清和尿液的尿酸水平升高。啤酒也含有少量的酒精,因此也不可以引用。酸奶含有较多的乳酸对痛风患者不利,也应该避免饮用。禁止吸烟。

注意食品烹调方法 在烹调食物时,也应该选择合理的烹调方法,这样可以减少食物中所含的嘌呤量。例如,将肉食先煮然后在烹调;对于食品的一些辅料,如辣椒、胡椒、芥末、生姜等均能兴奋自主神经,诱发急性痛风的发作,所以在烹调的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或少放。

起居运动护理

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随着气候的变化,适当的增减衣物,如果外感风寒,内聚湿热可诱发痛风。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有规律性,注意气候对病情的影响,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痛风的发作。在中医中人过于劳累,气耗则抵抗疾病的能力以及机体的修复能力均降低,容易诱发其他病的复发,由此应该注意休息。可以根据病情适当的增加运动,运动疗法可以有效的预防痛风的发作,减少内脏脂肪,减少胰岛素抵抗性。运动量要适中,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剧烈运动会增加乳酸的产生,pH值下降,而诱发急性发作。进行轻度的适当运动,可以增加肌肉比例,减轻体重,减少脂肪,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如此,正确的运动可以预防痛风的发作。

心理护理

对于男性痛风患者,由于在事业、家庭中担负的较多,如果病情反复发作,给患者的心里会增加负担,情绪低落忧郁。所以家人应该给予关心和安慰,使患者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保持心情愉快,调畅气机,促进脾胃运化和增强自身的免疫功能。在日常起居中应该严格执行注意事项,减少诱发因子的产生。可以使用中医的情志疗法、自然疗法、文娱疗法作辅助治疗。

3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治疗痛风病的临床效果较为满意。随着人们对痛风病知识的认识,从自我管理、自我观察等方面较为自觉,这也增加了临床护理方法的有效实施。今后我们要结合临床病例不断的提高中西医相结合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安惠霞,韩丽,赵建霞.痛风患者的辨证施护[J].河北中医,2012,26(6):466.

[2]刘明武.痛风的辨治[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10,2(3):163-164.

>>>下页带来更多的中西医结合医学论文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