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期刊可以挂共同第一作者。
2019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生命学院教授黄志伟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人T细胞受体-共受体复合物组装的结构基础》研究文章。这是人类世界上首次揭示人T细胞受体复合物的结构,也是中国科学家在免疫基础科学领域取得的重大原创性发现。
“越努力越幸运”, 哈工大生命学院博士生董德牢记着导师黄志伟对他说的这句话。董德是这次发表论文的并列第一作者,在此之前,他已两次和导师一起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论文。
扩展资料
一般在公开发表论文论著中标注,需要说明“并列第一作者”与第一作者“同等贡献”、“相同贡献”等字眼,再详细些需要说明各自负责哪些章节、哪一部分的写作。
在创新性作品如科研论文、专利、调研报告等等的署名中,对于多个作者共同完成的情况,对作品贡献最大的人的名字通常署名在最前面。特别对于科研论文的署名,各期刊都有更细致的规定;而当论文署名用于职称评定时,第一作者的分量显然比第二、第三作者要重,而比单独署名的要轻。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青年网--哈工大四破世界级科学难题的背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第一作者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CN: 11-2154/R,ISSN: 0366-6999)是中华医学会会刊,创刊于1887年,半月刊,是中国惟一被SCI核心版收录、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医学期刊。重点报道我国医学各学科最新进展和高水平科研成果,是我国医学与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的发展史是我国医学成长与前进的记录和见证。随着杂志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来稿量以30%的速度递增。稿件来源除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外,还来自美、英、日、德、法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4月,该杂志被选为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成员,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与接受。已被国际上20余种著名数据库收录,包括《科学引文索引(SCI)》、《医学索引(IM)》、Medline、《化学文摘(CA)》、《生物医学文摘(BA)》、《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最近几年的SCI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不断增高,2012年SCI影响因子。1992年分获国家三部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一等奖。1993年获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1997年获国家三部委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1998、1999年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优秀期刊择优资助最高奖。1999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首届国家期刊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期刊专项资助。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和专项经费资助以及国家期刊奖重点科技期刊奖。2003年以来多次获得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基金委的专项基金资助,以及中国科协的优秀论文奖。1997年建立了自己的网站,2002年实现全文上网,开始实行OA出版;2003年11月实现了与PubMed数据库的链接;2007年开始采用使用网上稿件处理系统,所有作者需要从网上投稿;2009年底引进ScholarOne网上审稿系统,供国际作者投稿。 多次连续获得全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0年以来几乎发表的所有论文,都能从网站上免费下载。近几年来,通过全体编委和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努力,杂志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显著变化,实现了“双效双爱”的办刊目标。期刊国际化将是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国内杂志一般都只有一个一作,跟编辑说说好话或许会给两个一作,但中文期刊影响力太小,第二个一作基本就是二作了,所以编辑很多情况下不会同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成立于1981年,1989年改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现出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英文版);曾出版《中西医结合》(日文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韩文版)。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修稿过程中不应再做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下方,并注明通讯作者的姓名、通信地址、电话、传真及E-mail地址。作者单位须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省份、城市和邮政编码。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论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或致谢者,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
共同通讯不认可的原因是争议非常大。对于共同第一作者,共同通讯作者的争议非常大,本质上还是利益分配问题。从学术贡献角度看,任何署名的作者对论文都应该是有具体贡献的,应该根据实际贡献大小来署名,所有作者应该认可这个署名。在学术圈有一种声音赞成共同通讯和共同第一作者,主要理由是跨单位统计和认定科研绩效时会存在分歧,很多单位只认可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和通讯作者,不得不搞多个并列第一,并列通讯。
写文章的人,我们称之为作者。可是对于一篇SCI而言,我们常常看到的不只是文章的作者,还有通讯作者、共同作者。这些作者又是怎么回事?在一篇SCI中,他们又有怎样的作用呢?
关于作者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规定作者身份的标准为: (1) 参与研究的构思、设计或获得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2) 写作论文或参与重要内容的修改; (3) 同意最后修改稿的公开发表。
论文作者必须是直接参与论文选题、设计、研究、资料分析与解释的全部或部分主要工作,或写作论文关键内容,能对论文内容负责并能进行答辩者。只参加过局部工作或某项实验,或为论文提供部分指导及协助者,不能列为作者,可在文末致谢。作者姓名不分单位、职务,一律按对本文贡献大小,依次排列在文题之下。第一作者是论文的主要责任者。
多位作者对共同完成的论著联合署名时,署名顺序应按各人的贡献大小排列。如果有多人贡献相同,可根据期刊的相关规定采用变通的表达方式。例如,Nature在其“作者须知”中指出如果确有必要说明两个以上的作者在地位上是相同的,可采取“共同第一作者”(Joint first authors)的署名方式,也可在这些作者的姓名旁边使用符号来标识,并说明“这些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贡献是相同的”(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work)。
关于共同作者
共同第一作者。国内期刊署名方式,如果一篇论文有多个作者,按照贡献大小排名的,就按照第一作者第二作者...这样依次排名,评职称时,第一作者也只认可1个人,不能同时有2个人享受第一作者的职称加分。而SCI英文期刊不同,第一作者可以有多个,影响因子高的期刊甚至可以有4-5个第一作者。
我们都知道,高级职称评审时都会要求论文是独立作者或者第一作者,所以,很多人打破头也要抢第一作者称号,国内期刊很难实现,投稿SCI英文期刊做第一作者就不是难事了。除非所投稿的SCI英文期刊要求只能有一个第一作者,一般情况下第一作者都能共同有多位。当然在国内评职称的话,共同第一作者肯定没有第一作者评分高的。
存在即为合理,共同第一作者的合理情况有3种。
一种是贡献同样大小,无法区分谁贡献更多,缺一不可;
一种是一个人研究取得进展,但没有继续下去,另一个人继承完成了这项研究,两个人的工作对论文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最后一种是研究项目非常大,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完成,会有几个人分几部分共同完成,那这几个人共同第一作者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第一作者肯定有排名先后顺序,是谁在前谁在后呢?这就是一个利益平衡过程了,谁也说不准应该按照什么规则来排。
共同通讯作者。不同杂志对是否可以有2个通讯作者有不同的规定。大多杂志都是不允许署名2个的,会自动选第一通讯作者为通讯作者。如果论文作者来自多家单位,那排名第一的通讯作者就被默认为通讯作者。大多杂志也不认可共同通讯作者。如果你们论文小组有特殊要求,比如,想把老板加为共同通讯作者,可以向杂志社提出要求。
关于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通常是实际统筹处理投稿和承担答复审稿意见等工作的主导者,也常是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负责人。通讯作者的姓名多位列作者名单的最后(使用符号来标识说明是Corresponding author),但其贡献不亚于论文的第一作者。对于欧洲某些按姓名字序排列作者署名的期刊来说,通讯作者的标识就显得更为重要。
通讯作者需要有一个固定的通讯地址。 这里的意思是通讯作者一般是有一个办公室和实验室。从另一个角度说, 通常是导师, 教授或者研究单位的项目负责人。
因为,论文发表后, 在社会上会引起反响, 必然会有通讯联系。要是没有固定的通讯地址, 这必然带来通讯方面的困难。比如说,一个学生可能经常要换地方,没有固定的住处,更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和实验室(不属于学生的),这样的话,通讯交流很不方便。
通讯作者放在前面。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author)通常是实际统筹处理投稿和承担答复审稿意见等工作的主导者,也常是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负责人。通讯作者的姓名多位列作者名单的最后(使用符号来标识说明是Correspondingauthor),但其贡献不亚于论文的第一作者。对于欧洲某些按姓名字序排列作者署名的期刊来说,通讯作者的标识就显得更为重要。共同通讯作者。不同杂志对是否可以有2个通讯作者有不同的规定。大多杂志都是不允许署名2个的,会自动选第一通讯作者为通讯作者。如果论文作者来自多家单位,那排名第一的通讯作者就被默认为通讯作者。大多杂志也不认可共同通讯作者。如果你们论文小组有特殊要求,比如,想把老板加为共同通讯作者,可以向杂志社提出要求。
共同第一作者一般在一些单位评职称或者发奖金可以算半篇文章,就是在非第一作者后面标注,说明他与第一作者具有同等的贡献
课程论文 1、论文标题 不超过 20 个汉字 论文标题, (三号, 仿宋体, 加粗, 英文用 Times new Roman) 论文标题 2、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五号,仿宋,数字用 Times new Roman)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3、摘要 100-200 字左右
Co first author 词典释义 co-first author joint first author Joint first authors 重点词汇释义 共同 mon; together; jointly 第一 first; firstly; primary; foremost; first and foremost 作者 author; writer; penster; scribe
是第三作者,评职称时有用
被SCI收录,同时是EI Introduction of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rted in 1996, is an international academic journal manag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
关于第一作者问题,可参考下面的权威资料 学术研究的开展和成果论文的撰写往往涉及很多参与者。某些(或者全部)参与者可能作为“作者”出现在与最终论文相关的作者列表上,而明确谁是真正的“作者”(而不是诸如“担保人”或者“顾问”)至关重要。 对作者身份的明确和确认是至关重要的因素,能够表明论文字身真正反映了与之相关的工作人员的工作。 让我们看看在考虑作者署名时需要注意的一些要点。 1、作者列表。 署名及作者姓名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在论文写作开始之前就做出决定,但是要考虑到这些情况可能出现变化(这取决于各位参与人的实际参与情况)。 2、如何定义“作者角色”?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 ICMJE)在其网站上提供了指南,可以去其网站检视。 尽管这些指南适用于医学专业,但关于作者角色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 • 只有做出实质性知识贡献或者撰写手稿的人员应纳入作者列表。 • 安排病人做研究,或者提供资金或者起到行政监管作用的人不足以纳入作者列表;做出此类贡献的人应出现在致谢章节。 • 募集资金、收集资料或者对研究小组进行一般监管的人不是作者。 如果作者之外的其他人员,比如科学作家或者公司员工(包括医药代表)参与了论文写作,必须披露这些参与人员。 3、作者是委员会。 • 如果某个多中心组织进行了研究,该小组应指定一个写作委员会对手稿直接负责。 • 该委员会应完全满足ICMJE(针对医学)确定的作者/供稿人标准。 • 期刊编辑可能会要求委员会作者填写针对期刊的作者和利益冲突披露表。 • 提交一个组织撰写的手稿时,通讯作者应明确说明首选引用文献,列出各个作者以及组织名称。(其他人员列入致谢章节。) 4、作者出现顺序的国际惯例。 • 完成主要工作的人员排在第一位 • 其余人员按贡献大小排序 • 组织领导/主管排在最后 组织领导/主管: ·必须对工作进行审批的人员 ·提供资金人员 ·对专案进行指导的人员 ·不接受荣誉或捐赠作者 5、“通讯作者”。 在整个出版流程中对手稿负责的人 在各个阶段担任“记时员”角色 作为期刊和论文其他所有作者之间沟通的首要联络人 负责确保所有作者在提交论文之前都审阅并批准了手稿的最终版本 将手稿上传到线上提交网站 转发来自期刊的通讯邮件(例如编辑处理信,审稿人报告) 确保满足如下期刊要求: 转发版权相关表格,确保每个人都及时填写完毕并返回
转发校样给相关人员稽核
回答问题 6、应该对谁“致谢”? 通常应感谢以下几类人: • 为作者提供技术支援的人 • 和你以及其他作者讨论想法并给出建议的人 • 阅读论文最初草稿并给出反馈意见的人 以及: • 研究物件 • 提供资金来源的人
7、署名披露和利益冲突申明。 期刊一般希望作者遵守严格的政策,签署与署名相关的档案,并做出利益冲突申明。ICMJE也提供了关于后者的有用资讯,感兴趣可以去其网站看看;保持“透明”和申明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十分重要。 参考:查尔斯沃思论文润色贴士:charlesworth../.
【释义】:
责任作者:指形成档案内容并对其负有责任的团体(单位组织)或个人。
共同作者:顾名思义,就是共同完成某一课题或文献的人。其对于课题或文献与第一作者拥有同等的贡献。
第一作者:一般指整个课题的负责人,承担课题的经费,设计,文章的书写等.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联络人.最重要的是,他担负著文章可靠性的责任. 责任作者:1、负责即是负有对客观存在的人或事物形态进行如是文字性描述责任的一方(或者是某人或者是某个单位组织) 2、责任者也称作者,是指形成档案内容并对其负有责任的团体(单位组织)或个人,用汉字表示. 共同作者一般在一些单位评职称或者发奖金可以算半篇文章,就是在非第一作者后面标注,说明他与第一作者具有同等的贡献
没有,医学论文只有一个第一作者的。
并列第一作者在晋升时可以作为第一作者,只要职称评定委员会认可就行,但是建议最好和单位的科教处确认好。一般在公开发表论著中标注“共同第一作者”、“并列第一作者”或与第一作者“同等贡献”、“相同贡献”等字眼的作者均按实际排名计分;对被SCI收录的论著并有以上标注的,视为第一作者计分。 浙江省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晋升论文优助医学要求如下:副主任医(药、护、技)师申报卫生副高级资格,须提交已在二级及以上医学刊物上发表的论文2篇。主任医(药、护、技)师申报卫生正高级资格,须提交已在二级及以上医学刊物上发表的论文3篇,在三级医疗卫生单位工作的人员,其中1篇论文必须发表在一级医学卫生刊物上。破格申报:副主任医(药、护、技)师发表论文3篇,且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其中1篇必须在一级医学卫生刊物上发表,另2篇可以在一级或二级医学卫生刊物上发表。主任医(药、护、技)师发表论文3篇,其中2篇在一级医学卫生刊物上发表,且有较高学术水平和实用价值;另1篇可以在一级或二级医学卫生刊物上发表。主任(中)医(药、护、技)师:二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3篇以上,其中:在一级杂志上至少发表论文1篇。其中:省属医疗卫生计生单位人员,在一级杂志上至少发表论文2篇(1篇须为SCI收录论文,但护理类SCI收录论文不作要求)。副主任(中)医(药、护、技)师 :二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3篇以上。其中:省属医疗卫生计生单位人员,在一级杂志上至少发表论文2篇(护理专业可为1篇),或SCI收录论文1篇。破格申报条件(一)不具备第六条规定的学历(学位)或资历条件,除具备规定的条件外,任现职期间还须满足以下4项条件中的2项,可破格申报正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资历破格提前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 1.一级杂志发表论文1篇。 2.主持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 3.在市级以上学会担任本专业常委以上学术职务。 4.获得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专家或劳动模范等称号。其中:对省属医疗卫生计生单位人员可满足以下2项条件中的1项: 1.一级杂志发表论文2篇,或SCI收录论文1篇。 2.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或厅局级科研项目2项。(二)不具备第六条规定的学历(学位)或资历条件,除具备规定的条件外,任现职期间还须满足以下6项条件中3项,可破格申报副高级职务任职资格。资历破格提前时间一般不超过1年。 1.二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1篇。 2.排名前2位参与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 3.在市级以上学会担任本专业委员以上学术职务。 4.获得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专家或劳动模范等称号。 5.近3年内在市级以上医院担任护理部主任、副主任。 6.大专学历,从事专业工作20年以上;中专学历,从事专业工作25年以上。其中:对省属医疗卫生计生单位人员,可满足以下2项条件中的1项: 1.二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2篇,或SCI收录论文1篇。 2.主持厅局级以上科研项目1项。
写文章的人,我们称之为作者。可是对于一篇SCI而言,我们常常看到的不只是文章的作者,还有通讯作者、共同作者。这些作者又是怎么回事?在一篇SCI中,他们又有怎样的作用呢?
关于作者
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规定作者身份的标准为: (1) 参与研究的构思、设计或获得数据,以及对数据的分析和解释; (2) 写作论文或参与重要内容的修改; (3) 同意最后修改稿的公开发表。
论文作者必须是直接参与论文选题、设计、研究、资料分析与解释的全部或部分主要工作,或写作论文关键内容,能对论文内容负责并能进行答辩者。只参加过局部工作或某项实验,或为论文提供部分指导及协助者,不能列为作者,可在文末致谢。作者姓名不分单位、职务,一律按对本文贡献大小,依次排列在文题之下。第一作者是论文的主要责任者。
多位作者对共同完成的论著联合署名时,署名顺序应按各人的贡献大小排列。如果有多人贡献相同,可根据期刊的相关规定采用变通的表达方式。例如,Nature在其“作者须知”中指出如果确有必要说明两个以上的作者在地位上是相同的,可采取“共同第一作者”(Joint first authors)的署名方式,也可在这些作者的姓名旁边使用符号来标识,并说明“这些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贡献是相同的”(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work)。
关于共同作者
共同第一作者。国内期刊署名方式,如果一篇论文有多个作者,按照贡献大小排名的,就按照第一作者第二作者...这样依次排名,评职称时,第一作者也只认可1个人,不能同时有2个人享受第一作者的职称加分。而SCI英文期刊不同,第一作者可以有多个,影响因子高的期刊甚至可以有4-5个第一作者。
我们都知道,高级职称评审时都会要求论文是独立作者或者第一作者,所以,很多人打破头也要抢第一作者称号,国内期刊很难实现,投稿SCI英文期刊做第一作者就不是难事了。除非所投稿的SCI英文期刊要求只能有一个第一作者,一般情况下第一作者都能共同有多位。当然在国内评职称的话,共同第一作者肯定没有第一作者评分高的。
存在即为合理,共同第一作者的合理情况有3种。
一种是贡献同样大小,无法区分谁贡献更多,缺一不可;
一种是一个人研究取得进展,但没有继续下去,另一个人继承完成了这项研究,两个人的工作对论文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最后一种是研究项目非常大,一个人根本不可能完成,会有几个人分几部分共同完成,那这几个人共同第一作者的可能性非常大。
但第一作者肯定有排名先后顺序,是谁在前谁在后呢?这就是一个利益平衡过程了,谁也说不准应该按照什么规则来排。
共同通讯作者。不同杂志对是否可以有2个通讯作者有不同的规定。大多杂志都是不允许署名2个的,会自动选第一通讯作者为通讯作者。如果论文作者来自多家单位,那排名第一的通讯作者就被默认为通讯作者。大多杂志也不认可共同通讯作者。如果你们论文小组有特殊要求,比如,想把老板加为共同通讯作者,可以向杂志社提出要求。
关于通讯作者
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通常是实际统筹处理投稿和承担答复审稿意见等工作的主导者,也常是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负责人。通讯作者的姓名多位列作者名单的最后(使用符号来标识说明是Corresponding author),但其贡献不亚于论文的第一作者。对于欧洲某些按姓名字序排列作者署名的期刊来说,通讯作者的标识就显得更为重要。
通讯作者需要有一个固定的通讯地址。 这里的意思是通讯作者一般是有一个办公室和实验室。从另一个角度说, 通常是导师, 教授或者研究单位的项目负责人。
因为,论文发表后, 在社会上会引起反响, 必然会有通讯联系。要是没有固定的通讯地址, 这必然带来通讯方面的困难。比如说,一个学生可能经常要换地方,没有固定的住处,更没有自己的办公室和实验室(不属于学生的),这样的话,通讯交流很不方便。
人人共亨人人供稿!
国内杂志一般都只有一个一作,跟编辑说说好话或许会给两个一作,但中文期刊影响力太小,第二个一作基本就是二作了,所以编辑很多情况下不会同意。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辑部 成立于1981年,1989年改为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社。现出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文版)、《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英文版);曾出版《中西医结合》(日文版)、《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韩文版)。作者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序应在投稿时确定,在修稿过程中不应再做更动;作者单位名称和邮政编码脚注于同页下方,并注明通讯作者的姓名、通信地址、电话、传真及E-mail地址。作者单位须写全称(包括具体科室、部门)并注明省份、城市和邮政编码。作者应是:(1)参与选题和设计,或参与资料的分析和解释者;(2)起草或修改论文中关键性理论或其他主要内容者;(3)能对编辑部的修改意见进行核修,在学术界进行答辩,并最终同意该论文发表者。以上3条均需具备。如需注明协作组成员或致谢者,则于文末参考文献前列出。
江苏南京人,副主任医师,巢湖紫晨手外科医院院长,1,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青年委员,2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再植再造学组委员,1精通手外科、显微外科各类技术,并达到国内选进水平。在国内外创新双动脉式静脉动脉化再植断指并且提出双动脉式新理念;创新设计双神经弓式双端侧吻合,打破神经端端吻合单一模式;倡导并首先吻合指侧方静脉,成功解决多年来末节、指尖离断再植中回流的问题;应用“化整为零”思路修复创面缺损;在国内首先将加速康复外科及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应用于手外科中。《实用手外科杂志》编委,《中国手足外科杂志》编委。《中华骨科杂志》及《现代临床医学》审稿专家,中华医学会第十五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八届COA国际学术大会创伤组优秀论文获奖者,3《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第七届“三优”评选中优秀论文获得者,4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第三届全国显微外科青年论坛论文竞赛获优秀论文者。2014《实用手外科杂志》封面设计者,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长期与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沈阳市手外科研究所合作。目前以第1作者在《中华医学杂志》、《中华骨科杂志》、《中华整形外科杂志》等中华系列杂志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SCI收录5篇,并且入选《中华骨科杂志》、《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及《东南国防医药》高影响力论文排行榜第一名。562014年获第九届COA大会发言同时入选中青年优秀论文评选。
不可以,必须只能有一个第一作者,第二倒好象有好几个.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CN: 11-2154/R,ISSN: 0366-6999)是中华医学会会刊,创刊于1887年,半月刊,是中国惟一被SCI核心版收录、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医学期刊。重点报道我国医学各学科最新进展和高水平科研成果,是我国医学与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的发展史是我国医学成长与前进的记录和见证。随着杂志影响力的不断提高,来稿量以30%的速度递增。稿件来源除国内20多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外,还来自美、英、日、德、法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0年4月,该杂志被选为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成员,获得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与接受。已被国际上20余种著名数据库收录,包括《科学引文索引(SCI)》、《医学索引(IM)》、Medline、《化学文摘(CA)》、《生物医学文摘(BA)》、《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等国际著名检索系统。最近几年的SCI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不断增高,2012年SCI影响因子。1992年分获国家三部委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中国科协优秀学术期刊一等奖。1993年获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1997年获国家三部委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二等奖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1997、1998、1999年连续3年获中国科协优秀期刊择优资助最高奖。1999年获得国家新闻出版署颁发的首届国家期刊奖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期刊专项资助。2002年获第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奖二等奖和专项经费资助以及国家期刊奖重点科技期刊奖。2003年以来多次获得中国科协和国家自然基金委的专项基金资助,以及中国科协的优秀论文奖。1997年建立了自己的网站,2002年实现全文上网,开始实行OA出版;2003年11月实现了与PubMed数据库的链接;2007年开始采用使用网上稿件处理系统,所有作者需要从网上投稿;2009年底引进ScholarOne网上审稿系统,供国际作者投稿。 多次连续获得全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0年以来几乎发表的所有论文,都能从网站上免费下载。近几年来,通过全体编委和编辑部工作人员的努力,杂志的经济效益也取得了显著变化,实现了“双效双爱”的办刊目标。期刊国际化将是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先发邮件问问编辑,或者等编辑通知你的稿子,通过了评审,再问问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