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传染性疾病,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爱干净讲卫生的生活习惯,才能够远离这种疾病。
在7月11号的时候,根据武昌卫生健康局的一些信息通报,在7月9号的时候武汉有一名学生出现感染性腹泻等情况经过诊断为霍乱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疾病。这名患者经过有效的诊治,病情已经得到控制,并且其他的症状已经消失,相关人员对这个学校的所有人员进行了检测和管理,并且进行了临时的风控管理,通过消毒等处置,没有发现新增的病例。霍乱这种疾病可以是卫生方面的一种疾病,典型的病从口入,传染性极强,预防的最有效方式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发现这种疾病也要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发现早诊治,这种疾病是能够治愈的,只是传染性会比较大,所以在发现的时候需要提前报告。在夏季的时候肠道传染性疾病是多发的一个季节,因为天气越来越热,温度大,湿度也大,细菌的繁殖能力变强,所以霍乱以及细菌性痢疾容易出现。夏天是细菌繁殖速度最快的一个季节,要预防一些传染性疾病,就要做到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这样的良好生活习惯,一切入口的东西都要进行消毒,吃一些健康的食物要把好病从口入,这一个关卡。
平时吃完饭后已经上完厕所之后,一定要用肥皂清洗手或者是选择用洗手液这种清洁剂才能够将手彻底清洗干净,防止病菌,通过手进到口腔内。不能够喝生水,要选择喝开水,要用干净的水漱口,刷牙,清洗水果蔬菜和食具,也不能够吃一些不卫生的食物,做到这些就能够有效预防霍乱等传染性疾病。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患者如果病情较轻是可以治好的,但是如果发现的时候已经出现急性肾衰竭等症状,被治好的概率很低。
霍乱这是一种传染病,这种病的传播速度非常的快,对身体的伤害特别大,得了这种病之后是会出现严重的上吐下泻。这种病是可以治好的,目前我国已经攻克了重病。
预防就要控制传染源。一旦发现疑似霍乱的症状,要立马到医院进行治疗,并且医院立马对这名患者进行隔离,同时也应当向当地的卫健委报告相关情况。武汉大学发现霍乱病例后,立马将学生转移到医院进行隔离治疗,并且对可能与学生有接触的宿舍楼学生也进行了肛拭子检测,所以没有造成霍乱的扩散。
禽霍乱又名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鸡、鸭、鹅、野禽与野鸟都可以感染。
禽霍乱在我国各地区都有发生,南方各省常年流行,北方各省则多呈季节性流行,原因是由于外界条件变化而引起。有的地区以春、秋两季发病较多,有的以夏末、秋、冬发病较多。病禽和带菌的家禽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被污染的垫草、饲料、饮水、用具、设备、场地等可成为本病的传播媒介。狗、飞鸟、甚至人都能成为机械带菌者。昆虫如蝇类、蜱、鸡螨也是传播本病的媒介。
禽霍乱的流行与禽舍不卫生、阴雨潮湿、禽群拥挤、气候急剧变化(寒冷或闷热)等不良因素有关。在长途运输中,通风不良,家禽的抵抗力降低,往往造成本病的暴发。禽霍乱的防治措施如下:
(1)依据家禽的生长发育、生理阶段、生产性能、生产条件,合理补饲配合饲料,提供洁净饮水,维持动物健康,提高动物的抵抗力。
(2)为散养家禽提供舒适的洁净的养殖环境,保持禽舍干燥卫生,定期对禽舍、运动场、用具、设备等进行消毒。
(3)用禽霍乱死菌苗或弱毒菌苗免疫接种家禽,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禽霍乱有多种血清型(类型)。在接种某种菌苗之后,难免还会发生禽霍乱。所以在本病严重发生的地区,在进行免疫接种的同时,应加强卫生消毒、药物防治等综合性防疫措施。
(4)用链霉素、土霉素、磺胺嘧啶等磺胺类药物及抗血清等治疗禽霍乱,可获得较好的疗效。抗血清的注射量为每只~毫升。
提起鸡病的防治,是很多养鸡业者最为关心的问题,鸡病防治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经济损失的大小。鸡病中的霍乱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多元化的,复杂性的疾病,那么鸡的霍乱病究竟是怎样形成和预防的呢?
一.鸡霍乱病的主要的特征
这种疾病是由一种叫多杀性细菌引起的疾病,有非常强的疾病感染效果,而且传播的速度也非常快,一旦感染此病,鸡体内的各个组成部分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主要以坏死点最为突出。
二.鸡霍乱病的特点
此种疾病是多发性的,没有特定的季节性,任何时候都可以发生,各种不同日龄的鸡均可感染。但最为突出的是成年鸡比雏鸡更加容易感染,特别是差不多产蛋的母鸡最容易感染的目标。它主要发病的原因是因为饮水不充足或者是断水,经常断饲料喂食或者是饲料转变的时间段,受各种不正常的天气影响等使鸡的抵抗能力突然降低而诱发鸡霍乱疾病,严重的会出现马上死亡,死亡率可达到百分之四十左右,程度稍轻微的,会出现时常有无状态,死亡率也不是很高。此疾病的细菌主要经过消化途径和呼吸途径感染,也可以是从皮肤伤口处接触直接感染,还可以经一些吸血的昆虫来感染,鸡场常见的就是蚊子,蚂蚁导尿管,很多疾病都是昆虫的叮咬直接性感染。
三.鸡霍乱病的主要表现
鸡群一旦感染霍乱疾病,主要表现有两种情况,慢性的和急性的,这两种都可以直接给鸡群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阻碍鸡群的健康生长。
1.慢性:主要表现在鸡感染的后期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症状,前期基本上看不出异常的症状,因为少数发生在雏鸡,多数发生在成年鸡,成年鸡的抵抗能力相对比较强。但是没有得到及时的防治,随着疾病在体内的时间加长,会逐步削弱了鸡的抵抗能力,使鸡的内部组织受损,造成不正常运作,表现有精神不振,食欲下降,体重不断下降,拉稀粪,关节部位变大。如果是蛋鸡感染此疾病,产蛋会明显减少或者是停止。
2.急性:是由于细菌入侵比较强或多,突变的因素变大,使得疾病在鸡体内不受控制,发展迅速,造成鸡的体温身高,食欲明显下降,口和鼻子上的糊状物增多,跟慢性呼吸疾病差不多症状,引起呼吸上的困难,严重的会有使劲摇头刻意要甩出黏稠液体。产蛋母鸡一旦感染较重的疾病,会是体内蛋产不出或者堵塞在里面,一般在三天左右时间就会死亡。在鸡体内部会表现出出血或者是出血点,部分的组织会明显变大,出现不同程度坏死点。产蛋鸡体内的鸡蛋会出现破裂,造成堵塞,相当快死亡。
四.鸡霍乱病的诊断方法
鸡霍乱病会引起鸡各种不适症状,损害体内组织正常运作,造成各种不同程度的功能絮乱,表现出十分复杂多样化。它与很多鸡病中的疾病表现出很多相似的地方,如:与鸡的慢性呼吸道症状相似的地方,在鼻和口部分出现的糊状物。与鸡的球虫病。鸡的蛔虫病以及很肠道疾病相似的地方,出现的拉稀水,拉稀水粪便,食欲下降,身体极度消瘦等。与鸡的鸡白痢,鸡伤寒,鸡副伤寒相似的地方,出现肠道方面的不适症状。与鸡的慢性呼吸道,鸡的支气和喉气方面的症状相似的地方,出现呼吸困难,怪异叫声,眼睛失明等各种表现。
五:鸡霍乱病的防治措施
1.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或者是经验丰富者的建议下,进行各种的防与治措施,为了加强效果和防止用药后疾病的反弹,个人建议在用药后,鸡群表现出明显的死亡率数量减少或者是停止时,不要马上断药,应该采取再使用三到四天的时间,这样才能有效阻止疾病的反复发作,有效根除病源。
2.可选择一些药草熬水鸡给服用,如:可以割一些鬼针草加南非树叶熬水来喂鸡,这两种草一般在农村都是比较常见的,连续服用三至五天,效果很好。还有就是割一些金银花和芭蕉芋熬水喂鸡,这个效果也是很好的,这些药草的功效在网上也是可以查找出来的,它们都是有共同的特点,清热解毒。再者就是,如果当地有种榕树的话,割榕树须熬水给鸡喂食,也是有相当特效效果的。在经常养鸡的场地可以种一些南非叶,金银花等,这些都可以长期混料给鸡喂食和混水给鸡饮用。
3.切断鸡霍乱病的传播途径,饲养的鸡群密度不要过大,防止健康鸡群与病鸡群的直接性过强,也可以通过分拣,隔离的办法。对病鸡的粪便污染过的日常用具,如:料槽,饮水器,水桶等要严格消毒。诱发霍乱病的环境卫生方面也要做好,如:鸡舍通风不良,病鸡常走过的地方,水源的卫生等。病鸡当中属于严重的,时间比较长久的,这些鸡应该适当的淘汰处理,不能有丝毫犹豫,做好无污染化安全处理。做好了这些预防措施,才能有效地切断霍乱病的传播途径,减少疾病的互相感染,防止鸡群疾病重复产生。
4.在选购鸡苗进场养殖时,首先要对孵化场地进行综合性方面的了解,要尽量做到没有本病鸡苗入场养殖,不能单只会买,其他不闻不问,这样养殖场地永远都会有病体的存在。饲养的雏鸡不能与鸡群参合一起,要分舍养殖,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鸡的抵抗能力。
5.天气的突变是诱发鸡的霍乱病很大的直接关系,这个是最多人忽视的,天气的突变也是诱发其他疾病的重要因素。在三十天以下的雏鸡,要做好保温工作,尽量把温度控制在二十八度到三十二度之间,雏鸡生长时间段不能出现温度只差而诱发疾病的产生,雏鸡的抵抗力比较差,一点诱发此病,后期的鸡群健康将受到很大的影响,最为突出的表现就是鸡群的大小不整齐,在出栏时不能做到全进全出。不管是哪种日龄的鸡都要注意天气的变化,让鸡不受天气温度,刮风下雨的影响,而诱发疾病的产生。
先把健康的注射疫苗,、出现疫情后,立即将鸡场封锁,并用10%新鲜石灰乳或消毒剂稀释对鸡舍和周围环境以及用具进行消毒。将病鸡分开隔离,对未出现症状的鸡只紧急注射禽出败抗血清。 2、对出现症状的病鸡,根据鸡只大小,每只肌肉注射青霉素2-5万IU,每天2次。另将磺胺二甲基嘧啶拌在饲料内饲喂,连用3-4天。 3、中药“三黄汤”加减治疗。黄连150克,黄苓200克,大黄80克,龙胆草200克,板兰根200克,银花叶250克,穿心连250克,加水5500毫升,慢火煎至350毫升后作10倍稀释,给全部鸡只作1天饮用,连用4天。 4、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对本病也有良好的疗效,用药后死亡率降低,剂量为: 青霉素:成年鸡/只,肌注2~5万IU,每天2~3次,连用2天。 链霉素:成鸡/只,肌注,每天2次,连用2天。 土霉素:40mg/kg体重,肌注或口服,每天2~3次。一般用药一次即显著好转,连续使用1~2天即可治愈。 大群防治时,可按土霉素~1%的比例混在饲料里或饮水里,连用数天即有显著疗效。 5、病鸡和它的排泄物是本病的传染源,因此发现病鸡必须及时剔除,其排泄物和病死的鸡只要深埋处理。凡是病鸡传染的饲料、水源、用具及场地必须用消毒剂进行消毒
通常情况下,霍乱俗称二号传染病、触恶,早期被译为虎烈拉。具体情况分析如下:霍乱一般是指摄入的食物或水源等受到了霍乱弧菌感染,从而引起的急性、腹泻性传染性疾病,俗称二号传染病,而在中医上还被俗称为触恶。霍乱发病急、传播快,并且波及面广,容易出现大流行的现象,主要传染源为霍乱患者和带菌者,其吐泻物中往往存在大量的霍乱弧菌,是造成疾病的传播主要因素。在感染后,患者可能会在数小时内出现腹泻、脱水的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循环衰竭,甚至容易出现死亡的情况,是比较危险的。霍乱患者通常需要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严格的隔离,并且还需要及时采取治疗,通常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环丙沙星缓释片、盐酸多西环素片、诺氟沙星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是可以痊愈的。
做人要低调,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
霍乱是感受时行疫疠之邪而发病急骤,病变在顷刻之间挥霍撩乱的疾病。多见于夏秋雨湿较盛的季节。以发热、剧烈腹痛、频繁呕吐、水样泄泻等证候表现为重要特点。西医的霍乱、副霍乱、急性胃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可参考本病辨证治疗。 1、本病多发于夏秋季节,起病急骤,来势凶猛。 2、临床表现以发热、暴吐下利、腹痛如绞为特征。 3、多有暴饮暴食、不洁饮食病史,或周围有类似同样病例的发生。 本病多因饮食不慎而感受时行疫疠之邪,损伤脾胃,而致*浊疫毒阻遏中焦,气机逆乱,升降失司,清浊相混,乱于胃肠。 若气机逆乱,开合失司,阳气内郁,而见汗出肢冷,是为寒证;若出现身热、躁扰,小便黄赤,舌苔黄腻,又为热证。气机窒塞,上下不通,则呕吐剧烈,泄泻频频。吐泻伤津,筋脉失养,可见转筋挛缩、四肢抽搐。津伤气泄,甚者导致亡阴亡阳,病情危重。 霍乱总的治疗原则为芳香泄浊、化湿和中。结合不同证候表现,可分别兼以温化寒湿、清热化湿、辟*解毒、养阴救逆、回阳固脱等。 湿热证[证见]发热较重,骤然暴吐暴泻,吐物酸腐热臭,泻下如米泔水,热臭难闻,腹中绞痛,甚则转筋拘挛,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 [治法]清热化湿、辟*泄浊。 [方药]1、主方:蚕矢汤(王孟英《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加减处方:黄连10克,黄芩12克,栀子12克,大豆黄卷12克,薏苡仁25克,法半夏9克,通草8克,蚕砂10克,木瓜12克,吴茱萸6克,甘草6克。 水煎服,每日2剂。 若脘痞、干呕较甚者,加竹茹10克、川朴10克、白豆蔻8克。若手足厥冷、腹痛自汗、口渴、唇甲青紫、小便黄赤、六脉俱伏者,是为热盛厥深,可加石膏30克、竹叶12克、天花粉15克。 2、中成药(1)玉枢丹,每次服~克,每日3次。 (2)行军散,每次服~克,每日3次。 3、单方验方:王氏连朴饮加减(钟喜熙《传染病中西医结合诊治手册》) 处方:川黄连9克,厚朴9克,石菖蒲9克,法半夏10克,淡豆豉10克,山栀10克,火炭母15克,救必应25克,穿心莲15克,佩兰10克,芦根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剂。 寒湿证[证见]恶寒发热,骤发吐泻交作,吐出物如米泔水,泻下清稀如水,腹部冷痛,喜按喜温,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头身疼痛,胸脘痞闷,四肢厥冷。医学教育网整理舌淡红,苔白浊腻,脉濡缓。 [治法]芳香化浊,温中散寒。 [方药]1、主方:藿香正气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处方:苏叶9克,藿香10克,白芷9克,桔梗6克,法半夏10克,陈皮6克,厚朴9克,大腹皮10克,白术10克,茯苓20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2剂。 若兼见心烦、口渴、苔黄者,加黄连9克、竹茹10克、干姜6克。 呕吐频频、脉沉伏者,加吴茱萸6克、肉桂8克、丁香6克。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者,加熟附子12克、干姜9克。若吐利甚、手足厥逆、转筋拘急者,加吴茱萸6克、木瓜9克、熟附子12克。 2、中成药(1)藿香正气丸,每次温开水送服1~2支,每日3次。 (2)十香丸,每次服6克,每日2~3次。 (3)理中丸,每次温开水送服1丸,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纯阳正气丸加减(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 处方:陈皮9克,丁香6克,茯苓15克,苍术8克,白术10克,藿香10克,姜半夏9克,肉桂6克,青木香6克,花椒叶6克,吴茱萸6克,甘草5克。医学教育网整理水煎服,每日2剂。 毒*证[证见]发热,卒然腹中绞痛,痛甚如刀割,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烦躁闷乱,甚则面色青惨,昏愦如迷,四肢逆冷,头汗如雨。 舌淡苔白,脉象沉伏。 [治法]辟*解毒,利气宣阳。 [方药]1、主方:玉枢丹(王《是斋百一选方》)加减处方:山慈菇12克,续随子10克,大戟8克,白芷10克,五倍子10克,雄黄8克,紫苏12克,石菖蒲12克,郁金10克,草果8克。水煎服,每日2剂。 若邪气过盛,可先用烧盐方医学教育网整理(单用烧盐热水调饮,以手指探吐)探吐,一经吐水,则烦闷可减,诸窍宣畅,再服汤药。若腹胀而欲泻不出者,可加厚朴10克、大黄8克(后下)、枳实8克。 2、中成药苏合香丸,每次3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3次。 3、单方验方:瓜蒂散(上海中医学院《中医内科学》) 处方:瓜蒂、赤小豆各等份,共研为末,每次服3克,用豆豉煮汤送服。用于毒*证,得快吐乃止。初起邪在胃脘,欲吐而吐不出者,用此法以导邪上越,得吐则烦闷燥乱可止,诸窍宣畅。 伤阴证[证见]吐泻频作不止,吐泻如米泔水样,神疲乏力,目眶陷,皮肤皱瘪,声嘶,心烦,口渴引饮,呼吸短促,尿少或尿闭。舌干红无苔,脉细数。 其他疗法[治法]益气养阴,生津救逆。 [方药] 1、主方:生脉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加味处方:西洋参15克,麦冬20克,五味子10克,干地黄30克,玄参18克,白芍15克,竹茹12克,法半夏12克,芦根20克,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2剂。 若口渴甚者,加乌梅10克、天花粉30克。声嘶难言、气促者,加竹沥水30毫升、鹅管石9克、诃子9克。手足蠕动、时时欲脱者,加龙骨25克、鳖甲15克、龟板15克。 2、中成药生脉注射液或参麦注射液,每次20~30毫升加入5%葡萄糖生理盐水50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 3、单方验方:大定风珠加减(沈庆法《中医外感热病学》) 处方:白芍15克,阿胶8克(烊化),生龟板15克,生地黄18克,火麻仁10克,五味子10克,生牡蛎18克,麦冬15克,生鳖甲18克,西洋参12克,炙甘草8克。水煎服,每日1~2剂。 亡阳证[证见]吐泻过剧,四肢厥冷,汗出身凉,气息微弱,语声低怯,恶寒倦卧,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微。 [治法]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方药] 1、主方:回阳救急汤(陶华《伤寒六书》)加减处方:熟附子10克,干姜9克,肉桂5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茯苓25克,陈皮10克,法半夏9克,五味子8克,白芷10克,炙甘草10克。 水煎服。 若下利不止、面赤、干呕而烦躁、脉伏者,加葱白10克、童便50毫升、猪胆汁8~10亳升。腹痛甚者,加白芍20克。大汗不止者,加山茱萸15克。呕吐剧烈者,加生姜9克、紫苏梗10克。 2、中成药参附注射液,10~20毫升加入10%葡萄糖液250毫升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 3、单方验方:通脉四逆汤合参附汤加减(沈庆法《中医外感热病学》) 处方:红参12克,熟附子10克,干姜9克,葱白10克,童便50毫升(冲),猪胆汁5毫升(冲),白芍15克,生姜6克,吴茱萸9克。水煎服,每日2剂。 1、刮痧治疗于患者肩颈、脊背、胸前、胁肋等处,医学教育网整理用光滑的瓷匙蘸菜油(或万花油)自上而下刮之,以局部皮肤出现红紫色为度。有助于宣通经络,祛邪外出,减轻霍乱症状。 2、救治转筋法用白酒200毫升,加樟脑15克,摇匀,涂抹于转筋拘挛之硬处,然后用力摩擦,具有缓急止痛作用。
请问写骄傲自大行吗?
一篇高质量的教科研论文,必须具有下列特征: 1、立论客观,具有独创性: 文章的基本观点必须来自具体材料的分析和研究中,所提出的问题在本专业学科领域内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或实际意义,并通过独立研究,提出了自己一定的认知和看法。 2、论据翔实,富有确证性: 论文能够做到旁征博引,多方佐证,所用论据自己持何看法,有主证和旁证。论文中所用的材料应做到言必有据,准确可靠,精确无误。 3、论证严密,富有逻辑性: 作者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全篇论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判断与推理言之有序,天衣无缝。 4、体式明确,标注规范: 论文必须以论点的形成构成全文的结构格局,以多方论证的内容组成文章丰满的整体,以较深的理论分析辉映全篇。此外,论文的整体结构和标注要求规范得体。 5、语言准确、表达简明: 论文最基本的要求是读者能看懂。因此,要求文章想的清,说的明,想的深,说的透,做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
总的来说,瘟疫[1]是由于一些强烈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一般是自然灾害后,环境卫生不好引起的。先秦时期 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温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由于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现存最早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也有记载。如《素问·刺法论》指出:“五疫之至,皆向染易,无问大小,病状相似……,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素问·本能病》篇:“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民病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指出温疫具有传染性、流行性、临床表现相似、发病与气候有关等特点,并认为只要“正气存内”,就能“避其毒气”。东汉时期东汉时期的张仲景在其著作《伤寒杂病论》的序言中说“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公元196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文中的“伤寒”,除了指外感热病外,还包括了当时的烈性传染病,可见当时温疫流行之猖獗。三国曹植《说疫气》记载“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疠气流行,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或以为:疫者,鬼神所作。夫罹此者,悉被褐茹藿之子,荆室蓬户之人耳!若夫殿处鼎食之家,重貂累蓐之门,若是者鲜焉。此乃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是故生疫,而愚民悬符厌之,亦可笑也。”描绘了当疫病流行的惨状,并明确指出:“疠气流行”,并非“鬼神所作”,而是“阴阳失位,寒暑错时”所致。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在《七哀诗》中也记载:“……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路有饥妇人,抱子弃草间。顾闻号泣声,挥涕独不还。‘未知身死处,何能两相完?’驱马弃之去,不忍听此言。……”是当时凄凉情景的真实写照。据史料记载,从汉桓帝刘志,至汉献帝刘协的七十余年中,记载有疫病流行17次。疫情连年,民不聊生,即使是士大夫们也未能幸免。如文学史上著名的“建安七子”中的徐干、陈琳、应玚、刘桢也一时俱逝。其惨状可见一斑。晋朝晋朝葛洪《肘后备急方》对温疫也有论述,认为“伤寒、时行、温疫,三名同一种。……其年岁中有疠气兼挟鬼毒相注,名为温病。”并立“治瘴气疫疠温毒诸方”一章,记载了辟瘟疫药干散、老君神明白散、度瘴散、辟温病散等治疗、预防温疫的方剂。隋朝隋朝巢元方《诸病源候论·疫疠病诸候》认为疫疠病“其病与时气、温、热等病相类,皆有一岁之内,节气不和,寒暑乖候,或有暴风疾雨,雾露不散,则民多疾疫。病无长少,率皆相似,如有鬼厉之气,故云疫疠病。”并认为岭南地区的青草瘴、黄芒瘴等瘴气也属疫疠病范围。并进一步指出:“此病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则病气转相染易,乃至灭门,延及外人,故须预服药及为法术以防之。”唐朝唐朝孙思邈《千金要方·卷九·伤寒》立“辟温”一章,记载治疗温疫的方剂。出于唐朝王冰以后的《素问》遗篇,认为温疫与五运六气变化异常有一定的关系,故有金疫、木疫、水疫、火疫、土疫“五疫”及“五疠”之称。说明古人已经意识到温疫的致病原因不同于一般的六淫外邪,而是一种疫毒之气。宋代宋代医家张从正《儒门事亲·卷一·立诸时气解利禁忌式三》:指出“又如正二三月,人气在上,瘟疫大作,必先头痛或骨节疼,与伤寒、时气、冒暑、风湿及中酒之人其状皆相类。慎勿便用巴豆大毒之药治之。……夫瘟疫在表不可下,况巴豆之丸乎。”对瘟疫的临床表现、治疗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元朝元朝医家朱丹溪《丹溪心法·卷一·温疫五》:“瘟疫众一般病者是,又谓天行时疫。治有三法:宜补,宜散,宜降。”总结了温疫的治疗方法。明朝明朝医家吴又可目睹当时疫病流行的惨状,在前人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温疫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探讨。其所著的《温疫论》是我国论述温疫的专著,对温疫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指出温疫的致病因子是“异气”,又称“疫气”、“疠气”“戾气”等,是对温疫病因的创见。吴氏认为戾气是物质性的,可采用药物制服。虽然戾气“无形可求,无象可见,况无声复无臭,何能得睹得闻”,但它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又进一步指出“物之可以制气者药物也。”戾气是通过口鼻侵犯体内的。认为“邪从口鼻而入”,又感染戾气的方式,“有天受,有传染,所感虽殊,其病则一”。而人体感受戾气之后,是否致病则决定于戾气的量、毒力与人体的抵抗力。指出“其感之深者,中而即发,感之浅者,而不胜正,未能顿发”;“其年气来之厉,不论强弱,正气稍衰者,触之即病”;“本气充满,邪不易入,本气适逢亏欠,呼吸之间,外邪因而乘之”。戾气引起的疫病,有大流行性与散发性的不同表现。而戾气致病又有地区性与时间性的不同情况。此外,由于戾气的种类不同,所引起的疾病也不同,侵犯的脏器部位也不一。认为“……为病种种,是知气之不一也”。并且还指出人类的疫病和禽兽的瘟疫是由不同的戾气所引起的。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还创制了不少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疫方剂。《温疫论》是我国医学文献中论述急性传染病的一部划时代著作,至今仍可用来指导临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清朝清朝余师愚,著有《疫疹一得》。其在吴又可《温疫论》的基础上,认为疫疹的病因是疠气,指出“一人得病,传染一家,轻者十生八九,重者十存一二,合境之内,大率如斯。”并根据暑热疫的病证特点,创立“清瘟败毒饮”一方,以重用石膏为主,为温疫病的辨证论治开拓了新的境地。综上所述,中医药学在与温疫长期的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一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与临床治疗方法。应该充分发挥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作用。[2]编辑本段巨大危害2000年八国集团领导人(G8)将在日本冲绳举行年度会议。鉴于包括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等在内的传染病已成为人类头号杀手,其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难以数计,如何遏止全球瘟疫的蔓延将首次正式列入此次会议的议题。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言人格里高利-哈特尔表示,“此举标志着人类在与传染病的斗争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如果不采取措施,这三种传染病很有可能彻底摧毁人类经济和社会结构。相反,如果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能共同为此做出贡献,事情将会有根本性的改变。”据了解,目前全世界共有35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其中70%的人生活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区,该地区迄令为止已有1100万人死于艾滋病。三分之一的艾滋病患者最后都死于肺结核,后者每年夺去200万人的生命,同时又有800万人感染,几乎全部集中在发展中国家。疟疾只需借助蚊子叮咬就可以传染,在非洲,它每年要夺取100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在发展中国家,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疫这三种传染病使各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其中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过去35年中,仅疟疫一种传染病就使国内生产总值损失了三分之一。法国总统希拉克在一次重大艾滋病会议上曾表示,他将在八国集团领导人会议上敦促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支持改善发展中国家的医疗水平。从以往的情况来看,八国集团所做的允诺往往最终不能兑现。例如,1999年,八国集团曾宣布将为世界上最贫穷国家削减1000亿美元的债务,但迄令为止,还没有哪个国家采取具体行动。有鉴于此,积极呼吁向贫穷国家提供廉价药品的世界慈善医疗卫生阵线(MSF)警告说,八国集团必须用实际行动来实现所许下的诺言。MSF女发言人萨曼莎-波尔顿说,“八国集团应该提供资金,帮助发展中国家生产一些普通药品,如治疗艾滋病的抗逆转录酶病毒药品,以使这些国家摆脱对国外大医药公司的依赖。”此外,鼓励、支持公共研究机构的研究工作也非常重要,研制新药品不应该象商品一样为某个跨国大公司所垄断。肺结核的治疗就是一个突出例子。目前仅有的一种疫苗还是在1923年发现的,此后,几乎没有人再去研究新的更为有效的药品。而这种名为TB的疫苗经过30多年的运用之后,不仅价钱昂贵,而且药力也在逐渐下降。波尔顿说,“肺结核是穷人的疾病。如果感染了肺结核,你必需呆在医院里几个月,无法工作,而这对许多人来说是根本负担不起的。”编辑本段第一次流行瘟疫[3]自2400多年前至19世纪中后期雅典瘟疫2400多年以前的一场疾病几乎摧毁了整个雅典。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雅典的市民们生活在噩梦之中,身边强壮健康的年轻人会突然发高烧,咽喉和舌头充血并发出异常恶臭的气味。 不幸的患者打喷嚏,声音嘶哑,因强烈的咳嗽而胸部疼痛。一位医生发现用火可以防疫,从而挽救了雅典。流感早在公元前412年的古希腊时期,希波克拉底就已经记述了类似流感的疾病。到了19世纪,德国医学地理学家Hirsch详细列表记述了自公元1173年以来的历次类似流感的流行病爆发情况。明显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第一次流行病发生在1510年的英国。后来在1580年、1675年和1733年也曾出现过流行性感冒引起大规模流行病的情况。而对流感大流行最早的详尽描述是在1580年,自此以后,文献中共记载了31次流感大流行。其中,1742年至1743年由流行性感冒引起的流行病曾涉及90%的东欧人,1889年至1894年席卷西欧的“俄罗斯流感”,发病范围广泛,死亡率很高,造成严重影响。鼠疫历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发生于公元6世纪,起源于中东,流行中心在近东地中海沿岸。公元542年经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陆海商路传至北非、欧洲,几乎殃及当时所有著名国家。这次流行疫情持续了五六十年,极流行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一亿人,这次大流行导致了东罗马帝国的衰落。第二次大流行发生于公元14世纪,其起源众口不一。此次流行此起彼伏持续近300年,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欧洲为甚。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达2000人,一个月后竟达8000人。直到几个月后一场大火(史称“伦敦大火灾”),烧毁了伦敦的大部分建筑,老鼠也销声匿迹,鼠疫流行随之平息。这次鼠疫大流行就是历史上称为“黑死病”的那一次。狂犬病狂犬病毒的面貌清晰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仅仅百余年的历史,但明确的病毒致病的记载早在400多年前就有了。早在1566年,疯狗咬人致病的案例已经被记录下来,但直到1885年,人们还不知道狂犬病到底是由什么引起的。在细菌学说占统治地位的年代,法国著名科学家巴斯德(Pasteur,1822-1895)的试验,为狂犬病的防治开辟了新的路径。巴斯德从实践中发现,将含有病源的狂犬病延髓提取液多次注射兔子后,再将这些毒性已递减的液体注射于狗,以后狗就能抵抗正常强度的狂犬病毒的感染。编辑本段第二次流行瘟疫(自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结核病据资料介绍,自1882年柯霍发现结核菌以来,迄今因结核病死亡人数已达2亿。而今日重提防治结核病,是因为最新资料表明,全世界结核病人死亡人数已由1990年的250万增至2000年的350万。75%的结核病死亡发生在最具生产力的年龄组(15至45岁),全球已有20亿人受到结核病感染,每年感染率为1%,即每年有约6500万人受到结核病感染。第三次鼠疫第三次鼠疫大流行始于19世纪末(1894年),它是突然爆发的,至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总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60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此次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目前,鼠疫在北美、欧洲等地几乎已经绝迹。但在亚洲、非洲的一些地区,人鼠共患状况还时有出现。流感1918年,一场致命的流感席卷全球,造成了2000万至5000万人死亡。尽管这场流感在美国被称为“西班牙女士”,但是它似乎首先起源于美国,有可能是从猪身上传播的。在那一年,近1/4的美国人得了流感,导致50多万人死亡,几乎一半的死者是健康的年轻人。平时流行的流感虽然没有这么致命,但是平均每年在美国也导致11万多人住院,万人死亡。作为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病,流感没有特效药可治,可以注射流感疫苗预防,有效率为70%至90%。由于流感病毒极其容易发生变异,每年流行的流感病毒类型不一样,因此必须每年注射疫苗才能发挥作用。天花天花原来只在“旧世界”(亚洲、欧洲和非洲)流行,在17和18世纪,它是西方最严重的传染病,但是在历史上的影响却比不上鼠疫,这可能是因为其受害者以儿童为主(约1/10的儿童因天花夭折),活下来的成年人大多已有免疫力能力。天花是感染天花病毒引起的,无药可治,世界卫生组织在1980年5月28日宣布人类消灭了天花。天花消灭后,人们对如何处置天花病毒展开了唇枪舌剑的争论。1990年,第22届世卫大会作出决定,将世界上仅有的天花病毒储存于俄罗斯的科尔索沃国家病毒和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还有美国的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 销毁天花病毒的最后期限仍没有明确。编辑本段第三次流行瘟疫(20世纪中期至21世纪初)流感世界上又出现过三次以上流感大流行,即:1957年开始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2N2)所致的“亚洲流感”、1968年出现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3N2)所致的“香港流感”以及1977年发生的由甲型流感病毒(H1N1)所致的“俄罗斯流感”。在1957年“亚洲流感”及1968年“香港流感”爆发流行期间,各年龄组均易感染,死亡率升高,65岁以上老年人尤为显著。在具有高危因素(如心肺疾病)的人群中也出现了较高的死亡率,这两次流感均波及世界多个地区。据美国公布的统计数字,在1957年“亚洲流感”流行期间,美国共有7万人因此死亡。而在1968年“香港流感”流行期间,共有万人在美国因感染致死。1977年11月至1978年1月在苏联“俄罗斯流感”流行。1978年1月,“俄罗斯流感”开始在美国在校学生及征募的新兵中爆发流行。至1978年冬,其他许多国家也纷纷出现感染流行。登革热登革热是一种由伊蚊传播登革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登革一词源于西班牙语,意为装腔作势,乃为描写登革热患者由于关节、肌肉疼痛,行走步态好像装腔作势的样子。登革热是一种古老的疾病,20世纪登革热在世界范围内发生过多次大流行,患病人数多达数百万之多。1998年时,登革热已成为仅次于疟疾的最重要的热带传染病。在东南亚地区呈地方性流行趋势,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及华南各省也发生过不同程度的流行。西尼罗河病毒2002年的夏季,“西尼罗河”病毒在美国再次爆发,从1999年到2002年四年间,这种由蚊子传播的疾病,夺去了几十人的生命,100多人受到感染。西尼罗河病毒是在1937年从乌干达西尼罗河区的一位妇女身上分离出来的,近年出现在欧洲和北美的温带区域。专家认为,每200个感染“西尼罗河”病毒的人中只有1个可能引发致命疾病,但对老人和慢性病患者等免疫系统较为脆弱的人,感染可能引发脑炎直至死亡。艾滋病艾滋病是“后天免疫缺损综合征”(AIDS)的英文简称。艾滋病病毒终生传染,它破坏人的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抵抗各种疾病的能力。1981年6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首先报道了5例这样的病例,他们都是同性恋者,随后,在美国和其他国家都陆续发现了类似症状的病人,后在全世界大规模传播开来。埃博拉病毒2000年10月14日在乌北部的古卢地区突发埃博拉病,目前有51人被感染,其中31人已经死亡。埃博拉病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乌干达出现。这种病由埃博拉病毒通过身体接触传染。感染病毒的人出现高烧,肌肉剧烈疼痛,鼻腔、口腔和肛门出血等症状,有可能在24小时内死亡。据报道,乌干达的邻国苏丹和刚果(金)曾先后在70年代和1995年流行过埃博拉病,不少人因此被夺去了生命。[4]编辑本段人类历史上十大传染病死亡事件1 像羊群一样地死亡着雅典大瘟疫2 多种瘟疫集体爆发安东尼瘟疫3 世界第一次大规模鼠疫查士丁尼瘟疫4 肆虐三百年,死亡近两亿欧洲黑死病5 史上最大的种族杀——灭绝印第安人的天花6 肆虐两个世纪的黄热病7 无法估量的损失霍乱横行的19世纪8 20世纪人类的噩梦西班牙大流感9 战争的帮凶俄国斑疹伤寒10 仍在肆虐的瘟疫疟疾
流行病学与统计 医学统计学: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医学数据收集、表达和分析的一门应用各学科。 医学统计的主要内容: 研究对象:医学数据 统计设计:调查设计和实验设计 统计描述:率、均数 统计推断:对统计指标的差别和关联性进行分析和推断 医学统计资料的类型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 1. 研究设计 2. 收集资料:来源:经常性资料【医疗卫生工作记录(病历、医学检查记录、出生死亡报表等)健康检查记录】;一时性资料【专题调查或实验研究】。要求:完整、正确和及时;足够数量;代表性和可比性 3. 整理资料:原始数据的检查与核对:常规检查;取值范围检错;逻辑检错 数据的分组设计和归纳汇总。4. 分析资料:统计描述;统计推断(区间估计、假设检验) 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 A .实验和调查 B.统计设计 C.收集资料 D.整理资料 E.分析资料 统计工作中,分析资料指的是: A .统计设计 B.收集资料 C.整理资料 D.统计描述 E.统计推断 总体:根据研究目的而确定的同质观察单位的全体。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部分观察单位变量值的集合。 参数:指总体指标。如总体均数μ,总体标准差σ,总体率π。 统计量:指样本指标。如样本均数 ,样本标准差S ,样本率p 。 误差:指实际值与真实值之差。分为随机误差(随机测量误差和抽样误差)、非随机误差(主要是系统误差) 概率是对总体而言。是某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数值,常用符号P 表示。取值范围0~1。 在统计学中,误差的种类有 A .标准误差 B.计算误差 C .系统误差√ D .随机测量误差√ E .抽样误差√ 统计学上的误差主要有 A. 系统误差 B.标准误差 C.随机测量误差 D.抽样误差 E.计算错误误差 算术均数: 简称均数,用于描述对称分布或近似正态分布的资料。 描述正态分布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A. 百分位数 B.中位数 C.算术均数 D.几何均数 描述正态分布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是 A. 中位数 B.几何均数 C.算术平均数 D.标准差 有9名健康成人的空腹胆固醇测定值(mmol/L)为,,,,,,,,。求算术均数。 有7份血清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2, 1:4, 1:8, 1:16, 1:32, 1:64, 1:128,求平均抗体效价。 n 5. 61+3. 96+3. 67+4. 99+4. 24+5. 06+5. 20+4. 79+5. 93= 9 43. 45= 9 =4. 83(m m ol /L ) X = G =lg -1( 血清抗体平均效价为1:16 注意:变量值中不能有0;不能同时出现负数和正数;若全为负数,计算时先把符号去掉计算 中位数(median, M):可用于任何分布的计量资料 有7名正常人的血压(舒张压)测定值(mmHg )为:72,75,76,77,81,82,86,87求中位数。 M =(77+81)/2=79 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定量变量,位次居中的指标是 A .算术均数 B.几何均数 C.中位数 D.百分位数 描述离散趋势的指标是 A. 标准差 B.中位数 C. 几何均数 D.算术均数 n lg 2+lg 4+lg 8+lg 16+lg 32+lg 64+lg 128 =lg -1() 7 =lg -1(1. 204) =16 lg X ) 方差(variance )与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表示数据的平均离散情况,常用于描述服从正态分布的资料的离散程度。 某地20岁男子160人 某地不同年龄女童身高(cm )的变异程度 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与要求:标题、标目、线条、数字4部分组成。表中数字区不插入文字,不列备注项。必须说明者表“*”号等,在表下方说明。 统计表的基本结构为 A .标题、横标目、纵标目、线条 B.标题、横标目、纵标目、数字 C .标题、横标目、纵标目、备注 D.标题、标目、线条、数字 统计表的基本构成有 A .标题 B.横标目 C.纵标目 D .线条 E.数字 统计表内不列的项是 A. 标目 B. 线条 C.数字 D.备注 制图的基本要求 (1)根据资料的性质和分析目的,选择合适的图形。 (2)基本结构:标题、标目、刻度、图例4部分组成。 标题:一般放在图的下方,左侧加图号 标目:分为横标目和纵标目,分别表示横轴和纵轴数字刻度的意义 刻度: 图例:说明统计图中各种图形锁代表的事物。放在右上角或下方中间 比较两家医院15年床位数的增加速度,可选用的统计图是 A .构成图 B .直条图 C .线图 D .直方图 某医院拟表示一年中各月病床使用率的变化趋势,应选用的统计图是 A .普通线图 B .直条图 C .散点图 D .直方图 比较某地2001年和2011年结核、心脏病和肿瘤的死亡率,可选择的统计图是 A. 单式条图 B.复式条图 C.普通线图 D.半对数线图 分析某医院1998年住院病人5种疾病构成比可选用的统计图是 A. 单式直条图 B. 复式直条图 C.圆图 D. 线图 分析某医院1998年和2008年住院病人5种疾病构成比可选用的统计图是 A .单式直条图 B.复式直条图 C.百分比条图 D.统计地图 观察某地十年肺结核患病率的变化趋势,可选择的统计图是 A. 条图 B.圆图 C.线图 D.直方图 比较某地2001年和2011年结核、心脏病和肿瘤的死亡率,可选择的统计图是 A. 单式条图 B.复式条图 C.普通线图 D.半对数线图 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1. 建立假设检验,确定检验水准 (1)根据统计推断目的提出对总体特征的假设 无效假设,或称为零假设,记作H0,即假设差异是由于抽样误差所致,总体参数相同 备择假设,记作H1,即差别不是由于抽样误差所致,总体参数不同 (2)确定检验水准亦称显著性水准,用α表示 2. 选定检验方法,计算检验统计量(卡方、t 值、F 值) 3. 确定P 值,做出统计推断结论 注意:假设检验是针对总体而言的 假设检验的注意事项 1.. 检验方法的正确选择 定量资料 两个独立样本均数比较:t 检验 多个独立样本均数比较:方差分析 配对设计:配对t 检验 随机区组资料:随机区组设计方差分析 2. 结果的解释: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与有无实际意义的关系 I 型错误(第一类错误):指拒绝了实际上是成立的H0。用α表示。 II 型错误(第二类错误):指不拒绝实际上是不成立的H0。用β表示。 1. 流行病学研究的对象是( ) A.病人 B.健康人 C.人群 D.亚健康人 E.亚临床的人 下列哪一项是分析流行病学方法( ) A.横断面研究 B.生态学研究 C.疾病监测 D.病例对照研究 E.社区干预试验 有学者通过调查肺癌病人和非肺癌的人过去的吸烟情况,来研究吸烟和肺癌的关系。这种方法称为: A.现况调查 B.描述性研究 C.筛检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 E.队列研究 有学者对某人群进行了高血压的调查,获得了该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并对不同年龄组的高血压患病情况进行了分析。这种调查研究属于: A.探讨疾病的病因 B.探讨发病机制 C.描述疾病的分布 D.研究疾病自然史 E.疾病筛检 计算患病率的分子是( ) A .观察期间某病的新发病例数 B.观察期间某病的新旧病例数 C .观察期间之后某病的患病人数 D.观察期间某病的暴露人口数 E .观察期间所有人口数 某地区在1个月内进行了糖尿病的普查,可计算当地糖尿病的( ) A .发病率 B.死亡率 C.患病率 D.二代发病率 E.罹患率 下面哪一个公式用于计算发病率(E ) A .(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00% B.(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同期暴露人数)×100% C .(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者人数)×100% D.(受检者中阴性人数/受检者人数)×100% E.(某一时期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数)×100% 一个地区通过首次高血压普查,可计算当地的( ) A .高血压患病率 B.高血压罹患率 C.高血压发病率 D.高血压病死率 E.家庭续发率 某地区1960年度疫情资料统计,狂犬病患者100人全部死亡,此资料可计算 A .粗死亡率 B.死亡专率C .标化死亡率 D.病死率 E.此资料不全难以计算 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优点的是( ) A .资料收集后可在短时间内得到结果 B.特别适用于罕见病的研究 C .一次调查可同时研究一种疾病与多个因素的关系 D.可直接获得发病率资料 E .所需研究对象的数量相对较少 病例对照研究中的调查对象是( ) A .病例组是怀疑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未患该病的人 B .病例组是具有某种暴露的人,对照组是未有该暴露的人 C .病例组是确诊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未患该病的人 D .病例组和对照组均是具有某种暴露的人 E.病例组是确诊患有欲研究疾病的病人,对照组是怀疑患有该病的 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若病例组某危险因素暴露史的比例在统计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则表明( D ) A .该因素与疾病有统计学关联 B.该因素与疾病有因果关联 C .该因素是疾病的病因 D.该因素与疾病无关联 E.该病由该因素引起 下列关于病例对照研究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C ) A .暴露与疾病都是现在的情况 B.能够确证因素与疾病的因果关联 C .由因及果的研究 D.需要随机分组 E.属于观察法 OR 主要应用于( A ) A .现况研究 B.生态学研究 C.现场试验 D.病例对照研究 E. 队列研究 属于病例对照研究缺点的是( E ) A .不能分析疾病与多种因素的关联 B.不能估计RR C.样本含量要求很大 D .容易产生医德问题 E.回忆信息时,易出现错误 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队列研究特点的是( B ) A .由因及果,前瞻性研究 B.属于描述性研究 C.能同时研究一种因素与多种疾病的关系 D .需要设立对照组 E.因果关联的说服力大于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为( C ) A .在一般人群中选取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在患有某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C .在未患该病人群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D.患有某种疾病的人群随机分成的两组 E .一组患有某种疾病者,一组为未患有该种疾病者 在队列研究中,暴露组的疾病发病率与对照组的疾病发病率的差值称为 ( A ) A . AR B. RR C.OR D.PAR E. AR% 队列研究属于( B ) A .相关性研究 B.分析性研究 C.描述性研究 D.理论性研究 E.实验性研究 在队列研究中,估计某因素与某疾病关联强度的指标为( E ) A .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B.暴露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C .人群中危险因素的暴露率 D.OR E. RR 在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的分组原则是按( A ) A .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 B.随机分组 C.是否患病分组 D.人为随意分组 E.领导意图分组 属于实验流行病学特征的是(E ) A .由果及因,回顾性研究 B.属于观察法 C.获得因素与疾病联系强度的指标主要为比值比 D .不能确证因果关联 E.人为施加干预措施 关于临床试验中的对照组,正确的说法为( B ) A .是人群中的非患欲研究疾病者 B.是患欲研究疾病者,但在处理上不同于实验组 C .不具有某种暴露因素的人 D.与患欲研究疾病者同时入院的其它患者 E.所欲研究疾病的轻型患者 多选题: 下列所述中属于抽样调查优点的有( A C D ) A .工作量小 B.工作量大 C.省时间和人力、物力 D.工作易做到细致 E .特别适用于患病率很低的疾病调查 属于队列研究缺点的为( A C D ) A .观察时间长,花费大 B.易出现回忆偏倚 C.不宜用于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 D .设计的要求高,实施复杂 E.不能计算发病率、死亡率等 属于实验流行病学方法的有( A/C ) A .临床试验 B.普查 C.社区试验 D.队列研究 E.个体试验 反映诊断试验可靠性的指标是( E) A .灵敏度 B.特异度 C.约登指数 D.阳性似然比 E.符合率 为提高诊断试验的灵敏度, 对几个独立试验可(B ) A .串联使用 B.并联使用 C.先串联后并联使用 D .要求每个试验假阳性率低 E.要求每个试验特异度低 某病早期治疗效果好,漏诊后果严重,对此病的试验诊断应(A ) A .提高灵敏度 B.提高特异度 C.降低诊断的截断值 D.提高阳性预测值 E.提高阴性预测值 诊断试验的真实性是指(A ) A .被试验的测定值与实际值的符合程度 B.是重复试验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 C .是观察者对测量结果判断的一致程度 D.是试验结果表明有无疾病的概率 E.指病例被试验判为阳性的百分比 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健康状态和事件在人群中的分布、影响和决定因素,用以预防科控制疾病、促进健康的学科。 流行病学研究的方法: 观察性研究 实验性研究 理论性研究 观察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横断面研究(现况调查)比例死亡比研究 生态学研究) 、 分析性研究 (病例对照研究 队列研究(随访研究)) 实验性研究:临床实验、现场试验、社区干预试验和整群随机试验 理论性研究:流行病学方法研究理论流行病学 比例:是表示同意事物局部与总体之间数量上的比值,分子和分母的单位相同,且分子包含于分母之中。(构成比) 某医院住院病人中有15%的胃癌患者,该15%是: A. 患病率 B.发病率 C.构成比 D.相对比 例:某病患者409人,其中男性170人,女性239人,男女性构成比见右侧表所示。具体计算: 表 409名患者性别构成 男性患者数 男性构成比=⨯100% 男女性患者总数170 =⨯100%= 170+239 构成比的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构成比之和为100% 例如,某年某地出生婴儿中,男性婴儿有185人,女性婴儿有176人,则: 出生婴儿性别比= 男性婴儿数女性婴儿数 = 185176 = .比或相对比:是两个相关指标之比,说明两指标间的比例关系。两个指标可以是性质相同,如不同时期发病数之比;也可以性质不同,如医院的门诊人次与病床数之比。常用倍数或百分数表示。 两指标可以是绝对数、相对数或平均数。 相对比= 甲指标 ⨯100%)乙指标 3.率:表示一定时间内,实际发生某现象的例数与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之比,用以说明某现象发生的频率或强度,常用百分率(%)、千分率(‰)、万分率(1/万) 或十万分率(1/10万)等表示。 率= 说明某现象发生频率或强度的相对数是 某现象实际发生的例数 ⨯k 可能发生该现象的总例数 A. 率 B.构成比 C.相对比 D.百分位数 发病率 发病率= 一定时期内某人群某病新病例数 ⨯k 同期暴露人口数 用途:反映该病的风险。用来描述疾病的分布、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设、评价防治效果 1.描述疾病的发病率指标,计算时分子应为 A .新发病例数 B.新旧病例数 C.受检者中阳性人数 D.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2.发病率的分子是 A .患病人数之和 B.新病人数之和 C.感染人数之和 D.死亡人数之和 1. 描述疾病的患病率指标,计算时分子应为:B A. 新发病例数 B.新旧病例数 C.受检者中阳性人数 D.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 2. 患病率:又称现患率或流行率。 患病率= 特定时间点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 ⨯k 同期观察人口数 K=100%,1000‰,10 000/万或100 000/10万 时点患病率:调查时间一般在1个月内 期间患病率:调查时间超过1个月 影响因素:患病率=发病率×病程 用途:患病率通常用来描述病程较长的慢性病发生或流行情况 黄炳率与发病率的区别 1. 死亡率:指某人群在一定期间内(1年)死于所有原因的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比例。 K=1000或100 000/10万 死亡率= 某时期内死亡总数 ⨯k 同期平均人口数 2. 病死率:在一定时间内患某病的全部患者中因该病而死亡的比例。多用于病程短的急性病。表明疾病的严重程度。 病死率= 某时期因某病死亡的人数 ⨯100% 同期患某病的人数 3. 生存率:又称存活率。指患某病的人(或接受某种治疗措施的患者)经n 年随访,到随访结束时仍存活的病例数与随访病例的总数之比 n年生存率是评价慢性、病死率高的疾病远期疗效的重要指标。 n 年生存率= 1. 相对危险度(RR )或率比:指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比。反映了暴露于疾病的关联强度。RR= Ie/I0 RR=1,暴露与疾病无联系 RR1,暴露与疾病存在正联系(暴露是危险因子) 例:Doll 和Hill 调查了英国35岁以上男性吸烟习惯与肺癌死亡率的关系,不吸烟人群的肺癌死亡率为‰,中度吸烟者(15-24支/日)的肺癌死亡率为‰。RR= 说明吸烟者死于肺癌的危险性是不吸烟者的倍。 2. 比值比(OR ):又称优势比、交叉乘积比。指病例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除以对照组中暴露人数与非暴露人数的比值。 发病率(死亡率)很低;研究对象代表性好—— OR≈RR 归因危险度(AR )或率差(RD ):是指暴露组发病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之差,反映发病归因于暴露因素的 随访满n 年后仍存活的病例数 ⨯100% 随访满n 年的该病病例数 程度。AR= Ie-I0 =RR×I0-I0 =I0 (RR-1) AR 意义:暴露者中完全由某暴露因素所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 例:AR=‰‰=‰。表明在每日吸15-24支香烟当中由于吸烟所致的肺癌死亡率为‰ 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指暴露人群中有暴露因素引起的发病在所有发病中所占的百分比。 AR%= (Ie-I0)/Ie×100% 例:AR%=()/×100%= 表示在每日吸15-24支香烟者中有的肺癌是由吸烟所致。 现况调查: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有关变量、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资料,以描述目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某因素与疾病的关联。 现况调查的种类 (!)普查:指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人群的每一个成员所进行的调查,也称全面调查。 (2)抽样调查:是从总体人群中随机抽取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人(样本)进行调查,以样本结果来估计总体人群的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一种调查方法。 抽样方法:非随机和随机抽样 现况调查优缺点 (1)优点:研究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可形成同期对照;是病因探索中的基础性工作 (2)局限性:难以确定心因后果;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有可能低估患病水平 队列研究的原理是将特定的人群按其是否暴露于某因素或按不同暴露水平分为n 个群组或队列,追踪观察一段时期,比较两组或各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以检验该因素与某疾病有无因果联系及联系强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 1. 队列研究主要用于: A .研究发病机理 B.研究职业种类 C .验证某种暴露因素对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影响 D.研究个体基因突变性 队列研究的特点: 时序是前瞻性研究 观察性对比研究 暴露组否分组 研究方向由“因”推“果” 追踪观察的两组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差异,RR=[a/(a+b)/[c/(c+d)] 1. 队列研究的特点有 A. 属于观察法√ B.属于实验法 C.设立对照√ D.研究方向由因推果√ E.研究方向由果追因 队列研究的优缺点: (1)优点: 研究对象在疾病发生前按暴露情况分组且进行随访,所获资料完整可靠,无回忆偏倚可直接计算发病率或死亡率,因而能计算相对危险度和特异危险度等指标,直接估计暴露于疾病的联系强度大小可同时研究一种因素与多个疾病的关系, 有助于了解疾病自然史。暴露因素与疾病的时间先后顺序清晰,因此论证因果关系的 能力强。暴露因素的作用可分等级,便于计算剂量-效应关系。样本量大,结果较稳定。在有完整资料记录的条件下,可做回顾性历史队列研究。 (2)局限性: 观察时间长,费人力、费钱,不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结果;准备工作繁重,设计的科学性要求高,实施难度大。暴露人年计算工作量较为繁重。不适于研究发病率很低的疾病。由于随访时间长,所以容易产生失访偏倚 多选 1. 队列研究的用途有( ) A. 用于验证某种暴露因素对发病率的影响 B.用于传染病发病机理研究 C.用于检验职业人群 D. 用于人群干预研究 E.描述疾病的自然发展过程 病例对照研究: 选择患有所研究疾病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未患该病的人作为对照组,调查两组人群发病前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状况,比较两组暴露率和暴露水平的差异,以研究该疾病与这个(些)因素的关系。 病例研究的优点 1. 在疾病发生后进行,研究开始时已有一批可供选择的病例 2. 研究对象按发病与否分成病例组与对照组 3. 研究因素的暴露状况是通过回顾获得的 4. 由果及因的推理顺序 5. 比较两组暴露率或暴露水平,分析暴露于疾病的联系。OR=ad/bc 1. 病例对照研究的因果顺序是:c A .由因追果 B.由因追因 C.由果追因 D.由果追果 2. 病例对照研究在时间上属于: b A. 现况性研究 B.回顾性研究 C.前瞻性研究 D.回顾加前瞻性研究 实例 目的:A 型性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研究对象: 病例组: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对照组: 医院对照(内对照):冠状动脉造影正常+ECG平板运动试验阴性的其他科室住院者 人群对照(外对照):中型企业健康普查人群完全随机抽样( ECG平板运动试验阴性) 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 A 型性格:全国冠心病与A 型行为类型协作组1985年制定的《A 型性格问卷》,按确诊冠心病前两年的情况 其他危险因素:一般人口学特征,既往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血管疾病史及家族史,烟酒及膳食习惯等。 冠状动脉病变指数:按造影所示病变部位及支数、狭窄程度及范围,结合美国心脏病协会规定的节段法进行评判。 研究对象例数:实际分析339人 病例组139人 医院对照83人 人群对照117人 主要结果: 病例组与医院和人群对照组之间在年龄、性别、居住地及工作年限、职业构成等方面经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各组间可比性较好 A 型性格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 男性:OR 值(95%CI:) 女性: OR值(95%CI:) 性格评分等级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呈明显剂量-效应关系 控制和调整了各因素的混杂后,A 型性格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依然密切相关 表6-2 性格类型与冠状动脉疾病程度间关系的对比分析 实验性研究:又称干预研究,基本性质是研究者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实验的条件,主动给予研究对象某种干预措施。 主要类型:临床试验、现场试验、社区试验、类实验 实验研究的特点: 1. 前瞻性研究:干预在前,效应在后 2.随机分组: 3. 设立对照组:来自同一总体 4.有干预措施:容易产生伦理学问题 临床试验是按实验法,运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试验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给实验组某种治疗措施,不给对照组该措施或给予安慰剂(placebo ),经过一段时间后评价两种措施产生的效应,从而评价临床治疗、 预防措施的效果和进行病因研究。 诊断指标: 客观指标:仪器测定指标 主观指标:患者主诉 半客观指标:诊断者的主观感知(肿物的硬度、大小) 诊断标准:生物统计学方法、临床判断法、ROC 曲线法 真实性:有效性、效度或准确性。是指待评价试验所获得的测量值与实际情况(金标准测量值)符合程度。 灵敏度(真阳性率) 特异度(真阴性率) 误诊率(假阳性率) 漏诊率(假阴性率) 似然比 正确诊断指数 练习题 提高诊断试验灵敏度的办法是( ) A. 串联试验 B.并联试验 C.先串联后并联 D.先并联后串联 筛检试验:通过快速的检验、检查或其他措施,将可能有病但表面上健康的人,同那些可能无病的人区分开。 筛检的主要用途: 早发现临床前期的可疑患者(二级预防) 发现高危个体(一级预防) 流行病学监测 了解疾病的自然史 小王是北京海淀区万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健康管理师,需要针对本社区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计划两年之内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的检出率、建档率和随访干预覆盖率,五年之内减少因高血压、糖尿病发病和死亡等指标,那么他应该从什么地方开始动手呢? 该小区人群一般人口学特征(如年龄、职业、婚姻状况、性别等)情况如何分布? 该小区人群常见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周围血管疾病、冠心病等)患病率如何? 影响这些慢性病患者的危险因素有哪些?如何进行干预? 社区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远期心血管病(主要是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和死亡风险如何,怎样预测?在进行12个月的干预后,如何评价效果?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我们再也听不到一个能肯定告诉我们结果的回答。也许,当天空的颜色开始变深,当河里的水开始变浑时,我们就应该预知到这样的结果。这样的一个地球,很脆弱,几颗所谓的原子弹就可以将它毁灭,但同时,这样的地球却坚强地载着享乐的人群忍受着无处不在的污染走过了几十亿年,或者,还将继续地再走几十亿年。在这样地新纪元里,人类在一点点地发展,生活在一点点地现代,而地球,却开始一点一点地变得伤痕累累,变得不堪重负。为了积累财富,不择手段:森林砍光了,地下的矿产采完了,水源干涸了,臭氧空洞了……这样的地球,甚至没有眼泪哭泣。地球,惧怕人类的战争。人类战争的可怕,就在于人类使用的武器。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都无一例外地使用了各式各样的生化武器:鼠疫病毒,天花,霍乱,神经麻痹剂等等。无孔不入的病毒随着空气扩散,化学试剂调制的毒气溶解在水中,土地里。无辜的百姓感染病毒而死。可那些狂妄的分子依旧不以为然地踩着地球地肌肤打仗。地球地肌肤在一次次炮轰中溃烂,发炎,流脓。大家都知道,鱼儿离开了水就不能生存,草木离开了阳光就会死亡,一切生物都只有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下生长。然而人类是否知道自己正被破坏着自己生存的环境吗?前几年北京发生的沙尘暴,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特大洪水,撒哈拉沙漠一天天地扩大,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南级臭氧层的空洞……,不胜枚举的例子足以说明: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到威胁,人类如果不及时挽救,人类必将亲手毁灭掉自己的家园。日本的一位文学家曾说过:自然不能掺杂半丝人情。谁抵抗它,谁就被一脚踢开,谁顺从它,谁就承受其恩典。人们毁林造田,增加了收入,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失去树木对雨水的调节作用,造成水土流失。下雨时,雨水急剧下泻,下游河道淤塞,洪水泛滥。日本沿海地区工业发达,每天大量的污水排入大海,这带来了日本工业的飞速发展。让人始料不及的是,这也带来了无数日本公民因食生鱼而中毒,死亡的教训。值得庆幸的是,人类的环境保护意识也在一天天增强。90年代成立的世界环保组织,在向世界人民宣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在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环境,协调各国环境问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国政府对环境的重视,也使各国的环境污染得到了很好的治理。在前几年意大利全国发起为森林“洗脸”活动。来自意大利全国各地300多座城市的自愿者,每天可清理各种垃圾1900多吨,相当于米兰一座城市二天产生的垃圾总量。这些自愿者用他们的义务劳动,换来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的变化。虽然环境问题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我们决不能松懈,因为环境保护的路还很长很长。可持续发展是当今解决环境问题最有效的方法。谋求环境、人口、社会的和谐,离不开可持续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人类必将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人类会毁灭地球吗?如果你我从小事,从自己做起,保护环境,地球依然会有清新的空气,尉蓝的大海。如果人类继续污染环境,企图征服自然,那么人类必将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代价。
想要防范这种疾病,平时就要注意个人卫生,特别是入口的食物,然后就是垃圾粪便要处理好。
这告诉我们应该要做出相应的防控措施,如果说不重视的话,那么瘟疫很有可能会卷土重来,一定要重视这个问题。
水源一定要安全,饮食习惯一定要良好,肉类一定要煮熟再吃,不要接触患者,自己一定要注意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