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伤寒杂病论文字版第四讲

发布时间:

伤寒杂病论文字版第四讲

因为背冷。

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节选:

师曰:“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

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

释义:

老师说:“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的气的系统的;尺部分经以候阴,阴的血液的注入了;所以说阴阳。

关上阴阳交界,与气血升降,分别经以候中州的气。问:”经说,脉有三粒、六菽重的,怎么说呢?

扩展资料:

历史背景:

《伤寒杂病论》是集秦汉以来医药理论之大成,并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专书,是我国医学史上影响最大的古典医著之一,也是我国第一部临床治疗学方面的巨著。

对于治则和方药,《伤寒杂病论》的贡献也十分突出。书中提出的治则以整体观念为指导,调整阴阳,扶正驱邪,还有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诸法。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方剂。

据统计,《伤寒论》载方113 个,《金匮要略》载方262 个,除去重复,两书实收方剂269 个。这些方剂均有严密而精妙的配伍,例如桂枝与芍药配伍,若用量相同(各三两),即为桂枝汤;若加桂枝三两,则可治奔豚气上冲,若倍芍药,即成治疗腹中急痛的小建中汤。

若桂枝汤加附子、葛根、人参、大黄、茯苓等则可衍化出几十个方剂。其变化之妙,疗效之佳,令人叹服。尤其是该书对于后世方剂学的发展,诸如药物配伍及加减变化的原则等都有着深远影响,而且一直为后世医家所遵循。

其中许多著名方剂在现代人民卫生保健中仍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例如:治疗乙型脑炎的白虎汤,治疗肺炎的麻黄杏仁石膏甘草汤,治疗急、慢性阑尾炎的大黄牡丹皮汤,治疗胆道蛔虫的乌梅丸,治疗痢疾的白头翁汤,治疗急性黄疽型肝炎的茵陈蒿汤,治疗心律不齐的炙甘草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括萎薤白白酒汤等,都是临床中常用的良方。

另在剂型上此书也勇于创新,其种类之多,已大大超过了汉代以前的各种方书。计有汤剂、丸剂、散剂、膏剂、酒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吹鼻剂、灌肠剂、阴道栓剂、肛门栓剂等。此外,对各种剂型的制法记载甚详,对汤剂的煎法、服法也交代颇细。

所以后世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方书之祖”,称该书所列方剂为“经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伤寒杂病论》

我们的中药的药性,有取它的气和味,比如说:大黄,我们要吃它的气,不要吃它的味,我们知道,“味”厚重的入脏,入血分,“气”入气分,轻谷。大黄如果我们用来泡水喝,不要煮,泡水当茶喝,眼睛红肿的黄雪梅,第二天早上起来就不红肿了,这就是吃大黄的气。如果是煮来吃,就是吃它的味,大黄吃了以后,就会拉肚子,眼睛的红肿依然还在,这就是吃气和味的区别。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个黄雪梅:黄雪梅,女,32岁 倪师:来请坐,(对黄雪梅的母亲)你是她的妈妈,好辛苦,呵。 黄雪梅:唉! 倪师:我们尽力呵。 倪师:我问你几个问题,你可以回答吗? 黄雪梅:可以。 倪师:可心,脑筋很清楚嘛,呵! 黄雪梅:唉。 倪师:你好不好睡? 黄雪梅:不好。 倪师:怎么过不好?就是睡不着。 黄雪梅:睡不着 倪师:到晚上几点钟才能睡?还是整个晚上都不好睡? 黄雪梅:嗯。就是我吃西药的时候,就像是正常人一样,全身都软了,我就可以睡。如果硬过来的话,有杂音的话,我就无法入睡,就像今天这种情况的话,我就很难入睡(全身不停的抖动)。 倪师:因为身上在抖,就没办法入睡。 黄雪梅:很硬。 倪师:很硬?全身疆硬。 黄雪梅的母亲:全身疆硬 刘力红:吃了药,全身软了以后才能入睡。 倪师:吃了安眠药就是西药 刘力红:抗抖的药 倪师:抗颤抖的药。 黄雪梅:旋多巴 倪师:吃了药以后,全身软掉以后,就好睡。 黄雪梅:嗯,才好睡。 倪师:全身疆硬的话,如果你没有吃旋多巴,不好睡,当时你感觉是冷的还是热的? 黄雪梅:感觉是热的。 倪师:身体感觉是热的? 黄雪梅:嗯。如果抖的话,会出一身汗。 倪师:抖,不断的运动嘛,你不想动,可是,你没办法,他还是要运动。因为运动才有了汗。 倪师:那你平常口渴吗? 黄雪梅:吃了这个药以后,口很渴的。 倪师:是不是吃了西药以后,口很渴? 黄雪梅:嗯。本身就有....副作用。 倪师:副作用。嗯。好像吃味精一样,味精吃了口就渴。吃了会口渴的东西,就不能吃了啊。那你大便好不好? 黄雪梅:这段时间的话。 倪师:是便秘还是下利? 黄雪梅:有时候便秘,有时候,每次都是一粒一粒的。 倪师:排出来都是一小颗一小颗的? 黄雪梅:嗯。不是一小颗,是一粒一粒的。 倪师:排出来一粒一粒的。 黄雪梅:嗯。 倪师:你小便什么颜色? 黄雪梅:小便有时候是白色的,有时候是黄色的。 倪师:嗯,黄色是深黄还是淡黄? 黄雪梅:淡黄。 倪师:淡黄? 黄雪梅:淡黄,还闻到味道。 倪师:还闻到味道?...你自己学得脚是热的还是冷的? 黄雪梅:吃药舒服的时候,是冷的,有时候感觉是冷,放松的时候,如果不吃药,像这种情况,小腿是热的,脚也出汗,手也出汗。 倪师:(看向同学们)因为她不断的动。不断的动,会有热能嘛,会产生热。 倪师:如果你口渴的话,是想喝热的还是冰的?——你告诉我你想喝什么?不要讲逼自己喝,你是想喝冰的还是很想喝热的,还是很想喝冰的,加很多冰块下去。 黄雪梅:我想喝冷的,但是,医生说不能喝冷的,所以.... 倪师:没有关系,我要知道你想喝什么,我们按这个来开处方,想喝冷的!呵! 黄雪梅:心里很想喝冷的,心里有这个想法。 倪师:(拿起黄雪梅的右手)我就是要知道你真实的想法,(看了黄雪梅的手掌,看得很仔细,我感觉他是在看黄雪梅的手纹)这个可能有点麻烦,因为拖得比较长(我感觉倪师是看了黄雪梅的手纹,有什么不对,才会说那句话),我们的形神,中医讲的形神,你看那个《黄帝内经》,(拿着黄雪梅的手说)她形失掉了,看到没有?看我的两只眼睛还有神,形不存神存,还可以动手,如果形存了,神无了,就没有了。就不好治了。 (倪师又仔细的看了一遍黄雪梅手,随后右手握着黄雪梅的右手,左手摸着黄雪梅的额头,大约半分钟) 倪师:你这个病有多久了? 黄雪梅:有四年,五年了。 (倪师又仔细检查黄雪梅的口鼻,两只眼睛很认真的观察黄雪梅的脸色) 黄雪梅:但是以前没有那么严重,影响生活像这种情况的话就是07年08年,以前的话自理都还行(全身抖动很厉害,倪师马上抓住黄雪梅的手) 倪师:没有关系,舌头伸出来我看看。 黄雪梅伸出舌头 倪师:白湿的,对黄雪梅说:伸长一点,大家看看,白湿,旁边比较暗一点。(刘力红也探头过来看) 倪师:你月经好不好? 黄雪梅:月经以前还行,现在不行了。 倪师:是怎么过不行?是延后来 黄雪梅:两天就结束了。 倪师:然后,多久会才来? 黄雪梅:一个月来一次,但是,每次都是两天就结束了。 倪师:(右手扶着黄雪梅前面,左手按压黄雪梅的胸椎)有没哪个地方最痛? 黄雪梅:... 倪师:我按你的脊椎骨,哪个地方痛还是都一样?(从上至下慢慢的按) 黄雪梅:好像没有最痛。 倪师:你的脚哪里最痛?(眼睛看着黄雪梅的脚) 黄雪梅:我的左脚和右手一样的,脚指的拇指头也是像手一样变形了的,走路落不了地。 倪师:左脚右手? 黄雪梅:嗯,还有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能睡得十几分钟,然后,他就一直向上痛痛的,像脱了一样。 倪师:(拿着黄雪梅的左手)就算你吃西药,药效也是只有一段时间,对不对? 黄雪梅:一个多小时,有时候整个晚上没有效,这段时间,昨天晚上没有效,前天晚上也没有效,上前天也没有有效。他不一定有效。(全身一直都在不停的抖动) 倪师:心里不要想你的手与脚,眼睛看到我,看到我,不要想你的手与脚。 黄雪梅:(转过头) 倪师:你不要去想他,去想他,他就会越来越抖得厉害。 倪师:你要仔细回答我问的问题。 黄雪梅:嗯 倪师:你晚上喜欢盖厚被子还是薄被子? 黄雪梅:盖大被子会重 倪师:热 刘力红:重 黄雪梅:重,对了,我觉得重重的,就像放了石头在我身上,我就觉得累。 倪师:累,所以,你不喜欢有东西压到。 黄雪梅:嗯。 倪师:你从发病到现在,人是瘦了还是胖了? 黄雪梅:瘦了。 倪师:瘦了呵 黄雪梅:以前九十多斤,八十多斤,医了以后就瘦了。 刘力红:现在多少斤? 黄雪梅:七十多 倪师:(看着刘力红)里寒,她的脉,重按都没有。她的脉,形比较大,但是重按就没有了。痨嘛,“痨”就是过度的劳动,对她现在来说,她无法控制,二十四小时都在劳动。 倪师:(看向黄雪梅)你关节会不会痛? 黄雪梅:关节痛。只是左脚 倪师:左脚痛而已。其他都不会痛。 黄雪梅:我的右脚可能出过车祸,所以说,膝盖没走路他就会响。 倪师:(指着黄雪梅的右脚)这个膝盖没走路就会响? 黄雪梅:这两边都响,咔嚓咔嚓。 倪师:不痛,但是会响? 黄雪梅:也难受。 倪师:也难受。 黄雪梅:好像要脱了一样,脱了两截。我走路都是弧线,不能直立。 倪师:(对黄雪梅的妈妈)你们家旁边有甘蔗田吗? 黄雪梅母亲:甘蔗? 倪师:嗯,有没有? 黄雪梅母亲:没有。 黄雪梅母亲:农村里有。 倪师:农村里有吗?你女儿都喝一点甘蔗汁。每天晚上的时候都喝一点甘蔗汁,好不好。我开一个处方给她吃吃看。 黄雪梅母:甘蔗? 刘力红:甘蔗啊,吃甘蔗。 黄雪梅母亲:咬 刘力红:嗯 倪师:咬不下去,她在不停的抖,就挤甘蔗汁。 刘力红:把它榨成水嘛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张仲景,并著述了《脉经》。

《伤寒杂病论》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共十六卷,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经典著作,对后世影响极大,历代注释、研究、整理甚广,并形成了伤寒学派和经方派。《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以前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确立了中医学辨证论治诊疗体系,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促进了中药方剂治法的应用发展,被后世称为“医门之圣经”。

《伤寒杂病论》共载方360余首,许多名方一直被历代医家所沿用。

仲景方剂被称为“经方”。经方在君、臣、佐、使的配伍运用和加减变化上具有严谨的法度,遣方用药,各具特点。如伤寒六经各有主证,主证有其主方,主方有其主药,根据病证变化,加减化裁,极其灵活。方药剂量也颇有讲究,方中某一药物剂量的增损,即左右整个方剂性能,时至今日仍屡屡见诸临床,故后人有云“中医不传之秘在量上”。

《伤寒杂病论》是人类史上第一部从整个外感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入手,根据病邪侵害经络、脏腑的盛衰程度,病人的正气强弱以及有无宿疾等条件,寻找出伤寒发病的规律,并提出了以六经论伤寒的辨证方法,阐述了各种病理情况下的治疗原则和指导药方的医书。

一、“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如掌大”的原因——因水饮仃于心下,阴寒之气偏盛,上凌于心。心之俞在背,心阳被抑,不能转输于背,故其人背寒冷如掌大。二、释义:《伤寒杂病论》里对这早有定论,“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如掌大”。至于治疗,也非常简单,“当以温药和之”。三、治疗方法:用《伤寒杂病论》中的苓桂术甘汤:茯苓30克,桂枝30克,炒白术30克,炙甘草15克,水煎20分钟服用,三五剂就可见效。老祖宗开的甘草泻心汤,一共八味药“甘草、黄芩、黄连、干姜、半夏、丹参、大枣、石膏、生地”吃了就好了。你好了以后,一个月吃一次,连着吃三个月就不发作了。

郝万山讲伤寒杂病论文字版

郝万山教授为教育部名牌课程《伤寒论》创建项目负责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聘的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示范教学主讲人,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从事《伤寒论》教学、临床、科研近40年,教学缜密严谨,深入浅出,注重理论结合临床实际。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辨太阴病脉证并治、辨少阴病脉证并治、辨厥阴病脉证并治、辨霍乱病脉证并结、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八章,主要结合《伤寒论》原文,主要讲述郝教授本人的研究心得与体会,重视解析该书中辨证论治的思路与方法,分析怎样将经典中的理法方药运用于临床实际。书末附有方剂汉语拼音索引和《伤寒论》条文索引。本书可供《伤寒论》学习、研究者参考,对学习《伤寒论》和领悟《伤寒论》的精髓颇有裨益对指导实践和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水平也有帮助。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郝万山)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书名:郝万山伤寒论讲稿

作者:郝万山

豆瓣评分: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8-1-1

页数:300

内容简介: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ISBN:9787117094801,作者:郝万山

作者简介:

郝万山,男,1944年11月出生,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

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优秀主讲教师、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秘书组成员、教育部名牌课程《伤寒论》创建项目负责人。

在中医药教育岗位上工作近40年,主要讲授《伤寒论》。教学缜密严谨,深入浅出,注重理论结合临床实际,强调讲授中医经典基本知识的同时,更要重视解析其辨证论治的思路和方法。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条理清楚,注重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评估成绩名列全校前茅。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选聘的中医经典著作《伤寒论》示范教学主讲人。

临床重医术,讲医德,既为患者解除病痛,也为课堂教学提供了鲜活的实例,深受学生和患者的拥戴。

曾主编《白话伤寒论》、《中医学问答题题库·伤寒论分册》(增订本)、《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白话解》(第3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同步辅导系列丛书·伤寒论》、《伤寒论选读》等10部著作。副主编或合著《实用经方集成》、《四季饮食养生丛书》、《伤寒论校注》、《伤寒论讲义》、《伤寒论讲解》、《中医药高级丛书·伤寒论》等14部著作。发表论文60余篇。科研成果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部级)二等奖。

伤寒杂病论文字版

平脉法第一 平脉法第二 六气主客第三 伤寒例第四 杂病例第五 温病脉证并治第六 伤暑脉证并治第七 热病脉证并治第八 湿病脉证并治第九 伤燥病脉证并治第十 伤风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寒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辨霍乱吐利病脉证并治 辨痉阴阳易差后病脉证并治 辨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 辨疟病脉证并治 辨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 辨咳嗽水饮黄汗历节病脉证并治 辨瘀血吐衄下血疮痈病脉证并治 辨胸痹病脉证并治 辨妇人各病脉证并治。

《伤寒论》,大致是阐述大圣人的思想,各家都无法比拟。

从前晋朝的皇甫谧写的《甲乙针经》说:伊尹以大圣人的才能,根据《神农本草》,记载了汤液配方。汉朝的张仲景又增加了汤液药方,写成几十卷,大多都很灵验。

近代的太医令王叔和,又阐述张仲景的论述非常精辟,也是可以采用的。张仲景传承伊尹的方法,伊尹传承神农的方法,这不就是说《伤寒论》是阐述大圣人的思想吗? 张仲景在《汉书》中没有传记记载。

在《名医录》中有:张仲景,南阳人,叫张机,仲景是他的字。被举荐为孝廉,作官做到长沙太守。

那时才开始向同郡的张伯祖学习医术。当时的人说,张仲景的见解精妙比他的老师还高。

他的论著,语言精炼而且深奥;方法简单但很详细,不是浅陋的人所能比的。从张仲景到现在八百多年,只有王叔和能学习到他的医术。

这之间如葛洪、陶(弘)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等人,并不是没有才能,但各成一家,不能深入研究张仲景的理论。开宝(宋太祖年号)年间,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张仲景的著作献给皇上。

但是文字道理有许多谬误,没有经过考正。历代虽然收藏在书库里,也欠缺校正,致使治病的医生们,满天下都没有懂得此书的。

国家下令读书人来校正医书,我也被选中。我认为各种急病,最厉害的就是伤寒。

现在先校定张仲景的《伤寒论》十卷,总共二十二篇,三百九十七种方法,删除重复的,共有一百一十二个药方,请朝廷颁布发行。

《伤寒论》,大致是阐述大圣人的思想,各家都无法比拟。从前晋朝的皇甫谧写的《甲乙针经》说:伊尹以大圣人的才能,根据《神农本草》,记载了汤液配方。汉朝的张仲景又增加了汤液药方,写成几十卷,大多都很灵验。近代的太医令王叔和,又阐述张仲景的论述非常精辟,也是可以采用的。张仲景传承伊尹的方法,伊尹传承神农的方法,这不就是说《伤寒论》是阐述大圣人的思想吗?

张仲景在《汉书》中没有传记记载。在《名医录》中有:张仲景,南阳人,叫张机,仲景是他的字。被举荐为孝廉,作官做到长沙太守。那时才开始向同郡的张伯祖学习医术。当时的人说,张仲景的见解精妙比他的老师还高。他的论著,语言精炼而且深奥;方法简单但很详细,不是浅陋的人所能比的。从张仲景到现在八百多年,只有王叔和能学习到他的医术。这之间如葛洪、陶(弘)景、胡洽、徐之才、孙思邈等人,并不是没有才能,但各成一家,不能深入研究张仲景的理论。开宝(宋太祖年号)年间,节度使高继冲,曾编录张仲景的著作献给皇上。但是文字道理有许多谬误,没有经过考正。历代虽然收藏在书库里,也欠缺校正,致使治病的医生们,满天下都没有懂得此书的。国家下令读书人来校正医书,我也被选中。我认为各种急病,最厉害的就是伤寒。

现在先校定张仲景的《伤寒论》十卷,总共二十二篇,三百九十七种方法,删除重复的,共有一百一十二个药方,请朝廷颁布发行。

《伤寒论》序 【原文】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译文】我每次读到《史记·扁鹊传》中秦越人到虢国去给虢太子诊病(起死回生的那个案例)在齐国望齐侯之色的记载(见扁鹊见齐桓公),没有一次不激动地赞叹他的才华突出。就奇怪当今生活在社会上的那些读书人,竟然都不重视医药,不精心研究医方医术以便对上治疗国君和父母的疾病,对下用来解救贫苦人的病灾和困苦,对自己用来保持身体长久健康,以保养自己的生命;只是争着去追求荣华权势,踮起脚跟仰望着权势豪门,忙忙只是致力于追求名利;重视那些次要的身外之物,轻视抛弃养生的根本之道。

使自己的外表华贵,而使自己的身体憔悴。【原文】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賫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译文】皮都不存在了,那么,毛将依附在哪里呢?突然遭受到外来致病因素的侵袭,被不平常的疾病缠绕,病患灾祸临头,方才震惊发抖,于是就降低身份,卑躬屈膝,恭敬地盼望女巫男祝的求神祷告,巫祝宣告办法穷尽,就只好归于天命,束手无策地等待死亡。拿可以活百年的寿命,最宝贵的身体,却交给平庸无能的医生,任凭他摆布处置。

唉!他们的身体已经死亡,精神消失了,变成了鬼物,深深地埋在九泉之下,别人白白地为他的死亡哭泣。痛心啊!整个世上的读书人都昏迷糊涂,没有人能清醒明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

像这样地轻视生命,他们还谈什么荣华权势呢?而且,他们即使做了官也不能爱护别人,顾及别人的疾苦;不做官又不能爱护自己,顾及自己的隐患,遇到灾难,碰上祸患,身处在危困的境地,糊涂愚昧,蠢笨得就像没有头脑的废物。悲哀啊!那些在社会上奔波的读书人,追逐着去争夺表面的荣华,不保重身体这个根本,忘记了身体去为权势名利而死,危险得如履薄冰,如临深谷一样,竟达到了这种地步!【原文】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若能寻余所集,思过半矣。【译文】我的同宗同族的人口本来很多,从前有二百多人。

从建安元年以来,还不到十年,其中死亡的人,有三分之二,而死于伤寒的要占其中的十分之七。我为过去宗族的衰落和人口的丧失而感慨,为早死和枉死的人不能被疗救而悲伤,于是勤奋研求前人的遗训,广泛地搜集很多医方,选用《素问》《九泉》《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书,并结合辨别脉象和辨别证候的体会,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共十六卷。

即使不能全部治愈各种疾病,或许可以根据书中的原理,在看到病证时就能知道发病的根源。如果能运用我编写的这本书的有关内容,那么,对于伤寒病的问题,大多数能弄通解决了。

【原文】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藏,经络府俞,阴阳会通,玄冥幽微,变化难极,自非才高识妙,岂能探其理致哉!上古有神农、黄帝、歧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译文】自然界分布着五行之气,而运转化生万物。

人体禀承着五行之常气,因此才有五脏的生理功能。经、络、府、俞,阴阳交会贯通,其道理玄妙、隐晦、幽深、奥秘,其中的变化真是难以穷尽,假如不是才学高超,见识精妙的人,怎么能探求出其中的道理和意趣呢?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等,中古有长桑君、秦越人,汉代有公乘阳庆及仓公,自此往后到现在,还没听说过有比得上他们的人呢。

原文】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疾问病,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决诊,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所谓窥管而已。

夫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孔子云: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多闻博识,知之次也。

余宿尚方术,请事斯语。【译文】看看当今的医生,他们不想思考研求医学经典著作的旨意,用来扩大加深他们所掌握的医学知识;只是各自禀承着家传的医技,始终沿袭旧法;察看疾病,询问病情时,总是致力于花言巧语,只图应付病人;对着病人诊视。

《伤寒杂病论》原文: 脉法——《伤寒杂病论》第一篇 问曰:脉何以知气血脏腑之诊也?师曰: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

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胜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

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肖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

察色观脉,大小不同,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

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

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

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

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二刻,一周循环。

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

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

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师曰:平脉大法,脉分三部。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沉部分经,以候五脏之气;中部分经,以候六腑之气。

师曰: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

问曰: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师曰:脉,人以指按之,如三菽之重者,肺气也;如六菽之重者,心气也;如九菽之重者,脾气也;如十二菽之重者,肝气也;按之至骨者,肾气也。假令下利,寸口、关上、尺中,悉不见脉,然尺中时一小见,脉再举头者,肾气也。

若见损至脉来,为难治。 问曰:东方肝脉,其形何似?师曰:肝者木也,名厥阴,其脉微弦濡弱而长,是肝脉也。

肝病自得濡弱者,愈也。假令得纯弦脉者,死,何以知之?以其脉如弦直,此是肝脏伤,故知死也。

南方心脉,其形何似?师曰:心者火也,名少阴,其脉洪大而长,是心脉也。心病自得洪大者,愈也。

假令脉来微去大,故名反,病在里也。脉来头小本大,故曰复,病在表也。

上微头小者,则汗出;下微本大者,则为关格不通,不得尿。头无汗者可治,有汗者死。

西方肺脉,其形何似?师曰:肺者金也,名太阴,其脉毛浮也,肺病自得此脉。若得缓迟者,皆愈;若得数者,则剧。

何以知之?数者南方火也,火克西方金,法当痈肿,为难治也。 北方肾脉其形何似?师曰:肾者水也,其脉沉而石,肾病自得此脉者,愈;若得实大者,则剧;何以知之?实大者,长夏土王,土克北方水,水脏立涸也。

师曰:人迎脉大,趺阳脉小,其常也;假令人迎趺阳平等为逆;人迎负趺阳为大逆;所以然者,胃气上升动在人迎,胃气下降动在趺阳,上升力强故曰大,下降力弱故曰小,反此为逆,大逆则死。 师曰:六气所伤,各有法度;舍有专属,病有先后;风中于前,寒中于背;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雾客皮腠,湿流关节;极寒伤经,极热伤络;风令脉浮,寒令脉紧,又令脉急;暑则浮虚,湿则濡涩;燥短以促,火躁而数;风寒所中,先客太阳;暑气炎热,肺金则伤;湿生长夏,病入脾胃;燥气先伤,大肠合肺;壮火食气,病生于内,心与小肠,先受其害;六气合化,表里相传;脏气偏胜,或移或干;病之变证,难以殚论;能合色脉,可以万全。

问曰:上工望而知之,中工问而知之,下工脉而知之,愿闻其说。师曰:夫色合脉,色主形外,脉主应内;其色露脏,亦有内外;察色之妙,明堂阙庭;察色之法,大指推之;察明堂推而下之,察阙庭推而上之;五色应五脏,如肝色青,脾色黄,肺色白,心色赤,肾色黑,显然易晓;色之生死,在思用精,心迷意惑,难与为言。

色青者,病在肝与胆;假令身色青,明堂色微赤者,生;白者,死;黄白者,半死半生也。 色赤者,病在心与小肠;假令身色赤,明堂微黄者,生;黑者,死;黄黑者,半死半生也。

色黄者,病在脾与胃;假令身色黄,明堂微白者,生;青者,死;黄青者,半死半生也。 色白者,病在肺与大肠;假令身色白,明堂色微黑者,生;赤者,死;黄赤者,半死半生也。

色黑者,病在肾与膀胱;假令身色黑,明堂色微青者,生;黄者,死;黄赤者,半死半生也。 阙庭脉色青而沉细,推之不移者,病在肝;青而浮大,推之随转者,病在胆。

阙庭脉色赤而沉细,推之参差不齐者,病在心;赤而横弋,推之愈赤者,病在小肠。 阙庭脉色黄,推之如水停留者,病在脾;如水急流者,病在胃。

阙庭脉色青白,推之久不还者,病在肺;推之即至者,病在大肠。 阙庭脉色青黑直下睛明,推之不变者,病在肾;推之即至者,病在膀胱。

明堂阙庭色不见,推之色青紫者,病在中。

《伤寒论》全书10卷,共22篇,列方113首,应用药物82种.第一卷为“辨脉法”和“平脉法”两篇,主要论述伤寒及杂病的脉、证与预后.第二卷为“伤寒例”、“辨痓湿暍脉证”、“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主要总论六经发生、发展、治疗、预后的一般规律、痓湿暍的证治.第三卷至第六卷,主要论述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等六经病的脉、证、治疗与预后.第七卷至第十卷主要论述霍乱、阴阳易、劳复的证治及伤寒病的可汗不可汗、可吐不可吐、可下不可下等。

六经形证六经形证,是《伤寒论》全书的纲领,它是把证候分类而定出来的,后世认为这是不废的法则,张仲景观察到热性病虽然错综复杂,但归纳起来,可分为六个类型,同时又运用《素问》的精神分析了阳热、表实和阴寒、里虚。即“三阳证”与“三阴证”。

原文很好找

翻译不多

你看能不能帮到你

原文:“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

译文:只是争相追求荣华权势,仰慕权贵豪门,迫不及待地一味追求名利地位。重视名利那末节,轻弃身体那根本,使自己的外表华美,却使自己的身体衰败,皮不存在了,毛将附在哪里呢?

原文:“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

译文:唉!他们的身体已经死亡,精神已经消灭,变成死尸,深深埋在地下,白白地为他们哭泣。痛心呀!整个社会上追求名利的读书人昏沉不醒,没有谁能觉醒省悟,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像这样地轻生,那还谈得上什么荣华权势呢?

原文:“观今之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发数息,不满五十。”

译文:观看当今的医生,不考虑探究经文的含义,用来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而是各自秉承家传的技艺,始终沿袭旧法。诊察询问病情,致力于口才敏捷;面对病人片刻,便处方用药。只按寸部脉,不按尺部脉,只按手部脉,不按足部脉;人迎、趺阳及寸口,三部脉象不加参验;测定病人脉搏跳动的次数,不满五十动。

此处的“菽”专指大豆。指按脉时用的力度如三粒大豆的重量。六菽就是按脉用的力度如六粒大豆的重量。不是脉搏的重量。

原文选段:

经说,脉有三菽、六菽重者,何谓也?问曰:脉有三部,阴阳相乘,荣卫血气,在人体躬,呼吸出入,上下于中,因息游布,津液流通,随时动作,效象形容。春弦秋浮,冬沉夏洪,察色观脉,大小不同。

一时之间,变无经常,尺寸参差,或短或长,上下乖错,或存或亡,病辄改易,进退低昂,心迷意惑,动失纪纲,愿为具陈,令得分明。师曰,子之所问,道之根源。

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

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沈潜水溶,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大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终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腑脏,独见若神,为子条记,传与贤人。

翻译:

经书说,人的脉象有三颗黄豆和六颗黄豆的重量,是什么呢?问:人的脉象有寸关尺三部,是阴阳相互依存、维系的反映。脉的搏动与营卫气血及肺气密切相关。在人体内,营卫气血随呼吸出入、气息的活动而循环上下、敷布周身,故有脉的跳动。

人与天地相应,四时气候的变化,势必影响到人,故脉随四时而有变化,呈现多种多样的形态。例如春天脉像弦,秋天脉像浮,冬天脉像沉,夏天脉像洪。同时,病人的脉象,有大小的区别,即使在一个时间内,也往往变化不定。

此外,尺部和寸部脉象可参差不齐,或见短脉,或见长脉;上部和下部的脉象可以不一,有的有脉搏存在,有的脉搏消失。并且,人自生下来,病脉搏就会发生变化,或见脉搏跳得快,或见脉搏跳得慢,或见脉浮,或见脉沉。

这些都容易使人心迷意惑,动辄就丢掉纲领,请老师详加陈述,以便清楚明白。老师答:你所提到的,正是医道中的根本问题。脉有三部,就是寸关尺。营卫、气血的流行,如尺之量长短,秤之称轻重,准确无误。

故肾脉沉,心脉洪,肺脉浮,肝脉弦,此为各脏正常的本脉,不会有丝毫差错。随呼吸出入,人体营卫之气流行,按漏刻时间循环周身。漏刻中水下百刻,则循环一周。因此,按寸口之脉,即可察人体虚实,观病情的变化,明阴阳的偏盛偏衰。

若感受风邪,则脉象浮虚,感受寒邪则脉象牢坚,沉伏之脉主水饮停蓄,急弦之脉是支饮为害,动脉主痛,数脉主热甚。若脉不相对应于病症,须了解其变化的根源。寸关尺三部的脉象不同,疾病也就相异。脉搏太过是病态,不及也是病态。

总之,邪气不是空无所见的,如果穷究其源,必能找到病变根本。因此,必须审察病在表,还是在里,分辨在上焦、中焦,还是下焦,明确邪气所侵犯的部位,诊察推断脏腑的盛衰。若掌握了这些,就会有独到、高超的见解。为此,分条记述如下,以此传给那些有知识的人。

此文出自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写作背景:

《伤寒杂病论》命运中的第一个关键人物出现了。这位名叫王叔和的太医令在偶然的机会中见到了这本书。书已是断简残章,王叔和读着这本断断续续的奇书,兴奋难耐。

利用太医令的身份,他全力搜集《伤寒杂病论》的各种抄本,并最终找全了关于伤寒的部分,并加以整理,命名为《伤寒论》。

《伤寒论》著论22篇,记述了397条治法,载方113首,总计5万余字,但《伤寒杂病论》中杂病部分没了踪迹。王叔和的功劳,用清代名医徐大椿的话说,就是“苟无叔和,焉有此书”。

王叔和与张仲景的渊源颇深,不但为他整理了医书,还为我们留下了最早的关于张仲景的文字记载。王叔和在《脉经》序里说:“夫医药为用,性命所系。和鹊之妙,犹或加思;仲景明审,亦候形证,一毫有疑,则考校以求验。”

作者简介:

张仲景(约公元150~154年——约公元215~219年),名机,字仲景,东汉南阳涅阳县(今河南省邓州市穰东镇张寨村)人。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

张仲景广泛收集医方,写出了传世巨著《伤寒杂病论》。它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中医临床的基本原则,是中医的灵魂所在。

一、《伤寒论自序》质疑(《浙江中医杂志》1995年07期P320)湖北省鄂州市华容人民医院 廖又明《伤寒杂病论》原书早已亡佚。传之于世的《伤寒论》一书,学术界一般公认确系张仲景著作。然而,《伤寒论》之自序(以下简称《序》),恐非仲景原作。不信,请看以下疑点。避 讳《序》文首句云:“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东汉开国皇帝为刘秀,是时应避“秀”字讳。如“茂(秀)才异等诏”。前几版统编本科教材皆谓张机生活在公元150-219年,考其时系恒帝刘志(132-167),少帝刘辩(176-190),献帝刘协(181-234)即位之时,然《序》中“降志屈节”、“平脉辨证”,均未避“志”字、“辨”(“辩”与“辨”通)字之讳,并无改字、空字、缺笔之象。殇帝刘隆,《金匮要略》中用“淋”而不用“癃”,而《难经》则用“癃”而不用“淋”。说明仲景有避讳之例,而《序》文却不避讳,当非出自仲景手笔。史 实 张机生卒年代有如前所述,今又有人说生活于二世纪中叶至三世纪中叶,而三世纪中叶为三国时代,其时战乱频繁,大疫流行。如曹植《说疫气》:“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曹操亦云:“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建安七才子之一王粲的《七哀诗》云:“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均说明当时大疫流行之广,死证之多,而疟、利、霍乱等病死率应不在伤寒之下,可《序》中却言:“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气。”又观《伤寒论》文,死证并不多见。《序》中言:“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伯高、雷公、少俞、少师、仲文,中世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及仓公,下此以往,未之闻也。”“上古”一词实指汉代以前,仲景本为汉代,诚非自述之语气。文 体汉代行文用词委婉,常以“不幸”、“见背”、“不禄”表示人之死亡,且有“入境问禁,入门问讳”之礼仪,而《序》中却直言:“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又《序》中有“委付凡医”之语,“凡医”一词与《金匮要略》之用“中工”、“下工”亦不一致,若以为互文,本非一篇,毋须如此。此外,《序》中文字尚有不合之处,姑不赘述。综上所述,《序》中实在破绽之处不少,颇疑此《序》乃他人所作,后人张冠李戴,妄题仲景之名。然而无论是自序或他序,所具唯物论观点仍应受到重视,不得因为非出仲景之手而否定其学术价值。引用 河间金栋 2015/7/3 22:16二、《伤寒论自序》考略(《中医药学刊》2004年第22卷第8期P1469)杨佃会 刘一凡(山东中医药大学针推学院,山东济南//第一作者,男,1966年生,医学博士,讲师)摘 要:对《伤寒论》仲景自序,学者聚讼纷纭。基本分三种观点:多说学者认为序为张仲景所写,但也有人对此持质疑态度,全盘否定,还有一种即认为,序文大部分为仲景所写。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往往使人莫衷一是。从序的源流入手,通过考证序产生的历史背景、作用,明确表明自己的学术观点,认为《伤寒论》自序乃仲景所写。序之内容也很复杂,曹之概括大致有以下四种:1解释书名,交代卷数;④介绍作者生平及写作经过;四介绍学术源流,评论得失;1/4介绍版本情况。当然,以上四点并不是孤立的,很多序文这四个方面兼而有之,只是重点有所不同罢了。对《伤寒论》仲景自序,学者聚讼纷纭。基本分三种观点:多说学者认为序为张仲景所写,但也有人对此持质疑态度,全盘否定,还有一种即认为序文大部分为仲景所写。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往往使人莫衷一是。笔者从序的源流入手,通过考证序产生的历史背景、作用,明确表明自己的学术观点,认为《伤寒论》自序乃仲景所写。1、序之源流考序之起源,可以上溯到屈原《离骚》,刘知几《史通·序传》指出:“(离骚)其首章上陈氏族,下列祖考;先述厥主,此显名字。自叙发迹,实基于此。”当然,《离骚》毕竟是一篇楚辞,还不能说它是一篇真正的序文[1]。那么真正的序究竟起于何时?就传世文献来看,西汉已有不少序例,如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就是一个代表。到了东汉,班固《汉书叙》、许慎《说文解字叙》、王逸《楚辞章句序》、郑玄《诗谱序》、高诱《吕氏春秋序》等都是很著名的[1]。所以说生活于东汉末年的张仲景,遵从当时的生态文化环境,在其写成的《伤寒杂病论》一书写有序文是不易让人产生任何怀疑的。2、序之位置序是图书正文之前说明写作经过、刊刻情况、学术源流等内容的文字。序之位置古今不一。早起的序多附于书后,这是由写作时间的先后所造成的。写书之始,要从正文第一卷写起,一直写到最后一卷。只有在全书写完后才有可能回顾一下全书的内容,或交待一下写作经过,才有可能写序[2]。如上述所说的《史记·太史公自序》、《汉书·叙传》、《说文解字叙》等都是放在书后的。然而对于读者来说,由于序能揭示全书梗概,让读者把握作者写作思路,并能提示读书门径、激发读书兴趣,在读正文之前,首先读序是非常有益的。因此,为了方便读者,后来的刻书者或抄书者就把序移至书前。当然,也有一些序,至今尚未移至书前,人们常以“后序”名之。《伤寒论》自序恐也不能例外。3、序之作者就序之作者而言,分自序和他序。自序是作者本人所写;他序非作者本人自写,而由他人写成。在一些非医学古籍中,他序产生较早。据记载,晋代左思《三都赋》写好之后,不为人重,陆机甚至扬言要作覆瓿之物。后来皇甫谧写了篇序言,大加赞扬,张载、刘逵、卫权又先后为之注解,“于是,富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2]。综观古代医籍,象王叔和《脉经》、葛洪《肘后备急方》及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等均为本人写序,况且仲景当时学问淹贯,名噪一时,其书序毋庸找人代写,而是由自己写成是合情合理的。4、序之内容序之内容也很复杂,曹之[1]概括大致有以下四种:1解释书名,交代卷数;④介绍作者生平及写作经过;四介绍学术源流,评论得失;1/4介绍版本情况。当然,以上四点并不是孤立的,很多序文这四个方面兼而有之,只是重点有所不同罢了。细考仲景自序,有“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愤恨当时的士人之流不留神医药,只知追逐权势,并迷信巫祝。“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仲景目睹广大人民由于疾疫流行死亡惨重的情况,内心十分伤感,激起了他著书立说以拯救夭亡的愿望,并明确交待了写作方法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书名是《伤寒杂病论》及卷数是十六卷。象这种序文自己不写,难道他人更比自己了解写书的目的?参考文献[1]曹之.中国古籍编撰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529-547[2]唐·房玄龄.晋书[M].第1版,北京:中华书局出版,1974,2377[3]王聘贤遗稿,丁启后等整理.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82,(4):24

倪海厦伤寒杂病论文字版

如果女人的奶水逆流,顺着三焦淋巴系统,进入奇恒之腑,跑到脑部去,变成脑瘤,我们中医应该如何处理?       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小孩子得了脑瘤,就是小儿麻痹疫苗造成的。与小孩讲话是“童蒙”,问孩子的额头是冷的还是热的,回答是热的。我们前面讲过,天上是冷的,所以,我们头也应该是冷的,头为诸阳之汇,阳中有阴。       “热”就是阳不入阴,病人头痛是持续的痛,同时“热”也是持续的热,这就说明脑部有”实“,当这个“实”越来越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影响到病人的视力,也有可能会影响到病人的听力,还有可能会影响半边身体的肢体行动,类似于“中风”的后遗症。我们就知道病人有脑瘤的现象出现了。       我们在处理脑瘤的时候,与我们处理淋巴癌的方向是一致的,所以,我们会用到牡蛎,大剂量的牡蛎是攻坚用的,至少是40克起步,病人有盗汗的现象,加龙骨,盗汗严重加入炮附子20克,脑瘤的病人,脑部肯定有积水,所以要加入生半夏,生半夏可以排至高的水,如果是四肢冰冷,加入生附子12克,用生附子的话,就要用到干姜8克,用到炮附子的话就要用到生姜两片,当病人吃下去以后,病人还有盗汗,盗汗的现象没有止住,手脚还是冰冷,这个时候,就要用到生硫磺12克,生硫磺在临床上,常会用到脑瘤,淋巴癌用得最多的地方。生硫磺是天地之间,至阳至刚之药,在治疗脑瘤的时候体格大的人硫磺最高开到25克,生附子开到20克,这个并不是一开始就用这么重,刚开始用12克,效果不好再往上加。       生硫磺颜色是黄的,淡黄色的,就像刚出生的小鸡,与我们三焦淋巴系统的颜色是一样,所以,生硫磺病人一吃下去,会顺着全身的三焦系统,走遍奇恒之腑。当我们用生附子的时候,药力没有办法到达脑部去,当用到生硫磺的时候,附子的药力一定能到达到脑部去。所以,这个处方就会出现三个生,生硫磺,生半夏,生附子,当然还有炮附子,干姜,这个方子可能很多人看了,会被吓到,觉得不可思议,觉得太强了,不敢用,其实当病人需要的时候,那种爽的感觉是不言而喻的。       现在知道了,如果女人的乳癌,淋巴癌,牡蛎既可以治疗乳癌,也可以治疗淋巴癌,因为三焦系统都是相通的,所以,牡蛎就要加重,如果汗出不来,有积水,我们要把水排掉。治疗癌症在攻坚的同时,一定要排水,所以要加防已和茯苓,如果防已和茯苓下去还有水在里面。       怎么知道还有水在里面,病人的小便不是很好,或者是还有盗汗,我们在攻坚的时候,残留下来的都是水,所以,才会有积水,所以,才会用到防已和茯苓,水还排不出来,我们就要用硫磺,硫磺也可以排水,水肿得很厉害的时候,用硫磺来排水。       过去在用硫磺的时候,是治五金的毒(金银铜铁锡的毒),有的水含铁很重,长期吃那样的水,身上会堆积铁砂,所以很多的尿结石都是这样形成的,躺下去能小便,站起来就不行,铁砂把输尿管堵到了,像这种情况就可以用硫磺,硫磺一下去,铁砂就化掉了,所以说硫磺解五金的毒,过去就是这样用硫磺的时候。       炮附子与生附子最大的差异就是:炮附子固阳,例如一个人生病了,阳虚掉了一半,吃炮附子可以让现有一半的阳固住,不让这一半的阳丢失,但不能把已丢失的阳补回来,所以,用炮附子把原有的阳固住,用少量的生附把丢失的阳补回来,例如用20克的炮附子固原有的阳,用12克的生附子下去,就可以把丢失的阳补回来。当用了生附子下去,阳还没有回头,那就用生硫磺,如果生硫磺下去,阳还是没有回头,那么这个人也就这样了。       热的药,也就是阳的药,可以把阴实打开来,一定要靠纯阳的药和祛实的药,两样药混在一起使用,所以,乳癌的病人常会用到瓦楞子,牡蛎之类的药。

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手脚都是冰冷,首先想到的就是四逆汤,当我们开了当归四逆汤下去,一点效果都没有,就像是石沉大海,又开四逆汤下去,还是一样,一点感觉都没有,生附子用到30克了,就不敢再用了,但是病人还是冷。这个时候,大剂量的石膏300克下去,马上就手脚就热起来了,寒极生热。       当我们在治疗病人的时候,把阳气提起来的时候,阴气会升起来,阴会自回。当病去了以后,阴自己回来,这才是全愈。就像是原来口渴的病人,吃了药以后,嘴巴也不渴了,嘴里津液很多,就像大承气汤,原来大肠里干燥,当把燥屎攻下以后,津液会自己回头,大便才会正常,这个便秘的病才算是治好了。  阴自回代表全愈,身体自己恢复的状态。       阳到了极限以后,阴会自己回来,如果你不断地去补阴,滋阴,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我们用阳用得很多,原因就在这里。例如有的人口渴的厉害,小便黄色,屁都不放一个,结果去补阴,怎么补也不对,原来是大承气汤证,把大便一攻下以后,原来燥渴的现象马上就没有了,精神也好了,神志也好了,这就是临床上对阴自回一种定义。       一般来说男人是不会得红斑性狼疮的,我们前面讲过,红斑性狼疮是奶水逆流到心脏所造成的病,所以,都是女子得红斑性狼疮,因为奶水离心脏最近,男人的精液离心脏很远,但是还是心脏在管,精液产生的残渣会通过任脉上升上口唇一周生成胡须,女人的奶水月经,男人的精液都是属于心脏在管,所以,我们要强心脏。 男人生精的场所,前面是膀胱,后面是小肠,小肠与膀胱之间有一个间隙,这个间隙是有两层薄膜,两层薄膜中间是空的,中医把它叫做精宫,精宫是紧粘在小肠的火上面,如下图,精宫前面是膀胱,膀胱是水,精宫就在水火之间得到交融的现象,产生了男人的精子,这个现象,人死了以后,是看不到的,只看到小肠与膀胱之有一堆很浓稠的血在里面。所以,男人的精之前是血,经过小肠的气化以后,到达睾丸里面,才成为真正的精。      血液在生化成精的过程当中,把纯阳的东西交纺睾丸,剩下的残渣就进入到任脉,一直上行到我们口唇的周围,长成胡须。有的男人脚是冷的,小肠的温度不够,精宫里的血并没有百分百化生成精,结果在排精的时候就会看到血。这个时候西医说可能是什么发炎了,这就是西医的诊断错误,结果去打什么抗生素,抗生素不行,去吃类固醇,结果越搞越糟糕。        精的前身是血,身体太寒了,血没有完全化生成精,中医的观念,只要把小肠的火热起来,病就解决了。同理,女人的子宫和膀胱在小肠的前面,奶水下达到子宫,小肠的火在后面烤,排出来的月经就是红色的,当小肠温度不够的时候,火力不够,不能完全把奶水变成红色,所以,排出来的月经很淡,淡红色。有的人小肠的温度太热,火太旺了,例如有阳明证,因为火太旺,把奶水烤得太过了,所以,排出来的月经是成块黑色的。

如果小肠的火不够,不能完全把大肠里的水气化,大肠里的水还很多,表现出来的症状就是下利。由此,我们就可以判断,小肠火太盛了,造成了大肠里的水枯了,大肠里没有津液,就造成了大承气汤证的便秘。这只是一个方面,学中医思路要清晰,要会举一反三,小肠的火不够或者小肠的火太盛,对大肠的影响一个是下利,一个是便秘,那么对膀胱的影响呢?对妇人的女子胞呢?对男人的精宫呢?又是什么样的影响? 下面我们来看看堵在大肠里面的第四种情况:横结肠这一段被宿便堵死了,有两种情况,我们从横截面来了解,见下图:第一种情况就是周围全堵死,只剩下中间一个小洞,这种情况拉出来的大便就是很长的一条,这叫大便如鞭。第二种情况,就是宿便很大,只有边上的缝隙可以通过,这种情况,病人排出来的都是水,因为只有水能通过, 一天很多次,不停的跑厕所,你用手去压病人的肚子,硬邦邦的,小便又是黄的,舌苔又非常厚,味道也很重,这种就是叫做因便秘引起的下利。 以上两种情况的便秘,都是大承气汤证, 大承气汤 就是在小承气汤中加了一味芒硝而已,厚朴8克,枳实8克、大黄12克、芒硝12克,这四味药一用上去,把大便攻出来就好了。只要把宿便清完了以后,大便就恢复正常。       我们怎么知道大便恢复正常了呢,那就看病人小便的颜色,从原来赤黄色的变成淡白色,那就证明没有阳明腑热了,这个时候就可以停药了。这个时候,你摸他的额头是冷,手脚是温的,这就说明病已经好了。        从胃一直到大肠,最后我们来看一下肛门口的病证,肛门口大部分都是以痔疮为常见病证,以女人居多,十个女人有九个有痔,十女九痔,并不是原来就会有,都是现在的这个西医造成的,现在女人生孩子都是躺着生,医生让你像排便一样排,半天生不出来。中国古代都是让自己的官人用手托着女人的腰,妇人处于下蹲式,物理作用,很快就生下来了。现在生小孩,肛门都脱肛了,小孩还没生出来,这就是造成大部分女人患痔疮的原因之一。  痔疮该怎么处理,下面我们来看看,如果既有痔疮,又有便秘,那就是最痛苦的事情。我们怎么处理呢?大承气汤加当归8克,槐花12克,在经方里面有个方剂叫当归赤小豆汤(当归、赤小豆),我们又把他叫做排脓汤,赤小豆可以排湿,如果把槐花放在一起,就可以把痔疮的脓的排掉,同时又还可以收敛伤口,再加上大承气汤,那效果啊没得说,便秘也解决了,痔疮的痛瞬间就没有了,同时还可以收敛伤口。

郝万山伤寒杂病论文字版

绪论一、《伤寒论》的作者二、《伤寒杂病论》成书的背景三、《伤寒杂病论》的沿革和《伤寒论》的版本四、《伤寒论》的内容与贡献五、关于六经辨证六、学习《伤寒论》的方法与要求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概说第一节太阳病辨证纲要一、太阳病提纲二、太阳病分类提纲三、太阳病的自愈日和欲解时以及六经病的欲解时四、辨太阳病传经与否第二节太阳病证一、太阳经证二、太阳腑证第三节太阳病变证一、变证治则二、辨寒热真假三、辨表里先后治则四、热证五、虚证六、结胸证七、脏结证八、痞证九、痞证类证十、欲愈候十一、火逆证第二章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概说第一节阳明病辨证纲要一、阳明病提纲二、阳明病病因病机三、阳明病脉证第二节阳明病证一、阳明热证二、阳明实证三、胃寒气逆证第三节阳明病变证一、阳明湿热发黄证二、阳明热入血室证第三章辨少阳病脉证并治概说第一节少阳病辨证纲要一、少阳病提纲二、少阳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禁忌第二节少阳病证一、少阳经腑受邪,枢机不利证二、小柴胡汤的其他适应证三、小柴胡汤使用禁忌第三节少阳病兼证一、柴胡桂枝汤证二、大柴胡汤的适应证三、柴胡加芒硝汤证四、柴胡桂枝干姜汤证五、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第四节少阳病及阳证的传经与预后【附】热人血室证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概说第五章辨少阴病脉证并治概说第六章辨厥阴病脉证并治概说第七章辨霍乱病脉证并治概说第八章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概说附录

伤寒论简介:《伤寒杂病论》,东汉未年张仲景撰。分为《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二书。《伤寒论》全书10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六经病脉证并治是该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专门讨论急性外感热病——伤寒病的专著。张仲景吸取了《素问·热论》中的六经分证法,以六经为纲。将病者的病状、脉候,根据其虚实表里寒热来划分为六个不同的病类: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三阴三阳内连脏俯,外属经络,由于邪气强弱以及病人体质的不同,又有不传、直中、循经传、越经传以及合病、并病等不同情况,确立了伤寒病辨证的纲领。在治疗方面,依据其四诊八纲所得的资料以及病因病理认识,确定治疗大法,将汗下吐和温清补消八法灵活地运用于治疗过程之中,或单用,或同用,立法谨严,然后选方用药。总之,《伤寒论》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伤寒论》用药80余种,其方剂多选药精当,配伍有度,主治明确,疗效显著,被后世人尊为“经方”。此外,仲景不仅重视以药物“保胃气”,在服药方法上亦强调“保胃气”。如他主张药时宜喝点粥,因为粥有内充谷气的作用,既可助胃气以扶正,又可助药力以祛邪。还有,仲景继承并发展了《内经》,“病热少愈,食肉则复,多食则遗,此其禁也”这一理论,注重疾病时期的调理。如他立专篇讨论瘥后劳复问题,指出病愈时,“脾胃气尚弱”,尤需“保胃气”。《伤寒论》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他说,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