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补充与替代治疗医学杂志

发布时间:

补充与替代治疗医学杂志

大家好,今天是没人关注的深空小编忍着寂寞给大家说资讯。今天天气不错,正适合读读最新资讯放松一下。准备好瓜子板凳,我们一起去瞧一瞧。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统计数据,癌症是美国人死亡的第二个主要原因。然而,当谈及有关这种疾病的知识时,公众仍然对它一知半解。更糟糕的是,对疾病的许多认识误区在网上和线下传播,使得人们很难从毫无根据的谬误中识别出正确的信息。美国“最佳生活”网站收集了科学证据和专家建议,驳斥了这个领域最常见的误区。 误区一 吃糖会使癌症恶化 也许是因为癌细胞消耗的葡萄糖比其他细胞多,使得人们相信吃糖会使这种疾病恶化的谬论。然而,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反驳了这一说法,指出,“没有研究表明吃糖会使癌症更严重,或者如果你停止吃糖,肿瘤就会缩小或消失。” 误区二 吃的乳制品越多 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越大 女性完全可以放心地食用奶酪和酸奶,而无需担心患上乳腺癌。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者发表在《国际流行病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显示,总乳制品摄入量与患乳腺癌风险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 误区三 食用人工甜味剂会导致癌症 人们在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有这种担心,因为当时的研究表明,摄入人工甜味剂会导致老鼠患上癌症。然而,进一步的测试证明,这些物质对人类不会产生同样的影响。现如今,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称所有糖的替代品食用起来是安全的。 误区四 使用手机会造成癌症 这种常见的癌症误区起源于手机散发出电磁辐射的事实。然而,高频辐射和低频辐射有明显区别。虽然高频辐射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但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低频辐射对身体有这样的影响。关于手机射频电磁场暴露的流行病学研究并没有显示使用者患脑肿瘤的风险增加,也没有表明患其他癌症的风险增加。 误区五 癌症完全是一种遗传病 虽然医学家仍然在考察癌症的病因,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提出5%~10%的癌症是遗传因素造成的,其余的风险因素包括暴露于环境中的有害物质和由于老化造成的基因突变等。 误区六 只有女性才得乳腺癌 虽然不太常见,但男性也有可能患乳腺癌,只是概率较低而已。普通男性一生中患乳腺癌的概率是1/883。 误区七 如果乳房X光检查结果正常 就不会有乳腺癌 由于乳房X光检查可能会漏掉重要信息,因此仅做乳房X光检查并无法确诊。有乳腺癌遗传易感性的高危人群应该考虑做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以进行更准确的筛查。 误区八 染发会增加患癌症的风险 误区九 体重与患癌症的风险无关 体重与患癌风险直接相关。国际癌症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表在《柳叶刀-肿瘤学》上的研究成果显示,在2012年,成年人所有的新增癌症病例中有与体重相关。 有许多原因能解释为什么肥胖的人患癌风险高。一种理论认为,超重的人有慢性低度炎症,这种炎症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损伤DNA,最终导致患病。 误区十 肤色深的人不得皮肤癌 尽管皮肤癌更常见于皮肤颜色浅的人群中,但肤色深并不能保护你免受紫外线辐射的危害。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的研究者发表在《美国皮肤病学会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显示,黑色素瘤对肤色较深的人更致命;而且,一些皮肤癌在肤色深的人群中更常见。 误区十一 用止汗剂会导致乳腺癌 这个误区认为止汗剂中的物质会渗入腋窝的淋巴结,使细胞发生突变,从而导致癌症。然而,美国癌症协会反驳了这一说法,指出“很少有科学证据”支持这种猜测。 美国西雅图弗雷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发表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显示,使用止汗剂、除臭剂与患乳腺癌的风险升高之间无关。 误区十二 隆胸会增加患乳腺癌风险 美国FDA的研究人员发表在《整形外科杂志》上的一项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隆胸不会增加患乳腺癌的风险。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隆胸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之间存在很小的联系,但这种罕见的癌症是可以得到治疗的。 误区十三 接受癌症治疗的人须住院 虽然治疗癌症确实需要去几次医院,但患者并不需要一直呆在那里,直到病情得到缓解。事实上,许多早期癌症患者都能够继续正常生活,只需定期到医院接受治疗和检查。 误区十四 只有吸烟的人才得肺癌 虽然吸烟的人更有可能患上肺癌,但其他风险因素也会增加患肺癌的风险。 误区十五感染了人乳头瘤病毒肯定会得宫颈癌 有些人类乳头瘤病毒的菌株随时间的推移而发展为宫颈癌,但并非总是如此。HPV的菌株有超过200种,但只有少数是导致宫颈癌的高风险因素。大约70%的宫颈癌是由其中的两种类型引起的。 误区十六负面情绪会使 癌症患者的病情更糟糕 通常,当癌症患者接受治疗后没有任何改善时,他们的本能是责怪自己的消极态度是问题的根源。然而,美国癌症学会指出,人格特征与癌症存活率之间没有联系。 误区十七 做手术会造成癌症扩散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癌症理事会称,没有证据支持做手术导致癌症扩散。因为这种疾病是在血液中生长和繁殖的,所以与做手术无关。 误区十八 草药补充剂能治愈癌症 中国台湾农业生物科技研究中心的研究者发表在《循证补充和替代医学杂志》上的研究成果显示,只有与常规治疗相结合,草药补充剂才能起到缓解病情的作用。 误区十九 活检会导致癌症扩散 由于有些患者在做了活检后感觉更糟糕,因此他们误认为把癌症暴露在空气中会使病情恶化。实际上,没有证据表明,对病变进行活检会导致癌症扩散,也没有证据表明将肿瘤暴露在空气中会导致它扩散到其他身体部位。 误区二十 化疗总让患者感觉不舒服 自20世纪四五十年代首次使用化疗以来,这种疗法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为了减轻甚至消除副作用,医学家已经做了很大努力,患者的不良感觉没想象中的那么严重。 误区二十一 癌症具有传染性 癌症本身并不具有传染性,你根本无法从别人那里感染这种疾病。然而,由于一些传染性的病毒会导致癌症,因此需要当心。 误区二十二 氟化物会致癌 存在于自来水和牙膏中的氟化物并不致癌。1991年2月,美国卫生和公共服务部审查了50多项人群研究后宣布,以天然形式存在的氟化物不会对人类构成致癌风险。 误区二十三 得癌相当于被判死刑 由于技术进步和医学新发现,癌症患者生存的概率要比以前高得多。根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数据,所有类型癌症的5年生存率加起来约为67%,而对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甲状腺等特定癌症,这一统计数字高达90%。 欲要知晓更多《这些关于癌症的坑_悴攘思父觯俊返母嘧恃叮氤中刈⑸羁盏目萍甲恃独改浚羁招”嘟中赂嗟目萍甲恃丁王者之心2点击试玩

桂花茶气郁芬芳,是秋季最常喝的花茶之一。桂花茶冲泡方便,营养丰富,有些人恨不能天天喝,但是桂花茶可以天天喝吗?那么我们要了解桂花茶的功效与作用,下面一起来看看。

桂花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属于花茶。中医认为,桂花茶性温、味辛,有良好的药用价值,是可以天天喝的,但要适量,不要过多饮用。

桂花茶不仅香甜可口,而且具有丰富的保健功效。下面是12项桂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1、降低氧化应激

据“循证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桂花减少了动物的氧化应激。桂花茶具有温和的镇静作用,所以它有助于放松头脑,并改善大脑功能。

2、减少痰瘀

根据“循证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上发表的另一篇研究报告,桂花茶可以减少动物的痰液和瘀血。瘀血是血液和其他体液流动减慢或停止。

3、可以治疗过敏

桂花茶含有抗过敏剂。它有助于减少喉咙充血,以及由肺部发炎引起的粘液。

4、可缓解月经痛

桂花茶可能有助于减轻月经痛。治疗胃痛和腹泻是有益的。它还改善消化,治疗肠道疾病,并减少腹胀和气体。

5、排毒效果

桂花茶能帮助你的身体摆脱肾脏和肝脏中的毒素,让你感到新鲜和活力。在中药中,它被用作强力清洁剂。它有助于治疗与肾脏,肝脏和内分泌系统有关的问题。

6、防止口臭

桂花茶可以预防口臭。早上你可以用它作为漱口水。

7、抑制食欲

根据“科学报道”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吸入桂花茶的香气可能会抑制你的食欲。桂花的香味降低了食欲刺激性大脑化学物质的活性。它也增加了抑制食欲的大脑化学物质的活性。因此,这可能有助于抑制暴食和帮助减肥。

8、有益于皮肤和眼睛

桂花茶有助于增强视力。经常饮用茶有助于滋润皮肤。桂花茶也能增强肤色和肤色。一些局部应用的护肤产品含有桂花精油。

9、提供重要的营养素

桂花茶含有钴,硒,锰和钼。它含有反式α-胡萝卜素,反式β-胡萝卜素和新式β-胡萝卜素B.茶可缓解疲劳并预防困倦。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eCAM)影响因子从前年的一跃到去年的,一下子坐上了补充与替代医学领域的顶尖杂志的位置,不料今年一下子又走下神坛,影响因子大幅回落到。对于这个结果的出现早有苗头,自从去年的影响因子公布以来,做为开放获取杂志,该杂志的稿件处理费从1350美金立即涨至1500美金,发表文章数由542激增为866篇,其中以special issue数量增加最为明显,但引用次数没有大的变化,所以今年IF大幅降低理所当然。一份好的学术期刊,在保证审稿公正性的同时更需要懂得取舍,不能扩张太快,否则必然会有此结果的出现。值得指出的是,国内第一份结合医学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CJIM,《中国结合医学杂志》,陈可冀院士主编)今年的影响因子首次破1,达到,十分不易,而创刊百年的Chinese Medical Journal –Peking(CM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的影响因子才,记得几年前我向CMJ投稿,汇寄100元审稿费后将近4个月才有初审结果回来,专家审稿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打去编辑部询问,责编说该文要大改,再审周期也很长,建议作者自己撤稿。气愤之余遂撤稿改投Chin Sci Bull(《科学通报》英文版,IF=),一月后审稿完毕告知小修后录用

替代与补充医学杂志

新姜去皮后一夜外表发红是氧化了,把外表发红了,削掉,里面是可以吃的

新姜去皮后过一夜外表发红能吃,这是氧化现象。

不能吃的,烂的姜有一种毒素对身体不好的,何况姜又不是很贵不要冒险啊

不能吃。姜属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开有黄绿色花并有刺激性香味的根茎。株高米;根茎肥厚,多分枝,有芳香及辛辣味。叶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无毛,无柄;叶舌膜质。总花梗长达25厘米;穗状花序球果状;苞片卵形,淡绿色或边缘淡黄色,顶端有小尖头。花萼管长约1厘米;花冠黄绿色,裂片披针形;唇瓣中央裂片长圆状倒卵形。

扩展资料:姜的好处1、舒缓肌肉疼痛。美国《疼痛》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生姜具有天然镇痛抗炎作用,可缓解运动后肌肉酸痛。2、促进消化。卡帕林诺博士表示,生姜中的化学物质还有助消化液的分泌,促进消化,缓解胃胀和腹部不适。3、缓解痛经。美国《替代和补充医学杂志》刊登新研究发现,在缓解痛经方面,生姜与布洛芬一样有效。

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

桂花茶气郁芬芳,是秋季最常喝的花茶之一。桂花茶冲泡方便,营养丰富,有些人恨不能天天喝,但是桂花茶可以天天喝吗?那么我们要了解桂花茶的功效与作用,下面一起来看看。

桂花茶,是中国的主要茶类之一,属于花茶。中医认为,桂花茶性温、味辛,有良好的药用价值,是可以天天喝的,但要适量,不要过多饮用。

桂花茶不仅香甜可口,而且具有丰富的保健功效。下面是12项桂花茶的功效与作用。

1、降低氧化应激

据“循证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研究报告,桂花减少了动物的氧化应激。桂花茶具有温和的镇静作用,所以它有助于放松头脑,并改善大脑功能。

2、减少痰瘀

根据“循证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上发表的另一篇研究报告,桂花茶可以减少动物的痰液和瘀血。瘀血是血液和其他体液流动减慢或停止。

3、可以治疗过敏

桂花茶含有抗过敏剂。它有助于减少喉咙充血,以及由肺部发炎引起的粘液。

4、可缓解月经痛

桂花茶可能有助于减轻月经痛。治疗胃痛和腹泻是有益的。它还改善消化,治疗肠道疾病,并减少腹胀和气体。

5、排毒效果

桂花茶能帮助你的身体摆脱肾脏和肝脏中的毒素,让你感到新鲜和活力。在中药中,它被用作强力清洁剂。它有助于治疗与肾脏,肝脏和内分泌系统有关的问题。

6、防止口臭

桂花茶可以预防口臭。早上你可以用它作为漱口水。

7、抑制食欲

根据“科学报道”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吸入桂花茶的香气可能会抑制你的食欲。桂花的香味降低了食欲刺激性大脑化学物质的活性。它也增加了抑制食欲的大脑化学物质的活性。因此,这可能有助于抑制暴食和帮助减肥。

8、有益于皮肤和眼睛

桂花茶有助于增强视力。经常饮用茶有助于滋润皮肤。桂花茶也能增强肤色和肤色。一些局部应用的护肤产品含有桂花精油。

9、提供重要的营养素

桂花茶含有钴,硒,锰和钼。它含有反式α-胡萝卜素,反式β-胡萝卜素和新式β-胡萝卜素B.茶可缓解疲劳并预防困倦。

新春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很多会员给我们留言、询问,精油能否预防?能否治疗?该如何用? “某些精油具有抗病毒特性”,这在精油爱用者中已经是常识了,同时也有一些科学实证支持这个结论。但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该如何回复信任我们的会员?毕竟,还没有任何的证据能证明精油对它的有效性。 困惑的时候,就去读书和思考。 隔离在家期间,重读了Kurt博士的《The Healing Intelligence of Essential Oils》有关病毒的相关章节,并将读书笔记分享出来。 抛砖引玉,希望与大家一同探讨。 从“精油的三种生理活性”所想到的Kurt博士在《The Healing Intelligence of Essential Oils》(国内翻译成《精油的疗愈智慧》)一书中,阐述了精油的三种生理活性。精油表现出的生理活性可以归纳为三种。 1)非选择性(Nonselective) 非选择性是最常见的活性类型,存在于几乎所有精油中,存在于低分子量、亲脂性的单萜分子中。这些成分具有提振、抗菌和抗病毒作用,它们还可以改变细胞膜。 抗病毒活性似乎很符合精油的非选择性活性。例如,疱疹几乎可以用任何一种精油来治疗。精油的非选择性活性是植物经历长久进化的结果,它有利于保护植物免受来自环境的各种挑战。 2)选择性(Selective) 第二种活性类型是选择性或专一性,主要归因于更大分子、结构更复杂的成分上,如倍半萜、二萜和倍半萜内酯,它们经常与特定的细胞运作过程相互作用。 3)所有非选择性和选择性成分的共同作用 特定植物物种的所有非选择性和选择性成分的共同作用,展现出该种精油特有的整体效应,所有成分的总和与我们的器官系统相互作用,就如同精油在植物体内按照其进化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那样,在人体中完成自己的任务。因此,进化产生的自然成分的这种微调的多维效应,绝对不能通过在实验室中简单地混合各种成分来复制。 经常用来证明天然精油和人工复制品成分相同的色谱分析图,仅仅是粗略的近似值。它们无法解释两者之间的许多物理、化学和生物学上的差异。 用生物学的语言来说,迷迭香或薰衣草精油的典型品质体现在植物整个有机体的组织水平上。比如,薰衣草精油在治疗烫伤方面的神奇效果,目前还没有发现某个单一成分或混合成分能与薰衣草精油整体相提并论。 《The Healing Intelligence of Essential Oils》第四章P66 上面的论述对我们有几点启示: 抗病毒的活性几乎存在于所有精油当中。因为单萜类成分在精油中是极其普遍的。(只不过有能力强弱之分,要区分哪个更强需要细致的科学实验和论证) 比如,我们熟悉的强效抗菌、抗病毒成分: 丁香酚(丁香78%)、芳樟醇(芫荽70%,木兰花70%,罗勒53%,薰衣草31%)、香叶醇(玫瑰草80%)、百里酚(百里香30%,牛至8%)、香芹酚(牛至79%)肉桂醛(桂皮75%,肉桂63%)、对伞花烃(本樟24%,百里香22%)等都是小分子的单萜类化合物。 那么,我们可以推论出,“在特殊时期,不论手头上有什么精油,都可以先用起来,用比不用强,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 西药的专一性单一靶向(Mono-target Specific)与植物精油的非选择性多重靶向(Multi-target Nonselective)的特性是精油与西药的典型差异。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解释了,特定药物只能应对特定病原体,而精油则通常具有较广泛的用途。上图《The Healing Intelligence of Essential Oils》第三章P54 为某一种病毒而研制出来的西药,是对付病毒最强的武器同时也有最大的弱点,就是病毒一旦发生变异,会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而精油的这种能干扰多个分子靶点的非选择性特点,无论病毒的蛋白质序列有什么微小变异,仍然能使病毒失去活性。也就是说病毒难以对精油产生耐药性。 3.精油所呈现出来的“非选择性”以及“选择性和非选择性共同作用”的特性,是植物经过漫长的进化被环境筛选出来的。是植物经过25亿年的试错、突变、适应...,生长出来的能力,虽然以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无法透彻地认知,用生物学和进化论的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和借鉴。 因此,试图用人工合成复制的手段很难达到天然精油的品质。当人类健康受到威胁,正统医学也面临困境的时候,借助天然精油的力量绝对值得尝试。 “如何用精油应对流感病毒”所想到的 再来看一下Kurt博士关于如果应对流感病毒的建议,应该有借鉴意义: “使用精油治疗流感有两个重点:第一、精油能有效对抗流感病毒。第二、精油很难顺利到达被病毒感染的区域。基于第二点,用精油治疗流感不像治疗疱疹甚至普通感冒那样神奇有效。一旦流感病毒感染了肺组织,典型的症状,如虚弱、关节痛、肾痛和发烧都出现了,简单地用高剂量的精油“切断”感染通常是行不通的。 正确的方法是:在流感期间使用精油来控制病情,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如果没有精油,鼻窦腔或支气管的继发性细菌感染是很常见的。主要目的是稳住病情不让它继续蔓延,并预防并发症。 这听起来有点消极,但事实证明这是一个合理的选择,而且重要的是,它避免了使用抗生素来治疗继发性细菌感染。通过让身体经历这个过程,免疫系统会积聚力量,并有机会击败病毒,通常会在发病后变得更强大。”——《The Healing Intelligence of Essential Oils》第10章 P138 这几天,网上流传一个说法,“既然酒精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那么大量喝酒就可以杀死病毒了。”现在已经辟谣了,大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75%的酒精,喝下去到了肠胃,很难到达肺部,即便血液中有一小部分,也很难达到杀灭病毒所需的浓度。反而大量饮酒会降低人体的免疫力。 对于新型冠状病毒,困难的不是如何杀灭。因为在体外,有很多方法可以杀死病毒,据报道:乙醇、乙醚、含氯消毒剂、高温等都可以杀死病毒,难题是:当病毒已经进到肺里,你如何消灭它,同时又能避免继发性细菌感染。 使用精油其实也面临同样的困难。精油有很多体外实验证明能抑制病毒、病菌的繁殖,因此把精油作为体外消毒剂大概率是有效的(有待进一步证实),但是当肺部被病毒感染后,病毒会在体内快速、大量繁殖,精油难以以足够大的剂量、浓度、直接抵达被病毒感染的肺部。 Kurt博士应对流感的建议,其实是换了一种思路,从使用药物的靶向性转变为用精油改变整体免疫状况,防止继发性感染。这与武汉现在采取的治疗方法-支持治疗法,有相似的地方。(支持治疗:通过辅助呼吸、抗感染、补充体液等方法维持患者的生存,然后等待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消灭入侵的病毒) 这里有必要解释一下,什么是继发性感染? 当人体感染了一种病原体后(比如冠状病毒),免疫力会急速下降,潜伏在体内或体外的其它病原体(细菌、病毒等)会趁虚而入,从而引起其他器官或组织的感染。对患者来说是重大挑战。 精油的非选择性、多重靶向的特点可以同时应对多种细菌、病毒,非常适合用于防止继发性感染。 还有一个事实,也值得我们深思: 针对病毒,研制靶向性的特效药似乎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距离2003年的SARS已经17年过去了,至今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研发出来,仅仅是研制出了疫苗,而且是在SARS爆发的两年后,那时候SARS已经消失了。 据报道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最快也要2~3个月后才能用上。 不是说特效药和疫苗的研制不重要,非常重要,但恐怕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扑灭SARS依靠的不是直接将SARS病毒杀死,而是通过恢复和增强人体的机能,让人体的免疫系统消灭病毒。当然,社会化的隔离措施也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避免了进一步传播。 因此可以说“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是最好的特效药”。 综上所述: 居家隔离中,我们该如何应对病毒? 三点建议供参考: 第一道屏障:隔离永远是最有效的措施。严格服从国家的要求,不能因为你有精油就掉以轻心。 第二道屏障:尽一切努力把病毒拦在体外,做好防护和体外消毒。 第三道屏障:提升你的免疫力,这是万一的情况下,能否战胜它的根本。 即使隔离在家,也要想尽办法运动,早睡、睡够、通风、晒太阳,用精油疗法辅助照顾你的免疫系统。 参考配方参考配方:呼吸系统脊柱疗法参考配方:日常香薰参考配方:免疫系统脊柱疗法国内的相关研究下面两个资料是国内科学家关于精油应对病毒的研究,看到这些资料非常地开心和骄傲,对精油疗法的研究不再是国外科学家的专属领地,我们也在奋起直追。 【一篇论文】由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联合研究,发表在《BMC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 链接:《保卫复方精油减轻流感病毒的感染:MDCK细胞的体外研究》 实验中使用的是超高比例稀释的保卫,1:4000的浓度即能使病毒减少90%。实验结论认为保卫精油在体外实验中可显著减弱流感病毒的感染力。 【一个PPT】在2019年8月,中国商务部主办,在上海召开的首届中国精油科学与教育论坛中,上海交通大学芳香植物研发中心 的马莉博士后、姚蕾教授联合发表的《植物精油替代抗生素研究进展》可以看到,精油对病菌主要的作用机制是破坏细胞膜,从而使有效成分或抗体进入微生物的细胞内部并破坏它。冠状病毒虽然不是细胞形态,但也有一层包膜,用来保护自己。因此破坏细胞膜的机制对病毒应该也是有意义的。上面列举了一些具有抗菌、抗病毒属性的精油。上面的数据也有力地说明了精油的非选择性、多重靶向的特点。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人体的有益菌群没有伤害作用。试问,“用精油替代抗生素”还有多远的路要走?总    结 ① 抗病毒的活性几乎存在于所有精油当中,有效成分是单萜类。 ② 精油的非选择性多重靶向特性,决定了精油对多种病原体、多个靶向有效,具有广泛用途且难以产生耐药性。 ③ 精油的疗愈特性是植物在为应对环境中病原体而进化出来的。 ④ 精油抗病毒的难点不是在体外杀死病毒,而是在肺部大量感染病毒之后如何有效到达。 ⑤ 防止继发性感染是精油所擅长的。 ⑥ 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特效药,等待特效药可能不现实,人体的免疫系统就是最好的特效药。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eCAM)影响因子从前年的一跃到去年的,一下子坐上了补充与替代医学领域的顶尖杂志的位置,不料今年一下子又走下神坛,影响因子大幅回落到。对于这个结果的出现早有苗头,自从去年的影响因子公布以来,做为开放获取杂志,该杂志的稿件处理费从1350美金立即涨至1500美金,发表文章数由542激增为866篇,其中以special issue数量增加最为明显,但引用次数没有大的变化,所以今年IF大幅降低理所当然。一份好的学术期刊,在保证审稿公正性的同时更需要懂得取舍,不能扩张太快,否则必然会有此结果的出现。值得指出的是,国内第一份结合医学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CJIM,《中国结合医学杂志》,陈可冀院士主编)今年的影响因子首次破1,达到,十分不易,而创刊百年的Chinese Medical Journal –Peking(CM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的影响因子才,记得几年前我向CMJ投稿,汇寄100元审稿费后将近4个月才有初审结果回来,专家审稿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打去编辑部询问,责编说该文要大改,再审周期也很长,建议作者自己撤稿。气愤之余遂撤稿改投Chin Sci Bull(《科学通报》英文版,IF=),一月后审稿完毕告知小修后录用

BMC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

OA期刊。

BMC出版社,是较早运营OA期刊的出版商,在2008年并入Springer出版集团。作为一家大型出版机构,BMC旗下有300多本OA期刊,其中被SCI收录的就有170多本。

从影响因子来看,BMC Cancer已经过了快速上升阶段,进入了稳定期,近几年都处于分区。

在2016与2017年,BMC Cancer总共发表了1818篇论著与综述,2018年的引用量为5187。所以预计BMC Cancer今年的影响因子5187/1818=, 比之前略有下降。

通过期刊发文量可以看到,在2015-2017这3年里是逐年降低的。但随着发文量的降低,影响因子也降了,说明论文的质量有所下降。

2019年的影响因子是统计2017与2018两年的文章,18年期刊发文量的大增,可能也会对2019年的影响因子有着负面作用。

BMC系列的通病,审稿速度慢,投稿BMC Cancer,拿到一审意见的平均时间是2月。时间久了,可以写邮件催一下,听说它们编委也是挺混乱的。

一般论文的全部处理流程走完,大概需要5-6个月。不过,由于是在线OA期刊,没有版面限制,接收后Online倒是挺快的。

BMC杂志在世界上它属于一个中等偏上的一个级别吧,它这个杂志的一些出版社和它的一些那个内容的话,是非常的这个贴近那个时差和时间顶端的。

这个属于还是上层级别的呀,毕竟BMC杂志还是非常可以的呢,还是非常不错呀。所以还是属于上层级别的led。

不是 BMC是网络版杂志。 BioMed Central(以下简称BMC)是生物医学领域的一家独立的新型出版社,以出版网络版期刊为主,目前出版120种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期刊

补充与替代医学杂志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SCI)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SI)1961年创办出版的引文数据库。SCI(科学引文索引 )、EI(工程索引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 ) 是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其中以SCI最为重要。如,医学类的有: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中国药理学报》(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等这些你都可以在百度百科里查询的到!

phytomedicine plus是Sci。

Phytomedicine Plus期刊是Phytomedicine的全新姊妹刊。是一本开放获取、季度出版、国际性的替代与结合医学期刊。 Phytomedicine Plus 比 Phytomedicine 的覆盖范围更广泛,涵盖了药理学、传统草药、合理植物疗法以及补充医学等各个方面的文章,纳入SCI文献检索系统,将为更多研究人员提供愈加广泛的学术分享平台。

Phytomedicine Plus 期刊主题:

1、对分离的天然产物、草药、植物提取物和草药混合物的药理研究(包括药理作用模式分析、系统生物学和网络药理学)。

2、临床前安全性和毒性研究(包括药物与草药的相互作用、草药污染和掺假)。

3、植物化学(包括天然产物的生物指导筛选、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解析)。

4、植物化学分析方法(开发、验证和应用)。

5、植物鉴定、标准化、质量控制研究和生物标志物评估。

6、与草药有关的植物生物技术。

7、与草药有关的植物生物化学和植物分子生物学。

8、与天然产物和草药相关的生物制药和制药技术(包括配方、给药系统和纳米技术、抗体-天然产物共轭物等)。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eCAM)影响因子从前年的一跃到去年的,一下子坐上了补充与替代医学领域的顶尖杂志的位置,不料今年一下子又走下神坛,影响因子大幅回落到。对于这个结果的出现早有苗头,自从去年的影响因子公布以来,做为开放获取杂志,该杂志的稿件处理费从1350美金立即涨至1500美金,发表文章数由542激增为866篇,其中以special issue数量增加最为明显,但引用次数没有大的变化,所以今年IF大幅降低理所当然。一份好的学术期刊,在保证审稿公正性的同时更需要懂得取舍,不能扩张太快,否则必然会有此结果的出现。值得指出的是,国内第一份结合医学期刊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CJIM,《中国结合医学杂志》,陈可冀院士主编)今年的影响因子首次破1,达到,十分不易,而创刊百年的Chinese Medical Journal –Peking(CMJ,《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的影响因子才,记得几年前我向CMJ投稿,汇寄100元审稿费后将近4个月才有初审结果回来,专家审稿结果让人大跌眼镜,打去编辑部询问,责编说该文要大改,再审周期也很长,建议作者自己撤稿。气愤之余遂撤稿改投Chin Sci Bull(《科学通报》英文版,IF=),一月后审稿完毕告知小修后录用。但是不知今年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英文版)触犯了什么游戏规则,被SCI“镇压”,没有公布影响因子,要知道,其中文版在国内生命科学领域也算顶尖期刊了,英文版如此,情何以堪?!IF虽然不是评价文章的唯一标准,不知别的领域如何,就生命科学或医学领域来说,能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在高影响因子的杂志上,总归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情。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