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医学论文

首页 医学论文 问题

中华医学杂志广告刊例

发布时间:

中华医学杂志广告刊例

没有特殊的东西就不用写。

为了适应 21世纪医学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加快信息的交流和传播,中华医学杂志自2001年1月起已经由月刊改为半月刊,2005年开始改为周刊 。并对杂志的栏目和内容作了较大更新与调整。在原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讨论、专题笔谈、心理与疾病、国内外学术动态、读者来信等栏目的基础上,又开辟了一些新栏目,如医学动态 、疑难病例析评、循征病例报告、 短篇论著、新技术新方法、新药与临床、临床医学影像等。

医学核心期刊有如下:《FRONTIERS OF MEDICINE》《解放军医学杂志》《解放军医药杂志》《医学研究生学报》《中华医学杂志》。

医学核心期刊是对以公开发行的医学学术期刊,按学科分门别类的进行系统评价的医学学术期刊目录,通常所说的核心期刊,是指被北大图书馆每四年出版一次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列出的期刊。

医学核心期刊主要以北京大学图书馆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也叫2011版北大中文核心。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出版的2014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为参照标准,

同时各地高校和卫生机构根据各地的需要按期刊的影响引子等条件将医学类期刊分为一类、二类或者A、B、C、D等,这种分类方法由于各地的要求不统一,所以没有统一的标准。

核心期刊 第五编 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R1 预防医学、卫生学

R2 中国医学

R3 基础医学

R4/8 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R9 药学

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3、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4、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5、第一军医大学学报(改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6、解放军医学杂志

7、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8、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9、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10、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1、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12、复旦学报.医学版

13、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14、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15、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16、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17、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18、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广东医学

20、军事医学科学院院刊

21、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改名为: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2、上海医学

23、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4、江苏医药

25、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6、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27、实用医学杂志

28、山东医药

29、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30、重庆医学

31、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32、天津医药

33、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34、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35、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36、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37、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

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

1、中国公共卫生

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3、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4、卫生研究

5、营养学报

6、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10年伍连德在报纸上曾发出成立医学会的倡议,1915年2月,国内各地医师31人在上海举行中华医学会成立大会。推选颜福庆为第一任会长。会址定在上海。当时共有会员232人。11月,中英文并列的《中华医学杂志》创刊,第一卷第一期发表《中华医学会宣言书》,宣布学会的宗旨为巩固医家友谊、尊重医德医权、普及医学卫生、联络华洋医界。1916年2月在上海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学会章程,选举伍连德为会长,并决定每两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随即开展学术活动和组织工作,1917~1930年先后召开7届会员代表大会。1932年4月中华医学会与中国博医会(1886年建立,首任会长为嘉约翰)举行联席会议,宣布两会合并,仍称为中华医学会。同年9月召开合并后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即第九届大会),选举牛惠生为会长。当时会员已达1500余人。抗日战争时期,学会迁往重庆,1947年迁回上海。学会自成立到1949年共召开会员代表大会15次,成立的专科学会有内、外、妇、儿、医史、卫生等11个,出版了《惠嘉二氏内科要览》、《迈魏二氏外科手术》、《罗氏卫生学》、《高氏医学辞汇》等书籍和《中华医学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外文版》、《中华健康杂志》和《医文摘要》等期刊。此时会员人数已达3000余人。1950年中华医学会召开第16届会员代表大会。大会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所确定的全国卫生工作方针,修改了学会章程,选举傅连暲为理事长,总会会址由上海迁到北京。全国各省、自治区都设有分会。1951年1月,中华医学会加入中华全国自然科学联合会。1958年9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成立,中华医学会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50年代中期,专科学会已增到15个,主医学期刊19种。1960年所有期刊因检查工作一度暂停,随后相继复刊。国际医学交往也有所增加。1956年第18届会员代表大会时,会员(包括中医105人)已达15218人。“文化大革命”中,学会组织遭到破坏,活动中断。70年代初,逐渐恢复。在实行改革、开放之后,学会的会务和学术活动有较大发展,这也是学会工作最活跃的时期。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学发展仍是学会的主要任务。每年举全国性学术会议100个左右。学会还围绕国家科研攻关项目和卫生工作的重点组织多学科、前瞻性的学术研讨,通过科学论证,提供决策建议和咨询。如对肝炎、肿瘤、性病等都提出防治对策建议。民间国际医学交流也有较大发展,中华医学会与世界医学会及18个国际性专科学会建立了密切联系,同许多国家的医学会进行了友好交流。每年接待国外来访团组50多批,组织出访和参加国际会议20多批。学会每年在国内举的国际会议和双边会议10余个。学会对港澳地区交往非常密切。现又开展海峡两岸的学术交流和友好往来。台湾医学会、台湾医师公会、台湾全科医师会等学术团体都应邀来大陆访问,学会也派专家去台湾讲学。现有83个专科分会,50万名会员,下设部门16个,法人实体机构3个,另与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合医学图书馆1个。全国共有会员25万人。各地市县分会386个、专科学会65个、学组139个。出版中华系列杂志417种,并有学会机关报《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学会设学术会务部、编辑出版部、继续教育部、对外联络部、科技咨询部、图书信息中心等事机构。台湾也设有医学会,出版两种刊物:《台湾医学会杂志》(月刊,1901年始刊)和《台湾医学会继续教育版》(月刊,始刊于1989年)。香港有香港医学会,为独立的组织,与中华医学会有杂志交换。澳门有中华医学会澳门分会。

中华医学杂志广告

原来楼主是对斯利安有兴趣才提出的这个问题呀!我咨询了一个在北医大的朋友,他说对这个单位和斯利安都是有一些简单的了解。中国妇婴保健中心确实就是北京大学生育健康研究所。但是并不像有的人说的那样参与商业运作才选择斯利安,因为调研了所有叶酸品牌的科研背景,只有斯利安是真正经过25万人的临床观察才投放市场的,而且在有斯利安之前大家都不知道提前吃叶酸可以预防出生缺陷的,是当时以河北、山西、江苏、浙江共21个市县的育龄女性作为调研对象进行观察得出的结论,当时有上万名各级卫生工作者和乡村医生参与。李竹教授在之后撰写了临床研究论文,该论文在柳叶刀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都有发表。如果您也是医学工作者,那么对这几个杂志应该一点都不陌生;如果您是医学工作者,那么25万人的临床观察,这个数量是个什么概念您也能明白,又有多少个产品能够做到这么大规模的临川观察呢?应该没有吧。查阅一下1993-2000这七年间的资料应该可以找到论文。

他们有一个投稿入口的,你自己找找看。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以下简称妇幼保健中心)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下的国家级妇幼保健专业机构,是全国性妇幼保健业务技术指导中心。妇幼保健中心以贯彻实施《母婴保健法》、《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中国妇女发展纲要》为核心,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妇幼保健中心的宗旨是: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妇幼保健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规范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指导全国妇幼保健技术服务的开展,以妇幼保健技术研究和政策研究为手段,以全面提高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为目的,在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的业务领导下,开展与妇幼保健有关的工作。妇幼保健中心主要职能有: 1、宣传、执行《母婴保健法》和国家妇幼卫生工作的方针政策;2、为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妇幼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规范进行调研,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3、了解、掌握全国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妇幼保健、生殖健康发展规划;4、负责对省级妇幼卫生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咨询,组织开展妇幼保健领域的学术活动;5、协助制定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的各项规范,促进妇幼保健机构间的交流与协作;6、组织开展各类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人才培养;7、组织开展妇幼卫生、生殖健康科学研究和调查,推广适宜技术和新技术等;8、负责全国妇幼卫生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反馈,以及妇幼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与管理工作;9、了解国际妇幼卫生发展动态,及时为政府提供相关资料和建议; 10、负责妇幼卫生国际合作项目的事务性、技术性工作,开展妇幼卫生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11、与有关机构合作,组织开展妇幼保健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和规划的实施与评价;12、协助开展农村卫生、社区卫生相关工作;13、承担上级交办的其他任务。对不起,我只知道这么多了,不好意思!

刊名: 中华医学杂志 National Medical Journal of China主办: 中华医学会周期: 周刊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0376-2491CN: 11-2137/R邮发代号:2-588历史沿革:现用刊名:中华医学杂志创刊时间:1915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3)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3-2014年度)(含扩展版)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1992)期刊荣誉:中科双高期刊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奖获奖期刊 这个是核心期刊,但是你那本的话就不太确定了 这是知网上检索的!

大众医学杂志广告刊例

有。制作好药品广告后,需要进行药品广告审查,按照《药品广告审查》办法规定,进行审查。《药品广告审查发布标准》规定:处方药可以在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指定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上发布广告,但不得在大众传播媒介发布广告或者以其他方式进行以公众为对象的广告宣传。不得以赠送医学、药学专业刊物等形式向公众发布处方药广告。

二选一的话,建议《科学世界》,是科普和知识性的。《科学之谜》的话,看名字似乎内容里都是没有答案的,还是学点东西选择《科学世界》的好。另外还有《发现》(DISCOVERY),《自然》,《科学》。

大众医学杂志简介《大众医学》杂志创刊于1948年,是国内具有较高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医学科普期刊。创刊68年来,《大众医学》杂志始终秉承创刊人裘法祖院士提出的“让医学归于大众”的办刊宗旨,为广大中国民众提供科学、丰富、实用的健康保健知识和医疗信息服务。大众医学杂志订阅:

大众医学》《中国医药导报》《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中国现代医生》这个网站可以提供全面的杂志介绍

中华医学杂志病例报告

1917年(中华民国六年)1月22日,吴阶平出生于江苏省常州市,幼年吴阶平在江南水乡那所闹中取静的大宅院里度过了最初的时光,4岁那年,父亲吴敬仪由人介绍来到上海宝成纺纱厂,小阶平也跟随父母告别了常州老宅,5岁那年,小阶平因父创办天津宝成纺纱厂而北上,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他认字,6岁时就能阅读《史记·项羽本纪》、《三国演义》等。10岁之前在私塾读《四书》、《五经》,打下较好的古文功底。同时也学习数学和英语,吴阶平的父亲是个经营企业很有办法的企业家,思想开明务实,主张子婿和亲戚们学医。医生能治病救人,又不会失业,还特别强调要做一个好医生,一定要到协和医学院学习。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吴阶平从天津汇文中学毕业时,步其姐夫、长兄之后,选学了医学,由汇文中学保送进入北平燕京大学医预科。 1937年(民国二十六年),毕业于北平燕京大学,获理学士学位。同年,考取北平协和医学院。在学期间由于患肾结核症,切除右肾,休学了一段时间。 1942年(民国三十一年),毕业于北平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吴阶平在学校期间,特别受到泌尿科专家谢元甫教授的栽培与赏识。他在中央医院任住院医师,以缜密的临床思维,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对他所经管的病人的病史、病情的发展和变化了如指掌。 1943年(民国三十二年),沦陷期间吴阶平最初接触地下党。抗日战争胜利,他曾经高兴过,不久幻想就破灭了。这时他又接触了几位中共地下党员,为他们治病,同时从他们那里接受了一些革命道理,开始认识了共产党。当时,中国杰出的外科专家、脑外科专家关颂韬到北大医学院主持外科。他要吴阶平帮助他去建立外科,一方面任外科讲师,一方面又兼任中和医院的住院总医生。吴阶平欣然接受了。1944年(民国三十三年),吴阶平提升为外科住院总医师,翌年又升为外科主治医师。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1947年他在北京大学医学院以讲师身份开始踏上讲台,同时兼任外科主治医师。 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吴阶平经著名泌尿科专家谢元甫教授推荐,赴美国芝加哥大学进修,师从现代肿瘤内分泌奠基人哈金斯教授。哈金斯非常喜欢这个年轻、勤奋的中国学生,有时看见吴阶平干脆利落地做实验、做手术,感慨地说:“你有几只手啊!”由于手术技术不一般,吴阶平在美国落下了一个“三只手”的荣誉称号。吴阶平坦言自己手艺非常好,由于自己的手可能比一般人的小些,特别适合做外科医生,“开个小口就进去了”。1948年,在进修即将结束时,哈金斯非常希望吴阶平能留下为自己主持临床工作。哈金斯在学生面前铺开了芝加哥大学医院开始兴建的科研大楼蓝图:“这是你将来的实验室,这是办公室。我可以把你的家眷都接来。”然而,吴阶平却婉言谢绝了。于1948年12月回到中国。1949年,吴阶平在北京大学医学院任外科副教授,即筹划建立泌尿外科。 1951年,当中国人民志愿军在三八线上浴血奋战时,他作为北京市抗美援朝志愿军手术队队长,率领一支精干队伍奔赴长春,在后方医院工作,荣立了大功。 1956年—1957年间采取了改进措施,即在用手术切断输精管尚未结扎之前,向远段精道(即输精管、精囊、后尿道)注入少量杀灭精子的药物(如醋酸苯汞溶液)。此法简便可靠,1958年发表后,已在全国推广使用,对计划生育工作做出重大贡献。 1959年,吴阶平还设计了利用回盲肠进行膀胱扩大术,成功地应用于临床上膀胱挛缩的患者。该手术在70年代甚至80年代欧美书籍和杂志上才作为最新的手术方法介绍给读者。1957年,首创输精管结扎时向精囊灌注醋酸苯汞以杀死残存的精子,使术后立即达到绝育效果(过去一般手术后都须经两三个月才成)。报告后立即在全国推广,有力地促进了计划生育工作。1960年,吴阶平遇到一例临床诊断为“嗜铬细胞瘤”,而手术表明并无肿瘤,只发现髓质增生。他查遍内分泌学专著,或否认有这种疾病存在,或根本忽略这一情况,在文献资料中他查到4篇报告,其中提到6例与他所见的类似。他认为此症虽属罕见,但不容忽视。 1960年—1976年的16年中,他收集到17个病例。在经历3个病例之后,他已能做到手术前即诊断为髓质增生。当时的化验条件不够完善,而且多数病例是“文革”期间收集的,但足以证明有这种疾病存在。医生在临床工作中能够确定某一种疾病的存在则属于重大贡献。卫生部授予他科技成果甲等奖。 1961年9月,在19届国际外科学会上,吴阶平明确指出皮质醇症 (即柯兴式综合症)的病状在多毛的同时常合并脱发,他的报告为皮质醇症的诊断增添了新内容。1962年,周恩来总理派他率领中国医疗组去印度尼西亚为苏加诺总统治疗由于肾结石而使机能遭到阻障的左肾,经过4个月的努力,取得了十分完满的结果。总统的私人医生、商业部长苏哈托专门把各国记者请到总统别墅,发表声明表示感谢,并介绍以吴阶平为首的中国医学专家们同记者见面(新华社于1962年5月7日发了消息)。声明说,为总统进行治疗的维也纳医疗组曾经认为,总统的肾脏如果在三个月内或者最迟六个月内不能恢复机能,那么就必须动手术。由于中国医疗组的治疗,苏加诺总统的健康情况极为良好,特别是他的左肾已恢复功能。出此总统可以避免动手术了。苏加诺总统和夫人设宴欢送中国专家。吴阶平为此被授予印尼国家二级勋章。从此后,苏加诺有个伤风感冒的,也要把吴阶平请去。1968年开始,曾担任中央多位高级领导人的医疗小组组长。60年代,受周总理的委托,曾先后11次为5个国家元首进行治疗。仅为印尼总统苏加诺就治疗过5次。 1977年,他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了有关这17个病例的报告。其中只有一例是错误诊断;其他16例病例或者治愈,或者治疗效果较好,病情有显著改善。这16例均有病理资料。16例中有一部分曾先在其他医院诊治,均被诊断为“嗜铬细胞瘤”。 1978年,他又在《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发表了他的专题报告。1979年美国《泌尿外科年鉴》选入了这篇英文报告,摘要刊出,给予很高评价,国际医学界正式承认吴阶平的这项创见。 1983年9月,他参加在联邦德国举行的国际外科学会第30届大会,并担任大会副主席,在会上作了“肾上腺髓质增生15例长期随诊”报告。此项随诊复查工作一直延续到1985年,无一例演变为嗜铬细胞瘤。 2001年,获香港大学荣誉科学博士。2011年3月2日21时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1. 范权.遗传性外胚叶结构不良、软骨发育障碍、多指畸形及先天性心脏病之病例报告.中华医学杂志,1937,23:. 范权,周素玉,顾幼玉.链霉素治疗百日咳之初步报告.中华儿科杂志,1951,2:.范权,周素玉.儿童医院设计中对于消毒隔离消毒的要求.中华儿科杂志,1956,7:.范权.关于低盐综合征治疗上的几点意见.中华内科杂志,1956,4:.范权.低盐综合征者所需补充钠的意义.中华内科杂志,1957,5:.范权,宋铭道.参加第七届苏联儿科医师代表大会概况.中华儿科杂志,1957,8:.范权.吐泻患儿脱水治疗常规.中华儿科杂志,1958,9:.范权,李慧珠.血清电导率的临床测定.中华儿科杂志,1959,10:.范权,韩一方.一种新的肾小管障碍综合征.中华儿科杂志,1959,10:.范权.用液体治疗重型中毒性消化不良.第七届全苏儿科医师会议,.范权.消化不良的补液常规.中华医学会天津分会儿科学术资料,1963,.范权.儿童循环血量之测定.中华医学会天津分会儿科学术资料,1963,.范权.输液用液体的配制及设计方案等补液16份法.儿科学术会议资料,1963,12.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是sci,中华医学杂志是有中文版和英文版之分的,英文版名为ChineseMedicalJournal,CN:11-2154/R,ISSN:0366-699,是中华医学会会刊,创刊于1887年,半月刊,是中国惟一被SCI核心版收录、具有百年以上历史的医学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设有述评、专家论坛、医药卫生策略探讨、论著(临床、基础研究)、临床病理讨论、疑难病例析评、学术争鸣、循证医学、病例报告、技术交流、临床医学影像、药物与临床、标准与规范、会议纪要、专题笔谈、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国内外学术动态、医学动态、读者来信、书评(或书讯)、人才交流与招聘以及学术活动预告等栏目。

中华医学杂志投稿要求

《中华医学杂志》来稿应具先进性、科学性和逻辑性。要求资料真实,当报道以人为研究对象的试验时,作者应该说明其遵循的程序是否符合负责人体试验的委员会(单位、地区、国家)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并得到该委员会的批准,是否取得受试对象或其亲属的知情同意书。

数据可靠、论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通顺。论著、综述等一般不超过4000字(不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技术交流、病例报告等一般不超过1500字(包括图表和参考文献)。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病例报告

设有论著、论著摘要、病例报告、急诊经验、综合报道、经验与教训、技术交流、讲座、综述、会议纪要、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医学见闻等栏目。

2014版 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目前最新版)中,口腔医学方面的核心期刊不多。只有如下6个期刊: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 (2014版新增)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14版新增) ============如下这2个杂志,是2011版北大中文核心,在2014版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被踢除了。所以2014版新增了2个,又踢掉了2个。 上海口腔医学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一共4种:华西,实用,和口腔医学研究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