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的症状会伴随着浑身乏力、头晕恶心、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血虚是血液失常的一种表现,一般都是在逐渐的发生,在早期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毛发干枯、肌肤干燥、头晕眼花、失眠、多梦、烦躁等。妇女月经量少,且色淡。严重者还可出现闭经。1、心血虚证心慌心烦,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容易受惊,健忘,面白苍白,唇舌色淡白,脉细弱或结代。2、肝血虚证头晕,眼花,胁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或肌肉不自主抽动,女子月经不调,严重者闭经,面色没有光泽,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等等。
血虚的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心悸、多梦、面色萎黄、手足麻木、妇女月经量少、闭经、脉细弱、面色无光以及疲劳乏力或者脱发以及出现坐卧不宁、悲观厌世、情绪低落、手足心热、口干咽干、头晕目眩等临床表现症状。
血虚,中医病机,是指人体血液不足,不能充分濡养脏腑、经络、形体,亦不能维持人体正常的精神活动。多因先天体质差、久病、思虑过度、脾胃虚弱、失血过多所致。血虚与心、肝的关系最为密切。血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及维持人体精神活动的功能,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减弱,会出现头晕眼花、面色白或黄而无光泽、毛发干枯、肌肤干燥、肢体或肢端麻木等症状;血不能维持人体精神活动时,会出现精神衰退、健忘、失眠多梦、烦躁等症状。中医常见于头痛、眩晕、胸痹、心痛、虚劳、便秘、月经不调、癌病等疾病。现代医学常见于贫血、心律失常、睡眠障碍、更年期综合征、神经衰弱、高血压、排卵障碍、便秘、神经性头痛以及急、慢性出血性疾病等。
血虚证的临床主要见于心血虚和肝血虚证,或心肝血虚证,但无论哪种血虚,均以血虚为基本,都可兼有或部分兼有血虚的基本症状。血虚证是指血液亏虚,不能濡养脏腑、经络、组织、以面部、眼睑、口唇、舌质颜色蛋白,脉象细为主要辨别要点。
中医认为女子以血为用,血虚容易导致血海空虚,因此女性血可在上述血虚证表现基础上还会伴有月经色淡量少,甚至愆期或闭经。
心血亏虚主要因为劳神过度、失血过多、久病耗血以及气血生化不足等原因多导致。由于心血亏虚,心脏失去濡养,心脏搏动功能受到影响而出现心悸表现;血虚不养心神,则可导致神不守舍,经常失眠多梦;血虚不能上荣头面,因此可见有头晕眼花,健忘等。
肝血虚是指肝血不足,机体失去濡养,以眩晕、视力减退、止痛麻木以及上述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多因机体血液生成不足或者久病耗伤肝血及失血过多等原因所导致。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可引起头晕目眩,视力减退或者夜盲等症状发生;爪甲、筋脉的生长都需要肝血的润养,若肝血虚则可导致指甲干枯脆薄,肢体麻木等症状。
气血不足是有甚多方面都会引起,看看您是属于哪方面,另外建议每天一杯德甫的固血和茶能刺激骨髓的造血系统,能使其更快地造血、生血,增加血液细胞的数量。1)脾胃虚弱生成血液的基本物质主要来源于脾胃所化生的水谷精微。《内经》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证治准绳》说:“脾胃者,气血之父也”。脾胃功能强健,可将摄入的水谷精微转化为气血。如饮食不节或肝胆之病横犯脾胃,致脾胃功能减弱,精微不足,生化无源,久则出现血虚。血虚则可进一步引起其他脏腑功能失常。(2)饮食不足人体脏腑靠气血津液滋养,气血津液靠水谷精微来化生。清代喻昌《医门法律》说:“饮食多自能生血,饮食少则血不生”。如饮食数量不足,长期饥饿,气血生化无源,势必导致血虚。另外,饮食量虽然充足,但嗜欲偏食,亦同样出现造血原料的缺乏,使生化之源不足,而出现血虚,并导致其他病证。(3)失血过多外伤失血过多,月经过多,或其他慢性失血证皆可造成血虚证。另外,由于出血,日久则导致瘀血内阻,脉络不通,一方面造成再出血,另一方面也影响新血的生成,继而加重血虚。(4)肾气亏虚肾藏精,精生髓,精髓可以化血。若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及房劳过度等均可引起肾虚,而肾虚则精少,精亏则血虚。(5)劳作过度大病、久病消耗精气,或大汗、吐利、出血损伤阳气阴液;强力劳作能耗伤气血,久之则气虚血亏;劳心太过,易使阴血暗耗,心血亏虚等,均可导致血虚。
血虚的症状会伴随着浑身乏力、头晕恶心、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血虚是血液失常的一种表现,一般都是在逐渐的发生,在早期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血虚主要表现为面色淡白或萎黄、毛发干枯、肌肤干燥、头晕眼花、失眠、多梦、烦躁等。妇女月经量少,且色淡。严重者还可出现闭经。1、心血虚证心慌心烦,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容易受惊,健忘,面白苍白,唇舌色淡白,脉细弱或结代。2、肝血虚证头晕,眼花,胁痛,肢体麻木、屈伸不利或肌肉不自主抽动,女子月经不调,严重者闭经,面色没有光泽,舌质淡,脉弦细或细涩等等。
血虚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病证,指身体内的血液不足或质量不好,导致机体功能失调。那么,血虚的症状有哪些呢?如何治疗血虚呢?本文将为你一一解答。
1.调节饮食:补充富含铁、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素的食物,如猪肝、鸡蛋、黑豆等。
2.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体质。
2.头晕眼花:血虚的人由于血液不足,血流缓慢,导致头晕眼花,甚至出现耳鸣、眼花等症状。
4.针灸治疗:针灸可以调节身体内部的气血,促进血液循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胡凤山-北京卫视养生堂-血虚
论文结束语主要包括:
(1)本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得出了什么规律性的东西,解决了什么理论或实际问题;对论文创新内容的概括,措辞要准确、严谨,不能模棱两可,含糊其辞。不用“大概”、“也许”、“可能是”这类词,以免使人有似是而非的感觉,从而怀疑论文的真正价值。
(2)对前人有关问题的看法作了哪些检验,哪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哪些不一致,作者作了哪些修正、补充、发展或否定。
(3)本研究的不足之处或遗留问题。如是否存在例外情况或本论文尚难以解释或解决的问题,也可提些进一步研究本课题的建议。
结束语范例论文:
长期以来,我国汽车产品主要靠集团消费,20世纪90年代以后,由于微型汽车的价格低廉、经济实惠,在市场中取得了好评。随之而来的是环境问题和燃油价格问题,所以市场下一步的导向应该是向小排放量,低消耗的经济型方向发展。
为有效解决该问题,在本次前驱发动机装配设计,采用了电子燃油喷射系统。电子控制的汽油喷射系统由进气系统、燃油系统及包括传感器、电子控制单元、执行元件在内的控制系统组成。
其优点在于可以根据控制燃油喷射量,使燃油在汽缸内完全燃烧,从而节约能源,降低有害气体排放。电喷车相对于化油器车具有功率高、省油、噪音低、一次点火率高等性能优点。
设计的任务是前驱发动机装配设计,从实际使用成本来说,前驱车传动路线比较简单,传动效率更高,整备质量相对也轻一点,它的燃油经济性比后驱车要好因为微型发动机具有成本低,用途广泛等特点,所以可以将其应用在农业,工业等其他领域。
汽车作为代步工具,在舒适性上对内部空间有一定的要求,前驱车在这方面比较有利。前驱发动机装配设计,也就是发动机装配的工艺。为了提高发动机工作效率、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最有效的提高产品价值。
其设计步骤的合理性以及发动机的悬置显得尤为重要。本设计采用液压悬置目前在轿车上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随着汽车工业在我国的发展,经济型汽车要占主导地位。由于能源问题,以及汽车在民间的普及,也只有经济型汽车才能更好的适应市场,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更好的发展,走良性循环的轨道。
本文是在XX老师的细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X老师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高度敬业的敬业精神,认真勤勉的工作作风,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了重要影响。她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深深打动了我。同时,在毕业设计期间,我也学到了很多微生物发酵方面的知识,我的实验技能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我要特别感谢师姐对我实验和论文写作的指导。她为我完成这篇论文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还要感谢XX和XX对我的无私帮助,使我能够顺利完成论文。同时,XX老师在实验室经常帮助我,在这里我也衷心的感谢他。最后,再次感谢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关心和帮助
1、论文的结论是最终的、总体的结论,不是正文中各章小结的简单重复。结论应该观点明确、严谨、完整、准确、精炼。文字必须简明扼要。如果不可能导出应有的结论,也可以没有结论而进行必要的讨论。2、可以在结论或讨论中提出建议、研究设想、仪器设备改进意见、尚待解决的问题等。不要简单重复、罗列实验结果,要认真阐明本人在结业工作中创造性的成果和新见解,在本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新见解的意义。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做出客观的叙述。应严格区分自己的成果与他人(特别是导师的)科研成果的界限。结论的任务是精炼表达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的基础上,通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出的富有创造性、指导性、经验性的结果。3、它又以自身的条理性、明确性、客观性反映了论文或研究成果的价值。结论与引言相呼应,同摘要一样可为读者和二次文献作者提供依据。结论的内容不是对研究结果的简单重复,而是对研究结果更深入一步的认识。
论文结束语的书写,应该总结性的对全文进行观点的汇总,点明主题,把论文所涉及到的主要观点和内容主旨明确的书写出来,这样才可以达到理想的书写效果。
这个,论文还是自己写的好,你查阅了许多相关资料后不仅能写出论文,还能学到许多东西呢。这里介绍个网站:蓝莓眼科网,里面有很多关于近视的内容,相信可以帮到你。
3000字的文献可以找到其它很多这类文献呀~免费查阅的你可以自己去看看汉斯的(中医学)
1 诊疗模式和主体诊疗模式所谓诊疗模式,是对一种医学在诊断和治疗中主导思想的高度概括,是用精炼的语言对该医学临床思路的扼要表述,并能反映出其学术特色。自古以来,关于中医学的诊疗模式存在多种说法,如治病求本、辨病治疗、辨证论治、察质论治及对症治疗等。在诸诊疗模式中,最重要最常用,且在很大程度上能主导或涵括其它诊疗模式者,称为主体诊疗模式。诊疗模式不同于医学模式,后者是指一种医学认识和处理疾病的基本观点或出发点,比较抽象和理性,如“生物 . 心理 . 社会”,被认为是现代医学模式,而前者则是对一种医学的诊疗规律和临床思路的集中表述,比较具体和实际,如前述的“辨病治疗”之类。 审机定治是《内经》的主体诊疗模式《内经》为中医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诊疗模式当然也不例外。在《内经》中论述过的众多诊疗原则中,最强调者莫过于“治病必求于本”(《素问 . 阴阳应象大论》)。这里,“治”兼诊断和治疗二义,“本”指疾病的本质、根源,此处具体指阴阳失调的病机。而《素问 . 至真要大论》在论及诊治有假象的病例时指出:“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告诫不要被疾病的假象所迷惑,应首先识别其真正的病因病机,然后针对病机而治。该篇还以“有病热者寒之而热,有病寒者热之而寒”为例,说明若只看到疾病表面的热、寒现象,抓不住其阴虚、阳虚的内在本质,必然误治。正是基于审察病机便是 “求”病之“本”这一认识,该篇才反复强调“审察病机,无失气宜”,“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对此,元代名医朱震亨曾断言:“考之《内经》曰‘治病必求其本’,《本草》曰‘欲疗病者,先察病机’,此审病机之意也。”“此求其病机之说,与夫求其本,其理一也。”〔1〕对于中医学来说,病机就是对疾病本质的高度概括。而“审察病机”,则是透过疾病的现象——症状、体征等,去探求疾病的本质——病机。可见,《内经》治病求本的诊疗思想可用“审机定治”一词简明地表述之。由《内经》奠基的中医临床工作可分为五个环节或步骤,即四诊、辨证、识机、立法和处方。在中医的诊断过程中,四诊是为辨证收集必要的临床信息(即以症状、体征为主的证候),辨证则是运用中医理论对证候进行思维加工,最后识别病机及病名。而在中医的诊断结论中,病机为主体,病名是次要的。因为确立治疗法则的主要依据是病机而不是病名,因而识机便成了辨证的目的和归宿。《内经》虽无“辨证”一词,但审察病机(审机)以辨析证候为基本手段, “审机”实已概括了辨证和识机的内涵。中医临证时确定治疗法则的要素虽多,但首要的、根本的依据却是从诊断中获得的病机结论,而处方只不过是落实治则的具体方法和措施。由此观之,中医的诊断主要是对病机的求本诊断,中医的治疗首先是针对病机的求本治疗。而“审机定治”一词则切中肯綮地勾画出了中医学基本诊疗规律和临床思路要领。为此,明代大医张介宾极力推崇《内经》所述的“病机十九条”:“此正先圣心传,精妙所在,最为吃紧纲领……夫病机为入门之道,为跬步之法。”〔2〕《灵枢 . 本神》强调:“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所谓审“病形”、知“虚实”,就是辨证识机,简称“审机”;“谨而调之”,是谓针对五脏的虚实病机,分别采取相应的补泻调治法则。这是《内经》重视并阐述“审机定治”诊疗模式的一个例证。《内经》也论及其它诊疗模式。例如,《灵枢 . 痈疽》用“菱翘饮”治疗“败疵”,属一病一方,乃“辨病治疗”之例;而《灵枢 . 根结》所谓“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气剽悍滑疾也,”则是“察质(体质类型)论治”之例。然而,这两种诊疗模式在《内经》中仅处于次要地位,并在一定程度上从属于“审机定治”。可以断言, 把 “审机定治” 看成是《内经》倡导的主体诊疗模式是毋庸置疑的。2 “审机定治”对中医学的深远影响 建立了中医学诊治疾病的主导思想由于《内经》提出并倡导的治病 求本——“审机定治”诊疗模式,概括了中医临床思路的要领,揭示了中医学的基本诊疗规律,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两千年来已被历代医家奉为圭臬,成为中医诊治疾病的指导思想和首要原则,即中医学的主体诊疗模式。试举数例为证。东汉医圣张机在《伤寒杂病论 . 自序》中说:“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这里“见病知源”就是辨证识机之意。《伤寒论》126 条:“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前四句属辨证,“有血(瘀血)”为识机,“下之”谓立法,“抵当丸”是处方。全条证、机、法、方一气呵成,充分体现了审机定治的经旨。唐代大医孙思邈指出:“夫欲理病,先察其病源,候其病机。”〔3〕 强调察候病机是医者临证治病的首务。金代名医刘完素亦说:“故察病机之要理,施品味之性用,然后明病之本焉。故治病不求其本,无以去深藏之大患。”〔4〕突出了审机和施治之间的因果联系。明代宿医周子干认为:“见病医病,医家大忌,……若见一证即医一证,必然有失;唯见一证而能求其证之所以然,则本可识矣。”〔5〕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求其证之所以然”,即审机的极端重要性。当代已故名医岳美中也指出:“见症状要进一步追求疾病的本质,不可仅仅停留在寒热虚实的表面上,……务期细密,才能丝丝入扣,恰合病机。”〔6〕要求医生审察病机必须细致、准确,使之同实际病情完全一致,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奠定了中医学的主要学术特点和优势人们谈论得很多的中医学特点是“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然而这正是由审机定治的诊疗原则所决定的。因为同病之所以异治,是因其病机不同,异病之所以同治,是因其病机相同。整体失衡的疾病观和整体调节的治疗观是中医学的另一特点和优势。所谓“整体失衡”,是说人之患病,乃一定病因作用下人体内部及体内外的平衡协调状态遭到破坏,即整体失衡或曰“阴阳失调”的结果。具体可表现为寒热盛衰、邪正虚实、气血津液失常等多种类型,而这些都属于病机的范畴。因此,弄清某一患者现阶段整体失衡的具体内容,就是识别其当前的病机。所谓“整体调节”,就是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机结论,施以或补或泻,或温或清,或固或通等适宜的治疗法则及相应方药,使患者机体达到新的整体平衡协调,从而恢复健康。可见,中医学整体观念在临床上的落实,亦依赖于审机定治这一诊疗模式的贯彻。人、病兼治而以治人为本是中医学的又一特色和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中医不仅辨病治病(包括中医和西医的病种、病名),更要知人治人。每种疾病虽有自己特定的临床表现、病程经过及诊疗规律,然而医生临床上面对的并非抽象或概念的疾病,而是某一患病的个人。每个患者都是具有精、气、神而能自主活动的生物体,因而病人远比疾病复杂而多变。所以治人重于、难于治病。《素问 . 疏五过论》之“从容人事,以明经道”和《灵枢 . 师传》的“便病人”就寓此意。“治人”的重点又在调神。如《素问 . 汤液醪醴论》告诫:“精神不进,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由于病人精、气、神的状态及变化均可集中反映在经诊断得出的病机结论中,审机定治实为人、病兼治的重要途径和良好形式。其二,治人为本的核心是“因人制宜”的治则,它要求治疗时应充分考虑到病人的年龄、性别、体质类型、职业、爱好、饮食及生活习惯等对病情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也程度不等地蕴涵其病机结论之中。例如,幼儿易虚易实,老人气血虚弱滞涩,妇女有余于血而不足于气,体质类型不同者对病邪的易感性和对病性的趋同性亦不同等,这些病理因素全都以一定的形式参与了病机的形成。可以断言,审机定治是构建中医学治人为本特色思想必不可少的基石。 为中医学理论的规范化创造了条件鉴于中医学的流传和教育长期沿袭私相授受的方式,中医理论中不少术语、概念的解释和使用存在着混乱和分歧,这对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及走向世界极为不利。而审机定治的诊疗模式可为澄清其中一些重要的词语作出贡献。例如,中医常用的“证”或“证候”,即《内经》所说的“病形”、“病状”,皆指疾病的现象,乃中医诊断的凭证。而治病求本的“本”——病机,才是疾病的本质。因此,有些教科书把“证”释为综合病邪、病性、病位等要素的“病理概括”,实即与病机概念等同,这显然混淆了疾病的现象和本质,是不可取的。又如,所谓“辨证论(施)治” 被视为中医学的基本规律和特点而风行一时,然而如前所述,在中医临床过程中,辨证是为识机服务的,病机才是中医诊断的主体和中医治疗的首要依据。而“辨证论治”一词中缺乏关键词“病机”,则诊断既落不到实处,治疗又失去了依据,中医学的基本规律和临床思路便表达不出来。因此,它的文字构成同它所欲表达的内容差距较大,而“审机定治”却能胜任这一任务。 为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提示了方向中医学的历史和现状业已证明,审机定治作为中医学的主体诊疗模式,是推动中医学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强大动力,病机学已成为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当之无愧的核心。〔7〕目前,中医学正处于现代化及国际化的“前夜”,其发展的突破口便成为中医学界与中西医结合学界关注的焦点。中医学术发展史表明,历代名医成就的取得,各种学术流派的形成,无不来自新的病机观点的创立或原有病机观点的深化。考察中医临床、教学、科研的现状就会看到,病机研究进展缓慢和病机理论的滞后,已成为制约上述诸领域迅速发展的“瓶颈”。用现代科技手段研究中医学的有识之士大多认为,中医学的现代研究应从“证”的实质着手,而这里所谓的“证”是指由某一病机引起并以其命名的证型(证候类型)。如“脾虚证”就是由“脾虚”病机引起的证型,换言之,食少、纳呆、腹胀、泄泻、身倦乏力等一组证候仅是“脾虚证(型)”的外在表现,而“脾虚”这一病机才是其内在实质。因此,从证的实质着手意味着重点研究各种病机的形成、变化机制及其物质基础等。总之,抓住病机研究这个突破口,就能带动整个中医药事业全面、深入的发展。
医学论文怎么写一、医学论文种类首先,想要写出好的医学论文需要先搞清楚医学论文的分类。医学论文根据撰写的内容不同,基本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实验研究一般为病因、病理、生理、生化、药理、生物、寄生虫和流行病学等实验研究。临床分析对临床上某种疾病病例(百例以上为佳)的病因、临床表现、分型、治疗方法和疗效观察等进行分析、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新建议、新见解,以提高临床疗效。疗效观察指使用某种新药、新疗法治疗某种疾病,对治疗的方法、效果、剂量、疗程及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研究,或设立对照组对新旧药物或疗法的疗效进行比较,对比疗效的高低、疗法的优劣、不良反应的种类及程度,并对是否适于推广应用提出评价意见。病例报告主要报告罕见病及疑难重症;虽然曾有少数类似报道但尚有重复验证或加深认识的必要。由于是罕见病或疑难重症,所以即便有类似报道也是十分少的,而这类医学论文便是针对这些少数的病例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探索,力求能更全面的了解和改善这种疾病的情况。病例(理)讨论临床病例讨论主要是对某些疑难、复杂、易于误诊误治的病例,在诊断和治疗方面进行集体讨论,以求得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临床病理讨论则以对少见或疑难疾病的病理检查、诊断及相关讨论为主。这类医学论文是以讨论为主,试图通过讨论得出最佳的治疗和诊断方法。调查报告在一定范围的人群里,不施加人工处理因素,对某一疾病(传染病、流行病、职业病、地方病等)的发病情况、发病因素、病理、防治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给予评价,并对防治方案等提出建议。文献综述以某一专题为中心,查阅、收集大量国内外近期的原始医学文献,经过理解、分析、归纳、整理而写出综述,以反映出该专题的历史、现状、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等情况,并做出初步的评论和建议。 专题讲座围绕某专题或某学科进行系统讲授,介绍医学发展新动向,传播医学科研和临床上实用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更新传统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改善知识结构,推动医学科技进步。根据对象不同,可分为普及讲座和高级讲座。
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
中医学不是自然科学的分支,它一直与中国古代哲学交融在一起,中医学有着自己对生命本体的认识,有着自己特定的思维方式与思维过程。下文是中医学专业毕业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中医临床基础医学成立至今,尽管在学科建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的现状并不容乐观,尤其在学科性质、学科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明显问题。因此,面对现状,应当有策略、有计划的积极应对在现有基础上,强化经典以弥补不足,并尽可能发挥学科原有的优势,大胆进行改革,努力推陈出新,以促进学科的迅速发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对中医学科专业目录进行了调整,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传统经典课程合并组建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此后,各中医院校以此为模式,纷纷进行了学科的改革,以新的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来开展各项工作。尽管临床基础学科从组建开始就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但教学、科研、临床等工作依然按此方式在进行着。回顾新学科成立后近8年的时间,其在各方面均取得了新的进步,尤其学科的整体面貌有灿然一新之感。但若从各方面的具体情况而言,其现状不容乐观。
【关键词】中医临床医学;现状;对策
1学科现状的客观评价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至今,从学科发展的总体状况来看,应该说是利弊共存、喜忧参半。对此作一客观的评价和分析,是目前学科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工作。
学科面临的困境
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虽然对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一些有利的影响,但也明显地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归纳起来说,主要面临三方面的困境。其一,《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合并是行政划分的结果,合并之前应该进行过科学的论证。但到目前为止,在实际工作中,仍然是“三家”分而行之,基本与合并之前无太大变化。因此,远远没有达到产生“合力”的效果。
其二,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校原来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专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伤寒专业实力雄厚,有的可能在金匮、温病专业方面研究水平较高。而简单地合并之后,就冲淡了三门课程的原有优势。也许初衷是以优促建,以好带动全体共同前进。但结果却是相互牵扯制约,干扰了学科的发展进程。
其三,没有新的统一的教材,教学还是保持着原貌,因而完全不能表现出“临床基础”的特色或独特之处。三门课程的合并,结果就象是“拼盘”一样,只有形式,没有贯穿整体的核心内容。
学科长处面面观
任何新生事物均有生机勃勃的一面,因此,临床基础学科以新学科的形式出现,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以理推之,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拓宽了专业范围。由于临床基础学科涵盖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的丰富内容,所以其研究的范围较之原有学科明显扩大,在研究的内容方面则可更为灵活。《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均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学内容,但在外感热病及内伤杂病的诊治方法上,又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打破原有的学科框框,可以对这些交叉内容进行深人的研究,改变以往此类研究较少的现象。
其二,更新了原有的学术思维模式。以前三门课程单独而立时,在学术思维方面也大多是各不相干的。比如,虽然温病学理论的形成与《伤寒论》有密切关系,但在具体的研究思维方面,却很少联系到《伤寒论》来展开思考。再如,《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同为张仲景所作,尽管各自涉及的重点不同,但学术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然而从这一方面进行学术研究的学者却并不多见。所以,三门课程合并之后,对学术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尤其对仲景学说的深人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其三,为该领域研究生整体能力的提高提供广阔的空间。温病学是研究外感热病的专门学科,《伤寒论》中亦有许多有关外感热病的理论和方法,前者主要探讨感受温热病邪引起的温病,后者则主要研究感受寒邪引起的外感热病。二者在这一点上既有共同之处,又各有所长,分而研究均不全面。在原有学科之中,研究生在选题时,理论、实验及临床研究必然会受到学科研究领域的限制,因而对其整体学术水平和能力的培养都是不利的。而学科合并之后,突破了这个“瓶颈”,研究生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将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导师也将从外感热病辨治的角度进行培养,从而使研究生实际诊治疾病的能力和科研能力均得以提高。
2学科困境的原因探析
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临床基础学科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出其关键环节至关重要。笔者认为,当前临床基础学科不良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学科性质模糊、学科定位不准、课程设置僵化。
但大多专家认为既不是基础学科,也不宜划在临床基础学科的范围内。但如此一来,就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因为学科性质的含糊不清,导致学科在发展方向上失去了明确的目标,从而影响了学科发展的速度。
学科性质模糊致使发展方向不确定
一般来说,学科性质取决于学科所涉及领域的主要特点和研究的根本内容,而其性质如何又对该学科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临床基础学科所包括的《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的学科性质,长期以来被认为与《内经》相同,属于古典医籍范畴,因而被合称为四大经典。从其内容来看,实际包括了从基本理论到临床诊治各种疾病的方法,内容极为丰富。临床基础学科成立后,有学者对学科性质的表述是:既有基础学科的特点,又有临床学科的属性。单纯从这一定义来看,应当说是抓住了原来三门学科的基本特点,并没有任何的错误。但是,由于学科在定名时已经强调是“临床基础”,这就表明,该学科应是基础与临床的桥梁。该学科是一门联络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说明它既不同于纯基础的生理、生化、解剖、中医基础理论等学科,又不同于内、外、妇、儿等纯粹的临床学科。而完全属于临床基础的学科大致有中药、方剂、中医诊断学等。对于临床基础学科的性质究竟如何确定,一直以来尚未有定论。
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学重心不明确
正是由于学科性质模糊带来的学科定位不准,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教学重心的把握难以确定。以往三门课程属经典时,主要的教学重心是放在培养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能力方面,各教学环节均围绕这一主题加以强化,比如多讲一些名家的临证经验、穿插临床诊治的典型医案,有些课程还安排学生去医院见习等等。不少中医院校还把这三门课划入临床,有自己的专门病房,以方便学生在学习中实习。这些,都是为了提高学生临床处理疾病的整体能力而做的具体工作。现在,将临床基础学科定位为桥梁课,那么过于偏重临床就违背了“桥梁”的特点,从而造成教师教学中的困惑,最终将对教学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课程设置僵化造成学科知识不系统
任何学科的存在,均应具有相对独立的理论体系这样一个重要条件。临床基础学科所涵盖的三门课程,虽均可包括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之中,但具体而言又各自具有一定的特点。比如,《伤寒论》主要是探讨六经辨证,并以这一理论体系贯穿始终;温病学则主要探讨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并将其作为外感温热性疾病临床诊治的基本纲要。因此,彼此之间在理论体系方面就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况且,形成临床基础学科这一新学科之后,在学术发展方面,未能将这些各具特色的理论体系加以梳理而使其融会贯通为一体。所以,在课程设置方面并未出现新的改变,目前的现状是仍然保持以前的课程原貌,给人以“穿新鞋、走老路”的感觉。按逻辑推论,伴随新学科成立的应当是相应的较完整、统一的理论体系,在课程设置上也应有相应的变化,但目前学科在这一点上明显滞后,这也是学科不能很好发展的重要原因。
研究范围太广致使力量分散无特色
事物的发展都是一分为二的,临床基础学科研究范围的扩大,尽管给学者们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研究空间,但研究范围太广太杂,也必然带来一些弊端。主要表现在研究力量分散(学科人员本身就不多),并会因此而造成研究内容在深人程度上受到影响,最终的结果就是学科在研究内容上缺乏特色。而一个学科没有自己的研究特色,在整个中医学研究领域中就会逐渐地失去竞争力和应有的地位。
经典著作淡化导致教学质量下降
由于三门经典课程合并形成临床基础,对原有的经典著作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因此学生在掌握中医基础知识方面出现明显的不扎实现象,换而言之,就是中医的基本功受到明显影响。在中医学之中,许多非常重要的理论均来自于经典著作。其实,《伤寒论》、《金匮要略》和温病学包括的原著内容,还只是中医典籍中的一部分,但也可以说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连这些都不强调要牢固掌握,那么,中医的精华要如何来保留和传授给学生呢?当然,教学质量的问题还涉及到后期的临床实习等复杂环节,但在校期间对经典著作淡化而产生的不利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3学科工作的应对策略
面对当前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我们应当采取怎样的策略和措施呢?鉴于近期内学科的构建不可能有较大变动,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扬长避短、积极努力,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科的发展。
大胆尝试,推陈出新
为了促进学科学术体系的发展,在课程设置和教材的编写方面必须大胆进行尝试。近年来,不少专家和学者对此已经做了许多探讨,比如,有专家提出可以将三门课程以及其他学科中有关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内容提取出来编成辨证理论的教材、将《伤寒论》和温病学有关外感病的内容编写成《外感热病学》、或直接将三门课压缩编成《中医临床基础》等等,有些院校已经开始做了初步的工作川。这些设想和构思均有积极意义,但有的肯定存在缺陷或问题,可以组织专家有针对性地进行深人论证和研讨,在取得一定共识之后,委托某一院校牵头编写,先在小范围内试用,成功后再普及。希望能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改革的过程中达到推陈出新的目的,并由此促进中医学理论和中医教育事业的进步。
摆脱束缚,发挥优势
临床基础学科将《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组合在一起,但学科的发展不应受到所谓“临床基础”一个学科的束缚。各校可根据自己原来三门课程的不同优势选择其侧重点,可以《伤寒论》为重点,也可以金匮或温病学为重点。总之,尽可能发挥原有的优势,抛弃门户之见。三门课程之间可以互相支持,凡是有利于其优势保持和扩大的工作,均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去努力进行。比如,在研究内容方面,可以根据以前的优势项目制定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继续深人研究,并合理的将学科人员分组结合,按照个自的长处配合工作。一旦目标明确,人员分工妥当,各项工作就会有序地进行,而学科也应当会因此而不断发展。
保持特色,强化经典
多年来的中医教育实践证明,经典著作中的许多辨治理论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切不可轻易地将其丢弃。《伤寒论》、《金匮要略》均为古典医籍,堪称是中医理论发展的根基之一;温病学虽然是现代教材,但其内容却来源于古代温病学家的原著,如《温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湿热病篇》等,均是温病名家的经典之作,)其中包涵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和非常重要的辨治思路。因此,对于这些经典原著的内容,应予以保留,并作为深人研究中医理论的必要课程。加强原著的学习,不仅对提高学生处理疾病的实际水平很有帮助,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并能够使其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中医的特色。
适应现状,弥补不足
首先,应当逐渐的适应目前的现状,尽管大家对该学科有诸多的`不同看法和意见,但为了将其不利影响降低到最小,必须停止争论,将目光转向如何弥补其不足方面。比如,不要过多地纠缠其学科是否为桥梁课,可以按照以往的习惯仍将其定位在偏重临床,保持原有的特色和临床技能培养的重点。这样可以避免因教学重心不明确可能导致的学生学完三门课程后什么都不扎实的缺点。其次,为了改变学科合并后人员减少而产生的不利状况,除了要求全体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尤其是拓宽知识面之外,还可以考虑尝试让青年教师学习教授二门课的做法。既可以逐渐培养一专多能的师资力量,还能为将来的学术理论的整合奠定人才基础。同时,鼓励大家多做《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之间的交叉研究,力争从中找到一些较好的契合点,甚至提出新的观点、创立新的理论。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现状有喜有忧。面对现状,我们应当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积极的态度,有策略、计划的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医世家.中医基础理论
[2]中国中医基础医学199812
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导致心脏负荷过重、心肌损害及收缩力减弱所致的心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的一种综合征,是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其发病率高,是世界性日趋严重的危害健康的主要问题。中学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渊源已久。在治疗上也已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我院近2年完成的中西医结合市级课题《中药益心汤对心衰患者血浆脑钠肽作用的临床研究》结果再次证实利用中医理论指导临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该病对于降低再住院率、病死率,及提高生存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的认识
心力衰竭属于中医的“心水”、“心悸”、“喘证”、“水肿”等范畴。《内经》记载:“心胀者,烦心短气,卧不安”、“脉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心……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上气而喘”,“心胀”和“心痹”就其临床表现而言可归于心力衰竭。张仲景发展了《内经》水气为病的思想,提出了“心水”病名。《金匮要略》:“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描述出心力衰竭的主要症状。中医学“心衰”病名首见于唐代孙思邀《备急千金要方》。详述见于宋代《圣济总录·心脏门》:“心衰则健忘,不足则胸腹胁下与腰背引痛。惊悸,恍惚,少颜色,舌本强”,此处“心衰”虽非心力衰竭的典型表现,但与心力衰竭是有一定联系的。
2、中医学对心力衰竭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力衰竭则是各种病因导致这一功能受损而发生的病证。心衰的病因主要为心脏自病或他脏之病影响及心,造成气血阴阳诸虚,或六淫外邪犯心,从而损伤心脏。
心气虚衰为发病基础
心的主要功能是推动血液在全身经脉中运行以濡养周身,心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心气”上,即心气是推动血液在血脉中运行的动力来源。心气充沛,才能维持正常的心力、心率和心律,才能保证心血的搏出,使血液在脉管中正常运行。正如《仁斋直指方》所谓:“人以气为主,一息不运,则机缄穷;一毫不续,则窍壤判……血脉流行者亦气也……盛则盈,衰则虚”。可见,若心气虚衰,推动血液运行无力,就会出现周身失养,进一步使心功能下降。《内经》称“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圣济总录》:“虚劳惊悸者,心气不足,心下有停水也”,则明确指出了心气虚为心力衰竭的基本病机。邓铁涛[1]认为:“五脏皆致心衰,非独心也”。肺、脾、肝、肾的功能失调都可影响到心,而发生心衰。心力衰竭的主要病位在心,又常常与肺、脾、肾等脏相互影响。
正虚为本,瘀血为标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始则多因心气虚弱、气不运血、心阴亏耗,表现为气阴两虚、心血不畅,进而气虚阳衰或阴损及阳,而致“阴阳两虚,心脉瘀滞”,成为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基础。尤以心阳(气)亏虚,心脏鼓动减弱,营运无力为其病理变化的主要方面。心气不足贯穿心力衰竭始终,是心力衰竭恶化的重要因素。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曰:“元气既虚,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为瘀”。心血瘀阻则出现心悸,胸闷胸痛,面色瘀黯,唇甲青紫,舌有瘀点或瘀斑等。
水气泛溢为最终结果
《素问·逆调论篇》说:“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水气之客也”。其认为除血脉不通外,心力衰竭还与水气内停有关。又如《三因方·水肿》称:“短气,不得卧,为心水”。心气虚损衰竭,无力推动血行,血流迟滞,瘀而成水。由此可以推论出:心气虚导致血瘀,血瘀又进而引起水停,从而引发了咳喘、水肿、心悸等一系列证候。
关于心衰病机虽有较多论述,但认识是有一致之处的,即心衰的正虚与标实是相互交织共同存在的。其中,阳气虚衰,水饮与血瘀内停是贯穿于心力衰竭病程中最基本的病理机制。心力衰竭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心气虚→血瘀→水停→心虚加重,与现代医学心力衰竭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心功能不全→神经内分泌激活→心室重构→心功能不全加重)虽分属不同的理论体系,但在一定程度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3、中医治疗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辨证治疗
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中医对于心力衰竭的治疗最重要的就是辨证论治,心力衰竭的辨证分型主要是依据病因病理的变化进行,由于心力衰竭的主要病理机制为本虚标实,所以现代大多医家都以虚实为纲,病变累及脏腑为目,结合临床实践辨证分型。
专法治疗
杨积武[9]创制的强心宁煎剂涵盖了现代医学治疗本病所倡导的强心、利尿、扩血管及抑制心室重构的治疗大法。方由人参、黄芪、附子、丹参、泽泻、五加皮、川芎、甘草组成。以达益气温阳,强心利尿,行气活血化瘀,安神宁心之功。吴时达[10]等认为心衰的中晚期经中医辨证多为阳虚水泛,采用温阳健心灵口服液以温阳益气、利水活血,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李庆海[11]认为本病虚以气阴两虚为主,而心肾阳虚则多见于疾病的末期;实以水饮瘀血为主,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为基本治则,创验方参麦宁心合剂。方由人参、麦冬、五味子、葶苈子、云苓、玉竹、车前子、桑白皮、当归、丹参、枳实、生龙骨、生牡蛎组成。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利水之功。益气养阴则气血充足,鼓动有力,活血利水则瘀散水行,郁热自消,心安神畅。我们根据多年的临床实践认为心衰为本虚标实之证,心脏阳气不足(虚衰)为本,水停瘀血为标。因此,治疗需标本兼治,在补虚的基础上兼以利水消肿、活血化瘀。治宜温阳益气,活瘀化饮为基础。自拟益心汤:黄芪、白术、茯苓、桂枝、炙甘草、泽泻、泽兰、枳壳、车前子、当归、桃仁、南葶苈子、党参、临床观察其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及血浆脑钠肽的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实验研究
王振涛等[12]采用左冠脉结扎术致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模型,观察了相同种类活血益气药的不同剂量配伍对心衰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的影响,发现活血益气药可以改善心肌梗死后心衰模型大鼠心脏系数及功能,且方剂配伍中多量活血药的应用均能较明显改善心衰大鼠的组织学指标心脏系数。同时从心脏组织形态学角度证明了活血药和益气药均有逆转心室重构作用。赵英强等[13]采用腹主动脉缩窄术复制大鼠心衰模型,用原位凋亡检测方法及电镜观察强心剂组及对照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无心肌细胞凋亡,模型组凋亡明显,强心冲剂能明显改善凋亡,其作用与卡托普利相当。沈雁等[14]研究发现,温心胶囊能明显提高心力衰竭心肌被抑制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水平,加强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阻止胶原降解及基质改建,调控细胞外基质代谢,提高衰竭心脏的射血功能。王洪良等[15]研究认为心复康口服液能通过改善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1(ANT1)、心肌线粒体腺苷酸转位酶2(ANT2)的表达,从而抑制细胞凋亡、改善能量代谢,治疗心力衰竭后的心肌损伤。
应用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在各方面均有较大的进展,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应用。众多医家对于心衰的认识虽各有一家之言,但总的来看其认识大同小异,基本上倾向于本虚标实,气阴两虚,水瘀互阻。在增强疗效、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避免不良反应等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葛鸿庆,赵梁,郝李敏.邓铁涛教授从脾论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之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2,36(4):9-10.
[2]霍根红.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病理实质[J].河南中医,2009,29(2):114-117.
[3]周亚男,张军平.慢性心力衰竭大气下陷说及从气、血、水论治[J].新中医,2009,41(4):7-8.
[4]连林芳.辨证分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例析[J1.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8(4):301-302.
[5]杨培君,杨磊.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概要[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2,25(1):2.
[6]李立志.陈可冀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经验[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2):136-138.
[7]王胜林.董耀荣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8,35(11):1633-1634.
[8]韩伟锋.邱保国论治心力衰竭经验撷要[J].四川中医,2006,24(10):2-4.
[9]许抗抗,杨积武,杨积武教授辨治慢性心力衰竭病经验[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1):84-86.
[10]吴时达,吴桐,吴昌碧.温阳健心灵口服液治疗收缩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1,8(2):88-91.
[11]范立华,李庆海.李庆海教授治疗慢性心衰经验[J].光明中医,2009,24(5):819-820.
[12]王振涛,王硕仁,赵明镜等.活血和益气方药对心肌梗死后心衰大鼠左心室重构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5):376-378.
[13]赵英强,孙兰军,李慧臻等.强心冲剂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2):1762-1763.
[14]沈雁,曹洪欣.温心胶囊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mRNA表达的干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2005,9(43):85-87.
[15]王洪良,曾雪滨,王艳飞等.心复康口服液对慢性压力负荷性心力衰竭大鼠心肌腺苷酸转位酶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1):18-20.
中医辨证3354虚证文章虚证被认为是中医脏腑功能的亏虚,与西医有所不同。脏腑指的是五脏:心、肝、脾、肺、肾。腑是指受五脏:胆、胃、小肠、大肠、膀胱和三焦的浊气影响的中空器官。那时候关于脏腑的老理论还叫‘藏象’学。藏,通‘脏’,是指藏在里面的内脏;图像是一种标志或图像。也就是说,虽然体内有内脏存在,但有生理和病理变化的迹象。内脏的功能好不好,如果是西医,就是检查一些指标是否正常,而中医是通过气血来表现的。比如心气不足,或者脾胃虚寒,都是通过气血表现出来的。比如脾(与现代医学的脾完全不同),脾能收物质后,又能运化消化,最后转化为气血。上升为气血后,可以滋养身体各个部位。脾虚时,气血生成不足。俗话说,精力不足的时候,就觉得特别累。心主血,肺主气,肝主血,肾主水等。都符合现代解剖学同名器官的功能,唯独脾不符合。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即消化吸收,而现代解剖学“脾”只是淋巴器官,消化吸收器官是胃肠道。从古典文献来看,脾脏的功能更像是现在的“胰腺”。虽然脾脏的解剖结构与现代医学中的“胰腺”相似,但两者并不完全等同,脾脏的概念应该大于“胰腺”。脾的概念应该大于解剖学的概念。比如脾主血,运化水液等。这不是简单的形态结构所能概括的。之所以对“脾”有这么多的解释,是因为脾在五脏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由于脾主运化的生理功能。因为脾主水谷的精微运动和转化,也就是人体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而这些营养物质是生成气血津液的物质原料,从而确立了脾作为后天之本的特殊地位。但由于脾主运化的生理活动是在胃主受和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而脾胃又都参与人体的消化吸收,所以脾胃一直是合而为一的,脾胃都是后天形成的。中医认为“脾主血”,我们可以把脾主血的功能理解为脾气化对血液运行状态的影响。这样脾主血,心主血,脾藏血,肝藏血。心主血,由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从动力方面描述;调理脾血是指脾气以气化的方式影响血液的质量,使血液保持在受经脉控制的状态。肝藏血是因为肝脏是血海,血是属于它的,所以可以储存在肝脏里,重新循环。脾可以通过把无形的脾气渗透到全身的动、静脉来固血,从而保护血液,维持在血液和动脉之间。这一功能只有通过特殊的气化活动才能实现,脾气的固摄一刻也不能懈怠,否则会造成血液从动脉中逸出。中国传统医学虚证气血阴阳当人体的五脏六腑遇到问题时,就会出现中医所说的“虚证”。中医把体虚分为气血阴阳四种。阴虚发热,阳虚怕冷,血虚燥热,气德虚弱2.心气不足:指多汗、泄泻过度,或过度劳累,心气亏损,老脏之气变质,病后体虚。表现为心悸、气短(运动时加重)、自汗、胸闷或疼痛、面色苍白、倦怠乏力、舌淡、舌苔肥嫩、苔白、脉弱等。3、肾气虚:指肾功能减弱。肾阴阳两虚,肾气虚,主要症状为遗精早泄,小便后淋漓不尽,小便频数清,腰膝酸软,听力下降,气短,四肢不温,脉弱等。主要治疗方法是补肾。4.脾气虚:脾气是人体的一种气,是元气在脾的独特表现。和元气一样,也是以藏于肾中的先天元气为基础,辅以脾自身对水谷元气的微妙转化。脾的各种生理功能,如运化水谷、统血、升清气等。都是脾气的表现。如果脾气不足,就会出现“中气郁结”或“脾不统血”的症状,如倦怠乏力、气短懒动、饭后胃胀不适、大便稀而不成形、消化功能差、食欲不振、便血或崩漏等。5、胃气不足:多因饮食不当,或用药不当,或他脏病胃气受损。基本病理变化为胃气虚弱,受权不足,成熟无力。以常见胃病症状和气虚证为辨证要点。胃气不足导致无权受食,所以少吃多留(食欲不振);胃气虚弱,胃失去平衡,所以胃腔不舒服;胃往上走,就会恶心反胃;失和不利于行气,故腹痛隐隐。胃久虚则损脾气,脾弱则大便稀;气血之源不足,则面色白而不矫揉造作;脾胃虚寒,气短懒言,肢体倦怠;舌苔淡,脉弱,气血不足。胃气虚证通过益气养胃来治疗。6.肝气不足:酒色过盛、急病久病、年老体弱、用药不当等。都可以引起肝气虚证。肝气虚除了一般的气虚症状外,主要表现为:1。疑病症状,如疑病膨胀或腹胀;2.抑郁、优柔寡断、懦弱、恐惧等情绪症状;3.视力模糊、眼前有幻影等眼部症状;4.肢体麻木等肌腱症状;5.脉虚带弦,面色黄绿等肝虚。其次,根据肝藏血和血养气的理论和肝喜柔而恶刚的生理特点,养肝气必须与养肝血相结合,一是养肝气,二是防止温燥药物消耗肝的阴血。“血虚”指体内阴损血亏的病理现象。可由失血过多、慢性疾病、阴血不足或脾胃功能失调、水谷不能生血所致。因为气血关系密切,血虚容易导致气虚,但气虚不能生血,也是血虚的一个因素。主要表现:面色萎黄,唇爪苍白,头晕乏力,心悸失眠,多梦,大便干结,月经推迟,色淡,舌淡,舌苔滑,脉弱等。进补宜采用补血、养血、生血的方法。补血的药物可以是当归、阿胶、熟地黄、桑椹、赤小豆、红花生、红枣。1.心血不足:心阴不足,则心脏失养,见心悸;血阴两虚会使心神失养,所以失眠多梦。心血不足不能滋养脑髓,故头晕健忘;如果你不能为你的脸感到骄傲,你的脸会苍白或发黄,你的嘴唇和爪子会萎缩2.肝血亏虚:脾肾阳虚、生化来源、疾病或慢性肝损伤、供血不足等原因引起的亏虚多为肝血亏虚。肝血虚和肝阴虚都是慢性病,都有引起肝阴和肝血虚的基础。肝虚者可能有失血过多史,表现为消瘦、月经量少、面色苍白、舌淡白、指甲暗沉、脆薄,甚至变形、血虚纤细。肝阴虚可能引起全身阴虚内热的症状,如两颊潮红,如眼睛干涩,视物模糊,或手脚爬行。阴虚又称阴虚火旺,俗称虚火。如果我们身体亏损比较多,比如肾精亏虚,性生活过于频繁,或者脑力体力劳动过度,或者出生后身体比较虚弱,其物质基础比较低,其症状一般为阴虚。阴虚主要表现为:怕热、烦躁易怒、两颊灼热、口干咽痛、大便干结、小便短赤或黄、舌淡津少、五心发热(两掌、两脚底、头顶)、盗汗、腰酸背痛、梦遗遗精、舌红、苔薄或赤、脉细。滋阴,养阴,养阴等。应该被采纳。补阴虚的药物可选生地、麦冬、玉竹、银耳、冬虫夏草、石斛、龟板等。1.肾阴虚:肾之精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在机体生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从理论和实践上全面阐明肾精的生理作用,将肾精的生理作用归纳为肾阴和肾阳两个方面。肾阴也叫袁茵,真阴和肾水。它是全身阴(津液)的根本。起到滋润和滋养身体各器官的作用。是肾精功能的体现。如果人体的脏腑失去了肾阴的滋养,就会引起病变,如肝阴虚、肝阳上亢,甚至肝风。如果心脏失去了滋养,就会引起心阴虚、心火上炎、心烦失眠;不安;脑营养不良导致眩晕和耳鸣。反之,当各脏腑的阴液严重不足时,也会导致肾阴虚。比如热侵烧胃,胃阴不足,会进一步损伤肾阴,这就是所谓的“肾阴燥”。由于“阴虚阳亢”、“阴虚内热”,肾阴虚常导致潮热、火旺、颊红舌红、头晕耳鸣、失眠多梦、盗汗健忘、腰膝酸软、性欲亢进、遗精等。但也叫肾精亏虚无热。2.胃阴虚:胃虚证,虽然有气虚、阳虚、阴虚三种类型,但胃阳虚往往与脾阳虚同时出现,而胃阴虚往往独立成证。是由于胃热、胃火过盛,或温病耗伤胃阴,导致胃阴不足,失养,虚热郁结于胃,影响胃容和健康功能。比如长期喝烈酒、浓茶、浓咖啡,吃辛辣粗糙的食物,吸烟,不合理的生活习惯。症状包括口唇干燥,口渴,冷饮,嘈杂,干呕,饮食减少,或吞咽困难,进食后胸部和横膈膜不适,大便干燥,舌质红,中心干燥,津液潴留少,或舌质淡,干而绛,脉细。宜滋阴益胃。3、脾阴虚:指脾精不足。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各部分的滋养都依赖于脾气和精气的弥散。如胃阴不足、脾虚气滞、阳伤阴,或饮食营养不足,均可使脾气散精而导致此证。临床表现多为胃阴不足症状。“阳虚”又名阳虚火辉2.肾阳虚:肾先后藏天之精,肾精化为肾气。其中,具有温、刺激、兴奋、蒸、封、限阴寒作用的称为肾阳,又称元阳、镇阳、镇火;具有润燥、宁心、塑形、抑制阳热过盛作用的称为肾阴。肾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即气化过程,促进精血津液的化生,转化为能量,使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加快,产热增加,精神振奋;肾脏抑制或减缓人体过度的代谢过程,使精血津液转化为能量减少,减缓人体各种生理活动的进程,产热减少,使气聚而成精血津液,精神趋于宁静自律。它们相辅相成,共同调控人体脏腑的功能活动和精血津液的代谢过程。简单来说,肾阳使人兴奋,肾阴使人节制。就像雌激素和孕激素一样,一个支持子宫内膜增生,一个抑制子宫内膜分泌。身体为了维持阴阳平衡,总是在促进一种功能的同时抑制另一种功能。性格方面,大部分人平和,但也有很多人过于开朗,过于内向。肾虚时,功能会下降,表现为:腰膝酸软疼痛,或因宫寒、性欲减退而出现阳痿、精冷、不孕;或者大便时间长,完谷,甚至拉肚子;或水肿(腰部以下肿胀),按之不能郁,甚至腹痛、心悸、气喘、咳嗽,面色苍白或晦暗,畏寒肢冷,尤其是下肢,头晕、神疲乏力,小便长或夜尿多,舌淡胖,苔白滑,脉沉,无力或无力等。3.心阳虚:心阳虚是心气虚证的进一步发展;还能抑制寒湿痰浊之邪所致的心阳;或体阳虚,心阳无力;或者为此烦恼,心有损伤;或者慢性疾病和营养不良。阳虚导致内生寒气,气虚导致供血不足,精神失养。因此,心阳虚证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心神虚、阳气不足、阴盛血衰等。临床症状有胸闷、胸痛、心悸、出冷汗、畏寒肢冷。常见于现代医学中的心悸、胸痹、心律失常、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休克等疾病。“两缺”1.气阴两虚:既有气虚又有阴虚,主要表现为:有头晕、乏力、腿软等气虚症状,有上火、咽干、舌红等阴虚症状,但无慢性病。这种体质叫气阴两虚,宜益气养阴,也就是说进补要兼顾气阴两虚。2.阴阳两虚:既有阴虚,又有阳虚,称为阴阳两虚。其主要表现为:怕冷怕热,尤其是冬寒夏热,这是一种阴阳失调或阴阳两虚的体质。进补应通过补充阴阳、滋阴温阳、滋阴壮阳等方法进行。比如枸杞,药性温和,不用担心上火。作为补肾之品,能滋阴壮阳。3.气血两虚:气血两虚一般见于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大出血后、妇女月经过多等。其主要表现为:既有气虚症状,又有血虚症状。宜补气血,滋气血,气血双补。这是一个免费的男性健康咨询平台。如果你有前列腺症状,如尿频,尿急,等待排尿,性功能障碍的白色尿滴,早泄,射精问题,腹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