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我没看懂你写的什么意思..
一汉语短语结构类型的分析 1.1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有关汉语语法的论著对短语的分类基本上是按外部功能和内部结构这 两个标准来进行的,其中以内部结构为标准的分类占有更重要的地位.其实,汉语短语分类中的“功能说”和 “结构说”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叶斯丕森和布龙菲尔德理论的影响.在结构分类方面,布氏的句法结构观念似 乎非凡适合于汉语,因为汉语词的构成方式、短语的构成方式和句子的构成方式是那样相似,以至布氏的句法 结构类型的分析可以直接应用于汉语每一层面上的语法单位的结构分析.短语在汉语语法单位中处于一种枢纽 地位,因此,短语的结构类型可以上通句子下至词.这是汉语语法单位进行结构分析的一条捷径,发展到顶峰 就是“词组本位说”.如范晓先生在《说句子成分》、《关于结构和短语》①等文中多次提出:汉语的句子结 构和短语结构的构造原则基本上是一致的,除独词句外,句子只不过是独立的短语而已.根据这种观点,应当 是有多少种结构的短语,相应地便会有多少种结构的句子. 1.2“词组本位说”把句法结构类型和短语类型完全对应起来,即以分析短语的结构类型为基础,扩 展到句子结构.作为一种分析方法,它有可取之处;从实际的作业上看,它也具有相当的成效.它操作起来十 分简便,似乎可以一以贯之地分析汉语的一切“结构”,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恰恰是这种简便掩盖了汉语短 语类型分析的句法分析中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如是不是每个短语都可以在结构类型中找出它的归属?有 的虚词和实词组合,其内部结构关系如何看待?结构类型相同的短语,为什么其语法功能和转换关系不 同?比如“人才交流”和“学者讨论”在结构分类中都是主谓关系,但前者能作“进行”类动词的宾语,后者 不能;前者能在受定语限定之后作主语或宾语,后者不能.许多结构类型不同的短语却有同样的语法功 能,这是为什么? 短语同词一样是静态的、备用的语法单位,对它内部进行分析以及据此而进行的分类,其标准与动态的、 使用的语法单位—一句子的分析不应该是一样的,事实上,构成短语的成分和构成句子的成分也并不具有完全 的同一性.吕叔湘先生认为“从语素到句子”有一个“中间站”,即短语.②这里我们借用下“中间站”这个 说法.我们认为,假如说汉语语法单位由静态转化为动态有一个中间站的话,那末这个中间站不是短语,而是 句子成分.语和短语都需要这个中间站的过渡,才能由静态的备用单位转化为动态的使用单位.③“词组本位 说”所做的单纯的结构分析究其根源是混淆了两种不同性质的单位,因而没能解决上述问题,也就不能使短语 研究向更深的方向发展. 正因如此,目前有些学者对“词组本位说”提出质疑,试图把短语的结构和句子的结构区别开来,进而建 立词法、短语法、句法三足鼎立的语法分析体系,④这一步迈得很勇敢,也颇 有见地.假如把短语法单列出来,那末短语分类就和句法结构分类有了质的区别.但他们的分类如仍按短语内 部的结构关系来确定,上面提出的问题就仍无法解决. 二短语分类的原则 2.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给短语分类.有一个原则问题必须加以强调,那 就是同划分任何语法单位类别一样,给短语分类也应该遵守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则:划分出来的类别能够有效地 服务于分析.反过来说,就是:不管用什么标准来划分,只要划分出来的类别可以用来有效地说明语法规律, 这个分类就应该是有效的语法分类. 基于上述原则,就我们已经把握的语言材料进行试验的结果来看,依据短语内部的语义关系进行的分类能 够较好地服务于语法分析的目的,能够较好地解决至今尚未很好解决的一些句法分析问题,如句法分析中的主 宾类问题.用这个新的分类能够较好地说明短语作为与词一样的静态单位,其内部语义关系的不同对它的句法 功能以及对包括它在内的更大一级的句法结构有什么影响,而这些问题是依据结构关系分类所无法说明的.事 实上,类似这种分类的观点已经有人在实际的语法分析中运用过,只不过是非自觉的罢了.比如许多学者分过 “受事主语句”的特点,从这些分析中可以看出:在他们的意识中肯定是把“施事—一动作”格式和“受事— 一动作”格式加以对比,而这两种格式正是从分析语义关系的角度确定的.我们不过是试图把这种零散的、不 自觉地运用语义关系进行语法分析的做法当作一种理论依据加以系统化而已. 2.2我们给短语分类的标准是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当然,语义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因此这里 就需要给语义标准界定一个范围.如前所述,从分类的目的和结果来看,以语义关系为标准的分类也应该是语 法分类,因为它最终是为解释语法现象或语法规律服务的.这种词与词之间的语义关系不是指个别的词与词之 间的具体关系,而是指某类性质的词与另一类性质的词之间的概括关系. 任何一种语法分析方法都至少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切分层次;二是揭示被切分出来的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切分层次是对结构的处理,而说明直接成分之间的 关系却与语义直接相联系,要想完全脱离开语义关系是不可能的.由于这种事实,再加上没有分清作为静态的 备用单位的短语和作为动态的使用单位的句子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语法单位,目前许多语法论著中对短语结构关 系类型的说明实际上是把短语内部的语义关系和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句法成分的语法地位纠结在一起了. 2.3有的语法学者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了短语和句子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语法单位,短语同词一样是静态语 法单位,“其内部的词与词之间就只有单纯的语义关系,而不存在其他关系”.并据此提出了十类语义关系, 见下: Ⅰ并列:机关学校阅读欣赏 Ⅱ限定:秀丽景色大胆设想 Ⅲ补充:解释清楚热得淌汗 Ⅳ施动:风吹人住 动施:吹风住人 Ⅴ动受:展览书画维修房屋 受动:书画展览房屋维修 Ⅵ评议:应该参加能够胜任 Ⅶ同Ⅶ判定:是高山叫海洋 Ⅷ同一:首都北京班长小李 Ⅸ描写:衣着朴素成就辉煌Ⅹ双受:问他问题给我知识〔⑤〕 就我们目前收集到的资料看,这种分类大概是第一次以语义关系为标准的短分类,比较全面地体现了短语 与句子的本质不同.我们将在这种分类的基础上探求一下语义关系的不同是如何影响短语本身的句法功能,如 何影响包括短语在内的更大一级句法结构的. 需要说明的是“歧义结构”,因为从语义关系的角度无法确定“咬死了猎人的狗”是限定关系还是动受关 系.“歧义结构”是短语脱离语境而产生的现象,在具体语境中,短语的内部关系只有一种,因此“歧义结构 ”对我们以语义关系为标准的分类没有影响. 三、验证语义标准短语分类实用性的方法 3.1如前所述,我们所做的语义标准分类是为了揭示短语内部语义关系的不同对句法结构和句法分析产 生的影响.就我们观察的结果来看,它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产生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一是充当句子成分时的 搭配能力;二是句子结构的变换关系;三是假如短语由语言单位转为言语单位,即成为句子时,这些句子所具 有的特点.语义标准短语分类的实用性即在于此.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在下面具体验证的时候,并不一定在三 个方面同时进行验证,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它们并不能在三个方面同时产生影响.这里只就其中的一个或两个 方面进行验证. 验证的方法是比较,比如用语义标准划分出来的两种不同类别,用结构标准来划分却是相同的,属于这种 情况的如施动短语不同于受动短语,但两者的结构关系;却是相同的类别,用结构标准来划分却是不同的,与 此相反,用语义标准划分出来的两种相同属于这种情况的如施动短语广义上相同于施动短语,但就结构关系看却是主谓短语和动宾短语. 3.2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选择比较重要而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施动动语和受动短语来比较.倘若把这两 种短语区分开来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说明一些语法现象和规律,那就证实语义标准分类是有实用价值的,因为, 假如用结构关系标准来分,它们就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主谓短语.我们希望这种比较能起到“管中窥豹,可见 一斑”的作用. 比较两种事物必须以一个在外的条件为参照点,被比较的事物在这个参照点上呈现出相同或相异之处,这 样的比较才有意义.对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进行比较,也需要参照点.我们找到两个参照点:一是两类短语由 静态的语言单位转为动态的言语单位时的自足条件,二是两类短语充当句子成分时的搭配能力.下面我们分节 讨论. 四两类短语由语言单位转为言语单位时的自足条件 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在结构类型中都是主谓短语,按照一般语法著作的说法,一个主谓短语具备了一定的 语调或加上一定的虚词就可以由语言单位转为言语单位—一句子.但是,是不是必定转成一个自足的句子呢? 回答是否定的.一个有趣的事实是:许多语法著述都讲到受事主语句的特点,而不提或很少提到施 事主语句,因此给人的印象是施动短语似乎更轻易直接转为自足的句子.其实不然,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转为 言语单位进有各自的自足条件,而各自的自足条件又呈现出明显的对立,这种对立又主要表现在谓语动词方面 . 4.1丁声树先生在谈到受事主语句的特点时说:“……从谓语方面看,谓语往往不是一个单独的动词, 动词的前后多半有别的成分”.〔⑥〕这个概括当然是正确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受动短语转成的言语单位 就是受事主语句,因此,我们谈受事主语句谓语方面的限制,实际上就是分析受动短语转为受事主语句时表现在谓语动词方面的自足条件. 施事主语句对谓语是否由一个单独的动词充当的这一要求不是强制性的,如一些不及物动词作谓语,前后 可以没有别的成分,如: 明天下午的会李校长发言.我休息,他劳动.以上两例的谓语都是由一个单独的动词充当的 ,而且这几个动词本身又不能带宾语,这和动词本身是不及物动词有关. 但是,汉语中的动词绝大多数是及物动词,多数施事主语句的谓语动词也是由及物动词充当的.另一方面 ,受事主语句的谓语动词则必须由及物动词充当.恰恰是在这一点上,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转为句子的自足条 件完全不同. 由施动短语转化而来的施事主语句,及物动词必须带着它的受事,否则尽管从结构上看主语和谓 语俱备,但它是不自足的,比较下面两个例子: 医生们治好了他的病. 医生们治好了. 例是不成立的.而由受动短语转化而来的受事主语句,因主语是它后面的及物动词的受事,因此, 动词一般不带受事宾语仍是自足的,如: 他的病治好了. 这首诗背下来了. 4.2事实上,人们在理解句子时,必然会受到两种短语的不同自足条件的影响.我们可以通过比较下 面两个例句来证实这一点: 敌人打退了. 我们打退了. 例无论怎样理解都是不自足的,“我们”不会是“打退”的受事,而例尽管“敌人”也可以 是“打退”的施事,但这个句子只有理解成受事主语句时才是自足的,而且按照常理,人们一定会把这个句子 的主语理解成受事. 受动短语转化而来的受事主语句,其主语担负着语法和语义两个层面的任务:从语法上看,一个句子必须 有一个话题,即主语.假如这个话题在表层结构中没有出现,它一定被语境承担了.话题可以是施事,可以不 是施事,受事主语句的受事就是话题.从语义上看,一个及物动词必须带着它的受事,不管这个受事在什么位 置,也就是说,受事可以出现在动词的后面,也可以出现在动词的前面.及物动词的受事若不出现,它在语义 上就没有着落,以施事、受事与同它们相联系的及物动词的关系而论,受事似乎更重要一些,这一点还可以通 过“把”字句和“被”字句的比较中看出来. “把”字引进受事,“把”字后面的受事不能省略,如: 我把信写完了而“被”字引进施事,在许多情况下施事可以省略,如: 小王被人打了我们认为受事主语句可能就是为了满足语法和语义两个 方面的要求而存在的,也正是因为满足了这两个方面的要求,例才是自足的,而例 不成立.又如: 罪犯枪毙了.行刑人枪毙了.例是自足的,因为它是由受动短语转成的句子; 例.不自足,因为按通常的理解,它是由施动短语转化而来的,假如它原本是个受动短语,那末当它 转化为句子时,动词的前边必须加上表示被动意义的虚词,如“被、给”等才合乎自足的条件.当然它也可以 是施动短语,那就必须在及物动词的后面加上受事“犯人、罪犯”等才能自足. 总之,按结构关系标准分类,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属同一类型,那末这种分类对揭示两类短语因语义关系 不同而导致的不同的语法特点就没有任何成效,相反,按语义关系标准把它们加以区分,就能很好地说明它们 各自不同的语法特点所产生的根源. 五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作句子成分时的搭配能力 按结构类型来说,主谓短语可以充当六大句子成分中的任何一种,但是,充当某一相同的成分时,由于二者的语义关系不同对句子的另一成分有不同的要求, 或者对短语本身有一定的要求.下面分别讨论. 5.1作谓语 受动短语作谓语要受到比较严格的限制:一方面句子的主语必须是受动短语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的发出者 ,另一方面短语内部的受事的范围也比较窄,或者由泛指代词“什么、谁”等充当,或者由遍指性名 词或名词性词语充当,并且动词前有副词“也、都”等与之呼应.假如不是这样,往往是同式句子并列出现, 如: 他什么都不说.他样样事都会做.大水……,头也不抬,话也不说.在意念上,以上 各句的主语都是受动短语中动作的施事.从变换式上来看,遍指性句式的施事主语可以和短语里的受事互换而 不改变句意.如: 什么他都不说.样样事他都会做.它们可以自由变换的原因大概是这类句子的格式比较固定 ,以“S-O一也-V”这样的格式作标志,不会把动作的施事和受事弄混. 当然,除了上述两个条件外,还有一种情况,即受动短语里的受事是一般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如: 我这辆车买贵了.王师傅那套西装做大了.小刘帽子戴歪了.⑦-的主 语都是施事,受动短语里的受事都是由一般名词或名词性词语充当的,而非周遍性词语充当的.这三句有两个 共同的特点:一是主语和受动短语里的受事之间具有领属和被领属关系;二是充当谓语的受动短语中的动词后 面都有形容词补充成分.我们知道,描写短语作谓语时,主语和描写短语里的被描写成分之间一般情况下是领 属和被领属关系,如“他性格坚强”、“李明眼圈红了”.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推测:这类受动短语作谓语对短 语内部动词的要求是,必须有形容词补充成分,这个形容词补充成分的语义指向是短语里的受事,如例 的深层语义关系是“小李戴帽子,帽子歪了”,可以简说成“小李帽子歪了.”后者的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与 “李明眼圈红了”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可以说,动词后面带形容词补充成分是这类受动短语作谓语的一个必要 条件,假如没有形容词补充成分,这个句子就不成立,如“小刘帽子戴了”,假如把形容词补充成分换成时 态或趋向补充成分,句子就觉得不够自然,如“小刘帽子戴过了”,“小刘帽子戴出去了”. 假如把主语和受动短语里的受事调换过来就成了施动短语作谓语.施动短语作谓语时对上述要求不是强制 性的,而是可有可无的,如: 这辆车我买贵了.—一这辆车我买了. 那套西装王师傅做大了.—一那套西装王师傅做了. 施动短语作谓语,一般不受这么严格的限制,其主语一般是非生命体,在语义上是作谓语的施动短语中动 词的受事,但也可以是生命体.如: 桌子我搬走.这个人我熟悉. 例的主语和施动短语中的施事都是生命体,可见施动短语作谓语对句子的主语和短语本身结构的 要求都不严格,只要是生命体作施动短语的施事就可以了.又如: 谁的孩子妈都爱. 当然,这方面没有限制,那方面就要有所“补偿”.从变换式上来看,许多施动短语作谓语,其主语又是 非生命体时,二者往往不能自由互换,下面例子中右侧的句子都不成立: 汉语我辅导,—一我汉语辅导, 桌子小王搬走了—一小王桌子搬走了. 有的施动短语作谓语,虽然主语是非生命体,但二者仍然互换,如例句可变换成例 那样,这可能和二者之间具有领属关系密切相关,例句的主语和施动短语中的施事之 间没有领属关系,因而二者不能互换. 还有一种受动短语作谓语的情况,如: 姐姐手扎了.我眼睛迷了. 这种受动短语作谓语和上文讲过的情况不同,其主语在意念上并不是受动短语中的动作的施事,而是受事 ,真正的施事是另外一种事物,如“针、木刺”或“沙子、风”等等,在表层结构中它们都没有出现.主语和 受动短语中的受事,在意念上不是施受关系,而是领属关系.正因为二者都是受事,它们之间尽管具有领属关 系,仍不能像例和,例和那样互换,而且这种“O〔,1〕—一O〔,2 〕—一V”句式的谓语只能是受动短语,下面的句子是不成立的: 姐姐木刺扎了.我沙子迷了. 5.2作宾语 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都可以作宾语,表示事件或抽象的事物.但它们作宾语时,整个句子的谓语动词要受 到一定的限制,即很少以动作性很强的动词作句子的谓语, 往往由表示心理活动、感觉现象或表示判定的动词来充当.因此,从总体上说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作宾语时没 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有些意义类型比较非凡的动词作谓语,对两类短语有不同的选择;反过来说,正因两 类短语的内部语义关系不同,才使其一可与此类动词搭配,另一个不可以与之搭配.如“进行”这个动词在意 义上表示持续性活动,在语法上它是一个形式动词,本身不表示动作,真正表示动作的是它后面的动词,“进 行”则在动作动词前承担表达时态的任务,并把后面的动词由谓语改变为宾语.“进行”的宾语一般是动词, 而且用作宾语的动词本身下能再带宾语.有时,“进行”的宾语可以由受动短语充当,但不能由施动短语充当 .假如我们按结构类型来分析,只能说有时“进行”的宾语可由主谓短语充当,这种说法掩盖了两类短语的不 同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同的语法现象.下面的两个句子都是不成立的: 进行干部学习.进行我们交流.而我们可以这样说: 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思想改造. 许多语法学者在研究句型时,运用设计框架的办法来验证句型的不同,这里“进行--非名词性宾语”也 构成一个框架,它是区别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各自不同的语法功能的一个标志. 5.3作被限定成分 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假如前面没有限定成分都可以作主语和宾语,并对谓语动词有大体一致的要求.假如 前面有限定成分,受动短语仍然可以作主语和宾语,施动短语一般不能.下面两句的被限定成分都是由受动短 语充当的: 1984年,我国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 我们必须做好机构变动中的人员调整.为什么不能换成施动短语呢?原来,施动短语既不是名词性 的,也不是动词性的.而作被限定成分的受动短语,其动词意义比较抽象,有兼类词的倾向, 如句中的“改革”“调整”,又如“这个村的田间治理”,“家庭领域里的精神文明建设”等. 因此,受动短语可以以其整体功能的名词性充当普通名词经常充当的成分,即被限定成分.受动短语的这种名 词性使它在被限定成分的位置上的词序比较固定,因而又表现出一定的凝固性.上面两句的受动短语一般不能 变换成相应的动受短语: ……以城市为重点的改革经济体制逐步展开. ……机构变动中的调整人员.受动短语的凝固性还表现在它可以做许多学科的术语,如“苗木定 植”,“地质勘探”等等,许多刊物的名称也是这类学动短语,如“语文建设”、“汉语学习”、“哲学”研 究等等⑧,这些学科术语和刊物名称一般不用施动短语或相应的动受短语来称谓. 通过对施动短语和受动短语的比较,我们不难看出两类短语的不同语义关系对其语法功能的影响.我们上 面分析的语法现象,恐怕是结构分类所不能解释的,反过来却证实了语义标准分类的实用价值.可供比较的短 语还很多,如动施短语和动受短语,评议短语和动作性限定短语等等,限于篇幅,只好暂付阙如了.
【原文出处】河池师专学报 【原刊地名】宜州 【原刊期号】199404 【原刊页号】084-091 【分 类 号】H1 【分 类 名】语言文字学 【作 者】熊文华 【复印期号】199502 【标 题】论聚合短语的分类[①] 【正 文】 内容提要 本文依据语义关系,对聚合短语作了下位分类,划分出并列短语,承接短语、递进短语、选择 短语、转折短语、起止短语六个次类。从语言事实出发,较详尽地描写了这些短语的特点和一些语用问题,探 讨了并列短语和选择短语中的模糊语言现像,特别是选择关系中既非相容,又非不相容,而是介乎二者之间的 模糊态选择关系。本文还对“同位短语”、“连动式”的归属问题进行了研讨,认为同位短语不具有短语的资 格,其后项应作为注释性插入语处理。“连动式”则可化分为两类:一类归入组合短语里的偏正短语,一类纳 入聚合短语里的承接短语。 0.1 聚合短语历来是不再分类的,笼而统之为“联合短语”,且认为其内部关系是不分主次地“很轻 松地并列在一起”(高名凯语)。虽然吕叔湘先生在《漫谈语法研究》一文中指出:“加合关系里面可以分出 加而不合和加而且合两类”,朱德熙先生也曾在《语法讲义》中从逻辑意义上分出符合乘法分配律和不符合乘 法分配律的两种格式,但这并不是对聚合短语的内部分类,而是概括出聚合短语在语句中与其外部词语发生关 系时的两种情形。 如果聚合短语还只是象人们通常的做法,将之与主谓短语、偏正短语等并列在一个层次上,那么,对其再 分类或许还不是十分重要的,然而,我们现在把聚合短语与组合短语、粘附短语[②]作为汉语短语的三大类 型,那就势必要对聚合短语进行分类了。 0.2 聚合短语的分类标准 我们知道,组合短语是以其结构项的语法功能和它们之间的结构关系进行 分类的,粘附短语是以其所粘附的虚词为标志进行分类的。而聚合短语,其内部各项的语法功能完全相同,其 内部亦无支配、修饰等结构关系,更不可能以某一项为标志来分类,因而,对聚合短语,我们是以语义关系作 为分类的标准的。 1.0 聚合短语的类别 我们依据聚合短语内部各项的语义关系,将其划分为并列短语、承接短语、递 进短语、选择短语、转折短语、起止短语等六个次类。 1.1 并列短语 并列短语内部各项在意义上是对等的,结构上是平行的。改变各项的排项次序,不会 改变短语的性质。例如: (1)他们有靠智慧和汗水起家的,也有靠背景和靠山起家的,还有靠投机和诈 起家。 (2 )在没有灯光没有火把没有星星的荒野上。唯有寂寞孤独的磷光闪烁着人类智慧之光。 我们说变更并列项的语序,不会变更并列短语的性质,并不等于说并列短语各项可以任意变换语序。事实 上并列项的语序常常受到时间的顺序、空间的位置,事物的亲疏等逻辑事理的制约、甚至调序都制约着并列项 的语序。比如“春夏秋冬”,本身有一种内在的循环时序,语序就受着这种时序的制约。再如:“金木水火土 ”五个并列项,如果用数学全排列公式P[,n]zn! 来计算的话,那么:P[,5]=5×4×3×2×1= 120,也就是说“金木水火土”有120种语序,但在实际语言中却只有这样一种语序。看来语序还受社会 习惯的制约。 并列短语常用顿号、逗号来停顿,用连词“和、与、跟、同、及”和副词“也、又”等表关联。一般说来 ,这些标点符号和关联词语是可有可无的,但在下面两种情况下,就非用不可。 一是为了避免误解时,非用关联词不可。例如: (3)年幼的和我都剥豆。 (4)他和妻子、助手都过着艰苦的生活。 短语里的“和”若删掉,两个人便全被误认为一个人了。 二是需要分类和分层时,也需要点号和连词。例如: (5)坐不到几天,便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了。 (6)富裕与贫困,新生与腐朽,文明与愚昧,光明与黑暗。人们生活在两个极端的神秘边缘。 分类和分层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分类在并列短语中的目的就是区分不同层次的并列。例(5)“书籍纸张 笔砚”是一类。即抄写工具和材料;“人”是另一类,即抄写者。“书籍纸张笔砚”是第一层并列,抄写者与 抄写工具,材料是第二层并列。例(6)四对反义词是同一角度内的并列,第一层、第二层是不同角度的并列 。 一些学者论及包含式并列短语,认为是大小概念的并列,这与我们所说的对等性原则是不相容的。我们认 为,这仍然是个层次问题,大小概念是处于不同层次上的。例如: (7)中央局书记、省委书记、地委书记、县委书记、区委书记、各级书记都要负责,亲自动手。 此例实际上是分说和总说的并列,或者说是具体和概括的并列。逗号以前是第一层次的并列,然后再与“ 各级书记”构成第二层次的并列。第一层的并列短语和“各级书记”是等量的,因而不能认为是大小概念的并 列,这似乎是没有什么疑义的。但如下面的语例,说是不同层次恐怕就没有人肯接受了。 (8)齐着船舷的菜叶和垃圾被白腻的泡沫包围着。 (9)岸边的绿树和白杨。 灵化了似的 耸立着。给还乡河投出凉凉的阴影。并列短语都只有两项,说是不 同层次令人难以认同。其实,言语者为了强调某项事物,在造出以上两列的过程中,经历了两个心理操作步骤 。例(8)先从“垃圾”中将“菜叶”提取出来,即在“垃圾”中排除“菜叶”;然后再将“垃圾”和“菜叶 ”并列。这时,“垃圾”的外延不再包含“菜叶”,“菜叶”也不再包含于“垃圾”之中了。当然,我们就不 能说是大小概念的并列了。例(9)亦同。 一般说来,并列短语的并列项都是确定的,但也有一种特殊现象:模糊态并列短语,其并列项是不确定的 。例如: (10)他从那种不是醒着也不是睡着的状态中堕入了一种不是死了也不是活着的无底深渊。 (11)提问者只好作又是点头,又是摇头的两可状。 (12)沐岚常见的表情,是那种似笑非笑的歉意。例(10)两个否定对举,表示一种边缘不清的模糊 的中间状态。例(11)两个肯定对举,表示一种两可状态,两可状态不等于中间状态。即同意又不同意,是 一种说不清楚的矛盾的混合状态。例(12)肯定种否定对举。肯定是不完全肯定,否定也同样是不完全否定 ,“似笑非笑”是又象是笑又不象是笑,或者说是有笑样而无笑意。 并列短语的并列项,一般说来,是各表其意的,但也有同义并列的。例如 (13)老乡们,全新的生活、幸福的生活,今天,此刻,脚下,开始了。 (14)旅客们看到了一车军人,一车大兵。 例(13)“今天”、“此刻”、“脚下”在词典里并非同义词,可在这特定的语境,表达的都是“现在 ”的意思。这种同义反复起着一种强调作用。例(14)文白对举,尊敬和轻视同现。当然“大兵”也可说是 一种亲切的称呼。这类同义反复用得不当,便成为赘疣。例如话剧《抓壮丁》里的王保长,一张嘴就是“现在 而今眼目下。”就使人觉得十分可笑。再如下列的同义反复,也是没有必要的: (15)党正领导和率领着我们前进。 同义并列再进一步,就成了同词并列了,有的学者称为重复短语。例如: (16)哎,还有个她,老是叫我心魂不定,丢不开,丢不开,揪心啊! (17)真的是,又欢喜,又担心。又顾虑、顾虑、顾虑、顾虑。 1.2 承接短语 承接短语内部各项在语义上有时间或事物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在结构上不能变换语 序。构成承接项的多为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例如: (18)我崇拜这生命在降生、成长、战斗、伤残、牺牲时迸溅的钢花焰火。 (19)她观测 前、 观测时、观测后都是一脸的愁云,神态严肃连大气也不敢出。 (20)他突然低下头,弯下腰,欠起身,抬起座椅后腿……例(18)都是动词,它们都是按事物发展 的先后顺序来按排语序。例(19)都带有表时间先后的词语。例(20)即通常人们说的连动式,这留待下 文再讨论。 1.3 递进短语 递进短语内部各项,在语义上有更进一层的意义,在结构上不能变更语序。例如: (21)(她)于是成了班长、排长、进而成了副指导员、指导员、教导员。〔职务由低到高〕 (22)首先从思想上、世界观上分析说他学医、行医反映了对革命事业的冷淡、消极乃至绝望,本身就 是一种没落阶级的意识。〔程度由浅入深〕 (23)一面锦旗可以使一个班、一个排、一个连、一个营,甚至一个团一个师的人们忘记他们是人而非 劳动机械。〔范围由小到大〕 (24)也许,内地给各阶层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提供的机会太少了。〔范围由面到点〕 在递进短语里,大小概念排列在一起倒是常见现象,例(23)范围由小到大,逐渐扩展,概念的外延也 随之增大;例(24)范围由面到点,概念的外延也随之缩小。 1.4 选择短语 选择短语内部各项有选择的意义,一般说来,改变语序不会改变短语的结构性质。例 如: (25)大沟里,或前或后、偶有零星的枪声。 (26)这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 选择短语必须用关联词语“或”、“也许”、“也可能”、“是……还是”,否则,选择的意味便消失了 。例如: (27)常常按照事物的外部标志,使用一大堆互相没有内部联系的概念排列成一篇文章,一篇演说或一 个报告。 上例中选择短语若删掉连词“或”,就不再具有选择意义而变成并列短语了,下面这些选择短语,若剔除 “或”就会产生误解,选择短语便成了人们所说的同位短语了。例: 大嫂或王小花 李大元或大嫂 校长或赵小芝 张小军或主任 周小水或书记 武老久或大娘 有些选择短语,若失掉关联词语或固定格式,简直不成话了。例如: (28)他没有也可能顾不得发现倪吾诚对她的话是多么不感兴趣。 (29)这真不知是积了德还是做了孽! 选择短语可以分出如下三种次类: 1.4.1 不相容选择短语 选择短语的各聚合项都是显现一些潜在的可能性,在实际语句中,表达的 是非此即彼,二者必居其一的意思,因其互相排斥,各聚合项不能同真,例如: ( 30)时间上的永恒性、空间上的无限性,本来就是,而且按照简单的字义也是:没有一个方向是有终 点的,不论是向前或向后,向上或向下,向左或向右。 (31)他不知是凶是吉。例(30)向前就不可能向后,向上就不可能同时向下,向左就不可能向右。 例(31)是凶就非吉,是吉便非凶,二者不能同真。 1.4.2 相容式选择短语,选择短语的各聚合项不互相排斥,可以同真,表达的是可此可彼的意思。 例如: (32)这样就杜绝了例如小偷或者乞丐或者疯人或者一切不速之客进楼的可能。 (33)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例(33)又聋又哑的人可能同时又 瞎。 1.4.3 模糊态选择短语,选择短语的各聚合项是互相排斥的,但都不同真也不同假,表达的是介乎 聚合项之间的一个模糊状态。结构上一般只有两个聚合项。例如: (34)母亲用一个介乎于摔和放之间的动作将一封极厚的信或摔或放地撂在了他的桌子上。 (35)假如概略算,他是十八或十九岁,或介于两者之间。这大约是没有大错的。 例(34)看了第一分句,便可知撂的程度足比“摔”轻而比“放”重。“或摔或放”实际上是“非摔非 放”的中间状态。例(35)也是表达了一种边缘不清的糊模态。 1.5 转折短语 转折短语内部各项之间有转折的意味,结构上必须用关联词语“但”、“却”、“然 而”等转折连词。例: (36)导师50多岁,严厉却宽宏。 (37)他需要的是比这更遥远更神秘更超越世俗但更粗野更自然的音响。 (38)他远远地躲在屋里,听着那哭声,充满了心碎然而快乐的感觉。 1.6 起止短语 起止短语多为两个聚合项,分别表示时段或方位的起止点。换言之,表达的是事物发 展变化的一个过程,在结构上大多是由两个介宾短语聚合而成的,例: (39)自汉末至晋末文章一部分的变化与药及酒之关系,据我所知大概是这样。 (40)在柑桔、荔枝,橡胶树等树木的花药培养中,必须注意改进自动胚期至成熟胚发育过程的培养条 件。例(39)(40)表示的都是时段,如果我们把这时段看作是一条线段的话,那么上两例的两个聚合项 就是这个线段的两个极点。两线段中还有无数的点,这些点便被略去了。 在科学著作中,起止短句常常不用介词而代之以“—一”来表起止间的省略点。例如: (41)温度可以依植物种类的不同,可放在20-28℃的温度条件下培养,光照为12-16小时, 黑暗8-12小时。 我们说起止短语多为两个聚合项,是因为它总是表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的起止两极。当然,也有两项以 上的。我们不妨看作是两个起止短语的套合。例如: (42)从高档的电器到中档的毛料布再到低档的手纸食盐碱面火柴洗衣粉白糖……倾刻之间都成了紧缺 紧俏的货物。例(42)“从高档……到中档……再到低档”,也可以看成是“从高档到中档”、“从中档到 低档”两个起止短语套合而成的。 2.0 我们注意到一些学者把通常说的“同位短语”、“连动式”等语言现象归入联合短语(聚合短语 )。对这些现象的归属问题,我们试着提出一些看法。 2.1 关于“同位短语”的归属问题张静先生在《论词组》一文中认为:“还是把它合并到联合词组里 ,算解说关系的联合词组更为合适。”的确,“同位短语”和聚合短语有许多共同点。“同位短语”的两项词 性相同(即使一为代词、也是名词性的),功能相同,语义上更是等同,应该说它们也和聚合短语诸项一样是 处于聚和关系之中的,因而也是在同一集合里的。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同意把“同位短语”归入聚合短语。为了 便于说明理由,我们以下面这个句子为例: (43)中国的首都北京(有一座天安门)。 x y (1)从语法形式看,参加组合的仅是x,y并不参加组合。删掉y,不会影响语句结构的完整性。而聚 合短语内部各项都要与其外部的某些词语发生组合关系,不能任意删除某一项。试比较: S[,1]中国的首都北京有一座天安门。 S[,2]李明和郭进回来了又走了。S[,1]似乎也能分解成下面两个句子: S[,11]中国的首都有一座天安门。 S[,12]北京有一座天安门。 孤立地看,S[,12]是成立的,它并不是从S[,1]中分解出来的,因为“北京”在S[,1]中仅是对“中国首都”进行注解,没有与后继词语发生组合关系。这几乎是公认的(朱德熙另执别论,留待后说)。 S[,2]可以分解成下面四句: S[,21]李明回来了。 S[,22]李明又走了。 S[,23]郭进回来了。 S[,24]郭进又走了。 聚合短语的结构项都与外部词语发生组合关系。上例如删除“郭进”,就等于删掉了S[,23]、S[,24]两个深层语句。 (2)从语义关系看,x和y语义相同,y只具有类似词典上以词释义的注释作用。因此,下面的变换式 是等值的: S[,1]中国首都(北京)有一座天安门。 S [,2]中国的 首都(北京)有一座天安门。 S[,3]中国的首都(中国的首都是北京)有一座天安门。 S[,4]中国的首都有一座天安门。 S[,2]添加括号显示其注释性,S[,3]将S[,2]括号内以词释义扩展为认句释义,S[,4]删除注释部分,于是,我们可以看出:S[,1]=S[,2]=S[,3]=S[,4]。 聚合短语的结构项一般是不允许添加括号的,即使有时为了某种修辞目的而添加了括号,但也不具有释义 性,也是不能任意删除的。例: (44)都说孪生兄弟长得一个样,有好几个古典洋剧就是描写孪生兄(姐)弟(妹)长得象得别人分不 清,连情人也分不清的故事的。 “姐”和“妹”加了括号,但(姐)并不等于“兄”的注释,“妹”也不是对“弟”的注释,因而“姐” 、“妹”是不能删除的。删掉它们,语义就损耗了一半。 为了进一步说明象例(44)的y这样的注释性词语不是和x并列的,我们再举出几个作用相当的语句为 例: (45)说到一些人对我的批评,我忽然感到晓立就是李子云对我的幽默不满也有她的道理。 (46)这是我的朋友--他叫欧阳觉--的理论,今天上午我刚听他讲到这儿,记得不全。 例(45)“晓立就是李子云”在该句中绝非主谓短语,这是显而易见的。句中的主谓短语应是“晓立对 我的幽默不满。”该评论家笔名晓立,真名李子云。“就是李子云”是对“晓立”的注释,有它无它都不会对 句子结构产生影响。这和例(44)中的作用是一致的。我们经过变换也完全可以使它和例(44)在形式上 一样。 原式:晓立就是李子云。 变式:晓立(李子云)〔删“就是”添括号〕 她(李子云)〔改名词为代词〕 她李子云 〔删除括号〕 同理例(46)“我的朋友--他叫欧阳觉”→ “我的朋友(他叫欧阳觉)”→“我的朋友(欧阳觉)”→“我的朋友欧阳觉”也是成立的。十分明显,破折号后面的词语是对前者的注释。虽然两者具有同一关系,但我们不 (3)从集合论角度看。例(43)的x和y因其是聚合关系确是在同一集合里。但x、y不是同一集合 里的两个元素。其中x是元素,y是对x的注释、我们知道,表示集合的方式有两种: 列举法:(a,b); 描述法:(a/a是b)。 前者是将几个元素例举出来,后者是列出元素,并对该元素定义。“同位短语”正是后者。我们用集合来 表示例(43),可写作(x/x是y)。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 仅不同意将“同位短语”合并到聚合短 语中,甚至认为“同位短语”不是短语,将 其中的y作为注释性插入语似乎更为妥当。 朱德熙先生在《语法讲义》里把同位短语看作是“同位性偏正结构”,认为“咱们中文系”中,“咱们” 是“可以指代整个偏正结构”的定语。此说未偿不是一种可行的处理办法,但遇到象例(45)、(46)这 样的语例,似乎就难以解说了。再者,朱先生将“咱们中文系”和“广东省”、“这本书”、“我的眼镜”看 作是同一结构,似乎也不甚妥当,在人们语感上难以接受。 2.2 关于“连动式”的归属问题,所谓连动式,即一个名词性词语后至少连用两个动词,构成“NP +VP[,1]+VP[,2]”的形式,其中“VP[,1]+Vp[,3]”被称为连动短语。其实连动 短语并不一致,内部有各种情形,形似而神非。完全可以加以分化后分别给予归属。“连动式”内主要有四种 情形,请看例句: (47)她板着脸、噘着嘴、低着头进了正屋。 (48)你买这个吃亏了。 (49)陈菊英就放下玲玲的鞋底子走出来。 (50)他疏忽忘记了。 例(47)很明显是这样一种情形:N+〔(VP[,1]+VP[,2]+VP[,3])+VP[, 4]〕,即,VP[,1]、VP[,2]、VP[,3]这个聚合短语先与VP[,4]发生修饰与被修饰 的组合关系,然后一起与N发生陈述关系,换言之,VP[,1]VP[,2]VP[,3]是VP[,4] 的状语。这样看来,“板着脸、噘着嘴、低着头进了正屋”实际上是一个偏正式组合短语。这已有许多学者论 证过了的。 对于例(48)、(49)、(50)这类连动式,李临定先生设计了一些框架: 用____方式 为了____ 在____状态下 用____为讯号 在____的时候 ____以后 在____的地方 因为____所以____ 在____上 如果____要(就)____ 靠____ 并把这些框架分为介词框架和连词框架,认为凡能放入介词框架的,例如(48)、是处于从属地位;凡 能放入连词框架的是复句的紧缩形式,例如(50)我们认为,能放入介词框架和连词框架的语义上都是VP [,1]轻而VP[,2]重,VP[,1]都可以看作是VP[,2]的修饰限制成份,因而都可以归入偏 正短语。至于能放入“____以后”这样的框架的,例如(49)、是连惯的动作,VP[ ,1]、VP[ ,2]都分别直接地与主语 N发生组合关系。这就象电工学上的串联电路,我们不能说接在前面的灯是次要的 ,接在后面的灯是主要的,就拿我们一直引以为例的“李明和郭进回来了又走了”来说VP[,1]也可以放 入框架“____以后”。但这个框架只能说明了时序问题,并不能说明语义上有轻重之分,更不能说明VP [,1]是修饰限制VP[,2]的,因此,把例(49)这类能放入框架“____以后”的类型分割出来 ,归入聚合短语中的承接短语似乎是恰当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①:聚合短语大体相当于一般语法书上的联合短语。这个名称的更换,是基于我们对该类短语的重新认 识。请参看拙作《论聚合短语的性质及汉语短语的分类(《湖北大学学报》1993年第三期)、《论聚合短 语的搭配关系》(《柳州教育学院学报》1991年第一期)。 注②:组合短语是指除联合短语之外的实词和实词构成的短语,粘合短语指实词和虚词构成的短语。参看 注①的两篇拙作。
汉语短语基本结构类型有以下几种。(1)联合结构:短语内部组成成分之间具有联合关系。具体包括“AB”以及“A和B”两种模式。如:名+名:人和马 理想和现实 北京、上海、天津动+动:踢打 解释说明 又唱又跳形+形:生动活泼 平凡而伟大 又快又好(2)偏正结构:短语内部的组成部分之间有偏正关系。有“A的B”和“A地B”两种结构。如:定+中:荷塘月色 自由的人民 文章的修改状+中:极其关心 紧紧地搂着 十分困难 都可以 不怎么样(3)动宾结构:短语的内部构成成分之间有动宾关系。如:看书 来人 告诉他 坐汽车 吃快餐 回老家写字 想家 赞成这样做 知道你来 喜欢打篮球(4)中补结构:短语内部构成成分之间有补充和被补充的关系。有“AB”和“A得B”两种结构:动+补:说清楚爬了起来 变得更好 形+补:热极了 快得很 急得发火(5)主谓结构:短语内部构成成分之间有主谓关系。汉语主语和谓语之间的结构关系比较松散,所以,通常可以有停顿或者可以插入一个成分,这种个性往往被当做判定主谓结构的标准。即:按照这个标准,下边的短语都是主谓结构短语:名+动: 老李开车 菊花盛开名+形: 头脑清醒 身材高大名+名: 今天星期四 明天元旦名+主谓: 产品样式多 他心地善良(6)连动短语:短语内部构成成分之间有连动关系。其特点是:几个分别表示连续发生的动作行为的动词短语连用。几个连用的动词短语分别能够和主语发生主谓关系。几个动词短语的顺序不能颠倒。如:我去找他问问。 你坐我的车回家。他拿起工具冲出门外。 老张接过自行车一溜烟跑了。(7)兼语短语:短语内部的构成成分之间有连环套叠的关系。从本质上说,汉语的兼语短语是一种复和式,研究表明,它是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谓短语因表达的需要粘和在一起的,由于两个短语的共同部分(动宾的宾和主谓的主)在粘合过程中叠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种复杂的短语结构:让他来 派他去 动+兼+宾 动+兼+宾 数+方位词:三十以上 三十左右 (二)短语的功能类型短语的功能分类,实际上就是将短语和词相比,看它与汉语的哪类词功能相当,就把它归并为哪类短语。据此,汉语短语的功能类别有如下几种。1.名词性短语:功能相当于名词的短语。即通常可以和介词构成介宾短语,经常作主语、宾语的短语。包括:(1)名词为中心的偏正短语;(2)名词构成的联合短语;(3)名量词参与构成的量词短语;(4)复指短语;(5)“的”字短语;(6)“所”字短语;(7)方位短语。2.动词性短语:功能相当于动词的短语。即经常充当谓语或谓语中心,或者可以带宾语的短语。包括:(1)以动词为核心的偏正短语和中补短语;(2)由动词构成的联合短语;(3)动宾短语;(4)能愿短语;(5)连动短语;(6)兼语短语;(7)由动词性成分作谓语的主谓短语。3.形容词性短语:功能相当于形容词的短语。即通常可以修饰名词,或者可以作谓语或谓语核心的短语。包括:(1)由形容词构成的联合短语;(2)以形容词为中心的状中短语和中补短语;(3)比况短语。4.副词性短语:功能相当于副词(作状语),而又不能简单归入上述三种类型的短语。包括:介宾短语。
没底气不赞成
我认为可以用,因为目前大多数人写的论文所涉及到的层层面面都不是太深,所以可以用“浅谈……”做为论文题目。
毕业论文是一种学术研究文本,可以根据研究方向、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分类。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分类方式:
1. 研究领域分类。根据研究的领域和专业进行分类,如文学、历史、心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等。2. 研究方法分类。根据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实证研究、文献综述、哲学分析、案例研究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特殊的研究范式和研究要求。3. 研究主题分类。根据研究的主题和问题进行分类,如社会现象研究、科学技术问题研究、文化传播研究、环境保护问题研究等。4. 研究对象分类。根据研究的对象或者案例进行分类,如国家层面的政策研究、机构和组织形态研究、个体主体行为研究等。在实际写作过程中,需要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分类方式来组织论文内容,使其更加清晰明了且有逻辑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自考毕业论文选题目录一、现代汉语部分二、写作部分三、文学理论部分四、美学部分五、现代文学部分六、古代文学部分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八、语言学概论部分九、外国文学部分十、民间文学部分十一、古代汉语部分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 一、 现代汉语部分 1.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4.“是”字用法研究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6.新兴词缀研究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9.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10.新兴辞格研究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12.××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13.××方言现象专题报告14.代词的语用研究15.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16.助动词的语用研究17.时下新词描写18.句型的语用研究19.语气词的语用研究20.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 二、 写作部分 1.论小说的叙述视角2.论小说的误乐性3.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4.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5.论小说的新典型观6.论小说语言的创新7.论小说的写作技巧8.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9.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10.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11.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12.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13.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14.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15.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16.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17.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18.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19.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20.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21.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22.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23.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24.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25.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26.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27.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28.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29.意识流写法的魅力30.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31.文学创作情感论32.论张洁小说的艺术 三、文学理论部分 1. 论艺术真实 2.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3.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4.论艺术直觉5. 论艺术虚构6.论典型7.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8.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9.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10.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11. 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12.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13.论审美变形14.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15.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16.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主题 四、美学部分 1.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2.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3.论朴素美4.蔡仪美学思想述评5.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6.评李泽厚美学思想7.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8.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9.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10.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11.人类审美态度的演进历程12.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13.当代中国大学生审美情趣考察14.论形式美的美育效应15.美育与社会人文精神的转化与重建16.美育与社会的文明进步17.审美与文化的关系18.略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19.论宗白华美学思想20.论审美现代性21.广告的审美特征论析22.论诗歌语言 五、现代文学部分 1.冰心小诗研究2.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征3.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4.《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5.《故事新编》研究6.“革命十恋爱”小说模式论7.《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论8.《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9.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10.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研究11.吴荪甫的悲剧特征12.《腐蚀》的艺术特征13.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14.徐志摩诗歌研究---以《再别康桥》为例15.废名小说主题与艺术风格16.《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17.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18.《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19.《四世同堂》的艺术特征20.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21.废名小说的艺术风格22.“五.四”乡土小说研究23.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24.林语堂的散文艺术25.新感觉派小说艺术26.“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征27.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28.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29.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30.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散文化问题31.胡风的诗和诗论32.路翎小说艺术研究33.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太阳”意象34.茅盾小说中的“理性化”特征35.戴望舒诗歌研究---以《雨巷》为例36.瞿秋白杂文论37.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38.曹禺《雷雨》的思想主题39.曹禺剧作的“生命”主题40.曹禺《雷雨》的结构艺术41.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义42.试论高觉新形象43.《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44.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45.苏青小说研究46.中国现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择一角度)47.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48.赵树理小说民间化特征49.论徐志摩的诗50.论闻一多的诗51.论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思想52.论穆旦的诗53.曹禺与夏衍戏剧之比较54.论沈从文的《边城》55.萧军小说研究56.论田汉的戏剧57.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58.丁玲小说研究 六、古代文学部分 1.《诗经》的审美学特色2.论《诗经》中的征役诗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4.论《诗经》中的史诗5.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6.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7. 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8. 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9. 先秦史传寓言研究10. 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11. 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12. 《吕氏春秋》与杂家13. 《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14.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15. 论《左传》的妇女形象16.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17. 《战国策》名篇研究18. 老子的思想19. 《老子》的艺术特色20. 《庄子》的艺术特色21. 《庄子》寓言的艺术成就22.孟子论辩散文的艺术风格23.从《离骚》看屈原的自觉与不自觉24.《史记》所描写的游侠25.《史记》所描写的刺客26. 司马迁的反暴政思想27.《史记》所描写的战国四公子28.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29. 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30. 曹操与诗文革新31. 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32. 论曹操的散文创作33. 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41.论曹丕的文学成就42.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43.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44.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45.阮籍诗歌的美学倾向 46.论陶渊明的田园诗47.谢灵运与山水诗48.陆机、潘岳诗文的比较研究49.《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50.《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 51.《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52.论王维和李白的山水诗53.论李白的自由精神54.论李白的情感世界 55.杜甫诗歌的地域色彩56.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57.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58.论王维的“诗中有画”59.唐代各类题材诗歌研究(任选一类)60.唐代各体诗歌研究(任选一体)61.唐代诗人研究(可选一人,也可选数人进行比较研究)62.唐诗的精神风貌63.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唐诗创作之关系(可只论述唐诗创作与某一方面因素的关系)64.对宋诗的研究可参照以上七个方面拟题65.论李贺诗的怪诞66.李贺诗与屈原赋67.论李商隐诗的朦胧美68.论白居易的新乐府69.论白居易的感伤诗70.唐代进士与文学的关系71.杜牧的史论诗72.论韩愈散文的“气”73.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74.唐传奇名篇研究(可任选一篇分析)75.唐传奇与佛教76.唐传奇与道教77.唐传奇题材类型研究(可任选一类题材研究)78.唐传奇作家研究(可任选一位作家作综合研究)79.唐传奇的审美风格80.唐传奇与中国古代小说81.唐传奇与中国古代戏曲82.唐传奇的叙事特征83.唐传奇与中国史传文学84.唐传奇的抒情特征85.唐代小说的创作观念86.唐代小说专书研究87.唐代小说的各类主题研究88.唐代各体散文研究90.唐代散文家研究91.唐代散文的艺术特色92.唐代散文的思想特色93.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散文创作之关系94.对宋文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向自行拟题95.苏洵散文研究96.论苏轼的“超然”97.试论宋词婉约派在美学上的意义98.试论宋词豪放派在美学上的意义99.论皮日休、陆龟蒙的小品文100.从文艺政策看唐诗的繁荣101.论文人山水诗的寄托102.论王安石的咏史诗103.论杜牧的咏史诗104.李清照的词论及其实践105.李清照之人格与风格106.苏轼各体词研究107.苏词的风格108.苏轼的词论特色与其词创作的关系109.对辛词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面自行拟题110.苏、辛词与豪放词派之关系 111.论咏物诗112.论晚唐小品文的艺术追求113.温庭筠、韦庄词之比较.114.论节奏──古典叙事散文的抒情化调节机制115.《三言》名篇研究(可只取一篇或一个系列分析)116.《三言》人物形象研究(商人、妇女、僧道、文人、市民等各类人物,可只取其一)117.《三言》思想倾向研究118.《三言》创作技巧研究119.《三言》与中国古代小说之关系120.《三言》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121.《三言》与冯梦龙的文学创作活动122.《二拍》研究(参照《三言》研究诸方面自行拟题)123.明代散曲与民歌124.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125.《郁离子》研究126.高启诗文的艺术特征127.吴伟业的叙事诗艺术128.《花间集》风格论129.《花间集》题材论130.《花间集》与唐宋词史131.论贾宝玉(或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132.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133.《水浒传》人物论(任选其一)134.《水浒传》风格论135.《水浒传》接受史136.《水浒传》与中国文化精神137.《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任选其一)138.《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139.《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精神140.《西游记》孙悟空、唐僧形象分析141.论《儒林外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142.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143.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 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1.试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探索2.试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3.试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4.试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5.《茶馆》简论6.试比较许秀云与胡玉音的艺术形象7.金庸小说主题论8.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9.试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贡献10.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11.论邓友梅《那五》的艺术典型12.试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新突破13.试论《人生》中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14.陈忠实《白鹿原》研究(自拟题目)15.苏童小说研究---以《米》为例16.余华小说艺术探讨17.试论宗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18.试论五十年代的“创业者”梁生宝与八十年代的改革者武耕新形象的异同19.试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20.《废都》研究(以《废都》为论述对象,自拟题目,如人物、结构、语言等)21.试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22.试论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或《四牌楼》的思想艺术特色23.试论王安忆《长恨歌》24.试论茹志鹃小说创作独具的审美特征25.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研究26.试论池莉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27.张平《抉择》的意义 28.试论“先锋派”小说的创新与不足 29.试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30.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31.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32.试论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特色33.试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34.试论徐迟对报告文学的新贡献35.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36.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1.试论语言符号与其他人工符号的异同2.从社会功能看语言的本质3.汉语词义的演变4.××话中常见的语流音变5.××话一般词汇的消长6.谈句型变换与语言表达7.试论词义的模糊性8.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研究9.浅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10.××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11.试论社会方言与言语社团的关系 九、外国文学部分1.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2.评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3.评莫里哀的喜剧艺术4.评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5.评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6.评普希金的抒情诗7.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金钱”主题 8.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艺术)9.评左拉创作的自然主义倾向10.评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可选择其中一部)11.评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12.评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13.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复调”艺术14.评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15.评《静静顿河》的艺术成就16.从《双城记》来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17.评《简爱》的爱情主题18.评《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19.评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20.评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21.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十、民间文学部分 1.当代中小学生新编顺口溜论2.当代社会顺口溜论3.当代笑话论4. 论民间文学的实用性5.论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性6.论民间文学的传统性7.论民间文学的集体性8.论民间文学与表演性的关系9. 论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10. 民间文学与风俗习惯的关系11.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12.论民间文学在生产劳动中的实用价值13.民间文学总结劳动经验论14.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15.论民间文学的娱乐功能16. 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17. 论洪水神话18. 论神话的艺术特征19.论神话的影响20.论×地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21.论×地的人物传说22.论×地的能工巧匠传说23.论×地的英雄传说24.论×地的历史传说25.论×地的地方传说26.论×地的风俗传说27.论×地长工与地主的故事28.论×地的劳动故事29.论×地的家庭故事30.论×地的爱情故事31.论×地生活故事的类型问题32.论×地的嘲讽笑话33.论×地的幽默笑话34.论民间笑话的艺术成就35.论民间笑话的美学意义36.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内容37.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分类38论×地的精灵童话(故事)40.论×地的人物童话(故事)41.论×地的童话的艺术特色42.论×地的民谣43.论×地的民歌44.论×地的山歌45.论×地的民间小调46.论×族民歌47.论×地的劳动歌48.论×地的农民苦歌49.论×地的长工歌谣50.论×地的工人苦歌51.论×地的妇女苦歌52.论×地的讽刺歌谣53.论×地的情歌54.论×地的仪式歌55.论×地的儿歌、童谣56.论民间歌谣的艺术特点57.论×地的政治谚语58.论×地的劳动谚语59.论×地的谚语的艺术特点60.论谜语的历史61.论×地的谜语内容62.论×地的谜语分类63.论地的谜语艺术特征64.论×地歇后语分类65.论×地民间长诗的艺术特色66.论×地相声67.论×地快书、快板 十一、古代汉语部分1.论汉字的性质2.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3.许慎六书说论评4.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5.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6.“‘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7.现代汉字构形特点8.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9.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10.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11.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12.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13.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14.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15.汉字考释方法述评16.汉字析形方法研讨17.汉字教学方法研究18.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19.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20.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21.汉字起源研究述评22.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23.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24.形声字起源试论25.甲骨文形声字研究26.《说文》省声研究27.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28.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29.汉字前途讨论述评30.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31.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32.论汉字的音义联系33.江永“女书”源流研究34.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35.主谓间“之”字探源36.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37.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 1.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研究2.论语文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3.语文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效率的影响4.论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5.论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6.语文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7.语文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初、高中;各种版本均可)8.论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关系9.论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10.语文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学个性关系11.论语文教学中××模式(或方法)的运用12.作文批改的多种方式及效果13.论作文测评的效度与信度14.论阅读题型的设计15.语文素质的构成及培养思考16.语文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17.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或科学意识)18.中学语文加大文言文内容的价值探讨19.论说话(或听话、阅读、写作等)能力的培养20.论语文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21.文学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22.语文教师科研意识和行为研究23.探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24.语文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的关系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题目目录 一、现代汉语部分 二、写作部分 三、文学理论部分 四、美学部分 五、现代文学部分 六、古代文学部分 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九、外国文学部分 十、民间文学部分 十一、古代汉语部分 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 一、 现代汉语部分 1.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 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4.“是”字用法研究 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6.新兴词缀研究 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9.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10.新兴辞格研究 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 13.××方言现象专题报告 14.代词的语用研究 15.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 16.助动词的语用研究 17.时下新词描写 18.句型的语用研究 19.语气词的语用研究 20.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 二、 写作部分 1.论小说的叙述视角 2.论小说的误乐性 3.心态小说的艺术魅力 4.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 5.论小说的新典型观 6.论小说语言的创新 7.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8.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 9.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 10.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 11.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 12.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 13.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 14.试论当今散文的发展走向 15.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 16.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17.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 18.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19.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20.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 21.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 22.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 23.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 24.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 25.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26.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 27.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 28.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 29.意识流写法的魅力 30.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 31.文学创作情感论 32.论张洁小说的艺术三、文学理论部分 1. 论艺术真实 2.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3.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 4.论艺术直觉 5. 论艺术虚构 6.论典型 7.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8.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 9.新时期文学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 10.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 11. 论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 12.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 13.论审美变形 14.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15.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16.论本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性主题 四、美学部分 1.儒家美学在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2.庄子美学思想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 3.论朴素美 4.蔡仪美学思想述评 5.朱光潜在当代中国美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6.评李泽厚美学思想 7.中国意境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8.禅宗对中国美学发展的影响 9.试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 10.论艺术接受中的个体差异 11.人类审美态度的演进历程 12.论悲剧审美的道德内涵 13.当代中国大学生审美情趣考察 14.论形式美的美育效应 15.美育与社会人文精神的转化与重建 16.美育与社会的文明进步 17.审美与文化的关系 18.略论大众审美文化的历史与现状 19.论宗白华美学思想 20.论审美现代性 21.广告的审美特征论析 22.论诗歌语言五、现代文学部分 1.冰心小诗研究 2.郁达夫小说中的抒情特征 3.郁达夫小说中的自我形象 4.《女神》中的泛神论色彩 5.《故事新编》研究 6.“革命十恋爱”小说模式论 7.《孔乙己》的艺术技巧论 8.《祝福》与中国的祭祀文化 9.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10.进化论与鲁迅思想研究 11.吴荪甫的悲剧特征 12.《腐蚀》的艺术特征 13.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14.徐志摩诗歌研究---以《再别康桥》为例 15.废名小说主题与艺术风格 16.《家》中的两种文化冲突 17.张爱玲小说的主题思想 18.《蚀》与《子夜》的比较分析 19.《四世同堂》的艺术特征 20.进化论与中国现代文学 21.废名小说的艺术风格 22.“五.四”乡土小说研究 23.周作人散文的艺术特点 24.林语堂的散文艺术 25.新感觉派小说艺术 26.“七月”诗派的现实主义特征 27.张天翼小说的讽刺艺术 28.钱钟书《围城》的语言艺术 29.老舍小说中的幽默风格 30.中国现代小说中的散文化问题 31.胡风的诗和诗论 32.路翎小说艺术研究 33.论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太阳”意象 34.茅盾小说中的“理性化”特征 35.戴望舒诗歌研究---以《雨巷》为例 36.瞿秋白杂文论 37.萧红小说的艺术特点 38.曹禺《雷雨》的思想主题 39.曹禺剧作的“生命”主题 40.曹禺《雷雨》的结构艺术 41.巴金《激流三部曲》的反封建意义 42.试论高觉新形象 43.《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汪文宣形象分析 44.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 45.苏青小说研究 46.中国现代作家与中国传统文学(择一角度) 47.艾青诗歌的艺术特征 48.赵树理小说民间化特征 49.论徐志摩的诗 50.论闻一多的诗 51.论钱钟书《围城》的主题思想 52.论穆旦的诗 53.曹禺与夏衍戏剧之比较 54.论沈从文的《边城》 55.萧军小说研究 56.论田汉的戏剧 57.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 58.丁玲小说研究 六、古代文学部分 1.《诗经》的审美学特色 2.论《诗经》中的征役诗 3.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4.论《诗经》中的史诗 5.论《诗经》中的农事诗(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6.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演变 7. 中国古代神话与原始观念 8. 先秦诸子书寓言研究 9. 先秦史传寓言研究 10. 先秦史书寓言研究(其他类型,自拟题目) 11. 先秦文学与理性精神 12. 《吕氏春秋》与杂家 13. 《诗经》的比兴与《楚辞》的象征 14. 论《左传》的战争描写 15. 论《左传》的妇女形象 16.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7. 《战国策》名篇研究 18. 老子的思想 19. 《老子》的艺术特色 20. 《庄子》的艺术特色 21. 《庄子》寓言的艺术成就 22.孟子论辩散文的艺术风格 23.从《离骚》看屈原的自觉与不自觉 24.《史记》所描写的游侠 25.《史记》所描写的刺客 26. 司马迁的反暴政思想 27.《史记》所描写的战国四公子 28. 《《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 29. 从《氓》到《孔雀东南飞》──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 30. 曹操与诗文革新 31. 论曹操的诗歌创作特色 32. 论曹操的散文创作 33. 论曹丕在中国诗史上的地位 41.论曹丕的文学成就 42.曹植的生平与其诗歌创作的历程 43.论三曹对建安文学的贡献 44.论建安文学的美学倾向 45.阮籍诗歌的美学倾向 46.论陶渊明的田园诗 47.谢灵运与山水诗 48.陆机、潘岳诗文的比较研究 49.《世说新语》的语言技巧 50.《世说新语》的写人技巧 51.《世说新语》与中国古代小说 52.论王维和李白的山水诗 53.论李白的自由精神 54.论李白的情感世界 55.杜甫诗歌的地域色彩 56.论杜甫诗歌的儒家精神 57.试论李白诗歌的浪漫特质 58.论王维的“诗中有画” 59.唐代各类题材诗歌研究(任选一类) 60.唐代各体诗歌研究(任选一体) 61.唐代诗人研究(可选一人,也可选数人进行比较研究) 62.唐诗的精神风貌 63.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唐诗创作之关系(可只论述唐诗创作与某一方面因素的关系) 64.对宋诗的研究可参照以上七个方面拟题 65.论李贺诗的怪诞 66.李贺诗与屈原赋 67.论李商隐诗的朦胧美 68.论白居易的新乐府 69.论白居易的感伤诗 70.唐代进士与文学的关系 71.杜牧的史论诗 72.论韩愈散文的“气” 73.柳宗元山水游记的艺术成就 74.唐传奇名篇研究(可任选一篇分析) 75.唐传奇与佛教 76.唐传奇与道教 77.唐传奇题材类型研究(可任选一类题材研究) 78.唐传奇作家研究(可任选一位作家作综合研究) 79.唐传奇的审美风格 80.唐传奇与中国古代小说 81.唐传奇与中国古代戏曲 82.唐传奇的叙事特征 83.唐传奇与中国史传文学 84.唐传奇的抒情特征 85.唐代小说的创作观念 86.唐代小说专书研究 87.唐代小说的各类主题研究 88.唐代各体散文研究 90.唐代散文家研究 91.唐代散文的艺术特色 92.唐代散文的思想特色 93.唐代社会、政治、文化与散文创作之关系 94.对宋文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向自行拟题 95.苏洵散文研究 96.论苏轼的“超然” 97.试论宋词婉约派在美学上的意义 98.试论宋词豪放派在美学上的意义 99.论皮日休、陆龟蒙的小品文 100.从文艺政策看唐诗的繁荣 101.论文人山水诗的寄托 102.论王安石的咏史诗 103.论杜牧的咏史诗 104.李清照的词论及其实践 105.李清照之人格与风格 106.苏轼各体词研究 107.苏词的风格 108.苏轼的词论特色与其词创作的关系 109.对辛词的研究可参照以上诸方面自行拟题 110.苏、辛词与豪放词派之关系 111.论咏物诗 112.论晚唐小品文的艺术追求 113.温庭筠、韦庄词之比较. 114.论节奏──古典叙事散文的抒情化调节机制 115.《三言》名篇研究(可只取一篇或一个系列分析) 116.《三言》人物形象研究(商人、妇女、僧道、文人、市民等各类人物,可只取其一) 117.《三言》思想倾向研究 118.《三言》创作技巧研究 119.《三言》与中国古代小说之关系 120.《三言》与中国古代社会生活 121.《三言》与冯梦龙的文学创作活动 122.《二拍》研究(参照《三言》研究诸方面自行拟题) 123.明代散曲与民歌 124.牡丹亭的人文主义色彩 125.《郁离子》研究 126.高启诗文的艺术特征 127.吴伟业的叙事诗艺术 128.《花间集》风格论 129.《花间集》题材论 130.《花间集》与唐宋词史 131.论贾宝玉(或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 132.论《红楼梦》的语言艺术 133.《水浒传》人物论(任选其一) 134.《水浒传》风格论 135.《水浒传》接受史 136.《水浒传》与中国文化精神 137.《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任选其一) 138.《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 139.《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精神 140.《西游记》孙悟空、唐僧形象分析 141.论《儒林外史》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142.论《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143.论《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七、中国当代文学部分 1.试论王蒙新时期小说创作的新探索 2.试论谌容小说创作中的女性形象 3.试论蒋子龙笔下的改革者形象 4.试论张贤亮小说创作中的美学特征 5.《茶馆》简论 6.试比较许秀云与胡玉音的艺术形象 7.金庸小说主题论 8.试论梁晓声知青题材小说创作的特色 9.试论高晓声农村题材小说创作的新贡献 10.论莫言《红高梁》系列小说的特征 11.论邓友梅《那五》的艺术典型 12.试论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在军事题材小说创作上的新突破 13.试论《人生》中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悲剧 14.陈忠实《白鹿原》研究(自拟题目) 15.苏童小说研究---以《米》为例 16.余华小说艺术探讨 17.试论宗璞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18.试论五十年代的“创业者”梁生宝与八十年代的改革者武耕新形象的异同 19.试论王安忆的小说创作 20.《废都》研究(以《废都》为论述对象,自拟题目,如人物、结构、语言等) 21.试论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浮躁》 22.试论刘心武长篇小说《钟鼓楼》或《四牌楼》的思想艺术特色 23.试论王安忆《长恨歌》 24.试论茹志鹃小说创作独具的审美特征 25.阿来小说《尘埃落定》研究 26.试论池莉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27.张平《抉择》的意义 28.试论“先锋派”小说的创新与不足 29.试论“新写实主义”小说的思想倾向与艺术特色 30.试论郭沫若历史剧中的女性形象 31.试论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崛起、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32.试论贾平凹文学创作的特色 33.试论余秋雨的散文创作 34.试论徐迟对报告文学的新贡献 35.论“朦胧诗”的源起、成就与不足 36.论舒婷诗歌创作的思想意蕴与美学特色 八、语言学概论部分 1.试论语言符号与其他人工符号的异同 2.从社会功能看语言的本质 3.汉语词义的演变 4.××话中常见的语流音变 5.××话一般词汇的消长 6.谈句型变换与语言表达 7.试论词义的模糊性 8.汉字与拼音文字比较研究 9.浅谈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10.××方言与普通话语音的对应关系 11.试论社会方言与言语社团的关系 九、外国文学部分 1.评莎士比亚喜剧中的女性形象 2.评莎士比亚悲剧的艺术特色 3.评莫里哀的喜剧艺术 4.评雨果《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倾向 5.评拜伦诗歌的艺术风格 6.评普希金的抒情诗 7.评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金钱”主题 8.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艺术) 9.评左拉创作的自然主义倾向 10.评屠格涅夫的中短篇小说(可选择其中一部) 11.评托尔斯泰的“心灵辩证法”描写艺术 12.评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13.评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中的“复调”艺术 14.评契诃夫短篇小说艺术 15.评《静静顿河》的艺术成就 16.从《双城记》来看狄更斯的人道主义精神 17.评《简爱》的爱情主题 18.评《呼啸山庄》的艺术特色 19.评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 20.评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 21.论卡夫卡小说的思想艺术特征 十、民间文学部分 1.当代中小学生新编顺口溜论 2.当代社会顺口溜论 3.当代笑话论 4. 论民间文学的实用性 5.论民间文学的流传变异性 6.论民间文学的传统性 7.论民间文学的集体性 8.论民间文学与表演性的关系 9. 论民间文学的历史价值 10. 民间文学与风俗习惯的关系 11.论民间文学的多功能性 12.论民间文学在生产劳动中的实用价值 13.民间文学总结劳动经验论 14.论民间文学的教育功能 15.论民间文学的娱乐功能 16. 民间文学的艺术欣赏价值 17. 论洪水神话 18. 论神话的艺术特征 19.论神话的影响 20.论×地民间传说的主要内容 21.论×地的人物传说 22.论×地的能工巧匠传说 23.论×地的英雄传说 24.论×地的历史传说 25.论×地的地方传说 26.论×地的风俗传说 27.论×地长工与地主的故事 28.论×地的劳动故事 29.论×地的家庭故事 30.论×地的爱情故事 31.论×地生活故事的类型问题 32.论×地的嘲讽笑话 33.论×地的幽默笑话 34.论民间笑话的艺术成就 35.论民间笑话的美学意义 36.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内容 37.论传统民间童话的分类 38论×地的精灵童话(故事) 40.论×地的人物童话(故事) 41.论×地的童话的艺术特色 42.论×地的民谣 43.论×地的民歌 44.论×地的山歌 45.论×地的民间小调 46.论×族民歌 47.论×地的劳动歌 48.论×地的农民苦歌 49.论×地的长工歌谣 50.论×地的工人苦歌 51.论×地的妇女苦歌 52.论×地的讽刺歌谣 53.论×地的情歌 54.论×地的仪式歌 55.论×地的儿歌、童谣 56.论民间歌谣的艺术特点 57.论×地的政治谚语 58.论×地的劳动谚语 59.论×地的谚语的艺术特点 60.论谜语的历史 61.论×地的谜语内容 62.论×地的谜语分类 63.论地的谜语艺术特征 64.论×地歇后语分类 65.论×地民间长诗的艺术特色 66.论×地相声 67.论×地快书、快板 十一、古代汉语部分 1.论汉字的性质 2.论汉字发展演变的规律 3.许慎六书说论评 4.古汉语的后置定语问题 5.原始汉字的认定及其构形特点 6.“‘何所’十动词”的内部结构层次 7.现代汉字构形特点 8.现代汉字的表记功能 9.论现代汉字中的变体字 10.论现代汉字中的形声字 11.论现代汉字中的会意字 12.论现代汉字中的象形字 13.汉字编码研究及方案设计 14.汉字字形的文化信息研究 15.汉字考释方法述评 16.汉字析形方法研讨 17.汉字教学方法研究 18.词的多义性和词素的多义性 19.词义演变的深层意义基础 20.音义联系的任意性和命名的理据性 21.汉字起源研究述评 22.半坡刻符的性质及其与文字的关系 23.古汉字指事字的表义功能 24.形声字起源试论 25.甲骨文形声字研究 26.《说文》省声研究 27.汉字形体演变的基本规律 28.论汉字形体演变的繁简分合 29.汉字前途讨论述评 30.训诂学与中学语文教学 31.论中学教材文言文的注释 32.论汉字的音义联系 33.江永“女书”源流研究 34.江永“女书”的形体结构研究 35.主谓间“之”字探源 36.指代性“见”字词性再研究 37.主谓间“而”字的形成和发展 十二、中学语文教育学部分 1.语文教学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研究 2.论语文教学目标的规范表述 3.语文教学目标对语文教学效率的影响 4.论语文教学目标体系的建构 5.论文学教学内容与学生人文素养的关系 6.语文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 7.语文新教材的使用情况调查及分析(初、高中;各种版本均可) 8.论语文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9.论思维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10.语文教学模式与语文教学个性关系 11.论语文教学中××模式(或方法)的运用 12.作文批改的多种方式及效果 13.论作文测评的效度与信度 14.论阅读题型的设计 15.语文素质的构成及培养思考 16.语文课堂评价的价值与策略 17.论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或科学意识) 18.中学语文加大文言文内容的价值探讨 19.论说话(或听话、阅读、写作等)能力的培养 20.论语文教学中减负与提质的关系 21.文学教学模式及方法研究 22.语文教师科研意识和行为研究 23.探究性学习与语文教学 24.语文知识结构和教学结构的关系 中国古代文学类 1)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2)论辛词的英雄情节 3)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4)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5)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6“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7)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 8)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9)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 10)元散曲的艺术风格 11)柳宗元的寓言创作 1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3)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14)〈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5)论杜牧的七言绝句 16)论归有光的散文 17)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18)〈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19)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 20)〈西游记〉的奇幼美与诙谐性 21)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 22)〈金瓶梅〉人物论 23)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 24)“三言”“二拍中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 25)王安石后期的诗歌 26)论纳兰性德词 27)苏轼词的主导风格 28)〈桃花扇〉人物论 29)秦观词的婉约风格 30)〈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31)〈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32)论易安体 33)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34)〈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主要可以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分析吧比较两个文学作品或者研究某一个学派的发展可私信
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和论文类型
论文格式是论文整体的呈现,不能只是对其中某个部分进行整理,以下是我为大家推荐的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和论文类型,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黑体,小二号字体,段前段后1行]
班级 学号 姓名
[宋体、四号、倍行距]
引言
本文档说明了11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排版要求,请严格参照执行。对于不符合排版要求的毕业论文直接不予答辩或答辩成绩不及格。
整个论文的页边距设置使用新建Word文档的默认页边距,即:上,下2cm,左,右。附件中的“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页边距设置同本文档。
引言标题排版格式:黑体,三号,段前行,段后1行,段前分页。可直接使用“标题1-1”样式。
引言正文排版格式:中文楷体,外文Arial,小四号,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行,段后行,两端对齐,可直接使用“引言”样式。引言部分不宜过短,要求在半页纸以上。
[引言后空一行再开始第一章的标题]
第一章 绪论
本部分说明了整个文章的页面设置、页眉页脚设置,各种样式的排版格式以及样式使用方法。
页边距设置
页边距设置使用新建Word文档的默认页边距,即:上,下2cm,左,右。
页眉、页脚
从引言开始有页眉、页脚,奇数页页眉为“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偶数页页眉为“毕业论文题目”(注意:要将自己论文的题目填上,而不是直接留着这几个字);页脚中有论文页码,从“引言”开始的起始页码为1,页码格式为: 1,2,3 ,,居中。页眉、页脚内字体中文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小五号。注意: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没有页眉,但有页脚,页脚为页码,摘要、英文摘要和目录的页码连续,从起始页码1开始,页码格式为: I, II, III,。
对于附件中的“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的页眉页脚设置与正文一样。
各种样式的排版格式
标题样式
(1)“标题1”样式
中文黑体,英文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段前行,段后1行,居中,段前分页。
(2)“标题1-1” 样式
中文黑体,英文Times New Roman,三号,加粗段前行,段后1行,居中,段前不分页。
(3)“标题2” 样式
中文黑体、英文Times New Roman,小三号,段前.5行,段后.5行,左对齐,不缩进。
(4)“标题3” 样式
中文黑体、英文Times New Roman,四号,段前.5行,段后.5行,左对齐,不缩进。
(5)“标题4” 样式
中文楷体、英文Arial,小四号,加粗,段前.5行,段后.5行,左对齐,左缩进2字符。
正文样式
(1)“正文”样式
中文宋体,外文Time New Roman,小四号,倍行距,段前行,段后行,两端对齐。
(2)“引言” 样式
中文楷体,外文Arial,小四号,倍行距,首行缩进2字符,段前行,段后行,两端对齐。
其他样式
(1)“图”样式
居中,中文宋体,英文Time New Roman,五号,段后.5行。
(2)“表”样式
居中,中文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五号,段前.5行,
(3)“程序”样式
中文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五号,加粗,段前.5行,左缩进2字符,左对齐。
(4)“参考文献”样式
中文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五号,段前段后行,倍行距,序号用方括号包含,悬挂缩进.74cm。
(5)“原译文”样式
中文黑体、英文Times New Roman,三号,顶格,段前分页,段前段后.5行。
(6)“原译文-1”样式
中文黑体、英文Times New Roman,三号,顶格,段前不分页,段前段后.5行。
样式的使用方法
样式的使用有两种方式。(1)样式框方法。选定要使用样式的文字内容,在“样式”框中找到需要使用的样式后点击即可。如本部分的标题“样式的`使用”需要使用“标题2”样式,则在样式框中选定该样式即可。如图1所示。
第二章 论文主体排版格式
各级标题的排版格式
一级标题排版格式
(1)引言和第一章的一级标题
引言和第一章的一级标题排版格式:中文黑体,英文Times New Roman,三号,段前行,段后1行,段前不分页。可直接使用“标题1-1”样式。
(2)其他一级标题
其他一级标题排版格式:中文黑体,英文Times New Roman,三号,段前行,段后1行,段前分页。可直接使用“标题1”样式。
二级标题排版格式
中文黑体、英文Times New Roman,小三号,段前.5行,段后.5行,左对齐,不缩进。序号采用“”编号,X对应“章”,每章的Y从“1”开始编号。可直接使用“标题2”样式。
三级标题排版格式
中文黑体、英文Times New Roman,四号,段前.5行,段后.5行,左对齐,不缩进。序号采用“”编号,“”二级标题的编号,“Z”从“1”开始编号。可直接使用“标题3”样式。
四级标题排版格式
中文楷体、英文Arial,小四号,段前.5行,段后.5行,左对齐,左缩进2字符。编号采用(X)方式,其中X从1开始。可直接使用“标题4”样式。
建议不要使用四级以下标题,如确实需要使用,编号方式要区别四级标题。
正文排版格式
正文排版格式
中文宋体,外文Time New Roman,小四号,倍行距,段前行,段后行,两端对齐。可直接使用“正文”样式。
图形排版格式
单倍行距,居中。图必须有标题和编号,整篇论文图号连续编号;图的标题在图的下方,图的编号后有“.”,居中,中文宋体,英文Time New Roman,五号,段前行,段后.5行,图的标题可直接使用“图”样式。图必须在正文中提及,图中文字最大不超过小四号字体。
表格排版格式
居中,表格内字体最大为5号,中文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表格必须有标题和编号,整篇论文的表格连续编号,标题在表格的上方,表的编号后有“.”,居中,中文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五号,段前.5行,表的标题可直接使用“表”样式。表必须在正文中提及。表1是表格排版的一个示例。
表1. 菜单表(表名:Menu)
列名说明索引等数据类型长度是否允许空
MenuID菜单编号主键int4否
MenuName菜单名varchar5是
Image图片varchar5是
flag1列标志int4是
flag2行标志int4是
link链接URL地址varchar2是
程序排版格式
程序代码字体:中文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5号,单倍行距,段前段后行,左缩进2字符,左对齐。程序必须有标题,标题在程序的上方,中文宋体,英文times new roman,五号,加粗,段前.5行,左缩进2字符,左对齐,可直接使用“程序标题”样式。
拓展知识:
不同类型的毕业论文,表达方式也有差异。按学科可分成文科类毕业论文,理科类毕业论文,管理类毕业论文。从写作内容分,有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包括理论研究,文学、语言、历史等学科的本体研究。应用研究包括教学研究、有关理论的实际运用研究,相关的实践问题研究。有的应用研究也可以出新理论,形成新的基础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研究也有紧密关联的,有时是根据侧重点来划分的。由此,就有了(一)基础研究型毕业论文,包括理论研究型和本体研究型的毕业论文;(二)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包括教学研究型、理论实践研究型、实际问题研究型等类型的毕业论文。从表达方式分,有综合型毕业论文,专题型毕业论文和实验报告型毕业论文。
就文学、语言方面的文科类毕业论文而言(如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以应用研究型毕业论文居多;其次是本体研究型毕业论文,对学科本身的某个方面的新问题进行论述阐发,表述自己的心得,或者对原有问题发表新的看法或不同的评价。而理论研究型毕业论文,主要是探讨前人没解决的问题、没发现的规律,或是新理论、新观点,或是新的理论背景、研究方法的学术论文,这类论文难度较大。就论文表达方式而言,综合型毕业论文很少见,这种论文围绕一个问题收集一大批资料,综合介绍并论述这个问题研究的阶段、特点、主要理论成就及其著述,研究中最早的文献、有重大突破的文献,研究的发展状况、发展趋势等。见得较多的是专题型毕业论文,它的表达特点是突出一点,在已有研究成果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把这一研究从某个方面继续向前推进。如果说综合型论文侧重在“面”,那么专题性论文则重在“点”。虽说是“点”,但关于这个专题的研究成果、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则是必须了解的,在专题型毕业论文的开头作个简述。实验报告型毕业论文多见于语言学方面的实验语音研究性报告、语言运用、方言调查分析报告类和文学作品社会作用调查分析性报告类。须说明的是,一般的调查报告不能算作论文,但可作为论文的写作材料。研究性调查报告不单是报告情况、数据、结论、提出一般的看法、意见,而是要“研究”,提出问题、详尽调查、作出深入的分析,并解决问题,有方法、有创见、有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用语写成的文章。本文主要从现代汉语的句法和词法两个探讨了如何轻松、和地解读文言文。 文言文,是古人用书面用语写成的文章。运用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可以清晰地透视文言文语法,地解读文言文,而且对初次接触文言文的初一、高一学生来说,运用方法可以轻松地学懂文言文,从而地传承祖国的文化遗产。 一、运用现代汉语句法知识,古今句式,理解句意 现代汉语中常式句表达为: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补语) 可以把现代汉语的常式句“标准句式”拿来与文言文的句式,可以很容易地古今句式的不同之处。从而识别文言文的特殊句式,理解和翻译文言语句。 下面以文言文“倒装句”为例来谈谈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的倒装句,也叫“变式句”,句子的表达不同于现代汉语“常式句”的句子。 1、“大哉,尧之为君也!”此句中“尧之为君也”是个主谓短语,意思为“尧君主”。“尧君主”怎样呢?表达完整的意思,需要陈述,说明,形容。而“大”是形容词,意为“”,是要陈述,说明,形容某个的。“尧之为君”与“大”构成主谓关系,但句子是先谓语后主语,不符合现代汉语通常的表达习惯,属于主谓倒装。说话人强调谓语,把谓语前置了。学生的认识,在理解翻译时只需把主谓关系理顺即可。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让学生划分此句的句子成分可以:蚓(主语)+无(谓语)+爪牙(宾语)。主谓宾完整,“利”似乎多了。但依据词类知识,“利”是形容词,意思为“锋利”,在句中应作定语或谓语,“锋利呢?”,在句中该词语修饰的只能是“蚓”或“爪牙”,而“锋利的蚓(蚯蚓)”是讲不通的,只能修饰“爪牙”。,“利”是“爪牙”的定语,应该在“爪牙”的前面。该句是把定语后置了,这是个定语后置句。翻译时,学生只需把定语提放到中心语前面即可。 3、“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李氏子蟠,……不拘于时,学于余”、“形似酒撙,饰以山龟鸟兽之形”。三句中“于蓝”、“于余”、“以山龟鸟兽之形”“于(以)+名词”构成的介宾短语(介词结构),均置于谓语动词的后面。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分析,它们谓语后面,既作宾语(介宾短语作宾语),也作补语,而现代汉语中介宾短语作状语。上,三个介宾短语都修饰句中谓语作状语,分别表示、、,属状语后置。翻译时,学生只介宾短语提前,放置于谓语动词前即可。 4、①“沛公安在”;②“一言以蔽之”;③“古之人不余欺也”④“何陋之有”。所列四类句式是文言文中宾语前置的四种。不管哪的宾语前置,都可以用现代汉语的句法知识辨析。如“沛公安在”一句中“沛公”为名词,是句子的陈述。“安”是疑问代词,于“哪里”,“在”为介词,表示处所。该句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沛公在哪里?”。在让学生认识语言时,可以举出相类的现代汉语常式句,如“你在哪里?”与“沛公安在”:“在哪里”与“安在”的意思一样,但前者是“介词+宾语(疑问代词)”,后者是“宾语(疑问代词)+介词”,显然后者把“宾语”前置了。同样“古之人不余欺也”一句中,构成该句的每个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的意思一样,学生容易理解。但学生对“古代的人不我欺”说话的却大为疑惑,古人为要说话呢?教者可举一相类句式句法分析,如“他不欺我”,“他”是主语,“欺”是谓语,“我”是宾语。两相,学生会很容易“不我欺”是把宾语“我”了谓语动词前面,是宾语前置。这是古人语言表达的习惯,是强调宾语。可见,现代汉语语法知识认识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从而理解句意,翻译句子,是既简便又实用的方法。
上网找 能找到
1. 现代汉语语法的格关系 鲁川,林杏光 文献来自: 汉语学习 1989年 第05期 CAJ下载 PDF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的“格”(case)指的是“语义格”。 汉语的谓词V(verbal)包括动词和形容词,体词N(Nominal)包括名词、代名词和量词。 格关系是诸多的语义关系(semantic relahons ... 被引用次数: 54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2.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解说 刘勋宁 文献来自: 世界汉语教学 2002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萧国政(2000)现代汉语句末“了”意义的析离,《面临新世纪挑战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赵世开 沈家煊(1984)汉语“了”字跟英语 ... 被引用次数: 4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3. 现代汉语方位成分的分化和语法化 方经民 文献来自: 世界汉语教学 2004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北京:商务印书馆。 方经民(1982) 《关于语素、词和短语》一文读后,《中国语文》第3期。 方经民(1997) 论汉语方位参照系统中的对立平行现象,《大河内康宪教授退官记念-- ... 被引用次数: 13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4. 现代汉语语法特点和汉语语法研究的本位观 金立鑫,白水振 文献来自: 汉语学习 2003年 第05期 CAJ下载 PDF下载 § 1现代汉语语法特点1 .1现代汉语语法的一般样式现代汉语在语序类型上属于 SVO型语言 ,语法上的一般规则是 :句子成分一般按照“主语——谓语——宾语”的顺序排列 ,定语在名词的前面 ,状语在动词、形容词的前面 ... 被引用次数: 5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5. 现代汉语个体量词语法特点的认知解释 范伟 文献来自: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1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现代汉语个体量词语法特点的认知解释@范伟$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现代汉语 ... 语法特点;;认知解释本文对汉语语法中有关个体量词的四个特点作了认知方面的解释,认为:1 ... 被引用次数: 1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6. 现代汉语的句子构造与词尾“了”的语法位置 刘勋宁 文献来自: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9年 第03期 CAJ下载 PDF下载 现代汉语词尾“了”的语法意义,《中国语文》第5 期。 刘勋宁1990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与词尾“了”的联系,《世界汉语教学》第2 期。 刘勋宁1998 《现代汉语研究》,北京语言文 ... 被引用次数: 20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7. 《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的新进展 俞士汶,朱学锋,王惠 文献来自: 中文信息学报 2001年 第01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的开发。这部电子词典的规格说明书[1]在《中文信息学报》1996年第2期全文发表之后,它在汉语信息处理领域的影响逐步显现出来。更详细地介绍这部词典的专著《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详解》[2]于 ... 被引用次数: 12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8. 八十到九十年代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 邵敬敏 文献来自: 世界汉语教学 1998年 第04期 CAJ下载 PDF下载 对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机,人们的思想从来也没有像现在这样开放过,语法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从来没有达到过像现在这样的水平。我们这一代能够亲身参与这一时期的研究工作,应该说,是十分幸运的。今年是汉语 ... 被引用次数: 11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9. 现代汉语的隐性语法范畴 萧国政 文献来自: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萧国政《现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4-33页。关于指称和陈述,可参看陆俭明《八十年代中国语法研究》和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载《方言 ... 被引用次数: 4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10. 80年代以来汉语信息处理研究述评——作为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应用背景之一 詹卫东 文献来自: 当代语言学 2000年 第02期 CAJ下载 PDF下载 探讨适合信息处理的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方向。限于资料和篇幅,本文基本没有涉及海外学者的相关研究。副标题是“现代汉语语法研究”而不是“现代汉语研究”,主要是因为本文不谈语音处理方面的研究。另外,本文所指的语法研究,从宽理解也包括 ... 被引用次数: 17 文献引用-相似文献-同类文献 具体的你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中国知网()上挑挑吧。
物流企业管理模式研究
毕业论文是在学业完成前写作并提交的论文,是教学或科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同时选题也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1. 茅盾与林语堂笔下的女性形象比较
2. 形象——文学艺术的共同特征
3. “自我表现”与“摹仿现实”
4. 说“艨胧”——对语言艺术的特点的新认识
5. 面向生活——当前文艺创作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6. 艺术,需要呕心沥血的创造
7. “性文学’是文学表现人性的必然趋向吗?
8. 试论文学的不朽魅力
9. 艺术典型化的要求过时了吗?
10.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试论文艺创作中的主体与客体
11. 化丑为美——典型化在塑造反面形象上的魔力
12. 对实践派美学理论的历史考察
13. 试论美学与文艺学的关系
14. 简论“自然人化”与自然美
15. 试论自然美的根源与本质
16. 艺术美与现实美关系之我见
17. “意象”与“意境”的比较研究
18. 试论艺术美中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19. 试论艺术创作中“形似”与“神似”的辩证关系
20. 社会美与自然美特点的比较研究
21. 试论人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关系
22. 古代文学与古典文献学:
23. 论中国古代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
24. 论《诗经》中的爱情诗
25. 论《离骚》抒情主人公的悲剧形象
26. 论《韩非子》的寓言艺术成就
27. 论司马迁《史记》人物传记的进步倾向
28. 被压迫者的心声——汉乐府中的人民自由精神
29. 《孔雀东南飞》与中国叙事诗传统
30. 试论《古诗十九首》的艺术特色及它在诗歌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有那些?看看下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题目大全吧!
中国古代文学类
1、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2、论辛词的英雄情节
3、论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特色
4、论辛弃疾的“以文为词”
5、论韩愈的“以文为诗”。
6、“清空骚雅”、“幽韵冷香”的白石词。
7、关于白居易〈新乐府的评价
8、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
9、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
10、元散曲的艺术风格
11、柳宗元的寓言创作
12、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
13、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
14、水浒传的艺术成就
15、论杜牧的七言绝句
16、论归有光的散文
17、论李商隐的无题诗
18、牡丹亭的艺术成就
19、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
20、西游记的奇幼美与诙谐性
21、欧阳修词的艺术风格
22、金瓶梅人物论
23、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
24、“三言”“二拍中经商题材的时代特色
25、王安石后期的诗歌
26、论纳兰性德词
27、苏轼词的主导风格
28、桃花扇人物论
29、秦观词的婉约风格
30、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
31、红楼梦的悲剧精神
32、论易安体
33、论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
34、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
中国现代文学部分
1、论鲁迅的《呐喊》和《彷徨》
2、论“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
3、论郭沫若的历史剧(或《屈原》、
4、论早期的象征派诗歌
5、论周作人早期的散文
6、论丁西林的话剧
7、茅盾小说的独特贡献
8、老舍的小说与“京味”
9、论巴金的《寒夜》
10、论沈从文的〈边城〉
汉语言文学论文的题目有哪些呢?下文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汉语言文学论文题目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1.著名作家作品语言运作特色的研究
2.讽刺语言中的文化底蕴
3.语法中的语义因素
4.“是”字用法研究
5.语用与语法的关系
6.新兴词缀研究
7.祈非主谓句的修辞作用
8.论动词重叠式的使用条件
9.论句群纳入中学语文教学的实用意义
10.新兴辞格研究
11.语言环境对句式选择的制约作用
12.××方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
13.××方言现象专题报告
14.代词的语用研究
15.语言副词的语用研究
16.助动词的语用研究
17.时下新词描写
18.句型的语用研究
19.语气词的语用研究
20.言语行为在句子里的表现
1.论小说的叙述视角
2.论小说的误乐性
3.心态小说的 艺术魅力
4.论现代小说性情节结构类型
5.论小说的新典型观
6.论小说语言的创新
7.论小说的写作技巧
8.论广告辞的审美特性
9.从报告文学的轰动效应探视读者的审美要求
10.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的艺术特色
11.试论毕淑敏小说的创作特色
12.试论诗歌中意象的类型与特征
13.论鲁迅小说对人物灵魂的深刻穿透力
14.试论当今散文的 发展走向
15.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
16.试论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艺术特色
17.论新闻文体的审美特质
18.试论新闻写作的真实性
19.论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功用
20.试谈散文笔法的多元化趋势
21.论新时期散文的艺术嬗变
22.任选当今一个散文作家的作品进行评论
23.任选当今一个小说作家的作品进行论述
24.论散文的“自叙体”色彩
25. 论文学语言的审美特性
26.试论王蒙小说的艺术特色
27.试论王安忆小说的艺术特色
28.论文学人物性格的立体结构
29.意识流写法的魅力
30.任选当今一个诗人的作品进行论述
1. 论 艺术真实
2. 论文艺欣赏中的心理距离
3.文艺欣赏中的共鸣与沟通
4.论艺术直觉
5. 论艺术虚构
6.论典型
7.文学流派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
8.简论文学作品形式的独立审美特征
9.新时期文学 发展与典型内涵的新变化
10.新时期诗歌审美特点的新变化
11. 论当代 中国的大众文化
12.论艺术创作的通感与错位
13.论审美变形
14.论艺术想象在文学创作中的价值
15.论文艺作品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