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服装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外文

发布时间:

服装毕业论文参考文献外文

服装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转眼间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毕业论文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服装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 要】本文针对现代服装工程类人才的社会需求,在探索服装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规律基础上,分析其能力培养需求,以知识结构为核心,构建并实施该体系。体现教学中知识结构的相对独立性与整体协调的关系。

【关键词】服装工程专业;教学微体系法;多元化

为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现代服装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服装行业发展中对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体现教育“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实践大学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和建设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办学理念,围绕都市型工业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坚持加强基础理论、突出学科交叉、重视新兴技术的专业特色,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重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满足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产学合作、工学交替,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特色培养方式,如何合理架构专业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与质量,是当前服装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服装工程专业的研究主要是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如何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等,对于服装工程专业教育的理论系统处于摸索阶段。

本文针对现代服装工程类人才的'社会需求,在探索服装工程类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基础上,分析其服装工程专业能力培养需求,课程培养需求、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及增进校企合作,缩短学校和企业的距离的目的。

1.服装工程专业培养方向及专业培养体系

服装工程专业主要事实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针对我国未来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对工程类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依据纺织服装行业标准,按照“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指导思想、“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服装工程专业培养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知识、工程领域基本知识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知识。

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姿势主要是让学生具备从事工程技术工程所需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法、工程技术工作所需的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工程领域知识主要建立工程学的系统化概念和工程研究的思路,初步掌握理论分析和综合运用的基本方法。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知识主要了解服装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生产方式,服装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服装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服装工程与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工程实践知识。掌握现代服装制造装备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工程应用以及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服装工程专业培养体系需掌握的能力素质主要是熟悉服装产品的生产流程,具有较强的在服装产品生产一线从事工艺设计、产品检验和解决服装产品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服装面料的开发技术,具有较强的新型服装面料的设计、分析和开发的能力;熟悉服装设计与加工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过程,局部综合运用经济、工程管理等知识和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的能力。

2.服装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应用型服装工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素质要求,构建包括公共基础教育体系、学科基础教育体系、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体系主要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实践与训练为主线,涵盖了工程基础课程群、工程技能课程群、服装设计与工程课程群和企业工程实践教育内容,使学生有兴趣、有研究、有实践地学习领域的知识,逐步地、系统地增长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实践教育环节,实践教育主要包含课程实践和企业实践两个层次,课程实践主要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培养初步的工程能力,企业实践是为了对能力素质进行全面的锻炼,培养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工程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3.以教学体系为单元,动态调整和培训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学生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在发挥原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师资培养方式的同时,积极结合学科的教学微体系、职业技能认证和创新科研能力结合,把师资队伍培养成为思想稳定、知识丰富、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理论、技能、科研”三维一体的教学力量。

教学师资队伍需要熟悉实践工作的操作流程,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在增强师资队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教师在定位微体系的课程有计划、有目的建设成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品牌课程,实现一个专业教师一个特色,以特色求发展。本专业力求创建“理论、技能、科研”三维一体的师资力量,但鉴于每个体系对于这三项的要求侧重不同及教师个性化知识特色,建立具有特色的个性化师资体系。服装结构与工艺教学体系的课程主要侧重于技能,鼓励定位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和考取职业认证资格,相反服装舒适性与功能教学体系的课程侧重于理论和科研,需要鼓励定位教师进行科学研究。

4.结语

随着服装院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我国服装高校呈现国际化的大好形势的推动下,服装工程专业的教育重点是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服装工程专业多元化教学微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达到将理论教学转为技能培养、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及增进校企合作,缩短学校和企业的距离的目的,为服装培养工程人才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余寿文,王孙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师的培养[J].清华大学研究, 2004,25(3): 1-6.

[2]张国玲等.从工科毕业生现状及企业需求看工程教育改革的必要性[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24(8): 112-114.

[3]季晓芬,李艳梅,朱伟明.我国纺织服装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纺织学报, 2004,25(3): 120-122.

[4]姜嘉乐,张海英.中国工程教育问题探源―朱高峰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6):7-14.

参考文献是在学术研究过程中,对某一著作或论文的整体的参考或借鉴.征引过的文献在注释中已注明,不再出现于文后参考文献中. 外文参考文献就是指论文是引用的文献原文是国外的,并非中国的。 原文就是指原作品,原件。即作者所写作品所用的语言。如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原文是英语。 译文就是翻译过来的文字,如在中国也可以找到莎士比亚《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中文版本。这个中文版本就称为译文 回答者: xffjy - 见习魔法师 三级 10-22 11:52

服装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韩姣,潘福梅.苗族挑花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语境研究[J/OL].现代交际:1[2018-01-24].[2]蒋诗雨,冯玲玲.楚服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上的运用研究[J/OL].服饰导刊:1-7[2018-01-24].[3]程煜,杜冰冰.“破损”牛仔服装设计及艺术审美[J/OL].设计,2018(01):104-105[2018-01-24].[4]陈俊婵.《千里江山图》的青绿色彩运用特征及在现代服装中的设计表现[J].设计

小贴士:作为实用参考工具书,你可以看看高鸿老师的《服装结构设计及其应用》,139元,是一本比较专业实用的服装工具参考书,比那些几十元一本的理论书要实用得多。小知识:服装设计包括创意设计,结构设计以及工艺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是服装设计的核心技部分,是创意设计与工艺设计的桥梁。服装结构设计也俗称服装打版或服装纸样,也有些地方叫服装制版。这本书实用性为主,你可以以一两个企业里面的实用性的一些在大学里看不到也学不到的作为论点.

服装专业论文参考文献外国

服装毕业论⽂的参考⽂献[1]冯利,刘晓刚,顾雯。基于评价主体视⾓的服装设计评价过程[J]. 纺织学报,2019,(03):126-130.[2]闻婧。基于三维动画软件的服装设计分析与研究[J]. 西安⽂理学院学报(⾃然科学版),2019,(02):37-40.[3]程浩南。⼼电监测技术在监测与健康护理服装设计中的应⽤[J]. 化纤与纺织技术,2019,(01):22-26.[4]邓鸿滢。拼接设计在环保⽜仔服装中的应⽤[D].东华⼤学,2019.[5]李中元。现代印染艺术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应⽤[J]. 染整技术,2019,(02):80-81+87.第 1 页[6]陈依卓宁。服装设计作品的着作权司法保护探析[J]. 电⼦知识产权,2019,(Z1):113-120.[7]于芳。多穿型服装的构件与交互设计[J]. 丝绸,2019,(11):51-56.[8]袁博。浅析拼接在服装设计中的应⽤[J]. ⼤众⽂艺,2019,(14):114.[9]李传⽂。论服装设计形式美创造的基本原理与法则[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98-103.[10]王智沛。⽔墨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对话[J]. 江苏纺织,2019,(07):55-57.[11]李丹,夏帆。 “⼀⾐多穿”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研究[J]. 丝绸,2019,(01):50-54.[12]武英敏。丹东婴幼⼉服装适⽤性调查分析与服装设计[J]. 针织⼯业,2019,(01):61-65.第 2 页[13]吕⼩雪。⽹络时代服装设计理念探析[J]. 吉林⼯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01):42-43.[14]张婷。基于“艺术染整”理论研究我国服装设计的差别化[J]. 染整技术,2019,(01):51-53.[15]⾼凌燕。数码印花纺织⾯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研究[J]. 染整技术,2019,(01):76-77+80.[16]⽩碧波。浅谈“线”在服装设计中的运⽤与表现[J]. ⼤众⽂艺,2019,(01):97.[17]刘琳。库存纱线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D].北京服装学院,2019.[18]王思齐。四合如意云肩研究及在服装设计中的应⽤[D].北京服装学院,2019.第 3 页[19]卢⽟琪。扎染褶皱结构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性应⽤[D].北京服装学院,2019.[20]景婷婷。清末民初⼥⼦坎肩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D].北京服装学院,2019.[21]李依蔓。服装设计虚拟搭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科技⼤学,2019.[22]冯蕾。褶皱与定位印花的结合在套系服装设计中的应⽤[D].东华⼤学,2019.[23]陈溪。陶瓷纹样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9.[24]王卫静,李颜肖。中国剪纸艺术的美学原理及其在服装设计上的应⽤[J]. 丝绸,2019,(05):50-54.[25]陈沐⾬。服装设计领域的跨界现象研究[D].武汉纺织⼤学,2019.

给我你的联系方式,我来帮你

[1] 刘岳屏. 服装展示空间设计初探[J]. 广东建筑装饰, 2007, (04) . [2] 李洪琴. 民族民间服饰的现代设计方向[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6, (09) . [3] 梁宇,李曼. 法国天才的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J]. 世界博览, 1985, (05) . [4] 陈沛照,王希辉. 花蓝瑶服饰文化内涵阐释[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6, (02) . [5] 孙云. 浅析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的意义途径[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6) . [6] 朱剑波. 朝鲜族传统服饰特征及其民俗探源[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6, (05) . [7] 尹笑. 飘如游云 矫若惊龙 中国古代服装之美[J]. 东方艺术, 2006, (02) . [8] 林朝阳. 中国古代服色的审美意识[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 [9] 蒋孝锋,刘国联,蒋琳. 中、日、韩三国人对于民族服装的态度与选择要素的比较研究[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3) . [10] 高秀明. 服装展示与服装艺术[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

如今中国最专业的论文你期刊文献库: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库。只要你用学校校内网络,都能免费下载,一般学校都会购买这三个网站的文献的。

服装设计论文外文参考文献外文

你这篇中国知网也好,万方数据也好都有例子!甚至百度文库都有!==================论文写作方法===========================论文网上没有免费的,与其花人民币,还不如自己写,万一碰到人的,就不上算了。写作论文的简单方法,首先大概确定自己的选题,然后在网上查找几份类似的文章,通读一遍,对这方面的内容有个大概的了解!参照论文的格式,列出提纲,补充内容,实在不会,把这几份论文综合一下,从每篇论文上复制一部分,组成一篇新的文章!然后把按自己的语言把每一部分换下句式或词,经过换词不换意的办法处理后,网上就查不到了,祝你顺利完成论文!

服装毕业论⽂的参考⽂献[1]冯利,刘晓刚,顾雯。基于评价主体视⾓的服装设计评价过程[J]. 纺织学报,2019,(03):126-130.[2]闻婧。基于三维动画软件的服装设计分析与研究[J]. 西安⽂理学院学报(⾃然科学版),2019,(02):37-40.[3]程浩南。⼼电监测技术在监测与健康护理服装设计中的应⽤[J]. 化纤与纺织技术,2019,(01):22-26.[4]邓鸿滢。拼接设计在环保⽜仔服装中的应⽤[D].东华⼤学,2019.[5]李中元。现代印染艺术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应⽤[J]. 染整技术,2019,(02):80-81+87.第 1 页[6]陈依卓宁。服装设计作品的着作权司法保护探析[J]. 电⼦知识产权,2019,(Z1):113-120.[7]于芳。多穿型服装的构件与交互设计[J]. 丝绸,2019,(11):51-56.[8]袁博。浅析拼接在服装设计中的应⽤[J]. ⼤众⽂艺,2019,(14):114.[9]李传⽂。论服装设计形式美创造的基本原理与法则[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98-103.[10]王智沛。⽔墨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对话[J]. 江苏纺织,2019,(07):55-57.[11]李丹,夏帆。 “⼀⾐多穿”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研究[J]. 丝绸,2019,(01):50-54.[12]武英敏。丹东婴幼⼉服装适⽤性调查分析与服装设计[J]. 针织⼯业,2019,(01):61-65.第 2 页[13]吕⼩雪。⽹络时代服装设计理念探析[J]. 吉林⼯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01):42-43.[14]张婷。基于“艺术染整”理论研究我国服装设计的差别化[J]. 染整技术,2019,(01):51-53.[15]⾼凌燕。数码印花纺织⾯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研究[J]. 染整技术,2019,(01):76-77+80.[16]⽩碧波。浅谈“线”在服装设计中的运⽤与表现[J]. ⼤众⽂艺,2019,(01):97.[17]刘琳。库存纱线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D].北京服装学院,2019.[18]王思齐。四合如意云肩研究及在服装设计中的应⽤[D].北京服装学院,2019.第 3 页[19]卢⽟琪。扎染褶皱结构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性应⽤[D].北京服装学院,2019.[20]景婷婷。清末民初⼥⼦坎肩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D].北京服装学院,2019.[21]李依蔓。服装设计虚拟搭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科技⼤学,2019.[22]冯蕾。褶皱与定位印花的结合在套系服装设计中的应⽤[D].东华⼤学,2019.[23]陈溪。陶瓷纹样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9.[24]王卫静,李颜肖。中国剪纸艺术的美学原理及其在服装设计上的应⽤[J]. 丝绸,2019,(05):50-54.[25]陈沐⾬。服装设计领域的跨界现象研究[D].武汉纺织⼤学,2019.

服装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韩姣,潘福梅.苗族挑花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语境研究[J/OL].现代交际:1[2018-01-24].[2]蒋诗雨,冯玲玲.楚服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上的运用研究[J/OL].服饰导刊:1-7[2018-01-24].[3]程煜,杜冰冰.“破损”牛仔服装设计及艺术审美[J/OL].设计,2018(01):104-105[2018-01-24].[4]陈俊婵.《千里江山图》的青绿色彩运用特征及在现代服装中的设计表现[J].设计

如今中国最专业的论文你期刊文献库:中国知网、维普资讯、万方数据库。只要你用学校校内网络,都能免费下载,一般学校都会购买这三个网站的文献的。

服装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服装工程专业毕业论文

转眼间充实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前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形式,我们该怎么去写毕业论文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服装工程专业毕业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摘 要】本文针对现代服装工程类人才的社会需求,在探索服装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规律基础上,分析其能力培养需求,以知识结构为核心,构建并实施该体系。体现教学中知识结构的相对独立性与整体协调的关系。

【关键词】服装工程专业;教学微体系法;多元化

为适应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现代服装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及服装行业发展中对多学科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体现教育“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理念,实践大学培养高质量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目标和建设现代化特色大学的办学理念,围绕都市型工业和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坚持加强基础理论、突出学科交叉、重视新兴技术的专业特色,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重视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满足纺织服装行业数字化和信息化技术发展的要求,着力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实践能力,强化创新能力的培养,采用产学合作、工学交替,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的特色培养方式,如何合理架构专业学科的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与质量,是当前服装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服装工程专业的研究主要是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如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如何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等,对于服装工程专业教育的理论系统处于摸索阶段。

本文针对现代服装工程类人才的'社会需求,在探索服装工程类人才培养的特点和规律基础上,分析其服装工程专业能力培养需求,课程培养需求、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及增进校企合作,缩短学校和企业的距离的目的。

1.服装工程专业培养方向及专业培养体系

服装工程专业主要事实在现场从事产品的生产、营销、服务或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和维护;针对我国未来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对工程类人才知识和能力的要求,依据纺织服装行业标准,按照“面向工业界、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工程教育指导思想、“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和“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目标。

服装工程专业培养体系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知识、工程领域基本知识和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知识。

人文社会及自然科学姿势主要是让学生具备从事工程技术工程所需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学法、工程技术工作所需的扎实的数学、物理基础。工程领域知识主要建立工程学的系统化概念和工程研究的思路,初步掌握理论分析和综合运用的基本方法。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知识主要了解服装领域的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和先进生产方式,服装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服装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服装工程与加工的基本原理及工程实践知识。掌握现代服装制造装备的基本原理、工艺条件、工程应用以及技术经济评价指标。

服装工程专业培养体系需掌握的能力素质主要是熟悉服装产品的生产流程,具有较强的在服装产品生产一线从事工艺设计、产品检验和解决服装产品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熟悉服装面料的开发技术,具有较强的新型服装面料的设计、分析和开发的能力;熟悉服装设计与加工工程项目的组织实施和管理过程,局部综合运用经济、工程管理等知识和方法进行工程项目组织管理的能力。

2.服装工程专业课程体系

根据应用型服装工程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素质要求,构建包括公共基础教育体系、学科基础教育体系、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教育课程。这些课程体系主要以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以实践与训练为主线,涵盖了工程基础课程群、工程技能课程群、服装设计与工程课程群和企业工程实践教育内容,使学生有兴趣、有研究、有实践地学习领域的知识,逐步地、系统地增长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其中最主要的是实践教育环节,实践教育主要包含课程实践和企业实践两个层次,课程实践主要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培养初步的工程能力,企业实践是为了对能力素质进行全面的锻炼,培养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工程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3.以教学体系为单元,动态调整和培训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学生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在发挥原有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师资培养方式的同时,积极结合学科的教学微体系、职业技能认证和创新科研能力结合,把师资队伍培养成为思想稳定、知识丰富、能力较强、素质较高的“理论、技能、科研”三维一体的教学力量。

教学师资队伍需要熟悉实践工作的操作流程,能够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在增强师资队伍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教师在定位微体系的课程有计划、有目的建设成国家级、省级、校级、院级品牌课程,实现一个专业教师一个特色,以特色求发展。本专业力求创建“理论、技能、科研”三维一体的师资力量,但鉴于每个体系对于这三项的要求侧重不同及教师个性化知识特色,建立具有特色的个性化师资体系。服装结构与工艺教学体系的课程主要侧重于技能,鼓励定位教师进行实践培训和考取职业认证资格,相反服装舒适性与功能教学体系的课程侧重于理论和科研,需要鼓励定位教师进行科学研究。

4.结语

随着服装院校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我国服装高校呈现国际化的大好形势的推动下,服装工程专业的教育重点是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服装工程专业多元化教学微体系的构建与实施达到将理论教学转为技能培养、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及增进校企合作,缩短学校和企业的距离的目的,为服装培养工程人才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余寿文,王孙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与工程师的培养[J].清华大学研究, 2004,25(3): 1-6.

[2]张国玲等.从工科毕业生现状及企业需求看工程教育改革的必要性[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7,24(8): 112-114.

[3]季晓芬,李艳梅,朱伟明.我国纺织服装业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J].纺织学报, 2004,25(3): 120-122.

[4]姜嘉乐,张海英.中国工程教育问题探源―朱高峰院士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6):7-14.

学术堂最新整理了十个关于服装设计与服装材料的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1]夏冰月.虚拟仿真技术在服装材料教学中的应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7):162-163.[2]王丽艳.服装材料与人体健康[J].西部皮革,2020,42(11):73+94.[3]张航,叶广龙,吴玲玲,叶玉奇,沃筱垒.基于纳米材料的防液汗服的设计与应用[J].黑龙江纺织,2020(02):14-16.[4]林谷彦,李羚.刺绣工艺在服装材料中的深入应用[J].纺织报告,2020,39(05):61-62.[5]苑慕华. 服装艺术设计中的塑形实践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20.[6]董玉芝.浅析舞蹈服装设计中材料与造型的关系[J].纺织报告,2020(03):91-92.[7]陈茜,杨蓓,秦梦茹,金桂蓉,万雪儿.立体拼布设计及服装设计应用的探索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20,2(03):82-84.[8]白珊.基于服装材料学课程的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教改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12):186.[9]张妍妍.服装视觉效应中材料的再造设计[J].山东纺织经济,2019(12):24-26.[10]刘宝垚.服装设计中材料的创新应用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3):238-239.

学术堂整理了十五个服装论文的参考文献供大家参考:[1]张文明. 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N]. 云南政协报,2020-08-26(006).[2]孟庆.关于人物摄影与服装造型的关系探讨[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8):44-45.[3]李雯.白裤瑶设计元素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探究[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8):193-194.[4]杨韶斐.探析民族服装设计中蕴含的文化性和审美性[J].西部皮革,2020,42(15):50.[5]吴国华.湖南民族服装产业网络定制营销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轻纺工业与技术,2020,49(07):73-74.[6]王丽霞.民族服装的传承与创新--评《创意服装设计学》[J].印染助剂,2020,37(06):67.[7]吴国华.湖南民族服装规模个性定制营销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0(11):13-15.[8]新华.民族服装业中的销售问题初探--以呼和浩特蒙古族服装业为例[J].全国流通经济,2020(15):28-29.[9]郑天琪.西南少数民族服装配饰功能与内涵研究[J].美与时代(上),2020(05):120-121.[10]张君浪.中国民族服装品牌发展的国际化探索[J].国际纺织导报,2020,48(04):55-59.[11]新华.民族服装加工业经营的调查研究--以巴林右旗为例[J].商场现代化,2020(06):16-17.[12]陈欢,卢菁菁.西南少数民族服饰纹样文化探析[J].智库时代,2020(09):275-276.[13]王俊伟.闽南服装文化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业设计,2020(02):146-147.[14]陈志军,蔡珍珍.民族服装元素在影视服装设计中的创新研究[J].纺织报告,2020(01):72-73+78.[15]陈莉芳.民族服装元素在影视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轻合金加工技术,2020,48(01):68.

服装毕业论⽂的参考⽂献[1]冯利,刘晓刚,顾雯。基于评价主体视⾓的服装设计评价过程[J]. 纺织学报,2019,(03):126-130.[2]闻婧。基于三维动画软件的服装设计分析与研究[J]. 西安⽂理学院学报(⾃然科学版),2019,(02):37-40.[3]程浩南。⼼电监测技术在监测与健康护理服装设计中的应⽤[J]. 化纤与纺织技术,2019,(01):22-26.[4]邓鸿滢。拼接设计在环保⽜仔服装中的应⽤[D].东华⼤学,2019.[5]李中元。现代印染艺术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应⽤[J]. 染整技术,2019,(02):80-81+87.第 1 页[6]陈依卓宁。服装设计作品的着作权司法保护探析[J]. 电⼦知识产权,2019,(Z1):113-120.[7]于芳。多穿型服装的构件与交互设计[J]. 丝绸,2019,(11):51-56.[8]袁博。浅析拼接在服装设计中的应⽤[J]. ⼤众⽂艺,2019,(14):114.[9]李传⽂。论服装设计形式美创造的基本原理与法则[J].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1):98-103.[10]王智沛。⽔墨与现代服装设计的对话[J]. 江苏纺织,2019,(07):55-57.[11]李丹,夏帆。 “⼀⾐多穿”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研究[J]. 丝绸,2019,(01):50-54.[12]武英敏。丹东婴幼⼉服装适⽤性调查分析与服装设计[J]. 针织⼯业,2019,(01):61-65.第 2 页[13]吕⼩雪。⽹络时代服装设计理念探析[J]. 吉林⼯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9,(01):42-43.[14]张婷。基于“艺术染整”理论研究我国服装设计的差别化[J]. 染整技术,2019,(01):51-53.[15]⾼凌燕。数码印花纺织⾯料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研究[J]. 染整技术,2019,(01):76-77+80.[16]⽩碧波。浅谈“线”在服装设计中的运⽤与表现[J]. ⼤众⽂艺,2019,(01):97.[17]刘琳。库存纱线在针织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D].北京服装学院,2019.[18]王思齐。四合如意云肩研究及在服装设计中的应⽤[D].北京服装学院,2019.第 3 页[19]卢⽟琪。扎染褶皱结构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性应⽤[D].北京服装学院,2019.[20]景婷婷。清末民初⼥⼦坎肩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D].北京服装学院,2019.[21]李依蔓。服装设计虚拟搭配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科技⼤学,2019.[22]冯蕾。褶皱与定位印花的结合在套系服装设计中的应⽤[D].东华⼤学,2019.[23]陈溪。陶瓷纹样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9.[24]王卫静,李颜肖。中国剪纸艺术的美学原理及其在服装设计上的应⽤[J]. 丝绸,2019,(05):50-54.[25]陈沐⾬。服装设计领域的跨界现象研究[D].武汉纺织⼤学,2019.

褶皱服装论文外国参考文献

Clothes Material Clothing Fabrics a wide range of the material science and fiber science aspects of the technology including: *electrically active polymeric materials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nonionic polymer gel and elastomers for artificial muscles *thermally sensitive fibres and fabrics *cross-linked polyol fibrous substrates stimuli-responsive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hydrogel *permeation control through stimuli-responsive polymer membranes *optical fibre sensors, hollow fibre membranes for gas separation *integrating fibre-formed components into textile structures *wearable electronic and photonic technologies *adaptive and responsive textile structures (ARTS)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he applications of scaffolds in tissue engineering This book provides a guide to the fundamentals and latest developments in smart technology for textiles and clothing. The contributors represent a distinguished international panel of experts and the book covers many aspects of cutting edg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t gives you insight into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valuable and FIBRES, FABRICS AND CLOTHING starts with a review of the background to smart technology and goes on to cover a wide range of the material science and fiber science aspects of the technology including: * electrically active polymeric materials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nonionic polymer gel and elastomers for artificial muscles * thermally sensitive fibres and fabrics * cross-linked polyol fibrous substrates stimuli-responsive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hydrogel * permeation control through stimuli-responsive polymer membranes * optical fibre sensors, hollow fibre membranes for gas separation * integrating fibre-formed components into textile structures * wearable electronic and photonic technologies * adaptive and responsive textile structures (ARTS) *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he applications of scaffolds in tissue engineering This book provides a guide to the fundamentals and latest developments in smart technology for textiles and clothing. The contributors represent a distinguished international panel of experts and the book covers many aspects of cutting edg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t gives you insight into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valuable and Fibres, Fabrics and Clothingedited by Xiaoming TaoReviews background to smart technology and goes on to cover a wide range of the material science and fiber science aspects of the technology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latest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such as thermally sensitive fibers and fabrics, wearable electronic and photonic technologies, adaptive and responsive textile structures,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and more Contains contributions from a distinguished international panel of experts Covers many aspects of cutting edg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Smart Fibres, Fabrics and Clothing starts with a review of the background to smart technology and goes on to cover a wide range of the material science and fiber science aspects of the technology including:Electrically active polymeric materials and the applications of nonionic polymer gel and elastomers for artificial muscles Thermally sensitive fibres and fabrics Cross-linked polyol fibrous substrates Stimuli-responsive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hydrogel Permeation control through stimuli-responsive polymer membranes Optical fibre sensors, hollow fibre membranes for gas separation Integrating fibre-formed components into textile structures Wearable electronic and photonic technologies Adaptive and responsive textile structures (ARTS)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he applications of scaffolds in tissue engineeringSmart Fibres, Fabrics and Clothing provides a guide to the fundamentals and latest developments in smart technology for textiles and clothing. The contributors represent a distinguished international panel of experts and the book covers many aspects of cutting edg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t gives you insight into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valuable and technology for textiles and clothing - An overview and review Introduction Development of smart technology for textiles and clothing Outline of the book Electrically active polymer materials: application of non-ionic polymer gel and elastomers for artificial muscles Introduction Polymer materials as actuators or artificial muscle Peculiarity of polymer gel actuator Triggers for actuating polymer gels Electro-active polymer gels as artificial muscles From electro-active polymer gel to electro-active elastomer with large deformation Heat storage and thermo-regulated textiles and clothing Development introduction Basics of heat-storage materials Manufacture of heat-storage and thermo-regulated textiles and clothing Properties of heat-storage and thermo-regulated textiles and clothing application Development trends Thermally sensitive materials Introduction Thermal storage and thermal insulating fibres Thermal insulation through polymeric coatings Design of fabric assemblies Cross-linked polyol fibrous substrates as multifunctional and multi-use intelligent materials Introduction Fibrous intelligent materials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discussion Stimuli-responsive interpenetrating polymer network hydrogels composed of poly(vinyl alcohol) and poly(acrylic acid) Introduc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discussion Permeation control through stimuli-responsive polymer membrane prepared by plasma and radiation grafting techniques Introduction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discuss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fibre Bragg gratings Introduction Fabric techniques Mechanisms of FBG sensor fabricati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fluence of the UV irradiation on mechanical properties Polymeric fibre Optical responses of FBG sensors under deformations Introduction Optical methodology for FBG sensors Optical responses under tension Optical responses under torsion Optical responses under lateral compression Optical responses under bending Smart textile composites integrated with fibre optic sensors Introduction Optical fibres and fibre optic sensors Principal analysis of embedded fibre Bragg grating sensors Simultaneous measurements of strain an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effectiveness Reliability of FBGs Error of strain measurement due to deviation of position and direction Distributed measurement systems Hollow fibre membranes for gas separation Historical overview of membranes for gas separation Developments of membranes for industrial gas separation Theories of permeation processes Phase inversion and hollow fibre membrane Future hollow fibre membranes and industrial gas separation Embroidery and smart textiles Introduction Basics of embroidery technology Embroidery for technical applications - tailored fibre placement Embroidery technology used for medical textiles Embroidered stamp - gag or innovation? Adaptive and responsive textile structures (ARTS) Introduction Textiles in computing: the symbiotic relationship The Georgia Tech Wearable MotherboardTM GTWM: contribution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Emergence of a new paradigm: harnessing the opportunity Wearable technology for snow clothing Introduction Key issues and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The prototype Bio-processing for smart textiles and clothing Introduction Treatment of wool with enzymes Treatment of of cotton with enzymes Enzymatic modification of synthetic fibres Spider silk 'Intelligent fibres' Tailor-made intelligent polymers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Introduction Fundamental aspects of shape memory materials Concept of biodegradable shape memory polymers Degradable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having shape memory properties Degradable polymer networks having shape memory properties Textile scaffolds in tissue engineering Introduction Ideal scaffold system Scaffold materials Textile scaffolds

面料设计fabrics design

[1] 刘岳屏. 服装展示空间设计初探[J]. 广东建筑装饰, 2007, (04) . [2] 李洪琴. 民族民间服饰的现代设计方向[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6, (09) . [3] 梁宇,李曼. 法国天才的时装设计师——伊夫·圣·洛朗[J]. 世界博览, 1985, (05) . [4] 陈沛照,王希辉. 花蓝瑶服饰文化内涵阐释[J]. 承德民族师专学报, 2006, (02) . [5] 孙云. 浅析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与现代服装设计相结合的意义途径[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06) . [6] 朱剑波. 朝鲜族传统服饰特征及其民俗探源[J].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06, (05) . [7] 尹笑. 飘如游云 矫若惊龙 中国古代服装之美[J]. 东方艺术, 2006, (02) . [8] 林朝阳. 中国古代服色的审美意识[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3) . [9] 蒋孝锋,刘国联,蒋琳. 中、日、韩三国人对于民族服装的态度与选择要素的比较研究[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3) . [10] 高秀明. 服装展示与服装艺术[J].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1) .

服装设计毕业论文参考文献一:[1]韩姣,潘福梅.苗族挑花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语境研究[J/OL].现代交际:1[2018-01-24].[2]蒋诗雨,冯玲玲.楚服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上的运用研究[J/OL].服饰导刊:1-7[2018-01-24].[3]程煜,杜冰冰.“破损”牛仔服装设计及艺术审美[J/OL].设计,2018(01):104-105[2018-01-24].[4]陈俊婵.《千里江山图》的青绿色彩运用特征及在现代服装中的设计表现[J].设计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