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婚礼传统习俗,要打新郎的脚底板,中国公公看着心疼了!
呵呵题目很常见啊简单
近日,某中学举行了一场盛大的的十八岁成人礼,同学们踏红毯、戴成人帽、行跪拜礼、许愿宣誓。但这种形式引发了争议,有人大加赞赏,有人不以为然。而我认为形势可以有,但别让形式压过内涵。 成人,何为成人?思想成熟,懂的担当为成人,具有社会责任感亦是成人。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只是单方面举个仪式,庆祝自己成人。可是,若无成人般的心性和内涵,那仪式恐非也只是形式,并无起到作用。所以举行成人礼并非只是庆祝,它的作用与内涵也应该表现出来。 仪式随处可见,或大或小,或城市或农村。恐怕有人的地方便有仪式。结婚算是一大喜事,必然会举行庆祝仪式,大摆宴席,豪砸重金,为自己的心爱的人举办一场最大的婚礼。婚礼仪式是为传统,我们应予以支持。可逐渐形势却愈演愈烈,甚至有明星狂砸一亿。这不得不让人反思。钱少不一定意味着不爱她。我想,女孩有的或许只是想要一个简单的仪式,因为相比仪式,真心最重要。举办婚礼是给她正式的告白。 好像活在这人世,仪式必不可少。曾见过一则新闻,一省级领导视察学校,学校拉横幅,组队欢迎,举办活动让领导发言。其学校的做法令人不得不刮目相看。要知道学校的职责便是教书育人,而非传授阿谀奉承的错误思想。领导视察,学校欢迎,这是正常。但究其形式应正确。 举办仪式的内涵是为了让人们更好的理解其内涵。但人们却重形式轻内涵。仪式举办越好好像表明自己才了解。有人死后办戏台,放烟花,只是这种无谓的形式并无太大作用,或者单纯只为图个好名声罢了。生前孝顺,死后何必悔恨。 成人礼,毕业礼,婚丧嫁娶越来越多的仪式出现在我们眼前,其每一形式都有其重要意义。但是,我希望其形式不要把内涵压过,因为内涵比形式更重要。
浅沦日本和服 和服是日本传统民族服装的称呼。它在日本也称“着物”。和服是仿照我国隋唐服式改制的。公元八至九世纪,日本一度盛行过“唐风”服装。以后虽有改变形成日本独特的风格,但仍含有我国古代服装的某些特色。妇女和服的款式和花色的差别是区别年龄和结婚与否的标志。例如,未婚的姑娘穿紧袖外服,已婚妇女穿宽袖外服;梳“岛田”式发型(日本式发型之一,呈钵状),穿红领衬衣的是姑娘,梳圆发髻,穿素色衬衣的是主妇。和服不用钮扣,只用一条打结的腰带。腰带的种类很多,其打结的方法也各有不同。比较广泛使用的一种打结方法叫“太鼓结”,在后腰打结处的腰带内垫有一个纸或布做的芯子,看去像个方盒。这就是我们常看到的和服背后的装饰品。由于打结很费事,战后又出现了备有现成结的“改良带”和“文化带”。虽然今天日本人的日常服装早已为西服所替代,但在婚礼、庆典、传统花道、茶道以及其他隆重的社交场合,和服仍是公认的必穿礼服。 和服」,是日本人的传统民族服装,也是日本人最值得向世界夸耀的文化资产.和服的穿著巧技,乃是随著时代的风俗背景,琢磨考验,蕴育而生.高雅而优美的图案,源自於日本民族对於山水的欣赏及对於风土的眷恋,乃至於对人本精神与情境的细腻感受. 和服不仅融合了优雅气度与深层内敛之本质,更反应了穿著之人的「心」与「动」.每一套优美的和服,都经精心裁制,讲究穿著时的每一个细节及步骤.因此,不论是坐姿或站姿,都需经由完整的学习训练,而成为内外在兼具的完美礼仪.和服又有另外一个名称叫「赏花幕」,因为和服的图案与色彩,反映了大自然的具体意象,当人们穿著和服走动时,会因为晃动而使得和服如同一块动态的画布 和服的制作方式,须先决定布料所需的宽度,再以一标准化的单元,决定各部份的长度,男性与女性的和服宽度是不一样的.做好布料的裁制分配之后,以直线裁成一块块直条的布,再一片一片加以组合,制作过程中不会有多馀的布料. 孩童的和服,则是在丈量布料时,便事先预留一部份缝份,以便随著成长过程,适时地加长放宽,而修正成合适的尺寸.和服之所以采取这种设计与制作方式,其精神也符合日本民族「不浪费,代代相传,多人能穿」的传统风俗. 过去有人认为,腰间缠著宽宽的,厚厚的一层带子,是对身体进行束缚,是不科学,不卫生的,但是,近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和服的腰带不仅能平均地压迫身体,使人体的血压下降,可以将胃往上托,更是一种科学和卫生的方做法. 一, 和服的传统 和服是以中国唐代的服装为基础,亦有其悠久的发展史的服装. 西元8世纪,中国唐代的服装传入日本,对日本的和服带来很大的影响.而今日日本人所穿的和服,大约是在600年前基本定型的. 时代和服 1: 和服女装最早被称为”贯头衣〃,男装被称为”横幅〃.所谓”贯头衣〃就是在布上挖一个洞,从头上套下再用带子系住两腋下的布,再配上类似裙子的下装,原始而实用.所谓”横幅〃就是将未经裁减的布围在身上,如同和尚的袈裟般露出右肩. 2 :绳纹时代和弥生时代 日本出现了两种的服装样式.一种是套肩式圆领衫,类似今天的圆领针织套衫;另一种是对襟式,门襟采右衽,领尖至腰间,袖子为筒形袖,长度在膝盖以上. 与上衣配套的还有领巾,于须比,袴.领巾一般作为装饰搭挂在两肩,形式不限,通常依个人喜好而定.须比是一种比领巾大且长的一种带状织物,由肩垂至腰间〈古代日本妃女忌讳被男子看到,所以用於须比蒙面〉.袴原指穿在下身遮掩於上衣内的布,此只由腿部连接的类似於裤子的下装. 3:日本的奈良时代 正值中国的盛唐时代,日本派出大批的学者,僧侣到中国学习.这些遣唐使把唐代的文化,艺术,服饰,律令制度都带回了日本.故此时期的日本服装受中国影响深远,但服装色彩还是较简单. 4:平安时代 国风盛行,和服渐渐摆脱外来的影响,发展出独特的奢华与精致的特色,服装色彩开始多样化,衣袖也向宽大发展.女性的服装主要是”十二单衣〃和”唐衣〃,男性的服装主要是”束带〃,”直衣〃和”狩衣〃. 贵族社会的服装是以绢为主,平民则是以麻为主,不可使用绢. 5:镰仓时代 政府过度腐化,穷奢极欲,公卿统治衰退.此时期精干,简易的武家文化出现,服装上也反映出此时期的特徵.当时中国正值元朝,元朝大军连续数次侵犯日本,日本人为了便於战争,服装再度恢复朴素,宽袖又变回窄袖. 6:室町时代 此期开始在衣服上印上家纹,便服设计开始礼服化.直垂和侍乌帽子是时髦的男装,女装则是朝简单化发展. 7:江戸时代 江户时代是日本服装史上最繁盛的时期,男装,女装虽有变化,〈如女装小袖形状变的接近现代,而男装流行羽织,带结开始流行.〉但是,基本格局已定,到了明治时代,现代意义上的和服就定型了,此后一直没有太大的变化. 今天看到的和服,大都是延续了江户时代的服装特色. 8:明治,大正,昭和时代 现代日本的服饰虽为和洋并存,但在明治时期,女性仍著和服.男性方面,虽有一部份穿著洋服,但视和服为正式服装. 进入大正时期,男子流行穿著西装,女性亦开始穿著西式服装.而在和服方面,女性流行华丽的羽织. 大正以后,因为战争,使得和服演进中断,战后才又继续发展. 二, 和服分类 1: 浴衣 浴衣也是和服的一种,洗完澡后或夏天较热季节时,.所穿的简易和服,材质大多为绵织品.明治时代 (十九世纪后半)之后,引进洋服,西服所以穿和服的人就相对变少了.近年来,在夏天的庙会,烟火大会中等热闹场所,浴衣就成了年轻女性夏季流行的新宠儿! 2: 振袖 振袖为未婚女性的礼装,依袖子的长短分为大振袖,中振袖,小振袖.因为未婚女性专用衣装,婚后须将袖子剪短. 大振袖:花嫁新娘装...等.中振袖:参加结婚喜宴,成人式,毕业式,谢师宴,茶会...等场合.小振袖:正式,非正式等各种场合都可穿. 3: 留袖 留袖为已婚女性的正式礼装,多半穿著在结婚喜宴等正式场合.颜色为黑色,裙摆及袖口织有图案,再搭配镶有金,银线的腰带留袖又分黑留袖和色留袖. 4: 访问著 访问著有称"色留袖" ( 色彩留袖 ),因下摆多半是较花俏的图案,故并无婚之规定,穿著场合较广. 5: 花嫁衣裳 花嫁新娘装是女性一生中最美的时候.日本人结婚形态可分为两种:传统的神前结婚,西洋教堂结婚;传统在神前结婚,花嫁装是不可缺的.一般常见花嫁装有三种:白无垢,打挂,振袖.头上配戴及衣裳种类,会因家族规定及个人风格有所不同. 6: 普段著 种类诸多,依衣料的材质,织法,花纹,颜色...等,其称呼不同.所谓普段著为日常衣裳,从居家休闲,逛街,购物,茶会,同学会...等场合,均可穿著. 7: 毕业服 专科以上的毕业典礼或学位受与仪式中,所穿著的衣裳.鞋子可分和服夹脚鞋和马靴两种. 三, 和服款式 和服款式十分之多,婚,宴,丧,礼,春,夏,秋,冬皆不同.按和服花纹和质地也有贵贱之分. 今天,和服不仅是人们婚,宴,丧,礼时喜爱的服装,和服及其饰物还成了布置的装饰品.例如新娘的结婚礼服,以同样的图案设计不同颜色来强调它的变化,一般正式新娘礼服要穿三层,此三层完全相同图案的设计,惟以不同颜色,分别在不同场合穿著,如在夫家宴客穿著的颜色和在娘家宴客时的穿著,以不同的颜色为之.也有以代表长寿的松,鹤等吉祥图案设计的结婚礼服.少女在正式场合的穿著,强调及地的长袖(振袖),其意义类似我国早期的三寸金莲,意味著出身名门,不是劳动阶级;而一般结过婚妇女的衣袖则是短的,已表示已婚的身份. 春季:樱花盛开或以春天的西洋花图案为主题的设计,以粉色系较多. 夏季:以清凉色系为考量,图案常以浪花,水中嬉戏的鱼儿,甚至水边水草,花鸟为主题. 秋季:以秋天的菊花为主题,添上一些萧瑟的秋意,暗色系较多. 冬季:以冬天的北国雪景意境为考量. 各国都有属於自己的代表服饰,好比中国唐代的胡汉相融,清代的旗袍,荷兰的木鞋等等…也都有他各自的起源与历史.而大多影响服饰发展的是地形,气候,即独有的历史文化.
那同学,你这个是多长的篇幅
首先,是在传统结婚仪式上面。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 「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义。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礼车( 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摸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三朝回门(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 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子,然后再随夫婿回家。)。有此可以见到我国文化的繁琐,但不要以为繁琐是我国婚礼的特有特征,其实,不同国家虽然有不同的婚俗,但从繁复的细节与用品的喻意,都可见对婚姻的尊重和期许无分国界。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Something Old)、新(Something New)、借(Something Borrowed)、蓝(Something Blue)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根据民俗说法,农夫认为新娘在磨擦婚当天所流下的泪能使天降甘露,滋润家作物。后来,新娘在新婚汉天流泪,就变成她将有幸福婚姻的好兆头。而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据说,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必须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挥出配带于右边的剑,吓退敌人。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新人必须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结婚蛋糕了。由此可见,西方的婚俗并不比中方简洁。 其次是在服装方面。在进行婚礼不只是有仪式习俗需要遵守,在穿着方面也有讲究。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具着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预示在结婚后日子红红火火。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白色的礼服。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1850年到1900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古罗马的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蒙着鲜橙黄色的面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白色代表着快乐;其他一些地区,白色在他们的婚礼和葬礼里指示各种各样的通路典礼和意义。例如,在安达曼群岛(Andaman Islanders),白色代表一种地位的变化。“传统”的白色结婚礼服,在早期是贵族的特权。在多利亚女王时代,大多数的新娘只能穿传统的国家服装,只有上层阶级才能穿代表权力和身份的白色婚纱。一直到近代,贵族阶级的特权消失以后,白色的婚纱才成为普通新娘的礼服。而相对于西方白色婚纱的历史,中国婚礼中的大红色的凤袍的历史则较简单。龙凤在中国的神话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龙主阳凤主阴,而阳则代表男子,阴就表示女子。因此新娘就用凤表示。所以在红色的礼服上绣着凤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还有就是在一些小的习惯上面,中西方的婚俗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中国古代有抛绣球迎亲的习俗;而西方的新郎新娘在教堂举行婚礼后,会把手中的鲜花抛向空中,如果有人接到的话就预示着他将很快结婚。 中西方在婚俗上面有以上种种的差异,这和中西方人在思想思维的差异有直接的联系。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思维较古板,所以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时间里整个婚礼的习俗并没有多大的变化。直到近代西方的文化传入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开始向西方转化,但在很大的程度上任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礼仪。而中国人爱热闹的性格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除了中西方都有的结婚晚宴以外,在中国的传统婚俗中,还有一个为新娘饯行的结婚午宴。其次在婚宴结束以后,新人的亲朋好友会去新房中闹洞房。认为在新房中越热闹,新人在婚后的生活越幸福。因此闹新房的成员们无不用所其极,用种种方法刁难新郎新娘。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他们婚礼的高潮则是在教堂中:随着神圣的《婚礼进行曲》步入鲜红的地毯,娇美的新娘手挽着父亲捧玫瑰慢慢向新郎走去,新娘的父亲将女儿的手放在新郎的手上,将女儿的一生托付给你,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这对新人,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她是今天最美的新娘。 在神圣的教堂上空,他们的誓言在回荡,带上永结同心的婚戒,只到神父说:“你可以亲吻你的新娘了…… 结婚是一生的盟约,你是要为之坚守一辈子的誓言。 主耶稣说:上帝所配合的人便不可分开。 这一生一世的爱情,因为今天而完美。”然后新郎新娘或是去晚宴地点或是去渡蜜月,并没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种种礼节。另一个造成中西方差异的原因是中西方不同的宗教。中国是以佛教为主,而西方则是基督教为主的。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举行而主婚人则是神甫。中方的传统婚俗中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拜天地,拜了天地以后就算是礼成了。 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到充满了浪漫气息。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使整个婚礼显的庄重严肃.到教堂去举行结婚仪式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环节.首先,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新娘挽她的父亲的手走到新郎面前,由她的父亲将她亲手交到新郎手中.牧师会要求新郎新娘对对方作出一辈子的承诺,这也是整个婚礼的高潮.然后他们会在牧师和众人的祝福下,交换结婚戒指并亲吻对方。而新娘手中的花球也不是一般的装饰用品.在婚礼结束时,新娘就会抛给到场的女宾客,如果谁接到花球,谁就是下一个结婚的人,这就使整个婚礼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中国的婚礼就不同于西方,整个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这也就使婚礼变的喜气洋洋.在传统婚礼中,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罗衣,头戴凤冠,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
首先,是在传统结婚仪式上面。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 「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义。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礼车( 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摸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三朝回门(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 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子,然后再随夫婿回家。)。有此可以见到我国文化的繁琐,但不要以为繁琐是我国婚礼的特有特征,其实,不同国家虽然有不同的婚俗,但从繁复的细节与用品的喻意,都可见对婚姻的尊重和期许无分国界。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Something Old)、新(Something New)、借(Something Borrowed)、蓝(Something Blue)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根据民俗说法,农夫认为新娘在磨擦婚当天所流下的泪能使天降甘露,滋润家作物。后来,新娘在新婚汉天流泪,就变成她将有幸福婚姻的好兆头。而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据说,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必须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挥出配带于右边的剑,吓退敌人。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新人必须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结婚蛋糕了。由此可见,西方的婚俗并不比中方简洁。 其次是在服装方面。在进行婚礼不只是有仪式习俗需要遵守,在穿着方面也有讲究。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具着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预示在结婚后日子红红火火。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白色的礼服。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1850年到1900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古罗马的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蒙着鲜橙黄色的面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白色代表着快乐;其他一些地区,白色在他们的婚礼和葬礼里指示各种各样的通路典礼和意义。例如,在安达曼群岛(Andaman Islanders),白色代表一种地位的变化。“传统”的白色结婚礼服,在早期是贵族的特权。在多利亚女王时代,大多数的新娘只能穿传统的国家服装,只有上层阶级才能穿代表权力和身份的白色婚纱。一直到近代,贵族阶级的特权消失以后,白色的婚纱才成为普通新娘的礼服。而相对于西方白色婚纱的历史,中国婚礼中的大红色的凤袍的历史则较简单。龙凤在中国的神话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龙主阳凤主阴,而阳则代表男子,阴就表示女子。因此新娘就用凤表示。所以在红色的礼服上绣着凤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还有就是在一些小的习惯上面,中西方的婚俗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中国古代有抛绣球迎亲的习俗;而西方的新郎新娘在教堂举行婚礼后,会把手中的鲜花抛向空中,如果有人接到的话就预示着他将很快结婚。 中西方在婚俗上面有以上种种的差异,这和中西方人在思想思维的差异有直接的联系。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思维较古板,所以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时间里整个婚礼的习俗并没有多大的变化。直到近代西方的文化传入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开始向西方转化,但在很大的程度上任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礼仪。而中国人爱热闹的性格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除了中西方都有的结婚晚宴以外,在中国的传统婚俗中,还有一个为新娘饯行的结婚午宴。其次在婚宴结束以后,新人的亲朋好友会去新房中闹洞房。认为在新房中越热闹,新人在婚后的生活越幸福。因此闹新房的成员们无不用所其极,用种种方法刁难新郎新娘。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他们婚礼的高潮则是在教堂中:随着神圣的《婚礼进行曲》步入鲜红的地毯,娇美的新娘手挽着父亲捧玫瑰慢慢向新郎走去,新娘的父亲将女儿的手放在新郎的手上,将女儿的一生托付给你,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这对新人,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她是今天最美的新娘。 在神圣的教堂上空,他们的誓言在回荡,带上永结同心的婚戒,只到神父说:“你可以亲吻你的新娘了…… 结婚是一生的盟约,你是要为之坚守一辈子的誓言。 主耶稣说:上帝所配合的人便不可分开。 这一生一世的爱情,因为今天而完美。”然后新郎新娘或是去晚宴地点或是去渡蜜月,并没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种种礼节。另一个造成中西方差异的原因是中西方不同的宗教。中国是以佛教为主,而西方则是基督教为主的。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举行而主婚人则是神甫。中方的传统婚俗中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拜天地,拜了天地以后就算是礼成了。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到充满了浪漫气息。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使整个婚礼显的庄重严肃.到教堂去举行结婚仪式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环节.首先,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新娘挽她的父亲的手走到新郎面前,由她的父亲将她亲手交到新郎手中.牧师会要求新郎新娘对对方作出一辈子的承诺,这也是整个婚礼的高潮.然后他们会在牧师和众人的祝福下,交换结婚戒指并亲吻对方。而新娘手中的花球也不是一般的装饰用品.在婚礼结束时,新娘就会抛给到场的女宾客,如果谁接到花球,谁就是下一个结婚的人,这就使整个婚礼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中国的婚礼就不同于西方,整个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这也就使婚礼变的喜气洋洋.在传统婚礼中,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罗衣,头戴凤冠,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新娘乘着大红花轿在后,新郎骑着马在前,随着红娘和迎亲队伍到新郎家中拜堂.双方家长坐在上堂,而新郎新娘在下堂成婚.整个婚礼由司仪主持,在他的指挥下,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下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送入洞房.闹洞房是婚礼的高潮,新娘先回洞房等待新郎,而新郎就在外招待客人,酒足饭饱后,新郎在一大堆人的簇拥下来到洞房.众人就开始闹洞房了,新郎新娘在大家的起哄下做各种游戏……这样整个婚礼就在一片笑声中结束了。
不知道您需要哪方面资料,给您分享一个大秦发布的报道权当参考。结婚族穿越记——找寻中国自己的婚礼文化关键句:中国主要传统婚礼文化形式是汉式婚礼在这个每隔几年,就会有一批新的网络交流平台诞生的时代里,QQ、博客、微博、微信交替扮演着信息传播者的角色。对于一对对筹备婚礼的新人来说,能够生活在这个时代里无疑是幸福的。新人们可以搜索自己所需的信息,可以分享自己婚礼的幸福与精彩,也许还有那麽一点小女人的炫耀。这些信息平台上流星般的掠过了无数精彩的瞬间,也许对于专业的人士而言,也许对于为了精心筹备一场完美婚礼的新人而言,能够从这些闪烁掠过的画景中得到自己对于婚礼或是理性内涵,或是感性直观的理解。这是一场西式教堂婚礼,我听到了少年唱诗班悠扬的赞美诗,牧师慈爱沉稳的誓词领读。这是一场西式草坪婚礼,我仿佛可以感受到绿色草坪那种自然泥土的芬香。这是一场绚丽的暗场婚礼,我可以用眼睛感受到现场梦幻的光影与动感的节奏。当我们无数次赞叹这一个个婚礼作品的精彩时,当我们一次次为这些婚礼的主人送上自己的祝福时,是否想过去找寻一下我们中国自己的婚礼文化,是否想过抛开舶来的西方文化我们还有可以注解爱情的民族婚典吗?从结婚族的穿越记谈起也许在大众化婚礼形式已经无法提起观者兴致的时候,有这样一批结婚族的亲友意外的发现他们到达婚礼现场后,没有常见的鲜花,没有看到西式婚礼那种淡雅清新的色彩,也没有常见婚礼中的灯光设备。有的是古朴典雅的陈设,红色喜庆的幔帐,和摇曳宁静的喜烛火光。当悠扬的编钟鼓乐代替了婚礼进行曲开启婚典乐章的时候,出现在宾客面前的新人也不再是西服白纱的形象,而是极具中国特色的礼服。恍惚间观者会觉得自己是不是穿越了?不知道是要感谢还是吐糟前几年各种穿越剧的流行。感谢的是大众终于找到词汇来命名这种似乎脱离现代的景象,并快速用前文所述的各种平台分享这一发现也算是宣传文化了。吐糟的是一句穿越在扩大这种形式婚礼影响的同时也曲解了这种婚礼本来的属性。如果您是历史文化的爱好者,或者您仅仅喜欢看外国电影,不知道是否会发现很多西方国家不同时代的婚礼,从礼服到婚礼仪式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但不会有人会说因为西方很早以前的婚礼就是这个形式,今天西式婚礼是穿越。回过头来说,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婚礼文化和婚礼产业得到了快速蓬勃的发展,西式婚礼借助西方现代生活方式的引进虽然攻城略地成为了大多数新人婚礼样式的选择,但同步的,传统的婚礼文化也得到了一定的挖掘保留,很多年后人们所说的穿越婚礼莫不是当时不多的婚庆产业从业者和少数执着于中国婚礼文化的结婚族结出的一个个文化传承的硕果,虽然这些果实今天来看有些娇小酸涩。但总算是让我们在脱下绿军装武装带以后能有了一丝保留自己婚礼文化的机会。顽强的证明着中国本土婚礼文化的存在。时至今日,当观者大多数还在赶时髦的给各种中式婚礼一次次用穿越命名的时候,逐渐对中国自己文化觉醒的结婚族已经千人千样的展示更加精彩的中国婚礼文化了。玄黑纁红,钟鼓声鸣,青铜礼乐,烈烈汉风,这是穿越秦汉了吗?红男绿女,大明宫上,金银相错,煌煌大唐,这是穿越唐朝了吗?凤冠霞披,喜堂幔红,青花钧瓷,昭昭大明,这又是穿越大明了吗?在一次次的疑问与不解中,在一对对幸福的结婚族穿越之旅中,中国自己的婚礼文化,不输于世界上任何一种文明的婚礼文化正在不断的被挖掘出来。他诠解着婚礼的内涵,他祝福着选择这种婚礼婚礼形式的新人,他不断彰显着属于中国自己的精彩文化......命名与分类——什麽是中国自己的婚典形式爱恨交织的穿越一词当然不能用来命名我们自己的婚礼文化。但无论是对于婚礼文化的研究继承,还是结婚族对中国自己婚礼文化的需求,都迫切需要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来明确我们中国的婚典形式到底是什么?其实就像前文所述,中国自己的婚典形式一直没有消失,只不过是在艰难的成长发展。中式婚礼或者说民俗婚礼这些定义名词经常出现在大家面前。但为什么我们自己的婚典文化发展如此之慢那?答案也十分简单,结婚族选择自己的婚礼形式,抛开文化属性,肯定要去选择美的,选择有内涵的。长期以来中式婚礼主要表现形式无外乎民俗,民俗二字就可以让绝大部分求雅的新人回避了。更不要说大家耳熟能详的这种所谓的中式婚礼拘泥于简陋的道具,喧闹的仪式流程,还有主持人或是误解或是理解的刻意尖细的主持嗓音,貌似很多古装剧里宦官就是这样喊礼的。这样的粗制滥造的中式婚礼言之文化之丑尚都有一定道理,更妄论作为文化之美去弘扬了。也难怪很多结婚族筹备婚礼的第一面都会反应中式婚礼太闹,不庄重。其实问题不在于中国的婚礼文化,而是大众所看到的只有这些。中国自己的婚礼文化,自己的神圣婚典也只能等到历史的机遇来开启了。而网络恰恰给予了这样的机会。周制婚礼,也许前几年还没有多少人了解他,但今天通过丰富的网络信息库,很多人已经知道这是中国祖先所流传下来的最正统的婚礼形式。一时间网络上各种周制婚礼纷纷出现,很多新人也开始主动关注周制婚礼这种婚礼形式了。而最直观的感觉周制婚礼就像是穿越到了秦汉,婚礼整体的氛围庄重大气,有别于常见的所谓的中式婚礼。严格意义上讲,周制婚礼,婚礼的制度,礼成于周朝。穿越也应该穿越到周朝,但因为周朝到后来的秦汉有着很强的文化继承性,非历史专业的很难分清,也就统一认识,近似即可了。作为结婚族也没必要再去找寻周朝以前有什麽?再找只能学原始人披兽皮,穿树叶了,没有借鉴意义。周礼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从孔子克己复礼,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之后历朝历代都尊崇儒家,而礼乐文化承袭的就是周礼。因此之后的中国婚礼文化可以说传承的都是周制婚礼。周制婚礼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了很多结婚族的新选择。而为了区别于太过笼统片面的中式婚礼或说是民俗婚礼,大众也愿意接收这个新名词。但从专业角度讲直接这样把周制婚礼作为中国婚礼文化的总称同样有不妥的地方。因为周制是一种礼仪制度,而今天的婚礼文化涵盖了布置,婚服,道具,策划等等方面的组成。周制仅仅是命名了今天包罗万象婚礼文化的一小部分就有些片面了。今天我们的文化是什么,有这样一个包罗万象而又有传承意义的名词吗?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是汉文化,汉字的汉,汉语的汉。我们中国人写的是方块汉字,说的是汉语。我们的文明是世界上最为悠远流长未曾中断的汉文明,我们传承的是伟大的汉文化。而我们自己的婚礼文化自然也有资格注解上“汉”这一神圣伟大的称谓。中国传统汉文化式样婚礼简称“汉式婚礼”就这样明确的出现在了各位结婚族的面前。参照西式婚礼中经常出现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婚礼风貌形式,汉式婚礼也是丰富多彩不会单调的。除了很多人所说的实为秦汉风貌的狭义上的周制婚礼外,还有唐朝的婚礼文化形式,明朝的婚礼文化形式等等可供今天的结婚族选择。为了避免大家看的混乱我大胆的将这些婚礼简单的分类为汉风、唐风、明风这样是否可行?好了,西式婚礼大家不是也常见罗马风情还有一般特指延续至今的维多利亚王室风情吗。类比分类嘛。从结婚族的各种需求看,如果不限定婚礼文化的选择,汉式婚礼的各种风格可以满足今天几乎所有人的选择。如果您是需要庄重神圣的婚礼,汉风婚礼的宏大肃穆一定是您的菜。如果您想要自己的婚礼像布满鲜花的西式婚礼一样雍容华贵,那华丽丽的盛唐风貌与满场盛开的洛阳牡丹相信有不输玫瑰的芬芳。如果您想要一个浪漫唯美的主题婚礼,中国历代动人的爱情传说一定可以用明朝开始丰富的各种戏曲乐章加以编纂变成您的专属主题。这也许就是我眼中的汉式婚礼,不只有一副面孔,而是千面千样,汉式婚礼本身不是主题,他理应有着和西式婚礼一样身份,有着和西式婚礼一样的被选择的机会,而且选择汉式婚礼的结婚族,注解他们幸福的正是传承自祖先的文化。传承与发展——聚焦新中式婚典就在不久前,我听说了有人提出了新中式婚礼的概念,大概也是希望改变前文所述那种传统中式婚礼或说民俗婚礼老旧面貌的尝试。确实婚礼本应是严肃的,即使兼顾一些欢快,也不应是喧闹的,低俗的。传统意义上的中式婚礼到了不得不改的地步。问题在于怎么改?如果仅仅是把一些中国化的元素贴到西式婚礼中,最后的作品只能是一场不伦不类的商业炒作。婚礼文化既然是一种文化是要有文化依托的。而剥离了文化本身,去拼凑贴合文化的碎片,无疑是舍本逐末的过程。新中式的正确理解应该在于理解挖掘中国自己的婚礼文化核心,用现代的方式去展现发扬。说到这里确实绕不开之前大幅篇章定义的汉式婚礼。广义的中式婚礼应该是中国古今本土婚礼文化的统称,当然也包含了汉式婚礼这一主体精髓。既然新中式的定义是传统结合现代,汉式婚礼的发展无外乎也是这条途径。如果说新中式本身是一个宣传概念,那汉式婚礼自出现起就开始了与现代的结合了。这也许与汉式婚礼的推广人群不和中式婚礼或说民俗婚礼人群隶属一个群体有关。长时间沉浸研究历史民俗难免有些教条,不思改变,加上民俗婚礼本身的文化取材局限性,发展缓慢实属正常。而汉式婚礼是通过互联网上中国传统文化热情群体挖掘整理出来的,第一批推广从业者也有着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或说是对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中国因为各种历史原因,丢失了很多自己的传统,但找回传统不代表不思发展,拘泥传统。就婚礼文化而言,当西式婚礼百媚千红,绚丽多彩,主题纷繁的时候,汉式婚礼一经起步就快步赶了上来。从现代的灯光音响设备,到玄幻多彩的立体成像技术。从贴近新人的主题策划,到精彩感人的爱情微电影。所有可以在西式婚礼中使用的婚礼文化表现手法,汉式婚礼同样可用。因此不断发展的汉式婚礼不正是新中式的实际践行者吗?随着各种舞台技术的丰富,和结婚族婚礼效果需求的不断提高。汉式婚礼也好,中式婚礼也罢,一定会拥有绚丽精彩的明天。回馈新人的一定是一份饱含时代节奏却又传承自我们祖先属于中国自己的婚礼文化盛宴! 汉婚策——大秦书吏俑
从婚礼的细节
近代民俗变迁是近代社会变迁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近代社会转型相始终。近代民俗变迁涉及到社会各个角落、各个层面。以下从礼仪、服饰、婚丧等方面来管窥近代民俗的变迁。 1.礼仪习俗的变化:在鸦片战争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传统的社交礼俗和祭典礼俗,包括称谓、见面礼等仍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人们见面要行作揖、拱手、跑拜、请安等礼。与此相适应还有一套“大人”、“老爷”、“太太”、“老太太”等称谓。开国以后,在沿海通商地区,受西方平等观念影响,先是在新式知识分子内部,逐渐采用握手、鞠躬等见面方式,并且用“先生”、“女士”、“小姐”、“同志”取代了先前的称谓。行鞠躬礼,使用“先生”、“君”的称呼,反映出近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总之,脱帽、靶躬、握手、鼓掌等新礼俗逐渐成为中国通常的“文明仪式”、“文明礼”,反映出社会礼俗的进步趋向。 2.服饰习俗的变化:清代中国服饰则多以长袍马褂为主,女子则穿旗袍。服饰具有体现等级森严、褒衣博带特点,这些弊端与近代人的平等要求以及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很不协调。为此,部分中国人开始接受西式服饰。在19世纪50年代,香港、广州即有人模仿洋人打扮,华商更多有穿洋装者。戊戌时期康有为力倡“易服”。20世纪初,当时青年穿西服的人渐多起来。1903年胡汉民任教的广西梧州中学允许学生可以在岁时年节“披洋衣揖孔孟”。当时的出“洋”留学生更多着洋装。清亡后,出现了“洋装热”,在通都大邑,人们“趋改洋服洋帽,其为数不知凡几”,在偏远小城,“文武礼服,冠用毡也,履用革也,完全欧式”。总之,中国服饰中的西方因素不断增加。值得一提的是,中山装则是近代中西服饰合璧的最典型标志。 3.婚丧习俗的变化:婚礼是标志与庆贺结婚的民俗形式。近代汉族主要的婚姻形态仍然是封建包办买卖婚姻。受男女平等观念以及西方婚俗的影响,19世纪五六十年代,少数与外国人交往密切的士大夫中有用西礼结婚的现象。光绪年间,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婚姻论财不问门第的现象,西式婚礼渐有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文明结婚形式在大城市及沿海通商口岸开始流行。文明结婚,除婚礼地点不在教堂,不用牧师主婚外,许多仪式大致从西礼中移植过来,虽然杂有中国传统婚礼的某些内容,但精神和形式上基本上是西方化的。总之,近代在通商口岸及沿海城镇“文明结婚”的流行,毕竟反映出中国婚俗的变化,代表着晚清婚俗变化的正确方向。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1、腊八节腊月初八吃“杂米粥”的习俗。2、冬至节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 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3、九九重阳节溯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名称见于记载却在三国时代。据曹丕《九日与钟徭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重阳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由于年代久远,节日的形成不易考察明确。因此,关于重阳节的起源,有种种不同的说法: 重阳在民众生活中成为夏冬交接的时间界标。如果说上巳、寒食是人们渡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春节,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民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俗有上巳“踏青”,重阳“辞青”。重阳节俗就围绕着人们的这一时季感受展开。(《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萧放 著 中华书局) 4、中秋节中秋节有悠久的历史,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早在《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一词的记载。后来贵族和文人学士也仿效起来,在中秋时节,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这种习俗就这样传到民间,形成一个传统的活动,一直到了唐代,这种祭月的风俗更为人们重视,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个节日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5、清明节插柳清明插柳戴柳还有一种说法:原来中国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百鬼出没讨索之时。人们为防止鬼的侵扰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响,人们认为柳可以却鬼,而称之为“鬼怖木”,观世音以柳枝沾水济度众生。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里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节,值此柳条发芽时节,人们自然纷纷插柳戴柳以辟邪了。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小雅.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寒食究竟在清明的前几日?有几种说法。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称寒食节,这样正好是清明节的前二天。唐代元稹的诗云:“初过寒食一百六”,认为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清明节与冬至本身所处的日期,就有一天的差异。因为寒食和清明的日子相近,而古人在寒食中的活动又往往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寒食和清明也就没有严格区分了。 清明前后流传着很多传统的风俗活动。如寒食赐火,清明扫墓,踏青郊游,打马球,放风筝,荡秋千,斗鸡,拔河等。这些活动随着岁月的赓续交替,社会的嬗递变化,有的习俗已被淘汰,有的仍遗留至今并赋予了新的内容。6、端午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等等。 7、除夕守岁除夕守岁是中国人民春节时早就有的一种饶有风趣的习俗,最早是为了驱赶“百鬼”,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驱赶百鬼的含意早已荡然无存,而今已成为人们除旧迎新、合家共享天伦之乐的家庭年会了。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雅士对“守岁”这一习俗进行了描绘,为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文化遗产。梁朝徐君倩在《共内人夜坐守岁》一诗中写道: 欢多情未极,赏至莫停杯。 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 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 勿疑鬓叉重,为待晓光摧。 这就从多个侧面反映了1400多年前人们在除夕之夜欢乐待晓的情景。 冬逐更筹尽,春随斗柄回。 寒喧一夜隔,客鬓两年摧。 则是唐朝诗人李德裕对人们除夕守岁一夜不眠的具体描述。而唐朝的另一位诗人张说的《钦州守岁》一诗,则生动地再现了那些因公务在身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与家人团聚的远方游子在除夕之夜守岁不眠的思乡之情: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旦来。 愁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到了宋代,除夕守岁更是盛行。大文学家苏东坡所写的“儿童强不眠,相守夜喧哗”等著名诗章,则表现了孩子们除夕守岁时的喧闹场面。至于说皇宫之内或一些富贵人家,除夕守岁也自然要比普通人家豪华得多。李世民曾以《守岁》为题写有一诗: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唐朝另一位诗人杜审言也同样写有一首《守岁》诗,把那些达官贵人守岁时谈笑风生、酒绿烛红的景象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季冬除夜接新年,帝子王孙捧御筵。 宫阙星河低拂树,殿廷灯烛上薰天。 弹弦奏节梅风入,对局探钩柏酒传。 欲向正元歌万寿,暂留欢赏寄春前。 在江苏省苏州市的寒山寺,有一种“击钟分岁”的守岁习俗,除夕之夜的夜半时分,敲钟108下,意在消除人世间的108种烦恼。唐朝诗人张继在《枫桥夜泊》一诗中对此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而今天,人们在除夕之夜守岁之时,听着那寒山寺钟声的袅袅余音,无不思念起自己的亲人和远方的朋友,无不沉浸在幸福和欢乐的海洋之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一体化的加速前进,中西方两种文化开始了更广泛的碰撞和交融,而对婚礼习俗的研究能反映出国家之间文化的异同, 有利于促进两国的文化交流。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中国与西方(以英国为例)在婚礼习俗上的不同来研究中西婚礼习俗的差异与文化融合,以此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西方的婚俗文化,达到开阔视野的目的。中式 :相传中国最早的婚姻关系和婚礼仪式从伏羲氏制嫁娶、女娲立媒约开始。《通鉴外纪》载:“上古男女无别,太昊始设嫁娶,以俪皮为礼。”从此,俪皮(成双的鹿皮)就成了经典的婚礼聘礼之一。之后,除了“俪皮之礼”之外,还得“必告父母”;到了夏商,又出现了“亲迎于庭”“亲迎于堂”的仪节。周代是礼仪的集大成时代,彼时逐渐形成一套完整的婚姻礼仪,《仪礼》中有详细规制,整套仪式合为“六礼”。六礼婚制作从此为华夏传统婚礼的模板,流传至今。西式: 这个传统始于15世纪,当时奥地利大公麦西米伦以钻戒向玛丽许下海誓山盟。当时,他的亲信呈文献言:“殿下,在订婚时,您必须送一枚有钻石的戒指。”麦西米伦纳言。这个仪式从此流传至今,已有数世纪之久。
首先,是在传统结婚仪式上面。中国的传统婚俗有“三书六礼”“三拜九叩”这些繁俗礼节。所谓“三书”,就是指聘书、礼书、迎亲书。(聘书:订亲之书,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纳吉(过文定)时用。 礼书:过礼之书,即礼物清单,详尽列明礼物种类及数量。纳征(过大礼)时用。 迎亲书: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亲迎)接新娘过门时用。)而“六礼”是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纳采:古时婚礼之首,属意女方时,延请媒人作谋,谓之纳采,今称「提亲」。 问名:男方探问女方之姓名及生日时辰,以卜吉兆,谓之问名,今称「合八字」。 纳吉:问名若属吉兆,遣媒人致赠薄礼,谓之纳吉,今称「过文定」或「小定」。 纳征:奉送礼金、礼饼、礼物及祭品等,即正式送聘礼,谓纳征,今称「过大礼」。 请期:由男家请算命先生择日,谓之请期,又称「乞日」、今称 「择日」。 亲迎:新郎乘礼车,赴女家迎接新娘,谓之亲迎。)而在这之间更有换庚谱、过文定、过大礼、安床等一系列的活动。而在这些活动中有着大量的禁忌和礼俗,比如新娘嫁妆中要有剪刀(蝴蝶双飞)、痰盂(子孙桶)、尺(良田万顷)、片糖(甜甜蜜蜜)、银包皮带(腰缠万贯)、花瓶(花开富贵)、铜盆及鞋(同偕到老)、龙凤被、床单及枕头一对、两双用红绳捆着的筷子及碗(有衣食)、七十二套衣服,用扁柏、莲子、龙眼及利是伴着(丰衣足食)等物,每样物品都有其不同的含义。同时,在婚礼进行时也有一定的顺序,按一般的情况,在整个婚礼过程中有: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等待新郎(礼车至女方家时,会有一男童侍持茶盘等候新郎,新郎下车后,应赏男孩红包答礼,再进入女方家。)、讨喜(新郎应持捧花给房中待嫁之新娘,此时,新娘之闺中密友要拦住新郎,不准其见到新娘,女方可提出条件要新郎答应,通过后才得进入。)、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父亲盖上头纱,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礼车( 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掷扇(礼车起动后,新娘应将扇子丢到窗外,意谓不将坏性子带到婆家去,扇子由新娘的兄弟拾回,掷扇后必须哭几声,且在礼车之后盖「竹筛」以象征繁荣。)、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摸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或苹果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牵新娘(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须端着盛香烟、喜糖之茶盘。)、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三朝回门(在婚后第三天,新妇由夫婿陪同下,带备烧猪及礼品回娘家 祭祖,甚至小住一段日子,然后再随夫婿回家。)。有此可以见到我国文化的繁琐,但不要以为繁琐是我国婚礼的特有特征,其实,不同国家虽然有不同的婚俗,但从繁复的细节与用品的喻意,都可见对婚姻的尊重和期许无分国界。在西方国家中,婚礼时有旧(Something Old)、新(Something New)、借(Something Borrowed)、蓝(Something Blue)等习俗。旧是指母亲传下来之婚纱,头饰或首饰,代表承受美好的一切;新是指朋友送的礼物如裙子,饰物,象征新的生活;借是指可向任何人借东西回来,据说从富裕亲友借来金或银放在鞋内,象征带来财运;蓝是指新娘的一些小饰物或花束用蓝色,意味着新娘的纯洁及贞洁。而在进行婚礼时,西方亦有大量的习俗。比如,在结婚时新娘总要带着一方手帕,西方人认为白手帕象征好运。根据民俗说法,农夫认为新娘在磨擦婚当天所流下的泪能使天降甘露,滋润家作物。后来,新娘在新婚汉天流泪,就变成她将有幸福婚姻的好兆头。而在婚礼典礼时,新娘总是站在新郎的左边,据说,古时候,盎格鲁撒克逊的新郎必须保护新娘子免得被别人抢走。在结婚典礼时,新郎让新娘站在自己左边,一旦情敌出现,就可以立即挥出配带于右边的剑,吓退敌人。在进行结婚晚宴时,要特别定制结婚蛋糕,根据历史记载,自罗马时代开始,婚礼结束时,人们会在新娘头上折断一条面包的材料----小麦象征生育能力,面包屑则代表着幸运。新人必须以糖霜,就形成今天的结婚蛋糕了。由此可见,西方的婚俗并不比中方简洁。 其次是在服装方面。在进行婚礼不只是有仪式习俗需要遵守,在穿着方面也有讲究。中国传统婚礼进行时新郎和新娘具着红色的礼服,象征的吉祥如意,预示在结婚后日子红红火火。而西方的新娘则穿白色的礼服。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象征欢庆。1850年到1900年之间,白色亦是富贵的象征。到了本世纪初,白色所代表的纯洁意义更远超其他。西方认为白色与童贞有关。古罗马的新娘穿着白色的婚纱,蒙着鲜橙黄色的面纱,象征着激情的火焰。在西方的天主教传统里,白色代表着快乐;其他一些地区,白色在他们的婚礼和葬礼里指示各种各样的通路典礼和意义。例如,在安达曼群岛(Andaman Islanders),白色代表一种地位的变化。“传统”的白色结婚礼服,在早期是贵族的特权。在多利亚女王时代,大多数的新娘只能穿传统的国家服装,只有上层阶级才能穿代表权力和身份的白色婚纱。一直到近代,贵族阶级的特权消失以后,白色的婚纱才成为普通新娘的礼服。而相对于西方白色婚纱的历史,中国婚礼中的大红色的凤袍的历史则较简单。龙凤在中国的神话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龙主阳凤主阴,而阳则代表男子,阴就表示女子。因此新娘就用凤表示。所以在红色的礼服上绣着凤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还有就是在一些小的习惯上面,中西方的婚俗有相似的地方。例如,中国古代有抛绣球迎亲的习俗;而西方的新郎新娘在教堂举行婚礼后,会把手中的鲜花抛向空中,如果有人接到的话就预示着他将很快结婚。 中西方在婚俗上面有以上种种的差异,这和中西方人在思想思维的差异有直接的联系。中国人比较保守,喜欢热闹,思维较古板,所以在中国历史几千年的时间里整个婚礼的习俗并没有多大的变化。直到近代西方的文化传入以后,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开始向西方转化,但在很大的程度上任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礼仪。而中国人爱热闹的性格在中国传统婚礼中可以得到充分的体现。除了中西方都有的结婚晚宴以外,在中国的传统婚俗中,还有一个为新娘饯行的结婚午宴。其次在婚宴结束以后,新人的亲朋好友会去新房中闹洞房。认为在新房中越热闹,新人在婚后的生活越幸福。因此闹新房的成员们无不用所其极,用种种方法刁难新郎新娘。西方人的思想则比较开放,对于婚礼的要求也比较低,他们婚礼的高潮则是在教堂中:随着神圣的《婚礼进行曲》步入鲜红的地毯,娇美的新娘手挽着父亲捧玫瑰慢慢向新郎走去,新娘的父亲将女儿的手放在新郎的手上,将女儿的一生托付给你,所有人的目光注视着这对新人,幸福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她是今天最美的新娘。 在神圣的教堂上空,他们的誓言在回荡,带上永结同心的婚戒,只到神父说:“你可以亲吻你的新娘了…… 结婚是一生的盟约,你是要为之坚守一辈子的誓言。 主耶稣说:上帝所配合的人便不可分开。 这一生一世的爱情,因为今天而完美。”然后新郎新娘或是去晚宴地点或是去渡蜜月,并没有中国传统婚俗的种种礼节。另一个造成中西方差异的原因是中西方不同的宗教。中国是以佛教为主,而西方则是基督教为主的。所以西方的婚礼是在教堂中举行而主婚人则是神甫。中方的传统婚俗中的最重要环节就是拜天地,拜了天地以后就算是礼成了。西方的婚礼是属于浪漫型的,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到充满了浪漫气息。新娘的礼服一般为白色,新郎是黑色的礼服,使整个婚礼显的庄重严肃.到教堂去举行结婚仪式是整个婚礼最重要的环节.首先,随着婚礼进行曲的节奏,新娘挽她的父亲的手走到新郎面前,由她的父亲将她亲手交到新郎手中.牧师会要求新郎新娘对对方作出一辈子的承诺,这也是整个婚礼的高潮.然后他们会在牧师和众人的祝福下,交换结婚戒指并亲吻对方。而新娘手中的花球也不是一般的装饰用品.在婚礼结束时,新娘就会抛给到场的女宾客,如果谁接到花球,谁就是下一个结婚的人,这就使整个婚礼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 中国的婚礼就不同于西方,整个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这也是中国的传统的代表喜气的颜色。这也就使婚礼变的喜气洋洋.在传统婚礼中,新娘一般穿着红色罗衣,头戴凤冠,上面还有一块红色丝巾.而新郎就穿着红色的长衫马褂,头戴红色大沿帽。新娘乘着大红花轿在后,新郎骑着马在前,随着红娘和迎亲队伍到新郎家中拜堂.双方家长坐在上堂,而新郎新娘在下堂成婚.整个婚礼由司仪主持,在他的指挥下,新郎新娘一拜天地,下拜高堂,然后夫妻对拜,送入洞房.闹洞房是婚礼的高潮,新娘先回洞房等待新郎,而新郎就在外招待客人,酒足饭饱后,新郎在一大堆人的簇拥下来到洞房.众人就开始闹洞房了,新郎新娘在大家的起哄下做各种游戏……这样整个婚礼就在一片笑声中结束了。
生活中,社交礼仪已经成为我们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掌握良好的社交礼仪知识是我们走向成功必要的铺路石。 先来谈谈个人礼仪吧。 一、修饰与衣着 修饰是指女士穿戴不要太华丽了,太耀眼了,如果这样去面试,我想机会就已经了了无几了。因为你是来工作的,要庄重,不要给人一种浮的感觉。我觉得不化妆也不太好,最起码要化些淡妆,这也是对别人尊重的一种做法。想想看打扮的整整洁洁是不是让别人看上去很舒服呀!你想如果一个老农民和一个西装革履的人,找你谈判,你是不是要选择那个西装革履的人呀! 当面试时,有的人说:"面试时,不就是到那天从里到外都换上新衣服,穿的整整齐齐的,然后到发廊整理一下头型吗?"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一、会让人一看就知道你提前准备了,有的时候连刚打上去的发胶还在头上呢,一看就知道你是刚从发廊里出来的。二、由于刚穿上新衣服,一切都是新的,你会有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所以你最好要提前一、两天就穿上,适应一下。也就是面试前要提前一、两天做好准备。 面试时要多带几份简历,因为你交到面试官那的已经订成厚厚的一打了。他要看你的简历还要翻找一下才能找到,这时你就要拿出你已提前多准备的简历给他,他会觉得的很舒服的。当面试完后要给面试官写感谢信,虽然现在有许多人一般都不写,但这是礼仪,我还是希望大家写,你想别人都不写,你写了是不是会引起注意呀。在面试或会议时要带上比较精致皮面的笔记本,还有好的笔,不要随便找一个本或笔。 面试时要提前半小时去,先与他们的总台人熟悉一下,总台是个很关键的人物,多打听一下有关将要面试你的上级的消息。如称呼等。有一次一位王女士,接了一个电话说:你好,我是xx公司的王浩,请你明天九点到我们公司来接授面试。第二天,他八点半就到了,和总台服务员聊了一会,服务员打了一个电话,说"王总,王小姐到了",这时她才知道,原来给她打电话的就是王总呀!在这之前她还把这个人当成小人物呢?因为一般打电话通知的都是小人物或员工做的事。所以她进去面试时,说了你好!王总。你想想假如她说,你好,王浩!王总会怎么个想法,"王总"叫了几年了,都已经叫习惯了,突然叫他王浩,他能够习惯吗? 二、自我介绍。 应筹式:在不太重要的场合。如在火车上等场合只要说出叫什么名字就可以了,不必报上职务等。 工作式:你好,我是xx公司的xx经理。 交流式:你好,我是xx,请多多关照,或送上名片。比较随便。 礼仪式:如:开学仪式,升旗仪式等等。比较庄严。 三、眼神 时间:与别人谈话30分钟时,如果只有10分钟以内对方是看着你的,说明他在轻视你。如果10分钟至20分钟之间,说明他对你是友好的。20分钟至30分钟说明两种情况:一、重视。二、敌视。也就是与别人谈话时眼睛要注视谈话时间的2/3。 部位:额头上,属于公务型注视。不太重要的事情和时间也不太长的情况下。 眼睛上,属于关注型注视。 睛睛至唇部,属于社交型注视。 眼睛到胸部,属于亲密型注视。 角度:平视,表示平等。斜视,表示失礼。 俯视:从上往下看,轻视别人。 四、面容 有的时候皱眼眉,表示不奈。撅着嘴表示生气。"噢"?表示惊呀! 五、笑容 要学会微笑。微笑很重要,谁喜欢天天面对着冷冰冰一点笑容的人呀。像储蓄所、银行的职员,当你去取钱时,他们是不是很冷冰冰的,一点笑容也没有。像别人欠他们什么似的,感觉不太好吧,其实那是他们的职业病,已经习惯了。下面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 以前有一家公司让他们的员工去拿一份重要的材料,结果去的都被骂了回来。老板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小李,小李很愁呀!但这份材料不拿还不行,结果还是去了。到那时,只见那位科长还在破口大骂呢?这时小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微笑、微笑还是微笑,嘴里说着:"噢?这样呀?是吗?",只是点着头微笑着。后来,那个吴科长骂了一阵子的时候,小李说:"吴科长,你很会善于表达你内心里的愤怒呀!"。后来,吴科长看了看小李说:"嗯!这小伙子不错!我也不为难你了,你就拿回去吧!",就这样别人没有拿到的,他却拿到了。 六、需要避免的身体语言。 当与别人谈话时不要双手交叉,身体晃动,一会倾向左边,一会倾向右边,或是摸摸头发、耳朵、鼻子给人以你不耐烦的感觉。一边说话一边在玩笔,有的人特别喜欢转笔,好像在炫耀,你看我转的多酷呀!也不要拿那个笔来回的按。虽然与同辈之间还算说的过去吧,但是跟长辈谈话时这样做是很不礼貌的。 下面我们来说说拜访的基本礼仪 中华民族大都热情好客。“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对来客,不管是预约好的,还首先是拜访做客的基本礼仪。 做客有不同情况:初次登门拜访,老朋友串串门,应邀赴约聚会,有事求助于人等等,因而礼节也稍有不同,不过无论何种情况,作为客人的身份一样,都要为主人着想,客随主便,少给主人带来不便,也就有些需遵循的大致相同的礼节。(1)注意时间的选择。一般来说,访问某人,应事先选择好时间,不宜选择对方较忙或三餐时间,晚上不宜太迟。节假日和周末,本是访问的好时机,但如果没有预约,也不要贸然前往,这些时间主人往往另有安排。预先约定时间,最符合礼貌。尽量不做不速之客,不请自到。预约好的拜访,宾主都要守时、守约、守信。客人应准时或稍提前一点儿到达,因特殊情况不能赴约,应想办法通知对方,无声无息地取消预约是极不礼貌的。(2)注意服装的选择。一般的访问,整洁、朴素、大方即可,不必太过华丽。蓬头垢面、衣冠不整是对主人的不敬。去庆贺喜事,就须讲究些。(3)进门时先敲门或按门铃。敲门要有节奏感,不轻不重,不急不慢,敲两三下为宜。虚掩着或开着的门也不可破门而入,给主人一个措手不及则很失礼,进室后最好等要拜访的人来后才落座。如果需要较长时间等候,可先落座与接待者交谈或看些报纸书刊杂志之类的读物,要拜访的人来后应起立寒暄。对于约好的正式拜访,无论事情多急,拜访的时间很紧,在门口也只能寒暄问候,不要谈正题,入室落座后再谈,否则会给对方留下不成熟的印象。要穿拖鞋的在门口就换好,见到其家人应问好致意,不打招呼是失礼的。(4)对主人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主人敬茶或糖果等小食品时,应起身或欠身双手接过,并说声“谢谢”,若敬烟,作为学生应婉言谢绝。(5)交谈过程中,要注意交谈的礼仪和技巧,谈话要简要,少说消极、沉闷的话。善于倾听,作出积极反应,不要随意中断别人的谈话。客人在主人家不宜东张西望。不要随便走进主人的卧室,除非主人主动邀请。(6)掌握好告辞的最佳时机。一般性拜访,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匆忙。一般以半小时到一小时为宜。若是事务、公务性拜访,则可视需要决定时间的长短。客人提出告辞的时间,最好是与主人的一个交谈高潮之后,或者是在又有新客人来时,交谈中主人若有疲劳感或有家人来提示有什么急事要办等情况时,适时告辞较为得体。告辞时应对主人及家人的款待表示感谢。如果主人家有长辈,应向长辈告辞。综上所述,作为客人应遵守的基本礼节概括为:事先预约,不做不速之客;如期而至,不做失约之客;彬彬有礼,不做冒失之客;衣冠整洁,不做邋遢之客;举止端庄,谈吐文雅,不做粗俗之客;适时告辞,不做难辞之客。 关于社交礼仪还有很多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我们应该不断的完善自己、充实自己。
文明礼仪伴我行 在一个国家中个人是主体。对于个人来说什么最重要呢?我想首先应该是具备文明素质,只有当每一个人都具备了文明素质,那么这个国家的整体素质才能提高。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就可能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环境。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环境就一定是良好的、有序的。我们知道:一个学校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才能构建出优良的学习环境,创设出优良的学习气氛。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最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就在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于人于己于社会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然后才是成才,不能做一部单纯掌握知识技能的机器,而要成为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文明就是我们素质的前沿,拥有文明,那我们就拥有了世界上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记得一位名人曾说: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构成的,而不是由文字。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高尚的情操。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 南开大学校长在镜子上写了一句箴言:“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仪表起码必须符合学校的气氛和学生的身份,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是对老师同学的一种尊重。 同学们,文明礼仪是人类社会最起码的道德规范,是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学识水平,道德素质,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俄国著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种资本。”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形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形象礼仪不仅涉及个人的自身形象,而且事关学校社会乃至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形象 文明是风,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学子的心;形象礼仪是花,它能将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激烈的社会竞争不允许我们停留于顾影自怜之中,让“形象礼仪常驻你我心中”,让我们“学好礼仪,美化形象”,努力用双臂构建自己的人生大厦。 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是我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我们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对人对已对社会又有何用?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说的就是学习应先学做人, 学做文明人,学做社会人, 清洁环境,文明校园,从我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让文明礼仪之花在校园处处盛开。 我身边的礼仪 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素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著称于世。我国劳动人民历来重视道德修养和文明礼貌,具有悠久的传统美德。而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文明人,心须有良好的文明礼仪。 我们身边的文明礼仪处处可见,但往往被我们所忽视。所以我们要培养良好的礼仪习惯,注重个人的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谈吐、着装等。做到着装整洁干净,勤剪指甲,勤洗手,按时理发,注意口腔卫生,不当众嚼口香糖,不随地吐啖,乱扔果皮纸屑,经常洗澡、换衣服,不当众扣鼻孔,坐姿要端正挺直、大方得体,走路要挺胸抬头,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表情神态要表现出对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面带微笑,谈吐要态度诚恳、亲切,使用文明用语,简洁得体,体现出新世纪学生蓬勃向上的风采。 公共场所的礼仪,包括在学校、教室、影剧院等场所。要遵守公共秩序,不能大声喧哗。还有问路、购物、乘车、走路等方面,也应注意礼仪,做到谦恭礼让,尊重别人,对人恭敬,懂得礼貌,谦恭礼让能与别人友好相处,也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友谊和帮助,“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吧!四岁的孔融把大梨让给哥哥和弟弟吃,而自己却吃小的,这正说明虽然年幼但礼仪却不短缺。 每个人来到世上, 学习做人就是从讲文明礼仪开始的。现代高度文明的社会时时处处都要求人们讲文明礼貌。文明礼仪不仅给他人、给社会带来愉快和谐,也能创造充满爱心的环境,给予自己带来了快乐,带来了温馨。而且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在我们国家阔步走向世界的时候,文明礼仪已经成为国家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你看行不行!!!
我来帮你写这个论文礼仪即礼节与仪式。礼仪的本质是治人之道,是鬼神信仰的派生物。人们认为一切事物都有看不见的鬼神在操纵,履行礼仪即是向鬼神讨好求福。因此,礼仪起源于鬼神信仰,也是鬼神信仰的一种特殊体现形式。中国是礼仪之邦,上下五千年,从西周视礼为"国之大柄"到现代的"五讲四美";从荀子的"国无礼而不宁"到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礼仪一直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宋代时,礼仪与封建伦理道德说教相融合,即礼仪与礼教相杂,成为实施礼教的得力工具之一。直到现代,礼仪才得到真正的改革,无论是国家政治生活的礼仪还是人民生活礼仪都改变成无鬼神论的新内容,从而成为现代文明礼仪。中国礼仪在中国文化中起着"准法律"的作用。 礼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久远的过去。应当说,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第一页的时候,礼仪就伴随着人的活动,伴随着原始宗教而产生了。礼仪制度正是为着处理人与神、人与鬼、人与人的三大关系而制定出来的。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祭祀 之事为吉礼,冠婚之事为嘉礼,宾客之事为宾礼,军旅之 事为军礼,丧葬之事为凶礼。民俗界认为礼仪包括生、冠、 婚、丧四种人生礼仪。实际上礼仪可分为政治与生活两大部类 。政治类包括祭天、祭地、宗庙之祭,祭先师先圣、尊师乡饮酒礼、相见礼 、军礼等 。生活类包括五祀 、高禖之祀 、傩仪、诞生礼、冠礼、饮食礼仪、馈赠礼仪等。这是对我国古代礼仪的总结汇编。这些礼仪内容,对后世人们的行为规范、人际交往以及社会公德的形成,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学习礼仪知识的的现实意义有,第一,社交礼仪是道德的示范,它代表着社会道德观念而存在,是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标准和规范而出现的。这种标准,规范、制约着社会生活秩序,推动人们沿袭着“礼”的规范生活,用以培养人们的善恶标准和美的心灵。同样,社交礼仪也要求人们将自己的行动纳入规范.将自己的本性纳入规矩,加以约束,时时用道德的力量支配自己的行动。注重社交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为着维护人的尊严和社会道德面貌。第二,社交礼仪在人际交往中有协调作用。今天的社交礼仪所表示的意义主要是尊重,尊重可以使对方在心理需要上感到满足,产生好感和信任。按着社交礼仪规范去做,有助于加强交际双方互相尊重、坦诚相侍的良好关系,缓解或避免某些不必要的情感对立与障碍。社交礼仪规范是社会生活中的润滑剂、调节器,是协调交际关系的纽带和桥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关心和友爱,会营造良好的社会气氛,使每个人健康、合理的心理 需求得到程度不同的满足,从而产生开朗、乐观的情绪,对生活更加热爱,并使整个社会保持一种稳定、融洽的秩序。通过完备的社交礼仪,一个社会组织可以沟通与各种人的感情,协调好上下左右、里里外外的关系,使误会、摩擦消除,减少矛盾,化干戈为玉帛。第三,社交礼仪的实施可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品行,客观上也起着榜样作用和教育作用,无声地影响着周围的人。在对外交往中,注重礼仪,可以展示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增强民族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加深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和交流,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威望,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得以弘扬,使中国以泱泱大国之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写作思路:根据题目要求。可以以生活中某个相关事情作为主题,最后总结自己的感受。
由于人们交往性质的不同,个体空间的限定范围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关系越密切,个体空间的范围划得越小。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认为,根据人们交往关系的不同程度,可以把个体空间划为四种距离。
一是亲密距离
这种距离是人际交往中最小的间距。处于0~15厘米之间,彼此可以肌肤相触,耳鬓厮磨,属于亲密接触的关系。这是为了做出爱抚、亲吻、拥抱、保护等动作所必需的距离。常发生在爱情、亲友关系之间。如果用不自然的方式或强行进入他人的亲密距离,可被认为是对他人的侵犯。
处于15~45厘米,这是身体不相接触,但可以用手相互摸触到的距离,如挽臂执手,促膝倾谈等,多半用于兄弟姐妹、亲密朋友之间,是个人身体可以支配的势力圈。而势力圈以眼前为最大,也就是一个人对前方始终保持强烈的势力圈意识,而对自身的两侧和背后关心次之。
据这一原理,飞机上、长途汽车上和影剧院都采取长排向前的坐位,尽量避免对面的坐位,使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平均的前方势力圈。
二是个人距离
这种距离较少直接身体接触。处于45—75厘米之间,适合在较为熟悉的人们之间,可以亲切的握手、交谈;或者向他人挑衅也在这个距离中进行。处于75~120厘米之间,这是双方手腕伸直,可以互触手指的距离,也是个人身体可以支配的势力圈。
三是社交距离
这种距离已经超出亲密或熟悉的人际关系。处于120~210厘米之间,一般是工作场合和公共场所。在现代文明社会,一切复杂的事物几乎都在这个距离里进行。
如机关里的领导干部对秘书或下属布置任务;接待因公来访的客人;或进行比较深入的个人洽谈时大多采用这个距离。处于210—360厘米之间,表现为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是会晤、谈判或公事上所采用的距离,首长接见外宾或内宾;大公司的总经理与下属谈话等,由于身份的关系需要与部下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四是公众距离。
这种距离人际沟通大大减小,很难进行直接交谈。处于360~750厘米之间,这是产生势力圈意识的最大距离。如教室中的教师与学生,小型演讲会的演讲人与听众的距离。
所以在讲课和演讲时用手势、动作、表情以及使用图表、字幕、幻灯等,辅助教具都是为了“拉近距离”,以加强人际传播的效果。处于750厘米以上距离位置,在现代社会中,则是在大会堂发言、演讲、戏剧表演、电影放映时与观众保持的距离。
端午节 百科名片 端午节粽子 端午节我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本来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目录隐藏 端午节由来 基本信息 节日别称 节日来历 节日习俗 各地节俗 节日食俗 相关诗词 端午节由来 基本信息 节日别称 节日来历 节日习俗 各地节俗 节日食俗 相关诗词 相关对联 相关谚语 中国端午申遗 引日本的端午节 韩国江陵端午祭 文化作品 编辑本段 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说法都不一。 有些人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 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1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比如说“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编辑本段 基本信息 汉服端午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英文为Dragon Boat Festival 、Double Fifth Festival又称端阳节、龙舟节、女儿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五、夏节、天中节、浴兰节、屈原日、诗人节等。 端是“开端”、“初”的意思初五可以称为端五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 农历以地支纪月正月建寅二月为卯顺次至五月为午因此称五月为午月“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所以一些地方又将端午节称之为五月节、艾节、夏节。 从史籍上看“端午”二字最早见于西晋人周处《风土记》“仲夏端午烹鹜角黍”。 端午节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放黄烟子、吃十二红。 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 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贴符则据说是为了避邪。 “炒五毒”江苏中部以韭菜、茭jiāo草或金针菜、木耳、银鱼、虾米等同炒大约是以这几种菜象征蟾蜍、蝎子、蜘蛛、蛇、蜈蚣等五毒都是端午的必备菜肴现在少见。 但是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以辣椒、葱、姜、蒜 、香菜五种有刺激的东西混合一起炒也叫炒五毒一般餐馆都可以点到此菜因为食材比较常见。 端午赛龙舟活动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从2008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放一天假。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编辑本段 节日别称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 如有端午节、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 、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等等。 端阳节 据《荆楚岁时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正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故称五月初五为“端阳节”。 重午节 午属十二支农历五月为午月五、午同音五、五相重故端午节又名“重午节”或“重五节”有些地方也叫“五月节”。 天中节 古人认为五月五日时阳重人中天故称这一天为“天中节”。 浴兰节 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古人以兰草汤沐浴去污为俗。 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解棕节 古人端午吃棕时有比较各人解下粽叶的长度、长者为胜的游戏故又有“解粽节”之称。 女儿节 明沈榜《宛署杂记》“五月女儿节系端午索戴艾叶五毒灵符。 宛俗自五月初一至初五日饰小闺女尽态极研。 出嫁女亦各归宁。 因呼为女儿节。 ” 端礼节 在湘南地区沿古俗于在在夏日来临之时的“五月初五”在门上挂艾叶用艾叶洗澡驱蚊的一个洗礼。 人们认为经过洗礼可以驱走疟疾能够安全的渡过这个夏日多蚊的季节。菖蒲节 古人认为“重午”是犯禁忌的日子此时五毒尽出因此端午风俗多为驱邢避毒如在门上悬挂菖蒲、艾叶等故端午节也称“菖蒲节”。 编辑本段 节日来历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屈原 纪念屈原 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 据说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 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 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
端午,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从古至今深受人们喜爱。下面是我分享给大家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确,虽然有很多节日是国内统一的,但是各个地方过节的方式却不同。在我的家乡,一般在端午节前两三天,家家户户就早早在门上插上了菖蒲、艾叶。据说,菖蒲如剑,可以除邪;艾蒿似旗,可招屈原之魂。
一到端午,整个嵊州就充满了喜庆的气氛。在我的家乡,有五条端午节必定遵守的规定:一是喝雄黄酒。把桔黄色的雄黄块放入烈酒中,泡上两三个小时;直到白酒有了些桔黄的颜色,雄黄完全溶解后饮取。因为泡雄黄酒时间较长,因此人们一般五点多就起来忙活,准备雄黄酒的材料。二是包粽子。用糯米加上嵊州特产的猴头酱油,拌进五花肉,最后用粽叶包成三角状,粽子就裹好了。
吃时,一股粽叶的香味扑面而来,令你食欲大动,咬上一口,糯米的芬芳加上粽叶的清香,定会让你深醉其中!三是挂香袋。用碎绸缎绣成八卦、虎头之类,里面放上一些香料。一到端午,大家都用五彩丝线把香袋挂在孩子身上,既美观又能驱虫。四是舞狮,以红色毛毯为主料,用竹篾撑起制成雄狮模样。锣鼓一响,舞狮队员钻进毛毯,摇动里面的摇杆,让雄狮做出各种滑稽的动作,如金鸡步、觅食等。五是赛龙舟。也是端午节最热闹的活动之一。以坚实的红杉挖空凿出龙的形体,并刻出龙鳞的图像,涂抹上十分艳丽的色彩,最后在船头按上一面青龙大鼓。
比赛一开始,顿时鼓声大作,个个龙舟“往来冲击似飞梭,展转周旋欺快马”,水花飞溅,白浪连天,鼓声、锣声、水声、桨声混杂一处,十分热闹。“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嵊州虽是一片不起眼的弹丸之地,但它也和各地一样过端午节,而且自己的特色非常浓。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元旦节……可让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
香甜的粽子,带我们走进端午的历史。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传说屈原抱着楚国的石头投汩罗江死后,百姓们十分伤心,人们为了不让江中鱼虾来啃咬屈原的尸体,便把米、鸡蛋等物投入江中,从而演变为如今的粽子。有个药师把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迷晕了龙,不让它吃屈原,果真有一条死去的蛟龙浮在了水面,胡须上还有一片屈原的衣服,人们把这条龙筋须拔了,缠在孩子的手上,可以避邪,后来就演变成小孩手上的五色线,门口插的艾叶。在端午节,小孩子们最喜欢吃的是什么?哈哈,那就是粽子,我,也不例外。
粽子外形多变,有三角形、桶形、圆椎形、宝塔形、圆棒形……真是千奇百怪,更怪的是粽子的味道,有枣粽、豆沙粽、蛋黄粽、还有肉粽,可真是无奇不有啊。
今天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只见奶妈把粽叶、红枣、米等都拿了出来,我好奇的指着米,问奶奶:“这米怎么和平常的不一样呀?”“这是糯米不是平常的大米”,奶奶笑着说。开始包了,奶奶拿上粽叶,娴熟的一弯,粽叶就乖乖的成了漏斗状,放入了一颗大红枣,又放上了一层米,又放了一个枣,然后一折一个粽子就成形了,奶奶又飞快的缠了两圈,一个大而香的粽子成了!我一看,呀!这么简单,我一会就能做好几个哪,我心想,可是把粽叶成漏斗状就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我刚把枣和米放进去,粽叶又开了,枣和米全掉了,我心一泄,不包了,奶奶告诉我,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要细心,我又试了一次,这一次我把有缝的地方包紧,米不多也不少,包成了一个不像粽子却又是粽子的玩意儿。
经过了三四个钟头的蒸煮,终于熟了,我也顾不上烫,抓起粽子拔开就美滋滋的吃了起来。因为它不仅美味,而且还有我的`付出,所以粽子格外香甜。
再过两天就要到端午节了。说起端午节,大家都很熟悉。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有很多,但广为人知的还是屈原的故事。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因为屈原实行的政治改革始终不能实现,终于被削职流放出去。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伤心欲绝,便于五月初五那天来到泊罗河江边,抱起一块沉石纵身投入江里。他的爱国行为受到无数人的敬仰。人们敬仰屈原,为了不让江里的鱼吃屈原的遗体,就用粽叶包住糯米,再用彩带包捆,投入江中喂鱼,这就是现在的粽子。
今年我们会怎么过端午节呢?想起去年端午节,那美妙的一切又呈现在我的眼前。
去年端午节这天,我一回到家,厨房里就飘来了一股诱人的香气,我便把头往厨房里探,哇!重大发现,是粽子!我便盼望早点吃饭。过了一会儿,粽子熟了,粽叶上满是亮晶晶滑溜溜的油,好似嵌在绿叶上的黄钻,看到这里就让人垂涎三尺。要吃饭了,我迫不及待的到厨房帮忙把粽子端上桌,妈妈分了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在我的碗里,闻一闻,它透出一股竹叶的清香,轻轻拉开彩带,翻开粽叶,里面的糯米晶莹剔透,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轻轻咬上一口,热乎乎、香喷喷、软绵绵是不足以形容它的美味的。咬在嘴里,满口都是粽香,这是肉馅儿的,好吃哒!我一边吃粽子,一边听妈妈讲端午节的传说和各地过端午节的不同习俗。她讲的绘声绘色,让我如同身临其境,又学到了很多知识。
去年的端午节,既有美味可口的粽子吃,又有好听的故事,今年的端午节呢?期待它早点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