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韩国媒体报道:近日,女子组合BLACKPINK成员Lisa拍摄的《ELLE Korea》五月刊封面和画报公开。韩娱没有一个圈子了解到,除了《图片报》,相关采访也同步公开。丽莎在采访中谈到了她的独唱和BLACKPINK的成员。在《大众画报》中,Lisa演绎了多种时尚单品,西装外套、黑色高腰打底、亮片短袖、竖条纹衬衫等。表现出一副干练慵懒的样子。
从封面中可以看出Lisa的这次造型是非常的干练穿搭,整体非常的时尚精致,透露出一种桀骜不驯的气质,而且表情虽然非常的淡漠,但是自带一种魅惑气质,很受到粉丝的欢迎和喜爱。
我觉得他在这次封面当中的造型还是非常不错的,那么突破了他以往的形象,给大家眼前一亮的感觉
相信不少观众都应该看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吧?自从这部剧播出以来,就受到了不少观众的喜爱,剧里有不少演员的演技都深受观众的喜爱,可以说这是一部好剧。同时也带火了不少演员,比如我们的“大娘子”——刘琳。刘琳饰演的大娘子王若弗可谓是剧里的搞笑和流量担当。当时的大娘子非常的火,出身大家族,虽然大大咧咧但是也十分的可爱,且心思单纯。
许多观众都觉得这个角色蠢萌蠢萌的。还频出金句:“我这大娘子不做也罢,洗手与你家做妾吧”“真是一朝龙在天,凡土脚下泥啊”。虽然是名门贵女,但骂起人来却是十分的接地气,网友都觉得十分的可爱。这个角色可以说是剧中的快乐源泉了。
很多观众喜欢用大器晚成这个词来形容实力派的中年演员,他们演技出众但是年龄偏大,已到爸爸妈妈辈,提起刘琳相信很多人第一印象就是“大娘子”,泼辣憨厚又善良的人设让她瞬间走红,但刘琳已经进圈多年甚至与张国荣合作,如今的她家庭幸福儿子乖巧可爱,母子二人合体拍摄杂志,一身西装的她强势干练俨然一副职场女强人的形象,但是与儿子互动温馨又甜蜜,看得出来她对现在的生活状态很满足,老公宠着儿子爱着,这样的生活何尝不是人生赢家。
刘琳母子合体拍摄杂志大片,她选择了多套造型展现不同的风格,无论是职场干练的女强人,还是温柔舒适的居家服都被她完美演绎,多变的风格在刘琳的表情中展现了不一样的效果,穿搭多变可塑性强每一套穿搭都很高级有质感,让她完全摆脱剧中憨厚老实又土气的农村父女形象,西装造型又大又美成为职场女性穿搭的必选单品。
刘琳带儿子拍大片,穿大西装五分裤,古灵精怪的五官就是复制粘贴,可以看到这个时候是带着自己的小孩拍的一组大片,刘琳整个人长得挺漂亮的,但是感觉她的儿子的颜值可能是没有遗传到她呀。
她儿子整个人是比较小的个子,但是身上穿了一件黑色的西装,而且这件西装应该是大人穿的那一种,所以看起来就非常大,下面穿了一条西裤,这条西裤选择的是五分裤的设计,所以可以看到现在还是挺可爱的。
刘琳的气质出众,整个人的风格偏向成熟大女人风范儿,所以在驾驭西装的时候非常轻松,而且像这种白色西装,更是衬托出了她的知性优雅。白色清纯减龄,配合上西装的干练利落,风格之间的碰撞倒是挺吸睛的。为了迎合纯白色的西服套装,所以叠穿了一件系带款式的米色衬衫,从而提高造型的主次关系。
和妈妈相比,小蜗牛的造型更加古灵精怪一些,它穿着一件oversize 款式的大码黑色西装,长度直接到膝盖处,将整个人都包裹了起来显得十分可爱。不过在内搭上,倒是很符合自身气质的童装,波点款式的白色衬衫搭配上条纹五分裤,真别说,就算是两种元素的结合,也丝毫不显繁琐。
后来的刘琳更加努力自己的演艺事业,先后出演了《香樟树》《五号特工组》《父母爱情》《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我们正年轻》等,虽然演了许多的戏,虽然几乎都是作为主角的戏份,但却始终没有获得太大的反响。尽管如此,刘琳还是没有放弃,直到2018年出演了《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大娘子一角而爆火,也算是圆了自己的演员梦了。
刘琳的事业也算开始走向上坡了,但谁能知道其实刘琳一开始并不是《知否》里大娘子的选角,说来这也只是一个小意外。在选角拍戏时演不出大娘子的感觉,于是导演就让刘琳过去试试,没想到就是这一试,直接定了刘琳饰演大娘子。
现在四十多岁的刘琳不仅在事业上如日中天,而且还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刘琳的成功其实离不开她丈夫的支持,刘琳曾经自己说过她老公的职业,其实就是一名普通的摄影师,收入并不如刘琳,但是二人之间分工合作的十分合理。刘琳忙工作,她老公在家带孩子,虽然只是带孩子但她老公没有任何怨言而是全身心地去支持刘琳。这真是让人十分羡慕啊!
从刘琳的经历中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演员的演技是需要不断地锻炼和打磨的。就算一时没有爆火,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总还是会在演艺圈发光发亮的!希望未来的她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好作品!
朱一龙的颜可以青春稚嫩,可以帅气阳光,可以阴郁沧桑,更可以病弱傲娇………他的外表永远为角色和工作服务。他的敬业和专业为他本人增添了无限魅力…属于鲜肉和颜狗无法攀比和欣赏的那一类专业演员的范畴!
是的,朱一龙人很好,而且很谦虚,对待工作人员的态度,能够看出来他的人品,所以好评不断。
朱一龙官宣登上费加罗10月刊的杂志封面!这可是时隔两年朱一龙再一次登上费加罗的封面了! 上一次还是2018年9月了!
身为小笼包的你,是否还记得那年被费加罗支配的恐惧呢?然而2018年的费加罗已成龙圈绝唱,再也没有了!
想当初官宣的时候很多人觉得4万本根本卖不掉!结果没想到被秒切! 不仅海报版的全部售尽,加上无海报版本累计销量96000, 打破了当时费加罗以往的销量记录。
真想问问那些之前说卖不掉的人脸疼吗?
费加罗的四张绝美海报,到现在都是朱一龙粉圈内必须要拥有的周边。 用粉丝的话说,如果没有费加罗,出门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朱一龙粉丝。虽然是玩笑话,但是也能体现出费加罗龙圈周边的王者地位!
这次的费加罗封面与之前的不同,是小揪揪“井然”与毛栗子“林楠笙”的擂台战。 2年前朱一龙首次登上费加罗封面时,刚刚凭借《镇魂》大火,正在拍摄电视剧《我的真朋友》,剧中朱一龙饰演的井然是名建筑设计师,浑身散发着艺术家的禁欲感,诱惑力十足。
这次的费加罗银十封面,则是首先发布了黑白质感的动态视频,视频中的朱一龙沉静深邃,尽显成熟男人的迷人魅力。
据悉这次费加罗10月银刊,也是采用限量方式,只发售41600本! 估计又是一场腥风血雨了!很多之前没有抢到18年费加罗的都放话说这次必须要拥有。预售的方式及杂志的具体内容官方尚未发布,已经引得粉丝们摩拳擦掌,纷纷“磨刀”起义了。
#朱一龙费加罗封面#
是的。朱一龙为人谦虚低调,对人友好礼貌,所以有很多好评。
拍照又称为摄影、照相,一般指通过物体所反射的光线使感光介质曝光的过程,通常使用机械照相机或者数码照相机。下面是我为大家提供的关于童装平铺的拍照技巧,内容如下:
一、拍照中使用的重要工具——背景
除了良好的光线条件,拍摄背景也不容忽视,清新整洁的背景能够突出产品。一般常见的是采用背景布和背景纸。
如何选择背景布和背景纸? 满足几个要点:不反光,否则会给拍摄带来很大困扰;防皱、材质细腻、厚实、大小合适;因为卖的是衣服,所以背景纸一定要大一些,最小大约要2米*米的,2米*米的最合适。
一般情况下,专业的背景纸都能满足以上几点,但是背景纸防水及耐用性不高,成本就增加了。 背景布耐用性好,但是易皱,建议买厚实一点的布,可适当熨烫再使用。我采用的是一块田园小动物的背景布,正面的图案有些深,影响衣服的效果,用的是反面,颜色相对要淡一些,更能突出衣服的美感!
需要注意的是:背景颜色的选择非常重要,一般选择温和的颜色,有对比,但是对比又不要过于强烈。 比如选择暖米色系。
除了这些,还要配上一些漂亮的假花和小饰品作为衣服的装饰物,这样单调的衣服就会马上亮起来。也可以搭配一些围巾等配饰,提高店里周边产品的销量。
服装拍摄中最重要的一点是让镜头垂直衣服拍摄,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变形。因为在镜头里近的总是显得大些,远的总是显得小些。
要垂直拍摄,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将衣服平铺在地板上,然后从空中俯拍,这样拍摄最大的问题是操作不便。要达到镜头正对衣服的要求,我们要在高处趴着拍。这实现起来就有难度。有高个子的朋友会站着伸出手臂拍,这样拍出的照片,基本上我们就脱离了对画面效果的控制,无法达成精细的要求。
另一个可行的方法是将衣服垂直悬挂在墙壁,然后相机架在三角架上正对拍摄。这时我们就轻松多了,我们可以仔细的调整相机,轻轻松松地按快门。这个应该是很多朋友采取的方法。但是这种方法的一个局限在于所有的衣服必须悬挂,而有些衣服并不方便悬挂,或者悬挂时拍出的衣服不自然。
背景板和布一起派上用场了。说是背景板,实际上也很简单,一块装修余下的木芯板蒙上一层背景布。拍摄时,背景板倾斜靠在墙上,倾斜的角度可以调整,直到板上的衣服看上去最自然。比如很薄的衣服,板就可以更垂直一些,以免衣服上下层叠在一起不自然,而自然悬垂会好些。而厚点的衣服完全悬垂时,不能保持衣服舒展自然的`样子,此时将板倾斜一些,一方面上端有悬挂,另一方面板对衣服有支撑,可以舒展成最自然的状态。这时在三角架上将相机调整为正对衣服,就可拍摄了。而有些衣服不方便悬挂时,更可加大板的倾斜角度,将衣服平铺在板上,衣服不滑下,同时又摆放自然即可。
个人觉得好的背景板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 用木芯板等有厚度,有强度的板,以保持形状
2、 板的尺寸最佳为1200*1200MM,应用范围广,易得到,方便移动
3、 背景布最好柔和一些,有一定厚度,太薄的很容易出现折痕,这些折痕让画面零乱
4、 背景布蒙在板上后,周边固定,一次蒙平,永久使用
二、光线选择
因为使用了背景板,所以拍摄场地的选择自由度很大,可以在室内,也可以在旷野。我个人倾向于在阳台上拍摄,室内的人造光线会带来白平衡的问题。
我一般在阴面的阳台上拍摄,没有直射在衣服上的阳光,睛天阴天都可拍摄,不要太阳快下山时拍,那时光线色温不稳定。
一个问题是,靠外的那边总是亮点,靠里的那边总是暗点,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一大块反光板补光。我一直没买反光板,所以没有补光。我觉得不补光对图片有影响,但画面还可接受。
三、相机及光圈快门
我用的相机是佳能EOS500D,因有摄影灯,调的M档,自动曝光设置;之前的数码SONYT300掌握技巧运用好了效果也差不多的。
四、拍照前认真整理衣服
产品是整个图片的核心,产品摆放得好,可以让产品展示的效果锦上添花,更上一层楼。 而这一切在于细节是否做到位。
产品拍摄前要整理熨烫好。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细节,刚进货的衣服由于折叠会比较皱,需要熨烫,普通的家用熨斗就已经够用了,当然如果有更专业的悬挂蒸汽熨斗更好。
摆放有立体感;例如,把领口或者袖口跟穿着时那样立起来,或者把衣襟撩起一点,以及把袖子或者衣服中间部分弄出个小褶,都可以很好的营造出一些立体感。
人眼看上去很舒服的衣服在镜头后未必还给人同样好的感觉,肉眼看起来不起眼的皱折在镜头里变得明显刺眼,伤害观者的感受,所以拍照之前一定要仔细熨烫衣服。服装行业里说“三分缝制七分整烫”,烫得认真不认真效果差别很大的。
所有的衣服在拍前仔细整烫,尽最大可能在镜头里看不到讨厌的皱折。因为镜头要比我们的眼睛挑剔多了。眼睛看起来平服的衣服在镜头里多了好些皱折。
五、画面后期调整
后期用photoshop调整是必须的,我的标准流程如下:
1、 调整画面尺寸,按宽度不超过748(因为我的宝贝描述模板限定了不得大于748,否则不超过1024即可),高度不超过768。
3、 自动对比度调整
4、 USM锐化(像素半径,30%)
5、 保存画面:一种是限定大小的120K,可自动选择压缩比,另一种是图片大点不碍事,手工选择压缩比为70%
1、同种色搭配。这是专业儿童摄影服装搭配最简便、最基本的配色方法。同种色搭配时最好深、中、浅三个层次变化,少于三个层次的搭配显得儿童摄影服装搭配单调,而层次过多儿童摄影服装搭配繁琐、散漫的效果。2、这种配色可采用各种对比色,但要确定一种起主导作用的主色。主要色与整套服装基本一致,主色在整套服装中应占大比例的面积或较重要。3、所谓相似摄影服装搭配指色环大约在90度以内的邻近色。如红与橙黄、橙红与黄绿、黄绿与绿、绿与青紫等都是相似色。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逗笑的技巧也不同。这就需要专业的引导师来指导,父母在一边也可以学到很多逗宝宝的技巧。下面我给大家收集了 儿童 摄影逗小孩技巧,一起来看看吧。儿童摄影逗小孩技巧 引导员需要系统学习哪些知识 一、 儿童心理学,要想引导好宝宝,就要了解宝宝,熟悉和掌握各年龄段孩子的心理特点,才能更好的在工作中发挥引导作用,在掌握理论基础的同时结合实践,进步就会非常快。 二、 育婴护理知识,婴幼儿拍摄过程中正确的抱姿、拍摄姿势调整、安全保护等必须认真学习,毕竟安全是第一位的! 三、 摄影相关知识,化妆、服饰、背景、道具的搭配及色彩协调等都需要学习和掌握,使整个引导拍摄过程流畅,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四、 了解婴幼儿喜欢的事物,要保持一颗童心,比如平时要多看一些孩子们爱看的动画片,阅读幼儿相关读物,儿歌,舞蹈等,甚至还可以学几手 魔术 ,在处理“问题宝宝”的时候大显身手。 了解儿童普遍心理特点 想做好引导员的工作就要先了解宝宝们的心理,通过对宝宝心理的了解就可以举一反三,对引导的方式进行不断的创新,来满足不同的拍摄需要,所以,了解宝宝的心理对做好引导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儿童心理具有下列特点: 1.模仿心理:小孩子不到一岁大的时候,就能模仿简单的声音和动作,到了两岁左右,他能模仿复杂的动作。到三、四岁的时候模仿能力发展得更快了。喜欢模仿是儿童的本性,所以在引导拍摄的同时要利用这一心理特点,根据拍摄需要来示范一些动作来诱导宝宝来模仿。 2.好奇心理:儿童生来是好奇的,五六个月大的婴儿,一听见声音就要转头去寻,一看见东西就要伸手来拿。到了四、五岁,好奇动作就格外多了,看到没见过的玩具,或者引导员故意发出的怪声,都会引起宝宝的好奇心理。根据儿童的这种好奇心,引导员就可以根据具体拍摄要求来达到引导的目的。 3.好游戏心理: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做作为引导员则要多学习一些游戏 方法 ,如 唱歌 ,跳舞,做动作游戏等与宝宝通过游戏建立宝宝对引导员的好感,另外还需要准备好相应的道具来辅助游戏。 4.喜欢成功的心理:儿童做事喜成功,所以引导员与宝宝游戏互动或引导的拍摄美姿要符合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让宝宝在一连串的成就感中完成拍摄,这样孩子会觉得拍摄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5.渴望表扬和鼓励心理,很多引导员都认为百天宝宝都可以听懂表扬的话而回报引导员开心的笑脸,那么大一点的宝宝则更需要表扬和鼓励。在宝宝完成引导动作时,适当的赞美和鼓励可以迅速消除宝宝对引导员的陌生感,并对引导员产生好感,为了获得更多的赞美和鼓励就会更多的表现,从而使拍摄变得十分顺利。 引逗员的素质要求 一、 长相过关,一般表情温和的女孩子都比较受小朋友喜欢,长相不要过于奇特,宝宝接受起来会容易些。 二、 声音悦耳,大嗓门或者声音沙哑的都不太适合,年龄小的孩子对声音都比较敏感,甜美的声音会更容易获得宝宝的好感。 三、 要有耐心,一些问题宝宝可能会让引导员费尽心思才能出效果,没有耐心很难做好这份工作。 四、 有上进心爱学习,引导员这个职务看似逗孩子玩很简单,但实际要掌握的知识很多,需要综合学习。 五、 心态积极乐观,引导员要有积极健康的心态,不受外界影响,在工作中就应该能够忘掉其他不愉快的事情,习惯于把情绪带到工作中的人是无法作好引导工作的。 儿童摄影服装搭配技巧 合理按照宝宝肤色挑选童装的颜色 儿童摄影服装助理们在给孩子选择童装时,首先注意的是童装的颜色;他们对颜色有着原始的敏感和独特的喜好,所以,如果孩子肤色较暗,应该首选高明度、高纯度儿童服装,以保证色彩醒目、精神。如果孩子肤色较亮,那么她对色彩的适应范围就宽一些,穿粉色,黄色,红色,孩子都会显得活泼、亮丽;即便是穿灰色,黑色,也会显得清秀、雅致,给人一种“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感觉。 合理根据宝宝体型挑选童装款式 有些宝宝长的很白很瘦小。有些宝宝很胖很暗黑。我们 儿童摄影 服装助理该如何选择搭配呢?在注重色彩与儿童的肤色相适应的同时,还要注意儿童的体形与童装色彩的搭配;如果是一个比较胖的孩子,要选冷色或深色的童装,如灰、黑、蓝,因为冷色、暗色可以起来收缩作用;如果孩子比较瘦弱,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暖色的童装,如绿色、米色、咖啡色等,这些颜色向外扩展,能给人热烈的感觉。 当然,童装的配色是没有固定格式的,过分的程式化会显得呆板,没有生气;但变化太多,又容易显得杂乱;唯一的宗旨是配色美,让大家看着舒服。 观察宝宝性格挑选合适童装类型 我们儿童摄影服装助理在给小模特挑选服装时,首先应该考虑到儿童的天性;在玩的过程中,童装的舒适度是很重要的因素,应以宽松自然为主要特征。小孩子身体正在发育,穿着外观精致、洒脱、宽松的休闲类童装,平时做游戏跑动等,都很方便;既有利于身体发育,还能给人一种温柔、可爱,舒适、随意的特别印象。 同时,各位儿童摄影服装助理还可以利用童装的款式来补充一些孩子体形不足,比如,长得比较胖的孩子,给他们选择上衣时就要选择无领或圆领的衣服。如圆领T恤衫,小吊带裙等,下身穿着裤子,裤子不要太肥;夏秋季,穿收腿的七分裤或九分裤为好,这样穿上之后,这个孩子给人的整体感觉就不会太胖。 如果各位儿童摄影服装助理发现,一条牛仔裤,身体瘦长的孩子穿上之后,就显得身材纤细、匀称,而腿粗的孩子穿上之后,就会显得臃肿;这样的话,不妨给他选一件薄而略长的上衣遮住臀部,下身再配一条修长一点的直筒裤,穿上之后,就会给人一种身材修长的感觉。童装没有落不落伍一说,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搭配。 以宝宝健康为主导合理搭配童装的用料 给小模特搭配最潮的童装时,除了需要注意颜色款式等细节,对童装的用料我们也需要尽力关注,一切以宝宝健康为主导。 由于儿童活泼、好动,没有保护童装的意识,所以童装的布料一般以结实、耐穿、不易损坏为主,同时布料穿着的舒适度,也应考虑在内。童装可以以纯棉面料为主。儿童的皮肤一般都敏感,童装与皮肤经常产生磨擦,这样就特别要求布料的吸湿性好,透气好,而棉质布料恰恰满足这样的要求,特别是小朋友们穿的运动童装,更要考虑吸汗、透气等要求。猜你喜欢: 1. 儿童摄影引导技巧 2. 萌娃拍摄技巧解析 3. 儿童摄影拍照姿势介绍 4. 儿童摄影摆造型教学 5. 儿童摄影摆姿宝典
汉语解释:杂志Magazine,有固定刊名,以期、卷、号或年、月为序,定期或不定期连续出版的印刷读物。它根据一定的编辑方针,将众多作者的作品汇整合册出版,定期出版的,又称期刊。想知道杂志的英文怎么说吗?
杂志[zá zhì]
杂志的英文释义:
magazine ; records ; notes ; journal
网 络magazine;journal;Magazines;Fortune
杂志的英文例句:
该杂志的销售量为2000份。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magazine is 2000.
时装杂志看起来很有光泽。
Fashion magazines are glossy.
我订阅了几份杂志。
I subscribed to several magazines.
这本杂志登载优秀的小说。
This magazine published excellent stories.
那位教育工作者在这些杂志上发表了许多文章。
That educator published many articles in these magazines.
这本杂志发行量很大。
This magazine has a large circulation.
当我们完成这部电影的时候—这部电影是和国家地理杂志合作的—我开始和国家地理杂志的同事们谈起我的研究。
And they got really excited about it.
在包裹里都是过期的杂志[旧杂志]。
In the parcel there are all back numbers of magazines.
你给我什么杂志我就读什么杂志。
I will read any magazine you give me.
1. I supported us by writing bilge for women's magazines. 我胡乱给女性 杂志 写点东西,维持我们的生计。
2. Frank Deford is a contributing editor for Vanity Fair magazine. 弗兰克·德福特是 杂志 《名利场》的特约编辑。
3. I have been a subscriber to Railway Magazine for many years. 我订阅《铁路 杂志 》已有很多年了。
4. Cruz had to scavenge rmation from newspapers and journals. 克鲁兹不得不从报纸和 杂志 中搜寻资讯。
5. Jill was starting to get some freelance writing jobs from trade magazines. 吉尔开始从一些行业 杂志 接点自由撰稿的活儿。
6. She turned down £ million to pose nude in Playboy. 她拒绝了为《 *** 》 杂志 拍摄 *** 的120万英镑开价。
7. The magazine's aim is to discuss topical issues within a Christian framework. 该 杂志 的宗旨是在基督教框架下讨论时下的热门话题。
8. There'sno need for that kind of language in this magazine. 这份 杂志 没必要出现那种语言。
9. US magazines hailed her as the greatest rock'n'roll singer in the world. 美国 杂志 把她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摇滚歌手。
10. Would you turn down $7,000,000 to appear nude in a magazine? 给你700万美元要你裸体登上 杂志 ,你会拒绝吗?
11. Grace Robertson started as a photographer with Picture Post in 1947. 格雷斯·罗伯逊于1947年参加工作,做了《图片邮报》 杂志 的一名摄影师。
12. Thereafter she wrote articles for papers and magazines in Paris. 此后她给巴黎的报纸和 杂志 撰稿。
13. She had a libel action against the magazine pending. 她对该 杂志 提起的诽谤诉讼尚未判决。
14. For details of the nearest performance look in the local listings magazines. 欲知离自己最近的演出的详情,请查询当地文娱预告 杂志 。
15. No reason was given for the banning of the magazine. 杂志 被无端取缔了。
16. Before long he took over the editing of the magazine. 他不久就接手负责 杂志 的编辑工作。
17. In rural France, English language magazines are rather hard to e by. 在法国乡村,很难找到英语 杂志 。
18. Frank Deford is a special correspondent for Newsweek magazine. 弗兰克·德福特是《新闻周刊》 杂志 的特派记者。
19. They asked her to put together a dummy for a new magazine. 他们让她为一本新 杂志 攒一份小样。
20. The management tries to produce the magazine as cost-effectively as possible. 管理层试图尽可能地让 杂志 盈利。
《摄影与摄像》《摄影与摄像》杂志是我国第一本同时涵括摄影与摄像内容、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中央级刊物。这是一本以实用技术、实践经验和我国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为主线,图文并茂寓教于乐,使广大读者开卷有益,学以致用,能够真正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大众月刊。《摄影与摄像》杂志适于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广大摄影摄像初学者、业余摄影摄像爱好者、专业摄影摄像工作者、摄影摄像器材经营者、摄影摄像器材维修技师和摄影摄像专业的在校学生阅读。
分别是Madame Figaro,Wonderlands,NYLON,magazine,WSJ,DAZED这六个
摄影从来不是技术活。你可以花3天时间掌握技术,但若没有审美的积累与培养,30年可能都不会拍到好照片。我推荐几本小众杂志,相信它们从选题到设计,再到图片的选择,都会令你耳目一新,为你新一年的拍摄提供些许启发。
◆ ◆ ◆
Wallpaper*
《Wallpaper*》杂志被称为设计界的圣经,是全球***具影响力的设计生活杂志品牌。经过多年革新,这本杂志已改版成为一本集室内设计、工业设计、建筑、旅游等更全面的时尚品位杂志,囊括世界***的建筑、室内装璜、***厨房厨具、美食甚至时装等。在纸媒士气低落的当下,仍然保持着每期超过4万份的发行量。
▲创刊号采用双封面封面分别为超模刘雯以及Loewe皮革面料拼贴图案
这样一本神奇的杂志,终于在2017年11月份,进入了中国大陆,取名为《Wallpaper*卷宗》。《Wallpaper*卷宗》在中国市场以双月发行,单月20号出版,售价为50元。第一本创刊号采用了双封面,分别为置身北京松美术馆中的超模刘雯以及Jonathan Anderson设计的Loewe皮革面料拼贴图案。
《Wallpaper*卷宗》,融入了许多中国风的元素,拍摄手法上,大量采用了中国山水画中的留白、虚实、疏密、框架、开合以及均衡等构图,似乎打算将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到底,而且也没有像其他引进的杂志一样产生水土不服的现象。小编印象***深的是少林寺和西双版纳两期,分别由超模何穗和超模雎晓雯担任模特,可以说非常有质感和韵味了。喜欢中国传文化的摄影师,强烈推荐!
◆ ◆ ◆
Numéro
《Numero》是从巴黎起步的新法式时尚杂志,从图片质量、版面设计到摄影概念,处处都渗透着法国人自由优雅的气息。初次看到,就令人非常令人惊艳。杂志整体排版设计以页码数字为中心,坚持了简约清晰的独特美学风格。全球化的设计视野,预示着先锋的时尚风向标。
中国版名为《大都市Numéro》,创刊于2010年,每期都集合了许多艺术、展览的资讯以及文化评论。无论是法国版还是中国版,对于拍摄时尚大片的商业摄影师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小编看的***多的还属Numéro《法国版》,对拍摄思维的训练非常有帮助。
◆ ◆ ◆
W
《W》是***的时尚杂志,与《VOGUE》、《VANITYFAIR》、《GQ》同门,吏属于美国康泰纳仕集团。一直以出色的摄影享有极高声誉,其超大版面的版式也使其能够更适合体现其时尚界的内容及图片。但因为广告收入太少,可能即将面临停刊,可以去淘宝买历年的买电子版。
除了《W》美国版,《W》韩国版也是我***常看的,基本上韩国当红组合、小鲜肉、小姐姐都会在上面出现,而且拍摄质量相当高。
◆ ◆ ◆
Nylon
▲《Nylon》美国版
《Nylon》是一本以流行文化和时装为主题的美国杂志。内容包含时尚、音乐、美妆、派对等,可以说涵盖了时髦年轻人想要了解的方方面面。名称“Nylon”来自纽约和伦敦两个城市的英文名称(NewYork +London)。主要读者群瞄准20岁至35岁的年轻人。
▲《Nylon》日本版
《Nylon》美国纸质版已于2017年停刊,并完全转向了数字化平台的建设。但这似乎并不影响它在年轻读者心目中的地位,那些喜欢《Nylon》的女孩儿们,被称作是 Nylon Girls,独立、有主见是她们独特的标签。这一定义也从美国带向了亚洲,并迅速俘获了大批读者。《Nylon》日本版被认为是***得“Nylon”精髓,甚至在排版和摄影风格上更胜一筹的版本。
▲《Nylon》中国版
在《Nylon》美国版停刊的同年,《Nylon 尼龙》中国版公开创刊号封面,易烊千玺成为首封人物。未来,《Nylon》中国版会以月刊形式发行,音乐、摄影、时尚、美妆、校园都会是这本杂志所关注的点。在如今这个流量当道、小鲜肉小姐姐盛行的年代,了解下年轻人的世界,还是有助于年轻的心态的。
◆ ◆ ◆
032c
目前值得关注的要数《032c》这本来自柏林的异端杂志,创刊十几年来它一直都是独特的文化风向标。杂志总部位于柏林野兽派 St Agnes 教堂改造的建筑中,由 Maria 和 Joerg Koch 这对夫妻运营。杂志从欧陆文化观点探讨当代时尚设计、生活美学、政经议题,诗意的视觉风格具有一种文学性。
《032c》对于文化的包罗万象无疑是先锋之举,如果说主流或商业性质大刊在内容导向上,「被动」地引发读者对当下时代文化、思潮产生共鸣,《032c》则在「主动」创造一种文化及思潮。
-- 第一版 1951-1957 年生产的银色(Chrom)缩头(Collapsible,又名缩头五),有螺牙跟 M mount 两种。表现虽然不错,但相较之下还是不如後期镜头(不像八枚那样比较起来还是很有特色)。因为机身的设计问题,用於 M5 和 CL 机身时不能缩头。镜组 6 群 7 枚,前玉的镀膜相当软,极容易划伤或是出现灰雾,最近对焦距离 1 公尺。因可明显从外观分辨,Summicron-M 50mm 几个版本的序号也不是那麼的绝对重要了。自己曾短暂的把玩跟试拍过一些照片,感想是抗耀光完全不行,缩光圈来拍也是一样,有时还会有种佛祖显灵般的光晕(flare),是会整个白掉,不是像 Summilux-M 35mm pre-ASPH 那种「圣光」(Glow)。该镜头因前玉擦拭痕迹不少,在解析度方面也无法得到可接受的结果,镜片漂亮一点的缩头五也许会好些。唯独在黑白片的反差表现,不硬不软,是唯一让人感到欣慰的舒服,并且早期它也曾经是 Henri Cartier-Bresson 最喜欢用的镜头之一。-- 第二版 1956-1968 年,银色(Chrom) Rigid,亦有少量特别定制的黑漆版本跟珍贵的 M39 螺牙版(screw mount,1160 只)。从审美的观点上来考量,这款镜头的外观非常漂亮,有对焦拨杆,手感相当好,因此用家和玩家都追捧它。曾有日本的摄影杂志(Japanese photography magazine)(注)测试了这款镜头,认为它是所有 Summicron 50mm 里面清晰度(折衷了较低的反差)最高的。注:在这段落的 50/2 Summicron 当中提到的,很有可能是莱卡通信。它曾经被认为与第一版的 Summicron 有著相同的光学设计,但是已经被证实两个镜头的确存在一些不同之处,两者结构虽然相似,但第二、第三版都用了四片 Leica 自己开发的 LaK9 稀土玻璃,第一片及第二片镜片之距离由 增至 ,解决了像差跟色散问题,提高了分辨率,但也使全开一、两级光圈的影像对比稍低(注 1)。镜组 6 群 7 枚,前镜片 LaK9 的镀膜非常软,很容易划伤或出现擦拭痕迹。最近对焦距离 1 公尺。生产年份当中也包含 50mm DR,因此也有部份文献将 50mm Rigid 跟 50mm DR 归在同一版,根据 Erwin Putt 的资料(简中翻译),两者的镜组设计被认为是完全相同的。也有资料显示 50mm DR 为了像场平整度,对第二、五、六片镜片作了调整,但是不是真的有改版的资讯跟时间点都不是很明确。(注 2)注 1:DR Contrast And The 'rare Earth' Summicron注 2:伟大的一代名头!M 50MM RIGID 这篇文章当中,有将 Rigid 的前後镜组旋开的照片,看起来似乎跟 DR 有些微不同(光圈叶片一段镜筒也被拆开),但仍无法证实结构的差异,有可能只是针对近摄范围的焦距调整。参考图片:Rigid 1、Rigid 2、DRRigid 的刻印曾有小改版,但没有很明确的分野,早期的镜口刻字为 Ernst Leitz GmbH Wetzlar、f=5cm 1:2 ,镜身的对焦环只标示 feet 或 meter (m),并有 Germany 字样;後期的镜口刻印为 LEITZ WETZLAR、序号前无 Nr. 字样,以及 1:2/50,镜身的对焦环同时标示 feet 及 meter (m),并有 Germany 或 LENS MADE IN GERMANY 字样。在同时标示的镜身上头的 m 字样旁边,早期有写焦距编号 19(19 表示镜头焦距出厂测试为 ,16 表示镜头焦距出厂测试为 ,有遇到相同标示则类推)(注),後来则取消不写。(但还是会刻印在内部镜筒,作为一个出厂测试证明)-- 第三版 1956-1968 年,银色(Chrom)有两段的对焦范围的 DR(Dual Range)版,亦有少量特别的 prototype 黑漆版本。虽然多数「专家」称它的光学设计与 Rigid 相同,但根据美国已停刊著名的摄影杂志「现代摄影」(American photography magazine)及 Modern Photography magazine(注)的测试,这支 50mm DR 是所有曾被测试镜头中清晰度最高的,超过 100 lp/mm,影像解析能力远超於底片的能力。镜组跟 Rigid 同样是 6 群 7 枚,所有 M 镜头里,它的近摄(Near Focus)能力最强。同时也有许多经验丰富的 DR 玩家宣称两支镜头的表现有所区别,并相信是因为它们的光学设计不同所造成的。由於多了一个近摄眼镜 goggles(SDPOO)的平台,DR 没有 Rigid 那麼外观迷人。尽管如此,这支镜头集高解像力和低反差於一身,并且有极优美的焦外成像(散景),它还是受到用家的青睐。注:文字出处 Leica M 50/2 Dual Range Summicron50mm DR 曾有个小改版,早期的 DR 版本最近对焦至 19 英吋( 公分),镜口刻字为 Ernst Leitz GmbH Wetzlar、f=5cm 1:2 ,且对焦环略窄,上面只有 feet 或 meter (m) 刻度(不同时存在),对焦环压花纹路稍浅(knurling ON the ridges)。另外还标注放大倍率从 1:15 到 1:,早期的眼镜上有个带框的商标,里面写著「E. Leitz / Wetzlar」。後期的 DR 版本最近对焦至 20 英吋( 公分),刻印为 LEITZ WETZLAR、序号前无 Nr. 字样,以及 1:2/50,对焦环略宽,上面同时刻有 feet 和 meter (m),没有再标上放大率。它的眼镜上刻有「Leitz Wetzlar」文字,没有框线,对焦环的压花更大更深(knurling BETWEEN the ridges)。很贵的经典镀铬前盖很容易掉,以及出现凹痕或刮伤(我的就是),所以有前辈建议把它收起来,找个塑胶盖子替用,或是使用可倒置的遮光罩也是个好主意。(注)注:50mm DR 可用的遮光罩(Hood)型号,实用与古典各有选择,提供参考:12538(塑胶、可倒装)、12585 / 12585H(金属、可倒装,12585H 比 12585 多刻了 1:2/35),ITDOO(不可倒装),12571 / IROOA (可倒装)。给 Elmar-M 50mm 用的 12549(chrome) / 12550(black) 螺牙式(39mm)遮光罩也可以,但是就不能用保护镜或滤镜了。另有一说後期 DR 镜片上的镀膜更加「暖调」和「坚硬」,反差、光学性能都更好(注 1),但没有查到有更改光学材料的记载,不能确定是否所有後期 DR 都有这样的不同。购买时可能要额外注意,因为前期眼镜平台上的固定钢珠较大,所以前期的近摄眼镜可以用在後期的 DR 镜头,但後期的近摄眼镜就无法用於前期的 DR 镜头,建议找有跟眼镜一起卖的组合,因为 DR 有前後期之分,个别买搭配上也是一个问题。眼镜有配一个小皮套,也是不好找,但个人觉得这可有可无。此外就是前镜片的镀膜非常软,容易划伤或出现灰雾,也极有可能内部镀磨的出现变质,如果需要清理可能要衡量是不是值得。DR 镜组跟镜筒旋开之後,搭配专用的接环也可以使用在拍特写的 Leica Visoflex 系统(注 2),一般购买的时候也会核对前後镜筒的序号是否有一致。(请参考影片)注 1:该楼发言的第四段注 2:sumicron 50 f2 rigid 镜头可以分解?文中有简单说明。DR 只能在没有戴眼镜的情况下装上机身。那支眼镜是个可以随时装卸的配件(眼镜上下镜头的时机後有详述),能轻松地安放在机身 RF viewfinder 前的平台上。Leica 曾说明此镜无法在 M8、M9 上使用,可能是因为 M8、M9 的机舱大小跟底片机有异, DR 近摄焦距区间镜筒後缘(带动连动测距机构的部份)过於突出,在一般焦距(4m ~ ∞)会顶到内部机构(注),无法使用(或安装),只能使用近摄焦距。连同机身略高的 M 机如 M6 TTL、M7,不能确定近摄眼镜是否可完全涵盖 RF viewfinder? Epson R-D1、Leica CL、Minolta CLE 也可以装 DR,但近拍眼镜会跟 RF viewfinder 宽度不合(M5 可能也是),Zeiss Ikon ZM、Bessa 系列也可以装,同样眼镜会有搭配问题,以及转不到无限远(只能转到 10m ~ ∞ 中间)(Rollei 35RF 是 Cosina 代工的应该也一样)。另外就是有用家试过,Konica Hexar RF 可以完全的使用 50mm DR,应该是唯一一台非 Leica RF 可以完全使用 DR 的机身。注:Compatibility 该段有相容性表列,也有说是 1m ~ ∞ 都不能用,总之是在一般焦距会有点问题。要在 M8、M9 上使用 DR 有几种方式,第一种就是直接把镜筒後缘那突出的部份磨平,但这样同时也会使 DR 失去近摄的功能,不如直接找其他的 50mm 来用;第二种方式比较复杂,就是将同一时期的 Rigid / DR 镜头分别旋开,将 DR 前镜组装到 Rigid 的後镜筒上,再上到 M8、M9,如此就可以使用 DR 的一般焦距(1m ~ ∞)工作;然後要在 M8、M9 使用近摄焦距时,就直接使用 DR 原来的镜筒,再将眼镜上有块辅助固定的塑胶(tab)拆除(注)。这些玩家的实验略为提示了,Rigid 跟 DR 的结构非常相近,以及 DR 的光学品质确实不点同於 Rigid,有其独特之处。注:Leica M8 & 50mm F 2 Summicron DR、Leitz Summicron 50/2 DR 使用於 M8/M9 方法、1963 Summicron 50/2 DR Won't Mount on M8 这三个连结都说可以这样玩。此外这麼做绝对是有风险的,螺牙崩掉或是「走钟」让镜头移焦就等於废了,真的要这样玩要想清楚。另外可能必须注意在前後镜组旋开之後,内部手刻的记号,那是出厂时测试的实际焦距,最好选择都一样的如 来玩,才不会越玩问题越多。(是说也有一样 但是组合之後对焦表尺不能吻合的)。最後一种就是找 UOORF SOMKY 这种老接环来转接,就可以在一般焦距跟近摄焦距正常使用 DR 镜组,但好像不完全可涵盖 DR 原本的近摄焦距,且使用上也不是太便利。网路上有经验的用家也建议 50mm DR 要上机身时,最好转到无限远的位置,否则镜头可能很难上下机身。理由是因为 DR 後端带动近摄区间那一段对焦镜筒,跟正常区间的对焦镜筒两者有蛮大的断差,几乎快形成一个直角,上下机身之前没有转无限远的话,该断差有机会绕不过 RF 的对焦机构而卡住。自己上下镜头的时候有遇到的情形是,对焦表尺比较靠近距离段的部份(1m~ 之间),要拿下来时会有点卡住的情形,查看应该就是近摄区间那直角挡住所造成,转到 就可以正常上下镜头,但方便记忆操作程序的话,还是直接转到无限远比较乾脆。在使用手册上建议,要使用近拍功能时,镜头装上机身後,将对焦环往上提起,移动卡榫绕过区间分隔的小挡板至近摄焦距(停在近摄区间的最远距离,约为表尺 88 公分处),这时候对焦环会呈现固定不动的状态(请不要用力转动),然後才装上眼镜,装上眼镜後就能正确使用近摄功能了。要装上眼镜才能转动对焦环进行近摄的原因是,安装眼镜的平台上那颗钢珠,是用来确保眼镜有装上的机构,防止任意转动造成 RF 的损伤。也有人会按住钢珠来进行近摄对焦,但不建议这样作。装上眼镜之後,卡榫会无法转回一般焦段,也请爱惜手上的镜头不要硬转,虽然它是黄铜合金材质的镜筒,手感比起现代镜格外扎实。要拆下镜头时,也需先将卡榫转到近摄焦距的最远距离(约为表尺 88 公分处),拿下近摄眼镜,移动卡榫绕过区间分隔的小挡板至一般区间( 以上或转到无限远),再卸下镜头。如此繁琐的交代是为了帮助读者保护手上的镜头跟机身,虽然罗唆,但实际上玩起来却是格外有趣。另有一则建议是尽量不要在机身上变换近摄焦距,因为 DR 带动近摄焦距的对焦镜筒断差较大(参考图2),长期这样推动连动对焦器也有可能会损害 RF 的功能。当然,这也没有实际案例证实,但也保留这些文字提供参考。我自己试过手上的 M6 non-TTL 跟 DR,直接转换过去是没有问题,但如果你会害怕弄坏机身的话就乖乖先把镜头拆下来,把卡榫转过近摄区间再上到机身(这样上去没问题),记得不可以先戴眼镜,因为眼镜上那块塑胶挡板会卡到机身。(前面有说你有没有注意看!!)香港曾有摄影同好指出,很难在 M6 (#2296539)机身上使用後期 DR 镜头的近摄功能,尽管将镜头安上机身没有问题,但是机身内部的某个部件显然阻止了镜头的近摄工作。但无法确定是否所有的 M6 机身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所以买 DR 用於 M6 的话,先试一试总是个好主意。(这段早期的文字,无法考证是否有将固定塑胶拆除,也无法证实 M6 是否为较高的 TTL 机身,或者是眼镜跟镜头(镜筒)搭配上就出了问题?还是镜筒後段的大断差所造成的问题?谨此保留提供参考。)-- 第四版 1969-1979,黑色(不会露铜),镜筒没有印「50」,无对焦杆或锁,又称高脚五。镜组重新设计改成 5 群 6 枚(第四、五片镜片各自为一群),它采用了四片由 Leitz 所开发的玻璃 LaFN2(注 1)。这设计有五个镜面是平的,使镜头的制造及装箝的程序简化不少。由於双高斯结构有相当的残留非球面像差,虽经过有效的校正,於全开光圈时中央的反差优於 Rigid / DR,但中央以外仍难免有些微的质素会下降,不过缩小二、三级光圈後会显著改善成像。前期在德国生产,後期产线移到加拿大 Midland, Ontario(注 2)。此镜表现亦十分均衡,抗耀光能力变好,反差比前者略为提高,有人笑称「逢高必坚」,分辨率略为下降,多数使用者认为其表现无法与前後期的 Summicron-M 50mm 相比,较无明显特色,评价有好有坏,但也因此二手价相对稳定。当时是继 DR 後,Summicron-M 50mm 镜头里能对焦最近的镜头,可最近对焦距离 公尺,之後的版本也都是,同时也是 M 机 RF 的极限。注 1:文字出处 我的徕卡旁轴头、OPTICAL GLASSES注 2:Leica 德制和加拿大制的一点资料(原文)-- 第五版 1979-1994 黑色(不会露铜),镜筒印有「50」,加上对焦杆(Focus Tab),有两种造型:月牙型(concave tab)跟虎爪型(tiger paw),又俗称月牙版,或虎爪版。直到这一代为止,所有的 Summicron-M 50mm 都仍是采外接式遮光罩(上面提到那些)。为减少镜面与空气的接触面,镜组改成 4 群 6 枚(第四、五片镜片合成一群),提高了影像素质,光圈叶片从前几版的十片改成八片,重量仅有 195 克,是所有 Summicron-M 50mm 当中最轻的。带对焦杆的 Summicron-M 50mm 一开始生产都是黑色,加拿大厂制,後期加拿大 Wetzlar 厂收摊,1986 年产线移回德国(SOLM 新厂房,M6 也也差不多从那时候进入量产)(注 1),部分镜头也生产了特别版跟银色(Silver)版本,包括 7 枚(Summicron-M 35mm pre-ASPH)和 Summicron-M 50mm,生产量都不多,物以稀为贵。另外还有搭配 M4-P 所发行的 Leica 70 周年纪念版,镜身有 1913 - 1983 字样,共 800 枚;跟 200 支特别版,配合 Colombo M6 纪念机一并发售。By the way, M6 也是纪念机型最多的一款 M 机,如:Hello Kitty 20 周年纪念机...... 不多说了。没有找到以对焦杆形式对应生产地的资讯(注 2),也没有资讯指出此镜在德、加两国生产出来的品质有所差异,相信对焦杆只是反应在材料成本的改变,其前後期光学性能并无明显不同。注 1:镜头刻字可略为区分产地,加拿大 Wetzlar 生产:LEITZ LENS MADE IN CANADA、LEITZ;或德国 SOLM 制造:LEICA(after 1986)。第二个回应所提到的工厂历史。注 2:同样是加拿大厂生产的就两种对焦杆形式都有,图一:加拿大月牙版、图二:加拿大虎爪版。从序号看来,虎爪早於月牙,所以在加拿大後期乃至德国出厂的,应该都是做成月牙造型。之前也使用第五版的 Summicorn-M 50mm 有段时间,有对焦杆的设计在操作上十分方便,习惯了 RF 的对焦方式之後,眼睛可以不需要看景深表尺,利用拨杆的位置跟取景框线,可以更快速的对焦拍照,有时甚至比自动对焦更快,不过当然是要看熟练程度而言(注)。这一版的光学素质已是备受推崇的设计,即便是下一版也没有再作任何异动,只有修改镜筒的部份,不论在色彩还原度、抗耀光能力、光圈全开的解析度、中央到边缘的解像力都十分出色,均属於品学兼优的模范生类型。当时在使用的经验上,并不觉得这一版的镜头反差会算大,比起其他更新的如改用 ASPH 镜片的镜头来说,反差都还是可以接受的程度。有时反差略为提高,反而可以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在传统或数位暗房这算是很常使用的技巧,如果能够熟练的操作这只镜头,在光学表现上几乎可说是无懈可击了。在彩色跟黑白的表现都相当可圈可点,颇有七枚的味道,当然除了散景以外。(个人认为)注:徕卡镜头的精髓 Leica Finger Tab,参考一下文中说明可略知一二。-- 第六版 1994 至今,一般称最後一个版本为现行版,有银色(Silver)和黑色(不会露铜),镜筒印有「50」,改成内置遮光罩,也取消了对焦拨杆,算是瘦身这样(连同遮光罩的重量、体积一起算起来)。光学设计与前一版的设计相同,镜组 4 群 6 枚,,黑色重 240 克、银色重 335 克以及少量 1999 年生产的螺牙版,重 325 克,相当罕见。2001 年 12 月,Leica 生产 500 支钛色 Summicron-M 50mm 镜头配合 M6 钛机的销售,重 335 克。以及 2003 年发行了 1000 只纪念 Summicron-M 50mm 诞生 50 周年的纪念版本,镜片为现行版材料与光学结构,外型则为第二版 Rigid 的造型。以上,为 Summicron-M 50mm 大略的历史演进,第六版至今也快 20 年了都没有改版过,其完成程度可见一般。
光影魔术手就可以做到。。稍微研究一下就明白了用ai做一个与照片尺寸相同的png格式文件,每次调色完毕,ps自动套用就行。
这个论坛还有,你需要注册并通过才可以进去,可搜--莱卡中文摄影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