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中石油稀缺原因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

中石油稀缺原因研究论文

导致石油紧缺的原因是油老虎想食人,油老虎最少暂时还没人管得了包括中国政府,还要等武松转世,包公复活。当新能源汽车,比如电动的车非常普及而且比汽油车划算很多的时候。设想一下,当风力水力太阳能核能发电站已经成为电力供应的主力,到处都是给电动车充电的充电站,汽油的用途就十分有限了,自然降价

我国石油储量并不少,但地质条件复杂,开采难度大成本高,采收率低,加上国内石油消耗量大,使我国石油资源较为短缺,对外依存度较高

中石油中石化高价卖柴油 非法获利26万元被查 2010年11月24日01:57每日经济新闻我要评论(307) 字号:T|T “柴油荒”蔓延之初,江浙地区节能限电被认为是柴油市场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昨日(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通报了6起近期查处的柴油价格违法典型案件,揭开了部分地区“柴油荒”的另一大原因。上述6起柴油价格违法案件牵涉方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地方分公司,以及4家地炼企业。中石油有关人士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中国石油湖北武汉销售公司被查出违规销售的柴油是从地方炼油厂购进的,属于高进高卖。中国石化新闻发言人黄文生也称,旗下两家相关企业在柴油供应紧张的情况下,高价采购柴油,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已责成相关企业根据发改委的要求上缴多收价款、认缴罚款。值得注意的是,在披露的案件中,2起涉地炼企业案件中,高价销售逾2万吨柴油,多收价款达773万元。对于这种情况,业内资深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透露,一些地炼企业采取“走票”的方法销售柴油,相关部门很难查到抬高价格的情况。两巨头分公司非法获利26万元随着10月底以来“柴油荒”在各地的蔓延,《每日经济新闻》于11月19日曾独家报道,本月初在国家发改委督促下,各地物价部门已派出检查组紧急开展专项检查。昨日的发改委通报即是各地方物价部门上报情况中的典型案例。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表示,检查发现,部分地方炼油企业、成品油批发单位擅自突破批零价差标准高价销售柴油,严重违反了国家有关成品油价格政策规定,加剧了市场供应紧张局面,扰乱了市场价格秩序。昨日披露的6起价格违法案件共涉及非法获利金额808万元,其中两巨头直属分公司非法获利26万元。上述发改委人士表示,已责成当地价格主管部门依法从重从快予以严肃处理,除没收高价售油多收价款外,最高处以5倍的罚款。根据通报,中石化湖北武汉石油分公司以每吨6950元~7800元的价格销售市场紧俏的0号柴油,比规定价格每吨高出70元至560元,共计销售650吨,多收价款18万元;中石油湖北武汉销售公司则以每吨6950元~7540元的价格销售0号柴油,比规定价格每吨高出70元至300元,共计销售185吨,多收价款万元。昨晚18时左右,《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上述通报中的两家武汉分公司,但电话一直处于无人接听中。另一方面,武汉市区内数家加油站工作人员依然告知记者:柴油供应还是紧张。中石油湖北下属分公司一内部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国家发改委价格司是上周来我们湖北分公司检查的,没有想到这么快就出通报了。”虽然该人士觉得作为垄断企业擅自提价销售是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但是他也表示:“目前柴油供应确实比较紧张,但是市场需求却一直很多。现在很多客户都在要柴油,同一价格下,我们真的不知道给谁才好,都是老客户。”据其介绍,由于难以决定究竟该把柴油卖给谁,他所在的分公司已经停止柴油的批发销售。昨日晚间,中石油有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进一步透露,被查处的江苏省连云港中油石油销售有限公司是中石油的一家合资企业,由江苏万联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石油合资;而中国石油湖北武汉销售公司被查出违规销售的柴油则是从地方炼油厂购进的,属于高买高卖。地炼“走票”卖柴油躲避查处上述6起案件中,非法获利金额最大的两起案件来自地炼企业。根据通报,陕西省地方石油企业通过陕西省石油化工工业贸易公司、陕西延长新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山西延炼石化有限公司西安采供站3家单位以每吨7175元~7710元价格销售0号柴油,比规定价格每吨高出50元至585元,共计销售15439吨,多收价款490万元。此外,山东金诚石化集团公司0号柴油销售价格比最高限价每吨高出635元,共计销售8393吨,多收价款283万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拨打了山东金诚石化集团销售科的电话。一位女员工表示对通报一事不知情,且已经下班。记者调查发现,这家地炼企业位于山东省桓台县,为全国清理整顿保留的82家地方炼油企业之一,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是山东省效益最好的地方炼油企业之一。在柴油荒的大背景下,为什么地方炼油企业如此大胆?息旺能源分析师廖凯舜指出,国家成品油批发是有限价的,地炼企业并不是不受国家限价制约,只是在此之前,国家相关部门很少真正对此进行查处。并且对于地炼企业来说,自有“办法”来规避相关方面的查处,这就是行内说的“走票”。“所谓‘走票’是指,按国家发改委的规定限价开票,但实际收款并不是这么多,而是高于限价的市场价格。”廖凯舜说道。另外,地炼柴油出售还有以燃料油之名开发票销售的。本来山东地炼的柴油很多就开的是工业燃料油的单,这样更无法检查。“燃料油目前国家并没有最高限价。如是销售柴油开燃料油发票,地炼想开多少价就多少价,更没人管。”廖凯舜进一步表示,由于一些地炼企业采取“走票”的方法销售柴油,相关部门很难查到抬高价格的情况,防不胜防,有时检查所起的作用并不大。卓创资讯的分析师朱春凯称,即使国家有关部门对市场的监管一直持续,地炼降价销售的可能性将仍然较小,除非有意外的补助政策。单靠监管来降低油价似乎非常难,如果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地炼便停止出货或私下出货。“有人愿意出高价,卖家定然不会考虑价格已经触至最高限价。”

在本书前面的章节中我们已经指出:1993年是我国石油进出口出现转折的关键点。1993年之前我国还是一个石油净出口国,石油供给大于需求,每年向日本和朝鲜等国出口大量的石油,1993年石油需求开始超过供给,我国变成了石油的净进口国,石油净进口量逐年大幅飙升,供需缺口日益扩大,并且呈现出石油进口“价升量增、价跌量减”的特点。其中“价升量增”现象在近些年体现的尤为突出,这与我们经济学的一般常识似乎不相吻合,那么是否存在所谓的“价升量增悖论”?下面我们将通过构建一个简化的石油供需模型来解析这种现象背后的经济学机理,证明该现象并不是所谓的“价升量增悖论”,而是供求定理在现实世界的一种具体表现———需求的增长超过供给的增长,进而推动价格的上涨,呈现出量价齐升的现象。

一、石油供需模型

假设1:中国国内石油消费者的偏好满足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即具有完全性(com-plete)、自反性(reflexive)、传递性(transitive)、连续性(continuity)、局部非餍足性(lo-calnonsatiation)、单调性(mononity)和凸性(convexity)。由于石油是一种正常的商品,所以根据上述偏好的假定,由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水平加总得到的石油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具有负斜率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图10-1和图10-2中的D1、D2、D3、D4、Dw1和Dw2。

假设2:半封闭条件下,中国的石油供给受制于资源枯竭和勘探开采技术的双重约束,存在供给刚性。中国国内现已探明的石油资源,经过了50年的饱和开采后,大部分油田的油气资源已渐进枯竭,步入开采的中后期阶段,勘探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再加之中国目前的石油开采技术尚不发达,即便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石油供给仍只能维持现有水平,石油供给缺乏弹性,不能随国际石油价格上涨而增加,体现为一条垂直于横轴(产量)的直线,如图10-1中的Sf。

假设3:开放条件下,中国面临的石油供给曲线为国际石油市场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具有正斜率的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如图10-2中Sw所示。现已探明的国际石油资源至少可以满足世界各国50年的需求,因而,国际石油供给尚不存在资源枯竭的硬性约束,石油产量可随着石油价格的上升而上升。

假设4:在半封闭条件下,石油的价格是外生的,由政府的指令性计划价格决定。

在上述4个假定的约束下,我们分别构建了半封闭条件下的中国石油供需模型(图10-1)和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石油供需模型(图10-2)。半封闭条件下,石油的需求量和出口量由外生的价格、供给曲线以及需求曲线共同决定。开放条件下,石油价格是内生变量,价格、需求量及进出口量均由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共同决定。

图10-1 半封闭条件下的中国石油供需

图10-2 开放条件下的中国石油供需

二、中国石油供需缺口日益扩大的经济学解释

改革开放后到1992年,虽然中国经济发展的各种体制枷锁逐渐被解除,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是此时国内对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仍有争论,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仍较低,资本严重短缺,尚未走上工业化的道路,国内的石油需求小于供给。为了赢得国家经济发展急需的资本,中国每年都向日本等国出口大量石油来换取外汇,是典型的石油净出口国。如图10-1所示,在封闭条件下,国家制定石油的指令性价格P3,当国内的石油总需求曲线为D1时,国内的石油需求量是q1,石油的供给量是q3,国内的石油供应量在满足自身需求后,尚有富裕,可供出口换汇,此时的出口量为q3-q1。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也逐年增大,表现为石油需求曲线不断向右移动,从D1渐次移动到D2和D3,相应的石油需求量从q1增加到q2和q3。当国内需求曲线移动到D3时,供给与需求曲线的交点所决定的价格水平恰好是政府制定的价格水平P3,此时,国内石油供需达到平衡,可供出口的石油量为零。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平息了国内关于经济发展思路的争论,国民经济开始了新一轮高速增长,工业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的石油需求曲线进一步右移至D4,在P3的价格水平下,此时的需求量应该是q4,但是受制于石油供给刚性,国内的石油供应量仅仅是q3,出现供给小于需求的情况。石油供应的紧张一方面将推动价格突破政府限价的束缚上升至P4,进而提高产品成本,诱发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将影响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和人民的日常生活。所以,中国必须进口石油,从一个石油净出口国变为一个石油净进口国。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中国步入了工业化进程,成为世界工厂,对石油的需求增速进一步加快,而国内石油供给呈现刚性,石油供需缺口日益扩大,所以新增需求只能通过从国际市场进口来满足。

三、中国石油进口的“价升量增悖论”

中国国内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致对石油需求的强劲增长,受制于国内石油供给刚性,中国被迫转向国际市场进口石油。此时,继续用半封闭条件下的石油供需模型(图10-1)分析中国石油的进口已经不合适了,我们需转向开放条件下的石油供给模型(图10-2)。

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性以及工业对石油的依赖性,使得石油的生产有别于普通商品。石油的供给方实际上是垄断卖方,为了尽可能地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他们通过垄断联盟组织“欧佩克”来限制产量。也就是说在开放条件下,国际石油的供给价格弹性小于需求,体现在图10-2中,就是国际石油供给曲线Sw向右上方倾斜,斜率大于国际石油需求曲线Dw1和Dw2的斜率的绝对值。

由图10-2我们可以看出,当中国国内的石油需求曲线为D1时,相应的国际石油需求曲线为Dw1,国际石油供给曲线是Sw,二者的交点X1决定国际石油均衡价格为P1。在P1的价格水平上,由价格线P1和需求曲线D1的交点X3决定的中国国内的石油需求量为q2,而国内仅仅可以供给q1,需要从国际市场进口q2-q1的石油。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引致对石油需求的强劲增长,国内石油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至D2,在国际石油价格保持不变的前提下,中国国内的石油需求量为价格线P1和需求曲线D2的交点X4所对应的q5,但是由于中国国内石油需求曲线的右移推动国际石油需求曲线相应地由Dw1右移至Dw2,而国际石油供给曲线并未相应地向右移动,国际石油市场的均衡价格将从P1上升至P2,中国实际的石油需求量也从q5缩减至q4,相应的石油进口量也从q5-q1减少至q4-q1,但是与需求曲线为D1的石油进口量q2-q1相比,进口量仍然增加了q4-q2,这就出现了部分新闻媒体所谓的“价升量增悖论”。然而,根据我们前面的分析,这只是非经济学者对中国石油进口所体现出来的一种表象的不准确的描述,隐藏在这个表象背后的实质是:需求的增长超过供给的增长,进而推动价格的上涨。

进一步,造成世界石油供给增长落后于需求增长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国际石油的供给存在垄断合谋———石油输出国组织通过合谋限制成员国产能的扩大,以维持高价。倘若国际石油供给不存在垄断联盟,在石油需求强劲增长的情况下,石油的供给方也将大幅提高产能,推动世界石油供给曲线由Sw右移至Sw1,则国际石油价格的上升的幅度将很小,甚至会出现价格不变的情况,只要国际石油供给曲线右移的幅度足够大。但是由于存在垄断组织(石油输出国组织)控制石油产量,于是在国际石油需求大幅度增长时,国际石油供给量并不增加或增加较小,这就出现了扩大的需求追逐不变或少量增加的供给,推动石油价格的大幅上升,致使中国石油进口呈现出量价齐升的局面。

石油石化数据中心趋势研究论文

目前,全球石化工业已形成美亚欧三足鼎立的格局,截止2005年底世界炼油能力亿吨/年,其中北美、亚太和西欧地区分别占24%、26%和18%;世界乙烯生产能力亿吨/年,其中北美占世界总能力的30%,亚太和西欧地区分别占27%、21%。亚太地区的5大通用合成树脂、合成化纤和合成橡胶的产量已超过北美居世界第1位。未来5年中东和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将是全球炼油和石化产能增长最快的地区,亚洲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石化市场。同时世界石化工业发展趋向大型化、基地化和炼化一体化,产业集中度越来越高。 2006年12月11日中国成品油批发业务的放开,标志着我国石油石化业入世后过渡期的结束。回首过去5年,中国石油石化业在内外发展环境、行业自身发展及市场状况等方面发生了巨大、深刻而不可逆转的变化:中国石油石化市场走向全面开放,市场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形成,政府监管体系日渐完善并走上法制化轨道。在开放中中国石油石化业进一步发展,在改革重组中,中国国有石油石化企业逐步做大做强。然而,我国的石油石化企业同时也正面临着来自国内外全方位的竞争。在《财富》杂志排名中被列入世界500强的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几乎已全部在我国投资建厂或设点,埃克森美孚、壳牌、BP、道达尔、巴斯夫、杜邦、拜耳、道化学等跨国公司,大多已全面进入我国石油石化行业,进入除批发以外的上中下游各个领域。 我国经济正处于稳步快速发展阶段,国内对石油石化产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专家预计到2010年,我国汽煤柴需求量将为亿至亿吨,乙烯需求当量将达到2500万至2600万吨。巨大的石油石化产品需求潜力,将为我国石油石化企业进一步拓展市场、做大总量提供难得的战略机遇和良好的市场条件。可以预见“十一五”期间,中国石油化工行业必将迎来一个充满生机的全新发展时期。面对快速增长的石油化工市场,我国企业该如何把握时机、迎接挑战,并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制定发展战略呢?另外石油化工行业从业者,包括来华投资经营的外商也必须时刻了解、研究自身所处的市场环境,才能审时度势、掌握趋势,在不断遇到新情况、不断解决新问题中发展壮大。 2007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原油产量增幅保持2006年的水平,天然气产量超过2006年;原油加工量保持增长,炼油毛利有所改善,成品油批零价差趋于正常。 2008年,世界石油需求依然旺盛全球经济保持稳定快速增长导致石油需求旺盛。 国际能源署的最新报告显示,2008全球石油日需求量8780万桶,同比增加210万桶,增长。欧佩克在12月份石油市场月报中预计,2008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8706桶,同比增加132万桶,增长。而美国能源情报署12月份能源展望月报预计,2008年全球石油日需求量为8716万桶,同比增加138万桶,增长率为。其中中美需求增量占世界增量的49%左右。 尽管三大国际机构预测增幅不完全一致,但均认为2008年国际石油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的基本趋势。 如果伊朗核问题等地缘政治风险没有明显恶化,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国际油价年平均价位将在每桶75美元左右的高位运行。但是,如果伊朗核问题演变为美伊军事冲突,或出现飓风袭击等重大突发事件,短期内国际油价将会出现大幅飙升;如果次贷危机不断恶化,逐步演变成为严重的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出现明显减速或衰退,国际油价也存在大幅回落的可能性。 就业前景广阔。石油化工行业内的竞争将加剧,急需各类高级人才。对于基础知识坚实、兼有熟练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无论是成为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与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还是贸易、营销的专业人才都大有可为。

文必龙 计秉玉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信息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3)

摘 要 当前的各种IT规划方法和软件工程方法在指导石油企业进行数据资源规划时,需要结合石油勘探开发数据资源管理的特点进行具体化。本文分析了石油勘探开发数据资源管理方面的现状及特点,提出了基于业务驱动的石油勘探开发数据资源规划方法,给出了构建勘探开发业务模型、数据资源目录的方法,以及数据中心的总体架构,为石油勘探开发数据资源规划提供了完整的方法论。

关键词 数据资源 业务驱动 业务模型 数据中心

Research on Method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Data Resource Planning Based on Business-driven

WEN Bilong,JI Bingyu

( Information Technology,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Research

Institute,SINOPEC,Beijing 100083,China)

Abstract To guide data resource planning,the IT planning method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theory need to be specified according the features of petroleum data resource features i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data resource management are analyzed,and a method of data resource planning based on business-driven is put forward,that presents the approaches how to build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business model and data resource catalogs,and architecture of data provide a complete methodology to pl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production data resource.

Key words data resource;business-driven;business model;data centre

在油气勘探开发综合研究过程中,需要从海内外油田收集大量的数据,同时综合研究成果中包含了大量的数据,如各种图表、报告。为了管理和应用这些数据,各研究部门纷纷开展了与项目研究相关的数据资料管理系统的建设,但由于缺少统一的规划,在数据资源的建设和管理中存在以下问题:数据库建设 “小、散、杂”,难以管理;数据分散存储,数据之间的逻辑关联度低,不能集成共享;数据收集困难;缺少专门的数据服务机制,数据应用困难。因此,有必要对油气勘探开发综合研究的勘探开发数据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即开展数据管理与应用需求分析,从总体上设计数据中心建设方案。

数据资源规划(Data Resource Planning,DRP)的方法主要是基于软件工程理论和IT战略规划的各种方法论。目前多数国际知名的IT咨询公司均采用企业架构(Enterprise Architecture,EA)这一先进理论方法,例如TOGAF企业架构框架,制定具有自身特点的IT规划编制方法论,并在企业规划咨询项目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1]。针对数据资源,高复先在信息工程方法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一套信息资源规划(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IRP)方法[2]。IRP方法以面向主题数据库的总体数据规划方法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遵循相关标准规范、利用有效的软件支持工具进行各职能域的信息需求和数据流分析,制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建立全域和各职能域的信息系统框架——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本文根据EA理论和IRP方法,结合油气勘探开发综合研究的特点,提出了一套基于业务驱动的勘探开发数据资源规划方法。

1 数据规划的基本思想

数据资源规划是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和使用的数据的相关内容、标准、技术、软件、人员、支撑条件等进行全面梳理、优化和设计,提出全面的数据资源采集、传输、存储、应用、管理的解决方案,以便企业提高数据的共享程度,降低数据采集、管理、应用的成本,发挥数据资源的最大价值。

数据资源规划的目的是优化企业数据管理质量。这包括提高数据共享程度,降低数据采集、管理、应用的成本,提升数据资源的价值等。其中,首先要向企业不同层级提供相关的信息。对决策层,提供的信息包括:有哪些数据资产,还要投资建设哪些,数据投资效果如何,是否有重复建设;对管理层,提供的信息包括:数据保存在哪里,谁在管理,哪些人在使用,数据质量如何;对执行层,提供的信息包括:有什么数据,数据在哪里,如何获取数据,如何提交成果;对信息服务部门,提供的信息包括:业务部门需要什么数据,如何使用这些数据。

数据资源规划的目标是提出一个数据资源建设解决方案。通过实施方案,可以建立企业数据中心及配套的建设和管理体系,达到数据资源规划的目的。数据资源规划的内容包括梳理数据需求,即数据内容;设计数据相关标准,包括数据元标准、数据采集标准、数据管理标准、数据代码标准等等;设计数据建设和管理的技术方案;数据管理和服务的软件体系架构;数据建设的组织架构和配套制度等。

数据资源规划的过程如图1所示。如果把数据中心的建设作为一个完整的软件工程项目,数据资源规划位于需求分析阶段和概要设计阶段。在项目实施中,还需要进一步根据规划的各项方案进行详细设计、系统开发、系统测试和运行维护。

在数据资源需求分析阶段,通过调研,梳理当前勘探开发综合研究的业务范围、研究活动、已经建立的数据库及数据内容、应用软件及部署情况。根据调用情况建立业务模型,用规范化的方式描述各项研究活动及每项活动的数据需求,并对数据流进行分析,形成统一的数据资源目录。需求分析阶段最终成果是需求分析报告,核心内容由一组规范组成,包括业务模型、数据资源目录、数据元目录、数据流规范。

概要设计阶段主要任务是依据数据需求进行方案设计,形成数据资源建设方案,具体包括:综合数据库建设方案、综合研究数据服务与管理平台建设方案、数据中心运维体系。形成数据模型、数据服务功能、数据管理功能、数据汇交管理流程、数据管理与服务组织架构等总体架构,并形成数据中心建设的项目框架。通过数据资源建设方案明确了数据如何存储,如何控制数据质量,数据如何建设,数据如何管理,数据如何获取、提交、应用等问题。

图1 数据资源规划过程

图2 数据资源规划的成果及其之间的关系

在项目实施阶段,还需要根据数据资源建设方案,对每一个项目进行详细设计和开发。

数据资源规划的成果包括数据资源需求分析报告和数据中心建设方案。需求分析报告中,包含了业务模型、数据资源目录和数据元目录,数据中心建设方案包括数据库和数据模型在内的数据库建设方案、数据服务与管理平台、数据中心运行维护体系。

图2给出了这些成果及其之间的关系。业务模型中的每一个业务活动使用和产生的每一类数据都应在数据资源目录中进行注册,数据资源目录中的每一类数据都要用一个或多个数据元进行描述。数据库中的数据实例应该归类到数据资源目录中,数据元与数据模型之间要建立映射关系。根据上述关系,应用软件或用户可以根据业务活动利用数据服务与管理平台非常方便地从数据中心获取需要的数据。

2 基于6W的业务模型

业务模型(Business Model)是一种通过定义组成活动及活动之间逻辑关系来描述企业经营生产过程的模型。勘探开发业务建模就是要将石油勘探开发生命周期中涉及的业务抽象为一个完整的业务功能结构,建立勘探开发业务模型。建立此模型,在系统地、本质地、概括地把握勘探开发功能结构的同时,还要建立勘探开发业的数据模型、知识模型、软件模型等与功能相关的信息模型。

业务分析与建模过程从形式上可分为4个阶段:一是业务领域划分;二是分业务领域建模;三是业务模型集成;四是业务模型标准化。

业务模型采用 “业务域-业务分类-业务活动” 3层结构。将石油勘探开发涉及的所有业务划分为多个业务域,每个业务域建立多级业务分类,每个分类中定义一个或多项最基本的业务活动。

业务域(Business Domain)是对企业中的一些主要业务活动领域的抽象,而不是现有机构部门的照搬。对油田业务域的划分可以依据某一主题进行。业务领域的划分原则是:(1)根据专业划分业务领域;(2)根据油气田勘探、开发生命周期划分业务领域;(3)根据油气田勘探、开发管理阶段划分管理业务域。业务领域的划分参照以上3种原则进行划分,尽量符合油气田勘探、开发管理约定俗成的管理习惯,做到不同业务域间的业务不重复,并保证能覆盖所有的勘探、开发业务。根据以上原则,油气勘探开发业务领域可划分为“物化探”、“井筒工程”、“分析化验”、“综合研究”、“油气生产”、“地面工程” 等六大业务领域。

业务是由一系列业务活动组成的,对业务活动的描述按照 “6W” 的模式进行[3],即活动是由谁(Who)发起的、在什么时间(When)发起的、在哪里(Where)发起的、为什么(Why)要发起这个活动、在这个活动中都涉及了哪些(Which)对象、这些对象的特性是什么(What)。采用业务单元定义了参与业务活动的基本元素以及元素之间的关系。一个业务单元包括以下8类元素:1个业务活动,该活动作用的1个业务对象,实施该活动的组织机构,1组结果对象(输出),1组参与对象(输入),业务规则,相关对象的特性,对象之间的关系。业务单元的结构如图3所示。

业务单元中,“特性” 定义了业务活动需要的数据、业务活动相关的知识,是数据规划中梳理的重点;“参与对象” 包括各种人员、软件、数据、设施、材料、方法等;“作用对象” 包括区块、油藏、井、层位、油田、企业等;“结果对象” 可以是油井等油田实物对象,也可以是文档、方法、研究成果等技术性对象。

基于6W的业务模型的建模通过在统一的业务域分类架构下对单一业务活动的业务单元进行描述,没有进行专门的业务流程梳理,但由于业务单位中描述了业务活动参与对象与结果对象,即定义了活动的输入与输出,以这些对象为中介,因此很容易自动形成业务流、数据流、知识流等各种流程。

业务活动与数据之间的关系可以用 “CUR” 矩阵描述。矩阵中,行对应业务活动,列对应数据元。如果业务活动中创建了某一项数据则行列对应的值标识为 “C”(Create),如果业务活动对数据进行了更新则标识为 “U”(Update),如果业务活动引用了某一项数据则标识为 “R”(Read)。通过CUR矩阵,可以检查某一数据是否有唯一的创建源头,保证数据源头的唯一性。根据CUR关系,可以自动形成数据流。

图3 业务单元的结构

3 勘探开发数据资源目录

勘探开发数据资源目录是对油田企业、勘探开发研究院或中国石化整体已有和需要数据的分类与组织方式描述。数据资源目录描述了企业需要什么数据、有什么数据、数据在哪里、谁在管理数据、哪些人在使用、哪些应用软件在使用等信息。数据资源目录既是一个数据建设单位的数据分类与数据组织规范,也是数据中心进行数据管理与服务平台的核心元数据,同时也是用户建设和使用数据的依据。

数据资源目录的分类模式是多维的,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常用的维度包括:

(1)按业务对象组织。包括区块、油藏、井、层位、油田、企业等,除对象本身的基础数据(如井基础信息)即通常所说的静态数据外,还包括该对象的各种动态数据(如井的日报数据)。

(2)按业务活动组织。根据业务模型的 “业务域-业务分类-业务活动” 3层结构进行分类,每一个业务都有一组按 “CUR” 标识的数据。

(3)按特性组织。按数据或知识本身的特性进行分类,如长度、密度、渗透率等。

(4)按项目组织。一个项目使用和产生的数据有哪些。

(5)按单位组织。一个部门使用、产生、管理的数据有哪些。

数据资源目录的各个维度是相互关联的,对象、活动、特性、项目、单位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除建立分类目录外,数据资源目录还包括数据实例,因此需要将数据分类与数据库中的实例关联起来,明确标识出每一类包括哪些实例。分类与实例关联的方式主要采用数据集进行定义,通过数据实例的标识符、标识条件确定数据集中的实例[4]。数据资源分类在数据需求分析阶段完成,分类与数据实例的关联在数据中心运行期间形成。

数据资源目录中数据分为两级:逻辑数据实体和属性。从技术角度,逻辑数据实体的本质就是数据视图,一个数据视图是一个虚数据表,每一个数据视图由多个属性组成,其中至少包括一个关键字。实体的属性用数据元进行描述。数据元是不必要再分的基本数据单元[5]。当前可直接参照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数据元字典[6]。

4 数据中心的总体架构

不同企业数据中心的架构会有所不同[7]。本文以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的数据中心为例,说明数据中心建设方案。数据中心包括综合研究勘探开发数据库、数据服务与管理平台、数据中心运维体系,如图5所示。

图4 数据资源分类维度之间的关系

图5 综合研究勘探开发数据中心

勘探开发数据库包括元数据和专业数据。元数据是以数据资源目录为核心,描述了专业的分类、目录、结构、使用动态等信息。外购数据库、地理信息数据库由于来源于外部,自带有成熟的管理软件,属于公共数据,独立于具体的项目研究。由于地震数据和测井数据有专门的格式,由专门的软件进行管理,但要与项目数据进行关联。项目资料与成果主要以文件形式保存,对共享程度较高的数据需要从半结构化的文件形式转换为结构化数据,数据之间相互关联,实现数据的集成。综合研究应用软件有自己内部的项目数据库,通过数据桥技术可以实现在线数据访问。数据通道用于实现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数据中心与中国石化各级数据中心的互联。

综合研究数据服务与管理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GIS研究目标查询、地震剖面显示、测井曲线显示、资料查询、资料搜索、资料提交、资料下载、系统管理、数据发布等。

数据中心运维体系包括运维管理组织机构、数据资料上交管理、数据服务管理3个部分。运维管理队伍的职能包括数据库系统管理、数据服务支持、数据质量控制等。数据资料上交管理按照数据流和数据生命周期,对各环节进行规范管理,包括:外部数据申请、数据采集、原始资料上交、个人/项目组资料管理、成果上交、数据流程调整(数据资料目录注册与注销)、安全与权限、审核与验收等内容。数据服务管理通过数据服务管理制度,规范数据服务行为,建立数据服务技术规范,通过数据应用服务接口规范,为应用系统提供标准的服务接口。

5 结论

数据资源规划方法提出了一套适合石油勘探开发领域开展数据资源建设的方法论。从勘探开发业务需求出发,通过梳理业务流程,建立业务模型,并梳理与业务相关的数据,建立数据资源目录,在此基础上提出完成的数据中心建设方案,从人员组织、数据建设、服务平台构建及运维管理进行规划。数据资源规划方法成功应用于中国石化油气勘探开发数据模型标准建设,开发了中国石化业务模型(Sinopec Business Model,SPBM),定义了物化探、井筒工程、分析化验、综合研究、开发生产、地面工程六大业务域,包括1237个业务活动,对每一个与业务活动相关的数据项进行了梳理。进一步的研究工作将把数据资源规划方法应用于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数据资源建设,通过研究院业务进行调研,结合SPBM,建立综合研究数据资源目录,设计数据中心建设方案。针对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综合研究的数据资源规划成果可进一步推广应用于石油行业各石油公司的综合研究数据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1]金涛,郑树泉,李名敏,等.企业架构驱动的IT规划方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12):164~166.

[2]高复先.信息资源规划——信息化建设基础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肖波,景帅,吴建军,马承杰.模型驱动技术在油田企业数据中心中的应用研究[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2,36(1):78~82.

[4]时贵英,文必龙.基于数据元的数据集成技术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8):4223 ~4227.

[5]Wen Bilong,Zhang semantics for data element with semantic tree[C].Proceedings of 2008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524~527.

[6]文必龙,肖波,陈新荣.石油勘探开发数据元管理技术[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2,36(1):83~87.

[7]李剑峰,肖波,段鸿杰.中国石化油田企业数据中心总体框架设计[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12,36(1):73~76.

中石油法律案例研究论文

石油论文参考文献

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下面,我为大家分享石油论文参考文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爆炸荷载作用下大型立式圆柱形储油罐动力响应分析

延迟焦化装置主分馏塔及吸收稳定系统的模拟计算与优化

天然气管道无线监控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定向井井眼轨迹可视化技术研究

精细控压钻井井内压力计算方法研究

分隔壁塔双效精馏热集成系统的稳态和动态行为研究

高层办公建筑的空间流线解析及研究

再生水源热泵应用于供热系统的研究与评价

基于MVC的图形定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电磁感应数据传输系统的硬件研制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内部控制评价与优化研究

长春岭低温低压高含蜡油藏开发技术对策研究

“固—气—液”联产的生物质能源转换工艺及产物利用的研究

香菇纤维素酶基因cel6B的克隆及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碳钢热浸镀铝镀层的组织与性能及稀土改性研究

大型半潜船工程项目的可行性与市场评估研究

吉林油田公司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项目竣工验收规范流程的设计

新立油田整体改造工程可行性分析

管道局管道工程项目物流整合研究

新型PIP系统在大型石化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变温荷载作用下饱和粉质粘土的固结特性研究

XX油田井下作业工程公司配液站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研究

吉林油田公司企业生产安全文化建设研究

有机涂层下船用钢电偶腐蚀规律研究

逆向跨国并购的动因和绩效研究

基于GIS的海上石油平台溢油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研究

一类n+1维乘积型偏微分方程Cauchy问题

燃气轮机—加热炉系统集成优化研究

古平一井井眼轨道设计与控制

大规模稀疏线性方程组的预条件迭代法的研究

深圳湾滨海休闲带海洋工程对海洋环境影响的研究

疏浚工程对碣石湾环境影响评价研究

改性提高生物降解材料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耐撕裂性的研究

共聚物橡胶的结构性能分析及其物理特性的'分子模拟

半纤维素基温敏性水凝胶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基于危险率分析的风浪参数联合设计标准研究

深水采油管柱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

导管架平台结构整体安全水平分析与标定

采油螺杆泵光杆扭矩和轴向力集成传感器的研究

随钻地层压力测量装置的设计与仿真研究

石油钻进工程中竖直井钻柱振动问题的ANSYS模拟计算与分析

微介孔复合炭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中国石油山东天然气管网工程可行性研究

化学反应放热失控安全泄放设计及评估技术研究

H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组支承塔架的结构选型和受力性能研究

天然气涡旋压缩机增压装置供油系统压力和流量的优化控制

烃类厌氧降解过程中互营细菌的分布特征和系统发育研究

中石油南美地区工程项目冲突管理研究

面向吊装工程的履带起重机站位优化研究

多尺度三维地质对象可视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法学案例分析论文

案例分析是实现经济学教学模式上的创新,案例教学法不同于传统教学法,它强调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如下是精心为你挑选的法学案例分析论文,欢迎大家踊跃阅读!

在律师事务所实习期间,跟随律师及相关案件进行了实习并且承担了一部分工作,现选择其中一个案件进行一部分改编并且结合一些热点法律问题与争议完成案例分析报告。

一、 案情概要

在一个夜黑风高的夜晚,北京 时间凌晨1点28分,司机陈某驾驶一辆小型轿车在道路上行驶,在一个V字型路口进行调头,由于路口转弯角度较大,加之是夜晚,视线不明确,司机陈某没有看到调头路口处有一个醉汉被害人王某躺在马路口,汽车碾压王某于车下,之后陈某下车查看并看见王某躺在汽车底下,随后司机陈某慢慢挪动汽车并且驾车逃逸。后被害人王某被路人发现并送往医院救治,经抢救无效于第二日上午死亡。经法医专业鉴定后,被害人王某是由于被汽车碾压后造成内出血从而引发创伤性失血导致休克,最终死亡。交警部门时候对事故现场进行了相关的勘察,认定被害人王某处于V字型路口偏左侧的地方,交警大队进行实物实验,利用一辆汽车进行现成模拟发现王某所处的位置在汽车调头时是无法被发现的,即处于一个视野盲点,加之是夜里就更加难以发现,即使发现也无法再及时的采取相关补救措施。一周后,司机王某被有关部门逮捕归案,并且交代了相关案件情况,其中包括被告人陈某说他当时以为被害人王某已经死亡的主观意志,其他情况与交警部门所认定的结果一致。

二、 案例分析

本案中的争议点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司机陈某对于撞人这个行为的定性,即是否属于意外事件。第二个是陈某之后的逃逸行为如果来界定。

(一)、陈某撞人的行为属于意外事件

《刑法》第 16 条规定,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后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根据这一规定,所谓意外事件就是指行为虽然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后果,但行为人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情形。其最本质的特点就是行为人无罪过且损害结果的发生是由于不能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虽然从法医的鉴定结论中可以认定,被害人王某的死亡和司机陈某的撞人行为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交警大队对事故现场进行勘察和试验的报告材料里可认定,陈某撞人的主观状态既非故意也非过失,而是因为路段本身的构造和事故发生时天黑的客观原因以及被害人王某醉酒的主观过失造成的。这个有一个质疑,作为一个的司机,在调头行驶的时候肯定应当要减缓速度,注意安全,若是司机尽到这个注意义务,那么即使撞人了,被害人王某也不至于由于内出血,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导致死亡,是不是陈某主观上也存在疏忽大意的过失呢? 被害人王某本身存在一定的过错,深夜醉酒倒在危险的地方。

一般正常的人都不会选择在转弯路口的位置躺着,那里是属于较为危险的地段。司机以自己的惯常思维,也无法能预料到掉头转弯处偏右位置会躺着一个人,尤其还是在深夜。法医的鉴定报告中说明了被害人王某并没有当场死亡。即使司机减缓速度(深夜,如果周围不安全,司机也不敢放太慢的速度),若撞的是要害部位,也不能避免给被害人李某造成严重伤势的后果。是被告人陈某对被害人的遗弃和逃逸行为给本身受害的王某增加死亡的几率。而且法律不应当强人所难,实际情况中没有那么多的如果,并且依存疑时有利于被告的原则,没有断定被告人陈某造成损害的结果是故意或过失的证据,应当作出对被告人陈某有利的裁定和判决,不应当定陈某在撞人行为上违反了交通运输法规。因此,在此案中,被告人陈某的撞人行为应当认定为意外事件。

(二)、丁某逃逸行为应当认定为间接故意杀人 首先,基于第一点的判断,由于被告人陈某的撞人行为是意外事件,因此,可以排除交通肇事罪的认定。交通肇事罪与交通事故中意外事件的区别关键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过失和客观方面是否违法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主观上有过失,违反了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则构成交通肇事罪;如行为人没有违法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并且是由于不能预见、不能抗拒、不能避免的原因引起交通事故,则不存在罪过,不能认定为犯罪。《刑法》第 133 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 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结合法条及相关的分析,被告人陈某逃逸的行为不构成交通肇事罪。

其次,被告人丁某的逃逸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间接故意杀人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导致当事人死亡的后果,但主观上却放任这种危害行为的发生,从而导致当事人死亡,则行为人犯的是是间接故意杀人罪。间接故意杀人罪中的行为人在认识意识上是明知危害行为可能导致当事人死亡的后果发生,意志因素是主观上对危害行为持放任态度,结果当事人因该危害行为而死亡。结合案件来说,被告人陈某发现有一人被其撞伤后,慢慢挪动汽车驾车逃离现场。 被告人陈某将被害人王某丢弃在路边是一种怎样的心理状态呢?很明显是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被害人王某的死亡而不顾,然后驾车逃逸。被告人丁某构成了间接故意杀人罪。被告人陈某对被害人王某是具有救助义务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 76 条

第二款的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置措施的, 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而陈某却不对王某进行作为义务,对王某的现状听之任之,即使被告人陈某主观上认为王某死了,害怕而逃离,但是,没有对王某判断是生是死而大意逃离仍然是被告人陈某的过错,即使王某死亡,陈某仍然不应当丢弃被害人王某,应当由医生对王某的生死进行评断。所以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在这不应当得到适用。存疑时有利于被告原则的含义是在对事实存在合理疑问时,应当作出有利于被告人的判决、裁定。张明楷教授认为此原则有以下几种 适用界限: (1)只有对事实存在合理怀疑时,才能适用该原则; (2)对法律存在疑问时,应根据解释目标与规则进行解释,不能适用该原则;(3)在立法上就某种情形设置有利于被告的规定时,对被告人的有利程度,应当以刑法的明文规定为根据;(4)在对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的认定存在疑问时,应进行合理推定,而不能适用该原则宣告无罪;(5)虽然不能确信被告人实施了某一特定犯罪行为,但能够确信被告人肯定实施了另一处罚较轻的犯罪行为时,应择一认定为轻罪,而不得适用该原则宣告无罪。对当事人的听之任之的主观心理的推断是合理的,不论被告人陈某是认为王某已死还是未死,对与王某来说,最坏的结果就是死亡,而被告人陈某却放弃了给王某一丝生存的机会,选择了最坏的结果,那是法律不允许的,法律不能强人所难,但是也必须合理公正。综上所诉,被告人丁某的逃离行为构成间接故意杀人罪。

三、 基本结论或观点

综上所述,案件中被告人陈某属于意外事件,但是随后其驾车逃逸的行为却构成了间接故意杀人罪,等待陈某的将是法律合理公正的裁判。

探讨石油化工重大危险源灭火救援问题论文

石化产业是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囊括了从石油开采炼制到农药、化肥、橡胶助剂、合成材料加工等深度加工的各个环节,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石油化工企业由于物料易燃易爆、剧毒腐蚀、工艺复杂、高温高压等特点,一旦发生火灾,危险性高,扑救困难,易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历来是消防部队灭火救援的难点。笔者针对陕西全省石化危险源调研情况,提出有关灭火救援的建议。

1 陕西石油化工基本情况

(1)石化单位概况。陕西省地处我国西北,煤炭和石化资源丰富,特别是陕北地区,油、气蕴量巨大。陕西省内石化行业有影响的单位约166家,其中较大的有中央直属企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简称“长庆油田”,石油总资源量亿t,天然气总资源量万亿m3)、省属企业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延长石油”,年产原油万t、加工原油万t、销售各类油品1051万t)等。中小石化产业主要为成品油的储存和销售,各地市都有石油库,县级单位以加油站为主。

(2)原油、成品油储存情况。原油储存形式有三种:采油企业选油站储存、原油集输站储存、制造企业定量储存。储存具有动态性,主要分布在延安、榆林、咸阳和西安市,其中存量最大的为咸阳市商业储备油库,储量达到70万m3,单罐储量达到10万m3。成品油储存在各地市都有不同形式的成品油库,储量在20000~240000m3之间,储量最大的为中油管道线输油气分公司咸阳输油站,储量达到240000m3。

2 存在的问题

(1)库区环境不利于灭火救援。绝大多数化工企业和危险品储存区都设有固定消防设施,但其使用的可靠性在火灾面前难以保证。一些石油库区消防通道少,仅有一条单向道路,不能形成环形通道,消防车只能从一个门进出,一旦受阻,灭火力量就难以到达。油库、液化气站、化工储存类场所防火堤设置不规范,质量标准不一。有的采用单砖单墙抹灰,厚度仅15cm,长时间明火条件下易垮塌而导致灾害扩大。2014年4月26日,延安炼油厂油罐发生火灾。当日凌晨,延安炼油厂轻质油储罐区4个储罐发生爆炸燃烧,陕西省消防总队先后调集5个支队、3个企业消防大队、85辆消防车及515名官兵,经过14h的战斗将大火扑灭。该库区建于20世纪90年代,石头堆砌而成的防火堤在长时间明火烧烤和水的浸泡下垮塌,造成油品溢流形成大面积流淌火。有的库区环境不利于灭火救援,如中石油安康分公司油库设置在山丘顶上,进入库区只有一条上坡路和一个大门,防护措施就是单一的防火堤,如油罐着火后长时间燃烧一旦引起垮塌,大量油品泄漏会溢出防火堤,造成大面积流淌火,处于油库下方沿线的作战力量会被火吞噬,甚至影响山下周围居民的安全。同时还发现旧罐间距小、管线布局不科学、防火堤密封不严、泡沫泵房紧邻储罐区等现实问题,影响灭火救援行动。

(2)灭火剂储备量严重不足。目前,各单位用于扑救石油化工火灾的泡沫、干粉灭火剂储备量少,有的已经达到报废期限。一旦发生大火,只能靠远距离调度,错过初期火灾扑救的最佳时机。大部分油库、石化企业建设年代久,水池容量和供水管道口径相对较小,大多靠自备泵或自备井小流量补水,补水形式单一。根据以往灭火战斗经验,消防灭火实际用水量远远高出设计用水量,大部分油库消防用水储量不足,仅能维持短时间内固定设施灭火用水,很难满足24h恢复补水的要求,不能保证较高压力较大流量较长时间的冷却灭火用水量。水源是消防部队灭火作战的根本,没有可靠充足的水源作保障,灭火作战的难度无疑将大大增加。另外,处置泄漏的个人防护装备、石棉毯、沙袋等存量少,不足以应付大型火灾和泄漏事故处置需要。

(3)辖区消防力量相对薄弱。整体来看,陕西全省除延安、榆林、西安等市外,其余地市针对石油化工灾害事故处置的现役消防和企业专职消防力量还是比较薄弱。一是石化企业专职消防队配备率低,仅有的专(兼)职消防队大多仅配备一辆消防车,队员多为兼职且年龄老化,装备落后,业务不精,力量薄弱。二是特别是大型石化企业,高度20m以上的油罐和化工装置随处可见,常规水枪的射程远远不够,必须配备30m以上的灭火喷射器具和特种器材,但实际是辖区现役消防队扑救石油化工火灾所需的移动水炮、泡沫炮及高喷车、多剂联用高喷车、防化洗消车、化学事故抢险救援车、大流量远射程重型水罐(泡沫)消防车以及化学抢险、侦检、堵漏、救生器材等特种装备配备较少,能提供大流量远程供水系统缺乏(目前全省仅西安市消防支队配有1套),灾害发生后不能第一时间有效控制灾情扩大。大多数支队除车辆自身携带泡沫外,库存泡沫和干粉量不足20t,无法满足油罐油类火灾扑救需要。

(4)灭火救援准备工作不足。一是灭火救援预案实用性不强。石化企业单位内部预案仅列举简单的事故处置程序,实用性不强;辖区消防部队预案设置简单,战术措施单一,修订不及时,缺乏大灾情多部门联动措施,针对性不强。二是容易忽视对特殊理化性质、消防处置难度大的典型石化灾害事故的调研。2013年6月1日,位于商洛市商州区的延长石油氟化硅产业园区200m3 氟化氢发生泄漏事故,消防部队共出动3个中队7台车70余官兵,经过7个多小时连续奋战,疏散厂区和邻近村庄2 000余人,彻底排除险情。氟化氢(HF)为无色液体或气体,熔点℃,沸点℃,相对水密度,相对空气密度为,剧毒、腐蚀性和极强刺激性,能与各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堵漏困难,残液容易造成二次环境污染。该起事故的发生引起消防部队对典型石化灾害高度重视,同时也暴露了部分中队对辖区重大危险源单位情况不熟、底数不清的事实,制定的救援方案没有实战性和可操作性,缺乏针对性的训练和实地演练。三是演练实战性不强。实战化演练开展少,针对性的训练缺乏,灭火救援准备不足,一旦发生火灾,势必束手无策。四是技战术研究不够。近年来,陕西省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等重大危险源单位典型火灾案例相对较少,缺乏对石化火灾技战术的研究,器材装备性能测试不够,对如何组织远程供液、如何精准有效泡沫覆盖缺乏研究,没有形成有效的作战力量编成。

3 火灾危险性

(1)爆炸危险性大。化工企业爆炸类型有三种情况:一是物理性爆炸。化工生产的压力设备、容器及配管系统,由于韧变、脆变、蠕变和疲劳、腐蚀所引起,或在火场热传递的作用下,产生物理性爆炸。二是化学性爆炸。许多气、液、固相的化学危险物品,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化学性爆炸,同时引起燃烧。三是混合爆炸。物理性和化学性连锁式爆炸往往交织发生在大型化工企业的装置群火灾中,破坏力较大。

(2)燃烧状态复杂。一是容易形成立体燃烧,多层厂房的气体扩散、液体流散火引起建筑厂房火灾,以及露天、半露天的高大装置设备的爆炸燃烧等,均能引起立体形式的燃烧。二是容易形成大面积燃烧,化工企业火灾发展蔓延速度快,加上化工企业占地面积大,建筑、设备毗连,生产连续性强,极易造成大面积火灾。油罐区大面积火灾常伴随油罐的爆炸,油品的沸溢、喷溅、流淌;大型液化石油气储罐破裂,气体向外扩散,扩散面积越大,形成火灾的面积也就越大;一般多发生在大型化工企业的露天、半露天装置区,由于燃烧时发生连锁反应而造成大面积火灾。

(3)燃烧速度快,易造成人员伤亡。化工企业一般都连片设立,燃烧的物质多为危险化学品,其燃烧速度相当快,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人员伤亡、装备损失和设备损毁。2001-2015年上半年间,全国共发生有影响的石化类火灾27起,其中有10起发生在输卸油操作中,7起发生在正常操作工艺情况下,有4起火灾发生在检修过程中。如:2005年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苯胺车间发生爆炸火灾,造成当班的6名工人中5人死亡、1人失踪,60多人不同程度受伤。泄漏的有毒物料造成吉林市消防支队14名官兵和吉化公司消防支队5人轻度中毒,还造成苯胺装置及3个储罐报废,车间及辅助设施严重损毁。

(4)易复燃和复爆。灭火后的油罐、容器、设备的壁温过高,若不继续进行冷却,会引起油品、物料复燃;灭火后,燃烧区内的压力设备仍然持续升温升压而造成复爆;可燃气体、易燃可燃液体,在灭火后未切断气源、液源的情况下,继续扩散、流淌,遇到火源而发生复爆、复燃。

4 相关对策

提高化工类场所设施防护能力

一是甲、乙、丙类液体储罐或储罐区要尽量布置在地势较低的地带,当受条件限制不得不布置在地势较高的地带时,需采取加强防火堤或另外增设防护墙等可靠的防护措施。液化石油气储罐区要尽量远离居住区、工业企业和建有剧场、电影院、体育馆、学校、医院等重要公共建筑的区域,单独布置在通风良好的区域,尽量不要布置在低洼地带。二是加强消防车道规划。石化企业必须设置标准的环形车道,并保证至少2个出入口。要充分考虑消防水源的来源和补水要求。甲、乙类气、液储罐应设置快速自动控制阀门,增设事故备用储罐,在泄漏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倒出。化工企业设置消防队站应明确装备器材配备,配备必要的水炮、泡沫炮和高喷车等。三是储罐区的防火堤应满足堤内有效体积不小于罐区最大储罐的容积(浮顶罐发生爆炸的概率较低,取最大罐一半体积),且应设置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确保牢固结实可靠。液化石油气罐区设置防护墙,高度不应小于,储罐距防护墙的距离,卧式储罐按其长度的一半,球形储罐按其直径的一半考虑为宜。

加强灭火剂储备工作

(1)泡沫灭火剂。相对来说,泡沫灭火剂在扑救油类火灾中应用较为广泛,泡沫液的储备量太大易造成浪费,太小满足不了大型火灾基本要求。在实战中,油罐火灾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无法在短时间内扑灭,往往需要几小时或十几个小时,甚至几天几夜。如3000m3 的固定顶油罐着火,灭火物资准备按4h以上预计比较符合灭火救援实际。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多个储罐区并存的情况下,按照火灾延续时间确定泡沫液的储存量较为科学合理,应按照最大区域最大罐计算灭火剂用量;二是储罐区单一且罐容较小时,泡沫液储备以30min常备量来储存符合现实,但单罐容量大、罐区总容量较大时,则应该按照灭火延续时间计算比较合理。根据供泡沫液量计算公式:Q =6%×燃烧面积×泡沫供给强度×供泡沫时间÷;直径不超过20m的油罐,其冷却、灭火供水(泡沫)延续时间按4h计,直径超过20m的固定顶罐和直径大于20m 浮盘用易熔材料制作的内浮顶罐,其冷却、灭火供水(泡沫)延续时间按6h计。此油罐灭火泡沫液用量计算方法,仅作为消防部队和石化企业灭火剂储备参考。

(2)干粉灭火剂。主要用于扑救易燃液体、可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火灾,也可与氟蛋白泡沫或“轻水”泡沫联用,扑救大面积的油类火灾。但干粉灭火剂扑救易燃液体火灾费用高,同时,扑救时必须在充分冷却情况下进行,否则易发生复燃,起不到灭火作用。干粉常备量不应小于计算量的2倍。例如,某一桶装油品库房为50m2,桶装汽油泄漏后着火使用干粉枪灭火,按一次性灭火时间为30s计,该场所计算量为Q=60Aqt=60×50××,其干粉常备量为525×2=1 050kg。

(3)正确选用灭火药剂。灭火剂使用不当,不仅会损耗物资,还将贻误战机,造成火势扩大。要根据不同的燃烧对象科学选用灭火药剂,油罐火灾应以泡沫扑救为主,适当联用干粉压制火势。对化工火灾产生的各种有毒气体,除应采取通风驱散措施外,还可将中和剂掺入水中,利用喷雾水枪边灭火边中和有毒气体。不同的有毒气体使用不同的中和剂,如氨气用水中和,氯气用消石灰溶液、苏打等碱性溶液及硫代硫酸钠等中和,氯化氢气体用水、苏打等碱性溶液中和,硫化氢、溴甲烷、一氧化碳等用苏打等碱性溶液中和。

加强专勤消防车辆配备

一是辖区消防部队要针对石化火灾特点重点配备高喷车、多剂联用车、防化洗消车、化学事故抢险救援车,大流量(不小于160L/s)、远射程(不小于120m)重型水罐(泡沫)消防车,大流量拖车消防炮和远程供水系统及化学抢险、侦检、堵漏、救生器材等特种装备,提高专勤类消防车配备比例。二是加大对石化企业专职队的指导力度,严格车辆配备标准,提高初战控火能力。三是加大专业救援队建设力度,组建石化专业救援队,构建人员精炼、装备优良的专业攻坚力量体系,担负石化灾害事故的专业处置。四是加强实战化训练,完善石油化工模拟训练设施,开展真火真烟的实战化训练,加大官兵在高温、浓烟、有毒、爆炸、倒塌等恶劣环境下的.作战训练及心理适应训练,提高部队实战能力。五是加强石化灾害的战法研究,加大器材装备的测试和熟悉,特别是针对干粉泡沫联用消防车、泡沫消防车等不同喷射状态的切换、喷射器具性能等开展系列测试,熟练掌握装备操作及性能,加强力量编成和调派,提高遂行作战能力。

做好灭火战斗准备

一是制定科学的灭火救援预案。针对石油化工火灾灾害类型,合理估算灭火力量,建立模块化力量编成。在灭火方面,要考虑可利用泡沫数量能否保持不间断供应,能否坚持到跨市增援力量到达;在冷却方面,不但要考虑着火罐的冷却,还要考虑倍距离范围内邻近罐的冷却,如固定设施满足不了,如何使用移动装备远程供水,使用消防车接力、运水或其他方式供水需要消防车的数量是多少,如何保证供水不间断;在力量估算方面,要考虑高度超过17m的油罐不能用水枪冷却的战术要求,还要考虑高喷车、车载炮、移动炮、固定炮等装备数量;在灭火战斗时间来看,直径超过20m的油罐要考虑6h以上时间内灭火力量是否充足。二是要合理应用灭火战术。抢救和疏散人员是灭火的首要任务。尤其是对油库处在高位、居民区在低位的,首战力量的主要任务就是人员疏散,一旦油罐有爆炸流淌的迹象,要撤离处于库区下方的所有灭火力量。油罐火灾扑救的重点是冷却,保证灭火剂不间断是基本要求,集中力量是核心,灭火后的冷却降温是防止复燃的唯一手段。生产装置火灾,关阀断料是实现快速灭火的关键,工艺处置(倒罐)是成功扑救火灾的重要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厂房建筑和化工生产配置上的固定、半固定1211、干粉、氮气、蒸气、烟雾等灭火装置灭火,如自动系统损坏时,可以使用手动装置打开灭火装置灭火。有半固定灭火装置的,可将到达火场的相应消防车与设备上的半固定装置接合器组合灭火。三是加强联合演练。完善与地方单位的应急联动机制,定期组织石化企业、社会联动单位和消防部队开展联合演练,做好三方的预案衔接和协调配合,确保发生大型灾害事故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

石油类期刊影响因子

为推动学校“双一流”建设,提高我校师生学术论文水平,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进一步体现质量导向,依据ISI web ofscience 收录的SCI期刊、EI收录的期刊以及中国科技论文期刊目录,中文核心期刊目录等,学校决定按期刊影响力,将学术期刊分为TO、T1、T2、T3、T4五类。(一)TO类期刊1. ISI web of science 收录的影响因子大于10的SCI期刊。2.对于无影响因子大于10 的SCI期刊的一级学科可申报1个代表本学科国际顶级水平的SCI期刊至TO类。(二)T1类期刊1.依据ISI web of science收录的SCI期刊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期刊分区,大类分区1区的期刊。2.各一级学科可调整1~2个本学科标志性的SCI期刊至T1类。3.《中国科学》系列期刊(英文版)。4.《科学通报》(英文版)。(三)T2类期刊1.依据ISI web of science 收录的SCI期刊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期刊分区,大类分区2区的期刊。2.《中国科学》系列期刊(中文版)。3.《科学通报》(中文版)。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学科可调整1~2个代表本学科国际顶级水平的会议论文至T2类。(四)T3类期刊1.依据ISI web of science收录的SCI 期刊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期刊分区,大类分区3区的期刊。2.各一级学科可调整1~2个代表本学科国内顶级水平的国内一级学会期刊至T3类。3.《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五)T4类期刊1.依据ISI web of science收录的其它SCI 期刊。收录的其它期刊。3.各一级学科可调整1~2个本学科标志性的中文核心期刊至T4类。

很显然,不是

LZ,请问下发 科学技术与工程 交了多少版面费,谢谢啊。

如楼上所言,新闻总署“没有找到您想要查询的内容,”即《地质前缘》不存在,应该是《地学前缘》吧。请查证!地学前缘 是国家及核心,位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 (第六版)P5 地质学类核心期刊表位置复合影响因子: 综合影响因子: 主办: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大学周期: 双月出版地:北京市语种: 中文;开本: 大16开ISSN: 1005-2321CN: 11-3370/P历史沿革:现用刊名:地学前缘创刊时间:1994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1)CBST 科学技术文献速报(日)(2009)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2011) 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0)

石油无机成因毕业论文

石油成因学说目前还有很多争议,但最为大家认可的有机成因学说。生成的地点是三角洲等有大量泥沙沉积且地壳稳定沉降的地域,成油气候条件是温暖潮湿。在这种情况下,海水或湖水中的浮游生物包括藻类和其它简单浮游动物,它们死亡后沉积到海底部,加上水底生物的有机残骸,被河流等带来的泥沙覆盖,如此层层沉积,形成富含有机质的沉积层。然后沉积层逐渐随地壳沉降下沉,到一定深度后,随着地层温度和压力的升高,在缺氧的环境下,有机质开始分解,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形成石油。其中1500~3500米深度是成油的主要区域。 其它的包括楼上说的宇宙说、碳化物说、岩浆说并无明确且可令人信服的、完整的证据链证明,只是在某些方面有零散的证据和质疑,所以不太被认可。而有机说有大量证据。包括: 1.地质学论证 a.地球上许多工业油藏正好包含于沉积岩层内,只有不多的油藏是在结晶的火成岩中发现的。这些油藏总是处于与能够渗滤出石油的沉积岩相接触的位置。沉积岩不仅仅贮存石油,而且在其中完成石油的生成过程。 b.石油及煤的形成过程与沥青及分散的有机质的聚集过程间存在明显而直接的联系。 c.石油以及在起因上与石油有联系的沥青类物质,它们与其它有机起因的矿物燃料——煤、页岩,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 d.石油形成过程是在所有地质年代完成的。距今五亿前的寒武纪年代的岩石中已有了油藏。而距今有二亿七千万年的新第三纪的沉积岩层中也有油藏。 2.地球化学论证 a.在石油里发现有生物起源的旋光物质。该物质同样也在沉积岩中的氯仿抽提物中找到。而沉积岩的氯仿抽提物是与石油的原始物质有成因上的联系。 b.在石油的组成中,也包含着带有无可争辩生物起源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称为“生物的标记物”、或称为“生物比石”。属于这类化台物的有正构烷烃、异戊二烯类烃、类固醇(甾族化合物)结构的烃类。而在沉积岩的分散有机质的氯仿抽提物组成中,也发现上述同样的化合物。 c.除了上述化合地外,还研究了沉积岩中分散有机质的氯仿抽提物和石油的族组成及单体烃组成。用气液色谱和质谱对低沸点单体烃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沉积岩有机质的氯仿抽提物和石油相比较,在单体烃组成的数量关系上和规律性上都完全相同。 因此,石油的有机成因说还是相对比较可信的。

这个好解决,你可以问我的 下面有联系方式

远古动物的尸体,在高温高压下,被细菌无氧呼吸分解得到

石油对人类的重要性,相信大家都会知道,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工业生产都离不开石油。在人类没有真正研究可取代的新能源之前,石油仍然会成为人类重要的能源。既然石油是人类发展所需的重要资源,那么自然我们对石油的起源就非常感兴趣了。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地球的金属资源,比如黄金等,它们大概率是来自于太阳系早期,小行星跟地球的撞击。像黄金这种贵金属资源,它在宇宙中也是非常稀有的资源,之所以稀有,是因为黄金一般是由超新星爆发形成的。因此,科学家猜测,地球上的黄金资源是由系外的小行星进入太阳系撞击地球而带来的。金属等资源的形成跟石油是完全不同的,石油在地球早期的时候是没用的,不仅石油没有,煤炭,天然气等这些资源也是没有的。它们都是在后来地球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煤炭的形成可能是来自于森林,天然气可能是由古生物残骸形成,那么石油是的形成原因会是什么呢?对于石油的形成原因,科学家目前也没有确定的答案,只是提出了两种可能的观点,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现在也没有定论。那么科学家提出的两种石油形成观点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下。第一种说法是是由各种有机物经过上千年的地质改变慢慢演变而成的。科学家通过对石油的成分进行研究后发现,组成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只要搞明白了碳氢化合物人来历,我们也就揭开了石油形成之谜。可是能够形成碳氢化合物的原因可能会有很多,其中一个主流观点就是来自于生物残骸。相信大家都知道,地球在数十亿年的生命演化史上,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这些灭绝的生物大部分都随着地质巨烈的运动翻到了地底之下。这些生物所含有的有机物在岩石中沉积下来,随着漫长地壳的移动和有机物的不断叠加,其中的氧成分消失,碳元素被保留下来,与剩下的无机物等化学物质形成了石油。第二种说法,是在远古时期,地球大气中的氧气和碳元素居多,这些物质与其它杂质相结合,重量比较轻,所以没能像岩石一般沉入到地壳之中,而是粘附在岩石壁上,随着地壳的运动,摩擦和产热,慢慢的就形成了具有流动性的石油。这种说法跟生物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大自然自知孕育形成的。不过,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支持,更多的人们还是支持生物残骸形成论,认为石油就是由大量死亡的生物残骸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化而形成的。海洋底的石油为什么如此丰富,原因可能就是海洋中有更多的生命,一旦发生生物大灭绝事件,也是海洋生物灭绝最多的,所以会有更多的生物残骸留下来。海洋资源的丰富可能跟它们都有密切的关系。以上两个观点是目前科学家对石油形成原因的两种观点,到底哪一个才是正确的,目前也没有确定的答案。石油的形成说白了就是碳物质与其它物质的结合,只不过它在远古时期到底是如何发生的,至今还是一个谜。但是我们知道,石油是地球留给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它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虽然储量丰富,但是迟早也有用尽的一天。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