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江小白,是重庆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旗下江记酒庄酿造生产的一种自然发酵并蒸馏的高粱酒品牌。
江小白致力于传统重庆高粱酒的老味新生,以“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简单”为品牌理念,坚守“简单包装、精制佳酿”的反奢侈主义产品理念,坚持“简单纯粹,特立独行”的品牌精神,以持续打造“我是江小白”品牌IP与用户进行互动沟通,持续推动中国传统美酒佳酿品牌的时尚化和国际化。
“简单纯粹”既是江小白的口感特征,也是江小白主张的生活态度。江小白提倡年轻人直面情绪,不回避,不惧怕,做自己。
“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简单”的品牌主张延用,已经渗透进21世纪的现代青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并繁衍出“面对面约酒”、“好朋友的酒话会”、“我有一瓶酒,有话对你说”、“世界上的另一个我”、“YOLO音乐现场”、“万物生长青年艺术展”、“看见萌世界青年艺术展”、“江小白Just Battle 国际街舞赛事”,《我是江小白》动漫等文化活动。
随着时间的发酵,江小白“简单纯粹”的品牌形象已经演变为具备自传播能力的文化IP,越来越多人愿意借“江小白”来抒发和表达自己,对于这个复杂的世界而言,或许人人都是江小白。
衡水老白干与江小白,是营销圈子时不时拿出来谈论的两个案例。这两个品牌特点很明显,公关推广做的好,营销的结果却并不如意。说一下,我认为老白干存在的问题与机会。老白干这个品类在历史上形成的认知“不是很贵”,这个老白干相对便宜的认知改变不易,不上头也不是老白干独有的特性,而且不上头这个特性也不是很有价值感,无法用不上头塑造高端认知。衡水老白干做高端,需要的是一个让人们认可其是高端酒的rock。老白干犯了一个战略骑墙的错误,它想用一个品牌同时占据老白干品类与高端酒两个心智位置。这种战略骑墙是很难成功的。老白干品类代表不了高端(实际上它代表的是中低端,这跟它目前的高端诉求是冲突的),高端位置也已经有品牌占据了。老白干有两个战略机会。一个新品牌要获得成功,它应当是一个新品类的第一个产品;或者,新品牌应当作为领先产品的对立面而存在。老白干想做高端定位,要么是抢先占位,利用它拥有的一个优势“世界烈酒大赛最高奖”,提出高端烈酒第一品牌的定位口号,占据这个高度白酒品类代表者的位置,要么是站在茅台的对立面,提出新型白酒开创者的定位口号(这个较难,难在认知优势不好找)。这是老白干的第一个战略机会。第二个机会,就是代表并做大老白干品类。对老白干不上头有不同看法的人,基本都是不认可它做高端对标茅台。大家都觉的它是中低端酒。老白干,不上头,中低端酒,就是老白干在顾客心智里现有的东西。改变人们的想法在我们这个传播过度的社会里是一桩极其艰巨的任务。发现并利用现有的东西则要容易得多。老白干可以利用这个在预期客户心智已有的位置,定价中端,针对兄弟喝酒,做中端宴请白酒第一品牌,做大老白干品类。酒有个很明显的特点,它用价格带认知的特色很明显。老白干如果主推99 199 299这个价格带。继续宣传之前的喝出男人味。。再渲染下兄弟喝酒,不怕醉的感性诉求。然后配合不上头配称。就很管用了。宴请除了高端宴请,朋友兄弟,社会小哥,战友等的聚会,也是一个消费量很大的场景,这种喝酒场景一般都是六七个人,不醉不休。喝醉了不上头,对这个喝酒场景真管用。(喝醉了真头疼,不上头是这种酒宴的强需求)当一个品牌破坏了已有的定位,或者企业运营没有遵循顾客心智中的定位来配置资源,则不但新投入顾客不接受,反而将企业巨大的资产浪费甚至使企业走向毁灭——邓德隆放一张,小郎酒的海报。接着说说,跟老白干有亲密关系的江小白。 江小白缺少一个占主导位置的消费场景。大家认为的小瓶酒的小饮小聚场景,并不属于江小白。那只是一个消费江小白的场景,而不是属于江小白的场景。小瓶酒的位置属于小郎酒。并不属于江小白。并不是瓶子小、有一定名气,江小白就能去抢占这个位置。小瓶酒与青春小酒,是两个位置,两种消费人群,不同的消费场景。小瓶酒小聚小饮的消费场景是跟小郎酒强关联的,江小白在这个消费场景里并不能建立主导地位。友人之间日常小聚小饮消费白酒的主力人群是白酒的重度消费客户(并不是不怎么喝白酒的年轻人)无论从品牌名气、品牌档次、身份归属感还是口感,小瓶小郎酒才是这个群体的首选。(喝惯白酒的人,不会选择江小白,对此说法有异议的应该不多)而年轻人平常的小聚小饮,也不是江小白能占主导位置的消费场景,更多情况下,人们选择的饮品是,可乐、果汁、王老吉、精酿啤酒、红酒、洋酒,大部分人不会消费白酒(比例很低的人群频次会选择江小白,购买肯定有,比例频率不高)江小白存在一个问题,有一个机会。 江小白找了一个青春小酒的位置,借助社交媒体红利,使用微博微信把这个位置植入了年轻人的心智,可它并没有给青春小酒找到一个动机清晰的、能占据主导位置的消费场景。当下的小聚、宴请、夜店都不是江小白当下能主导的场景,小白无论在餐饮渠道还是ka卖场还是夜店,无论是做纯饮还是混饮都没做到爆炸式增长(调和酒的主流消费场景是夜店,那个场景是野格等洋酒主导的消费场景,但是混饮喝法将是江小白找到源点消费场景后,销量爆发的一个关键点) 因为没有自己独有的消费场景,青春小酒的位置虽然很好,但始终没有出现与此位置相匹配的销售业绩。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但如果草原上只有稀疏的几丛干柴,却遍布绿色的大树与小草,别说燎原,等干柴烧完了火种都会熄。想燎原,就要先找一个到处都是干柴的草原。江小白也一样,想形成消费潮流,也要找到一个密布干柴更易点燃的源点渠道与人群。 大学生是潮流的急先锋,对于江小白来说,这个有心智资源与示范作用的草原是校园。江小白在战略源点期的规划,可以参考初期同被人们认为难喝,形容为煤油味,却通过聚焦源点人群大学生,聚焦源点渠道大学酒吧狂热发酵,热销起来的野格,学习下通过聚焦高势能人群——“极限运动员”,举办极限运动热销起来的红牛。成功的公司在起步时往往高度聚焦于一个产品、一个服务或一个市场。江小白的战略机会就是继续强化青春小酒的认知,选择聚焦源点人群“学生”聚焦饮用方式“混饮”,通过战略配称占据几个江小白有认知优势,却无人占据的,对饮用白酒有强需求的消费场景。 例如,学生的第一次失恋情愁、寝室看球与酒吧社交的激情、大学毕业宴的离愁、告别校园时分手的苦闷,到告别青春时第一次应聘失败的苦涩,到第一次同学聚会的缅怀青春,围绕她们借酒消愁、励志与社交的白酒饮用场景,满足学生抒发“挫折、爱与友情”的情感需求,用江小白擅长的文案去共鸣。用十年的时间去夯实这类饮用场景,培养消费情怀与消费习惯。 等一批一批学生顾客融入社会,她们自然而然就会将对江小白的消费习惯,延伸到聚会、职场团建、夜店,爱上江小白的她们,还会改喝别的品牌吗?我想大多不会。除非有高端需求的宴请,(高端宴请本身就不是江小白应追求的消费场景)才会试试茅台五粮液,但这种情况跟网上说的给别人培养白酒用户根本是两码事,喜欢与场景需求不得不喝不一样,就是爱喝其它品牌的顾客在高端场合,也不得不换茅台五粮液。这种高端宴请结束以后,人们还是会喝回各自消费惯了的品牌。江小白不应急于去开发大众青年,微软做到年销售额1亿美元花了10年时间,沃尔玛做到年销售额1亿美元花了14年时间,红牛在全球做到年销售额1亿美元花了9年时间,红色罐装的王老吉在中国做到年销售额10亿元也花了9年时间。早期聚焦源点人群缓步发展,可以使品牌在孕育期免受集中、突发的负面冲击,有效防范“呼啦圈效应”的引发。新品类或新品牌的产品难免会有一些缺陷,慢节奏的推进,使品牌有时间和机会根据市场反馈来修正产品和完善各项运营,把激发负面反应的因素减至最低。战略配称重点做渠道与公关活动。 渠道方面,江小白可以成立校园事业部,负责在国内外一流大学的校园内外开设经营江小白酒吧,在大悦城这种年轻人聚集的mall开学生主题居酒屋,同时培养学生经纪人,聚焦学校周边KTV、餐饮、商超和线上平台进行饱和式的渠道铺货。 公关方面可以做营利性的,比如,做周边联名产品,做培训,做音乐节,做比赛。通过这种销售与公关一体式的营销方式,把江小白的饮用场景与消费情怀植入学生心智。(不要小看学生对白酒的消费能力与学生市场的消费容量,试试从初中生失恋算起,再加上香港澳门台湾与国外的大学算算看。。) 小企业要打游击战,找一块小得足以守得住的阵地,精耕细作。只有盯紧一个狭小的细分市场,品牌才可能在顾客心智里占有一席之地。 只有使公司或品牌长期聚焦一个能处于领导者的利基市场,才能培养出强大的公司并确保将来获得成功。
江小白的情感营销提高企业与客户的粘性,江小白是精准定位建立起用户的。江小白采用了情感营销策略,通过精准的情感设计、情感包装、情感促销、情感口碑等营销方式,近年成为白酒行业中的一匹黑马,这启示白酒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应该对目标消费者进行精准定位,对消费者的行为偏好、心理、情感诉求进行把握,通过对产品赋予情感,引起消费者的共鸣,采取情感营销,提高企业与客户的粘性,不断革新其营销模式,以求自身的持续发展。
房地产营销策略论文
自中国住房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业得到飞速发展,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辉煌成就。房地产业的长足发展,不仅提高改善了城镇环境和居民住房条件,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为中国的和平稳定崛起做出了巨大贡献。下面是我整理的房地产营销策略论文,欢迎阅读参考!
关键词 :房地产;营销策略;创新
一、新形势下的房地产营销问题
(一)产品定位不合理
一些企业对产品的前期市场调研作用不重视,调研结果不够细致精确,往往在产品成型销售时才发现,自己开发的楼盘或多或少存在美中不足的地方,纵然在销售过程中采取众多优惠措施,仍难以抓住消费者购买欲望,致使产品消化速度变慢。房地产开发者在产品设计之初,忽略每个房地产项目的布局、景观、楼层等消费者关心的因素,片面追求楼盘的形象、概念,致使产品定位脱离消费者需求,产品不是定位虚高就是房屋面积大而不当,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购房需要,无法与其他企业产品展开竞争。尤其是在近年来房价飙升的情况下,市民购房回归理性,这种产品销售不出去,将最终导致空置房的问题产生,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
(二)品牌意识不强
伴随房地产市场的逐步成熟,消费者购房更加理性,品牌对一个产品的影响就显得更加重要,品牌能赋予一个产品“精神价值”,让消费者在购房过程中产生对产品的认同感,愿意为产品买单。然而在中国房地产企业中,有近90%的只做产品,10%的在做企业,只有1%的企业在做品牌。一些房地产企业不能保障品牌价值的核心竞争力,即企业在打造一个成功项目后,依托前者的品牌效应,盲目加推产品数量,忽略产品质量,最终失去消费者的信任,使得“品牌效应”迅速衰落,昙花一现。
(三)营销模式落后
目前,我国房地产企业采用的营销模式过于传统、落后。大部分房地产企业进行广告轰炸,其目的是想通过大力宣传达到快速营销。可现实恰恰相反,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营销效果,反而,降低市场竞争力。甚至,有部分房地产企业为了营销加大广告成分,掺杂一些不实或违法成分,造成消费者实地考察时眼镜大跌,令消费者产生一种厌烦心理。房地产企业在营销过程中,对消费者定位含糊不清,所制定出来的营销策略与现实大相径庭,满足不了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导致消费者失去兴趣,降低成交率。在新形势下,营销模式的落后是阻碍房地产企业营销的主要原因,不利于房地产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营销模式一定要打破传统,推陈出新。
二、房地产营销策略创新方法
(一)注重市场定位
从市场营销过程中可以看出,一个企业如果忽略前期市场调研,那么这个企业就必须在销售过程中投入大量精力来弥补前期的失误,这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还影响产品的销售情况。做好前期市场定位则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所谓不打无把握之仗便是这个道理。做好前期市场调研,瞄准产品市场定位,从消费者实际需求出发,了解消费者对产品的户型、大小、价格等实际需求,以市场需求来做产品策划,最终达到消费者欢迎,实现畅销、热销的目的。
(二)加大品牌建设
品牌代表了一个产品的品质,而品牌的认知程度代表了消费者对产品质量的肯定,把一个品牌做大做强,将大大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把品牌做大做强,从长远发展角度来看,符合企业的利益追求。因此,企业要保持品牌策略发展的持续性,培养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企业既要有广告推广、促销活动等方式让消费者熟知品牌,又要用产品的质量让消费者认可品牌。通过品牌建设,让消费者体会到企业对产品的严谨态度,对消费者的诚意,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创新营销模式
传统的营销模式是广告宣传、产品推广和直销,这些模式已无法适应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据研究发现,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新时代,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为房地产企业营销创造了有利条件。房地产企业进行营销时,利用互联网开创房地产营销新“舞台”。通过网络营销可以加强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也可以改变传统营销模式中的一些弊端。消费者在网络“舞台”可以进行更多资料的查找,解决在各大楼盘来回颠簸的困扰。网络营销既能有效的锁定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网络“舞台”更好的摸清客户需求,制定精确的方案,提高营销成效。总之,在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灵活运用多种营销手段,来应对消费者的多元化,创新化,发挥营销的更大价值,推动房地产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我国房地产调控成为一种常态,在这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新形式下,营销策略创新将要首当其冲。因此,房地产企业要从市场定位、品牌意识和营销模式等方面着手,不断探索出更多科学、合理、有效的营销策略途径,为房地产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房地产事业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章晓东.宏观调控政策下房地产营销策略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6(08).
[2]李国蓉.房地产营销策略影响因素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6(36).
你好!从投资经营的角度讲:1)了解房地产、税费、金融、管理等相关政策;2)了解市场的供给情况,锁定可能目标;3)了解市场价格、产品需求特征和目标客户特征;4)为投资决策、项目策划定位、规划设计、投资开发建设、项目销售提供依据。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1、狭义的市场调查狭义的市场调查就是指以商品本身的消费者为对象,用科学方法收集消费者购买以及使用商品的事实、意见、动机等有关资料,并予以分析研究的手段。对于房地产市场,例行而重要的市场调查就是公开的个案现场做调查,并手机资料进行销售及售后情况的总结和分析。所谓“消费者购买以及使用商品的事实”是指去调查房屋的销售率,购买客户的来源分布、购买时间、规划偏好以及面积偏好等事实资料。所谓“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动机以及使用商品的意见”是指去调查、了解购房者购买该房屋的原因是居住、还是投资,对该房屋的满意程度如何,包括价格、建材、格局、地点以及环境等的反应资料。2、广义的市场调查广义的市场调查,其调查对象,除了消费者,还包括所有一切市场上的营销活动。即以科学的方法收集商品从生产者转移到消费者间的一切与市场营销有关的问题的资料,并予以分析研究的方法。对于房地产市场,除了进行公开个案市场的调查、研究之外,还包括公司营销手段的具体执行情况,目标市场状况,消费者购买动机、倾向、决策等心理过程的分析,以及广告策略在目标市场中的反应和收效如何。收集并充分研究所收集到的资料,就能够知道公司营销计划的执行情况,以及公司的经营业绩。这样,就能够随时纠正营销过程中的偏差,保证公司在正常的市场轨道中顺利地运转下去。
1.市场区域 江小白的源点市场是重庆,一定要打造成根据地市场,然后向四川、湖南等周边市场扩张。2.竞争品类 中国白酒行业的第一品牌是贵州茅台,2011年营业收入184亿元、净利润87亿元。在重庆,贵州茅台也是第一品牌。江小白把贵州茅台主推的飞天品类作为竞品。3.竞争策略 江小白刚创业,是弱势品牌,竞争策略是打“游击战”。不与贵州茅台正面交锋,而是做贵州茅台不太重视的细分市场。4.品类策略 “做市场上竞争较小的细分品类”。江小白首先根据年龄进行消费者细分,目标人群是80后、90后的青年;其次根据兴趣二次细分,“文艺范”。5.品类定位 因此,江小白的品类定位是“ 青春小酒 ”。要让“青春”这个词汇成为江小白的专有词汇,占据目标消费者心智的第一位置。轻口味酒体。消费场景是小聚、小饮、小时刻、小心情。6.品类名 初期只推一个品类,品类名“江小白”,意为重庆江边的青春小白酒。该品类成功后,逐渐推出一系列细分品类。(注:目前有S、青春版、黑标、星座套装、重庆味道、半斤八两、天生自由、三五挚友、万物生长、看见萌世界、同学录、拾人饮等小品类。)7.产品组合和产品名 初期只推一个产品。产品名:江小白45度100ML。实施单品突破。(注:2013年推出的第二代有3个产品,目前共有20多个产品,度数有40、25度,净含量有100、125、150、200、300、400、500、750、2000ml)。8.产品创新 产品的创新点必须支撑“青春小酒”的品类定位:1)单一原料(红皮糯高粱)。 2)轻口味酒体,45度及以下。 3)光瓶,纸套印上江小白语录。(注:称为“语录瓶”,2016年七夕推出了“表达瓶”。) 4)小包装,100ml。9.产品买点 B(客户利益):体现文艺范。 A(使用功效):好喝。 F(产品特征):单一原料、轻口味酒体、语录瓶、小包装。10.品牌名 “江小白”,与品类名、企业名相同,便于一致性传播。11.品牌符号 标准图形(Logo):文艺范的卡通男青年。 标准字:黑体美术字。 标准色:白色。 瓶体:方形。12.品牌口号 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简单。充分表达品类定位,简短、顺口、好记,让竞品无力还击。13.盈利点 1)产品销售。 2)未来可考虑成立创业基金,扶持文艺创业者,进行股权投资,获取股权收益。14.渠道策略 1)线下经销为主,渠道下沉,层次只有一级(少数偏远市场可为两级)。追求分销反应速度、售点覆盖率。 2)线上直销为辅,计划在酒仙、京东、天猫、苏宁,打造IP属性、粉丝属性。15.定价策略 中档、主流价格带,折算成500ml为50-150元。定价与盈利的支撑是费用控制,合理控制包装费、广告费、渠道费,使得费用低于同类产品50%以上。16.推广策略 用足互动式文化手段,推出约酒大会等公关活动。(注:后续的文化手段有主题音乐、主题美术、主题动画片、汽摩拉力赛、T1小酒馆、创业扶持等等。)广告媒介以陶石泉新浪微博、语录瓶为主,地铁、微信公众号为辅。(注:后续有消费者表达瓶、影视植入等等。)17.促销策略 结合传统节日、购物节、公关活动,适当促销,以不牺牲江小白品牌印象为底线。18.经营战略 从上述战术中自然推导出江小白的经营战略:1)业务:白酒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客户:文艺小青年。 3)使命:提供轻口味白酒产品,让消费者彰显文艺范。 4)愿景:成为小而美的白酒企业。坚持“乌龟、王八、蛋”精神,像乌龟那样慢慢走,像王八那样咬定不放,把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经营战略标准版本:本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白酒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文艺小青年提供轻口味白酒产品,让他们彰显文艺范,立志成为小而美的白酒企业。 ——————————————————————————————————
本文并不是要给江小白做广告,只是把它作为一个商业案例,分享我自己的一些感悟,同时也是对学习的一种复盘吧。我觉得只有把所学所看的重新按自己的视角写出来,才能最大程度的吸收。 周五晚上顾不上吃饭,去解放碑聆听了江小白创始人之一——叶明(人送外号“小白哥”)关于江小白的《产品主义&文化代际》的思考分享会。讲真,小白哥演讲中提到的几个营销概念:产品场景化营销、用户即产品经理、目标客户的再细分、产品植入文化娱乐,早已在这一波互联营销大潮中被反复提及,更是在罗振宇、雷军、周鸿祎等大腕的书中都有大量笔墨。 为什么这些公认的概念,并不能让大部分人成功?这也正是我折服于小白哥之处,他们真切的将这些概念执行到了极致。“极致”二字说着容易,做下来就是划分成功与平凡的分水岭。于是,我有了以下心得: 想要做到极致,请先让自己做到行业专家。 这是我从小白哥身上看到的一个光环。毫无疑问,小白哥不仅对主流白酒的品种和工艺都有深刻的认知,而且对白酒延伸的应用,比如鸡尾酒的调制,洋酒、清酒也有清晰的认知(原谅我对酒的外行,此处可能分类有误),我想他也是一个爱酒之人,喜欢饮酒才能对流行的喝法了如指掌,更对饮酒的场合、饮酒之后人的状态洞察入微。 关键点就在于,他对酒的涉足深度帮助他对江小白在众多白酒行业中成功切入差异化空间,而且能紧扣年轻一代的诉求点。比如他的分析,年轻一代不喜欢太高酒精度,并认为只有老一辈才喜欢高度酒;年轻一代喜欢白酒搭配其他饮料的新鲜感等等~ 可以看出,只有你真的在一个行业沉淀下来,对这行的规律,特性,利弊都了然于胸时,才有底气去启动产品开发或者创业的想法。与其盲目跟从,不如先审视下自己对行业的认知程度。 “场景化营销模式”并非是个嘘头,我很是惊讶江小白营销策略上的极致,比如他们将大家时刻都有接触的企业团建场景都细分成了3种,“有注重业绩激励的必胜情怀”、“有追求团队精神的齐心情怀”、“有讲究奉献精神的召唤情怀”。是不是在我们的印象中团建就是一个部门的围一桌,称兄道弟,白的啤的一通海喝,喝的什么牌子的酒好像也记不住?然鹅,当你看了江小白的这三款酒,是不是觉得团建时喝它们会更加应景,又有了发朋友圈的情怀灵感? 江小白的文案是公认的牛掰,因为他总是抓住你所熟悉的各种场景,用情怀的文字表达了出来,不管你爱不爱喝白酒,你就觉得在这个情景下就应该喝上两杯。另一大收获是,小白哥对奢侈品、咖啡同样提出了高价值的定位分析,奢侈品如何打差异化,赋予信仰的价值;咖啡如何打差异化,避开星巴克统治的社交文化,专攻办公室场景(这点也是让人膜拜得不行,意想不到的前台成为办公室交际圈的核心) 其实场景化的极致细分,同样需要你先成为这个行业的专家,专家不仅是技术工艺上的,更是产品用户体验中的达人。我也相信人人都是生活的达人,你缺的或许只是将无数个自己参与其中的场景提炼出来,看看它们与其他人的共性,和切入的难度。 第三个感悟是小白哥的金句“产品是导演,用户是主演”,我要加一个:编剧是营销,剧本就是用户的日常生活。我的理解:场景化营销的目的就是让用户通过参与,来获得主角感(也是共鸣),设计场景其实在写剧本,题材自然是用户经历的各种情景。 真的要为江小白“表达瓶”这招营销叫好,表达瓶顾名思义就是让用户将自己的心里话表达出来。特别的是,江小白将它进一步延伸,做成用户专属的定制版,而且全 渠道销售,这让用户立刻有了那种尊崇感,用户自然成为江小白的热心推销员。我想这和社交软件的传播核心——用户为寻求存在感发送内容是一个道理吧?当你成为一个产品的主角时,又怎会不卖力的去为它在朋友间吆喝? 植入广告也不是什么新鲜概念了,but,选择合适的文化才是关键。江小白定位年轻一代,年轻一代的指标不是某一代人,而是那个年龄段,当你过了那个年龄,你不是他的目标客户,你不喝,江小白也不会强求。不过年轻一代喜欢的文化却是江小白关注的重点,不过是过去喜欢摇滚,还是现在喜欢嘻哈。 所以,当产品需要维持一个相对长久的生命周期,就需要与目标人群所喜欢的文化有深度的嵌入,我们看到江小白打造IP形象,做延伸产品,赞助嘻哈演出,赞助街舞比赛其实都是在紧跟目标人群的流行趋势。现在大家都在谈新零售,我眼中的新零售:一、用户唱主角,产品嵌入在用户的各种场景中;二、让用户尽可能的做“懒人”,从生产到使用,中间环节做极致精简。
如果是想要申诉的话,那么你需要把当时的事情原原本本的说清楚另外需要录音,截图要证据才能通过。
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江小白,是重庆江小白酒业有限公司旗下江记酒庄酿造生产的一种自然发酵并蒸馏的高粱酒品牌。
江小白致力于传统重庆高粱酒的老味新生,以“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简单”为品牌理念,坚守“简单包装、精制佳酿”的反奢侈主义产品理念,坚持“简单纯粹,特立独行”的品牌精神,以持续打造“我是江小白”品牌IP与用户进行互动沟通,持续推动中国传统美酒佳酿品牌的时尚化和国际化。
“简单纯粹”既是江小白的口感特征,也是江小白主张的生活态度。江小白提倡年轻人直面情绪,不回避,不惧怕,做自己。
“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简单”的品牌主张延用,已经渗透进21世纪的现代青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并繁衍出“面对面约酒”、“好朋友的酒话会”、“我有一瓶酒,有话对你说”、“世界上的另一个我”、“YOLO音乐现场”、“万物生长青年艺术展”、“看见萌世界青年艺术展”、“江小白Just Battle 国际街舞赛事”,《我是江小白》动漫等文化活动。
随着时间的发酵,江小白“简单纯粹”的品牌形象已经演变为具备自传播能力的文化IP,越来越多人愿意借“江小白”来抒发和表达自己,对于这个复杂的世界而言,或许人人都是江小白。
江小白的情感营销提高企业与客户的粘性,江小白是精准定位建立起用户的。江小白采用了情感营销策略,通过精准的情感设计、情感包装、情感促销、情感口碑等营销方式,近年成为白酒行业中的一匹黑马,这启示白酒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应该对目标消费者进行精准定位,对消费者的行为偏好、心理、情感诉求进行把握,通过对产品赋予情感,引起消费者的共鸣,采取情感营销,提高企业与客户的粘性,不断革新其营销模式,以求自身的持续发展。
1.市场区域 江小白的源点市场是重庆,一定要打造成根据地市场,然后向四川、湖南等周边市场扩张。2.竞争品类 中国白酒行业的第一品牌是贵州茅台,2011年营业收入184亿元、净利润87亿元。在重庆,贵州茅台也是第一品牌。江小白把贵州茅台主推的飞天品类作为竞品。3.竞争策略 江小白刚创业,是弱势品牌,竞争策略是打“游击战”。不与贵州茅台正面交锋,而是做贵州茅台不太重视的细分市场。4.品类策略 “做市场上竞争较小的细分品类”。江小白首先根据年龄进行消费者细分,目标人群是80后、90后的青年;其次根据兴趣二次细分,“文艺范”。5.品类定位 因此,江小白的品类定位是“ 青春小酒 ”。要让“青春”这个词汇成为江小白的专有词汇,占据目标消费者心智的第一位置。轻口味酒体。消费场景是小聚、小饮、小时刻、小心情。6.品类名 初期只推一个品类,品类名“江小白”,意为重庆江边的青春小白酒。该品类成功后,逐渐推出一系列细分品类。(注:目前有S、青春版、黑标、星座套装、重庆味道、半斤八两、天生自由、三五挚友、万物生长、看见萌世界、同学录、拾人饮等小品类。)7.产品组合和产品名 初期只推一个产品。产品名:江小白45度100ML。实施单品突破。(注:2013年推出的第二代有3个产品,目前共有20多个产品,度数有40、25度,净含量有100、125、150、200、300、400、500、750、2000ml)。8.产品创新 产品的创新点必须支撑“青春小酒”的品类定位:1)单一原料(红皮糯高粱)。 2)轻口味酒体,45度及以下。 3)光瓶,纸套印上江小白语录。(注:称为“语录瓶”,2016年七夕推出了“表达瓶”。) 4)小包装,100ml。9.产品买点 B(客户利益):体现文艺范。 A(使用功效):好喝。 F(产品特征):单一原料、轻口味酒体、语录瓶、小包装。10.品牌名 “江小白”,与品类名、企业名相同,便于一致性传播。11.品牌符号 标准图形(Logo):文艺范的卡通男青年。 标准字:黑体美术字。 标准色:白色。 瓶体:方形。12.品牌口号 我是江小白,生活很简单。充分表达品类定位,简短、顺口、好记,让竞品无力还击。13.盈利点 1)产品销售。 2)未来可考虑成立创业基金,扶持文艺创业者,进行股权投资,获取股权收益。14.渠道策略 1)线下经销为主,渠道下沉,层次只有一级(少数偏远市场可为两级)。追求分销反应速度、售点覆盖率。 2)线上直销为辅,计划在酒仙、京东、天猫、苏宁,打造IP属性、粉丝属性。15.定价策略 中档、主流价格带,折算成500ml为50-150元。定价与盈利的支撑是费用控制,合理控制包装费、广告费、渠道费,使得费用低于同类产品50%以上。16.推广策略 用足互动式文化手段,推出约酒大会等公关活动。(注:后续的文化手段有主题音乐、主题美术、主题动画片、汽摩拉力赛、T1小酒馆、创业扶持等等。)广告媒介以陶石泉新浪微博、语录瓶为主,地铁、微信公众号为辅。(注:后续有消费者表达瓶、影视植入等等。)17.促销策略 结合传统节日、购物节、公关活动,适当促销,以不牺牲江小白品牌印象为底线。18.经营战略 从上述战术中自然推导出江小白的经营战略:1)业务:白酒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客户:文艺小青年。 3)使命:提供轻口味白酒产品,让消费者彰显文艺范。 4)愿景:成为小而美的白酒企业。坚持“乌龟、王八、蛋”精神,像乌龟那样慢慢走,像王八那样咬定不放,把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经营战略标准版本:本公司的主营业务是白酒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为文艺小青年提供轻口味白酒产品,让他们彰显文艺范,立志成为小而美的白酒企业。 ——————————————————————————————————
一个完美日记,也就是说自己写的日记以后啊,自己感觉很完美,也就是说自己很喜欢把所有东西都记记录下来了,等到10年20年以后再来进行欣赏这些日子啊,唉,感觉自己很有成就感,这个日记呢就叫做完美日记。
环境分析:通过决策狗深度分析眼影市场的发展情况,挖掘其如何精准布局哑光眼影市场,并最终赢得市场热销。
报告主要包含如下内容:基本面研究、行业规模和细分领域分布、用户关注点及痛点分析、品牌策略及对标、单品竞争力评估、产品营销策略等。通过决策深度分析眼影市场的发展情况,并以知名品牌perfect diary/完美日记为例,挖掘其如何精准布局哑光眼影市场,并最终赢得市场热销。报告主要包含如下内容:基本面研究、行业规模和细分领域分布、用户关注点及痛点分析、品牌策略及对标、单品竞争力评估、产品营销策略等。报告有助于洞察品牌策略,探索竞争机遇,在产品研发及产品运营策略制定方面起到指导意义
扩展资料:
市场环境分析包括:
1、市场集中度分析,主要指标有CR4、HI等;
2、产品差异化分析(包括机型、功能、品牌等);
3、进入壁垒(主要包括政策壁垒、技术壁垒、专业壁垒、规模经济壁垒)等;
4、标杆企业分析(该市场领域里排名靠前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
如果要进一步做市场营销战略方面的分析则要用到SWOT、还有营销经典的STP(细分、目标、定位)和4PS(产品、价格、渠道、促销)。
嗯,反正是京东竞争者的分析,我觉得应该是根据实际的情况,各个分析战场情况都是有的吧?嗯。所以还是根据自己的最好的的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个人外在形象的重要性,购买能够提升形象的美妆产品的数量也逐年增加,从而带动了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发展。完美日记成立不到3年的时间,就以自己的能力成为中国化妆品市场佼佼者,占据市场一席之地,成绩来之不易。本文通过介绍完美日记的品牌营销策略和完美日记发展的经验,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