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写作古代文学论文时,首要任务就是要确定论文的题目,一个好的题目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下面是我带来的关于古代文学论文题目的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一) 1. 汉魏六朝书信体 散文 研究 2. 汉初政论散文研究 3. 梁园文人群体的辞赋创作考论 4. 汉武帝时期辞赋考论 5. 论司马相如赋的现实政治企向 6. 论《史记》中下层人物的描写 7. 论《史记》的叙事艺术 8. 论汉乐府诗的艺术成就 9. 南北朝乐府民歌艺术风格比较 10.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人生思考和抒情技巧 11. 论邺下文人的游宴活动与游宴诗创作 12. 论曹植诗歌的整体风格 13. 正始文学与建安文学异同论 14. 论魏晋隐逸之风与魏晋文学 15. 阮籍咏怀诗略论 16. 左思咏史诗略论 17. 试论陶渊明的人格和诗风 18. 陶渊明与谢灵运诗歌比较研究 19. 试论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风格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二) 1. 浅谈陶渊明的出仕与归隐 2. 试论陶渊明诗歌中的鸟、酒和菊等意象 3. 谢灵运山水诗略论 4. 南朝宫体诗略论 5. 试论《世说新语》刻画人物 6. 唐前女性作家诗文创作论略 7. 略论《诗经》中的民俗描写 8. “风”“雅”“颂”研究综述 9. 孔子“删诗”说检讨 10. 《论语》文学性检讨 11. “女娲” 故事 流变探略 12. 中国洪水神话考论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三) 1、试论《诗经》中的婚恋诗 2、试论《诗经》中的战争徭役诗 3、试论《诗经》中的政治讽刺诗 4、《诗经》宴飨诗与礼乐 文化 精神研究 5、《诗经》意象论 6、《诗经》抒情手段论 7、论楚辞的来源及其文体特征 8、试论《离骚》抒情主人公形象 9、试论屈原香草美人似的比兴手法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10、论汉人评屈 11、论班固评屈 12、论刘勰评屈 13、两汉骚体文学创作略论 14、魏晋南北朝骚体文学创作略论 15、论《左传》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影响 16、《左传》行人辞令研究 17、《左传》、《战国策》行人辞令比较研究 18、论《庄子》中的畸人形象的描写及其思想蕴涵 19、《庄子》寓言探略 20、汉楚歌略论 猜你喜欢: 1. 浅谈古代文学论文 2. 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3. 古代文学论文题目 4. 有关古代文学毕业论文选题 5. 古代文学论文选题方向
《白鹿原》中男权宗法世界里女性生存困境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渡船”意象王安忆小说中的上海女性分析论《啼笑姻缘》中沈凤喜的女性悲剧命运论阿城《棋王》中的“道禅”文化意蕴
梁启超的《饮冰室全集》(杂文)不错,或者是现在读者的阅读倾向
抱歉,偶大学时是学数学的,汉语言毕业论文确实不知道如何写。但我想,道德即文章,用良知去做文章便好。一个进步的时代总有一种向上的精神,一个发展的社会总有一种积极的主流,如何通过你的手敲击键盘,用文字的力量去唤起向上的精神、引领积极的主流,便是我们习文的责任。唯有民魂最可宝贵,鲁迅先生一生致力于唤醒民魂。相信自己,静下来,用心写好你的毕业论文!加油!
关于读书的标题有如下:
1、读一本好书,好比交了一个益友。
2、让书香点缀流年。
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时刻谨记着。
4、快乐书旅。
5、漫游书屋。
6、读书伴我成长。
7、悠悠读书情。
8、读书,让我明白了爱的含义。
9、书的世界。
10、读圣贤书。
11、开卷有益,为生命加钙补锌。
12、生命不止,读书不止。
13、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
14、无心阅读,难觅书中天地;用心阅读,易得书中精华。
15、沐浴书香,与书为友,快乐成长。
16、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7、成长以书为伴,从此不再孤单。
《向读书投降》、《书的分量》、《儒家之道》、《三更有梦书作枕》等。举一例:三更有梦书作枕 童年爱读小人书,于是极羡那书摊上的老爷爷。长大后欲观群书而难以得之,故慕极那图书馆管理员。总想坐拥书城,书香盈鼻,四顾皆书,其乐何穷。 然好读书却不能购之,因为囊中羞涩。每至书店,偶遇好书,喜出望外,却为书价所吓。恋恋然放下,怅怅然而归。每每此时,便愿狂风至,将书卷至家中。 所幸书还是有处可借,今儿李家一本,明儿王家一册。朝可谒孟子,暮可访太白;夏可观十里荷花,秋可赏三秋桂子;北可驰骋于塞外草原,南可踯躅于江南雨巷…… 然借书有归期,苦恨相聚日短。还书于其主,则书去桌空,遂长叹:何日方可有“朝朝书声催起,夜夜书香伴梦”之乐? 待囊中日渐大方,便常常流连于书店。见所爱之书,便立即买下,欣欣然而归,取来厚纸,小心封其面,题上字。新书墨香犹存,静坐而读,手不忍释。阅毕藏之书架,整齐排列。书本日渐增多,细观之总由衷欢畅,如农人见大麦遍地,金谷盈仓一般。 然时有友人借书于家。心痛之余,千叮万嘱,深恐其损失皮毛。猛忆及往昔借书于人之心情光景,又释然于胸。 拥书一架,如把一壶陈年佳酿,如举一杯深山香茗。深刻处使人掩卷而思,悱恻处令人黯然神伤,幽默处使人畅怀大笑,悲切处令人潸然泪下。如饮清泉,如嚼橄榄,余香满口,绕心三日。 最喜月明之夜,清辉满室,或台灯一盏如豆,或红烛一支飘摇,或临桌而坐,或侧身倚枕,书页轻翻,心旌微摇。叹梁祝身化蝴蝶,喜崔张终成眷属,羡东坡把酒临风,慕清照泛舟浩淼。高山流水鸣于耳畔,瘦菊幽兰馨于鼻尖。芳草连天,长亭古道;红有樱桃,绿有芭蕉…… 晨曦微露,鸟声入帘。睁眼四顾,书在枕边。回忆梦境,不觉莞尔。三更有梦书作枕,不亦乐乎!
格式塔心理学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理论价值书籍装帧设计与读者消费心理研究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构建与教学研究我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分析与研究数码技术对我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希望能够帮助您!
4岁跟随俄罗斯的小提琴教师巴赫耶夫学习小提琴演奏,6岁随父冯少先学习月琴演奏。在成长期间参加了少年宫、青年宫等多次比赛和演出,在月琴演奏上一直是个小童星。1978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但因个人原因,延误入学事宜,后考入中央民族乐团。工作期间随团参加了各地的巡回演出,在年少的时候就随团走遍了大江南北。1982年,19岁经过团里的严格筛选,代表文化部中直团体参加了首届全国民族器乐大赛,获得了表演奖。一起获奖的有吴玉霞、朱家明。成为了团里的独奏演员,得到了更多演出机会和艺术发展的空间。1996年,参加了文化部技术考核,中央民族乐团闭幕考核,获得了中阮第一名的好成绩。2000年,在哈尔滨开办艺术学校,主要教授中阮。适逢黑龙江电视台有一场才艺冯满天(4张)比赛,用中阮小试牛刀,顺便检验自己这些年来的成绩,结果取得年度总冠军。比赛强度很大,每周一期,从周冠军、月冠军、季冠军一路走到年度总冠军,弹了几十首自己创编的中阮曲目,所向披靡。1997年为了加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在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深造,2000年顺利毕业并取得本科毕业证。2005年受邀前往香港城市大学讲学,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称赞道“如果我们的民族音乐欣赏课有冯满天来教,相信学生们没有不喜欢上中国传统的音乐文化。”2006年研发“无品中阮以及演奏法”并首创中阮弹唱,同年7月在北京参加了中央民族乐团 “盛装民乐”演出。受到了广泛的好评!2006年被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特邀为全国民族器乐演奏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委员会月琴专家委员会委员,并协助冯少先完成《月琴考级曲目》教材丛书的编撰。2006年9-10月,应邀与父冯少先在台湾的高雄、台中、员林、南投、桃园五城市巡回演出——“黑土情”冯少先,冯满天父子独奏音乐会,每场返场达到5次,创台湾所有地区民族器乐演出的票房历史纪录。2007年5月,与瑞士巴塞尔音乐学院音乐家在北京21世纪剧院,广东省河源市合作演出,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录播了本场音乐会。2007年11月,应马来西亚邀请,与父冯少先一同出访,并举行了父子独奏音乐会,首演了小阮协奏曲《创业》,开创了小阮协奏曲的先河。2008年1月,应邀与黑龙江省民族乐团合作演出了中阮弹唱《家》,词曲均由本人创作。2014年4月20日,在“出彩中国人”中,以一曲《乡愁》获得第一季“出彩”总冠军。自制古阮 人称“阮痴”“非琴不是筝,初闻满座惊。”这句诗是描述阮的创始者、魏晋“竹林七贤”之一阮咸弹奏的音色。在很多地方阮又叫阮咸,就是直接套用了阮咸的名字来称呼这种古老乐器。冯满天反复调研发现,当代民族乐队中尽管有阮乐器的编制,但这并非古阮。“他们参照日本正仓院收藏的唐代阮咸样式制阮,却把琴板上的花纹误认为镂空,可真正的中国古乐器是从来不在琴板上开口的。”这些镂空,反而把古阮的音色和音量限制了。从1993年起,冯满天便一头扎进阮的世界,去寻找古阮真正的音色,他也有了“阮痴”的名号。冯满天寻访了许多制阮琴师,但结果让他失望。“中国的民族乐器制作水平还处于农业社会。做琴师傅都不懂弹琴,而弹琴的人又不会做乐器,不像西方工艺进化很完善。西方制琴师都必须是弹琴的人,对演奏有切身体会。”不甘失落的冯满天决定自己动手制琴。他翻书学习,拆琴观察,又去探访西方做提琴、吉他的琴师。为了去掉琴板上的音孔,冯满天足足琢磨了七八年。虽然音孔去掉很简单,但要保留音量是个难点,最后他从石子入水瞬间找到灵感,在琴侧开了个小孔,找回音色的同时又保持了音量。最终在《出彩中国人》舞台上呈现的这把“仿唐隐孔中阮”诞生了,而在它之前,冯满天耗费了47把失败品的代价。他将家中积攒的钱都花在制琴上,为此没少得罪家人。冯满天承认,在阮的世界里,自己好像是进入了一种洗脑的状态。“只要街上看见人背着阮,我就会跟着人家问,看看别人的琴。只要有外国人买阮,我都会非常好奇地跟人家解释,凡是一切跟阮有关的都令我着迷,我就是为这事痴狂。”冯满天说。[2]
学术堂整理了一些关于古筝专业的毕业论文题目,供大家进行参考:1、古筝作品《夜深沉》演奏赏析2、古筝协奏曲的演奏及其教学实践3、古筝演奏中音乐表现的三要素4、古筝启蒙教学中技法训练探讨5、浅谈新时期高师古筝教学与发展6、浅析当今中阮的表现形式及在乐队中的发展前景7、浅谈古筝技巧"摇指"的运用与发展8、探析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气与韵9、新时期古筝艺术普及和传承的思考10、一点二角三发力--浅析何宝泉古筝演奏教学艺术理念11、古筝琵琶二重奏《春江花月夜》演奏技巧探究12、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联曲体结构分析13、对古琴融入现代音乐教育中的思考14、从现代筝曲追溯古筝演奏技法的流变15、分析我国传统茶艺中筝艺表演的民乐艺术特色16、浅析古筝演奏技法的发展与演变17、浅析古筝演奏的力度掌握训练
去开心网加油站看看
1.北京大学财务与会计丛书-财务管理学(第二版) 作 者: 刘力 出 版 社: 企业管理出版社 2.融资、并购与公司控制——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材·金融学系列 图书作者: 周春生 编著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3.《财务管理问题解答(附光盘中级会计资格)/2004年度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用书》作者: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参考用书编写组 编出版社: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4.《财务管理改革与探讨论文集》作者:张忠信出版社:东北大学出版社5.《新编财务管理疑难问题解答》6.《现代财务管理基础》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7.《融资结构的变迁研究/岭南经济学术文库》8.《企业投资融资财务规划运作技术》作者:马忠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9.《融资与财务结构》10.《中国融资制度改革》注: 我以上表明的都比较杂乱,可能有些书不能很好的帮到你!!! 如果是时间不够用的话,请先看第 8. 9. .
楼上的似乎不是很有联系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和交往行动论和这类社交网站联系比较紧密不过这个老人家的东西比较难懂,你得多花点时间看看
额 没补充了
清代北京印刷的一大特点,是民间印刷作坊的兴盛,据统计最多时有120多家,集中在隆福寺和琉璃厂两处。在这些作坊中,也有专门从事书籍装订和字画裱装者。 清代最通用的书籍装帧形式是线装,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和包背装等,都有使用。卷轴装在清代多用于字画的装裱,其装裱工艺十分精致考究。底面多用上等宣纸,画芯四边裱以素色彩绫,轴外裱以锦缎,轴头用料则分为不同的档次。经折装除用于佛经及字帖外,也用于一般书籍,宫廷印刷的《耕织图》,《南巡图》等,刻印十分精良,其装帧采用经折装,所不同的是开本约一尺见方,封皮用厚纸板裱以黄绫。康熙、雍正年间刻印的《龙藏》,共720册,全为经折装,书皮裱以黄绫,10册一函,规模巨大。蝴蝶装在宫廷印刷的书籍中也有使用,曾有过清代中期的蝴蝶装书,用上等宣纸印刷,版边留有较大空白,封皮用硬纸板裱以黄绫,并有前后环衬页,一边裱于封皮内侧,装帧平整,裁切跟齐,属于宫廷书籍装帧之上品。包背装在清代也有较多的使用,乾隆时期编纂的《四库全书》一套共36315册,为著名的写本,共抄写七部,共计254205册,全为包背装。全书封皮用厚纸外裱绫衣,四库分别用不同颜色,其经库用绿绫,史库用红绫,子库用蓝绫,集库用灰绫,最后分别用木函装书。线装为清代书籍装帧的主要形式,除皇家用书的封使用料有特殊要求外,一般的线装书则力求“护帙有道,款式古雅,厚薄得宜,精致端正”四大要素。其封皮有纸面和市面两种,封面多贴书签,书本部较薄,一部书装于函套。清代线装书的前面多留有一、二张白页,其后才是扉页,内容有书名、刻印者名及年代、地点等。函套多用半包式,底口多有书根字,写有书名、卷次等。 从开本大小来看,清代则是多种多样,政府出版物的开本都较大,民间出版物多为中小开本,有一种称为夹带本的,是历代最小的开本,约相当于今天的128开,字很小,但印刷装订都很精致。 清代出现了一种连续性出版物,一种是《晋绅录》,一种是《京报》,《晋绅录》按季出版,内容为中央、地方官员的名录,以红纸为封皮,称为红皮书。《京报》相当于今天的报纸,但也装订成册,每期二三页或六七页不等,封皮有白纸,黄纸不等,封面盖有红色“京版”二字,有刻版和木活字两种,由于有时限性,印装都十分粗糙。但作为连续性出版物,在出版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从18世纪初期开始,西方的印刷技术逐渐传入我国,近代出版印刷业开始兴起。随着新型印刷技术的应用,书籍的装帧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今天所使用的册页装及矩形开本等基本形式,则起源于我国的宋代,约公元14世纪,逐渐传向西方。虽然在材料、工艺方法等方面有阶改进,但其基本形式,仍为中国古代所首创。 如何写论文 写下自己的想法是完善它的好方法。你可能发现自己的想法在纸上会变成一团糟。 写作是很痛苦的事情,但是当你越来越熟悉它的时候,就会很快了。如果你把它当作一种艺术,你就会在写作的过程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 你也会遇到和其他作者一样的滞碍。这有很多原因,而且不一定能顺利解决。追求完美是一个原因。 记住:写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你发现所写的不是你开始想写的,写下粗稿,以后再修补。写粗稿可以理出自己的思想、渐渐进入状态。如果写不出全部内容,就写纲要,在容易写具体的内容时再补充。如果写不出来,就把想到的东西全部写出来,即使你觉得是垃圾。当你写出足够的内容,再编辑它们,转化成有意义的东西。另一个原因是想把所有的东西都有序的写出来(in order)。你可能要从正文写起,最后在你知道你写的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再写简介。写作是很痛苦的事情,有时候一天只能写上一页。追求完美也可能导致对已经完美的文章无休止的修改润饰。这不过是浪费时间罢了。把写作当作和人说话就行了。 写信也是练习的好方法。大多的文章也会因为风格很想给朋友的信件而易读(can be improved)。写日记也是很好的锻炼。这两种方法还有其他的好处。 无休止的修改格式而不是内容也是常犯的错误。要避免这种情况。 LaTex(附:CTex)是一个很好的工具,但是它自己有很多自定义的宏定义。你也可以利用别人类似的代码,许多站点(包括MIT)都维护有扩展库。 清楚自己想说什么。这是写清楚要的最难最重要的因素。如果你写出笨拙的东西,不断的修补,就表明不清楚自己想说什么。一旦真正想说了,就说吧。 从每一段到整个文章都应该把最引人入胜的东西放在前面。让读者容易看到你写的东西(Make it easy for the reader to find out what you've done)。注意处理摘要(carefully craft the abstract)。确定(be sure)说出了你的好思想是什么。确定你自己知道这个思想是什么,然后想想怎么用几句话写出来。大篇的摘要说明文章是写什么的,说明有一个想法但没有说到底是什么。 不要大肆夸耀你自己做的事情。 你经常会发现自己写的句子或者段落不好,但不知道怎么修补。这是因为你自己进入了死胡同。你必须回去重写。这会随着你的练习减少。 确信你的文章真的有思想(ideas)。要说清楚为什么,不仅仅是怎么样。 为人而写,不要为了机器而写。不仅仅需要正确,还需要易读。读者应该只做最明显简单的推理。 完成文章以后,删除第一段或者前面的几句话。你会发现这些话其实对主旨没有影响。 如果你在所有的工作做完以后才开始写,就会失去很多好处(benefit)。一旦开始研究工作,好的方法是养成写不正式文章的习惯,每隔几个月(every few months)记下最新的和你刚学的东西。从你的研究笔记开始比较好。用两天时间来写,如果太长的话就说明你太追求完美了。这不是要进行判断的东西,而是与朋友共享的。在封面上说明“草稿”(DRAFT-NOT FOR CITATION)。拷贝很多份,给那些感兴趣的人看,包括导师。这种做法对以后写正式的论文很有好处。 得到反馈: 如果你加入私人文章交流网(Secret Paper Passing Network),会收到很多别人的文章,他们请你评论。知道别人对论文的意见很重要。你给别人帮助,别人会在你需要的时候帮助你。而且,自己也能提高。为文章写有用的评论是一门艺术。你应当读上两遍,第一遍了解其思想(IDEAS),第二遍看表达。 当然也可以把自己的文章交给别人评价,要学会吸取有建设性的建议,忽略破坏性(destructive)和无意义的建议。为了得到建议,你要写清楚自己的观点,写你所作的事情,即使你没准备写一个没有完整的期刊或者会议文章,然后交给别人看。即使是将要发表的文章,也应该写清楚,这样可以增加得到建议的机会。 以简要的形式降序组织评论(建议)对你和你所评论的人都有用:最上面内容相关,中间是风格和表述,最后是语法和文法。
书籍装帧的 论文 可以从历史角度、文化角度、写写国内的和国外,以及不同民族之间书籍装帧的发展过程。 一、对古典文学书籍装帧的理解和设计思想 古典文学书籍装帧的设计,需要对被装帧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提炼。我国的古典书籍中的线装书虽然看起来比较简单随意,但从总体上考察,并非随意为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精心设计的,从色彩调赋、材料应用,都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韵。而现代装帧设计,因为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未免能够达到这种效果。那么,我们现在对古典书籍进行装帧设计怎样才能达到这种味道呢? 一味地追求古典, 将使整个设计缺乏现代的审美情趣; 一味地追求现代, 又将使古典文学书籍的装帧缺少古典文学的“气韵”, 也会偏离现代人对古典文学作品装帧美的需要。当今对古典文学书籍进行装帧设计,应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对书籍装帧设计的精华,使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的气韵, 与现代的美学要求有机地融合。在整个总体设计上, 既不失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含蕴和意境,又能融合现代人对书籍装帧的审美要求。古今装帧审美学方式的统一,是当代对中国古典文学书籍进行装帧设计的需要。 书籍从人类文明产生至今,作为一种大众媒介的传播工具,越来越发挥着它自身的作用。人类从最早的刻骨、刻竹的记事,到现代印刷技术、书籍的装帧,在长期的实践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智慧,并形成了专门的学科。一个国家对书籍装帧水平的高低,书籍品种的多少,出版发行量的大小,已成为衡量社会进步和发达的一个标志。书籍装帧走过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道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它由简单到复杂,从单纯的书籍加工到当今艺术创作。现在,书籍装帧已不再只是简单地一页页纸的装订,而是装帧设计者对书籍的二度艺术创作,是装帧艺术家思想和智慧的结晶。书籍装帧设计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综合的艺术门类,它是绘画、摄影、书法、金石等艺术形式的综合应用, 需要设计者具备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科技等方面的知识, 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对书籍的装帧设计, 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 还应赋予装帧设计的商业性。书籍是放在书架上的,在具有展示性的同时,还应有吸引读者的功能。因此,它在具有欣赏价值的同时,要能刺激读者阅读书。 二、中国古代书籍装帧的几种形式和演变过程 1、绳串联 中国的书籍出版有着悠久的历史,书籍的装帧形制,也是随着书籍的生产工艺和所用材料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地演变着。 一般认为,中国最早的书籍是商代刻有文字的龟甲或兽骨,距今已有3000余年。当时,为了便于保存,将内容相关的几片甲骨用绳串联起来,这就是早期书籍的装帧形式。 从商代后期开始,出现了青铜器铭文,统治者将重要文书铸于青铜器上。特别是到了西周,铭文可以容载较多的文字。西周的毛公鼎的铭文达500字,因人们多把古代这种铸之铜器上的铭文看作古代“原始书籍”形式之一,故多数书史家认为,它也是古代书籍装帧的一种形制。 2、竹简 竹简是纸发明前最具代表性的书籍形制。它可以根据文章的长短,任意确定简数,一简书字一行,最后用上下两道绳编串起来,卷捆后保存,还有苇编和丝编两种,考究者用织物缝袋装入。竹简约起源于西周后期,一直延用到公元4世纪。竹简除以竹制成外,也有用木者称木简。与竹简 并行的还有木牍,制成长方形木片,用于书写短文。 3、帛书 帛书是略晚于竹简的一种书籍形式,它是将文字书写于丝织品上,其装帧形制是缝边后成卷存放,由于材料昂贵,多为统治者书写公文或作绘画用,一般书籍使用较少。 4、石经(石碑) 石经也是古代书籍的一种形制。最有代表性的是《熹平石经》,它开刻于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将儒家七经刻于46块石碑上,总字数20多万字。它立于洛阳太学门前,供人们阅读、传抄和校正,它的功能超过了一般书籍。其形制是双面刻字,文字竖向阅读行列整齐,碑呈U字形排列。其它如隋代开刻的房山云居寺佛教石经,虽年代晚于《熹平石经》,但其影响更大,价值亦高。 5、拓印(卷轴) 纸张发明后,出现了一种拓印形式。它可以将各种石刻文字复制在纸上,经裱装成卷后便于保存和阅读。后来这种方法又用于青铜铭文的拓印和陶文的拓印。从南北朝到隋代的宫廷藏书中,各种拓印件是一个重要的类别。 纸发明于公元前二世纪;从公元二世纪起,纸才较多地用于书写;公元二世纪,纸的使用才更为普遍,成为书籍载体的主要材料,纸质写本书籍的装帧形制有多种变化,最早的写本书延用了简策和帛书的形式,即卷轴装。唐代初期,在卷轴装的基础上,又出现一种旋风装,过去,由于只见记载,未见实物,因而对旋风装的形制众说不一。宋代张邦基称这种装帧为“逐页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清代叶德辉称其为“鳞次相积”;也有人认为是将经折装首尾相连即为旋风装。后来发现了唐代《唐韵》写本,是将所写书页逐张依次错开贴于卷轴底纸上,阅读时打开逐页翻阅,读毕仍卷为一轴,其外观与卷轴相同,从而证明前两种说法是正确的。 6、经折装、旋风装和蝴蝶装(印刷术发明初期、辽金时代的书籍装帧) 经折装起源下南北朝,其形制是将所写书页按顺序裱贴在一起,再一正一反连续折叠,再裱以前后护封。 印刷术发明前,书籍的装帧形制,一般只有上述几种。印刷术发明后,卷轴装、经折装仍在继续使用,但在使用材料,开本的大小,装潢工艺等 方面,仍不断有新的发展。并且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新的书籍装帧形式也不断出现,先后有蝴蝶装、包背装、线装等。 印刷术的发明,标志着书籍的出版进入了新的时期。由于生产手段的改变,使书籍能够快速大量地生产,使更多人能有读书机会;书籍需求量的增加,又促使了出版印刷业的繁荣和发展。出版者对书籍的装帧形制则越来越重视,从开本的选用、版芯的大小、字体和行格、装帧形式、封皮的用料等,都体现了完整的古代书籍装帧艺术。 印刷术发明于隋未唐初,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是刻印于公元704年前后的《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敦煌发现的《金刚经》。刻印于公元868年,都为卷轴装。由此可知,卷轴装为印刷术发明初期最常用的一种装帧形式。最早印刷的一般书籍是《唐韵》,其装帧形式可能是旋风装,约印于唐晚期。 从唐到五代,印刷还不普及,只有西安、四川、淮南、汴京、吴越等地有印刷记载。到宋代,出版印刷业才逐渐普及,政府印书、民间印书、学校印书、寺院印书都发展起来,印书的地域也更为广阔。与此同时,北京也出现了出版印刷业。过去对辽代北京印刷的书籍,多数只见于记载,实物留传的很少。例如:辽统和十五年(公元997年)燕京僧行均编的《龙龛手镜》,乾统年 间(公元1101~1110年)刻印的医书《时后方》、《百一方》,以及辽代刻印工程浩大的佛经总集《契丹藏》。1974年在山西应县木塔四层佛像胸中,发现了一批辽代印刷品,大部分为北京所刻印,其中刻印年代最早的是辽统和八年(公元990年)“燕京仰山寺前杨家印造”的《土生经疏科文》一卷,最晚的为天庆年(公元1111~1121年)刻印的《菩萨戒坛所牍》一书。其他书籍有《契丹藏》及辽代刻印经卷47件,辽刻书籍8件,雕印着彩佛像6件,其刻印年代为公元990~1121年之间。从这些印刷品的题记中,我们还知道了一批辽南京(今北京)的刻印单位,其中有“燕京仰山寺前杨家”、“燕京檀州街显忠坊南颊住冯家”、“大吴天寺福慧楼下成家”、 “燕京悯忠寺”、“燕京圣寿寺”等。由此可以看出,辽代北京的印刷业已十分兴盛。 北宋最早刻印的书为开宝五年(公元972年)的《尚书》和《经典释文》,《开宝藏》则刻印于开宝四午《公元971年》至太平兴国八年(公元983年)。而北京最早刻印的书籍,比北宋只晚18年,由此可见北京出版印刷的历史,也是十分悠久的。
我记得,我毕业的论文题目就是“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书籍装帧中的应用”。呵呵,我是先深入探讨中华传统文化,然后围绕它来展开的。
格式塔心理学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理论价值书籍装帧设计与读者消费心理研究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构建与教学研究我国当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分析与研究数码技术对我国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影响希望能够帮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