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财经》杂志招聘

发布时间:

《财经》杂志招聘

编者按:中国人有天赋,又勤奋,可是为什么世界一流大学开始不爱招中国学生了?耶鲁大学教授陈志武分析了个中原因。在他看来,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必须改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把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重点放在“做人”的通识与思辨训练上;另一方面要走出儒家名分等级秩序的文化制约,不能再把“顺从听话”机器人作为我们的楷模。(本文获作者陈志武先生和《财经》杂志(公众号ID:mycaijing)授权转载。)最近,两件事再次引发了我对中国教育的担忧。一是,前不久跟一位美国名牌大学金融教授谈博士研究生招生政策,他说他们今后可能不再招收中国博士研究生了。这不是种族歧视问题,他自己也是中国人,而是因为过去多年的中国学生,开始学习成绩都好,后来做博士论文研究时虽然未必突出,但还可以,可是等到毕业上学术市场找教职岗位时,表现都不好,没办法找到一流大学教职。所以,他们不想再浪费时间培养中国学生了。实际上,不只是他们大学有这个打算,我所在的耶鲁和其他大学,也讨论过同样的问题。虽然我们没有决定完全停招中国学生,但从那以后,就有意识地少招或者偶尔不招。以2015年为例,美国的前30名金融系毕业的博士中,来自中国的不少,但找教职岗位最成功的是去了加州理工学院,那个大学当然不错,可是,这么多中国博士生中没有一个被前10名或前15名金融系招聘。由于这些博士都毕业于顶尖金融院系,这一结果很让人失望,各学校投入的资源和教授精力那么多,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二是,在美国金融和硅谷高科技行业中,印度裔高管远超华裔。大家熟悉的谷歌、微软、Adobe、软银、花旗集团等公司的CEO都是印度人,在这种级别的美国公司中似乎想不起一个中国人CEO。公司副总裁一级的印度人就更多了。而且,不只是美国企业界里中国人和印度人的反差这么大,在大学里也如此。比如,几年前美国主要商学院[微博]中,有12个在选拔招聘商学院院长,其中有10个给了印度裔聘书,没有一个给中国裔。尽管后来一些印度裔谢绝了,但这本身也反映出中国和印度之间在教育、文化上的差距。中国人天赋好,又聪明勤奋,但为什么结果会如此令人失望,跟美国、印度和其他国家的人差别那么大呢?答案主要在两方面:一是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包括中国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方式;另一方面是儒家文化,尤其是坏在我们推崇的“顺从听话”和孝道文化上,这些文化烙印实际上是中国人一辈子的包袱,走到哪里都无法丢掉,到哪里都吃亏。先谈教育我在大学教书至今26年,见过的学生也算不少,其中两个故事让我难以忘记。故事一:张三(匿名)出生于国内某大城市,高中毕业轻松考上北大清华[微博]这样的国内顶尖名校,等他到耶鲁读博士时,哪怕再难的数理经济模型对他来说都太容易。在我的博士生课堂上,他毫无疑问一直是最优秀的,即使在耶鲁这样的世界各地天才汇聚的地方,他的聪明才华照样遥遥领先。可是,两年后的一天,正当他全力以赴深入做研究而且已经有出色成果的时候,张三找我私聊,说他在考虑是否退学回国去做PE投资基金,因为他父母好友愿意出资5000万美元由他去负责管理,机会难得。震惊之余,我问他:“你的天赋如此出色,我一直认为你最有希望出类拔萃,出一流学术成就。告诉我,你是否真的对学术研究、学术生涯有兴趣、有激情?”多年的经历让我清楚,一个人如果对他从事的工作没兴趣、无激情,尤其当他做的是学术研究时,那么,要他做好、要他做出别人想不到的创造性成绩,那等于是赶鸭子上架,难!每天做自己没兴趣的事情,只会是应付,不会钻进去的,那样他自己也会痛苦、很累。张三回答说:“对学术研究谈不上有兴趣。我可以做,也可以写学术论文,但这不是我的兴趣与激情所在。”这下好了,我跟同事原来期许厚望的博士生,对我们的专业也就是如此。我接着问他:“那你为什么要申请金融博士研究生呢?”他的回答不奇怪:“因为父母要我这样做,而且看到其他同学都这样做。”故事二:第二个故事更具戏剧性。这回是国内顶尖大学的经济史博士生,到耶鲁来访问一年。我原以为他对经济史这么投入,正好也可以协助我收集史料、研究一些经济史话题。到耶鲁后,他无比兴奋:要选修15门耶鲁戏剧学院的表演课程!耶鲁戏剧学院是世界一流,机会难得可以理解,只是我们没有学生会一个学期选五六门以上课程。看到他对表演这么有激情,知道他实际上对经济史和经济学没太多热情,所以,我没有阻止他去戏剧学院上课。他那一年把耶鲁戏剧学院的所有表演课都上完,很是兴奋,那些表演系老师对他评价也非常高,觉得他真有表演天赋和激情。后来,我问:“很显然,你的激情在戏剧和表演。你在国内上大学、读研[微博]究生怎么没有申请艺术学院呢?” 答:“我父母不让呀。他们要我学经济学,好找工作!”这么多年教过的中国学生中,真正因为自己喜欢而研读经济学、金融学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是因为父母的压力和安排。既然他们都不是因为自己真实的兴趣而为,出现上面我们谈到的,那么多读金融博士、经济学博士的中国学生最后在职场上表现一般甚至较差,就不足为奇。赶鸭子也许可以上架,但上不了高架的。中国父母都关心子女教育,即使没有百分之百的“望子成龙”,也想儿女去尽可能好的学校,将来有一份好的职业与收入,能够一辈子过上幸福的生活。所以,就有了众多中国父母起早摸黑,不分周中周末,一年到头为了子女上学的事情奔波,甚至常年离开丈夫、家人和朋友到外地或国外陪子女上学。也为了让子女上“最好”的学校,经常想尽办法找关系、开后门,使用所有能想到的招法,就是为了子女能得到“最好的教育”,为了不让子女“输在起跑线上”!在专业方面,都倾向于要求甚至不惜逼迫子女学金融这样光鲜的专业,或者学会计这样容易找工作的实用专业。可是,很多父母可能从来没有问过,更没有想过“什么是最好的学校”“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学过优化理论的人都知道,“好”“不好”“较好”“最好”这些价值判断都只能是相对的,必须首先搞清楚的是“相对于谁”“相对于什么”,因为不存在没有度量指标、没有参照系的“好”和“最好”。于是,在不问不想的情况下,往往是根据父母自己认为“好”的标准去选择“最好”的学校和专业,等于让子女去过一种父母认为好但子女自己未必认为好的职业和生活。有时候,这实际上是迫使子女去实现父母自己没有能实现的专业梦。或者,就是一窝蜂随大流,去追求大家都认为最好的哈佛、耶鲁或者北大、清华。如果你问他们“为什么哈佛耶鲁好、北大清华好”时,他们也说不上来。好与不好,只有基于子女的个人兴趣、偏好、个性和天赋才有意义。否则,不仅没有意义,而且很容易造成天赋与人才的浪费,结果只会是子女学习、工作没有热情,无精打采,每天因为在做自己没有感觉的学习或工作而特别累,而且会时常抱怨,对生活、工作失去兴趣。父母也会觉得难受,因为他们尽了那么大的力,陪读那么多年,花了那么多钱,找了那么多人情关系,到最后也没有见到子女有出息!而对于社会,这同样是最糟糕的局面,因为如果多数甚至所有家庭都这样不顾子女兴趣去选择学校和职业,结果会是,社会中的各项工作都是那些对此并没有兴趣、更谈不上热情的人在做,这不仅导致人力资源的整体浪费,而且各项事业都无法做好,更不会有突出的创新。在任何社会中,人才资源是各项资源中最为重要的,因此,把每个人的兴趣和天赋跟其专业尽量配置得一致,是整个经济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也是决定一个国家整体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关键因素。我们想象一下: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在做自己并没有兴趣但为了养家糊口又不得不做的事,而且每件工作都是由那些并没有兴趣的人在做;在另一个社会里,每个人都选择做自己有激情的事情,而且每份工作都是由对其有兴趣的人在做。那么,这两个社会中,哪个社会的整体幸福感更高、效率和创造力也更高呢?答案显然是后者。这就是中国社会和美国社会的差别,这些差别表现在子女的学校选择、专业选择、职业选择、工作选择和婚姻对象选择上。经常有朋友咨询子女教育的事情,一个普遍的说法是:“我就想女儿读完大学,立即读研究生,拿到硕士博士学位、完成学习任务后,再去工作、结婚成家。”我就问:“为什么非要有读硕士、博士的任务呢?为什么不能大学毕业后先工作几年,让他比较一下工作和读书的差别,感受一下自己到底喜欢工作还是学习,喜欢什么专业、什么工作呢?”他们当然没有想过“为什么要读硕士博士”的问题,因为他们觉得反正大家都要子女读研究生,所以理所当然自己的孩子也要读。他们没想到也许自己的子女根本就不适合读研究生,也可能对学术和读书没任何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要他们去读书,对子女是劳命,对父母是伤财,对社会是浪费资源。这些朋友就说:“万一他去工作后不再想回学校读书了,那不就不好了吗?”我说:“如果是那样,那就更说明大学毕业后先工作是对的!否则,他们会浪费那么多青春在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上!”在物质产能过剩、物质这么丰富的今天,温饱不再是个问题。父母可以给子女最重要的礼物是给他们提供经济条件,让他们追求自己的兴趣、选自己有激情的事业。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子女的父母显得太自私、太不尊重子女,这包括学校、专业、工作和婚姻恋爱。不同文化背景导致了中国人和印度人的不同表现职业和做人下面这个故事很流行:一家硅谷公司招来三个实习生,分别是中国人、印度人和美国人。美国实习生只求把事情做完就好,一到下班立马走人。他对一些问题尽管一知半解但也能侃侃而谈,一分钟可以讲完的问题,能讲五分钟。中国实习生很努力,活干得最多最好,但不爱多说话。印度实习生工作做得没有中国实习生精细,但也不差。虽然讲话带有口音,但最爱发问,擅长表达自己。在实习期间,学到东西最多的是中国实习生,但是,最后人们最能记住的是那位印度学生。这个故事当然是中国人喜欢讲的,因为中国人看重“硬本事”、看轻“软本事”;按照这种我们熟悉的价值观,这个故事实际是想抬高中国人、贬低印度人,也包括贬低美国人,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但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因为我们这种看重“硬本事”的文化取向造就了中国人只能干苦力活、不能像印度人那样在硅谷和美国大学等领域成为领袖人物;也正因为美国和印度社会既看重“硬本事”也看重“软本事”,所以,反馈到文化和教育领域,就变成了不只是要强调数理化,也要强调人文社会科学,在判断人才时不只是看他的硬技能,也看他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看他是否是一个风趣的人。比较极端的是,不少中国父母在子女好不容易到美国大学读书后,又偏偏要他们花大学四年学会计,这的确是“硬技术”,对找工作最便利。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实际上中国会计规则跟美国不完全相同,学完美国会计规则,到了国内还要补课才能做会计。而且像会计这种职业性这么强的专业,根本不需要到美国大学去花钱学四年,在国内的技校就可以学到,然后在国内考会计资格,那样既省钱又更实用。这些朋友说,他们担心子女毕业后不好找工作,会计好找工作。如果是这样,国内技校不是更好吗?而且,退一步讲,如果只是为了找工作,麦当劳不是有很多工作机会吗?实际上,这里关键还是在于对“教育”的理解和认识问题。教育有两项主要功能:一是为了职业,一是为了做人,尤其是为了做一个有意思、有趣味、有意义的人。职业培养是为了饭碗,而“做人”的教育是为了让人不只是职业工具,而更重要的是做人。许多朋友一听到自己子女想学历史、文学、艺术,或者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就很生气,认为这些“软本事”没任何用,不便于找工作,等等。但是,他们不知道,这些“软本事”恰恰是使一个人更加有意思、有趣味的基础。世界需要有“硬本事”的人,但世界是由那些能说会道、知识渊博的人领导的。即使我们走出企业领导、政府领导阶层,在社会生活中,那些除了职业以外还了解我们历史、社会、政治和经济是怎么来的人也是更加有趣的人,同时更可能是社会中的成功人士。随着互联网资源的丰富膨胀,各类专业技术通过谷歌随时随地可以查到,获得“硬本事”的方式可以是技校、大学,也可以是通过上网就行。所以,“硬本事”的相对价值在降低。但,全球一体化的社会对于软知识、软本事的需求比以前大增。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中国人不在“软本事”方面追赶美国和印度,我们可能只能继续以苦力活、以低利润活为主,而高利润、高收入的工作则继续由美国和印度人控制。就每个人的生活而言,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和大学都应该强化通识教育,也是为了让自己能一辈子活到老幸福到老。通识教育不仅能让一个人增加“软本事”,而且还会让你接触了解各种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激发你方方面面的好奇心和兴趣。一旦你对许多东西有好奇和兴趣后,一辈子中的不同时段总会有让你感兴趣、让你激动的追求和话题,不会过得枯燥,而会充实生命中每个阶段的生活内容,最大化一辈子的幸福感。中国文化鼓励“听话”和“顺从”也谈文化之所以中国人跟美国人、印度人的差别这么大,也当然跟中庸和孝道文化紧密相关。在中国长大的过程中,父母等周边的人都教你“乖乖听话”、听长辈的话。不管走到哪里,只要见到比自己年长的,都要小声讲话,要顺从听话,不能挑战长者和权威的言论。正因为从出生开始,二三十年之内,周边大多数人都比自己年长,都是自己必须要顺从听话的对象,所以,每个人在成长的二三十年里都会被驯化得乖乖的,没机会锻炼讲话辩论。长大后即使想学习辩论、学习作报告演讲技巧,也很难改变从小被迫养成的“听话不作声”习惯。在中国,别人说“你的孩子好听话”是对你子女的表扬,父母也会因此而欣慰。而我在美国生活的30年里,从来没有听到美国人以这种话去夸奖人家孩子的,因为美国人会认为“听话”“顺从”是贬义,是没有个性的表现,因此,没有人愿意被这样评价的。由于三纲五常,长辈、年龄是中国社会名分等级秩序的最重要组织维度,这种等级秩序压制个性的表达,使我们长大后本能地安静、讲话谨慎又谨慎。美国社会是另一极端,没有鲜明的基于年龄、长幼的等级秩序,大家以理服人,而非以年龄大小压人,所以,就更加促长美国人辩论能力、表达能力的发展。印度则是介于中国和美国之间,他们对长辈也会敬重,但不像中国社会那么绝对,再加上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100多年,多少也淡化了印度人对长者的顺从程度,不再像原来那么论年龄,而是更加讲理,以理服人。这些文化特点是上面三个硅谷实习生故事背后的重要原因。中庸逻辑要求你不能声张,不能过多表达自己,什么都要适度。即使是讲道理、辩论,也不要那么认真,那么“打破沙锅问到底”,什么事情“差不多”就行了。这种文化熏陶出来的人,当然倾向于不会表达,即使表达或者争辩,也不会太认真,否则,内心会感到不自在,会内疚。再加上这些年在中国,许多做母亲的不知道溺爱会害了孩子,让自己孩子永远长不大。比如,在我原来任教的一个大学里,一位中国教授已经30岁出头,没有结婚成家。尽管他已经拿到终身教授职位,但还是不成熟,因为他母亲还是每天跟着他、盯着管着他的一举一动,结果她儿子就没机会长大成人。根据六年前我女儿用的一本美国中学教材的一些研究估算,中国大学生的成熟度平均比美国同龄人要低年左右,原因就在于儒家文化和中国父母育子方式,在该放手的时候不能放手让孩子独立。而成熟度跟领导力又高度关联,没有成熟就无法有领导力,就难以竞争谷歌、微软、花旗等公司的CEO岗位。许多人在解释为什么中国学生在美国不能更成功、中国人不如印度人那么突出的时候,都喜欢以中国人英语差、印度人英语好作为主要理由。语言当然是中国人的弱项,但实际上更根本的原因不是语言,而是儒家的名分等级秩序,这个秩序使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被持续不断地压抑,任何有个性的表达和质疑都会招致重罚,以至于等我们长大成型时,我们每个人都成了只会做事、不会作声的人,只有干苦力的“硬本事”,没有“软本事”。今天的世界已经高度一体化了,为了让我们的后代有机会在国际竞争中更能胜出,一方面必须改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把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重点放在“做人”的通识与思辨训练上;另一方面要走出儒家名分等级秩序的文化制约,不能再把“顺从听话”机器人作为我们的楷模。陈志武:经济学家,耶鲁大学终身教授、北京大学[微博]经济学院特聘教授,专业领域为股票、债券、期货和期权市场以及宏观经济。

最主要的是傲慢与偏见。当然,它招收外籍学生(不局限于中国)还是有条件的:一是或者你有钱。二是或者你有名。三是或者你有才。

北京《财经》杂志社有限公司是2002-07-11在北京市朝阳区注册成立的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外大街泛利大厦10层。

北京《财经》杂志社有限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110105740401117H,企业法人王波明,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北京《财经》杂志社有限公司的经营范围是:《财经》期刊出版发行;信息咨询(不含中介服务);技术培训;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不含演出)。(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在北京市,相近经营范围的公司总注册资本为37491551万元,主要资本集中在 5000万以上 规模的企业中,共2509家。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良好。

北京《财经》杂志社有限公司对外投资1家公司,具有0处分支机构。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北京《财经》杂志社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招聘杂志社经营

编辑,摄影,访谈,化妆,业务推广,模特等。一般要求本科或者专科学历。做编辑,至少需要文学、新闻等专业的本科文凭,发展得好有可能成为主编;做广告业务员的条件是能拉到业务给杂志社赚大钱;或者学好化妆技艺,去应聘做造型师;或者身材棒,经过模特培训,去杂志社做平面模特。

编辑、主编、造型师、美容编辑、写作编辑、摄影、摄像、助理等工作。一般需要大学本科学历以上。注意事项:时尚杂志上也会有一些招聘信息,最好是想去哪类时尚杂志任职,就先要了解相关的工作内容杂志内容,因为只有熟悉杂志要求会知道杂志的需求,一般职位会有摄影编辑、记着,特约记者、编辑,杂志模特,以及一些时尚的专业写手,还有杂志的广告部人员等。

自然是和地理相关的拉 附上其招聘要求,你可以上他的网站看一下他的招聘要求 请采纳

公司名称:《赣风》杂志社公司地址:南昌福州路98号地区:东湖区 月薪:1200元 学历要求:大专杂志社招聘以下人员:1、编辑:要求文字功底过硬,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待遇:试用期一个月,1200元。转正后根据级别晋级享受相应级别工资待遇。2、设计:要求有设计功底,有工作经验者优先。待遇:试用期一个月,1200元。转正后根据级别晋级享受相应级别工资待遇。3、业务经理:要求有工作经验,有客户资源者优先。待遇:试用期一个月,保底加补贴加提成加奖金,具体面议。4、行业负责人:涉及房地产、汽车、金融、家居建材、电信、休闲娱乐等行业。保底加补贴加提成加奖金,具体面议。联系人:刘先生 电话: 已过期 简历发至:联系人:刘先生

经济日报经济杂志招聘

好进。查询经济日报社招聘公告得知,经济日报社的应聘条件是本科生及以上学历,对学历要求不高,需要两年以上工作经验,对工作经验要求不高,因此是好进的。经济日报社一般指经济日报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成立于1985年,隶属于经济日报社,是中央级出版单位,以“服务政商两界,引导百姓生活”的为宗旨,举传媒之眼,探经济之微,以经济热点、社会焦点、新闻看点类图书为主打方向。

3000左右

经济日报理论版登报文章有什么要求,经济日报文章刊发说明 经济日报版面内容涵盖经济新闻,经济观察,投资理财,经济学理论,消费广场等等 经济日报理论版简介,经济日报创刊于1978年,在大公报及财贸战线报进行整合改编创立的,经济日报以国内经济发展及经济形势走向进行综合性的报道,以指导经济工作,总结经验,提供信息,指导消费为宗旨,推进国内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日报》是全国经济工作的重要舆论阵地,是全国经济类报刊中权威性、公信力最强的报纸,是传播发布党和国家关于经济方面政策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国内外了解中国经济发展动向的重要窗口,是政府和企业沟通的重要桥梁。 经济日报自创刊以来,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以经济报道为主的综合性权威报纸,是国家发布经济政策的重要渠道,是各方寻求经济合作的主要媒介,是企业获取经济政策和信息的首选报纸,也是大众提高经济生活质量的良师益友。创刊以来,经济日报每年都能推出一些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的报道和文章,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充分肯定。 经济日报理论版主要发表金融机构,高校科研院所当下热点形式的理论性文章,文章要求以文章机构严谨,逻辑性紧密,当前经济形式对策分析。所投文章最好留意最近报纸所发的选题。保持新颖性,独创的个人见解是录用的先要前提。 关于如何在经济日报理论版登报刊发文章的建议对想在经济日报理论版发表文章的,首先文章要以理论性为主,结合现阶段热点形式来写。文章要求结构完整,内容突出,选题新颖,语言逻辑严谨。你不想被录用都难。 具体想在人民日报登报发表文章的可以来电来信咨询,我们五年来致力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理论版的文章登报刊发服务。 最贴切的服务——所述报纸文章均可代笔,修改。 最安全的合作模式——所有刊物及报纸发表的文章均可签订协议,碍于身份原因,你可以委托别人代签。发表出来付款,不需要任何定金。 最快的发表速度——人民日报刊发时间为一到六个月。经济日报、人民日报均可加急一个月内发表出来。 我站郑重声明:我们非杂志社、报社官方机构,如有误投,请及时更正投稿地址。或者咨询前问明详细情况,以免误投耽误你的时间。高端权威论文发表,仅此一家可以发表后付款的论文发表机构,六年我们致力于国内社科、经济管理领域权威期刊的引荐,文章修改相关发表业务,我站目前尤以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理论版,管理世界、人大复印资料转载方面较有优势。提供部分国外SCI、EI源刊转让文章,可直接怪作者。我们的优势至今实行先发表后付款的合作模式,在文章未发表之前我们承诺不收取任何费用。合作流程——收到文章-签订协议-文章在约定的时间内发表出来,收到刊物核实后一次性付清全款。 更多合作期刊欢迎来电来信详询!

不好。1、难度方面。经济日报应聘复试需要面试3轮,层层筛选,及格的人才能够留下。2、面试人数方面。经济日报的员工待遇福利很好,导致每次应聘人数都有一百多人,十分的多,但是通常公司只招聘一两个,还是比较难通过的。

招聘杂志社

《中国国家地理》招人。编辑部 文字编辑(本岗位为长期招聘职位)3人。中国国家地理本词条是多义词,共2个义项1950年创刊的地理期刊全国优秀地理期刊《中国国家地理》,1950年创刊于江苏省南京市,原名《地理知识》,是关于地理的月刊,该刊的文章和图片经常被中央及地方媒体转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本刊内容以中国地理为主,兼具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人文景观和事件,并揭示其背景和奥秘,另亦涉及天文、生物、历史和考古等领域。是中国大陆著名的有关地理的杂志。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联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

《当代兵团》杂志是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机关刊物,是兵团党委宣传部直属公益二类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编辑出版《当代兵团》(半月刊)、《兵团画报》(双月刊,双语),二种刊物均面向全国公开发行。工作地点位于乌鲁木齐市头屯河区五一农场景和街兵团新闻出版大厦。为及时补充工作力量,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政策,决定面向社会招聘编制外工作人员3名。一、招聘原则和方法坚持政治过硬、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坚持公开、 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采取面试加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二、招聘岗位、对象和条件(一) 招聘岗位采编工作人员3人(二) 招聘对象面向社会招聘大学本科及以上毕业生。(三) 报考条件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2.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3.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4.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5.符合招聘岗位的年龄要求:年满18周岁以上,35周岁及以下,招聘年龄的计算截止日期为2023年1月5日;6.具有符合岗位要求的文化程度与工作能力。三、信息发布平台兵团考试信息网(,下同)、兵团胡杨网()为此次招聘工作各类信息发布的官方平台。当代兵团杂志社招考邮箱()为指定报名邮箱。四、招聘工作时间安排(北京时间)网上报名时间:2023年1月5日10:00至1月15日19:00。资格初审时间:2023年1月16日10:00至1月17日20:00。面试时间:2022年2月5日(北京时间10:00—13:00)。五、招聘工作程序及相关政策要求招聘工作程序主要有:网上报名、资格审查、面试、体检、递补、考察、公示、聘用等程序进行。(一)网上报名1.报考人员可通过兵团考试信息网查询《岗位表》。需要咨询时,请拨打咨询电话。2.报考人员在规定的报名时间段如实填写《当代兵团杂志社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资格审查表》(附件2),并上传以下材料的电子版:(1)有效居民身份证(正反面)。(2)学历学位证书、学信网报告。(3)报考岗位要求的资格证书扫描件。(4)公开发表、出版的新闻作品复印件。(5)岗位所需的其他材料。考生未按要求如实提供以上报考材料的,造成的一切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二)资格审查根据岗位要求,对报考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查。凡与报考条件不符、不在规定时间接受资格审查的,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资格审查合格及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在兵团考试信息网公布。(三)面试1.以职位拟招聘人数1:3的比例确定进入面试人员,达不到招聘比例的,按实有合格人数确定;因弃权或取消资格造成的空缺,依次递补。2.面试采取线下结构化的方式进行。面试成绩满分100分,最低合格分数线为60分。考生面试成绩当场公布,面试成绩未达到面试最低合格分数线的,不能进入下一环节。(四)体检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以岗位招聘人数1:1的比例确定体检人选。体检参照《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详见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务员局网站)等规定组织实施。体检须开展吸毒人员的排查检查,吸毒人员一经确认,不予聘用。体检费用由考生自理。(五)递补在考察环节之前,如有考生放弃本次招聘考试,视情况依次递补后续考生。体检环节考生只递补一次。后续环节不再递补考生。(六)考察体检合格的考生进入考察环节。按照总成绩由高到低的顺序,结合体检结果,以岗位招聘人数1:1的比例确定考察人选。考察合格人员作为拟聘人员进行公示。(七)公示按照岗位拟招聘计划数,根据报考人员的总成绩、体检结果、考察情况等,确定拟聘用人员,并公示5个工作日,因公示未通过而产生的缺额不再递补。(八)聘用公示期满未收到举报或举报问题不影响聘用的,由用人单位办理聘用手续。聘用单位与受聘人员及时签订劳动合同,初次聘期为1年,初次就业试用期为3个月。试用期包含在聘用合同期限内。六、招聘有关事项1.请各位报考人员务必按时参加各项考务活动,超过时限未参加者,视为自动放弃。2.本《公告》确定的时间、地点,因特殊情况发生变化另行通知。公告及有关通知或安排发布的官方网站为兵团考试信息网。3.对考生的资格审查贯穿招聘工作全过程,在招聘过程中任何环节发现有报考信息不实、条件不符、弄虚作假等影响聘用情形的,一律取消其聘用资格。4.考生应保持所留联系电话畅通,电话变更的应及时告知招聘单位,因本人原因错过重要信息而影响考试聘用的,责任由考生本人承担。本《公告》由当代兵团杂志社负责解释。政策当代兵团杂志社2023年1月5日附件:1.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表2.考生资格审查表3.考生承诺书自考/成考有疑问、不知道自考/成考考点内容、不清楚当地自考/成考政策,点击底部咨询官网老师,免费领取复习资料: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是不招人的,一般都从学校进行校招,希望这个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1626杂志招聘

milk主要是设计类的,1626里头主要是鞋子和衣服,而且主要是男生的,设计的东西也还可以 yoho是半月刊 milk报刊亭就应该有 大陆的半月一次,15元,不难买呀 港版的相对难买,因为不一定你能进到货,1周一发行,但只能进到几本

《1626》(刊号:产品设计)是中国第一份针对潮流领导者(Trend setter)和潮流追随者(Trend follower),以推广及发展本土潮流文化为目的的潮流读物。双周刊,定价12元。 1626取义为16岁~26岁的年轻心态,代表年轻态的生活观、世界观。

1626

1626内容融合了国内外的最新潮流资讯,以极富创意及悦目的设计编排展现服饰流行、设计创意、街头文化、数码影像、游戏电玩、影音娱乐等领域,从多方面入手关注年轻人潮流生活话题,倡导年轻群体个性化消费。

经过4年酝酿,1626成功打造出集结“创意、潮流、玩乐、态度”的“城中至潮”品牌,扶持培养出大批的潮流、创意产业新军,是中国本土潮流杂志的代表。是针对我国的经济状况给出大家潮流建议的杂志,非常有实用性,在大陆深受年轻人喜欢的潮流志。

这三本我都买,不过1626和yoho是必买的~~~1626一月两本,周一出,上海版的好看些,比北京版的~~yoho 也挺好看的,还可以网购呢~~

是这网站吗?不过我点“杂志”他说:暂时没有任何商品么。可以用网上银行,买了送到买家指定的地点(实在是很偏僻的地方快递是不送的)。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