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加工毕业论文 1 水泵特点及叶片加工要求 太浦河泵站的设计净扬程为,单泵流量50m3/s,装有6台斜150轴伸泵,叶轮直径,是国内最大的斜轴伸式水泵。由于该水泵的扬程特低、流量很大,要求水泵装置具有很高的水力效率和良好的汽蚀性能。叶片是水泵的最重要部件,它直接和决定水泵的能量指标、汽蚀性能、水压脉动和泵组的运行振动。通过国际招标,水泵由无锡水泵厂制造。该厂采用数控机床对叶片进行加工,以保证原型水泵与模型水泵有很好的水力相似,叶片各方面的技术指标可以达到或超过招标文件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 2 水泵叶片技术要求 叶片材料 水泵叶片材料采用ZG0Cr13Ni4Mo。其化学成分见表1,物理指标见表2。 表1 ZG0Cr13Ni4Mo材料化学成分 化学成分 C Si Mn S Cr Ni Mo 含量(%) ≤ ≤ ≤ ≤ 5~ ~ ~ 表2 ZG0Cr13Ni4Mo材料物理指标 物理指标 σb σs δ ψ HB 数值 760Mpa 550MPa 15% 35% ≥240 该材料的特性是抗汽蚀性能好,可焊性好,硬度较高,耐磨损,在水轮机和水泵制造中较常使用。 叶片加工技术要求 太浦河水泵的设备招标文件编制时,兼顾了叶片常规加工和数控机床加工的两种要求。招标文件规定:叶片型线允许偏差不超过±(D为叶轮直径m),叶片厚度的允许偏差为-3%T~+6%T(T为叶片厚度)。叶片正背面的波浪度应低于2/100,在进水口等容易产生汽蚀的部位叶片波浪度应小于1/100。叶轮叶片安放角最大偏差不大于±15/。叶片表面粗糙度不得大于μm。 3 叶片加工方式 轴流式水泵的叶片加工一般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叶片表面手工打磨的常规加工方式,另一种是数控机床加工方式。 常规加工方式 常规加工方式工艺较简单,费用低,轴流式水泵叶片基本采用常规加工。其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a:叶片固溶处理(不锈钢) b:叶片表面随形磨、打磨 c:按叶片坐标,三坐标工具检测坐标、划中心孔位置线及零度位置线 d:钻两端中心孔 e:粗加工叶片柄部 f:探伤检查 g:精加工叶片柄部 h:钻定位孔或铣键槽 I:叶片称重分组和转子体装配 j:加工叶片外球形 k:校静平衡 常规加工的叶片表面有两种处理方式。对小型水泵,叶片铸造时表面不留加工余量,叶片精度主要由木模和铸造精度来保证,变形量比较大,叶片表面极个别处(约1~2处)最大变形可达到5~6-12mm(根据叶片大小和叶型厚度)。对大型或重要的水泵,叶片铸造时表面留3~4mm加工余量,在探伤检查后,叶片表面多次采用坐标检测和打点,对其用砂轮进行手工表面打磨,重新划叶片零度线,以达到设计要求。叶片表面的精度主要由操作工及测量手段保证,一般能达到,有一定的误差。该采用坐标投影测量(游标精度、实测精度≤)。 数控机床加工 叶片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是一种最先进的加工方式,虽然它的加工费用较高,但对于大型水泵河特殊要求的水泵,可以保证原型叶片的型线、表面粗糙度和精度、各叶片重量具有很高的一致性。数控机床加工主要工艺过程如下: a:叶片固溶处理(不锈钢) b:叶片表面随形磨、打磨 c:按叶片坐标,坐标投影检测坐标、划中心孔位置线及零度位置线 d:钻两端中心孔 e:粗加工叶片柄部 f:叶片坐标检测、记录、重新划叶片零度线 g:探伤检查 h:精加工叶片柄部 I:钻定位孔或铣键槽 j:叶片坐标检测、记录 k:叶片表面数控加工 l:叶片称重分组和转子体装配 m:加工叶片外球形 n:校静平衡 与常规叶片加工方式相比,数控机床加工方式增加了叶片表面坐标检测和数控加工的工艺流程。 数控机床有三轴、四轴、五轴几种形式。三轴数控机床仅有X、Y、Z三个坐标,铣刀位置不调整,宜加工一般要求的工件。四轴和五轴数控机床除有X、Y、Z三个坐标外,还有刀头旋转的坐标,可以调整加工误差,工件加工精度很高。数控机床在加工上又有轴、三轴联动、四轴联动、五轴联动的不同加工。运转速度上又可分为传统的低速铣床和的高速铣床。数控机床配置有CAD/CAM/CAE软件,可以按设计的曲面型线,仿型加工。数控加工采用不同的加工方式和加工工艺,其达到的精度、效果也不相同。 两种加工方式比较 虽然传统的低速铣床也可加工叶片的曲面,但难以控制叶片的型线,尤其在叶片比较薄的地方,传统的低速铣床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产生振动和弹性退让,降低了加工精度。一般传统三轴铣床加工表面粗糙较差和存在着加工死角,通常在工艺上还要进行大量的表面打磨。数控机床将叶片型线输入控制箱内,可以随意控制和调整铣刀的加工,用直线、圆弧命令逼近零件,控制刀位轨迹使叶片表面的实际曲线与设计的曲线完全一致,精加工后的叶片表面不用打磨,便达到设计要求。 数控机床加工的叶片型线和精度,根据编制的设计程序控制加工,可以不再对叶片表面进行检测。数控机床的精度由有关部门按规定期限定期进行检验,所以它的可靠性和精度远高于常规叶片加工后的检测方式。 4 太浦河水泵叶片加工 太浦河泵站斜150轴伸泵叶轮直径米,每个叶轮有三个叶片,每个叶片重~,共18个叶片。为保证水泵叶片的加工质量,无锡水泵厂选择了富春江水工机械厂的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它的加工效果非常好。 数控机床加工的太浦河水泵叶片,叶片加工精度实测数值: 叶片正面波浪度~,集中区域~,并均匀分布。 叶片背面波浪度~,其中≤1/100的区域占总面积的。 叶片表面粗糙度~μm,集中分布区域~μm。 实测2502个点坐标,其坐标误差-3~+4mm,绝对值≤3mm的占。 按要求每个叶片重量误差≤39kg。实测18个叶片,重量误差0~35kg,其中≤25kg的占,≤10kg的占50%。 坐标误差即为叶片允许误差,叶轮直径,允许误差为±。 5 数控机床加工的性 数控机床的价格比较贵,所以加工的费用比常规加工的要高。加工费用由机床折旧费、日常维护费、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费、加工中的正常损耗如刀具、电、气、冷却液等费用构成。最简单的方法是单位工时价格×工时数。工时包括软件计算工时和装夹、换刀等工时。确定数控加工的方法非常丰富,从轴至5轴联动,速度从低速至高速、工艺变化很多,刀位轨迹变化多,为有良好的经济性,应根据不同加工件的产品质量要求,选定最优数控加工程序和经济的加工方法。 比如,加工余量的确定是为了保证叶片能加工出来,应根据叶片大小、厚度,选择合适的叶片单面加工余量,太浦河水泵叶片的尺寸可放5~13mm余量;叶片根部、进出口边圆角等处可考虑以磨代铣降低费用。为了经济、高效又高精度的加工叶片,加工精度可通过人机交互设定。粗加工时三轴联动重切削加工去除大量表面余量,精加工时采用五轴联动高速加工,消除加工死角及薄壁处的振动和弹性退让,表面加工后不用打磨。在运行软件上可以首先用CAD三维设计、造型叶片,修改叶片表面缺陷,对表面光滑处理。然后用CAM灵活设计加工方法、确定加工参数、刀具等,进行刀轨的校核、编辑、优化、模拟仿真以获得最佳加工刀位轨迹,通过后处理程序生成加工程序。 太浦河水泵的叶轮直径,每个叶片重,由于委托外厂数控机床加工,每个叶片费用近8万元。0Cr13Ni4Mo的材料比较硬,如叶片铸造余量留得比较大,将增加数控机床的加工量和加工工时数。控制叶片的铸造质量,可以控制加工费用。 6 结束语 太浦河水泵叶片采用数控机床加工,叶片表面取得了很高的加工精度,保证了产品质量。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加和机械加工的进步,水轮机制造厂已普遍使用数控机床,使水轮机叶片的加工水平大大提高,这也是水泵行业方向。 工程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应该根据工程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对水泵叶片的加工提出明确要求。对重点工程和特殊要求的水泵,采用数控机床加工水泵叶片。 对本答案还满意,请采纳!谢谢!!!
上北方网页搜搜去
五坐标数控加工技术是复杂形状零件的主要加工方法,同时也是各个国家努力发展的先进制造技术之一,本文通过跟踪国内外的研究热点和最新研究成果,对复杂曲面的五坐标数控加工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本文以整体叶轮为研究对象,对复杂曲面的几何造型、五轴数控加工工艺策略,五轴数控加工仿真技术和五轴机床后置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的工作:(1)阐述复杂曲面的NURBS(非均匀有理B样条)几何造型理论和方法,在该理论的基础上,深入的分析了整体叶轮的曲面造型方法,并在Pro/E环境下实现了整体叶轮的几何造型。(2)根据曲面的全曲率和平均全曲率对复杂曲面进行了曲面划分,深入的研究了五轴数控加工工艺策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整体叶轮的主要加工工艺流程,并用PowerMill软件实现了整体叶轮的加工路径规划,另外,基于环形刀研究了五轴加工无干涉刀具路径生成方法。(3)阐述数控加工仿真的目的和意义,分析PowerMill和VERICUT数控加工仿真的基本流程,并在PowerMill和VERICUT环境下,实现了整体叶轮五轴加工仿真的全过程。(4)针对一种典型的五轴数控加工机床进行空间运动学研究,为各种形式的五轴机床空间运动学分析提供一种通用的方法;阐述五轴机床后置处理和反向后置处理的过程,并对DMU50V机床后置处理和反向后置处理的算法进行了研究。
通过以上几项措施和方法在数控实习中的应用,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和创新意识得到了较好的发挥,并在没有经过强化培训的情况下,两年内已有许多学生报考且一次通过“数控车床操作工国家中级技能鉴定考试”;同时,从聘用我系毕业生的企业反馈信息上也了解到,我系毕业生在数控加工技术应用方面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这充分说明我系的数控实习效果得到了提高,取得了成效。
参考文献:略
1)零件图工艺分析 该零件表面由圆柱、圆锥、顺圆弧、逆圆弧及螺纹等表面组成。其中多个直径尺寸有较严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要求;球面Sφ50㎜的尺寸公差还兼有控制该球面形状(线轮廓)误差的作用。尺寸标注完整,轮廓描述清楚。零件材料为45钢,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 通过上述分析,可采用以下几点工艺措施。 ①对图样上给定的几个精度要求较高的尺寸,因其公差数值较小,故编程时不必取平均值,而全部取其基本尺寸即可。 ②在轮廓曲线上,有三处为圆弧,其中两处为既过象限又改变进给方向的轮廓曲线,因此在加工时应进行机械间隙补偿,以保证轮廓曲线的准确性。 ③为便于装夹,坯件左端应预先车出夹持部分(双点画线部分),右端面也应先粗车出并钻好中心孔。毛坯选φ60㎜棒料。 (2)选择设备 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外形和材料等条件,选用TND360数控车床。 (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①定位基准 确定坯料轴线和左端大端面(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 ②装夹方法 左端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定心夹紧,右端采用活动顶尖支承的装夹方式。 (4)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加工顺序按由粗到精、由近到远(由右到左)的原则确定。即先从右到左进行粗车(留㎜精车余量),然后从右到左进行精车,最后车削螺纹。 TND360数控车床具有粗车循环和车螺纹循环功能,只要正确使用编程指令,机床数控系统就会自动确定其进给路线,因此,该零件的粗车循环和车螺纹循环不需要人为确定其进给路线(但精车的进给路线需要人为确定)。该零件从右到左沿零件表面轮廓精车进给,如图2所示。 图2 精车轮廓进给路线 (5)刀具选择 ①选用φ5㎜中心钻钻削中心孔。 ②粗车及平端面选用900硬质合金右偏刀,为防止副后刀面与工件轮廓干涉(可用作图法检验),副偏角不宜太小,选κ=35 0。 ③精车选用900硬质合金右偏刀,车螺纹选用硬质合金600外螺纹车刀,刀尖圆弧半径应小于轮廓最小圆角半径,取rε=~㎜。 将所选定的刀具参数填入数控加工刀具卡片中(见表1),以便编程和操作管理。 表1 数控加工刀具卡片 产品名称或代号 ××× 零件名称 典型轴 零件图号 ××× 序号 刀具号 刀具规格名称 数量 加工表面 备注 1 T01 φ5中心钻 1 钻φ5 mm中心孔 2 T02 硬质合金90 0 外圆车刀 1 车端面及粗车轮廓 右偏刀 2 T03 硬质合金90 0 外圆车刀 1 精车轮廓 右偏刀 3 T04 硬质合金60 0 外螺纹车刀 1 车螺纹 编制 ××× 审核 ××× 批准 ××× 共页 第页 (6)切削用量选择 ①背吃刀量的选择 轮廓粗车循环时选a p =3 ㎜,精车a p =㎜;螺纹粗车时选a p = ㎜,逐刀减少,精车a p =㎜。 ②主轴转速的选择 车直线和圆弧时,选粗车切削速度v c =90m/min、精车切削速度v c =120m/min,然后利用公式v c =πdn/1000计算主轴转速n(粗车直径D=60 ㎜,精车工件直径取平均值):粗车500r/min、精车1200 r/min。车螺纹时,参照式(5-1)计算主轴转速n =320 r/min. ③进给速度的选择 选择粗车、精车每转进给量,再根据加工的实际情况确定粗车每转进给量为㎜/r,精车每转进给量为㎜/r,最后根据公式v f = nf计算粗车、精车进给速度分别为200 ㎜ /min和180 ㎜/min。 综合前面分析的各项内容,并将其填入表2所示的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此表是编制加工程序的主要依据和操作人员配合数控程序进行数控加工的指导性文件。主要内容包括:工步顺序、工步内容、各工步所用的刀具及切削用量等。 表2 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卡片 单位名称 ××× 产品名称或代号 零件名称 零件图号 ××× 典型轴 ××× 工序号 程序编号 夹具名称 使用设备 车间 001 ××× 三爪卡盘和活动顶尖 TND360数控车床 数控中心 工步号 工步内容 刀具号 刀具规格 / mm 主轴转速 / -1 进给速度 /mm. min -1 背吃刀量 / mm 备注 1 平端面 T02 25×25 500 手动 2 钻中心孔 T01 φ5 950 手动 3 粗车轮廓 T02 25×25 500 200
题 目 设计一台卧式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液压传动系统摘要组合机床以其独特的优点在机械设计中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它以通用部件为基础,根据工件加工需要,配以少量专用部件组成的一种机床。它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本次论文主要以单面多轴钻孔组合机床为研究对象,根据主机的用途,主要结构及其工作循环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运动方式、工作范围,并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负载和运动速度的大小及其变化范围。根据这些工况确定液压执行元件的主要参数,再依据液压设计的基本原理,确定系统类型、泵的选择和选择液压回路,将所选的基本回路组合起来,再检查系统在工作中还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改和整理,最后拟出合理的液压系统原理图。根据验算液压系统性能,即回路压力损失验算和发热温升验算,并概括液压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和分析。关键词:组合机床、液压系统、性能、回路压力损失、发热温升、系统故障分析与诊断 目 录第一章、设计要求及工况分析.............................................设计要求........................................................负载运动分析....................................................工作负载…………………………………………………………………摩擦负载..................................................各负载……………………………………………………………………运动时间…………………………………………………………………5第二章、确定液压系统主要参数………………………………………………………初选液压缸工作压力……………………………………………………………计算液压缸主要尺寸……………………………………………………………7第三章、确定液压系统原理图...........................................选择基本回路…………………………………………………………………组成液压系统…………………………………………………………………12第四章、计算和选择液压件..............................................确定液压缸的规格和电动机功率……………………………………………计算液压泵的最大工作压力…………………………………………计算液压泵的流量及电动机功率……………………………………确定其它元件…………………………………………………………………确定阀类元件及辅件…………………………………………………确定油管………………………………………………………………确定油箱………………………………………………………………15第五章、液压缸设计基础…………………………………………………………….液压缸的轴向尺寸……………………………………………………………主要零件强度校核……………………………………………………………缸筒厚度4mm……………………………………………………………缸底厚度11mm…………………………………………………………杆径d……………………………………………………………………缸盖和缸筒连接螺栓的底径d…………………………………………液压缸稳定性计算…………………………………………………….液压缸缓冲压力……………………………………………………….18第六章、验算液压系统性能……………………………………………………………验算系统压力………………………………………………………………….判断流动状态………………………………………………………….计算系统压力损失…………………………………………………….验算系统发热与温升.............................................21第七章、典型液压元件的故障分析与诊断……………………………………………液压泵常见的故障分析与诊断………………………………………………液压缸常见的故障分析与诊断………………………………………………28结论…………………………………………………………………………………….32参考文献……………………………………………………………………………….33致谢…………………………………………………………………………………….34结论本篇论文主要根据论文要求进行目录分析、参数计算、原理图绘画、故障分析。主要目的是提高即将毕业的学生分析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完成本本篇论文是学生在学完<<液压技术与应用>>、《机械设计》、CAD软件等课程后进行一个综合实践独立完成论文要求的过程,完成本篇论文首先要了解本篇论文题目的要求,通过分析目的要求,逐步逐层的解决问题以求达到论文设计要求。论文设计关键要进行目录编排即要有个轮廓,一个规划。在参数计算的过程中,我们要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利用有关论文提供的参数按要求全部计算出来,以求真实性、理论性;数据分析、计算即提高我们的计算能力,又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而原理图绘画,主要是通过我们学过的CAD软件来完成,这样一来让我们再次学习并掌握软件绘画技巧。故障分析则是要求我们了解并掌握论文设计内容可能出现的问题,只有掌握液压系统可能出现的故障,才能到时候及时的处理液压系统出现的故障问题;这就做到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馈并证明理论的可靠性。虽然完成整篇论文时间长,且复杂,但通过一定的时间去努力,还是顺利的完成了,从中让我明白做任何事,坚持不懈、集思广益很关键,只有在学习中、努力中、进步中自己才是充实的,才是快乐的。参考文献(1) 雷天觉. 新编液压工程手册.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2)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编委会.李壮云主编.中国机械设计大典第5卷机械控制系统设计.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 日本液压气动协会.液压气动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4.(4) 黎启柏.液压元件手册.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 章宏甲.金属切削机床液压传动.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6) 何存兴,张铁华.液压传动与气压传动.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7) 王宝和.流动传动与控制.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8) 姜继海.液压传动.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9) 明仁雄.王会雄.液压与气压传动,北京:国防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10) 卢光贤.机床液压传动与控制.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3.(11) 张磊等.实用液压技术300题.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12) 官忠范.液压传动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13) 李壮云,葛宜远.液压元件与系统.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4) .梅里特著,陈燕庆译.液压控制系统.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致谢通过近四个月的时间终于将本篇论文写好,在这篇论文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障碍,都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写好的。本论文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指导老师的辅导,非常感谢老师不厌其烦的进行论文的修改和改进。感谢这篇论文所涉及到的各位学者。本文引用了数位学者的研究文献,如果没有各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帮助和启发,我将很难完成本篇论文的写作。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在我写论文的过程中给予我了很多有关液压系统素材,还在论文的撰写和排版的过程中提供热情的帮助和良好的意见。此外,还通过跟不少写本篇论文的同学相互交流写作思路和一起收集有关本篇论文资料等,从中领悟到了一些道理。他们不但帮我如何运用所提供的参数进行合理计算,还为我反复修改了论文提纲和论文草稿,他们给我提供了许多简便性计算方法以及从一些实际工作中得到的经验、技巧等,是他们让我明确写作的要点、方向,也是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给予莫大的帮助,帮助我顺利的完成本次论文,在此我由衷的感谢他们热情的帮助!同时也衷心祝愿母校蓬勃发展! 此致敬礼评 语指导老师(签字) 答辩小组意见答辩委员会负 责 人(签字) 成绩 院系(盖章)20 年 月 日
Modern various machine and equipment are more than on the gear reducer, generally USES bearing hole processing, and currently 1ta series boring coordinates are in single points, so in mass production to ensure its hole spacing tolerance, and low fine molding machine is a special machine, when using a series of molding method. Once processed clamping workpiece, hole spacing in design, and when the machine has two of the coaxial when spindle box, while processing by rail, which not only ensures the transmission distance between accuracy, but also guarantee the hole,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coaxial tolerance of machining efficiency. Can realize automation, production line. It meets the modern production accuracy and paper introduced a series of molding machine structure, working principle and control method, and automatic assembly line control principle and realization : a large series boring
太难了,帮不了!在等等消息吧!
你的论文准备往什么方向写,选题老师审核通过了没,有没有列个大纲让老师看一下写作方向?老师有没有和你说论文往哪个方向写比较好?写论文之前,一定要写个大纲,这样老师,好确定了框架,避免以后论文修改过程中出现大改的情况!!学校的格式要求、写作规范要注意,否则很可能发回来重新改,你要还有什么不明白或不懂可以问我,希望你能够顺利毕业,迈向新的人生。论文写作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研究课题的基础工作——收集资料。考生可以从查阅图书馆、资料室的资料,做实地调查研究,实验与观察等三个方面来搜集资料。搜集资料越具体、越细致越好,最好把想要搜集资料的文献目录、详细计划都列出来。首先,查问资料时要熟悉、掌握图书分类法,要善于利用书目、索引,要熟练地使用其他工具书,如年鉴、文摘、表册、数字等。其次,做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研究能获得最真实可靠、最丰富的第一手料,调查研究时要做到目的明确、对象明确、内容明确。调查的方法有:普遍调查、重点调查、型调查、抽样调查。调查的方式有:开会、访问、问卷。最后,关于实验与观察,实验与观察是搜集科学资料数据,获得感性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产生、发展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实践基础,本方法在理工科、医类等专业研究中较为常用,运用本方法时要做认真的全面记录。第二、研究课题的重点工作——研究资料。考生要对所搜集到手的资料进行全面浏览,并对不同资料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通读,选读,研读。通读即对全书全文阅读,选读即对有用部分、有用内容阅读,研读即对与研究课题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认真、细致、深入、反复的阅读。在研读过程中积极思考。要以书或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与研究方法来触发自己的思考,竭力产生创见,要眼、手、脑并用,要发挥想象力,开拓创造性思维,进行新的创造。在研究资料时,还要做好资料的记录。对新鲜论点,好的见解,要完完全全摘录;对能说明问题,有说服力的论据、好材料,要不加改动地摘录;对过长的资料,可加以简明扼要的概括,对这些资料都要分类整理。第三、研究课题的核心工作——明确论点和选定材料。在研究资料基础上,考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根据选题,确立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提出自己的观点要突出新创见,创新是灵魂,切忌人云亦云。同时,还要防止贪大求全的倾向,生伯不完整,大段地复述已有的知识,那就体现不出自己研究的特色和成果了。根据已确立的基本论点和分论点选定材料,这些材料是自己在对所搜集资料的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形成的。组织材料要注意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注意前后材料的逻辑关系和主次关系。第四、研究课题的关键工作——执笔撰写。考生下笔时要对以下两个方面加以注意:拟定提纲和基本格式。拟定提纲包括题目、基本论点、内容纲要。内容纲要包括大项 目即大段段旨、中项目即段旨、小项目即段中材料或小段段旨。拟定提纲有助于安排好全文的逻辑结构,构建论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部分:数控机床应用调查一、 品正数控深孔钻床外型及简介 品正数控深孔钻床外型如图1-1 图1-1品正数控深孔钻床简介:深孔钻 : 自1982年生产以来, 一直占据生产的重要位置。 现市场对模具生产交期需求迫切, 深孔加工机快捷,便利, 不需要铰孔, 一步到位, 成了不可或缺的工具。更兼投资回收成本快速, 是抢占市场的利器。 二、深孔钻在设计上的优点合运水道,热流道,顶针孔,油泵深孔,轧辊孔等深孔加工。 敝司深孔钻在设计上有以下的优点 :1. 工作台, 底座机身, 立柱, 升降台, 全部 FC30铸铁成型, 加工时达至最佳的吸震效果。 2. 床身工作台底座一体成型, 结构一致, 筋骨强壮, 没有立柱与工作台分开的设计。3. 滑轨, 工作台导轨, 采用V型导轨, 保证准确的导向性, 无方轨之侧间隙。滑动时无蛇行现象, 亦能维持滑动之顺畅。在强压下承载座与滑动座更紧密结合。两者接触而能平均受力。长时间运动能维持稳定之动静态精度, 而能达到增长机件寿命及提高加工品质。 4. 滑轨经热处理研磨, 更能保证耐用与刚性。 5. 采用良好的油压泵设计, 控制流量与压力, 确保使用寿命。 6. 另外更采用CNC 换刀系统装置, 只用轻轻按下控制键, 气动锁刀系统。 更换刀具方便。 7. 纸带与磁铁过滤装置, 能将钢材加工中铁屑与切削油废弃的微量元素过滤, 循环再用。三、品正深孔钻规格表深孔钻规格表 型号 MGD-813 MGD-1015 MGD-1520 MGD-1525 Table (单位 mm) 工作台尺寸 400x1500 600x2000 800x2300 800x2800 作业面积 1300x600x800(z1)x400(z2) 1500x600x1000 2000x1000x1500 2500x1000x1500 T型槽 18mmx63mmx5 22x34x5 22x34x7 22x34x7 主轴 主轴进给行程 800 主轴进给速度 (mm/min) 20-5000mm主轴直径 Φ120 主轴端至台面距离 70 mm 电动机 主轴(kw) 磁力分离器(W) 25W 纸带过滤器 25W 铁削排除机 (W) 油压泵 10HPx6P润滑油泵 150Wx2加工能力 加工深度 800 1000 1250 1500 钻孔能力 Φ3-25mm(32)油压系统 切削油桶 (L) 1800LT高压泵压力 (kg/cm2 ) 0-120 高压泵吐出量 (L/min) 5-70最大载重 (kg) 7000 机械净重 (kg) 占地面积 第二部分:数控加工工艺分析要求:能够根据图纸的几何特征和技术要求,运用数控加工工艺知识,选择加工方法、装夹定位方式、合理地选择加工所用的刀具及几何参数,划分加工工序和工步,安排加工路线,确定切削参数。在此基础上,能够完成中等复杂零件数控加工工艺文件的编制(至少两个零件的工艺分析)。一、加工平面凸轮零件上的槽与孔,外部轮廓已加工完,零件材料为HT200。 图、零件图工艺分析 凸轮槽形内、外轮廓由直线和圆弧组成,几何元素之间关系描述清楚完整,凸轮槽侧面与 、 两个内孔表面粗糙度要求较高,为。凸轮槽内外轮廓面和 孔与底面有垂直度要求。零件材料为HT200,切削加工性能较好。 根据上述分析,凸轮槽内、外轮廓及 、 两个孔的加工应分粗、精加工两个阶段进行,以保证表面粗糙度要求。同时以底面A定位,提高装夹刚度以满足垂直度要求。2、确定装夹方案 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加工 、 两个孔时,以底面A定位(必要时可设工艺孔),采用螺旋压板机构夹紧。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时,采用“一面两孔”方式定位,既以底面A和 、 两个孔为定位基准。3、确定加工顺序及走刀路线 加工顺序的拟定按照基面先行、先粗后精的原则确定。因此应先加工用做定位基准的 、 两个孔,然后再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表面。为保证加工精度,粗、精加工分开,其中 、 两个孔的加工采用钻孔—粗铰—精铰方案。走刀路线包括平面进给和深度进给两部分。平面进给时,外凸轮廓从切线方向切入,内凹轮廓从过渡圆弧切入。为使凸轮槽表面具有较好的表面质量,采用顺铣方式铣削。深度进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在XOY平面(或YOX平面)来回铣削逐渐进刀到既定深度;另一种方法是先打一个工艺孔,然后从工艺孔进刀到既定深度。4、刀具选择 根据零件特点选用8把刀具,如下表:序号 刀具号 刀具 加工表面 备注 规格名称 数量 刀长/mm 1 T01 ¢5中心钻 1 钻¢5mm中心孔 2 T02 ¢钻头 1 45 ¢20孔粗加工 3 T03 ¢钻头 1 30 ¢12孔粗加工 4 T04 ¢20铰刀 1 45 ¢20孔精加工 5 T05 ¢12铰刀 1 30 ¢12孔精加工 6 T06 90°倒角铣刀 1 ¢20孔倒角×45° 7 T07 ¢6高速钢立铣刀 1 20 粗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 底圆角 T08 ¢6硬质合金立铣刀 1 20 精加工凸轮槽内外轮廓 5、切削用量选择 凸轮槽内、外轮廓精加工时留㎜铣削余量,精铰 、 两个孔时留㎜铰削余量。主轴转数是1000r/min。二、轴类零件的加工工艺分析与实例 一渗碳主轴(如图2-2),每批40件,材料20Cr,除内外螺纹外~C59。渗碳件工艺比较复杂,必须对粗加工工艺绘制工艺草图(如图)。主轴加工工艺过程工 序 工种 工步 工序内容及要求 机床设备(略) 夹具 刀具 量具1 车 按工艺草图车全部至尺寸工艺要求:(1)一端钻中心孔φ2。(2)1:5锥度及莫氏3#内锥涂色检验,接触面>60%。(3)各需磨削的外圆对中心孔径向跳动不得大于 CA6140 莫氏3号铰刀 莫氏3号塞规1:5环规 检查 2 淬 热处理-C59 3 车 去碳。一端夹牢,一端搭中心架 <1> 车端面,保证φ36右端面台阶到轴端长度为40 <2> 修钻中心孔φ5B型 <3> 调头 车端面,取总长340至尺寸,继续钻深至85,60°倒角 检查 4 车 一夹一顶 CA6140 <1> 车M30×–6g左螺纹大径及ф30JS5处至Φ30 <2> 车φ25至φ25 、长43 <3> 车φ35至φ35 <4> 车砂轮越程槽 5 车 调头,一夹一顶 <1> 车M30×–6g螺纹大径及φ30JS5处至φ30 <2> 车φ40至φ40 <3> 车砂轮越程槽 6 铣 铣19 二平面至尺寸 7 热 热处理HRC59 8 研 研磨二端中心孔 9 外磨 二顶尖,(另一端用锥堵) M1430A <1> 粗磨φ40外圆,留~余量 <2> 粗磨φ30js外圆至φ30t (二处)台阶磨出即可 <3> 粗磨1:5锥度,留磨余量 10 内磨 用V型夹具(ф30js5二外圆处定位) M1432A 磨莫氏3#内锥(重配莫氏3#锥堵)精磨余量~ 11 热 低温时效处理(烘),消除内应力 12 车 一端夹住,一端搭中心架 <1> 钻φ孔,用导向套定位,螺纹不攻 Z–2027 <2> 调头,钻孔φ5攻M6–6H内螺纹 <3> 锪孔口60°中心孔 <4> 调头套钻套钻孔ф×25(螺纹不改) <5> 锪60°中心孔,表面精糙度 60°锪钻 检查 13 钳 <1> 锥孔内塞入攻丝套 <2> 攻M12–6H内螺纹至尺寸 14 研 研中心孔 15 外磨 工件装夹于二顶尖间 <1> 精磨φ40及φ35φ25外圆至尺寸 <2> 磨M30× M30×左螺纹大径至30 <3> 半精磨ф30js5二处至ф30 <4> 精磨1:5锥度至尺寸,用涂色法检查按触面大于85% 1:5环规16 磨 工件装夹二顶尖间,磨螺纹 <1> 磨M30×–6g左螺纹至尺寸 M33×左环规 <2> 磨M30×–6g螺纹至尺寸 M33×环规17 研 精研中心孔 18 外磨 精磨、工件装夹于二顶尖间 M1432A 精磨2-φ30 至尺寸,注意形位公差 19 内磨 工件装在V型夹具中,以1–ф30外圆为基准,精磨莫氏3号内锥孔(卸堵,以2–ф30js5外圆定位),涂色检查接触面大于80%,注意技术要求“1”“2” MG1432A 检查 20 普 清洗涂防锈油,入库工件垂直吊挂 该轴类零件加工过程中几点说明:1.采用了二中心孔为定位基准,符合前述的基准重合及基准统一原则。2.该零件先以外圆作为粗基准,车端面和钻中心孔,再以二中心孔为定位基准粗车外圆,又以粗车外圆为定位基准加工锥孔,此即为互为基准原则,使加工有一次比一次精度更高的定位基准面。3号莫氏圆锥精度要求很高。因此,需用V型夹具以2-ф30js5外圆为定位基准达到形位公差要求。车内锥时,一端用卡爪夹住,一端搭中心架,亦是以外圆作为精基准。3.半精加工、精加工外圆时,采用了锥堵,以锥堵中心孔作为精加工该轴外圆面的定位基准。 对锥堵要求: ① 锥堵具有较高精度,保证锥堵的锥面与其顶尖孔有较高同轴度。② 锥堵安装后不宜更换,以减少重复安装引起的安装误差。③ 锥堵外径靠近轴端处须制有外螺纹,以方便取卸锥堵。4.主轴用20Cr低碳合金钢渗碳淬硬,对工件不需要淬硬部分发(M30×-6g左、M30×-6g、M12-6H、M6-6H)表面留-3mm去碳层。5.螺纹因淬火后,在车床上无法加工,如先车好螺纹后再淬火,会使螺纹产生变形。因此,螺纹一般不允许淬硬,所以在工件中的螺纹部分的直径和长度上必需留去碳层。对于内螺纹,在孔口也应留出3mm去碳层。6.为保证中心孔精度,工件中心孔也不允许淬硬,为此,毛坯总长放长6mm。7.为保证工件外圆的磨削精度,热处理后须安排研磨中心孔的工序,并要求达到较细的表面粗糙度。外圆磨削时,影响工件的圆度主要是由于二顶尖孔的同轴度,及顶尖孔的圆度误差。8.为消除磨削应力,粗磨后安排低温时效工序(烘)。9.要获高精度外圆,磨削时应分粗磨、半精磨、精磨工序。精磨安排在高精度磨床上加工。第三部分:编制数控加工程序要求:能够根据图纸的技术要求和数控机床规定的指令格式与编程方法,正确地编制中等复杂典型零件的加工程序,或应用CAD/CAM自动编程软件编制较复杂零件的加工程序。(至少两个零件)。一、 编制轴类零件(1)数控加工程序如图所示的零件。毛坯为 42㎜的棒料,从右端至左端轴向走刀切削;粗加工每次进给深度㎜,进给量为㎜/r;精加工余量X向㎜,Z向㎜,切断刀刃宽4㎜。工件程序原点如图 图所示。 该零件结构较为简单,属典型轴类零件,轴向尺寸80㎜,采用三爪卡盘装夹即可,选工件回转轴线及右侧面的交点为加工坐标系原点。1. 选择刀具编号并确定换刀点根据加工要求选用3包刀具:1号为外圆左边偏粗车刀,2号为外圆左偏精车刀,3号刀为外圆切断刀,换刀点与对刀点重合2.确定加工路线1)粗车外圆。从右至左切削外轮廓,采用粗车循环。2)精车外圆。左端倒角→ 20㎜外圆→倒角→ 30㎜外圆→倒角→ 40㎜外圆。(3)切断3选择切削用量选择切削用量参数见表.表 选择切削用量参数转数指令 进给速度(mm/r) 刀具粗车外圆 M43 1号精车外圆 M44 2号切断 M43 2号编写程序O0001M03T0101 M43 P1 Q2 N1 G01 M44 T0202G70 P1 Q2 M43 T0303G00 二、 编制轴类零件(2)数控加工程序加工如图3-2所示零件,材料45钢,坯料 60×122。1、刀具:T1——硬质合金93°右偏刀;T2——宽3mm硬质合金割刀,D1——左刀尖。加工工序 材料 刀具车外圆 硬质合金 T1切槽 硬质合金 T2该零件结构较为简单,属典型轴类零件,轴向尺寸120㎜,采用三爪卡盘装夹即可,选工件回转轴线及右侧面的交点为加工坐标系原点。2、 选择刀具编号并确定换刀点根据加工要求选用2包刀具:1号为外圆左边偏粗车刀,2号刀为外圆切断刀和切槽刀,换刀点与对刀点重合 3、程序编写程序指令 说明N10 G56 S300 M3 M7 T1; 选择刀具,设定工艺数据N20 G96 S50 LIMS=3000 ; 设定粗车恒线速度N30 G0 X65 Z0; 快速引刀接近工件,准备车端面N40 G1 X-2; 车端面N50 G0 X65 Z10; 退刀N60 CNAME=“LK2”; 轮廓调用N70 R105=1 R106= R108=4 R109=0 R110=2 R111= R112=; 毛坯循环参数设定N80 LCYC95; 调用LCYC95循环轮廓粗加工N90 G96 S80 LIMS=3000 ; 设定精车恒线速度N100 R105=5; 调整循环参数N110 LCYC95; 调用LCYC95循环轮廓精加工N120 G0 X100 Z150; 快速退刀,准备换割刀N125 G97; 取消恒线速度N130 T2 S250; 换T2割刀D1有效,调整工艺数据N140 G0 X42 Z-33; 快速引刀至槽Z向左侧N150 LCEXP2 P8; 调用子程序8次割8槽N160 G0 X100 Z150 M9; 快速退刀,关冷却N170 M2; 程序结束LK2 N10 G1 X0 Z0; N20 G3 X20 Z-10 CR=10; N30 G1 Z-20; N40 G2 X30 Z-25 CR=5; N50 G1 CHF=; N60 Z-100; N70 X60 Z-105; N80 M17; LCEXP2 N10 G91 G1 X-14; N20 G4 S2; N30 G1 X14; N40 G0 Z-8; N50 G90 M17; 第四部分:绘制CAD零件图
类零件的加工典型轴类零件如图1所示,零件材料为45钢,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试对该零件进行数控车削工艺分析。图1 典型轴类零件(1)零件图工艺分析该零件表面由圆柱、圆锥、顺圆弧、逆圆弧及螺纹等表面组成。其中多个直径尺寸有较严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要求;球面Sφ50㎜的尺寸公差还兼有控制该球面形状(线轮廓)误差的作用。尺寸标注完整,轮廓描述清楚。零件材料为45钢,无热处理和硬度要求。通过上述分析,可采用以下几点工艺措施。①对图样上给定的几个精度要求较高的尺寸,因其公差数值较小,故编程时不必取平均值,而全部取其基本尺寸即可。②在轮廓曲线上,有三处为圆弧,其中两处为既过象限又改变进给方向的轮廓曲线,因此在加工时应进行机械间隙补偿,以保证轮廓曲线的准确性。③为便于装夹,坯件左端应预先车出夹持部分(双点画线部分),右端面也应先粗车出并钻好中心孔。毛坯选φ60㎜棒料。(2)选择设备 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外形和材料等条件,选用TND360数控车床。(3)确定零件的定位基准和装夹方式 ①定位基准 确定坯料轴线和左端大端面(设计基准)为定位基准。②装夹方法 左端采用三爪自定心卡盘定心夹紧,右端采用活动顶尖支承的装夹方式。(4)确定加工顺序及进给路线 加工顺序按由粗到精、由近到远(由右到左)的原则确定。即先从右到左进行粗车(留㎜精车余量),然后从右到左进行精车,最后车削螺纹。TND360数控车床具有粗车循环和车螺纹循环功能,只要正确使用编程指令,机床数控系统就会自动确定其进给路线,因此,该零件的粗车循环和车螺纹循环不需要人为确定其进给路线(但精车的进给路线需要人为确定)。该零件从右到左沿零件表面轮廓精车进给,如图2所示。图2 精车轮廓进给路线(5)刀具选择 ①选用φ5㎜中心钻钻削中心孔。②粗车及平端面选用900硬质合金右偏刀,为防止副后刀面与工件轮廓干涉(可用作图法检验),副偏角不宜太小,选κ=350。③精车选用900硬质合金右偏刀,车螺纹选用硬质合金600外螺纹车刀,刀尖圆弧半径应小于轮廓最小圆角半径,取rε=~㎜。将所选定的刀具参数填入数控加工刀具卡片中(见表1),以便编程和操作管理。表1 数控加工刀具卡片 产品名称或代号 零件名称典型轴零件图号 序号刀具号刀具规格名称数量加工表面备注1T01φ5中心钻1钻φ5 mm中心孔 2T02硬质合金900外圆车刀1车端面及粗车轮廓右偏刀2T03硬质合金900外圆车刀1精车轮廓右偏刀3T04硬质合金600外螺纹车刀1车螺纹 编制 审核 批准 共 页第 页 (6)切削用量选择 ①背吃刀量的选择 轮廓粗车循环时选ap=3 ㎜,精车ap=㎜;螺纹粗车时选ap= ㎜,逐刀减少,精车ap=㎜。②主轴转速的选择 车直线和圆弧时,选粗车切削速度vc=90m/min、精车切削速度vc=120m/min,然后利用公式vc=πdn/1000计算主轴转速n(粗车直径D=60 ㎜,精车工件直径取平均值):粗车500r/min、精车1200 r/min。车螺纹时,参照式(5-1)计算主轴转速n =320 r/min.③进给速度的选择 选择粗车、精车每转进给量,再根据加工的实际情况确定粗车每转进给量为㎜/r,精车每转进给量为㎜/r,最后根据公式vf = nf计算粗车、精车进给速度分别为200 ㎜ /min和180 ㎜/min。综合前面分析的各项内容,并将其填入表2所示的数控加工工艺卡片。此表是编制加工程序的主要依据和操作人员配合数控程序进行数控加工的指导性文件。主要内容包括:工步顺序、工步内容、各工步所用的刀具及切削用量等。表2 典型轴类零件数控加工工艺卡片 单位名称 产品名称或代号零件名称零件图号 典型轴 工序号程序编号夹具名称使用设备车间001 三爪卡盘和活动顶尖TND360数控车床 工步号工步内容刀具号刀具规格/ mm主轴转速/-1 进给速度/-1背吃刀量/ mm备注1平端面T0225 25500 手动2钻中心孔T01φ5950 手动3粗车轮廓T (7)零件粗精加工程序(FAUNC─TD系统)N0010 G50 ;N0020 G00 S320 T0202 M08 M03;N0030 G71 P0040 Q0050 ;N0040 G00 S320;G00 S320;G01 W─ ;W─;. W─;W─5; W─;W─;G02 Z─ K─;G02 Z─ K─;G03 Z─ I─ K─;G02 Z─ K─;G01 W─; W─;N0050 W─;N0055 G00 M05 T0200 M09;N0056 T0303 M08 M03;N0060 G70 P0040 Q0050;N0070 G00 M05 T0300 M09;N0080 T0404 S320 M03 M08;N0090 G00 ;N0100 G92 Z─ ;N0110 ;N0120 ;N0130 ;N0140 ;N0150 ;N0155 ;N0160 G00 ;N0170 G92 Z─ ;N0180 ;N0190 ;N0200 ;N0210 ;N0210 ;N0220 ;N0230 G00 T0400 M05 M09;N0240 M30;
滑轮轴是转轴吗?严格意义上来说,是的,当滑轮轴,它起到一个中间的节点的时候,就可以做滑轮转轴。滑轮轴就是支承滑轮,并与滑轮一起转动的那根轴!它在滑轮的中间通过键与滑轮连接并传动!转轴工作时同时承受扭转和弯曲作用的轴称为转轴。减速器输出轴即为转轴。轮轴的定义:由轮和轴组成,能绕共同轴线旋转的机械。 轮轴的实质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支点就在轴心,轮轴在转动时轮与轴有相同的转速。 轮轴的平衡条件:如图所示,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有:F1R=F2r 由上式可知:当F1为动力时,则轮轴为省力杠杆;当F2为动力时,则轮轴为费力杠杆。 像马车,门把手,方向盘和推车这样的轮轴是最简单的,没有动力传递,动力车辆的轮轴就复杂得多。当然扳子也是.
D 绳A与绳C的拉力大小与方向均不变,所以其合力不变,对滑轮而言,杆的作用力必与两绳拉力的合力平衡,所以杆的弹力大小与方向均不变.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区别杆、绳对物体的作用力,绳对物体的作用力一定沿绳,但杆对物体的作用力不一定沿杆.选D。
叉式升降机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高空作业设备,具有高度的稳定性。
剪式液压平板举升机由机架、液压系统、电气三部分组成,
设置限位装置、升程自锁保护装置等以保证举升机安全使用,保障维修工人的生命安全。举升机由电气系统控制,由液压系统输出液压油作为动力驱动活塞杆伸缩,带动举升臂上升、下降、锁止。
国内对这种液压提升机和液压升降平台没有明确的规定,也就是说你去检也行,不检也可以。地方性的法规可能有不同。还有,如果你报检的话,是去当地的质量技术监督局。应该去特设科先备案,再申请安装,安装完了再请他们检验所的去验收。有一定的费用。而且以后每年都要检的。
扩展资料:
升降平台、移动升降机、升降货梯等设备,国家规定载重大于500kg的都属于特种设备,是需要在当地质量监督局特种设备科报检的。
首先,看下设备载重量是不是在500kg以上,其次应该去当地的质检特种设备科先去备案,需要的资料:包括生产商的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特种设备生产许可证、特种设备安装维修改造许可证,各地有各地的不同,最好先打个电话再准备材料。
然后申请安装,安装完了再请他们检验所的去验收,需要生产商的产品生产许可证、安装维修改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产品保修卡,报检工作比较麻烦,需要生产商和使用商相互合作的。
这里面会有一定的费用,有的地方只提供资质,多跑几趟就好了,有的地方花钱不少呢,而且以后每年都要检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剪叉式升降平台
剪式液压平板举升机由机架、液压系统、电气三部分组成,
设置限位装置、升程自锁保护装置等以保证举升机安全使用,保障维修工人的生命安全。举升机由电气系统控制,由液压系统输出液压油作为动力驱动活塞杆伸缩,带动举升臂上升、下降、锁止。
电机的选用
子母剪式举升机举升重量
,举升机自身及其附件的重量再加上一部分的余量为,所以取W= 。
举升平台上方放有汽车时,设计上升速度为
Vw =t S()
S=2000-300=1700 (mm)
由公式()得Vw= 载车板上升功率:
Pw= FwVw/60 ()
Fw=mg ()其中
m=,
g=10N/kg 由公式()
Fw =10 =42KN
Vw取 m/min 由公式()得Pw= 42
1、举升机升高到2m时液压缸的推力
举升机升高到2m时,tanα=2HgLb得
α=由式()得o
举升机的重心不变F3和F4之间的距离为1103mm ,由式()和()求得F3 =,则F4=。将f=500mm 、d=250mm、α=、o、F= F3 =代入(
)中,我们得到P=。
2、举升机在最低点时液压缸的推力
根据图()所示的举升机结构尺寸,可求出α角度 , tanα=
α
再根据式(),
2tantan2LfdLdf
解得
500
653
170
tan
tan
170
653
500
o
o
将
α
=
°、
θ
=
°、
L=1306mm
、
f=500mm
、
d=250mm
代入到式(
)中,解得
液压缸的最大推力为
P= KN
。
由前面分析可知,举升机在最低点时,此时液压缸的推力是整个举升过程中所需推
力最大值,选择液压系统时根据推力最大值确定。
举升机的力学分析与计算
剪刀式举升机是一种可以广泛用于维修厂的举升机,具有结构紧凑、外形美观、操
作简便等特点,只需用此种安全可靠的举升设备将汽车举升到一定的高度,即可实现对
汽车的发动机、
底盘、
变速器等进行养护和维修功能。
随着我国私家车保有量越来越大,
此种型式的举升机需求量也会日益增大。本机主要性能参数为:额定举升载荷
;在
载重
情况下,由最低位置举升到最高位置需
60s
;当按下下降按钮使三位四通阀右
位接通,车辆由最高位置降到最低位置需
40s
;电动机功率
;举升机在最低位置
时的举升高度为
350mm
,最大举升高度为
1500 mm
,工作行程为
1150 mm
。
剪刀式举升机的结构型式有多种,
本设计中的举升机结构系指液压驱动的小剪式举
升机构。举升机构的传动系统为液压系统驱动和控制,由举升臂内安装的液压油缸实现
上下运动,推动连接两侧举升臂的轴,使安装在上下位置的滑轮沿滑道滚动,实现举升
机的上下移动。设备的主要部分有:控制机构、传动机构、执行机构、平衡机构和安全
锁机构。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2
页
共
40
页
分析剪式举升机不同举升高度的受力情况可知,在给定载荷下
,
举升机举升到不同
高度时,所需油缸推力不同,各举升臂与轴所受的力也不同。为分析方便,在计算过程
中,我们只分析举手机最低点和举升到最高位置的受力情况即可。
举升机最低状态时,各臂受力情况
1
、与平台接触处的两铰接点的力学分析与计算
由前一节分析可知,举升机在最低点时,举升机重量均匀的分布在平台上,平台钢
结构和平台有效载荷之和
Wz1
所产生的重力直接作用在滑动铰支座和固定铰支座上。
在
最低点时,举升臂并不水平放置。存在一很小的角度
α
。
tan
α
=
125
1300
α
因
α
很小,所以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将
Wz1
近似看成作用在平台中心位置,
Wz1
为举
升重量与平台重量之和,即
W
Z1
=
(
p
)
g=
(
2
)
10=
g
取
10 N/kg
因举升重量和平台质量之和由两侧举升机共同承受,所以代入式(
)和(
)中的
W1
只是
Wz1
的一半,
W1=
解得
F3=F4=
2
、计算各举升臂的受力
图
举升臂受力图
图
为杆
1
的受力情况,
F3
作用处为滑动铰支座,根据受力分析图列力和力矩
平衡方程。方程如下
:
F
3
*1350+F
5*
1350=K
6
*80 K
1
=
5
F
3
*1350+K
2
*80=K
1
*1350
解得
K2=*
K
2
+K
6
=0 K
5
=K
5
K
1
+K
5
=F
3
K
6
=*K
5
分析计算结果,
我们可以看到,
k1,k2,k6
三个未知量都与
k5
有关,
只要确定出
k5
,
其他就都能解出。
观察图
3-1
力学方案示意图,
我们能够很快分析出,
举升重量全部作
用在平台上,在举升机起升瞬间,
k5
铰接孔处竖直方向分力很小,几乎为零,对杆件只
陕西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第
13
页
共
40
页
起连接作用,我们将
k5
取
0 N
。
举升机举升到最高位置时,各臂受力情况
举升机升高到
时,举升机向内滑动
260mm
,两脚支座之间的距离为
。
上下两滑轮之间的距离为
1160mm
。举升臂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α
=
o
、液压缸与水平
方向夹角为
o
,液压缸推力
P=
。
分析和计算方法同上。解得
F3=
F
3
*1350+F
5*
1350=K
6
*580 K
1
=
5
F
3
*1350+K
2
*580=K
1
*1350
解得
K2= *
K
2
+K
6
=0 K
5
=K
5
K
1
+K
5
=F
3
K
6
=*K
5
因举升到
时,
举升臂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α
=
o
,
所以竖直方向力和水平方向力
应近似相等。取
6
6
k
KN
。则
K
1
=
K
2
=
剪刀式举升机构主要受力杆件强度校核计算
1
、位于上端的滑轮轴的强度校核
滑轮轴通过滑轮与平台接触,作用在滑动端的力
F3
均匀作用在两个滑动轮上。滑
动的两轮之间距离为
405mm
。滑动轮外侧与举升臂接触。举升机最低点时,对于滑轮轴
而言,与举升臂接触处,相当于固定支点,即被约束。图
是滑轮轴的受力图、剪力
图、弯矩图。由图可知,滑轮轴只受竖直方向力,没有水平方向的力,所以滑轮轴不发
生扭转变形。我们从剪力图和弯矩图中还可分析出,在长度为
405mm
的线段内横街面上
的剪力
FQ=0
,而弯矩
M
为一常数,这种只有弯矩的的情况,称为纯弯曲。所以长度为
405mm
的线段内只发生弯曲变形,而没有发生剪切变形。是弯曲理论中最简单的一种情
况。由上面的计算可以知道,上滑轮轴在举升机升高到
时,受力最大,
F3=
,所
以
我们只校核举升机升到
时的滑轮轴强度即能说明轴的强度是否合格。
用手机扫此二维码继续阅读:
分享到:
使用一键分享,轻松赚取财富值,了解详情
嵌入播放器:
普通尺寸(450*500pix)较大尺寸(630*500pix)
预览复制
你可能喜欢
<%for(var i=0,len=;i
<% for(var i=0,len=;i <%for (var j=0,n=;j
<%}%> <%}%> <%=(docList[j].title,25,'...')%> <%if(docList[j].value>0){%> <%=(docList[j].value/2,'s')%> <%}else{%> 暂无评价 <%}%> <%=docList[j]['page_num']%>页 <%=(docList[j])%> 更多与“<%=data[i]['tag_name']%>”相关的文档>>
©2013 Baidu使用百度前必读 | 文库协议
关闭
关闭
成功保存至文库手机客户端
你可以在客户端 —“我的文库”随时随地阅读
未安装客户端?扫下方二维码立即安装,随时免财富值下载文档
用手机扫此二维码:쎗
*当前选择了字,最多支持70字。
以下结果由提供:쎗
百度翻译
百科词条:쎗
百度百科
1234567890ABCDEFGHIJKLMNabcdefghijklmn!@#$%^&&*()_+.一三五七九贰肆陆扒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复制|搜索|翻译|百科|二维码
文字已复制
分享至:×
0 财富值
/40
(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