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论文

发布时间: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论文

浅谈亚里士多德悲剧观的人学归趋论文

悲剧(Tragoidia),字面意思为“山羊歌”。各家解 释不一,归纳起 来大约有 这 样几种意思:“(一)比赛的奖品是山羊,(二)演出时歌队围绕着作为祭品的山羊,(三)歌队由扮作山羊的萨图罗斯组成。”总之,与艺术表演中的歌队和山羊分不开。悲剧作为一种典型的艺术形式大概产生在公元前五、六世纪的雅典,闻名于世的悲剧作者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都活跃在这一时期。在哲学领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出于自身体系的需要,赋予悲剧以不同的地位。长期以来,学界都将他们的悲剧观乃至文艺观看作是不同乃至截然对立的。但笔者认为,从表面看,柏、亚二氏在悲剧问题上态度迥异,但这只是他们认识论上差异所致;在最深处,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彻底摆脱柏拉图的影响,毋宁是一种温情的超越与人学的归趋。

一、悲剧在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中的地位

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论述集中在《诗学》里,这里先检讨《诗学》的经典化历程,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亚氏悲剧观的接受情况。《诗学》被看成亚里士多德未经正式发表的著作,学界一般认为它还有一个散轶了的讨论喜剧的部分。和《形而上学》、《物理学》、《工具论》以及《尼各马可伦理学》比较起来,它较晚进入学者们的视界。长期以来,它和《修辞学》一起被当作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组成部分,连贺拉斯、维吉尔这样的文艺理论家和诗人都没有阅读过它,当时学者们甚至混淆了它和贺拉斯的《诗艺》。然而,15世纪文艺复兴之时它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先是G·瓦拉提供拉丁译本,罗伯泰罗是首先撰写《诗学》评论的意大利学者,其《亚里士多德诗艺诠解》在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接着朗巴第和马吉分别发表关于它的研究著作,意大利著名文艺思想家卡斯泰尔维特罗就是用意大利语撰写《诗学》评论的第一人,并且就其中的某些观点大胆地提出反驳。罗伯泰、明托诺和斯伽里格等其他的意大利学者也就其中一些重要观点投入研究。随后法译本、希腊本和拉丁本纷纷出现,甚至德国莱辛的《汉堡剧评》也深受其影响。

二、悲剧摹仿行动

亚里士多德将悲剧定义为:“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我们能够明显地感受到,相对于柏拉图的“摹仿说”,亚氏已经将视角转化到了现实“人”的层面。在柏拉图的“床喻”中,画家的.床摹仿的是工匠做出的床,如此以来,“他就像所有其他摹仿者一样,自然地和王者或真实隔着两层”。柏拉图从知识或真理的可信度方面否定悲剧的价值,并胶着在他的三重世界(理念—现实世界—艺术)上。

三、悲剧的人物在于实现

在柏拉图看来,悲剧诗人必须被逐出理想国,因为:“诗是在满足和迎合我们心灵的那个(在我们自己遭到不幸时被强行压抑的)本性渴望痛哭流涕以求发泄的部分。而我们天性最优秀的那个部分,因未能受到理性甚或习惯应有的教育,放松了对哭诉的监督。”那么,哪些东西是合格的呢?柏拉图认为,我们灵魂中内涵着“激情”、“智慧”、“勇敢”三种组成因素,如果一种艺术作品有损而不是积极协调这三种核心素质,则它就是不符合正义原则的,在和格劳孔的辩论中,正义一直被定义为一种协调能力———对内协调灵魂的三大构成,对外协调城邦中劳动者、士兵和管理者。以“健壮的身体,高尚的智慧”为标志的城邦守卫者是柏拉图追求的人格理想。

四、悲剧摹仿中的可然律与必然律

亚里士多德悲剧观固然在形式上走出了柏拉图“摹仿说”,但在深层次里还是和柏拉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温情的超越折射出了亚氏诗学思想巨大的包容性。亚氏强调“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可然和必然”就意味着悲剧的素材有逾越现实层面的可能性,这与亚氏一向主张的对人的行动的摹仿似乎存在分歧。其实这正是他悲剧观的出色之处。

五、结语

总之,悲剧在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乃至整个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强调诗人要摹仿行动中的人按照可然律必然律推进的实现活动,相对于柏拉图而言,“人”被置于文艺中心。但这种超越只能是温情的人学归趋,因为亚氏体系的圆融辩证特征只能部分地顾及到人的生存。梳理清楚这一点,对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古希腊文艺思想的演进有一定意义。

亚里士多德以科学系统的理论结构形成了最早的美学体系,其《诗学》分析研究希腊优秀的艺术作品,总结出艺术的摹仿性本质,论述了以悲剧为代表的艺术创作原则,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哲学

摘要:亚里士多德以科学系统的理论结构形成了最早的美学体系,其《诗学》分析研究希腊优秀的艺术作品,总结出艺术的摹仿性本质,论述了以悲剧为代表的艺术创作原则,在驳斥柏拉图对文艺持轻视排斥态度上,他提出了"净化"说来肯定文艺对社会的功用。是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对后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摹仿 悲剧 净化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第一篇系统的、完整的美学著作,是西方美学的开山之作,它从哲学的高度提炼出永恒魅力的希腊艺术精神,它深刻地揭示了艺术的本质,并且论述了以悲剧为代表的艺术创作原则,以及艺术的社会功用——净化,真正让我们感受到希腊艺术那种追求真善美的精神。亚里士多德可以说是从自然科学的较发达的基础上,达到了自然科学观点和社会科学观点的统一,他是以前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不但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直接继承者,而且也受到早期毕达哥拉斯学派以及唯物主义者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的影响。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伟大哲学家,都只是从自己的哲学或者道德原则出发,零散的、不成体系的论述这美学思想,柏拉图在他的对话篇中虽然涉及到不少的美学问题,例如美的本质、诗人的灵感以及艺术的社会公用等问题,但是它们是“理念”发展的附属品,用来表达他对荷马等诗人及优秀作品的排斥敌视态度,他的对话篇别具一格,在西方文学史上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及影响,但他毕竟没有形成一种总结艺术创作经验的有着严谨系统的美学理论。亚里士多德与他们并不同,他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观点,通过剖析希腊优秀的艺术作品,总结艺术发展的演变来归纳出艺术的发展规律及创作原则,极大的肯定了艺术的社会功用,表现了深刻的哲学思想。

***一***

在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开宗明义的指出,在研究诗的种类、成分、结构、功能之前,首先要阐明关于诗的本性的首要原理,即艺术的本性是摹仿。在表面上这是柏拉图的想法,但是在实质上亚里士多德却在“摹仿”这个名词里见到一种新的深刻的意义。他见到普遍与特殊的辩证的统一,放弃了柏拉图的“理念”,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为也就肯定了摹仿它的艺术的真实性。英国美学史家鲍桑葵说:希腊艺术可以称为“模仿性”艺术,因为希腊艺术并无抽象的理想性,而是以和谐、庄美、恬静的特征,艺术地再现生活,它包含着“审美真理”,铺平了通向“美学理论”的道路,“希腊的才华所描绘出的无限的全景就在摹仿性艺术,即再现性艺术的名目下,进入哲学家的视野”。《诗学》第二十五章里说:“像画家和其他形象创造者一样,诗人既然是一种摹仿者,他就必然在三中方式中选择一种去摹仿事物,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照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的样子去摹仿,或是照事物应有的样子的摹仿。” “摹仿”不是被动地抄袭,而是要发挥诗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不是反映浮面的现象,而是揭示本质与内在联络。从这儿可以看出,希腊的艺术是摹仿希腊人的一切,摹仿的艺术本身又是希腊人生活的重要内容。希腊大量的艺术作品是表现神话传说的,希腊诸神和英雄在古希腊口头文学创作中,就是摹仿希腊人活动的艺术形象,到了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更多艺术作品已经直接再现人间生活了。亚里士多德用摹仿来概括了一切艺术作品的本性,因为摹仿的物件、方式和手段的不同,产生了三大艺术分类,音乐和舞蹈、绘画和雕塑以及诗。

亚里士多德认为,摹仿是人的本性,人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具有摹仿的本能,通过摹仿来获得最初的经验和知识,而摹仿实质上是一种求知能力,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在《诗学》中提到,他认为人在感官知觉和记忆的不断重复中,产生了经验,经验中既已发生了对事物的普遍特性的思想性判断,又保留着对特殊事物的形象性的知觉判断。而艺术的摹仿不是依葫芦画瓢、猴子学人,艺术中的真理是一种能动的“解蔽”,是洞察人和生活的本质意义。而人不仅有摹仿的本能,还具有天生的美感本性。

***二***

亚里士多德对史诗、悲剧和喜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分别指出了它们的构成和功能。他对悲剧的论述在后代人的思想中引起的共鸣尤为强烈。他认为:悲剧是对一种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在剧的各部分分别使用各种令人愉悦的优美语言,它不以叙述方式、而以人物的动作表现摹仿物件,它通过事变引起怜悯和恐惧,来表达这种情感净化的目的。在《诗学》中悲剧由六种成分所构成。首先是情节,情节是对行动的摹仿,是悲剧的灵魂之所在,它刻画人物的活动,而人物的性格就是在情节中展开的;其次是性格,性格是决定人物品质的,通过人物表现来决定人物行动的性质,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刻意的去表现性格,那么即使有着最华丽的台词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悲剧效果;然后是思想成分,这是导致行动、决定行动性质的原因,表现在阐述重要观点或真理的对话当中,而思想也是人物在特定场合讲适合的话的能力,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很重视悲剧里面的思想,指出人的行为都会受到思想的支配,而思想又是表达真理、论证真理的能力,不仅表现普遍的真理意味,还达到引起情感的效果;摹仿手段中的有两个成分,一个是台词,是动作摹仿的主要部分,表达思想和感情,懂得灵活运用发问、回答、命令、恐吓等各种音调的剧作家会娴熟的表演台词的朗诵艺术,使得台词清晰明畅却不流于平淡;另一个便是歌曲,歌曲是希腊悲剧中的独特的表现手段。悲剧开场介绍剧情后就会有歌队进场歌,开始后就一行字交织著歌曲,时而抒情,时而紧张,最后安静的退场;最后便是扮相,也就是面具和服装,扮相就如同形式与内容,有着再好的内容,没有适合的包装形式也不能完美的变现悲剧艺术,但如果仅仅靠扮相来决定悲剧的成功,是远远不够的,例如穷凶极恶的、恐怖至极的面具是会引起人们的恐惧,但那只是生理上的反应,并不能给人带来悲剧应有的恐惧意义,不能给人们以净化的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应该摹仿人本身的活动,将现实生活上的喜怒哀乐进行提炼加工,诗人再发挥想象力,创制出杰出的艺术作品。悲剧的情节一般是好人由福转祸,结局一般是悲剧的,如果单从道德角度来看,是不易说得通的,并且希腊人自己的看法和后来西方学者对于希腊悲剧的看法,都是将其归根于命运。而亚里士多德要求一切合理,在《诗学》中从来不提希腊人所说的“命运”,并且明确的谴责希腊戏剧中遇到无法解决时请神解决的方法,对于好人由福转祸他是这样解释的,一方面,他要求祸不完全由自取,他说:“不应遭殃而遭殃,才能引起哀怜”,另一方面,他又要求祸有几分由自取,他说,悲剧主角的遭殃并不由于罪恶而是由于某种过失或者弱点,所以“在道德品质和正义上并不是好到极点”,也就是说,“和我们类似”,才能引起我们怕因小错而得大祸的恐惧。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悲剧的合理。只有这种辩证的看法才能说明哀怜和恐惧,这中对悲剧的理解对后来许多哲学的悲剧观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

亚里士多德美学与音乐美学思想浅析

论文关键词:美学“模仿论”“典型说”“美在整一”

论文摘要: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宗教、自然科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即为“模仿论”,反对艺术“天性说”,同时,他还开启了艺术“典型说”的萌芽;提出了美的存在方式为有机整体的观点;界定了艺术的外延;揭示了音乐的特殊性,对音乐本质展开了探讨;高度肯定了艺术广泛的作用等等,这些不朽的关于艺术、美学、音乐的论述犹如大河之源掀起了后世艺术科学发展的滚滚洪流。然而,由于时代视野和阶级的局限,他的美学思想也深深打上了时代和阶级的烙印。 一、美学思想的核心——艺术“模仿论” 艺术“模仿论”是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相互之间有且只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模仿说其实是古希腊的传统说法,赫拉克利特就有过艺术模仿自然的见解,留基伯和德 谟 克利特也有类似的说法。到了柏拉图把模仿说系统化了,但他的模仿说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他认为理念世界才是唯一真正的实在,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模仿,而艺术模仿现实世界则是“模仿的模仿”。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相反,否认“理念世界”的存在,肯定物质的感性世界是真实的,而艺术模仿现实世界,艺术是真实的,进而对模仿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模仿论”的新观点主要在于如下两点:其一认为艺术模仿的主要对象是“在行动的人”[1]7,即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1]21。其二是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的天性,即善于模仿。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的起源有两个原因,而且都出于人的天性。第一,模仿是艺术的本质,而模仿出自人的天性,人具有模仿的本能。第二,音乐感和节奏感也出于人的天性,而音乐感和节奏感是构成艺术的形式方面的重要因素,特别对于音乐、诗歌、更是如此。 天性说在今天看来当然是不科学的,甚至显得有些幼稚,但在2000多年前的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因为在柏拉图那里把艺术看做是少数人的“神灵凭附”,把艺术神秘化了。而亚里士多德的天性说肯定了模仿是人的本能,并且是“人和兽的分别之一”,所以就应得到尊重,这就增添了艺术存在的合法性。 二、“典型说”的萌芽 文艺创作中的艺术典型一般都是实际生活的真实反映,但又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鲜明,更有集中性,更带普遍性,从而更富有价值。亚里士多德虽然没有按“典型”这个命题来论述,但实际上已涉及典型说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个性表现共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般不是处于个别之外,而是寓于个别之中的,他批驳了柏拉图关于理念是在具体事务之外,在现实世界之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要求每个人物既要有类型特征,又要有个性特征。他认为普遍性是抽象的东西,是各个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艺术应该由“这个”制作出一个“如此”,即“这个如此”。“如此”就是普遍的、一般的性质,而“这个”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具体的事物。 (二)诗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诗比具有更高的真实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的目的不是描述个别现象,而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通过个别的东西去表现普遍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地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1]28-29。 (三)触及到了艺术的理想化问题 亚里士多德反对把模仿看做被动地抄袭事物的本来面目,主张把事物加以适当的理想化,进行艺术创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脱离原型,而是以现实事物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可使事物比原来的更美好,或更坏;悲剧人物要求人物比一般人更善良。这里,实际上已触及到了艺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问题了。 总之,典型说的萌芽,是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精华之一,也是他在当时条件下的伟大发现。他为最早的典型说奠定了基础,这是很大的贡献。当然,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解决与典型性有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典型性与个别性之间的关系等。 三、美的存在方式——有机整体 (一)美在整一 柏拉图把美看做美的理念,一切个别事物的美,看做是“分有”美的理念。亚里士多德则与他截然不同,他不仅不承认美的理念,还把美看做是客观事物存在的一种特殊方式,他从具体事物本身去寻找构成美的客观因素,也就是去探索美的存在方式是什么。 在《形而上学》中,他指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所谓秩序是时间上的匀称,所谓匀称是空间中的秩序,而从秩序与匀称中见出明确,三者实际是统一的。后来在《诗学》中,他进一步提出“美在整一”的概念。只有整一的东西才能见出秩序、匀称与明确。秩序、匀称、明确是整一所造成的感官印象。亚里士多德强调各部分紧密连接,见出秩序,这就是各部分在整体里不仅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而且位置也是不可移动的。这样,整体的各部分一切都是必然的、合理的、有机的整体。他主张美的事物不仅各部分有一定的安排,而其他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一个事物美还是不美,首先要取决于美的客观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体积大小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的和谐统一。 (二)寓杂多于统一 多样统一的理论并不始于亚里士多德,最早把这一理论用到美学上的,则是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把多样统一的原理,用到了悲剧结构中。他认为事件不妨多,但结局则必须单一,这样才能既丰富又不枝蔓,既统一又不单调。他认为人物性格,也要有多样的统一。人物的性格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每一个人总有一个性格核心和总的方向。 (三)关于“三一律”问题 “三一律”也被称为“三整一律”,用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的定义,就是指“要用一个地点,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并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的充实”。“三整一律”被拆开理解就是包含“时间整一律”、“地点整一律”和“情节整一律”。而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首先提出了“情节整一律”。他从有机整体的概念出发,认为戏剧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情节结构,而不是人物性格。因为以情节为纲,容易见出事迹发展的必然性,所以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悲剧中尤其强调悲剧情节的完整和紧密。 四、艺术的界限 首先是关于艺术与自然科学的区分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自然事物中带永久性的东西,自然科学的方法是证明,它本身具有连续性,成果可以不断积累、传授。而艺术是一种性的生产状态,艺术以创造为目的,而且必须是从头创作,所以艺术家本人的修养、造诣和情操就显得尤为重要。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要靠天才,而不是柏拉图观点,即认为靠灵感或疯狂。亚里士多德还认为诗要有真情实感,要能把人物描写得活生生的,为此,诗人本身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否则不可能激起观众的情感。他指出文艺创造过程中是有理性活动的,他要求诗人在创造过程中要具有清醒的理性。 其次是关于艺术与的区别问题。柏拉图认为艺术服从道德要求,艺术家首先应是道德家。其实柏拉图使艺术成为道德说教,是取消了艺术的应有地位。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与道德相近,但二者是有区别的:道德是行为,艺术是生产;道德属于道德家本身,艺术属于广大观众,属于社会,艺术并不依附于艺术家。 再次是关于艺术与技艺的关系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二者的共同点是都体现了运用推理创造事物的才能。不同点主要有:1)目的不同:艺术为了娱乐,技艺为实用。2)对象不同:艺术的对象是整个自然,艺术要表现事物的本质。而技艺只作用于个别、偶然的事物上。3)性质不同:技艺可以因袭、模仿和雷同,但艺术则必须创造。 可贵的是亚里士多德不但指出了艺术与技艺的差别,而且对艺术内部也作了细致区分,建立了最早的艺术分类体系。他根据模仿的手段、对象和方式的不同来细分各种艺术门类。 五、的特殊性 (一)音乐能表现感情 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是表现感情的,是与人类的心灵契合共通的。比如他认为“节奏和乐调是一种最接近现实的模仿,能反映出愤怒和温和、勇敢和节制以及一切互相对立的品质和其他的性情”。他认为最适合目的的调式是严格的、从容的多里亚调式,认为竖笛或竖琴之类用于技巧比赛的乐器,不宜用于教育,因为吹竖笛会使人的口形变得丑陋,所以应该采用那些能够使听者变成高尚的人的乐器。 (二)音乐是一种运动 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声音的产生是由空气的运动决定的,声音的质量、音量、音色则与动物发声器官及乐器本身有直接的关系。他认为音乐的声音是从有秩序的运动中得到的,音乐的性质,音乐的节奏、旋律,音乐的构成都是由于运动这个因素决定的,尤其是音乐和人的的关系,也是由运动这个因素决定的。音乐的节奏和音调之所以能反映人的品质,就是因为音乐的运动形式直接模仿人的动作的运动形式。绘画和雕刻仅次于诗歌和音乐,就是因为绘画与雕刻不传达运动,不能直接表现道德的性质。 总之,关于音乐具有运动的性质,因而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或道德品质,这是亚里士多德最先提出来的,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三)音乐具有群众性 亚里士多德没有直接论述音乐的群众性问题,但他无疑认为音乐是“凡人”都能享受到的娱乐,同时,各种年龄和各种性格的人都爱听它,音乐对各种听音乐的人都有净化作用。亚里士多德主张音乐教育不限于听赏音乐,而应当使人在实践中认识这门,所以青少年最好能学会一种乐器。 六、艺术广泛的作用 (一)艺术的认识作用与作用 首先,与柏拉图否认艺术的.认识作用相反,亚里士多德强调艺术的认识作用,肯定模仿能使人获得知识,认为人的最初知识就是从模仿得来的,因此模仿对认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艺术所模仿的不是现实世界的个别偶然现象,而是必然的普遍性的东西,也就是说艺术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与经验相比较,艺术才是真知识。 其次,艺术还能引起人的快感,因此,除了认识作用外,还有审美作用,也就是具有审美价值。亚里士多德赋予模拟说新的解释,在于他断定人们从模拟过程中得到知识,并且由于求知欲望得到满足,从而产生一种快感。例如,他认为:“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2]44-45亚里士多德是最早为快感辩护的家,也是最早提出审美过程中产生快感这一重要问题的哲学家。与柏拉图比起来,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感情受理性的控制,它是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的。认为快感不是恶,是正常现象,不应加以压制。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所以能引起快感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快感是由于求知而产生的,另一方面快感也可能不是由模仿所引起,而是“由于技巧或着色或类似的原因”[1]11-12,也就是说,是由艺术的形式因素所引起。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提出不同种类的艺术所激发的情绪不同,它们在各自所产生的净化作用和快感也不同。例如,悲剧所产生的快感只是哀怜和恐惧两种情绪净化后的那种特殊的快感。写善恶报应所产生的快感以及写滑稽性格所产生的快感就只适宜于喜剧而不宜于悲剧。 (二)艺术具有教育作用——艺术能陶冶人的性情 亚里士多德的学思想中心是“中庸之道”,他认为美德就是适中,就是情感需求适度。恐惧和怜悯太强太弱都不好,须求适中、适度。悲剧的卡塔西斯①作用就是使它们成为适度的情感。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能陶冶人的情感,使之合乎适当的强度,借此获得心理健康,可见悲剧对社会道德有良好影响。 (三)音乐具有广泛的社会作用 以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为一方把音乐看做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手段,也就是说只强调教益。另一方则是怀疑主义的、快乐主义性质的倾向。认为音乐只能供人娱乐,认为音乐与睡眠和酒一样,仅仅是医治疲劳和苦恼的良,仅仅是使人能得到休息的娱乐。亚里士多德则想综合这个两个极端,于是提出了“高尚的享乐”的概念。他认为音乐能达到道德教育、消遣闲暇和精神享受的目的。 首先是音乐具有净化作用。亚里士多德不仅把“净化”作用的思想用于悲剧,而且还用以解释音乐,他的净化论,具有相当广泛的美学意义。他认为:“各种和谐的乐调虽然各有用处,但是特殊的目的宜用特殊的乐调,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应选用伦理的乐调……”亚里士多德不仅认为音乐具有净化作用,还明确认为音乐能对人的性格给予显著的影响。如他认为:“节奏和乐调是一种最接近享受的模仿,能反映出愤怒和温和、勇敢和节制以及一切互相对立的品质和其他的性情。”[2]106-107 其次,音乐具有娱乐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听音乐是高尚的享乐。他把音乐列入教育课程,为的是让人们学会消遣闲暇”[3]。他进一步指出“音乐是必须的,它可以使自由的人在闲暇中享受精神方面的乐趣,而这种乐趣之所以高尚,因为它是美与愉快的结合,它能令人心畅神怡。和谐的乐调与人们心灵的和谐相契合,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4]。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卓越的教育家,他有关音乐的娱乐作用的论述,实际已包含有寓教育于娱乐之中的思想。 七、简评 亚里士多德在美学中最大的贡献是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使其自身的美学思想接近了唯物主义。他不仅把模仿论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同时提出了典型说,提出了艺术属于人类创造活动的主张。他要求美的事物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美在整一的思想包含了美与善结合而又有区别的意思。他也是最早提出寓教育于娱乐思想的第一人。 当然,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生活在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制时代的思想家,这也注定了他身上有他自身无法克服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他的美学思想深受他的哲学世界观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影响,并且最终滑向“神”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是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他不把奴隶当人,为奴隶制的合法性辩护,在美学观点上,主张只有上层贵族阶级的人物才可以担当悲剧主角。 总之,亚里士多德美学观点对后世影响是巨大的。他的学说在欧洲有如万流之源,其影响所及后来各种流派。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何乾山.家、家、音乐家论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亚里士多德研究论文

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 教育 家,和柏拉图、苏格拉底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摘 要: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和柏拉图、苏格拉底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针对哲学方面的研究,是其一生研究中的重要方面,并也形成了众多思想成果,这些思想的提出对解读哲学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历史影响。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哲学思想; 历史影响

亚里士多德针对哲学方面的研究远远早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他所阐述的哲学思想对日后马克思哲学的诞生也有一定的历史意义。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也称他为“古代的黑格尔”。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方面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一、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对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分析通过对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方面:

1.“好奇”。好奇一词顾名思义是指对不了解的事物感兴趣。从古至今,对不了解的事物的求知欲是每一个人的本能反应,因此,亚里士多德也正是因为好奇才使得他对哲学的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

2.“闲暇”。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闲暇并不只是指时间上的充裕,还包括人自身的“闲暇”。他认为,只有在全部生活必须都已具备的时候,在那些人们有了闲暇的地方,那些既不提供快乐,也不以满足必需为目的的科学才首先被发现。

(二)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亚里士多德将哲学被称为“科学”的哲学,也因此,他的哲学从自然哲学、实践哲学以及形而上学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1.自然哲学。

自然哲学是亚里士多德在研究哲学过程中的主要方面之一。关于自然哲学的著作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也占了较大的比重,由此可见,自然哲学在其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哲学包括本原——原因论、运动论和灵魂论。在本原——原因论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本原就是一个元素,他的这一观点不同于早期哲学家们的观点,他将原因,元素等内容从本原中划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范畴。他还认为,本原是实物产生、存在和被认识和认知的起点。这个观点的提出突破了早期哲学对原有的关于本原的看法,重新认识到本原它不是时间上在先,而是逻辑上在先、本体上在先。

在运动论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既不是一种潜能,也不是现实,而是从潜能到现实的过程。他把运动分为推动和被推动两个方面,他认为,潜在的事物只有着自身变化的能力,而要想变为现实,就要有一个推动的力量。他还认为,运动是连续不断的,是无限可分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论的阐述是在他的著作《论灵魂》中体现的。他认为,关于灵魂的研究是高尚的、有价值的,因此他关于灵魂的观念提出了以下的看法:第一,灵魂虽然是一个统一体,但可以被划分,成为各个部分的主体,第二,灵魂是自然运动的本原,特别是生物运动的本原;第三,灵魂这门学科所研究的重点是灵魂的内涵以及灵魂的特征和属性。

2.实践哲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哲学是人的哲学。他将伦理学和艺术哲学看做是他的实践哲学,也称作人的哲学,其中实践是指古希腊时期对人和社会所做的理性主义研究的 总结 。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人的哲学”是后来西方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最初起源。

在伦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通过善和品德、各种伦理品德,其中包括:勇敢、节制和自制、正义和友爱四方面进行阐述。

而在艺术哲学方面,亚里士多德构建了西方 文化 史上第一个系统的艺术理论,那就是他的诗学。他认为,应该运用现实主义的观点来对艺术哲学进行研究,在探索希腊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其中杰出的作品,总结艺术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原则。

3.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并非马克思哲学中的形而上学,二者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亚里士多德通过本体和本质、形式和质料、潜能和现实三个方面来论述形而上学的思想。其中,形式和质料、潜能和现实是研究的重要方面。

在本体和本质方面,亚里士多德将自己原本在《范畴篇》中关于第一本体的观点彻底的颠倒过来,认为形式是各种被认为是本体的东西中最重要的,他早于任何具体事物也早于任何质料,所以形式才是第一本体。并且,形式还是事物的本质。

在形式和质料方面,亚里士多德把具体事物的两个因素,形式和质料二者如何进行统一的问题作为解决的唯一问题。他还指出质料和形式的关系就是潜能和现实的关系。在运动论中,亚里士多德曾认为潜能转化为现实是要通过一个外部力量的作用下才可以实现的,因此事物的产生、发展以及消亡都经历着从潜能到现实的过程。

如何解决个别与普通二者的矛盾关系的问题一直是困扰亚里士多德的难题。在对潜能和现实的研究中,通过认识到事物的产生发展以及我们认识事物、了解事物都是一个从潜能到现实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潜能是普通的而现实是个别的,因此,这对亚里士多德的难题提供了解决的途径。

二、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历史影响

亚里士多德关于哲学问题的研究是前瞻的、有远见的,他的一系列哲学思想对当时乃至现如今的哲学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历史影响。

第一,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乃至整个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在亚里士多德研究哲学以前,哲学问题还只是一门研究问题多,研究范围广的学问。在亚里士多德开始研究之后,继承和发展了早期哲学家们的思想,将哲学划分为各种不同的学问,不同的学科,并分别进行相应的、系统性的研究。

第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是希腊哲学与中世纪哲学发展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性主义传统思想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他也在日后的研究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他们二人的理论。在宗教文化方面,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被用于解释犹太教义,这在调和科学、哲学和宗教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范畴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亚里士多德.论灵魂[M].西安:西安出版社,1988.

[4]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论文

亚里士多德以科学系统的理论结构形成了最早的美学体系,其《诗学》分析研究希腊优秀的艺术作品,总结出艺术的摹仿性本质,论述了以悲剧为代表的艺术创作原则,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哲学

摘要:亚里士多德以科学系统的理论结构形成了最早的美学体系,其《诗学》分析研究希腊优秀的艺术作品,总结出艺术的摹仿性本质,论述了以悲剧为代表的艺术创作原则,在驳斥柏拉图对文艺持轻视排斥态度上,他提出了"净化"说来肯定文艺对社会的功用。是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对后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摹仿 悲剧 净化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第一篇系统的、完整的美学著作,是西方美学的开山之作,它从哲学的高度提炼出永恒魅力的希腊艺术精神,它深刻地揭示了艺术的本质,并且论述了以悲剧为代表的艺术创作原则,以及艺术的社会功用——净化,真正让我们感受到希腊艺术那种追求真善美的精神。亚里士多德可以说是从自然科学的较发达的基础上,达到了自然科学观点和社会科学观点的统一,他是以前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不但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直接继承者,而且也受到早期毕达哥拉斯学派以及唯物主义者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的影响。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伟大哲学家,都只是从自己的哲学或者道德原则出发,零散的、不成体系的论述这美学思想,柏拉图在他的对话篇中虽然涉及到不少的美学问题,例如美的本质、诗人的灵感以及艺术的社会公用等问题,但是它们是“理念”发展的附属品,用来表达他对荷马等诗人及优秀作品的排斥敌视态度,他的对话篇别具一格,在西方文学史上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及影响,但他毕竟没有形成一种总结艺术创作经验的有着严谨系统的美学理论。亚里士多德与他们并不同,他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观点,通过剖析希腊优秀的艺术作品,总结艺术发展的演变来归纳出艺术的发展规律及创作原则,极大的肯定了艺术的社会功用,表现了深刻的哲学思想。

***一***

在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开宗明义的指出,在研究诗的种类、成分、结构、功能之前,首先要阐明关于诗的本性的首要原理,即艺术的本性是摹仿。在表面上这是柏拉图的想法,但是在实质上亚里士多德却在“摹仿”这个名词里见到一种新的深刻的意义。他见到普遍与特殊的辩证的统一,放弃了柏拉图的“理念”,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为也就肯定了摹仿它的艺术的真实性。英国美学史家鲍桑葵说:希腊艺术可以称为“模仿性”艺术,因为希腊艺术并无抽象的理想性,而是以和谐、庄美、恬静的特征,艺术地再现生活,它包含着“审美真理”,铺平了通向“美学理论”的道路,“希腊的才华所描绘出的无限的全景就在摹仿性艺术,即再现性艺术的名目下,进入哲学家的视野”。《诗学》第二十五章里说:“像画家和其他形象创造者一样,诗人既然是一种摹仿者,他就必然在三中方式中选择一种去摹仿事物,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照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的样子去摹仿,或是照事物应有的样子的摹仿。” “摹仿”不是被动地抄袭,而是要发挥诗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不是反映浮面的现象,而是揭示本质与内在联络。从这儿可以看出,希腊的艺术是摹仿希腊人的一切,摹仿的艺术本身又是希腊人生活的重要内容。希腊大量的艺术作品是表现神话传说的,希腊诸神和英雄在古希腊口头文学创作中,就是摹仿希腊人活动的艺术形象,到了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更多艺术作品已经直接再现人间生活了。亚里士多德用摹仿来概括了一切艺术作品的本性,因为摹仿的物件、方式和手段的不同,产生了三大艺术分类,音乐和舞蹈、绘画和雕塑以及诗。

亚里士多德认为,摹仿是人的本性,人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具有摹仿的本能,通过摹仿来获得最初的经验和知识,而摹仿实质上是一种求知能力,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在《诗学》中提到,他认为人在感官知觉和记忆的不断重复中,产生了经验,经验中既已发生了对事物的普遍特性的思想性判断,又保留着对特殊事物的形象性的知觉判断。而艺术的摹仿不是依葫芦画瓢、猴子学人,艺术中的真理是一种能动的“解蔽”,是洞察人和生活的本质意义。而人不仅有摹仿的本能,还具有天生的美感本性。

***二***

亚里士多德对史诗、悲剧和喜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分别指出了它们的构成和功能。他对悲剧的论述在后代人的思想中引起的共鸣尤为强烈。他认为:悲剧是对一种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在剧的各部分分别使用各种令人愉悦的优美语言,它不以叙述方式、而以人物的动作表现摹仿物件,它通过事变引起怜悯和恐惧,来表达这种情感净化的目的。在《诗学》中悲剧由六种成分所构成。首先是情节,情节是对行动的摹仿,是悲剧的灵魂之所在,它刻画人物的活动,而人物的性格就是在情节中展开的;其次是性格,性格是决定人物品质的,通过人物表现来决定人物行动的性质,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刻意的去表现性格,那么即使有着最华丽的台词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悲剧效果;然后是思想成分,这是导致行动、决定行动性质的原因,表现在阐述重要观点或真理的对话当中,而思想也是人物在特定场合讲适合的话的能力,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很重视悲剧里面的思想,指出人的行为都会受到思想的支配,而思想又是表达真理、论证真理的能力,不仅表现普遍的真理意味,还达到引起情感的效果;摹仿手段中的有两个成分,一个是台词,是动作摹仿的主要部分,表达思想和感情,懂得灵活运用发问、回答、命令、恐吓等各种音调的剧作家会娴熟的表演台词的朗诵艺术,使得台词清晰明畅却不流于平淡;另一个便是歌曲,歌曲是希腊悲剧中的独特的表现手段。悲剧开场介绍剧情后就会有歌队进场歌,开始后就一行字交织著歌曲,时而抒情,时而紧张,最后安静的退场;最后便是扮相,也就是面具和服装,扮相就如同形式与内容,有着再好的内容,没有适合的包装形式也不能完美的变现悲剧艺术,但如果仅仅靠扮相来决定悲剧的成功,是远远不够的,例如穷凶极恶的、恐怖至极的面具是会引起人们的恐惧,但那只是生理上的反应,并不能给人带来悲剧应有的恐惧意义,不能给人们以净化的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应该摹仿人本身的活动,将现实生活上的喜怒哀乐进行提炼加工,诗人再发挥想象力,创制出杰出的艺术作品。悲剧的情节一般是好人由福转祸,结局一般是悲剧的,如果单从道德角度来看,是不易说得通的,并且希腊人自己的看法和后来西方学者对于希腊悲剧的看法,都是将其归根于命运。而亚里士多德要求一切合理,在《诗学》中从来不提希腊人所说的“命运”,并且明确的谴责希腊戏剧中遇到无法解决时请神解决的方法,对于好人由福转祸他是这样解释的,一方面,他要求祸不完全由自取,他说:“不应遭殃而遭殃,才能引起哀怜”,另一方面,他又要求祸有几分由自取,他说,悲剧主角的遭殃并不由于罪恶而是由于某种过失或者弱点,所以“在道德品质和正义上并不是好到极点”,也就是说,“和我们类似”,才能引起我们怕因小错而得大祸的恐惧。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悲剧的合理。只有这种辩证的看法才能说明哀怜和恐惧,这中对悲剧的理解对后来许多哲学的悲剧观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

亚里士多德目的论研究论文

kan!!!!!!!!!作为一种世界万物的解释原则,所谓目的论(teleology),指以目的为依据解释事物的特性或行为。在西方哲学史上,目的论解释肇始于苏格拉底,系统化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以后,目的论原则一分为二:一是神学的外在目的论,成为宗教神学的重要理论内容和证明上帝存在的重要论证;二是理性的内在目的论,为科学(尤其是生物学)所接受,至今仍在环境哲学等领域起作用。

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 教育 家,和柏拉图、苏格拉底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摘 要: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和柏拉图、苏格拉底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针对哲学方面的研究,是其一生研究中的重要方面,并也形成了众多思想成果,这些思想的提出对解读哲学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历史影响。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哲学思想; 历史影响

亚里士多德针对哲学方面的研究远远早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他所阐述的哲学思想对日后马克思哲学的诞生也有一定的历史意义。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也称他为“古代的黑格尔”。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方面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一、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对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分析通过对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方面:

1.“好奇”。好奇一词顾名思义是指对不了解的事物感兴趣。从古至今,对不了解的事物的求知欲是每一个人的本能反应,因此,亚里士多德也正是因为好奇才使得他对哲学的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

2.“闲暇”。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闲暇并不只是指时间上的充裕,还包括人自身的“闲暇”。他认为,只有在全部生活必须都已具备的时候,在那些人们有了闲暇的地方,那些既不提供快乐,也不以满足必需为目的的科学才首先被发现。

(二)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亚里士多德将哲学被称为“科学”的哲学,也因此,他的哲学从自然哲学、实践哲学以及形而上学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1.自然哲学。

自然哲学是亚里士多德在研究哲学过程中的主要方面之一。关于自然哲学的著作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也占了较大的比重,由此可见,自然哲学在其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哲学包括本原——原因论、运动论和灵魂论。在本原——原因论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本原就是一个元素,他的这一观点不同于早期哲学家们的观点,他将原因,元素等内容从本原中划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范畴。他还认为,本原是实物产生、存在和被认识和认知的起点。这个观点的提出突破了早期哲学对原有的关于本原的看法,重新认识到本原它不是时间上在先,而是逻辑上在先、本体上在先。

在运动论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既不是一种潜能,也不是现实,而是从潜能到现实的过程。他把运动分为推动和被推动两个方面,他认为,潜在的事物只有着自身变化的能力,而要想变为现实,就要有一个推动的力量。他还认为,运动是连续不断的,是无限可分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论的阐述是在他的著作《论灵魂》中体现的。他认为,关于灵魂的研究是高尚的、有价值的,因此他关于灵魂的观念提出了以下的看法:第一,灵魂虽然是一个统一体,但可以被划分,成为各个部分的主体,第二,灵魂是自然运动的本原,特别是生物运动的本原;第三,灵魂这门学科所研究的重点是灵魂的内涵以及灵魂的特征和属性。

2.实践哲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哲学是人的哲学。他将伦理学和艺术哲学看做是他的实践哲学,也称作人的哲学,其中实践是指古希腊时期对人和社会所做的理性主义研究的 总结 。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人的哲学”是后来西方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最初起源。

在伦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通过善和品德、各种伦理品德,其中包括:勇敢、节制和自制、正义和友爱四方面进行阐述。

而在艺术哲学方面,亚里士多德构建了西方 文化 史上第一个系统的艺术理论,那就是他的诗学。他认为,应该运用现实主义的观点来对艺术哲学进行研究,在探索希腊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其中杰出的作品,总结艺术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原则。

3.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并非马克思哲学中的形而上学,二者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亚里士多德通过本体和本质、形式和质料、潜能和现实三个方面来论述形而上学的思想。其中,形式和质料、潜能和现实是研究的重要方面。

在本体和本质方面,亚里士多德将自己原本在《范畴篇》中关于第一本体的观点彻底的颠倒过来,认为形式是各种被认为是本体的东西中最重要的,他早于任何具体事物也早于任何质料,所以形式才是第一本体。并且,形式还是事物的本质。

在形式和质料方面,亚里士多德把具体事物的两个因素,形式和质料二者如何进行统一的问题作为解决的唯一问题。他还指出质料和形式的关系就是潜能和现实的关系。在运动论中,亚里士多德曾认为潜能转化为现实是要通过一个外部力量的作用下才可以实现的,因此事物的产生、发展以及消亡都经历着从潜能到现实的过程。

如何解决个别与普通二者的矛盾关系的问题一直是困扰亚里士多德的难题。在对潜能和现实的研究中,通过认识到事物的产生发展以及我们认识事物、了解事物都是一个从潜能到现实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潜能是普通的而现实是个别的,因此,这对亚里士多德的难题提供了解决的途径。

二、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历史影响

亚里士多德关于哲学问题的研究是前瞻的、有远见的,他的一系列哲学思想对当时乃至现如今的哲学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历史影响。

第一,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乃至整个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在亚里士多德研究哲学以前,哲学问题还只是一门研究问题多,研究范围广的学问。在亚里士多德开始研究之后,继承和发展了早期哲学家们的思想,将哲学划分为各种不同的学问,不同的学科,并分别进行相应的、系统性的研究。

第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是希腊哲学与中世纪哲学发展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性主义传统思想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他也在日后的研究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他们二人的理论。在宗教文化方面,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被用于解释犹太教义,这在调和科学、哲学和宗教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范畴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亚里士多德.论灵魂[M].西安:西安出版社,1988.

[4]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论文

作为一种世界万物的解释原则,所谓目的论(teleology),指以目的为依据解释事物的特性或行为。在西方哲学史上,目的论解释肇始于苏格拉底,系统化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以后,目的论原则一分为二:一是神学的外在目的论,成为宗教神学的重要理论内容和证明上帝存在的重要论证;二是理性的内在目的论,为科学(尤其是生物学)所接受,至今仍在环境哲学等领域起作用。目的学说是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最富特色,对后来影响最大的内容之一。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学术界要么对此关注不够,要么产生一些误解。在参与翻译《亚里士多德全集》(尤其是自然哲学部分)的过程中,笔者愈益觉得有系统探讨这一问题的必要,也积累了一些想法,现扼要呈献给学界诸君,期望得到专家指正。笔者认为,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学说是一个内容丰富、论证充分的系统理论,由自然目的、技术目的和理性目的三部分构成,其基本性质是一种与神学目的论有本质区别的理性内在目的论。限于篇幅,本文不全面详述有关内容,只重点讨论几个问题:亚里士多德提出的目的学说的根据;目的与目的因的含义及关系;亚氏目的学说的主要内容;亚氏目的学说与神学目的论的区别。一亚里士多德之所以提出目的学说,有其理论的和历史的两方面根据。从理论上讲,他所规定的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哲学家的任务决定了他必然要提出目的学说。按亚氏的说法,哲学起源于“好奇”(thaumazo),即不理解不明白而又想知道,要追问为什么,寻找所以如此的原因。这样,就产生了哲学。因此,哲学研究的对象就应该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本原和原因,尤其是最初的、第一位的原因。在他看来,这些第一位的根本原因有四种,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他说:“既然原因有四种,那么,自然哲学家就应该通晓所有的这些原因,并运用它们——质料、形式、动力、目的来回答‘为什么’的问题”(1998a22~25)也就是说,哲学要研究根本原因这一目标,决定了哲学家的任务必然是:考察事物的四种原因,回答事物为什么会存在、为什么是此物而非他物、为什么能运动变化、主了什么东西而如此这般等各别学科无法回答也无权回答的问题。亚氏进一步认为,在这四因中,如不认真研究目的因,就无法深刻理解其他三因。因为首先,从目的因与质料因的关系看,“尽管这两类原因都要被自然哲学家研究,但尤其要研究的是目的因。因为它是质料的原因,而并非质料是目的的原因。”(200a33~35)其次,从目的因与形式因、动力因的关系看,由于三者由“常常可以合而为一”,所以,如不研究目的因,就很难把握形式因和动力因在事物存在及发展中的决定作用。正因如此,美国出版的《哲学百科全书》才断言:“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根源于他的目的因和形式因相同一的观点。”[1]从历史上看,亚里士多德对前辈的失望也决定了他必然提出目的学说。在《形而上学》A卷等处,亚氏系统评析了先哲们的哲学观点。在他看来,前人对事物原因的探讨至少有两大根本缺陷。一是重质料因轻形式因和动力因,绝大多数人都在质料问题上争论不休,虽然恩培多克勒、阿那克萨戈拉讲到动力因,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使用了形式因,但都说得不正确。二是用必然性来解释一切,忽视目的因。尤以德谟克利物为甚,他把“自然的一切行为都归结为必然性”(789b2~3)。客观地讲,亚氏的第二条批评有些苛刻,因为苏格拉底和柏拉图提出了目的论学说,亚氏不该断然否定。或许是因为他们的目的论观点与亚氏的想法不合拍,才导致他得出“柏拉图也只使用了两种原因,即形式因和质料因”(988a10~11)的结论。总之,事物的特性行为需要用目的来解释,哲学应该研究目的和目的因,而前人们又没重视这一解释原则,所以亚里士多德就自觉地担负起了建立目的学说的重任。二要探讨亚氏的目的学说,首先必须剖析他使用的两个核心概念:目的和目的因。“目的”一词,亚氏用的是telos.按利德尔斯各脱合编的《希英大辞典》的解释,telos在希腊文中含义甚广,大致可归为六类:达到了目标,某事物或某行为的完成和实现;有计划的目的,主要的问题;兵士的身体;最高状态,长官(地位),充分权力的拥有;应当交纳的税务;进入神秘状态而实现的圆满性,秘传。但是,最基本的意思还是“终极、完成、实现、圆满”。英文常译为purpose或end。亚氏虽然经常使用telos,却没专门系统地界定过它的含义,倒是在《形而上学》第五卷第十六章中详细规定了与telos同词根的中性形容词teleion的含义。按他的分析,teleion主要有四方面的意思:不缺任一部分,或者说,在它之外无任一部分;从能力上讲,就是做得尽善尽美,没什么能超过;在自然范围内,什么也不缺欠的能力也叫teleion;具有了目的,达到了终点的东西,因为在此时,它什么也不缺,什么也不在它之外。在列举了这四层含义后,他总结说,按teleion自身的本性来说,指不缺什么、没什么超过及它外无物,其他含义皆从这三层意思推演出来。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上述三层意思中,“不缺什么”是“完全”,“没什么超过”是“完美”,“它外无物”是“完整”。弄清了teleion的基本含义,就可更准确地把握telos的意思。概括而言,在亚氏的哲学用语中,我们中文译为“目的”、“终点”的这个telos,就是完全性、完美性和完整性。事物追求目的,就是追求这种完整性和完美性,因为目的就是终点和结束,也就谈不上完全、完美或完整。所以,亚氏和柏拉图都反对“无穷倒退”。“目的因”却是个词组,亚氏的正规用法是tohouhenekaeinal,也经常简化为houheneka、henekatou或干脆就是heneka.这个词组的中心词是heneka,意为“为了……的缘故”、“就……而言”、“为着……而”。如果把整个词组直译为thatforthesakeofwhichathing或forthesakeofwhich,也意译为finalcause.中文的“目的因”,就是根据finalcause转译的,既已约定俗成,本文也就沿袭这一称呼。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tohouhenekaeinal所为了的telos就是“善”。他说:“这个目的,个别而论是第一事物的善,一般而论则是整个宇宙之内最高的善。”(982b7~8)中文译为“善”的这个词,主要是亚氏所使用的agathos(他有时也用kalos)。Agathos的基本意思是“好”,但用于不同的对象场合,又有“好”的不同表现。在《荷马史诗》中,agathos主要指人的英勇、高贵和正直;用于道德领域,指品行高尚,有德性;用于能力方面,是水平高、能力强的意思;用来修饰体魄,指身体健壮有力;用以形容事物,指种类优良等。Agathos本是形容词,但在亚氏用作哲学术语时,一般在前面加中性冠词,并相应地将它变成中性形式,成了toagathov,即“好的东西”。可见,不能因为中文把agathos译为“善”就望文生义地把它局限在伦理意义上作狭隘理解。相反,在亚氏那里,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事物都要追求agathos,都以此作为自己活动的目的或终结。亚里士多德并不满足于对“目的”作上述的一般规定。他进一步指出,虽然万物的活动都有那个“所为了什么”的目的因,都在追求agathos这一美好结局,但是,由于偶因搞得半途而废、残缺不全的现象是大量存在、不足为怪的。就是在达到了目的的活动中间,不同事物所实现目的的程度、途径和方式也不是整齐划一的。此外,agathos本身也有不同的等级(仅从词源上看,也存在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的不同)。对这些不同的情况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就构成了亚氏目的学说中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亚里士多德目的学说的重点,也是他着墨最多、涉及面最广的部分是自然目的论。除了在《物理学》第二卷中给予集中论述外,他还在《论天》、《论动物的部分》、《论动物的产生》、《形而上学》、《政治学》等著作中的许多地方谈到了这个问题。本文的考察,主要以《物理学》为依据。他明确指出,自然不会无目的或不必要地做某事,它的所有行为和过程都是趋于或为了某种目的。为什么自然有目的?这是亚氏首先要论述的问题。在《物理学》第二卷第八章,他集中提出了三个方面的论证。第一,用不相容的选言推理证明,从否定自然现象的和谐与秩序出于巧合和自发推出它们由于目的。他指出,自然中存在着大量和谐及秩序井然的现象,如降雨使谷物生长、冬季常下雨夏天总炎热、动物的门齿锐利以便撕咬臼齿宽大以便磨碎食物等。这些现象只可能由两者择一的原因引起,即要么出于巧合或自发,要么出于目的因。但它们不可能出于巧合。“因为这些以及所有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都总是如此或通常如此地生成着,没有一个由于巧合或自发”(198b34~35).“既然这些事物不是由于巧合,也不是由于自发,那么,就应该是为了什么。而所有这些事物又全都是由于自然而存在着,即使与我们意见不同的人也会承认这一点。因此,目的因存在于那些由于自然而生成和存在的事物中。”(199a5~8)。第二,用类比推理证明,从技术产品有目的推出自然产物有目的。他认为:“一般说来,技术活动或是完成自然所不能做到的事情,或是摹仿自然。所以,如果技术产品有目的因,那么显然,自然的产物也有目的因。因为无论是在自然产物里还是技术产品里,后继阶段对先行阶段的关系都是一样的。”(199a16~20)。第三,用省略的复合三段论证明,从自然是形式推出自然有目的。他指出:“既然自然一词具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质料,一是作为形式(morphe);形式就是目的,其他的一切都是为了这目的的,那么,形式也就应该是这个目的因了。”(199a32~34)亚氏的这三个论证虽不复杂,更谈不上精致,但却值得我们注意,因为它们反映出了亚氏目的学说的特点。首先,他的目的学说以对现象世界(包括技术活动)的观察和追问为基础,而不是先验建构的产物。其次,他把目的视为由前后相继的各阶段构成的整个过程的终点本身,而不是过程之外的什么存在。最后,形式就是目的,就是事物活动所追求的本质和完满性,获得形式与现实目的是一致的。既然自然有目的或目的因,那么,这种目的是什么?又源于什么?换言之,自然目的是否含有意识的成份或是否源于意识的支配?只有弄清这个问题,才能准确理解亚氏的思想及其与其他目的论者的区别。笔者认为,亚氏强调自然有目的意思,在于表明自然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统一体,其构成的各部分或活动的各阶段有一种自然而然的趋于整体或过程的和谐运动,这种运动的根源,在于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内在能力,而不是说有一种自然以外的意识或自然之内的理性在推动。笔者的这种断定,有以下主要依据:其一,把事物区分为“由于自然”和“由于技艺”两大类是亚氏自然哲学的一个基本出发点,而区分这两类事物的依据,就是看其是否有内在的动变根源。凡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都在自身之内具有动静根源,只有由于技艺的人工产物才是人的意识和力量作用的结果。其二,亚氏常常是把自然和思想这两个概念对应使用的,因而不可能反过来又让思想去支配自然。例如他说:“由于自然或者由于思想的结果所发现的事物必然适应于目的因”(1065a27)。他这里讲的“由于思想的结果”,指本文后面要说到的技术目的。其三,亚氏明确指出动植物的目的因是无意识的。他认为,目的因的情形“在其他动物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它们不懂技术、不作研究、不加思考地劳作着”(199a21~22),“如果看不见运动者有意图,就不承认有目的因存在,这是荒谬的”(199b26~27)。最后,当代一些著名的亚里士多德研究专家也肯定他的自然目的无意识的作用。.罗斯认为,亚氏的自然目的是一种无意识的目的。[2].阿尔蓝指出,亚氏“认为一个过程可能是有目的的,但这并不是意识选择的结果”[3]。M.格列勒说:“亚氏的henekatou本身并不是一个目的概念,因为目的行为要涉及到有意识的选择,但自然却不是有意识的。”[4]对于亚氏的算自然目的学说,黑格尔曾站在理性辩证法的高度,作出过这样的总结:“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是,他把自然理解为生命,把某物的自然(或本性)理解为这样一种东西,其自身即是目的,是与自身的统一,是它自己的活动性的原理,不转化为别物,而是按照它自己物有的内容,规定变化以适合于它自己,并在变化中保持自己;在这里,他是注意那存在于事物自身的内在目的性,并把必然性视为这种目的性的一种外在的条件。”[5]黑格尔的这种评价,虽有自己思辨哲学的痕迹,且不无拔高之处,但基本精神却是符合实际的。亚氏的自然目的观点,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它不仅否定了僵死的必然性观点(如德谟克里特)、机械的外力作用论(如因培多克勒的“爱恨”和阿那克萨戈拉的“心灵”),而且也直接排除了神力创造世界、神意安排万物的外在的目的论(如柏拉图),从而用一种新的方式来解释自然及其和谐的秩序。除重点讨论自然目的外,亚氏也在不同的地方阐述了其目的学说的另一内容,即技术目的或行为目的。如果说自然目的的研究的对象是那些自然产生和存在着的事物现象,那么,技术目的的讨论范围,则是那些人为产生的事物以及人本身的行为活动。因此,技术目的学说双分为两方面内容:技术产品的目的;行为活动的目的。它们的共同点是:都以思想支配为特征,以人为主体,都是人的意识选择作用的结果,因而都与无意识参与的自然目的相区别。但它们也有差异,即实现目的的方式不同。在技术产品中,人的目的是通过意志作用于被制作的对象——产品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在人的意识与目的的现实之间需要一个物的中介来联系或沟通,人通过把自己的意志物化在他物中来实现其目的。例如,人造床的目的是安寝,而这一目的只有通过床这个中介才能实现。但人的有些行为活动却不是这样,它的目的性直接实现在活动过程中或过程结束时,无需借助他物的中介。譬如散步的目的在于健康,只要人正确进行并坚持了这种活动,健康的目的就会实现。由于技术目的是显而易见的,亚氏没花过多精力来讨论,我们也赘述。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自然目的还是技术目的,都是亚氏观察、分析和研究具体事物和行为的结果,只是他目的学说的断面性内容,远不是全部。作为探根溯源的形而上学家,他并不满足于对目的问题作局部探讨,而是要穷究下去,找出自我完善,具有普遍适应性和必然性的最终目的。这一企图,从他对目的和目的因的界定中就能看出来。他说:“如果某一事物进行连续的运动,并且有一个运动的终结,那么,这个终结就是目的或所为的那个东西。……但是,并非一切终结都是目的,只有那最好的终结才叫目的”。“所谓,‘所为了的东西’,就意味着是最好的东西,因而就是其他事物想要达到的目的。”(194a29~33,195a24)可见,亚是把最好的东西作为最高、最终的目的来探讨的。按他的看法,一般的终结虽在相对意义上也是目的,但在整体和过程中,只是一个环节、一个部分或一个层次。所以,它们不可能全部具有目的所蕴含的那种完全性、完满性和完整性,因而也就不可能成为事物最终的之所为和之所向。寻找绝对的、至善的最终目的,是亚氏目的学说的根本任务。这个最终目的,就是追求至善的理性目的。对理性目的的阐述,集中在《形而上学》第十二卷6~10节,即人们习称的“亚里士多德神学”部分。在那里,他利用《物理学》和《形而上学》前几卷中得到的某些结论,主要从运动者和被运动物、潜能与现实、质料和形式等范畴的关系进行论证,从而得出了理性的对象和追求的目的是至善、完全的现实性或神的结论。他这样论证:凡产生的东西都有运动的属性,而运动一般地讲是永恒的,因为一切运动都在时间里,时间是无始无终、永恒存在的。但是,真正永恒的运动只是天体所进行的圆形运动。任何运动都具有运动者,圆形运动也不例外。由于这种运动是永恒的、第一的,它的运动者也必定是“永恒的,是实体和现实性”(1072a20~25)。这个运动者和其他运动者有两点根本区别。其一其他运动者在运动他物时自己又被别物所运动,这个第一动者则“只运动而不被运动”。因为它是没有潜能、没有质料的完全现实性和纯形式,不存在从潜能向现实转化的问题,而运动却是“潜能的事物作为潜能者的实现”(201a11)。其二,其他运动者(尤其是机械运动的动者)几乎都以某种方式直接作用于被动物,从而引起运动,但第一动者不这样,它是作为欲望和思想的对象,被其他事物所追求而引起运动的。在亚氏看来,这个最初的动者就是真正的善,最好的东西,因而是一种绝对必然的存在。接着,他从几个方面阐述了“善”的性质和作用。首先,“善”是欲望的对象,也是思想的对象。区别只在于:“欲望的对象显得是善,思想的对象是真正的善”(1072a27~28)。其次,“善”是事物运动所要达到的目的因。因为它“不仅是事物所为了目的,也是某种行为所为了的目的”(1075b1~4)。“每种技艺和每种研究,每种行业和职业,都被认为是以某种善为目的;正因如此,善被正确地宣称为是万物追求的目的”(1094a1~3)。再次,“善”既作为秩序本身又作为秩序的安排者而存在。他说:“我们必须考虑善或至善怎样在整个自然中,是作为分离存在的东西还是作为秩序本身?或许两者是。就像军队一样,它的良好状态依靠秩序和首领,但更多的是靠后者。因为秩序要依赖首领,而不是首领依赖秩序。”(1075a11~16)最后,“善”是最高的原则(arkhe)。在驳斥了恩培多克勒等人把对立当做最高原则之后,他提出:“在一切事物中,善是最高的原则”。(1075a37)从他的上述规定可以看出,“善”既是运动的最初动者,也是事物追求的目的,还是事物的最高本质,目的因、动力因和形式因三者在“至善”这里得到了真正的、完全的统一。亚氏明确承认,这个至善就是神。因为审总是善的。并且,由于思想的现实性就是生命,而神恰恰就是这种现实性,所以,生命也就属于神。神的本质的现实性就是那种最善的和永恒的生命。(参见1072b25~30)上述这些,就是亚氏理性目的思想的基本内容。简言之,理性的对象或追求的目的是至善,即最好的东西、完全的现实性、永恒的必然存在、神。这就是黑格尔极力推崇的“最高唯心论”,也是人们常说的亚氏神学。四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学说,对后来西方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复杂的多方面影响。它既是中世纪神学理论家(尤其是托马斯·阿奎那)建立神学目的论的思想源泉之一,又通过康德、黑格尔等人的继承、改造和发挥,成为内在理性目的论。其中的自然目的思想,对后来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和生物哲学、环境哲学等也有影响。限于篇幅,本文不讨论这些影响,只针对人们的某些误解,扼要谈谈亚氏目的学说与神学目的论的区别。从总体上说,亚氏目的学说是一种理性的、内在的目的论,神学目的论则是一种非理性的、外在的目的论,这是两者的根本区别。具体一些讲,两者的主要区别表现在以下几点上:第一,前提不同。亚氏目的论的前提是唯物论的,神学目的论的前提是创世论的。虽然亚氏在形而上学的深层问题上,有摇摆于唯物论和唯心论之间的倾向,但是,在他那里,世界原生、物质永恒的唯物主义基本前提是坚持了的。正如罗斯所说:“如果有人问这样的问题:亚里士多德是否把神当做世界的创造者?那么,答案肯定是:他没有。对他来说,物质不是产生的,而是永恒的,他极力反对世界是创造出来的观点。”[6]正是这种根本前提的不同,决定了亚氏目的论和神学目的论的其他一些差异。第二,主体不同。亚氏论述的目的,其主体在事物和人或人的理性,也就是说,是自然事物和人的行为活动以及人的思想意识本身具有目的,不是给予的、外加的。神学目的论则不同。由于世界万物(包括人)都是上帝创造的,所以事物和人具有目的,归根到底源于上帝的安排,真正的主体是上帝,而不是事物和人。第三,目的不同。亚氏建立目的学说的目的,是为了提出一种不同机械决定论的解释原则,以突出事物自发和谐、有机联系的特性,强调人及其理性的伟大。神学目的论不是这样。作为一种理论,它的根本目的在于借助目的现象的说明,追根溯源,证明上帝的存在及其全知、全能、全善等性质。恩格斯曾对神学目的论作过如下讥讽性评判:“根据这种理论,猫被创造出来是为了吃老鼠,老鼠被创造出来是为了给猫吃,而整个自然界被创造出来是为了证明造物主的智慧。”[7]第四,神的性质不同。如前所述,亚氏在讨论理性目的时,也讲到了神。但是,正如黑格尔所说,亚氏的这个神,只是具有内在活动性、完全实现了的、至善的思想或概念的代名词。[8]换言之,亚氏的神,是哲学神、逻辑神、理性神。从《形而上学》第十二卷的论述来看,亚氏对神的主要规定是“善”和“生命”,而这两个属性,都是从“思想”(理性,nous)的特性中推论出来的,不仅没有宗教神学中神的作用和特性,甚至也没有哲学神秘主义中神的影子。神学目的论的这时则要神圣得多、“伟大”得多。他不仅创造一切,也主宰一切。总之,目的论不是铁板一块,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学说也不是铁板一块,我们只有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概念出发,认真研究,才有可能作出实事求是的评判。

1、亚里士多德神学目的论的基本内容。作为一种世界万物的解释原则,所谓目的论(teleology),指以目的为依据解释事物的特性或行为。在西方哲学史上,目的论解释肇始于苏格拉底,系统化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以后,目的论原则一分为二:一是神学的外在目的论,成为宗教神学的重要理论内容和证明上帝存在的重要论证;二是理性的内在目的论,为科学(尤其是生物学)所接受,至今仍在环境哲学等领域起作用。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自然不会无目的或不必要地做某事,它的所有行为和过程都是趋于或为了某种目的。亚氏强调自然有目的意思,在于表明自然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机统一体,其构成的各部分或活动的各阶段有一种自然而然的趋于整体或过程的和谐运动,这种运动的根源,在于自我调节、自我完善和自我实现的内在能力,而不是说有一种自然以外的意识或自然之内的理性在推动。黑格尔曾站在理性辩证法的高度,作出过这样的总结:“亚里士多德的主要思想是,他把自然理解为生命,把某物的自然(或本性)理解为这样一种东西,其自身即是目的,是与自身的统一,是它自己的活动性的原理,不转化为别物,而是按照它自己物有的内容,规定变化以适合于它自己,并在变化中保持自己;在这里,他是注意那存在于事物自身的内在目的性,并把必然性视为这种目的性的一种外在的条件。”2、评价亚里士多德的目的学说,对后来西方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复杂的多方面影响。它既是中世纪神学理论家(尤其是托马斯·阿奎那)建立神学目的论的思想源泉之一,又通过康德、黑格尔等人的继承、改造和发挥,成为内在理性目的论。其中的自然目的思想,对后来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物学)和生物哲学、环境哲学等也有影响。

亚里士多德悲剧主题论文

亚里士多德美学与音乐美学思想浅析

论文关键词:美学“模仿论”“典型说”“美在整一”

论文摘要: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宗教、自然科学和美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美学思想的核心即为“模仿论”,反对艺术“天性说”,同时,他还开启了艺术“典型说”的萌芽;提出了美的存在方式为有机整体的观点;界定了艺术的外延;揭示了音乐的特殊性,对音乐本质展开了探讨;高度肯定了艺术广泛的作用等等,这些不朽的关于艺术、美学、音乐的论述犹如大河之源掀起了后世艺术科学发展的滚滚洪流。然而,由于时代视野和阶级的局限,他的美学思想也深深打上了时代和阶级的烙印。 一、美学思想的核心——艺术“模仿论” 艺术“模仿论”是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一切艺术都是模仿,相互之间有且只有三点差别,即模仿所用的媒介不同,所取的对象不同和所采用的方式不同。模仿说其实是古希腊的传统说法,赫拉克利特就有过艺术模仿自然的见解,留基伯和德 谟 克利特也有类似的说法。到了柏拉图把模仿说系统化了,但他的模仿说是建立在客观唯心主义理论基础上的。他认为理念世界才是唯一真正的实在,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模仿,而艺术模仿现实世界则是“模仿的模仿”。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相反,否认“理念世界”的存在,肯定物质的感性世界是真实的,而艺术模仿现实世界,艺术是真实的,进而对模仿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 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模仿论”的新观点主要在于如下两点:其一认为艺术模仿的主要对象是“在行动的人”[1]7,即是“人的行动、生活、幸福”[1]21。其二是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的天性,即善于模仿。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的起源有两个原因,而且都出于人的天性。第一,模仿是艺术的本质,而模仿出自人的天性,人具有模仿的本能。第二,音乐感和节奏感也出于人的天性,而音乐感和节奏感是构成艺术的形式方面的重要因素,特别对于音乐、诗歌、更是如此。 天性说在今天看来当然是不科学的,甚至显得有些幼稚,但在2000多年前的当时,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因为在柏拉图那里把艺术看做是少数人的“神灵凭附”,把艺术神秘化了。而亚里士多德的天性说肯定了模仿是人的本能,并且是“人和兽的分别之一”,所以就应得到尊重,这就增添了艺术存在的合法性。 二、“典型说”的萌芽 文艺创作中的艺术典型一般都是实际生活的真实反映,但又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鲜明,更有集中性,更带普遍性,从而更富有价值。亚里士多德虽然没有按“典型”这个命题来论述,但实际上已涉及典型说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通过个别表现一般,通过个性表现共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一般不是处于个别之外,而是寓于个别之中的,他批驳了柏拉图关于理念是在具体事务之外,在现实世界之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要求每个人物既要有类型特征,又要有个性特征。他认为普遍性是抽象的东西,是各个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性质。艺术应该由“这个”制作出一个“如此”,即“这个如此”。“如此”就是普遍的、一般的性质,而“这个”是指某一个具体的人、具体的事物。 (二)诗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诗比具有更高的真实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的目的不是描述个别现象,而是透过现象深入本质,通过个别的东西去表现普遍的东西,因此,他认为“写诗这种活动比写历史更富于哲学意味,更被严肃地对待,因为诗所描述的事带有普遍性,历史则叙述个别的事”[1]28-29。 (三)触及到了艺术的理想化问题 亚里士多德反对把模仿看做被动地抄袭事物的本来面目,主张把事物加以适当的理想化,进行艺术创造。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脱离原型,而是以现实事物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可使事物比原来的更美好,或更坏;悲剧人物要求人物比一般人更善良。这里,实际上已触及到了艺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的问题了。 总之,典型说的萌芽,是亚里士多德美学思想的精华之一,也是他在当时条件下的伟大发现。他为最早的典型说奠定了基础,这是很大的贡献。当然,亚里士多德并没有,也不可能真正解决与典型性有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典型性与个别性之间的关系等。 三、美的存在方式——有机整体 (一)美在整一 柏拉图把美看做美的理念,一切个别事物的美,看做是“分有”美的理念。亚里士多德则与他截然不同,他不仅不承认美的理念,还把美看做是客观事物存在的一种特殊方式,他从具体事物本身去寻找构成美的客观因素,也就是去探索美的存在方式是什么。 在《形而上学》中,他指出美的主要形式是秩序、匀称与明确。所谓秩序是时间上的匀称,所谓匀称是空间中的秩序,而从秩序与匀称中见出明确,三者实际是统一的。后来在《诗学》中,他进一步提出“美在整一”的概念。只有整一的东西才能见出秩序、匀称与明确。秩序、匀称、明确是整一所造成的感官印象。亚里士多德强调各部分紧密连接,见出秩序,这就是各部分在整体里不仅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而且位置也是不可移动的。这样,整体的各部分一切都是必然的、合理的、有机的整体。他主张美的事物不仅各部分有一定的安排,而其他的体积也应有一定的大小。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一个事物美还是不美,首先要取决于美的客观因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体积大小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的和谐统一。 (二)寓杂多于统一 多样统一的理论并不始于亚里士多德,最早把这一理论用到美学上的,则是赫拉克利特。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把多样统一的原理,用到了悲剧结构中。他认为事件不妨多,但结局则必须单一,这样才能既丰富又不枝蔓,既统一又不单调。他认为人物性格,也要有多样的统一。人物的性格可能是多方面的,但每一个人总有一个性格核心和总的方向。 (三)关于“三一律”问题 “三一律”也被称为“三整一律”,用布瓦洛在《诗的艺术》中的定义,就是指“要用一个地点,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并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的充实”。“三整一律”被拆开理解就是包含“时间整一律”、“地点整一律”和“情节整一律”。而亚里士多德被认为是首先提出了“情节整一律”。他从有机整体的概念出发,认为戏剧之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情节结构,而不是人物性格。因为以情节为纲,容易见出事迹发展的必然性,所以亚里士多德在他的悲剧中尤其强调悲剧情节的完整和紧密。 四、艺术的界限 首先是关于艺术与自然科学的区分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科学的对象是自然事物中带永久性的东西,自然科学的方法是证明,它本身具有连续性,成果可以不断积累、传授。而艺术是一种性的生产状态,艺术以创造为目的,而且必须是从头创作,所以艺术家本人的修养、造诣和情操就显得尤为重要。 亚里士多德认为诗要靠天才,而不是柏拉图观点,即认为靠灵感或疯狂。亚里士多德还认为诗要有真情实感,要能把人物描写得活生生的,为此,诗人本身要有丰富的情感体验,否则不可能激起观众的情感。他指出文艺创造过程中是有理性活动的,他要求诗人在创造过程中要具有清醒的理性。 其次是关于艺术与的区别问题。柏拉图认为艺术服从道德要求,艺术家首先应是道德家。其实柏拉图使艺术成为道德说教,是取消了艺术的应有地位。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与道德相近,但二者是有区别的:道德是行为,艺术是生产;道德属于道德家本身,艺术属于广大观众,属于社会,艺术并不依附于艺术家。 再次是关于艺术与技艺的关系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二者的共同点是都体现了运用推理创造事物的才能。不同点主要有:1)目的不同:艺术为了娱乐,技艺为实用。2)对象不同:艺术的对象是整个自然,艺术要表现事物的本质。而技艺只作用于个别、偶然的事物上。3)性质不同:技艺可以因袭、模仿和雷同,但艺术则必须创造。 可贵的是亚里士多德不但指出了艺术与技艺的差别,而且对艺术内部也作了细致区分,建立了最早的艺术分类体系。他根据模仿的手段、对象和方式的不同来细分各种艺术门类。 五、的特殊性 (一)音乐能表现感情 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是表现感情的,是与人类的心灵契合共通的。比如他认为“节奏和乐调是一种最接近现实的模仿,能反映出愤怒和温和、勇敢和节制以及一切互相对立的品质和其他的性情”。他认为最适合目的的调式是严格的、从容的多里亚调式,认为竖笛或竖琴之类用于技巧比赛的乐器,不宜用于教育,因为吹竖笛会使人的口形变得丑陋,所以应该采用那些能够使听者变成高尚的人的乐器。 (二)音乐是一种运动 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声音的产生是由空气的运动决定的,声音的质量、音量、音色则与动物发声器官及乐器本身有直接的关系。他认为音乐的声音是从有秩序的运动中得到的,音乐的性质,音乐的节奏、旋律,音乐的构成都是由于运动这个因素决定的,尤其是音乐和人的的关系,也是由运动这个因素决定的。音乐的节奏和音调之所以能反映人的品质,就是因为音乐的运动形式直接模仿人的动作的运动形式。绘画和雕刻仅次于诗歌和音乐,就是因为绘画与雕刻不传达运动,不能直接表现道德的性质。 总之,关于音乐具有运动的性质,因而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或道德品质,这是亚里士多德最先提出来的,而且一直延续到今天,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 (三)音乐具有群众性 亚里士多德没有直接论述音乐的群众性问题,但他无疑认为音乐是“凡人”都能享受到的娱乐,同时,各种年龄和各种性格的人都爱听它,音乐对各种听音乐的人都有净化作用。亚里士多德主张音乐教育不限于听赏音乐,而应当使人在实践中认识这门,所以青少年最好能学会一种乐器。 六、艺术广泛的作用 (一)艺术的认识作用与作用 首先,与柏拉图否认艺术的.认识作用相反,亚里士多德强调艺术的认识作用,肯定模仿能使人获得知识,认为人的最初知识就是从模仿得来的,因此模仿对认识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艺术所模仿的不是现实世界的个别偶然现象,而是必然的普遍性的东西,也就是说艺术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与经验相比较,艺术才是真知识。 其次,艺术还能引起人的快感,因此,除了认识作用外,还有审美作用,也就是具有审美价值。亚里士多德赋予模拟说新的解释,在于他断定人们从模拟过程中得到知识,并且由于求知欲望得到满足,从而产生一种快感。例如,他认为:“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2]44-45亚里士多德是最早为快感辩护的家,也是最早提出审美过程中产生快感这一重要问题的哲学家。与柏拉图比起来,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感情受理性的控制,它是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的。认为快感不是恶,是正常现象,不应加以压制。 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所以能引起快感是由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快感是由于求知而产生的,另一方面快感也可能不是由模仿所引起,而是“由于技巧或着色或类似的原因”[1]11-12,也就是说,是由艺术的形式因素所引起。 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提出不同种类的艺术所激发的情绪不同,它们在各自所产生的净化作用和快感也不同。例如,悲剧所产生的快感只是哀怜和恐惧两种情绪净化后的那种特殊的快感。写善恶报应所产生的快感以及写滑稽性格所产生的快感就只适宜于喜剧而不宜于悲剧。 (二)艺术具有教育作用——艺术能陶冶人的性情 亚里士多德的学思想中心是“中庸之道”,他认为美德就是适中,就是情感需求适度。恐惧和怜悯太强太弱都不好,须求适中、适度。悲剧的卡塔西斯①作用就是使它们成为适度的情感。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能陶冶人的情感,使之合乎适当的强度,借此获得心理健康,可见悲剧对社会道德有良好影响。 (三)音乐具有广泛的社会作用 以毕达哥拉斯和柏拉图为一方把音乐看做是最重要的道德教育手段,也就是说只强调教益。另一方则是怀疑主义的、快乐主义性质的倾向。认为音乐只能供人娱乐,认为音乐与睡眠和酒一样,仅仅是医治疲劳和苦恼的良,仅仅是使人能得到休息的娱乐。亚里士多德则想综合这个两个极端,于是提出了“高尚的享乐”的概念。他认为音乐能达到道德教育、消遣闲暇和精神享受的目的。 首先是音乐具有净化作用。亚里士多德不仅把“净化”作用的思想用于悲剧,而且还用以解释音乐,他的净化论,具有相当广泛的美学意义。他认为:“各种和谐的乐调虽然各有用处,但是特殊的目的宜用特殊的乐调,要达到教育的目的,就应选用伦理的乐调……”亚里士多德不仅认为音乐具有净化作用,还明确认为音乐能对人的性格给予显著的影响。如他认为:“节奏和乐调是一种最接近享受的模仿,能反映出愤怒和温和、勇敢和节制以及一切互相对立的品质和其他的性情。”[2]106-107 其次,音乐具有娱乐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听音乐是高尚的享乐。他把音乐列入教育课程,为的是让人们学会消遣闲暇”[3]。他进一步指出“音乐是必须的,它可以使自由的人在闲暇中享受精神方面的乐趣,而这种乐趣之所以高尚,因为它是美与愉快的结合,它能令人心畅神怡。和谐的乐调与人们心灵的和谐相契合,对人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4]。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卓越的教育家,他有关音乐的娱乐作用的论述,实际已包含有寓教育于娱乐之中的思想。 七、简评 亚里士多德在美学中最大的贡献是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使其自身的美学思想接近了唯物主义。他不仅把模仿论在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同时提出了典型说,提出了艺术属于人类创造活动的主张。他要求美的事物必须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美在整一的思想包含了美与善结合而又有区别的意思。他也是最早提出寓教育于娱乐思想的第一人。 当然,亚里士多德是一个生活在古希腊奴隶制城邦制时代的思想家,这也注定了他身上有他自身无法克服的时代和阶级局限性。他的美学思想深受他的哲学世界观动摇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之间的影响,并且最终滑向“神”的概念。亚里士多德是奴隶主阶级的思想家,他不把奴隶当人,为奴隶制的合法性辩护,在美学观点上,主张只有上层贵族阶级的人物才可以担当悲剧主角。 总之,亚里士多德美学观点对后世影响是巨大的。他的学说在欧洲有如万流之源,其影响所及后来各种流派。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3]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4]何乾山.家、家、音乐家论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

请继续阅读相关推荐: 毕业论文      应届生求职

毕业论文范文查看下载        查看的论文开题报告       查阅参考论文提纲

查阅更多的毕业论文致谢      相关毕业论文格式         查阅更多论文答辩

浅谈亚里士多德悲剧观的人学归趋论文

悲剧(Tragoidia),字面意思为“山羊歌”。各家解 释不一,归纳起 来大约有 这 样几种意思:“(一)比赛的奖品是山羊,(二)演出时歌队围绕着作为祭品的山羊,(三)歌队由扮作山羊的萨图罗斯组成。”总之,与艺术表演中的歌队和山羊分不开。悲剧作为一种典型的艺术形式大概产生在公元前五、六世纪的雅典,闻名于世的悲剧作者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都活跃在这一时期。在哲学领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出于自身体系的需要,赋予悲剧以不同的地位。长期以来,学界都将他们的悲剧观乃至文艺观看作是不同乃至截然对立的。但笔者认为,从表面看,柏、亚二氏在悲剧问题上态度迥异,但这只是他们认识论上差异所致;在最深处,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彻底摆脱柏拉图的影响,毋宁是一种温情的超越与人学的归趋。

一、悲剧在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中的地位

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论述集中在《诗学》里,这里先检讨《诗学》的经典化历程,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亚氏悲剧观的接受情况。《诗学》被看成亚里士多德未经正式发表的著作,学界一般认为它还有一个散轶了的讨论喜剧的部分。和《形而上学》、《物理学》、《工具论》以及《尼各马可伦理学》比较起来,它较晚进入学者们的视界。长期以来,它和《修辞学》一起被当作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组成部分,连贺拉斯、维吉尔这样的文艺理论家和诗人都没有阅读过它,当时学者们甚至混淆了它和贺拉斯的《诗艺》。然而,15世纪文艺复兴之时它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先是G·瓦拉提供拉丁译本,罗伯泰罗是首先撰写《诗学》评论的意大利学者,其《亚里士多德诗艺诠解》在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接着朗巴第和马吉分别发表关于它的研究著作,意大利著名文艺思想家卡斯泰尔维特罗就是用意大利语撰写《诗学》评论的第一人,并且就其中的某些观点大胆地提出反驳。罗伯泰、明托诺和斯伽里格等其他的意大利学者也就其中一些重要观点投入研究。随后法译本、希腊本和拉丁本纷纷出现,甚至德国莱辛的《汉堡剧评》也深受其影响。

二、悲剧摹仿行动

亚里士多德将悲剧定义为:“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我们能够明显地感受到,相对于柏拉图的“摹仿说”,亚氏已经将视角转化到了现实“人”的层面。在柏拉图的“床喻”中,画家的.床摹仿的是工匠做出的床,如此以来,“他就像所有其他摹仿者一样,自然地和王者或真实隔着两层”。柏拉图从知识或真理的可信度方面否定悲剧的价值,并胶着在他的三重世界(理念—现实世界—艺术)上。

三、悲剧的人物在于实现

在柏拉图看来,悲剧诗人必须被逐出理想国,因为:“诗是在满足和迎合我们心灵的那个(在我们自己遭到不幸时被强行压抑的)本性渴望痛哭流涕以求发泄的部分。而我们天性最优秀的那个部分,因未能受到理性甚或习惯应有的教育,放松了对哭诉的监督。”那么,哪些东西是合格的呢?柏拉图认为,我们灵魂中内涵着“激情”、“智慧”、“勇敢”三种组成因素,如果一种艺术作品有损而不是积极协调这三种核心素质,则它就是不符合正义原则的,在和格劳孔的辩论中,正义一直被定义为一种协调能力———对内协调灵魂的三大构成,对外协调城邦中劳动者、士兵和管理者。以“健壮的身体,高尚的智慧”为标志的城邦守卫者是柏拉图追求的人格理想。

四、悲剧摹仿中的可然律与必然律

亚里士多德悲剧观固然在形式上走出了柏拉图“摹仿说”,但在深层次里还是和柏拉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温情的超越折射出了亚氏诗学思想巨大的包容性。亚氏强调“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可然和必然”就意味着悲剧的素材有逾越现实层面的可能性,这与亚氏一向主张的对人的行动的摹仿似乎存在分歧。其实这正是他悲剧观的出色之处。

五、结语

总之,悲剧在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乃至整个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强调诗人要摹仿行动中的人按照可然律必然律推进的实现活动,相对于柏拉图而言,“人”被置于文艺中心。但这种超越只能是温情的人学归趋,因为亚氏体系的圆融辩证特征只能部分地顾及到人的生存。梳理清楚这一点,对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古希腊文艺思想的演进有一定意义。

亚里士多德以科学系统的理论结构形成了最早的美学体系,其《诗学》分析研究希腊优秀的艺术作品,总结出艺术的摹仿性本质,论述了以悲剧为代表的艺术创作原则,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哲学

摘要:亚里士多德以科学系统的理论结构形成了最早的美学体系,其《诗学》分析研究希腊优秀的艺术作品,总结出艺术的摹仿性本质,论述了以悲剧为代表的艺术创作原则,在驳斥柏拉图对文艺持轻视排斥态度上,他提出了"净化"说来肯定文艺对社会的功用。是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对后世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摹仿 悲剧 净化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第一篇系统的、完整的美学著作,是西方美学的开山之作,它从哲学的高度提炼出永恒魅力的希腊艺术精神,它深刻地揭示了艺术的本质,并且论述了以悲剧为代表的艺术创作原则,以及艺术的社会功用——净化,真正让我们感受到希腊艺术那种追求真善美的精神。亚里士多德可以说是从自然科学的较发达的基础上,达到了自然科学观点和社会科学观点的统一,他是以前希腊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不但是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直接继承者,而且也受到早期毕达哥拉斯学派以及唯物主义者赫拉克利特和德谟克利特的影响。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苏格拉底等伟大哲学家,都只是从自己的哲学或者道德原则出发,零散的、不成体系的论述这美学思想,柏拉图在他的对话篇中虽然涉及到不少的美学问题,例如美的本质、诗人的灵感以及艺术的社会公用等问题,但是它们是“理念”发展的附属品,用来表达他对荷马等诗人及优秀作品的排斥敌视态度,他的对话篇别具一格,在西方文学史上都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及影响,但他毕竟没有形成一种总结艺术创作经验的有着严谨系统的美学理论。亚里士多德与他们并不同,他采用了现实主义的观点,通过剖析希腊优秀的艺术作品,总结艺术发展的演变来归纳出艺术的发展规律及创作原则,极大的肯定了艺术的社会功用,表现了深刻的哲学思想。

***一***

在亚里士多德《诗学》中开宗明义的指出,在研究诗的种类、成分、结构、功能之前,首先要阐明关于诗的本性的首要原理,即艺术的本性是摹仿。在表面上这是柏拉图的想法,但是在实质上亚里士多德却在“摹仿”这个名词里见到一种新的深刻的意义。他见到普遍与特殊的辩证的统一,放弃了柏拉图的“理念”,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因为也就肯定了摹仿它的艺术的真实性。英国美学史家鲍桑葵说:希腊艺术可以称为“模仿性”艺术,因为希腊艺术并无抽象的理想性,而是以和谐、庄美、恬静的特征,艺术地再现生活,它包含着“审美真理”,铺平了通向“美学理论”的道路,“希腊的才华所描绘出的无限的全景就在摹仿性艺术,即再现性艺术的名目下,进入哲学家的视野”。《诗学》第二十五章里说:“像画家和其他形象创造者一样,诗人既然是一种摹仿者,他就必然在三中方式中选择一种去摹仿事物,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照事物为人们所说所想的样子去摹仿,或是照事物应有的样子的摹仿。” “摹仿”不是被动地抄袭,而是要发挥诗人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不是反映浮面的现象,而是揭示本质与内在联络。从这儿可以看出,希腊的艺术是摹仿希腊人的一切,摹仿的艺术本身又是希腊人生活的重要内容。希腊大量的艺术作品是表现神话传说的,希腊诸神和英雄在古希腊口头文学创作中,就是摹仿希腊人活动的艺术形象,到了希腊古典文明时期,更多艺术作品已经直接再现人间生活了。亚里士多德用摹仿来概括了一切艺术作品的本性,因为摹仿的物件、方式和手段的不同,产生了三大艺术分类,音乐和舞蹈、绘画和雕塑以及诗。

亚里士多德认为,摹仿是人的本性,人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具有摹仿的本能,通过摹仿来获得最初的经验和知识,而摹仿实质上是一种求知能力,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将人与动物区分开来,在《诗学》中提到,他认为人在感官知觉和记忆的不断重复中,产生了经验,经验中既已发生了对事物的普遍特性的思想性判断,又保留着对特殊事物的形象性的知觉判断。而艺术的摹仿不是依葫芦画瓢、猴子学人,艺术中的真理是一种能动的“解蔽”,是洞察人和生活的本质意义。而人不仅有摹仿的本能,还具有天生的美感本性。

***二***

亚里士多德对史诗、悲剧和喜剧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分别指出了它们的构成和功能。他对悲剧的论述在后代人的思想中引起的共鸣尤为强烈。他认为:悲剧是对一种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在剧的各部分分别使用各种令人愉悦的优美语言,它不以叙述方式、而以人物的动作表现摹仿物件,它通过事变引起怜悯和恐惧,来表达这种情感净化的目的。在《诗学》中悲剧由六种成分所构成。首先是情节,情节是对行动的摹仿,是悲剧的灵魂之所在,它刻画人物的活动,而人物的性格就是在情节中展开的;其次是性格,性格是决定人物品质的,通过人物表现来决定人物行动的性质,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刻意的去表现性格,那么即使有着最华丽的台词也不会产生良好的悲剧效果;然后是思想成分,这是导致行动、决定行动性质的原因,表现在阐述重要观点或真理的对话当中,而思想也是人物在特定场合讲适合的话的能力,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很重视悲剧里面的思想,指出人的行为都会受到思想的支配,而思想又是表达真理、论证真理的能力,不仅表现普遍的真理意味,还达到引起情感的效果;摹仿手段中的有两个成分,一个是台词,是动作摹仿的主要部分,表达思想和感情,懂得灵活运用发问、回答、命令、恐吓等各种音调的剧作家会娴熟的表演台词的朗诵艺术,使得台词清晰明畅却不流于平淡;另一个便是歌曲,歌曲是希腊悲剧中的独特的表现手段。悲剧开场介绍剧情后就会有歌队进场歌,开始后就一行字交织著歌曲,时而抒情,时而紧张,最后安静的退场;最后便是扮相,也就是面具和服装,扮相就如同形式与内容,有着再好的内容,没有适合的包装形式也不能完美的变现悲剧艺术,但如果仅仅靠扮相来决定悲剧的成功,是远远不够的,例如穷凶极恶的、恐怖至极的面具是会引起人们的恐惧,但那只是生理上的反应,并不能给人带来悲剧应有的恐惧意义,不能给人们以净化的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情节应该摹仿人本身的活动,将现实生活上的喜怒哀乐进行提炼加工,诗人再发挥想象力,创制出杰出的艺术作品。悲剧的情节一般是好人由福转祸,结局一般是悲剧的,如果单从道德角度来看,是不易说得通的,并且希腊人自己的看法和后来西方学者对于希腊悲剧的看法,都是将其归根于命运。而亚里士多德要求一切合理,在《诗学》中从来不提希腊人所说的“命运”,并且明确的谴责希腊戏剧中遇到无法解决时请神解决的方法,对于好人由福转祸他是这样解释的,一方面,他要求祸不完全由自取,他说:“不应遭殃而遭殃,才能引起哀怜”,另一方面,他又要求祸有几分由自取,他说,悲剧主角的遭殃并不由于罪恶而是由于某种过失或者弱点,所以“在道德品质和正义上并不是好到极点”,也就是说,“和我们类似”,才能引起我们怕因小错而得大祸的恐惧。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是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悲剧的合理。只有这种辩证的看法才能说明哀怜和恐惧,这中对悲剧的理解对后来许多哲学的悲剧观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

亚里士多德目的范畴研究论文

浅谈亚里士多德悲剧观的人学归趋论文

悲剧(Tragoidia),字面意思为“山羊歌”。各家解 释不一,归纳起 来大约有 这 样几种意思:“(一)比赛的奖品是山羊,(二)演出时歌队围绕着作为祭品的山羊,(三)歌队由扮作山羊的萨图罗斯组成。”总之,与艺术表演中的歌队和山羊分不开。悲剧作为一种典型的艺术形式大概产生在公元前五、六世纪的雅典,闻名于世的悲剧作者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埃斯库罗斯都活跃在这一时期。在哲学领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出于自身体系的需要,赋予悲剧以不同的地位。长期以来,学界都将他们的悲剧观乃至文艺观看作是不同乃至截然对立的。但笔者认为,从表面看,柏、亚二氏在悲剧问题上态度迥异,但这只是他们认识论上差异所致;在最深处,亚里士多德并没有彻底摆脱柏拉图的影响,毋宁是一种温情的超越与人学的归趋。

一、悲剧在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中的地位

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的论述集中在《诗学》里,这里先检讨《诗学》的经典化历程,因为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亚氏悲剧观的接受情况。《诗学》被看成亚里士多德未经正式发表的著作,学界一般认为它还有一个散轶了的讨论喜剧的部分。和《形而上学》、《物理学》、《工具论》以及《尼各马可伦理学》比较起来,它较晚进入学者们的视界。长期以来,它和《修辞学》一起被当作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组成部分,连贺拉斯、维吉尔这样的文艺理论家和诗人都没有阅读过它,当时学者们甚至混淆了它和贺拉斯的《诗艺》。然而,15世纪文艺复兴之时它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先是G·瓦拉提供拉丁译本,罗伯泰罗是首先撰写《诗学》评论的意大利学者,其《亚里士多德诗艺诠解》在学术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接着朗巴第和马吉分别发表关于它的研究著作,意大利著名文艺思想家卡斯泰尔维特罗就是用意大利语撰写《诗学》评论的第一人,并且就其中的某些观点大胆地提出反驳。罗伯泰、明托诺和斯伽里格等其他的意大利学者也就其中一些重要观点投入研究。随后法译本、希腊本和拉丁本纷纷出现,甚至德国莱辛的《汉堡剧评》也深受其影响。

二、悲剧摹仿行动

亚里士多德将悲剧定义为:“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我们能够明显地感受到,相对于柏拉图的“摹仿说”,亚氏已经将视角转化到了现实“人”的层面。在柏拉图的“床喻”中,画家的.床摹仿的是工匠做出的床,如此以来,“他就像所有其他摹仿者一样,自然地和王者或真实隔着两层”。柏拉图从知识或真理的可信度方面否定悲剧的价值,并胶着在他的三重世界(理念—现实世界—艺术)上。

三、悲剧的人物在于实现

在柏拉图看来,悲剧诗人必须被逐出理想国,因为:“诗是在满足和迎合我们心灵的那个(在我们自己遭到不幸时被强行压抑的)本性渴望痛哭流涕以求发泄的部分。而我们天性最优秀的那个部分,因未能受到理性甚或习惯应有的教育,放松了对哭诉的监督。”那么,哪些东西是合格的呢?柏拉图认为,我们灵魂中内涵着“激情”、“智慧”、“勇敢”三种组成因素,如果一种艺术作品有损而不是积极协调这三种核心素质,则它就是不符合正义原则的,在和格劳孔的辩论中,正义一直被定义为一种协调能力———对内协调灵魂的三大构成,对外协调城邦中劳动者、士兵和管理者。以“健壮的身体,高尚的智慧”为标志的城邦守卫者是柏拉图追求的人格理想。

四、悲剧摹仿中的可然律与必然律

亚里士多德悲剧观固然在形式上走出了柏拉图“摹仿说”,但在深层次里还是和柏拉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温情的超越折射出了亚氏诗学思想巨大的包容性。亚氏强调“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可然和必然”就意味着悲剧的素材有逾越现实层面的可能性,这与亚氏一向主张的对人的行动的摹仿似乎存在分歧。其实这正是他悲剧观的出色之处。

五、结语

总之,悲剧在亚里士多德文艺思想乃至整个体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强调诗人要摹仿行动中的人按照可然律必然律推进的实现活动,相对于柏拉图而言,“人”被置于文艺中心。但这种超越只能是温情的人学归趋,因为亚氏体系的圆融辩证特征只能部分地顾及到人的生存。梳理清楚这一点,对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古希腊文艺思想的演进有一定意义。

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 教育 家,和柏拉图、苏格拉底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论文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及其历史影响

摘 要:亚里士多德是世界古代史上伟大的哲学家、科学家和教育家,和柏拉图、苏格拉底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针对哲学方面的研究,是其一生研究中的重要方面,并也形成了众多思想成果,这些思想的提出对解读哲学的内涵具有一定的历史影响。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 ;哲学思想; 历史影响

亚里士多德针对哲学方面的研究远远早于马克思和恩格斯。他所阐述的哲学思想对日后马克思哲学的诞生也有一定的历史意义。马克思曾称,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中最博学的人物,恩格斯也称他为“古代的黑格尔”。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在哲学方面做出了很多的贡献。

一、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

对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分析通过对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方面:

1.“好奇”。好奇一词顾名思义是指对不了解的事物感兴趣。从古至今,对不了解的事物的求知欲是每一个人的本能反应,因此,亚里士多德也正是因为好奇才使得他对哲学的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究。

2.“闲暇”。亚里士多德所理解的闲暇并不只是指时间上的充裕,还包括人自身的“闲暇”。他认为,只有在全部生活必须都已具备的时候,在那些人们有了闲暇的地方,那些既不提供快乐,也不以满足必需为目的的科学才首先被发现。

(二)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基本内容

亚里士多德将哲学被称为“科学”的哲学,也因此,他的哲学从自然哲学、实践哲学以及形而上学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1.自然哲学。

自然哲学是亚里士多德在研究哲学过程中的主要方面之一。关于自然哲学的著作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也占了较大的比重,由此可见,自然哲学在其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然哲学包括本原——原因论、运动论和灵魂论。在本原——原因论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本原就是一个元素,他的这一观点不同于早期哲学家们的观点,他将原因,元素等内容从本原中划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范畴。他还认为,本原是实物产生、存在和被认识和认知的起点。这个观点的提出突破了早期哲学对原有的关于本原的看法,重新认识到本原它不是时间上在先,而是逻辑上在先、本体上在先。

在运动论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既不是一种潜能,也不是现实,而是从潜能到现实的过程。他把运动分为推动和被推动两个方面,他认为,潜在的事物只有着自身变化的能力,而要想变为现实,就要有一个推动的力量。他还认为,运动是连续不断的,是无限可分的。

亚里士多德关于灵魂论的阐述是在他的著作《论灵魂》中体现的。他认为,关于灵魂的研究是高尚的、有价值的,因此他关于灵魂的观念提出了以下的看法:第一,灵魂虽然是一个统一体,但可以被划分,成为各个部分的主体,第二,灵魂是自然运动的本原,特别是生物运动的本原;第三,灵魂这门学科所研究的重点是灵魂的内涵以及灵魂的特征和属性。

2.实践哲学

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哲学是人的哲学。他将伦理学和艺术哲学看做是他的实践哲学,也称作人的哲学,其中实践是指古希腊时期对人和社会所做的理性主义研究的 总结 。亚里士多德所提出的“人的哲学”是后来西方人文主义、人道主义思想的最初起源。

在伦理学方面,亚里士多德通过善和品德、各种伦理品德,其中包括:勇敢、节制和自制、正义和友爱四方面进行阐述。

而在艺术哲学方面,亚里士多德构建了西方 文化 史上第一个系统的艺术理论,那就是他的诗学。他认为,应该运用现实主义的观点来对艺术哲学进行研究,在探索希腊艺术的发展过程中,分析其中杰出的作品,总结艺术的发展规律和发展原则。

3.形而上学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并非马克思哲学中的形而上学,二者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亚里士多德通过本体和本质、形式和质料、潜能和现实三个方面来论述形而上学的思想。其中,形式和质料、潜能和现实是研究的重要方面。

在本体和本质方面,亚里士多德将自己原本在《范畴篇》中关于第一本体的观点彻底的颠倒过来,认为形式是各种被认为是本体的东西中最重要的,他早于任何具体事物也早于任何质料,所以形式才是第一本体。并且,形式还是事物的本质。

在形式和质料方面,亚里士多德把具体事物的两个因素,形式和质料二者如何进行统一的问题作为解决的唯一问题。他还指出质料和形式的关系就是潜能和现实的关系。在运动论中,亚里士多德曾认为潜能转化为现实是要通过一个外部力量的作用下才可以实现的,因此事物的产生、发展以及消亡都经历着从潜能到现实的过程。

如何解决个别与普通二者的矛盾关系的问题一直是困扰亚里士多德的难题。在对潜能和现实的研究中,通过认识到事物的产生发展以及我们认识事物、了解事物都是一个从潜能到现实的过程,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潜能是普通的而现实是个别的,因此,这对亚里士多德的难题提供了解决的途径。

二、亚里士多德哲学思想的历史影响

亚里士多德关于哲学问题的研究是前瞻的、有远见的,他的一系列哲学思想对当时乃至现如今的哲学发展都有着一定的历史影响。

第一,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乃至整个希腊文化的集大成者。在亚里士多德研究哲学以前,哲学问题还只是一门研究问题多,研究范围广的学问。在亚里士多德开始研究之后,继承和发展了早期哲学家们的思想,将哲学划分为各种不同的学问,不同的学科,并分别进行相应的、系统性的研究。

第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是希腊哲学与中世纪哲学发展的中间环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理性主义传统思想对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他也在日后的研究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他们二人的理论。在宗教文化方面,亚里士多德的理性主义被用于解释犹太教义,这在调和科学、哲学和宗教方面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范畴篇[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3]亚里士多德.论灵魂[M].西安:西安出版社,1988.

[4]汪子嵩.亚里士多德关于本体的学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论文

马德普:本原与永恒——古希腊自然哲学中的普遍主义基因古希腊自然哲学众所周知,西方哲学的最初形态是古希腊的自然哲学。在西方哲学的这个萌芽时期,哲学家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对宇宙自然的探讨,其作品大多冠之以《论自然》,他们常被称为自然哲学家。早期希腊哲学在解释自然万物何以生成、何以存在的时候,总是把自然现象的无限多样性的统一看作不言而喻的,并从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这个统一。早期希腊的自然哲学一开始就具有强烈的科学精神。希腊最早的哲学家,同时也是第一批科学家。另一方面,由于这种哲学刚从神话中脱胎出来,还不可避免地带有母体的烙印。但是总的来说,自然哲学家坚持从自然本身来说明宇宙自然,开始摆脱了神话的宇宙创生说的神秘性,标志着人类科学思维的最初觉醒。例如,赫拉克利特继承了米利都学派的唯物主义传统,并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面,指出:“自然也追求对立的东西,它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2]毕达哥拉斯学派也把“和谐”视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和人生的一种美德,这反映了其学派对于宇宙万物统一现象的“数”的把握和对道德完善、社会平等的理想状态的追求。从这里开始,我们可以发现探讨宇宙的自然观和探讨人生的历史观的最初萌芽。即使是早期希腊哲学的爱利亚学派的存在哲学,虽然抽象思辨的程度较高,但实际上也是以自然哲学方式来回答世界万物生成的本原问题。巴门尼德提出的“存在”范畴,就是对自然界作出的一个哲学抽象概括。他在其《论自然》中,以逻辑论证和思辨方法深化了自然哲学的基本命题。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是古希腊自然哲学阶段的最高成就。巴门尼德以后,自然哲学的特点是把事物视为组合物,开始探求物质的更深一层的内部结构问题。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一切事物的本原和内部结构是原子与“虚空”,提出原子自己运动的思想,并试图对早期朴素唯物主义者不能解释的某些自然现象重新加以解释。在这些解释中,德谟克利特强调“一切都由必然性而产生”[3],即明确提出关于自然现象的因果必然性问题,表达了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思想。但是,德谟克利特割裂了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关系,把因果必然性简单化和片面夸大,否认偶然性的客观存在,其决定论思想具有机械论色彩。对此,亚里士多德批评说:“德谟克利特忽略了目的因,把自然界一切作用都归之于必然性。”[4]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德谟克利特巧妙地运用原子论来解释灵魂的构成问题,把灵魂学说与人生智慧联系起来,使其历史观也达到很高的境界。在他的著作残篇中,有许多揭示人生意义的箴言:“凡期望灵魂的善的人,是追求某种神圣的东西,而寻求肉体快乐的人则只有一种容易幻灭的好处。”[5]“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而不要空谈道德。”[6]“不合时宜的享乐产生厌恶。”[7]“追求美而不亵渎美,这种爱是正当的。”[8]又说:“对善的无知,是犯错误的原因。”[9]“永远发明某种美的东西,是一个神圣的心灵的标志。”[10]“不正当的获利给道德带来损害。”[11]总之,德谟克利特关于人生真谛的探索,教导人们去追求真、善、美,抛弃假、丑、恶,从而给人们留下很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当然,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形态基本上是自然哲学。总的来说,自然哲学探索自然的奥秘,追求万物的本原,试图将世界统一于某种感性存在的东西。苏格拉底认为,自然哲学家们以感官所见的事物为根本实际上是不可靠的,反而把灵魂的眼睛变瞎了。他主张“求援于心灵的世界,并且到那里去寻求存在的真理好些。”[12]在苏格拉底看来,哲学的对象不是自然,而是心灵,是认识自身中的善,即人的德性。这是苏格拉底从对自然哲学的批判中得出的结论,并由此而转变了古希腊哲学的研究方向,即从关注自然的自然观转向关注人生的历史观。这就是说,苏格拉底哲学所关注的已不再是自然,而是人生问题,即专注于在伦理道德中寻求一种普遍的东西。不过,苏格拉底还没有把普遍的东西与个别的东西完全分离开来。柏拉图沿着这一思路前进,不仅把二者分离开来,而且把普遍的东西视为独立存在的理念。柏拉图认为,人类感官所经验到的一切具体事物都变动不居,这已为赫拉克利特的流变论所证明。变动不居的现象既存在又不存在,是相对的、不稳定的、暂时的。绝对的、稳定的、永恒的理念是唯一真实的存在,个别的事物只是理念的摹仿和影子。由于对世界作出这样的哲学理解,柏拉图把现象与本质合为一体的现实世界二重化,即在可感世界之外构造了一个理念世界。理念是可感事物的根据,可感事物则是理念的派生物。柏拉图的理念论,作为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是完全荒谬的;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个发展环节,理念论深化了个别与普遍、感性与理性、现象与本质等问题的探讨则是有意义的。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古希腊哲学从米利都学派开始,就提出和探讨万物本原的问题。按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所谓“本原”或“始基”,就是万物都由它构成,最初由它产生,最后又复归于它的那个东西。对于什么是万物的本原,在亚里士多德之前显然出现了两种对立的说法:一种认为本原是组成事物的物质性的元素,从水、火、土、气到“根”、“种子”、原子;另一种认为本原是一般性的范畴、原则,如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爱利亚学派的“存在”、柏拉图的“理念”等。亚里士多德在总结早期希腊自然哲学的基础上,把本原论的问题转变为本体论的问题,这是哲学思维的一个进步。从本原论到本体论,反映出人类寻求安身立命之本的哲学情怀的深化。所谓本体,就是终极的存在。亚里士多德把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或者研究存在本身的学科称为“第一哲学”,即形而上学。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哲学不仅在研究对象上与其它科学相区别,在研究目的上也与科学不同。研究哲学是为了追求智慧,不是为了实用。哲学是世界上唯一的一门“自由的学问”。亚里士多德认为,哲学研究“作为存在的存在”,这种“存在”是抛开了任何具体的“存在”特性以外的最一般、最普遍的存在。亚里士多德把这种最一般的存在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运动着的“存在”以及与运动有关的时间、空间、有限、无限等,这是自然哲学的研究对象;一类是不变的“存在”,这是第一哲学的研究对象。《物理学》是亚里士多德最主要的自然哲学著作。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是广义的物理学,其原义就是自然。他在《物理学》中把“自然”定义为“运动和变化的本原”[13]。自然界是运动变化着的,运动和变化的根源就是自然本身。亚里士多德为了突出自然哲学的地位,把“存在着的事物”分作两大类:一类是“由于自然而存在”的事物;一类是“由于别的原因而存在”的事物[14]。前一类事物如各种动物、植物和简单物体(土、火、气、水)等,其特点是这一类的每个事物都在自身内部具有一种运动和静止的根源;后一类事物是人工物品,如床、衣服、房屋等等,其特点是该类事物带有明显的人为作用的痕迹,因而变化的动力不在自身之内。从自然存在的事物同一切与人有关的事物的区分来看,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自然”也可以说是宇宙万物所固有的自我运动能力和内在的本质特性。亚里士多德早在《范畴篇》中就对运动的形式作过分类。他认为,“运动共有六种:产生、消灭、增加、减少、改变和位移。”[15]在《物理学》中,他又更为简明地把运动分为三类:“质的运动、量的运动和位置方面的运动。”[16]换句话说,能够生成的东西在生成,能够变换性质、数量、位置的东西在变换,这就是运动。从哲学意义上说,运动观与时空观是相联系的。亚里士多德在运动观基础上,又考察时间和空间问题。他在《物理学》第4章中指出:“存在的事物总是存在于某一处所”,并且“运动的最一般最基本的形式是空间方面的运动(我们称之为位移)。”[17]由此,我们就得承认空间是存在的。空间是一事物的直接包围者,即以长、宽、高三维来限定一切物体。空间不是该物体的部分,空间是可以和它所包容的物体分离的。关于时间的问题,亚里士多德也是和运动观一起考察的。“运动都占有时间”[18],一切存在着的事物,都是在时间中存在。时间既不是运动,又不能脱离运动,“是使运动成为可以计数的东西。”[19]时间的特性是运动的尺度,是就先与后而言的运动的数目。时间是连续的、可分的。时间因“现在”而得以连续,也因“现在”而得以划分。“‘现在’是一个中间点,结合起点和终点于一身—— 一方面是将来时间的起点,另一方面是过去时间的终点——因此,时间这东西必然是永远存在的”[20],即时间是永恒的。亚里士多德哲学既有丰富的自然观思想,又内涵深刻的历史观意蕴,其历史观集中体现在伦理思想中。在亚里士多德之前,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人探讨过善、幸福等伦理学范畴。亚里士多德也把善和幸福等问题,作为自己伦理学体系的中心论题考察。在标志着亚里士多德道德观最终形成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他指出:“一切技术和研究,正如一切行为或选择,看来都是趋于某种善的,所以,善被合理地认为是万物所追求的目的”[21]。不同的事物在追求不同的目的,而人类所追求的目的乃是“至善”。至善作为最高的善,是人类行为的最终目的,因而具有完满性。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美德都以一定的自然能力为根据,但只有当它们为哲学的智慧所指引时,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美德。人类的幸福和至善,就在于符合德性的活动。亚里士多德之后,晚期希腊哲学家中的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是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杰出继承者。伊壁鸠鲁的自然观进一步修正、丰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学说,提出原子运动偏斜说,纠正了德谟克利特哲学所过分强调的必然性,给偶然性以应有的地位。伊壁鸠鲁的历史观,表现在其快乐主义的伦理观上。他认为,有智慧的人既不应该厌恶生存,也不应该畏惧死亡。我们生活的目的是追求幸福或快乐,而快乐分为两类:一类是肉体上的快乐;一类是精神上的快乐。当我们说快乐是人生的终极目标时,并不是指肉体的快乐,而是精神的快乐。明智的人应该为获得身体的健康和灵魂的宁静,而决定自己的行动取舍。心灵的宁静,取决于生活得高尚、正直。当一个人勤奋思考宇宙自然的终极意义时,就能达到精神恬淡宁静的哲学境界。这些思想如同清泉一般,确能启发人们的哲学智慧。而卢克莱修在哲学上的贡献是以原子论为武器,说明自然现象与心灵本性,批判当时盛行的宗教迷信。他用拉丁文写成的哲理长诗《物性论》,激情充沛,气势磅礴,马克思称他为“真正罗马的史诗诗人。”[22]西欧中世纪是一个特殊的历史时代。在漫长的中世纪,宗教信仰与科学认识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希腊人原始综合的自然哲学,是关于自然界的一般知识,并从总体上勾勒出一幅大体上正确的宇宙图景。亚里士多德使希腊哲学与科学的原始综合达到巅峰状态,其自然观与历史观对中世纪哲学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亚里士多德哲学被教会封为思想权威;另一方面,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学著作对中世纪的神学自然观也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亚里士多德所留下的诸如“世界是永恒的”一类自然哲学问题,成为基督教教父哲学激烈争论的课题。经院哲学的唯名论与唯实论,采用亚里士多德形式逻辑的概念分析方法,关于一般与个别、共相与殊相的争论,其宗教目的在于论证上帝是如何存在的,但其蕴含的认识论问题,却是近代哲学从本体论转向认识论的一个过渡环节。十四世纪从意大利发端的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运动,导致了经院哲学的解体。文艺复兴晚期意大利自然哲学最杰出的代表人物布鲁诺,在反对神学唯心主义斗争中,继承和发展了库萨的尼古拉和科森萨的特勒肖的自然哲学,以泛神论的形式阐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布鲁诺将哲学研究的对象转移到自然,即把关于自然事物的原因、本原和统一性问题,视为自己哲学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