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论文知识库

首页 期刊论文知识库 问题

研究古代图案寓意论文

发布时间:

研究古代图案寓意论文

参考论文:3552字中国传统图案融入现代标志的意义摘要:现代标志设计作为标识符号,反映着民族、国家、地域等不同的特征。我国传统图案艺术源远流长,如何运用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现代标志设计服务,使我国的现代标志与传统图案能更好的结合、继承。关键词:传统图案 现代标志设计 形 意 神正文:传统是文化的沉积,没有文化的长期积累和传承,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文明。我国传统图案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文字诞生之前,人们就开始使用图案符号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与刻绘在崖壁上的岩石刻等等,这一些不仅记载下了人类最初对自然界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图案艺术。中国的图案艺术不仅起源早,而且不断得到发展,虽然时快时慢,但从未中断,如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图案;春秋战国时期的蝌蚪文、梅花篆;汉代漆器上的凤形、唐代的宝相花纹以及后来出现的金文形态等。中国传统图案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图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沉淀、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这一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同时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如何运用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现代标志设计服务是值得探讨的……现代标志设计是一种特殊文字或图像组成的大众传播符号,它的基本功能是以图案传达信息,表现其内在的质量、特点,而以之作为沟通的媒介。标志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将创意视觉化、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根据设计意象对图案进行挑选、变换、组合,将图案进行有机的关联、编码,使之形成特定的符号系统。它借鉴和运用原始图案,并赋予原始图案以更高的艺术价值。现代标志设计是人类文明高容量的载体,是人类文化的缩影。纵观历史,从原始社会的记号到图腾,从商周的象形符号到秦汉的印章,再从唐宋的幌子到明清的洋化标志,标志的这些变化无不体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历史文化状况。我们在进行现代标志设计时可以借用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原始符号来体现某种意趣、情感和思想;或者将原始符号的某些元素进行变化、重组和出新,使其具有传统的形似和神韵,又有现代设计的意味;或是将传统图案渗透于现代标志设计的方法之中,进而体现出某个地区、某个民族的气质、精神和理念。现代标志设计就是在方寸之间尽显无尽的意趣和思想,在交流与交换中传达出很强的符号性和象征意义。在标志设计中,对传统图案的借鉴和运用不能理解为简单的修饰加工和复制拼凑。取其“形”自然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对传统造型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传统图案不断延伸、衍变,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图案;或者把传统造型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用以表达设计理念,同时也体现民族个性。中国的现代设计艺术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必然是建立在中国的传统基础之上的,香港的一些著名的设计师成功之路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然而,继承并不意味着拘泥,几千年的文明史固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宝库,但一味沉迷在传统的襁褓里,在我们的设计中单纯的奉行“拿来主义”,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将会导致民族传统艺术发展的停滞,最终只能使我们的时代留下大批的古董拷贝,而无设计可言。对传统的继承是必然的,而我们该如何继承呢?这首先需要我们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做一个深层次的考量,我们可以从“形”、“意”、“神”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运用。形,即从中国传统图案中汲取他的造型方法。 标志设计不仅是实用物的设计,也是一种图案艺术设计。它与其它图案艺术表现手段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己的艺术规律。为使标志在视觉上富有美感,要充分发挥标志特有的表现手段。如打散、切割、错位、变异、谐音、一形多义、正负形反转、负形的利用、追求图案的完整、运动感、多用曲线、散点透视等,以及使用借笔、借形的技巧,除了开发内涵之外,在形式感上形成良好视觉美感以及合理的空间、合理的比例、合理的虚实。在合理运用现代标志设计的审美观后再对传统图案中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在标志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形加以重视和运用。正如陈汉民先生说所讲:“重视标志的作用和提高标志设计水平毕竟不是一回事。任何比喻和象征都不是比喻物本身,但是它形象化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更深化了内涵。”所以说,在标志设计中,如果缺乏特色,形象平凡,只是图案和文字的拼凑,就谈不上形象化和深化内涵了,也就出不了好作品。中国传统图案是植根于中国民族性、地域性的传统艺术渊源中的,他们与现代图案的造型方式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1将传统图案元素衍生后,再运用到现代的标志设计中,香港的设计大师靳埭强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图一)。他的“靳棣强设计有限公司”的司标,就是在公司“以人为本”理念的同导下,采用了代表“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方胜”这一传统吉祥图案作为其基本框架。司标原形取至“方胜”, “方胜”是中国特有的吉祥文化图案化,它表达了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美好意愿,常结合“盘长”图案以传达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哲学思想,这是一种积极向上,对追求幸福生活的情感寄托,因此在民间广泛应用。但靳棣强先生敏锐的视觉感受力以及他对传统图案内涵气韵的深刻感悟力,使他没有对原形如实照搬,而是经过了形的提取、衍生和再造,使司标更加具有东方民族个性,也更加适应以后的展开使用,这对于我们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成功的启示!因此,陈汉民在评价该司标时说:“我认为靳先生这一设计之所以成功,其一,是民族性和现代感的结合,且自然贴切,无牵强之感;其二,司标注重理念,内含容量大,富有哲理,供人联想;其三,形象可变异性,而且应用很好。当然,这首先是原标的‘功劳’。”意,主要指象征,在中国传统图案后面,蕴藏了更多更深的吉祥寓意。人们之所以历代不厌其烦地反复描摹一个图案,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审美意义的外形,而是在这些我们看得到的图案符号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层的象征意义,图案符号只是这些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外在方式,是“观念的外化”。这些意义最初大多源于自然崇拜和宗教崇拜,进而衍生出期盼“生命繁衍,富贵康乐、祛灾除祸”等吉祥象征意义,正是由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企盼,正是由于人们对这种“意”的执著追求,才使“形”得以代代相传。例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图二)就是采用了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寓意来表示联通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象征着四通八达、事事如意;六个圆形象征着的路路相同,处处顺畅;而标志中的10个空处则有圆圆满满和十全十美之意。这种吉祥寓言的应用,使图案的设计多了一些文化的气息,增添了一份亲和力。神,即把中国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不论是彩陶上稚拙的鸟纹和蛙纹、青铜器上的狞厉的饕餮、还是汉代漆器上飘逸的凤纹,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淘洗之后,仍然承现出一种惊人的生命活力,感动着我们现代人。而这种神韵的承传来源于中国传统的造型观念,即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我们在掌握传统图案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把握中国的人文精神,结合当代的社会需求,创造一种成熟的、全新的、原创的、表现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语言。对传统造型的一种浅层次的发展和提升,而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是需要我们摆脱美学传统的物化表2相,进入深层的精神领域去探寻的。我们只有在深入领悟传统的艺术精神、充分认识来自现代西方的各种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民族形式,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能够为国际社会的所认同的现代设计。2008年的申奥标志(图三)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整个标志造型没有对传统造型的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特有的介于似与不似之间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标志不仅体现了中国特有的风采,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结束语: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传统图案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源泉,只有传统才是民族固有的、切实的发展基础。传统图案更是现代标志设计是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在此基础上发展我国的现代标志设计,是我国的现代标志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桥梁,也是现代标志设计拥有显赫的地位与价值。参考文献:1、吕中元、彭年生 中国标志创意(M) 湖北出版社2、包装设计 116期 图腾与标志的意蕴 柳林3、包装设计 120期 中国传统图案与平面设计 向艳乔4、

正文:传统是文化的沉积,没有文化的长期积累和传承,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文明。我国传统图案艺术源远流长,发展到今天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早在文字诞生之前,人们就开始使用图案符号来传达思想与沟通感情,如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与刻绘在崖壁上的岩石刻等等,这一些不仅记载下了人类最初对自然界的理解与认识,同时也成为了人类最早的图案艺术。中国的图案艺术不仅起源早,而且不断得到发展,虽然时快时慢,但从未中断,如商代青铜器上的饕餮图案;春秋战国时期的蝌蚪文、梅花篆;汉代漆器上的凤形、唐代的宝相花纹以及后来出现的金文形态等。中国传统图案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在自己的发展和演变中,既有一以贯之的脉络,又有多姿多彩的风貌,它们以其多样而又统一的格调,显示出独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些图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发展而不断的沉淀、延伸、衍变,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体系,这一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智慧精华,同时也体现出了华夏民族所特有的艺术精神。如何运用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现代标志设计服务是值得探讨的…… 现代标志设计是一种特殊文字或图像组成的大众传播符号,它的基本功能是以图案传达信息,表现其内在的质量、特点,而以之作为沟通的媒介。标志设计的过程是一个将创意视觉化、符号化的过程,思维根据设计意象对图案进行挑选、变换、组合,将图案进行有机的关联、编码,使之形成特定的符号系统。它借鉴和运用原始图案,并赋予原始图案以更高的艺术价值。现代标志设计是人类文明高容量的载体,是人类文化的缩影。纵观历史,从原始社会的记号到图腾,从商周的象形符号到秦汉的印章,再从唐宋的幌子到明清 的洋化标志,标志的这些变化无不体现了当时整个社会的历史文化状况。我们在进行现代标志设计时可以借用那些具有象征意义的原始符号来体现某种意趣、情感和思想;或者将原始符号的某些元素进行变化、重组和出新,使其具有传统的形似和神韵,又有现代设计的意味;或是将传统图案渗透于现代标志设计的方法之中,进而体现出某个地区、某个民族的气质、精神和理念。 现代标志设计就是在方寸之间尽显无尽的意趣和思想,在交流与交换中传达出很强的符号性和象征意义。在标志设计中,对传统图案的借鉴和运用不能理解为简单的修饰加工和复制拼凑。取其“形”自然不是简单的照抄照搬,而是对传统造型的再创造。这种再创造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审美观念对传统造型中的一些元素加以改造、提炼和运用,使传统图案不断延伸、衍变,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图案;或者把传统造型的造型方法与表现形式运用到现代设计中来,用以表达设计理念,同时也体现民族个性。中国的现代设计艺术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必然是建立在中国的传统基础之上的,香港的一些著名的设计师成功之路就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然而,继承并不意味着拘泥,几千年的文明史固然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宝库,但一味沉迷在传统的襁褓里,在我们的设计中单纯的奉行“拿来主义”,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将会导致民族传统艺术发展的停滞,最终只能使我们的时代留下大批的古董拷贝,而无设计可言。 对传统的继承是必然的,而我们该如何继承呢?这首先需要我们对中国传统造型艺术做一个深层次的考量,我们可以从“形”、“意”、“神”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和运用。 形,即从中国传统图案中汲取他的造型方法。 标志设计不仅是实用物的设计,也是一种图案艺术设计。它与其它图案艺术表现手段既有相同之处,又有自己的艺术规律。为使标志在视觉上富有美感,要充分发挥标志特有的表现手段。如打散、切割、错位、变异、谐音、一形多义、正负形反转、负形的利用、追求图案的完整、运动感、多用曲线、散点透视等,以及使用借笔、借形的技巧,除了开发内涵之外,在形式感上形成良好视觉美感以及合理的空间、合理的比例、合理的虚实。在合理运用现代标志设计的审美观后再对传统图案中的元素加以改造、提炼、运用,使其富有时代特色。在标志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对形加以重视和运用。正如陈汉民先生说所讲:“重视标志的作用和提高标志设计水平毕竟不是一回事。任何比喻和象征都不是比喻物本身,但是它形象化了,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更深化了内涵。”所以说,在标志设计中,如果缺乏特色,形象平凡,只是图案和文字的拼凑,就谈不上形象化和深化内涵了,也就出不了好作品。中国传统图案是植根于中国民族性、地域性的传统艺术渊源中的,他们与现代图案的造型方式有着许多不同的地方。 1 将传统图案元素衍生后,再运用到现代的标志设计中,香港的设计大师靳埭强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典范(图一)。他的“靳棣强设计有限公司”的司标,就是在公司“以人为本”理念的同导下,采用了代表“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方胜”这一传统吉祥图案作为其基本框架。司标原形取至“方胜”, “方胜”是中国特有的吉祥文化图案化,它表达了同心双合,彼此相通的美好意愿,常结合“盘长”图案以传达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哲学思想,这是一种积极向上,对追求幸福生活的情感寄托,因此在民间广泛应用。但靳棣强先生敏锐的视觉感受力以及他对传统图案内涵气韵的深刻感悟力,使他没有对原形如实照搬,而是经过了形的提取、衍生和再造,使司标更加具有东方民族个性,也更加适应以后的展开使用,这对于我们来说何尝不是一种成功的启示!因此,陈汉民在评价该司标时说:“我认为靳先生这一设计之所以成功,其一,是民族性和现代感的结合,且自然贴切,无牵强之感;其二,司标注重理念,内含容量大,富有哲理,供人联想;其三,形象可变异性,而且应用很好。当然,这首先是原标的‘功劳’。” 意,主要指象征,在中国传统图案后面,蕴藏了更多更深的吉祥寓意。人们之所以历代不厌其烦地反复描摹一个图案,不仅仅是因为其具有审美意义的外形,而是在这些我们看得到的图案符号的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层的象征意义,图案符号只是这些内在意义借以表达的外在方式,是“观念的外化”。这些意义最初大多源于自然崇拜和宗教崇拜,进而衍生出期盼“生命繁衍,富贵康乐、祛灾除祸”等吉祥象征意义,正是由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企盼,正是由于人们对这种“意”的执著追求,才使“形”得以代代相传。例如中国联通公司的标志(图二)就是采用了源于佛教八宝的“八吉祥”之一“盘长”的造型,取其“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寓意来表示联通联通公司的通信事业无以穷尽、日久天长。该标志造型中的四个方形象征着四通八达、事事如意;六个圆形象征着的路路相同,处处顺畅;而标志中的10个空处则有圆圆满满和十全十美之意。这种吉祥寓言的应用,使图案的设计多了一些文化的气息,增添了一份亲和力。 神,即把中国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现代设计中。不论是彩陶上稚拙的鸟纹和蛙纹、青铜器上的狞厉的饕餮、还是汉代漆器上飘逸的凤纹,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的淘洗之后,仍然承现出一种惊人的生命活力,感动着我们现代人。而这种神韵的承传来源于中国传统的造型观念,即中华民族特有的哲学观念和审美意识。我们在掌握传统图案语言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把握中国的人文精神,结合当代的社会需求,创造一种成熟的、全新的、原创的、表现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艺术语言。对传统造型的一种浅层次的发展和提升,而一种新的民族形式的创造,是需要我们摆脱美学传统的物化表 2 相,进入深层的精神领域去探寻的。我们只有在深入领悟传统的艺术精神、充分认识来自现代西方的各种设计思潮的基础上,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契合点,才能打造出符合新时代的民族形式,才能找到真正属于我们本民族的同时又能够为国际社会的所认同的现代设计。2008年的申奥标志(图三)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整个标志造型没有对传统造型的直接借用,而是运用了中国特有的介于似与不似之间写意手法,恰到好处地传递出“中国结”和“运动员”两个意象,标志不仅体现了中国特有的风采,同时也得到了世界的认同。 结束语: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传统图案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取之不尽的源泉,只有传统才是民族固有的、切实的发展基础。传统图案更是现代标志设计是取之不尽的艺术宝库,在此基础上发展我国的现代标志设计,是我国的现代标志走向世界,世界认识中国的一个重要桥梁,也是现代标志设计拥有显赫的地位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吕中元、彭年生 中国标志创意(M) 湖北出版社 2、包装设计 116期 图腾与标志的意蕴 柳林 3、包装设计 120期 中国传统图案与平面设计 向艳乔

寓意:恬静、宽和、纯洁、坚贞和高雅等。它的花朵晶莹剔透的像是玉簪,看起来会给人一种既素雅又端庄的感觉。1、恬静:玉簪花开花安静,花朵的颜色一般为纯洁的白色,不与其他花争奇斗艳,安安静静盛放自己的花朵,显得十分恬静。“高情惊上界,恬静立凡尘”这一句诗便显现了玉簪花的恬静。玉簪花2、宽和:叶子像心脏的形状,又宽大又碧绿,看着那翠绿色的大叶子,会让人生出一种宽和的感觉。玉簪花3、纯洁:有一些植物的底下会有一些小虫子,但玉簪花底下却是十分干净的。它的花朵是洁白的白色,不染一丝尘埃,洁白无瑕。有首诗描写过玉簪花的纯洁,“好个洁白碧玉簪,相映闺秀浮粉面。为使美媚皆高洁,捧出玉簪一串串”,生动的写出了玉簪花的纯洁。玉簪花4、坚贞:生命力很顽强,不需要人来照料,不挑拣土壤,不向环境妥协,坚强的蓬勃生长,开出洁白不屈的花朵。5、高雅:相传王母娘娘在瑶池摆宴群仙,酒醉后失手将簪子掉落了人间,化为了玉簪花。人们都喜欢它清新高雅的样子,有人为玉簪花作诗,“ 碧波浪里白玉簪,不染尘埃惹人怜。清逸淡雅谁堪比,玉兔含羞云层间”,将玉簪花高雅的形象跃然纸上。玉簪花还没开花的时候,形状就像古代女性使用的玉簪,婀娜娉婷地生长在枝叶间,清丽脱俗,不似在人间。

中国传统图案纹样及寓意如下:中国传统纹样,从古老的青铜器到精美的玉器;从独一无二的青花到繁复庄重的服饰;从建筑上的雕琢到古门上的老锁;来自东方的想象力全都凝聚在那纤细又曲折迂回的纹路里,美得惊心动魄!先来说几个比较熟知的纹样:1、云雷纹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从漩涡纹发展而来。至商代晚期,云雷纹已经比较少见,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纹硬陶、原始青瓷上,云雷纹仍是主要纹饰。有拍印、压印、刻划、彩绘等表现技法,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2、祥云纹最早出现在周代中晚期的楚地。从周代中晚期开始,逐渐在楚地形成了以云纹,特别是动物和云纹结合的变体云纹为主的装饰风格。寓意祥瑞之云气,表达了对生命的美好向往。3、蟠螭纹中国青铜器上的装饰。螭是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张口、卷尾、蟠屈。有的作二方连续排列,有的构成四方连续纹样。盛行于战国时期。在当时的玉器上,亦常见雕琢有蟠螭纹。4、象纹多见于青铜器、玉器、陶瓷上。《说文》:“象,长鼻牙,南越大兽。”殷商时期,中国中原地区尚有野象。甲骨文中,有殷王猎象的记录。图案特征,长鼻、象牙表现明显,象身饰螺旋纹,四周填以云雷纹。通常作主纹应用。常施于方彝座部,盛行于商和西周初期。5、如意纹按如意形作成的如意纹样,借喻“称心”“如意”与“瓶”“戟”“磐”“牡丹”等纵成汉族民间广为应用的“平安如意”“吉庆如意”“富贵如意”等吉祥图案。

古代文学意境研究论文

中国是一个古代文学发展相当兴盛的国度,对于古代文学的探索从未停止过。我国对于古代文学的重视程度,造就了古代文学教学的高要求,不仅仅要求学生们能够掌握到足够的古代文学知识,还要有足够的文学素养。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古代文学论文,供大家参考。

摘要:孔子在《为政》一书中曾这样说过“: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这句话也充分讲述了他培养的学生所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育思想

一、温故而知新

在孔子的名言中,我想大家都应该对“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很熟悉,对于孔子这句话的理解可以分为几个层面来分析和理解,首先,温故而知新中的“故”通“古”,也就是暗指过去的政治、历史、文化知识等;“新”也就是指今,通俗地讲就是指现代社会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孔子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想让他的学生不仅要掌握过去的文化知识,更要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知识,这种文化要求来自各个方面。孔子在《季氏》中还提到了九思。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考虑听更清楚了没有;脸上的颜色,考虑温和么;容貌态度,考虑庄矜么;说得言语,考虑忠诚老实么;对待工作考虑严肃认真么;遇到疑问;考虑怎样向大家请教;将发怒了,考虑有什么后果;看见可得的,考虑我是否应该得到。孔子主张他的学生们要善于创新。创新就是做别人所没有做的,想别人所没有想的。孔子曾非常谦虚地说自己无所作为,但实际上他对我国的贡献是非常大的,他编写的《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和《春秋》,都是非常宝贵的著作,为我国的古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学而优则仕

孔子一直认为学习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他的这种观点也在《子路》中这样写道:“一言可以兴邦。”他曾在《阳货》中这样写道“: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这句话也就是说言为心声,知言才能知人心。这些都充分地说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孔子编制的六经适合所有的人群,在六经中他教人们去学习,教人们如何能够更好地去发现与思考,教导人们要学会孝顺父母,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充分地去思考,去领悟其中的真理。为当时的朝廷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那么对于孔子的培养目标,我认为可以分为三点来进行阐述和理解。

(一)孔子倡导言语上的温文尔雅

孔子的这种观点在《左传》中也进行了特别概括“: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这句话的意思是,言语如果没有文采,那么它就流传不远。这也就充分表明讲话要有所讲究,要讲究方法。他还曾在《颜渊》中这样说过:“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说文采和内容同样重要,这就好比豹子和狗羊去掉了身上的花纹和色彩之后的毛,这两类皮革的价值就发生了变化。这些语句都证明了一点,孔子在教育弟子,要求他们在说话的时候要讲究方法,讲究文雅。在《论语》的书中充分地体现出了孔子与弟子们之间的对话,这些对话表现为各种形式,哪怕人物的形态也表现得极为生动形象,也正说明孔子要求其弟子在讲话的时候要讲究艺术、发挥文采。

(二)孔子倡导诚信

在《宪问》一书中,孔子曾这样说过“: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未必有德。”从这句话中也充分地说出了言和德之间的重要关系。孔子一生一直在倡导“仁”、“礼”,这也是孔子一直以来的主张和他所倡导的精神所在。在一整部《论语》中,涉及到“仁”字的就有58章,其中“仁”字就有百余处,从这些数量上也可以看出孔子对“仁”极其重视。这也道出了孔子在教育思想中所要达到的目标,即“仁”,要让更多的人去体会到“仁”的来之不易和其重要性。

(三)孔子倡导德才兼备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孔子道德教育思想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愤”则启,“悱”则发。朱熹曰“: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之开意“;发”,未达其辞。孔子曾在《子张》中这样说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由于孔子一心想要从政,所以他就大力倡导他的弟子们在学成之后要从政。这句话也就是说,做了官的人,除了尽力干好本职的工作外,还须不断地学习,没有做官的人,首先要进行学习,在取得了优秀的成绩之后再做官。这句话也道出了孔子所倡导的学习和仕途是分不开的思想。

三、孔子倡导循循善诱

孔子是我国最具划时代意义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倡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每个人的优势和劣势,再去鼓励他们好好学习。从循循善诱这种观点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一)因材施教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对不同情况的弟子施以不同的教育方法。孔子曾在《雍也》一书中这样说:“中人以上,可以悟商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是说具有中等以上水平的人,给他讲授高深的知识;水平不及中等的人,就不要把难于理解的知识传授给他。

(二)兴趣先行

孔子在《为政》一书中曾这样说过“: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这句话也充分讲述了他培养的学生所具备的素质。我们可以从这句话中感受到,孔子强调学生必须有远大的志向和崇高的理想。所以他也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说:知道的人赶不上喜好的人,喜好的人追赶不上乐于实行的人。孔子通过对他的弟子们灌输这样的思想,促进他的学生们能够真正意义上地树立人生的远大目标,努力培养自己学习知识的强烈兴趣,并在此基础上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中去。

(三)多听多看

《雍也》:“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不轻易下判断;要存疑,把有疑问的地方谨慎地说出来,这样就能少犯错误;要多看,有危险的事情要回避,有把握的事情就去做,这样就不会后悔。多闻多见,是把话说好、把事做好的一条基本途径。在《论语》一书中,也曾反复地提到过这些道理,也充分地说明了其中所蕴含道理的重要性和哲理性。我自小对古典文学很挚爱,十年的寒窗苦读,古代文学的博大精深也再一次呈现在了我们莘莘学子的面前,但我仍感觉只是学了点皮毛,可否建议我们的教学多从古代文学中吸收蕴含在其中的教育思想,做到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并积极将其投入教学实践中来,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修养,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古代的文史关系──史传文学概论李少雍文学遗产1996-03-2031

2、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创作的文化反思乔以钢天津社会科学1988-03-0130

摘要:每一次实践教学完成之后,要进行总结和反思,要看实践目的、教学目的是否完全实现,要看各个环节是否顺利,有无值得改进的地方,以便于进一步完善实践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实践的水平,从而提高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古代文学;实践

宋代的朱熹说:“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答吕子约》)清代的王夫之也说:“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必矣。”(《尚书引义》)意思就是“离开行必然不能获得真知。”“知”是“行”的结果,对“行”具有指导作用,但必须回到“行”中才能得到检验和提高,“行”是“知”的源泉,“知”“行”合一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古代文学教学之所以教学效果不理想,主要就是没有做到“知”“行”合一,即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本表现就是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重教书轻育人,学生的发展与所学内容没有建立起真正的联系。近些年来,尽管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开始普遍重视实践教学,强调教学的实践性,对于技能性、技术性课程而言,实践教学不在话下,但是像古代文学这样的人文类课程如何开展实践教学,充分发挥课程的实践性,论者大多语与不详。要使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比较清晰,具有可操作性,真正对古代文学教学起到促进作用,还必须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实践环节进行较为深入的研究。“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考察古代文学的教学目的以及古代文学课程实践的情况,古代文学教学主要有观察实践、阅读实践、赏析实践、表达实践、教学实践以及人文实践等六大环节。这些环节的共同特点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古代文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一是观察实践。观察是人类最为基础的学习方式,那些具有突出才能的人都是观察能力特别强的人。高职院校古代文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善于观察,向他人学习。

古代文学的观察实践主要有以下一些:一是教师课堂上的授课,这种授课具有榜样示范作用,如何学习古代文学,怎样分析作家作品,如何将思维的成果用语言表达出来等等,如果是学习的有心人,完全可以从教师的言行当中受到很大的教育;二是聆听讲座,无论是本系教师、本校教师还是外校专家的讲座,必定是讲者关于某个主题的研究或者整理的成果,不仅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讲者的学识、水平,而且还能从中窥见讲者的研究方法、表达方式、分析方法等等,不清楚的地方还能与讲者面对面近距离地对话与交流;三是影视观摩,这里观摩的影视都是由古代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的。影视最大的特点是可视性、形象性,可以让学生短时间内形象地接触到部分古代文学作品,但是影视本身已经包含了编剧、导演的理解,学生在观摩时更多的也是在接受一种现成的结论,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四是教学观摩,教学观摩既可以是把中小学教师请到高校做古代文学作品教学公开课,也可以是学生到中小学去具体观摩教师的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主要是观察教师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处理教学突发事件,如何有效使用教学语言等等。无论何种观察实践,教师事先都要教会学生观察的方法,讲清观察的角度,怎样得出观察的结论,如何利用观察的结果等等。第二是阅读实践。阅读是古代文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如果连作品内容都不甚了了,那么古代文学教学在大多数情况下肯定都是在做无用功,更不要说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了。阅读是古代汉语所学内容的实践,也是自己多年所学习的阅读方法的实践。

就古代文学而言,阅读实践一般有三个层次:一是浅层阅读,追求读通、读懂,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句子的意思要弄清楚,整个作品是什么意思,表达的是什么主题,使用的是什么表达方式要大致知道;二是中层阅读,追求对作品反复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要引导学生读“情”悟“理”,“涵咏体会”,体验感悟作者的思想情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获得情感上的升华;三是深层阅读,是在对作品深入理解的基础上,进入“化”的境界,获得思想智慧的启迪,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感染,得到语言表达方法、写作技巧等方面的借鉴,成为自身文学素质的组成部分。对于经典作品,不仅能够达到读懂、理解,更重要地是要能够背诵,做到张口即诵。第三是赏析实践,主要就是鉴赏分析,鉴赏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对文艺理论的具体运用。古代文学中优秀作品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对作品的鉴赏就是要发现和甄别古代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思想美、情操美、人格美、语言美、艺术美等,而这些美存在于栩栩如生的形象、情景交融的意境、健康向上的情趣、优美动人的形式之中[1]。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鉴赏,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文学作品的鉴赏方法,建立真善美和假丑恶的识别标准,引领学生去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分析和鉴赏密不可分,鉴赏的过程也是分析的过程,赏析实践不仅要对作品本省进行鉴赏,还要联系作品出现的年代与作者的身世背景、创作理想和创作风格对其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进一步的欣赏美文,陶冶性情,抚慰心灵,善待人生。第四是表达实践。观察、阅读是信息的输入过程,表达是信息的输出过程。表达实践分为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实践。口头表达实践的具体表现形式有:故事复述、师生问答、课堂讨论、专题辩论、读书报告会等。

故事复述主要是培养学生抓住故事要点的能力和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这种实践形式在教学中应用时间长(小学已经开始),在大学教学中不常用。师生问答是最为基本的口头表达实践,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正确回答,或者给出合乎情理地分析,再进一步,学生能够在师生问答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并且在教师的帮助下主动寻求问题的答案;课堂讨论一般都是分小组进行,有两种形式:临时小组讨论和正式小组讨论,临时小组讨论就是根据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临时把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每小组推荐代表报告讨论结果;而正式小组讨论是事先就布置讨论的问题,划分好学生小组,由小组推选出小组长,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资料查阅,课下组织讨论,上课由小组代表报告讨论结果。专题辩论主要根据教学需要设定,先根据辩题把全班分成正反双方,由学生自己准备材料,推选主持人一名,推荐正反辩手各四名,按辩论赛的组织程序组织辩论,组织专题辩论可以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敏性和团结协作意识。读书报告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定向读书报告会,由教师事先公布阅读篇目,规定好时间,由学生向全班汇报读书心得;一种是非定向读书报告会,由学生自行确定阅读篇目,并在约定的时间向全班汇报读书心得。这两种读书报告会的参与人员最为广泛,报告人既可以事先确定,也可以临时确定。书面表达实践有两种类型:一是研究论文,包括专题论文、学期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二是创作尝试,包括诗词创作尝试,小说创作尝试,剧本创作尝试。

专题小论文一般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安排,如讲《三国演义》,要求学生写统计报告:第一,统计曹操的笑、刘备的哭,写出具体回目、事件过程;第二,叙述西蜀“五虎上将”的一生事迹,写出具体回目、主要事件;第三,统计三国主要战事的谋略、得失关键。第五是教学实践,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语文教育专业培养的基本目标是基础教育所需要的教育者,教学能力就是合格师范生必备的能力,教学实践是一种综合实践,它基本上可以包括以上所有的实践。教学实践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是试讲;二是试教;三是实习。试讲中,学生面对的是自己大学的老师和同学,这种教学带有模拟性质,主要是实战前的演练,其目的是让老师和同学帮助即将实习的学生在出校门前进一步地查漏补缺。试教就是尝试教学,是在真实教学环境中的教学尝试。实习生到了实习学校,经过一段时间的跟班听课,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了精心的准备,就需要走上讲台,在真实的教育环境中将自己所有学习和掌握的古代文学的教学技能技巧进行展示和练习。实习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实习生经过指导老师的引领,慢慢地自己逐渐熟悉了各种技能技巧,而且开始得心应手地加以应用。第六是人文素质实践。人文素质的核心是思想道德素质、情感素质、心理素质。古代文学作品中丰富的人文素质因素,我们通过阅读实践、赏析实践,已经能够与正确地理解这些素质,并且能够对这些素质进行恰当的分析,也能把这些素质正确地表达出来。但是,即使学生在这个层面上能够做到尽善尽美,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些人文素质没有与学生本人发生联系,没有对学生有所影响。

思想道德素质要求我们讲文明、讲道德,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情感素质要求我们心中有爱,爱国家、爱人民、爱家人、爱环境,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心理素质要求我们积极进取、珍惜时间、善于计划和安排人生,正确地面对人生不利的局面和人生逆境,知足常乐,时刻保持健康和快乐的心态。这些都不应该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体现在人们的为人处世的具体细节之中。其实,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我们都身处人文素质的实践活动当中,关键是要将相关的古代文学课程内容的学习与学习者本人以及当下的社会语境结合起来,感同身受,不断地从古代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切实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以上这些实践是古代文学教学的主要实践环节,在这些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直观接触、现场感悟、开展表述,培养学生运用课堂上所学的文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理论分析与作品鉴赏的互动。”

而且这些实践活动大多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法截然分开的,我们这里将其分开,纯粹是为了表述的方便。古代文学教学在开展这些实践活动的时候一是要考虑实践的整体性,要做到通盘考虑,合理安排,比如各个实践环节开展的形式、开展的次数都要考虑进来;二是要注意实践的层次性,这是由不同层次的学生决定的,要注意因材施教,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有所发展;三是每一次实践教学完成之后,要进行总结和反思,要看实践目的、教学目的是否完全实现,要看各个环节是否顺利,有无值得改进的地方,以便于进一步完善实践的形式和内容,提高实践的水平,从而提高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生命之喻──论中国古代关于文学艺术人化的批评吴承学文学评论1994-01-1543

意境是一种主观情感和客观情感相互交融结合而产生的一种能够陶冶情操, 使读者或者作者沉浸在想象中空间里的一种情景, 是虚实相结合的。在中国的文学宝库中意境的运用一直是诗人词人所追求的一种表达效果和表达手法。尤其是在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中文人更注重自己作品中的意境美和已经带来的情感上的愉悦, 这已经成为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标志。那么在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存在的意境的特征有哪些?本文就将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意境特征,分析与研究古代文学作品欣赏论文意境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所独创的一个理论, 它是文人墨客用来抒情的一种方式, 它是一种艺术形态, 一般只存在于读者或者作者的思想和意念中。意境这一抒情方式在中国和古代的文学作品中很多见, 大多知名的诗人词人也都习惯于用这一抒情说法或者说是表现手法。例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韦应物的《滁州溪涧》, 韦庄的《金陵图》等等都用到了意境的抒情方式。那么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存在的意境的特征具体可以归结为哪几种?本文就来探讨这一方面的问题。1. 基本概念意境就是文艺作品或自然景物中展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意境也是诗人在进行创作时把自己的主观情感和感想, 与眼前的或者是想到的客观事物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使得两者相互交映、相得益彰, 就能借此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感受, 使得作者能够根据联想或者想象产生一个美好的意境, 让作者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和情感的归属地。其基本概念也不是一个很固定的定义, 只是这其中能包含作者运用各种的表达手法和表现方式来展现出来其的思想、情谊、情感和思维, 是一个具有生命活力和形象的构成体系的思维形态世界。

古代图案的继承论文题目

非遗,你了解多少呢?

题目:从传统走向现代 民族激情中华魂 让传统节日文化“长入”今日生活态度:“非遗”保护关键在于提高文化自觉 现在申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多数都要求是“活态”的,既需要有人承继,也要具有相当的技艺水平。至于那些已经完全消失的,将不进行申报。另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提倡一种“尊故融新”的观点,比如像戏曲、相声等都可以表现新时代的内容,但在形式上却不可随便乱改,否则如果一些传统戏曲用小提琴来伴奏,将完全失去了保护的意义。 事实上,国外在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貌方面,有很多经验可以借鉴。比如在韩国,每年都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检测,检验传承人的技艺是否达到最高水准,如果达不到,就会把这个传承人的名誉名号重新剥夺,直接授给别人,或直接取消这个项目。 1“端午节”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文化”作为一种民间民俗化文化形式,具有传承性、全民性、多样性、发展性。它的传承性,表现在于具有顽强生命力,两千年来深深扎根这块土壤,而且向外流传。它的全民性,表现在于具有很强的参与性,正如一个专家说的:“它并不规定,什么人可以过这个节日,什么人就不可以过这个节日,谁都能够参与。”龙舟竞渡“这种赛事活动其实是民间健身运动的雏形。”它的多样性,表现在于文化元素的丰富性,“简直就是一座文化宝库”,既是“怀人”,也是娱己;既有体育竞赛,也有卫生防疫;既要忙忙碌碌,也能休闲享受,等等。它的发展性,表现在于既可采用时尚的元素演绎传统文化,又可在传统形式中装上新的现代内容。 充分挖掘端午这一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就要破除这一节日目前处境的尴尬,不再让“吃”成为过节的惟一永恒主题,不再陷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怪圈。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挖掘其中没被发现的元素,增强其文化娱乐性。 如龙舟竞渡可衍化为全民健身活动。龙舟竞渡本身含有体育竞技、全民健身的元素。应该看到,龙舟竞渡是所有的端午文化元素中最先、最彻底“现代化”的元素。它让群众既享受龙舟竞渡中“更快、更强、更美”的快乐,也让群众在运动中体味竞争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强健体魂的意义,还让群众体味到了竞渡运动中团结、争先、向上精神内涵。 插艾挂菖等可衍化为全民爱国卫生活动。插艾挂菖,还有挂香囊、饮雄黄酒等,本来是为“避魔驱邪”、“消灾杀虫”,也就是古代的卫生防疫活动,如果在这种习俗中输入现代防疫手段,无疑具有爱国卫生运动意义。 走娘家、看老戏等可衍化为休闲。“牛歇谷雨马歇社,人不歇端午被人骂”,在端午节休息是自古以来的“规矩”,因此,将自古以来的“歇”引导成农民的现代休闲,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给你一个网址 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

国画毕业论文题目汇编

优秀的国画毕业论文题目有哪些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关于国画毕业论文题目汇编,欢迎大家阅读!

1.中国画山水中“云”的表现教学思考

2.“入”与“出”收获“形”与“象”--滋芜中国画艺术语言初探

世纪中国画学之理论建构与价值取向

4.潍坊之所以成为中国画都的内在气质

5.略论任伯年在近现代中国画演进中的作用

6.中国画“藏”境及其审美意蕴初探

7.中国画的“缺笔”现象

8.中国哲学对中国画风格形成的深远影响之探讨

9.中国画意象色彩浅窥

10.浅谈敦煌壁画对当代中国画发展的启示

11.中国画与水彩画技法的互补教学法探析

12.探究中国画现代变革之路札记

13.中国画小品中的笔墨语言与气韵体现

14.略论中国画人物白描与素描

15.以色彩关系来表现中国画的意境美

16.中国画的特殊面目和精神

17.论中国画研究生教学与地方文化、画派建设的共进

18.浅谈传统中国画与陶瓷装饰“国画”技法的渗透

19.传统中国画艺术的色彩美学观对现代景观设计的启示

20.中国画写意精神的思维形态

21.写意中国画鉴赏与评价分析

22.中国画中的留白艺术探析

23.中国画中的线描艺术

24.探究敦煌壁画对当代中国画创作与教学的影响

25.戏曲题材中国画人物造型“写意性”研究

26.对中国画技法的研究

27.中国画创作要素浅谈

28.中国画与中国文化

29.浅谈中国画的创新与发展

30.从写意雕塑看中国画之写意精神

31.中国画笔墨形态研究

32.中国画论中的角色替换

33.中国画元素在陶瓷装饰中的'运用

34.浅谈书法练习对学好中国画的重要意义

35.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对留青竹刻的影响

36.篆刻与中国画关系的当代思辨与启示

37.浅谈中国画学习感受之创作

38.中国画“墨戏”论的文化心理学诠释

39.书法在中国画中的运用

40.中国画中的气韵美与女装设计

41.茶历史文化与中国画的融合实践思路分析

42.中国画蕴涵的易道精神

43.论创作意识统筹下的大学中国画专业课程群科学化建构

44.浅析中国画笔墨心象表现与审美

45.古典文学中的诗词美对中国画的影响

46.中国画的意象造型观研究

47.浅谈中国画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中的角色位置

48.浅谈当代中国画设色的特点

49.民国时期中国画与西画的博弈

50.浅谈中国画的当代继承与传统创新

51.浅析中国画墨竹艺术的技法特点及形式风格

52.中国画线条艺术之美

53.中西融合--徐悲鸿中国画的时代精神

54.动漫艺术设计中中国画语言的作用分析

55.浅谈陶瓷绘画与中国画的共性

56.基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画艺术延展与创新

57.论中国画创作中的民俗寓意

58.传统中国画中宋代院体花鸟画的价值

59.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画教学改革意义的分析

60.浅析诗画融合下中国画意象化的空间表现

61.分析传统以及现代工笔画的不同表现方式

62.传统工笔人物画的意象造型与色彩分析

63.浅谈粉彩雪景的艺术特色与创作

64.新媒体对中国画教学的影响及建议

65.中国画写意梅花创作初探

66.论民国时期中国画改革对中国画发展之利弊

67.中国画的写意性

68.中国画的意象思维和意象造型的研究

69.中国画名家作品适时行情

70.中国画意境的构成

71.浅议文化历史情景下的中国画

72.浅析速写训练对中国画学习的重要性

73.现代服装设计对中国画艺术的传承与借鉴

74.探析艺术市场化对中国画自律性的影响

75.浅谈中国画中的程式化

76.论中国画构图在陶瓷绘画中的运用

77.中国画的笔法与运笔技巧

78.从气韵生动的角度浅析中国画构图

79.基于都市风下的中国画图式研究

80.中国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81.浅谈中国画的构图与情感

82.论中国画创作中人物与背景关系的处理

83.当代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探讨

84.中国画立意浅论

85.中国画的气韵与审美引力波

86.中国画专业素描教学问题的再思考

87.传统民间青花山水对现代陶瓷山水画的影响

88.景德镇现代陶瓷绘画艺术风格的演变

89.浅析陶瓷界画山水的继承与发展

90.当代视觉体验与艺术形式的发展

91.基于中国书画特征颜色的专用色标设计与制作

92.论金代磁州窑瓷枕绘画装饰艺术及其艺术特征

93.浅析中国传统色彩

94.国画“留白”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分析

95.浅析中国传统水墨动画与三维水墨动画艺术的发展

96.“中国学派”动画电影叙事空间塑造的特点

97.中国画元素在当代油画中的融合与借用

98.浅绛彩瓷的绘制技法革新

99.多元文化背景下水彩画艺术的形式语言表现研究

100.中国传统壁画的装饰性色彩表现

101.空间观念的变革--论现当代中国画的创新趋势

102.试论中国高校现代油画教学的多样化

103.浅论传统书法并非抽象艺术

104.五谷画的艺术表现形式

105.简析清末海派绘画的世俗性特征

106.浅析石涛山水写生观与印象派风景写生观

107.中国画从气韵到实体的思想变革--论中国画“改良之争”

108.对景写生在中国山水画中的造境研究

109.浅谈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延展

110.如何把握工笔人物画创作中画面的色彩关系

中国画的传统,是几千年来无数画家的心血和劳动的结晶.历代画家创造了许多珍贵的作品和绘画理论,技法.我们应该珍惜.继承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宝贵财富.要想在国画中有所创作,首先就应当熟练掌握基本技法,继承传统国画的优点,在其基础上积极而又大胆的探索新的技法,以辅助和补充笔墨之不足.且不可失去笔墨.丢掉了国画的特点.其次学习西方绘画之长,只能作为营养,批判的吸收,以丰富国画的表现力.画家的创作道路是艰难而又漫长的,要想其作品有所创新,情感的投入是门不可缺少的课题.对画家来说;国画是情感的表现,生活的结晶.情感主宰着国画的创作.情感可以并发出创作欲望,如果不把情感投入到创作中去,那么在好的技法也画不出感人的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把情感贯穿到国画艺术作品中去,才能创作出富有感染力的作品来.也就是说带着情感去创作,让情感入画.作为画家,熟练了技法,懂得了情感的投入,还应具备良好的修养.首先,世界观的修养很重要,它是画家的灵魂,决定作品的思想倾向,影响着画家的实践活动.著名画家齐白石老人在世界观中包含着明显是进步因素.如果画家的世界观是落后的,那就绝对创作不出人民大众代言的,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和进步思想的不朽之作.国画虽是用笔墨所做,但它是种精神产品,光有绘画技法不行,画品亦很重要,画品既是人品,它将直接影响作品的品位.正如画论中所讲;笔墨之高下亦如人品,笔墨虽出欲手,实根于心.可见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对画家来说,加强学习修养可以帮助画家提高整体创作境界.同样文化素质也能直接影响艺术的表现力,文化素养更能使画家从文化视野的高度,去深层次的洞悉现实,领悟人生,创作和理解作品,用心灵去撞击生活作品,使其具有更广,更全面的表现力.其次丰富曲折的生活体验是画家创作中基本的材料和必要的前提条件.其实,技巧是一种才能,但它绝不是没有广博知识也行的.必须去体验生活,去寻找真理.从生活中体验国画艺术的真谛.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一个很有才华的画家,让他长期远离社会生活,或对要表现的对象并不熟悉,不深刻,其对作品的创作亦是失败的.画家应该像一颗饱满而富有生命力的种子那样,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埋在生活的土壤中,从中吸取养料,化作成自己的血肉和灵魂,才能对生活具有深刻的认识和感受,这样画家在生活中必然要多看,多听,多想,多记,以丰富画家的艺术思维能力,和生活建立亲切的关系,从生活中得修养.国画的艺术情感是画家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一种情绪体验,所以画家只有在技法熟练的基础上,具备深厚的艺术修养和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认识,才能在国画创作中产生真挚的情感;才会在生活对象面前自觉或不自觉的产生"浮想联翩,夜不能寐"的创作激情;直到在国画创作中表现出感人至深的艺术形象,达到情景交融的美的境界!---- 发表于中央文史研究馆和山东文史研究馆主办的书画报羲之书画报

古代舆图调查与研究论文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科学思想的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显示出阶段性高潮的特点 我国古代社会从五帝、夏、商、周、春秋战国直至清末,凡4000年,一直绵延不断,既不曾发生过像罗马帝国那样中断无继的历史悲剧,也不曾经历西欧中世纪的黑暗时代。这就使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得以世代相传、连续积累,并在这个基础上走向自己的巅峰。世界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曾把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重要科技成就作为纵线,世纪年代作为横线,制作了一幅科技发展的示意图,它清楚地表明:无论是以前4000年,还是近500年来,中国科学技术“事实上一点没有退步”;而是“一直在稳缓地前进”。他在《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一文中还指出:“我常喜欢用一种相对来说缓缓上升的曲线来说明中国的演变,显然这曲线比欧洲同一时期,譬如说公元二世纪至十五世纪的演变过程的曲线上升得高,有时高得多。”(注:《中国与西方的科学与社会》第65-85页,上海科技出版社1956年版。)我国四川大学周仲壁与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周孟璞两位先生在《中国近代科技落后原因初探》(注:《自然杂志》13卷11期第333页。)一文中也以中国的自然科学大事、西欧的自然科学大事和著名科学家的人数作为纵坐标,世纪年代为横坐标,制作了三条增长曲线,从中国的那条曲线看,同样显示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增长是缓慢而连续的。然而,在4000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两汉(尤其是东汉)与宋元(尤其是北宋)时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基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外因素又都显示出阶段性的高潮。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全面奠基时期,也是第一次大发展时代,由于新兴封建制度优胜于奴隶制度,其成就不仅赶上而且超过了早期科学技术最发达的古希腊。 春秋末期出现了块炼铁渗碳钢,战国时期又出现了白口铁处理技术,这些冶铁技术的发明,是一个突出的标志,正是它大大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在农业方面形成了以精耕细作为主要内容的中国传统农业,战国末年写成的《吕氏春秋》,其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称得上是这种农业科技的论文开端。以都江堰、郑国渠两个大型灌溉工程的兴建为标志,展现出为农服务水利工程设施的空前发展。《考工记》中生产工具、乐器、建筑、交通运输、皮革制造、染色、乐器、玉器等36项专门实用工艺技术的记述,显示了这一时期手工业内部的细密化及其技术的规范化与科学化程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它记载了大量实用力学知识,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工程技术知识的总汇。《墨经》中包含有关于力学、光学、声学、几何学、逻辑学以及对物质结构的猜测等科学成就,它不仅是我国第一部几何光学著作,而且在世界上也是领先的,比欧几里德几何光学要早百余年。同时,它也是古代力学与光学论说的代表作,“力”概念的提出,光直线传播思想的揭示,使这部著作更增添了亮丽的光彩。可以这样说,《考工记》与《墨经》一起作为我国古代经验科学出现的标志,是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将生产、生活实践中取得的丰富经验进行抽象概括的成果。 在数学、天文学与历法方面都有了广泛的发展与进步。十进位值制和筹算制度不断得到完善,为后世具有中国特色的计算数学体系的形成确定了基础。有关天象观测的记载详尽准确,即使在今天仍不失为天文研究的宝贵历史资料。在地学方面,《山海经》、《禹贡》、《管子、地员》等著作的出现,标志着人们的地理知识已从地理资料的积累,上升到进行某种形式的综合论述与区域对比,以服务于当时的政治、经济需要。医学方面,以《黄帝内经》等著作为代表,以人体器官整体观、阴阳五行论与脏腑经络学说为理论基础,以人体解剖、生理、病理、病因诊断等的研究与实践为重点,兼及针灸、经络、卫生保健等诸多方面,构成了我国特有的医学体系的最初基础,并在临床上显示出杰出的贡献。 我国人民寻求对自然界物质本源的认识,继五行、阴阳说之后,元气说与原子论是两大发展线索,它们的确立都分别肇始于这个时代的荀况与墨翟。 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又一高峰期,一方面,由于科技本身经过了春秋战国的长期酝酿、积累和实践,到这时达到了量变足以引起质变的地步;另一方面,则是社会政治上的统一与安定,经济的恢复与持续发展,为科技活动和科技新高潮的到来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它呈现出科技人才辈出,科技著作大批问世,科技成果辉煌,科技对生产的渗透与协调日益显著等诸多特点。 《九章算术》以及《周髀算经》的成书显示出以算盘为计算工具的独特数学体系的形成,形数结合,数学算术化是其特征。今天,由于计算机的出现,算术化倾向于现代数学中的作用已日渐显著,中国古代算术的思想与方法和现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正相融合,为此它将重新焕发青春,以崭新的面貌重现,在数学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可以预期的。 历法已确立了我国后代历法体系、规范和基本内容的原始框架,而以张衡为代表对天文仪器的研制和对天象的观察与记录以及论天三家为代表的宇宙论则形成了中国古代天文的固有传统。《汉书、地理志》的出现,开拓了沿革地理研究的新领域。《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秦汉以来药物知识的总结,它为后世本草学奠定了基础;《伤寒杂病论》不仅确立了辩证论治的医疗原则,而且大为充实了中医药体系的内容,更加切合医疗的实际应用。《汜胜之书》可以说是对农业知识的总结。《论衡》、《淮南子》、《淮南万华术》、《周易参同契》、《尔雅》等书中也包含了丰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学在生产技术方面,成为我国古代传统特色的主要技术,像冶铁、纺织机械、农具制造、造纸工艺、漆器工艺、船舶制造等都已出现,并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像赵过的铁脚耧车、杜诗的水排、梯级船闸设计的原理与方法、木结构建筑风格、竖炉冶炼法、实测基础上绘制的地图等等都是突出的成果。造纸术更是汉代一项最重大的发明,也是我国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牛耕的推广与代田法、区田法耕作制度的创新,则在当时条件下起到解放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以王充为代表的元气论与董仲舒为代表的“天人感应”说的对立与斗争,是我国科学思想史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即使后者从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考察也有其值得吸取的精华。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达到高度发展阶段的又一高潮时期。 我国的科学技术自两汉而后,经魏晋南北朝的充实和提高,到隋唐五代技术发展,并呈现一股继续高涨的趋势。前者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贡献,可以刘徽与祖冲之的数学、裴秀与郦道元的地学、贾思勰的农学、王叔和、皇甫谧与陶宏景等的医药学、葛洪的化学等为标志;后者主要有李淳风、一行等的天文学、李淳风与王孝通的数学,孙思邈的医药学以及柳宗元、刘禹锡等人的天人论与宇宙观等。这种趋势困宋元时期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理学形成、战争和其他需要而得到强化。统治阶级为满足自身、政权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多方面需要,通过完善教育体系,举行多元化考试,奖励发明创造和培养扶植科技人才等措施,助长、推动和促进了科技的发展,而安定与富裕的社会环境和发达的出版业则又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求索物理,格物致知,怀疑、探索、创新的学风催促知识分子中具有务实思想的人考察和研究自然事物以及如何使之有利于国计民生。国内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国外的文化交流,也加速着科技的发展。这一切使宋元时期成为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黄金时代,不论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均有突出成就。 作为世界古代文明标志的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三大发明的出现或大规模使用均始于北宋,以沈括、苏颂、郭守敬、李冶、秦九韵、杨辉、朱世杰、赵友钦、毕升、陈@①、王祯、李杲、李诫、曾公亮等为代表的科技名家辈出,硕果累累,以《梦溪笔谈》、《营造法式》、《四元玉鉴》、《武经总要》、《王祯农书》、陈@①农书》、《革象新书》等为代表的科技著作纷纷面世,正是诸多尊敬的科技前辈先后在各方面的努力,不断将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推进到一个新的高度。 以宋元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数学四大家为代表,使宋元数学在中国古代以筹算为主要计算工具的传统数学的发展达到登峰造极的阶段。大规模的恒星观测,各种天文观测仪器的研制成功把我国古代天文学推向它的发展高峰。沈括在磁学方面的成就在当时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的。金元时期的四大医学学派和相应的医学流派使中国医药学得到全面发展。以陈@①《农书》与王祯《农书》为代表,先后总结了宋元时期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后者所附录的“农器图谱”展示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器具方面的重要成就,成为后世记述农具图书的范本,反映了当时农学的高度发展。宋代动植物志、谱录的大量出现并形成出书高潮,和宋景《欧希范五脏图》、杨介《存真图》所显示的解剖学上的发展,应该说这时的生物学也是成就不小的。在这一时期,地学方面的成就也很突出,元代朱思本的《舆地图》不仅总结了唐宋以来的地理学成就,还根据实地调查,在制图方面取得成绩,其精确度已达至较高水平,成为明清时期我国舆图的范本。杜绾著《云林石谱》的出现,反映了矿物学在宋代已较前有了很大进展。在这些学科发展的同时,诸如水利、冶金、印刷、瓷器、机械制造、建筑、纺织、交通工具、兵器等方面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以张载为代表的唯物主义的气一元论自然观和以沈括为代表“验迹原理”和科学方法与朱熹的“格物致知”的科学方法,无疑是哲学和科学发展到北宋时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之一,对宋元时期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当然,朱熹的理一元论的自然观对当时科技的影响也是不可低估的。

1.《中国地名学源流》,独著,万字,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年8月出版。2002年重印。2010年再次重印。这是笔者独立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地名学源流》(批准号:94CZS004)的最终研究成果。书评见《学术界》2002年第5期。2.《中国地名学史考论》,独著,万字,博士学位论文修改稿,列入中国史学会的“东方历史学术文库”,2002年2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3.《中国历史地理学–综述》,独著,万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4.《英国国家档案馆庋藏近代中文舆图》,独著。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9年3月。这是笔者独立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英国国家档案馆收藏传统中文舆图专题研究》(批准号:04BZS021)的最终研究成果。定价4200元。书评见《地理研究》2011年第1期、《历史地理》集刊第二十六辑。 5.《清代以来三峡地区水旱灾害的初步研究》,万字,载《中国社会科学》1999年第1期。6.《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Floods and Droughts in the Three Gorges Since the Qing Dynasty》,署名“Hua Linfu”,一万多词,载《Social Sciences in China》(英文版《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3期。7.《中国历代更改重复地名及其现实意义》,3万字,载《历史研究》2000年第4期。8.《英藏清军镇压早期太平天囯地图考释》,万字,载《历史研究》2003年第2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转载。9.《论先秦时期我国地名学的特点》,万字,载《湖北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10.《论两汉时期中国地名学的奠基》,万字,载《中国史研究》1996年第2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6年第11期。11.《论应劭、圈称的地名学贡献》,万字,载《中州学刊》1996年第6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7年第2期。12.《略论<华阳国志>的地名学成就》,万字,载《西南师大学报》1996年第1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6年第5期。1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地名学成就》,万字,载《历史地理》第14辑(1998年8月,上海人民出版社)。14.《论郦道元<水经注>的地名学贡献》,1万字,载《地理研究》1998年第2期。15.《论唐代的地名学成就》,万字,载《自然科学史研究》1997年第1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7年第4期。该文于1999年1月获中国史学会“中国古代史优秀论文奖”。修订稿已收入《纪念史念海先生百年诞辰学术论文集》(陕西师大出版社,2012年)。16.《<元和郡县志>的地名学研究》,万字,载《北京社会科学》1999年第2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9年第8期。17.《略论敦煌文书的地名学意义》,万字,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期。18.《<通鉴·唐纪>胡注地理正误》,万字,载《历史地理研究》第二辑(1990年)。19.《<通鉴>胡注地理失误举例》,万字,载《史学史研究》1995年第4期。20.《论胡三省注<通鉴>地名的得与失》,1万字,载《浙江学刊》1997年第5期(1997年9月25日出版)。21.《简论<元一统志>的地名学价值》,万字,收入《东北亚历史地理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22.《郭子章及其<郡县释名>述论》,万字,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5年第3期。23.《略论<通鉴注商>的地名学价值》,万字,载《安徽史学》1999年第4期。24.《略论吴卓信<汉志补注>的地名学价值》,万字,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1期。25.《论民国时期中国地名学从传统向现代的过渡》,3万字,载《历史地理》集刊第15辑(1999年10月,上海人民出版社)。26.《中国古代地名学理论的初步探讨》,万字,《史学理论研究》2002年第4期。27.《唐河中府始置年代辨正》,万字,载《中国史研究》1998年第4期。28.《点校本<元和郡县志>指瑕》,万字,载《书品》1997年第3期(1997年9月出版)。29.《<读史方舆纪要>地名正误》(浙江省部分),万字,载《书品》1998年第6期。30.《唐代两浙驿路考》,万字,载《浙江社会科学》1999年第5期。31.《中国古代地名渊源解释发展原因的分析》,万字,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0年第2期。32.《唐诗研究中的地名正误》,万字,载《中国诗学》第六辑(由蒋寅研究员主编,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33.《“钱塘”辨证》,万字,《杭州研究》1998年第2期。34.《(中国)历代五金生产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万字,载邹逸麟教授主编《中国历史人文地理》第七章第五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9771026),科学出版社,2001年4月。35.《三峡地区的历史自然灾害》,敝人撰写万字,载陈可畏研究员主编《长江三峡历史地理之研究》第四章(中国社会科学院重点项目)(全书万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1月。36.《论中国地名文化对朝鲜-韩国半岛的影响》,万字,载《中国文化研究》2001年冬季号。37.《略论中国地名文化对越南的影响》,万字,载《南洋问题研究》2001年第2期。38.《清代考据学派的地名学贡献》,万字,刊《中华文史论丛》2001年第2辑(总第66辑)。《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2年第1期摘录。39.《中国自治区宜改名自治省》,万字,《中国方域》2001年第3期。40.《中国县级政区通名宜划一》,万字,《中国方域》2003年第1期。41.《市辖区名称存在的问题》,万字,《上海地名》2001年第2期。42.《中国直辖市通名改革研究》,万字,《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3年第5期。43.《政区研究应该打破古、今界限》,《江汉论坛》2005年第1期,《新华文摘》2005年第11期转载。44.《中国历代分省模式探讨》,第一作者(与成崇德教授合作),《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45.《中国政区通名改革刍议》,收入《历史环境与文明演进——2004年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商务印书馆,2005年12月。46.《<嘉庆重修一统志>陕西统部的编纂过程》,万字,收入《面向新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2000年国际中国历史地理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页250~269。齐鲁书社,2001年10月。47.《档案所见<嘉庆重修一统志>贵州统部的编纂过程》,万字,收入云南大学《西南边疆民族研究》(第一辑),页421~434。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48.《道光年间<一统志>各省定稿进奏时间》,《历史地理》第20辑(2004年)。49.《“中国”名称考》,万字,《北京日报》2000年9月18日。后收入《史家谈古论今》第130至133页,同心出版社,2001年8月。50.《重庆直辖市简称“渝”的商榷》,万字,《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51.《简析<历代国都图>的古都学价值》,《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6年第五卷第1期。52.《<隋书>郡县封爵研究》,万字,载《北朝研究》1991年下半年刊。53.《<隋图经>辑考》,收入《2004地方文献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6年4月。54.《唐亩考》,万字,载《农业考古》1991年第3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22《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92年第3期。55.《唐代粟、麦生产的地域布局初探》,4万字,连载《中国农史》1990年第2、3期。该文于1996年2月荣获谭其骧院士禹贡基金会“优秀青年论文奖”。 硕士论文一部分。56.《唐代水稻生产的地理布局及其变迁初探》,2万字,载《中国农史》1992年第2期。硕士论文一部分。57.《唐代粮食作物分布与自然环境制约》,万字,载《历史地理》第12辑。硕士论文一部分。58.《论唐代宰相籍贯的地理分布》,1万字,载《史学月刊》1995年3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21《中国古代史(一)》1995年第7期。59.《<括地志>辑本校读》,万字,载《文献》1991年第1期。60.《<新集天下姓望氏族谱>写作年代考》,万字,载《敦煌研究》1991年第4期。61.《<姓氏录>写作年代考》,万字,载《敦煌研究》1995年第4期。62.《唐代的地名整理》,万字,《中国地名》1991年第3期。63.《我国历史上的地名避讳》,万字,《地名知识》1992年第2期。64.《我国古代的双附郭县》,万字,《中国方域》1993年第6期。65.《简论我国的单名县》,万字,《中国地名》1994年第2期。66.《慈溪地名探微》,万字,《中国地名》1995年第5期。67.《盛弘之<荆州记>述略》,万字,《中国方域》1996年第4期。68.《梁份评传》,万字,收入谭其骧院士主编《中国历代地理学家评传》第三卷(山东教育出版社,1993年)。69.《<滇黔赴京驿站册>初探》,万字,载《贵州文史丛刊》1994年第2期。70.《西湖珠光照杭州》,万字,台北《历史月刊》第75期(1994年)。71.《英国档案馆收藏的近代中国舆图》,《地图》2005年第1期。修改稿收入黄爱平、黄兴涛联合主编的《西学与清代文化》(论文集)页454-464。中华书局,2008年1月。72.《关於<皇朝地理志>的几点初步认识》,台北故宫《学术季刊》2007年 春季(第24卷第3期)。73(1).《隋唐<图经>辑考》(上),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7期(2007年5月出版)。73(2).《隋唐<图经>辑考》(下),台北:政治大学《历史学报》第28期(2007年11月出版)。74.乐史《太平寰宇记》的地名学贡献,载《东华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第1页至第6页。75.近两年清史地理研究点评,载《清史研究》2008年第2期。76.地名:政治的晴雨表,载《中国地名》2008年第2期,页42-44。77.新修《清史·地理志》的学术理论与编纂实践,载《清史研究》2008年第3期。78.关于编绘《清史地图集》的建议,载《庆贺朱士光教授七十华秩暨荣休论文集》,三秦出版社,2008年4月。79.《括地志》辑本二题,《汉唐盛世的历史解读——汉唐盛世研讨会论文集》(第112~119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80.东汉军事地理三论,《荆楚历史地理与长江中游开发——2008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194~208页),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年7月。81.十幅晚清广州舆图解读,载《图说城市文脉——广州古今地图集》(第62~71页),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10年1月。82.清前期“属州”考,载《清代政治与国家认同》(上册,第169~214页)。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3月。83.清直隶省地理沿革考辨释例,收入《谭其骧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第506~526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5月。84.《大黄江圩兵防舆图》绘成日期之考证,收入周长山等主编《历史·环境与边疆——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77~82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85.论杨守敬考证《隋书ž地理志》的成就与不足,载《江汉论坛》2012年第7期。86.《本草纲目》释地八说,载《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87.《199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况》,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1年第11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2年第2期。88.《1991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2年第11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2年第12期。89.《1992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10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4年第1期。90.《1993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同上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3年第10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4年第1期。91.《1994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1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11期。92.《1995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6年第8期。93.《1996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综述》,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9期(1997年10月出版)。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8年第1期。94.《1997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述评》(与辛德勇先生合作),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8年第7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8年第9期。95.《1998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述评》,1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11期。96.《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新进展》(第一作者,与曹树基教授合写),1万字,载《中国历史学年鉴》(1999年)。三联书店,2002年5月出版。97.《200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概述》,1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2001年第9期。98.《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概述》,万字,《光明日报》2000年11月10日第五版。此文在网上被多处转载。99.《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学》,万字,《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1年第3期。100.《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成就》,万字,《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101.《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地理研究》(与葛剑雄教授合写,第二作者),4万字(敝人撰写万字),载《历史研究》2002年第3期。102.《近三十年中国历史地理学研究》(与葛剑雄教授合写),收入张海鹏主编《中国历史学三十年》一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0月。103.《五十年来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与葛剑雄教授合写),万字,载台湾《汉学研究通讯》2002年第4期。104.《近年来<禹贡>研究述略》,万字,《中国史研究动态》1989年第10期。105.《二十世纪的中国古都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5年第1辑。106.《中国历史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现状》,《中国史研究动态》2005年第9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K9《地理》2006年第1期收录。107.《二十世纪正史地理志研究述评》,《中国地方志》2006年第2期。108.《中国历史农业地理研究的世纪回顾》,《经济地理》2006年第5期。109.《隋唐五代政区研究述评》,《中国史研究动态》2008年第8期。110.历史地理研究(学术评论),收入陈高华、张彤主编《20世纪中国社会科学–历史学卷》第三章第11节(第216~224页)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111.中国历史地理文献研究的主要成就(学术评论),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1年第3期。敝人为《2001~2010年中国历史地理研究回顾与评论》召集人之一,拙文系该组论文之一。 112.《钓鱼岛主权属中国》,署名“天良”,2000字,载《历史学习》1995年第9期。113.《清朝历史上的八级地震》,刊于《光明日报》2008年6月22日第七版。114.《地名史话》(列入“中华文明史话丛书”),10万余字,署名“林頫”,1994年完成,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1月才出版。台湾盗版系由名为“国家”的出版社於2004年11月印行。115.《插图本中国地名史话》,齐鲁书社,2006年1月。116.《银色巨龙——长江》(与卫家雄先生合作),10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8月;《长江史话》(与卫家雄先生合作,“中华文明史话丛书”之一),出版社、出版时间同前。117.《社会历史博物馆》(中国虚拟博物馆丛书之一),主编和全部文字(16万字)的撰稿人,河南教育出版社,1995年。118.《天下奇观——钱塘潮》,2000字,收入复旦大学《旅游文化》(云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6月)。119.《我国省市自治区名称、简称的来历》,署名“天良”,1万字,连载于《历史学习》1994年第8、9、10期。120.《中国历代王朝名称与地名》,署名“天良”,4000字,《历史学习》1995年第1、2期。121.《唐代的一首地名诗》,1500字,《地名集刊》1991年第1期。122.《遍地宝藏——自然资源篇》(与太太薛亚玲女士合作),13万字,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9月。123.《植物与中国地名的变迁》,万字,载《中华读书报》2000年9月30日。124.《帝王心境在地名上的折射》,万字,载《寻根》2000年第2期。125.《“中国”名称和中国历代疆域的演变》,万字,系林甘泉先生主编《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二十五讲》之一,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年2月出版。126.《与<中国地理学史>(上册)商榷》,2000字,载《读书》1985年第7期。127.《<北方移民与南宋社会>简介》,1500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4年第2期。128.《<绍兴师爷>简介》,1000字,署名“少鹏”,《中国史研究动态》1995年第11期。129.《<两湖平原开发探源>简评》,1000字,署名“天良”,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7年第2期。130.《古地图的精品——介绍<中国古地图精选>》,1500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第4期。131.《<东北历史地理研究>简介》,署名“吴越”,万字,载《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第6期。被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K91《中国地理》1999年第8期。132.《江南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收获——评冯贤亮著<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与冯季昌合作,第二作者),载《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年第2期。133.《<西域地名考录>序》(该书由钟兴麒先生编著,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8年9月出版)。134.《中外行政区划比较研究》,合著(第三作者,合作者为:刘君德教授、冯春萍博士、范今朝博士),敝人承担万字(全书万字),《行政区经济与政区改革》丛书之五,2002年5月,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 135.《中国历史地理学五十年》(华林甫编),万字,已由学苑出版社2001年1月出版(责任编辑:郭强副编审),2002年11月重印,2005年10月增订版。该书书评见吴松弟《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半世纪回顾》(《中华读书报》2001年7月11日第7版、《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1年第3辑第97~98页)。136.《二十世纪中国学术文存·历史地理卷》(葛剑雄、华林甫合编),40万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责任编辑:漆咏德博士)。此书由导论、选文、索引三部分组成,前两部分系合作完成,索引(万字)系华林甫独立编纂。137.《〈隋书·地理志〉汇释》(华林甫、赖青寿、薛亚玲三人合作编著),80万字,系谭其骧院士主编“正史地理志汇释丛刊”之一,计划将由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董龙凯、张利)。138.承担史为乐研究员主编《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浙江部分撰稿,约15万字,2005年3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获中国出版政府奖、郭沫若历史学奖。 ①以上除第44、94、96、101、102、103、116、122、132、134、136、137、138十三项系与别人合作之外,其余所有的研究成果均系本人独立完成。②此目录尚未包括敝人编绘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历史地图集》内文化图组、军事图组的若干图幅(待出版)。③拙作关于1990年度、1991年度、1992年度、1993年度、1994年度、1995年度、1996年度、1997年度共八篇历史地理学学术动态文章,被译成韩文,刊载于韩国《文化历史地理》年刊第8、9、10、11号上(1997~1999年)。④统计截止时间:2012年12月31日。

新闻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论 文 选 题 数码影像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 当前新闻摄影记者工作状况调查与研究 新闻摄影记者职业特点研究 新闻摄影的内容与形式研究 当代政治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经济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体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文化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娱乐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当代教育新闻报道的弊端及对策 试析报纸发行量的信息不对称性 浅论报纸发行定价与发行量的辨证关系 对《环球时报》经营模式的一些思考 地市级党报的广告经营初探 试论电视新闻的传播符号 网络新闻传播中的图片 论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发展探析 我国数字电视发展的盈利模式探析 我国动画产业发展思路探析 中国媒介购买公司发展历程探究 电视公益广告的创意分析 “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分析 直接引语在新闻写作中的作用分析 细节对导语写作的重要性探析 我国党报生存策略分析 梁启超新闻思想对当今传媒的启示 中外讣闻报道的对比分析 从"超级女声"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的定位 从"制播分离"看电视媒体的经营策略 我国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梁启超(或其他名报人)办报思想研究 网络新闻目前发展中的瓶颈及对策 试论时评的发展脉络及趋势 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改革研究 中国电脑游戏产业运营前景探析 博客现象研究 中国网络知识产权现象及前景分析 网络新闻编辑与报纸编辑比较分析 网络作品版权保护问题研究 中国网络电视的现状及前景分析 网络流媒体技术发展研究 报纸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电视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网络媒体受众心理研究 媒体受众心理的比较研究 针对受众的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等个人特征的传播效果研究 论我国农村文化市场的构建与培育 对新闻娱乐化的辩证批判 专业频道细分化与反细分化的竞争对策研究 论我国传媒集团的产业与发展对策 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 论方言电视节目的兴起 报纸经济报道的可读性研究 科技报道中存在的非科学现象研究 《南方都市报》时评版研究 论网络传播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新时期典型报道发展研究 国内报纸新闻报道中的女性歧视问题研究 党报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专业期刊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电视栏目营销的问题与对策 "超级女声"营销得失论 试析经济新闻的"物化"与"人化" 谈新闻采写中的人本理念 试析解读新闻中的"解" 论工作通讯的"研究性"趋势 新闻发现与综合新闻 工作报道与时政新闻 电视新闻评论的媒介特征与体裁特征 试析生活服务类报纸的"看点"与品位 谈文学期刊的时尚趋势 论后发都市报竞争战略 传媒发展与媒介经营管理人才 大众化报刊的定价策略分析 频道品牌战略与电视发展 网上消费群体和购买行为分析 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与整合 论采访的技巧 评析新闻娱乐化现象 新闻标题中的语言艺术 新时期新闻评论的文风 本专业选题要求紧靠新闻学专业课程体系,选择本专业或者相关专业进行论文书写。以下选题供参考,希望大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与写作,特别强调的是本科选题不要太大。 001 记者社会责任论 002 评“用事实说话” 003 当前经济报道得与失 004 论报刊的市场化 005 谈报纸的批评报道 006 试论新闻的真实性 007 论新闻的指导性 008 试论报纸的服务功能 009 舆论引导之我见 010 试论报刊的舆论监督 011 新闻传播效果论 012 马恩新闻思想研究 013 毛泽东新闻思想研究 014 刘少奇新闻思想研究 015 近代新闻思想研究 016 晚报与日报比较谈 017 论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素质 018 中外新闻思想之比较 019 论新闻客观性 020 新闻传播技术和新闻报道 021 《都市快报》之我见 022 无产阶级党报的优良传统 023 邵飘萍研究 024 韬奋研究 025 范长江研究 026 旧中国的百科全书??《申报》研究 027 浙江新闻史研究 028 建国以来新闻史专题研究 029 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研究 030 邸报、京报、小报的研究 031 近代外报研究 032 维新报刊研究 033 近代新闻业务研究 034 五四“四大副刊”研究 035 五四时期新闻业务研究 036 《申报》、《新闻报》、《大公报》研究 037 鲁迅、邹韬奋、范长江、斯诺现象研究 038 中共各个时期新闻事业研究 039 国民党各个时期新闻政策研究 040 略论资产阶级新闻自由的深远意义 041 大众化报纸研究 042 十九世纪廉价报纸成功的原因 043 美国著名报人和报纸研究 044 客观报道、新新闻主义和精确新闻学评析 045 西方著名新闻媒介研究 046 略论西方报刊自由主义理论 047 简评社会责任理论 048 《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的走向 049 西方报纸商业化(或垄断化)之我见 050 试析鲁珀特.默多克的经营特点 051 竞争中的美联社(或路透社) 052 报纸与网络 053 新闻记者的调查研究 054 新闻采访与一般调查研究异同论 055 记者的新闻敏感 056 试论记者的观察 057 记者的道德修养 058 记者的知识结构 059 采访心理学研究 060 试论记者工作的任务 061 采访技术初探 062 略谈采访如何深化 063 记者的资料积累 064 名记者采写经验探讨 065 略论新闻导语 066 新闻背景初探 067 新闻结构探讨 068 新闻是用事实说话的艺术 069 略论人物通讯 070 工作通讯写作与创新 071 浅谈通讯中的情节和细节 072 试论人物通讯中的情节与细节 073 试论新闻特写 074 调查报告的特点和写作研究 075 信息与新闻写作 076 试论新闻语言 077 略论通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 078 新闻报告方式演进分析 079 科技新闻与人文关怀 080 通讯写作新样式初探 081 批评性事件浅议 082 试论“倒金字塔”结构在当今新闻写作中重要作用及改进思路 083 重视自身规律,把握社会对信息需求的丰富性??对短新闻报道方式改革的一点思考 084 试探阐释性报道中动态信息的契机作用和强化方式 085 发挥栏目优势,“短、精、快”写述评新思路初探之一 086 专业知识、思辩能力、人情味??试论体育新闻的深度报道 087 科技报道主体的受众意识对传播效果的重要影响 088 对新闻背景的哲学思考及背景材料运用方式初探 089 试论访谈式报道之“观点与材料结合”的独特性 090 不同专业报道之背景材料运用原则比较谈 091 复合型人才、专业化文笔??对首届“范长江新闻奖”获得者重要成功点之理解 092 专栏记者的哲学修养和政治品位??由李普曼想到“政治家办报” 093 穆青“时代典型采写思路”给今日记者的思考和启示 094 访谈式专题报道发展前景及隐忧 095 试论评论的选题 096 评论写作的情理与文采 097 谈小言论的特点与写作 098 报纸短评初探 099 报刊署名评论特色小论 100 试论评论语言的形象化 101 评论写作论证的技法 102 略论杂文的形象性 103 王韬政论的特色 104 梁启超的“时务体”风格刍议 105 试论新闻评论的历史沿革 106 广播电视评论专题研究 107 新闻编辑的功能 108 近几年报纸版面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 109 新闻编辑与受众心理 110 集纳专栏研究 111 试论编辑技巧 112 新闻标题制作的原则与艺术 113 编辑与作者关系研究 114 新形势下新闻编辑素质的嬗变 115 网络传播对新闻编辑的影响 116 编辑策划研究 117 编辑与受众关系研究 118 略论广播新闻的优势和弱点 119 试论广播新闻的语言 120 采编播合一是广播新闻改革的趋势 121 电视新闻如何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122 电视新闻的深度报道初探 123 试谈电视节目主持人和主持人节目 124 电视新闻的声画合一与解说词写作 125 广播电视舆论作用初探 126 广播电视新闻现状与趋势 127 电视对社会文化与心理的影响 128 分析谈话节目的语言特点 129 电视隐性采访的是与非 130 电视评论节目的特点 131 论“焦点访谈”的权利与权力 132 广播电视受众观念变化之我见 133 网络传播对传统媒介的影响 134 电视该如何加强节目的互动性 135 电视谈话节目的人际性问题 136 形象性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137 电视评论节目的主客观兼容性问题 138 广播电视新闻导语写作特点研究 139 爱德华.默罗与现场直播 140 BBC的体制改革对公共广播电视的意义 141 CNN对我们的启迪 142 广告学原理研究 143 广告传播研究 144 广告运动研究 145 广告策划与创意 146 广告心理学研究 147 广告文案写作 148 广播电视广告制作 149 广告管理与广告法规 150 消费行为学研究 151 市场营销与广告 152 广告效果调查与测定 153 公共关系学专题研究 154 名牌战略研究 155 电视广告语言研究 156 中国广告市场法要素关系现状分析研究 157 21中国广告发展趋势研究 158 老年消费市场研究 159 广告管理与广告法制建设 160 公共汽车上的平面广告研究 161 广告中商品文化的传承研究 162 从“不买的消费者”一说看广告产品的定位 163 广告内容的编排与人们的认知规则 164 阈下广告的原理与应用 165 消费者的决策研究 166 广告人的情感体验与广告作品的情感诉求 167 广告效果测量方法之我见 168 自我意识与人际交往 169 群体压力与采访报道之方法 170 从众心理与逆向思维 171 媒介公共关系研究 172 媒介受众调查研究 173 公益广告研究 174 媒介全员公共关系 175 新闻媒介形象的传达 176 媒介形象的确立与塑造 177 报业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178 广播电视业经济现状研究 179 传媒集团化研究 180 传媒组织管理研究 181 人力资源配置研究 182 传媒领导人类型研究 183 我国媒体经营特色研究 184 西方传媒集团发展历史研究 185 中西媒体经营理念研究 186 媒体的垄断与竞争 187 发行研究 188 媒体整合营销战略研究 189 传媒现代化研究 190 中国传媒大扩版、改版机制分析 191 产业化研究 192 媒介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机制 193 媒介定位与细分市场 新闻学(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参考选题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坚持新闻的党性原则 2、 如何从根本上保证新闻真实 3、 试论新闻敏感与新闻工作责任感的关系 4、 漫谈记者修养的现实意义 5、 采访对象访前心理分析 6、 深入采访中如何抓特点 7、 浅谈新闻导语写作 8、 重视新闻背景的交待 9、 消息中的现场描写 10、典型报导--舆论的风向标 11、短新闻是信息时代的主角 12、穆青人物通讯特色研究 13、浅谈工作通讯的指导性 14、新闻标题特色研究 15、现场短新闻的现场感 16、新闻评论的社会作用 17、无产阶级新闻评论的特点 18、短评的特点和写作 19、浅说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及影响 20、国际广播和国际电视对当今全球的影响 21、著名女记者节目主持人法拉奇成功奥秘探析 22、编辑思想与报纸版面 23、编辑的自身建设和修养 24、谈谈稿件修改的基本功 25、版面的语言与受众心理 26、地方企业报的发展趋势 27、论突发性新闻照片的社会价值 28、摄影记者的业务素质 29、新闻照片的社会功能 30、四个媒介的广告特性比较研究 31、广播电视受众的视听心理分析 32、电视记者的创作思维 33、谈广播节目设置 34、关于广播语言特色的探讨 35、广播节目编排艺术 36、论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中国古代民间案件研究论文

民俗既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又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就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的记载。《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说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一番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我国古代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就是古代各民族之间流传的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俗具有重大价值。 研究民俗事象和理论的学科称为民俗学。“民俗学”是社会科学中一门独立的学科,“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有着极其密切的亲缘关系,如考古学要借助民俗学揭开古代社会神秘的面纱,民俗学要借助考古学提供古代传承文化的实证。编辑本段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近几年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以往这个问题似乎并没有多少疑义,不是问题。因为在此之前,中国民俗学界或民间文化界一直在使用“民俗”、“民俗文化”、“民间文化”、“民族民间文化”等概念。现在突然出现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术名称,而且这一名词变得十分时髦,许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纷纷改名,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有的提出要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学科等。其实在我看来,这是换汤不换药,贴时髦的标签。如同前些年,人类学热起来,许多学科紧跟形势,在学科前冠以人类学,如人类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民俗学等等。人们不禁要问,这些是什么学科呢?究竟是社会学、民族学、还是民俗学,有必要加人类学壮其门面吗。说到底我们从事这些学科研究的人有点心虚,缺乏自信,不敢承认民俗学或民间文化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我们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间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俗”、“民间文化”的概念是可以互相置换的。

导读:历史上不乏知识分子在真诚地为民请命的时候,却导致祸国殃民的后果,对此,当代知识分子还刚刚开始觉醒。当前,中国知识分子正致力于疏理自己与官方政治社会的关系,并逐渐将自己与之疏离开来,接下来的工作将是进一步反省自己与民间世界的关系,正视自己与民间的距离。我们并不主张一种新的民粹主义,主张知识分子重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实际上,主张知识分子应关怀民间和具有民间意识,与主张将知识分子消弭于民间并非一回事,也决不等于“媚俗”。一个清醒地认识到并同时拒守着自己与官方政治社会和民间社会之间距离的知识分子阶级,恰恰是一个民族文化能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而也只有当知识分子清醒地意识到了其与民间的距离时,他才会认真地去了解和理解民间,毕竟,民间社会虽然是历史的本体,但民间历史仍有待于知识分子去书写,这是当代知识分子所不可推托的文化使命。 对外开放,在使国人睁开眼睛看世界的同时,也回过头来更仔细地审视自己,文化史研究因此而兴。 一个国家的文化,从来就不是铁板一块、浑沌一体的,而是有着复杂的内在结构的织成物,存在着地域、民族、阶级、职业和年龄等方面的差别,其中,阶级差别是文化差别的重要原因,不同的阶级,由于其经济力量、社会地位、历史传统和教育机会的不同,而承当和依循着不同的文化,在古代中国,我们大致可以将文化划分为统治阶级、知识阶级和平民阶级文化,三种文化无疑都对整体的民族文化有所贡献,问题是,在三者中,何者应是中国文化的本体,因而应成为文化史研究的主体? 文化是由人承当并作用于人的,如果文化丧失了对人的作用,就不再是活生生的文化,而成了仅供游人观赏的文物古董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则是由这个民族的全体成员所承当的,因此,在民族人口中占主体的阶级的文化,自然就是民族文化的主体,也就是说,文化史研究固然应关心统治阶级和知识阶级的上层文化,即所谓政治文化和精英文化,但更应该关注民众的下层文化,即民间文化。只有民间文化而不是别的,才应成为文化史研究的主体,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史,首先应该是民间文化史。 如果我们承认无论过去和现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永远是民众,承认民众是历史的主体,那么,我们就必须同时承认,要理解我们这个民族,要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和精神,就首先要理解民众,理解民间的历史和精神,而民间精神和历史只能保存于民间文化中,在气象万千的民间文化中,蕴含了民间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语言方式、思维方式和感受方式,寄托了民间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惟有理解了民间文化,才算真正切中了我们民族的命脉,聆听了我们民族的心声。如果说,民间文化是一条汇纳百川的浩浩巨流,那么,帝王豪杰、文人精英的文化只能是这一巨流偶或激起的浪花,甚或只是虚浮的的泡沫。 将民间文化确立为文化史的主体,有着实践的和理论的意义。 其实践意义在于,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深刻变革,一个民族的变革,主要是人的变革,而首要的自然是展占其人口大多数的平民大众的变革,其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的一切文化侧面的变革,而欲求自新,必先温古,即认识民族主要是民众的文化传统和现实状况。人们不是常说要现代化首先要了解国情么?而中国亿万民众的文化-精神传统与现状,就是最大的国情。民间文化以及它所陶冶凝炼的民间精神,直接关乎经济体制、民主政治和法治制度的等社会变革的方方面面。 不过,本文所关心的主要是民间文化研究的理论意义。民间文化研究的实践意义迫切要求文化研究对民间文化的关注,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中国当代学术界的“文化热” 虽历久不衰,但热点却似乎总是那有限的几个,什么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嘉乾朴学等等,主要是一些思想史问题,在民间文化研究领域,虽也不乏默默的工作者,但其成果却未能在学术界激起应有的反响,民间文化仍处在学术视野的边缘,学术关注的焦点仍是思想史,而人们却是在文化史的名义下谈论思想史问题的(只要翻检一下时下流行的几份精英学术刊物,这一点就一目了然了),于是,文化史被归结为思想史,而思想史又被顺理成章地简化为哲学史、经典著述史。 思想史固然是文化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是如知识分子通常所相信的那样,是文化史的主要部分,更不能以思想史取代文化史。 首先,就文化形态学而言,思想在文化整体结构中,只是最表面的层次,我们不妨将之称为文化整体结构的“上层建筑”。 按其存在形态,文化现象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事情层。指人们在具体生活中的具体的所作所为所言所思,每时每刻都在大量的涌现着和消失着的人生百态、世间万象,诸如送往迎来、生老病死、衣食住行、婚丧嫁娶、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等等,文化的这一层次以具体的行为的形态而存在,说穿了,就是生活本身。第二,制度层,即引导人们的具体行为、制约人们的生活实践的规范或模式,包括生活方式、交际方式、语言方式、思维方式、感知方式等等,它们使人们的行为成为有序的、可预期的。文化的这一层次以成文的或口传的典章制度的形态而存在,如礼仪、法典、谣谚等等。第三,意义层。即人们用以解释世界以领会其意义的世界观、价值观和历史观等等,它赋于世界以意义,使人们的世界成为意义世界。 文化的这一层次往往以高度抽象化、合理化的思想体系的形态而存在,如神学、哲学等。 文化的三个层次,相互引发、相互依托。从现成的形态学的角度讲,毋庸置疑,意义体系是文化的最深层次。人们的具体生活实践总是受一定的文化制度所制约的,而一定的文化制度总需相应的意义体系作为其合理性或合法性的辩护,因此,一言体系,或曰特定的思想体系,就被当成整个文化构成的奠基者,要理解一种文化现象,就首需理解其相应的思想或哲学体系。 然而,现成的形态学的关系不能被当成历史的发生学的顺序。文化史既然是关于文化的历史,就必须以历史的目光来理解文化,按文化现象各层次的自然发生顺序来理解其相互关系。就发生学的意义而言,意义体系是文化整体构成的最表面层次,而生活实践才是其发生的渊源和存在的基础。这正与其形态学意义上的关系相反。 这实在并不难理解。因为,生活,惟有具体的生活本身,才是文化萌芽、成长并植根于其中的沃土。先有人类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才有人类的一切,也才有人类的文化。具体地讲,人们只是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经过长期的积淀、总结、升华和抽象,才建立了一定的文化制度:礼仪是交往的产物,语法是说话的产物,逻辑是思考的产物,总之,文化制度在生活中涌现并凝结成形的,说穿了,人们只有先如此这般地做事情,然后,才会有如此这般的做事情的方式和规范,这些方式和规范,无非是人类知识和经验的总结,它们流传于口头就成了谣言、古训,著于竹帛就成了典章、史册,而体现于生活本身就是民俗仪节。另一方面,文化制度产生于生活,却又反过来约束和规定生活:礼仪源于交际又反过来约束交际,语法源于说话又反过来约束说话,逻辑源于思考又反过来约束思考。文化制度又是意义体系赖以产生的基础。一定的文化制度确定了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设定了人们在世界中的地位,也设定了人们看待世界的立场,从而,就决定了人们对自我和世界的理解,也就是说,人们总是在一定的文化制度中并依赖于一定的文化制度来领会和理解世界的,人们置身于怎样的制度中,他在这一制度中处于怎样的位置,他就怎样领会和理解世界,世界就会又怎样的意义,这也就是说,一定的意义体系总是建立于一定的文化制度之上的,不同的民族因其不同的制度而具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同的阶级也因其在文化制度中的不同地位而拥有不同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因此,往往被思想史家视为文化最基本层次的思想体系或哲学传统,实际上是文化整体结构中最迟产生和分化出来的层次,它最初还是水乳交融地寓于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文化制度中,只是随着社会的分化,随着专事精神生产的知识分子的产生,它才以神学或哲学的形式蜕变和分化出来,而占据社会统治地位的知识分子(最初是以巫史兼王的身分出现的),同时也就将作为其存在基础的思想体系置于文化的统治地位,并借助为之所垄断的历史叙述和学术著述宣传和强化这一被颠倒了的文化观,而昧于历史辩证法并囿于文字典籍理解历史的后世的知识分子也果真相信了这种编造的文化历史,并继续编造着这种颠倒了的历史,以至于连自己的生存也被头足倒立地颠倒了过来。 既然,只是由于人们先已如此这般地生活着,然后才演生出如此这般的文化制度,才最终编造出如此这般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那么,要研究文化,就必须从生活、从活生生的生活出发,只有首先理解了生活本身,理解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事象和形形色色的文化制度,然后才能理解思想。文化研究应从研究文化制度和思想体系是如何从生活实践中生成和分化出来的,而不是相反,研究生活是如何莫名其妙地从思想体系中分泌出来的,毕竟,人是为生活而思想,而不是为思想而生活,人们从来不是先建立一种世界观或人生观,然后才开始生活,而只是在生活历程中才逐渐有了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即是表面看来是先有思想后有生活的知识分子,他具体选择何种思想体系作为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是有其粗俗的物质生活前提的,这个道理,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一划时代巨著中已讲得很明白,马克思将被知识分子尤其是哲学家颠倒的历史重新扳正过来。 应该说,自从马克思出,人们再也没有理由仅仅局限于思想史的范畴叙述思想史,再也没有理由使文化史的研究依赖于思想史,尤其在我们这个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国度里,然而,事情却恰恰相反,在西方人文科学界已将历史和文化研究的目光投向世俗文化从而导致历史观和史学方法的根本转变的时候,我们的人文学术界却仍执著于一些陈旧的问题和理路不放,古代经院学术(经学)的哲学方法,仍被奉为学问正宗,几千年的学统和道统绵绵不绝,既是我们的骄傲,可也是我们的包袱,对此,我们应该有足够清醒的觉悟,学术方法的积习较之思想观点的教条更难于被觉察和清除,学统较之道统更根深蒂固。

再考赤壁之战[摘要]尹韵公先生曾发表《赤壁之战辨》,从参战兵力、时间以及孙权战后对立功将领的奖励很轻等方面来证明赤壁之战不是大战,此等种种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关键词]赤壁之战;兵力;曹操尹韵公先生于1981年3月31日的《光明日报》上发表了《赤壁之战辨》,该文认为《资治通鉴》记载的赤壁之战是司马光的歪曲和渲染,赤壁之战是曹操用轻骑五千打的一场遭遇战,并非大战。尹文中说:“曹军五千轻骑在长阪击败刘备后,继续南下,直趋江陵,缴获了大量作战物资。于是乘船东下,不期在赤壁突然同数量上占优势的孙刘联军相遇了,发生了赤壁之战。由此可见,这次战争是在紧迫的时间内发生的,古代交通运输困难,曹操纵有天大的军事才能,也无力完成一次大规模的军事结集。这就从时间上排除了发生赤壁大战的可能性。”尹先生还从孙权对立功将领的奖励很轻,来说明赤壁之战不是大战。尹先生的文章引发了史学界对赤壁之战各方面问题的再探讨,时至今日,其探讨还在进行。笔者以绵薄之力,试举几例谨与尹先生商榷。一曹操一方参战兵力数量是轻骑五千吗?为说明赤壁之战的规模,须先搞清楚曹操在赤壁战前的兵力数量。在史料可信度较大的东晋以前的早期史料中,涉及曹操赤壁战前兵力数量的有如下几处:陈寿《三国志》、裴松之注引西晋材料、东晋袁宏《后汉纪》等。《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记载了西晋陆机如下所言:“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羽楫万计,龙跃顺流,锐骑千旅,虎步原隰。”可见,西晋陆机认为曹操在赤壁战前的兵力数量多达“百万”。有类似说法的还有诸葛亮,诸葛亮在《隆中对》中说:“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又,《三国志·周瑜传》载黄盖与曹操的信中说:“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以当中国百万之众,众寡不敌,海内所共见也。”由此看来,曹操统一北方后已拥兵百万,是当时比较通行的说法。当然,曹操是不可能把所有兵力都投入到赤壁之战中去的。赤壁之战临近之时,曹操在给孙权君臣的劝降书中言:“今治水军八十万,方与将军会猎于吴”(《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曹操的劝降书带有战争讹诈的性质,所谓水军八十万参战不足为信。但赤壁之战来临前夕对于曹操可能的参战人数,周瑜曾这样分析:“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按照周瑜的说法,曹操一方投入的兵力数量可能是十五六万,再加上俘虏刘表的降军七八万,总共是二十三四万。再者,大战将至,当时江东的头面人物,听到曹操几乎不战而定荆州,即将顺流而下的消息,大多“闻之皆恐”(《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望风畏惧”(《三国志·吴书·吴主传》),纷纷主张投降,就连长期追随孙坚、孙策征战的孙贲(孙坚之侄)也准备采取单独行动:“遣子入质”(《三国志·吴书·朱治传》)。从周瑜的分析和战前的气氛可以预见,曹操大军将至,将要到来的战役会是一场大战。战争期间的兵力数量历来都是军事机密,连参战对手也需要进行综合分析和猜测,但战后就成了公开的秘密。陈寿《三国志》所载有关曹操兵力数量的记载,虽稍有差异,但并不矛盾。《周瑜传》:“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诸葛恪传》:“近者刘景升在荆州,有众十万,财谷如山……北方都定之后,操率三十万众来向荆州。”刘表原有十万兵马,减去在刘备、刘琦控制下的两万余名,投降曹操的约为七八万人马。至于曹操率领南下的北方军队数量,学者卢弼认为陈寿所记的诸葛恪语“三十万众”较为可靠,卢弼说:“八十万众,夸辞耳,《诸葛恪传》云操率三十万众可证,亦以三十万为近是”。[1](P897)因为战后兵力数量逐渐成为公开的秘密,尤其是参战的人数,规模达到几十万人的赤壁之战。三十多年过去了,物换星移,曹魏政权已处在司马氏的控制之下,江东三万人参加的赤壁之战也已经成为吴国颇为自豪的日常谈资,由不得诸葛恪一人信口开河。台湾林瑞翰主编的《魏晋南北朝史》也认为赤壁之战曹操所投入的军队数量是“三四十万”。[2](P38)所以,尹韵公先生认为赤壁之战是曹操用轻骑五千打的一场遭遇战,这是值得商榷的。二从作战时间来看,尹文认为曹操九月占领江陵之后,即率军东下与孙刘联军作战,“从时间上排除了发生赤壁之战的可能性”。这也是值得商榷的。至于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最早记载的是蜀末晋初陈寿(233~279年)陈寿的《三国志·武帝纪》:“(建安十三年)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公进军江陵,下令荆州吏民,与之更始。乃论荆州服从之功,侯者十五人,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使统本兵,引用荆州名士韩篙、邓义等。益州牧刘璋始受征役,遣兵给军。十二月,孙权为备攻台肥。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遣张救合肥。权闻至,乃走。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东晋袁宏(328~376年)的《后汉纪》记载:“冬十月癸未,日有蚀之。十二月壬午,征前将军马腾为卫尉。是月,曹操与周瑜战于赤壁,操师大败。”[3](P843)可见《三国志》、《后汉纪》都将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标明为“十二月”。后来,范晔(398~445年)将赤壁之战系于该年“冬十月癸未朔”之后、“十四年”之前(《后汉书·孝献帝纪》),《资治通鉴》又进一步将时间框定于十二月之前。[4](PP2087~2094)陈寿生于赤壁之战后二十五年,关于赤壁之战的发生时间,《三国志》无疑是现存最早的原始史料。梁启超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过:“鉴别间接史料,其第一步自当仍以年代为标准。年代愈早者,则其可信据之程度愈强。何则?彼所见之直接史料多,而后人所见者少也。”[5](P99)从史料的可靠性来说,《三国志》、《后汉纪》的“十二月”说,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三国志·周瑜传》记载战前周瑜向孙权请求出兵时,谈到当时季节气候,“又今盛寒,马无蒿草”。南方地暖,所谓“盛寒”一般出现在入冬之后。据湖南长沙自然历:初冬的日平均气温<10℃—5℃,平均日期是11月27日至12月24日;仲冬(长沙无季冬)的日平均气温<5℃—3℃,平均日期是12月25日至1月31日。湖北鄂州市的自然历是:初冬的日平均气温<10℃—6℃,平均日期是11月29至12月18日;季冬(鄂州无仲冬)的日平均气温<6℃—0℃以下,平均日期是12月19日至1月31日。据《中华两千年历书》,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为农历戊子年,闰十二月。农历十月对应的公历时间是10月27日至11月25日。据长沙自然历:初秋10月6日至11月8日,日平均气温<19℃—15℃;仲秋11月9日至11月26日,日平均气温<15℃—10℃。鄂州市自然历是:初秋10月20日至11月26日,日平均气温<19℃—16℃;仲秋10月27日至11月11日,日平均气温<16℃—13℃;季秋11月12日至11月28日,日平均气温<13℃—10℃。芜湖自然历:初秋10月5日至10月24日,日平均气温在<19℃—16℃;仲秋10月25日至11月9日,日平均气温<16℃—13℃;季秋11月10日至11月21日,日平均气温<13℃—10℃。孙权当时驻军柴桑(今九江),气候应该与上述地区相近。可见该年10月,长江中下游地区未进入“盛寒”季节。又据《中华两千年历书》,公元208年11月27日为农历十一月初二,11月29日为农历十一月初四, 12月19日为农历十一月廿四, 11月25日为农历十二月初一。战争发生在“盛寒”开始之后,应该说已经进入长沙的仲冬、鄂州的季冬,即农历十一月廿四以后。[6](P70)即使将汉末三国“年平均气温大约比现在低1℃—2℃”的因素考虑在内,[7](P21)发生在“盛寒”时节的赤壁之战也不可能发生在当年农历十月,因为当时长江中游,尚处于秋高气爽的季节里,更不用说发生在九月了。三尹文认为孙权对立功将领的奖励很轻,果真如此吗?赤壁之战发生的时间是建安十三年(208年),而吴国最高统帅孙权的官职直到建安十三年(209年)才为车骑将军、徐州牧,《三国志·吴主传》载:“(建安)十四年,……权以瑜为南郡太守。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领徐州牧。备领荆州牧,屯公安。”显然,孙权所提拔的参战将领,无论功劳再大,自然是不能超过他自己的职位———车骑将军、徐州牧。所以,对于孙权对立功将领所提拔的职位不高就认为是奖励很轻,显然是值得商榷的。实际上,参战立功的将领均得到重大升赏,孙权对他们的恩遇和评价是很高的。周瑜攻下南郡,战事才算结束。周瑜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食邑四县。孙权赞扬周瑜:“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后来,孙权称帝后,又对公卿说:“孤非周公瑾,不帝矣”。(《三国志·吴书·周瑜传》)至于鲁肃,“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曹公破走,肃即先还,权大请诸将迎肃”(《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孙权特持鞍下马相迎。至于陈普,赤壁之战,陈普“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于乌林,又进攻南郡,走曹仁。拜普将军,领江夏太守,治沙羡,食四县”。陈普拜偏将军,领江夏太守,食邑四县。而且,孙权对周瑜、陈普二人给予了特别的关爱,“(周瑜)病卒,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后著令曰:‘故将军周瑜、陈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三国志·吴书·周瑜传》)其余诸位将领,黄盖升拜武锋中郎将,凌统迁校尉,吕范拜偏将军,等等,不一一赘述。综上所述,尹韵公先生在《赤壁之战辨》一文中,从参战兵力、时间上排除了发生赤壁大战的可能性,以及从孙权战后对立功将领的奖励很轻等方面来证明赤壁之战不是大战,此等种种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所以,在探讨历史问题时,应论之有据,要凭据历史记载,凭据考证和事实。[参考文献][1]卢弼.三国志集结[M].北京:中华书局, 1982.[2]林瑞翰.魏晋南北朝史[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0.[3]周天游.后汉纪校注[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4]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 1965.[5]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6]《中华两千年历书》编写组.中华两千年历书[Z].北京:气象出版社, 1994.[7]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考古学报, 1972, (2).

相关百科

热门百科

首页
发表服务